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7:38

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

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篇1

关键词:特色班级;高职院校;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05-04

班级作为学校向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也是学生完成社会化的途径和渠道。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好,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意识的全方位人才和综合素质过硬的经济建设者,成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特色班级是一种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特色班级的内涵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而这种个体的精神又相互聚集成一种团体的力量,形成一个班级与个体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更新发展的良性循环【3】。特色班级即旨在建立这种良性循环。

“特色”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它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往往被理解为与众不同且优于众者。特色班级创建的内涵即为在班级中形成独特性和优越性,而特色班级创建要“因班而宜”、“因师而宜”、“因专业而宜”,在班级管理、班级活动设计、班级文化营造上努力凸现自己的特色,创建具有独特风格的班级“品牌”,做到“一班一品”。

2特色班级创建的原则

2.1 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在特色班级创建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特色活动可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必须有一个总体指导方针,否则,建设方向发生偏差,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还将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短时间内也很难纠正。

2.2 项目管理原则

项目管理原则是指在特色班级创建和管理中,班级以申报项目的方式特色活动。项目管理原则要求班级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整个班级团队必须进行密切的合作,活动结束时仍然以项目成果的方式来验收。

2.3 民主管理原则

民主管理原则是指在特色班级创建和管理中,发挥民主精神,充分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到特色班级建设中来。民主管理是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特色班级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创新活动,单靠班主任(辅导员)或某几个班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所有的同学参与进来,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才能出色地完成特色班级创建任务。因此,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自由地发表意见和建议,要营造自由、愉悦的研讨环境,使学生形成班级主人翁意识。

2.4 全面管理原则

特色班级创建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班级创建的全面管理原则包括两个内涵,一个是促进学生个体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另一个是促进班级所有成员的共同成长。全面管理原则不是育、强求一律,而是鼓励各班级结合自身特点选定主题活动或学习项目,充分利用班级成员多样化的禀赋、爱好、性格特点,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班级成员都能参与进来,为集体贡献一份力,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3 特色班级创建的实践

2012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抓住全面建设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良机,在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平台上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引导班级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

3.1 精心准备,广泛动员

成立特色班级创建领导小组,学院领导担任组长。特色班级创建有了组织保障。

学院制定《“特色班级”创建实施方案》,明确特色班级创建的要求、目标任务,制定项目申报与管理、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与评比制度和细则,使得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有了制度保障。

召开由全体班主任(辅导员)、班长及团支书参加的“特色班级创建启动”大会,要求高度重视特色班级建设活动。各班级召开 “特色班级创建”主题班会,积极参与到特色班级创建活动中来。

3.2 特色班级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实施

班级结合专业特点、班级成员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辅导员)的优势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开学两周后开始申报特色班级项目。根据内容评议出分院特色项目和班级特色项目,并给予相应经费支持。

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参与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的班级按照分院要求也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对教室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这样的特色班级拥有自己的口号,自己的团队,并创建分享交流区、活动展示窗等,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和人性化环境,营造出特色班级浓厚的文化氛围。

根据特色班级创建目标,各班级在一学期内,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做到“建设有计划、实施有步骤、总结有成果”有条不紊地完善特色班级的建设。

3.3 特色班级创建项目的验收与评比

学期结束前两周,各班级呈交特色班级创建项目成果,包括各类项目材料、活动图片、项目计划和总结,形成资料汇编,其中模型制作等特色班级创建项目必须交相关作品。学院组织评审团对各班特色班级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审核。合格特色班级验收基本指标包括总体价值导向的正确性、班级学生参与率、班级学生总体满意度和班级安全稳定性四个方面。

3.4 举办特色班级建设成果展

为期一个学期的特色班级创建活动验收评比结束后,举办“特色班级建设成果展”,增强同学们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其他没有参与的同学也将受到鼓舞,另外,在参观别人作品的同时,还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4 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的意义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团结进取、学风优良、人际和谐的优秀班集体,也涌现了一批成绩优异、品德优秀的大学生楷模。具体来说,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特色班级创建活动实行项目管理,通过班级项目建设活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学生对所在班级的认同,通过合作团队精神得到培养,在合作的交流沟通过程中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了在验收评比中拿个好成绩,全班同学齐心协力,集思广益,集体荣誉感被激发出来,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

4.2 构建浓厚的班级特色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窗口”和“名片”, 能充分展示一个班级的价值取向、班风班貌,能给班级带来良好声誉,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和广泛的宣传效果。在特色班级建设中,通过教室的布置、班级口号、建立QQ群、班级论坛、班级博客等,处处展现班级成员风采,形成温馨浓厚的班级文化,使得班级成员之间充满了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学风。

特色班级建设要求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全体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形成自由发言,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

4.3 完善了班级管理制度,增强了班级自主管理能力

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完善,在班级工作中探索建立了开放的、民主的、双向的班级管理体制。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明显增强,由于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也增强了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4.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特色班级创建过程中,各班结合自身特色申请建设项目,模拟公司、模拟人才招聘会、建模型、建网站等等,这些特色班级项目的开展,让学生提前扮演了社会角色,在角色的体验过程中,不断强化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沟通协调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这一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4.5 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特色班级的创建,要求学生求新立异图发展。为了突出本班级的“特色”,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涌现出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创建项目,如CAD兴趣小组、T台秀、建模型、爱心书柜、新能源推广等。既涉及到专业模型的建造,也融合了各种兴趣、娱乐活动,甚至有的还为新能源的使用、改善环境等出谋划策。同学们通过大胆的设想,并最终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得到了施展和肯定。

5结 语

班集体的建设,既需要一定的规范约束,更需要一种创新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特色班级创建紧扣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才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政工作思路。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注意:一是进一步完善特色班级创建制度,尤其是特色班级建设的过程监控,验收评比细则的科学化合理化等;二是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班主任的引导是避免特色班级建设流于形式的关键;三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解决后顾之忧,指导老师、班主任、学生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况爱农. 浅议高职院校班主任如何开展特色班级建设[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54-57.

