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18 10:00:16

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

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饮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我省农村居民大多数直接饮用水源水,集中式供水率低,且对饮用水质量没有必要的检测手段,水质无法得到基本的保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质量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为了改善本省农村居民直接饮用源水的现状,国家已基本完成了我省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建设,为了了解本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对我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进行微生物指标中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污染调查,为相关部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内容 调查2010年海南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微生物指标中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

1.2水样来源、试剂与仪器 在海南省范围内,对已进行供水的饮水工程进行采样,2009年至2010年共采水样259个。营养琼脂、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伊红美蓝培养基、EC培养基、革兰氏染色液由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LRH-250生化培养箱、GHP―9050隔水式恒温培养箱、HH・B11(420)电热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等,在检定周期内使用。

1.3检验方法

1.3.1菌落总数:按GB/T5750.12-2006中1.1.5.1条,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灭菌平皿中,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倾注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于36 ℃±1 ℃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按GB/T5750.12-2006表1规定的限值,超出标准为阳性结果。

1.3.2总大肠菌群:按GB/T5750.12-2006中2.1.5条,取10 mL水样5份分别接种到5份10 mL双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将接种管置于36 ℃±1 ℃培养24h±2h观察结果,如所有乳糖蛋白胨培养管都不产气产酸则可报告为总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酸产气者,则继续往下鉴定。

从产酸产气的发酵管中取一环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于36℃±1℃培养18h~24h,观察菌落形态,挑取特征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并将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菌落同时接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于36 ℃±1 ℃培养24h±2h,有产酸产气者就证实有总大肠菌群存在。根据其阳性管数,查表2(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最可能的MPN值。

1.3.3耐热大肠菌群:按GB/T5750.12-2006中3.1.5条,自总大肠菌群乳糖发酵试验中的阳性管中取1滴转种于EC培养基中, 置44.5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内(水浴箱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培养基液面),陪养24 h±2h,如所有管均不产气则报告耐热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划线接种伊红美兰平板,于44.5 ℃培养18h~24 h,查看菌落特征,有典型菌落者,即耐热大肠菌群阳性,根据阳性管数查表2(MPN检索表),报告每100 mL水样中耐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值。

2、结果

本次调查是对已进行供水的饮水工程进行采样检测,共259份水样,结果见表

水样数(份) 细菌总数

合格数 合格率 总大肠菌群

合格数 合格率 耐热大肠菌群

合格数 合格率

259 231 89.2% 130 50.2% 147 56.8%

3、讨论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我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比较严重,259份水样的检测中,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单项合格率分别为89.2%、50.2%和56.8%。

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生成的好氧细菌菌落的总数。而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计算是指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1ml水样经36 ℃±1 ℃培养48h后所生出来的总菌数(包括腐生和致病细菌),可反映出饮用水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菌落总数越多,说明饮用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越严重,卫生状况差,检出病原菌的几率大,因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就大,因此菌数的高低是评定饮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好氧及兼性厌氧,在36 ℃±1 ℃经24h±2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牙孢的小杆菌。它的检出标志着饮用水受粪便的近期和远期污染,是卫生质量评价的指标菌;耐热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一些特性的一群细菌,与总大肠菌群相比,在人和动物粪便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由于在自然界容易死亡等原因,耐热大肠菌群的存在可认为饮用水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比较近期的粪便污染。因而耐热大肠菌群的检出,与大肠菌群相比,说明饮用水更为不清洁,肠道致病菌和中毒菌的可能性更大。故其更能贴切地反映饮用水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

众所周知,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饮用水水质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饮用水不应含有病原菌,污染病原菌的水除可引起中毒外,还引起传染病的发生。有报道称[1]2003年山南地区扎囊县吉如乡小学饮用水受到微生物污染造成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2]1990 ~ 1994 年江苏省有75%伤寒暴发由水污染引起。钟学峰[3] 报道的伤寒水型暴发流行, 以及良[4] 报道的水型腹泻暴发流行就是因为饮用水水源分别受伤寒病人粪便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污染所致。以上可知,饮用水受微生物污染后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相关管理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次调查还发现,259份水样的检测中,余氯合格水样74份,合格率28.6%。通过询问和了解知道,多数饮水工程未进行有效消毒及净化处理措施。其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缺乏必要的卫生防护;第二、工程本身没有设计消毒设施;第三、工程设计了消毒设施,但没有进行安装;第四、工程设计并安装了消毒设施或消毒要求,但没有按要求使用;第五、农村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使水体容易遭受人和动物粪便的污染,也同时给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增加难度。再有供水工程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消毒物品难购买和工程建好后,未能及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管理也是造成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低的重要原因。为确保本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安全各级管理部门应严格对水源水的选址和管理,建立消毒物品购买的有效渠道。加强监督监测,做好水质监测和供水的卫生安全,加强水源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检查、日常维护和清洗消毒工作,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赵瑜.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分析《科技》2009年10期

[2]周伟忠,倪大新,李孝风,等.江苏省1990-1994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1995,6(4):13-14.

