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1:38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民素质;教育

1.农民素质的概况

农民素质是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需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个人意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方面综合构成的广义范畴。其中,身体素质是农民素质的自然条件与物质基础;文化、教育、科技、个人意识、心理、思想道德素质是反映农民整体的一个水平和基本素质。

2、农民教育现状

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与“十五”期间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对于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农民的教育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民成人的教育情况并不容乐观,如下表1所示:

从表1中所例举的农民高等教育与农民技术培训教育中可以看出,学校数、学生数、毕业班数以及专任老师数均呈现出减少趋势,尤为突出的是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在1995年至2010年里由385万所减少到107万所,下降幅度超过70%,专任老师数与学生数减少幅度超过了30%。表中未列出的农民小学、农民中学与农民中等专业学校的学校数量,教师数和学生数都在降低,并且在2008年后都未纳入统计。

3.农业推广的教育领域

农业推广的教育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农业技术为载体,组织农民通过示范、试验、交流等方式对其进行开发教育,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增长农技知识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产生自愿变革意识,革新观念与行为,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改变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如今,农业推广的教育领域拓宽,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农业推广的教育是一种职业培训

农业推广教育通过向农民提供新技术、新技能、传授新信息、新知识,帮助农民掌握和应用新的科学知识和使用技能,使农民成为具有不同专长的农业人才。

3.2农业推广的教育是一种咨询服务

根据农民的各种需要,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策略、建议等,帮助农民在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上提高决策能力,从而科学合理的做出选择,解决发展生产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向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等各项技术一体化的链条服务。

4.农业推广在农民教育中必要性

传统的农业推广在农民教育中仅仅是对农民进行种、养为基础的技术上的形式,随着农村的经济不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的推广已不能够满足农村社会的需求,农民对教育业日趋产生多样化的需要。农业推广的教育也日趋做出适应性的变化。从培训、教育、咨询、传播信息等各方面为主要手段,用现代的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技能去适应当前新农村的要求。根据农村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转变农民的观念和行为,从而提高农民素质,发挥团体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5.农民培训

5.1内容

农业推广和农民培训从内容与涵义来看,两者是统一关系。农业推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的过程,农业推广的本质也就是教育。农业培训作为农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农业推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培训是农业培训中一项重要的推广活动,在农民技术教育层次上,虽然包括初、中、高几个层次的教育,但是从实际来看,农民技术教育的侧重点还是以初级教育为主,农民培训的目标单一,中、高级职业教育在科技文化培训上极其薄弱,面对农村存在一个庞大的文盲和半文盲群体,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仍然偏小。农民初级教育的主要还是帮助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在农民培训的形式上,属于成人教育范畴,并且与农村基础性教育、农村职业性教育构成农村教育体系。

5.2核心

农业推广有多种环节的培训服务,其核心环节是农民培训,随着农业推广工作的内容与目标的扩展,农业推广各个环节的过程在不断延长,往前看延伸到农业科技研究环节,往后看延伸到生产环节之后的流通环节。但是无论怎样,农业推广的核心性质依然是其教育性。只有通过农业推广的教育对农民进行培训活动,才能把新的农业成果、新的科学技术、新的信息扩散农村、农业、农民中去,得到普及和应用。

5.3体系

5.3.1高职院校体系

高职院校资源宽广,可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将各类资源设施对农民开放,利用“双师型”优良的师资、发挥自身的应用项目、对课题进行研究以及推广和转化的优势,构建成以农民培训服务的体系。

5.3.2企业代表的社会组织体系

利用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和产业优势,带动农民学习科技,掌握科学技术能力,增加农民现代性,促进产业化的发展,整体的结合组成农民培训服务体系。

5.3.3农业技术传播体系

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改革,立足于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活力,加速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进一步的转变农业推广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的功能,建立了一套各类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和农企密切结合的农业推广技术服务的传播体系。

5.3.4农业推广是提升农民素质、农村教育的关键

农业推广工作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使农民素质的提高,但并不是说农业推广就是唯一提高农民素质的渠道。在实践中,农村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和其他的社会教育与农业推广密切配合,共同创造出最佳绩效的。学校教育作为正规教育,仍然是替身农民素质的主要渠道。因此,农业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改善农民素质,并且还可将自己特殊的功能与地位,为学校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

目前,我国在许多农村教育的发展困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较弱,在脱盲率与入学率逐渐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一部分高辍学率和高复盲率的。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及提高农民素质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呢?一是创造农民对学习的习惯和需要教育的氛围;二是让农民学了能用,用了有效。因此,农业推广的工作在农民中有效的发挥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的农业推广能够使农民真正的感受到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实惠性、有用性;感受到获得科学技术就是拥有实力,拥有地位,拥有财富;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最终让智慧替代愚昧,让科学替代经验,让富裕替代贫穷。没有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示范、实验、推广和普及,将无法得到农村教育积极的氛围,无法产生和提高农民各方面素质的有效动力。要认知,不能嫁接在应用于科学技术上的农村教育,获得丰硕之果很难。(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李炜炜. 对构建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3(2):198~200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农民工;教育培训;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4-0074-0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也称“进城务工人员”,指在城市或城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拥有农业户籍的工人。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更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群体既包括跨地域流动的进城务工农民,也包括在居住地县城内从事非农业产业工作的农民,前者一般称为外出农民工,后者一般称为本地农民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监测数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农民工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分布广泛,数据显示,2011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业占17.7%,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3%[1]。农民工劳动大军持续流入第二、第三产业,在我国传统体制之外打通了一条第一与第二、三产业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人力资源流动的新通道,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低成本劳动力。

“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动态过程。城市化既包括基础层面的人动区域从农村向城市转化,外出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就是这一转化的体现,还包括外出农民工在内的城市人口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量,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工业化过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会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改革开放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呈现突然爆发局面,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并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发展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规模巨大且方兴未艾的城市化浪潮越来越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数以亿计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耕文明迈进工业文明,从农民身份转向市民角色。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51.3%,城镇人口达到6.91亿。这组数据表明:我国仅用30余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历程。然而,突破50%的统计数字背后隐藏的是“伪城市化”,也就是作为城市新移民主体之农民工群体城市公民权的缺失,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农民工教育培训则直接指向公民权之一,即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受教育权。在城市化进程推进下,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面临着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突出问题。

正因如此,城市化进程中各级政府对农民工社会政策在悄然改变,经历着从流动控制模式阶段、生存保护模式阶段到发展促进模式阶段的转变,当前农民工社会政策普遍关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或市民化,关注农民工发展而不仅是基本生存[2]。关注农民工教育培训则是农民工社会政策向发展促进模式转变的代表性体现之一,标志着经历了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付出的早期阶段后,农民工群体正在迎来整体素质提升的春天。但也必须看到,现行教育培训政策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素质提升问题,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及时应对的问题,这正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二、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回顾

