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的弊端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0:21

口腔医学的弊端

口腔医学的弊端篇1

牙齿缺失后,若较长时间不修复,邻近的牙齿由于失去了依靠和约束,会变得倾斜,易造成咬颌功能的紊乱。牙槽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并且会给后期假牙修复及维持口腔颌面部的平衡和稳定带来巨大困难。牙缺失后,余留牙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原本良好的咬颌关系发生变化,由于余留牙之间有效功能面积相应减少,咀嚼效能降低。正常牙齿与牙齿之间,排列得十分紧密,邻近的牙齿移动后,牙齿与牙齿会出现缝隙,容易使食物嵌塞到牙齿间隙里,引起口臭、龋齿、牙周病等。由于缺牙左右两边的牙齿无法获得它们原先常有的支撑压力,它们会在牙龈中变得倾斜不正,使牙齿逐渐松动,导致部分牙齿脱落。牙齿缺损会使人的发音变得不标准,影响人的交际活动。牙齿缺损后,咀嚼功能下降,经常囫囵吞枣,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容易造成肠胃疾病。

对于牙缺失治疗最为常见的修复方法为活动假牙和固定烤瓷牙。活动假牙用钩或套将假牙固定在两侧健康牙上,影响美观,长久佩戴还易将健康牙带坏,同时带牙托的假牙造成的异物不适感叫人难以忍受。因为活动假牙一般用金属杆或卡环固定在两侧的健康牙上,或者是利用塑料基托直接骑跨在缺牙牙床上,靠口腔唾液吸附。没有牙根的假牙不牢固,不能咬太硬或黏性的食物,且说话、吃东西时很容易脱落。

固定烤瓷牙相对美观、舒适,但需要把缺牙两旁健康牙齿磨小做牙桥,再把假用牙冠套上去固定。因为假牙本身需要依靠烤瓷桥两端的好牙支撑,假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都会传递到烤瓷桥的两端,加重邻牙负担,长时间下来也容易出现问题。

在此我给大家推荐具有稳固、耐用、美观、不损伤邻牙的修复方法——普士种植牙。普士种植牙是运用生物仿生学原理针对口腔牙列缺损、缺失即刻种植的最佳技术。该技术通过术前对患者牙槽骨进行数字影像诊断系统扫描定位,并根据相关数据制作定位导向板,以微创的方式拔除患牙,运用人工高分子纳米生物材料与牙槽骨结合的方式,将“仿生牙根”顺着定位导向板精确植入牙槽骨,使其牢牢与齿槽骨长在一起,独立固定于牙床而后在上部安装牙冠等修复体,杜绝了传统镶牙损伤好牙的弊端。种植牙形态、色泽近似真牙,咀嚼效率高,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该技术越来越受到我国缺失牙患者的青睐。也被世界口腔医学界认定为医学领域技术的革新,即刻为牙缺失患者恢复口腔健康。

作者介绍:

覃建平 第253医院五官科主任,数字口腔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临床毕业。从事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现任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耳鼻喉头颈外科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先后在第三军医大学,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第264医院进修学习。曾获国家发明奖并在国家各级医学杂志上10余篇。

口腔医学的弊端篇2

关键词:口腔护理;资格认证;教育培训;执业范围

随着口腔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工作内容及人员职责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口腔专科护士这一角色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而我国口腔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造成这类专门人才的严重短缺。本文就这一现象作以简要分析,以求与同行们探讨。

口腔护士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史,在英、法、美、日、荷兰等国,都有专门的牙科护士学校,其教育教学体系非常完善,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到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材的出版和选用都十分科学和严谨。而我国口腔护理专门人才培养才刚刚起步,至今没有一所专门的口腔护士学校或专业培训机构。口腔护士的来源大多数是临床护理专业的人员,经过口腔医疗单位1~3个月的简单培训就匆忙上岗,而各口腔医疗单位的层次水平又不尽相同,这样培养出来的口腔护士无论从职业素养,还是技术能力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虽然近年有部分卫生职业院校也培养了一些口腔护士,但由于国内没有统一规范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各个学校都相继制订了自己的培养方向和目标,达不到一致的要求和规范。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确立行业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规范,设立口腔护士学校或在卫生职业院校中增设口腔护理专业,以促进这一领域的健康、顺利发展。

如今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口腔医疗模式已逐渐向“四手操作”甚至是“六手操作”转变,对口腔专科护士的需求量逐年攀升,而卫生职业院校每年培养的口腔护士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我国现行的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划分上口腔护理属于护理专业的方向性学科,因此很多学校口腔护理的任课教师都是护理系教师,这一部分教师所熟悉的是临床护理领域,而对于口腔专业理论却知之甚少,这种跨学科领域的教授对待口腔这一专科特点非常突出的专业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这样教出的学生在口腔专业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往往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肯定,还需要上岗前的口腔知识再培训。我建议学校安排口腔专业和护理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口腔护理课程,还可适当聘请口腔医疗单位的护理人员做兼职教师,这样既可以保证护理平台上的专科特色,也达到了良好的工学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能学为所用,符合口腔护理市场需求。同时,有口腔医疗单位的专家参与教学研发,既有利于学校教育把握办学方向,也可以对教学工作、教学成果有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除了师资力量的不足,我国目前的专科学校教育的弊端在口腔护理这一专科教学中显现的尤为突出,我们的教学习惯于“理论课”“实验课”这种固定的形式,成绩考核又多以笔试成绩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不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口腔护理对专业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要求极高,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所以应在学校教育或是专科培训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实践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操作,这样才能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在国外,口腔护士执业范围划分也非常清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口腔辅助人员包括不能进行操作的人员(口腔技工、口腔护士和口腔预防人员)和可以进行操作的人员(口腔治疗士和口腔卫生士)两类。而我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口腔专科护士的执业范围,因而多数口腔医疗机构把许多护士工作范围以外的任务(如临时冠桥的制作、X线片的拍摄甚至是龈上洁治)也强加到护士身上,使得口腔专科护士工作量过大,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另外,国外的口腔护士收入可观,以英国为例,一个初级牙科护士的年工资约为19~22万元,而我国口腔专科护士平均年工资仅为2.5万元左右,工作量远远高于国外的同等职业者,收入却仅为其十分之一,这也是很多人员不愿意选择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提高工资待遇,规范执业范围是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口腔护理行业的关键。

