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17 16:51:41

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农村科技推广培训;存在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近2/3没有应用到生产领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与基层农技培训推广力量薄弱有关。如何抓好基层培训,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三农”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2]。

1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重点在乡镇、关键在农村。由于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培训覆盖面不广和工作难开展的现象依然存在[2],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1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

由于农业“弱质产业”和农民“弱势群体”的地位,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弱化、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原有的四级农技推广培训网“线断、网破、人散”,造成大多数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使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工作在乡镇一级失去了同农村、农民之间的桥梁搭接,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到了乡镇便出现断层,难以推广到农民家中。同时,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农技推广的主力军缺乏有效技术培训指导,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1.2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总体素质偏低;再者,受编制的限制,许多基层农技培训机构无法吸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人才出现“断层”,无法适应农业科技培训的要求。

1.3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

一方面,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研究课题不适应实际需要,农户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供给短缺,科技储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的时代需要,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1.4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同农业经济的发展极不适应。据统计,我国现有60%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消化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比较差,使得他们对农技推广培训活动不感兴趣,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1.5经费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实际

经费投入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的前提,但基层农技推广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农技推广培训机构,绝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有限的经费被截留或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被用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支出结构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从而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2对策

2.1建立完善的基层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

基层农技培训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农兴的关键环节。为此,应根据各地实际,建立高效、精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培训组织,如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推广服务模式,以农资生产厂家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示范服务模式,以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推广服务模式等,从而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4]。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

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是农技推广的根本。一要加强队伍建设,支持现有农技人员带薪学习培训,通过脱产、函授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以适应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求。二要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充实基层农技培训推广队伍。三要建立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进人关,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四要实行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一线推广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提高农技推广培训质量。五要推行全员聘用制度,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人事管理制度,促使农技人员扎实工作。

2.3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解决供需脱节问题

提供农民和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是科技兴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必须面向农民和市场,按照“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思想,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要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二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实行课题招、投标制度,提高农业科研产出效率。三要鼓励农业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和农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实用技术问题,发挥各自优势,集中攻克农业技术难题,满足农业科技服务的需要。

2.4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应当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为导向,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当地的普及与推广。一要建立支持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规范农民培训工作,并把宣传发动与经济补偿措施结合起来,吸引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科技培训。二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如通过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现场讲授示范、举办技术讲座、专业培训、函授和农民夜校等,把科学技术送到干家万户,传授到田间地头,培养一支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三要积极引导农村逐步实行农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条件成熟时对农民实施“绿色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农村急需的农业技术骨干和带头人的培养。

2.5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筹资渠道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农业科技推广培训投融资体系。一要强化国家拨款的主渠道,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二要完善间接融资体制,设立科技推广培训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到科技推广事业,使之逐渐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重要资金来源。三要鼓励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部门兴办经济实体,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四要鼓励金融部门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积极支持农业技术培训项目。

3参考文献

[1]杨小云.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330-331.

[2]梁敏辉,吴磊.我国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集体经济研究,2007(05S):165-166.

[3]马桂花.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32-233.

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重要性;存在问题;措施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指所具备的文化科技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它通常反映农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文化科技知识越多,接受和掌握先进技术的意愿、能力就越强,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和劳动收入就越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强。

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基础地位弱、农村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慢,是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破解“三农”问题,核心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和富裕农民,这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检视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不难发现,农民的低素质与低收入之间已形成了恶性循环。不解决农民的素质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第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极为密切。微观上,农民文化程度越高,户均收入也越多;宏观上,农民文化程度指数越大,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也越高。根据国家统计局1989年对6.7万户农民的跟踪调查,文盲户人均收入443元,小学户543元,初中户616元,高中户640元,中专户741元,说明对每一个农户来说,文化程度高者人均收入也多。又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统计,199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600元~800元、800元~1000元、1000元以上的四类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指数分别为5.47年、6.54年、7.03年、7.19年,说明文化程度指数高的地区,其农民人均收入也较高。

第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比较低,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有限。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为:文盲或半文盲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这种状况一方面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富余劳动力多,转移出去的少;体力型转移出去的多,技能型转移出去的少。因此,对于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来说,要寻求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劳动环境相对较好、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的工作岗位,就必须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扩大就业选择性。

第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科学化,是一种发达的科技型产业。其中,科学技术是其核心和生命线,失去了科学技术的支撑,现代农业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和基础。而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又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直接运用者。因此,从长远发展看,只有加速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农民走上可持续的致富道路,使农业走上可持续的发展坦途。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传统思维模式束缚严重,重视不够,培训责任不明确。从领导方面来看,长期以来,农民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政府对其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这是农民教育发展迟缓的思想根源。此外,由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短时间内难以见效,与我国现行的领导政绩考核制度在时间上存在有一定的矛盾,与之不挂钩,缺乏定量的指标,这使得许多地方领导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工程不感兴趣。从农民方面来看,农民由于受传统农业耕作意识的影响,小农思想意识浓厚,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民为了眼前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思想造成农民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第二,经费投入不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无法保障。投入和科技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两个重要的推动力。然而据统计,国家每年只有5000多万元农民科技培训经费,平均到全国每个农村劳动力不到0.1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费用。由于农民传统意识和经济状况以及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的限制,使农民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带有公益事业的性质,需要政府有专门的资金保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第三,形式主义严重,盲目性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无长远规划。各部门组织和实施农民培训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使得农民培训工作往往是以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出现,不能按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工程来落实。