2周伟铭. 高职教育创建“特色班级”现实意义探析[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15-17.

3于改之,贾配龙. 高等院校特色班级建设探究[J].大学生就业,2012(10):3-7.

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篇2

一、个性,在特色文化中滋养

班级文化能在班级成员之间形成独特的“心理场”,让学生于无声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发其个性潜能。在创建特色班级过程中,各班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立足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着眼于特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美化教室,启迪个性。班主任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教室,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有特色教育内容,散发启迪个性的教育魅力。各班通过环境的布置,营造出浓郁的特色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熏染。

集思广益,打造个性。在设计班级标志以及班徽、班歌,制定班训、班级公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与个性,集思广益。例如,“妙手生花班”的班训是“动手做一做,创新会更多”,“花样跳绳班”的班训是“让我们跳得更高”,象棋班的班训是“博弈棋盘,挑战自我”,展现了鲜明的班级个性文化特征。

制定目标,实现“兼容”。班级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班级的整体情况,制定集体目标;又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个体目标,做到班级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和谐统一。

二、个性,在特色活动中孕育

在特色班级建设中,各班依据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不同特点与特长,采取各具特色的活动方式。活动重在引导班集体建设向着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注重创新性与实践性、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与合作性的有机结合。

各班精心设计特色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的人员分工、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活动成果的鉴定与展示等等。活动设计兼顾集体需求和个人需要,为学生预留展现爱好、特长的空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由、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力。活动的组织形式尽可能多样化,或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发组合。

学校注意整合资源,让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特色班级建设,将活动场地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例如,邀请家长进课堂,展示一技之长,为孩子们传经送宝;开设家长学校,利用家委会组织亲子活动,架起家长与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建立假日小队,聘请校外辅导员,开展户外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三、个性,在特色评价中引导

建设特色班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班级生活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并加以引导,真正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要充分发挥特色班级的个性化教育功能,就要改变以往的一元评价观,全面审视学生,给予多元评价,从而引导学生的良性发展。

为此,学校指导各个班级建立了综合评价制度,重视和欣赏每位学生的进步。除了常规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还设立了许多展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奖项,如“下棋进步标兵”“剪纸小能手”“苗圃园丁”“篮球之星”等,以尊重和鼓励学生特长,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个性,在特色成果展示中激励

特色班级建设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由开放的育人氛围,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不断取得进步,收获成功的喜悦。每个班级又将课室打造成为学生创造成果、展现个性与才华的天地,将特色成果以各种方式展示出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大胆创新,彰显班级和自身的个性与成就。

各班教室的橱窗和展板上张贴着学生的作品、学习成果、活动图片或授奖照片等,课余时间,同学们都会驻足欣赏、评论。每当看到其他同学品评自己的作品或进步,孩子们都显得十分自豪。每学期每个人都有多次机会把自己的作品、成果或活动照片贴上去,大家可以经常看到新成果的产生、新人的成长。到了学期末,手工、剪纸、文摘、绘画、书法、诗歌等特色班级,只要把作品汇集起来,再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就成了一本很好的作品集。

五、个性,在特色大课间中丰盈

特色班级的创建,极大丰富了班级文化,培育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更加快乐地生活。但孩子们的爱好是广泛的,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不同事物的兴趣远远超出了班级这一有限的空间,他们希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遨游探索,去发现收获。

为此,学校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特色班级建设的范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整合了各班特色,组成了球类、棋类、书画类、歌舞类、足球、篮球、围棋等近30个兴趣活动小组。如此,不仅满足了学生希望“品尝”其他班级特色的需求,更促进了同年级各班或不同年级学生的相互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很好地弥补了单个特色班级在活动开展上的不足,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优化。特色大课间丰盈了学生的个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艺术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为他们的七彩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篇3

一、主要成绩

(一)班级布置:大部份班级布置都能体现美观、整洁、实用、新颖、创意、特色。各班班主任均能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走进每一个教室,就会被一幅幅设计精美、色彩亮丽、富有个性的布置所吸引。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独具匠心和高品位的文化气息,每一寸空间都充溢着浓烈的读书求学氛围。各班能根据本班特点,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绞尽脑汁,为班里添红加绿,聚众人智慧创设班级亮点,使班级布置处处闪放光彩。“班主任寄语”、“心手相牵”、“沟通从这里开始”“奥运伴我成长”、“图书角”、“小画家”“美术天地”、“福娃大联欢”、“留下成功的脚印”、“成长展示台”……给每个同学带来了丝丝温馨。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学校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创设了师生交流的平台。

