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7 05:01:46

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

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篇1

【摘 要 题】社科信息需求与服务

【关 键 词】知识仓库/图书馆服务/知识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传递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质与量都有更高的要求。一些图书馆所建的一些书目数据库只是将信息简单地数字化和有序化,无法根据各类读者需要组合成特定的知识体系。知识仓库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图书馆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的日益紧密,建设专业的知识仓库已逐渐提到各个图书馆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对各种外部和内部的知识与信息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有效的管理,并建设有利于知识传播、共享和交流的知识仓库,是图书馆信息化、知识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1 知识仓库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发展方向

21世纪是以广泛地利用巨量信息为主要目标,以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交流日益频繁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社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面对如此浩淼的知识信息海洋,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地运作,实现知识管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知识仓库是图书馆文献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方向。通过分析未来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知识仓库是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发展方向。

知识仓库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库,不仅存储着知识的条目,而且存储着与之相关的事件和知识的使用记录、来源线索等相关信息。知识仓库是按某种特定的知识结构将无序信息组织整合而成,并具有规定的使用功能的数据仓库。知识仓库不同于一般的数据仓库,不是信息的简单数字化和有序化,而是根据一个机构各个部门各类工作人员的知识需要,按照使用的目的创建的新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在帮助人们利用知识上,知识仓库要比数据库更有效率。目前,构建知识仓库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但已有许多人用知识仓库这个术语代替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的概念,因为它们都有具体的数据库作支持,知识仓库是比另两者层次更高的概念,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知识仓库的概念有利于突出数据库的知识价值。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是与知识仓库最为相关的两个概念。广义地讲,数据库是一种信息组织的方式;狭义地理解,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技术手段或者是一种产品。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主题,进行复杂数据分析,支持高层决策的技术,通常会包含多个具体的数据库作为信息资源基础。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技术是指从大量的事务型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将其整理,转换为新的存储和组织格式,用以支持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该过程以历史的角度组织和存储数据,并能集成地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仓库除具有传统DBMS的完整性、共享性、数据独立性外,还有面向主题而集成、数据的历史性和稳定性等特征。但数据仓库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个综合解决方案,是对原始的操作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并转换成有用信息的处理过程。传统数据库主要是面向业务处理,而数据仓库则是面向复杂数据分析、高层决策支持。

构建文献知识仓库是指把文献内容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进行分类整合,使大量的信息有序化、知识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对这些信息的被利用情况不断地进行分析,形成应用价值性判断;经综合评估后再对知识进行精化,文献数字化是构建文献知识库的基础;它将有助于发掘和增值文献的知识资本,变革和创新文献出版模式,促进信息资源管理向知识管理发展。

2 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开展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就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要,根据用户问题解决方案的目标,通过用户知识需求和问题环境分析,对用户的整个解决问题过程而提供的经过信息的析取、重组、创新、集成而形成恰好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产品的服务。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一样,都属于智力型服务的范畴。所谓知识服务,就是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从大量文献资源的宝库中开发、加工出有用的知识资源,包括那些能被沟通、共享的认识和经验,以及所组织起来的信息等,通过对事物本身及内在联系的有序揭示,提高知识的可见度,以便用户的吸收、利用和从中获得启迪。而信息服务是基于音信、消息、体验、数据等的服务,主要是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揭示出事物的外在特征及表层联系,便于用户去进一步觅取所需要的具体知识,进而触发自己的创造意念。

在现代信息环境下,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虚拟化,打破了信息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信息获取变得日益方便、普遍和简单化,信息检索与传递走向非中介化、非专业化和非智力化,传统信息服务在用户活动中的影响逐渐淡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服务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这时,用户关注的是如何捕获和析取解决所面临问题的知识内容,并将这些知识内容创新、集成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将这些知识固化在新的产品、服务和管理机制中。为此,需要更直接地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更针对具体问题和个性化环境、更直接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知识服务。显然,以信息检索和传递为核心的信息服务很难进入这种环境之中。只有建设以知识单元为核心的知识仓库才能为知识服务的产生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为知识服务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传统信息服务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组织、检索与传递。这种服务难以让人接受其服务的有效知识含量,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它的相对重要性及其竞争力已受到了知识经济的极大挑战,即便是现代网络化信息服务也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我们在竞争中的态势,难以有效切入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核心过程。知识服务是协助或是促使用户课题向更广、更深发展的服务。知识服务根据用户的要求,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选用,它是贯穿于用户问题研究的全部过程的服务。知识服务是对用户需求进行全方位组织的服务。知识服务是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要对用户问题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服务。

