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9 15:57:28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会计专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对会计人才进行教学培养中,需要对其专业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进而让学生在良好的评价体系中完善自身的不足。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缺乏科学评价体系构建意识,这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了阻碍。为此,必须加强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而让高职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能够最快速地培养出应用型会计人才,进而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需要。然而,良好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检测高职会计人才是否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标准之一,其体系构建便对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社会企业的自身发展模式不同导致了每个企业的质量评判标准存在着差异性。为此,高职院校亦应该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建立本校的质量评价体系,进而提高会计人才的输送标准与质量。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能够让教师明确会计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漏洞,以及学生在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中的难点。进而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工作。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日后的教学任务中针对性的做出科学调整,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第二,能够提高各个高职院校的交流和发展。高职院校会计质量评价体系具备一致性,全国多所高职院校在构建并实践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经验和难题。各个学校可以将彼此实践中所总结出的经验进行融合分析,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质量提高。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能力要符合社会企业的标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实践性较少,其总体的实践水平是否能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难以确定。为了能够确保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对会计学生的不足之处按照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重修。让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企业的需求的标准中逐渐改变学习方向,并提高技术能力,进而满足会计工作岗位所提出的硬性要求。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路径分析

(一)基于目标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

目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现阶段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其培养目标多为“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够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软件等”在目标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中主要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严格遵守《会计法》中相应的各项规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内部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学校要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让学生在实践培训的过程中掌握税收和审计工作等方面的详细要求。第三,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从业人员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报表分析等基础专业技术能力。

(二)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评价体系

专业素养评价体系建立于目标评价体系之上,在目标评价体制构建之后便需要一系列的实施计划,在具体实践中就需要构建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进而明确会计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其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通过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找出学生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倘若从学生身上寻找教学中的漏洞必须从整体学生进行着手,以班级为单位,从班级整体学生会计实践中出现的失误进行整合,进而转变教学策略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必须通过笔试和计算机实践测试两种方式进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术能力进行评价,进而找出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并针对性的完善。第三,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实习质量评价主要应用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系统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实践结果的审查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训练的过程要完全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由于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完善的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直观地将学生的水平显现出来,这样便能够让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企业提出的财务工作标准相对接,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在会计专业知识教学中应积极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并严格按照社会企业的相关标准实施,让会计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将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联系在一起,通过合作测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教师亦要整合并研究其评价结果,完善教学中的不足。

作者:张毅 单位:仙桃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庄胡蝶,汤长胜,翟卫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市场论坛,2014,05(05):46-47.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民办高校建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建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是为国家培养管理型人才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发展、国家繁荣、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专业公共管理人才。民办高校在建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时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来设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但是受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方案较为落后和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方面的教育,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实践方面的教学,而且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最后导致学生专业管理水平不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

二、民办高校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措施

虽然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但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学校大多重视对专业理论基础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落后,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动力,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民办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专业公共管理人才。

(一)构建丰富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该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其他多方面的技能,例如管理专业的基本技能、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等能力,除了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掌握其他相关领域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环保专业、社会保障专业以及文化教育专业等,对这些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从而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校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不仅需要设置相关的理论课程,还需要根据需要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对实践课程的设置,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在公共管理课堂教学环节中,应该全程渗透实践教学,老师在将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给学生讲解一些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了解。其次民办高校需要在校园中建立模拟实践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在里面增加相关的公共管理实验器械,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开设政务处理模拟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等,通过这些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可以随时的进行学生和工作人员的角色转换,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民办高校也可以在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刊物等基础上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将学校中的各大团体活动、学生赛事等实践活动与公共管理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锻炼,学生在走出学校、走入社会时就可以很快的适应工作需求,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才能,同时还需要管理人才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学生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或者是学生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尽快的熟悉和适应实际管理工作,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可以与各大企业之间进行结合,让学生可以到企业中进行实习,也可以聘请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中为学生开展专业讲座,为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也可以利用教学设备,为学生设置问题情景,对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进行考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灵活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工作,从而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三、结语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考核评价;保障体系

前言

社会处于新技术快速发展期,一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和传播知识的途径,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在不自觉中全被改造了。二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日新月异,新准则、新法规、新要求层出不穷。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十分必要。

1.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1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建立适应深化教学改革需求的新型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一项迫切的研究课题。

1.2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理论教学比较重视因材施教,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实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二是重视技能培养,但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够突出。

1.3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是在原有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产学合作关系,缩小或避免学校教学与工作实际的距离。实现这一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是:按照学生能力培养层次,将技能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体差异性技能三个部分。其中基本技能培养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专业技能培养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中;个体差异性技能培养则体现在选修课程、第二课堂教育上,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4教育质量一定要靠师资和条件的支撑,这个条件包括硬件如课程资源的支撑,关于培养方案设计问题,要实现“岗位―能力―方案”相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实现途径是科学的课程设计。要实现“课程―基地―师资”相结合。