造成口腔专科护理人员短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国内没有口腔护士资格认证体系。国外的专科护理资格认证体系十分健全,也很严格,比如,想要从事口腔护理工作就必须且只需取得口腔护士资格证,这样对相应的从业人员也就有了法律约束和身份认定。那么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和培训机构就可以根据有关的政策法规选择有实效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教参,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现行的护士资格认证只针对临床护理人员,没有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体系,这就意味着从事专科护理的人员只有在取得了临床护士资格后才能从事护理工作(其中包括专科护理),这既造成了技术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首先要满足国家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又必须以护士资格证的通过为导向,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只能缩减专科护理的学习内容,因此学生难以在走向社会后实现理想的岗位对接,不能满足专科护理的岗位需求。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加快出台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政策,用以引导专科护理培养体系的健全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口腔护士资格认证体系、规范其执业范围和技术规范,完善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是口腔护理专业逐步走向成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杜姚,《日本齿科卫生士的角色及其教育现状对我国口腔护理发展的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10.12.25(23)2186~2187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口腔医学的弊端篇3

关键词 校企合作;课程设置;口腔工艺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30-02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及应用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实践和理论证明,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有效办学模式。为提高口腔工艺专业学生社会实用性,进一步与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技术性人才培养模式接轨,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对口腔工艺专业实行“1.5+1.5”课堂学习加企业学习的双段式教学模式,并对口腔工艺专业的教学设施、教学课程设置、毕业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众多调整与改革。经过多年实践,在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成果,形成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校企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1 传统教学制度弊端

口腔工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各个学科间联系十分密切,如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正畸工艺技术等,实验课所占比重达50%以上,学生需在理论指导下反复练习。而学校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器材缺乏,口腔工艺专业教师尤其是高水平实习指导教师匮乏,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各项基本训练不够,动手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关于实习,学生大多分散到各口腔门诊部、义齿制作中心,学校对实习学生的考核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实习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实践性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2 校企合作模式

实验室改革

1)实验室分小组化教学。实验室分小组化教学,即将实验室与教室合二为一,新的实验室统一配置一切教学设备(多媒体、黑板等),修复工作台专人专座,每个实验室为一个独立小组,人数控制在36人以内。

2)实验室建设企业思维化。口腔工艺专业的学生直接就业方向是义齿加工厂和大型牙科医疗机构的修复室,实验室建设水平与义齿加工厂匹配度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胜任能力。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打破常规,增加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让义齿加工厂参与学校实验室建设,使加工厂技术化培养思路与学校理论化培养思路融合,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置改革

1)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拆分。目前国内高层次高学历口腔工艺专业人才稀缺,口腔工艺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由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相比国外职业学校,国内的职业学校生源与普通高等学校差距明显。而职业院校口腔工艺教师大多由口腔医学人员转型过来,其特点是理论能力强,但操作能力与口腔工艺专业培养目标不匹配。当实验室建设企业化后,这种矛盾更突出。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大胆试行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拆分管理,实行“1.5+1.5”两段式教学模式,即课堂学习加企业学习,两部分各占学生教学计划的一半。理论课任用校内专任教师,实践课聘用加工厂技师,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突出优势。

2)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至关重要,课程设置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1-2]。由于两段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校时间由两年压缩为一年半,势必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专业学科的定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在保证德育和基础文化课教育的前提下,课程改革基本围绕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塑造这一原则。课程改革中去除了疾病学基础、口腔组织病理学这类与学科关系不大或对技能无指导意义的课程;改革了部分课程,比如将口腔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合并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基础;新增了专业基础课程,如模型技术,进一步强化学生技能素质培养;加大了专业课程比例,对部分课程课时数进行了调整,如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同时增加了实践课学时数。

毕业考核任务化 传统的口腔工艺专业考核模式为实验课得分与理论试卷分数合算的方式,各科之间独立施行。这种考核模式多在学期末进行,并不能检验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能力,也无法让学生将多阶段的学习连贯起来,最终往往演变成为对近期学习水平的考核。然而如果采用分阶段考核方式又太繁杂,且无法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基于口腔工艺专业课程、实验为纵向连续性,大胆试行毕业考核任务化,即学期初由任课教师布置一项或多项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学期末统一上交审核,作为本科目的最终考核成绩。

以可摘义齿修复工艺为例,布置任务为“让学生以自己牙列为模型,去除模型上部分牙齿,制作一副可摘义齿并附带制作过程说明”。仅此一项任务便可考核学生印模制取、工作模型制取与修整、义齿设计、义齿制作与修整等多项操作能力,附带说明可考核该学生对这些过程的理论理解。该考核方式克服了以往课堂学习、见习、实习等三段式甚至多段式教学后,毕业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知识与实践要求不匹配等教学与就业脱节等问题。

3 校企合作模式经验总结

通过对实习生实习情况及任课教师的反馈,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兼容了技术支持与学校理论支持两者的突出优势,学生动手能力大幅提高,考核变革也使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有了主动性,改变了原来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缩短了高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

口腔工艺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为学校减少了高额高级技师的聘用费用,从而可以将该部分资金应用于实验室建设、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教学软硬件资源配置,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为同类型专业改革提供思路。

4 讨论

校企合作实行多年,企业急于利用学生创造经济利益的弊端频现,实习督导凸显重要性。同时,国内高职院校生源与普通高等院校生源差距的长期存在,也必然决定校企合作模式在未来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长期并存。

参考文献

[1]王英明.高职口腔工艺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22-24.

