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投标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3 22:47:00

厂区投标方案

厂区投标方案篇1

关键词:DBO模式;污水处理厂;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5-0094-02

园区建立在如此高的起点下,因此需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园区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即可为园区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提升形象,也可为园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拟建1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

第一次选址确定在逸仙园翠微路南侧,亨迅路西侧,位于现状雨污水泵站西侧,由于与奥克斯项目用地发生冲突,故污水处理厂第二次选址位于武清开发区高新路北侧,京津塘高速公路南侧,武清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东侧。2009年3月又重新取得了立项

批复。

目前污水处理行业很多都是采用BOT模式、TOT模式、BT模式

等,而逸仙园污水处理厂经过多次论证选择了DBO模式。

DBO:是指设计(Design)-建造(Build)-运营(Operation)的简称,可以设计、建设、运营一揽子考虑,从而在处理工艺上选择造价低、运营优的工艺。

1 项目公司的确定

逸仙园污水处理厂由逸仙园国际公司和开发区公用事业局代表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招标人,委托招标机构,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公司。

1.1 评标方法

对初步评审合格的投标文件,评审委员会将根据投标人须知所要求的投标文件的内容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估,综合评分法的满分标准为100分,分下列三部分进行分摊打分:

1.1.1 第一部分的评审:综合实力和经验业绩。

对投标人的综合实力和从事污水处理行业的经验和设计、建设和运营污水处理行业的业绩进行评审,此部分所占分值为10分。

1.1.2 第二部分的评审:方案。

对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方案、法律方案、财务分析方案进行评审,此部分所占分值为45分,其中各项方案分摊的分值为:

技术方案:35分

法律方案:5分

财务方案:5分

1.1.3 第三部分的评审:投标报价。

此部分所占分值为45分,投标人针对不同污水处理量所报的每立方米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折合成算术平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分:

Fn=45-(Pn-Pmin)*100

式中:

Fn――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得分;

Pmin――所有初步评审合格的投标人投标报价中的最低价;

Pn――每一位初步评审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

此部分得分最低为0分。

1.1.4 投标人的总得分。在上面的所有得分的计算过程涉及的数值保留小数点后4位数,最终的得分结果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数,四舍五入。

投标人的总得分为其上述四部分评审得分之和。如果两家投标人总得分相同,投标报价得分较高的投标人排序靠前。

1.2 推荐中标人

(1)得分最高的前三名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

(2)招标人、公用事业局将与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进行为期不超过三天的商务澄清与谈判,确认其投标文件条件,如果能与招标人达成一致,其所达成的有关DBO协议在获得政府部门批准后,该投标人将作为中标人予以公示。投标人在商务澄清与谈判阶段由于单方面坚持要求修改或收回其在投标文件中的实质性承诺并因此最终导致无法与招标人、公用事业局达成一致的,招标人有权兑取投标保证金。

1.3 中标价

项目建设费为2268.32万元,污水处理单价:水量在2000~4000m3/日期间为1.26元/m3、水量在4000~6000m3/日期间为0.84元/m3、水量在6000~8000m3/日期间为0.65元/m3、水量在8000m3/日以上为0.52元/m3。

1.4 签定DBO协议

由中标人成立项目公司,招标人与项目公司签定DBO协议并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为6年(含建设期)。项目公司负责设计、建设,并且负责运营,满足污水处理厂试用期间开发区公用事业局的运作要求。项目公司负责设计的维修保养以及更换在合同期内已经超过其使用期的资产,在该合同期满后,资产所有权交回逸仙园国际公司。

2 确定处理工艺

根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区内的泵站污水的抽查数据报告及近期抽查检测报告的理论分析和参考其他类似工程,确定进水水质为:

CODcr: 300mg/L

BOD5: 120mg/L

SS: 120mg/L

TN: 30mg/L

NH3-N: 20mg/L

总磷TP: 3mg/L。

由于环保要求发生变化,故本次出水水质要求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

项目公司在投标文件中已根据污水进水设计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经过比选确定了处理工艺。所选工艺应具备除磷脱氮的功能,能造成厌氧、缺氧、好氧环境,实现生物除磷脱氮(BNR)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有很多种类,诸如传统的A2/O工艺、各种氧化沟工艺、SBR及其变型工艺等。氧化沟工艺根据池型和曝气设备有很多种类型,考虑到卡鲁赛尔氧化沟是一种在技术上比较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并且在国内已经有较多成功的工程实例,选用卡鲁赛尔氧化沟工艺作为逸仙园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3 在协议中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DBO协议的规定,项目公司应在特许经营期内自行承担费用、责任和风险,负责项目的设计、建设,以及项目设施的运营与维护和移交;

项目公司按照DBO协议规定的方式取得建设工程费和污水处理服务费;接受政府部门的行业监管。服从社会公共利益,履行对社会公益性事业所应尽的义务和服务。

在DBO特许协议中对特许经营权、项目建设、项目的运营与维护、项目设施的权属与移交、各方的一般权利与义务、违约赔偿、终止变更与转让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约定。

DBO特许协议附件包括:进水水质指标、出水水质指标、技术规范要求和技术方案、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方案、履约保函、维护保函、财务方案、出水不合格标准违约金、出水水量不足违约金、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计算方式调价程序调价公式、应急预案等。

4 DBO模式的特点

DBO的特点可概括为“单一责任”和“功能保证”。DBO合同中的项目公司承担设计、建造和运营的责任,对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的技术标准和进度要求负责,且由于DBO中的设计-建造部分采用总价包干的方式,他也必须对项目的建造费用控制负责,并通过运营的考验确保将来向业主移交一个符合运营要求的设施。

DBO模式实现了经营主体、建设主体与投资主体的分开,投资人注重提高效率和效益,而建设主体和经营主体合一也提高了建设效率,确保了建设质量。因污水设施的生命周期中,设施的建设只需要数月、数年的时间,而后期运营则要持续数十年,其功能的体现主要取决于污水处理厂的后期运营,DBO模式可以实现产权主体和运营主体的分离,投资和建设环节的分离,同时有利于污染责任与治污责任的转移和分离,从而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

5 结语

厂区投标方案篇2

    关键词: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控制

    1 影响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①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建设项目标准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其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项目投资、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在制订建设标准时,应紧紧把握住标准水平这个核心,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的建设标准能使项目投资大幅度降低。

    ② 建设地区的选择。选择建设地区,实际上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需要以及各地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等,从广泛的地理范围内选择拟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区,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而且还影响着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建设地区的选择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原则。

    ③ 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的主要任务是:在已选定的建厂地区,具体确定工厂的建筑地段、坐落位置和东、西、南、北四邻。建设地点选择最根本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从保证建设直接经济效益出发,要满足该厂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要求,二是保证间接的、社会的效益出发,要求厂址的布局有利于所在城镇和工业小区总体规划的实现。

    ④ 工艺评选。所谓工艺,就是拟建厂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及制造方法等。评定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主要有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两项标准。

    ⑤ 设备的选用。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要尽选用国产设备;要注意引进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合问题;在注意引进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引进技术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①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要求,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在社会上是否创造效益,在环境是否允许,在建造能力上是否具备等各方面进行全系统的分析、论证,提出研究结果,进行方案优选。从而提出拟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和怎样建设的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般来说,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力求解答下述问题: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拟建项目在财务上是否盈利,有多大的盈利;建设项目需要多少投资;这些投资通过哪些渠道来筹集,怎样使用,何时偿还,怎样偿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它建成;项目在建设中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需哪些资源,怎样获得;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有哪些影响,影响多大;

    ②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一般要求具备以下主要内容:项目提出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设计方案;环境保护;项目组织设置、劳动定员和平人员培训计划;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的建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

    ③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主要作用是:编制和审批设计任务书、签订设计合同的依据;筹措资金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各部门签订协作合同的依据;作为从国外引进技术、引进设备、与国外厂商谈判和签约的依据;编制新技术、新设备需用计划和大型专用设备生产预安排的依据。

    参考文献:

厂区投标方案篇3

关键词 公办民营医院 促进民间参与 ROT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台湾地区十六年来共释出九家公立医院由八家民间医疗机构接办经营,目前此九家公办民营医院皆为整体委托经营,均是政府将闲置或无力经营之公立医院,以民事合同的形式与民营医院签约合作,公办民营医院合作合同期限自五年到九年十一个月不等,其间政府仍肩负社会医疗责任,并扮演监督及辅导之角色,这些稽核成果乃为评估是否续约之重要因素。九家公办民营医院目前仅有一家第二期续约经营期满,面临重新公开招标之程序,其余有六家进入第二期续约经营合同中。本研究人员因实际参与了首件公办民营医院第三期公告招商之前置评估作业,发现本案拟依新法「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办理第三期招标作业时,面临前期合同订定内容不够完善、原民间经营厂商二十年经营期间投入资产、人员、设备之金额庞大,致使经营权交接时可能产生经营中断、人事、资产移转纠纷等问题。现有案例中,公部门欲透过重新公开招标使原有公办民营医院经营绩效更佳,却受到前一期委外经营合同之牵制,致使本公办民营医院再次委外经营权仍为原经营厂商,虽由原有厂商继续经营,是双方所负担之交易成本及不确定风险最小的方案,然在协商过程中回馈金的多寡似乎成了唯一谈判的筹码与依据,对于公共利益之强化、社会福利需求并无法透过再次招标过程而被提升。本案例亦提醒我们信息的不对等,可能造成再次公告招商作业之公平性与公开性受到质疑,本文建议可从。

