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7 08:42:41

厂区建设方案

厂区建设方案篇1

关键词:三峡库区 排水管网 污水处理 排水体制

1 背景情况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库区水环境性质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湖库型水体决定了库区水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水污染防治问题已迫在眉睫。现实情况是,库区绝大多数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市政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大大滞后于现实要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沿江直接排入,将对即将形成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这一问题若解决不好,必将使库区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终也将阻碍库区城市乃至下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三峡库区水质和库区下游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在三峡库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管网工程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目前,库区绝大多数市县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管道系统零星分散,且多为雨污合流。甚至大多数街区未设任何排水设施,污水、雨水随街漫流。包含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的合流污水从多处出水口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使长江岸边带水质下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库区城市属于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因为历史的原因造成街区布置杂乱,城区道路狭窄,使得排水系统规划和建设十分困难,整个排水管网的投资巨大。由于管网造价高,管网规划和建设较为复杂,直接影响到整个污水处理工程方案的确定,因此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中必须慎重考虑。

2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可研中必须考虑排水管网的建设要求

排水管网规划在整个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规划和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规划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厂址和规模,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关系到工程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前一时期我国一些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中存在对管网系统考虑较少或根本未加考虑的问题,一些平原城市甚至依靠过境的农用灌渠收集污水。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得不到有效的收集,使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得不到保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资金浪费。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建设需要脱节,规划的可操作性较差,有的地方总规与分规甚至在原则问题上自相矛盾,这就无助于城市管网的建设;另一方面,管网建设一般由地方财政负担,资金缺口较大,使得管网建设滞后。出现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把管网与处理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虑,人为地割裂二者的统一关系。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中,必须同时考虑排水管网的规划和建设要求,理清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路,协调好规划与建设的关系;同时,排水管网工程资金(至少是主干管部分的资金)必须纳入整个工程的投资估算中,以确保建设资金的充足;建成后的管网的维护管理费用宜计入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费用中。这一点对山地城市更为重要,这是由于山地城市的排水管网工程费用占城市排水工程建设费的比例相当大。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一方面关系到其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节省大量资金和日常运行费用。表1是以三峡库区部分区县为例的排水工程费用分类列表。可以看出,管网投资占整个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投资的60%,甚至更高。

3 三峡库区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的特殊性

表1 库区几处市县排水工程费用分类 县市名称 规模

(万m3/d) 工程投资(万元) 管网投资

(总投资%) 处理厂投资 管网 地基处理 总投资 涪陵 8 5641.00 12312.5 3 756.25 21709.75 56.7 万州 3 2329.70 6561.24 1800 10908.94 6 0.1 2 1905.67 4270.88  720 7156.55 59.8 忠县 3 2272.07 6803 1370 10625.07 64.0 巫山 2 1933.04 866.25 983.8 3783.09 22.9?* 巫溪 1 1182.32 1653  786.6 3681.89 44.9 注:?先期建设的排水管网费不计入其中。

3.1 排水体制

由于三峡库区城市中老城区街道一般较狭窄,坡度较大,交通拥挤,短时间彻底将老城区合流制排 水系统改造成分流制系统是非常困难的。通常情况下,新区按分流制规划建设污水管网。老城区按规划同时结合旧城改造逐步将不完善的合流制系统改造成一个分流不完全的分流制系统。在污水收集系统中,在收集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雨水比例会逐渐递减,污水比例会逐渐递增。例如涪陵区在一级截流干管一次性建成后,近期的截留倍数?n0取2,远期?n0取1。而忠县老城区规模相对较小,在确保环境评价可行的前提下,考虑到节省投资,其截流倍数?n0取1。

3.2 污水厂的数量和厂址受管网定线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污水主干管的数目和走向取决于污水处理厂的数目与位置,因此污水处理厂的数目和位置常常先于管网定线。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只设一个,且位于城市下游,管网易于定线和敷设。而库区城市地处山地,多为旧城加新城的组团结构,由于各城市的地形及地质情况均十分复杂,管道敷设困难,造价高。考虑这些因素,因而往往是污水处理厂的数目和位置受管网的限制。因此,在考虑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厂址时,必须结合管网建设的特点,按照相对集中、适当分散的原则设置处理厂。在对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定线规划时,要仔细考虑诸多因素,必须反复进行现场踏勘,以使管网定线切实可靠达到最优化设计,满足远期需要。

(1)定线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各组团相互间的功能关系和高程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兼顾各个组团,减少污水处理厂的数量。按规划巫溪污水处理系统为两厂方案,经过反复踏勘现场,发现巫溪的地形较特殊,老城区在大宁河上游,赵家坝和马镇坝沿柏杨河分布,三个组团呈v字型。规划在大宁河和柏杨河交汇处马莲溪布置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老城区和赵家坝的污水,而在马镇坝单独设置一座污水处理厂。这样两厂方案不仅通不过环评,而且运行费用也大大高于一厂方案。尽管大宁河、柏杨河两岸地形、地质情况很复杂,但通过恰当的选线和采取一些特殊的工程措施,是能够将老城、赵家坝和马镇坝的污水全部重力流收集到大宁河和柏杨河交汇处马莲溪污水处理厂。所以,一厂方案更为合理。

(2)要充分考虑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和地质的特点,合理划分排水区域,并根据管网建设难易,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数目。例如忠县最终推荐是采用两厂方案。如果将忠县污水集中于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如表2中方案1,拟在苏家组团下游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接纳整个州屏组团和苏家组团的城市污水,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万m3/d。为将污水全部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管网将从西山一直敷设到苏家组团下游,中途需跨越两江,并在白桥溪设中途加压泵站,提升高度达15 m,还需在干井桥西桥头设提升泵站和两根长500 m的倒虹管。可见此方案由于流量的大量转输,使得下游污水管线的投资大大增加。方案2同属一厂方案,污水处理厂拟建于州屏组团白桥溪,管网系统同样有上述问题。将一厂方案改为两厂方案,即方案3在苏家组团和州屏组团分别建污水处理厂,各组团污水管网只负责本组团污水输送。由于采用适度分散处理,减少了下游管线的转输流量,使得该方案不仅在总投资上较为节省,而且运行费用大大降低,同时更便于采用成熟简便的施工技术,因而更合理。这一点从表2中可以更明确地看出。在万州由于江河阻隔,经过反复踏勘和经济比较,最后采用三厂方案。

(3)采用各种与地形相适应的管道敷设方式,尽量利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减小施工难度,降低造价。如忠县污水管网采用绕山布管,避免了高扬程提升,从而节省了提升费用,虽然管线长度有所增加,但总的费用还是降低了。有时由于城市的布局特殊,可能无法布置污水主干管,需要沿江河架空设置主干管。例如巫溪老城区,沿大宁河西岸建设的2 km的污水截流干管,由于地形影响,主要采用管桥形式架空敷设,大宁河东岸部分管段也是采用管桥形式架空敷设。

