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9-27 15:20:13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 外籍教师 人事行政管理 教学工作管理 日常生活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籍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外籍教师的管理是构建一所现代化管理、国际化交流、个性化发展的新型学院的需要。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工作包括外教聘请、材料审核、签证手续办理、教学安排、日常生活管理等内容,具备外语专业水平高、综合性强、政治性强的特点。笔者结合近十年的外籍教师聘请和管理的实践经验,从人事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办法。希望笔者的研究能丰富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同时也能为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对外籍教师的管理提供帮助。

一、明确原则,规范行政管理

高校的外事办公室或外事领导小组是全面负责外籍教师管理的机构,它负责拓展外教的聘请渠道,承担着外教的管理工作,帮助高校建立对外交流的平台,因此,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的政策、法规,以及单位的外事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外事管理的制度。

1.明确聘请外籍教师的原则。聘用外教有利于高校教师学习国外现代先进英语教育教学思想、进步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聘请外教应贯彻按需择优选聘、保证质量、注重效益的原则,用于教学工作或本校师资培养、科研工作。所聘用的外教应身体健康,必须具有英语教育或英美文学学士以上的学历和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年龄一般应在55岁以下。

目前大批外国人都想到中国来工作和旅游,在这种情况下把好入口关是十分重要的。每个高校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外教的引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渠道:一是网上招聘;二是中介;三是已在中国工作的外教介绍。不论是采取哪种渠道,高校都必须坚持原则,如学历和专业要求。最好是从事过英语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没有确认聘用之前与其本人通话,了解其语音语调、发音是否清楚、有无怪异语调等。如果把关不够,到校后发现不合适,工作就很被动,影响教学。

2.及时签订合同是做好外教管理工作的保障。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制订的标准合同是目前与外籍教师签订合同的标准文本,规定了外籍教师在中国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依法建立起劳动关系,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并且按照国家外专局的要求签订合同附件,包括试用期、带薪休假、医疗和旅游福利等规定。一份全面又详尽的附加合同,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建立外教档案,着眼长效管理。给外教建立档案是高职院校发展和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档案内容包括外教本人填写的档案表,在高校从事工作的接受任务情况,在校的表现,教学评估的结果,高校与外教签订的工作合同,参加活动的情况,聘请接待过程、签订合同、工作情况,我方收获、对华态度、专家建议和经验教训等。建立外教档案对高校今后的外教管理,尤其是对外教离校以后继续保持联系,进行延伸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突出工作主题,搞好教学管理

聘请外籍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外教资源,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因此所有外教管理和其他工作都围绕教学管理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管理包括课程安排、教学运行和教学监督,它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提高聘请外籍教师工作效益的保障。首先,在外籍教师的任课安排上,高校应该对每位教师的所学专业和知识结构进行认真的了解,以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或者基本对口,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知识潜能,做到人尽其才。

另外,高校对外籍教师的工作量和授课时间都要进行非常认真细致的考虑,并且对外籍教师上课进行考勤,始终保持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

为了充分调动外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应制定定期听课制度,听课后,中外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切磋,互相促进。高校还应该制定学生测评制度,每学期末组织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然后把信息反馈给外籍教师,改进以后的教学。

总之,高校要不断地探索适合外语教学的新路子,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外语教学呈现出向上的景象。

三、加强日常管理,安全工作第一

外教在学院工作期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管理,不仅要对聘请外籍教师的效益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外教本人及其人身安全负责,对国家的外事工作负责。为此,高校应制定严格的外事管理制度,从工作、生活各方面具体规定外教的作为和不作为,特别是在安全教育方面,包括住宿安全、财物安全、出行安全等,并且以合同附件的形式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后签字生效,这样会使外籍教师有自我约束意识,也会给外事工作减轻压力。

诚然,纪律约束常常是令人不愉快的,加之西方文化推崇个人自由,和我国的一些习惯截然不同,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外教的误解,弄不好会伤了双方的和气,甚至产生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带着感情去做工作,把握好尺度。

另外,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国家安全要始终牢记心中。对此,除严格按国家的正式合同执行外,还应在合同附件中作出规定,比如,严禁外籍教师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教活动,严禁外籍教师在课堂上谈论政治问题和其他敏感性问题,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宣传外事纪律,使学生与外教保持一种健康、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在人,魏所康.教育行政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张奕,王健.高等院校外籍教师教学现状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3):68-71.

[3]束定芳.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2004.

[4]金一超.论外籍教师聘请和管理工作的重新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14-116.

[5]付拥军.论学校外籍教师的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4.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篇2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外籍教师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外来语种的教学特色,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外籍教师自身成长过程中文化背景的不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到文化差异、国外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对于外籍教师的激励考核方法方面有所不足。高校教育群体主要是由一群具有高学历、高水平道德修养的人群组成,人群的综合素质与水平较高。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对象群体的特殊性,需要把握好激励机制的应用,并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体系,激发高校外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发挥外籍教师的自身优势,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及影响力。

1 高校外籍教师的特点及要求

高等院校是培养具有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地,高等院校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基础,肩负着重要使命。高等院校中,教育工作者是完成培养人才这一伟大使命的先驱,也是教育工作的领路人。利用合理的激励方式,加强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是高校自身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等院校自身发展、提高影响力的重要保证。

