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6:34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1

关键词:采矿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04-02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目前推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专业认证,都是为了使我们国家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具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围绕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创造性的创新人才,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一个采矿工程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剖析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是原山东矿业学院建校就已开办的老专业之一,开设于1951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优秀毕业生以及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的采矿与工程技术专家,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采矿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采矿工程专业始终坚持以煤炭行业需求为向导,围绕采矿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较为成功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2007已经成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采矿业的发展和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炭企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扩大,开采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对专业人才要求水平的提高,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煤炭专业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显著。原有的培养体系在教育过程中已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实验教学环节较弱,开放性实验室少,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偏低;

3.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困难,实习环节不能保证,影响实习效果;

4.专业课程设置口径偏窄,影响了毕业生的适应性,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5.专业课安排不尽合理,教学内容也显陈旧,教材内容滞后于现场应用。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首要的问题。

二、采矿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依托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灾害预防与控制)在人才、教学、科研和实验室方面的优势,结合部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针对原有培养体系的不足,把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有重点、分层次的改革,在人才条件保障体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构建科学规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1.优化与调整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后的采矿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突出本专业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开采沉陷与环境保护、采矿方法与工艺等研究方向上的矿业特色,以煤为主、兼顾非煤矿山与岩土工程,以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为主线,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置科研创新教学环节,启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以及各项学科竞赛、专利发明等,获取科研创新学分,全面培养和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设研讨与探究课程,包括研讨课、专业导论课、学科前沿课程、名师讲座等,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学分比重,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不断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进行积极探索,与企业紧密合作,依据现场需求增加专题研究训练,加强CAD在设计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2.构建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过去课程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整合教学内容,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按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综合能力与创新三个层次设置课程,构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大类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四大课程模块;强调大学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加科研创新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讨培养创新思维教育模式,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开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改革。通过开展以创新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研究、改革教学手段,加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力度、对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加强专业品牌课程、特色教材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使专业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建设了《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矿井通风与安全》部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中,《矿山压力与控制》为代表的矿山安全类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课程群。对于教材建设,根据最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情况,从满足教学需要出发,在尽量使用国家21世纪统编教材的前提下,积极组织或参加编写出版了能反映教师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特色教材,《矿井特殊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控制》获得山东省优秀教材,2012年,《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工程爆破》《构造复杂煤层开采》和《矿井通风与安全》已获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体系

1.国家重点实验室优质资源共享,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2013年,我校获批成为矿业工程部级实验示范中心,因此采矿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的优势,积极整合实验教学资源,筹措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近四年投入经费500余万元用于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室购置设备,先后添置了“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和“矿井通风仿真系统”等大型本科教学实验设备,购置了“可视化数字矿山设计系统”等多套软件,自行研制了“机械模拟实验系统”,修复了“煤炭地下气化工艺实验台”,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在培养方案中改革课程中的实验内容,缩小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目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已超过80%。同时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通过网站预约,可以来实验室进行自主设计性实验。

2.校企深度合作,增加综合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近几年,采矿工程每学年有40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任务重、人员多,实习地点分散。针对这种现状,我校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保证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近年来,采矿工程专业在原有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新增了5个校外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出多形式、多类型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新模式:一是校企共建型,如与山东能源集团、攀煤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的联合办学;二是科研带动型,如与神华集团、兖矿集团等单位的合作。学生通过参加现场生产劳动,熟悉生产过程,参加生产实践以及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参与生产管理、技术革新及课题研究。通过实践,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3.多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一支教学水平和现场经验两方面都过硬的师资队伍。为此本专业一方面,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依托教育部、山东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及泰山学者优势学科团队建设等学科平台,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年轻学科、学术带头人,培育学术团队,形成整体结构趋于优化,人才优势明显,实力雄厚,发展势头强劲的师资队伍,使得专业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等方面更加合理;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不断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矿山企业、科研部门学习交流,矿山企业、科研部门高技能人才到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再者,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加强采矿工程专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初步形成了一支了解矿业发展需求、现场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且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能够满足培养优秀矿业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目前,每年采矿工程专业都要派2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目前共聘请了8名兼职教授来校授课、讲座,并且每年有3名左右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校交流访学。