知识服务是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对用户提供快捷、准确的知识创新服务。传统的以图书馆为中心对用户提供的服务会转为以用户知识需求为中心的知识服务。随着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改变,馆员的服务观念也要转变,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化手段,建设现代知识仓库,为用户提供高效的知识服务。

3 目前我国知识仓库建设的启示

现在的知识仓库及其技术主要用于现有纸本出版物的处理及现有各种纸本资料的处理。而知识仓库及其技术最重要的特点是:即时在线处理,即知识仓库并不只是收集过期期刊或是其它过期收藏品,而是目前最新的有针对性的、能解决读者问题的知识。

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篇2

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由于项目申购、项目领用,无库存管理机制的管理模式,加之工作环节交叉,涉及部门多,沟通繁琐,工作及时率不高,对电能计量设备的供货及时性、营项目结算、库存物资管理等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分散式管理,工作量大且效率低。按在建工程项目上报物资需求,因全局营销项目数量多,电能计量设备需求数量大,按项目采购存在物资部门组织采购及合同签订的工作量大,完成全局的电能计量设备供货周期长,导致供货不及时;各使用单位上报本单位物资需求,存在需求不准,有一定的采购风险。(2)使用策略存在壁垒,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项目施工进度。按项目维度进行管理,项目申购、项目领用,造成同属性物资不能通用于不同项目,造成大量物资闲置而无法使用于物资需求项目,严重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及库存周转,造成财力、人力资源浪费。(3)工作界面不清晰。计量物资管理涉及物资部门与营销部门多个输入、输出接口;计量仓库与一般物资仓储配送、逆向物流管理流程略有不同,且在物资管理规定难以单独明确,如一般物资到货后要求2天内验收、2天内办理入库,但计量物资需待抽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时间可能长达1个月。实际运作时,计量物资管理流程仍有一些不清晰地方。在信息系统上,物资系统与营销系统都要操作。多套系统的单轨运行造成工作量巨大和责任不清。(4)信息不互通,管理不顺畅。电能计量设备管理过程繁琐且涉及多部门管理、在缺乏信息系统支撑的情况下,各部门间信息不通,存在线下沟通信息准确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计量设备及时供货或供货错误。(5)供应链未能全程监控。未建立电能计量设备库存管理机制,电能计量设备的出、入库未能跟踪及管理,造成公司无法及时、准确地知晓当前电能计量设备库存量,无法制定供应商送货计划及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计划。(6)质量服务风险不能有效监控。计量设备在未完成两检(抽检、强检)前付款供应商,造成有检测不合格表计需换货时,供应商服务不及时,严重影响不合格表计的换货进度,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也不利于供应商管理。

2改进思路

对于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确定通过重新梳理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制度的方式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工作交叉;通过以“大仓库、大配送”总体部署,围绕“标准设计、定额存储、动态补仓”供应策略为依据,建立电能计量设备储备定额管理机制,实现动态补仓机制,解决以项目申购采购供货周期长、项目物资无法共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建立电能计量仓储管理机制及物资属性库区,电能计量设备的出、入库有据可循,解决无供应商送货计划、无各生产部门及区局配送计划、仓库积压但无可用(检定合格)设备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化,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贯通,提升信息系统对于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持。

3改进措施

3.1优化管理流程为了避免业务工作的交叉,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管理部门对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新工作流程主要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和信息系统结合开展工作,通过计量检定系统、物资系统、营销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各业务系统间协同开展工作,实现一站式作业,提升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效率,保障电能计量设备供货的及时性和规范性。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新流程改变了当前电能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中需求申报、采购、检测(质检、检定)、配送、领用、安装的顺序管理,实现定额管理、采购和发码单据同步开展;改变多个部门需要反复沟通的问题,市场营销部上报年度电能计量设备储备定额后,直接以储备定额为依据进行补仓采购并授予条形码。

