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20 12:17:48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1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希望你能喜欢,欢迎大家来查阅。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今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天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小心翼翼地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必须凌晨三点就起来去找山茸,现在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特别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心情。你们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是一种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面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今天老师花两节课的时间,让我们看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给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也给了我们灵魂上的冲击!最开始看是是陶醉于那诱人的食物当中,接着看下来是钦佩与劳动人民的不是当中,最后是感叹于中华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当中!

在看第一集的时候,看着那些诱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们的兴趣认真的去倾听每道食物的神奇与诱人之处。在此片当中,它都有详细的介绍,每道食物的具体做法,它的讲述也是蠢蠢欲动。让我们边看边惊叹,甚至还留着口水。在观看那些美食的同时,那些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过观看这部片子,我了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随着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笋的挖掘,那些有经验的劳动人民就知道在什么时候挖的春笋最鲜嫩可口,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挖出春笋,挖出春笋后又该如何的保护好那些竹子的根系。知道挖出的春笋该如何保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劳作,才出现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美食。正是因为他们勤劳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们!

当然,在这部片中,我也感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饮食文化。就像那些传统的习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欢自己做馒头,包饺子吃。通过自己的手工制作,做出可口的食物。这样的习俗一代接一代的传下来,虽说,在当今这个机械化的社会,自己亲手和面蒸馒头、包饺子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还是有人传承下来了,在这里我也希望不要让这种文化消失,有着更多的人可以传承这种习俗。繁衍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他们为了生活,为了让孩子上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用自己的体力换取一些钱。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挖取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种长在水里的美食——藕。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的厚爱,我也希望作为人类的我们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从他们兄弟两上看到了他们的艰辛劳作与朴实。他们说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种亲切感,就感觉那些藕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挖出来的!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质朴的人,如今的我们在餐桌上随处可见藕,却不知道这些藕的背后有着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当我们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们都要想到那些勤劳的劳动人民,感谢他们的双手,让我们享受如此美味的佳肴!

虽说还只看了两集,但是这两集却让我受益匪浅!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数不胜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读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后,让我对中国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让我产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尝全国美食的愿望。

回想我也曾经也去旅行过,比如北京、青岛、南京、扬州、无锡等。但是我只是吃过肥而不腻的北京烤鸭,品种齐全的青岛海鲜,香鲜味美的南京盐水鸭,原汁原味的扬州炒饭。有好多旅游地点的美食我还没有品尝到,比如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扬州的鉴真素鸭、文思豆腐、清炖狮子头、扬州大包子。我还都没一一品尝过。忽然觉得有点遗憾,觉得应该去尝尝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喜欢吃美食,也喜欢旅行,因为我喜欢那种氛围,喜欢新的环境,喜欢历史的痕迹,喜欢品尝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烟雨的江南,撑着一只油纸伞,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墙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间,那定是另一种心情。或许还会坐上一叶小舟,走水路欣赏那江南的朦胧之美。或许还能坐在小楼上一边欣赏着朦胧的江南烟雨一边品尝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烧卖、鲜肉汤包等。那该是多么的惬意呢!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不仅拥有烟雨的江南风景,还拥有独特的美食,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中提到了重庆的麻辣火锅,我也是个爱吃火锅的人,我喜欢火锅的味道,也喜欢吃起来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提到在重庆每家火锅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秘方,可见重庆的火锅味道多种多样。重庆的火锅不仅味道多种多样,而且菜品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毛肚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正宗的毛肚火锅的菜品用的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机会去重庆品尝这等美食,会不会让人流连忘返呢?