[2]姬海莲,郑磊.培养与企业“零距离无缝对接”口腔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31-32.

口腔医学的弊端篇4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b)-187-0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率比较高,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病种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国内外主张以手术根治术为主,尤其伴随腹腔镜的应用,其术野充分暴露、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但不少学者提出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存在复发和转移的可能,应用需谨慎。本文通过与传统根治手术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4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为腹腔镜组,50例采用传统根治手术为传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检查,做好手术有关准备,并对并发症进行纠正,稳定患者病情,为手术打下基础。

1.2.1 传统组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参考《手术学》普通外科卷(人民军医出版)的手术步骤进行。

1.2.2 腹腔镜组采用全麻,取截石位,术前置导尿管。于脐部下方做一小孔,置入10 cm Trocar,建立气腹,气腹压控制在14mmHg。脐部孔为观察孔,通过观察肿瘤部位,在相应的部位作不同的辅助操作孔,一般选取4孔。

1.2.3 左半结肠选取右侧中、下腹,左侧中、下腹为辅助操作孔,解离左半结肠系膜,游离结肠脾区及左侧横结肠,清除侧腹壁和盆腔淋巴组织到直肠上段,通过左侧中或下腹操作口,用塑料套将切除的肠段及系膜组织取出。参照肿块的位置和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吻合器于腹腔内进行横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术。

1.2.4 右半结肠辅助操作口选择脐部和耻骨联合中点连线,用超声刀沿右结肠旁沟切开腹壁,沿肾包膜表面切断肝结肠韧带,并游离结肠肝区和横结肠右半部分,同时结扎回结肠血管、右结肠血管,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右半结肠切除术,从上腹正中切口取出切除肠段,通过器械将末端回肠与横结肠左端进行吻合。

1.2.5 乙状结肠切断乙状结肠系膜、肠系膜下血管,完成后切除直肠系膜及侧韧带,于左下腹作孔将乙状结肠拖出,将上段切断,远端包裹后置回腹腔,经会将切断物取出,近侧断端行人工成形术。

1.2.6 直肠患者取头低脚高位,辅助操作孔选择脐中、下部和中、下腹,将乙状结肠、直肠系膜游离,并将相应血管根部夹闭后切断,在肿瘤下端进行切割,通过闭合器闭合直肠,从左下腹做一保护切口,将近端结直肠取出距离肿瘤10 cm左右切断病变结肠。再建气腹,通过置入管状吻合器,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结、直肠吻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人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淋巴清除数目、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

1.4 统计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术中出血量、输血人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其他指标的比较

肠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结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手术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达到切除范围必须包括肿瘤所致的肠襻、系膜及局部淋巴结、切除结肠必须距离肿瘤10 cm以上、淋巴结清扫总数达10个以上、操作必须保证癌细胞不转移等要求。基于此,以往常采用开腹手术进行切除,众所周知,开腹手术创伤大,存在较大的风险,对于以老年患者为主要发病人群的结直肠癌患者来说,开腹手术有一定的局限性。

自Jacobs首次采用腹腔镜切除右半结肠以来,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被临床广为推广,采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良性疾病已被临床公认,但由于恶性肿瘤病情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对人威胁更大,因此腹腔镜手术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仍存在争议。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在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能够满足传统开腹手术存在无法完全达到第3站淋巴结清扫和全系膜切除的要求,原因在于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术野可以被放大,尤其是超声刀的使用,在清扫淋巴结和切除系膜时更为有效[2]。此外,腹腔镜手术能够避免因手术需要而不断扩大切口造成更大损失的弊端,术中只需要转动镜头就能够满足手术需求。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术野较传统开放术更清晰,如此能够更好地解剖组织,降低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特别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还能够清晰地显露被保护的骶前神经、精囊腺、阴道直肠间隙、前列腺直肠间隙,从而减少手术损伤,降低出血量,而且对清扫界限和区域也能很好地辨认和处理[3]。从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出,术中出血量、输血人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优于传统组,而肠功能恢复时间、淋巴清除数目、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却无差异,说明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根治术既能保证疗效,又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损失,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但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手术虽然有诸多优势,但其优势的发挥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①手术熟练度。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腹腔镜手术时间要长于传统手术,但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也有临床实践证明,例数越多,手术时间越短,说明手术时间与技术娴熟度有密切关系,提示临床医生要不断提高手术的操作技能,确保手术的有效性。②手术效果的发挥,还与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有密切关系,笔者认为其适应证包括早期大肠癌、直径在6 cm以下的进展期癌和需姑息性切除的癌;而对于手术耐受性差、伴有高压症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最好不用[4]。③种植转移的预防。无论是传统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均会发生腹腔内和腹壁切口种植转移情况,笔者认为在手术中避免接触肿瘤、肿瘤取出时用无菌袋装好、先处理血管再游离肠管、术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种植转移。

[参考文献]

[1]杜燕夫,谢德红,李敏哲,等.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2):141-143.