表2 污水处理厂方案比较 方 案 管

网 处 理 厂 合

计 投资

(万元) 运行费用

(万元/a) 投资

(万元) 运行费用

(万元/a) 投资

(万元) 运行费

(万元/a) 方案1 8095 146.74 2594.84 333.51 10689.84 480.25 方案2 7595 97.84 2588.13 314.63 10183.13 412.47 方案3 6983 37.84 3240.73 330.26 10223.73 368.10

(4)尽量少拆迁,在布管顺畅、经济的基础上,减少对于企事业单位正常的生产、工作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3.3 存在穿越江河和翻山的问题

虽然一般说来污水尽量不过江,但有时也存在特殊情况,过江方案反而比不过江在经济上更有优势,套用一般原则往往会作出错误判断。例如涪陵区,在对江南灌溪沟和江东横梁子两厂址方案比较中,虽然灌溪沟厂址方案可以节省过江倒虹管和江东压力箱涵的投资,但是由于灌溪沟厂址位于江南主城区,征地费用高,且对于环境、景观影响较大,与城市规划相背离。同时远期需建设第二个污水处理厂处理江东污水。虽然近期灌溪沟厂址方案在投资上较为经济,但从远期分析,灌溪沟厂址方案与横梁子厂址方案相比,其投资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同时,从运行费用方面分析,两个方案运行费用也相差不大,再考虑卫生防护技术措施的要求,则横梁子厂址方案在经济上优于灌溪沟厂址方案,在这里如果套用一般原则会作出错误判断。两方案具体经济比较见表3。

4 库区市县排水管网工程规划设计的体会

通过参加三峡库区部分市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我们充分感觉到,要想得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设计者必须脚踏实地。

(1)现场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十分重要,应给予高度重视,设计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反复从技术和经济上作出比较选择。

(2)库区情况远比平原城市复杂,是胆略和科学决策的考验,需要灵活多变地处理实际问题,不能照搬和教条,要有灵活应用规范的能力。

表3 涪陵两厂址的简单经济比较 厂 址 近期(8万m3/d) 远期(14万m3/d) 合 计(万元) 项目 投资(万元) 项目 投资(万元) 近期 远期 横梁子 管网 10556.7 管网 1755.8 11231.7 2130.8 征地 675 征地 375 灌溪沟 管网 3777.7 管网 1755.8 7377.7 3935.8 征地 3600 征地(4万m3/d)

征地(2万m3/d) 2000

180

(3)需要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人来承担重任,不仅需要有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路桥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

5 结语

(1)库区市县城市污水工程必须强调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协调统一。

(2)现场踏勘工作十分必要,而且应多次反复,对每次踏勘的感受应及时做好总结,这是做好以后工作的前提。

(3)应用科学技术原理,大胆灵活地处理新问题。

(4)抓住重点和关键,工艺和管道工程师密切配合。

(5)从可研、初设到施工运行管理都离不开现场第一手真实资料,应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认真地去解决问题才能把工作做好,达到使工程满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慧修主编.排水工程上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 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厂区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 勘察设计;节约用地;工艺系统;联合布置。

0 引言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国民经济和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和建设用地粗放浪费的现象的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发电厂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发电厂建设用地的需要,确保运行安全的同时,要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真正做到节约集约用地。

由于近几年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较快,各地火力大电厂已趋于饱和状态,建设项目越来越少,各大发电公司在工程可研或初步设计阶段均已实行招、投标制,总图专业分值在技术部分里分值往往都在40%左右,而厂区用地指标是总图专业投标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勘察设计阶段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厂总体规划与节约用地

火力发电厂的全厂总体规划,是指在拟定的区域内,结合用地条件和周围环境特点,对电厂的厂区、居住区、厂内外交通运输、水源地、供排水管线、贮灰场及除灰管线、高压输电进出线走廊、施工场地、施工生活区、绿化、环境保护、综合利用、防排洪、水土保持等各项工程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的选择与规划。

全厂总体规划是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整个工程方案的总领纲要,是下一步做好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的基础。投标阶段,就全厂总体规划节约用地方面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电厂的规划容量,规划容量确定的合理与否与厂区用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规划容量确定的合理,节约用地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如某电厂初期设计容量为2×135MW,业主一直未明确规划容量,扩建端预留场地较小,待施工图快进入尾声时,业主又要开展二期工程前期工作,不得已只能异地扩建,可想而知,这样的工程,先天不足,无论工艺系统,厂区占地, 还是工程造价,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其次,要重视各外部设施用地的合理性与所占土地用地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中规定:“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因此,整个电厂厂区的布局,预留地及厂址外部设施,如:厂外道路、厂外铁路专用线、贮灰场、厂外取水管线、厂外输煤廊道、高压出现走廊、施工生产区、施工生活区等在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利用非耕地,劣地进行布局。

二、厂区总平面布置阶段的节约用地

在充分研究厂址外部条件,统筹规划全厂总体规划后,需做到厂区总平面布置与全厂总体规划的统一、协调。

由于通道宽度、建筑物间距离、道路宽度、围墙内占地面积等指标控制方面已有诸多文章论述,本文不再重复。本段仅对工艺系统的选取,附属、辅助生产设施的优化及竖向空间的利用进行探讨。

2.1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研究时,首先应结合招标文件及附图,分析厂区用地边界,本期工程可用地范围,老厂扩建时还应该了解老厂征地界线;

2.2其次,根据电厂性质、电厂所处地域及水资源情况、场地条件、是否有建筑净空限制、来煤方式、是否在规划区内、环保要求等因素,结合工艺专业推荐意见,合理选择主厂房布置形式、循环水冷却方式、运煤系统、除灰渣方式、贮煤场布置形式、脱硫及脱销系统、升压站布置形式等工艺系统及布置,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省工程投资、节约占地、简单实用的前提下合理选取工艺系统。工艺系统选择合理与否,是实现节约用地的前提,以下根据笔者工程实际经验,总结出几条工艺系统选择的原则,以供参考:

2.2.1在场地狭小,地震烈度9度以下区,主厂房布置形式应首先考虑侧煤仓方案,升压站应考虑GIS方案,以实现节约占地;

2.2.2在寒冷、缺水地区,循环水冷却方式应优先考虑高度节水的空冷方案,其次再根据测风数据、物模及数模实验结果,选择直接空冷还是间接空冷;脱硫系统应考虑干法脱硫或半干法脱硫等节水的脱硫工艺系统;

2.2.3 在滨海、滨江厂址,在满足环评中温升要求前提下,循环水冷却方式应优先考虑直流系统;厂外来煤应考虑码头来煤的可能性;

2.2.4在煤源距离电厂较近(100km以内),燃煤运输量不大的电厂,运煤系统,应开展汽车卸煤系统与火车卸煤系统方案技术、经济及社会影响进行方案比较,最终确定燃煤运输方式;

2.2.5在净空受限,烟囱高度不能满足净空要求的电厂,应考虑“烟塔合一”方案;