3.2规范管理制度管理部门同时明确了电能计量设备的管理要求,规定了各流程环节的工作时限及各岗位管理职责,改进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业务规则,明确了各管理节点岗位职责,具体如下:(1)优化品类,动态补仓。为缩短电能计量设备采购周期、解决项目物资无法共用,电能计量设备采购储备定额管理方式,由市场营销部上报年度电能计量设备储备定额量,物资部门以储备定额为依据实现动态补仓配送及动态补仓采购。(2)到货档案。采购设备到货仓库后,由该仓库仓管员2天内办理到货档案批次,并抽样送检。(3)检测(抽检、检定)。物资部门办理到货批次并送检后,由检测单位制定检测计划并安排检测工作,检测完成后通知仓管员回库。(4)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发起补货需求后由仓管员2天内完成物资的配送工作。(5)补货规则,按电能计量设备采购四级补仓机制。各使用单位提出补货需求时,仓管员检查成品仓物资是否满足,满足则直接从成品仓进行补货配送;如成品仓不能满足则检查待检定仓物品量及检定计划;待检定仓物品无法满足则从待检仓进行补仓进行检定;当待检仓无法满足时检查同合供货情况,通知供应商送货或提交待检仓补仓采购需求。

3.3规范仓库管理规范物资仓库物资存储区域,划为仓库为待检区、检测区、换货区、成品区,电能计量设备存放仓库规范:电能计量设备到货后由仓管员存放至待检仓;由检测单位检测中的设备存放至检测区,检测不合格的物品存放至换货区,检测合格的物品存放至成品区,成品区的物品方可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安装使用。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发生领用需求时,首先开具移库、配送各部门急救包的“营销计量仓”仓。这样既保证了仓库管理员账实一致,清晰掌控仓库各状态物资库存情况,保证物资供应及补货,又同时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沟通效率。

3.4明确工作界面,优化信息系统功能明确工作界面,市场营销部负责营销项目下达及年度储备定额修编、物资部门负责物资供应、计量中心负责设备检测;各专业管理系统(物资系统、计量检定、营销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根据新电能计量设备业务管理流程需求进行系统功能的优化,实现几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及业务贯通。物资系统中可以自动依据一级仓、急救包的库存及年底电能计量设备定额自动提醒补货,物资部管理员实时根据系统的补货提醒进行补仓配送或补仓采购;到货后由仓管员收货、建立到货档案批次并抽样、送检;系统自动将抽取的样品及到货物品信息同步至计量检定系统,由检测部门检测负责人安排检测工作;检测完成后检测结果同步至物资系统;由仓管员将检测合格物品移库至成品区,成品区物品按需移库、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营销计量仓;各生产部门及区局根据营销系统供电服务订单情况维护工单,工单信息包含需求物资信息;工单建立完毕后自动同步至物资系统的营销计量仓管理员的领料待办提醒;营销计量仓管理员根据工单物资需求发送实物并办理领用手续;已领用电能计量设备同步至营销系统进行安装运行。

3.5建立电能计量设备生命周期档案库物资状态贯穿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全过程,已签合同未到货、已到货未抽检、抽检中、抽检不合格、整批换货中、抽检合格、强检中、强检不合格、零散换货中、强检合格、已配送、已领用,运行中、已拆卸、已报废各状态物资一目了然。

