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的启示范文

时间:2023-11-03 17:35:32

债务危机的启示

债务危机的启示篇1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地方政府债务;公共选择;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F81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15)01-0047-04

一、从公共选择视角探寻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经济人”的假设原本是用在经济市场的行为分析中的,而公共选择理论将其推广到政治市场行为分析方面。该理论主要从欧元区各国内部政治市场的利益博弈入手找寻原因。

1政治市场上的需求方:选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选民们的投票行为是建立在成本—收益的权衡计量的基础上。他们在其他条件无差别的情况下,会倾向于选择投票给那些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实际收益的政治家,甚至也可以为了节约成本而干脆放弃投票。

2政治市场上的供给方:政府。政治家的主要目的是争取选票,力争当选,所以,为了选票,他们在竞选时总是向选民做出诸如扩大就业、增加福利、降低税收等承诺,他们在当选后就通过大规模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办法来兑现自己的承诺。这势必造成通过各种融资途径来支撑其巨额的财政赤字。

3政治市场上的寻租行为:利益集团。在政治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他们利用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如建议、游说、疏通、走后门等,企图从政府那里获得特权,其中大部分与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有关。这就是“以低贿赂成本而获取高额或超额利润”的寻租行为。寻租行为实际上就是“权钱交易”,是伴随政府干预而产生的副产品。寻租行为不但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资源有效配置和公平竞争原则,而且导致腐败,败坏政府声誉,增加廉政成本。

与市场存在失灵的情况一样,政府同样也会失灵,政府失灵的情况甚至更严重。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短期化、财政盲目扩张性、政府行动低效率、政府腐败。

(二)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政府失灵

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其制度方面财政、货币政策的二元性矛盾。整齐划一的货币政策不适用于经济状况差异较大的欧盟各国,于是财务状况较弱的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等五国(合称为PIIGS五国)大规模借助于财政政策的扩张,偿债危险加剧。然而,从危机产生机制及作用来看,欧盟各国尤其是PIIGS五国在政府干预方面也确实存在问题,主要是政府失灵方面的问题。

1政府行为短期化。为了追求眼前短期收益,在各种民意调查和竞选中获得更多支持率,政府采用了欺骗愚弄公众的方法。例如,希腊在当初加入欧元区时,就利用投资银行粉饰财务,以满足《马约》的标准,“挤”进欧元区。而且历届政府为了选举都刻意向公众隐瞒公共债务与财政赤字的庞大规模,而当政时期并未对债务问题进行有效治理,致使问题越来越大,最后被揭露出来后,引起社会恐慌,加剧危机。

2财政盲目扩张。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应该归咎于政府与相关利益集团的长期过度负债。欧洲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带来了欧洲地区社会福利的趋同化。像PIIGS五国这样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一味想在工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向德国、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追平,只能不断地扩大财政支出,致使财政支出大大超出国内产出与财政收入。而工资与社会福利具有“黏性”,上涨后很难再行下调,所以政府与利益集团的负债只能节节攀升。

3政府行动低效率。这些国家的执政者畏首畏尾,面对危机没有及时出手,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比如,早在2009年,意大利财政赤字已高达53%(《马约》的规定是3%),但政府没果断采取行动而一再拖延。另外,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政府不注重实体经济发展,而放任国内虚拟经济泡沫膨胀,导致经济结构严重扭曲。

4政府腐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撰文分析,希腊政府之所以负债累累,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在其政治体系中长期存在政治分赃和贪污成风的恶习。正是腐败使得希腊政府债台高筑,爆发危机,而不得不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而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致使其经济连续6年下滑,失业率将近30%,民众收入萎缩近1/3。

二、从公共选择视角寻求欧洲债务危机的治理途径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矫正政府失灵,就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制度化改革。所谓制度化改革就是试图通过改革政治决策规则来改善政治,因此,必须重新建立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规则来对政府权力施加制度约束及法律约束。二是市场化改革。所谓市场化改革,就是试图利用市场力量来弥补政府的功能缺陷,以提高政府效率,克服政府失灵。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之后,早期措施主要是由欧盟各国、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方面先后给予各项经济援助,主要包括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向希腊提供总额1100亿欧元、利率5%的贷款,以及面向欧元区的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危机救助方案。另外,欧洲央行在市场上直接购买PIIGS五国的国债为其融资,量化宽松政策期限得到适当延长。后期的措施主要是欧元区各国开始普遍提高利率,削减财政支出,此举引起欧洲各国民众的反对,国内游行暴动频发。

以上各种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的继续扩大,但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笔者认为,从公共选择理论出发寻求治本措施更为重要:其一,进行制度化改革。一方面要强化欧元区的经济政治规则,巩固财政,稳步削减赤字,加强债务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各国政府监督,建立并完善监督机制,设立统一的危机应急机构。其二,市场化改革。PIIGS五国必须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关于这方面,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6月出台了“欧洲2020战略”十年发展规划,强调欧盟经济增长要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以绿色经济和高竞争力为内容的可持续增长。

三、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

(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

欧洲债务危机引起了中国对债务问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部分地方政府盲目举债甚至无力还债的现实更是引起了中央的重视。2013年8月1日,全国性地方债审计全面展开。从摸底情况来看,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现状令人忧虑。

1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所承担的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总额高达2070万亿元。在审计的36个地区中,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竟达189%。

2地方政府债务“两头小、中间大”,区域不平衡特点明显。从纵向政府层级看,地(市)、县级债务规模较大,而省级、乡级的债务规模相对比较小(见表1)。从横向看,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与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同样都存在地方政府债务,但不同地区债务规模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由于财政收入较少导致债务规模较大,风险明显大于东部地区。

3地方政府多头融资。据2013年6月的调查数据,从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来源看,主要有银行贷款、BT、发行债券,分别为553万亿元、121万亿元和117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已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最主要来源。由此可见,银行对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颇大。然而,银行贷款在管理方面较为混乱,风险难以准确预测,这都给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带来隐忧。

4地方政府债务多头管理。尽管由财政部的地方债还没有全部发行完毕,但多头管理的现象已经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负责规划债务投向项目的是发改委,审核举债目的及贷款的有发改委、财政厅、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债务的运行管理则由发改委和国资委共同负责,最后债务的偿还由财政部承担。这种现状致使地方债在规模和结构管理上难以统一,风险控制和资金偿还的不确定性很大。

5地方政府债务将迎来集中偿还期。这次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在需偿还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2013下半年、2014年到期的分别占2292%和2189%,2015年至2017年到期的分别占1706%、1158%和779%,2018年及以后到期的占1876%。因此,2013年下半年到2015年到期的应偿还的债务总计占到6187%,这表明,在这一时期我国地方政府还款压力较大。

