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规划设计规范范文

时间:2023-09-25 10:55:39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1

为认真贯实《省人民县政府关于加速工业园区规范厂房建立的意见》(政发〔〕23号)文件精神,加速工业发展措施,建立招商引资平台,提高地盘集约应用程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集堆积群,现就加速推进规范厂房建立提出如下施行意见。

一、加速规范厂房建立的主要意义

规范厂房是指在规则区域范围内由县政府统一规划,多元主体投资建立,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供应生产运营的主要场合,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长处。推进规范厂房建立,有利于优化资源装备,缓解用地严重矛盾;有利于优化生产力结构,培养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有利于缩短项目建立周期,削减企业资金占用;有利于改善生态情况,完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县(区)、各部分要高度注重,提高认识,坚持抓规范厂房建立就是抓工业、抓项目、抓投入、抓招商引资的理念,全力加速规范厂房建立措施,为工业发展发明前提,打好基本。

二、建立的准则及目的

(一)基本准则。规范厂房建立依照“企业化治理”的要求,建立要符合以下准则:

合理规划准则。规范厂房的建立规划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地盘应用总体规划,结构选址普通应在省、市工业园区、城镇工业区以及产业基本和区位前提好的中间镇工业集聚区内。

集约高效准则。规范厂房建立占地上积应在50亩以上,或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除非凡产业外,要节制建立单层厂房,鼓舞建立多层厂房,均匀容积率应大于1.0。

产业集聚准则。规范厂房建立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要与本地的主导产业相联接,以利于加速产业集聚、培养产业集群。

功用配套准则。规范厂房集中区域内的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及污水处置等基本设备,行政办公、商务活动及仓储用房等配套建立,要知足入驻企业生产运营的基本需求。规范厂房的设计与建立要充分思索安全、消防、环保和交通等要求。

科学治理准则。依照“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准则成立治理运营机构。治理运营机构普通由投资主体负责组建运作;由多个主体一起投资建立的规范厂房集中区,要坚持健全科学规范的治理运作机制,执行企业化治理、市场化运作,避免在统一规范厂房集中区内发生多头治理、涣散运营、各自为营、互不协调的景象。

(二)建立范围和目的。规范厂房建立首要依托省、市认定的工业园区、工业强县以及重点产业结构,结合沿边区位优势,以加速全市制糖、制茶、酒及饮料、绿色食物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为基本,以营建投资平台,加速招商引资为偏向,重点规划结构在工业园区、各县(区)及孟定片区。依照“规整齐步到位,结合企业入驻状况,分期稳步开发”的思绪,结合各县(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偏向统一规划分期建立。年至2012年全市方案建立规范厂房50万平方米。年建立10万平方米,个中:工业园区建立5万平方米,建立2万平方米,区建立1万平方米,镇康县建立2万平方米;到2012年要逐渐构成一批结构合理、规划适度、功用配套、产业集聚的规范厂房集中区。

三、增强指导,增强办法,切实加速规范厂房建立

(一)增强指导,精心组织施行。为切实抓好规范厂房建立,市级成立由市县政府分担指导任组长,市经委、财务局、建立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分首要指导为成员的全市规范厂房建立推进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委,负责做好全市规范厂房建立的指导、认定、协调、计算和审核工作。各县(区)县政府要高度注重规范厂房建立,把规范厂房建立作为完成“企业集中、本钱集聚、产业集群、地盘集约”发展的主要内容来抓,抓住省上规范厂房建立的政策时机,尽快成立响应组织机构,完善政策办法,加大工作力度,加速规范厂房建立措施。

(二)加速前期工作,推进特征工业园区建立。各县(区)要从本地的资源前提、区位优势动身,加速规划结构特征工业园区,推进特征工业园区的建立,着力打造各具特征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平台,把特征工业园区建立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技能创新的实验区和城市发展的新兴区。本年要加大工作力度,抢抓机遇,加速镇等四个特征小区的规划、建立工作。

(三)统一规划设计,优化功用结构。各县(区)要依照“结构合理、规划适度、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功用配套”等基本准则,依据产业集聚、招商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需求,结合本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规划、产业结构以及地盘应用规划和园区建立规划,以“一盘棋”的思绪合理确定园区规范厂房建立总体结构和规划,抓紧研讨制订规范厂房建立的总体规划和分步施行方案;依照基本建立顺序,优选有天资的施工单位统一设计施工,一次性完善规范厂房建立区域内的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及污水处置等功用化配套设备,保证规范厂房建立的适用,功用的完善。

(四)增强行政服务,加速厂房建立。认真贯实《省人民县政府关于加速工业园区规范厂房建立的意见》(云政发〔〕23号)文件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增强扶持资金申报力度,优先保证园区规范厂房建立用地,大力推行运用本省钢构造及轻型建筑资料建立规范厂房,充分发扬省级扶持优惠政策的指导和推进效果,加速规范厂房建立;开发规范厂房建立“绿色通道”,执行全程服务准则,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凡按规划建立的规范厂房执行一次报件、一次审批、分期建立的方法处理,优化政务情况,提高做事效率。

(五)抓好示范带动,鼓舞企业入驻规范厂房。充分发扬工业园区辐射带动才能较强的区位优势,抓好年园区5万平方米以上规范厂房建立,年内要建成符合集约高效准则的示范规范厂房,带动全市规范厂房建立的措施。对建有规范厂房的县(区)和工业园区投资规划在1000万元以下的普通新建工业项目准则上不再独自选址和供电,要指导业主入驻规范厂房,发扬规范厂房的集约、集聚功用。对入驻工业园区规范厂房的企业,严厉按企业入驻规范厂房执行免租、零费、列支津贴及就业定补等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3号)文件精神,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集群,现就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的重要意义