第四,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缺乏针对性,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组织培训的机构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理论脱离实际,科技与生产脱节,科技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不对称。这对于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的农民来说,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措施

第一,要着重解决好认识问题。首先是各级领导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关键。各级政府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列入议事日程,制定规划,落实计划,专人负责,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目标、有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年年有进步,不搞花架子,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其次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注重通过广泛的、经常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增加收入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

第二,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由于目前农民收入较低,大多无法负担科技培训费用,如果花钱培训,大多数人将不会参加。因此,农民培训必须以义务培训为主。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农民素质教育经费到位。

第三,走科技兴农之路。科教兴农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大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于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农村青年,可以进入职业高中或农业中专学习。职业高中和农业中专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适应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农业生产人员和妇女,应将文化教育与科普教育结合起来,扫除文盲与扫除科盲结合起来;在形式上,可采用录像片等电教形式,技术人员到“田头地脚、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操作,把课堂办在农户的田间地头,工地岗位上;对有一定基础的农民可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教他们新技术、新工艺,让他们真正感到学有所用。新晨

第四,探索农民科技文化培训的长效机制。组建现代农民科技图书馆,创建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媒体和网站,农村版杂志,家喻户晓的必读书。农民信息闭塞,农村远离信息化社会,信息不畅通。因此,应组建现代农民图书馆,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和农产品销售,使农民及时获取农业生产的有关信息,提高科技水平,掌握农业生产的主动权。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已经走进了农村的千家万户,每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已成为农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村村通闭路电视工程,使广大农民能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天下大事,沟通农村与外界的联系,让农民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展视野,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技术、农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自觉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经营,转变观念,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增加收入。开展经常性的“三下乡”活动,探索科技下乡和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定期组建优秀的农业专家、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培训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科技示范户”是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相比较而言,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较高,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当地农民,说服力和感召力很强。因此,要大力培养、扶持“科技示范户”当样板、做示范,传授技能,以收到一户带多户的效益。要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通过此举,可大大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广大农民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参考文献:

[1]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日报,2005-12-20.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在《2005年农村经济绿皮书》,2005-12-20.

[3]王亚秋.中国与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5-4-5.

[4]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把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首位,2005.

[5]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新农村建设要走科学发展之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2006-1-12.

[6]王延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光明网.

[7]三学社成员、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李长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23.

[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1):208.

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失地农民 就业培训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23-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增加。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就业岗位,也就失去了维持家庭生计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严峻形势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措施来看,现有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路主要集中在补偿和保障上。但是,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和保障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最基本生存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首先要转变思路,从保障生存转向促进发展。只有给失地农民提供一种发展机会,维护失地农民的发展权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现有的补偿和保障措施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当前的焦点应放在培训和就业上,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由从前的一条腿走路(生存――补偿和保障)改为现在的两条腿走路(生存和发展――培训和就业)。因此,要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问题,其关键就是要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这是确保失地农民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研究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笔者在陕西西安曲江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根据问卷调查反映的状况,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现状,并提出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对策。

一、西安曲江新区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西安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遗址为中心,区内拥有秦二世陵、汉宣帝杜陵、唐城墙遗址、大慈恩寺等文物古迹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新区。曲江新区所辖13个村庄,乡村人口近2万人。本次调查共随机调查了316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下:男性占54.4%,女性占45.6%;年龄35岁以下人数占24.4%,35~55岁人数占49.4%,55岁以上人数占26.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人数占12%,初中占52%,高中占28%,中专占3%,大专及以上占5%。从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性别及年龄分布合理,被调查受教育程度的分布情况和整体受教育程度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所调查的样本数据能较好地代表村民各方面的态度与意见。尽管调查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针对当前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能够以小见大、或多或少地管窥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现状。

二、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分析

1.失地农民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失去土地后,变成了失地农民,成为农民与城市市民的中间群体,被推向劳动力市场,与城市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一同竞争就业岗位。失地农民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技能等方面都不占据优势,又没有针对失地农民保护性的就业措施,某些招聘单位甚至还有明显的歧视农民的现象。调查显示(见图1),35岁以下年龄组被调查者正在工作、现在失业和一直没有工作的比例分别为30%、34%和36%;35~55岁年龄组被调查者的三项比例分别为25%、29%和45%;55岁以上年龄组被调查者的三项比例分别为12%、44%和43%。值得注意的是超过1/3的年轻人一直没有工作,而中年组中也有近一半的人一直没有工作。而这些人中分别有76%和59%的被调查者愿意找一份固定收入工作。由此可见,失地农民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大龄失地农民的就业更为困难。