有学者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0年)服务乡镇企业发展,关注县域内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培训;第二阶段(1991~2000年)服务城市社会发展,开始关注跨地域流动进程中的农民工培训;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服务城乡社会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农民工培训。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农民工培训政策得到不断推进和完善[3]。进入新世纪,为适应城乡社会转型发展对农民工素质的新要求,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重点转向以职业技能为重心的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大力开展针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素质提升的职业培训,取得了一定成就。

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第一次专门关于农民工的综合性文件,文件提出“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能力”,明确了农民工平等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成为指导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指向标。2004年,农业部等六部门共同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拉开了农民工教育培训行动的序幕,当年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农民工身份作出明确界定,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农民工对于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作了客观评价。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的就业制度,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体系,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政策制度,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作为权益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政策的重要内容又一次被提出。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特别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预备制培训,增强他们的城市适应和发展能力”,标志着农民工社会政策从生存保护模式向发展促进模式转型。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逐步建立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并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2015年以前为有需求的农民工提供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项适用于就业发展的实用技能”。

三、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民工荒”和“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民工荒”指农民工因各种原因提早退出劳动力市场。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沿海地区和内地企业纷纷出现“招工难”,很多企业因招不到合适的工人生产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农民工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其收入水平太低,导致农民工收入低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职业教育培训严重不足导致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农民工权益保障和社会福利缺失,农民工就业统计和制度缺失,等等。“民工荒”不是绝对的劳动力供应不足,而是劳动力结构性、技术性短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现的“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现象,凸显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矛盾,一方面是一些企业急于用人却无工可用,另一方面是许多农民工因缺乏技能而出现就业困难。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对农民工整体素质提出新要求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相依相随,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转型的进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升级带来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化,对低端生产工人的需求量逐步趋缓,而对中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同时,城市化进程带动农民工大规模快速转移,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二元结构下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效能严重滞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68.8%的农民工在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育培训[4]。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的背景下,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显得尤为迫切。以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并立足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目标的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入的几大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为北京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是北京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是吸纳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产业,工人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并关系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新生代正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对职业技能提升有强烈渴求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称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90后农民工,目前占全国1.59亿外出就业农民工的60%以上。新生代农民工投入产业大军并成为主要力量,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学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农民工价值诉求在从基本生存层面向发展层面转变[5]。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诉求的明显转变则使得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典型特征:一是身份认同发生变化,城市公民意识渐强。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上开始有城市化趋向,潜意识中有割断与“农民工”称谓联系的想法。二是理想追求发生变化,有强烈的个人价值。新生代较父辈相比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其中初、高中学历占绝大多数,部分还有中专和高中教育以上学历,并且生长环境变化拓宽了其社会视野,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主意识增强,扎根城市做一个城市打拼者的梦想执著。三是对技能认识转变,对实用技能渴求强烈。笔者对北京市朝阳区某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调查显示,8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技能培训证书,且持有的技能培训证书也多为初、中级证书。

(四)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实施中遇到诸多问题

1.用工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积极性不高

由于企业资金、人员、机构、生产状况等影响,企业把精力主要集中于生产运营和日常工作上,少量教育培训也是围绕企业直接利益开展,没能从企业和农民工的长远发展来看待教育培训问题。多数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由于经济成本投入和短期收益之间的权衡,甚至不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目前企业开展的有限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也主要选择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技能培训,对农民工感情、文化、心理以及生活的教育很少涉及。

2.管理漏洞造成培训经费的浪费

无偿培训农民工的“民生工程”,有时成了一些培训学校和管理部门牟取私利的“敛财工程”。2005年,农民工培训政策启动吸引了很多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至2007年短短两年间,北京市有100所承接农民工培训的职业学校和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筛选标准比较严格,乡镇以下户口并在培训所在市工作满1年且此年有单位给缴纳社保的农民工才能参加培训。在这一标准框定下,2005~2007年间,很少有农民工获得在次年参加培训的资格,同时存在着报批和监督管理漏洞,使部分机构有机可乘采取虚报培训人数的手段以获得更多培训经费的案件[6]。2011年6月,武汉市检察院公布查处农民工培训造假案件13件,涉补贴资金数百万元[7]。诸如此类问题在很多地区时有发生,使原本有限的培训财政补贴出现浪费和转移。

3.“教育培训供给不足”和“教育培训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存在

一方面,学校教育培训体系学制长、费用高,产学协同机制的缺失使学校难以随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而企业教育培训体系也在负重不堪中前行,在经营压力面前难以独立承担培训,使“教育培训供给不足”问题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有效需求没有被调动起来,一些地区农民工培训遭遇“冷场”[8]。农民工不愿参加培训有多方面因素:一是相当多的实用技能培训收费较高;二是由于工作紧张,农民工难以找出参加培训的时间;三是现行列入政府财政补贴目录的培训工种,对农民工吸引力不强;四是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免费或财政补贴支持的初级证书技能培训不热衷,希望财政补贴培训能够“提档升级”到高级别培训。

4.培训途径有限,社会资源利用不足

企业开展的农民工培训多为岗前安全及规范教育,内部自我教育培训是目前企业采取较多的培训方式,企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外包基本空白。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上虽能发挥较大作用,但因其特殊职能对企业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参与不足。由于农民工教育培训市场尚未形成,社会上专门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缓慢。虽然在我国少子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职业与成人教育系统生源竞争日益激烈,需要寻求生存发展的切入点,但众多职成教育机构远未充分投入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综上所述,使得农民工可选择的教育培训途径非常有限,同时许多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还处于闲置状态。

四、提高农民工群体素质的对策

上文分析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工群体素质提升是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协同过程,是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教育培训衔接的过程,是农民工和城市文化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民工缺乏文化自觉的环境下,农民工输入地政府、企业和学校应承担更多功能,并首先在课程体系和内容、教育培训途径以及教育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建构。

(一)通用素质和专业技能并行——构建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目前,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体系还处于比较零散的阶段,课程内容随意性比较强,缺乏从职业分析到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体系建构的统整。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必须体现通用素质和专业技能并行。

1.通用素质教育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农民工由于缺乏社会支持和对自己身份无法进行恰当认同,生活压力很大,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对生活阅历不足同时理想比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对尤为突出[9]。因此,农民工教育培训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工身心健康的活动,提供心理疏导,以及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适当培训。促进农民工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并能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第二,自信心及励志教育。增强自信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并真正实现市民身份转变的前提。增强农民工自信心的途径有多方面,自信心及励志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促使广大农民工树立自立、自强以及不断进步、赢得未来的观念,并逐步建立起城市归属感。