标准厂房是指在规定区域范围内由政府统一规划,多元主体投资建设,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提供生产经营的重要场所,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优点。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用地紧张矛盾;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有利于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减少企业资金占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树立抓标准厂房建设就是抓工业、抓项目、抓投入、抓招商引资的理念,全力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步伐,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二、建设的原则及目标

(一)基本原则。标准厂房建设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设要符合以下原则:

——合理规划原则。标准厂房的建设规划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选址一般应在省、市工业园区、城镇工业区以及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好的中心镇工业集聚区内。

——集约高效原则。标准厂房建设占地面积应在50亩以上,或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除特殊产业外,要控制建设单层厂房,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平均容积率应大于1.0。

——产业集聚原则。标准厂房建设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要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相衔接,以利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

——功能配套原则。标准厂房集中区域内的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行政办公、商务活动及仓储用房等配套建设,要满足入驻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需要。标准厂房的设计与建设要充分考虑安全、消防、环保和交通等要求。

——科学管理原则。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成立管理运营机构。管理运营机构一般由投资主体负责组建运作;由多个主体共同投资建设的标准厂房集中区,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运作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防止在同一标准厂房集中区内发生多头管理、分散经营、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的现象。

(二)建设范围和目标。标准厂房建设主要依托省、市认定的工业园区、工业强县以及重点产业布局,结合沿边区位优势,以加快全市制糖、制茶、酒及饮料、绿色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为基础,以营造投资平台,加快招商引资为方向,重点规划布局在工业园区、各县(区)及孟定片区。按照“规划一步到位,结合企业入驻情况,分期稳步开发”的思路,结合各县(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方向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年至2012年全市计划建设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年建设10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园区建设5万平方米,建设2万平方米,区建设1万平方米,镇康县建设2万平方米;到2012年要逐步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配套、产业集聚的标准厂房集中区。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加快标准厂房建设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为切实抓好标准厂房建设,市级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经委、财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市标准厂房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委,负责做好全市标准厂房建设的指导、认定、协调、统计和考核工作。各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标准厂房建设,把标准厂房建设作为实现“企业集中、资本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抓住省上标准厂房建设的政策机遇,尽快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步伐。

(二)加快前期工作,推进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各县(区)要从当地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出发,加快规划布局特色工业园区,推进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平台,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技术创新的试验区和城市发展的新兴区。今年要加大工作力度,抢抓时机,加快镇等四个特色小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三)统一规划设计,优化功能布局。各县(区)要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等基本原则,根据产业集聚、招商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以“一盘棋”的思路合理确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总体布局和规模,抓紧研究制定标准厂房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优选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统一设计施工,一次性完善标准厂房建设区域内的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功能化配套设施,确保标准厂房建设的实用,功能的完善。

(四)强化行政服务,加快厂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3号)文件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加强扶持资金申报力度,优先保障园区标准厂房建设用地,大力推广使用本省钢结构及轻型建筑材料建设标准厂房,充分发挥省级扶持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开辟标准厂房建设“绿色通道”,实行全程服务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凡按规划建设的标准厂房实行一次报件、一次审批、分期建设的方式办理,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

(五)抓好示范带动,鼓励企业入驻标准厂房。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区位优势,抓好年园区5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厂房建设,年内要建成符合集约高效原则的示范标准厂房,带动全市标准厂房建设的步伐。对建有标准厂房的县(区)和工业园区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的一般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选址和供电,要引导业主入驻标准厂房,发挥标准厂房的集约、集聚功能。对入驻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企业,严格按企业入驻标准厂房实行免租、零费、列支补助及就业定补等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3

论文关键词:厂区规划思路管网综合环境工程

1建设背景和现状

1.1建设背景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研究所,始建于1934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生物制品研究所之一。主要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研发和经营,是国家生物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大型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占地43万m,总资产11亿多元,现有职工1400人。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地处黄河以北的盐场地区,南临盐场路。盐场地区隶属兰州市城关区,与市区虽一河之隔,建设却未同步,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综合环境差已成为制约盐场地区发展的瓶径,2004年《兰州市盐场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并报市政府通过,规划中,盐场地区被定位为兰州市重要的文化、科研、生物工程、医药研发基地和城市北部的生活居住片区,明确提出推动兰州市城市规划的主轴由原来的东西长轴向南北短轴转变,实现城市布局的均衡发展。这将给盐场地区的发展带来契机,也将给该区域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1.2项目现状

兰州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厂区占地约30hm,厂区内除办公、生产建筑和道路外,基本上全被绿化地覆盖,是环境优美的园林单位,但建筑物陈旧、基础设施配套差。

本次整改道路属于兰州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区内路,共6条,总长2.1km。除3号路需要拓宽建设外,其余道路均在已有道路基础上整改,目前厂区现状存在如下问题:

(1)路面破损:已建道路大部分路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和断裂,局部路段路基明显下沉,两侧道牙破损严重。

(2)线形凌乱:厂区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旧路在建设中没有太多考虑线形要求,施工不严格,致使现状道路中线凌乱。

(3)缺乏整体规划:由于厂区初始建设年代久、历时长,缺少整体性和统一性,厂区路网、管网、办公建筑等配套设施陈旧、凌乱,已不能适应单位的快速发展。

2建设必要性分析

兰州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目前厂区内绿树成荫,草地连片,6号路两侧挺立着许多大树、古树,围墙内侧的梧桐、梨树每年春天花满枝头,是名副其实的园林单位,但基础设施陈旧,其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单位快速发展的需要:兰州市生物制品研究所是国家生物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实现利润2.08亿元。截至2008年9月底,已实现销售收入超过7亿元,实现利润3亿多元。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均列甘肃省生物医药行业第一名。但厂区建设明显滞后,已不能适应单位的快速发展,彰显不出该单位的时代风尚。

(2)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生物制品研究所现有职工1400人,是国家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机构。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软、硬件平台,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可为各生产组团提供便捷的交通,有利于优化厂区布局,改善区域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3工程设计