2.失地农民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及技能普遍较低。农民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难以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尤其是工业化程度较高企业的用工需求,它是失地农民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根据问卷调查:一方面,45岁以下的劳动人口中,以受过初中及以下教育的群体为主,约占64%,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就业面窄;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缺乏,78%的被调查者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竞争力不强。对于不懂技术、不懂管理的失地农民而言,在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中基本无法立足,在产业层面上只能在一些劳动密集性企业、服务性行业从事一些低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

3.就业观念陈旧导致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失地农民落后陈旧的就业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实现再就业。根据问卷调查的状况,城郊农民借助其区位优势,生活水平提升得也比较快,因此对劳动报酬期望值高于自身的工作能力,从而造成了再就业困难。调查结果显示:45岁以下的劳动人口中,60%的男性要求月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并且不愿从事苦、脏、累的工种,这就与“能吃苦、报酬要求低”的外来务工人员形成鲜明对比。大量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方便管理,一般都倾向于选择吃苦耐劳、年轻力壮、对工资待遇要求不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强烈的地域和生活优越感,使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不愿屈身于一般性就业,从而错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部分农民的小农意识过强,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考虑过以后的长远利益,没有树立就业优先的意识,手中暂时有些征用耕地所获得的补偿安置费,生活还没有发生较大的危机,就业紧迫感不强,从而影响农民的再就业。

4.失地农民大都有强烈的培训意愿。调查显示,失地农民开始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大都有强烈的培训意愿(见表1、表2)。一方面是失地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转岗就业压力的驱动,或者说是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内在需求的驱动,才迫使他们走上了职业技术培训之路。另一方面,除了就业方面的压力之外,收入本身也是驱动失地农民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原因。从事技能要求较低的售货、搬运、清扫等简单体力劳动职业,职业极不稳定,更重要的是工资低,技术工种却恰恰相反。何况从事技术工种的失地农民,有很强的职业荣誉感和人格满足感,这种心理对失地农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失地农民唯有通过接受培训,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技能水平和职业应变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调查数据还显示,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和渴求存在着较大差异。从年龄层次看,年龄越轻,愿意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程度越高,而年龄越大,则愿意率越低。由此可以看出,55岁以上的失业农民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难度较大。调查还显示,在打算找一份固定收入工作的被调查者中,有84%的人愿意参加就业培训;而有42%不打算找工作的被调查者也愿意参加就业培训,这体现传统的“技不压身”的观念。

5.失地农民技能培训意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及职业教育的缺乏,在愿意参加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的就业意向中,主要选择是进城务工、进厂或创业,并且较多地选择了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和实用性较强的创业,如营业服务、计算机操作、维修电工、驾驶和服装设计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在被调查者中(见表3),除了22.7%的人没考虑过自己参加何种培训以外,希望参加汽车驾驶与维修、自主创业的专家指导、计算机操作、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及其他项目的培训均占被调查者人数的10%以上。男性选择最多的培训项目为汽车驾驶与维修,其次是自主创业的专家指导及其他。女性选择最多的培训项目为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其次是计算机操作及其他。许多人并不清楚想学点什么技术,但大部分人表示培训项目要与就业相关。有超过10%的被调查者希望接受自主创业的专家指导。

三、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对策

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状况不容乐观。为了充分发挥就业培训对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再就业的积极作用,针对政府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有效开展培训活动,如何增强培训效果以及有效调动失地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对策。

1.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城市化是在政府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对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也应由政府主导。对此,政府要加快制度建设,建立职责明晰、运作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体系,健全工作机构,明确目标责任。在各地区可成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领导小组,将失地农民培训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失地农民培训事业,制定有效的失地农民培训政策规定,加大对失地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同时,还要发挥社会力量、企业筹资参与失地农民培训,形成多元化的失地农民培训投资体系,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再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确保失地农民权益的真正实现。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习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学习和掌握生产实用技术为重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基本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一是就业基本素质培训。对失地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培训,这是提高素质的基础;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意识、择业指导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掌握择业方法的途径;培养新的意识和观念,如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价值观念、法律观念等,使他们能尽快适应现代文明的工作环境。二是职业技术素质培训。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高他们的相关技术与综合素质,以适应当地经济和用工单位的要求,提高失地农民的市场就业率。三是开展创业培训。从培养一批创业引领人的角度出发,可对有一定经营头脑和经济实力的人员进行创业培训,鼓励他们办厂、开店。四是综合文化素质培训。在失地农民中加强思想建设,引导失地农民树立市场经济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加强法制观念和公德观念,使他们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安定。

3.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为了提高失地农民竞岗能力,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其中包括:一是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具有行业特点、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三是与企业合作,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送教师、教材到企业,将培训课堂搬到企业、搬到现场;使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接受基本的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此外,还可以尝试由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的“订单式”培训;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菜单的“超市化”培训,学校下单、企业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制”培训,“企业+培训机构+失地农民”的“联动型”产教结合等培训模式。同时,还要善于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灵活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总之,要能在尊重失地农民的选择,按照他们的要求安排培训时间、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创建灵活高效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方式。