[2]薛彦俊,汤东,傅文杰,等.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武警医学,2009,20(8):710-711.

[3]张忠涛.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循征医学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5.

[4]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21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41-42.

口腔医学的弊端篇5

【关键词】腹腔镜;米非司酮;输卵管妊娠;水压分离;持续性异位妊娠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08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374-02

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技术要求高,输卵管直接抓取术出血多,输卵管黏膜破坏严重,止血效果差,常出现持续性异位妊娠或输卵管闭锁。经腹腔镜水压分离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安、损伤小、出血少、预后好。我院对28例输卵管妊娠要求保管治疗的患者施行本术式,效果满意,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异位妊娠34例,其中输卵管未破裂和流产型的占30例,要求保留

输卵管的占28例。其适应证为:1、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2、输卵管妊娠未破裂且直径小于3cm;3、输卵管壶腹部或伞端流产型;4、输卵管妊娠破裂但破口直径小于3cm。患者年龄17-42岁,平均29.5岁,患者大多数为未生育或曾1胎生育的育龄女性。

28例患者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16例,峡部妊娠6例,间质部妊娠2例,伞端流产型4例,无输卵管破裂的病例。

1.2方法与步骤:

1.2.1术前准备:常规查体及术前评估:常规查血、尿、大便常规、阴道及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胸透、盆腔B超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化验检查。术前给予米非司酮片100mg,Bid口服。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方式及利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它准备同一般腹腔镜手术准备。术前30分静滴抗生素1次。

1.2.2麻醉方式及:气管插管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头低15-30度。

1.2.3手术步骤:①于患侧输卵管系膜处注射垂体后叶素6U,此时可见局部组织因缺血而变白。②用无损伤抓钳拨动输卵管,暴露要切开部位。切开应选择在输卵管系膜对侧缘、妊娠包块最突出之处,双极沿输卵管长轴纵行电凝输卵管浆肌层足够大,单极电钩沿电凝部位切开输卵管管壁,可见管腔内血块及绒毛组织突出于切口。③用一把无损伤抓钳将输卵管壁切口缘提起,将5mm冲洗吸引管沿管壁放入管腔,利用水压将绒毛及血块与管壁分离,水压不能完全分离,可用5mm抓钳轻轻牵拉取出,注意不可钳夹输卵管黏膜,以免引起出血。如果绒毛及血块较大,可用另一把无损伤抓钳轻轻推动输卵管壁,使绒毛及血块排出。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输卵管腔,以确保无绒毛组织残留,彻底止血后,吸净盆、腹腔液体。

1.2.4术中注意事项: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特有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其出血的多少与妊娠绒毛的活性有关,绒毛组织越新鲜,输卵管组织充血越明显,出血越多。术前超声检查有胎心搏动,血HCG浓度很高,提示绒毛活性高,术时可能遇到活跃出血。输卵管切开取胚切开不必过长,以顺利将管腔内绒毛及血块取出为宜,切口过长可导致输卵管壁过多的血管损伤,出血量增多且不易止血。切开取胚术后输卵管切开可自动对合并愈合,一般不需缝合。如果管腔内出血电凝无法止血时,可将切开缝合后任血液积聚在管腔内,对管壁起压迫止血作用,管腔内的血块可待日后自行吸收。如通过电凝、缝合、内凝等方法止血效果仍不理想,可转为输卵管部分切除术。

1.2.5术后注意事项:腹腔镜保留输卵管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尿HCG变化,预防性给予米非司酮50mgBidx7-14天。直到正常为止其它注意事项同其它腹腔镜手术相同。

2.结果

本组28例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2例间质部妊娠行输卵管部分切除,1例输卵管峡部妊娠在切开取胚过程中造成输卵管断裂,但行了镜下断端吻合。其余25例均经水压分离后出血少,保留了输卵管的完整性,获得良好效果。手术时间短,平均手术时间45~100min,比直接抓取取胚止血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少,平均出血量≤10-30ml,无一例需要输血。术后动态检查血HCG变化,无一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无术后腹腔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口腔医学的弊端篇6

由于腹腔镜技术发展迅速,手术操作日渐成熟,应用日趋广泛,且效果良好,腹腔镜手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手术种类增多、范围扩大,患者易于接受[1]。我科对2004年6月—2008年7月收治的102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TA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术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2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年龄42~50岁,平均45岁;其中子宫肌瘤72例,子宫腺肌病30例。102例子宫全切手术指征明确,子宫体积

1.2 方法

1.2.1 TAH切开腹壁探查腹腔,提拉子宫,处理圆韧带和附件,剪开子宫膀胱返折腹膜,分离膀胱,处理子宫骶韧带和子宫血管,切除子宫,缝合阴道断端、盆腔腹膜、腹壁。

1.2.2 LAVH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放置举宫器及气囊导尿管,于脐孔上缘做一10 mm切口,置入Trocar,充入CO2气体,腹腔压力为10~13 mm Hg,形成气腹后患者取头低臀高位,置入腹腔镜,根据宫底高度及子宫形态于下腹两侧相应部位穿刺5 mm Trocar为操作孔,置入手术器械。双极电凝离断双侧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分离膀胱腹膜返折并剪断下推膀胱。按阴式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处理子宫主韧带、宫骶韧带及子宫动脉血管,子宫全部游离后,从阴道内向外牵拉子宫并从阴道取出,经阴道连续内翻缝合盆底腹膜及阴道残端黏膜,腹腔镜下冲洗盆腔,检查无渗血后,拔镜放气,缝合各穿刺孔。