3.1设计内容

(1)设计范围:生产厂区内6条道路整改设计及配套设计、厂区总体规划设计。

(2)设计内容:对道路工程,给水、排水(雨水和污水)工程,照明工程,管线综合及道路景观,综合规划等内容进行方案设计,同时针对横断面布置、路面结构的选择、排水系统、环境景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3)功能定位: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该项目功能定位为厂区道路和厂区综合规划。具体功能有:

a.拓展厂区发展空间、提升企业形象;

b.整合现有景观资源,建成花草品种齐全、植物搭配协调的生态园区;

C.提高基础设施档次,推动企业快速、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3.2设计原则

(1)处理好建设项目和工程现状的关系。(2)利用已有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力求工程设计体现现代化的时代气息。

(3)处理好道路和现状道路的衔接,尽可能提高技术标准,使平、纵线形合理组合,满足安全、舒适的要求。

(4)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道路横断面形式和雨水排除方式,合理布设各类管线,做好管线综合工作。

(5)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道路建成后的后续工程:如办公楼和生产车间等改造建设的衔接。

3.3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见表1。

3.4厂区总体规划

3.4.1总体规划思路

(1)根据企业办公、生产需要,结合场地、生产流程、环境、安全和美学的要求,对总体空间和建筑物合理布局。

(2)以道路为依托对各种管线进行合理布局和综合,为管理和维护提供方便

(3)明确厂区建设规模和风格,如:彻底、逐步地改造还是在旧貌基础上局部改造,将单位园区建设成现代化的企业园区还是突出行业特点、企业独特风格和企业品牌等。

3.4.2专项设计思路

专项设计应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进行。

(1)建筑物规划

建筑物的布局规划是以生产流程为依托的,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空地、建筑物、运输设施,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办公资源、划分明确而便捷的生产组团。

(2)道路网规划

道路网布局以生产组团为依托,只有在生产组团划分明确后,相应的道路网配套设施才能有效跟进,如:该生产区主要通行货物运输车辆,则道路功能主要为交通功能,各生产组团的关联程度也决定道路的布局。

(3)管网规划

管网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排水、上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与区域内的生产和生活都息息相关,合理的管线规划,可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但管网规划也需要大量详细的资料和数据,如:人口、生产工艺、生产用水量、生产废水量、需要特殊处理废水量等,电力也是如此:生活用电、生产用电等,在市政项目建设中,多采用综合管沟和综合直埋的方式,但在园区规划,更多的是要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生产需要、用地需要,结合园区建设进行。

3.5道路工程

3.5.1平、纵、横设计

(1)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面临两种选择。

方案一:整改的6条道路均在旧路的基础上布设平面线形,可以避免砍伐旧路两侧树木,但旧路线形也存在问题,由于旧路网建设没有统一规划,道路中线不通直,局部扭曲。

方案二:重新布设线形,沿线绿化和部分树木遭到破坏。

考虑到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方案一。

(2)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遵循《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尽量不破坏旧有景观,并考虑与将来建筑物的改造建设衔接。

(3)横断面设计

道路的横断面形式有两种:6m和5m,除2号路采用5m的断面形式外,其余道路断面宽度均采用6m。2号路采用5m的断面可以保证两侧树木不被挖除。3号路旧路宽度只有3.8~5in,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拆除部分楼房散水台阶、改移管线等。

3.5.2路基、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设计充分考虑到所建道路均为厂区内路,车辆少,行人多,对路基和路面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同时结合考虑气候特征,自然区划、施工条件等因素,以就地取材、方便施工、路基稳定、路面耐久的原则进行设计。

结构层总厚度48cm,组合形式如下:

18emC30混凝土路面;

30em水泥石灰稳定砂砾土。

土基:原(填)土夯实,保证规范要求的含水量和压实度。

3.6管网工程

3.6.1排水工程(雨水和污水)

方案一排水设计思路:

(1)道路范围内雨水主要采用路面排水。道路两侧多为绿地和树木,道路宽度5~6m,路面范围内雨水量不大,考虑到兰州总体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气候特征,建议采用路面排水,将道路范围内雨水排人两侧绿地,充分利用雨水浇灌绿地。为了防止大量雨水下渗影响路基稳定,在绿地与道路之间设置渗沟进行排水。并建议在今后厂区基础设施建设中,道路两侧一定宽度内均设置绿地,增强道路的空间和景观效果。

(2)低洼区域雨水与污水排除相结合。对局部区域雨水汇集并排除困难时,采用雨、污结合的方式排除积水。

(3)污水的管道设计应结合已有的建筑物(有污水产生的建筑),并为将来新建建筑物污水的接入预留空间。

方案二排水设计思路:

雨、污分流,分别埋设雨、污水管道,在道路范围内,按40m间距在道路两侧布置雨水口收集路面雨水,这是市政道路设计中常用的做法。

本次设计推荐方案一,方案一结合了厂区实际情况,结合绿地灌溉,避免了部分管道施工,减少了管道的管理和后续维护工作。

雨、污水管道设计: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线采用直埋敷设,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基础下做20em厚砂砾垫层。

3.6.2给水工程

给水设计思路:

(1)给水管线兼负载区低压消防任务。

(2)给水的管道设计应结合已有的建筑物(有污水产生的建筑),并为将来新建建筑物污水的接人预留空间。

(3)设置的给水管道应符合远期管道通水量的要求。

给水设计:本次设计方案考虑生活、生产用水和消防、绿化用水,给水管布置在道路两侧绿带内,当道路两侧不具备绿带的条件时,埋设在道路范围内。给水管线采用PE200塑料管,管道直埋敷设,管道埋深1.0m,下设砂砾垫层。消火栓:消火栓为地下式,设置平均间距120m,消火栓直接设在给水管道上。