2.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学生一毕业就要能上岗

2.1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2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践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强调教学活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将实践教学环节融入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根据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应该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安排相应的实训课时,实训课时既要训练基本技能,又要训练专业技能和综合性技能,将实践教学环节直接融入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

2.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开出项目和教学进度方面加强协调;努力使课堂教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该根据与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长远发展规划相适应。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同时要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三要特别注重校企合作,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途径。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快发展。要建立起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实训基地方面,今后要加强生产性实训,这需要与企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训场所要体现企业文化,管理要体现企业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在安全等条件许可下,可允许在课后开放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学历进修和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教师深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在校企之间有序流动,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大量聘请具备高级工以上证书;在该领域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历,对所从事的职业领域有较为宏观、整体、前沿性了解;善于表达与合作;一般不能是企业的老总,也不能是企业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的负责人,以保证企业专家人选的质量。

2.5不断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在专(毕)业实习、专项实训、综合性实训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内容,如知识模块实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生涯设计、心理素质训练、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同时,选择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如顶岗实习、模拟实训等,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2.6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技能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项技能竞赛,展示自我水平,了解同行状况,知己知彼,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凸显个人技能特长;组织校内技能竞赛活动,根据专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的要求,设置多种形式的技能比赛项目,举办全员参与、大规模的技能节,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3.1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是反映实践教学质量、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强调能力本位评价,尽可能在模拟、仿真和全真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评价,突出考核评价体系的与时俱进性。(作者单位:赤峰市松山区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06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4

(一)我国酒店业对人才的培训重视不够

1、培训机制不健全中国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一贯采用“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使得目前酒店培训缺乏一套有效的、建立在培训与发展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国酒店的培训通常由培训部统筹,酒店业务培训多以短期、简单、分散为主,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通常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对学院毕业生、有潜质的经理人或业务骨干没有系统的培养计划,只是强调不断地完成工作任务,承担工作职责。2、培训需求把握不准很多酒店除了例行的培训,如人职培训以及轮岗培训以外,几乎没有系统性的培训需求分析,不能照顾到不同职业阶段员工的需要,也没能从企业的角度,根据酒店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素质与绩效要求以及实际绩效与目标绩效之间的差距,确定基本的培训范围、强度与方向。由此可见中国大多数浪店的培训都是滞后的。3、培训技术缺乏专业化中国酒店的培训通常由酒店培训部组织实施,其中培训者的专业化程度也是一大问题,内部培训师精通部门业务但缺乏专业的培训技术和技巧.培训手段通常较为单一,请进来的培训师又常常并不了解酒店和学员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可能不了解内部运作,培训内容的确定有很大的主观性或理论脱离实际。

(二)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已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酒店管理人员在中国十大百万年薪职业中排名第六,酒店、旅游业将成为中国服务产业的支柱。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在此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着很明确的不足。1、目标定位不准我国高等学校将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饭店、酒店、宾馆从事酒店基层管理及餐饮、客房服务工作。2、课程设置不系统酒店管理专业和课程设置较传统。酒店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是仓促上马,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也缺乏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这就导致很多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照搬照抄的方式,在教材的选购上,缺乏标准,有的教师干脆就自编教材,开设课程,关起门来自己搞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因此使得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差距很大。3、教学方式单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式较单一。在教学环节上,很多学校仍以传统的理论课讲授为主,即使安排实践课也是走过场,由于国内的酒店管理专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实习酒店,而更多的是拓展和社会酒店的联合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校方与合作实习酒店之间的目的差距较大,双方利益点不统一。

二、高素质酒店管理人员难寻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酒店管理属于服务行业,社会传统观念把服务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认为是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行业。从事酒店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临时的过渡,而且家长对这一行业的认同度也不高。

(二)教育与实践的脱节

教育与实践的脱节的表现,一是在我国各财经管理类院校中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的数目极少;二是目前在部分旅游院校中,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也是以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前厅客房餐饮管理、服务操作技能、专业英语等为主要学习课程。这是体现学科与酒店专业的名称和内容的嫁接,而不是体现酒店管理的专业性。虽然有实习,但一般都是在毕业前集中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感慨接触社会的时间太晚,等到了解该学什么的时候,学习生活也即将结束。

(三)用工要求与经济收入的不对称

酒店迫切需要有丰富酒店管理或从业经验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但实际招聘时,酒店所注重的外在条件、语言能力、文化程度和工作素质等因素中,文化程度往往是放在最后。大学生具备高素质、高学历,但缺少工作经验,很多酒店都认为大学生应该从基层开始。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与高中生、中专生站在同一起跑线,这严重打击了大学生的自信心。