1.3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比较 LAVH手术时间较TAH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较TAH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LAVH组与TAH组相比,LAVH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TAH是传统手术,对器械的要求不高,由于手术切口大,操作更易掌握,但因创伤大、恢复慢、体表有较大的瘢痕,患者不易接受TAH。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开展,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开展日趋广泛[2]。此术式具有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肠道干扰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康复快,切口小、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点。LAVH具有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优点,镜下分离粘连、处理附件、圆韧带,同开腹手术一样视野清晰,避免了单纯阴式手术不能进行上述操作的弊端,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范围[3]。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患者并掌握手术技巧。我们认为在开展LAVH的过程中,妇科医师阴道手术操作技巧要求高,需具备丰富的经阴子宫切除术的经验。

LAVH适用于子宫

LAVH的并发症主要是脏器损伤(膀胱、直肠及输尿管)、术中出血等。膀胱与宫颈、直肠与宫颈处阴道黏膜切口的选择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预防并发症十分重要。我们体会,膀胱附着于宫颈下约0.5 cm处环宫颈1周切开阴道黏膜深约0.4 cm,用组织钳钳夹阴道黏膜,提拉数次后,膀胱子宫间隙及直肠子宫间隙可明显显露。剪刀稍试分离阴道黏膜,手指紧贴子宫,很容易通过膀胱宫颈及直肠间隙进入盆腔。若切口选择不当,很容易损伤膀胱及直肠。直肠子宫凹陷粘连者可通过手指紧贴子宫后壁分离进入盆腔。本组2例直肠子宫凹陷黏连,无法打开直肠子宫返折腹膜,通过逐渐钳夹宫旁组织,从子宫前方经宫旁绕至子宫后方分离黏连后将子宫成功切除。术中正确使用两把阴道拉钩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为避免发生并发症,我们认为,不同部位的子宫肌瘤需区别对待。肌瘤若妨碍阴式手术进行,可先于镜下切除,待子宫切除后,经阴道取出切除的肌瘤。子宫经阴道取出时,应用前后两把阴道拉钩拉开膀胱、直肠,以防误伤。阴道手术由于视野较小,手术野的暴露尤为重要。处理宫旁组织时,特别是子宫较大、阴道容量较小者,在切断宫旁组织缝扎时,为了暴露术野,可将子宫向盆腔内推移。为避免损伤输尿管,必须紧贴子宫依次钳夹、切断。采取盆腹膜与阴道残端黏膜一起连续内翻缝合,可减少阴道残端缝合肠线及阴道残端组织的外露,避免术后阴道残端息肉的发生。

总之,随着操作器械的改进和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时间将会缩短,只要熟练掌握腹腔镜和阴式手术的方法,LAVH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蒋淑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体会[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31(6):471472.

[2] 单丽芳,范作升.阴式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2):108109.

口腔医学的弊端篇7

【关键词】 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胸腔镜;右腋下小切口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method and management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by three operative approaches with open beating heart surgery for repairing atrial septal defect. METHODS 59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ree different operative approaches:15 patients underwent thoracoscopy;19 patients underwent right axillary minithoracotomy and 25 patients underwent median sternotomy operation. The thoracoscopy operation group used femoral artery and vein cannulation to establish CPB; Right arillary minithoracotomy group used ascending aorta and right angle vena cava cannulation to establish CPB; Median sternotomy group used regular cannulation to establish CPB. RESULTS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 and all patients recovered well.Comparing to median sternotomy, the thoracoscopy operation group has advantages including minithoracotomy, no need to wound sternum, less hemorrhage and drainage, and shorter hospitalization days(P

Key words: Cardiopulmonary bypass;Atrial septal defect;Thoracosopy;right arillary minithoracotomy

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对59例房间隔缺损(atr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经胸壁打孔全胸腔镜、右腋下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三种不同手术入径,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9例患者中,男23例,女36例。年龄5~62(24.32±17.34)岁。体重20~76(44.38±17.38)kg。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为继发孔型ASD。伴有轻度肺动脉瓣窄7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1例。根据患者的手术选择意愿分为:胸壁打孔全胸腔镜组15例;右腋下小切口组19例;胸骨正中切口组25例(包括介入封堵失败术后急诊手术6例)。见表1。

1.2 手术入径与CPB建立

1.2.1 胸骨正中切口组采取仰卧位,经胸骨正中切口长约9~20 cm,劈开胸骨,采用常规主动脉插管和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CPB。

1.2.2 胸壁打孔全胸腔镜组采取仰卧位,右侧垫高20°~30°。胸壁做3个小切口:于右胸骨旁第4肋间做第一操作口,长1~2 cm,置入下腔静脉阻断带及手术操作器械;于右腋中线第3肋间做第二操作口,长1~2 cm,置入上腔静脉阻断带、上腔静脉插管及手术操作器械;于右腋中线第七肋间做胸腔镜入口,长1~2 cm,置入电视胸腔镜导鞘、胸腔镜。右侧股动、静脉插管建立CPB。体重大于40 kg者,采取双极股静脉插管,一极至上腔静脉,一极至下腔静脉;体重小于40 kg,股静脉插单极插管至下腔,上腔静脉经胸壁第二操作口建立[1]。

1.2.3 右腋下小切口组采取左侧卧位,右上肢屈曲抬高并固定于头架上。右腋下切口长约6~12(8)cm。自右腋顶稍下方至同侧乳头外侧处斜切口(成年女性至乳腺外侧缘),于第3或4肋间切开胸膜进入胸腔,充分悬吊心包。用一把长扁桃钳将升主动脉向下牵拉,另用一把长扁桃钳帮助完成主动脉插管。主动脉采用硬直动脉插管,上、下腔静脉均采用直角静脉插管。