第三,沟通及礼仪培训。城市人际交往礼仪和语言也是限制和阻碍农民工与其他群体交流、沟通的障碍,成为一些农民工生活、求职和工作遇阻的原因。因此,有必要通过语言、沟通技巧和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农民工打开在城市与人交往的通道。

第四,安全及守法维权教育。农民工是法律意识比较单薄的群体,也是合法权益易受侵害的群体。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农民工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应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之一。

2.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能是农民工能够在城市立足的首要条件。首先,要保证专业技能培训大纲和课程内容的权威性,由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行业制定,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细分技能培训内容并组织设置培训课程。第二,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保持与业界技术基本同步,课程内容应根据经济与产业技术更新进行适度调整。第三,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与资格证书相结合,使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能够通过教育培训获得从事相应工作的资格证书。第四,课程内容重在实践训练,建立起一些区域性资源共享的农民工技能实训基地,提高区域资源利用率和技能培训效果。

(二)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协调——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多样化需求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形式。目前开展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多为非学历短期培训形式,这种形式对于培训某项技能或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方面有时间集中、针对性强、见效快等优势。但是,其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需求方面已有了改变,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继续完成中等教育或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增加筹码。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国各地电大教育、成人教育、高自考教育、网络教育等开放教育的重要生源。2008年,东南沿海和内陆经济发达地区青年务工人员学员比例分别达到53%和65%[10]。2012年,北京市首次推出了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的助学计划——“首都青年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针对具有农业户籍、35周岁以下并与本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考生,选取优秀农民工实现上大学的梦想[11]。

(三)输入地与输出地以及职业学校与用工企业相结合——架通农民工教育培训双向通道

“先培训后就业,不培训不上岗”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农民工教育培训要秉承的理念。目前,农民工输入地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机构还存在较大缺口。合理布局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用工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的任务分工与协同合作,发挥各自经验和优势,架通农民工职业学校和用工企业培训的双向通道,是创新农民工教育培训机制的关键。

1.县(市)职教中心和职业学校是输出地农民工培训的主阵地

为让更多的农民工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后再就业,输出地政府给予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政策支持和引导,对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准备性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起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的“蓄水池”。在输出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参与下,其职业教育培训承担机构应以县(市)职教中心、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和短期培训机构为主,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引导性培训和初级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以基本通用素质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帮助预备农民工转变世代依附土地生存的观念,初步认识城市工作和生活。初级技能培训的目的是帮助预备农民工初步掌握一项能够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基础本领,引导他们参加适合自己特点的技能培训,为进城务工作好技能准备。

2.城市用工企业和中高职院校等机构是输入地农民工培训的主阵地

用工企业是输入地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劳动法》规定,用工企业有义务对新进员工进行在职的技能培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企业要把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工享受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培训待遇。”用工企业主要承担岗前适应性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三部分培训任务。企业招聘外来务工人员之前,需根据自身发展制订针对农民工的培训计划。农民工进入岗位工作过程会伴随岗位技术含量提升以及岗位转换,需要企业做好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3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现就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多元就业创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多元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

就业、创业是涉及千家万户福祉的现实问题,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兴业之需,也是农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农民就业创业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我市位于豫西丘陵山区,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特别是科技文化水平较低。据统计,截至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102.53万人,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5.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5.2%,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9.6%。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机械、新农具被开发并广泛投入应用,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外出打工者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农民素质,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守法纪、会经营、懂创业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民多元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富民强市步伐、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目标,突出抓好农民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等素质教育,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拓宽农民就业创业的增收渠道,努力完善服务农民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农民多元就业创业、持续增加收入的良好局面。

(二)基本原则

1.就业为重,增收为本。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作为重点,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目的,创新工作思路,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就业、成功创业,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2.为民利民,服务农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利民、富民”作为第一要求,把农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把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多元就业创业工作办成民心工程、富民工程。

3.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加强分类指导,从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和方法,确保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多元就业创业工作取得实效。

4.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要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工作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多元就业创业系列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三个基本”目标,即:基本形成农民学文化、懂科技、明礼仪、创实业、能致富的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任务明确、措施得力、机制健全、运作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民就业创业推进体系,基本形成农民多元就业创业和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加强政策理论教育,提高农民政治素质。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进行教育,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农民、教育农民、富裕农民。农民接受政治教育比例达到100%。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道德素质。重点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体主义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内容开展教育,促使农民成为明礼诚信、和谐友善的群体。农民接受道德教育比例达到100%。

3.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农民法纪素质。重点围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经济法、村民自治法等内容进行教育,促使农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管理自身事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到2012年底,农民接受法律教育人数要达到50%以上,2015年底达到80%以上。

4.加强市场经济教育,提高农民经济素质。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知识以及商品、价格、价值、税收、资源配置、宏观调控等内容进行教育。加强对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农民企业经理人、农民经纪人、农村产业工人的培训,把市场经济的先进理念输送到千家万户,不断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到2015年底,农民接受市场经济教育比例达到90%以上。

5.加强知识技能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重点围绕当地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特点,开展科学文化知识和实用适用技术培训,加快农民向产业工人和市民的跨越步伐。到2012年底,农民接受技术培训人数达到劳务输出总量的50%以上,到2015年底,农民接受技术培训人数达到劳务输出总量的80%以上。

6.加强劳务推介引导,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发展劳务经济,打造劳务输出品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输出城市、行业、岗位推介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扩大劳务输出规模,使更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增加收入。鼓励农民联合创业,通过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外出创业,形成多元化的农民就业创业机制,尽可能使农村每个家庭都有1个稳定的劳务输出就业岗位。到2015年底,力争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四、方式方法

(一)集中教育。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集中教育。各县(市、区)每年通过阳光运作,择优筛选部分农民到党校、职业中专、农广校、技工学校等教育机构进行集中培训。乡(镇)、村(社区)以农民夜校为平台,结合当地产业需求实行集中教育。

(二)订单培训。坚持以需定训,积极与用人单位开展供需合作,签订培训订单,进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村企联姻的培训模式,切实抓好实训环节教育,着力培养农民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远程教育。乡(镇)、村(社区)要定期组织农民群众参加远程教育,充分运用电视、互联网及VCD课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扩大覆盖面,增强时效性。

(四)实地培训。结合农时季节,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和农民技术员深入农村课堂、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和演练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按照岗位要求,组织农民学员进入工厂车间,现场观摩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就业创业本领。

(五)整合资源。各县(市、区)以党校、职业中专、农广校、技工学校及市内外基地学校为依托,以培训会、群众会、农民夜校等为载体,按照统筹规划、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完善“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整合项目资源,选好主导产业,进行“公司+基地”、“协会+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培训。整合师资力量,在县、乡两级组建门类齐全、业务熟悉、农民欢迎的师资队伍,组建农民教育讲师团。同时,切实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编写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农民适用的教育培训教材。