3.6.3中水设计

兰州虽是“两山夹一水”的城市,但也是缺水的城市,气候干燥,每年为树木和绿化浇灌消耗掉大量用水,目前,中水利用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工程也逐步得到实施,比如:彭家坪高新技术开发区道路网建设中就全线敷设了中水管线,在雁滩南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利用大面的草地净化、过滤雨水和部分污水,然后重新利用,浇灌树木。作为生产园区,应结合生产用水和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综合考虑。

3.6.4照明工程

道路照明是一项重要的配套工程,灯具的选择能体现不同的风格和意境,不同的灯具在能源节约、维修成本和价格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次设计中考虑到是园区道路,配套灯具采用庭院灯,突出视觉和景观效果,同时满足平均亮度(照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三项指标。

照明灯具近年来更新很快,各种形式、类型的灯具不断出现,如:太阳能灯、二极管灯等,造型也变化多样。

本次设计采用在道路单侧布置,灯纵向间距为30m,供电线路采用地下电缆方式埋设和太阳能相结合的方式,在照度要求高的路段采用电缆敷设形式提供电源,每30m设电缆检查井一座;在照度要求不高、埋设电缆不方便的路段采用太阳能供电形式。

3.6.5管网综合

管线综合是为合理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在厂区内应当敷设给水、污水、雨水、照明、热力、电力、电信、燃气等管线,本次设计中只涉及了给水、污水、雨水、照明四类管线,但不管是道路建设还管网敷设都有耗资大、牵涉面广的特点,为了避免道路建成后敷设市政管线引起频繁开挖与修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建议工程项目在实施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划作好管线敷设的综合考虑,并为今后的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

3.7环境工程

环境建设工程涉及范围广,与其他土建工程相比有很大的弹性,它与每个土建项目有关,更与人的观念和重视程度有关。好的环境工程设计往往体现在细节上,它的本质思想是以人为本,多方面、多角度体现人文关怀,比如:在线路适当地段上提供合适的休憩设施,精心布置绿地、水面;铺设色彩、材质较好的地面硬质铺装;设立必要的指示标志:道路标牌、园区交通图、建筑标志牌等,可采用单独或结合绿地坐椅等设施设置;在道路急转处为通行车辆设置凸面镜;引进少量雕塑等来强调环境氛围和生活气息,突出反映独特企业文化和时代特征。

生物制品研究所是兰州市重要的企业单位,也是园林单位的典范,有很好的绿化基础,但现有的绿化也存在很多问题,绿化形式单一、搭配单调等问题突出,在景观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道路建设中,应结合现有绿化,减少树木砍伐,在绿化区多种植长青灌木,配以花卉,再结合停车、小品等设置和组合,以绿化系统丰富厂区空间。

生物制品研究所是甘肃省生物制品研发行业中的龙头单位,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如何将单位的文化和精神溶入厂区建设中和景观设计中来?如何通过厂区建设来突出和加强文化理念、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不仅是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厂区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4结语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4

关键词:给水工程;用水量预测;管网区块化

中图分类号:TV674 文献标识码:A

总体概况

我们本着坚持加强绿色低碳理念,对蔡家坡中心城区给水工程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本次规划包括蔡家坡镇和五丈原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20.9km2和19.8km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蔡家坡中心城区总人口为20.76万,2025年总人口达30万,根据插值法计算得2015年、202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分别为23.46万、26.7万。规划年限近期:2011-2025年;中期:2015-2020年;远期:2020-2025年。

二、城市现状分析

(一)现有水厂供水及用水现状分析

蔡家坡镇现在供水系统采用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和企业自备水源供水,全镇现状总供水能力5.86万m3/d。其中西北机器厂、陕棉九厂等企业,均采用自备水源供给,总供水能力5.5万m3/d,实际日最大供水量3万m3/d。自来水公司现有3座水厂,均开采地下承压水。其中一水厂设计供水能力2800m3/d;二水厂供水能力1900m3/d;三水厂供水能力1800m3/d。

五丈原镇现状供水主要由各村供水站自行供水和管理,部分村庄供水由镇供水管理站统一管理,水源均采用地下承压水,工业用水,主要由五丈原水厂提供。

(二)规划区现有管网总体分析

规划区现状管道大部分年代久远,严重腐蚀,漏失率高,部分为新建管道,总长度约为5.4km,管材主要是PE、球墨铸铁管,最大管径为De300。本规划在充分利用现状管道的基础上,进行水力计算,提出管道布置最优方案。

需水量预测

(一)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近期、中期、远期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分别按0.43万m3/(万人·d)、0.46万m3/(万人·d)、0.50万m3/(万人·d)计,经计算规划区各规划年总用水量为:近期:Q=10.09万m3/d;中期:Q=12.28万m3/d;远期:Q=15万m3/d。

(二)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蔡家坡属于二区,远期规划人口为30万,属于中等城市,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4~0.7万m3/(km2·d)。取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40万m3/(km2·d),远期蔡家坡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40.7km2。则规划区总用水量为:Q=40.7×0.40=16.28万m3/d

结合《宝鸡•蔡家坡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9-2025)》中有关远期蔡家坡中心城区的用水量预测结果,最终确定需水量近期、中期、远期规划区总用水量分别为10万m3/d、12万m3/d和15万m3/d。

(三)水厂规模确定及各规划年供需平衡分析

本次规划共设6处供水水源点,包括蔡家坡原有的一号、二号、三号水厂,五丈原水厂,以及石头河水库关城子水厂,另外再新建一个地下水厂,水厂位置及供水规模详见图1。

1、近期用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近期规划区总用水量预测值为10万m3/d。增大现有一号、二号、三号水厂的日供水量,到2015年末,供水能力达到6500m3/d。近期,五丈原水厂供水2万m3/d,石头河水库关城子水厂蔡家坡预留口供水4万m3/d,工业企业自备井供水1.35万m3/d,规划蔡家坡污水处理厂产生回用水2万m3/d。