三、构建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健全的体系,学校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基础,与酒店经营管理中的体制完善共同构成这个体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加强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从我国目前酒店业人才需求结构来看,对酒店管理者的需求旺盛。因此,应将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的、有较强经营管理实践能力的、能胜任酒店企业中基层管理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酒店管理者。在培养的过程中,可借鉴瑞士的“洛桑模式”,设计酒店职业经理人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体系的形成和培养。在构建课程体系方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将教学课程分为三类:理论课、实践课和语言课。课程体系既有行业定向胜,又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理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则重在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实践课分为操作性的练习课、模拟性的分析课、研究性的调查课。语言课则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学生学业结束后获得国际酒店行业认可的就业证书,在各国高星级酒店可直接上岗,一般可任部门经理、助理,而不必再经过实习期。

(二)完善酒店培训机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当前,心理学已广泛运用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且颇有成效。只有真心尊重关心员工,体察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成长进步,给他们营造发挥自己的环境,酒店自然能培养而且留住人才,从而在日趋激烈的酒店行业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重视学习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人事管理应规范化,减少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建立起与本酒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l要有既有战略远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人力资源规划。酒店应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酒店实际要求来制约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晋升等具体日划。而且这些规划或计划信息要尽量让员工知晓,以便员工据此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让员卫惑到自己在本酒店还有发展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员工留任率。()z要进行工作分析,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力与工作标准。它不仅使每个员工都能明明白白、有条不紊地各负其责,而且通过科学设计、综合平衡,可避免苦乐不均和员工工作压力过于繁重。2、加强人才培训工作()l酒店文化培训。酒店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因此,它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酒店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酒店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酒店。但酒店文化不是瞬间而成的,它需要引导、灌输、示范和融人制度里继而融人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中。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它吸引物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它打动的是一颗心。()z酒店职业培训。在对员工职业培训方面,主要有两个大的目标,一是职业意识的培养,二是职业技能的提高根据这个目标,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对酒店员工的职业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要在员工当中进行培训调查定酒店那里需要培训,考察酒店目标和经营计划以判定知识和技能所需,将实际结果与目标进行比较,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决定培训些什么内容,针对员工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人工作分析、人员分析,决定需要培训的人员和不同人员的培训层次3、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新进人酒店的员工对酒店的一切都不太熟悉于职业探索阶段,对职业缺乏客观的认知,对此,酒店应让其尽快适应酒店生活并熟悉酒店流程,同时,酒店应该对每一员工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应建立科学的职业规划制度,设置合理而可行的目标和途径,以帮助他们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使其能够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4、营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构建一个和谐、健康、团结、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环境可以使人才能安心、心情愉快地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出成果,进而也能使人才很自然地感到: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一样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一样有发展前途,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校企联合

美国旅游管理专家查尔斯#R#格尔的耐和.JR#布伦特#里奇在总结美国旅游行业不同职位学历水平基础上描绘过有关旅游行业的职业成长道路:一个大学本科生可以直接成为经理,或者先当主管,然后晋升为经理。然而,在我国由于受到经验的限制,本科生只能从一线工作人员做起。对个人而言,影响了他们职业发展时间规划;对企业而言,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为摆脱这种窘境,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酒店的成功经验)联合办学。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构筑自己的人才对接培养体系。一是采用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将企业的用工计划与学校的招生培养计划对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灌输企业文化、职业意向、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引导和职业教育,培养和训练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二是加强毕业实习阶段的管理。校企双方应紧密配合,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心理引导和协调管理,为学生制定个人的“职业计划”,提高实习生对饭店工作的适应性,以保证能顺利度过的实习期,并能很好地留在饭店继续工作。三是将就业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毕业生的职业在最初的1一2年时间里是极不稳定的,企业这时要利用好学校这个中间人,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来进行沟通,这样有利于增强毕业生对企业的认知度和适应度。随着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和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一2”2”年)6的,以及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校企合作有了明确的方针原则,必将是的合作的范围涵盖应用性学科、专业和学生,为国家和社会紧缺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搭建实践平台,而部分基础性的理性和理论性较强的文科专业,由于企业不能形成规模的、持续的人才链需求,校企合作的内涵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深人。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5

郑德梅,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影视系讲师,硕士。

(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摘 要:

现代传媒事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传媒产业才会具有持久的竞争力。高校作为向传媒输送人才的主渠道之一,在培养传媒人才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我国传媒的快速发展。因此,探究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改革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神圣的职业良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人才,直接影响到我国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应当以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自豪感担负起培养新形势下传媒人才的重大责任。

关键词:传媒人才;复合型人才;传媒观念;传媒品质

近几年来,传媒事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给正在培养传媒人才的各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据统计,全国已经有将近600所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或建设了相关的学科,成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影视高等教育兴盛发展的热潮中,纵观各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我们不能不看到其中存在着多种缺陷,人才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行和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等等。这种人才本身的素质缺陷,严重阻碍了传媒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削弱了传媒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确定与时俱进的传媒人才培养战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专门人才的问题,已成为传媒业要继续发展所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传媒天然就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目前,网络、多媒体等与广播电视紧密相关的新型互动媒体正在不断地渗透、介入到广电行业中,现代传媒工作者应该具备熟练运用网络多媒体、现代数字多媒体通讯设备的能力,能够进行网上资料阅读,环球语言和可视采访,在世界范围内写作报道,用电子邮件发送稿件等一系列的传媒操作,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各个媒体 “并存互补、融合创新”的崭新环境。