一、 绪论

(一)公立医院「公办民营之趋势。

在社会结构改变,民众生活质量之需求日益提高,我国台湾地区政府在公共建设及社会福利支出大幅增加,财政面临极大的压力,政府高层计划从开源及节流两方面着手。在节流方面,参考世界各国之趋势及作法,于2000年立法通过「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使公共设施民营化具有法定之依据,其中「公立医院亦属于政府计划交由民间经营之公共设施,未来计划将政府所辖之公立医院逐步释出,以节省可观的经费支出,使「公办民营医院成为社会福利民营化的方式之一。

(二)公立医院民营化之模式。

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医院民营化的模式分类,以公立医院所有权的释放程度将其分为业务外包、委托经营、出租、成立财团法人、出售等方式。其中对于「委托经营之类型,可分为部分委托经营与整体委托经营两种。其中部分委托经营系以合约方式将公立医院所需的医院业务部分委托其他私立医院经营,原有医院人事制度不做变更,政府仍掌握医院资产所有权,包括医疗业务委托、行政管理、经营业务委托。另一种整体委托经营系由主管机关(公部门)与受委托之私立医院依实际订定合约,在不违背公立医院服务宗旨的前提下融入其效率化的经营方式,藉其具有经营管理医疗机构的专业能力与经验的长才。直接委托时,医院所有权与财产不必移转,只委托出经营管理权,其绩效由主管机关监督考核之。

(三)本文研究范畴。

本文研究以整体委托经营之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我国台湾地区十六年来共释出九家公立医院由八家民间医疗机构接办经营,归纳整理有以下几项特色:释出公办民医院多为地方政府医院系统,九家公办民营医院其中六家为市立医院,二家为县立医院,一家为公营事业机构附设医院之邮政医院;目前此九家公办民营医院皆为整体委托经营,均是政府将闲置或无力经营之公立医院,以民事合同的形式与民营医院签约合作,政府仅提供土地及房屋硬件并收取使用费,而不参与营运,亦不作人力安排,而委托之民营医院需提供所有营运所需的仪器设备、人力及管理等资源,因此该公办民营医院人员不具公务人员身份,所有人事任用均由委托医院自行决定,经营权亦为委托医院所有,须自负盈亏,当合约期满后具有优先议约承办权。

公办民营医院之合同期限自五年到九年十一个月不等,其间政府仍肩负社会医疗责任,即由县市府卫生局与辅导团体共同保障民众需求,扮演监督及辅导之角色,这些稽核成果乃为评估是否续约之重要因素。九家医院签约时政府要求经营者投资金额从3 仟万到1 亿不等,但实际投资金额都高于合约金额,可见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接办公营医院之民营医院皆抱持着长期经营之决心,全力以赴。九家公办民营医院目前仅有一家第二期续约经营期满,面临重新公开招标之程序,其余有六家进入第二期续约经营合同中。

本研究人员因实际参与了首件公办民营医院第三期公告招商之前置评估作业,发现本案拟依新法「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办理第三期招标作业时,面临前期合同订定内容不够完善、原民间经营厂商二十年经营期间投入资产、人员、设备之金额庞大,致使经营权交接时可能产生经营中断、人事、资产移转纠纷等问题。乃以此次经验作为本文研究之案例,从中探讨公办民营医院重新签订合作合同时,其可能引发公立医院民营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之争议问题。

(四)研究。

公办民营医院如何在以公共利益、居民福为最高考虑需求下,建立最低风险之合作经营模式,并且当再次征选厂商时,如何兼顾公平正义之原则,使再次之委托经营案,其公部门与委托经营厂商间的成本最低、居民承受最低之就诊风险,且公办民营医院可发挥最高公共利益。且如果在以最低委外经营风险之考虑下,是否可能造成公办民营医院独占市场之情形发生?是否有因应或其他相关之对策?

二、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医院现况及问题分析

(一)现行公立医院执行所面临之问题。

我国台湾地区的公立医院,依其所属机关,可分为五大系统:(一)行政院卫生署所属医院;(二)教育部所属之国立医学院、护理学院附设医院;(三)国防部所属之国军医院;(四)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所属之荣民医院与荣民总医院;(五)地方政府所属医院,又可再分为直辖市立医院、县市立医院。在现有体制下公立医院的属性为政府组织的一部分,视同一般的公务机关,因此在依法行政原则下,其经营结构面如人事、会计、预算及采购等均受到各行政机关以防弊而非兴利为基本精神的行政法令限制,致使无法提高经营弹性,就现行我国台湾地区公立医院在经营面上面临之问题分析汇整如下:

1、组织结构受制:大多数公立医院的组织架构其分化单位多,管理幅度过大,组织架构易流于僵化,致使公立医院组织中各单位功能无法发挥,造成各科室间劳逸不均而影响工作士气及效能。且许多公立医院仍缺乏在管理上专业的幕僚单位(如企划室、管理中心等),无法提供专业的管理咨询与技术以协助经营医院。

2、人事制度受限:公立医院为公务机关,在人员聘任上受限于「公务人员任用法「公务人员考绩法、「公职人员聘用条例的规定,因此在用人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公立医院的人事隶属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医院院长受层层法令规章之束缚,无法依实际需要机动调配人力。公立医院的人力编制均须由主管机关核定,且员额编制缺乏弹性,升迁考核制度流于形式,难以长期留任良才,且公务人员受到法令规章的保障,故不论其考绩如何,如非自动辞职,则难以裁彻,使得能力不足或不适任者依此编制僵化之掩护得安稳留任于医院,而影响人事正常的新陈代谢及经营成效。

3、财务会计问题:由于公立医院被视为一般行政机构,为免产生弊端现象,公立医院之会计运作制度多受政府单位之规范与要求,以致产生重重限制,致使公立医院之院长难以因应实际业务需要而加以调配。

4、其他干扰部分:包括政治因素(如民代、立委),如利益团体关说;政策实际执行效率不彰;无法追随管理思潮的演进导致经营管理不善,符合民众需求;经营成本观念欠缺,使得所拥有的资源无法有效运用等。

(二)全国医院评鉴制度及全民健保制度之影响。

1、 全国医院评鉴制度。

1970年代随着医院数量的增加与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平均现象,我国台湾地区为均衡医疗资源与确保医院的医疗水平,从1985年开始推行医疗网计划,1986年11月公布施行医疗法,于第63条第1项规定「中央卫生主管机关,为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统筹规划现有公私立医疗机构及人力合理分布,应划分医疗区域,建立分级医疗制度,订定医疗网实施计划,而为达到分级医疗制度的目标,卫生署并自1987年起开始进行全国性的医院评鉴工作。

根据卫生署所定的医院评鉴标准,医院可区分为三个等级:(1)医学中心;(2)区域医院;(3)地区医院。医院评鉴制度本意系以医院转硬设备建立医疗分级,不过由于劳工保险及健康保险规定其适用之医院,当医院评鉴等级成为健保支付标准依据时,自然加强医疗院所在评鉴等级上争取「升级的强烈经济诱因,此升级的诱因又会鼓舞我国台湾地区的医院产业朝向大型化发展,进而导致医产业的经营,需逐步整合形成医产业市场的「中心、次中心、边陲三元位阶结构,而医院评鉴的等级直接影响到健保核付的健保支出分配。

2、全民健保制度。

我国台湾地区自1995年实施全民健保制后,公、私医院的医给付额相同,造成医院所的运作辑完全以迎合健保给付,形成「治胜于预防的营辑(国明,2003)。在此一前提下,公医院仅再享有优势,而且在医产业市场的竞争之下,许多经营条件较为逊色的公医院如果图变革,将有面被淘汰的危机。

就健保的内涵看,我国台湾地区健保制设计采取似社会保险模式的国民健康保险(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NHI)模式,属于国民全体强制性保险,以社会医保险为主,经费自个人为大宗,而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税收支出为辅,体制上是同于英国由政府税收支付的模式。而且医机构涵盖所有公、私医院,民众有自由选择就诊医院的权,民众对于就诊的性及满意较NHS制国家为佳,但这种就医为却是很容产生供给及消费过的问题。

全民健保制实施十二,对于医体系的冲击相当明显,特别是中小型规模的医院或地区医院的经营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从相关的统计据显示,医院型态的分配呈现朝大型化医?组织及小型诊所发展的M型趋向。

