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味道范文

时间:2023-11-07 01:04:55

舌尖上的味道篇1

由于《舌尖上的中国》蔓延进这个夏天,引发出一片又一片“舌尖上的话语”。舌尖处于人类味觉之巅,汇聚着对丰饶美食的细腻体验,所谓味由觉出,觉由味来,味觉悠扬,魂魄轻颤,凝立于舌尖,徜徉于心尖。同时舌尖吐送语言的锋刃,闪烁言辞的锋芒,因为嘴上有风暴的滋味,将话语的力量传递到舌尖,舌尖也就立于词语之巅,所谓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说的就是这个。

如今舌尖上风云激荡,亮出你的舌尖或空空荡荡。舌尖乃舌之尖端,味觉细胞集中于此,任何一道美味佳肴都在挑战舌尖,告诉你永远有没吃过的好吃的。小时候,家长哄孩子,说在学校表现好不逃学考试能及格就给买好吃的做好吃的,孩子们脑子里就对好吃的浮想联翩,是萨其马还是牛舌饼?是辣子肉丁还是红烧茄子?咽口唾沫,舌尖上早已馋意浓浓。搁现在,这根本上不了舌尖,能上舌尖的都得特别得瑟,比如——温和醇滑的橄榄油调节了干硬的面包,水灵微酸的番茄带来田野的清新,尖锐的蒜味冲淡了碳烤的焦香,如果加奶酪粉,更增加一份浓烈的乳香,吃起来,人的每一道味觉都被猛烈地冲击到了。瞅见了没?舌尖上那些小嫩细胞都刁着呢,要把它们伺候好,不便宜,真贵!

舌尖,内应心,舌尖连心尖,舌尖敏感,心尖脆弱。所以,舌尖不仅品味美味,也得品尝苦水。对人类来说,舌尖责无旁贷负担起舔伤口的使命,要把人生从情感昏迷中舔苏醒了,要把伤痛舔平息了,要在绝望的深渊舔出一条通向希望的平坦大道,要把苦情舔出一滴甘甜。这是夏天的风,吹开我的日子,那些灵魂中的蜜,正在舌尖上凝聚——这就是中国一代倔犟的文艺女青年,在用自己不屈的舌尖,舔自己青春的日子,把自己舔得特文艺。

舌尖,是一具隐蔽的意象,藏在环形的嘴中,伴着唇的翕动,牙齿的碰撞,腭的舔牴,释放犀利的敏感。它监视着空气在口中的流通,打探氧气输送体内的消息,同时占据唾液分泌腺的要塞,更具有在款款柔情中运用亲吻力杀伤异性的杀手锏。舌尖这个人体柔和的“万灵之物”,为我们的灵肉带来多少与自然世界沟通的本能?

沿着舌尖,寻找激动人心的尖叫。

舌尖上的味道篇2

从深夜播出的纪录片到热门剧,从热门剧到社会热点话题,从社会热点话题到标志性文化现象——自5月14日开播以来仅仅半个月时间,七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完成了这样的三级跳。

据统计,CCTV综合频道首播《舌尖上的中国》最终收视数据为:平均收视率0.48%,最高收视率0.75%。其收视份额超过以往同时段电视剧30%。目前,央视其他频道仍在陆续跟进播出,收视率依然不俗。央视二套甚至拿出一天,用从上午到下午的完整时间来连续播出七集,可见该片受欢迎的程度。

与此同时,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的话题通过网络持续发酵,已连续数周占据微博关注话题的榜首。某网站五月热词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也高居第一位。至此,《舌尖上的中国》已不仅仅是纪录片爱好者和“吃货”们的心头爱了,它已经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并由此辐射出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舌尖上的……”造句此起彼伏,片中旁白被改造成各种段子;有人把《舌尖上的中国》当做美食指南按图索骥,还有人据此设计出美食旅游路线。

五月底,《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分析该片成功经验:“这部纪录片的思路要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地缘环境来寻找食物,就食材化成种种迷人的味道,然后我们从这些味道中品出了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最后通过讲述日常生活百态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深沉呈现,可谓由俗见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流文化作品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将美食作为切入点来传播中国文化,视野开阔,返璞归真,动人心魄。”

传统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从事纪录片摄制工作多年,同时他还是一位美食家,在多家报纸杂志上开有美食专栏。对朋友来说,他就是一张美食活地图。陈晓卿开玩笑说,给他打电话的无非两种人,一种谈工作,一种问吃喝。陈晓卿和朋友们自组“老男人饭局”,张罗饭局很简单,朋友发来短信“?”,他回一个“!”,这晚上的饭局就算妥了,剩下的只需要他把餐馆名字和路线挨个发过去。朋友多次建议他拍一个有关美食的纪录片,他都借口“不想把惟一的爱好做成工作”给回绝了。后来央视成立纪录频道,陈晓卿不知怎么想通了,《舌尖上的中国》成了他自主申报的第一个现实类纪录片选题。

有了这样的前因,《舌尖上的中国》首先在“吃货”们中间流行起来,就太理所当然了。据说该片首播那些日子,凡是有卖片子里提到的食物的淘宝商家,一到晚上十点半(《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时间)以后,成交量就几十倍地往上翻。然而美食向来是电视节目中的常见题材,各个台几乎都有教人做菜的节目,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文化和天性绝对不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新发现,那么为什么该片能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呢?