(二)班级卫生管理:校园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潜心设计与构建优雅精致的班级环境,创设多姿多彩的育人场所,让环境说话,让景与人融合是现代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班级环境文化在一个个大设计、小细节中成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向导,成为学生美德生长的乐园。通过本次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大部分班级卫生管理工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师生精神面貌:大部分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明,遇见老师能主动问好;教师举止端庄,仪表大方,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

(四)班级管理:班级活动有计划、有班级的管理机构、条约,让整个班级的管理有条可循,有章可依。班级的管理也常态地进行,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风。个别班级很有自己的管理特色:班级公约制定符合自己班级的特点。(环保、科技)班队活动也结合这方面进行,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确实真正体验到班队课的魅力。

(五)整体效果:大部份班级都创造性地完成了较高质量的班级文化布置,反映出班主任和学生的创造素质。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班级所展现出来的班级文化均能体现一定的教育思想,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都能体现各自的班级特色。具有有班级独创设计,反映班级的学风,彰显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氛围;“你我风采”、“心灵手巧”、“看我多棒!”等栏目作品多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充满人文情趣;“飞扬的世界”、“心情吧”、“魔法球”等栏目体现“儿童化”思想,整体效果明显,与教室内其他设施融为一体,和谐自然;一盆绿色的植物,使教室内拥有了大自然的生气,也给图书角增添了一股儒雅的韵味。一幅图画、一段文字无不蕴涵教师独特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发挥。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版块的设计、图案的装饰等诸多方面不仅饱含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价值,能让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

二、存在问题

(一)班级布置:部份学习园地方面有园地无内容、内容陈旧、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黑板报的设计没办法突出主题、板面设计不美观;而学生评比栏没能体现一定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意义,评比对象没有覆盖全班对象;图书角摆放不整齐、图书的利用价值不高。

(二)班级卫生管理:有的班级没有打扫卫生,卫生工具乱摆放,暖瓶摆放不整齐.。

(三)整体效果:

整体效果:虽大部分班级的布置都能力求儿童化、艺术化]德育化,但部分班级过多追求整体效果的美观、多样,忽视了它的实用性和使用性;班级布置上过于随意,缺乏主题,版块虽多却过于凌乱,图案虽美却过于花哨,没能做到实用性与观赏兼备;在班级特色上,大部分班级都出现只有“结果”(如只有美术作品、手工制作等式逻辑),没有“过程”(如没有计划、记录等)的现象,无法体现出特色项目活动的真正开展。

三、整改措施

1、突出班级特点,从学生的角度看待班级文化。各班要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本班特色的文化氛围,如班级格言、励志语言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水平,避免深奥、艰涩的文字,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版块设计不要生搬硬套,要合理吸收原作的设计理念,并不断超越。

2、真正使“图书角”的作用得到发挥。建立健全图书各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制度,采用专人管理办法,及时做好借还记录,并训练班级学生将图书分类,同时应定期更换各类图书,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增加阅读知识面。

3、信息栏的完善。多数班级的信息栏基本上是由班级制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轮流表等组成,内容单一,缺乏知识性、趣味性,建议信息栏设计应及时更换一些实效性较强的信息,让这些信息内容也能融入整个班级文化中,增强整体协调感。

4、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在平时应注意学生的卫生问题,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利用班队课有计划地、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服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篇4

【关键词】初中 班级文化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154-01

初中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将班级建设得团结有序、积极上进、充满凝聚力。所谓班级文化,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在交往与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相似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一个具有丰富文化生活的班级,更容易形成独有的品牌特色,促进学习氛围的提升。

一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1.对建立和谐班级具有引导作用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活动单位,是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最佳场所。班级文化具有广泛性与易接受性的特点,对学生的生活行为举止与思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文化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还应延伸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将班级氛围趋向和谐。建立和谐班级,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和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最终实现心智与学业的双重洗礼。

2.对和谐校园有着推动意义

班级是校园的基本组成部分,建设好班级文化,让班级具有品牌特色也是建立和谐校园的保障。丰富的班级文化生活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改善学习氛围。通过建设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为建立和谐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

1.优秀的精神文化

第一,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生的班级文化需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来建设。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找准切入点,利用文化建设让学生产生班级认同感与归宿感,对班级产生文化与情感的向心力。

第二,在课程或是考试结束之后的评价方面,师生应做到平等民主,保持良好的评价氛围,以积极的评价去引导学生。

第三,好的榜样具有良好的带头作用,班级建设亦是如此。教师在学生精神、心理方面要仔细洞察,好的思想要发扬光大,带动全班学生提高思想素质;负面的思想应及时纠正,避免影响其他同学。

2.优质的物质文化

第一,外因是促进事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班级内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班级环境布置。师生应有效利用班级的每一面墙壁与黑板板报,将班级文化切实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第二,班级主题活动的展开是必不可少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明确要求要开展班队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一次精心安排设计的班级活动所带来的文化效应远远高于反复的空洞说教。在班级活动的开展方向上,尽可能地以身边资源为基础,贴近初中学生生活,彰显特色亮点。