但是,在目前传媒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多院校的传媒培养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课程设置陈旧,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阶段基础不扎实,知识体系复合程度不高,专业性强,适应面窄,人才去向单一,后劲不足,难以适应现代大众传媒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按类似模式培养出的人才结构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现代传媒业所需要的有思想、有深度、有广度的专业人才不能提供,而只能提供一般性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新变化之间形成突出的矛盾。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出调整,需要建立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高效率的现代教学体系,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传媒专业知识,精通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能,并能在两门知识、两种技能的交叉、重叠中取得创造性成果,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人才。因此,各高校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调整课程设置,“由原来的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综合教育转变,由过去的传统的技能训练为主,转变到现在技能训练与学理教育并重,由原来的文科的廉价教育,向现在的高投入教育转变。”[1]加强人文社科和理工学科之间的渗透,逐步建立完善加强基础素质,强化专业理论,重视职业实践,适应社会变化,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传媒的产业化、集团化需要一个高素质的、有机组合的“人才群”,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媒介才会具有真正持久的竞争力。因此,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要培养出更多的影视传媒高层人才,还要培养出可以在影视传媒文化,以及多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的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拥有掌握高技术、高科技传媒工具的能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二、传媒观念的培养

世界的传播途径发生了深刻变化,多频道的视像传递系统,非线型的传播工具,具有点播功能的媒体形式和互联网的崛起使观众具有了更积极的选择性,另外,宽带的融合和流媒体,也传输给受众更多的信息。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就广播电视方面而言,不断更新的传播技术,实现了信息在全球的空前流通和共享,信息传播的范围空前扩大,速度极大提高,数量成几何倍数增多,传输成本逐步降低。过去那种信息稀缺,信息封锁,信息垄断的现象正在日益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信息过剩,信息自由流通和世界共享。

随着网络多媒体信息环节的出现,传媒工作者的社会角色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信息者,信息的普遍过剩将主动权交给了受众,受众能够主动地寻求信息,变成了挑选信息为我所得的用户,职业传播者甚至也不再充当信息把关人,每个在互联网上寻求信息的人将为自己把关。“当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职业传播者也并不一定能够充当第一报道者,DV摄像机、数码相机、无线上网等个人传播技术的普及,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新闻的第一报道者。”[2]

传媒的新发展,给每一个传媒工作者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求每一个传媒工作者都必须改变自己的传媒观念,对自身重新进行定位。同时也给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高校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培养出拥有与时俱进的传媒观念的传媒人才,才能有力的推动传媒事业的发展。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杨飚曾经说过:“新闻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快速前进的传媒实践。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不适应传媒的要求。”[3]杨飚虽然是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了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但纵观整个传媒人才的培养,其实存在同样的问题。没有与时俱进的传媒观念,就适应不了传媒事业的要求,这样的人才培养当然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传媒品质的打造

传媒品质问题,是当前传媒业发展中很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有偿新闻的播发,虚假信息的传播,低俗内容的泛滥,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垃圾等等。在面向市场的生存和发展中,一部分传媒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为了追求卖点和刺激而放弃社会道德要求,为了创收和增效而不惜走向低级媚俗,由此产生了不少负面问题,由于这些负面问题的出现,使传媒品质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侵蚀。

具有良好精神品质的传媒,总是能坚持弘扬社会正气,紧扣时代脉搏,以高质量的报道鼓舞人和激励人,在面对社会阴暗面时,又能嫉恶如仇,鞭挞腐败,抨击社会丑恶现象。传媒的精神品质指的是传媒的一种精神风貌,是传媒价值观和传媒理念的生动体现。传媒的精神品质由独立、客观、公正的品格三个因素构成的,独立、客观、公正的品格是一个传媒应有的精神风貌的体现,代表了一个朝气蓬勃、热情向上的理想传媒应有的精神境界。

传媒品质的丧失和跌落,向我们提出了强烈的现实挑战。在我国目前处在市场转型中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传媒就业人员的道德水准必须得到提高,才能保证传媒业的顺利发展,进而赢得媒体的公信力。而传媒人才精神品质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从人才培养时抓起,因此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思想品德、艺术品德的培养做起。

高校传媒人才培养应该坚持素质为本,德育为先,在教育教学环节中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知识性的教育和思想性的教育有机结合,以严谨的学风,严格的学术规范,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努力培养学生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为我们的传媒产业输送合格人才。