这些资源为改善学习、科研条件,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取得的成果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已有学科平台与专业平台,改革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升;学生考研率,四、六级通过率居全校各专业前列,培养的本科生深受全国各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已经毕业的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建功立业,成绩突出。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可为其他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2

关键词:高职教学;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顺应知识经济潮流对高职会计人才定位,构建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确定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不断由低级向中、高级过渡已成为会计领域及会计教学过程中研究、探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会计学专业是时效性很强的专业,加之近些年来会计改革步伐加快,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出台了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39项会计准则),而现在高职的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时是在传统会计准则框架内进行的。因此,我们所培养的会计人才与社会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导致目前的“两难”现象:一方面,会计专业毕业生很多,感到就业难;另一方面,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奇缺,用人单位感到寻才难。不难发现,高等学校在会计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如下问题。

(一)综合模拟实习内容多、时间短、适用性差,实验效果不佳

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时间短,每人要完成100多笔经济业务,制作100多张记账凭证,同时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而且要编制3张会计报表。由于经济业务多,模拟实习时间短,学生不堪重负,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甚至个别学生互相抄袭;即使有些学生勉强完成,一旦要学生对会计实验进行总结,却讲不出所以然来,对企业财务是如何运作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还有一些学生拿到实验资料后,紧接着就编制记账凭证,忽视了建账、审核、记账等一些重要环节,完全忘记了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此外,由于会计业务多,时间短,使一些学生对会计工作产生了畏惧心理,不利于今后会计素养的形成。另外,会计实验资料涉及的行业单一,大多以工业企业为例。尽管工业企业是典型的制造业,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的供产销过程、成本核算过程、报表编制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导致学生毕业后对于变化了的行业环境反应迟钝,职业判断能力差,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自学和摸索才能达到相关行业的职业要求。

(二)课程单项实验过分依赖会计软件,学生动手能力差

为了配合各门会计课程的实验教学,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与会计课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软件。这些软件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所谓的“无纸化”作业,在电脑上完成所有的实验项目,也无须文字的输入,即鼠标指向哪里,这里就会出现几个备选答案,指定一个答案双击,答案就到了指定位置;若不想做了,可以放弃,答案就出来了。另外,值得说明一点的就是,学生完成实验无法保存,这样就导致学生无论是否完成实验项目,教师都无法监督的情况。这种软件的一个最大弱点就是学生不会手工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甚至连如何开具支票学生都无法做到,造成学生缺乏实际工作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实验中涉及的验证性、认知性实验项目多,结合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少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会计实验教学仍然停留在验证性和认知性的实验项目上。而且这些载有验证性、认知性实验项目的实验资料中已事先写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学生只要“照方抓药”即可完成。这样的会计实验教学,只是培养了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显得不足,难以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事实上,我们要培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不仅仅是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人员,而是通过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学习,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成为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管理型的高级会计人才。

(四)专业实习无法正常进行,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真正锻炼

专业实习可以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的缺陷,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入社会,接触企业的一些实际会计工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缩短适应期,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尽早知道哪些知识更有用。但是因为无法联系到接洽的实习单位,目前各高校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专业实习难,甚至被迫取消的情况。2004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有12项)中选项最高的是“缺乏专业实习”,有62.4%的学生选择了该项。不可否认,这一情况的出现,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五)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课程内容重复较多,知识更新不能与时俱进

一方面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课程独立开设,各自为政,教学内容出现重复;另一方面课程开设不能突出重点,学时少,不够深入,教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讲解,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不深、专业知识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后不得不补习大量的本应该在学校完成的知识,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二、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实际上是受教育者达到一定的知识体系、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当接受什么样教育的问题,它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紧密相关。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全盘否认过去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而是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力求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重新审视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摒弃、有创新地构建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

研究培养模式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培养目标问题,而培养目标则是由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人才层次决定的。

(二)素质教育: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石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特征,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在于基础素质。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为此,要在教育思想上变过去单纯地以培养学生“做事”为目标的模式为既培养学生“做事”,又培养学生“做人”的模式上来。就人才素质的整体而言,“做人”比“做事”更为重要。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促使其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培养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能力,会与人共事的人。