4.注重培训质量。只有好的培训质量,才能确保失地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才不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与流失,才能让培训真正有效,达到对失地农民培训的真正目的。为此,一是政府要严格考核与认证各类培训机构,实行培训质量资格认证评审制度,及时取消不合格的培训机构。二是培训机构要注重对培训师资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培训工作的保证。对教学人员实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做到优胜劣汰,及时补充新人,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三是培训机构要做好教学效果跟踪反馈工作。及时向失地农民和用人单位收集反馈意见,重点关注失地农民对已接受的培训的反馈意见,与此同时还要和用人单位沟通以便了解他们对员工的评价,其中要特别关注已实施的培训和企业对员工实际要求的差异度和协同度。然后把这些情况综合汇总并仔细分析,对于好的方面在后续的培训过程中要继续保持发扬,对于不足有缺陷的方面要吸取教训加以改正。四是政府可以尝试建立失地农民培训奖励基金,用于激励调动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培训数量大、质量高的培训机构和有突出表现的个人应重奖。

5.加大宣传力度。为调动失地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来扩大培训活动在失地农民中的知名度。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在群众集聚的场所摆放宣传展板,设置报名服务台;在各个行政村张贴海报,发放传单;开设长期热线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失地农民关心的重点信息,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有关信息传达给广大失地农民。与此同时,还要经常总结和评估宣传效果,结合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宣传计划,以期不断提高人们对培训活动的知晓程度,为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7JK116)]

参考文献:

1.郑风田,孙谨.从生存到发展――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经济学家,2006(1)

2.张爱婷.论被动型城市化中失地农民就业转移机制[J].商业时代,2007(19)

3.黄祖辉,俞宁.失地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4.张小玲.对失地农民开展培训的思考和实践[J].新农村,2006(1)

5.夏涛.统筹城乡发展中重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考察[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2)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安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篇4

今年上半年,*县农培办根据市农培办要求和县委具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现场会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调整组织机构人员,强化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共培训农村劳动力7564名,其中“转业农民”的技能培训1840名,“专业农民”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50名,“务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2610名,预备劳动力培训1464名。

一、贯彻精神,借鉴经验,调整机构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现场会后,县委再次召开培训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市委包哲东副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经验,专题研究深化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县委要求相关部门要在思想上进一步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现场会精神,切实抓好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调整人员,健全机构,充实专兼职干部,落实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努力使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结合实际,强化措施,开展培训

年初,我们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了《*县2005年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意见》,落实专项培训经费250万元。

一是调查研究,开展基地培训。为整合培训基地,促进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4月份组织人事劳动、教育、农业等部门到瓯北等地对我县的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将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培训基地认真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估,择优上报一批基地作为县级培训基地报县农培办审核认定。到目前为止,已有10家基地上报,培训的范围包括泵阀、裁缝、计算机等一些符合我县主要工业产业发展的专业。

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工作。各培训负责单位根据县委2005年度实施意见精神和实际工作需要,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科技局以培训农村先进技术为主,组织我县13位农村技术骨干到杭州进行了为期10天的培训;农业局和科协以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结合各乡镇农业发展特点,开展了蔬菜、畜牧、果树等专业的培训;人事劳动和经贸部门以技能培训为主,开展了多期计算机、电工和家政服务培训;教育局以我县职高为载体,针对山区学生开展了裁缝、畜牧养殖业等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充分就业。为了适应我县泵阀产业发展形势,给待业青年提供培训和就业良机,2月份我县成立了*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面向*籍具有技校或职高学历以上的待业青年、普通大中专毕业待业青年、普职高三分流学生,开展泵阀实用操作技术培训,培训经费由县农培办、企业、学员各承担1/3。目前第一期培训班的50名学员已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学员培训后,经劳动部门和企业共同验收合格,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即由瓯北镇的较大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验收不合格学员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合格后由企业录用。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宣传不到位,农民培训的热情不高。由于宣传工作做到不够,使一些农民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且由于我县滞留在家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就业竞争力差,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各乡镇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工业和农业重点乡镇培训工作开展的比较好,一些贫困落后的乡镇培训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训项目开展不平衡。目前,我县的专业农民培训开展的比较好,绿色证书、农函大培训工作力度非常大,而务工农民和转业农民的技能培训人数比较少。四是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不到位。由于目前企业用工需求量不大,加上一些培训机构自身条件的限制,劳务输出供需见面会和本地用工招聘会质量不高,服务工作没有完全到位。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和完善工作机构,特别是四个专业培训小组和各乡镇的培训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使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加强县农培办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发挥他们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抓好我县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开展县级培训基地认证工作,加强对培训基地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建立信息交流、工作通报、调查研究等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