从美味的火锅之都出来,是不是想来点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还真想来点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鲜笋。我去过黄山,那里有卖一种笋干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两三天,再用高压锅蒸。蒸好后即可用来食用,比如做成笋干红烧肉、老鸭笋干汤之类的。这种笋干的味道虽不如刚挖的鲜嫩,但口感也是极佳的。如果有幸去黄山旅行一定要带回来几包才好。

吃过了南方的火锅、笋干后是不是应该来点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烧麦口味不错,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之一。烧卖包皮透亮,味咸椒香。糯米陷松软而不熟烂,粒粒可数。吃了南方的烧麦我才体会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么不正宗,北方的烧麦馅是像小笼包馅一样,不似真正的烧麦里面是糯米。现在真想再品尝一次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烧麦。

南方的美食数不胜数,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虽没有烟雨朦胧之感,但是有粗犷豪放之气。给我另一种感觉,如果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在屋内暖洋洋的吃着东北的酸菜炖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炖白肉是以酸菜和猪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的东北菜,口味酸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效。我家冬天也会做酸菜白肉吃,我家虽不是在东北,但是我感觉酸菜的腌制方法与东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国》也说了这个酸菜的做法,让我更加坚信了这点。我家在做酸菜炖白肉时还会放入血肠,血肠是现杀猪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后灌肠,扎紧捆实即成。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血肠与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别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吃血肠,味道很是不错,这菜也是很下饭。

说了这么多的美食,我还没介绍我家乡的美食呢!我的家乡美食是驴肉火烧。驴肉火烧就是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驴肉火烧加羊杂汤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过,羊杂汤虽然不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认为做得也是极好的。真希望我家乡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古时不是有句话叫“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嘛!可想而知驴肉的美味,再配上我们那酥脆的火烧真是让人吃不够啊!

我想有时间不如让我们抽出时间去旅行一下,去品尝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做一顿美味的佳肴犒劳自己一下,这样不是很好么。希望《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能出第二册,让我们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后再去旅行时能品尝到《舌尖上的中国》一书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一书感动我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记忆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观后感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仿佛一夜之间,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轰动了。

本来,近几年的经验使我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儿都保持一种谨慎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可鉴于这次的导演是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吃货、有色人种、网络名人陈晓卿老师,倒使我实在闹不清楚这部片子的红火究竟包含有多少诚意,又有多少营销的成分在内,于是毅然决定,还是先看一看再说。

平心而论,片子拍得并不沉闷,甚至用“引人入胜”的考语来形容也不算谬赞,但几集看过,隐约总觉得什么地方差着点儿意思。于是扭头问一同观看的妻,有什么想法。她倒是毫不犹豫的说了句:主题很散。。。。。。是嘛,主题很散。一共七集,虽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题,但有很多内容总觉得似乎是强扭到一起,关系并非那么紧密和理所当然,而有些内容又是重叠的,重复的,有些东西明明就是累赘,看着冗长又多余,这些东西,给熟悉中国的我们看起来,似乎理解起来毫不费力,因为讲述的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有很多时候,还会因为各种乡愁引爆泪腺,但给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常年在国外,我们也都喜欢看各种纪录片节目,所以看到类似的节目,总是免不了会设想一下,假如同样的题目,discovery会怎么拍,bbc会怎么拍。。。。。。对比之下,其间确实还是有高下的分别,不论是地理类,人文类还是历史类节目,哪怕分支剧情再复杂,并行线索再繁琐,bbc的纪录片总是会给人一个很清晰的线索,相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们小学时候应付差事的作文,各种含混不清,各种眉毛胡子一把,各种泥沙俱下,各种一锅乱炖,但是不要紧,最后总会喊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用来总结了账,统一主题。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2

舌尖上的中国相信读者无论是否看过,都必定听过这个名字。因为《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中国纪录片的奇迹。据百度指数记录“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词汇从5月13日日均约800的搜索量,急速飙升至5月24日峰值450000的搜索量。这是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也是网络营销的一次奇迹。而到底是什么样的魔力让它如此红火?

“舌尖”为何能成功?