(三)拓宽专业: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

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一个学校能否建立主动适应的市场机制,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宽阔的就业渠道。因此,必须根据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在拓宽专业口径上下功夫。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按大类专业招生;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改革传统专业,扩大专业服务范围。

(四)课程整合: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重要一环就是课程的整合与重组。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重新审视原有课程体系问题,该整合的必须整合,该重组的必须重组。

(五)“产、学、研”结合: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产、学、研”结合是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劳动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此,“产、学、研”结合在新的发展时期,应有新的内涵。学生如果不经过产业实践这一环节的锻炼,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就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是在大量产业实践中培养的,而产学结合是其实现途径。

三、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BTEC思想在会计教学活动中的恰当运用,是构建新时期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法

BTEC(商业与技术委员会)最初成立于1986年,由英国两大评估机构即商业技术委员会(BEC)与技术教育委员会(TEC)合并而成。BTEC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和联系、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数字的运用、科技的应用、设计和创新等通用能力;教学评估的方法是以课业(综合性的大作业)为主,以等级代替分数;通过严格的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监控体系保障办学质量。

(二)将学历教育与会计资格教育相结合,构建复合型理论教学体系

目前,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职业资格考试热潮已经波及大学校园。某权威网站的调查显示,CPA、ACCA被列为最受大学生青睐的十大证书之一。这对高校教育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高校对此不能一味拒绝,也不能无动于衷,将会计职业资格教育融入到会计学历教育中来,不仅不会淡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可以优化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的、更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与此同时,为给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创造条件,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允许在校大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等方面的制度;2004年国家又允许在校大学生参加助理会计师统一考试;2005年国家又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得进行改革,会计专业毕业生由毕业后两年内直接申领调整为通过加试部分科目取得。由此可见,学生之所以热衷于考取各种会计资格证书,实际上是来自于一种就业的压力。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如果能把会计资格教育融入到会计学历教育中来,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为学生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提供便利。这样可能就会出现,学生毕业时就拥有一本或两本相应的资格证书,为就业提高了竞争力。因此,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实施,不仅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会计人才,而且能够为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种新的模式。

(三)改进教学方式,推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用典型、具体的事例,把复杂的理论问题通俗、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易于理解。同时还要通过案例向学生提示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最好的教学方式,能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与分析,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案例当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组织教师编写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案例教材。

(四)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规划各门课程的考试制度

考试命题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J].会计之友,2006(7).

2、毕劲.独立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初探[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3、何军峰,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6(3).

4、黄淑珍.实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之我见[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6).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3

在学习中探究模式

起步阶段,学校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东城区史家小学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以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为主体的“科学用眼”项目协作体。我们探究出一套适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国家课程中,利用健康课、美术课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眼睛的基础知识,提升爱眼护眼的意识;在校本课程中专门开设科学用眼课,通过对成像原理的探究、色彩刺激的调节等探究活动,掌握科学用眼的方法;建立学生社团――护眼小组,通过参观眼科医院、参与视力调节训练等活动,加深对爱眼护眼的理解。

在凝练中完善体系

2014年,学校参加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组,被选为北京市开放性综合实践课基地校。与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校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领学生继承中医药文化为目标,以协作体为依托,以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为范本,按照在国家课程中渗透、地方课程中延伸、校本课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思路,确定分层分级的推进方式。我们充分利用十二年一贯制的优势,以生物学科为主推动力,融合国家课程中的科学、美术,地方课程中的书法,延伸或创设了楹联文化、生物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等,构建了纵跨小初高学段、分层分级、立体系统的课程体系。

学校按照开发、实施、管理的网络推进校本课程的全面开展。趋于完善的体系为全学段、多学科整合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四、五年级的书法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中药名称书写比赛,获奖作品在全校展出,让更多师生了解了这些药用植物名称。初中部校本必修课程“植物的观察与识别”设计了多个药用植物专题,如常见中草药植物识别、校园本草识别、芳香植物c香囊制作和植物楹联创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多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并学会了制作植物香囊;还与文科类校本课程“楹联文化”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创作了植物主题楹联,并选取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六、七年级生物课组织了中医药知识科普手抄报的比赛,让更多师生和家长了解中医药方面的小知识。高中部面向高一、高二学生开设了以植物的观察与识别为主题的选修课“花草探秘”,设置了“城区常见药用植物”和“北京山区常见药用植物”两个专题,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并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园、小区和野外考察,实地了解药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和分布状况,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兴趣点完成了报告。