[3]钟学峰.武冈市黄沙村伤寒水型暴发流行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1998,5(1):27.

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篇2

通过对各监测点开展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卫生监测,系统地了解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处置饮用水安全隐患,防范饮用水污染危害人群健康,为加强我县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监测范围

2015年县被纳入省饮用水卫生监测项目县。根据我县行政区划和地理分布情况,按照省卫计委分配的监测任务量和监测点设置原则,重点开展全县城镇、农村居民集中式、分散式供水、学校自建设施供水水质监测,加强对供水单位的卫生监测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处置供水卫生安全隐患。

三、监测点设置

(一)城区监测点

市政供水:共设6个点,在我县县城所在地的县自来水厂设置1个出厂水监测点,在城区按不同方位分散设置5个末梢水监测点。具体监测点包括后河污水处理厂、王家岭小雷子门面、卫生局办公楼、县交警大队(邓家坝)、兴发小区云峰诊所。

(二)乡镇监测点

1.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范围涵盖全县所有乡镇,每个集中式供水水厂设置1个出厂水监测点和1个末梢水监测点。

2.学校自建设施供水:按照“选择2所采用自建设施供水的学校纳入监测网”的要求,我县设置普安小学、湘坪希望小学2个监测点。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基本情况调查:监测城市(县、农村)饮用水状况、供水单位、监测点等基本信息调查。

(二)水质检测指标和频次: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县城区和乡镇监测点监测指标为水质常规指标(放射性指标不要求)和氨氮指标。

常规指标(至少检测前面的31项)。具体指标为:1色度,2浑浊度,3臭和味,4肉眼可见物,5pH,6铝,7铁,8锰,9铜,10锌,11氯化物,12硫酸盐,13溶解性总固体,14总硬度,15耗氧量,16挥发性酚类,17阴离子合成洗涤剂,18氨氮,19砷,20镉,21六价铬,22铅,23汞,24硒,25氰化物,26氟化物,27硝酸盐氮,28三氯甲烷,29四氯化碳,30菌落总数,31总大肠菌群。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32耐热大肠菌群。

消毒剂指标:33游离余氯

各监测点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根据今年的工作实际,8-9月份完成丰水期检测,10-11月份完成枯水期检测。

(三)水样采集与保存: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5750.2-2006)执行。各类监测点水样采样位置:出厂水应当位于水处理完成后进入输送管道前的取水口处,末梢水一般应当为用户水龙头处,二次供水应当为蓄水池或水箱出水口处,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应当为用户取水口处,分散式供水应当为家庭储水器内。

(四)水质检验与评价。水质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执行。水质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

五、结果报告

监测发现严重的水质和健康危害问题,应当及时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进行调查处理。

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信息(表3-7)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分布式应用系统”上报,地址为:;

城区饮用水水质监测信息(表1,2,8)通过“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上报【系统正在完善中,请先准备好纸质报表】,水质监测能力调查数据直报期限为11月30日,其它数据上报需在年内完成。原始资料归档备查【所有表格都要有完整记录和审核签字的纸质资料】。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将饮用水水质监测信息通过“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监测能力调查数据直报期限为11月30日,其它数据上报需在年内完成。原始资料归档备查。

六、质量控制

(一)承担水质实验室检测的机构,必须通过计量认证或国家实验室认可,建立实施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使用快检设备开展现场水质检测,必须经过仪器校验。

(二)承担各项监测任务的专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统一工作标准和要求。

(三)通过网络直报的监测数据资料要采取严格的质量审核制度,指定专人担任审核员,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后方可上报。未通过审核的信息,应当在信息退回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数据订正,并重新上报。

七、工作分工

为圆满完成2015年饮用水卫生监测任务,县卫生计生局成立全县生活饮用水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名单如下:

县卫生计生局制订本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将监测信息报告县政府,并通报县水利、建设等相关部门。

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方法

安全可靠的饮用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卫生部今年组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有3.2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饮用水不安全,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的安全问题。跟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类的疾病80%是引用不安全的水和周围恶劣的卫生环境造成。维护生命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能够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环境。