《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不同是将表现重点从烹饪转向食材,而在食材的选取上,不再是“食不厌精”的老一套,而是带着对食物的充分敬意和对人的深厚感情,展现劳动者如何摘取、捕猎、收集、转化这些自然的馈赠;谈到烹饪时,强调的也不是“脍不厌细”,而是如何顺应食物自身的特性,发掘出它们独有的味道。陈晓卿说,在他的成长期没有接触过所谓大户人家,所以在他的饮食记忆里,美味和昂贵、奢华、排场没有丝毫关联。《舌尖上的中国》对食材、饮食的态度,或许与此有关。

《舌尖上的中国》不厌其烦地展示人们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取食材的过程,事实上,这个过程之所以看上去如此迷人,恰恰是因为它满足了今天的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这种对于自然食材的渴望来源有二:其一是当前岌岌可危的食品安全,当我们不断用“百毒不侵”和“元素周期表”自我形容时,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平静,而是万般无奈之下,惟有自嘲可以缓解深度焦虑;其二是工业食品(工厂养鸡、基因农作物等)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味觉越来越标准化、模式化和机械化。《舌尖上的中国》将许多镜头对准了那些边远山区和原始村落,我们相信许多遗失已久的味道在那里仍得以保留。

也有许多对“吃”并不那么感兴趣的观众,同样对《舌尖上的中国》爱不释手,对中国人来说,“吃”从来就不单单是“吃”这么简单。“吃”不仅是人情、亲情、人际关系、身份认同,更是中国人与“天”与“地”最好的交流和最深的默契。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的生活清淡辛苦。丈夫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去远方的大湖钓鱼,虽然他从来没有钓过鱼。在这对夫妇眼里,每一颗豆腐都很珍贵。它们能够帮助自己供养子女,过幸福安稳的生活。”“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毫无疑问,除了“舌尖”,还有“中国”,还有“传统”,这些结合在一起,才能把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观众牢牢吸引在电视机旁。陈晓卿说:“美食只是我们的出发点,不是目的地,这个很重要。我们想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国人的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去感知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难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有网友说:“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这话很令人意外,细想,却很在理。

影像的力量

和许多国内的文献性质的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完全摆脱了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创作过程中,陈晓卿一直提醒大家,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我们第一是学习的态度,学习国外优秀节目的经验;第二是用敬畏的态度来对待食物,把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仪式化,让观众看,它是那么的庄严;第三,用最浅显的叙述方式来讲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有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它在品质上精益求精是分不开的。为了画面的生动,片中一个简单的镜头也常常要动用三台摄像机来拍摄。剧组还首次使用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让画面尽善尽美。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的画面、解说、音乐、效果,包括字幕,我觉得都是专业的,因为没有宣传味道,反而成为宣传中国最好的宣传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朱羽君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达到了国际高水平,“它把两级镜头运用到了极致,尤其是特写,用微距摄影这样的手段,把一个松茸、竹笋,或是大自然的结构之美表达得非常唯美。”《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运用十分独具匠心,比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里,客居他乡的朝鲜族女儿回家,跟母亲一起做辣白菜,切开白菜的一瞬间,竟然总共剪辑了四个镜头加以表现。事实上,50分钟一集的《舌尖上的中国》,每集都包含800多个镜头,而90分钟的院线电影平均也只有1200-1500个镜头。

为了表现常居外地的女儿回到农村父母家中,《舌尖上的中国》用吊臂拍了一个长镜头,镜头先是尾随女儿,接着在门外升起,看着女儿穿门而过,在院子里与父母抱起一起,温馨的场面尽收眼底,整个镜头如诗如画。中央电视台总编辑、副台长罗明说:“这种设计体现了编导对艺术表达的追求,一个吊臂镜头和一个常规镜头的投入是完全不一样的。”

舌尖上的味道篇3

有人评价《舌尖上的中国》是“国菜超级指南”;有人则评价“它道尽了美食背后的人生百味”;该片导演陈晓卿则坦言,自己只是怀着对食物的一份敬意,拍了一部少了宣教味的片子。

从曲高和寡到贴接地气,《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带给业界的启示不仅仅在于纪录片能否就此迎来春天,更重要的是,它为充斥着浮躁和喧嚣的电视荧屏吹来了一股变革的清新之风。

《舌尖上的中国》创中国纪录片新高度

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第一集开始,它就径直成为“黑马”,风头盖过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微博上,以“舌尖上的中国”为话题的内容频频“刷屏”,甚至还带火了延伸行业——某知名美食点评网围绕它撰写攻略,淘宝店的美食订单生意也节节攀升。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倾向凸显的今天,这样一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能这般挑起观众和市场久违了的热情,在中国实属罕见。

颠覆传统,收视创神话。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纪录片,多以高端、小众的面貌示人,与激烈的收视竞争联系不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一改传统,开播以来平均收视达到0.481,平均收视份额3.861,日最高收视率达0.75,首重播收视份额达5.77,超过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30%。这样的收视表现不仅创下了纪录片的收视新高,在综艺栏目、电视剧等传统强势收视节目中也属于佼佼者。

改变形象,公众狂追捧。《舌尖上的中国》让惯于低调的纪录片一夜之间成为关注的热点,尽管节目是在晚间非黄金时段播出,但依然引发了全民纪录片热潮,甚至将很多几乎从来不看电视节目的“文艺青年”重新拉回荧屏前,每天追看。该纪录片还在短时间内冲上了新浪微博话题榜,在天涯论坛也引起广泛热议,豆瓣网友给它打出了9.6的高分,还引发了全国效仿的“舌尖体”,追捧热情久未平息。

展现潜质,价格破纪录。在2012年戛纳国际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国参展纪录片引起了业界关注,甚至出现了不用制片方宣传推广就有人互相竞价的局面,这在近几年的纪录片领域是比较少见的。不久前闭幕的2012年第18届上海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更助力中国纪录片价格飙升到一分钟1万元的顶级价格。除了受到海外市场的追捧外,该片也吸引了众多广告商的目光,尽管导演陈晓卿表示不赞成直接植入广告,但可以预见,在未来第二季和第三季中,该片的“广告潜质”将被充分地挖掘。

《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味道制造”

5月14日起,《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无数人的味蕾,透过屏幕,观众们仿佛嗅到了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而透视《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作为媒体人,我们更想知道,这些“触动人心”的味道是如何制造出来?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趋势变化?