除了在课程中设置中医药专题,我们还指导学生开展了中医药方面的课题研究。生物教师利用高中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选择多个中医药方面的课题,并指导他们进行研究。学生开展的课题有:《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校园药用植物调查及图鉴编研》《妙峰山野生知母生长状况和生境调查》《妙峰山地区可食植物资源初探》《知母、苦地丁和蒲公英的抑菌效果比较》等。

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的教材一方面来自国家课程校本化,另一方面来源于与地方课程或原有校本课程某个章节的融会贯通。比如,在国家课程“小学科学”中,我们对观察植物这一章节做了校本化处理,让观察校园本草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在校本课程“楹联文化”中增加了用楹联的方式介绍中草药形态、药性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在教材编纂上,我们一改以往由教师单方面设计的传统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并邀请学生参与到教材和实践活动方案的编纂之中。以“校本理――植物的观察与识别”为例,学生通过调查、采样、对比、分类、编纂,完成了研究成果《校园药用植物图鉴》。

在收获中继续思考

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打造多学科联动校本课程体系。一方面,我们把中医药内容融合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另一方面,我们对学生群体进行细化,通过通识性课程帮助全体学生了解中医药基础知识;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建立中医药探秘社团,开展较为专业化的研究并尝试种植;利用团委、学生会服务学生、引领学生的职能,结合政治、经济课相关知识,把学生的制作成品推向商业市场,参与商业流通,促进知识向价值的转化。

努力挖掘社会资源,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更多平台。2014年,学校与中国自行车协会达成共识,将青少年骑行教育与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打造新平台。同年11月,共同举办了校园科技节骑行主题展示与体验活动。2015年,《我爱骑行》教材正式。结合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特色课程,我们设计了“标准16学时”和“精华90分钟”等系列课程方案,即在五、六年级开设骑行启蒙课,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科技应用课,在高二、高三年级举行单车成人礼。这些活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骑行知识的同时,也将学校的绿色教育和绿色发展理念常态化。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4

关键词: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C961;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10-0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大众化教育办学理念下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介于精英教育办学理念下培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一般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应用人才之间的另一种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兴起和新技术革命浪潮涌现的快速变化的时代,对培养的人才仅仅满足于工程应用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和加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就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这就是我们所提出的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众多普通本科院校如何能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成其首要任务。

一、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介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又要精通从事的学科、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搭建知识框架;在能力结构上,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处理多学科课题的意识和能力。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还要强调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从素质上讲,应用型创新人才应该有很强的综合素质,要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健康的体魄,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有敏锐而准确的洞察力,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毅力,要善于学习,积极吸取他人经验,才能有所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本科院校在学校定位问题上存在诸多误区,盲目追求层次升格和类型功能趋同。按照精英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教学,重视培养人才的学术性而轻视应用性,导致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缺乏,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多、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有需求但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其要求。

二、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普通本科院校要想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贯穿于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并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去,把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实践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课外活动及德育工作等各个环节里。进一步改革教学制度、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以理论知识教学模块为基础,综合素质教育模块为依托,创新实践训练模块为导向,科技竞赛活动模块为拓展,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特征,构建一个新型的“四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理论知识教学模块

针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具备的特征,高校的教学制度和课程内容就要进行改革,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采用学分制,给学生提供自主性学习的空间,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差异都能在学分制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安排学习进程。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实行四级教学平台,第一学年以通识课为主,旨在学习、培养基本的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宏观视野、实际应用能力等,促进全面发展;第二学年以学科基础课为主;第三学年以专业方向课为主;第四学年以专业实践课为主,这些专业课是各个院系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开设的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所学专业,并在掌握所学专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构建上要求知识面宽、综合性强,课程的内容要多样化,允许学生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进行选课。当学生修读课程的学分满足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就可向所选专业的院系提出毕业证申请,这样可以通过辅修第二专业、攻读双学位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