1.3 麻醉及CPB方法 三组患者均采取单腔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三组患者选择使用Sarns 7400及Sarns 8000人工心肺机。选择使用科威90-型鼓泡式氧合器或科威国产膜肺。预充液为佳乐施、乳酸林格液、碳酸氢钠、甘露醇、速尿等。血液稀释红细胞比容(Hct)在0.24~0.28。鼻咽温34℃~36℃,不阻断升主动脉,仅阻断上、下腔静脉,心脏保持空跳60~100次/min,灌注流量60~80 ml/(kg·min),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0~80 mmHg。心内操作完毕后,开放上、下腔静脉,循环平稳后停机。

1.4 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指标记录三组患者手术切口、有无骨损伤、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系统,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之间的t检验,P

2 结 果

三组手术均获成功,痊愈出院。无二次转流。三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体重、ASD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镜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切口小,不劈胸骨,输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降低(P胸骨正中切口组)、手术时间(胸腔镜组

3 讨 论

近年来,ASD等简单先天性心脏手术死亡率几乎为零,术后生存年龄及活动量也与健康人相似[2]。因此,随着CPB和心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心外科医生试图采用各种微创技术替代常规手术。传统胸部正中切口术野显露好,成为心脏直视手术的常规入径,但纵劈胸骨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瘢痕明显等弊端。对此,我们开展了胸壁打孔全胸腔镜、右腋下小切口ASD修补术,手术均获成功。

胸腔镜需特殊器材及胸腔镜操作技能等问题,病例适应范围受到限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年龄≥5岁、体重20 kg;无重度肺动脉高压;无胸膜炎病史、右胸腔无粘连。胸腔镜组同其他两组比较,CPB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表2 胸腔镜组和右腋下小切口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临床资料比较注: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P

时间有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受初期胸腔镜心脏手术操作者熟练程度较低的影响。胸腔镜组在CPB管理方面还应加强重视,CPB中要严密观察泵头压力(不超过300 mmHg为宜),以防影响CPB的安全性及转中灌注流量。CPB灌注压应保持在50 mmHg以上[3]。椐临床结果证明,胸腔镜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具有切口小,不劈胸骨,输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降低等优点,所以,胸腔镜手术是心脏外科值得广泛开展的微创手术。

右腋下小切口由于术野小,部位深,会有建立CPB和心内操作相对困难等问题,对病情复杂、肥胖及扁平胸的成年病例需慎重选择[4]。为操作方便,更好地显露术野,我们均采取直角上、下腔静脉插管[5]。在CPB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上腔静脉压轻度增高,这主要与患者的体位和心包的悬吊有关。椐临床结果表明,右腋下小切口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具有切口隐蔽,不劈胸骨,输血量、引流量均显著降低等优点。因此,右腋下小切口也是心脏外科可以广泛开展的微创手术入径。

综上所述,不停跳下ASD三种手术入径的CPB管理虽无明显差异,但三种术式CPB建立方式及插管选择还是不同,应选择较细的壁薄腔大的静脉引流管以适应微创技术。CPB不停跳下ASD三种手术术式均是安全、可行的,微创小切口更优于胸骨正中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因此,微创手术在心脏外科领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云阁,蔡振杰,俞世强,等.完全内窥镜下的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J].医师进修杂志,2003,8(26):13-14.

[2] 徐锋,葛建军,周汝元,等.微创右腋下直切口心脏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8):122-123.

[3] 王跃军,程云阁,邓海青,等.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1):38-39.

[4] Donald B.Doty.Cardiac surgery:Operative technique[M].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1996.38-41.

[5] 邵松海,马治欣,乔利阳,等.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会[J].北京医学,2006,28(9):570.

2 结 果

三组手术均获成功,痊愈出院。无二次转流。三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体重、ASD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镜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切口小,不劈胸骨,输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降低(P胸骨正中切口组)、手术时间(胸腔镜组

3 讨 论

近年来,ASD等简单先天性心脏手术死亡率几乎为零,术后生存年龄及活动量也与健康人相似[2]。因此,随着CPB和心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心外科医生试图采用各种微创技术替代常规手术。传统胸部正中切口术野显露好,成为心脏直视手术的常规入径,但纵劈胸骨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瘢痕明显等弊端。对此,我们开展了胸壁打孔全胸腔镜、右腋下小切口ASD修补术,手术均获成功。

胸腔镜需特殊器材及胸腔镜操作技能等问题,病例适应范围受到限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年龄≥5岁、体重20 kg;无重度肺动脉高压;无胸膜炎病史、右胸腔无粘连。胸腔镜组同其他两组比较,CPB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表2 胸腔镜组和右腋下小切口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临床资料比较注: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P

时间有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可能受初期胸腔镜心脏手术操作者熟练程度较低的影响。胸腔镜组在CPB管理方面还应加强重视,CPB中要严密观察泵头压力(不超过300 mmHg为宜),以防影响CPB的安全性及转中灌注流量。CPB灌注压应保持在50 mmHg以上[3]。椐临床结果证明,胸腔镜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具有切口小,不劈胸骨,输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降低等优点,所以,胸腔镜手术是心脏外科值得广泛开展的微创手术。

右腋下小切口由于术野小,部位深,会有建立CPB和心内操作相对困难等问题,对病情复杂、肥胖及扁平胸的成年病例需慎重选择[4]。为操作方便,更好地显露术野,我们均采取直角上、下腔静脉插管[5]。在CPB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上腔静脉压轻度增高,这主要与患者的体位和心包的悬吊有关。椐临床结果表明,右腋下小切口组与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具有切口隐蔽,不劈胸骨,输血量、引流量均显著降低等优点。因此,右腋下小切口也是心脏外科可以广泛开展的微创手术入径。

综上所述,不停跳下ASD三种手术入径的CPB管理虽无明显差异,但三种术式CPB建立方式及插管选择还是不同,应选择较细的壁薄腔大的静脉引流管以适应微创技术。CPB不停跳下ASD三种手术术式均是安全、可行的,微创小切口更优于胸骨正中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因此,微创手术在心脏外科领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云阁,蔡振杰,俞世强,等.完全内窥镜下的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J].医师进修杂志,2003,8(26):13-14.