高等院校的教师群体,普遍具备较高的知识储备、学历水平和道德修养。高等院校的教师群体的思维层次较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式,与其他行业的工作者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高等教师作为自然人中的一员,有其自身的物质需求。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不断增长,日常开支也不断增加。快速增长的房价、物价,以及赡养老人等各方面费用不断增加,对高校教师也有很大影响。如果教师的自身物质需求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就很容易造成他们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产生消极的心态,影响高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外籍教师由于身处异国他乡的环境,对具体的物质需求较高。如果高校不能满足其基本物质需求,则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其次,教师群体是属于高智商的群体,拥有较为敏感的自我意识,并且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其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都较强,有渴望发挥自身价值及得到认同的意愿。当教师具备归属感时,就需实现被尊重的需求。外籍教师由于成长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其对实现自身愿望的需求较国内教师更为强烈,并且具有更强的表现欲望。自我需求的实现,也是高校教师的重要需求。高校教师一般需求的层次较高,期望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高校教师有不断学习与进步的需求。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基础,也是时展的前沿知识阵地。高校教师必须要不断地跟随时展,保证自身教学水平,保证教学内容先进性。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使得自身教学水平适应时代的需求与发展,不断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者,只有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外籍教师在进入我国教学环境中,由于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上与其所在国有所差异,外籍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2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中激励理论措施的应用

激励理论是激励的原理、机制、规律以及方法的概括,同时也是实现激励活动目的的重要依据。现阶段,需求层次是最主要的激励理论,也是实现激励行为的重要原则。根据层次理论来说,高校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其需求有着自身的特点。外籍教师来到中国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大多数并不注重相关待遇条件,吸引他们的是中国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以及自然风景等因素。有些外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与效果,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可与尊重。这些是外籍高校教师的特殊需求。因此,只有应用合理的激励措施,才能真正体现激励措施的意义。在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高校需要对现有激励机制进行完善,更好地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进行结合,从而激发外籍教师教学热情,更好地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应用激励理论提高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工作效果,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合理的激励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外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管理者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目标,当外籍教师具有了明确目标,才会积极主动进行目标的追求,从而实现教学效果。外籍教师在到达教学岗位后,管理者要对外籍教师进行专门的岗前培训,帮助外籍教师了解工作目标,并通过教学大纲、教材使用、课程与考试的安排等事宜,促进外籍教师更快融入工作当中,实现教学目标。另外,岗前培训工作需要结合不同外籍教师进行制定,要充分了解外籍教师的教育背景、特长、工作经历等,实行多样化的岗前培训,提高岗前培训的有效性。对不同的外籍教师,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资等级,并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制定有差别的工资体系,从而达到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进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轮岗教学,提高外籍教师对于教学情况的了解,并且激发他们的新奇感,培养他们对教学工作的兴趣与热情。目标激励的开展,需要强调学校的教学目标,通过树立激励目标,使得教师工作热情得到提高,统一外籍教师的教学行为,充分调动外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外籍教师教学工作的完成。

外籍教师的聘请成本较高,在教学工作中,只有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才可以实现聘请效益最大化。目前,很多高校在聘请外籍教师之后,仅仅对外籍教师进行课程及考试安排,忽视对外籍教师教学成果与教学能力的考察,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外籍教师评价标准需要具备灵活性与多样性,利用多重标准对外籍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在进行教师评价工作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教师教学情况问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与此同时,还应多开展教师座谈会议,对教师所参与的教学研究工作配合情况进行了解,将外籍教师工作评价结果作为激励的依据。对教学工作完成较好的外籍教师,学校可以进行表扬、分配重要教学工作等方式,满足外籍教师的内心需求,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对工作态度不积极、教学工作进展不好的外籍教师,学校要进行批评和指正,并且纳入考核体系,决定外籍教师的去留。

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该校成立了外教教研室,配备中方及外方主任各一名,不定期召开会议,研讨教学技能。同时,该校还制定了《外教奖励办法》,在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反馈、教师平时表现等,对总成绩排在前列的外籍教师给予数额不等的现金奖励。

对外籍教师管理工作中激励理论的应用还应体现在对外籍教师生活的管理。首先,高校管理者要以“以人为本”为激励机制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激励原则可以更好的达到满足教师需求,提高管理工作的人性化,最终达到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并且通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实现激励管理工作的目的。现阶段,我国高校对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事务性较强的特点,对其人文关怀方面还有所不足。过于重视教学工作,忽视对外籍教师人文关怀,忽视对外籍教师精神层面的理解与尊重。外籍教师大多数是首次来到中国,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文化背景与文化习惯与中国有很大差别,经常会出现文化冲突现象。同时,外籍教师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都会受到一定冲击,再加上语言交流存在困难,使得外籍教师难免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休克。因此,在激励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从人文关怀入手,关心外籍教师的内心需求,加强对外籍教师的引导,使得外籍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融入到日常教学生活中。

管理者还要注重建立良好的激励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对外籍教师的影响。在公平、友好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外籍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前,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为外籍教师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环境。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时,要做好对外籍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帮助外籍教师了解我国的相关政策,及时帮助他们办理相关手续,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安心工作。在遇到外籍教师生病或者生活困难时,管理人员应及时提供帮助,解决外籍教师生活中的困难。在国外重大节日时,学校应主动对外籍教师进行问候,让外籍教师感受到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为外籍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从而让外籍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

3 结束语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高校师资水平代表着学校水平。因此,高校教师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否建立一支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师队伍,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也是一所高校能否发展的关键,关乎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了解满足外籍教师的真正合理需求,帮助外籍教师发展的愿望,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其目的在于保证外籍教师的全面发展,为高校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目前,我国高校中对于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调整。高校教师管理工作要将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进行统一,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区别,使两者能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高校教师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科研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外籍教师管理模式,可以保证为外籍教师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我、提升自我的空间,树立良好的高校教师形象,并且使得外籍教师更好地完成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激励理论为基础的管理工作中,要对外籍教师正当权益进行维护,并且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现代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教育需求不断增加,外籍教师成为高等院校中的重要师资力量。在高等院校中外籍教师的管理上,要引入激励措施,利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高校管理者要不断总结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提高自身管理素质。在外籍教师的激励工作上,创新思路,利用新方法,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邹勇.我国聘任制下高校教师压力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6.