(二)欧洲债务危机分析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欧洲债务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一些区别。例如,从债务主体来看,欧洲债务危机属于主权债务危机,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从债务性质上看,前者主要是外债,后者要是内债;从投向来看,前者主要投入消费与福利领域,而后者主要是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究其原因,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出现与前述欧洲债务危机相似,都应归咎于政府失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中的政府失灵,突出地表现在地方政府热衷于政绩工程、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事权上的不对称、财政收支不透明和腐败现象频发四个方面。

1地方政府热衷于政绩工程。我国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内容较窄、指标较少,GDP往往成为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GDP目标盲目扩大投资,以期在任期内实现“政绩”。所以地方经常出现大搞政绩工程的情况,甚至不惜为此大举借债,却很少对项目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仔细分析。这既违反了市场的规则,也浪费了财政资源,而且投资项目效益不好的话,还会给地方政府贷款的偿还带来沉重的负担。

2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不对称。在财权方面,我国财政收入中央政府获得的很多,而地方政府获得的很少。但与此相反,在事权方面,地方政府却承担了大部分的经济与社会责任,如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基础项目的建设,以及发展地方企业、平衡居民收入等。而承担这些责任都势必耗费大量的资金,所以地方政府支出就很大。在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借债则成为必然的选择。

3财政收支不透明。过去,我国《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发债,造成地方政府的正规融资渠道狭窄。因此,地方政府只能通过设立地方投融资平台,借为相关单位或者项目提供担保的名义筹措资金,从而规避法律的直接管制。这也使地方政府债务隐蔽性较强,相关信息披露不全。而这些债务在最近的审计工作中被逐渐暴露出来,引起了社会恐慌和市场动荡。

4腐败现象频发。地方债务融入的资金,由于不需要走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的预算流程,来得过于容易,往往打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名号,被随意投入各种渠道,使用效率非常差。利益集团从中谋利,导致层层转包、工程质量失控等官商勾结的腐败现象应运而生。

(三)从公共选择视角看中国地方债务管理建议

目前,我国政府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行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虽然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还未严重到爆发危机的程度,但如果处理不当,依旧可能出现“滚雪球”效应,对中国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反思欧债危机,结合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政治—经济均衡,我国政府应从制度化与市场化两个角度寻求管理措施。

1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规范地方债务管理。2014年下半年,《预算法修正案》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先后出台。随着二者的出台,中央已建立起一个解决地方政府新增和存量债务的整体框架。与以往相比,新框架在地方政府举债主体及用途方面给出了更为明确的指引。首先,今后允许省级政府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但市县举债需由省级代为举借。其次,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来源与偿还做出了规定。用途方面只能是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偿债资金主要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预算收入等。最后,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规模必须纳入限额管理,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2实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与风险预警。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方面,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并完善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新增债务率、利息支出率、担保债务比重、资产负债率和债务依存度等指标体系,从需求角度严格控制债务规模。另外,中央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利用它及时辨别与衡量债务风险,对即将超过警戒标准的债务进行果断处理。

3平衡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中央要多向地方释放财权,一方面要改革税制。为了与事权分配匹配,在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上要更加合理,中央要给地方政府足够的税收来源,增加其自主税源;另一方面,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其最大的弊端在于专项转移支付多,而专项转移支付通常锁定用途,其决策权在中央,不在地方。因此,要增加地方政府自主权就要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转移支付部分。

4明确区分政府债务与企业债务的范围。针对不同的项目,应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第一类是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融资,并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进行偿还;第二类是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有一定收益、能吸引企业参与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这类项目可以推广使用政府与市场资本合作模式(PPP);第三类则是具有商业性质的企业经营项目,这类项目要完全与政府脱钩、推向市场,应转化为一般企业债务。

债务危机的启示篇2

关键词:债务危机;全球影响;启示

中图分类号:F113.7文献标识码:A

2007年的金融危机,众多国家陷入严重困境。继西方大型金融机构落难之后,风暴矛头直指欧亚小国,货币贬值,股价下跌,银行倒闭等等。从此,一个新的名词开始进入全球视野:国家破产。冰岛金融业“连累”冰岛成为第一个 “国家破产”的代名词。但是,金融海啸并未就此打住。时隔1年,迪拜又现债务危机。从冰岛到迪拜,一再出现的债务危机表明,一国的经济能够迅速从经济复苏的进程之中再次跌入困境。

所谓债务危机,具体是指一国政府失信、不能及时履行对外债务偿付义务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提出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一、债务危机爆发起因

(一)基本原因――大量对外举债

冰岛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和资源的特殊性等因素,其支柱产业为渔业。几十年来产值一直较为稳定,维持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4%左右。渔业产品出口更是其主要外汇来源。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靠资源拉动的经济增长过于缓慢,需要大力发展金融业,社会经济资源也开始向扶植金融产业方向倾斜,开始以高利率与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吸引海外资金。

与此同时,冰岛的银行也效法其他国际投资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投资高获利长期资产,次级按揭资产便是其中一种。冰岛的银行过分借贷,财务杠杆因此达到了惊人的幅度,总外债规模竟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外债总额高达1000亿欧元,但是冰岛央行的流动资产却只有40亿欧元。央行是一个由政府组建的机构,负责控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件,监管金融体系,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央行的过度举债,流动资产比例过小,是债务危机爆发的基本原因。

(二)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模式隐含的致命弊端

2005年,冰岛金融业对国内总产值的贡献已经与渔业相等。近两年,冰岛金融业发展迅速,已处于经济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渔业等传统实体产业却相对萎缩。官方数据表明,冰岛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而其几大主要银行的资产规模却高达1280亿美元。冰岛金融业的过度扩张,以致其虚拟经济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经济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形。

此外,冰岛银行业构成了该国股票交易市场的主要部分,其中80%的股份由外国投资者持有。一般来说,虚拟经济中资本脱离实体资本进行独立的增值时,其定价完全基于对未来的预期,波动性较大,因而风险度也高。在经济繁荣期,虚拟资本会成倍增值,但是遇到衰退则可能成倍贬值,甚至会加速经济的衰退。

由于虚拟经济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国际性,如果一个国家的大部分资产都是虚拟资产,其经济命脉就会掌握在全球金融投资者手中,从而变相失去了一部分金融自。此次金融危机,冰岛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后盾,只能以让渡更多金融为代价,寻求IMF等的援助。

(三)导火索――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冰岛的金融行业与国外开展信贷交易,其他行业企业在欧洲掀起的并购热潮也与金融业发展相辅相成。不过,随着全球信贷危机来临,金融危机的全球连锁反应使冰岛为经济异常发展付出代价。冰岛政府面对危机把第三大银行Glitnir收归国有后,又接手了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这无疑给各国都上了一课,冰岛政府之前的冒进会给整个国家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连锁反应――全球感冒

单个较小国家的信用危机,可通过IMF或其他大国的援助渡过难关。而一旦全球普遍存在信用风险,则就意味着全球性惜贷现象再现。

全球著名的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发表报告指出,全球共有6个国家在今年头三个季度里不能按时偿还到期的债务,处于“破产”状态,从而使全球无力偿还债务的国家总数达到了28个。新增加的6个国家是阿根廷、加蓬、印尼等,总共欠债达1330亿美元,几乎要比去年同期的740亿美元翻了一番。此次债务不履行率的报告是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之前公布的。