(六)政策引导。制定产业、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作为稳增长、保民生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完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发挥政策的领航、护航作用,引导就业、保障就业、推动就业,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优惠政策。

五、组织领导

(一)健全组织机构。为确保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多元就业创业工作的健康顺利推进,市政府将成立市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发文),负责全市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市委农办,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与综合协调。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组织,制定好培训规划,有效推进农民素质教育和就业创业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市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分类培训、明确责任、互相协作”的要求,强化责任,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1.县(市、区)政府: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各自实际,把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多元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重点在农民教育和就业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能力和转岗就业创业能力。

3.农业部门: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和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的要求开展科技培训。围绕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开展特色职业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力争5年内培训农民15.8万人次,其中,农民学历教育培训6000人次,培训各类农村合作社带头人5000人次,培训新获得绿色证书的技术骨干农民1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农民4万人次。

4.扶贫部门: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建设一批全免费培训试点基地和一批办学规模大、培训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的培训学校,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抓好对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到2015年底培训3万人次。

5.宣传部门: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强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多元就业创业工作的宣传,要及时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6.文化新闻出版、体育部门: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部门要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和农村书屋建设,组建各类文艺团体和体育协会,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7.教育部门:落实好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金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吸引更多学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以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为主的农民学历教育,改善农业劳动者学历结构。结合地域特点,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

8.司法部门:结合“六五”普法工作,认真开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大力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使农民群众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六、工作机制

(一)统一认定全市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基地。根据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由市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按照“适度集中、规模培训、科学布点”的原则以及“基层申请、联合评审、社会公示”的程序,集中筛选一批教学设施好、实训场地优、师资力量强、培训积极性高、具有品牌专业的职业学校作为全市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基地。没有认定为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基地的学校不得担负农民培训任务。要制订培训基地管理办法,对培训基地统一授牌,实施动态管理,2年考核验收一次。建立奖惩机制,对教学管理不力,就业转移较差的培训基地取消其培训资格;对培训任务完成好的培训基地,以增加培训计划等形式予以表彰奖励。

(二)统筹农民素质教育年度培训任务。市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有农民培训项目的部门和单位,年初上报年度培训计划,由市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后,统一下达年度培训任务到各部门和培训基地,培训基地与部门签定培训合同。采取市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培训信息,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基地、培训时间和培训专业,培训基地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安排就业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培训。要不断加强教学监管,认真审查培训教材、教学计划和就业订单;要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确保完成年度农民培训计划。

(三)规范农民素质教育培训补助报账程序。由市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统一的财政报账清单,培训任务完成后,培训基地提出报账申请和培训学员名单,部门检查核实签署意见,市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由财政部门拨付到培训基地。对社会力量的投入,同样规范报账程序。通过统一农民培训资金的报账程序,有效整合培训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出现挤占、挪用、贪占培训项目资金的现象,促进全市农民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四)建立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服务机制。顺应农村群众的就业需求,完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对接等就业服务,使公共服务网络覆盖乡村社区,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拓宽农民到中小企业的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借助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建设,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城乡劳动者自由流动、平等就业。降低进城落户门槛,帮助农民实现在城镇有工作、有住所、有社保、子女有学上的愿望,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打击“黑职介”、“黑中介”,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使其劳有所得、劳有所获。

(五)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落实配套资金,相关部门要大力向上级多争取农民培训项目和经费,扩大农民培训面。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倡导社会力量投入,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个人参与农民培训,进一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和用人单位及农民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4

构建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农民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我们通过“四抓四建”构筑起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使之有了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

抓队伍,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效机制。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县委领导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办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现代农民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各镇、各涉农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做到既有班子和队伍,又有专人负责。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通报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做到年初安排计划,年中跟踪督查,年终总结检查;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县委县政府将农民培训工作作为对镇工作考核的内容,纳入年度各镇三个文明建设千分制考核。三是优化培训队伍。以各行业专业人员为骨干构建高水平的培训队伍并加强相关的业务培训,使农民教育培训具备了优良的师资保证。

抓网络,构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平台。在培训阵地建设方面,我们注重有梯次地建立健全培训网络,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培训阵地,对农村基层党校、成人教育中心、镇村人口学校、村文化服务平台、村文化中心户等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其功能。二是从统筹全县的培训阵地和规范农民培训的教学和管理出发,将县农广校、劳动力培训中心等各类培训阵地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并建立了一批农民学堂。三是根据教学需要,建立了以傅家边农业科技园、永绿公司、严景万茶场、甜甜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目前,全县已有农民政治科技学校102所,建立农民学堂6所。特别是傅家边集团建立的现代农民培训中心,集培训、研发、生产于一体,大大丰富了农民科技政治教育的内涵。

抓重点,构建分类实施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格局。在培训内容安排上,我们力争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开展内容丰富的实用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培训。一是对劳务输出的农民,围绕城市所需的车工、焊工、电工等各种专业技术工种,重点开展技能培训。二是对有志本土创业的农民,开展创业辅导。通过举办都市生态农业高层论坛,传播农业创业信息。选树傅家边集团总经理李百健等一批农村创业带头人,引导广大青年农民积极投身创业潮流。三是对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民,主要开展水产养殖、花卉苗木和经济林果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种养水平。四是对从事市场营销的农民,重点开展各类专题经营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抓延伸,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多种渠道。在开展农民教育过程中,除主阵地、主渠道外,我们也注意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一是在教学形式上坚持多样化。既有集中授课,也有田间辅导;既有专家讲授,也有典型示范;既有现场参观,也有示范操作。二是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农民热点连线活动,由县级机关部门领导和群众面对面,围绕农村政策、科普知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咨询,现场解答。三是积极开展农村文化艺术节和“三下乡”等活动,将卫生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送下乡,进村入户,得到农民的一致好评。

积极转变农民教育培训方式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以往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培训面窄、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我们积极转变对农民教育培训的理念和方法,使农民教育培训的效益大大提高。

由被动式培训向自觉主动进行培训转变。由于农民居住地分散、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以往主要是应农民的要求搞被动式的培训,培训规模十分有限。从2001年我县建立青年农民政治科技学校以来,各镇已充分认识到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对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培训由被动应需式向根据市场需求主动举办、灵活调整转变,全县农民教育培训点大大增加,培训规模和质量也大幅提升。

由单打一培训向合力培训转变。以往农民教育培训通常由各个部门关起门来各自举办,这样的培训方式效益不高,也浪费人力物力。我们针对这种情况,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层层有工作目标,级级有工作任务,人人有工作责任的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了由单打一式培训向合力培训的转变。