[2]易鸣.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完善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10.

[3]郭凌云.美国PFF项目对我国高校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0.

[4]赵珂.南京理工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计划”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5]郑银华.高校教师教学研究论[D].长沙:湖南大学,

2006.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篇3

一、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严格保证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严格保证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始终是中心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国际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专业课程,目前引进外方提供的课程占总课程80%以上,同时引进国外最新原版或实用性教材,占教材总量的90%以上。

为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得到有效执行,学校制定了各项严格的管理制度,重视过程管理、完善学术标准已经成为中心教学管理最基本的工作理念。学校成立学术组,由外籍教务长负责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中外教师组成,同时聘请教务管理部和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学术组成员定期进班级听课并做评价记录,每周举行工作会议,交流各班级教学检查情况,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解决。同时,积极做好外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每一位新任外教在走上讲台之前都必须经过教学培训和课程指导,使外教充分明确了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同时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经课程主管审查符合教学要求后才能走上讲台。为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民利,每一课程结束前教务管理部都要向所有听课学生发放“教师评估表”,让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不记名评分。对于评分没有达到要求的教师,课程主管即要求其及时整改,如果整改还达不到要求的,中心将会提前解除工作合同。这不仅是对教学质量起到严格的监督管理作用,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权益。

二、重视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规范办学制度促进健康发展

随着近几年生源逐年减少,教育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中心的发展同样面临严峻的考验和生源危机。为了体现学校国际教学特色和综合办学能力,学校积极引进优秀的外籍教师,所有外籍教师都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申办文教专家资格证,同时按照国家外事制度派专人负责做好每一项外事管理及服务工作,外教对学校工作环境总体满意度较高,目前在职外籍教师70%都是工作满2年以上,最长的在我校工作已满6年。公安外事主管部门曾来我校突击检查,因没有任何违规现象而受到检查部门的认可和好评。同样我们也是非常重视中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中心聘用的所有中方教师和管理人员全部严格按国家劳动法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并提供相应的待遇。中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努力为在职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福利,不断促进和提升了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

XX年中心计划招生..名,实际招生..名,招生对象主要是高中及相关学历毕业生。中心设置的专业有:办公自动化、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管理。学校采取自主招生(非计划)择优录取。对于完成规定课程的学生可获得外方合作学院颁发的高等专业写实性结业证书。在广告宣传中对于学校的办学性质、招生对象、录取条件以及收费标准等我们都作明确的公示和阐述,并严格按简章阐述的条款和内容执行。目前中心在校学生近..名,外籍教师..余名,中方教师及管理人员37名,返聘及工勤人员5名。XX年学校财务收入为..万元,总支出为:..万元,盈余总额为:..万元。

三、重视理事会管理决策机构作用,积极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

XX年,由中外双方学院领导组成的中心理事会共举行二次理事会会议,双方就延长合作期限续签了协议书,同时就中心法人变更、加强财务监管以及学校发展等相关事宜做出决议。中心上报申请已得到市教委“xxx号文批复,同意上海泰尔弗国际商务培训中心延长合作期限,目前正在办理许可证正本换发和副本签注手续。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篇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新形势下外籍教师聘请、教学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加强分工合作,建立健全外籍教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2、整合高校资源,加强兼职外管人员队伍建设;3、严把聘任关,建立健全外籍教师的培训、考核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籍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陷入衰退,而中国由于相对受影响较小,以及在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因素推动下,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日益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到我国高校任教。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高校外籍教师的管理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化。俗话说“外事无小事”,科学总结新形势下高校外籍教师管理的现状,研究新形势下外籍教师聘请、教学和日常管理的新模式对高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外籍教师管理现状综述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工作大致包括外教聘请、材料审核、签证手续办理、教学安排、日常生活管理等内容;进行外籍教师管理的主要部门是各高校的外事处或者国际交流学院等。由于外籍教师身份的特殊性,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专业要求高

开展外籍教师管理工作首先对语言要求较高。目前,高校外籍教师以英语国家居多,一般外事工作人员都要求达到专业英语八级水平,因此专业要求较高。

2、综合性强

外籍教师管理工作涉及学校多个部门,如人事、教学、保卫、后勤等,但由于外籍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有限,一般都由高校外事工作人员代为处理,特别是日常生活指导管理等。

3、政治性强

高校外事工作人员不仅要照顾外籍教师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心,保证高校和国家利益,要时刻关心国家大事,紧跟国家相关政策,因此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较大,工作性质复杂。

总的来说,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和兄弟院校的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外籍教师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籍教师由过去人数少,规模小,国别单一、教学任务偏向简单的语言教学向数量多、规模大、国别复杂、教学领域更专业化方向发展。正是这种趋势使高校现有的仅仅依靠单一部门、少数人员管理的模式日益捉襟见肘,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二、外籍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较系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对外国人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对外语的要求高,涉外法律、政策性强,所循程序也较复杂,但高校专职外事管理人员数量少,往往3-5名工作人员的外事处不仅要负责几十位外籍教师的日常管理,还要完成留学生管理,出国培训,外事接待等工作,结果可想而知。此外,对于外籍教师的聘请、人事、教学安排直至考核奖惩都缺少系统的制度规定,针对外籍教师管理的规定基本都是由负责部门如外事处制定,一方面这些部门制度的执行很难上升到学校综合管理的高度,另一方面,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方式缺乏一定的公信力和说服力,使高校外籍教师这个群体游离于高校教师队伍和正常教学之外,无法做到真正融入高校教育体系中。