2. 综合素质教育模块

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而言,除了要具有厚而宽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诚信意识、合作与团队精神、文明的行为举止,尤其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等。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一是通过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学生过德育这一关。二是开设各院系专业选修课和全院公选课,像诗歌欣赏、经典小说鉴赏、科技写作、编辑学、创业学、植物景观与观赏、形体训练、公关礼仪、多媒体设计制作、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中国民俗等等一系列传统文化和艺术鉴赏方面的课程。三是学校或学生会利用课余、节假日时间组织不同主题的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比如环保宣传、法制宣传,深入社区、企业、村庄进行调研或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讨论会,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赛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五是邀请各个学科类别里的国内外大家、知名学者来校演讲、访问或合作研究。

3. 创新实践训练模块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改变传统的轻实践、轻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中强调应用性,教学的侧重点突出“学以致用”,增加第二课堂课时,重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并把创新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和企业分层次、分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试验;学校与实训中心、实习基地进行密切联系,关注当地的经济发展,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把产学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去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积极为学生成长提供一个创新实践的空间。

4. 科技竞赛活动模块

科技竞赛活动模块更加注重营造创新氛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学校建立学校、所在城市、国家、国际四级科技竞赛机制,通过在学校参加各种竞技比赛活动,挑选优秀人才参加高一级的比赛,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数学建模、模特表演大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烹饪大赛、创业大赛、挑战杯、英语竞赛等赛事,通过实战训练,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引导学生自觉地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这四个模块从内容上看有许多相互交叉的方面,比如综合素质培养模块里包容了其他三个模块里的内容,而科技竞赛活动模块里融入了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和竞技,后三个模块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但同时四个模块又是相互独立的,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每个步骤中的培养目标。这样一个系统的模式使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实现,突出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特点,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和协调发展,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

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而设计的此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其实现方式,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构建出一个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它还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环境、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学生主体性的实现、与社会及地方经济的融入等等各个方面。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极其重要的。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只会模仿和继承,很难激发他们进行创新。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清晰地认识和把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质,在观念上尽快完成转变,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如创新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等,使培养出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

2. 把学校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主流

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要着眼于国家战略的高度,紧紧把握住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只有主动融入其中,高等学校才能正确和科学地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出高素质、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尤其在当前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要求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具有搏击的能力,封闭式的教育环境只能培养出知识结构单一、适应性差的人才,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不了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更培养不出应用型创新人才。

3. 构筑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社会实践是造就人才的大课堂,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脱离企业的实际环境,无异于“闭门造车”。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来说,产学研相结合和实践基地建设,无疑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而普通本科院校就要紧密依托企业协会、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产学研合作模式之一是学校与大企业共建二级学院,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企业里进行实习,还可以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研究基地和联合实验室,进行一系列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发和研究。产学研合作模式之二是学校和城市各项发展相推动,在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开展合作。如市区大型园艺和苗圃的建设、楼盘的开发和建筑的设计、文化景区的布置、电子产品的研发等。

4. 建立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

高校一直沿用的是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千差万别的学生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衡量,有的学校甚至不管什么专业,都是期末一张卷子了事,常规的考试方法是无法测量学生创新能力的,而且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和创新作品不能给出一个科学的评价。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和教学评估制度,评价的内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既要有心理评价、抽样评价,还要有相对评价,使评价遵循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精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孔繁敏.应用型大学: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N].光明日报,2005-06-15.

[3]刘亚敏,等.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对策浅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4).

[4]袁剑波.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03).

[5]范伯元.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地方高校的责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原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必须视质量如生命,以创新为灵魂。”我们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力争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肩负着大批量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而且社会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的认识也不到位。因此,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研究,对于我们国家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国内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例如,高福安等(2005)提出创新人才实质上就是知识创新能力,而知识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等构成的。付进军等(2011)认为,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能够充分挖掘自身创能力,致力于追求和追寻真理,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创新实践取得创新成果,为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为社会和科技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孟丽涛(2002)认为,它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杨杏芳(1998)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有计划地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风格与特征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样式。

二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例如,邓小妮(2009)认为,现有的高职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局限性,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失去了教育本真,缺少考虑学生人格发展的问题;吴虹(2009)认为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在于: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比例一直偏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形式多于实质,虚大于实,管理施教不到位;孟丽涛(2002)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先后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模式的转变,但目前“人格为本”的模式强调单纯的“人格培养”势必削弱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一种“见物不见人”的模式,最后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胡胜(2011)认为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弊端:教学观念与时代需求的矛盾。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专业特色不鲜明,教学条件亟待改善。