由临时性培训向系统性培训转变。2005年我们按照“四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开展一项工程(在全县农村开展以“三学三提高”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召开一次现场会、建立一批农民学堂和农民教育实践基地、制定一个培训计划,大力拓展农民教育培训,由以往的临时性培训方式向系统化培训方式转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由灌输式培训向因需施教式培训转变。应广大农 民的要求,一方面,我们重视开展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科普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教育,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产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和提高应用能力的培训。2005年,全县培训农民32000多人次。目前,有5677人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有640人取得“绿色证书”。

确保农民教育培训获得实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农民教育培训上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大大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提高。通过开展农民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政策理解力、实用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高,关心集体经济发展、参与公益事业的多了,依法办事维权的意识增强了,新技术应用能力也有了提高。溧水东方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胡家强参加了电脑培训班以后,在中国花卉报、杭州蓝天园林报等网站基地苗木品种、价格供求信息,做起了网络经营,一个月完成苗木销售额10万余元。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县劳动力转移累计达到11万人,占总劳动力的65%。其中200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达18350人,通过转移形成的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永阳镇通过与发达地区的大企业合作开展劳动力输出“订单培训”、“协议培训”和岗前培训,三年来培训出国劳工3000人次。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和实用技术的培训,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大量所需的基本技术信息和合格的人才资源,为我县有机蔬菜、特色林果、优质畜禽、特种水产、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或产品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石湫镇明觉村杨材林通过参加镇村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自己带头致富,成了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户,承包水面500亩,年产值达1000万元。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5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职业化农民的智力支撑

农业产业化不仅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标准化原料,为城镇化提供优质、安全、充足的农产品供应,而且还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城镇化提供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同时,农业产业化还不断造就和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产业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培养职业农民,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不论是初级产品生产者、加工产品制造者、销售环节经营者,还是技术、物资、信息的服务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依靠现代工业装备、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武装的现代农业,只有通过居于农业主体地位的农民的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教育引导他们克服小农意识,转变其生产生活方式,积极主动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二)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第一,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障碍。

第二,从目标任务的实现来看,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做强龙头企业、拓展农产品市场、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科技贡献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等都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化和组织化农民作支撑。

第三,从组织形式来看,只有职业化农民才能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 “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第四,从人口资源来看,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是变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第五,从产业结构优化需求来看,农民职业化是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优质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转变过程中,农民素质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整能力也就越强。

(三)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加快农业产业经营步伐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最主要是看其科技贡献率、农业综合机械化、农业产业结构化和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等指标状况,其中,农业产业结构化亦即农业产业化除了完善利益链机制(属于生产关系的问题)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解决产业链的延长(生产力)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除劳动力、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外,厂房、资本、信息、科学技术也成为了生产力的组成要素,而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永恒条件。离开劳动力,生产资料本身是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的。在社会化分工和生产范围扩大以及生产劳动工具不断改进的今天,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知识含量增多,要求农村劳动者必须具有科学技术文化素质。

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可以看出,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含量低、经营能力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人才缺乏,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活跃,生产技术规程没能成为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技术的切实行动。归根结底,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组织化和职业化水平有关。

由此可见,只有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才能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务农人员素质差与现代农业发展冲突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农村劳动者素质有很大提高,农民职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依托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职业院校等开展了初、中、高等农业技术人才培养,近年来又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创业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促进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人才支撑。到去年底,云南累计培训“绿色证书”学员275万获证84.5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900多万人次。但就全国而言,知青劳力弃农外流严重,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突出,职业农民质低、量少、乏力等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将是未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方向。当前,我国职业农民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制度不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和措施体系还没有建立、高素质农民规模化经营持证上岗和农业资格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农民教育培训权益保障立法滞后、缺乏资金保障等制约着农民职业化水平的提高。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采取政府免费组织培训职业农民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

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和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劳动力智力结构要求,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走农民职业化道路。

(一)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明确农民教育目标任务

大力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和技能人才匮乏结构性矛盾,促进和稳定就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做到农村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技能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科技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实用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今后农业人才培养应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20年,使每个行政村至少有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每个乡(镇)都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聚集的专业化农民合作组织。

(二)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加快农民教育培训步伐

1.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广校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快捷便利等优势,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VCD等远程教育手段和农村“大喇叭”、科技培训直通车、科技书屋、手机短信服务、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构建三网合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大规模、大范围、又好又快教育培训新型农民的主阵地。农广校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主动承担起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的重任,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办学思路,组织实施好绿色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等工程;积极推进“三进村”行动,将教育培训的边际延伸到田间地头,做到“农民培训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涉农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依托农业院校,加强对农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依托农广校体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和中、初等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依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体系,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依托各类农村化技术学校、农村普通中学开展初等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新技术培训;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企业及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活动,引领农民创业致富;选拔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生产能手和农村经纪人等优秀生产经营人才,给予重点扶持和培养。

当前,农广校系统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办好农广校中等层次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做好“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转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重点抓好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立志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人员的培养;加快解决农民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问题,使 “百万中专生计划”获得更多资助,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农教品牌。

(三)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培育“三业四化”农民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既失误不得,也耽误不起,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民教育培训放在 “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农广校等院校的公益性质和基础地位,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农村经济发展整体规划,加强对各级农广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增加投入,完善教学体系,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实习场地,促进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环境、投入机制和舆论氛围的进一步改善;要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面向农村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快职业农民培训步伐。

农民教育培训,要坚持“适用实效和村民认可”的原则,按照“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跟踪式就业”的培训模式,重点培养“三业”农民:一是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培养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从事产业化生产经营和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职业农民;二是围绕发展农村服务业,培养农机手、沼气工、机防手、农村经纪人、农产品加工等从业人员;三是围绕发展区域经济和地方特色产业,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培养农村种养大户、优秀业主、打工返乡户、大学毕业生等创业农民。在教育培训中注重“四化”农民的培育:一是以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化农民培育;二是以“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等为实用技能重点的技能化农民培育;三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下转16页)(上接15页)生产基地、专业市场等为依托的组织化农民培育;四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不断扩增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为契机的职业化农民培育。通过加快推进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组织化和职业化,不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的技能和素质;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