2、外籍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外国专家局等相关审批单位对高校外籍教师的聘请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1997年就颁发了聘请外籍专家需要提供《外国文教专家推荐信》等材料,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外籍教师资源有限或聘请外籍教师时注重数量,只知提高学校“形象”不追求质量等主客观因素,导致一些个人素质较差的外国人混入高校教师队伍,不但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与中国教师、学生发生冲突,不履行合同,或宣扬宗教以及反动政治言论,诋毁中国形象,对高校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都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除了外籍教师本身的素质问题,由于高校对外籍教师缺少必要的培训,也是造成外籍教师不了解中国国情和教育制度,不熟悉教学规章,教学效果欠缺的原因。

三、新形势下的外籍教师管理模式

结合以上调研,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高校外籍教师管理模式应向制度化、系统化以及优化学校资源方向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分工合作,建立健全外籍教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由于外籍教师管理的特殊性,应将该项工作提升到学校整体建设的高度,明确外籍教师聘任、日常管理等一系列流程和环节。在此基础上,明确部门责任,加强部门间的分工合作,切实提高外籍教师管理工作效率。具体来讲:可以建立各部门如人事处、二级学院、保卫处、后勤等负责人组成的“外事管理工作小组”及“外事工作联席会议”等机制,建立校一级的外事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电子化、网络化平善外籍教师档案、完善外籍教师信息共享。

2、整合高校资源,加强兼职外管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在相关部门聘用兼职外管人员既解决了专业外事工作人员少的局面,又可以提高外事工作效率,加强部门合作,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通过对兼职外管人员开展座谈和培训也能起到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外事后备人才和共享外籍教师信息的效果。

3、严把聘任关,建立健全外籍教师的培训、考核体系

首先,聘用外籍教师工作可由外事部门、相关二级学院、人事处等部门共同负责,对外籍教师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宁缺勿滥。其次,可以利用高校现有的教师培训体系,结合外籍教师的特点,对外籍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通过培训既可以提高外籍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对外籍教师做进一步考查。最后,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措施,结合现有的教师考评体系,将外籍教师的教学考核纳入高校的考核系统中,做到外籍教师与高校教师一视同仁,使外籍教师真正融入高校大家庭中。

【参考文献】

[1]祁小峰.聘请与管理外籍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2008,(6).

[2]林浩.加强外教管理,提高聘用效益[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3).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国外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而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实行的全面管理。有效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从而突出教学管理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核心作用。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学生入学起点要求降低,生源质量差别增大;没有及时确立新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等方面没有及时跟进;办学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都给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录取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加大了教学管理工作难度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由于缺乏优质生源,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相对较差。由于其不同的办学性质和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招收的学生不同于母体高校的学生:生源情况复杂,有的是高中应届毕业生,有的是三校生,甚至有一些是社会青年。比如湘潭大学国际合作项目招收的学生中,有重点本科层次、三本层次以及专科层次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经济状况富裕的家庭,且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还是来自单亲家庭。由于父母长期的过度呵护,这些学生的自立和自理能力较差,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距较大。与国内同类学生相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承受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双重压力,同时还必须接受和适应两种不同的教学体制。此外,进入该项目的学生,求学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出国深造;有的是为了提高外语水平,以后找份好工作;有的是无法就读本科院校,只能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些情况,无形中增加了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师资结构相对复杂,人员流动性较大,教师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师资队伍主要由中教和外教组成,其中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长期聘用教师又有短期客座教师等,因此造成师资结构相对复杂的情况。人员流动性较大,主要是外籍教师以及聘用制中教流动性大,既有合同制的外教长期授课也有国外合作院校的外教不定期来校集中授课,既有一门课程始终由一名教师讲授的又有一门课程不同学期由不同教师讲授的,甚至有的课程同一学期换不同教师讲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依法对教师、学生进行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聘任的外籍教师和外籍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和相应的职业证书,并具有2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外方合作办学者应当从本教育机构中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任教。然而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外籍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有些学校在师资引进的过程中程序过于简单,引进的外籍教师良莠不齐。此外,中教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大多是由于聘用教师大多属于合同制教师,在合同期满时,许多人也会调去其他单位工作。教师频繁流动,导致他们不能准确地掌握学校和学生的状况,也容易产生教学不系统、缺乏连续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此外,一般的职业院校,教师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双语教学才刚刚起步,具有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扎实专业基础的优秀教师为数不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用中文教学代替双语教学、学校临时到外校聘请相关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这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会给教学管理带来风险。

(三)文化差异导致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中方教师接触到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教师,以及素质和基础参差不齐的中方学生。这对中方教学管理人员以及班主任、辅导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语言上能够与外籍教师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而且可以帮助外教解决一些教学、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也应注意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外语语言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科学地设计大学生涯及职业生涯。

同时,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教育重点,给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师管理提出了挑战。一些教师对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有一种错误观念:学生基础差、水平低。此外,对合作办学专业授课的教师,课酬方面除了正常教学工作量外,一般都会得到额外补贴,而这些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机制来评估。一些老师上课敷衍了事,教学质量较差,学生反响不好,直接影响到合作办学项目的声誉和进一步发展。