[2] 徐锋,葛建军,周汝元,等.微创右腋下直切口心脏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8):122-123.

[3] 王跃军,程云阁,邓海青,等.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1):38-39.

[4] Donald B.Doty.Cardiac surgery:Operative technique[M].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1996.38-41.

口腔医学的弊端篇8

关键词 微创 小儿腹股沟斜疝 手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04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043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领域的常见病,治疗上主要采用传统的腹股沟区大切口或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大,麻醉风险较高。现根据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特点,设计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式,即经皮下环投影处顺皮纹作一长0.8~1.2cm横切口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04年1月~2011年6月对602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股沟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领域的常见病,治疗上主要采用传统的腹股沟区大切口或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大,麻醉风险较高。现根据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特点,设计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式,即经皮下环投影处顺皮纹作一长0.8~1.2cm横切口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04年1月~2011年6月对602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股沟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6028例,年龄5个月~10岁,平均2.5岁,其中男5648例,女380例,男右侧3388例,男左侧1412例,男双侧848例,女右侧228例,女左侧95例,女双侧57例。嵌顿疝83例,男72例,女11例,均手法复位或麻醉下手法复位成功后行手术治疗即微创小切口治疗。128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对侧再次发生斜疝者,仍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手术。

本组患儿6028例,年龄5个月~10岁,平均2.5岁,其中男5648例,女380例,男右侧3388例,男左侧1412例,男双侧848例,女右侧228例,女左侧95例,女双侧57例。嵌顿疝83例,男72例,女11例,均手法复位或麻醉下手法复位成功后行手术治疗即微创小切口治疗。128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对侧再次发生斜疝者,仍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手术。

方法:①麻醉与: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后,仰卧位,在臀部稍上方用棉垫垫起,使疝囊区皮肤紧张。②切口选择:在外环体表投影处即患侧耻骨结节外上方精索或子宫圆韧带位置,在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向上延续扪及不清时做一个顺皮纹的横切口,长约0.8~1.2cm。③手术方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两把小纹式血管钳交替分离至提睾肌筋膜,女孩至子宫圆韧带,分离提睾肌在精索的前内侧可见乳白色的疝囊,提起并切开疝囊,继之用纹式钳提出疝囊后壁,越过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横断疝囊,近端向上钝性游离至腹膜外脂肪,直至疝囊自精索及内环深面的腹横筋膜上分离下来,将疝囊颈部旋转360°~720°,用4号线贯穿缝扎,再用4号线结扎1次,剪除多余疝囊,近端自然回缩至腹膜前间隙内。如内环口过大,则在内环口处缝合1针以缩小内环。女孩由于圆韧带常与疝囊紧密黏附,可不予分离,在内环处一起结扎[1],同时达到疝囊高位结扎及封闭内环的目的。远端疝囊旷置,还纳回术腔,牵拉至阴囊底部,以防发生医源睾,缝合皮下组织,切口不需缝合,用3M敷贴将切口两皮缘对合黏贴即可。术毕用0.5kg沙袋压迫术区30~60分钟。麻醉清醒后即可进食、出院,1周复诊。

方法:①麻醉与: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后,仰卧位,在臀部稍上方用棉垫垫起,使疝囊区皮肤紧张。②切口选择:在外环体表投影处即患侧耻骨结节外上方精索或子宫圆韧带位置,在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向上延续扪及不清时做一个顺皮纹的横切口,长约0.8~1.2cm。③手术方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两把小纹式血管钳交替分离至提睾肌筋膜,女孩至子宫圆韧带,分离提睾肌在精索的前内侧可见乳白色的疝囊,提起并切开疝囊,继之用纹式钳提出疝囊后壁,越过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横断疝囊,近端向上钝性游离至腹膜外脂肪,直至疝囊自精索及内环深面的腹横筋膜上分离下来,将疝囊颈部旋转360°~720°,用4号线贯穿缝扎,再用4号线结扎1次,剪除多余疝囊,近端自然回缩至腹膜前间隙内。如内环口过大,则在内环口处缝合1针以缩小内环。女孩由于圆韧带常与疝囊紧密黏附,可不予分离,在内环处一起结扎[1],同时达到疝囊高位结扎及封闭内环的目的。远端疝囊旷置,还纳回术腔,牵拉至阴囊底部,以防发生医源睾,缝合皮下组织,切口不需缝合,用3M敷贴将切口两皮缘对合黏贴即可。术毕用0.5kg沙袋压迫术区30~60分钟。麻醉清醒后即可进食、出院,1周复诊。

结 果

结 果

全组病例术中均顺利找到疝囊,单侧发现疝囊时间1.0~3.0分钟,手术时间7.0~14.5分钟。1周复诊4287例(71%);1个月复诊1469例(24.4%);6个月复诊325例(5.4%);1年复诊185例(3%)。复诊期间无1例复发,均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2年复发7例(0.1%),远低于1.1%~2.2%[2],再次采用原方法治疗均治愈。本组病例术后1周复诊时有38例阴囊轻度水肿,均自行恢复,无阴囊血肿及医源睾出现。愈。本组病例术后1周复诊时有38例阴囊轻度水肿,均自行恢复,无阴囊血肿及医源睾出现。