对于整个世界经济又一重创的是迪拜帝国的经济泡沫破灭。这些惨烈的教训无疑带给了我们一些警示意义:从本国国情出发,建立合适的国家发展模式并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三、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一)建立合适的发展模式

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该国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要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增长必须国家保持警惕,建立合适中国初级阶段国情的发展模式,不可过于冒进,并且要及时地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我国在经济改革和建设中处于摸索阶段,应当有选择的借鉴国外成型的经济理论和模式,并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建立本土化的策略,制定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切忌全盘照搬。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经济多元化。通过发展多元化经济使我国在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上有比较优势,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控制举债数量

在本国建立合适的发展模式后,适度的对外举债和吸引外资是弥补国内资金缺口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于以举债方式来发展国内经济的方式,要适当控制外债的合理性。冰岛债务危机告诉我们,在举债的同时,必须加强其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央行的作用。

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决定国家举债的规模。切忌政府采取疯狂的私人投资的行为。在吸引外资方面,特别注重吸引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规模大且稳定的投资项目。

债务危机的启示篇3

关键词:欧债危机;区域一体化;债务问题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为降低对本国经济的冲击,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出台各项宽松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经济下滑的幅度,但却无法阻止全球经济下滑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各国大规模举债,其政府债务负担大大增加,以欧洲一些因经济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最为典型。欧洲债务危机就在这样一种诡谲的气氛中哗然而至。

一、欧债危机的成因和发展趋势

(一)欧债危机的成因

欧债危机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必然。下面就将探讨一下欧债危机的成因:

首先,欧债危机产生的外因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各国相继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而这些措施的本质是将私人部门的债务进行向政府的转嫁,没有实质上解决金融危机所影响的资金匮乏和融资成本过高等问题。反而导致了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大幅膨胀,赤字巨大。另一方面,便是信用评级机构所发挥的负面作用。希腊等国本身已经出现了极为恶劣的财务状况,其瞒天过海的做法却遭到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及时披露。这种做法对欧债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效。

其次,欧债危机产生的内因

产生债务问题国家国内经济结构的缺陷是导致欧债危机产生的根本性因素之一。以希腊为例,其国内的经济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低经济增长率难以支撑高社会福利。希腊本身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申请加入欧盟以来,尽管对其经济开放程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希腊却要迎合欧盟其他国家来抬高自身的福利水平,这使得希腊长时期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于福利增长的状况,高福利变成了财政负担。

2第二个根本性因素是欧元区的“先天缺陷”。欧元区虽然具有统一的央行和货币政策,但是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形成了危机发生的必然性条件。

3欧元区各国不对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统一货币政策的矛盾。欧元区的各国尽管从表面上看是荣辱与共的,然而不同国家受到历史、文化、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其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都是有差异的,反映了最典型的经济结构模式“中心—外围”式。

4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负担。人口老龄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需要面临的困境,而欧洲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婴儿出生率最低的大洲,老龄化成为欧洲多国最为困扰的问题,因为其直接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

(二)欧债危机的发展趋势

欧债危机发生初期,欧洲央行欲通过到二级市场购买这些问题国家的国债,将债务转移到央行,但这种办法实难实行,不仅遭到一些国家反对,也对央行财政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于是,欧洲央行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作为替代性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未来,欧洲经济结构的发展有两种可能趋势:第一种是目前这种经济联盟结构土崩瓦解,各国分理各国事务。第二种是优化当前的经济结构,将这种货币联盟强化为政治联盟。第一种趋势可行性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尽管欧元区出现了如此剧烈的动荡,但是自欧盟成立以来,为成员国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危机带来的损失,加上相似的文化理念和历史背景,各成员国都不愿将这多年共同努力的成果付之一炬。那么,第二种趋势便成为主流趋势,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欧盟各国并没有放弃深陷债务问题的国家,欧洲央行也为此出台各项整改措施,来帮助这些国家渡过难关。在未来几年,若欧元区不再有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话,欧元区会迎来一次新生。

二、东亚区域一体化概况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大环境下,作为经济合作区域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的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各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之后,亚洲各国也开始渐渐形成一种经济合作密切化的趋向。

(一)东亚的区域形成

东亚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代名词,更是一种单一国家影响之外的模式。东亚地区不仅受到美国和日本的共同塑造,所包含的其他各国也同样关系到东亚未来的发展,那么,在这样一种既不可一方操控,又不可多方分散管理的情况下,一种超越单一国家模式的的复合型区域主义便成为主要趋势。彼得·卡赞斯坦在他编著的《日本以外》一书中提到:形成这一模式曾经历过三次模式的变迁。

首先,是“日本化”。日本化是一个不受限制的过程,包括传播、效仿以及采纳生产、消费和行为的独特的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化这个词被用来概括从旧的到新的生产范式的转变的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整个东亚出现了新一轮的日本化,这次的日本化浪潮主要从文化的变迁来影响社会进步。

其次,是“美国化”。美国化指美国从物质和意识形态上都在影响着全世界,还指美国流行文化被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世代所喜爱,每个群体有创造出特有的次文化,所有这些文化合到一起又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

最后,“中国化”强化了复合型区域主义的潮流。这里中国化的含义既包括中国日益增长的重要性,还包括生活在东南亚的华裔人口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重新主张。

在经历这三种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其说不同国家发展模式的突出,反而成就了复合型区域主义的形成。

(二)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从当前区域合作的具体情况判断,东亚未来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能会选择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以东盟为中心,建立东盟同中、日、韩三国的紧密合作关系。第二种途径是通过复杂的生产网络将东亚各国乃至整个亚洲国家紧密连接成一个巨大的经济联盟。第一种途径对于东盟本身来说造成了巨大压力,它不仅要协调自身内部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共同利益分配,还要顾及与中日韩三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而第二种途径更利于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因为更大范围内的双边贸易会促使多国经济合作的加强和深入,进而不断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建立。

三、欧债危机对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启示

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区域内国家关系的极大影响,但是一体化趋势是一种必然趋势,唯有合作才是各国发展的最优选择。欧盟以及此次欧债危机的研究为东亚区域一体化未来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借鉴作用。

(一)启示一:制度构建——结构优化先于经济合作。

欧债危机的产生最重要的就是折射出一个区域合作体的内部机制问题。尽管对于不同的经济体而言,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经济体制可以保证其经济发展的万无一失,但每一次问题的产生,都会使我们更加关注体制的缺陷,并试图寻找弥补该缺陷的方法。

第一,政策协调体系。如果各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在不均衡的发展水平下,财政政策有限的影响力无法解决经济发展中难以预测或是周期性产生的危机。因此,在东亚区域一体化未来建立伊始,各国就应首先对该区域内政策协调体系作出合理的安排。