三是如何培养创新高职创新人才培养。孟丽涛(2002)认为,要树立培养创新教育的观念,实施教学创新,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胡胜(2011)提出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标准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张军(2009)等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对教师功能重新思考定位,建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的人本教学模式;王翠琴(2009)提出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夯实学生创新基础,立足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研究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有了前期的研究基础,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以往研究还存在不少缺陷:首先,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定义不太清晰,究竟什么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有何基本素质?高职院校创新人才有什么突出特征?其次,以往研究较少适用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进行研究,大部分研究就事论事,没有在实证调查中取得一手调查数据,因此,得出的结论让人难以信服。第三,以往研究,对国外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较少进行系统地梳理,因此,对国外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把握不够。第四,以往研究,没有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问题,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可见,以往的研究的缺陷,为研究进一步探讨提供了机遇。

三、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创新浪潮在全球涌动,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蓬勃兴起,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流态势。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创新已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素质来抓新时期教育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以上普遍的基本的素质结构以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还要求教育所培养的创新人才具备以下一些独特的素质:其一,职业技能素质。其中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的、合理的专业结构等。其二,职场应变素质。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的动态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能力。其三,专业创新素质。包括不断发现实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提出创造性设想的能力、扩大知识面适应创新的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徐长发. 创新人才从这里起步:特色学校精彩案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程晓红(1973~),女,湖北黄冈人,硕士,黄冈职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人力资源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6

关键词:创新意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133-02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当前,社会各个企业都在需求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当前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不仅成了社会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同时也是对整个创意产业的基础要求之一。只有具浯葱乱馐兜囊帐跎杓迫瞬牛才能在未来更好地从事设计工作,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适应当前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形势

对于每一个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其最终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形势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在未来更好的发展,无论是进入公司工作还是自我创业都能够良好地适应。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必须要进行综合性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符合当前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因此,考虑到这一点,也要求着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除了需要结合当前社会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人才的培养以外,还需要加强学生创新艺术的培养,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目的。

除此之外,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都需要意识到的一点就是,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但是对于设计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也是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一个优秀的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前沿科学、计算机技术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进行创作。对艺术设计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艺术设计本科生的设计基本功以及创造能力相较于研究生来说还有着较大差距。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高校本科生的计算机软件能力相较于高职院校学生也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时,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设计基本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这是将来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的重要技能之一。

(二)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创意文化产业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以创造力为核心的一种新型产业。在创意文化产业当中,通过个人或者单位,以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为主题,借助不同的技术,发挥个人以及集体的创意,将其进行产业化开发并且盈利。而在创意文化产业当中,包括的行业内容有动漫、传媒、广告、服装、软件以及计算机服务等。而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创意文化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无论是798艺术区还是国家大剧院的建设,都显示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创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高校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样的差距,势必会拉大我国创意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创意文化产业的距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当前我国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时候,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得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较为倾向技能的学习和巩固,而忽视了在从事艺术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创新和创作能力。因此,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无论是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模式,包括课程的设置必须要进行改变,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从而为我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助力。

二、关于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的的创新

要想改善当前高校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以此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就必须要对当前高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进行创新。而在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创新的过程中,校方和教师都要明确地意识到,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我国社会更好地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当前社会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目的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于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除此之外,校方以及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要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

(二)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上的创新

从当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就在于,高校教育的侧重与社会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涉及到的不仅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功,同时也包括了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软件等方面。因此,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以及市场的需求,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实践的创新

在进行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的创新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基础技能,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此同时,高校在进行学生教育工作的时候,除了要加强学生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外,还要让学生对其他课程的知识有所涉猎,如文学、心理学等。而在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一定要对当前社会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进行调查,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调整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的结构。同时,在进行教材选取的时候,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国内外一流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的教材,确保权威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最新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的创作。

(四)教学方式的创新

对于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极为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兴趣,亩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并且开展艺术设计的创作。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新型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如互动式教学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创作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校企结合方式,在高校中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也是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从而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实践创作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见识到当前行业内最为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从而帮助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也让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较大的提升,为学生未来职场的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教学手段的创新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地应用开来。而在教学领域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来说,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帮助。这是因为,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教师所有教授的内容。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也能够使用不同的手段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包括声音、视频、图像等,使得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和活跃,这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帮助。这样一来,教学效果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大量素材的展示,接触到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来说,培养出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进行五个方面的创新,那就是教学理念及教学目的的创新、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上的创新、实践活动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在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我国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霍甜,曹烨君.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赤子,2014,(1):138.