2.3 再次,投标阶段需做好附属、辅助生产设施的优化工作。在满足机组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联合布置、“多水合一”、两机一塔;老厂扩建时应了解老厂现有附属、辅助生产设施容量、场地及运行状态,在满足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利用老厂已有附属、辅助生产设施,或者在老厂已有附属、辅助生产设施附近原址扩建,以减少重复投资。

根据近年投标工程经验,厂前建筑中材料库与检修间一般联合布置,生活综合楼一般与值班宿舍合、食堂等合并布置,生产办公楼与行政办公楼合并布置;根据水源的不同,锅炉补给水处理设施可以与海水淡化处理设施、中水深度处理设施、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含油含煤废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辅助生产设施进行联合布置,从而节约占地的同时,又节省了厂区管线,降低了工程造价。

2.4 最后,竖向空间的利用对于节地同样非常重要。输煤栈桥下、烟囱底内、 间冷塔底部、送风机支架底部、锅炉房零米、煤仓间转运站底部等竖向空间应加以合理利用。

三、厂区竖向布置与节约用地

合理选取厂区内各个功能分区设计标高对节约用地,降低工程造价,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土地资源越来越稀少,为了保护耕地,许多电厂选择在山区或地势起伏较大,不适合耕作的地区建厂。为了满足电厂内交通联系的要求,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厂区竖向采用阶梯式布置无疑是最适合的竖向布置方式。

根据笔者经验,为实现上述目标,可从如下几点出发:

3.1 厂区纵轴应平行等高线布置,以便于分区及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3.2 场地之间设置挡土墙以替代放坡,以减少厂区占地;

3.3 厂区内可适当多分几个台阶,避免高挖深填,以减小厂外护坡或挡土墙占地及工程量。

四、结束语

招投标制度是提升行业设计水平,创造精品工程,降低工程造价的和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厂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厂区竖向布置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节约用地的措施及其重要意思,以期在以后工程中能发挥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武一琦、周玉芬、刘开华等.《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火电厂、核电厂、变电站及换流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

[2] 叶玲玲、刘俊义、马团生等.《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 5032-2005[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厂区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冷却塔固定端炉后A 排外比较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layout of thermal power plant cooling tower and the main building in opposed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layout of the several typical, furthermore, it states that the cooling tower should be arranged according to local nature conditions and flexible plan should be adopted as well as the arrangement pattern should not comply with the same one.

【key words】cooling tower, fixed end, near area of boiler, front area of row A of main power building, compare.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厂区总平面布置是火力发电厂设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涉及专业面很广。总平面布置的优劣,将对项目建设投资、基建材料、建设周期、运行费用、土地利用等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就电厂总平面布置而言,它没有固定模式可遵循,它只能在给定的社会实践条件下去比选、去优化、去认同,可以认为它迄今仍是一个随同科学技术发展在不断地被努力探索深化的过程。

火力发电厂总平面布置中冷却塔与主厂房、屋外配电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决定总布置格局的关键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3种形式:(1)固定端塔方案、(2)炉后塔方案、(3)A排外塔方案,以下就这几种典型布置方式分别评述如下:

1固定端塔方案(冷却塔布置在主厂房固定端的方案)

固定端塔方案,换言之就是把冷却塔布置在主厂房的固定端,这种布置属于传统的、较为成熟的三列式或四列式布置模式:即主厂房、屋外配电装置、燃料设施、冷却塔等几个生产区,以厂区横向断面而言,如将上述生产区并列布置成四行的称为四列式,并列布置成三行的,称为三列式。此种布置方式,国内成功应用的实例如:七台河发电厂、双辽发电厂、西柏坡发电厂等,它们共同点是冷却塔区成正方形,集中布置在主厂房固定端,循环水管线并列沿A排外进入汽机房,短捷而顺畅,厂区布置井然有序,功能分区明确,合理而紧凑,有利于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这种布置方式有如下特点:

1.1 适用于电厂规划容量明确,总装机规模在2400MW(4-6台)或以下的电厂的总平面布置。

1.2 生产工艺流程比较顺捷,合理,但对电厂厂前环境和建筑感观会有一些消积影响。

1.3 一般厂区布置比较规整,用地较为紧凑,但对厂区用地边界有一定限制,要求用地面积较为方正,厂区横向宽度要求较大,不易做到因地制宜。

1.4 功能相近的建筑物集中布置,有利于厂区布局完整、统一,方便管理。

1.5 如果工程项目分期建设,则要求在新建时就为今后扩建做充分考虑,一期厂房A排外必须为扩建循环水管廊留出足够的平面及空间,而扩建时,要尽量不影响一期机组的正常运行,施工比较困难,笔者认为,如果规划再扩建,应与其他的布置形式相结合,单纯采用固定端塔布置是不适宜的。

2炉后塔方案(冷却塔布置在炉后的方案)

炉后布置冷却塔是七十年代后期针对大型机组涌现出来的一种布置风格,它的出现对总布置方案的多样化和灵活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常冷却塔炉后布置时,要特别关注循环水管沟的走向,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式:a)循环水管沟绕行主厂房固定端或扩建端进入汽机房A排循环水泵偏屋;b)循环水管沟由炉后B排进入,再从A排穿出后进入汽机房。如果循环水管从厂房两侧进入汽机房,因要满足循环水管沟的管廊宽度,今后扩建影响主厂房布置的连续性,新老厂房需脱开布置,否则汽机房要空出一跨敷设循环水管沟。国内成功应用的实例如:哈尔滨第三发电厂,铁岭发电厂等均属于炉后塔方案。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一期工程厂址地形平坦开阔,在总平面布置中,将汽机房A排朝南,冷却塔呈一字型布置在炉后,整齐美观,不仅改善了厂前区的环境,同时还留有继续扩建的条件,该项目曾获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

铁岭发电厂厂址地形起伏较大,在总平面设计中,考虑了阶梯布置,以主厂房为主体,六座冷却塔布置在炉后较低的位置,从厂前主入口望去,达到了厂区建筑群体的良好组合,取得了即富有变化又错落有致的感观效果,该项工程曾荣获全国第八届工程设计金奖。炉后塔方案布置有如下特点:

2.1 用地较为紧凑。针对火力发电厂输煤设施一般布置于炉后的特点,利用贮煤场与炉后所形成的空间地带布置冷却塔,用地是节省的。

2.2 有利电厂的扩建,施工条件较好。对于贮煤场、冷却塔、主厂房及屋外配电装置均可依次进行连续扩建,新老厂房的生产与施工界面清楚,互不干扰。

2.3 炉后塔布置美观、整齐,炉后塔的水雾及噪音对厂区的生产和工作环境影响小。

2.4 此种布置方式,循环水管沟较其他布置偏长,费用略有增加。

2.5 由于锅后地下设施布置较密集,塔的循环水管要求埋深在-3.5m~-4.5m左右,故使得与其它管线(如上下水管,消防水管等)相互交叉,施工处理较为困难。

3A排外塔方案(冷却塔布置在A排外的方案)