从仰视到平视的视角变化。拍摄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并不少见,但展现的多是美食制作的反复过程或烹饪大师的精湛厨艺。《舌尖上的中国》却另辟蹊径,改变了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成功突围。用导演陈晓卿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找“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寻找人与食物、人与自然、食物与文化的交集。片中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像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这些情节反映的是对人和食材关系的微妙理解,更折射出中国纪录片从“仰视”到“平视”的变化趋势。

从小作坊到车间式的专业制作。近年来,央视纪录片早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再度成为收视焦点,是偶然也是必然,日益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地呈现和表达。作为国内第一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高清技术将制作美食的过程还原到极致,以“微距摄影”的方式捕捉到了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舌尖上的中国》在制作上的专业化还表现在遵循国际通行的制作模式,全片采用碎片式的剪辑方式,一集节目镜头运用量达到了1300个,节奏快、信息量大,基本上8分钟讲一个故事,伴以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

从单一到复合的营销策略。在全球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类节目占有很大比重,《舌尖上的中国》能脱颖而出,和它独特的营销策略不无关系,其突破了以往纪录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宣传定位。首先是标题营销,一个好的标题是对节目内容的凝练和升华,更是抓住观众眼球、进行节目营销的重要抓手。以往也曾有过多部介绍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可看性和艺术性方面或不逊于该片,但片名远不如“舌尖上的中国”来得醒目、有趣。其次是微博营销,《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微博的宣传推广为其聚拢了大量人气,连续多天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名;同时纪录片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加上网友自发组织的“晒零食”“晒夜宵”“深夜发吃”等活动,让该片人气越来越旺,形成了持续效应。

从叫好到叫座的商业运作。在中国,纪录片一直属于冷门类型,绝大多数摆脱不了“小圈子皆赞、电视节拿奖、荧屏遇冷”的命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某种意义上就在于其充分挖掘了纪录片的“商业”潜质,不是简单地满足宣传需要,也不是仅仅表达精英诉求,更不是一味地迎合收视,而是尊重市场的规则和需要,立足于打造一部既有竞争力又有传播力的电视精品。可以说,它的成功不是一种偶然,这和中央电视台提出加快向国际大台、强台迈进的国际化战略一脉相承。从2010年开办纪录片频道到2011年纪录片频道全面实现盈利,从2012年倾力打造综合频道“全新22:30精品节目带”,到包括《舌尖上的中国》《公司的力量》《大国崛起》等多部原创纪录片的推出,央视在纪录片的国际化、产业化运作方面日渐纯熟。

舌尖上的味道篇4

一、纪录片与国家形象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这是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李西科・古兹曼的名言,其形象地道明了纪录片在国家、民族历史上的地位。

一部国家纪录片,就像是这个大家庭的相册。一个国家的形象正是以纪录片作为重要载体来塑造的。纪录片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故事片的特殊片种,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实。纪录片通过视听结合、声画一体的媒介形式,向世界传达具有教育性、新闻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信息,它的这种优势是其它任何一种媒介载体都无法匹敌的。也正是基于纪录片的这种特点,它被认为是最容易让全世界产生共鸣、最容易让不同地域的观众接受、最容易打破民族、文化的壁垒的媒介。一部纪录片,就可以让观众在短短数小时内,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成就和现状有最基本、最直观形象的了解和认知。

当前我国正谋求和平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电视纪录片经过短短50多年的发展,现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重视发展并利用纪录片,非常有利于我国和平外交的开展,由于世界不同国家的国家利益、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减少冲突,增进融合,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便成为了在纪录片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5月,央视作为部级媒体,通过其所拍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良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片中全面的展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食物及以食物为基线的人文历史和生活风貌,以食物为基点向全球展示了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

二、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深入探讨

《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至5月22日在CCTV综合频道播出。按照“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分成七集。

《舌尖上的中国2》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续集,于2014年4月18日开播。它同样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通过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使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

在纪录片日渐式微的今天,这两季《舌尖上的中国》不但取得了超高收视率同时也引发了网络上的讨论狂潮,形成了“舌尖体”。《舌尖上的中国》能够起到如此轰动的效应,这与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总导演陈晓卿在介绍该片时曾说:“《舌尖上的中国》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舌尖上的感动,另外一个是正在变化中的中国,这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我们希望观众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里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从中国人对生活热爱里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讲述普通国人辛苦采集食物之后在厨房里精心烹饪,其实是见微知著地彰显了平凡劳动者的伟大及一个民族的自豪感与一个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当一个群体的文化被另一个群体理解并认可时,就形成了文化认同,同时推动文化的有效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塑产生积极作用。《舌尖上的中国》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

(1)从主体角度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依然遵从了央视惯用的国家主义叙事手法,继承了宏大叙事的纪录片理念。从云南的诺邓火腿到浙江的嘉兴粽子,从偏远的大山深处到繁华的东南沿海,其记录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与观众的个体记忆产生共鸣,强调文化共同体的回归。