三、案例分享

(一)案例介绍。

本研究对象为一地区政府所管辖之市立医院,此市立医院兴建于1980年代,因当时地方极缺乏大型医院,急重症患者需转送其他地区之医院,造成市民就医不便,故于1980年于当时距离市中心较为偏远地方策划兴建,1982年完成医院建筑体工程后,随即因市府财务、医师来源、营运方式及人员任用等因素而告停摆前后达六年之久。至1987年终于寻得一民间厂商有意愿承接市立医院之经营,于1987年市议会表决通过后,以公办民营方式委托此民间厂商经营市立医院,在签定委托经营合同后,经营团队立即派员进驻市立医院,并花费十个月完成医院硬件工程整修及医疗仪器的购置,于1988 年5 月29 日正式开幕,并以6 月8 日为正式营运日。

市立医院于1987年签订第一期委托经营合同,不含整建期,其经营期限为期九年,第一期期满后,复签订第二期委托经营合同,为期九年十个月;第二期将于2007年5月期满。此市立医院属于区域医院,其所处地点因时空之转变及都市发展,目前已为市区之新兴发展的地区,且由于位处行政区之疆界,来诊的客源除本地人数较多以外,其他县市之病患亦为重要的来诊客源。且市立医院在此地经营约二十年,其经营之前十年为顾客快速成长期,目前已达稳定成长的阶段,医疗的口碑与医疗市场占有率大致上已呈稳固的状态。

1980年市府开始兴建市立医院;1982年完成硬件工程;1987年民间厂商有意愿经营;1987年7月市议会表决通过以『公办民营方式委托民间机构经营;1987年7月市府与民间厂商签定『委托经营契约书(第一期);1988年5月正式开幕(9年);1997年市府与民间厂商进行『委托经营契约书续约(第二期);2005年市府委托顾问公司进行市立医院委托经营案(第三期)公告招商之评估;2007年5月第二期续约期满(9年11个月);2007年5月市府与民间厂商签订短期委托经营合同(4年)。

民间厂商于接手经营市立医院后,陆续投入资金修缮本医院,自2000年至2004年民间厂商在建筑硬件及医疗设备汰旧更新所花费之金额约为台币2.93亿元,另依市府与民间厂商之合同规定,第一期委外经营期间民间厂商每年给付市府台币600万元之回馈金;第贰期委外经营期间民间厂商每年给付市府台币700万元之回馈金。

(二)以促进民间参与模式委外之评估过程。

有鉴于市立医院第二期委外经营年限将于2007年5月份期满,台南市府于2005年委托顾问公司进行市立医院委外经营计划之评估,本计划乃依据2000年公布,2001年修正之「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进行第三次市立医院之委外计划。

经顾问公司评估,市立医院原有建筑物至2006年第二期委托经营期限届满时,仍具有继续使用之效益,故依据「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之规定,建议第三次市立医院之委外计划以R.O.T. (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模式办理,即「由政府委托民间机构,或由民间机构向政府租赁现有设施,予以扩建、整建后并为营运;营运期间届满后,营运权归还政府(促参法第8条第1项第4款)。市立医院第三期委外计划案评估,分别从市场、法律、财务及社会可行性等角度进行本案之评估作业,相关评估内容简述如下:

1、市场可行性。

市立医院经第一期、第二期委外经营,其客源上已趋于稳定,在台南市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故认为第三期委外案其医疗市场将维持现有市场,并有稳定之成长。

2、法律可行性。

法律之分析为本案之重点。市立医院于1997年与民间厂商签订民事合同,委托民间厂商经营管理,为期九年十一个月,至2007年5月合同到期,其合同内对于合同期满时,资产移转、医事人员处份、民间厂商是否具有优先续约权等规定间接影响了本案后续招商计划之规划。以下简述市立医院第二期之委外经营合同中,影响第三期公开招标作业之规定:

(1) 优先续约权问题。

第二期委外经营合同第九条第一项约定「…甲方(市府)于本契约期满后,继续委托经营时,乙方有优先续约权。,此为未附条件之续约条款,如市立医院第三期委外招标直接依本条款给予原委托经营之民间厂商无条件优先续约之权利,恐失公开招标之公平性,且第三期委外招标系依「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办理,在该法中明订委托经营厂商,均应受委托单位(公部门)经营之绩效评鉴为优良者,方得给予优先订约之权利。合上述说明,认为优先续约权应解释为「如另有竞争对手可提供更佳之服务,回馈更多之权利金者;在相同条件均可为原受托单位接受时,原受托单位可以优先与委托人成立合同之权。故原经营厂商(第二期之经营厂商)如欲继续经营,则应参与市立医院第三期公开招标作业,进行公开竞标,其优先续约权之行使方式,为「应于与最优先申请人同一条件之前提下方得主张优先续约权。

(2)人员移转问题。

第二期委外经营合同第九条第一项约定「…。如乙方愿继续经营,甲方不同意乙方续约时,院内人员应由接办单位完全承担。各医疗、行政等器械及设备,接办单位应依时价评定予以补偿。…原合同规定如乙方愿继续经营,甲方不同意乙方续约时,院内人员应由接办单位完全承担。依上述合同规定,市立医院之员工虽非由市府经由公务人员招考程序聘用之人员,市府仍应在接办单位转变之时,确保市立医院现有人员之工作权,即由接办单位接手聘用院内人员。

分析医院人员与院方(原民间厂商)之关系,依是否适用劳工保险之规定,可将院内人员区分为医生及其他医事人员二部份。其中医生不属于劳工,其与院方仅有雇佣合同,未来如市立医院转手经营,医生与原院方之雇佣合同是否继续,或另与新的经营厂商签订新的雇佣合同,皆由医生及资方供同协商,并不生人员移转承接之问题;除了医生以外,其余院内医事人员、护理人员、行政人员等依法皆属于劳工,享有劳工保险及年资累计之权利,依「劳工基准法之规定,若本案更换经营团队而留用相关人员,其留用员工之工作年资,新雇主应予以承认,但如原经营者主动提出年资结清,则由原经营者结清员工年资、发放资遣费,员工年资归零,当员工再进入新经营团对时年资应另行计算。惟在新经营团队承接旧有员工时,如何完善之接手原经营团队为提拨劳工退休金所设之专门账户,此为未来可能衍生出后续人员接管及退休金提领之问题。

故在人员承接部分建议市府应于市立医院第三期公开招商时,将医事、护理及行政人员(不包含医生)承接之规定列为招商条件,要求提出申请之民间机构应承接原经营厂商之人员,且申请人可向市府查阅市立医院现有人员之名册、薪资等数据,以作为投资经营评估之使用。

(3)医疗器械设备移转问题

第二期委外经营合同第九条第一项约定「…。如乙方愿继续经营,甲方不同意乙方续约时,院内人员应由接办单位完全承担。各医疗、行政等器械及设备,接办单位应依时价评定予以补偿。…

经法律评估及与市府多次协商讨论后,建议如原经营厂商经评选后非最优申请人,又未依上开约定同意以最优申请人所提出之同一条件优先续约,最优申请人(新经营厂商)无须承接原经营厂商之医疗、行政等器械及设备;如原经营厂商经评选后非最优申请人但同意以最优申请人所提出之同一条件优先续约,但市府不同意由原经营厂商优先续约时,最优申请人(新经营厂商)应承接及价购原经营厂商之医疗、行政等器械及设备。

3、财务可行性

以工程经济学之概念进行财务评估,分别估算了原有建筑物整建及设备增设之期初投资成本、未来医疗市场成长之营运收入及支出情况,进行财务试算,并依财务结果规划未来委托经营年限及回馈金之额度。

如仍由原来市立医院第一、二期经营之民间厂商再行得标经营,其重行整建之成本为约台币壹亿元,第三期委托经营期限九年之整体财务评估结果为具有投资效益,且市府可提高回馈金额度至现有回馈金之二倍。但若是由其他的民间机构得标经营,市府受到前一期合同约定,将现有人事、资产之回收成本转移至本次(第三期招商)招商条件中,则得标厂商期初投资成本除了现有建筑物整建、设备资材添购成本外,还增加了购买之前厂商现有资产,以及之前厂商人事退休金、劳保金、劳保年限等概括承受之成本,其重行整建及现有资产、人事概括承受之成本最高可能高达约台币七亿七千万元,第三期委托经营期限至少需15~20年方具有财务效益,且本次得标厂商额外需承受与前一期经营之厂商间协商、资财人员移转之风险,对市府而言,回馈金仅能维持原有之水平,并承担前后厂商移转时可能造成时间延迟或其他可能风险。

(三)市立医院招商条件设定。

依据上述委外作业评估,以经营风险之高低初步拟定方案A及方案B二招商条件 (如表2),方案A为经营风险较高之方案,方案B为经营风险较低之方案。二方案相同的部分为:(1)期初整建投入金额应超过台币一亿元;(2)得标厂商应与原第二期经营厂商协议价购现有资产(初步估算约台币三亿);(3)得标厂商应接收现有市立医院医事、护理、行政人员及其年资(初步估算约台币三亿七千万);(4)应提供符合卫生署与市府规定之社会福利标准。差异的部分为:(1)委外经营年期不同,方案A为九年,方案B为二十年;(2)回馈金额度不同,方案A为每年台币1800万,方案B为每年1000万。