[2] 汪海伟,蒋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9):46-47.

[3] 朱效迅.关于构建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4] 刘丹.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44-145.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7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而为被培养者所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伴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这一时期,对人才结构的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我国高校在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进,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必须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对现在教学中那些已经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旧的培养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按照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拓宽专业口径、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完成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创造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对于独立学院所培养的人才,定位于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首先应适应生产一线的需要,以达到上手快、能力强的目的,不断适应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各方面的需求。在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由单独重视知识传授向同时加强能力、提高素质转变。知识是基础,是外层,是载体;能力是提高,是里层,是重点;素质是核心,是升华,是本质。“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的统一,要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特别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专业教育阶段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专业理论知识以课堂传授为主,介绍本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介绍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动态。同时,加强各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专业教育中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部分,可到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改革以往一成不变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模式,启发学生自主设计题目,进行正确的引导,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学为辅的设计新模式。逐步过渡到开发新产品的领域,最终形成学生设计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使产学研真正结合起来。

二、课内与课外培养有机结合,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运行的教学计划中,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予以体现,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得以实现。把课内教学环节同培养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既掌握牢固的科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科学技能;既具有处理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又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课内教学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在相应的课程内规定一定数量的现场教学时数。采用演示与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好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在课堂上解决验证性实验,为开设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项目并自己去完成实验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提倡实物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以工程带教学,加强学生对工程技术领域的了解和培养,对工程实践一方面的兴趣。改革以往的考试制度,命题和考核方法可多种多样。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考试应注重考学生的能力。重点建设好试卷库和试题库,规范考试制度和考核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对学生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大力开展学生的课外活动,实行实验室全天开放,实验不定时间。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建设创新实验室和工程操作实践基地,进行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加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课外活动。定期举办以学生为主的科技学术报告会,小科技成果展示会等。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市场调查、科技活动、数学建模、应用软件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的课外培养。在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四小”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竞赛,同时利用好校内外工程实践场地、计算机实验室、各专业实验室,使得学生发明创造有实施实践基地,并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一定的经费。

三、政治辅导员与专业导师相结合,创建新的学生管理模式

学院现行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班主任为主,班主任的工作量比较大,类似于中学的管理模式,牵扯教师比较大的精力。应该在专业年级配备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发展、班级干部的建制、奖学金评定等相关事宜。在大三开始配备专业导师,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兴趣爱好,紧密结合专业导师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课题,由专业导师制定指导培养计划,由学生来执行。每名专业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不能超过10名,一般可以指导两个团队组,一个团队组四名学生,专业导师按照培养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执行情况,定期开展学术讨论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专业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学生学术报告会。学生的专业社会团体也可以聘请专业导师担任顾问,定期参与学生社会团体的活动。

在学生的奖学金评定、组织发展工作中,专业导师的意见可作为主要参考意见。政治辅导员和专业导师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及时分析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学生培养过程的规章制度。

四、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

知识主要包括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学生为提高素质而学习的其他知识。

能力包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有自我学习、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对新环境、新事物、新挑战的适应能力;有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与别人合作共事、善于进行交流的能力,更应富有创新能力。

五、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现行的学生知识方面的考核还是原来的考核方式,按照培养计划,定期开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从现在看还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但考试方式和评价办法可以进行改革,主要还是要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和力度。

能力方面的考核主要由专业导师来进行,按照专业导师的培养计划来进行,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考核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等。

素质方面的考核实际上是知识考核占了绝大部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考核可以规定一定数量的必修学分,可以逐渐加大学分的比重,使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科学轻文化、得书本轻实践的思维想法得以逐渐转变。

总之,学生的培养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是我们每一个人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每时每刻都必须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探索一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篇8