(2)从内容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从各地的食材着手,将沿海与内陆互相对比、南方与北方互相映衬,通过人们采取和制作食物的种种细节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从美食外延到历史与文化、传统与仪式、伦理与自然,传递着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让世界通过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来更近一步地了解中国。因此正如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所说,《舌尖上的中国》要拍的不是食物,而是食物背后的内涵。食物只是一个切入点,其中所蕴藏的内涵才是片中要表达的核心。

(3)从叙述方式上看,《舌尖上的中国》偏向于故事化、细节化、剧情化,展现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背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4)从拍摄视角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以平视的眼光关注普通大众,将人文味与生活味“和谐”搭配。对于中国饮食这一范围广且繁杂的主题,该片通过寻找人与食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食物与文化的交集,打破以往“就食物谈食物”的困境,折射出纪录片从“仰视”到“平视”的视角变化。

(5)从细节处理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不是空洞地宣讲美食的风味与制作技巧,而是通过表现个人、家庭甚至族群的饮食经历与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内在联系,将舌尖上的故事娓娓道来。

(6)从传递的价值观和塑造国家形象的角度看,下面我们通过三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对松茸采摘的解说词是这样的,“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通过这一小段解说词充分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完全不是竭泽而渔的做法。通过美食这个窗口,纪录片将现今中国国民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传递给世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形象,顺应当今低碳、环保的时代要求。

第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将美食的制作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出锅……厨房里司空见惯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这在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一个放心、安全的饮食环境,这在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的信任危机的背景下,使数千万中国人又重新找到了传统美食的可贵与文化魅力。”

第三,《舌尖上的中国》也包含着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与彰显。如在《五味的调和》中,“苦尽甘来,是中国人在味觉上对‘苦’的辩证,更是在逆境中习惯坚持的信念。最完满的人生,总是五味杂陈的。”纪录片通过输出中国传统价值观,让世界增进对中国观念的理解。

舌尖上的味道篇5

提到《舌尖上的中国》,稍微有点伤感,或许因为还未过瘾,它就结束播放。记得从播出到结束,我无一例外的全都守候观看。不管如何,首先值得高兴的是这是二十年来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

不管是毒牛奶奶粉还是地沟油老皮鞋酸奶,各种由于食品联想到的食品安全时时刻刻让现今的人们谈食色变,可是就是这个时候,深夜播放的只有七集纪录片的《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对中国美食的骄傲和感动。这,是一个奇迹。范正伟先生在人民日报撰文“《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高度评价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和感动。

一是公款消费,二是食品安全。都让我们无法从最初的美食去叙述,那是贬值变质的美食。这样的美食不吃也罢。所以尤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一个惊喜,这个惊喜让我们回味到最初的真诚与感动。

世界美食也不少,而且很多已经潜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法国面包、意大利面、德国啤酒、印度咖喱、日本寿司、韩国泡菜等。通常我们生活中,一两个朋友带你上个意大利餐馆或者法国菜馆,你会连连点头,表示兴奋,因为这是你脑子里认定那些都是美食,可以给你很好的食欲。可是,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突然发现被我们忽略的很多食物,其实都是美食,我们渐渐感觉到其实我们才是最幸福的,因为我们离美食最近。你想,作为“吃货”的我们,站在世界美食中心,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和幸福的事情。或许在你未观看这部“吃货”纪录片前,你只会注意到麻辣火锅和西湖醋鱼之类的,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很多我们日常习以为常吃的东西,其实想想那些食物确实能勾起你我的食欲。

记起小时候,去野外挖点荠菜,或者用葱花鸡蛋和面在灶台锅里烤饼,想想那些我都止不住口水。当然《舌尖上的中国》不止这些讨好观众,更主要的是他背后那些故事以及在纪录片里除食物之外的那些生活细节。

“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这样讲过。其实这句名言揭示出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能风靡全国,让“吃货”动员起来。因为每集《舌尖上的中国》里那些美食之外的生活细节,深深地打动着在荧幕之外的亿万观众。比如在一个下午渔船收网捕鱼;比如春天里挖笋出土;比如面拉出细长的面条这些原本都是我们在生活中的细节,以及在片子里,刚出锅的黄馍馍热气腾腾,巨大的乳扇像风铃一样被悬挂风干,稻米酿出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用诺邓井盐腌制三年方可做成的诺邓火腿肌红脂白,白吉馍切一刀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被完美地捕捉和呈现,瞬间我们就被感动到了。那是因为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者说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那些暴力的杂质之后,很难有心思再去关心我们的胃和我们的生活。我们关心的是急功近利:赚钱、升职、买车、买房;然而忽略了那些美好生活:亲情、爱情、友情。在那些美好生活面前,即使一些小小细节都会让我们感动得痛哭流涕。

值得注意的是,节目里的食物都并非珍馐海味,而是那些当地寻常百姓家饭桌上最常见的饮食。以往美食类节目里常见的烹饪大师、美食名家,精湛厨艺和繁复过程,在这片子里通通被淡化,镜头对准的几乎全是平常人的平常蔬饭。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细节,那些细节让我们想起童年,想起有“妈妈的味道” 。细节是这部记录片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打开了观众的味蕾,还打开了观众的心愁。这让我想起共和国的宣传片,都是邀请名人,讲述一些大事情,拍摄一些大场面,却忽略了最真诚的细节。

舌尖上的味道篇6

一、《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创作理念分析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纪录片呈现市场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同样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说词,也在发生着变化,呈现多元化发展。