《舌尖上的中国》制作费用仅450万,是BBC制作费用的二十分之一。虽说制作组并没有特地为这一部纪录片进行网络营销,然而导演陈晓卿的一条平实无华的微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5.14日早上陈晓卿发出“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求各位亲帮转。”一条简朴无华的语句附带一张带有播出时间的海报。这些举动在SEOER眼中无疑是毫无宣传作用的营销。然而纪录片本身超凡的品质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此部纪录片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却起到了难以置信的效果。

纪录片演绎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原貌,观赏者不但能从中感受到生活气息,看到了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独特的风俗文化。“食”更是人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食”的题材自身已能带来众多观众的共鸣。而制作组更是贯彻“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的拍摄理念向大家呈现了这一部良心之作。

浅谈网络营销的三板斧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铺张的宣传和营销。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品质带来的效果。然而,“舌尖上的XX”这个词汇在短短的十几天之内,已经成为本月互联网搜索排名第一的热门关键词。众多打着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零食,舌尖上的中国菜蜂拥而出。甚至有一些与美食毫不相关的产品也利用舌尖体赚取眼球,点进去发现是内容与美食搭不上边的标题党。例如舌尖上的拖拉机,舌尖上的空调,舌尖上的文件夹等层出不穷。然而这样的标题虽然的确能带来很大点击量,但读者发现被骗之后只会对这个网站产生不信任感,会认为这个网站的商品也如同文章一样是表面光鲜的豆腐渣产品。

(上图为某品牌所推出舌尖上的旅行宣传图)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3

民众的感动是发自内心的,将“爱美食”上升到“爱国主义”的层面,虽显夸张,却也是民众发自内心的朴素表达。我倒不想沉浸于这种感动中再去赞美几句,而想反思这部唯美的纪录片之外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理性地审视这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也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纪录片何以能一夜走红。

也许这样的思考会败一些人的兴,但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确实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是央视这部宏大的纪录片借助诱人的美食和温暖的故事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是日常社会新闻中无数的食品丑闻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阳光与感动,是由淳朴、温情、唯美、诱人、人文关怀、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而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三聚氰胺、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写就的。

两个中国,截然对立,后一个“舌尖上中国”的存在,更反衬出前一个的光鲜与诱人。见惯了底线不断被突破的食品丑闻、焦虑于“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吃”的民众,更容易被这些温暖的美食故事所感动,在“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的煽情和渲染中找到了一种精神抚慰,沉浸于美食故事叙述逻辑和唯美想象中的人们,回避着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

也许这两个“舌尖上的中国”都不是真实的饮食中国,普通人日常生活并不如纪录片所呈现的那样唯美和诱人,充满观赏性,仿佛生活在童话中;当然也不像社会新闻拼凑成的现实那样肮脏和不堪,仿佛生活在一个互相投毒的社会中。现实的柴米油盐和人间烟火,远比那两个“舌尖上的中国”更多元和复杂,那是我们的生活。

不过,纪录片和社会新闻中两个截然对立的“舌尖上的中国”,值得深刻反思。

纪录片中的美食生产者,都是淳朴的老农,有做虾酱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奶奶”,有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浩瀚大海上的渔夫。可回到现实中,为什么多是“从不吃自己做的面包”的过期面包生产者,是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地沟油的无良商人,往火锅中加无数违规添加剂的黑心店主?这种异化和沉沦,到底是在怎样一种制度路径中发生并恶化的?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让国人自豪的历史,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中国的历史人文,最直观地体现在饮食文化的器物传承中,饮食背后的风俗、仪式、伦理、趣味中隐藏着最朴素的文明。可如此令人骄傲的文明,是如何被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所侵入的?老祖宗留下的饮食文明,是怎么被糟蹋的?这个尖锐的问题,无法被肤浅的感动所遮掩。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4

这部《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中国广大“吃货”的兴趣,不但在电视上追着看、在网上讨论,在现实中“看没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代替了“吃了没”成为吃货的见面问候语。更有甚者,因为这部片子太火,片中介绍过的广州某餐馆也随即火起来,而且这导致了房东把租金提高了一倍,据说这进一步导致了那家老字号餐馆关门大吉——这如果是真的,自然令人惋惜。“舌尖体”也成为在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文体。可无论如何,《舌尖上的中国》让纪录片这种一直被忽略的艺术形式再次被人们关注却是真的。