二是结合我县产业结构特点,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工作。继续采用订单培训或定向培训方式,联合我县奥康、红蜻蜓、报喜鸟等一批知名企业,引导企业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重点结合我县服装、泵阀、鞋业等产业结构特点,充分利用*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开展服装、泵阀等实用操作技术培训,使更多的农民不断掌握实用技能,以适应我县产业发展需要。全面实施劳动力培训“双后双百”工程,使我县初、高中毕业后的分流学生百分之百参加培训,百分之百能够转移就业。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和劳动力转移平台,进一步做好培训农民就业工作。在用好县财政培训专项扶持资金250万元的基础上,我们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工作,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努力形成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参与培训的良好局面。积极拓宽劳动力转移平台,通过建立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依靠法律援助中心,采取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对已培训的农民提供劳务信息服务、诚信担保和法律援助,促进农民真正转移就业。

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篇5

培训内容方面的问题

培训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农民工就业实际需求不相吻合。一些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上与农民的需求有差距,既与实践相脱节,更不能让受训者立竿见影。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普遍感觉培训内容“用不上”,造成“不学白不学,学了也白学”。

培训内容单一、雷同,针对性不强,且多集中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上,缺少对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培训。目前基本上很少开设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当前大多数培训都集中在裁剪缝纫工、电焊工、厨师、美容美发等专业。这些工种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都很低,对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有限。

培训内容多侧重技能培训。目前培训多是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但注重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涉及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法律法规常识讲座和城市文明常识、心理健康知识辅导等培训很少。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本领虽然得到了加强,但就个人综合素质而言,仍然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培训资金方面的问题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民工想培训和被培训的瓶颈问题。当前培训资金分配在各个部门,导致各自为政,使培训形不成合力。

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制约农民工培训工作。根据《20__~20__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政策措施,农民工的培训资金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负担。现实中农民工培训主要由政府埋单,农民工没有承担费用的能力,而企业则没有承担费用的意愿。要增加培训投入,由就业专项资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补贴,目前看来仍显不足。在一些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地,贫困县的财政收入50%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县财政根本无力划拨资金用于补贴农民培训活动。培训内容“缩水”,造成培训形式走过场。

农民感觉培训费用太多,“不划算”。农民工要参加培训,除培训费外,书本费、考试费、生活费、职业技能鉴定费、职业介绍费诸项费用少则数百元,多则几千元,这就把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挡在了培训门槛之外。

培训资金分散,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目前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补助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同一培训科目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补贴额度,导致培训机构收取的培训费用难以确定,使农民工培训的效率很低。另外政府虽然明确提出以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农民工职业培训,由于使用范围狭窄,审批很严,往往是下半年财政拨款才到位,从而造成一方面失业者急需帮助,另一方面又有资金结余过多的现象。

职业教育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农业职业教育又是弱势中的弱势。农业职业院校难以投入大量的资金与师资来专司此项工作,影响培训效果。

培训时间方面的问题

农民工不能自主选择培训专业的培训时间。部分农民确实有参加培训的意愿和需求,但由于不能灵活自主选择培训时间错过培训机会,没能参加培训。目前,对农民工的免费短期培训时间在2~3个月,像厨师、缝纫、车工、焊工这类专业,两三个月的培训确实难以熟练掌握,导致部分农民工不愿参加培训。另一方面培训时间过长,参训人员难以保证学时,农民工又担心耽误找工作,从而影响到了培训效果。

培训观念方面的问题

有些地方仍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的领导和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仅停留在口头上,具体问题落不到实处。

大多数农民工还没有意识到培训学习的重要性。农民工自主参加就业培训意识淡薄,对培训工作认识不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农民工大多数文化底子差,学起来很费力,很多人常常因为没有信心半途而废。

一些地方政府以为将农民工送进培训班就万事大吉了,认为“培训能让返乡农民工有一个地方呆着,不闹事”就行了。

培训体制方面的问题

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部门多,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职责范围没有明确划分,自成体系,互不联通。纵向层面省、市、县、乡建立的科技素质培训资源未能相互有效地衔接。横向层面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近20家,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培训等。

在培训中没有很好地调动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中的积极性。企业培训对农民工提高实用技能、增强操作本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缺位现象。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监督机制,多数地方政府只是把培训费往下拨付,没有跟踪检查培训效果、考核培训工作成效。由于监管不力,有的培训学校(点)存在学时不足、学员流失、有少数冒名顶替现象等问题。更有甚者,一些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和人员钻政策的空子,挪用资金,搞假培训,编造名册,骗取国家的补助金。

对策措施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的引导性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多方参与、整体推进,重点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局面。

强化组织领导。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一个组织、法律、政 策、投入、师资、资源“六到位”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将农民教育培训真正纳入“有领导、有机构、有场地、有内容、有特色、出实效”的正常运行的机制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资金投入。一是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农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的潜力和空间,有效整合各级各类农民培训及教育资源,强化基地建设,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二是加大农民工培训资金投入。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培训教材补助、聘请师资补助、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补助和经济困难学员食宿补助等,不能挪作他用,更不能兑换或变相兑换成现金。

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 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了巨大的成绩,城乡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对来讲,农村的发展还是要缓慢许多,一些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加之农村地广人稀,村屯之间距离相对较远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等方面,都较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差距,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农村仍然是最落后,发展最缓慢的区域,农民仍然是收入最低的一个阶层,国家虽然想方设法来增加投入,但缺乏稳定的机制,农村的资金投入仍然是杯水车薪,发展的步伐远远追不上城市。