2、中期用水量供需平衡分析。中期规划区总用水量为12万m3/d,工企业自备井停用,新建地下水厂工程建设完工,每日可向规划区供水2.35万m3,回用水规模扩建至3万m3/d。

3、远期用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远期规划区总用水量为15万m3/d。在中期基础上扩建五丈原水厂,供水量增至3万m3/d。另外,回用水规模扩建至5万m3/d。

(四)远期管网规划

本次工程对规划区域采用分区供水,根据规划区内天然河流、湖泊、主干道及铁路将供水管网分为若干个区域,实施区域管理。分区后由各水源点分别向不同区域供水,不足水量由中水回用供给。远期规划区域具体分区名称,各分区需水量及各水源点供水规模见图1。

图1蔡家坡中心城区给水管网分区图

经计算,规划至远期,本工程需敷设的管道总长度为178.1km,其中:PE管159.7km;球墨铸铁管18.4km。本次设计配水管道采用管材为:公称直径小于等于300毫米的管道及管件,采用PE管;公称直径大于300毫米的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

五、结语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5

1 总平面设计的依据、原则

油脂加工厂总平面设计应依据国家现行设计法规、规范,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结合建设规模、场地地形、场内运输条件、地质、气象以及远期发展等因素进行综合规划,满足生产工艺流程、交通运输和动力供应等要求,妥善处理厂( 库) 内外的关系,合理布置厂( 库) 区内部的建筑并应符合生产工艺、建筑防火、安全卫生、劳动保护、交通运输、节约用地等的要求。

2 总平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图1 为某大豆油脂加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下面以此为例,对总平面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介绍。

2. 1 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该油脂加工厂位于某地开发区内,为新建项目。在总平面规划时首先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该厂址北侧为城市次干道,南侧为城市主干道,西侧为一家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东侧为待征用地,设计时不仅考虑了其自身的环境与安全,还考虑了其与相邻单位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满足防火、消防的要求。其次要确保生产中产生的有害烟雾和粉尘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且不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还要考虑当地的主导风向以及风向变化规律。将可能泄漏、散发可燃气体的生产、储存和装卸设施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多频率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少频率风向的上风向,将职工生活用房尽量布置在污染源的上风地带。

2. 2 功能分区

2. 2. 1 功能分区的原则

功能分区即按生产、卫生、防火等要求将油脂加工厂分为若干功能区段,将生产性质、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相近的工艺装置、单元或设施尽量集中布置,还要按照各单体之间的物流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系统布置,这样可以使全厂的功能明确,避免物料搬运的往返交叉。

2. 2. 2 功能分区的平面布局

根据场地情况及工艺流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全厂区按功能进行分区,把整个厂区分为 4个区域,即生产区、办公区、油罐区及仓储区,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各个部分建筑集中或分散布置。

( 1) 出入口布置。考虑人流、货流分开,厂区基本按东西两个区域依次布置,共设置了两个出入口,一个在厂区北边建设路与规划用地的西北交界处,便于车辆顺利进出; 另一个设置在厂区西南边,靠近办公区,便于人流通行。

( 2) 办公区布置。办公楼布置在西南方向靠近主要出入口附近,对外联系方便。四周设计了大片绿地,使人一进厂区就置身于优美环境中,也给职工创造了一个空气清新的工作环境。

( 3) 生产区布置。生产区根据工艺流程来布置,包括辅料、机修、五金车间、精炼车间、小包装车间、消防水池、水泵房、库房、大豆花生压榨车间、植物蛋白加工车间等。精炼车间及配套设施区域靠近油脂装卸区,便于精炼车间的生产以及油脂进出油罐区的管理; 在精炼车间的南部,设有小包装车间、库房等,将小包装车间临近精炼车间建设,便于缩短成品油与小包装车间的管路长度,节省投资。在规划用地的东部区域,除变电所建于厂区北侧便于与电力线接入后的衔接外,整体作为二期工程预留区域,规划了大豆筒仓及原料接收、清理、烘干、装车、大豆花生压榨车间、植物蛋白加工车间、食用磷脂车间等,工艺关系合理、布局整齐、流畅,充分考虑各个建筑物的工艺衔接和建筑外观的整体要求。

( 4) 油罐区及仓储区布置。油罐区布置在北大门的东侧,同时在油罐区南侧设置油泵房和发油台,方便车辆的进出和管理。在油罐区北部区域根据地形特点,设计为堆场,便于车辆的停放,统一管理。在油脂装卸台的东侧,设置了为二期预留的6 个10 000 t 大豆筒仓及库房作为仓储区,同时设置原料接收、清理、烘干等配套设施。

2. 3 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间距,根据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一般的油脂加工厂厂房,应首先从使用的原料及辅料对库房和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 精炼车间、小包装车间为丙类厂房,原料库、成品油罐等都为丙类库房,耐火等级均应不低于三级; 根据火灾危险性类别及耐火等级的不同,在总平面设计中严格遵守了它们之间防火间距的要求。耐火等级为二级的丙类生产车间、库房与丙类生产车间、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0 m; 控制室、油泵房与油罐间距,油罐之间、油罐与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油罐区以及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间距均满足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的要求。

2. 4 交通运输的要求

2. 4. 1 交通运输方式

油脂加工厂建筑中主要生产车间均有原料、辅料、成品、半成品等,各个环节都要考虑运输问题,本工程项目的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公路和铁路运输方式。

2. 4. 2 运输道路设计

本设计中厂区内的道路根据生产产品的不同输送形式进行设计,道路的布局与厂外运输方式相适应,并有利于生产、生活、仓储等功能分区和有机联系。在设计中以物流和消防用的汽车道路所组成的厂区道路为骨架的道路网,不仅有着生产运输、人流交通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引导视线的功能,也是连接各车间工艺的重要纽带。场地内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道、车间引道和人行道。总之,全厂从原料、中间产品到成品的运输都有各自的路线,运输线路的布置短捷顺畅,避免或减少折返迂回,合理地组织了人流和货流。