(一) 从传播者视角来看

解说词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细腻的文字来感染受众,受众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即通过解说词的感染,来影响受众的行为。而《舌尖上的中国》对现代生活及历史文化的挖掘,思考,纪录,对社会典型人物、事件的纪录,则是其社会舆论引导作用的体现。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不论其教育意义还是舆论导向都做得很好。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中这样写到日照时间逐渐变短,又到了采挖蕨根的时候了。欧洲考古发现,最古老的面包,是用蕨类植物根中提取的淀粉,烘焙而成。莽山瑶族的先辈,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从蕨根中获得淀粉,制成一种原始的中式糕点,糍粑。邓开风的祖辈过着游耕游居的生活,被称为过山瑶。过去粮食产量有限,蕨根糍粑成为了过冬主食。如今制作蕨粑,不仅有对美味的留恋,也是祖辈提醒后代,不忘艰难时日。

这段解说既写出了传统的美食糍粑的用材,又写出了中国古人的居安思危的生存智慧。

(二) 从传播内容视角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每集节目都有自己的主题,如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等,其解说词的创作,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地域的美食进行介绍,同时更加注重体现其所包含的文化和人文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创作注重深入探究从美食表面来发觉其所包含的文化精髓,同时也注重美食的发展变化,以此来探讨中国美食的历史背景和审美追求。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也注重对普通而又平凡的美食的描写,其内容的主角多半是寻常百姓,没有采用华丽的道具,通过普通的双手制作出神奇的美味,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

(三) 从受传者视角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不仅仅是在记录美食,更是在讲人,及人与美食的故事,解说词贴近人及其生活以及其内心,更能接近受众,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二、《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写作特色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在解说词创作方面细腻温润,通过分析其解说词的写作特色,来进一步探究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策略,提升解说词的写作水平。

(一) 声画结合,和谐交融

声音和画面的和谐交融,与出色的解说词是分不开的。《舌尖上的中国》恰恰是将解说词和画面很和谐地和在了一起,相互补充,从而使故事有着完整的思路,情感表达也自然流畅。

(二) 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简明却不简单,直白却又包含哲理。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中,讲到小麦时画面转向三个麦客。解说词是这样的秦岭北面,麦子熟了,机械收割的普及,也有竞争者的存在。麦客,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他们踏着麦子成熟的节拍,用双手挑战机械。这一句首先是简单的介绍了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的存在,随后向观众传达人文关怀。

(三) 多用短句,朗朗上口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多采用短句形式,有利于观众记忆,朗朗上口。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这样一段话春江水暖,刀鱼最鲜,夏天滋补,笋干炖鸡,秋季肥美,鱼头不容错过,冬日最爱,必是热腾腾的火锅。简单的三字,四字即紧紧地扣住了主题《时节》,又交代了本集中的主要食材,简单押韵,又不失水平,这是其不容忽视的特色之一。

(四) 有理有据,饱含知识

《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不仅仅把美食制作的复杂程序,通过文字展现出来,也把镜头没有办法表现出来的食材悄悄变化的化学反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让人们既能掌握烹饪方法,又能知道发展原理,增长知识。

三、《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细节分析

(一) 从情感细节的主观来看

从情感细节的主观来看,《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特别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半个月是制作鱼酱的时间,乳酸菌和酵母菌促成香气的生成,挥发性有机酸,产生出鱼酱独特的酸味,苗族人最骄傲的调味品就是这样形成的。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变得酸楚可口,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在中国农村,6100万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陪伴,这个数字等同于英国人口的总和,他们就是留守儿童。李建英和哥哥为父母准备了一小坛鱼酱,清晨五点,是分别的时刻,一坛乡味,被带往1000公里外的家乡,也许有一天,他会以新的形式在他乡重现。这一段中饱含感人至深的情感细节,一方面说半个月是鱼酱的制作周期,另一方面半个月也是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的不舍和辛酸,虽然是在描写鱼酱,但其实折射更多的是亲情。

(二) 从环境细节的描写来看

从环境细节的描写来看,《舌尖上的中国》对环境的描写极其细腻,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强对内容的理解。如《脚步》中介绍藏族小伙采蜂蜜时对环境的描写让观众仿佛自己也来到了林芝来感受印度洋的海风,看到了险峻的地势,让人更能理解采蜂蜜的难度是怎样的大,加强了观众对内容的理解。

(三) 从动作细节的描写来看

从动作细节的表现来看,解说词对于表现动作主题的内心活动,传达感情色彩,传达意味有很大作用,而不单单是为了强调动作本身。如在描写白马采蜜时,有大量动作的细节描写解说词,白马选了一根藤条,将自己和大树相连,从现在起,这根藤条关系性命,看起来进展不错,一个小时后,白马爬了很高,但仍需要爬很高的距离。父亲因为不放心,匆匆忙忙赶来,白马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许多。现在,他准备将藤条卸下,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行走,野蜂不怕人,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这些动作细节的描写,突出了采蜜的困难,从而进一步突出了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十分不易。

舌尖上的味道篇7

电视品牌,与其他商品品牌一样,都是一个关乎市场的概念。它既可以指“在电视竞争中具有较为稳定的品质、鲜明的特征、较强的竞争力及核心理念、有较大影响力、广受欢迎的那些节目、栏目等”,也可以指“电视媒体及电视节目、栏目的经营者、生产制作者。”[1]电视品牌特别强调的是电视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信誉度以及它的稳定性、可识别性和可期待性。纪录片,不同于其他的电视节目,因其所触及的内容有对“真实性”的特殊要求,所以,纪录片品牌的打造也会与其他电视品牌的打造有些微的差别。中国电视纪录片品牌的建构必须打破以往的个人化创作范式,突破精英化、小众化的叙事模式,勇敢面对大众市场,在稳定的优质团队作业和纯熟的工业化流程中,突出中国文化特色。