(四)建立和完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让更多高素质农民成为职业农民

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构建农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政策扶持,稳定并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推进农业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探索对农业大户及其子女免试推荐入学定向培养机制;创新直接面向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模式;健全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新型绿色证书制度,探索建立农业资格准入制度和规模化生产领域持证经营制度,确保宝贵的农业资源由高素质农民经营;建立健全农民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以法律形式对农民教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教育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等加以规范,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还要建立生产向科研提要求,科研为生产解难题,教育为农民提高生产率服务的农科教三结合新体制;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运行机制;建立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依托的第三方监督机制,或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要用绿色证书制度来统领、规范涉农培训,建立农民教育培训评价考核管理制度。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建筑业 农民工 岗位技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04-0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2年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6261 万人,其中将近6000万人从事建筑业。农民工进入建筑业,虽然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但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人数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隐患。如何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有理想、懂技术、会操作、出业绩的新一代建筑产业工人,是建筑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7%,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5.6%,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9.2%(见表1)。具体到建筑行业,目前在岗农民工接受过短期技能培训的不足10%,接受初级岗位技术培训的占3.4%,接受中等技术培训的仅占0.13%,没有接受过技能提升培训的高达86.4%。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表1 2012年不同年龄组农民工参加培训情况(单位:%)

参加过农业

技术培训 参加过非农

职业技能培训 两项培训

都没有参加过

16-20岁 4.0 22.3 76.0

21-30岁 6.2 31.6 66.0

31-40岁 11.0 26.7 68.0

41-50岁 14.9 23.1 69.5

50岁以上 14.5 16.9 74.5

(一)劳务分包制度不完善

2001年,《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三个层次,首次提出了劳务分包用工方式,原来固定的劳动用工方式逐渐被多元化的用工方式所取代。但十余年过去了,规范的劳务分包制度尚未建立,明确的、强制性的法规政策依据依旧缺乏,国家对劳务分包管理还仅停留在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层面,同时现行法律法规对肢解发包、转包、挂靠等行为的界定也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界定标准。由此导致建筑市场上劳务分包复杂、混乱,劳务分包企业自身建设与发展大多流于形式,“包工头”带队组织农民工成为建筑劳务的主流群体。包工头组织农民工,聚散相对自由,培训与鉴定难以规范与要求。

(二)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

实际生产中,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不到位、人证不符现象严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偏重经济增长的干部考核体系,使人们更多的看重GDP而忽视劳动力技能培养,农民工岗位培训更是问津者甚少。一些地方政府对持证上岗、农民工继续教育等公共管理和服务严重缺位,公共财政预算也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方式单一

尽管近年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由于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管理部门培训力量有限,上岗作业人员无法普遍得到培训;很多培训只是走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如培训教材滞后,培训只是下发一些培训资料,没有进行理论讲解和时间操作等,无法满足农民工群体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农民工素质无法得到实际提高,技能也无法得到加强。劳务分包企业获得施工资质的条件之一,是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100%,但目前全国仅有800多个技能培训机构和700多个鉴定机构,全国累计培训和鉴定的建筑劳务人员仅300万人左右,总持证率还不到一线操作工人总数的9%。农民工频繁的岗位流动使企业花费在其身上的培训投入与收益不对称;农民工一旦“跳槽”,企业投资即变成“为他人作嫁衣”。鉴于此,多数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较少考虑农民工;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时,没有农民工的份。农民工没有被当做稳定的产业工人看待,生产中仅有的组织培训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申报资质,“人证不符”现象十分普遍。

二、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劳务企业规范化发展

1.政府部门要完善建筑劳务分包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建筑劳务分包的法律地位,使得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在交易时有章可循,行业主管部门在执法监督时有法可依。简化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审批程序,多渠道建立和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加强对劳务带头人、召集人、包工头等的政策培训和分类指导,对具备条件的队伍,引导他们合资入股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引导建筑业企业进行内部机制创新,通过参股、入股等方式,对信誉良好但不具备建立企业条件的劳务队伍进行收编,促使“包工头”转为合法的企业职工或股东。

2.严格落实劳务企业资质条件,创新开展劳务企业农民工培训。劳务输出基地应从源头上重点开展建筑业务工人员的初级培训,做到“先培训,后输出”。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务工人员身份管理,大力推广建筑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不折不扣落实“企业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条件。创新机制,设立和规范劳务分包企业、培训单位、技术鉴定单位、用人单位、农民工等各方的行为准则和权利义务关系,就农民工职后培训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内容与要求,提高劳务企业重视农民工培训的程度。

3.加强劳务企业管理投入,转变劳务企业管理模式。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及市场化手段,促进劳务企业管理水平快速提高,促进建筑劳务企业尽快从粗放的无序管理模式向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

政府作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者,当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战略决策来抓时,应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基础工作的支持,加大整合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补贴资金的力度,统筹使用,提高效益。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在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同时,应将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纳入正常职工培训范畴。对于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加强使用监管;对于劳务作业分包的工程项目,要求承包企业必须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计列,专项支出,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和使用。借鉴德国“建筑社会银行”(SOKA-BAU)做法,建立农民工培训提升共享制度,即根据地区建筑业发展情况和当地建筑企业聚集程度,由政府和当地所有建筑企业按比例共同出资建立培训提升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师资由企业岗位能手和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组成;中心经费由企业提交的职工教育经费、国家职业培训补贴及社会捐赠等组成;中心根据国家培训规划与计划,结合当地企业培训需求,分年度公布自己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全年滚动式反复进行;农民工无论在哪个企业,均可根据自己和企业的时间,合理安排培训与提升;培训达到相应标准时,即可进行技能鉴定,同时颁发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必须在建筑现场进行时,可委托有培训能力的企业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并就培训工作给予经费补偿或其他方面的优惠。共享制度可以消除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心,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同分、效益最大化。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建筑行业受建筑技术、工期及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除歇工期外,正常施工期间职工技能培训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集中脱产进行。鉴于此,正常施工期间,应充分发挥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作用,推动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道德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动员引导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成才、岗位建功。其次要充分利用建筑现场班组组织特点,将课堂搬进工地,通过师傅带徒弟、岗位大练兵等方式,激发农民工学习知识、提高技艺的兴趣和爱好,解决农民工培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一线建筑业农民工中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技能提升、技术创新活动,扩大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在建筑业农民工中的参与程度。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农民工业余学校平台作用,立足工地现场,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积极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模式,丰富农民工业余学校内涵,将农民工培训发展与企业战略发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培训战略规划。

歇工期,除前文述及的培训提升中心模式外,还应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提升中心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教学内容应以施工现场面临的问题为中心,以施工现场需求为主导,简化高深理论,强化一线应用;教学方法应强调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受教育者以理解为中心;借助已知知识教未知知识;先掌握整体(概要),再消化细节。学校培训需注意: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同时得以提高。

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领域,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建筑领域农民工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更加匮乏。为此,本着“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原则,建立“上岗就业培训―技能素质提升―安全生产达标”的就业、成才“一条龙”服务模式,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技能素质和生存能力的根本。同时,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形式上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岗位技能的提升,才能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才能统筹城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连江,蒙定明.国外企业职工教育[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3

[2] 刁慧颖.素质教育工程是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院报, 2007(22)