2. 5 公用工程

总平面布置中,在满足防火规范的前提下,动力设施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本设计变电所建于规划用地的东部区域,便于与电力线接入后的衔接。

2. 6 合理用地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油脂厂建设中,应认真贯彻节约用地的方针,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平面布置紧凑、用地省、经济合理是衡量总平面布置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本设计在合理用地方面经过以下几方面的深入分析。

( 1) 合理布局。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建筑功能将联系密切的车间联合布置,如:预处理车间与榨油车间; 机修间、五金间、辅料间合并布置,这样大大缩减了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 办公楼、中心化验楼、营销中心等联合组成综合楼布置在厂前区,并在立面造型上进行处理,既美观又达到了节约用地的效果; 还有油罐区,几个罐组集中布置,罐组间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这样可建一个油泵房,避免一个罐组一个泵房的情况。

( 2) 考虑后期发展预留用地。油脂厂投产以后,一般都要经过后期生产能力提高的过程,这是我国油脂厂的实际状况,这就要求总平面布置妥善处理远期和近期的关系,避免发展用地全部留在厂外一端,任何扩建、发展,都需要另开辟新场地,水、电、汽、风的设施要重新组建,管线重新敷设,造成土地浪费。

( 3) 其他。由于规划用地范围内有一条石油管线从整个厂区穿过,根据《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以及当地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保护条例在管道中心两侧各15 m 范围内,严禁建设永久性建筑物的要求,在设计中恰恰利用了这一自然环境,使办公自成一区,并结合石油管线区域,设计了广场绿地,使绿化和建筑充分融合,并且采用布置广场、水池、假山及建筑小品等,不仅美化了厂区环境,也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土地。

2. 7 考虑建筑群体的造型设计

油脂加工厂厂房形象效果直接影响到厂区整体艺术质量,因此在总平面设计中,还要考虑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与内在的生产工艺相结合,综合考虑建筑空间的群体组合,突出油脂加工厂自身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要素特性,以统一的空间构成、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本设计中遵循了“形式服从功能”的建筑原则,建筑形体简洁、明快,运用美学观点处理了建筑的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块、大空间的相互关系。充分体现了工业建筑的现代内涵,建筑物主色调以灰、白中性色调为主,辅助色调、点缀色调与主色搭配合理,并且适当增加个性化的设计元素,丰富了空间界面。综合办公楼的设计首先在入口的处理上,对主入口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处理,突出入口位置而增强指示性,改善了墙面虚实关系,增加立面效果; 利用建筑构件、线脚、抹灰等手法,将墙面采用水平或垂直或混合进行划分,以达到简洁和谐的艺术效果; 其他厂区厂房等主体建筑通过改变门窗的组合方式,有效地协调墙面的虚实关系,使厂房立面更加生动。另外,为了追求厂区整体的均衡统一感,在色彩处理上强调其整体性,如在整个厂区确定色彩的基调,在统一中再求变化。此外,还要考虑与整个工业园区周边的色彩、环境相协调。油厂建筑群体的造型设计如果处理的好,它不仅让人在其中工作心旷神怡,而且也对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品牌知名度大有好处。

3 结束语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6

先行先试的“三旧”改造政策,在三年的期限快过去一半时,广州开始大幅简政放权,希望切实加快推进此项工作。2011年5月24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广州市“三旧”改造管理简政放权的意见》,提出要重心下移,提高审批效率。区政府作为“三旧”改造的第一责任主体,将负责统筹监督管理区各相关部门行使各项审批管理权。

■ 编制“1+3+N”规划体系,城中村改造确定4种模式

广州市于2010年1月开始组织全市三旧改造规划编制工作,考虑到全市三旧资源量大面广、分布零散,且旧厂、旧城和旧村各自改造政策导向不同等实际,广州三旧改造规划采取“1+3+N”的规划编制体系:即总体的《广州市“三旧”改造规划纲要》,下面还有三个旧城、旧厂和旧村的改造规划,分别是《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广州市城中村(旧村)改造规划指引》和《广州市旧厂房改造专项规划》,具体项目改造计划再根据以上规划进行编制。

2011年7月27日的《广州日报》披露了正在编制中的广州市三旧改造规划的内容要点,从中可窥探出广州未来几年“三旧”改造的方向。根据规划,到2020年完成改造规模220平方公里,占“三旧”资源总量的54%。规划“三旧”用地功能总体上分为经营性用地和非经营性用地两类。其中,经营性用地包含商业金融用地、住宅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三种类型,约占全市三旧总用地的52%;非经营性用地包含基础设施与公服用地、生态功能用地等类型,约占全市三旧总用地的48%。在旧城改造方面,规划范围为旧城区54平方公里范围,重点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旧城功能,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宜居城区,增强城市竞争力和打造国际文化名城。在城中村改造方面,确定了4种模式,这也将是未来广州138条城中村改造可以套用的模式。

2011年6月,广东省委书记在意大利考察文化建设时表示,在改造城中村时,不要全部推倒重建,广州可选择保留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中村,留下城市快速发展印记。7月5日,广州市政府要求选一个代表性城中村“修旧如旧”保留原貌,并研究建设一个农民工博物馆。

■不调规划,由区府统筹推进;需调规划,选重点项目放权

按照最新出台的简政放权《意见》,今后,符合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已批的旧厂房改造专项规划)的“三旧”改造项目,由区政府统筹区各相关部门推进实施。“三旧”改造方案由区政府(或授权区“三旧”改造机构)批准,并报市“三旧”改造机构备案;属“退二进三”企业的旧厂房,同时报市“退二进三”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三旧”改造方案经批准后,后续立项(审批、核准、备案)、环评、规划、国土、建设等审批管理权由区政府统筹辖区内对口职能部门按照规定行使。