厂区建设方案篇4

摘要:以北京地铁昌平线二期十三陵景区车辆段的方案比选为例,结合车辆段段址周边的市政规划、地形条件、出入线接轨形式、车辆段的功能定位及工艺要求,对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多方面综合分析,并进行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关键词:车辆段;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比选

中图分类号:U2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64-03

1项目背景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是一条连接中心城区与昌平新城的南北向的轨道交通快速客运线路,线路北起十三陵景区,南至城铁13号线西二旗站,全长31.6 km,其中高架线16.4 km,地下线13.5 km,地面线1.7 km。共设站11座,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6座。

本工程城南站至西二旗站为一期工程,2010年开通;城南站至十三陵景区站为二期工程,2012年开通。在昌平线一期工程中已建成定泗路停车场,在二期工程中新建十三陵景区车辆段。为保证开通运营需要,定泗路停车场应满足承担一期工程开通时配属车辆的停放、运用、整备、列检和月修任务需要。

二期工程在十三陵景区起点站西南侧新建十三陵景区车辆段,进一步完善本线配属车辆的停放、检修功能。

2车辆段功能及组成

2.1十三陵景区车辆段的任务及功能

(1)承担全线配属车辆的架、定、临修任务。

(2)预留南延线配属车辆的架修能力。

(3)承担本段配属车辆的停放、运用、整备、列检和月修工作。

(4)承担本段配属车辆的清洁和定期消毒工作。

(5)负责全线事故列车的救援工作。

(6)负责本段内设备、机具的维修及技术革新等工作。

(7)负责全线各类物资的存储和发放。

(8)负责本段和定泗路停车场的行政、技术管理。

(9)为停车场日常供电、供暖等。

(10)场内职工就餐、劳保洗浴、值班司机住宿等。

2.2十三陵景区车辆段的组成

(1)生产区:设有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洗车库、镟轮库、工程车库及工务料棚等。

(2)辅助生产区:混合变电站、锅炉房、水泵房、污水处理站等。

(3)办公生活区:设有综合办公楼、信号楼、司乘公寓及食堂、浴室、公安派出所等。

2.3十三陵景区车辆段的协作关系

(1)全线配属车辆的厂修任务由路网车辆厂承担。

(2)全线各系统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由设置在定泗路停车场内综合维修中心统一管理,本车辆段只设置综合维修工区。

3总图方案综合分析

3.1总图设计原则

(1)总平面设计执行《地铁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2)合理确定咽喉位置、合理布置线群,力求停车列检库和联合检修库的列车进出顺畅。

(3)合理布置电化与非电化线路,便利电化区的隔离管理。

(4)各功能建筑尽量集中,少占地、少拆迁,节约用地。

(5)十三陵景区车辆段各项设施的布局必须满足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的整体功能需要,满足车辆运用、检修的作业需要。

(6)充分考虑人防、消防、通风、采光、卫生、环保、绿化、美化、管线敷设及城市规划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使各相关功能单体既有独立性,又能相互联系,形成整体格局。

(7)建筑物布置与周围环境协调,并能满足系统功能要求。

(8)合理确定大门位置,段内物流人流分离。

(9)合理布置出入段线,且按双向进路考虑,确保列车进出段顺畅、互不干扰;尽量减少列车在出入段线上的走行时间;减少出入段列车的交叉干扰。

(10)合理设置停车线、牵出线、调机调头线等专用线路,出入线设计满足对线路长度和坡度的要求,站场线路设计符合铁路设计有关规范的规定以及昌平线使用的车辆限界要求和有关技术标准,并且必须满足工艺运输流程的需要,尽量做到缩短距离、集中布置、节约用地。

(11)车场线布置力求紧凑合理并兼顾其他专业用地要求。

(12)合理确定场地地坪标高,合理组织场地排水,合理确定道路坡度,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

(13)充分利用空地绿化,保证达到绿化率指标。

(14)根据本工程远期总体设计,合理场内各项设备、设施分区布置,并充分考虑预留停车列检库远期接建发展的条件。

3.2总平面布置方案综合比选

根据规划地块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正线走向及车辆运用检修流程要求,本总图方案设计布置了两个总平面方案。

3.2.1方案一

方案一用地整体为东西向布局,东西向长度约为960 m,南北向最宽处宽度约为310 m,占地约21.03 hm2,见图1。

依据十三陵景区车辆段架修段的功能定位及预留南延线配属车辆的架修能力,充分考虑维修资源的共享,本方案设有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洗车库、工程车库等生产用房,同时配有办公楼、综合维修工区、物资总库、信号楼、司乘公寓及工务料棚等生产辅助、办公用房。

图1十三陵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

第一,生产用房的布置特点。

(1)以运用库为中心。停车列检库布置在咽喉相对位置,形成车辆段的主体,按一线二列位布置,主体建筑为3个21 m跨,预留接建2个21 m跨建设条件,库长为270 m,近期可存放列车24列,远期可存放列车40列,停车列检库的北侧设有辅助间。

(2)各检修库合并为联合检修库,与运用库并列。月检库、定/架/临修库、吹扫库及车辆设备、转向架检修车间组合成联合检修库。检修车间与检修列位厂房等高、顺接,工艺流程顺畅、占地面积节省,采暖能耗降低。

联合检修库位于停车列检库的北侧,库长270 m。联合检修库设两个月检列位,1个吹扫列位,定、架、临修线各一列位。

(3)洗车镟轮库与运用检修库并列。洗车库和镟轮库合建,位于联合检修库的北侧,考虑到昌平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库长为186 m,以利于寒冬库内保温。

洗车镟轮列车进行折返,对进出线稍有干扰,但可节约占地,节省造价;运用、检修、洗车库并列,可使场区道路整齐,地下管线和安保设施布置经济合理,场区整体美观大方。

(4)试车线一端稍有曲线。由于三座厂房的并列,使试车线西段稍有曲线,曲线半径为600 m。

(5)工程车库与直通出入线。工程车库位于停车列检库的东北侧,靠近出入段线,方便工程车出入车场。工务料棚贴建在工程车库旁边,棚内设桥吊,线路通入棚内。

第二,办公用房具体布置特点。

(1)厂前区布置在场区东侧,靠近咽喉,面临市政规划道路厂前区大门面向东侧市政规划道路,靠近地铁十三陵景区站。

(2)办公生活用房集中布置。建筑形式和功能类似的建筑集中、合并,便于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同时节省占地,降低造价。信号楼与综合维修工区与办公楼合建;司乘公寓、浴室与食堂合建。综合办公楼和司乘公寓等建筑群成合抱之势,形成一个厂前活动区,这样不仅有效利用了场地,还使车辆段大门周边景致更加大气美观。办公楼、司乘公寓的朝向,满足采光,通风要求。

(3)辅助生产用房位置利于发挥功能。信号楼北端的建筑结构设计为弧形,视野开阔。锅炉房、混合变电站靠近负荷中心。污水处理站位于场区排水出口。

(4)经济合理确定厂前区与生产区地坪高差。厂前区地坪标高低于生产区近5 m,与规划的市政道路标高接近,便于场内外道路连接,降低厂前区地坪标高,使土石方工程量大为减少,造价相应降低。