二、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一)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优质的教育资源需要优秀的管理者,尤其是在中外合作办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背景下,更需要工作认真仔细、责任心强、知识水平高,同时了解国际办学的规章制度、熟悉办学法律的人员从事这项重要的工作。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对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引入导致其办学起点高于普通高等教育,并且进入项目的学生交付了相对昂贵的学费,其主要目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优质的教学及管理服务。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有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这对于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参加各种教学管理培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管理人员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因此,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培训,可以保障教学管理工作正常进行,包括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教务管理方面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学生管理人员进行心理咨询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等等,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优化中外师资力量,加强外籍教师管理

高品质教学的先决条件是强大的教师资源,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执行者,教师能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以及能否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在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教育机构必须按照专业设置引进专业教师,建立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大多数在中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学质量监督的对象基本上为中方教师,对外方教师的监督较少。由于引进的外方课程以及外籍教师授课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不同于国内课程,因此对这类课程的教学监督很少。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外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监督,办学机构可以在外方教师中挑选出一些优秀教师作为外方教师的教学督导员,并与中方教学督导员共同进行对外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督。

此外,可以对所有的新进外教进行岗前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以做到知法、守法;同时让他们了解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鼓励新外教与任教时间长的外教进行沟通。通过岗前培训、教学评估,及时反馈信息,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有助于外籍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教学研究工作成绩显著的外籍教师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倡导人文关怀,外籍教师远离故乡和亲人,由于文化、社会、工作、生活等环境的变化,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压力,这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及时、主动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国内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三)提高生源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收学生,纳入国家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实施其他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收学生,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收境外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但在现实的合作办学实践中,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一些合作办学机构通常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而降低录取标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必然给教学增大了难度,也降低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质量水平。因此,除了坚持以上录取标准外,还应在新生进校时增加外语测试、政审等环节,以确保学生的基本素质达到一定水平。

(四)促进教学运行的信息化管理

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就必须收集和处理大量信息,这是手工操作无法完成的。因此,应广泛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技术设备,以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计算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具有以下功能:1、对教学数据进行存储,如对有关授课、试题、成绩、学籍信息等大量资料进行存储与统计,构建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师和学生信息、教室等教学资源的教学信息数据库,实现传统教学信息的电子化转化;2、对教学状况的分析评价,如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情况,以及教学成果、教学质量等问题;3、支持教学决策,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功能,研究开发教学领域中的决策应用软件,尽可能多的使用计算机提供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科学化的教学决策。另外,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立教学计划管理、教学任务书管理、调课管理、教室管理、排课和选课管理等管理子系统,其中也包括教务部门的网站建设。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及时、仔细地修订与优化。因此,教务管理系统的更新也尤为重要。

(五)制订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培养方案

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制订教学计划以及培养方案要明确“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首先,在培养人才的类型上要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其次,培养方案要体现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分级教育模式。最后,培养方案应体现专业特色。优秀的培养方案能够体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特色、教学管理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特色等信息。

在制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方案时,还应注意课程设置的合理安排。比如湘潭大学中外合作项目中,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国外学习两年,同时修中、外双方两个学位,需要修大量的语言类基础课程。因此,在前两年的课程设置中,主要开设外语语言类课程,同时开设中文教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以保证学生在出国后能顺利适应国外合作大学的相关课程。

总之,通过以上对策和方法能有效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只有对教学管理这一重要环节进行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发展的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 孙瑞,张曦.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丛,2009(1).

[2] 李振红,张晓云,王劲羽.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 张倩,袁建宁,耿烽.浅议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管理[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6).

[4] 于松.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浅谈[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作者简介:

黄彬(1981-),女,湘潭大学法学院讲师。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篇6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外籍教师管理人员所存在的问题,从安全、服务、经济三方面去阐述其应该具备的意识。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情的工作态度,熟练的外事专业知识,既熟知自己所在院校的办学理念、基本情况,又了解外籍教师所在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和习俗等,同时要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学会创造和谐氛围。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外籍教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聘方学校的外语教学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点意识。

1安全意识

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高校外国文教专家管理者要认真学习《国家安全法》、《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和国家有关外籍教师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国家安全意识,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外籍教师管理法规。在外籍教师聘用、管理过程中,要非常重视法制观念的建立,在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包容千差万别的文化习俗的同时,注意保护国家利益,防止国外敌对势力以外国文教专家的身份渗透,防止外籍教师在我国进行非法传教活动,防止外外籍教师到未开放及敏感、地区去旅游、拍照,禁止外籍教师干涉中国内政等。对于违规、违纪的外籍教师,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向所属外国专家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局如实反映情况,并配合国家安全部门做好调查、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保护外籍教师人身财产安全的意识。在聘请外籍教师之前,一定要仔细考查安排好外籍教师的住宿,对室内的用电设备进行排查,尤其要对电热水器、电视机等较大功率和日常经常使用频率高的电器进行认真检查,避免因用电器发生漏电而引发事故。对于喜欢到酒吧等娱乐场所休闲的外籍教师,要在聘用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明确指出本地的娱乐场所是否安全,夜晚的治安情况是否好,哪些地方的娱乐场所最好不要去等,并在合同附则中注明因外籍教师自身行为不检点而引发的伤害或损失责任应由外籍教师自负。对于喜欢利用休息日或假期外出旅游的外籍教师,需明确要求他在制定出游计划前通知校外事管理部门,由外事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或意见,并登记好外籍教师动向后方可出发,以防止因外籍教师不了解情况误入危险或梦游区域,给外籍教师自己带来安全隐患,给学校带来不可预知的麻烦或损失。