以民间厂商投标的角度观之,方案A对原有经营厂商较有利,因为原经营厂商不生资产价购及人员承担之成本,在较短的经营年期与较高的回馈金额之下,原经营厂商获益性必然高于其他投标厂商;相对而言方案B则对其他投标厂商较为有利,因为较长的经营年期基本上足以满足厂商获利需求,倘使新得标厂商愿意承担资产价购及人员接收之成本,并且提出更优惠的回馈措施,则将迫使原有经营厂商重新调整其竞标条件,简言之,较长的经营年限与较低的回馈金需求可以使新投标厂商的竞争力与原有经营厂商较为相当。

以市府的角度观之,如以市府委外效益及风险考虑,方案A似乎为较佳之招商条件方案,因为其委外年限短、每年可收取较高的回馈金、医疗质量及社会服务条件至少可维持在现有水平。然公告招商案除了市府成本效益及风险因素考虑外,招标之公平性亦是市府特别在意的,方案A造成厂商有较高的经营风险,就市场条件评估,此招商条件几乎只有原第二期经营厂商有能力竞标,如以方案A作为招商条件,其公平性将可能受到质疑。

(四)公办民营医院风险分析。

(一)风险分类。

公办民营医院乃以合作合同的方式由政府委托民营医院经营,以合同期限为公办民营医院风险之分界,可将风险归纳为兴建期、营运期及移转期:(1)兴建期:我国台湾地区目前成功之公办民营医院皆为由政府规划兴建医疗硬件设施,再委托民间医院经营,故兴建期兴建成本涨幅、工期延迟等风险主要由政府负担。(2)营运期:民间厂商进驻后添购医疗器材、设备,并雇请医师、相关医疗、护理及行政作业人员,肩负经营管理之风险。(3)移转期:前一期合同终止与后一期招商作业之进行,二者息息相关,原民间厂商尽力追求续约,其他厂商亦追求竞标之可能,政府则肩负招标公开公平与追求交易成本及不确定性最小的风险。

我国台湾地区医院之设置与开发规模皆受中央部门统一管理,行政单位透过医疗评鉴与健保总额给付制度,控制我国台湾地区医疗市场与医疗机构的质量,因此公办民营医院在已经成功委托经营之情况下,其可能的风险主要将发生在经营权更换的时候,即每期之委托合同终止及重新招标时。

(二)招标风险之检讨。

市立医院第三期公告招商条件之设定,考虑市府对医疗福利之需求、对经营管理厂商自身条件之期望,设定投标厂商之投资门坎,相关问题如下:

1、资产收购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安置:考虑前一期合同内容对未来承接厂商之影响,经法律检讨及财务试算,可发现如期初投资成本不同,将影响后续委托经营期限长度、回馈金额度。如仍由第二期厂商得标,期初整建成本约台币1亿元,且无资产收购及人员接收问题;但如由另一厂商得标,则除了期初整建成本之外,将产生资产收购及既有医疗人员安置问题,此将使欲参与本案之另一厂商与市府之履约争议风险大幅提高。

2、医疗服务质量的确保:市府于第二期合同届满前委托专业顾问,针对原厂商进行使用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原第二期厂商团队所提供之医疗服务质量评分为满意程度,然而市府对于厂商应缴纳回馈金多寡为主要评选考虑原则下,未来另一厂商是否亦能提供优良之服务质量将存有潜在不确定之风险。

3、招标信息之公开:第三期委托作业依促参法第46条,由政府规划后办理公告招商,即由市府提供所有招商信息,包含现有设施情况、资产明细、人员状况等,然设施维护、资产购买、人员聘用状况皆由原民间厂商自行处置,政府在取得相关资料上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在此情况下,不能保证本期招标作业信息完全公开,且不具有公信力,信息的不正确不仅使招标作业公平性招受质疑,更增加其他厂商之竞标风险。

五、结论与建议

由政府委托经营之公办民营医院,乃以合作合同的方式委托民营医院经营,因此招标条件设定与合同内容签订时,为影响公办民营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时机。委托经营合同签订后,民间厂商将依招标条件及合同内容设定其投资策略与经营风险分配,并尽力追求再次续约的机会,对公部门而言,如何提供较公平的竞标机制,创造良性的市场竞争机会,以得到最有效率的服务,为公办民营医院最终的目的。

从市立医院第三期公告招商作业分析可知,原经营厂商在长期经营情况下,建立稳定的客源与知名度,并且控管全院之资产与人事资源,此在后续重新进行招标作业时,即造成竞标上之条件之不对等,本文建议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降低此种不对等竞标条件关系:

(一)招标条件设定应为最低门坎。

招标条件为征选厂商之门坎,其标准应尽可能宽松,以最基本公共利益之满足为订定之原则,并以合理的医疗市场经营风险设定委外年期与回馈需求。另外为确保当新旧厂商交接时,医院之营运不中断,病患资料不任意外流,建议此二项目不仅应列于招商条件公告中,在未来签订之委外经营合同中皆应详细规定。

(二)厂商评选之策略。

在厂商竞标的时候,新旧厂商所提出的(1)期初投入金额、(2)使用者认同度、(3)社会福利回馈、及(4)回馈金都将有极大的差异。如将(1)期初投资金额视为厂商开发医疗市场所提出之成本承担风险,而非所欲提供医疗质量之保证、(3)社会福利回馈视为厂商承诺事项,则(1)和(3)在评选上仍具有可比较性;此外目前在(2)使用者认同度方面仍无法评比,如何建立具有公信力之使用者认同度评比,能够同时客观地调查并评估原有厂商及其他厂商之使用者认同度,则为后续可研究之方向;至于(4)回馈金项目则应视为在其他条件相当之情况下,加分或协商之工具。

(三)鼓励民间自提之模式。

由市立医院案例分析可知信息之不公开为重新办理公开招标之最大问题,原因在于本案由政府规划公告,政府对于原民间厂商信息掌握不足,而无法提供公开透明之信息。此问题除了应加强政府对公办民营医院监督之责外,更有效的处理方式可采用促参法第46条,由原民间厂商自行提送重新经营之计划书予市府,将此视为具有优先续约权之条件,由市府审查其投资经营计划书,于审查通过后,公开其计划书内容及条件向其他民间厂商进行邀标。透过计划书审查过程避免原厂商信息之隐瞒,并透过公开邀标之过程,使信息真实而独立地呈现,且保有招标之公平性,在此情况下进行协商议价,可使公办民营医院委外作业更能符合实际市场需求,保障最大公共利益。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10级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白佳原、王铭雄、张钧萍.公立医院民营化之策略研究.产业论谈.第五卷第一期,2003.

[2]李雅樱.我国公办民营医院管理机制与经营绩效之研究――以组织生命周期观点.静宜大学企业管理学系硕士论文,2002.

[3]王东进.市立医院未来转型方向之研究:小港医院公办民营个案分析,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4]陈金哲.准市场机制与区域治理-以秀传医院、署立医院及台北市立医院之执行经验为例.公共行政学报.第十九期,页91-126, 2006.

[5]丘昌泰、曾文秀、陈怡伶、林凤燕、林长宏.台北市立医院组织在造之探讨-从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成立谈起》第五十一期中阶管理才能发展研习班.

厂区投标方案篇4

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范文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大力推进宜居水乡行动计划,基本解决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存在的各项环境问题,规范入网企业排放行为,切实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开展桐乡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专项整治行动,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依托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规范入网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行为,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创新环境监管方式,健全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工业污水得到有效收集,生活污水处理量持续增长,企业排污日趋规范,外排废水稳定达标,切实改善我市的水环境质量。

(二)工作步骤

1.开展污染源大检查(20xx年10月21日至10月31日)。对五个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重点废水排放入网企业以及沿线污水管网开展全面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以及各类涉及超标入网、超总量排放企业的排查力度,掌握污水管网中存在的串管、漏排等情况,进一步摸清现状,发现问题。

2.实施环境问题整治(20xx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20xx年11月10日前对环境保护部华东督查中心发现问题的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进行限期整改,并确保整改到位。对其他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开展深入整治,对污水管网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并予以落实,解决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入网水质。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完成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要求完成对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业污水总量实现有效下降,生活污水处理率得到大幅提升。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新模式,充分利用在线监测等监控手段,提高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效率,构建全方位的环境监管体系。

(三)整治重点

1.重点区域:12个镇(街道)、开发区。

2.重点行业:污水处理、印染、化工、制革、化纤等五个重点行业。

3.重点企业:

(1)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桐乡市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崇福污水厂、桐乡市濮院恒盛水处理有限公司、桐乡市屠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五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2)在线监测数据或取样监测数据超标频繁、曾因超标排放等问题受到环境行政处罚的企业。