我国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饮水中不安全人口约为3.2亿人,占我国农村人口的34%。而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为2.26亿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70%;水量低、保证率低以及取水不便的人口为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30%。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2674个县,3.8万个乡镇,65万个行政村。调查人员总数20多万人,调查完成了《县级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和31个省(区、市)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二、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

(1)水源污染情况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的人口约为84万人。《环境公报》表明,我国年废水的排放量为670多亿,在七大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水源满足饮用水的要求。而28个重点湖库,只有7个符合饮水要求,比例为25%。跟据对我国44个城市的地下水调查表明,其中42个被污染,并检查出数百种有毒的有机物。以往水质超标大多表现为物理和细菌指标方面,而现在是化学和毒理学指标不合格。我国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超过3,600万吨,而农药的用量超过100万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及废水的排放显著增多,对湖泊、河道和地下水造成氨氮污染和磷污染。

(2)部分地区的农民饮用水水质高氟、高砷、苦咸。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可以导致骨骼变形甚至瘫痪,还可导致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质疾病问题。调查表明,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为5,085万,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为289万,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为3,855万。而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

(3)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如曾经的血吸虫病区。

(4)饮用水中铁锰等其他元素超标的为4,410万人,在东北地区、湖南省、湖北省等地由于水文地质的原因,地下水的水质物理性状较差(发红或黄色)。

(5)我国局部地区还存在季节性的缺水和水源保证率低等各种问题为9558万人。

三、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供水量的标准较低,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的发展要求,而水质不达标准的恶劣情况却十分普遍。

1991年我国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饮用水指标从35项减少为20项,而指标值却放宽为三级。其中,一级饮用水指标值与国际标准一致,而二、三级指标值中除毒理学指标,其他各项指标都存在放宽现象。

农村饮水的处理设施大多比较简陋。农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通常都很少经过处理,几乎都是直接供水到户。地表水源有些会在水源点投放药物消毒等,做简易处理。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工程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导致维护、管理和经营的难度较大。

四、我国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领导和责任分工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控制,首先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各级发改部门和工商部门,落实规划的编写、报批、项目审核、计划执行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工商、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卫生部门应负责急需解决的地区氟病、砷病、血吸虫病的病区范围和饮用水项目建成后的水质监检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

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实施方案要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在工程的选型上,要根据水源地、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方案;建设集中式的供水工程,建好管网延伸和水厂等;当条件不具备,可使用分散式供水。如制水成本过高,可采取分质供水,首先保证饮水和做饭的生活需要。

五、结语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安全问题。

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方法

    安全可靠的饮用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卫生部今年组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有3.2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饮用水不安全,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的安全问题。跟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类的疾病80%是引用不安全的水和周围恶劣的卫生环境造成。维护生命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能够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环境。

    我国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饮水中不安全人口约为3.2亿人,占我国农村人口的34%。而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为2.26亿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70%;水量低、保证率低以及取水不便的人口为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30%。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2674个县,3.8万个乡镇,65万个行政村。调查人员总数20多万人,调查完成了《县级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和31个省(区、市)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农村饮水工程的设施现状为:全国农村人口中的分散式供水人口为58106万人,是农村人口的62%;集中式供水人口3624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农村的分散式供水多为户建户用,其中浅井供水占67%,直接取用河水、坑堵水占21%,引泉占9%,集雨工程占3%。农村的集中式供水多数为单村集中式供水,占总工程数的91%,这类供水工程只有水源和管网,没有水处理过程和水质检测设施;配备有水处理设施的联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仅占8%左右。

    二、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1)水源污染情况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的人口约为84万人。

    《环境公报》表明,我国年废水的排放量为670多亿,在七大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水源满足饮用水的要求。而28个重点湖库,只有7个符合饮水要求,比例为25%。跟据对我国44个城市的地下水调查表明,其中42个被污染,并检查出数百种有毒的有机物。以往水质超标大多表现为物理和细菌指标方面,而现在是化学和毒理学指标不合格。我国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超过3,600万吨,而农药的用量超过100万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及废水的排放显著增多,对湖泊、河道和地下水造成氨氮污染和磷污染。

    (2)部分地区的农民饮用水水质高氟、高砷、苦咸。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可以导致骨骼变形甚至瘫痪,还可导致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质疾病问题。调查表明,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为5,085万,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为289万,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为3,855万。而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

    (3)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如曾经的血吸虫病区。

    (4)饮用水中铁锰等其他元素超标的为4,410万人,在东北地区、湖南省、湖北省等地由于水文地质的原因,地下水的水质物理性状较差(发红或黄色)。

    (5)我国局部地区还存在季节性的缺水和水源保证率低等各种问题为9558万人。

    三、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供水量的标准较低,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的发展要求,而水质不达标准的恶劣情况却十分普遍。1991年我国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饮用水指标从35项减少为20项,而指标值却放宽为三级。其中,一级饮用水指标值与国际标准一致,而二、三级指标值中除毒理学指标,其他各项指标都存在放宽现象。