第二,区域合作机制。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任何一个区域化经济共同体建立的基础和根基。这里的合作机制包括了:贸易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机制、人力资源合作机制等。这些合作机制的确立,打破了各国区域的自闭性,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增强合作意愿。

第三,区域监管体制。有了政策的实施,有了合作方式的明确,那么对于合作的进程,多方协调结果的践行,就需要有专门的监管机构来进行核实。这一监管机构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维护着整个共同体的安全和结构稳定。

第四,风险防范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是指对各国内部经济发展状况和外部环境协调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评估和预测,将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限制在能操控的范围内。并即时提供给内部成员国风险预测的书面报告,帮助各国制定合理的政策来防范经济危机。

(二)启示二:平衡发展——“众乐与独乐”。

东亚区域一体化还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程,“共同体”的“共同”程度与成员国的经济成熟程度有关。因此,只有均衡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

第一,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内部均衡反映了国内总供给和国内总需求相等的状态;外部均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为零,即净资本流出与净出口相抵。根据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经济学家们发现经济的开放性是造成内外均衡冲突的主要原因。于是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了数量匹配原则,即要实现n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于要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后来,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了最优指派原则,即每一目标应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这些原则帮助各国寻找实现内外均衡的各种方式和途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第二,信息共享与市场开放。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提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行维持其有效的运作。但我们发现市场存在着失灵的情况,其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因而,实现经济“共同体”的构建,对于一个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市场而言,要通过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来进一步实现“一体化”。

(三)启示三:路径选择——超越单一国家模式的统领。

东亚区域合作的路径选择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目前,10+3是东亚区域合作的主要渠道,在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中,东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

积、军事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来说都有很大差异,但任何一个国家对整个区域的影响力都不会使其形成“一边倒”的态势,这也成为未来东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超越单一国家模式。产生这样一个趋势的主要原因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产业集群的发展。东亚的区域化很大程度上是受企业和政府影响的竞争性活动,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压力下发展。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其内部交易成本降低、统一供应商的便利性所产生的“向心力”远大于因交通运输不便利产生的“离心力”便是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驱动力。这些产业集群没有国界限制,不受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

其次,生产网络的构建。有学者说,亚洲贸易和投资区域化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生产网络的主导作用。随着产品结构的“模块化”,为具有一定距离限制的供应商参与到现行的生产网络中来。外包业在亚洲国家的迅速风靡,使得生产网络的结构更加明朗化,各国都发挥着自身的比较优势,不再以某个国家为主导力量或选择该国的发展模式。

最后,跨国公司的推动。大家普遍认可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跨国公司也是生产网络的关键环节,它使得生产网络由一个中心向四周成“辐射”状分布成为一个“单纯”的网络,多个这样的“单纯”网络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网”。每个国家仅仅是这一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这次欧债危机的成因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进而类比对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可能性和前景探讨,最终落脚于欧债危机对东亚区域一体化未来形成发展的启示。在这样一个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并行发展的时代,经济领域的“蝴蝶效应”更为凸显,这次欧债危机的产生不仅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更让我们从这一事件中学习到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东亚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一个机制完善、发展健康的经济共同体。

债务危机的启示篇4

2011年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陆续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是美国债务突破上限,引起广泛担忧。虽然最终没有带来违约问题,但国债风险因此备受各界关注。欧洲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则不仅仅发生在外围的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国,也包括西班牙等较为核心的国家。而日本国家债务余额也高达943万亿日元。此次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第一次对国家信用打上了问号,也给各国政府预算和债务管理带来的新的挑战。

受国际债务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债务问题也引起了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关注。根据审计署2011年6月公布的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从债务规模看,如果按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转化为政府偿债责任计算,债务率为70.45%,低于100%的警戒线。从相关债务指标看,中国包括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政府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50%,低于发生债务危机的欧美国家。

二、中外债务问题的不同点

虽然按西方债务标准,中国公共债务问题尚未到十分严重的地步,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政府债务从零到十多万亿元,这个速度也不可谓不快,虽然公众容易把视点集中于债务规模上,但我们更应关注中国与欧美国家在债务形成环境和机制上的不同之处:

1.形成原因和经济发展背景不同。欧洲国家债务主要源于公民高福利和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美国则与其庞大的军费开支、反恐怖战争和全球争霸战略有关。其债务形成于二战后七十多年的经济平稳发展过程中,债务规模和历次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反危机”有一定关联。而中国政府债务增加则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内发生的,相比之下,公民福利体制尚未建立,而政府“反危机”政策仅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有关,目前的高水平政府债务已经限制了整个社会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能力。

2.债务约束体制不同。欧美国家预算体制较为健全,议会对政府预算拥有较强的约束力。而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尚未建立,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的约束较弱,预算的法制性差,客观上限制了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分配体制的存在,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已逐渐偏离与民生相关的福利,如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失业等方面。

3.国家内部区域发展差异程度不同。和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政策难以“一刀切”。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各地区债务规模是否合理难以采取统一的标准衡量,根据审计署发布的报告,2010年底,有78个市级政府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债务的责任,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有22个市级政府和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有4个市级政府和23个县级政府逾期债务率超过了10%。

4.政府融资体制有很大差异。欧美国家金融体系较为发达,政府融资与金融市场有较好的接轨。但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管理较为混乱,潜在风险很大。由于体制上限制了地方政府以独立身份发行债券,各地方政府一般通过各种融资平台借债。根据审计署的报告,2010年底,各种融资平台有6 576家。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49 710.68亿元,占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46.38%,有358家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借新还旧方式偿还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1 059.71亿元,借新还旧率平均为55.20%;有148家融资平台公司存在逾期债务80.04亿元,逾期债务率平均为16.26%。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不规范、盈利能力较弱,有26.37%共计1 734家融资平台公司出现亏损。政府债务的不规范运作不仅影响债务偿还,而且容易引起债务纠纷,影响政府公信力,放大了金融风险。

三、中国公共债务问题的复杂性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债务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受国内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的限制,表现出鲜明的“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公共财政改革还不到位。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财政体制还面临较艰巨的转型任务,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保障基金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国内经济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面临一定压力,这些因素都会对未来财政的偿还能力构成挑战。

2.财政预算管理尚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财政预算的透明度不高,预算的制定缺乏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参与与关注,缺乏社会成员对财政支出“合理性”的讨论,财政预算不够细化,过于笼统。国家权力机关对财政预算监督不够有力。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不够稳定,结构单一,存在较强的预算超支冲动。国家预算管理立法仅有《预算法》,大部分财政活动未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3.国有控股银行与地方债务之间还未建立有效的风险“防火墙”。由于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动力很容易转化成为国有控股银行放贷的压力,在银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也乐于将资金投放于有政府背景的项目。使地方政府借助于银行系统,借债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或者生产型项目,当地方政府的借债规模超出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或偿还能力,极易引发偿债危机,诱发金融风险。