一、 构建品牌纪录片的价值观

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搭建在后者对前者的价值认同上,消费者不仅仅认为该标识的商品对己“有用”,更为重要的是认定因为对该品牌发生了消费的行为从而对自己能有所“提升”。从营销心理学来讲,这种“提升”的生成瞬间会让人产生一种自信和快乐的感觉,品牌所含有的价值会如同光环一般叠加在消费个体身上,或许,这才是某些消费者痴迷于名牌的秘密。纪录片本质上属于文化商品,收看世界一流的纪录片并参与群体的相关话题热议,同样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在一个品牌节目正式诞生之前,选题和策划就已经定下了该节目的价值向度。明晰和确定受众的期待与产品所要体现的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品牌能否创建成功的前提。《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下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因为创作者准确把握了它的价值定位,成功地传达出了纪录片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所传达的是建立在一种宽阔的社会共识基础之上的价值观。正如BBC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摄制的自然环境类纪录片那样,《蓝色星球》、《地球脉动》、《寰宇地理》等纪录片节目贴近人们对自然、动植物生命和异域风光的热爱与憧憬。同样,不论哪个国家,人们对美食都心存向往。“美食”类的节目,国内外都有制作,花样繁多,主要分为以旅行为线索的“美食搜寻类”和以“制作—品尝”为主的“美食评介类”两大类型。《舌尖上的中国》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是平面化的对“现场品尝食物”的表现,也不是单一化的食物制作及知识介绍,或者是饮食文化的历史讲述,而是追求了立体化的价值传达:以多个故事、多种内涵相互叠加,产生出一个复合型的丰富立体的“知识/文化/情感/观点”的价值体系。同时,《舌尖上的中国》抛弃了所谓精英路线,选取了大众视角与平民化的立场来建造和呈现其“价值体系”,用总编导陈晓卿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把位置摆得很低”。摄制组的镜头尽可能地规避了豪华大酒店的精致盛宴,重点把老百姓的厨房推至前台,不仅将全国各地普通人的饮食习惯与饮食喜好给予平等的展示,更将中国底层劳动者勤劳、吃苦、忍耐的精神捧至观众眼前,制造出“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感染力。

其次,在广泛的价值认同基础上,强化纪录片的文化情感内涵。品牌的内涵意义是要经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才能完成的。研究者指出,消费者正是通过体验,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环境,才最终形成了个人对品牌内涵意义的理解。[2]从“口水”到“泪水”,《舌尖上的中国》所制造出的身心反应,实际上正是观众由生理体验到心理体验的过程。《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再一次体验到,“食物”原来在中国文化中与个人情感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母亲、童年、故乡、祖国。正是这些与食物存在着多重对应关系的情感,触及、满足或唤醒了当下中国观众,特别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的情感需求。正如《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所言:“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每个观影者都带有自己的生活潜背景,在观赏影像的过程中存在着观者与影片之间的对话关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失的东西,比如田园、故乡、亲情,甚至对食品安全的忧虑,都在这种对话中得以触发、补充或释怀。而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良性对话关系,会不断将个人情感叠印在品牌之上,丰富品牌情感内涵,利于延长品牌生命力。

第三,重视品牌对民族文化的承载与传播。西方传媒虽然在制作有关中国的纪录片中也涉及到中国人的饮食,例如中国协助英国BBC拍摄的《美丽中国》(wild china)当中有对中国西南山地村民林中采笋和烹制的展示,也有对东部米农在稻田养鲤鱼,收获季节做熏鱼庆节日的动人场景。虽然这些片段讲述的也是中国的自然与人文,但它终究是西方视角的产物,难以深入和系统地传达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第三集《转化的灵感》、第四集《时间的味道》和第六集《五味的调和》,均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将蕴含在中国饮食当中的中国民间智慧和东方哲学,巧妙生动地传递给观众,不但令外国观众叹为观止,也令中国观众深感自豪。从7集364分钟的作品来看,该片毫无疑问是以承载、传播、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的,这也正是央视纪录片频道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我们可以学习BBC、国家地理、Discovery的制作方式、叙事技巧,但中国品牌纪录片深层次承载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式的美学趣味始终是我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区别于同类节目的重要因素。

二、 探索品牌纪录片的创作模式

什么样的创作模式适合打造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品牌产品?这是央视纪录频道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解决问题无非两个途径:借鉴和实践。一方面,积极把握机会通过对外交流和学习来寻求答案。2006年BBC和央视属下CTV签署协议拍摄大型自然野生动物纪录片《美丽中国》,在这次合作过程当中,中国媒体人才第一次通过实践、参与,全面了解了这个全球大牌媒体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摸索和积累经验。《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曾历时4年,跑遍中国所有的森林,创作了纪录片《森林之歌》(2007年首播),显现出他对国际化制作方式和叙事模式的认同与尝试。《舌尖上的中国》这一次将以往所有的经验汇集一处,成功走出了一条既国际化又民族化的创作道路。

第一,《舌尖上的中国》的诞生是以开放的选题立项方式为前提的,也就是项目制下的产物。优势平台加上优势资金(当然与国外相比还差距很大),采用高清摄像技术,按照工业化制作模式制作。专业品质是打造品牌的必要条件。