2服务意识

很多时候,外籍教师管理人员都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成为一个管理者,但外籍教师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华任教的目的,即非谋生,亦非享受,而是体验某种经历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因此,对于外籍教师的管理,外籍教师管理人员除了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持行管理职能,还应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淡化权利和支配意识,充分尊重、信任外籍教师,双方以诚相待,友好协作,使外籍教师在校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搞好外语教学,培养高质量人才而努力。

在管理外籍专家的日常生活时,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努力营造一种适宜引发外籍教师激情的文化环境,创造一种互相关心、彼此尊重,彼此信赖的环境,让外籍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现场和实物进行环境创造,比如在专家公寓张贴外籍教师所属国家的国旗图片、所在国家的风光图片等等,让外籍教师有家的感觉,消除外籍教师因生活习惯、礼节、、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及全新的环境和语言的不同而带来的孤独感和诸多不适应。在西方重要的节日期间,特别是圣诞节,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感到浓浓的友情和欢乐。在外籍教师的生日时,送去贺卡、生日蛋糕,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关爱。

在管理外籍专家的教学工作中,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积极帮助外籍教师与其他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积极创造机会增加外籍教师之间、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主动协调外籍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邀请外籍教师参加有关院系组织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及大学生社团组织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举行定期或不定期外籍教师会议,鼓励外籍教师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参与教学管理,尊重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他们的承诺,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沟通平台。如果是由于中外文化、经济差异,外籍教师的一些理想化的建议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及时向外籍教师解释,得到外籍教师的理解和体谅,而不是给予简单的否决或忽略,同时将校方的决定及时反馈给外籍教师。每学期结束前,学校教务部门对外籍教师的教学给予全面的评价,对于工作认真,教学效果好的外籍教师,聘请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如颁发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或接受院校领导的接见等以满足他们尊重、自我实现的高等次需求,从而使外籍教师的专长、智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特别注意尊重外籍教师的时间,外籍教师通常有提前数天、甚至一两个月制定计划、安排的习惯,因此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将课程表、学校的校历、作息时间表、放假时间表等翻译成英文提前发送给外籍教师,以便他们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另外,对于有关他们的活动计划尽量不要更改变动,如有变动须提前通知,并做好解释,消除误解,让他们感到学校的尊重。

3经济意识

虽然说学校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都会投入较多资金聘请外籍教师,但在外籍教师的选择上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意识,要根据本学校的实际外语教学需要制定外籍教师聘用计划,以英语外籍教师为例,笔者认为可选择外籍教师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母语国家如英国、美国等的有资质和教育经验的外籍教师,他们非常抢手,对聘方也会提出严格要求,但教学效果是最好的,也最受学生们的欢迎,学校一般都愿意聘任1-2名这样的外籍教师。第二类是母语国家有资质,但教育经验相对较差的外籍教师,他们对月薪要求要求不如上一种那么高,对生活福利等的要求相对也会较差一些,可以聘任他们做为教学补充。第三等是英联邦国家的外籍教师,虽然母语是英语,但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本身素质等良莠不齐,需要仔细甄别,整体教学能力较差。第四等选择是非母语国家的外籍教师,这类外籍教师一般很难为高校承认,个别有能力的外籍教师在办理聘任手续时也会遇到难点。在第学期开学前,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与学院相关部门仔细商讨制定外籍教师聘任计划,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校现有外籍教师的教学能力情况系统分析,实事求是地确定需要聘请外籍教师的类别和水平,做到既不对学校的教学需求打折扣,同时节省经费开支。

总之,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工作是高校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外语教学能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在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外籍人员管理的规定,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安全意识和经济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的激发外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更有效地提升外籍教师资源的聘用效益。

参考文献: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篇7

学籍管理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稳定学校教学秩序,实现学生有序流动,有效控制辍学的必要措施。学籍管理是为维护学历的真实有效和教育的诚信重要体现。你知道具体的计划要怎么制定吗?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

落实学校工作计划,紧紧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一中心,继续巩固“双高”普九成果。认真按照教育局工作部署的要求,做好本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迈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抓好学籍管理工作,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保证学校协调、稳定、均衡发展。

2、严格按照规定,做好转出、转入、休学、复学等有关登记工作。

3、做好本学区适龄儿童入学的登记等有关工作。

4、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登记等有关工作。

5、做好学籍档案管理,使其达到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6、加大学籍管理工作力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千方百计帮助保护适龄儿童受到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零的目标。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学籍管理是义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主动发展,保证学校协调、稳定、均衡发展的前提。为了使这项工作抓实抓深,本学期初学校领导就召开由班主任参加的学籍会议,反复学习省、市、县下发有关文件精神和学籍管理细则,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学籍管理措施。成立学校学籍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学籍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定了管理目标,层层落实责任,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建立包保责任制,为保证学校协调、稳定、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规范管理,落实到位。

全体教师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的相关要求,深入理解、领会落实其精神实质。严格遵守本校制定的学籍管理工作制度,做好转出、转入、休学、复学等相关工作。我校加强了转出、转入学生的学籍规范管理,做到转出、转入各项相关手续齐全,做到转出有接收证明,转入有转学证明。同时把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学生转出的工作上,严把学生的转出关,认真审查转出学生的相关手续。凡是要求转出的学生,先由家长提出申请,并提供前往就读学校的接收证明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盖章。学籍管理员先进行审查转出学生相关手续,再到校长处审批、签字,方可办理相关转学手续。由于我校学籍管理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地开展,才使我校的办学秩序稳定,办学效益均衡的向前发展。学籍工作的规范管理,为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3、深入基层,摸底调查。