用心拍摄的精品

所有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除了对片中诱人的美食垂涎三尺之外,肯定对这部片子中的配乐也会记忆尤深。《舌尖上的中国》不像一般的纪录片那样忽视配乐,或者用严肃沉重的配乐,这部片子的配乐动听而灵动,配合着种种美食,听起来十分舒服。也就是这配乐奠定了人们对这部片子的第一印象,这配乐甚至成为有些人对片子的最深印象,只要听到那音乐,口水便流了出来。

整部《舌尖上的中国》看下来不难发现,这部片子从拍摄到制作都是精品思路,而精致、动听的音乐也是其思路的一个体现。

作为颇具人文气息的纪录片,文案的打磨也显得十分重要。《舌尖上的中国》生动的文案让观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现场同步感,细致的文案配合着片中美食的发酵、制作过程,观众不但可以感到对美食触手可及,甚至可以感受到美食的香味和温度。文案的优秀和本片的主创关系密切——制片人陈晓卿本身就是美食爱好者,除了品尝和研究美食,很多报刊、杂志都有他的美食专栏,所以他能够将文案和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结合得恰到好处。

当然,对于电视片来说,视觉永远是第一位的。《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在画面上还无法和国外的众多优秀纪录片相比,但利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在国内纪录片中绝对算得上是十分优秀了。可以看出,本片的每个镜头都十分讲究,构图和光线运用都有电影的质感。如此优质的画面也保证了美食可以被更好地呈现出来,才能保证美食更加诱人。

当然,无论是音乐、文字还是画面,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部分,隐藏在这些可见部分之后的是编导们细致的拍摄过程。自2011年3月开始,7集的《舌尖上的中国》剧组跨越国内60个地区,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

独特的角度吸引的不仅是吃货

虽然我算不上一个吃货,但对美食也是情有独钟,所以看到网上盛传《舌尖上的中国》多么优秀的时候,自然要找来看看。本来,我是抱着看各种奇异珍馐去看的,也是准备好了流口水的,可一集没看完我就发现,原来口水并不是这部片子的唯一副产品,它甚至能让你流眼泪。

一般的美食节目无非是告诉观众一道菜的口味,然后告诉你这道菜该怎么做或者在哪儿能吃到,再或者展示私家菜、创意菜。而这些都不是《舌尖上的中国》所要展示的内容。从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将镜头聚焦在美食的根源上。随着节目的展开,片中所展示的美食更让观众“大跌眼镜”。

是的,整部《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没有任何精致的珍馐美味,都是最传统、最民间的食材和制作方法。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讲的是大自然中生长的美味以及人们采集的过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讲述了中国传统主食,包括大米、面条、馒头等最乡土的制作方法;第三集《转化的灵感》讲述了中国传统食品的转化,比如大豆转化成豆腐等,以及这些转化带来的饮食革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讲述了火腿等需要陈年发酵的食品的制作过程,让人们体会到慢工出的美味;第五集《厨房的秘密》讲述了在外国人看来颇显神秘的中国厨房;第六集《五味的调和》讲述的是中国美食的调味;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则将中国美食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整部看下来不难发现,这部名义上说“美食”的片子更多是在讲文化,而这文化也都是植根乡土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唯独看不到经常可以在美食节目中看到的名厨、专家、美食家。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很多人说在这部片子中品味到了淡淡的乡愁。

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口碑相传的成功营销

《舌尖上的中国》首播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深夜时段,除了热播剧和盛大体育赛事,很少有人会守在半夜看电视,尤其是一部纪录片。就是这样一部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短时间内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网民广泛知晓,这和有意或无意的口碑营销有很大关系。

和这部片子一同出名的是“舌尖体”,“舌尖上的xx”这种词组方式一时间在网上盛行开来。虽然其中也有负面的,比如“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本片的制片人陈晓卿本身也是网络名人,他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

网购也间接给这纪录片“加温”了不少,双方达到共赢。每天晚上每一集播出结束后,不少网店卖家乡特产时,已经打着“舌尖”旗号了。比如从5月14日首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环比增长13.54%,尤其是在“舌尖”第三集出现的徽派土特产“毛豆腐”,搜索量暴涨了48倍。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5