由于自然条件及历史的原则,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文盲、半文盲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农民受教育、职业培训以及技能培训的机会少,普及率也不足,加之文化程度的限制,接受知识及信息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所以即便是受过培训,培训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这些客观的问题,都导致当前的农民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影响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质量,许多农民无法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和培训。

1.2 农民思想意识落后,在学习和取得信息上不主动

农村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信息闭塞,虽然现在媒体十分发达,网络在农村也相当普及,但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网络的利用率也是十分有限,加上传统思想及小农意识的影响,很多农民仍然持有旧观念,思想保守,对于新事物、新知识、新思维有抵触心理,接受程度和心理调试期要很长的时间,缺乏突破精神和变革思维,大部分农民认为有田种就行,不需要什么培训,也不需要什么证,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教育培训都是被动而为,农民在这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1.3 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匮乏、培训经费利用率低

当然我国的农民教育培训这块,主要还是以政府倡导并组织实施,资金的投入上还是经政府为主,虽有投入却十分有限,加之管理上的问题,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在一些地方仍存在教育资金挪用和分散使用的问题,培训经费少而且利用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所以多数地方的培训结果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1.4 缺乏与新型农民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机制体系

虽然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提倡农民的教育培训,也认识到农民培训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情况的限制,导致培训的机制不健全,缺少统一的规划管理,农科教各自为政,影响了教育培训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4.1 农民教育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教育方式落后单一

由于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根据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切实需要出发,所以在教育培训时,教学的内容脱离农民的真正需求,与农民的生活脱节,这就导致农民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培不培训都一个样,教育的重要性在农民心中大打折扣。

1.4.2 农民教育培训结构不够合理,办学模式单一,教育模式滞后

培训的结构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很难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办学的模式缺乏互动性,僵化单一,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新型农民的发展要求,教育模式的落后,导致教学水平和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

1.4.3 师资力量薄弱、水平良莠不齐,培训质量难以保障

农业是个发展相对缓慢而且十分落后的行业,所以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人才,这就导致培训的师资力量不足,既懂生产又有理论水平的老师很难找到,有实践的往往理论水平不高,心里有讲不出什么来,有理论的一般多数是院校出来的学生,多数不愿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只有理论而无实践,这也使得培训水平难以提高。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的主要对策

2.1 树立以农民为本教育思想,健全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和体系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组织保障;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适应农民需求的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经费为主,调动社会力量保障培训资金稳定,同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农民为教育根本,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2.2 树立以实用为目的教育理念,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强调实用为先、技能为主、增收为重,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有机衔接,以农村为教育阵地,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探索出符合本地民情教育培训模式,根据区域产业和经济的特点特色,建立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动态管理模式。

2.3 树立以实效为原则教育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管理和实用教材体系

农民的教育培训,重在实效性,要学习致用,学而能用,学会便用,由于农民文化限制,这就对教师团体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一个过硬的教师团队,要求经验丰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且还善于同农民打交道做朋友,稳固教师队伍。大力推进教育培训的课程和教师改革,构建实用的科学的教材体系,改善教育培训方法,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使得广大农民真正能从教育培训中学有所长,得到收获。

2.4 树立以质量为教育生命理念,健全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考评体系

确保教育培训质量,确保农民学有所成的同时学有所用。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一定要从农民的实际要求出发,尊重农村和农民现实条件,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质量监控的对策与措施。要建立科学的农民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质量评估。不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确保农民学习质量。

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多元机制构建分析

一、引言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又取决于农民的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但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低的客观现实严重制约其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农民工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农民工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才能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根本问题。培训是为了提高劳动者主体的素质,是为了提升其智能和技能。事实证明:农民工转移必须依靠科学的培训,而科学的培训又必定促进农民工的有效转移。培训农民工,不但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修养、科技水平、道德法律知识。而且是继续为工业发展增强竞争力,为城市繁荣增加活力,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根本动力。

二、当前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对劳动力培训认识不足

农民工培训工作本身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不能为当地政府直接提供税源,相反,还需要增加政府投入,加重财政负担。目前有些地方的政府和业务部门对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尚不重视,不拨专项经费,不组织专门机构,致使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很难开展起来。有些用人单位也不愿意多投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对周期长、见效慢的“软投入”不够重视,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

(二)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然而,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都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但却远远不能弥补培训支出的需要。由于经费短缺,一些地方只开展一些短期的、零散的引导性培训,农民学不到一技之长。农民的收入本身较低,经济基础薄弱,没有足够的钱用于培训或学技术,特别是对培训周期长,费用花费大的技能培训,这个矛盾就更加突出。