    农村饮水的处理设施大多比较简陋。农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通常都很少经过处理,几乎都是直接供水到户。地表水源有些会在水源点投放药物消毒等,做简易处理。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工程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导致维护、管理和经营的难度较大。

    四、我国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办法1.加强领导和责任分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控制,首先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各级发改部门和工商部门,落实规划的编写、报批、项目审核、计划执行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工商、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卫生部门应负责急需解决的地区氟病、砷病、血吸虫病的病区范围和饮用水项目建成后的水质监检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

    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实施方案要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在工程的选型上,要根据水源地、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方案;建设集中式的供水工程,建好管网延伸和水厂等;当条件不具备,可使用分散式供水。如制水成本过高,可采取分质供水,首先保证饮水和做饭的生活需要。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机遇期,虽在大力倡导水污染的防治,但实际的污染负荷要降低很难。我国农村3亿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源地被严重污染的人口约为1亿,因此要搞好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工程建设,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污染防治问题,贯彻在工程实施过程的规划、选址和建设,涵盖运行管理的全部过程,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保证工程能够发挥长远效益。

    应依法严格实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合理地确定保护区,并严格禁止涵养林和保护设施的破坏行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源的安全防护、生态保养和水源地涵养等重要工程建设。应加大治理污染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加速清洁生产。定期检查集中供水的水源保护区,要对查出的问题大力整治并挂牌督办。对于项目的违法、违规建设,应责令其停建并限期治理、整顿或拆除;对于排污超标的单位,应责令其限期做到达标排放或搬迁。应积极开展农业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农户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严禁施用高毒或高残留农药,同时推广水产的生态养殖,并推进畜禽类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有效利用。

    4.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采用集中、分质、分散的供水方式以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措施,要重点解决较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在切实做好前期准备的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建设的程序实施工程。应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5.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制度

应建立针对项目建设期的监督制度和运行期的评估制度。建设期中,有关部门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巡回

监督,并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是否达到要求、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运行期中,主要评估工程的管理情况和实际用户的满意程度。农村饮水安全的项目必须实行中期的管估和后期的评估制度。

    6.应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应加强对饮用水的水源、水厂以及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对取、制、供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控饮用水的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等状况,做好定期检查。供水单位则应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好取样、检测以及化验制度。水厂应采取必须的消毒和净化,以保证水质达标。

    以较大规模的供水站为基础,在各区域设立好监测点,为小型供水站提供全面的水质检测服务。强化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并完善农村饮水的安全监督体系以及卫生宣传教育。

    7.做好典型示范建设

结合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各级政府要建设二到五个类型不同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地区,加强示范地区的指导。

    示范地区应将农村饮水的安全建设与新农村的建设有机结合,在饮用水安全的发展方法、技术线路、管理和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创造有效经验,树立标杆和样板,以辐射的方式带动类似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建设和管理。

    五、结语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安全问题。

    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维持人的生存基本需求,每天必须得到最低数量安全饮用水为3~5 l。洗菜、做饭、刷牙、洗脸、洗手等需要20 l每天,加上卫生和洗浴等生活基本需求用水,大约每人每天需50 l。据联合国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参考文献

[1]丁倩.农村饮水卫生[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2]曹升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吴晓萍.农村饮水安全分析[j].内蒙古水利,2007,(3).

[4]杨龙,贺光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6,(3).

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篇5

区创卫办:

为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市区卫生状况的客观评价,改善XX区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创卫水平。根据创卫工作要求,XX区统计局于近期2017年11月20日至11月25日组织开展了2017年城区卫生状况群众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5.22%的被访者对我区开展的创卫工作表示满意,另外4.78%的被访者表示基本满意,希望市区的环境卫生状况能有更大的提升。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组织实施

关于城市卫生状况群众满意度调查报告关于城市卫生状况群众满意度调查报告

为确保调查质量,区统计局按照抽样调查的相关要求制定了《XX区2017年城市卫生状况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方案》。调查对象为城区10个样本社区(村)年龄在16周岁以上人口,样本量核定为500户。

本次调查全部采用问卷形式,以调查员入户、入单位、入宾馆组织填写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少量的随机拦截式现场发放问卷调查。要求由调查对象直接填写调查问卷后,再由调查员收回,对不便填写的调查对象可采用调查员访问记录的办法进行。