每年的开学初组织教师深入村庄认真宣传贯彻义务教育相关政策,对本辖区的适龄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做好统计,同时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提前作好一年新生招生工作,使本学区内的每位适龄儿童能就近入学就读。

4、档案管理,做到“三化”。

我校十分重视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到“三化”管理,即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学籍档案是按照规定的相关要求,保存的资料具有规范性;学籍档案的资料详细记载着学生学籍的管理过程,具有科学性;学籍档案为了保存完好查找方便,把学籍相关资料输入微机,进行信息电子化管理。

6、严防流失,杜绝辍学。

我校为了防止学生流失,杜绝辍学现象发生,采用了以下有力措施:一是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做到开足开齐课程;二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关注学困生、关爱贫困生;四是加强安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五是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六是依托家长和社会,合力做好控辍工作。

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计划(二)一、工作目标

1、小学入学率100%,小学辍学率0%;

使学籍管理工作更规范化、更科学化、更现代化。

2、准确统计好在校生数和有学籍的人数。

3、积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二、具体工作

1、提高认识,进一步把学籍管理摆到重要地位,搞好学籍管理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加强学籍管理又是深化改革的保证及领导干部依法治校的有效措施。

2、做好新学籍接收工作,新学期开始了,又有一批新学生进入学校,进校后学籍混乱,人员变动幅度大,学生学籍不齐,转入转出,休学,等多种因素,因此要对学籍进行清查,按班级分开,查出缺落的,汇总,分类。

严格按照学籍管理办法,把工作落到实处。在开学第一周内,做好此项工作。

3、清查已有的学籍。

补全学籍遗留问题。开学初对学校各年级的学生的名册和学籍进行对照,及时处理问题。

4、开学初将人数统计表发到每位班主任手中,认真统计每班在校人数,流动人数,整理好学籍管理档案。

对未到校的流动儿童,要求班主任及时家访并了解情况,如确实已回原籍就读。

4、学生变动严格执行学籍变动管理制度,证件真实、齐全、方可按规定办理。

及时录入转入学生信息,完成变动呈报表和统计表,更新学籍系统,做好常规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5、严格学籍管理:学生入、转、休、复学和借读手续齐全,符合规定才能办理各种转学手续。

6、做好各种名册的调查统计工作。

学籍变动手续规范,各种报表数据准确,材料完整。

7、转学的办理:学生转学需填写转学联系表和盖章,持户口本。

转入学生在规定日期持学生以上证件和居民户口簿到校报名,备案学籍,并回执原学校接受证明。转出省内学生需出示接受学校转学联系表,对于转出外省的学生,转入学校完备转学手续才能同意转出。

8、按规定及时整理、保存学籍表册存根。

9、取消留级制度,杜绝开除和强迫学生转学现象。

完善“控辍保学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接受教育。

10、定时统计学生变动情况、分析生源情况,为领导决策和教育教学服务。

(开学初,期中,期末进行实际人数统计) 。

三、执行计划的有力措施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全体师生必须严格遵守学籍管理办法和程序。

2、每天各班班主任对学生到校情况准确准时填报。

每天班主任对未到学生调查清楚情况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学生病假除外)把此项工作拿入到班主任常规检查中。

3、各位教师对数据的填写确保准确无误。

把此项工作拿入到教师工作态度中。

4、转入学生的程序进一步规范,学校领导同意,班主任建转学证明齐全方能接收转入学生并妥善安排。

5、严格按照招生原则进行招生。

6、认真核实各班人数学生各项信息,特别是学生与学籍系统里的信息相吻合。

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计划(三)一、具体工作

1、提高认识,进一步把学籍管理摆到重要地位,搞好学籍管理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要求。

2、做好新生建籍工作,新学期开始了,又有一批新学生进入学校,进校后要重新建学籍,时间紧,任务重,在规定的时间内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要对学籍进行清查,按班级分开,查出缺落的,汇总,分类。严格按照学籍管理办法,把工作落到实处。

3、清查已有的学籍。

补全学籍遗留问题。开学初对学校各年级的学生的名册和学籍进行对照。

4、开学初将人数统计表发到每位班主任手中,认真统计每班在校人数,异动人数,整理好学籍管理档案。

对未到校的学生,要求班主任及时家访并了解情况,如确实退学,由班主任统计好,填写表格,上交教导处,由学籍管理员定时注销其学籍。

5、转学学生异动严格执行学籍异动管理制度,开学前几天,做好家长及学生的接待工作,认真审核相关证件;

证件真实、齐全、方可按规定办理。及时录入转学学生信息,完成异动上报,更新学籍系统,做好常规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6、严格学籍管理:学生档案装订成册,摆放整齐,设立专柜,统一管理。

学生转入、转出、休学、复学和借读手续齐全,符合规定。学生入学后,学校应及时办理学生的注册手续,及时建立学籍,按照规定编写学籍号,规范填写。

7、按规定及时整理、保存学籍表册和毕业证存根。

二、执行计划的有力措施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全体师生必须严格遵守学籍管理办法和程序。

2、各位教师对数据的填写确保准确无误。

把此项工作纳入到教师工作态度中。

3、认真核实各班人数学生各项信息,特别是毕业班学生的各项信息必须与户口信息一致。

校内都不得随意调换班级。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办法篇8

论文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的特点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招生政策,黑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录取分数基本是二表B或三表的层次录取,与非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学生相比而言,学生的入学层次相对偏低,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状态起伏较大等特点。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面广、量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计划是在兼容两校特色的基础上制定的。学生需要完成国内、外两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重,周课时量大。如黑龙江科技学院的中加财务管理专业,除中方教学安排的课程外,还需要完成20门外方专业课,而且每门专业课至少需要经过七次考试、课堂测验才能进行最终的成绩评定,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而且在时间节点内达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要求,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任务、学习压力更重。如果学生一旦有哪个环节跟不上,就会产生消极、悲观的不良学习情绪,甚至导致学习倦怠的恶性循环,即越听不懂越不愿意听、越不愿意听越学不会、越学不会越不愿意学的现象。