(5)场区分设大门,合理确定场区道路坡度。场区西侧设置面向旧西路的大门,大门至生产区高差3.4 m,东侧厂前区大门与生产区高差5 m,场区高差过渡坡度大部分按小于4%设计,坡度接近7%个别道路不足100 m,可确保运输安全。南侧大门面向规划市政公路。

本方案房屋间距、道路宽度等满足交通运输、敷设管道、消防通道的要求。

场内设有环形的道路连通各厂房、建筑物,不仅方便了运输,而且充分考虑了当其作为防火通道时消防车辆的作业和回转。

(6)物资总库和派出所分别独立直通市政道路。为全线服务的物资总库布置在场区西端,临近旧西路,利于全线物资出入运输。派出所布置在场地的最西端,单独成院并设单独出入口。

(7)减少对南侧相对优质农田的占用。厂前区设在规划地块东侧,办公生活及辅助生产用房集中于出入线北侧,减少了对出入线南侧的优质农田的占用面积。

3.2.2方案二

方案二用地东西向长度约为1 050 m,南北最宽处宽度约为270 m,占地约21.6 hm2。

本方案与方案一的区别在于洗车镟轮库倾斜布置于场地东侧,厂前区布置在场地的西侧,见图2。

图2十三陵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

生产用房的布置特点:①以运用库为中心,停车列检库是车辆段的主体,确保运用列车进出库的便捷,与第一方案相同。②联合检修库与运用库并列,月检库,定/架/临修库、吹扫库及车辆、转向架检修车间组合成联合检修库,位于停车列检库的北侧,与第一方案相同。③洗车镟轮库与工程车库并列,布置在场区东侧,洗车库和镟轮库合建,与工程车库并列,布置于场地的东侧,缩小场区占地宽度。④试车线取直,由于场区占地全宽的减小,试车线可设计为直线。

辅助生产和办公生活用房布置特点:①厂前区设在场地的西北侧,面临市政旧西路。厂前区的办公楼、综合维修工区、司乘公寓、食堂连体建筑布置成合抱之势,充分满足采光,通风要求。②辅助生产用房布置在东侧,信号楼、混合变电站、物资总库、派出所等布置与第一方案相似,功能充分满足要求。③场区主要大门面向旧西路,为方便与外界联系,本方案设2个出入口与外界相通:一个布置在厂区西侧,向旧西路开口,为人流出入口;另一个布置在厂区的南侧接规划市政路,为物流出入口。④场区道路坡度设计,位于西侧的厂前区地坪标高与生产区地坪标高相差3.4 m,过渡高差过渡段坡度皆按小于4.5%标准设计,平缓过渡,确保运输安全。

3.2.3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优缺点比较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优缺点比较,见表1。

表1十三陵景区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比较表

方案

优缺点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

特征 ①主要厂房并列。②洗车镟轮库位于场区尽端。③厂前区位于场区咽喉,标高低于场区。 ①主要厂房并列。②洗车镟轮库靠近场区咽喉。③厂前区位于场区尽端,标高高于场区。

主要

优点 ①车辆段功能齐全,分区清晰,建筑布置集中,占地节省。②停车列检、洗车、联合检修并列布置,车辆出入顺畅。③检修、洗车、试车线等集中布置,列车牵车作业不切割出入线。④工程车库朝向咽喉,出入便捷。⑤厂前区与生产区设置高差,土石方工程量较小。⑥厂前区面向市政规划道路,接近地铁站有利于道路连接和职工通勤。⑦减少对南侧较优农田占用。 ①车辆段功能齐全,分区清晰,建筑布置集中,占地节省。②停车列检及联合检修并列布置,车辆出入顺畅。③洗车、镟轮库靠近咽喉,折返距离缩短。④工程车可直接驶入正线,出入便捷。⑤厂前区靠近市政现有道路,生活区和生产区距离较近。⑥试车线笔直。

主要

缺点 ①生产区与生活区距离稍远。②厂前区离现有市政道路较远,与外界接口需市政新规划道路。③厂前区与生产区标高相差近5 m。场区主要干道有坡度,人员来往不便。④部分线路需要采用高架形式布置,工程量较大。⑤试车线稍有曲线。 ①厂前区与生产区标高相差3.4 m,场区主要干道有坡度。②生产区为统一标高,土石方工程量较大。③厂前区离十三陵景区终点站较远,不方便职工上下班。

4结束语

综上分析,总图布置方案一、方案二均能满足车辆段功能要求及使用要求,方案二虽较节省用地,但方案一在工艺布置方面却更加合理顺畅,有利于今后运营部门的使用,故推荐方案一。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S](GB50157-2003).

[2]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昌平线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0.

[3]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S](TB10066-2000).

厂区建设方案篇5

关键词:工程设计;发电;火电厂;节能减排;能耗

1 概述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优化电厂设计,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投资、减少排放、节水节地等方面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将机组建成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经济适用,四大控制可控在控,达标投产、创国家优质工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机组。168小时后能连续运行100天以上,或至365天,甚至更长时间。

2 铁路专用线设计优化

铁路专用线初步设计方案在原铁四院可研方案的基础上,对铁路站场和区间线形布置,请中铁上海铁路设计院南昌院对0+400至1+300区间进行了设计优化(即其区间最大限度地往北移了58m),在减少征地拆迁的前提下(主要考虑用地指标),使F路线路尽可能在原征地范围内,并对初步设计方案与可研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初步设计方案除在区间线上挖方量有所增加外,其他征地拆迁、填方、铺轨等主要工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特别是减少了远距离运输的借土填方工程量,土石方调配趋于合理。

本次初步设计方案在优化后较可研方案来说优点十分明显。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征地拆迁工程量,降低投资的同时也减少了征地拆迁工作的实施难度;另一方面满足轨道衡设置的技术条件及远期出岔增加股道和疏解线引入的条件;同时,还大大减少了借土、填方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故强力推荐经优化的初步设计方案。

方案优化取得的技术经济成果:

(1)技术成果

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很好的解决了以下问题:

a.重车衡布置不足;b.可研方案采用的曲线半径较小,会增加轮轨间的损耗,不利于行车;c.线路未考虑远期疏解线的预留条件,而且装卸站轨道衡的预留条件不足;d.专业线运营中扰民问题(避开了村庄);e.信号楼、办公楼、燃运采集间、燃运重量录入系统、铁路检修设施等的布置更具合理性(避免在弯道上建设);f.有效的减少了沿线的水系改造;g.可研方案的走向穿过丁坑村和上、下罗家村,这三个村庄的村政建设及恢复要投入不少的人力、财力,更为主要的是重新形成新的村政体系,其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难以满足地方的期望值)。优化中有效的解决了该项问题。