讨 论

讨 论

病因与发病特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原因是腹膜鞘状突未闭,鞘状突原与腹腔相通,在出生前后开始闭合,若鞘状突闭合不全造成了发生疝的机会,腹内压增高是疝的诱发因素。小儿腹股沟管很短,约1.0cm,而且近乎垂直的从内环通向外环,腹内压增加时没有斜行腹股沟管的缓冲制约作用,压力直接指向皮下。婴儿多仰卧,两髋常屈曲,外旋外展,使腹肌松弛,收缩力下降,婴儿期很容易发生疝,幼儿期后腹股沟管长度增加,而且斜向潜行通过腹壁肌层,腹股沟管和内环的关闭制约作用逐渐增强,2岁以后疝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病因与发病特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原因是腹膜鞘状突未闭,鞘状突原与腹腔相通,在出生前后开始闭合,若鞘状突闭合不全造成了发生疝的机会,腹内压增高是疝的诱发因素。小儿腹股沟管很短,约1.0cm,而且近乎垂直的从内环通向外环,腹内压增加时没有斜行腹股沟管的缓冲制约作用,压力直接指向皮下。婴儿多仰卧,两髋常屈曲,外旋外展,使腹肌松弛,收缩力下降,婴儿期很容易发生疝,幼儿期后腹股沟管长度增加,而且斜向潜行通过腹壁肌层,腹股沟管和内环的关闭制约作用逐渐增强,2岁以后疝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手术时机的选择:婴儿腹股沟斜疝为先天性疝,是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一般没有局部肌肉薄弱的改变,故通常不需要作修补手术就可以达到根治目的,只需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已相当安全,可不受年龄限制,对于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疝,若没有频繁发作或嵌顿,一般选择6个月龄后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时机选择更应注意,嵌顿后组织水肿,导致解剖关系不清,增加了手术困难或导致一些意外并发症,由于小儿疝囊颈和疝环较成人柔软,腹股沟管所受腹肌压力也较弱,而且小儿的血管弹性较好,因此受嵌顿的肠管发展至肠坏死的进展过程缓慢,故对于病程在12小时内的嵌顿疝可先试行手法复位。本组病例均手法复位成功或麻醉后成功复位然后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的选择:婴儿腹股沟斜疝为先天性疝,是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一般没有局部肌肉薄弱的改变,故通常不需要作修补手术就可以达到根治目的,只需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已相当安全,可不受年龄限制,对于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疝,若没有频繁发作或嵌顿,一般选择6个月龄后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时机选择更应注意,嵌顿后组织水肿,导致解剖关系不清,增加了手术困难或导致一些意外并发症,由于小儿疝囊颈和疝环较成人柔软,腹股沟管所受腹肌压力也较弱,而且小儿的血管弹性较好,因此受嵌顿的肠管发展至肠坏死的进展过程缓慢,故对于病程在12小时内的嵌顿疝可先试行手法复位。本组病例均手法复位成功或麻醉后成功复位然后选择手术治疗。

术中还应做到:①切口避开腹壁浅静脉,减少术中出血。②游离及横断疝囊时,应注意保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避免过度牵拉。③远端疝囊旷置,不需处理,避免阴囊水肿。④近端疝囊结扎后还纳时应牵拉该侧,防止上移形成医源睾。⑤切口用3M胶布黏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切口平整无瘢痕,可避免皮内缝合形成的硬结及瘢痕。

术中还应做到:①切口避开腹壁浅静脉,减少术中出血。②游离及横断疝囊时,应注意保护精索血管及输精管,避免过度牵拉。③远端疝囊旷置,不需处理,避免阴囊水肿。④近端疝囊结扎后还纳时应牵拉该侧,防止上移形成医源睾。⑤切口用3M胶布黏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切口平整无瘢痕,可避免皮内缝合形成的硬结及瘢痕。

传统的腹股沟斜疝是切口大,需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疝囊高位结扎后重建外环,损伤较大,手术后腹股沟区肿胀、局部疼痛,至少卧床3~5天,给生活造成不便,增加护理难度。而腹腔镜手术虽然手术恢复快、创伤小,但因其对技术设备要求高,需要全身麻醉,手术费用高[3],目前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微创小切口是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弊端,微创小切口对小儿损伤小,手术过程基本上无明显出血,达到了无血化手术的目标,麻醉清醒后即可出院,术后患儿痛苦轻,不吃药,不换药,不拆线,切口无明显瘢痕,家长乐意接受。能满足基层医院或家庭条件稍差的患儿的需要。

传统的腹股沟斜疝是切口大,需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疝囊高位结扎后重建外环,损伤较大,手术后腹股沟区肿胀、局部疼痛,至少卧床3~5天,给生活造成不便,增加护理难度。而腹腔镜手术虽然手术恢复快、创伤小,但因其对技术设备要求高,需要全身麻醉,手术费用高[3],目前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微创小切口是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弊端,微创小切口对小儿损伤小,手术过程基本上无明显出血,达到了无血化手术的目标,麻醉清醒后即可出院,术后患儿痛苦轻,不吃药,不换药,不拆线,切口无明显瘢痕,家长乐意接受。能满足基层医院或家庭条件稍差的患儿的需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小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0-252.

1 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小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0-252.

2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3-537.

2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3-537.

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8-394.

3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8-394.

上一篇:能源产品研究报告范文 下一篇: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