四、债务控制的核心在于加强预算管理

中国政府债务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中国各级政府承担了较多的建设性项目,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处于转型和体制不断变革之中,人均收入和西方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提高余地,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公共债务管理需要有不同的解决思路。预防债务危机,不仅仅在于如何控制债务规模,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债务管理框架。对中国而言,控制债务规模的核心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加强预算控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债务规模管理和完善预算控制相结合,从根本上遏制政府债务规模失控的问题。

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框架,首先要建立与完善国家权力机关即人大对公共预算的审查与批准机制,把全部政府收支纳入人大全面预算监督、审查和修正工作中,提高人大预算监督、审查和修正能力。人大应拥有预算修正权,各部门应根据人大代表的意见修改预算,而不是各部门自行制定预算后由人大代表表决通过。人大代表不仅在人大开会期间讨论预算,在人大闭会期间,也应拥有讨论预算的权力,预算编制应该提前发给人大代表以供讨论。

五、改善我国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在当前预算管理体制较不健全的情况下,渐近地推进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债务管理水平仍然是有必要的:

1.要统筹考虑政府融资和金融体系建设。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起步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今后,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逐步把政府融资平台纳入统一的金融体系中,取消各种不规范的融资平台,形成健康的偿债机制,在政府债务与银行之间建立起“防火墙”。

2.要严格区分建设性项目和非建设性项目。要把政府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城市改造项目逐步从政府债务中剥离出来。以企业法人的形式独立发债,通过建设项目的收益偿还债务。发债人应按金融市场要求对项目履行完善的信息披露义务,发债能否成功取决于项目收益和市场资金情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筛选作用。对于非建设性项目要根据地区经济、财政收入情况合理确定借债规模,明确偿债安排。

3.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评估机制。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的信息披露还无正常化的渠道,这对控制公共债务规模是极其不利的。除了国家审计机关的报告外,国家应要求各省、市政府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对借债规模、期限、结构、用途、偿债安排、偿债能力做出全面说明,以提高政府债务的透明度,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

债务危机的启示篇5

[关键词] 次债危机 金融业 资产证券化 房地产泡沫 影响

次债危机是现代经济发展周期的必然结果,是资产证券化的产物。次债危机的发生,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的方向和路径带来启示,同时也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敲响了警钟,其警示我们在追求资产使用率高效化的同时,不能忽略其潜在的风险,一定要积极防范风险的发生。

一、次债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和启示

自2007年次债危机全面爆发,各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纷纷,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使得美主要股指短时间内纷纷跳水。股市的萧条、金融市场的动荡引发流动性的不足,各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当局为缓解流动性不足,纷纷注资救市,与此同时,美联储多次大幅降息,以此缓解经济疲软之势,但努力的结果却是收效甚微,有资料显示,次债危机正呈愈演愈烈之势。次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广泛,但就我国资产证券化而言,已对我国刚刚起步的资产证券化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

1.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1)我国外债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有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在美国房地产泡沫兴起之时,也涉足了美国的房产债券市场,在此次的危机发生后,都不同程度地承受了损失。

数据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受美次债危机的影响,我国股市也在各经济面的影响下呈现跌势。穆迪、标准普尔2007年7月10日宣布降级声明,恒生指数下跌1.22%;8月9日,巴黎银行卷入次债危机,引发全球股市下跌,恒生指数跌0.43%;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流动性危机浪潮,各央行纷纷注资救市,8月16日亚太股市暴跌,上证综合指数跌2.14%,恒生指数跌3.29%。随着次债危机影响的扩大,全球各主要股市以及我国股市都在随经济形势的变化总体呈现出下跌的趋势,上证指数一度降至2,319.87点,创全年最低。

2.对我国的启示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在于融资以获得流动性的同时分散风险,但次债危机所暴露的房地产信贷问题给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新的启示。

(1)首先应正确认识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虽然分散了风险,但不能消除风险。在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同时,务必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将风险资产证券化就可以一劳永逸。

(2)完善中介机构

资产证券化需要众多的中介机构如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特殊目的机构(SPV)、会计师事务所等的参与。从此次次债危机来看,中介机构对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合理进行,以及风险监测等方面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应的中介机构还不健全,有必要重视中介机构进一步和发展。

(3)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制度

次债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信用评级机构对次级抵押借款人的信用,以及证券产品的评级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合理规避风险、防范风险的发生,就不能以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应当以长远利益为重,从根本上加强信用评级制度。

(4)实行信息公开化,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平台

次债危机中,众多投资机构的破产倒闭,很大部分的原因就归结于对投资产品认识不清,只是凭借一些发行商的数据和市场数据做出投资决策,而真实的信息却无法准确得到。这样,尽管投资者做足了投资评估工作,但实际效果与最初的预测却不啻天渊。

(5)完善资产证券化制度

制度从来是健康安全、健全有序的保障。从次债危机映射出的资产证券化制度的重要性,也应当引起我国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制度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未雨绸缪,也体现在危机发生时的化解措施。据欧美发达经济体资产证券化的经验看,合理、完善的制度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条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处在初始阶段,在探索的初始,积极借鉴他国的经验,建立完善的资产证券化制度,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将最终受益。

参考文献:

[1]王建新: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与警示[J].中国总会计师,2007,5:18~20

债务危机的启示篇6

    【论文关键词】欧债危机;危机原因;启示

    过去的2011年,是内忧外患多种因素繁杂交织的一年。 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主权信用危机恶化,欧美各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再度衰退的忧虑充斥市场。整体来看,欧债危机是中国外部经济面临的一场重要危机,怎么应对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探究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之前,我们先简单谈一下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高赤字

    如果将债务杠杆比喻成潮水,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政府联手利用公共财政的“再杠杆化”掩盖了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但是这种掩盖是暂时性的,自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人们最常想起的词语就是“高赤字”。

    2、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元区经济政策结构不平衡

    欧元区现阶段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然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常年的不对称性使得各项矛盾和问题得以积累。在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矛盾开始暴露,直指主权债务危机。尽管货币一体化为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搭建了更大的融资平台和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对称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优势。另一方面,欧元区签订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并没有完全遵循最优货币区的要求,各国的实体经济结构不尽相同,这样更容易遭遇“不对称冲击”的影响。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周期不同步,欧元的诞生也未能显着缩小这种差异。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无法也不可能满足成员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偏好,从而增加了危机蔓延的可能性。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历史原因:高福利政策

    高福利意味着政府的高支出,必然伴随的则是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使得欧洲各国在经济发展上缺乏一种活力,并且在财政支出上远高于非高福利国家。不得不说,高福利是高赤字的一个重要源头。

    二、欧债危机给中国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出来。欧美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由于中国的经济主要还是外向型经济,出口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出口的下降,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导致人民币“升值”

    最近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升值。从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达到15.9%;同期人民币对英镑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对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币“被升值”还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二)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出口

    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如果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由于欧系货币贬值,欧盟对中国动出口将会增加,中国的贸易盈余还可能会继续下滑。