四、专业素质的锤炼

传媒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打造传媒人才的专业能力是行业生产的根本。因此各高校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要根据传媒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行业特点,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高校所培养的传媒人才,不仅要掌握传媒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等专业素质。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就要加强能力的培养,说到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只有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去扩展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并能有效驾驭、运用这些知识。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多层面的理论基础和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传媒业涉及的领域很宽泛,因此传媒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一定要做到基础扎实,范围广泛。要以我国现代传媒业人才的需求实际为导向,建立起多学科复合教育的系统性课程体系,在让学生掌握传媒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自然科学基础,市场经济和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普及与渗透。同时,传媒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性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应该占有很重的份量,应该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学以致用,为新闻媒体培养实际的应用型人才,通俗一点说,就是能让学生一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就能上手就能适应。曹廷华曾经指出:“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学生不适应传媒的需要,一个原因是理念和意识的局限,另一个局限是实践的大量缺乏和技能上的不能更新。”[4] 因此,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是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吴廷俊. 中国国际新闻传播论坛之中外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人民网av.省略/GB/14643/55479/55481/

[2]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董广安.中国国际新闻传播论坛之中外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人民网av.省略/GB/14643/55479/55481/

[3] 周星.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教育发展分析[J] .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5,(3).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6

建筑人才教学体系应用型一、建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应用型建筑人才紧缺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千万人左右从事建筑行业,在如此众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的人员仅为总数的9%,远远低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建筑从业人员为11%,中专以上学历的建筑从业人员为58%。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占总数的90%以上,且其中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尚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建筑从业人员,但是却缺乏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建筑人才。

(二)传统教育模式制约建筑人才的培养

各大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建筑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缺少对建筑企业人才需求实施动态分析,从而致使建筑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从调查数据中显示,58.4%的企业认为本科院校建筑类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60%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应当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85%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当拥有一技之长和与此相关的基础知识。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未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所以各大院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探寻出建筑类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三)建筑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能力是高素质高技能型建筑人才的重要特征,也是建筑人才尽快适应企业生产过程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所以,各大院校应将对学生技术应用和实践训练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现阶段,大多数院校未将建筑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教学重点,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重视课堂书本教学,使得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却缺乏与此相适应的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技术应用能力。

二、建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以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

建筑类专业应当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培养作为教育主线,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建筑专业的基本技能包括施工工艺、安全施工、操作流程、工程量核算、工程质量验收等内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涵盖安全教育、工程概预算、施工技术、工程制图、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所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利用实习基地或实训中心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在实训中,对于钢筋、砌体、模板、脚手架、混凝土等分部分项施工,都应当进行示范操作与个例讲解,先要求学生编写施工流程图和施工计划书、收集整理资料、列出工程清单和材料用量,而后再进行分组操作。通过加强学生实训,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二)以学生素质培养为主线

建筑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创业能力于一体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培养优秀建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要不断创新素质教育手段,将专业素质教育渗透于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过程中,从而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职业生涯的素质平台,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当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高素质教育体系,并建立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能力教育长效机制。学校应当积极开展与建筑专业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科技活动和体育活动,在多姿多彩的竞赛和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应当制定弹性化教学管理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和课程进修,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还应当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创业条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训内容,并取得相应学分。

三、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

长久以来,建筑学专业一致沿袭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各个院校应当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既能符合本校办学总体思路,又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建筑人才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一)建筑专业定位

各大院校应当定位建筑专业的正确教学方向,首先,以市场为导向,构建适应建筑市场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其次,解决好建筑专业口径宽窄问题,设置复合型专业,培养学生多种应用能力,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再次,院校应当处理好专业稳定与调整的关系,使专业设置不仅能够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且能够着眼于未来建筑人才的需求发展。所以,建筑专业定位必须以应用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理论为根本出发点,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与职业认证相结合,力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

1.建筑设计的基础课程内容调整。建筑设计的基础课程应当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基于此点,教师应当转变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陈旧教学套路,加大对建筑形态构成的教学比例。教师要系统整合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建筑形态构成基本创造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开发创造潜能和独立思维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2.选修课程的内容调整。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增设与时俱进的选修课程,把握建筑学的发展方向,将“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建筑思想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提高建筑人才素质奠定思想基础。基于此点,学校应增设的选修课程可以包括建筑节能、版面设计、城市色彩分析、生态建筑、当代木建筑、施工技术、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建筑造型、乡土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大师名作赏析、建筑设计构想、高层建筑技术设计等课程。

3.执业基础知识类课程调整。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学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更应该重视学生市场适应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加强学生法规管理、环境意识、社会人文、技术经济等方面知识的教学,转变传统建筑教学中重形式表现、重设计课程、重考核成绩的教学模式,提高建筑学的教学质量。学校应当拓展中外建筑史、建筑设备、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使其更符合注册建筑师的考核要求,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建筑师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筑课程教学体系具有职业性、开放性及实践性等特点,为了充分适应这一特点,应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各大院校应不断改进教学形式,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念,同时应采用探究式、行为导向等方法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目标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之所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采取富有建筑类特色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这样可以使教学环境更加有利于师生互动,为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提供有利的条件。为进一步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将教学评价的重点放到有效教学上。而且学校应尽可能吸纳政府、社会、企业、行业等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及评价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当中,这样有利于实现多元化、科学化的质量管理。

(四)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7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目标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69-04

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作出了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1]。