第二,把受众的需要摆在核心位置,走大众化路线,讲求“好看”才是硬道理。《舌尖上的中国》创作团队放弃央视以往喜欢走“义理考据”和“文献辞章”的传统路子,而是走大众化的讲述模式。影片以“人与食物的关系”为主线来分配各集内容,形成了现在的分集构想。同时还决定“故事要从个案讲起,就说普通人的故事,不用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3]在具体的文案创作中,打破以往先写文案,再按文案拍所谓“贴画面”做法,而按照BBC制作纪录片时惯用的做拍摄大纲的方法,要求拍摄小组上交具体细致的拍摄纲要;同时强调一线的田野调查工作,发掘真实的、正在进行中的、日常的故事。[4]而且在解说词的创作上,也反复强调要“用最浅显的语言来讲故事,不允许‘掉书袋’”[5],必须简单、浅显,易于大众接受。

第三,学习运用纪录片的国际通行语言,打造国内原创品牌纪录片的视听特征。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注重讲故事以及讲故事的方式。7集片子总共有54个故事,平均每集7~8个故事。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编排关系,每一集都有变化:有一种食品的不同制作方式的并列关系;有ABAB式交叉发展故事的,也有把一个故事剖为两半儿,分置在一集的首尾,形成呼应的格局等等。但无论怎样,每个故事都讲求精炼。7集故事数量的比例如图:

《舌尖》故事数量图

如此高密度的故事量突出了节目的速度感。短小的故事便于后期结构调整,增加了编排的灵活性;同时又不会因为冗长而让人觉得乏味。而短故事的连缀方式,正符合了现代人好奇心重又缺乏耐心的电视观看心态。从故事的讲述方式来看,抖包袱、制造悬念、开门见山、小曲折等各种增加趣味性的故事技巧,片中都有用到。

其次,《舌尖上的中国》运用了陌生化手法,打破了观众日常的视听经验,成功制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视听。与《美丽中国》的段落格局非常相似,《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大跨度空间跳跃的特点。按照我们的日常经验,每个人的饮食都会相对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就算借助最快的交通工具,一天之内能够品尝的食物也很难超过两三个地域。而《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让你在一小时之内吃遍祖国大江南北,这等“口福”也只有看《舌尖上的中国》才能享受得到。同时,寻常的“美食”娱乐节目,通常选择相对固定空间,多用长镜头展示食品的烹制过程或者享用过程,从而营造一种“现场感”。再通过节目主持人的讲述和评价(表情与肢体动作带有某种“表演”性),将食物的口感和味道间接地传递给观众。以视听来激发人对“味”的想象,这有点类似于文学意义上“通感”。《舌尖上的中国》的不同正在于它成功实现了“通感”,更“直接”地将“味”传递给观众。影片选择了强化视觉冲击力的语言方式,以一集最高达到1000个镜头的节奏,和类似故事大片的细节描摹手法,专门制作的道具,远远超出常规数量的特写镜头,以及追求专业艺术效果的后期音响制作,形成了传统电视纪录片难以企及的视听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几乎忘记了思考,产生了一种只能由着感官跟片子走的奇妙感受,从而使观看变成了体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

当然,《舌尖上的中国》尽管对BBC的《美丽中国》式的节目有所借鉴,但它仍然因为自己的中国文化内涵与中国式的审美情趣而与众不同。

三、 拓展品牌纪录片的传播途径

一个精心策划的品牌,必须借助传播才能实现其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市场影响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品牌的力量折射出的乃是传播的力量。中国纪录片要形成品牌,需要向国外大牌媒体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途径,以期达到良好的传播与营销的效果。

其一,《舌尖上的中国》的跨频道播映尝试,为该片带来强劲的收视效果。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在该片的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存在这样两个机遇:2011年初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和2012年4月一套综合频道《魅力中国》栏目的开设。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一年来,在观众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拥有自己较为固定的受众群和收视率,纪录频道正在慢慢形成自己的频道品牌;《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在专业频道运作的上升期得到了创意和制作品质的保障。《魅力中国》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播出提供了可能。其实,《美丽中国》第一集首轮播出时也在BBC1套播映。并且BBC1的新闻和节目预告也预告了该片播出信息。

其二,积极借助网络媒介的传播速度和力度。新媒体时代,网络上的节目收视对电视收视率有着直接的冲击。《舌尖上的中国》将“许多观众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是对首轮播放“收视热度”的描述,一定数量的观众仍然会背对电视机面向电脑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当年BBC2热播《美丽中国》之后,率先看到该片的中国观众就是通过网络。而08年还没有“微博”一说。网络媒介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电视媒体,它的互动性又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征叠加在一起,其力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所以电视人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将成为今后视听品牌打造的必经之路。

其三,制造社会话题,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不论今天中国已进入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民以食为天”都是个恒定的真理。而自从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近年来,对工业化食品生产线上所出现的添加剂安全隐患,使得国人忧心忡忡。《舌尖上的中国》里的饭菜属于农业文明时代纯手工制作,食材、辅料都是纯天然的,这种反工业化食品的态度正好吻合了国人当下对饮食产品的安全需求。因此《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在网络上引发了新一轮网民对地沟油、工业添加剂等问题的讨论;全国各地的纸媒也对《舌尖上的中国》给予了热烈的报道。在国内,央视还于5月10日和5月30日相继举办了《舌尖上的中国》首映式新闻会以及相关学术研讨会,吸引诸多国内媒体和业界学者的关注、报道和评论。这都将为《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收视及后续相关产品的传播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四,提前进入国际市场,做好节目预售。今年3月,《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和第四集样片,被带进戛纳电视节,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强烈兴趣,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