调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市民对创卫的了解、支持情况,市民对城区环境、公共场所卫生、交通管理、食品卫生、城市绿化、除四害效果等各方面情况评价,市民对当前创卫工作的总体评价,市民对当前创卫的意见或建议等,共四大项,19小项。

二、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市民群众对我区开展的创卫工作总体评价较高,95.22%的受访群众对我区的创卫工作表示满意,市民对创卫活动知晓度也很高,所有受访者都表示知道我们的创卫工作或对创卫工作有所了解,对创卫工作亦非常支持,支持率为94.4%。但群众对我市设立的卫生问题投诉热线知晓率偏低,有26%的受访对象表示不知道政府的卫生投诉热线,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应加大宣传,让更多的群众能参与到我们的创卫工作中来。

从分项来看,市民对市区各方面环境卫生状况评价较高(满意或较满意)的为:健康教育宣传(96.8%),饮水卫生(95.8%),城市三化(95.6%)。市民对市容环境、除四害效果、公厕卫生、城郊卫生、市场卫生的总体评价也有了很大提升,满意率分别为:93.82%、93.63%、93.63%、91.83%、90.84%。受访者对交通状况、餐饮卫生和内河卫生状况满意程度相对较低,排在最后三位,满意率分别为:84.26%、85.46%、86.45%。市民希望政府能加强河道治理、交通秩序与车辆停放治理与餐饮店卫生监督、管理,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市民在日常休闲、饮食与通勤方面能有更加优越的体验。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

1、加强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力度。内河整治与交通问题是市民关心的重点与难点。有关部门应加强执行力度,实行长期有效的整治。

2、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从源头开始就要严格把关。另外无证经营的小摊小贩也要加强监管力度。

3、继续加大对创卫工作的宣传力度,弘扬倡导文明行为,全面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篇6

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各县(区)政府要从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二、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各县(区)要根据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环办[]30号)和《关于印发全国典型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办[]27号)及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甘环发[]120号)等文件要求,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对饮用水水源地存在问题做一次清理,并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规定,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与调整工作,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县(区)政府提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编制保护区划定技术报告,上报市政府审核后申请省环保厅组织专家论证审查,最后上报省政府批准。武都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及调整工作要在年3月底前完成,其余各县县城所在地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及调整工作要在年6月底前完成。未按期完成的县(区)停止与水源有关的建设项目环保审批。

三、严肃查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

各县(区)要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实施规范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制定饮用水水源应急预案,实现“一县(区)一案”完善饮用水水源预警和应急机制,定期开展预警应急演练,切实落实有关保护措施,有效防范饮用水安全风险。严厉打击水源保护区内一切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公开曝光查处结果。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网箱养殖、旅游、餐饮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的活动;坚决取缔二级保护区内所有违法建设项目,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污染饮用水源水体。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后督察工作,严肃查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保证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

四、加强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基础上,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污染源,加强对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制药、化工、造纸、冶炼等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建立风险源名录,从源头控制隐患。一旦发生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要迅速查清并切断污染来源,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污染防控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同时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配合交通海事部门,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及上游地区油类和危险化学品运载、装卸和储存设施的监管,督促其完善防溢流、防渗漏、防污染措施。

五、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工作

针对存在风险隐患的水源,要加密跨界断面水质及污染特征因子监测频次,及时了解水质变化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要迅速准确监测分析出污染物种类、数量、来源的潜在危害,及时提出应急处理处置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六、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向社会公开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信息。县(区)政府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饮用水水源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建立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报告制度,各县(区)环保部门每年向当地政府报告辖区内水源水质和环境管理状况,同时抄报上级环保部门。

完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报告制度,辖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一经核实要及时上报,坚决杜绝瞒报、漏报行为。对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污染事故要按程序报告相关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并及时向当地建设、卫生、水利等部门和自来水厂通报有关信息,加大自来水厂处置能力,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七、分类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

综合考虑河流型、湖库型和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特征,因地制宜的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一源一策”统筹协调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优化流域供水排水格局,优先保证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加强湖库型水源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污染预防。

八、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工作领导

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2003年9月1日以来,在该4家民营企业居住或工作的人员中,陆续有发热(≥38℃)或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生,我们以上人员作为本次调查的病例。

1.2 调查方法

用统一设计的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做LP-PHA快速诊断试验进行筛查,部分症状明显病例采血和肛拭子进行沙门菌培养;对食堂和副食店从业人员采肛拭子标本进行大便培养。对该开发区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及2家企业的井水进行细菌学检测。