3.合理的制度文化

规章制度的确立是班级文明规范的保障。初中生的规章制度就是班规,班规的设立应由师生共同决定。在选拔班干部时,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学生民主评定。在班级制度的实施上,教师应把握好惩戒力度,切勿伤害学生自尊心,要做到适可而止。

三 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文明的学习环境

板报、墙报是丰富班级文化最简易、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在墙上张贴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可以对学生的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的教室布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由于每个班级设计上的不同,能有效形成班级的品牌特色,让学生对所在班级更有归属感。

2.优良的班级风貌

班级的班规建设是班级文化顺利开展实施的保障。通过班干部与教师的共同作用,良好的班规能带来良好的班级风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在共同努力的作用下为班级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融洽氛围,让学生富有班级自豪感与集体荣誉感。

3.丰富的班级活动

初中生还处于好动状态,班级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对于学生的特殊才艺,教师可以积极引导,让其成为建设班级文化生活的助推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身心,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其他班级学生关注,让班级文化更具特色。

班级活动的开展并不仅仅局限于特长展示,也可以组织学生周末打扫社区、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班级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丰富班级的文化生活,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相互协作,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受到良好熏陶,增强班级的感召力与凝聚力,让班级文化形成鲜明特色。

四 结束语

如果将学校看做一个社会,那么班级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家庭一样。好的班级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思想行为,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更强调“以人为本”,班级文化生活的打造就是进行以人为本教育的一种手段。如何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让班级文化生活更具特色是师生共同努力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篇5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专业教育;融合

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中自身思想与文化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在当前高校中,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环境同样对专业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班级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否与学生素质道德成长、专业技能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现阶段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加快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构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级,势必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成长有促进作用.

1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概述

1.1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文化通常具有激励、导向、凝聚以及规范的作用,这是班级管理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班级作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承载一切专业教育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方向有很大的关联.此外,班级文化的建设还可以解决当前高校学生个性强、辨别事物能力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等问题,对学生的品德成长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成长有重要意义.高校在班级文化建设上,需要几个层面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的进行:1.1.1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室是教师教学、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自我能力提升的主战场,整洁、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可以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给学生启迪.1.1.2完善的班级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拥有完善的班级制度,而这些班级制度往往是以学生实际出发并且被学生接受的,只有这样才能规范与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1].1.1.3班级特色活动班级文化的形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其中让学生参与活动更能形成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这比传统的说教所起的作用要突出的多,尤其是对实践性强的专业学生而言,班级组织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积极性.比如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对某一商业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形成报表,对比各个小组的数据整合结果,形成会计学专业特色活动.1.1.4统一的建设目标班级的建设需要学生有共同的目标,高校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有着自己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应尽可能满足学生自主、独立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指定的班级发展目标.

1.2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主要是根据当前社会职业分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建设需求划分的学科与专业,高校根据国家及社会企业的实际要求,制定学科培养目标、专业教育计划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并配备相应的教师与专业学生学习所需的配套设施,为社会各行业输送专业的人才.在专业课程教师的培养下,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专长.由此可以看出,专业教育主要关注人才的个性能力的成长,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与知识能力的提升.

2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2.1两者融合是学生素质全方面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会在高校学习专业知识,并获得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在专业教育中如果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就会使整个专业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会逐渐失去自己的学习目标,班级文化的缺失还会影响学生其它方面能力的成长,比如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兴趣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往往偏离专业教育的方向,学生能力单一,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相应行业的进步[2].班级文化由全体学生构建,其中包含了每位学生的诉求、价值、道德、立场、专业知识等内容,学生融入其中,能够实现两者的相互作用,使高校专业教育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文化水平,完善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目的,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2两者融合是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专业教育是从社会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出发,为社会输送专业的人才,推动行业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在当前高校专业教育中,学生的目的基本一致,就是在班级中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有所长,从而在社会中谋求一份职业,获得自身发展,使自己的理想得到实现,并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专业教育并非尽善尽美的,一方面,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容易将学生培养成工具,如果一味追求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与理论,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僵硬,难有突破,这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高校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系统学科的出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会越来越深奥,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相互之间的探讨,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而班级文化的建设正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说专业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那么班级文化建设则更加关注学生精神、思想品德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班级文化建设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一种适应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未来规划的理念,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也正是这种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3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对策思考

3.1借鉴专业特色,建设班级物质文化

高校专业教育中,学生有比较统一的目标,以经济类专业学生为例,该专业班级的组建,是由五湖四海的学生通过高考志愿填写并达到高校录取线而形成,学生中有的是对企业管理感兴趣,有的希望通过专业学习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无论学生在选择本专业时的意愿是什么,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始终不变,就是让学生在获得相应的学分后能够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级内部要增强凝聚力,明确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定位清晰.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的融合上,首先要找到专业的特色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文化[3].如在会计学专业中,适应本专业的特征,就可以将班级管理模式与企业对接,让班级内部类似与当前企业格局,形成特色管理的班级.