关键词:纪录片;平民化;电视文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15-01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开播至今,已播出两季,引发学界与普通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纪录片以一种平民化视角呈现中国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通过碎片化剪辑,情节性叙事等贴近现代观众艺术审美要求的新颖表现方式,在丰富纪录片自身表现力的同时,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将本土化的生活故事与现代电视艺术表现方式相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表现,成功完成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本土化实践。

一、平民化视角,引发观众共鸣

《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主体是最平凡的普通人,整部纪录片以一种平民化的视角展现着身处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中极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甚至村落各具特色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平凡的生活只因真实而多彩不凡,《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以敬畏自然的态度探寻着食材的发源、生长,赞美着人们在食物加工中展现出的智慧,感叹着时光带给食物巨变的神奇力量,五味调和中的中国哲学与在这片多彩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民。

纪录片的独特魅力在于能够以一种最为直观、生动、形象、完整的呈现方式展示文化,同时使受众了解并接受纪录片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而叙事主体的平民化使《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观众在纪录片所展现的真实生活中获得了因与自身生活感知相契合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从云南香格里拉,卓玛与母亲在原始森林找寻松茸,到大理老黄与儿子古法制作的井盐,从呼兰河畔金顺姬为整个家族腌制的泡菜,到福建霞浦海边林仁灼与妻子在岩石上曝晒的紫菜,这些我们或许陌生,或许熟悉的事物,因制作者对其倾注的感情,已不单单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食物,它们所展现的是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命的领悟,对于生活的热爱,而这也正是同样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观众所更易认同、接受的价值观念。生活场景的真实记录再加上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传统工艺坚守不易与游子回归故乡本身所具有的叙事冲突和主人公对于美食与生活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得食物因与微观生命个体的情感与记忆紧密相连,而被赋予了温暖的人情味,人的情感世界成为了美食延伸的空间,使得观众在这样一部纪录片中,可以轻易找到与自身经历、感知相契合之处。

二、照应现实,完成本土化实践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现代文明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与国人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已经造成了整个社会群体性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丧失与遗忘。《舌尖上的中国》绝不单单是一部满足人们对于美食口腹之欲的纪录片。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更使得《舌尖上的中国》所内含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有了具体的现实意义上的照应。《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食均远离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它们隐藏于森林高山,也有的出产于边陲村落,有的在喧闹城市中不起眼的小巷制作,还有的摆在门庭若市的老字号店餐厅售卖。但无一例外,这些食物带有制作者手掌的温度与心中的感情。因食品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信用危机,在这些使用最传统技法手工制作的美食上不复存在,即使这些看似原始简陋的工具、技法同样可以制作出让人安心的可口美味。

不可逆转的时展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与现代文明的发展进步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舌尖上的中国》提醒观众,是我们自身出现了问题,我们盲目的追求高效率的发展,却忽视甚至抛弃了我们的传统,不单单是这些濒临失传的工艺技法,更是那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于美食制作的巧思用心和一份不愧于天地你我的良心。这是对于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传统的颠覆与遗忘,而《舌尖上的中国》重新将这些在今天仍旧坚持用心制作的美食展现在观众面前,试图用美食唤醒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

这也正是《舌尖上的中国》当中拍摄美食制作过程时颇具仪式感的目的,无论是凌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老黄和他的妻子从浸泡、碾磨、和面、蒸制这一完整的传统黄馍制作过程的展现,还是云南诺邓山区,父亲与儿子一同从传统的古法制盐开始制作诺邓火腿过程的全方位记录,再到陕西岐山全村老小同吃臊子面的寿宴,吉林查干湖冬捕前的祭拜,无一例外这种通过多机位、多角度,大场面与小细节有机结合,制作过程完整展现,以仰拍、特写增强影像仪式感的表现手法,让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平添厚重、庄严之感。这种仪式性的表达使得观众在观看时,以美食作为切入点,感受着美食背后制作者艰辛的付出与收获的喜悦,传统工艺的弥足珍贵,世世代代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提醒着观众这些用心制作美食的人们对于传统的坚守值得我们尊重、敬佩。