1.3病例确诊依据

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LP-PHA≥ 180,或血、肛拭子标本培养到伤寒、副伤寒杆菌者,作为确诊病例[1]。发热3d,体温≥38.5℃,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作为临床诊断病例。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4家民营企业均位于义乌市江东街道某工业园区所在地的同一条路上,其中3家位置相连,另1家位于其对面。共有员工3 606人,其中98%以上是来自安徽、江西、四川等省份的外来流动人口,95%以上住在厂内宿舍。生产、生活饮用水主要由该工业园区内的自来水厂集中供应,其中2家企业同时还使用自备井水。4家企业均有食堂,实行分餐制,碗筷自行保管,供应开水。

自来水厂的水源取自于5~6m深的地下水,水抽入蓄水池内直接加氯消毒后向4家企业提供生产和生活饮用水。2003年6月后因长期干旱原取水口水源不足,则从水厂旁边的一5~6m深的水井同时取水,该水井周围环境卫生状况较差,边上有菜地、粪池和污水沟,沟内随处可见粪便等脏物。调查显示,10月8日自来水厂加氯器损坏,23d后修复,期间的水源水未经任何消毒直接向外供水。

2.2 疫情发现与确认

2003年10月30日,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医院电话报告):某工业园区一企业最近有34人来体检,其中10余人有发热、头痛等不适症状, 3人肥达氏试验阳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应急小分队赶赴现场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工业园区内与之紧密相连的其他3家企业也有类似病人出现,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初步判断这是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经调查共发现病例229例,其中实验室确诊162例,临床诊断67例。

2.3 流行病学特征

2.3.1 人群分布 229例病例中,男性96例,女性133例,男女之比11.4,总罹患率为6.4%。其中本地人口发病1例,外来人口228例。发病年龄最小16岁,最大48岁, 15~24岁197例,占发病总数的86.0%。

2.3.2 时间分布 10月8日自来水厂加氯器损坏,11日出现首例病人,23日以后病人逐渐增多,于11月1日达到发病高峰(23例),10月30日加氯器修复,11月4日病例数开始下降,7日以后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每天病人数少于4例,30日以后未发现新发病例,疫情持续时间达51d(见图1)。

图1 4民营企业甲型副伤寒发病时间分布(3日计

2.4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采血和大便做相关检验,37例现症病例同时做血培养,结果LP-PHA≥ 180有148例,大便培养检出甲型副伤寒杆菌20例,血培养检出甲型副伤寒杆菌13例。对食堂及小卖部全部从业人员共47人均采集大便进行沙门菌培养,结果阴性。自来水厂水源水及4个企业管网水的细菌总数为120~140cfu/ml、总大肠菌群及粪大肠菌群均超过1 600个/100ml、沙门菌未检出。2家企业的井水经检验细菌学指标均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3 讨论

本次4企业的爆发疫情经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依据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检查,可以确定为一起由甲型副伤寒杆菌所致的爆发疫情。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自来水厂集中式供水污染,具有以下特点):①发病时间集中,发病曲线为单峰型,说明有共同的暴露史;且4企业间病例无共同的聚餐史和饮食史,但是均饮用同一水源水,即园区内集中供应的自来水。②病例分布与集中式供水范围一致,不使用该自来水的人群(包括4企业内不饮用该自来水的企业员工、附近不使用该自来水的其他企业员工、附近不使用该自来水的居民未见病例发生。③ 4企业所在的江东街道是甲型副伤寒的高发区,近几年该工业园区内曾发生多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可能存在较多的慢性携带者,自来水厂新增的取水口周围是菜地、粪池和污水沟,检测结果显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及粪大肠菌群严重超标,说明水源水已严重污染。④ 4家企业内员工98%以上是来自安徽、江西、四川等省份的外来流动人口,经调查,工人大多存在饮用生水的习惯。其中车间内无开水供应的两家企业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另2家供应开水的企业,这可能也与饮用生水的人员比例不同有关。⑤ 自来水厂加氯器损坏后第4天出现首发病例,加氯器修复、按常规进行加氯消毒后第8天疫情得以控制。

本起爆发疫情流行时间长达51d ,一是因为自来水厂加氯器损坏后未及时修复,向4家企业供应未经消毒的已严重污染的水;二是早期病例出现后,诊治医院和企业内部都未依法及时向疾病控制部门报告,影响了疫情的及时处理;三是义乌市流动人口众多,生活饮用水严重短缺,居住、工作环境拥挤,卫生状况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加上连续干旱和气温较高,为本次伤寒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水源污染引起的爆发疫情屡见不鲜 [2~7]。本次疫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4家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各级政府要切实重视农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采取政府、集体和个人投资的方法,及时构建科学、规范的饮用水供给网络;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集中供水单位和企业卫生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指导;供水单位应加强水源保护和水的消毒;企业要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另外企业和医院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也不容忽视。

4 参考文献

[1]孙昼,邓晶,俞月芳,等.一起伤寒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5):24~25.

