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媒介棚架”

时间:2022-10-28 06:47:55

日本的仙台“媒质中心”是一个集图书馆,美术馆,电影院诸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数字图书馆。该馆于1995年设计,2000年竣工。自此一直向读者开放。它的设计以“超现代主义”为主题,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图书馆的模式。设计者以为了让读者有一种全身心体验和参与为目标。将室内的墙面变成了柱子,让人们有更多的自由行动的空间,并在其中植入大量数字技术,使读者完全置身于一个数字阅读世界,而不是书堆之中。整个环境完全是玻璃的,十分通透。设计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读者创造了模拟环境展示图书中的艺术作品,使读者在虚幻的空间中体验到了“超现代主义”的空间环境。这样不仅改变了人们遗忘在图书馆中压抑的感觉,而且它通过不同的数字设备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可以通过身心,全方位地体验学习的乐趣,为人们创造一种读书的新方式。

仙台“媒介中心”设计的独到之处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各种各样功能的“媒质墙”,对空间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打破了传统空间的墙体对人们的限制,将人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和灵活。而且,通过虚拟现实营造的空间氛围,也彻底改变了传统上通过灯光,材质等要素对空间的营造。这是一个巨大的“革命”。这一切都来自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模拟变得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计算机上输入大量信息,就可以在显示屏上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现实”。“虚拟现实”是这种技术与现实结合的产物。它能够创造一种交互式影视的仿真,设计出一个可视化的环境,并且让人身临其境,虚拟出人与世界的交互环境。这种环境可以让人全方位地感受。

仙台“媒介中心”通过将空间内的柱子作为疏导人流的工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空间内创造了“境界面”,作为虚拟的“墙面”。这种方式不是通常性的将二维的图画转换为三维的电脑画面。我们可以利用荧屏上的映像与现实吻合的道理,将这种“虚拟”的建筑融入到现实中。

财津理泽在他的著作《差异与反复》中的135页写道:“潜在性与实在性没有根本的不同,但与现实性有很大区别。潜在的因素尽管没有表现出来,但他们具有完全的真实性。”随着画面精度的提高,“虚拟现实”似乎比真正的现实更有可信度。因为它打破了现实的规范,将超越现实的表现出来,不断将现有世界进行完善。并且,普鲁斯特也说,潜在的因素“是真实的但不是现实的,有意识的但不是抽象的。”

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创造“虚拟建筑”。“虚拟建筑”是一种“媒介棚架”,这种“棚架”摒弃了各种各样的“墙”,其环境均由媒质创造。这样的环境,不仅在荧光屏上体会三维空间,而且比传统的三维空间更具交流性。

传统的三维空间的特点是以创造“场所”为目的的。通过实体的墙来创造空间的秩序,规定人的行为方式。但大多数的公共空间几乎无一例外地过分限制了人们的行为。人们在特定的空间里,只能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舒适度和丰富感受到了压抑和限制。而对于气氛的营造,也是通过灯光和材质的物质元素塑造,这无疑加重了对人们的束缚。

“虚拟建筑”的使用与现代建筑完全不同。它从本质上看是“透明的建筑”。它的维护结构是“境界面”。“境界面”本身是一个模糊性的“墙体”,他不想现代建筑中的墙体一样具有完全围合的作用。“境界墙”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它具有模糊性。但对于整个“虚拟建筑”而言,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种“境界面”(屏幕的一种)不仅要创造虚拟的空间环境,而且还要保持空间的连续性,这一点对于空间创造是很大的问题。空间的连续性问题历来是空间设计的重要问题,而传统建筑的墙壁无疑是与空间的连续性存在矛盾,这个矛盾尚未解决。“境界面”的形成要求既连续又在风格上不断变化的空间。所以,这种虚拟的空间就不能有实在的墙体。

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场所”,“虚拟建筑”的“场所性”是象征性的。因为,它的“分界面”完全由数字技术控制。也许,“虚拟建筑”不能再向传统建筑那样表现空间,到它可以表现超越现实的空间。这样便打破了线性建筑受时空制约的限制,将空间变成一种非线性场所。它可以随意改变空间,为空间“新秩序”的探索迈进新的一步。

技术作为人类的工具,使人们长期造物实践中沉积产生的“经验和手法”,它体现着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在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技术的发展便成为这一时代最重要的标志。技术的进步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进入信息社会以后,“虚拟现实”的新技术,帮助我们创造了另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现在,我们可以把这种技术落实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筑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在今后也许会成为一种新的空间构造技术。我们可以以此省去很多的建筑材料和人工技术。通过数字技术创造空间和立面,为我们创造新的全方位的数字环境。这种数字环境可以随意创造和更改。所以,我们不要忽视技术的作用,设计理念固然重要,但技术的发展也许会为我们提供巨大的飞跃。“一种建筑艺术手法,总是同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紧密地联系着。”(《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清华大学 陈志华著,建功出版社)希腊建筑是人类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但它始终不能摆脱承重墙,无法解放内部空间,但罗马人发明了拱券技术,在建筑空间中使用了肘架拱,这项技术创造了建筑史的伟大变革。不仅建筑外形,结构,就连室内空间也因此掀起了一场巨变,进一步影响了门窗和家具的设计。这一切归功于罗马人技术的创新。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者单位: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于深(1982-)女,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方向:建筑与景观设计。

上一篇:浅析冰雪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下一篇: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