新的历史时期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于网络知识获取突破了学习的固有模式,知识的淘汰、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因此,今天的大学教育,传授知识不再是根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养和能力,建立造“血”机制,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不断发展的潜力,从而终身受益。

一、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界定

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就是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宏观培养目标而将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各分目标之间,以及分目标与总目标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即对人才的知识构成、道德修养、人文素质、价值观、各种能力作出可操作、可度量与可评判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翔实表述。这样明确的目标体系,有利于使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使教育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有的放矢;有利于对已培养的人才质量进行科学与系统的评价,从而找出不足,改进提高。

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不仅要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也要考虑研究型大学自身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不仅要考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还要考虑各专业的特殊要求;不仅要考虑我国需求,还要考虑国际专业认证的要求,以使毕业生能够走向国际舞台。

二、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英国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这一点从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大学的理想》一书中可见一斑。何谓绅士型领袖与学制,纽曼提出“具备有教养的才智,有灵敏的鉴赏力,有率直、公正、冷静的头脑,待人接物有高贵、谦恭的风度”,懂得“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如何想别人所想,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如何与他人达成共识,如何容忍别人”[2]。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绅士型领袖人才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3],所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

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洪堡在19世纪初期就提出了培养“完人”的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即“有修养的人”,是体现完美无缺的人性的人,即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是摆脱了发展片面性的人[4]。至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也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即整个人的教育。

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早在20世纪初叶,弗莱克斯纳就提出“大学应是……时代的表现,并对现在和将来都产生影响”,大学教育应培养社会的精英的理念[5]。至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批评美国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化和非智力化倾向,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哈佛大学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麻省理工学院(MIT)注重具有综合素质的整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 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中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使人们学会做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6]。

美国普渡大学工学院是该校最早成立的院系,其任务是:为教育明天的工程领袖与创新者,创造新的知识;为团队合作以及终身学习提供教育环境,并且影响国家民族以及世界的经济繁荣:学习、发现以及追求。人才培养目标是将为在21世纪全球的、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挑战中起到领袖作用作准备。其实施策略是通过教育经历,来发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能力和素质,以使他们能够确定需要,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以普渡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例[7],其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领域:A1自然科学与数学,A2机械工程基础,A3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技能,A4实验技能,A5开放设计与解决问题技能,A6超越工程的各学科综合知识,A7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设计的综合技能。

能力范畴:B1领导能力,B2团队合作能力,B3交流能力,B4决断能力,B5认识与操纵变化的能力,B6多元化环境中高效地工作能力,B7在全球工作职业中的高效工作能力,B8工程商业与社会综合能力。

素质范畴:C1创新,C2强烈的工作热情,C3对世界、社会、智慧与技术的责任感,C4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C5外部与内部创业精神,C6有意识地不断坚持学习。

普渡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表述比较翔实,易于在具体实施过程得到落实,值得借鉴。

我国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如下。

清华大学[8]致力于“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使清华学生成为将来能够影响和推动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领袖型、精英型人才。

浙江大学[9]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知识、能力、素质(KAQ)并重,宽、专、交相结合,倡导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国际化学习,着力培养通晓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能把握国际大势的各行各业领导人才。

中国科技大学[10]坚持“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9],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现代科技事业培养高精尖的拔尖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11]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造就一批未来的学术大师、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雄才大略的领袖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可见,我国知名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合我国国情,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各有特点,没有本质区别,可以进行比较。

表1列出了美国某大学与中国某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原则的对比关系

通过比较国内外部分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可以发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些不足。

1.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脱节。人才培养目标顶层设计到位,但却并没有与课程教学等环节实质关联起来。其原因在于对培养目标的表述过于宏观与笼统,缺乏细化的、翔实的、体系化的设计和表述,课程体系很难与培养目标直接关联。

2.理论与实际脱节。我国所提出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多是聚焦宏观层面,理论层面,有广义上的培养体系的概念。已对培养体系进行了系统表述的部分大学,往往也只是停留在方向性的指导上,而对保障措施和实现途径缺少操作环节上的指导,产生了文件与现实操作脱节的现象,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课程设计缺乏过程与能力考核。课程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能力培养所发挥的作用,甚至“一考定终身”。

4.实践环节质量较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保障没有随着学时的不断增加而加强,质量监控不到位,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少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5.研究型教学明显不足。研讨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如小班研讨课、实践训练课、综合设计课、创新创业课等覆盖面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建立,可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立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各专业目标体系构建的基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可能是笼统和概括的,可首先建立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建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联系起来,要符合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学校应该确立本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及培养规格,它是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纲领和概括。确立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学校性质、层次及定位,合理定义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有代表性、要突出特色。

(二)确立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通过用人单位调查、校友调查、在校大学生调查、教师座谈会、专业目标论证会、国内外同专业或相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等环节,撰写人才培养目标分析报告,形成本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某专业,在分析专业原定位、发展现状、培养方案修订沿革的基础上,充分进行了用人单位调查和学生调查,同时调研了美国MIT、UIUC、UC-Berkeley等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某领域具有扎实和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核心人才,以满足该领域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科技创新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需求”,某专业确立为“培养能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开阔视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某领域专门人才,包括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具有设计能力的工程型人才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型人才”。