(3)涉及重金属、油类物质等特征污染物排放的企业。

(4)周边群众投诉强烈的涉水排放企业。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污水处理厂管控。

组织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体检式检查。重点检查进水水质、出水水质是否符合排放标准,污泥浓度等参数指标是否处于合理范围,设施运行及药剂添加是否满足处理要求,污泥处置是否符合法律规范,中控及在线数据采集是否达到标准,数据来源是否正确无误等。

责任单位:环保局

配合单位:建设局、梧桐街道、崇福镇、濮院镇、屠甸镇、开发区、水务集团

(二)加强重点企业监管

加大对污水收集范围内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清查污染治理设施使用情况和污染物排放去向,重点关注涉重金属、油类物质等特征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情况。督促工业企业严格清污和雨污分流原则,对于排放污水不符合纳网标准或总量要求、废水治理不正常使用以及以规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实施环境行政处罚,促使企业的排放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范文2今年9月江苏省建设厅对我厂20xx年度运行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考核,在本次考核中,我们城北污水处理厂暴露了很多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最终被专家组评定为不合格。检查过后,我们依据《考核标准》10个方面进行了逐一排查落实,现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1、污水管理 我厂设计规模1万立方米/日,20xx年实际处理水量111万立方米(折合 0.30 万立方米/日),负荷率较低,实际进水水质远远高于设计进水水质,设施难以稳定达标,设施减排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直积极与开发区管委会、环保局等联系,要求保证进水水质,今后也会一如既往地与相关部门沟通。

2、污泥管理 我厂污泥由政府指定地点填埋,我厂承担运输费用,我厂污泥处置较为规范。近期更是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脱泥。

3、生产运行管理 我厂存在问题:员工没有上岗证、生产计划不具体、工艺控制粗放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积极整改,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准备分批送员工外出培训学习以取得上岗证;生产计划方面由于我厂进水水质极不稳定,只能制定一个大致的计划;同时加大了对工艺的控制,指定专人负责工艺调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台账管理:虽有生产运行台账,但管理较差。建设厅检查后我们已经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前期生产运行台账进行了整理,对今后的台账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设备和在线仪表台账要求完整、规范。对化验台账要求明细、可溯源。

5、污水处理能耗及成本:由于我厂进水水质超标严重,再加上设备选型等因素,造成我厂的能耗、成本过高,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够及时足额支付污水处理费用,也影响了我厂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我们一方面向集团总公司申请资金,进行设备保养维护、更新改造,一方面积极向政府索要拖欠水费。

6、水质与检验:我厂具备常规化验项目的检测能力,所有的化验分析方法均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检验方法,但监测频次不够,为此我们加大了水质监测频次,同时委托上级单位对我厂不能检测项目进行监测。加大了化验室的质量控制,同时筹措资金,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7、设备与仪表:我厂虽然在工艺流程中安装了在线仪表,但由于水质腐蚀性太大,水费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仪器设备的维护更新不到位。仪器设备带病工作,锈蚀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生产,在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更换部分损坏仪器设备。

8、安全管理:我厂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差,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不强,为此我们对全厂职工进行了安全培训,加强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排查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还购置了保险柜用于存放剧毒物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避免造成恶性中毒事件。

9、厂容厂貌:检查中发现问题构筑物池面有漂浮物、出水不均匀。主要原因为园区内有多家化工排污单位不经处理排出废渣水、我厂进水水质严重超标导致我厂无法正常连续进水,从而影响了出水水质达标。我们加大人手对构筑物内的漂浮物予以打捞,同时要求园区保证进水达标。

10、制度建设:我厂有一系列的操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从细节和点滴入手,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

我们将依据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加大运行管理工作,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大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优化工艺控制方案,规范台账管理,安全处置污泥,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安全运行。

污水处理厂整改方案范文3为进一步加快各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步伐,按照一厂一策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导,以促进污染减排为目标,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条件,逐步提高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尽早发挥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目标任务

今年12月31日前,确保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转一批、试运行一批、管网建设动工一批。

三、具体安排

(一)监利县新沟镇、上车湾镇污水处理厂,洪湖市小港镇、峰口镇污水处理厂等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已基本建成,尽快完善各项运行条件,确保年底前正式投运。

(二)监利县毛市镇、朱河镇、福田寺镇、汴河镇污水处理厂等4个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收水能力。进一步加快各纳污支管网与主干管的连接以及纳污主干管与污水处理厂的连接,加快完善运行条件,确保年底前具备试运行条件,20xx年初正式投运。

(三)沙市区岑河镇,江陵县普济镇、熊河镇,监利县汪桥镇、棋盘乡、柘木乡、白螺镇,洪湖市戴家场镇、汊河镇、万全镇、曹市镇、瞿家湾镇、沙口镇、新滩镇等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积极争取和落实管网建设资金,年底前启动配套管网建设;监利县福田杜刘村,洪湖市万全镇全丰村、瞿家湾镇月池村等3个乡村污水处理站年底前完成污水管网的规划编制和建设设计,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尽快启动配套管网建设。

四、工作措施

(一)细化整改方案。各地要按照一厂一策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实施方案,安排工作计划和资金,制定管网建设时间表和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时间表。

(二)完善运行条件。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完善运行条件,老城区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雨污合流管道和明渠,新城区加快污水管道建设力度,充分收集污水,力争项目高负荷运行。

(三)保障运行经费。所有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乡镇都要开征污水处理费。若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不足以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由各地财政按比例予以补贴。各地政府要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征收、管理、拨付污水处理费等方面的职责,实行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四)加强运营监管。建立乡镇污水处理运行监管体制,实行三级监管,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工作的监督指导;县市区责任部门负责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的落实;乡镇政府负责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相关工作的实施。争取年底前正式投入运转的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到60%以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荆州市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李国斌任组长,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环保局、市物价局等单位负责人,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洪湖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各地按照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开展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环保局。

(二)明确工作职责。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和洪湖市政府为各辖区内乡镇污水处理厂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承担整改工作的主要任务。负责组织协调当地住建、财政、环保、供水、供电等部门和单位,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设计和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机制研究和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监管,明确财政补助和电价优惠办法,制定污水处理技术人员培训方案,完善运行条件,为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必要的保障。

(三)强化考核问责。市政府将对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和洪湖市政府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整改工作实行考核,作为各地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整改目标未落实的地区不得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表优对象。

厂区投标方案篇5

【关键词】方案比选;效益比选法;费用比选法;最低价格法

在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设计方案是报告书的重中之重,方案比选是寻求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方案的必要手段,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各项主要经济和技术决策,如生产能力、总体方案、管线走向、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原材料和燃料的供应方式、厂区和厂址选择、厂区布置以及资金筹措等等,都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几个方案进行经济计算,并结合其他因素详细论证比较,做出选择。

1.方案经济比选的要点

1.1方案比选应根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结果确定。在与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结果不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也可根据财务分析结果确定。

1.2参与比较的各方案的研究深度、价格水平等应具有可比性,分析计算原则和方法应协调一致。

1.3方案比较可按各个方案所含全部因素的全部费用、效益进行,也可仅就各个方案所含不同因素的相对费用、效益分析。

1.4方案比较时,可视项目的具体条件和资金情况,采用不同的比选方法。

2.备选方案应满足条件

2.1备选方案的整体功能应达到目标要求。

2.2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率应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2.3备选方案的方位和时间应一致,效益和费用计算口径应一致。

3.方案经济比选方法

方案比选可采用效益比选法、费用比选法和最低价格法。

3.1效益比选方法

3.1.1净现值比较法,比较备选方案的财务净现值,以净现值大的方案为优。其表达式为:

式中,NPV――项目或方案的净现值;

CIt――第t年的现金流入额;

COt――第t年的现金流出额(包括投资);

n――项目寿命周期;

――基准折现率。

3.1.2 净年值比较法,比较备选方案的净年值,以净年值大的方案为优。其表达式为:

3.1.3差额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法,使用备选方案差额现金流,其表达式为:

式中: ――投资大的方案的财务净现金流量;

――投资小的方案的财务净现金流量;

――差额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将差额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ic)进行对比,当差额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时,以投资大的方案为优,反之,投资小的方案为优。

3.2费用比选法

3.2.1费用现值比较法。计算备选方案的总费用现值并进行对比,以费用现值较低的方案为优。其表达式为:

用费用现值判断方案时,必须要满足相同的需要,如果不同的项目满足不同的需要,就无法进行比较。因此,费用现值的判断准则是:在满足相同需要的条件下,费用现值最小的方案最优。

3.2.2 费用年值比较法。计算计算备选方案的总费用年值并进行对比,以费用年值较低的方案为优。其表达式为:

由于费用现值和费用年值成系数关系,因此,这两个指标是等价的。费用年值指标评价的准则也是:费用年值最小的方案最优。同样,用费用年值指标进行方案比较时,也应满足相同的需要。但是,费用年值相当于一个“年平均值”,比费用现值更具有可比性,尤其当方案或项目的寿命不同时,采用费用年值更简便,更具有可比性。

3.3最低价格比较法。在相同产出方案比选中,以净现值为零推算备选方案的产出最低价格(Pmin),应以最低产品价格较低的方案为优。

多方案经济比选时,应采用相同的折现率。在项目无资金约束的条件下,一般采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和净年值法;方案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时,可采用最小费用法,即费用现值比较法和费用年值法。

4.某县城污水处理厂的方案对比

4.1方案概述

根据某县城污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考虑老城区污水厂位置基础上进行扩建,将老城区污水厂处理规模扩建至近期3.0万方/日,远期6.0万方/日,老城区污水厂周边空地有限,扩建需要征用部分农田。方案二,在新城区和老城区分别建设两个污水厂规模相同,都为近期1.5万方/日,远期3.0万方/日。将两个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选,选出最优方案。两方案基本经济情况如表1。

4.2方案效益比选法

=4.87%

将差额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ic)进行对比,当差额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时,以投资大的方案为优,反之,投资小的方案为优,此方案二为优。

4.3费用比选法

4.3.1费用现值比较法。计算备选方案的总费用现值并进行对比,以费用现值较低的方案为优。其表达式为:

PC1=27838.76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优。

4.3.2 费用年值比较法。计算备选方案的总费用年值并进行对比,以费用年值较低的方案为优。其表达式为:

费用年值与费用现值法指标等价,方案二优。

4.4最低价格比较法。在相同产出方案比选中,以净现值为零推算备选方案的产出最低价格(Pmin),应以最低产品价格较低的方案为优。

按照最低价格比较法,可以测算出Pmin1=2.57元/立方,Pmin2=2.07元/立方,由此可知,方案二优。

附比选方案的投资现金流量表。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厂区投标方案篇6

【关键词】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生产工艺;价值工程

1 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1 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

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评估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首先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存在着合理规模的选择问题。生产规模过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单位产品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生产规模过大,超过了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量;则会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致使项目经济效益也会低下。因此,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造价合理与否。在确定项目规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所有生产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这样可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须注意,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效益不是无限的,它受技术进步、管理水平、项目经济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超过一定限度,规模效益将不再出现,甚至可能出现单位成本递增和收益递减的现象。我们注意到项目合理化制约因素有:

1.1.1 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其中,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是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前提。一般情况下,项目的生产规模应以市场预测的需求量为限,并根据项目产品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作相应调整。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它们也对项目规模的选择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如项目规模过大可能导致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项目所需投资资金的筹集困难和资金成本上升等。

1.1.2 技术因素

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技术装备是项目规模效益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相应的管理技术水平则是实现规模效益的保证。若与经济规模生产相适应的先进技术及其装备的来源没有保障,或许获取技术的成本过高,或管理水平跟不上,则不仅预期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还会给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工程支出浪费严重。

1.1.3 环境因素

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讯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特别是为了取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国家对部分行业的新建项目规模作了下限规定,选择项目规模时应予以遵照执行。

1.2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

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投资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定得合理与否。标准水平定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标准水平定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建设标准水平应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确定。大多数工业交通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的标准,对少数引进国外选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或少数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标准可适当高些。在建筑方面,应坚持经济、适用、安全、朴实的原则。建设项目标准中的各项规定,能定量的应尽量给出指标,不能规定指标的要有定性的原则要求。

1.3 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确定某个建设项目的具体地址,需要经过建设地区选择和建设地点选择这样两个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工作阶段。这两个阶段是一种递进关系。其中,建设地区选择是指在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适宜配置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建设地点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

1.3.1 建设地区的选择

建设地区选择得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因此,建设地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具体要考虑以下因素:

(1)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

(2)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条件、能源条件、水源条件、各地区对项目产品需求及运输条件等。

(3)要综合考虑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的自然条件。

(4)要充分考虑劳动力来源、生活环境、协作、施工力量、风俗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①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

满足这一要求,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避免原料、燃料和产品的长期远途运输,减少费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缩短流通时间,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但这一原则并不是意味着项目安排在距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等距离范围内,而是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和要求,具体对待。例如,对农产品、矿产品的初步加工项目,由于大量消耗原料,应尽可能靠近原料产地;对于能耗高的项目,如铝厂、电石厂等,宜靠近电厂,它们所取得廉价电能和减少电能运输损失所获得的利益,通常大大超过原料、半成品调运中的劳动耗费;而对于技术密集型的建设项目,由于大中城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力量雄厚,协作配套条件完备、信息灵通,所以,其选址宜在大中城市。

②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

在工业布局中,通常是一系列相关的项目聚成适当规模的工业基地和城镇,从而有利于发挥“集聚效益”。集聚效益形成的客观基础是:第一,现代化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分工合作体系,只有相关企业集中配置,才能对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便于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尤其对那些具有密切投入产出链环关系的项目,集聚效益尤为明显;第二,现代产业需要有相应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相配合,其能力和效率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布点适当集中,才有可能统一建设比较齐全的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提高这些设施的效益;第三,企业布点适当集中,才能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但是,工业布局的聚集程度,并非愈高愈好。当工业聚集超越客观条件时,也会带来许多弊端,促使项目投资增加,经济效益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各种原料、燃料需要量大增,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延长,流通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增加;第二,城市人口相应集中,形成对各种农副产品的大量需求,势必增加城市农副产品供应的费用;第三,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增,在本地水源不足时,需要开辟新水源,远距离引水,耗资巨大;第四,大量生产和生活排泄物集中排放,势必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利用自然界自净能力净化“三废’’的可能性相对下降。为保持环境质量,不得不花费巨资兴建各种人工净化处理设施,增加环境保护费用。当工业集聚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总和超过生产集聚带来的利益时,综合经济效益反而下降,这就表明集聚程度已超过经济合理的界限。

1.3.2 建设地点的选择

建设地点的选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技术经济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项目建设条件、产品生产要素、生态环境和未来产品销售等重要问题,受社会、政治、经济、国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件,以及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所在地点的城乡建设规划和发展。因此,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决策。

(1)选择建设地点的要求

①节约土地。项目的建设应尽可能节约土地,尽量把厂址放在荒地和不可耕种的地点,避免大量占用耕地,节省土地的补偿费用。

②应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土壤耐压力应满足拟建厂的要求,严防选在断层、熔岩、流沙层与有用矿床上以及洪水淹没区、已采矿坑塌陷区、滑坡区。厂址的地下水位应尽可能低于地下建筑物的基准面。

③厂区土地面积与外形能满足厂房与各种构筑物的需要,并适合于按科学的工艺流程布置厂房与构筑物。

④厂区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一般以5%一10%为宜),以减少平整土地的土方工程量,节约投资,又便于地面排水。

⑤应靠近铁路、公路、水路,以缩短运输距离,减少建设投资。

⑥应便于供电、供热和其他协作条件的取得。

⑦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的项目,不能建在城市的上风口,以免对整个城市造成污染;对于噪声大的项目,厂址应选在距离居民集中地区较远的地方,同时,要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以减弱噪声的干扰。

上述条件能否满足,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造价的高低和建设期限,对项目投产后的运营状况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确定厂址时,也应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选择最佳厂址。

(2)厂址选择时的费用分析

在进行厂址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时,除比较上述厂址条件外,还应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项目投资费用。包括土地征购费、拆迁补偿费、土石方工程费、运输设施费、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费、动力设施费、生活设施费、临时设施费、建材运输费等。

②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费用比较。包括原材料、燃料运入及产品运出费用,给水、排水、污水处理费用,动力供应费用等。

1.4 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

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和主要设备的选择两部分内容。

1.4.1 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

生产工艺是指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工艺流程是指投入物(原料或半成品)经过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评价及确定拟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主要有两项标准: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

(1)先进适用

这是评定工艺的最基本的标准。先进与适用,是对立的统一。保证工艺的先进性是首先要满足的,它能够带来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的优势。但是不能单独强调先进而忽视适用,还要考察工艺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力,是否符合我国的技术发展政策。就引进工艺技术来讲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往往由于对原材料要求过高,国内设备不配套或技术不容易掌握等原因,而不适合我国的实际需要。因此,一般来说,引进的工艺和技术既要比国内现有的工艺先进又要注意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不是越先进越好。有的引进项目,可以在主要工艺上采用先进技术,而其他部分则采用适用技术。总之,要根据国情和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先进适用的关系。对于拟采用的工艺,除了必须保证能用指定的原材料按时生产出符合数量、质量要求的产品外,还要考虑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条件(包括原有设备能否配套、技术和管理水平、市场需求、原材料种类等)是否相适应,特别要考虑到原有设备能否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跟上,等等。

(2)经济合理

经济合理是指所用的工艺应能以尽可能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要求综合考虑所用工艺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可行性研究中可能提出几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各方案的劳动需要量、能源消耗量、投资数量等可能不同,在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等方面可能也有差异,因而应反复进行比较,从中挑选最经济合理的工艺。