我们可以将《舌尖上的中国》视为中国电视文化本土化的一次成功实践,传统文化中对于情感、伦理的关注是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本土化发展的切入点,五千年中华文化发展所形成的“伦理型”的文化范式与就个体发展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伦理关系在中国文化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舌尖上的中国》正是抓住了这一中国文化当中的重要特征,叙事主体聚焦个体人物,用美食将零散的个体相连,无论是每一单集,还是整部纪录片均是在一个完整宏大的时空背景――今天的中国之下讲述着以美食为线索进而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美食中的中国故事,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真实中国的传统之美,是一种现代中国的包容与自信,是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活的希冀,对于传统的坚守,对于家国的深情。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王青亦.真实电视:电视仪式与审美幻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凤铸,胡妙德,关玲.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6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

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2012(7).

[2]周海鸥.食文化[M].过常宝,主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作者均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7

关键词:舌尖;美食;工业社会;农业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C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5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7-02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的一个纪录片,是为“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而拍摄的。这部片子“要怎么做才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1]。换言之,片子本来主要是拍给外国人看的。然而,其一经播出,并不妨碍中国人视之为国人特供大餐而奔走相告,并爆发出巨大的热情。

有人说,它是美食与乡愁,[2]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3]而且这种草根文化[4]勾起观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也有人说,食物中蕴含着的人对故乡的感情、亲人的情感和童年的记忆,才是片子真正要展现给观众的东西,更有人认为,观众透过屏幕,仿佛嗅到了历史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家的味道,食物的味道能让中国人找到回家的方向,[5]可品读人生百味。[6]

不过,本文以为,从理性的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国》反映出的是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的眷恋。

一、《舌尖上的中国》是“水泥”对“泥土”的眷恋

《舌尖上的中国》几乎看不到水泥,而工业社会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城镇化。在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人们从广袤、零散的田地上岸,向水泥架构的“城堡”蚁集。有的水泥城堡可占地成千上万平方公里,囊括千万人口。

在巨大的城堡中,触眼皆为水泥地面、水泥楼宇、水泥桥梁,人们很少见到土壤,很少闻到泥土的芬芳,更不要说有机会让自己的双脚直接亲吻大地。在巨大的城堡中,没有自然界,绿色与景致都是人造的,树,移植而来,草是种的,当然,飞禽走兽也基本上是笼中宠物。

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科举”和90年代起兴起民工潮以来,是近代中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时期。30余年的岁月,从60后到90后的几代数亿人离开了故土来到了近则里许,远则千里的城镇都市。从此,“农转非”们能看见自然泥土的机会基本上就只剩下两种,一是乡间旅游,一是探亲回家。如果不幸生而城镇户口,那么,一辈子“碉堡”生活也可能了。

离别产生眷恋,上岸了的躯体其灵魂依然留在了童年时的老家。于是,“城市”对“农村”依依不舍,久居水泥城堡的人们便喜见泥土的一切,尤其是那些自己熟恋的饮食与饮食传统。《舌尖上的中国》遍及大江南北,让来自不同土地的人们在无法随时回归故里的时候再次以特写镜头的形式“亲眼”目睹了自己梦中的故土和来自于故土的物产。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人们就像回到了自己久违的“老家”,暂时忘记“水泥”而臆处“泥土”之中。

二、《舌尖上的中国》是“现在时”对“过去时”的眷恋

除空间的转移让人产生眷恋之外,时间的流逝也让人产生眷恋。时间就是历史,因此,时间产生的眷恋就是“现在时”对“过去时”的眷恋,这种眷恋与人们居住地是否迁徙无关。今天的中国社会变化巨大,人们的历史经历与历史感觉异常丰富。享受着现在,同时回顾着过去,是中国人的习惯。“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舌尖上的中国》的食材基本上都是普通的食材,以前和现在均随处可见,但是,传统的加工烹调方法却未随上岸的人们同时移往城镇。“现在时”下的城镇烹调方法已全面“电”“气”化,不见薪火与炊烟。于是,当对“过去”的再体验成为生活需求时,昔日的“土桌土凳”便被搬进了酒店,“土鸡土鸭”也上了菜单,未几,酒店“大厅”的改造渗透到“厨房”的“土灶”,最后,因为吃客的需求进而达到了外部“门面”的改造,结果,全景式的“土菜馆”就像电影棚似地装点在大江南北城镇的大街小巷。再于是,如同一个全国人民都能进出的广阔无边的“土菜馆”——《舌尖上的中国》就让人垂涎欲滴而大受欢迎,它让人感觉好像又多了一次机会可以“回到”过去。