(三)培训与就业矛盾突出

首先表现在“培非能就”。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往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有被征占土地的农民等,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许多参训人员往往年龄比较大、观念比较陈旧、文化层次低下。这些人员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效果很差,就业难度较大。其次是“培非所用”。因为就业岗位数量少和就业条件限制、用人单位的挑剔或待遇不公等问题,导致培训的知识、受训的对象被弃荒的现象很普遍。第三是“用非所培”。部分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的人员,经过培训获得合格证书或等级证书后,没有被企业安排到相应的技术岗位上,而是被安排在劳力型的岗位上。

(四)参训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参训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整体素质较低,造成培训质量不高,转移成功率相对较低。农民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技能培训的效果。目前,农村20~40岁的青壮年劳力大多数已外出务工,留在农村中的多数是中老年农民。由于文化层次、年龄等因素,其中不少农民对技能培训不感兴趣,受训意识淡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较差,对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存在畏难情绪。技能培训的难度也会因此而加大。

三、构建农民工培训多元机制的对策

培训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不仅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因素,应有长期的眼光和规划,在逐步完善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同时,要逐步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管理,不断探索农民工培训的特色之路。

(一)加强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加大培训投入力度

将农民工就业工作和培训工作置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统筹考虑,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建立对本地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失地农民培训与外来劳动力的培训的领导机制,将主要职责分配到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的力量,尤其要加强劳动保障和监督执法力度。理顺培训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引导和宏观制度建设,全面改善培训和就业中的各项服务,提供政策激励和加大经费投入,以保障农民接受到高质量的转移培训。

(二)转变观念,多方结合,实现共赢

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发展。要充分重视,转变过去职业培训的观念和模式。农民工培训是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表现之一就是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培训本身,更需全社会对农民工的真正关注,需要对他们的生存状态有更真实的了解。与培训农民工的城市文明素质相比,提高城市居民的平等意识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对农民工的培训不能仅限于政府和企业,还应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来进行农民工培训。

(三)建立健全就业机制,改善农民工创业和就业环境

建立起正常、稳定、有效的农村市场化运转机制。培育和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是政府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在自发流动阶段,波动性大,不易管理。要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含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使用。

(四)扩大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工后顾之忧

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将进城农民工及异地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保障制度,加强工伤、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

四、结束语

农民工培训将是我国今后教育的一个新增长点,是一项基本国策,国家正在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既是艰巨的任务,也是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甘立乾,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培训之我见[J],农村经济,2007,(8)

[2]方轮,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中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研究――来自广东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06,(3)

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篇8

内容摘要:文章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结合绍兴县农村经济实际,从三方面阐述了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对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列出目前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建议意见。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地位存在问题意见建议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课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属全国十大经济强县,但70%以上的人力资源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已成为绍兴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如何进一步加快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把农村劳动力“包袱”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自身能力决定了三农问题能否真正得以最终解决。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三农问题已非同一般,主要体现为四个转变,即:农民向市民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资料显示,2002年全县三产比例中农民占GDP比例不到7%,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仅占8.9%,而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占到91.1%。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这些劳动力要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从事简单农业劳动的农村人口转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这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条件。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越来越大,农村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同志曾经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绍兴县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要靠强大的人力资源作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劳动力是农村社会闲置的“存量资产”。我们要把农村人力资源这个丰富的“存量资产”盘活,让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迸发出来,让蕴藏在农村的巨大发展潜力喷涌出来,必须要加快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九十年代末我县完成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物质形态的存量资产;现在我们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则是盘活知识形态的存量资产,这种资产更具倍增效应,其作用和影响无异于一场深刻的农村变革。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全民素质,创建学习的有效抓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相当之快,如果不注重学习,靠吃老本,今天的人力有可能就会变成明天的庸才,这就对农村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动力无论是从事农业还是非农产业,不管入城还是进企打工,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否则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机。绍兴县是全省首批教育强县,基础教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在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还是一条“短腿”。而通过农村人力资源的持续、深入开发,可以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民的科技、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素质,促进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架构,加快知识型农民的成长。

二、当前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前提。尽管我县经济较为发达,近年来,已吸纳了大量农民就业,但受主客观诸多因素影响,仍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闲置在农村。一是受自身素质的制约。统计资料表明,全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学历以上的为6.56万人,占10.7%;初中学历22.52万人,占36.5%;小学以下的32.08万元,占52%。女性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比男性多出6.4个百分点,大量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由于其知识化程度不高,技能缺乏,导致接受信息慢,适应能力差,从业范围狭小,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力。二是受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制约。虽然我县已打破了城乡就业“户籍壁垒”,取消了种种不合理收费,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根深蒂固的城乡不平等仍阻挠着农民向城镇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以隐性失业的形式散布在农村,特别是失土农民既失去了土地,也没有工作岗位,又不能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待遇,农村劳动力要享受城镇待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三是受外来劳动力冲击的制约。目前,我县经登记在册的外来工就业14万人,预计未来五年,我县将新增外来劳动力3万人,外来工与本地农民相比,更能吃苦耐劳,且工资报酬不高。在同等条件下,企业更乐意招收外来工,造成没有一定技能的本地农民很难找到工作。与此同时,我县农村新增劳力市场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大量廉价的外来工涌入我县,给本已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供给更是雪上加霜。