3.2结合专业特质,建设班级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

专业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班级建设中凸显专业文化的特点,在以往的班级文化构建上,学校往往不善于将当前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引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成功的企业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制度的规范化,良好的班级管理要强增强凝聚力,制度文化的构建也是不可或缺的.成熟班级的制度建设一般包括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两个方面.成文的制度主要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宿舍的规章制度、班委会的组建等等.这些规章制度对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制度很有帮助,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目前,高校的学生来源多为“90”后甚至“95”后,这些学生多数追求的是个性化的发展,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是体现的是管理者的意愿,所以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在不违反学校纪律的前提下,班级的管理能够更为灵活,能体现出专业特色,这样才会有利于未来的就业.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可以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长处,根据学生们的不同特点来设计个人发展规划.例如会计学专业的班主任可以经常开展有关企业经济发展相关的活动,如定期开展班级会议,让学生对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效以企业报表或PPT的方式进行展示,模拟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方式,使会计学专业班级的“管理”两字真正体现出来.让学生以和谐班级构建为目标,制定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方法与管理制度.制定这个制度后,班级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自身审视,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发现自己的优点,然后通过相互鼓励与帮助,使班级学生的性格差异缩小[5].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与企业对接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在班级内部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某一产品的营销,既可以面向学校也可以面向社会,以竞赛的方式,采用季度考核的方法,评选出销售成绩优秀的小组.

3.3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建设班级文化活动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不能把握市场的趋势就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高校急需要“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尤其是面向企业培养的专业.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大多数专业教师缺少在企业的工作经历,不了解行业的运作模式,在专业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脱离现实的情况.面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应行业去学习与锻炼,学习企业的管理办法与相关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将企业的文化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有所准备.例如,教师可以模仿企业“学习明星”的文化模式,在专业课程考核后,根据学生的成绩及表现选出知识、技能、品德等能力突出的学习明星,然后根据这几位学生擅长的专业技能将他们分组,并作为队长,让全班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向[6].在小组之间进行竞赛,以小组成绩为标准,每个小组都选好自己的组名、组徽以及口号,由组长带领,安排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如某名学生管理能力比较突出,就让其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这样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比较紧密,相互之间有了关爱,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使专业技能与知识得到提升.

3.4以宿舍为单位构建班级文化

高校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情况,没有固定教室,也就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如何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就面临困难.解决这种情况,可以以宿舍为单位,注重宿舍文化的构建.目前,高校中流行“文明宿舍”、“考研宿舍”、“党员宿舍”等等的评选.宿舍的整体风貌好可以带动宿舍成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班级文化的建设就要充分利用宿舍这块文化阵地,来营造班级成员学习的氛围.在班级制定一个学习日程表,在课程安排空闲的时间,组织班级同学到图书馆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图书馆的专业书籍丰富,学习氛围浓厚,有利于学生们涉猎到多方面的知识.

3.5班级活动与专业结合的主题化特色明显

班级活动的组织要呈现出主题化的特色,不要生搬硬套,形式上可以多样化.比如,班级主题活动时,避免辅导员一言堂的模式,尽量让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尊重同学们对本专业的看法.针对存在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重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用班级专项资金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实践的讲座,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班级活动的举行要有针对性,要分年级、分层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的方式不同,以当下的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内容举办相应的活动.辅导员自身也要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打铁也需自身硬”,自身的专业知识扎实,才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

4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专业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融合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两者融合会对学生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专业能力等得到提升,充分发挥班级物质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盟.关于高校本科生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5(19):88.

〔2〕陈朝魁.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15-116.

〔3〕张芳.怎样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班级文化建设[J].职业,2012(24):50-51.

〔4〕姚红.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3(06):99-100.

〔5〕陈黎敏,施艳青,陈巍.班级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6(02):63-64.

〔6〕柯婷.刍议与专业结合的班级文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72.

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篇6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卫校 中等职业教育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形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l]。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乃至教育文化建设的缩影和重要组成,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课题。如何在带领学生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班级文化的力量团结和凝聚全体学生,以共同的目标追求、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正确的行为准则凝聚精神力量,营造浓厚的班级氛围,培育良好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是班主任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1 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涵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2]。其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班级文化是个性文化的表现,是一个班级区别于另一个班级的关键,具有特定班级的鲜明特色,代表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班级文化是精神财富的象征,是全班同学形成的共同的精神、风格和心理习惯的升华和沉淀,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实践的结晶创造的财富;第三,班级文化代表着集体意志,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班级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价值取向;但是文化毕竟是一项群众性活动,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或者绝大多数成员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并自发自觉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生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主要参与者。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管理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说到底就是就业教育[3]。中职卫校肩负着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造就实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中职卫校班级文化建设必须服务这一总体目标,立足于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特色,依据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营造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创建有利于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环境。

2 职业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2.1 强化专业特色,提升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特色与班级文化的充分融合,特别是打造卫生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形成一种教育手段,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班集体活动之中,能够实现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实现的潜移默化教育效果。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能够时刻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使学生无时无刻不牢记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它的效果体现不见得和课堂教育那般立竿见影或者可以定量化评估,但它又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渗透的广度和深度往往是课堂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2.2 约束规范,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良好的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既包括班级规章制度可以构成对班级全体成员的硬约束,也包括班级班级学风、班级和其他班级信念风气所构成的对学生们的软约束。这样的规范体系一旦形成,容易在班级成员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式,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当今社会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要求,不仅仅限于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更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特别是职业道德素养,而有力的班级规范正是培养未来医护人员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避免事故发生,减少医患矛盾的最佳手段。