其五,重视品牌建设的持续性,开发相关产品,珍视形成品牌产业链的可能性。BBC的“野性”(“wild”)系列从1999年至2008年,总共推出了7种35集洲际大陆野生动物系列纪录片,有Wild Indonesia、Wild Africa、Wild Europe等,《美丽中国》(Wild China)只是其中一部。同理,中国也完全可以打造“舌尖”系列纪录片,并随之带动相关产品的生产,比如书籍、光碟等文化音响类产品;注册“舌尖”商标,进入餐饮领域,发展出一条“舌尖”品牌的产业链也不无可能。后续产品的连续性生产和附加产品的衍生,都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舌尖上的中国》所启示的不仅是一部作品的成功,是纪录频道开播以来纪录片传播生态的良性发展,更是中国纪录片品牌建构的突围。唯有品牌才能让中国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格局里卓然挺立,与国际品牌对话。

注释:

[1] 胡智锋:《电视品牌的特征及创建》,《中国电视》2003.9.P71

[2] 曹泽洲、陈启杰:《品牌崇拜的重释与建构》,《现代管理科学》,2012 .1.P19

[3][4] 胡雅君:《体制外团队拍央视大片何以感动中国人》

[5] 陈晓卿在2012年5月30日由《光明日报》承办的《舌尖上的中国》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冯 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舌尖上的味道篇8

赵 坤,男,河南社旗人,空军空降兵学院基础系哲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文化理论研究、政治理论研究;

徐目坤,男,山东临沂人,空军空降兵学院基础系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理论研究、政治理论研究。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次引起民众观看热潮,成为今年文化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它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思想上充分了展现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打动了观众,赢得了喝彩。

在当前文化领域,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宫斗、穿越、抗日题材的影视剧,歪曲理解民族精神内涵,扭曲表现民族精神形象,“植根于封建帝制基础上的权谋文化、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的名教观念,均属于早应被淘汰的历史沉渣,却都随着‘复古’潮理直气壮地卷土重来。”[1]相比而言,《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呈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背后蕴含的民族品格、精神风貌、生活哲学。

一、讲仁爱的精神追求

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中,“仁爱”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2]“仁者人也,亲亲为大”[3],仁者首先是爱骨肉之亲;然后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最后达到爱惜万物的最高境界。因此,讲仁爱的精神追求表现为爱亲人、爱家庭、爱他人、爱万物的情感和行为。

《舌尖上的中国》以温情细腻的镜头探讨了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在丰富的饮食文化之后,讲述了一日三餐背后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以及人生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苦辣酸甜。正如《舌尖2》第四集《家常》中所讲的那样:“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① ①《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家常》。一双双勤劳的手,做出一盘盘热气升腾、喷香扑鼻的菜肴,点缀在一个个朴实感人的故事之中,蕴含的是浓浓的亲情、爱情和乡情,塑造的是亲人的味道、家庭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升华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绝的仁爱精神。

二、尚和合的精神追求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中国先哲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在《舌尖1》中,关键字“自然”一共被提及有22处之多。吉林查干湖渔民的捕鱼捕大漏小,拒绝一网打尽;云南村民卓玛采了松茸后,立刻用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自然的恩赐才能延续,这些背后都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感恩和敬畏。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开篇解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从肥沃的冲积平原到富饶的江河湖泊,从严寒荒芜的离原到寓楼林立的都市,哪里有绿色的生机,哪里就有天与人的和谐。”② ②《舌尖上的中国1》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人与自然是朋友,彼此平等,和谐共生。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榜样,中国现代文化应弘扬中国先哲“天人合一”的深刻观念,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提供鼓劲助力。

三、重勤俭的精神追求

“勤俭”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6],这些都是先哲祖辈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不管是持家还治国、守成还是创业,勤俭这一传家之宝都应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浓墨讴歌了中国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舌尖1》中一大早采卖松茸的卓玛母女、做黄馍馍的老黄、挖荷藕的叶氏兄弟;《舌尖2》中长年在外养蜂的老谭和妻子、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挂面爷爷”张世新、宁夏平原喂羊的马阿舍和丈夫……他们展现了中国人勤劳、节俭、乐观、进取的形象。人们在春种、秋收、夏耘、冬藏的不停劳作中,演绎着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传承着祖祖辈辈秉承的“勤俭”美德。

四、崇智慧的精神追求

在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被视为“三达德”、“四德”及“五常”之一。再如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兵家等思想流派,在生存、治国、外交、用兵等方面无不尊崇和体现出非常高的智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无论是用快刀把柔嫩的内酯豆腐切成细如发丝的豆腐丝,还是用蒸汽制成的特色菜汽锅鸡。这些不为人知的种种劳动中产生的奇迹,是中国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7]的智慧结晶。《舌尖1》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腐乳、豆豉、黄酒、泡菜等美食,展现的是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逾越障碍,营造条件,把握机缘,而最终打造一个食物的新境界的智慧;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展现的是中华民族食物保鲜方法的智慧。《舌尖2》第二集《心传》展现的是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智慧;第二集《时节》展现的是中国人随四季轮回而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来安排自己饮食的智慧。今天,空前丰盛的食物和前所未有的资源困境并存,我们仍需到先辈的智慧中寻找答案,“他们或许会这样告诫,我们短暂的一生,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③ ③《舌尖上的中国2》第七集《三餐》。

讲仁爱、尚和合、重勤俭、崇智慧这些是《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的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对此,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颜浩.论“宫斗剧”的文化本质[N].人民日报,2012-07-10(24).

[2][4]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3,10.

[3]朱熹.四书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40.

[5]刘学锴,余恕诚. 李商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70.

[6]朱柏庐.朱子家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1.

上一篇:杨氏之子翻译范文 下一篇:中秋节主题班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