4取得成效

通过对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模式的优化,解决了历史上信息不能共享、项目物资不能共用导致库存积压但无项目需求可用设备、工作人员沟通繁琐、无检定计划、无补货计划、无配送计划,无库存跟踪等问题,重新规范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优化了管理流程、提升了管理效率。(1)集中的储备管理策略,有效保障物资供应及时性。电能计量设备通过储备方式进行管理,围绕“标准选型、定额存储、动态补仓”供应策略,根据全局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储备方案,并按照储备方案和实际用料需求进行实物采购和储备。改变以往按实际领料项目申购的分散管理的混乱现象,实现集中式的管理;同时,在储备方式的基础之上,制定完善的领用管理规范,破除以往领用项目难以互通的壁垒现象,形成补仓采购运作机制(资金预算、采购支付、核算机制),有效保障物资供应及时性,提升库存物资周转率,减少工程余料(定额物资)产生,提高资金使用率。从而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设备质量。(2)优化物资品类,降低采购成本。补仓采购机制的关键任务包括:标准选型及品类优化;颁布定额储备方案;落实财务预算;动态补仓机制;建立领用机制;JIT项目里程碑节点衔接;仓库分级管理;业务流程梳理及信息系统支撑。其中标准选型及品类优化是开展补仓采购工作的坚实基础,电能计量设备从以往的130多种品类优化至80种,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仓储物资种类和补仓采购成本,充分发挥补仓采购管理模式的优势,提升资金的集成效益和物资服务水平。(3)规范“先抽检、后入库”运作模式,归避财务风险,保障在库设备质量。将以往“先入库、后抽检”调整为“先抽检、后入库”模式,解决以往供应商货到仓库后,由仓管员直接办理入库单,待入实物账、财务账后再进行抽检,存在的在库物资未抽检付款供应商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检测不合格换货难的问题,从而归避财务风险、保障在库设备质量,缩短设备供货周期,减少在库设备量,提高仓库周转率,降低仓库管理成本。(4)补仓采购机制,缩短供货周期,减少需求误差,降低采购风险,物资供货及时率达100%。仓库结构优化为一级中心仓加急救包,根据各品类物资储备定额量,实时监控各使用单位急救包在库物资情况,自动发起补货需求,仓管员检查成品仓物资是否满足,满足则直接从成品仓进行补货配送;如成品仓不能满足则检查待检定仓物品量及检定计划;待检定仓物品无法满足则从待检仓进行补仓进行检定;当待检仓无法满足时检查合同供货情况,通知供应商送货或提交待检仓补仓采购需求。实现物资需求直接从急救包领用。提升了物资供货的时效性,减小需求误差,降低采购风险,有利于提升物资需求准确性以及计量设备管理水平。(5)己构建流畅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规范性。制定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管理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界面,梳理清晰的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流程并进行优化提升,使得电能量计量设备的管理能够畅通、高效。(6)全生命监控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信息。通过梳理和规范电能计量设备的管理,对电能计量设备全生命管理过程的各个业务环节进行业务梳理,明确时效性要求的管理指标,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的采购、检测、配送等工作有序、顺利开展;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监控,实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联动与共享,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及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7)条形码规范化管理,单个设备管理过程清晰了然。梳理规范各类电能计量设备条码规则,合同签订环节生成条码,供应商按码生成并贴码,单个设备系统档案及实物唯对应,解决以往无法掌控到单个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情况,通过实物标识实现。图3为计量物资全生命周期信息展示平台示意图。(8)建立档案批次管理机制,保障在运行设备的精确可靠、稳定性。同批到货设备建立档案批次,在运行设备抽检根据单个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跟踪该批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大保障在运行设备的精确可靠,解决以往运行抽检只能针对单个设备进行检测、更换,无法针对整批同属性设备的质量跟踪。(9)实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的效率、成本、服务的最优化。通过以上从管理制度、管理规范、部门职责、信息化实现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和优化,已基本实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的效率、成本、服务的最优化。

5结束语

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是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重要环节,是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依据,与企业节约供电成本、降低电能耗损、提高供电质量与安全可靠性等密切相关;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深远意义,在逐步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提倡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篇3

【摘  要  题】社科信息需求与服务

【关  键  词】知识仓库/图书馆服务/知识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传递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质与量都有更高的要求。一些图书馆所建的一些书目数据库只是将信息简单地数字化和有序化,无法根据各类读者需要组合成特定的知识体系。知识仓库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图书馆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的日益紧密,建设专业的知识仓库已逐渐提到各个图书馆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对各种外部和内部的知识与信息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有效的管理,并建设有利于知识传播、共享和交流的知识仓库,是图书馆信息化、知识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1 知识仓库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发展方向

21世纪是以广泛地利用巨量信息为主要目标,以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交流日益频繁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社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面对如此浩淼的知识信息海洋,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地运作,实现知识管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知识仓库是图书馆文献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方向。通过分析未来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知识仓库是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发展方向。