2.农村技能培训现状不容乐观。我县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全县技术工人仅为29192人,其中初级工19204人,中级工9256人,高级工406人,技师320人,高级技师6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培训主体分散化。技能培训资源比较分散,政出多门。据调查,涉及劳动技能培训考核,并具有发证资格的部门有七个,全县18所成人学校,156名教师,布局散,规模小,设施差,资源实际利用率也不高。二是培训机制利益化。一些培训机构办学思想不端正,着眼于部门利益。由于实行考教一体化,培训机构实际上就是考核机构、发证机构,致使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培训内容僵化。教学业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偏重于企业职工“点菜吃饭”,当家的常用培训项目就这么几个,常年不换。培训形式单调、不灵活,大多沿袭了普教型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缺乏吸引力。四是培训时间短期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追求“短、平、快”,短期培训占了较大比重。成人学校普遍参与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虽然可以获得一部分经济收入,但从总体看,造成低档次重复分散办学。

3.学校培养与地方人才需求存在脱节。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县职业教育取得了蓬勃发展,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也是越来越高。而从目前我县职业教育现状看,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教师很少深入生产第一线或深入农村调查农业现状与需求,对农村究竟急需哪方面人才不甚清楚,因而学校花大力气培养的人才可能并不是现实所需要的。另一方面,不少职业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存在着注重向外输送人才,攀比城市就业率,忽视本土人才开发的问题,从而导致学校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方式等方面与农村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组织和资金投入。从调查来看,近几年来,虽然我县对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政策资金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从总体来看,对如何深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怎样筹集,有谁承担,如何支配等诸多方面缺乏统一的制度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到目前为止,绍兴县还没有出台一项有关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意见,各部门、各镇街基本上各开门户,各行其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

三、加快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1.明确一个目标。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抓手,以增强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重点,全面开发和提升农村人力资源,促进我县从农业人口大县到人力资源强县的战略性转变,为我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服务。具体而言,可在“三个一”上下功夫。一是构筑一个网络化现代化开放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打破部门分割,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三级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把县职教中心办成全县性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依托中心集镇,将区域性成教中心办成集企业职工、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化教育机构;以各镇街成教中心为基地,设立教育点;有条件的村还可建设多功能的“农民文化教育中心”。二是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全面普及初级工培训,重点抓好中级工鉴定,突破考核高级工资格,尽快改变技术工人短缺的局面,使全县职业资格证率有一个大的提高。三是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民远程培训工程”等五大工程,使受训农民的总体上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

2.推进两项改革。一是推进办学体制的改革。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成人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结合。1多元化发展。要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发展农村职业学校。各职业学校要根据我县经济发展实际,科学设制专业和课程,适度超前,多元发展。2区域化布局。以创建区域性成教中心为载体,改变目前成校“小而散”的状况,实现区域内归口分类、联片统筹,协调培训项目,做到资源共享。实行成职分离,成教中心不再招收职高学生。引进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⑶标准化校舍。加大投入,统一标准,统一形象,用五至五年时间,完成对成教校舍的改建、扩建和重建。新校舍要具备多项功能,融党校、团校、妇校、人口学校、法制学校、农函大、老年大学等为一体。3市场化运作。成校的基本定位仍然是公益性、服务性、社区性的教育培训中心,但培训内容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贴社会,紧贴农民,紧贴市场,符合产业发展方针。把竞争机制引入成人教育领域,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允许有条件的民办机构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对民办培训机构与成人学校一视同仁。4现代化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克服课堂授课单一模式,积极组建实习场所,探索采用学分制,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推进用工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在技术性职业工程中建立起素质门槛,推动劳动者参加必要的职业培训,做到上岗必先持证。职业介绍、企业招工和个体工商登记等环节要严格把关,确保持证上岗必须先持证。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要实行低收费、优服务、广覆盖。严禁乱收费、虚考核、滥发证等行为,实行社会监督和举报制度。认真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考教分离,可考虑设立统一的职业技能考试中心。拉开技术工人与普通工人工酬档次。争取五年内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基本上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初级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70%以上。

3.强化四项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一是订单培训。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收集用工信息,联系输出单位,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培训一批,合格一批,输出一批,走培训、发证、输出“三位一体”的新路子。二是技术培训。建立有效的职工培训体系,开展职前、职中、职后的全方位培训,满足劳动者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为职工创造不断受教育的机会,实行企业培训和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努力与企业支持相结合,尽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特别是复合型技工和高级技工。三是转移培训。通过“农函大”、“农夜校”等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注重对失地农民的转岗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机率。大力推行创业培训,增强创业意识,掌握致富本领,提高创业能力,用知识和技能武装农村劳动力,改变依靠体力生存的状况。积极开展第二技能培训,形成“一专多能”技能结构,使农村劳动力素质适应现代文明要求。四是学历教育。大力普及高中段教育,使我县农村新生劳动力高中文化程度达到90%以上。与有关院校合作办班,举办农村特色的大专班、本科班,改变目前农村人员受高等教育比例低的状况。

上一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范文 下一篇:如何学好农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