    (三)外汇储备缩水

    欧元和英镑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出现缩水。我国防范外汇资产的缩水问题,必须采取动态的资产管理模式,即不仅需要关注投资的收益,也要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资产价值变化,以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投机资本流入可能增加

    现在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升值,欧元和英镑投机资本流入同样可以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因此防范走弱货币如欧元和英镑等资产的流入。

    (五)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中国的外需影响较大

    欧债危机已经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步伐,同时还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需短期内继续承压。

    三、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财政刺激计划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把握好财政赤字的“度”

    目前我国的国家债务和财政赤字远低于国际公认的风险临界点,但是不能太乐观。因为首先,我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GDP考核观”,使得地方政府盲目举债搞发展,财政入不敷出;其次,当面临经济下行是,政府刺激计划会使财政负担加大,可能造成通胀的压力以及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所以中国必须高度警惕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与债务负担,做好债务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

    (二)注重转方式、调结构,由投资出口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

    希腊的局面警示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出口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杀手锏,但是这种方式极易受到外部冲击。从长期来看,出口导向型模式是不可维持的,中国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外需转到以内需为主,扩大内需是经济结构转换的核心环节,消费是拉动经济更好更长效的动力。此外,在出口战略上,将主要向欧美国家出口转向亚洲新兴国家、东盟、非洲国家的出口,出口产品也应全面转型升级。

    (三)与国际接轨,增加中国财政的透明度

    目前中国财政透明度整体较低,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中国应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机构的沟通、协调,缩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的差距。

    (四)正视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于未然

    本轮金融危机加重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国家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况作全面清查和评估,摸查地方债务的规模、来源和性质,做好各级债务的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进行债务规模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切实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防范偿债违约风险。

债务危机的启示篇7

关 键 词: 欧债危机;金融监管;启示

中图分类号: 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5-0029-02

欧债危机发生后,欧盟、欧央行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金融监管问题。通过梳理欧债危机的发展进程和监管缺陷,对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可获得某些有益的启示。

一、欧债危机的内在机理及发展进程

欧债危机演变的内在机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银行被迫去杠杆化,导致信贷大幅紧缩,经济下滑,政府在刺激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承担私人部门债务,从而导致债务大幅恶化;债务恶化加剧了财政进一步紧缩的压力和银行危机,导致财政和信贷双紧缩,使经济复苏前景愈发渺茫,市场信心出现明显下滑;财政、银行、信用、政治四大危机相互缠绕,恶性循环,使得欧债危机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在欧元区成员国内横向传染,以致扩展到美、日、新兴经济体等欧元区以外的区域,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欧债危机演变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 第一阶段,希腊爆发债务危机(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2009年10月,希腊政府隐匿债务行为曝光,债务水平迅速升至不可持续的高位,并爆发危机。这一阶段,希腊是“风暴眼”,欧元区其他边缘国家未受到实质性冲击,且危机围绕债务展开。

2. 第二阶段,危机全面向欧元区边缘国家蔓延(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这一阶段,爱尔兰银行业爆发大规模危机,政府向银行注资规模累计超过GDP的40%;葡萄牙财政紧缩面临阻力,陷入政治危机;希腊债务危机复发,面临债务重组;意大利、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从4%左右升至6%以上。为应对危机,欧盟增强了危机防火墙,建立了旨在预防和解决债务危机的长效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SM);修改了《稳定与增长公约》,以增强财政约束。

3. 第三阶段,危机在政策拉锯中震荡升级(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2011年10月,希腊政府宣布对欧盟要求的紧缩方案进行公投,短期退出欧元区可能性大幅上升,导致危机骤然升级;11月, 意大利紧缩方案难产,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7%大关,市场融资渠道随时面临关闭的威胁。欧央行随后推出第一轮三年期再融资操作(LTRO1),向银行业提供了近5000亿欧元的流动性,使紧张局势暂时缓解。2011年12月,欧盟峰会就更加严格的财政纪律以及提高金融稳定性工具有效性等方面达成一致,随后于2012年3月出台了第二轮三年期再融资操作(LTRO2),欧债危机演化为银行业危机的风险大大降低。2012年3月起, 西班牙赤字不达标和银行业资本不足等新问题陆续浮现, 导致危机再度恶化。2012年4月,随着欧盟财政公约的签署,欧债危机显示出趋稳的迹象。2012年5月开始,评级机构对希腊、西班牙的信用评级进一步降低,使欧债危机再度恶化,并出现向欧元区核心国蔓延的趋势。

4. 第四阶段,危机出现缓解迹象,但欧债危机远没有结束(2012年10月至今)。2012年10月以来,随着欧盟和欧央行密集推出应对措施,欧债危机出现暂时性缓解,欧洲主要股市出现上涨,金融市场信心增强。但欧债危机的源生性风险,即债务基本面风险并未明显缓解,根据IMF的预测,2013年, 欧元区负债率恐将从2012年的93.62%升至94.92%,大幅高于2008~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年均80.91%和历史平均70.93%; 欧盟负债率恐将从2012年的87.22%升至88.76%,大幅高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年均74.96%和历史平均60.53%。在边缘国家继续滑向深渊的同时, 核心国家除了德国外,违约风险均在积聚,2013年,希腊、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负债率恐将分别升至170.73%、91.37%、90.75%和123.8%。此外,欧债危机导致失业人数仍在继续上升,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3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升至12.1%,为1995年以来最高值。

二、欧债危机暴露出的监管问题

第一,缺乏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传统的金融监管往往只重视从定量方面实施微观监管,通过设计大量的复杂模型或者指标体系框架,从数据上对单个金融机构的运转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若被监管的单个金融机构运转正常,则认为整个金融系统是安全的。但是从这次危机可以看出, 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并不能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健康。监控系统性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成为今后主要的监管方向。基于此种认识,欧盟设立了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其董事会由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三个欧盟金融监管当局的主席以及欧盟委员会的一名委员组成,还包括没有投票权的经济与金融委员会(EFC)主席以及各国监管当局的代表。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欧盟层面上的宏观审慎监管,控制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认识不足。目前,对欧债危机爆发及升级的内在原因尚未得到全面、 统一且精准的阐释,但信用评级对欧债危机进程的影响是业界公认的。回顾欧债危机全程,2009年12月8日, 惠誉将希腊信用评级由“A-”降至“BBB+”,前景展望为负面;12月16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信用评级从“A-”降为“BBB+”;12月22日,穆迪将希腊短期信用级别由A1下调至A2级。三大机构评级下调的举动将希腊债务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并引发金融市场的巨大动荡。此后,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也先后遭降级。2010年4月, 标准普尔将希腊的债务评级从“BBB+”降为“BB+”,沦为“垃圾级”,再次引发市场恐慌。因此,有的评级业内人士认为欧债危机的实质是评级机构的错误评级;有的报道认为评级机构推波助澜、火上浇油、恶意搅局,是危机加剧的帮凶。