2.3 强力凝聚,打造团队合作意识

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也不例外。打造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团体精神正是提升医护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从职业学校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是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的基础。而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于它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它是班级全体成员之间无形的黏合剂,可以班级成员的个人思想感情与班级的追求和目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紧密团结在班级目标的旗帜下,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和群体意识。

2.4 激励推动,树立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门槛低,学生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和学习主动性均较差,缺乏个人的职业目标与规划,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均表现出被动。而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的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的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能有效地引导和指导学生行为,并进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具有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

3 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主要着力点

3.1 打造特色物质文化

一般来说,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室环境布置与构造方面,这是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是人为设置的文化环境,它体现着班级的精神风貌[4]。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作为学生活动主要场所的实训室及教室,要立足于专业特点来打造环境文化。班主任要在接手工作之初甚或新生入学之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核心是要先酝酿和设计好班级文化应该是什么和建设班级文化的主要途径,精心安排布置和装点好班级教室环境,给学生们营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例如可以结合中职卫校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在教室墙壁的空白处悬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白求恩、南丁格尔等名人画像和名言条幅,从而营造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励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设置奖状区和学习园地区,虚位以待,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粘贴各项专业技能操作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图片,出版健康知识黑板报等,时刻提醒学生自身专业学习目的。

3.2 建立高品质精神文化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打造班级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促成班级绝大多数成员认识上的统一性和行动上的一致性,班主任应该主动利用从众心理大力宣扬将其形成主流。这种主流一旦发挥作用,不仅使班级行动趋于预期的方向,正确引导学生的一言一行,同时对于个别后进学生来说也自然形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这种来自群体的压力会促使他们改变原来被动的状态,主动融入到主流中。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身心的班级活动,比如班级专业技能竞赛或者以医德医风为主题的宿舍手抄报评比等,让学生获得展示才华和特长的平台,树立学习信心,又可以在活动中对其进行与职业操守相关的团队协作精神训练、培养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以树立鲜明榜样的形式,运用生动事例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能够弘扬班级文化的正确价值取向,增强班级文化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包括古代医学名人救死扶伤、济世为怀的伟大精神,以及新时代新时期医疗卫生战线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使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学生们中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此外,班主任还要在班级内部树立好先进典型,大力表扬学生当中的好人好事,抓好典型引路,在班集体内部兴起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热潮,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学生们的人生态度引导上正途。

3.3 形成严谨制度文化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医护职业的特殊性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开学之初班主任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和各班专业特点,制定班级日常管理制度,表明新的班集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学生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和作风,班集体应该形成什么样的班风和学风,制定具体包括出勤、卫生、两操、衣着礼仪等等操作评分细则,要通过明确的介绍、说明,使学生们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形成符合集体意志和班级管理要求的心理定式,对其今后的行为产生指导和制约作用。比如上课时间、出入校门都必须佩带校章,上实训课时要严格要求着工作服,戴圆帽或燕子帽,长发女生必须挽起头发,每人都做到头发前不遮眉、后不及肩,双侧露耳等。以“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的方式避免班级制度流于形式、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要对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及时进行客观的评价,及时表扬和奖励与班级文化相一致的言行,及时批评甚至惩罚与班级文化相背离的言行,从而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作风、工作作风,更适合医护工作的岗位需求。

3.4 树立良好行为文化

作为班主任,要拓展渠道、丰富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类型的集体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和领悟行为文化;比如开展社区、敬老院义诊,防登革热知识宣传等志愿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爱伤观念及社会公德心,强化自身的职业目标。组织有职业特色的主题班会活动,比如礼仪文化、仪容仪表、医患矛盾等方面,引导学生就建设班级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争鸣,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潜移默化中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协调行动步伐。

4 结语

总之,在中职卫校的办学过程中,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具有中职卫校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随着各项机制的健全及相关研究的日益增多,班级文化建设将继续发展成熟,为中职卫校的顺利办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伟.浅谈职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M].长春:职教探索,2013.

[2] 程海霞.生态互动式幼儿园班级文化的建构与实施[J].当代幼教,2010(1-2).

[3] 周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叉好又快发展[M].湖北: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篇7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班级文化;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18-02

班级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班级管理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中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状况。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当今高职院校的一个重大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以和谐的班级文化作为着力点,同时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高职院校班级成员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于不同的中学、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所以班级文化会受到不同社会文化、其他校园文化以及不同的家庭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那么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和谐的班级文化就需要探索班级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不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方式,而是一种认识,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精细化管理的特殊性体现为四个词:精确、细致、深入、规范。精细化管理更多的是倡导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持、认真、严谨的态度,要重视细节,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另外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创新的思维,要启发人们能够打破常规和思维定式,要对工作流程、组织系统等不断地进行改进和优化,已达到用节约优先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另外,精细化管理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

高职院校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要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态度及精致的过程,把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是对规范管理的一种科学提升。其深层次的含义是:一是“精”,每个学期开学初都要根据上一学期的具体情况,制定班级的工作计划,并有工作重点,重点抓重点工作,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二是“细”,要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要保证每件事都有章可循,需要法治,但有的情况也不能放弃人治。三是“化”,就是把制度的内容转化为每个同学都能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二、班级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反复积淀、升华,呈现出特有的生命力。从学院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果看,我院办学规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8.5%以上,今年又迈入全省自主招生高职院校行列,发展势头强劲。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首先,以发展的眼光不断为创新营造条件,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我院坚持改革与创新相结合,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结合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及时完善改革的方案,以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尽管我院的前身是百年老校――池州师范和池州农校,整合前很是纠结,茫然一片。第二,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管理。第三,应注重突出“职”的特点。