关键词: 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 创新创业 培养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高校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既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创业平台,又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时代的发展需要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在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其创业创新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高校学生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需要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在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作为学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但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当前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不少机遇和平台。创业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发展自身、解决就业的一种很好的出路,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高校艺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甚至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三)高校深化大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我国对于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教育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相对封闭的培养模式下的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特别是艺术设计类学生教育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创业教育正是克服上述弊端的有效探索。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精神与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创业教育的内容涉及思维与创新、发明与专利等众多领域,是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合理补充,能优化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注重使得学生增长社会知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的优势特点

(一)性格特点优势

创新是创业的要求,需要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艺术设计类学生有活跃的思维,具有独立、创新的特点,在专业学习与个人成长过程中,更多的学生喜欢创新思维,敢于冒险创新,不喜欢过多的约束和限制。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艺术设计类学生有更强烈的创新意识,观察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强,创业兴趣较浓,希望通过创业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创业者素质需要的重要方面,在创业方面起着有利的促进作用。

(二)专业特点优势

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具有创业市场广阔、创业投入较小等优势。在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中,一般选择能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的项目,直接利用其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比如各类产品创意、室内设计、装饰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这些项目都与创意产业的众多行业紧密相关。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发达,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各种数字媒体设计、品牌策划等成了重要的发展领域,为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提供了众多的选择和机遇。同时,相对于其他学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艺术设计创业多为中小型设计公司或设计工作室,在创业过程中更需要设计师的创意结合设计任务设计出产品,不需要过多资产投资,不需要大规模的场地设备,具有投入低、风险小、见效快等优势。

(三)政策支持优势

近年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大学生创业方面支持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比如税收减免、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费创业培训和创业孵化,等等,这些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利支持和保障,高校艺术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群体享受这方面的优惠,在创业方面具有国家政策支持优势。

三、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高校更注重对大学生就业素质能力的提升,创业教育工作相对薄弱,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开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缺乏明确目标,没有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予以注重,没有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某些高校的创业教育流于形式,甚至不开展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教育。

(二)创业教育条件资源匮乏

某些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缺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资源。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对于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起着重要作用,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普遍缺乏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多以兼职教师为主,缺乏创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创业指导作用。同时,某些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即便有了创业热情,也难以在学校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

(三)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是笼统地将基本常识讲授给所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没有结合社会实际和专业特点有效开展创业教育,难以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在教学内容方面,某些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不够系统,没有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没有比较系统的创业培训大纲,没有对创业课程进行科学设置,教育内容与专业实际、现实需要相脱节的情况;在教学方式方面,某些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基于理论的传输,教育形式缺乏实践性、灵活性,难以达到良好的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四、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构建

(一)提高重视力度,明晰培养目标――明确一个目标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明确将创业教育落实到高校学生培养目标中,将创业教育项目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当中,要打破传统的培养观念,改进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高校在培养学生就业、升学等方面能力的同时,要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力度,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二)加强教育保障,提供教育资源――落实两方保障

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落实好师资队伍保障、教育资源保障。一方面,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前提,是学生在创业方面得以有效指导的必要条件,是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的保证。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建立创业教育专业队伍。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本校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聘请一些成功创业者任兼职教师,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学习资源和平台,既要多提供创业相关知识的书籍、项目资料供学生学习,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创业实践落到实处,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提供三种平台

高校在进行艺术类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课程体系设置、工作室制建立、实践比赛开展三个方面平台,发挥合力,全方位育人。目前多数高校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比较滞后,高校要结合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需要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创业教育融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将大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同步提升。

另外,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而言,创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除了结合创业课程给予学生传授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外,还应在教学方法上结合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特点,注重创新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式教学,通过推进工作室制教学、创业实践教学等形式,将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化。工作室教学中,主要是以导师工作室为教学单位的开放式的教学形式,结合学校组建的相关工作室,在导师带领下通过完成相关设计项目为创业积累知识和经验;创业实践教学中,可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业设计大赛、组建创业团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等形式,将创业教学落实到创业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亮.美术类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优化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1).

[2]端文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

[3]陈艳梅.艺术设计教学中创业路径浅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5).

[4]殷剑敏.论艺术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2013(91).

[5]王昱华.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3(02).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开发培训范文 下一篇: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