(2)经济成果(减少投资约5769万元)

a.减少房屋拆迁(高标准、精装修)4000m2,减少投资近400万元;b.减少远距离土方运输20万方,土地回填10万方,减少投资

150万元;c.减少穿越三个村落所要恢复的村政建设,减少投资150万元;d.减少线路长度8m,减少投资24万元;e.电厂站增加三座框架桥和环形通道,投资近1000万元,减少铁路站场高架桥1000m,投资近6000万元,合计减少投资近5000万元;f.减少征地近6.86

亩,减少投资45万元。

3 总平面设计优化

原可研阶段总平面设计为正南北方向偏西7度。在初步设计勘察过程中,发现主厂房区域有较多的溶洞。为了将主厂房移开溶洞区域,尽可能的将主厂房建筑建于挖方区,为此根据地形情况以烟囱为中心进行顺时针旋转,使整个总平面布置为正南北方向。通过这一优化,使主厂房全部位于挖方区,减少了地基处理的桩长度,减少地基处理费用近千万元,另外由于总平面布置的旋转,使得冷水塔区域向西北方向进行了移动,使得冷水塔位置距村庄的距离加大,可取消冷水塔降噪措施。

4 进厂道路设计优化

在可研设计中,进厂道路分主进厂道路和运灰道路,进厂道路2.3公里,运灰道路3.3公里。在公路设计中,根据地形条件对两条进厂道路进行了合并,在主进厂道路上分支,两条道路公用段1300多米,使得运灰道路由3.3公里缩减至440米,大大降低了进厂道路的投资费用。

5 施工用水设计优化

施工用水是从现场附近冷水井水库取水,管线长约1.5公里,水泵房取水源约1.5公里。通过对现场条件进行勘察研究,发现有一农业灌溉渠从厂区通过,最终决定对施工用水方案进行优化,即在厂区征地边线临时租用一场地,建一储水池,将水源自灌溉渠引入储水池的方案,可以大大降低工程费用。

6 施工用电设计优化

我厂2×66万千瓦扩建项目施工用电容量初步设计为8000kW,按负荷同时率0.55计算,预计实际最大负荷在4400kW左右。为确保施工用电能按时送入,电气专业人员从2015年7月开始,跟踪设计、优化方案。可行性研究的设计方案由双林35kV变电站通过两条4.5km单回10kV线路引电源至施工现场,计划投资约400万元。通过专业讨论,领导决策,考虑现场实际,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单回10kV线路可满足现场使用用电要求,同时需对双林变电站进行改造,即将原有4000kVA+6000kVA主变更换为2台10MVA主变,同时附属设备予以更换改造。通过技经人员核算,变电站改造费用约207万元,线路经过优化,费用约为89万元,预算价296万元。方案确定后,技术人员又通过横向对比,了解其他电厂施工用电造价、各地供电公司10kV线路单位造价等,通过技术谈判,最终以总承包形式将工程造价控制在170万元以内。

7 边坡设计优化

根据设计规范,挖方区边坡设计坡度为1:1.75和1:1.5,填方区边坡为1:2.5和1:2.25。由于边坡高,使得边坡占地较大。通过与设计院进行沟通,与铁路及公路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召开专题会等形式,要求电力设计院进行优化,使得挖方区边坡优化调整为1:1.5和1:1.25,填方区边坡优化为1:1.75和1:1.5,使得边坡优化减少征地近十亩。

8 烟气排放设计优化

除尘:采用双室五电场低低温静电除尘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的全部电场均采用高频电源方案,电源本身效率和功率因数均可达0.95,高于常规工频电源,而且高频电源体积小,重量轻,控制柜和变压器一体化,并直接安装在电除尘顶部,节省电缆费用。除尘器效率不低于99.95%,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小于20mg/Nm3。同时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的湿法脱硫装置,其除尘效率暂按70%考虑,总的除尘效率为99.985%,即经脱硫除尘后烟尘排放浓度小于5mg/Nm3。预留湿式静电除尘器布置空间。

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吸收塔推荐采用喷淋

塔,传统的脱硫技术不能适应,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脱硫效率按不小于98.75%设计,满足烟囱出口SO2的排放浓度为

脱硝:本工程拟采用炉内低NOx燃烧+SCR脱硝技术。锅炉出口NOx指标按250mg/Nm3,按85%脱硝效率计算,脱硝出口NOx排放浓度

参考文献

[1]叶涛.热力发电厂(第4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厂区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建设时机;电网优化

1.背景

根据海南“十二五”电网规划,乐东县电网在“十二五”期间只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望楼站(2×15万千伏安),乐东地区的220千伏及110千伏电网均以望楼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构建,详见图1所示。

如上图所示,随着西南电厂220千伏线路送出工程、龙沐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西环电气化铁路尖峰牵引站接入系统220千伏线路工程的相继建设,将会有多回220千伏、110千伏线路往返于乐东县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线路走廊紧张、实施难度较大,而且在乐东第二座220千伏变电站(以下简称“乐东220千伏变电站”)建成后,很多线路将难以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一定的投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望楼站及西南电厂周边电网进行优化,并对线路建设形式进行分析。

2.相关项目概况

2.1乐东220千伏变电站

根据电网规划负荷预测结果,乐东电网2015年最大网供负荷约13万千瓦,从满足供电的角度考虑,乐东电网“十二五”期间不需要再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根据负荷发展情况,规划“十三五”期间在佛罗镇北部建设乐东220千伏变电站,预计最早在2017年~2018年建成投产。

2.2西南电厂

西南电厂位于乐东佛罗镇西南部的莺歌海,规划装机规模4×35万千瓦,一期工程装机容量2×35万千瓦,首台机组预计于2015年初并网发电。根据批复的接入系统方案,西南电厂采用220千伏一级电压接入系统,规划出线4回,本期工程出线3回,其中1回至乐东望楼站,2回至三亚崖城站,备用1回。

2.3西环电气化铁路

为了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基础设施建设,海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西环电气化铁路的建设,要求2015年7月通电运行。西环电气化铁路将配套新建7座牵引变电站,其中乐东县境内有一座—尖峰牵引站,位于佛罗镇北部。参照东环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方式,西环铁路牵引站预计将采用220千伏电压等级双回线路供电。

2.4龙沐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龙沐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主要是为乐东西部沿海的龙沐湾旅游开发区供电,规划从望楼220千伏变电站出双回110千伏线路π接佛罗~板桥线路,以便于龙沐湾110千伏变电站接入,预计2015年建成投产。目前,龙沐湾旅游开发区由佛罗110千伏变电站的4回10千伏线路供电。

3.电网优化方案

3.1乐东220千伏变电站优化方案

3.1.1建设时序调整

从满足供电的角度考虑,乐东220千伏变电站需要在2017年左右建成投产。但是由于尖峰牵引站、龙沐湾110千伏变电站以及乐东220千伏变电站均位于佛罗镇北部地区,各变电站规划位置相对较近,如果按照原电网规划,“十二五”期间不建设乐东220千伏变电站,则尖峰牵引站、龙沐湾110千伏变电站周边无电源点可供接入,均只能长距离(约35千米)接入望楼220千伏变电站,线路投资较大。当乐东220千伏变电站建成后,其周边110千伏电网接入乐东220千伏变电站,望楼~龙沐湾方向的双回110千伏线路将失去作用,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因此从优化该地区网架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项目的建设工期,建议将乐东220千伏变电站的投产时间提前至2015年,比原规划提前2~3年。