第三,金融监管明显落后于金融创新。从美、英、日等国家的金融实践情况来看,金融监管框架的设计和运行机制往往落后于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给企业和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市场对于创新的需求非常旺盛,导致近年来金融市场一直呈现创新频率高、创新速度快的格局。特别是金融机构综合化、集团化经营后,金融集团之间产品交叉出售,使得风险传递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与此相反,由于目前金融创新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两者掌握信息存在极度的不对称性,造成了监管部门往往是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之后,才开始研究监管思路、监管方式等问题。这种“先破后补”的监管模式无法化解市场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监管缺位、监管空白、监管冲突,无法有效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弹性,影响了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也不利于危机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 [7] 。

第四,监管及救助缺乏制度性,随意性较大。欧元区国家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巨大的差异性,造成了区内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对银行监管的严格性、对产品创新的容忍度差别均比较大,造成欧元区内不同国家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Frank Bohn(2011)指出,欧债危机是由欧元区内国家,尤其是法国和德国之间领导人风格的政治文化差异引起的,对希腊的援助态度也是由个人的领导风格决定的,领导人风格和政治文化差异将加剧一国政府的债务危机。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通过对欧债危机的回顾与分析,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从宏观系统、中观市场和微观机构三方面着手,提高监管意识,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手段,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一)宏观系统层面

目的是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将系统性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降低“大而不能倒”导致的道德风险。从制度上,要建立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经济周期挂钩的监管制度安排,增强逆周期调节,弱化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效应。要尽快理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保证监管信息的真实和畅通。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四个部门各司其职,按条线管理各自相关的金融领域。但从此次欧债危机可以看出,由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产品特别是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往往既涉及商业银行传统经营范围又涉及证券、期货、保险等多个金融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分业监管容易造成重复监管或监管空白。从具体操作上,短期来看,可以考虑赋予人民银行监管协调人的地位, 在人民银行内设置特定机构专职负责“一行三会”定期的协调沟通与信息交流,对潜在问题进行分析与预警,以达到防范系统性风险、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长期而言,需要分步骤、有计划地逐步从分业监管体制向混业监管体制转变。

对于我国金融监管而言,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重视、规范并约束地方政府债务。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如果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包括在内,截至2013年5月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估计已增加到GDP的近50%,而2012年仅为GDP的10%左右,地方债务扩张严重;另据审计署资料显示,近年我国地方性债务陆续到期,其中2012年、2013年到期的额度分别约为1.8万亿元和1.2万亿元,合计占2010年底债务余额的28%左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金融业主要风险来源之一。考虑到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及融资渠道有限,必须严格监控地方债务规模及其变化动向,从源头上理顺和清晰界定投融资平台与政府的关系,重点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和财政担保风险,逐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率,防范系统性债务风险。

(二)中观市场层面

目的是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寻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点。金融基础设施是支持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市场交易体系、支付结算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金融基础设施越发达, 金融市场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越强。最近十年,以支付结算为代表的金融基础设施“硬”环境发展较快,亟需加强“软”环境建设。具体而言,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等,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安全保障。

在此次欧债危机中,反映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引导。信用评级不仅反映出一国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和传染性,对市场影响很大。应该加强对评级机构的审核,督促其加强评级的透明度,提升评级的准确性、预判性和有效性,维持市场的稳定。

此外,要把握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金融创新推动了我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利益制衡和有效监督的金融创新也会破坏市场自身环境,带来并放大风险,对金融体系造成破坏,同时通过资金链传导作用,给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 因此在积极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金融监管。一是要把握金融创新的速度,创新应该与我国金融业发展阶段、与投资者成熟程度、与市场接受能力相匹配,防止过度创新;二是要强化监管的风险意识,提高监管的前瞻性,对创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预警;三是要改进监管方法,建立并完善金融监督体系,提高并维护第三方监督机构在金融业发展中的独立地位,提高金融市场监管效率。

(三)微观机构层面

目的是提升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保持并强化金融体系稳定的微观基础。从监管对象上,应该在宏观审慎监管的总体框架下,加强对金融集团特别是大型跨国金融集团的监管。从监管方法上,应该参照国际标准和经验,建立科学、客观且适宜监测和操作的金融集团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对金融集团设定严格的资本、流动性、杠杆率、偿付能力等审慎性要求,着重关注金融集团的信用评级变化、衍生产品交易情况、清算体系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 [5] 。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金融发展评论,2012(9):88-119.

[2]吴晓灵. 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看“大而不倒”问题的处置[J]. 中国金融,2010(16):8-12.

[3]夏斌. 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其完善[J]. 中国金融,2010(22):30-32.

[4]王光宇.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与启示——以欧美金融监管改革为例[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3):38-43.

[5]朱亚培. 金融集团监管的国际经验[J]. 中国金融,2013(5):76-78.

[6]吕凯. 从欧债危机看评级监管及对中国的启示[J]. 征信,2013(1):53-58.

债务危机的启示篇8

【关键词】欧债危机 影响 启示

2009年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震荡,投资环境恶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许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协调与合作更加困难,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成本,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不利影响。随后欧债危机不断恶化,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重要影响。

一、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欧债危机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但根源于欧元区自身经济政策、货币环境、经济结构以及欧元区制度等层面所累积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催化

全球金融危机是欧洲债务问题的外部诱因。金融海啸导致投资者不再视欧元区为一个整体,开始区别对待不同国家。2009年10月,希腊新政府宣布希腊当年赤字并非GDP的3.7%,而是12.5%,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3%的上限,立刻引发金融市场的不信任。投资者开始怀疑希腊的偿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风险溢价,欧债危机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二)经济政策方面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崇尚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该思潮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少干预市场。同时,由于政治原因,这些国家不得不长期奉行高福利的社会经济政策,执政者出于选举需要,不敢对现行体制进行改革,导致财政上入不敷出,多年来靠举债度日。经济衰退致使税收所得减少,失业率上升又导致社会支出增加,而银行救助及经济刺激计划则进一步加重财政预算的压力,债务负担不断攀升,欧债危机进一步加深。

(三)货币环境方面

在欧洲货币联盟形成过程中,欧元区各国尤其是非核心国利率大幅下调。利率下跌为公共及私营部门提供了成本低廉的贷款,消费需求尤其是进口产品需求大增,欧元区非核心国家的经常账户因此逐渐恶化。低利率及消费需求强劲增长诱使许多国家放松了财政纪律。

(四)经济结构方面

经济结构单一,普遍缺乏活力是欧洲五国危机爆发的又一深层次原因。一方面,爆发危机的欧洲五国(也称“欧猪五国”,因其各国的首字母组合为PIIGS而得名)国民经济高度依赖于某个或某几个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基本上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贡献较低的经济发展格局。产业结构单调,使其难以形成核心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欧猪五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其中经济规模较大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外贸依存度最高,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50%以上,葡萄牙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400%。一旦爆发金融危机,这些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GDP增速大幅下降。