(三)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目标体系

要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就必须对其进行分层级的、翔实的、体系化的设计和表述,形成可实施、可评测的目标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可含有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核心要素(也可由其他要素组成),即明确提出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架构、能力建设要求和素质养成要求。

以某专业为例,可在社会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国外一流大学本专业培养情况等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知识架构须从知识大类到学科知识,再逐渐细分到各课程的知识点;同时准确表达出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即各专业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领域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其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结构图如下图1所示。

培养目标

四、制定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课程体系

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到培养出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之间,要经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过程,其中课程体系是这一实践过程的主要载体。以往尽管在设置课程时也力图体现培养目标,但是由于培养目标是宏观的、“高高在上”的,课程体系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培养目标,一门课对于培养目标的贡献在哪里、有多大,不得而知,使得目标游离于课程之外,导致部分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因此,建立目标体系及其与课程体系间的对应关系显得十分重要。目标体系由一组具体的指标构成,是对于宏观培养目标的系统化、可操作、可度量与评判的翔实表述,在此基础上来设计课程体系,可以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对于具体指标的贡献,从而使人才培养实践不易偏离培养目标。

(一)建立体现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所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载体,是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的重要桥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其课程体系实施的最终目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是其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总体课程体系构建框架,如一所大学提出“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提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就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通识教育课程贯穿本科教育全程,而后者是先于专业教育前实施通识教育。

(二)科学设计课程内容

在使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应该深入进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课程体系由一系列课程组成,每门课程所展现的信息,除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时分配、学期等基本信息外,还应包含该课程对整体目标的贡献,即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贡献,如:材料化学课程,贡献点信息为 A5.3(掌握材料热力学、材料化学、固体物理等专业基础知识),B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C6(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具体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明确了定位,提出了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设计该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依据。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媒体、教学表达艺术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形成教学大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紧密围绕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进行,要使课程的实践结果符合该课程的多维度贡献。同时,要在课程实践中不断优化实施方案,以使培养目标在课程中能够得到真正落实。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8

【关键词】招录培养体制 公安院校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93-03

对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是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深化发展的需要,可有效地检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改革、促进校局合作和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人才质量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而评价的科学性又基于评价对象的特殊性,即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应建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正如1998年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能够较为真实、客观、准确反映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以下简称招录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用于引导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特殊性

当前,大部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只是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调整,缺少特色项目的评价指标,使整个评价体系评价特色教育的结果不够理想,评价体系应有的导向功能被弱化。

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有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其特殊的要求。例如,要求“以政法业务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教育培养为核心,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公安院校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特殊性。这种公安特殊性表现在,以围绕公安队伍建设大局,重点从普通高校毕业生和部队退役士兵中选拔人才,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公安人才,为基层公安机关关特别是中西部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市)级以下基层公安机关提供所必须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评价体系的设计理念是依据2008~2014年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等相关文件。本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因素层3个层次,包括对学员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等多方面的评价,保证体系指标全面、精确、有效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公安工作应用型、实战型的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所含评价要素应体现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的理念、条件、活动、管理和结果,应全面准确,针对性强。指标、观测点、分值、权重科学合理,评价方法可行。

(二)方向性原则。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必须坚持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同时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相关规划,对评价对象应具有导向作用。

(三)特色性原则。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价体系等既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但又互为补充。体系应有特色、有创新。

(四)标准全面性原则。由于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学员通过公务员考试已经获得“准警官”资格,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因此对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就不能仅限于学校层面,而应该扩展到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

三、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涉及多个层次和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本研究选择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和实现该评价体系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从而使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于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萨第(T. L. Saaty)教授提出,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多目标属性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在于具有系统性分析、 简洁实用等特点,即能够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为多目标、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有四个步骤: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计算单层次权重、层次总排序及权重。

(一)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分为3个层次:最高层为目标层A,即招录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评价,该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应用 AHP 所要达到的解决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评价的目标;其次是准则层,包括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三个方面;然后是因素层,分别是:政治素养 、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公共基础知识、公安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警务专业技能、警务基本技能和警务创新能力等共10个元素。如图1所示:

图1 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层次结构图

(二)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建立这中两两判断矩阵,是通过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按照是否具有某些特性,对问题中包含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纳并成组,把这些因素之间的这种共性看作系统中新层次中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本身也按照另外的特性组合起来,形成更高层次的因素,并按此方法,直到最终形成单一的最高层次因素。

通过设计AHP 调查表,邀请公安院校专家、公安院校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即基层公安机关若干人开会讨论研究,从多个角度对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判断,并将讨论结果按照调查表要求填写,以期使最终的权值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调查表主要是使用 Saaty 教授创造的标度表构成判断矩阵,如表1 所示。