1.班级文化可以维系班级的凝聚力。众所周知,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内聚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只要班级的凝聚力足够强,班级的各种工作就很容易开展了,因此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凝聚和感染班级内的同学,而班级文化建设又是保证和提高班级凝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增强班级凝聚力进而提高班级整体工作情况。

2.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班级文化虽然看似无形,比较抽象,但它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可以在无形中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另外,这种文化是班级中大部分人的习惯和行为表现共同体现出来的,这样就可以带动那些本身比较消极的元素向积极的方向转变,这样就对那些班级内比较消极的同学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良好的班级文化对班级内成员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是具体的和不可忽视的,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3.良好的班级的文化可以促进班级和谐。班级文化是班级内各成员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推动南极的和谐化程度,这种和谐化程度可以体现为一个班级的思想和谐、行为和谐、学以及生活和谐,班级文化建设得越好,其在班级和谐方面的促进作用就更加突出,更能激发班级内各成员的团队意识。

三、班级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班级文化的概念提出已久,虽然在近些年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班级文化建设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形式主义现象较多。党的十过后提出了节俭倡廉和杜绝形式主义的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举措,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后也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倡导,通过对现今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某些方面的思考也发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内容。例如在高职院校中倡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但近些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科技创新的数量和参加学生的覆盖率,却忽视了科技创新作品的质量,这就造成了部分科技创新作品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对学生的锻炼意义也不大。

2.大同小异,缺乏个性。由于高职院校的班级较多,加上学校各相关部门会根据时事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活动,这就造成了在短时间内各班均开展内容和主题相似的活动,使各班的活动大同小异,没有自身的特色,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大同小异和缺乏自身特点的局面。

3.缺乏创新,没有突破。通过对近些年不同高职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调研和分析发现,目前各高职院校大多数沿用或效仿其他班级的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方式和方法,长期这样下去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整体上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缺乏创新,没有突破性内容。

4.影响面窄。由于现今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采用小班制度和政策,每个班级的人数均在30人左右,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严重不足,基本上都是各班的骨干成员策划和执行,这样一些较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教育效果和关注程度较低,这样就是收益人群变窄,受众面就更小了。

四、精细班级管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或疏忽是造成上述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的共性原因,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也应该从管理的角度去探讨更好地解决班级文化中遇到的问题的途径,而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近几年来,我院围绕打造大学文化、特色校园文化的总体思路,加大社团建设力度,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组建具有文化特色、学术性强的社团。如半月池文学社、大学生艺术团、电脑爱好者协会、学院BBS论坛、演讲与口才研究会、太极拳、篮球等体育协会、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创业协会、青春恋曲吉他社、街舞技艺社等具有文化特色的社团已有几十个。

1.建立班级文化精细化管理制度。在进行任何事情前都应该有一个制度和规定作为导向,因此,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并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的专项制度和政策,在专业内建立班级文化建设的奖惩制度,保证班级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都能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导向。

2.适应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新的媒介。班级文化建设的初期需要通过网络等新媒介搜集各种资料,在文化建设初见成效的时候,还需要对自身文化和特色内容进行宣传和推广,这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就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新媒介。不但要通过网络宣传自己,而且需要在网络上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的班级进行交流,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例如:可以建立班级的人人网公共主页,建立班级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等,在这些平台上不但可以进行班级自身的宣传工作,而且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与其他班级或高职院校进行沟通和交流。

3.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骨干和班级成员自行管理班级的一种体现,但辅导员也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由于班级骨干和成员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或方向上的偏差,这就需要辅导员定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动向和成果进行一定的把握,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密切关注,充分起到监督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

4.针对新时期学生特点,善待学生,承认学生的发展潜力。中国式管理的精髓是:绩为先,人为本,和为贵,变则通,这种精髓我们还需要继续继承和发扬,现如今各高职院校的各年级的本科生已经全部是“90后”了,“90后”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较强,性格特点突出。因此我们要首先承认学生自身的特点,承认他们的发展潜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点和特长,为班级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个性突出、具有多元性的班级文化局面。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班级内成员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现如今班级文化建设中面临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细化班级的管理制度和政策,调整管理方式和方法,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办法的执行,相信可以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并感染班级内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能够在充分享受大学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充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N].人民日报.