(五)欧元区制度缺陷

欧债危机还暴露出欧元区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有统一货币而无统一财政。统一的货币导致各国不能针对自身情况而实行相应的政策,连本币贬值的自由也欠奉。于是各国只能通过财政方法应对各种经济困难,这就难免使某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水平突破欧盟《稳定和增长公约》的限制,而且欧元区对违规的国家也无法采取任何强制性限制措施。

二、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欧债危机自爆发以来,不断蔓延,持续恶化,影响广泛。不仅影响欧元区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经济,其中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外汇储备缩水,外债风险加大

欧债危机后,欧元贬值给持有大量欧洲国家债券的中国带来了直接风险。欧债危机的恶化和长期债务评级的下降将加剧欧洲债券和欧元贬值,直接影响中国欧元储备的价值。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持有约6000亿欧元的欧债,其中1000亿欧元为“欧猪五国”的债券。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之忧,且短时间内难以完全“避险”,中国外汇的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从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情况看,2011年6月8日,1欧元兑9.5058元人民币,2012年6月8日已经恶化至1欧元兑7.9222元人民币,同比下跌约16.7%。可见,欧债危机的恶化使中国的外债风险持续加大。

(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出口增速放缓,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欧债危机蔓延,西方国家持续高失业率、高通胀、内需不振。为了应对本国经济的不景气,各国政府的干预都在加大,一些国家维持自由贸易的意愿降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更趋隐蔽,贸易摩擦范围逐步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蔓延,这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造成巨大影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当下欧洲各国纷纷通过对富人增税、削减公共开支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暂度难关,再加上受债务危机拖累,欧洲经济复苏放缓,使得中国出口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中国2011年9月进出口增速双双逊于预期,而贸易顺差持续收窄,对外需求降低,这又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进而影响中国经济。2012年7月份,中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为六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6月份的增幅为11.3%。7月份的出口增幅远低于市场预期,说明欧债危机影响加剧,海外需求不振。7月份中国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7%,低于6月份6.3%的增幅,表明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趋于下降。7月份的贸易顺差为251亿美元,为两个月来的低点。欧债危机通过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进而严重制约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就业问题,给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降至7.6%,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欧债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了。

(三)引发了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热钱流入,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

由欧债危机带来的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欧洲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机构投资者将投资转向潜力更好的、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于欧美等国,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持续高增长,利率水平较高,汇率升值空间大,因此中国市场可能会成为部分国际游资的觊觎之地。从中国QFII规模来看,其已从2008年初的102.45亿美元直线上扬,到2011年4月份已经达到了204.9亿美元,3年里增幅达2倍。资本的流入令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不可避免地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并可能直面热钱压境的风险。欧债危机和信用评级下调使得欧元进一步走低,欧洲央行也宣布注资购买欧元区国家发行的债券,变相实施宽松政策,而且欧元疲弱的趋势可能会长期存在,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加大。

(四)全球金融市场震荡,投资环境恶化,影响中国金融安全

欧债危机使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市场和投资环境急剧恶化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为了避险,全球投资者纷纷抛售欧元,欧元汇率持续下跌。西班牙财政部于2011年11月17日以超过7%的收益率发行了新一轮十年期国债,融资成本大幅飙升。西班牙股市当天大幅下跌。

欧债危机的实质是信用的过度扩张,随着危机蔓延,全球金融风险增加,与欧盟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国内企业及银行面对的风险也势必会随之增加。此外,中国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也存在较大隐患。根据2010年地方财政收支的全国审计结果,中国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达到10.7万亿元,约占2010年GDP总额的27%。如此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若得不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很容易受到金融体系震荡的影响,给经济发展带来破坏性影响。

三、欧债危机给中国的启示

面对频发的债务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和反思。中国的国情虽然和欧洲各国有很大差别,但我们也能从这次欧债危机中汲取教训,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一)优化外汇储备方式以降低外汇储备缩水风险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使用方法是购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国债。欧美国家经济困境告诉我们,这种投资手段未必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思路,转换方式,抓紧机会,改善外汇储备的使用结构。在其管理方面,必须坚持多元化投资原则。除了购买国债外,一定要拿出一定额度的外汇储备并购国际上的优质企业,尤其是那些价值被严重贬低的能源和矿山企业。可以由外汇储备机构直接入股优质企业、参与其他企业并购、支持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共同组建并购基金等。同时,要将外汇储备规模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中国已在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进程。渣打银行估计,中国将大约四分之三的新增外汇储备投入非美元资产,2011年前五个月中国购买了大约240亿美元的德国、法国所发行AAA级债券,以及720亿美元的欧洲公司债。美国财政部数据还显示,中国2011年5月增持了日本国债,系连续八个月增持日本长期债券。

(二)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当前由于欧债危机,欧洲国家普遍陷入“高债务、高赤字、高失业、低增长”的困境,进口需求减少,导致中国出口需求下降。要减少世界资本主义危机对中国可能的重大影响,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经济。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是关键。另一方面,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无论欧洲的以消费拉动经济的模式,还是中国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都存在着结构单一性的缺陷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从目前的投资拉动模式转化为“扩大内需与投资拉动并举并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经济从外需为主调整为内需为主。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面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减少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三)警惕经济“空心化”,为实体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环境

实体经济代表了一国经济的核心生产力,金融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是与本国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众所周知,欧债危机有一个显著的产业背景,即近半个世纪以来欧洲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而其制造业却大量外迁,其经济表现出“空心化”的特点,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联系近期中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温州大量企业的“债务危机”,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抽离”,进入房地产与高利贷领域,致使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正常生产经营难以为继。一些企业关停转行,一些企业外迁至东南亚国家,部分传统行业已出现明显萎缩。上述情况,警示我们应及时发现并清除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障碍,改革和挤压投机性资金在房地产领域的获利空间,防止生产性资本抽离实体经济,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

(四)全面审视中国债务问题,引以为戒

根据国家审计署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性债务余额已达10.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6.7%;另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为6.75万亿元,前后两项相加,中国政府债务余额大于17万亿,这已远超当年公共财政收入的规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全面审视中国债务问题,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信贷风险及财政担保风险,充分借鉴国外债务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建立多层次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防止地方资金链出现断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局部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

总之,应汲取欧债危机的教训,结合中国实际,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在发展经济中加快经济的转型,提高金融创新。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把制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晓琴.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J].桂海论丛,2011(6):89-93.

[2]谢琳.谈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2(05):13-14.

[3]黄少明.欧债危机是各种矛盾的综合结果[J].中国投资,2012(01):119.

[4]逄锦聚.欧美债务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12(1):44-49.

[5]安国俊.欧债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的反思[J].中国金融,2012(18):46-47.

[6]郑联盛.欧洲债务问题:演进、影响、原因与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0(3):108-121.

[7]李京阳.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思考[J].财经科学,2012(3):1-9.

上一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案范文 下一篇:产品创新设计策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