三、《舌尖上的中国》是“现代游牧一族”对“传统农耕聚落”的眷恋

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迅速推进。然而,很多进城的人们只是表面在城市定居,众多没有“正规编制”的人们,他们并不一定在一个城市工作到老,一辈子在多个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将大有人在,“现代游牧一族”由此产生。

在“传统农耕聚落”中,各家都是子孙满堂的,人们有兄弟姊妹乃至“七大姑姨”。可是,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工业社会的进程不仅伴随着城镇化,而且伴随着“计划生育”,很多人是孤独的,他们没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以后要到字典中去查找“叔叔”、“伯伯”、“舅舅”为“何物”的时代可能也会很快到来。不仅没了这些,人们还得顺应潮流不断迁移,“游牧”“竞食”于整个中国甚至海外,无论“民工”还是大学毕业生,都何尝不是远离故土的“游牧一族”。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8

有网友评论说,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它里面包含着浓厚的美食文化和艺术,以及浓郁的中国乡土人文风情。“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鱼儿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的白花花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声声脆响……这些生动的场景,让每个人都激动得落泪”。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不仅仅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性,而且还通过美食这个窗口,让观众们更多地看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并让许多人从文化和艺术中品味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美食。“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还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有观众这样评论说。“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

饮食是流动中国的主要文化记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受捧和流行则是国人乡愁的集体共鸣。尤其是文人,在舞文弄墨时的追忆和乡愁向来有谈吃的传统,即使他们小的时候吃的食物看起来稀松平常,长大了也总是难以忘怀,难以忘掉那些曾经愉悦过味蕾的美味。比如作家汪曾琪,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一生情系美食,被誉为作家中的“美食家”。汪老先生喜欢美食,不仅仅在于吃,更在于他能够亲主庖厨,做得一手好菜,甚至,还将各种各样的美味作为文化和艺术来欣赏。因此,汪老先生的儿女们常常说自己的父亲有“三杂”:吃杂食,看杂书,写杂文。所以,汪老吃“杂食”的习惯也影响了他一生的写作,他不仅写出了几十篇谈饮食的美文,且文章博识通达,情味浓郁,而且还以“杂食”作比,阐述自己对某一时期文化现状的看法。

在文化与艺术中品味美食,是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一生的喜好,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同样将中华饮食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演绎。比如汪曾祺在接待来访友人时,大都喜欢品尝他亲自下厨烹制的美食。一次台湾女作家陈怡真到北京拜访汪老,指名要他做家常菜,汪老自不推辞,做出了几种他最拿手的的菜肴。时值春天,北京的小水萝卜恰好上市,极其鲜嫩,汪老兴之所至,还做了一道烧小萝卜,陈怡真吃后,赞不绝口,称汪老做的菜肴饱含文化与艺术的气息,让她吃到了地道的中国传统美食。更有趣者,华裔美籍作家聂华苓到北京来,中国作协委托汪曾祺在其家中宴请聂华苓,汪老特地做了一道最拿手的“煮干丝”,并在淮阳菜“大煮干丝”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道菜吃得聂华苓一派盎然,最后竟连碗里的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

而对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中国传统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有观众则充满感情地评价说,看的是舌尖上的中国,品的是舌尖下的文化,在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及艺术特质的氛围里,不仅让人们从饮食里搜寻到中国的文化记忆,同时也充分展现出国人的生存、情感和命运。因为正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超常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而艺术家们又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将饮食中的文化及艺术魅力展现在他们面前。这或许是一夜之间,因《舌尖上的中国》而引发众多“吃货”跟风,并为之深受感动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小学英语老师作文范文 下一篇:古希腊神话与传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