[3] 李银.论实施农民工继续教育工程[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 陆启光. 农民工继续教育政策支持系统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0(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三批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易著梁(1968- ),男,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Linux技术。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7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促进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使其更好更快得融入城镇生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提高吸引力,并要求兼有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多方办学的多元化培训主体;覆盖职业技能、创业理念、城市文化、心理健康的多样化培训内容;集散、长短、远近相结合的灵活化培训形式;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合理化培训经费。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城镇化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职业化培训研究”(项目编号:2014ZDIXM034)

作者简介:刘维俭,男,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杨燕,女,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1-0040-04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经路径。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转移就业的相关职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素质不高,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难以顺利就业。这就需要开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使其更好更快得融入城镇生活。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是注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产集约、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城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就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出了迫切需求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要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共同富裕。培训组织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精神,树立新的城镇化建设理念,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加快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贡献力量。[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型城镇化进程,要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逐步提高农民工各方面素质,使其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用工需求,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突破城乡二元体制

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超过警戒、阻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努力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教育培训资源的统筹规划与使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打破城乡界限,按照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其中包括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2]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农民拥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与机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主要表现为城乡职业教育资源能统筹安排,农民工能在城乡之间自由进行培训,享受到同等的城市教育培训资源,为通过培训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亟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吸引力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缺乏正确的认识,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现象广泛存在。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让社会积极投资培训、农民积极参加培训,就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吸引力。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建立与宣传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等值的观念,它们是不同的教育类型,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其次,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农民工对培训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许多农民工对培训参与意识的不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培训对掌握技能、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融入城镇的重要作用。最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应有足够吸引力,能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要,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培训能让农民工真正受益。

二、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培训策略

(一)培训主体多元化,形成兼有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多方办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政府办学,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资源。近年来,政府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加大了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制订并实施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政府部门举办培训,有利于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方面教育资源。政府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划者、实施者、管理者、推动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宏观协调与整合能力。[3]对于出现培训计划重复或落后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出现农民不认可、企业不买账培训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反思,加大对培训计划的宣传。可以建立市、区、乡三级培训基地体系,分别负责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培训。[4]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方便农民就近参加培训,激励农民主动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

2.企业办学,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岗前技能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不能仅靠政府办学,企业也是提供培训的重要主体。企业办学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拟招收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岗前技能培训,有利于农民工及时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技能,满足上岗要求。应强化企业培训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积极作用,采用税收减免、经费补助等经济手段激发企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热情。[5]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不愿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认为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投入大量培训后由于农民工的流出得不到相应经济回报。企业应该认识到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教育投资,在后期是可以得到回报的,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创造企业的高额利润。企业有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义务,对不履行义务的企业,政府应采取强制措施收取教育培训经费,交由别的部门机构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3.社会机构办学,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要力量。德国除了政府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外,还有大量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上世纪80年代,德国全国有一千六百余所“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民间社会机构,为当地人员提供培训服务。[6]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大力支持与鼓励社会机构举办农民工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政府对于社会机构办学,在场地、资金、政策、信息方面要给予全面优惠与支持。对于培训效果、社会反响较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应给予表彰奖励,激励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办学资质较差的机构,政府应加强监管。社会机构参与办学,是政府进行培训工作的有益补充,是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力量,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社会培训机构要充分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际需要,及时对市场用人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培养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急需的人才。

(二)培训内容多样化,形成覆盖职业技能、创业理念、城市文化、心理健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教授职业技能,满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顺利就业。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劳动力从事的职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只有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使其形成过硬的技能本领,才能满足农民工的顺利就业。职业技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首先涉及的重要内容,通过相应的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的城镇就业能力,使其更快得在城镇立足。可以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及不同行业、工种、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要求,合理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培训重点可以适当倾向于家政服务、餐饮、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7]培训部门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培训愿望,展开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的培训内容一定要增强实用性、操作性,不能只讲理论不注重实际操作,要让农民工通过培训获得实实在在的技能,能顺利上岗就业,提高农民工在城镇中的生存与适应能力。

2.渗透创业理念,激励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自主创业。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转化和变迁的过程,这不仅给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提出了挑战,还为农民工的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的一体化。[8]这就要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授就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还应该渗透创业理念,为农民工的顺利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具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在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应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创业毅力,有良好的创业心态;其次,要帮助他们了解政府在扶持农民工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农民工充分利用创业资源,为创业的道路提供帮助;最后,要加强对创业具体过程与环节的教育,创业不仅只是简单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人对物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自己努力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创造出更多经济利益价值。

3.融入城市文化,实现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角色转变。新型城镇化的一个要重特点是农村人口转化成城镇人口,包括城镇文明、意识在内的城镇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有关城市文化方面的培训,才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得融入城镇生活,实现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角色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融入城市文化,可以着重对农民工进行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城镇居民意识、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要想完成新市民的角色转变,必须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公民道德。农民工在城镇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必须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职业道德。此外,培训时应注意帮助农民工获得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正确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必须培养他们的城镇居民意识,通过增强自身的市民观念,树立城镇主人翁意识,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以满腔热情投身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事业中,实现新市民的角色转变。

4.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适应性。新型城镇化建设促使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镇工作、生活。由于陌生的环境以及工作的压力,使得许多农民工存在心情郁闷、焦虑、孤独、自卑、人际交往困难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他们对于工作、生活方式转变的适应性。首先,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向农民工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分析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出现原因以及自我调节方法等。其次,可以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对农民工进行现场心理辅导,通过活动使农民工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关注。心理健康的农民工对城镇生活有更强的适应性,能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心理健康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的重要方面。

(三)培训形式灵活化,形成集散、长短、远近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合理安排便利培训时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根据农民工的原有知识基础、技能需要、工作时间,把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充分结合,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集中培训有利于对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学习,效率高。但是需要农民工抽出集中的一段时间进行培训,对于正在工作的农民工来说难度较大。同时,集中培训教授的内容多而集中,有些基础差的农民工往往很难及时消化吸收。因此,对于那些基础较好、时间较为充裕的农民工,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而对于基础稍差或者时间不充裕的农民工,则可以主要对他们采用分散培训的形式。分散培训可以方便农民工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连续学习,有助于对每次的培训内容进行充分消化吸收以及知识技能记忆的保持和巩固,还可以及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形式要灵活,根据农民工不同情况充分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

2.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分层次按需求逐步培训。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技能可能不能适应现代就业需要,短期培训也不能满足所有职业技能的顺利获得。因此,需要将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分层次按需求对农民工进行逐步培训。从长远目标出发,农民工转移劳动力培训也不能只满足或停留于短期简单培训,而应通过一定的长期培训使农民工获得更系统的职业培训,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转移就业。[9]政府也早就提出要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适当延长培训期限,强化职业技能实训。短期培训适合于较为简单的、低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期培训适合于满足农民工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使农民工获得更高的技术技能。在培训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学习能力、教育需要的不同,合理进行长短期、不同层次相结合的职业培训。