而对于涉及调整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三旧”改造项目,其方案审批由市“三旧”改造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例如,旧村改造项目,改造方案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区政府审核后上报市“三旧”改造机构。此外,涉及调整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已批的旧厂改造专项规划)的“三旧”改造项目,还可采取选取试点的方式进行,以保障市、区政府重点改造项目的实施。试点项目的选择范围,包括属于城市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棚区的改造项目、列入52条全面改造的“城中村”及其他区政府计划作为示范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省、市、区列为产业基地的改造项目等。

■旧厂房变身时尚创意梦工厂,旧村改造引领新农村建设

海珠区T.I.T纺织服装创意园改造项目、天河区猎德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是广州“三旧”改造的代表性案例。

T.I.T纺织服装创意园改造项目厂区占地约9.34万平方米,原厂房建筑面积为3.43万平方米。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改造,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保护生态,留住回忆”的原则,保护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旧设备、旧建筑等原物,最大限度地保留园区老工业厂区有价值的原始建筑体貌特征及原生态环境。从启动建设到完成主体工程,共用了18个月,绿化率从原来的50%提升到70%,实现了从纺织老厂到时装设计创意中心的美丽蜕变。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7

【关键词】医药洁净厂房;特征;空调设计;要求

1 医药洁净厂房的特征

医药洁净厂房的特征主要体现:药物生产规范明确指出,药品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及湿度,在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药物生产人员的舒适度。新实施的GMP规定对于百级到万级的洁净厂房应该控制温度在20―24℃,相对湿度在45%―65%;对于一些无特殊要求的厂房,应该控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一般来讲洁净空调所需要的新风量,应取各送风量的最大值,生产人员需要新鲜空气量应大于40m3/h,且洁净空调一般局部排风量较大,为了保证各房间所需的正压风量,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鲜空气量。洁净厂房中空调系统运行时间比较长,有些药物生产企业是全年不休息的,这就使得洁净空调系统全年运行,且应该根据室外的气候条件对洁净厂房的湿度、温度、洁净度进行适时的调整,保证医药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医药洁净厂房空调设计的要求

对医药洁净厂房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应规范法规对环境的基本要求;根据相关规范及法规对空调系统进行合理划分,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药品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对空气品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2.1设计初期首先要熟悉洁净度、微生物限度及其监测的一般要求。无菌药品:新版GMP的附录一第八条至第十三条。洁净度分为A、B、C、D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单向流、动静态均为100级、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B级:高风险操作A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混合流、静态百级动态万级。C级和D级:重要程度较低的洁净操作区。C级:混合流、静态万级动态10万级。D级:混合流、静态10万级动态不规定。非无菌药品:新版GMP的附录一第五十一条: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非无菌原料药生产及无菌原料药生产中非无菌生产工序:新版GMP的附录二第三条:应按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中药提取、浓缩、收膏工序:采用密闭系统生产的,其操作环境可在非洁净区;采用敞口方式生产的,其操作环境应与其制剂配制岗位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中药注射剂浓配前的精制工序应至少在D级洁净区内完成。

2.2要充分考虑温度与湿度对各洁净区的硬性要求。当药品生产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室的温度范围可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考虑到无菌操作核心区对微生物污染的严格控制,对该区域的操作人员的服装穿着有特殊要求,故洁净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可按如下数值设计:A级和B级洁净区:温度20-24℃,相对湿度45-60%;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20-24℃,相对湿度45-65%。当工艺和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这些要求确定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医药洁净厂房空调系统设计基本要求确定之后,根据室内参数,使用时间、生产区域等因素来划分空调系统,在设计中,空调系统划分既要符合GMP要求,避免交叉污染的同时还要满足节能和运行管理的便利。医药洁净厂房空调系统划分存在两种形式,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的空调系统和非无菌药品的空调系统。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的空调系统划分:应按A、B、C、D级区域独立设置空调系统,扎盖区应单独设置空调系统。最终灭菌无菌药品的空调系统划分:A、B级应独立设置空调系统,C、D级应首选分开设置空调系统,当面积很小时可以合用一套空调系统。

2.3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空气品质对工序、设备、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的要求。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气味等污染物,需要有效消除污染物的影响。首先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再根据污染源的位置、尺寸、产生方式、产生量确定排风方式,排风方式有小室排风、局部排风、全面排风。为了消除污染物,最好是将污染源封闭的小室排风,使小室相对于周围环境负压,但是这种方法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它常常不能与操作上的要求相协调。其次是局部排风,在靠近污染源处捕集散发的污染物,排风装置不仅要有必要的抽吸动力,还一定要有同污染物相适配的抽吸装置。全面排风,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空气量,对能源的浪费较大,因此只有在上述两种方法无法实施时才予以考虑。排出的气体还需要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首先要确定有害气体的种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数量。分析哪些需要单独处理、哪些需防爆处理、哪些需要防腐处理、哪些需要防尘处理等等。如青霉素等高致敏性工序排风需单独处理,乙醇等易燃易爆有机溶媒气体需防爆处理、能产生化学反应的粉尘气体不能合并处理、粉尘气体不能与水蒸汽等湿气合并处理、印刷等有异味的有机气体要吸附处理、水蒸汽和腐蚀性气体需要防腐处理等。