表1 判断矩阵

A B1 B2 … Bn

B1 B1/B1 B1/B2 … B1/Bn

B2 B2/B1 B2/B2 … B2/Bn

… … … … …

Bn Bn/B1 Bn/B2 … Bn/Bn

在层次分析法中,通常采用使任意两个方案于某一准则的相对优越程度来得到定量描述,从而使得判断定量化。

对单一准则来而言,对两个方案的比较总能得出相对的优劣结果,层次分析法采用1-9标度方法,对不同情况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如表2所示。

表2 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标度 标度的含义

1 两因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

3 两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稍重要

5 两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明显重要

7 两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强烈重要

9 两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极端重要

2、4、6、8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然后,按照图1的层次结构,应用萨第教授的表度法,通过对学校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按照判断矩阵的生成方式和结构特点,建立该评价体系的各个层次的比较判断矩阵。

(三)计算单层次排序权重。具体如下:

第一步,根据调查表意见,比较各层次指标间的重要性,得出判断矩阵。

第二步,采用和积法计算判断矩阵权重,计算步骤如下:

1.将判断举证的每一列元素作归一化处理,其元素的一般项为:

2.将每一列归一化处理后的判断举证按行相加为:

3.对向量W=(W1,W2......Wn)t归一化处理:

W=(W1,W2......Wn)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的近似解。

4.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

第三步,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和选定随机一致性指标RI,见表3。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公式为:

表3 示例对应值

矩阵阶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RI 0.00 0.0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第四步,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判断矩阵所得值是由填写调查表者个人依据个人经验判断做出的,难免片面或失真,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因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公式为:

若CR0.1,则不具有满意度一致性,需要重新给出相对重要性评价,直到CR

通过计算得出判断矩阵A、B1、B2、B3的CR值均小于0.1,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断定它们均为有效矩阵,并把其λmax、CI、和CR的值填入表4至表7。

表4 目标层相对应一级指标两两重要程度比较

A2 B1 B2 B3 WA2 一致性检验指标

B1 1 2 1 0.4 λmax=3.0

B2 1/2 1 1/2 0.2 CI=0

B3 1 2 1 0.4 CR=0

表5 人才培养前端控制相对应二级指标两两重要程度比较

B1 C1 C2 C3 C4 WB1 一致性检验指标

C1 1 2 3 3 0.45467 λmax= 4.01036

C2 1/2 1 2 2 0.26305 CI=0.00345

C3 1/3 1/2 1 1 0.14114 CR=0.00384

C4 1/3 1/2 1 1 0.14114

表6 目标层相对应一级指标两两重要程度比较

B2 C5 C6 C7 WB2 一致性检验指标

C5 1 1/2 1/4 0.14286 λmax=3

C6 2 1 1/2 0.28571 CI=0

C7 4 2 1 0.57143 CR=0

表7 人才培养反馈控制相对应二级指标两两重要程度比较

B3 C8 C9 C10 WB3 一致性检验指标

C8 1 4 3 0.61962 λmax=3.10927

C9 1/4 1 2 0.22435 CI=0.05464

C10 1/3 1/2 1 0.15603 CR=0.09420

(四)层次总排序。综合各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准则指标和因素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填入表8,构建出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表8 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目标层(A) 准则层(B) 因素层(C) 各因素指标权重

招录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素质(B1) 政治素养(C1) 0.18187

职业道德C2) 0.10522

身体素质(C3) 0.05646

心理素质(C4) 0.05646

理论知识(B2) 公共基础知识(C5) 0.02857

公安基础知识(C6) 0.05714

专业知识(C7) 0.11429

职业技能(B3) 警务专业技能 (C8) 0.24785

警务基本技能 (C9) 0.08974

警务创新能力(C10) 0.06241

四、结语

建立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实现了定性和定量两类指标的统一,可以较为客观反映学员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对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支持。

从公安院校培对招录培养学员的培养重点来分析,从准则层可以看出,培养学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最为重要,然后是理论知识的培养;分析因素层可以看出,培养学员的警务专业技能和政治素养最为重要,其次是专业知识、职业道德、警务基本技能,接下来是警务创新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应用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既可以做横向比较分析,也可做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一方面可以对不同公安院校培养所培养的学员进行比较,分析各自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比较不同学员间的差异,使学员明确努力方向。纵向比较分析,是同一院校对不同年份的学员进行评价,综合比较可以看出人才培养质量的质量的变化,从而找出存在问题,及时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措施。

总之,建立招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实现了定性和定量两类指标的统一,可以较为客观反映学员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对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黄景容.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机制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7(5)

[3]徐安兴.构建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6(3)

[4]吴大亲,么文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

[5]宫毅.关于制定公安院校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9(5)

[6]林华瑜.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公安教育,2009(9)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Z174)

【作者简介】彭顺克(1967- ),男,广西宜州人,研究生学历,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副研究馆员,国家职业指导师。

上一篇:学习语言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城市经济体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