3.远程培训与近程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随着现代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相比于传统的近程培训,远程培训具有降低培训成本,培训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约束的优势,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通过改革传统的近程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将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应用于教育培训领域,可以促进培训的现代化,大幅度提升培训质量与效益。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远程培训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大作用,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中提出要善于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努力扩大农民科技培训的覆盖面。[10]由此可以看出,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把远程培训与近程培训相结合,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有着较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四)培训经费合理化,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分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政府加大投资,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口负担转化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需要有合理的培训经费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投资,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于大部分农民处于社会底层,经济条件较差,严重制约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很多国外政府在农民劳动力培训经费上,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工一般不交或只需要交纳少量培训费用,甚至有的国家政府还向农民工支付一定报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属于政府行为,由政府直接引导,因此,政府在经费投入上应占主体。政府可以通过培训券、教育券或降低培训收费标准方式直接让农民工受益。此外,政府还可以给积极参与培训的农民工发放奖励,支持并鼓励农民工自愿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政府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投资有利于减轻农民工的培训经济负担,增强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激励农民工把进行培训转化为自觉行为,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更好得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

2.企业主动负担,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中国目前经济情况来看,完全依靠政府对农村劳动转移培训进行投资是不可取的。企业是农民工培训的直接受益方,应该主动负担一部分培训经费,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企业主动负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可以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本企业自身农民工的职前和职中的培训,增加投入经费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对在岗的农民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以适应于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对新技术技能的需要。对于接受过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企业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应给予优厚与方便,以促进员工主动参加并认真对待培训。二是企业可以进行适当捐赠作为社会资金的一部分参与到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来,用于建立公益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与培训基金,让弱势农民群体受益,帮助家庭困难的农民工顺利接受培训。

3.个人适当分担,融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是关键与核心,农民工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与素质对更好得融入城镇,使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有重要意义。农民工个人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最终受益者,通过培训可以为工作的顺利转移与提升提供便利,为更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提供基础,因此农民工应该适当分担一部分培训费用,充分融入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对于来自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的农民工,可以要求他们适当分担一部分培训费用;而对于来自经济不发达、较为贫困农村的农民工,则要完全减免培训费用,实行免费培训,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目前,有许多农民工对于培训抱怀疑或排斥态度,不愿意花钱参加培训。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农民工意识到在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工只有通过接受培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城镇工作才有较大竞争力,才能快速完成由农民工到新市民的真正转变,在城镇扎根。

参考文献:

[1]徐安勇.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促进——以福建省为考察研究对象[J].江汉学术,2013(5):24.

[2]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13(11):35.

[3]朱占峰,张晓东,朱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7):160.

[4]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3.

[5]樊兴丽,布海东.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67.

[6]范安平.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经验及借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79.

[7]农业部,等.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Z].2003-09-09.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Z].国办发〔2008〕130号,2008-12-20.

[9]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76.

[10]农业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Z].2003-04-07.

[11]黄大伟.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95.

高素质农业培训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横山县;农民科技素质;调查与思考

当前,横山县正处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加快农民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横山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将传统农业生产的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1 横山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

横山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31.04万,占总人口的89.9%。农村劳动力占农业人口的43.6%,务农劳动力占劳动力人口的53.2%。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43.6%,初中文化程度占42.9%,高中或中专程度占12%,大专文化程度占劳动力总数量的1.5%,农村劳动力现无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参加过农业科技培训的农户占63%,普遍能提高收入10%~30%。影响、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是资金和技术,这一比例在调查中占到了75%。

劳动力素质状况主要表现为:一是科技素质差。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农民接受科技教育的机会不多,有些农民有机会也不愿意参加;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据统计,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生产技能培训的约为7.2%,远远低于全省平均值;二是思想观念落后。主要是观念不解放,认为学不学一个样,主观上不求进取;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喜欢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三是从培训组织看,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整合还不够,整体上还未形成合力共抓的局面。同时,现有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受补助资金、培训条件局限及农民择业观念的影响,目前农民培训总体上处于应急适应性阶段,表现在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技术含量高的培训相对少。

2 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政府没有像关心和重视普教那样关心和重视农民教育,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传上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和支持农民教育的良好氛围;工作上存在的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的形式主义问题。

2.2 农村劳动力整体年龄趋向高龄化

青壮年劳动力队伍日减,中高龄劳动力队伍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务农热情不断下降,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培训难度较大。由于近年来种地的成本高、收入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村中的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商品观念、信息观念、政策观念、科技观念都比较差,对待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普及难以得到及时落实。对参加科技培训的认识不足,这种“靠天吃饭,得过且过”思想还有一定市场。

2.3 培训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投入有限,技术设备得不到更新。由于各种原因,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无法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每年的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内容流于形式,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农民科技培训的需要。培训基地基础条件较差,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培训设备匮乏,有些教学场地也是临时借用,培训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致使许多培训对象只能凭听讲解和记录,难以加深印象,难以组织开展高标准的专业技术培训。

2.4 培训经费投入较少,培训缺乏长远规划

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是一项纯公益性事业,大多数科技推广部门属于财政预算的事业单位,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经费多数来源于国家、省、市的项目拨款,地方财政部门在农民科技素质培训的投入上随意性很大,基本无专门的经费投入,培训资金缺乏保障,相关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培训单位积极性不高。现有的培训规模较小、专业化档次低,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仅限于眼前,缺乏系统性的长远规划。

2.5 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过于传统、简单,缺乏创新性

在近年来的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培训内容过于传统,多数是围绕当地的种植、养殖业进行技术培训,很少开展农民创业、就业技能的重点培训,培训的范围不宽,缺乏创新性培训,文化水平低、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民,难以学到见效快、适合自己的实用技能。

3 对策和建议

3.1 树立培训理念,加强宣传教育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农民。必须转变以往单纯的农技科研推广思维惯式,树立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全新理念,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现代职业技能,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者和广大农民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3.2 进一步加强领导、政府统筹

做到统筹领导、统筹规划、统筹管理、统筹资源、统筹经费,建立一个在政府领导下,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培训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与服务,在大面积提高农民政策水平和文化技能素质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向非农产业转移。

3.3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投入机制,多渠道、多途径广泛筹借资金,切实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将农民科技培训经费列入地方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各级配套资金的及时落实。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智力投入保障机制。对农民科技培训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并实行项目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3.4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根据农民需求分层次、分专业的对不同的农民进行培训

上一篇:旅游经济理论范文 下一篇:医保服务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