3 医药洁净厂房空调设计分析

结合某制药厂进行分析,某制药厂是小针剂、固体制剂、大输液等生产的综合生产厂房,根据药物生产要求,车间里的空气洁净度要达到1万级,且相对湿度也需严格控制。

3.1空调设计方案。厂房内采用全空气系统,局部采用风机盘管与吊柜式空调组合系统。洁净区的气流形式采用为:顶送侧下回、非洁净区采用顶送顶回的方式,风管用PEF保温。严格对空调进行分区:小针剂厂房、固体制药车间、质检办公楼采用两套净化空调系统、提炼车间5套净化空调系统,其他采用一套空调系统。万级洁净厂房采用初―中―高过滤,组合空调器对空气初、中效过滤和处理空气焓、湿等,高效过滤装置安在送风口处。在疏散走廊等房间设置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排风机、新风电动阀与空调箱联锁,在排风的同时供给新风,保证空调房间的空气平衡。有粉尘的操作室应保持负压,设备夹层设机械通风,通风换气为6―10次/h选用。空调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系统。

3.2空调送风量的确定。制药净化厂房是不同洁净级别区域组成,各区域的热湿负荷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区域的生产要求,就要使每个房间送风状态点不同。洁净室的送风量应取下列三项中的最大值:1.满足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的送风量;2.根据热湿负荷计算的送风量; 3.供给洁净室新鲜空气量。

4 结束语

医药洁净厂房的洁净程度在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药物的功效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所以必须进行严格地规范,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需有恰当的照明、除尘、控温设施,做好生产区、储藏区等洁净工作等。药物生产时,要严格控制其周围的环境,药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生产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如果这些药品管理不善进入流通市场必将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所以在药物的生产时,生产环境必须达到洁净的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1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修订)

[4]张相礼等.探讨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厂区规划设计规范篇8

关键字: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城市新区建设数量激增。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水体污染治理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建设必须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由于城市新区建设是依照规划蓝图落实,新区污水处理厂设计缺乏全面的客观条件要素进行参照与支撑。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污水排放量及污水水质进行科学的预测评估,如何选用最优工艺兼顾设备运营成本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需要给排水工程师重点关注和重点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城市新区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的确定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因素。通常城镇排水系统中污水收集管道系统均按照城市远景规划一次性建成,但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则需结合城市发展统筹近远期关系,逐步实施。因此,就城市新区来说,其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应当按以下步骤科学确定。

首先,必须科学确定污水处理厂总建设规模,即服务区域内远期规划总的污水量。通常,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预测。

1.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中的相关规定,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计算每日用水量。再依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采用排水系数法预测污水量。

2.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确定综合用水定额,依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采用排水系数法预测污水量。

其次,要重点考虑污水厂的分期建设。污水厂的近远期建设规模应与新区总体规划相结合,与新区的建设进度相匹配。通常,可根据新区的区域开发进度以及新区道路、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进度,按照近期建成区面积达到的百分比估算近期污水量,亦可根据人口发展规模以及工业企业建设规模估算近期污水量,以确定污水厂近期建设规模。

二.关于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的预测

1.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参数的确定

对于城市新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来讲,确定其设计进水水质参数既是一个关键点又是一个难点。因为新区尚在规划阶段或开发建设初期,区域内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监测设施尚不完善,没有实际的水质监测数据可参考,未来污水厂来水情况完全是一个未知数。而进水水质又是确定污水厂设计方案的关键。笔者认为,此种情况下需综合考虑如下因素以确定污水厂进水水质设计参数:

(1)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

(2)结合当地的排水系统与排水管网的规划建设情况,根据污水的收集形式确定近期与远期水质的变化;

(3)充分了解当地居民生活习惯,较为科学的预测居民生活污水的水质情况;

(4)根据新区规划确定的产业结构科学预测工业废水水质情况;

(5)参考周边地区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

(6)参考国内已建成的类似新区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

(7)与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密切结合,遵循当地法规条例及环保部门的具体要求。

2.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的确定

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的确定应重点遵循如下两个原则:

(1)控制出水中有害物质的总数,使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本着既重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又重视经济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力求做到提高出水水质且处理成本不会过高,确保建成后污水厂正常运行。

本着上述原则,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应根据收纳水体的水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国家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具体要求,依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执行。

三、关于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

1.新区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1)严格贯彻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出水水质满足采用的排放标准要求,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2)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和技术,在常年处理运转中要保证出水所要求的处理程度,保证处理效果稳定,技术成熟。

(3)近远期结合,统筹兼顾,全面设计,分期建设。根据新区的现状与规划发展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选择。

(4)运转管理方便,运转方式灵活,并可根据不同的进水水量、水质调整运行方式和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污水处理装置和构筑物的处理能力。

2. 城市污水处理厂常用污水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中的污染物通常以有机物为主,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生物法处理污水。生物法处理工艺中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两大类,其中活性污泥法其处理效率高,应用最为广泛,笔者亦推荐采用此法。

活性污泥法主要有三种形式:①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它的改进型A/O、A2/O;②氧化沟;③SBR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早的污水处理工艺,它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率很高,而且能耗和运行费用比较低。近年来,随着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提出更高的要求,活性污泥法相应出现了改进型,包括用于除磷的厌氧——好氧A/O工艺,用于脱氮的缺氧——好氧A/O工艺以及既脱氮又除磷的A2/O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首尾相接的循环流。氧化沟具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去除有机污染物效率很高,也具有脱氮的功能。如果在前段增设厌氧池,还可增加除磷的功能。

SBR工艺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反应、沉淀、出水、排泥,省去了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房,处理设施简单,处理效果好。

3. 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以及多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经验总结,不同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厂适宜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通常: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在10X104m3/d以上)的优选工艺为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改进形式。与氧化沟及SBR工艺相比,该工艺最大的优势是能耗较低,运营费用较低,实践证明,污水厂规模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

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在10X104m3/d以下)的优选工艺是氧化沟和SBR工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处理设施简单,管理方便。并且,氧化沟和SBR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于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更为有利。

4. 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确定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应根据预测的进水水质,要求的出水标准,污染物的去除率要求,处理厂的建设规模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确定几个必选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以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四.结束语

上一篇:企业单位人事管理范文 下一篇:工程项目代建制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