3.1.2乐东220千伏站220千伏接入系统方案

由于西南电厂投产后,龙北~望楼断面的潮流较轻,线路将长期处于轻载状态(最大潮流不足15万千瓦),线路容量较为充裕,因此建议乐东220千伏变电站就近π接龙北~望楼双回220千伏线路接入系统,既充分利用龙北~望楼220千伏线路容量,又可以提高乐东220千伏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乐东22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母线N-1虽然会导致两回220千伏线路跳闸,但是由于龙北至乐东至望楼220千伏线路潮流很轻,两回线路跳闸不会引起海南电网220千伏潮流大范围转移,不会对主网造成影响。

3.2周边电网优化方案

乐东220千伏变电站规划布点位置距离龙沐湾开发区较近(约5千米左右),具有以10千伏电压等级向龙沐湾开发区供电的条件,且乐东220千伏变电站在系统中的重要性不是很高,计算表明,即使10千伏线路故障导致220千伏单条母线越级跳闸,也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因此,在提前建设乐东220千伏变电站的前提下,可考虑取消龙沐湾110千伏变电站,将乐东220千伏变电站站址尽量靠近龙沐湾开发区,由乐东220千伏变电站的10千伏出线向龙沐湾开发区供电。

尖峰牵引站以双回220千伏线路就近接入乐东220千伏变电站。

鉴于西南电厂建设工期较为紧张,即使提前建设乐东220千伏变电站,在工期上也无法满足西南电厂接入需要,因此暂不考虑调整西南电厂的接入系统方案。乐东电网优化方案见图2所示。

结合《西南电厂接入系统设计》、《乐东县“十二五”配电网规划细化》规划成果,对上述优化方案进行展望,见图3所示。

3.3优化方案与原规划方案经济比较

对优化后方案和原规划方案进行经济比较,投资均折算至2015年,比较结果见表1。

由比较结果可以看出,虽然优化方案提前建设了乐东220千伏变电站,但是取消了龙沐湾110千伏变电站,2015年度投资比原规划方案高1510万元,但是乐东220千伏变电站迟早是要建设的,将各年度投资折算后,优化方案可以节省7960万元,经济性较优。

3.4西南电厂送出线路架设方式探讨

由图3可以看出,至2020年,在望楼与崖城两个220千伏变电站之间将形成两个110千伏单回链式接线,需要在现有的110千伏线路基础上再新增一个110千伏线路走廊,考虑到该地区线路走廊非常紧张,走廊资源极为珍贵,因此建议西南电厂~崖城两回220千伏线路的其中一回的望楼-崖城段采用同塔双回架设方式,本期挂单边导线。

至2020年,在乐东与望楼两个220千伏变电站之间形成了110千伏单回链式接线,虽然现有110千伏电网可以满足110千伏规划站点的接入需要,但是考虑到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线路走廊资源,为远期发展留有空间,建议西南电厂~崖城两回220千伏线路的其中一回的佛罗-望楼段也采用同塔双回架设方式,本期挂单边导线。

综上所述,为充分利用走廊资源,西南电厂~望楼220千伏线路采用同塔双回架设,由于电厂二期工程建设时间暂无法确定,因此本期挂单边导线,预留单边为电厂二期工程接入系统用;西南电厂~崖城的两回220千伏线路中,一回采用单回路架设,另一回的佛罗-崖城段采用同塔双回架设,本期挂单边导线。

4.结论与建议

本文提出提前建设乐东220千伏变电站、取消龙沐湾110千伏变电站的建议,乐东220千伏变电站建议选址在龙沐湾开发区边缘,既要便于220千伏和110千伏出线,又要保证10千伏合理的供电半径。

厂区建设方案篇7

工厂的绿化在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提高要求,从原来的单纯草坪到现在的植物景观。

2.总体规划

2.1设计理念

该工厂在绿化上的设计原则是以作业建筑为主体的环境净化、美化。要体现厂区绿化的特点与风格,充分发挥绿化的整体效果。根据厂区的规模、行业特点,建筑物格局所处的环境,庭园使用的对象,布置的风格和竟境等因素,表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衬托出厂区的敞朗、整齐、宏伟,使厂容厂貌格调高雅,面目鼎新。

2.2功能分区

资阳电力机车厂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区:

2.2.1厂前区包括主要入口、厂前建筑群、厂前广场绿化

厂前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工厂的形象,体现工厂的面貌,是职工上下班集散的场所,是给宾客参观创造第一印象之处,绿化布置应考虑到建筑的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的特点,色彩、风格,与城市道路的关系等,多数采用规则式和混合式相结合的布局。

2.2.2工厂办公区绿化景观

工厂办公区是该公司的行政地点,也是接待客户的地方,所以在设计时运用了多种植物,以少量的乔木和一部分的灌木做成带状形的色块来增强了绿化的多元性。

2.2.3工厂生产车间的绿化

高温车间周围的绿化,该工厂充分利用其附近空地,广泛栽植高大的落叶乔木和灌木,以构成浓荫蔽日、色彩淡雅、芳香沁人的凉爽、幽静环境、便于消除疲劳。

2.3道路规划

2.3.1车行系统

厂内道路是连接内外交通的纽带,职工上下班人流集中,车辆来往频繁,地上地下管道,电线纵横交叉。工厂绿化设计上是要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植物,不能只考虑美观等效果,要选择那些既抗污染,又能滞尘,且易繁殖,便于管理的植物。

2.3.2人行系统

工厂在人行系统上作有少量的草地汀步,这是为了增强工厂内的文化内涵。在工厂的行车道的两边都设有一至两米的人行道,这样既保证了车辆的畅通也保证了厂区人员的安全。在人行道一旁种有小叶榕常绿植物,这样不仅为厂区绿化起到作用而且也为厂区工人起到遮荫的功能。

2.4绿化带植物配置

该工厂注重植物的搭配与功能的作用,在植物上上层植物为乔木,主要有雪松、广玉兰、小叶榕,而下层种植的小桥木为油松、白皮松、大叶女贞、银杏等等。因为绿化带长有的地方还以色块为主。

3.特殊景观详细规划

厂区大门口工厂大门口是工厂的形象,一个好的工厂因在其工厂大门口体现出其工厂的内涵。在植物上应有特别的布置,不能是见地栽树、种草。应该在已有的地块中种植树木并合理的布置灌木和矮乔木来营造景观效果。

4.设计方案评价及讨论

4.1方案评价

4.1.1功能绿化分区明确

整套设计方案遵循了把握全局,局部精细的设计原则,功能绿化分区明确,各功能分区在植物配置以及其他构成要素上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并满足了不同的使用功能。