[2]张昆照,龚俊平,袁辉,等.一起伤寒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1,16(5):190~191.

[3]郭影,薛浩,韩钦孝.一起伤寒爆发的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1,16(1):16~17.

[4]杨静淑,张云生,李继华,等.阿坝水族村一起水源污染的伤寒爆发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2,17(4):132~133.

[5]保洪伟.一起伤寒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疾病监测,2003,18(2):74~75.

[6]胡丹标,曹品元,黄美林,等.一起甲型副伤寒水型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4,19(2):61~63.

[7]傅兴华,朱虹.长春市某高校饮用水污染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2):180.

饮用水状况调查报告篇8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血清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研究 秦荔荣

一起水型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腹泻暴发流行的调查 何波

广西基本消灭恶性疟策略与方法研究 王槐芳

广西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监测报告 谭春梅

广西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鲁翠芳

桂北农民90年代的膳食与营养状况 韦宁

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的结果分析 韩惠英

铅作业工人肝脏功能情况调查 郑庆梅

氟苯哒唑、丙砜哒唑分别与噻嘧啶配伍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农彩云

广西传染病疫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陆庆林

医院冰箱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黄忠强

食品从业人员肠道带菌检查结果分析 卢汉兴

应用末梢血和静脉血检测HBsAg的比较 蒋志辉

舟山海岛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敏

中医药治疗慢性猪种布鲁氏菌病病人效果观察 秦石英

高危妊娠与三级网络管理 沈平儿

皮肤型炭疽2例报告 袁荣枝

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解脲支原体的报告 潘柳柳

235例HBsAg携带者治疗后HBVM变化观察 孙耀仁

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初探 陈发钦

医学论文来稿中常见的统计学错误分析 吕元聪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覃锦耀

新书预告 崔君兆

壮族献血员抗-HCV检测的结果分析 周正东

梧州市城区大面积灭蟑措施应用效果 杜波平

1998年隆林县伤寒流行病学和控制措施研究 龚永超

广西4县小儿腹泻监测前后调查 赵尔峰

186例婴儿母乳喂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苏美根

广西民族学院1989~1997学年大学生休退学原因分析 邹虹

180家个体理发、美容店(院)卫生监测分析 郑玉明

MDI用于性病患者检出支原体的初步研究 李柳芳

苏德明同志逝世 毛宗辛

30例尘肺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张小俊

鞋厂职工HBsAg携带率的调查报告 潘金部

灵山县人畜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吴锡庆

1994~1998年贵港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报告 刘志高

1348例小学生HBV感染状况调查 韦海泺

桂林市灭疟后期的疟疾管理与监测 黄运能

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梁家素

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的应用 沈文虎

食品广告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林红

电导率法快速测定空气中CO2 宁成政

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阮廷清

乙型肝炎研究新进展 吴锡庆

一起麻疹暴发调查分析 刘兆荣

福州市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 林华

柳州市化妆品厂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潘榕

诸暨市湖山村蚊子密度与季节消长的观察 钱天雄

熟肉制品卫生细菌学调查分析 贾寿奎

105例医院尿路感染原因分析 黎琦

医疗机构紫外线灯使用情况监测 叶洪波

1993~1997年南宁市郊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分析 石生慧

利用FoxProforWindows发放卫生许可证及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档案 赵安生

17095名婚前医学检查所见疾病分析 陆存祥

1998年广西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分析 吴秀玲,王学燕

中青年脑梗塞临床特点及预防 刘一尔

一起传入性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 冯荣单,冯耀锋

甲型副伤寒流行菌株的分离及药敏试验 曾玉明,龚红明

参考文献引用注意事项 <广西预防医学>编辑部

盐都县实施结核病控制示范项目的结果与分析 张宏兰

男性尿道分泌物普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覃少力,覃银愿

吡喹酮治疗45例囊虫病的疗效观察 李富书,林永健,柳延芳,梁少娥,李贵忠

儿童血清中维生素A、D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涂文升,刘宗河

饮用水中硫酸盐测定方法的改进 朱任群

PCR扩增16s~23s rRNA区间序列在细菌检测与鉴定领域的应用 杨文敏,何敏

室内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危害研究概况 梁星作,梁新初,黄飞

一起因误食引起的鼠药中毒事件 农桂德

有机磷农药中毒251例诊治体会 黄枝宁

医院感染发生状况的回顾性分析 廖小平,黄电锋,谢桂英

副溶血性弧菌致腹泻调查 佘尚扬,王鸣柳

黄山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状况调查 王筑燕

1990~1999年海宁市甲型肝炎流行状况分析 陈浩祥

桂西山区壮族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的效果观察 黄丽花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 何小芬