1.4.2 主要设备的选用

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要尽量选用国产设备。凡国内能够制造,并能保证质量、数量和按期供货的设备,或者进口一些技术资料就能仿制的设备,原则上必须国内生产,不必从国外进口;凡只引进关键设备就能由国内配套使用的,就不必成套引进。

(2)要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有时一个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时,为了考虑各供应厂家的设备特长和价格等问题,可能分别向几家制造厂购买,这时,就必须注意各厂所供设备之间技术、效率等方面的衔接配套问题。为了避免各厂所供设备不能配套衔接,引进时最好采用总承包的方式。还有一些项目,一部分为进口国外设备,另一部则引进技术由国内制造。这时,也必须注意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3)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主要应注意本厂原有国产设备的质量、性能与引进设备是否配套,以免因国内外设备能力不平衡而影响生产。有的项目利用原有厂房安装引进设备,就应把原有厂房的结构、面积、高度以及原有设备的情况了解清楚,以免设备到厂后安装不下或互不适应而造成浪费。

(4)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配套问题。应尽量避免引进的设备所用主要原料需要进口。如果必须从国外引进时,应安排国内有关厂家尽快研制这种原料。在备件供应方面,随机引进的备品备件数量往往有限,有些备件在厂家输出技术或设备之后不久就被淘汰,因此,采用进口设备还必须同时组织国内研制所需备品备件问题,以保证设备长期发挥作用。另外,对于进口的设备,还必须懂得如何操作和维修,否则不能发挥设备的先进性。外商派人调试安装时,可培训国内技术人员及时学会操作,必要时也可派人出国培训。

2 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2.1 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在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工作方面做的不够深入,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1 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不足。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研究成果一般体现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由于在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投资者不重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不考虑承担投资风险,缺乏搞好可行性研究、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的主动性。咨询、设计单位隶属于各级行政部门,往往受“长官意志”或本位主义影响,高估效益,低估投资。这些原因往往使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使这一工作失去原有的意义,难以达到投资控制效果。

2.1.2 可行性研究周期短,缺乏多种投资方案的比较。由于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间较短,往往无真正的替代备选方案,研究工作仅作为惟一方案的“可行”而开展,或仅凭主观倾向性确定项目的技术路线,缺乏深入论证,衡量方案是否可行往往只凭少数几个静态指标,缺乏科学性,容易出现决策失误。一个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

2.1.3 开展投资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由于基层单位缺乏信息手段,技术经济人员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信息不灵,往往无法进行可靠的市场预测分析。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的确定缺乏足够的依据,加之基础资料不落实就急于开展工作。资金筹措和各种外部协作条件往往凭经验假定,所有这些原因,造成投资控制的方案缺乏可信性。

2.2 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2.2.1 对于可行性研究周期段的问题,国家和行业部门应学习国外经验,对以往的规定进行清理,指定新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使得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2 作好人力资源工作和健全信息网络。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信息方面有着成熟的网络技术,高度的信息共享系统,在市场占领和时机把握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2.2.3 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要优化,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所以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打足投资不留缺口,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

3 项目决策阶段价值工程的应用

3.1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3.1.1 价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价值工程工作程序是指价值工程活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的,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制定出的价值工程活动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我国价值工程工作程序一般大致可按五个阶段十二个步骤开展活动。价值工程工作程序具体内容及所对应的价值工程问题可用表1概括:

3.1.2 建筑业中价值工程应用的一般方法。建筑业价值工程是就某个具体的建筑产品或作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对象,对象选择和情报收集是价值工程的前期工作。在复杂的建筑活动过程中如何准确的选定活动对象,如何围绕活动对象的不足和价值工程达到的目标收集相关的情报对价值工程能否收到预期效果起着奠基的作用。

对象选择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价值工程研究对象,我们选择改善对象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实质上是在多种建筑产品中筛选出价值工程活动重点对象的方法。一般说来,对象选择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方法。

情报收集的方法:情报是指有助于顺利实现人们某个目标的资料。价值工程情报收集则是指对实现一定价值工程目标有益的知识与资料。作为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活动,价值工程始终离不开情报收集,情报收集工作贯穿与价值工程的全过程。建设工程中情报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投资情况、工程地质情况、工程造价信息、工程施工技术、本企业的技术、经济水平、同行业企业技术、经济水平、用户的要求、国家的经济政策等方面内容。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各种情报收集方法。建筑业中进行情报收集主要方法有:面谈法、查阅法、观察法以及书面调查法。

3.1.3 功能定义与功能整理的方法。建筑业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建筑产品功能分析。建筑产品功能分析包括建筑产品功能定义、功能整理与功能评价三部分内容。建筑产品功能定义与功能整理的过程是明确建筑业价值工程研究对象所具有何种功能的过程,同时也是系统分析功能及其功能之间联系的过程。通过功能定义与功能整理,既为功能评价创造条件,又为以后的方案创造奠定基础。

建筑产品功能定义的方法:根据建筑产品的功能特点,其功能定义方法主要采用两词法,即用两个词语的搭配来描述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功能内容,以与其他功能概念相区别。功能定义可以分为动宾词组型功能定义和主谓词组功能定义两种。

建筑产品功能整理的方法:所谓功能整理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建筑产品等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连接起来,从局部功能与整体功能以及局部功能的相互关系上分析建筑产品功能系统的一种方法。

3.2 项目决策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的意义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可以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对比,有利于选择时间短、投资省、效果好的方案,同时剔除那些不必要的功能项目、削减过剩的功能项目,使其功能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徐大图.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2]钟关根.浅谈英联邦国家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体系.2004.

[3]胡智峰.建设工程的全过程控制[J].煤炭企业管理,2000,(7).

厂区投标方案篇7

【关键词】建设项目;可行性;决策

1 建设项目决策概述

1.1 建设项目决策的含义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是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1.2 建设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3)造价高低、投资多少也影响项目决策。

4)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合理的计算投资估算,保证投资估算打足,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范围。

1.3 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3.1 项目建设规模

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存在着一个合理规模的选择问题,项目规模合理化的制约因素有: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

1.3.2 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

1)建设地区选择是指在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适宜配置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因素:要符合国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条件、能源条件、水源条件、各地区对项目需求及运输条件等;要综合考虑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的自然条件;要充分考虑劳动力来源、生活环境、协作、施工力量、风俗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2)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

3)建设地点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选择建设地点的要求主要有:节约土地,少占耕地,项目的建设应尽可能节约土地,尽量把厂址放在荒地,劣地,山地和空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并力求节约用地;减少拆迁移民;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土壤耐压力应满足拟建厂的要求,严防选在断层、溶岩、流沙层和有用矿床上,以及洪水淹没区,已采矿坑塌陷区,滑坡区;有利于厂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厂区土地面积与外形能满足厂房与各种构筑物的需要,并适合于按科学的工艺流程布置厂房与构筑物,满足生产安全要求,厂区地形力求平坦略有坡度;应尽量靠近交通运输条件和水电等供应条件好的地方;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技术方案的选择

选择技术方案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1)先进适用;2)安全可靠;3)经济合理。

技术方案选择的内容:1)生产方法选择;2)工艺流程方案选择。

3 设备方案的选择

对于主要设备方案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主要设备方案应与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相适应,并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或使用的要求;

2)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能力要相互匹配;

3)设备质量可靠、性能成熟,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

4)在保证设备性能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

5)选择的设备应符合政府部门或专门机构的技术标准要求。

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尽量选用国产设备;

2)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3)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

4)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要配套问题。

4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与作用

4.1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1)是在投资决策前,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盈利能力等,从经济、技术、工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

2)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该向投资者推荐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使投资者明确项目具有多大财务获利能力,投资风险多大,是否值得投资建设;可使主管部门领导明确,从国家角度看该项目是否值得支持和批准;使银行和其他资金供给者明确,该项目能否按期或者提前偿还他们提供的资金。

4.2 可行研究的作用

1)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2)作为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

3)作为向银行贷款的依据;

4)作为建设项目与各协作单位签订合同和有关协议的依据;

5)作为环保部门、地方政府和规划部门审批项目的依据;

6)作为施工组织、工程进度安排及竣工验收的依据;

7)作为项目后评估的依据。

5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编制

5.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一般工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就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总论:包括项目背景、项目概况、问题与建议;2)市场预测包括:产品市场供应预测、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产品目标市场分析、价格现状与预测、市场竞争力分析、市场风险;3)资源条件评价:只有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才包含此项;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5)厂址选择;6)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7)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8)总图布置、场内外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9)能源和资源节约措施;10)环境影响评价;11)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2)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3)项目实施进度;14)投资估算;15)融资方案包括资本金筹措、债务资金筹措和融资方案分析等方面的内容;16)项目的经济评价;17)社会评价;18)风险分析;19)研究结论与建议。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可概括为三大部分:

首先是市场研究工作,包括产品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研究,这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任务是要解决项目的“必要性”问题;第二是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研究,这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基础,它要解决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问题;第三是效益研究,即对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这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解决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问题。

5.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厂区投标方案篇8

根据《____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由我公司委托__市政总院编制《__市区域供水规划》,20__年8月,市政府正式批准了该《规划》,为__市区域供水进入具体实施奠定了规划与技术基础,也拉开了我市区域供水的序幕。这项工作推动至今已将近8个年头,从20__年开始,每年的政协提案、人大建议也多次提及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工作,今年人代会的一号议案就是《关于加快实现全市城乡居民人人饮用长江水》,作为本人,也全程参与了引江区域供水工程,也一直在思索如何更好的推进这项工作。结合本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调研与思考,形成报告如下:

一、区域供水现状

__市__临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淡水资源丰富。目前,市区和六县(市)供水水源除__水厂、__水厂、__港水厂、__水厂和海门水厂取用长江水外,大部分供水水源是取用的内河水和深井水。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内河水水质状况普遍有所下降,总体为ш—ⅴ类不等。地下水的开采,会造成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许多深井水存在着矿化度、硬度、铁、锰、氯离子等含量高,水质有咸味等水质问题,这给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__市金沙水厂、平潮水厂、__县地面水厂因源水污染严重,多次被迫停产。启东市水厂水源受到咸潮影响,氯化物高达1000mg/l ,已难以饮用。海门长江水厂虽采用避咸蓄水措施,咸潮期越来越长,一年有3至5个月受咸潮影响,最长16天无法取水。大量的事实证明,__各县(市)已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同时,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农村的集中供水发展不平衡,存在规模小、水质差,供应不正常等问题,严重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为了彻底解决水源地水质不达标而引起的饮用水困难问题,提高城乡居民饮用水质量;防止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导致的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危害和地下水水质咸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__年初,我市开始实施__、如东部分区域供水工程建设,拉开了我市区域供水的序幕。20__年2月、7月分别建成了__、如东引江区域供水管线工程,全长近60公里,投资1.3亿元,设计能力20万立方米/日,其中向__市供水12万立方米/日,向如东县供水8万立方米/日,由市区__水厂供水。20__年9月启动启(东)海(门)引江区域供水管线工程,全长83公里,投资2.5亿元,设计能力20万立方米/日,由市区__水厂先向启东市供水15万立方米/日。如(皋)海(安)引江区域供水管线全长60多公里,投资4.5亿元,设计能力20万立方米/日,其中向__供水13.5万立方米/日,向__供水6.5万立方米/日,由____水厂供水,现已向__供水。

在实施区域供水的过程中,结合我市区域供水的实际,经过多种模式的研究与探讨,本人提出了我市南部四县区域供水的模式,归纳为“制供分开,各自建网,属地管理,分段计价”四句话十六个字,充分发挥了各方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供水工程的推进,成为有别于苏南实施区域供水的一种新模式,为__在苏中地区率先推进区域供水起到了引领作用。西北片(__市、__县)引江区域供水一期工程采用bot方式建设,经营年限25年,实行同网同价。在实施区域供水的过程中,我公司主要承担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__市区域供水规划》及市政府、主管局对区域供水推进的总体要求,从规划、管位、泵站建设、水量分配、管材配件选择、施工方案确定以及技术援助等方面予以关心与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根据《__市区域供水规划》,明确水厂建设计划,根据各县(市)的近、中期水量需求,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确定了我市区域供水近期水厂建设计划。除此以外,为了有效、有序地推进我市区域供水工程,公司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其中包括管材配件的选用,出厂扬程的确定,排气点的优化,爆管机理分析及维修有效性的研究,通过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

二、存在问题

一是各主体缺乏全局意识。区域供水跨行政区划,需多方配合,共同推进。涉及到县(市)之间的局部利益,协调难度大;

二是推进速度较慢,无论是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还是与我市经济发展步伐比,我市的区域供水工程起步较晚,推进不快;

三是各县(市)之间工程进度不平衡,实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是区域供水投入资金大,建设资金筹措有一定难度;

五是供水管线的监管难度大。区域供水管线长、占地多,但易出现管线位置上被占用,危及管线监管,缺乏有效法律法规制约。

三、原因分析

区域供水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长江岸线,实现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与以港兴市成为有机结合,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对于传统供水模式来说,它又是一场革命,是一场触及到多方利益的革命,换言之,是一次各方利益的大调整。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大局意识,各投资主体过分注意自身的投入,而忽略了整体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行政区划之间协调工作难度大;

二是管道沿线拆迁工作难度大,经济开发区和六县(市)在管道实施过程中,都涉及到拆迁工作;

三是推进区域供水工程的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考核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与供电管理有法可依相比,供水管理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区域间的规范性、地方性管理条例还没有,造成管理缺乏依据。

四、对策建议

推进区域供水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区域供水的地位和作用,奋起直追,当好先行,积极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凸显__供水特色。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把“全市人民早日喝上优质的长江水”作为重要目标,积极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工程。

一、更新观念,营造环境

从各级政府到各供水企业,都应当更新观念,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大__、大水源、大管网的观念,同心协力建设__大供水。打破属地管理、自产自销的传统供水模式,市场化运作,使供水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沿江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能通过体制的创新,达到供水经营机制的创新、供水企业管理的创新,那正是我们的预期目标。各级政府部门应当为推进区域供水营造宽松的政策、办事环境,制订鼓励政策,吸引全社会力量关心区域供水,推进区域供水。例如,控制污染问题。区域供水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事关子孙后代,必须发动全社会予以高度关注。已确定的取水口位置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立带和保护区,杜绝一切可能对水源地水质造成污染的行为。

二、健全机构,加强考核

区域供水的实施工作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市)要按照《关于加快推进__市区域供水的实施意见》(通政办发〔20__〕124号)的文件精神,尽快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区域供水工作中的联系、协调等相关工作。落实具体人员及个人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在目标时间内按时供水。区域供水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要求各项目部每月月底之前将本区域内的工程进度以及下个月的计划安排上报给区域供水推进办公室。__市政府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工程实施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督促各县(市)加快规划的实施步伐。

三、加强组织,强化管理

区域供水工程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是一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也是一项技术性强、操作协调要求高的项目,必须切实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县(市)政府要作为区域供水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重点抓好完成总体目标任务、配套资金到位、工程质量监管和部门组织协调等工作。此外,各地要严格按照规划认真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严格建设管理程序,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施工承包合同制和管理责任制,实行廉政合同制度和群众参与监督评议制度,严格竣工验收、切实做好建档立案工作。

四、筹措资金,加快推进

区域供水投入资金大,建议各县(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在每年的城建资金中给予适度的倾斜和安排,确保目标的实现。并想方设法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一是要积极向国家、省争取饮水安全工程补助资金;二是要将该工程列入市、县(市)区和乡(镇)三级财政预算,按照工程进度分期分批确保资金到位;三是可通过把供水工程编制成投资项目,多方融资筹集资金;四是要采取多种办法积极吸纳社会投入,等等。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切实提高投资效益。

五、创新举措,改革创新

当前__经济发展进入了跨越发展时期,大桥的辐射效应明显,__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利用好淡水资源,发挥好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建设好适度超前的供水系统,对吸引外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基础性作用。根据区域供水的规划与政府推动区域供水的目标要求,我市已经进入了新一轮供水设施建设高峰期。政府和供水企业都应花大力气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工程的步伐,从方案深化、资金筹措、价格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为各地的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供水保障。

__市撤市建区后,还将带来区域供水的形式、模式的重新思考,公司就新市域的供水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也作出了新的思考:根据新市域的概念,依据新市区规划,在供水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提出这样的思考,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____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早在20__年就已实施引江区域供水工程,由公司提供优质的自来水,本身供水就已一体化。二是如东、启东、海门三县(市)的区域供水起始管线均在现__市内,__市撤市建区接管经营后,可将三县(市)计量水表前移,__段管线改成直供管,可减少支线管线投资,充分利用管网压力减少运行成本,并且将区域供水管网联网,利于供水调度,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__段区域供水管线由__市自来水公司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从而减少推进过程中的矛盾,更加有利于推进区域供水工程。三是实施接管经营后,可完善供用水管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周边小区域的供水价格,逐步实施同网同价,实现市区水价的统一性,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六、立足公司,做好本职

市委市政府对新一轮区域供水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好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努力协助市建设局做好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区域供水规划,着力做好技术保障;二是建立联动机制,信息共享,实现水源地有效监控;三是按序时完成__、__水厂扩建工程;四是全力以赴做好市域范围主管线的配套工程,年内完成__100万立方米/日取水工程;五是从快确定__水厂(分厂)厂址,并着手前期工作;六是加快城市应急水源的近期与中远期方案的编制,并结合区域供水总体要求,提出全区域应急水源的方案设想。

上一篇:网络推广及优化范文 下一篇:环卫清扫作业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