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及成果篇8

我部紧紧围绕学校的统一安排,结合高一初始年级学生的特点,级部人员和全体班主任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搞好学习成绩的保障,也会使学生终身收益,我们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郓城一中学生一日常规》、《郓城一中量化管理条例》为主要依据,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十大行为习惯:

1、举止文明: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在各种场合要求学生的举止都要端庄稳重,落落大方,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要求同学们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升国旗、观看比赛、参加集会等,要遵守纪律,讲究礼仪,保持卫生。在学校见到老师或同学,要主动说一声“老师好”或“您好”,同时报以微笑;见到学校的管理人员、保洁人员、餐厅工人、以及外来客人也要微笑面对。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2、诚实守信: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希望同学们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办到。如果已经答应了的事情确实难以完成,应该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数。

3、尊重他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教育学生在倾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别人讲话时,不要急于插话打断对方讲话,即使对别人的话不感兴趣,也要耐心地听人家把话说完。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不乱拿同学的东西,即使是好朋友的物品也要先经过同学允许。去老师的办公室,不要乱动老师办公桌上的东西;不随便给他人起外号。要尊敬和关心老人,尊重外地人和残疾人,对他们有礼貌,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方便。

4、守时惜时: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进入高中后要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按时作息,落实好“日清周结”学习制度,当天事当天毕。建议同学们做事一定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认真落实执行。

5、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向帮助过自己的人正确表达谢意,学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要学会感谢为教育自己付出的老师们和家长们,学会感谢各个历史阶段的杰出人物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6、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应使自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学会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不随便向家长要零花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等。注意随手关闭电器、关闭水龙头。要学会珍惜自己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

7、遵守规则行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程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它,任何社会活动都无法开展。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遵守纪律;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进出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要有秩序,不拥不抢;上下楼梯,要纵队排列,靠右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8、勤于动手:自己动手可以提高自理自立能力。要按学校要求整理好内务,干好班级值日工作。要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9、积极锻炼: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要求同学们坚持好课间操及眼睛保健操,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参加活动要注意学会自我保护。同学们在锻炼身体中要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10、讲究卫生: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希望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环境,不要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拾放到果皮箱里。

二、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

高一学年初始,要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就会不断的进步,也会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减轻很大的负担,我级部重点培养了学生以下十个方面的学习习惯:

1、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的新内涵,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培养上课认真倾听的习惯,首先要求同学们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仔细研究他们的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第三,要倾听老师讲解,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练习和操作。

2、善于思考:善于思考,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明、发现和创新能力。要培养善于思考的习惯,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能急于回答。要学会独立思考,同时课堂上还要积极发言,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敢于提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把提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氛围,要求学生学会提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养成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堂互动逐步培养敢问、好问、会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建议每天晚自习上课前5分钟作为“合作——讨论”的学习时间,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次合作学习,大家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特别是在德州一中学习后,我们更加注重小组合作交流方式的学习,而且各个班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了分组,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更加充分。

5、自主读书: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阅读评价,使同学们喜欢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6、认真书写: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要求同学们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二是要求同学们规范书写,字迹清晰、工整、美观,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条理,逐步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7、自评互评: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展开,既可以评价学习的结果,又可以评价学习的过程,还可以评价学习的方法。通过评价,引发同学们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8、搜集资料: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搜集资料的方式很多,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应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咨询老师等渠道,根据需要搜集有关的学习资料,并对有价值的东西学会整理,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9、动手操作: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操作的种类很多,包括实验操作、学具操作等,操作要围绕教学内容来安排,物理、化学、生物要上好实验课,要把操作同观察、思维、表达结合起来,促进同学们的外部感知向内化、抽象转化,同学们要在操作中学会操作,学会动手的习惯。

10、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同学们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同学们通过不断强化训练,培养“态度认真,独立思考、按时完成,有错就改”的作业习惯,逐渐建立起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了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同学们应依据实际情况,从自身的实际水平出发,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使自己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坚持按要求完成作业。

三、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构建班级特色文化

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每个班级都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特色氛围,从而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品味,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凸显班级特色。因此,在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级部以“四构建”文化建设为抓手,形成级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四大亮点。

亮点之一: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学生在校生活的时空主要是在班里,班级生活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讲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打造班级物质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美化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有的班主任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班主任确定布置的主题在班里征集具体的方案,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得以加强。二是从环境布置中彰显班级特色。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要渗透出极富班级特色的文化气息。如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班级精神等,要贴在教室的前方,教室四壁悬挂适合班级特征的名人名言,教室四周展示学生有个性的作品等。三是办好黑板报,对黑板报的版面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版头、版面、插图,黑板报内容要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特色。四是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抓住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让学生在被赏识的积极氛围成长进步。光荣榜是动态的,内容是多元的,受表彰的可以是小队,可以是个人,如学习进步的,劳动积极的,助人为乐的,拾金不昧的,孝敬父母的等。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置身于深厚的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氛围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积淀文化的底蕴。

亮点之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首先一点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二是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前,先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找出该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班学生提供符合班级群体利益,自觉约束自己而又互相督促他人的言行指南。

亮点之三: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特色,首先应当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欲望,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全体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精神的打造,进行宣传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取得共识,确定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围绕班级目标,每个小组可制定小组目标,每个人也可制定出个人奋斗目标。其次是拟定班训。班训是为激励全班学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励,形成积极健康的班风而以简短的词句拟就的标语,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好的班训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读书乐,乐读书”这一班训,匠心独具,富有创意,给人以回味美感。第三是提出班级口号。口号是一个班级工作的基点,是班级目标的浓缩,是一种激发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得好的一句口号就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他指引着班集体团结友爱,精神振奋,身心愉悦,由此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和生机。如有的班级提出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口号,班级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句口号设计,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亮点之四: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

塑造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需要通过活动来培养。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

上一篇: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 下一篇:康复理疗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