流动人口中孕妇HBV感染调查 李琼池,谢院生,周军

流脑多糖菌苗接种后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韦明庆,余菊新

194例糖尿病病人军团菌感染情况调查 权怡,方锦嵩

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况调查分析 刘万桃

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梁星作,梁新初,唐海平

1744份食品的霉菌污染状况调查 车光,卢汉兴

列车食具的洗消效果调查 张东生

纯母乳喂养386例效果分析 廖丹梅

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广泛性尖锐湿疣临床探讨 陈凤坤,张燕,陈颂军

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研究(附15例报告) 江建宁,苏明华,罗光汉,袁海宁,玉艳红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调查 韦安丽

术前精神因素对切除子宫后性心理的影响 张燕,韦翠英,韦秀花

与地方电视台合办健康教育讲座的实践和体会 蔡振斌

生活饮用水中铅、铜系统测定方法的探讨 方群,曾爱娟

9866名献血员疟疾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李玉英,李锦辉,覃业新,林珍,雷晟,傅伟忠

用尿液分析仪和化学定量法测定脑脊液糖和蛋白质 梅丽玲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矿泉水中的汞 黎智,宋振华

广西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会会议纪要 广西预防医学编辑部

1994~1998年南宁市某医院性病疫情分析 方芳,许文庆

1990~1999年全州县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赵玉林,邓群,房天喜

广西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管理现状分析 杨积军,朱群友

被狗爪刮伤后发生狂犬病死亡1例 冯荣单,劳群武

妇女生殖健康与AIDS/STD 刘伟,刘民,陈杰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在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 徐建平

肇庆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督监测年报表填报情况分析 陈伟文

1955~1999年盐都县丝虫病防治措施与效果 曹桂华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王红峰

1998年崇左县麻疹暴发流行调查 张世京,杨春义,刘明团,谢信,刘德平

南宁铁路地区麻疹抗体监测及分析 欧洪,谢解兰,唐兆玲,罗国琴

卫校学生吸烟现状和态度调查分析 郝晓鸣,杨广

1998~1999年献血员初检血液结果分析 蒋富生

1999年浦北县乙脑暴发调查分析 王卫军,刘霞,赖家鉴,陈献煜,宾仕卿

防城港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状况调查 曾冬姣,梁新初,赵绍群

空调对客房空气卫生质量影响的调查 韦冬萍,黄文高,赵宗仁,罗玉燕

1999年全州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马宗孝,唐昌新

1999年昆明市HIV/AIDS监测分析 王世一,李琳,张亮,倪正清,杨力学

1996~2000年广西桂西南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张咸奇

1993~1997年百色地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江超穗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食物中毒 许静,吴家忠,李文珍

小儿院内感染性肠炎的调查分析 班俊

MP妊高征监测系统对妊高征的预测作用 包玲燕,梁福兰,黄云娇

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致过敏反应1例 关学理

应用圆形分布探讨武宣县14种传染病的时间分布 钟柳青

猪咬伤感染猪霍乱沙门氏菌死亡1例 岑丹辉,黄卫

横县实施母亲安全工程的做法与体会 苏丽辉

谈Internet上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体会 吴兴华

如何做好大型会议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顾兢

广西首届慢性病防治工作会议在柳州召开 蒙晓宇

乙肝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张涛,曾霞,王树声

尘螨性变态反应疾病的流行病学及特异性疫苗免疫治疗 谭毅,温廷桓

贺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调查 曾盈,陈盛旺

RPR、TRUST和 TPHA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梅丽玲

桂林市城郊生活饮用水及环境卫生基本状况调查 朱群友,唐振柱,杨积军

89例急性菌痢菌型分布及药敏试验 胡可英

585例疑似囊虫感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杨小春,廖宁,吕先纲,麦富珍,杨益超,谢祖英,何为涛

1995~1998年黑河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屈树显,宗漓,徐树林

1995~1998年饮食行业食具检查结果分析 卢汉兴,陈涛,车光

居民使用饮水机的卫生状况调查 黄京南

柳州市健康儿童麻疹和乙肝抗体水平监测 刘秋莲

1210例高中毕业生HBsAg及ALT检测结果分析 黄霄谚,陆露

上一篇:特殊教育新课标范文 下一篇:固定资产项目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