4.1.2工厂景观具有整体性

各分区以共有的元素相连,加强了整个地块园林景观的整体性。设计方案本着局部精细的原则,对于细部的处理不论是材质还是施工工艺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4.1.3设计具有工厂代表性地方特色

工厂设计中不仅遵守了工厂的设计要求,而且在在设计中具有地方性特色,布置是以资阳市大体运用的工厂配置原则。植物上采用了当地资阳市的当地树种,这样是增强了一个工厂的当地特色的重要手法之一。

4.2方案讨论

4.2.1主景过于突出

丛整个地块的设计上看,结合实际情况,该设计的布局因地制宜,巧妙的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也考虑到的功能上具有共性的一些问题。但是在整体效果上欠缺了一点整体协调性,主景过于抢眼,而导致了总体景观的不一致性。

4.2.2植物配置过于繁琐

在资阳电力机车工厂绿化布局树木或植被在布局中,更具可利用程度和观赏价值,最大限度地组织到构图中去了,但是在植物的布局中,没有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没有考虑远期效果,只兼顾当前的使用功能。过于多的用了不必要的植物,这不仅提高了绿化的成本还复杂了绿化功能。

5.结语

厂区建设方案篇8

关键词通用厂房;设计;占优方案

通用厂房建筑的占优方案选择是系统课题,涵盖规划,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多专业。本文定位在规划和建筑设计阶段,从中寻求优化途径来找到相对占优方案。

1 前期规划中“瞻前顾后”

规划优化是建筑设计占优的基础。平面优化可实现功能优化。剖面优化是将建筑从平面二维演绎到空间三维的优化。立面的优化本质是寻求构图符号之间的和谐。园区规划要结合空间演绎的规律。空间演绎分二维和三维。初期为二维平面,从二维平面发展会产生三维空间需求,通俗讲就是上下部空间的拓展。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工业园区的规划将逐步注重空间利用,依靠科技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人性化追求。

2 规划占优设计寻求途径

根据建筑规划理论:提高容积率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但建筑量过大会带来环境劣化,降低效能。工业用地一般在城市,区位敏感度有限,受工艺制约,相对商业和住宅建筑,规划容积率受土地影响较弱。容积率的选择要考虑到生产规模,投资回收期,成本及持续发展等因素。一般R值不宜低于0.3,否则土地开发强度过弱,闲置率大。R值也不适宜高于1,否则就削弱园区规划的持续发展基础,环境品质降低。结合当前情况,R值建议取在0.4-0.6之间。建筑密度反映出用地范围内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在既定容积率下,建筑密度大小影响环境品质,密度大则预留环境空间小;但密度过小会使配套工程投资成本增加。

规划设计涵盖功能系统、交通系统,竖向系统,管网系统,景观系统。功能系统由主要建筑,构筑物,辅助建筑组成;交通系统有城市道路、厂区道路,便道组成;竖向系统是为合理设定高程而采取的竖向设计。管网系统包括园区给排水,采暖,电力,通讯等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景观系统是附属系统,可根据园区规划和实际需求弹性确定标准。规划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而关联,规划的占优方案取决于各系统内部设计优化和系统之间组合优化。

功能系统的优化要结合工艺来设计各组团的功能搭配,日照节能,动线物流和发展预留等。各环节在设计中相互独立,是涵盖专业面最广,专项技术要求最高的部分。总体设计原则以工艺为核心,通过建筑设计来保障功能和空间的经济适用。

交通系统的优化通过快捷通畅的动线设计来实现。每个既定的功能系统会对应最优交通系统,但交通系统优化是对整体而非局部,工业园区道路优先等级依次是:城市道路、物流干道、人行道、便道。通过对人、车、货分流、出入分流的设计来分析总体占优方案。

竖向系统要结合场地状况设计。对于平整且地貌单一的场地,竖向设计简单。对于高差大且地貌复杂的场地,竖向系统要从整体考虑,要处理好入口,堆场,建筑物,区内干道各自之间的高差关系,做到合理,自然。综合管网系统会在既定的交通系统和竖向系统基础上体现对应标准,同时也要力求最短路径以降低成本。

景观系统目前在工业园区作为非重点,通常在大规模工业园区规划的某个区域内集中设置,例如商务会展区和生活区是物质文化生活的体现标准,也是企业文化展示客厅,对它的关注度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提高。

3 平面设计中“拿来创新”

建筑平面设计涉及柱网,功能分区,门窗,水平和垂直交通系统和附属功能等。柱网设计直接决定功能与空间利用;结构形式与造价。它是建筑的骨架。通用工业厂房的柱网直接受限于工艺生产。根据厂房起吊设备的吨位和生产工艺需要合理确定柱网方案是首要环节。

通用工业厂房的柱网受力特征如下:①随着柱距的增大,钢排架部分用钢量比率逐渐下降,且随柱距的增加,下降的幅度逐渐趋于平缓。②其它各项的用钢量均随柱距增加而增加,并且增幅较大,特别是吊车梁,柱距较大时须用格构式,其用钢量占主导并最终超过刚架用钢量。其次是檩条,因长细比的要求用钢量增加也较快。③通用单层厂房上部结构总用钢量随柱距的增加先是逐渐减少而后增加,呈“浴盆曲线”,这表明用钢量指标存在最优柱距。④特定厂房有特定的经济柱网,根据建筑跨度,位置,高度,吨位,牛腿,地基,自然条件,维护标准,空间协同作用等众多因素影响,最优柱距不断变化,一般来说经济柱网区间在6―9米。⑤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大柱网是以后建筑空间发展的趋势,柱网增大可以减少构件数量、加工量,配套设施,构件安装的施工期,从其他方面争取得效益。

通用厂房有两类,一类是办公生产联合体,一类是独立单体。两种形式各有优劣,联合体空间紧凑,注重管理与生产同步,节约土地面积,能较快传递信息,缺点是扩建受限,主导生产则办公区因受车间柱网限制而不易合理布置,设计复杂。独立单体平面则相反。因此,没有绝对完美的平面方案,要根据生产需要和园区规划,因地制宜的选择才能找到建筑平面设计的占优方案。

通用厂房设计受限于程序化和规范化要求而缺乏形式和功能上的创新。由于工艺差异,建筑形式创新研究成果应用有局限性,但可以根据生产需要,结合企业文化创意,演绎平面格局。土地面积充裕时采用独立单体,这类平面适宜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程度高的生产。对用地紧张的同类建筑,可采用组合式。这类平面可以缩短信息功能区与生产区的联系路径,适宜劳动密集型生产。

厂房建筑设计中的创新不仅限于功能设计,还要有好的表达形式。好的形式创新能激发全新感受,营造新的氛围促进生产。让员工自然的体会企业文化。如图1是生产乐器的工业园区规划平面,整个建筑规划设计以一把“电贝司”而展开,形成特色平面。在“拿来”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创新可通过以下方式,:一是功能优化;二是构图立意。此外,还可以在剖面空间、立面协调、节能减排等方面推敲,一一逐项优化。

4 结束语 图1

上一篇:精准课堂教学范文 下一篇:小学文学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