3.对西方文化兴趣浓厚,容易忽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黑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较其他学院学生相比,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籍教师,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就更多。如:黑龙江科技学院中俄土木工程专业的“双校园”——1+2+2模式需要在国外学习、生活两年,中加财务管理专业的双文凭获取需要参加雅思、托福等考试,部分在校生利用寒暑假参加赴美带薪实习项目,部分毕业生选择毕业继续出国深造等等,学生在此准备过程中,需要了解更多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风土人情,并按国外的习惯用语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无形中会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影响,对其产生认同,甚至出现盲目的推崇现象。

4.特长突出,自我意识强、自律意识弱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大多来源于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家长较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学生往往琴、棋、书、画样样通,多才多艺,在大学的舞台上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踊跃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张扬自我。如:黑龙江科技学院举办的中外文化交流艺术节、欢送毕业生的“拥抱明天、与未来有约”大型双语文艺汇演等活动,都充分展示了学生在吹、拉、弹、唱、跳等方面的多才多艺。但由于家庭环境优越,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苦磨砺,导致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认知,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差,自律意识弱。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突与矛盾

1.中、外籍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风格方面

外籍教师与中方教师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而外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必然会对学生的观念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口语强化课堂上,教室桌椅的摆放并非传统的排排座,而是所有学生围坐成一个半圆形,便于外籍教师上课期间能够与每名学生更好的交流、沟通;在专业课授课中,外籍教师更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喜欢学生对其所讲内容进行提问与质疑,学生如果有问题需要交流可以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当教师讲课结束时如果没有学生提出问题,他们会认为是自己没有讲明白,学生没有听懂,甚至会觉得很沮丧。而中方教师授课更注重的是规矩性、课堂纪律,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不多,没有问题意味着学生都已听懂。这种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对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影响。

2.“双校园”办学模式方面

黑龙江科技学院中俄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双校园”——1+2+2的办学模式,在国内强化语言训练一年后,将在接下来的两年赴俄罗斯学习、生活,而后再回到国内继续学习、生活两年。国外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及教育管理模式与国内学生存在着很大差别,这些差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如:在国外的学校中,教师只负责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的个人生活及日常管理均有“学生自治会”负责,教师不需要管理学生,认为学生可以很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使国外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即先进分子积极、后进分子无人问津的状态。结束国外两年的学习、生活,当再次返回国内时,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想法与国内管理教育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加重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3.外籍教师与学生交流方面

黑龙江科技学院每年大约都有十多名专业课及口语强化课外籍教师来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授课。外籍教师在提供新的教育理念、思路与方法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外籍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游玩、逛街、购物并经常邀请学生去家中做客。学生与外籍教师的交流越多,学生的思想受到外方的影响就越大。 转贴于

4.国内学生与国外学生交流方面

自黑龙江科技学院开办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以来,共有59名学生毕业后考取了国外研究生,自1999年中俄土木工程专业开办以来,已有10届学生相继出国留学。国内的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与国外的学生交流、联系,了解国外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在此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个别学生会带有某种偏见传达相关信息,使我们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干扰。如:中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与国内学弟学妹反馈,在国外的考试中,如果学生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如期参加考试,甚至是复习不够充分等原因都可以与教师预约单独参加考试,也就是说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可以约不同的时间进行考试,教师也会为每名学生准备不同的卷子进行考试,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在中方,如因自身原因未能参加考试者,要么考试前办理缓考、要么以旷考处理,并统一参加学校的补考。这就容易引起学生对国内相关制度和管理工作产生不满及抵触心理。

三、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有别于其他办学模式,黑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别采取的是“双校园”培养或“留学不出国”的模式,由于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普遍存在思想多元化的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改变以往传统的理论教育,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主旋律教育。如:黑龙江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了“红心中国”、“爱我中华”、“点燃爱国激情,唱响青春旋律”、“红歌大联唱”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进行感染性教育

环境育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办学理念的特色为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又为全校学生服务的“朝阳杯”英语翻译大赛、以“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为主题的中外文化交流节、道格拉斯校长助学金的颁奖仪式及毕业典礼等活动,增强了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

3.加强学生的党组织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和管理与非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党建工作有所不同。尤其对于“双校园”培养模式的学生,要充分利用国内学习的时间,发挥党组织和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此凝聚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国外学习期间,要建立以学生党员、主要学生骨干为主的临时党小组,并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活动,增强其对学生的管理。充分发挥党小组的核心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以便更好的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黑龙江科技学院中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出国前会吸收1~2名优秀的学生加入党组织,并在国外建立由辅导员、班级干部、党员临时组成的党小组,定期进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考察工作。与此同时,通过网络载体加强与国外学生党员的思想交流,使其发挥先进表率作用,并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

4.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教育

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容易被“西化”,因此建议在学校的“两课”教育中对黑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要有侧重的增添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加强对学生中西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比较学习,使学生在拓宽国际化视野的同时增强辨别中西文化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5.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修养

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作风,更应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便于与外籍教师随时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想动态。与此同时,可以和外籍教师共同研究、探讨、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如:举办外籍教师专业学习技巧讲座、外资企业模拟招聘会等活动。

上一篇:汉族的文化习俗范文 下一篇:社区财务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