知识仓库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库,不仅存储着知识的条目,而且存储着与之相关的事件和知识的使用记录、来源线索等相关信息。知识仓库是按某种特定的知识结构将无序信息组织整合而成,并具有规定的使用功能的数据仓库。知识仓库不同于一般的数据仓库,不是信息的简单数字化和有序化,而是根据一个机构各个部门各类工作人员的知识需要,按照使用的目的创建的新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在帮助人们利用知识上,知识仓库要比数据库更有效率。目前,构建知识仓库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但已有许多人用知识仓库这个术语代替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的概念,因为它们都有具体的数据库作支持,知识仓库是比另两者层次更高的概念,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知识仓库的概念有利于突出数据库的知识价值。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是与知识仓库最为相关的两个概念。广义地讲,数据库是一种信息组织的方式;狭义地理解,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技术手段或者是一种产品。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主题,进行复杂数据分析,支持高层决策的技术,通常会包含多个具体的数据库作为信息资源基础。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技术是指从大量的事务型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将其整理,转换为新的存储和组织格式,用以支持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该过程以历史的角度组织和存储数据,并能集成地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仓库除具有传统DBMS的完整性、共享性、数据独立性外,还有面向主题而集成、数据的历史性和稳定性等特征。但数据仓库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个综合解决方案,是对原始的操作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并转换成有用信息的处理过程。传统数据库主要是面向业务处理,而数据仓库则是面向复杂数据分析、高层决策支持。

构建文献知识仓库是指把文献内容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进行分类整合,使大量的信息有序化、知识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对这些信息的被利用情况不断地进行分析,形成应用价值性判断;经综合评估后再对知识进行精化,文献数字化是构建文献知识库的基础;它将有助于发掘和增值文献的知识资本,变革和创新文献出版模式,促进信息资源管理向知识管理发展。

2 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开展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就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要,根据用户问题解决方案的目标,通过用户知识需求和问题环境分析,对用户的整个解决问题过程而提供的经过信息的析取、重组、创新、集成而形成恰好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产品的服务。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一样,都属于智力型服务的范畴。所谓知识服务,就是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从大量文献资源的宝库中开发、加工出有用的知识资源,包括那些能被沟通、共享的认识和经验,以及所组织起来的信息等,通过对事物本身及内在联系的有序揭示,提高知识的可见度,以便用户的吸收、利用和从中获得启迪。而信息服务是基于音信、消息、体验、数据等的服务,主要是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揭示出事物的外在特征及表层联系,便于用户去进一步觅取所需要的具体知识,进而触发自己的创造意念。

在现代信息环境下,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虚拟化,打破了信息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信息获取变得日益方便、普遍和简单化,信息检索与传递走向非中介化、非专业化和非智力化,传统信息服务在用户活动中的影响逐渐淡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服务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这时,用户关注的是如何捕获和析取解决所面临问题的知识内容,并将这些知识内容创新、集成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将这些知识固化在新的产品、服务和管理机制中。为此,需要更直接地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更针对具体问题和个性化环境、更直接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知识服务。显然,以信息检索和传递为核心的信息服务很难进入这种环境之中。只有建设以知识单元为核心的知识仓库才能为知识服务的产生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为知识服务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传统信息服务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组织、检索与传递。这种服务难以让人接受其服务的有效知识含量,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它的相对重要性及其竞争力已受到了知识经济的极大挑战,即便是现代网络化信息服务也不能从本质上改变我们在竞争中的态势,难以有效切入用户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核心过程。知识服务是协助或是促使用户课题向更广、更深发展的服务。知识服务根据用户的要求,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选用,它是贯穿于用户问题研究的全部过程的服务。知识服务是对用户需求进行全方位组织的服务。知识服务是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要对用户问题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服务。

知识服务是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对用户提供快捷、准确的知识创新服务。传统的以图书馆为中心对用户提供的服务会转为以用户知识需求为中心的知识服务。随着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改变,馆员的服务观念也要转变,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化手段,建设现代知识仓库,为用户提供高效的知识服务。

3 目前我国知识仓库建设的启示

现在的知识仓库及其技术主要用于现有纸本出版物的处理及现有各种纸本资料的处理。而知识仓库及其技术最重要的特点是:即时在线处理,即知识仓库并不只是收集过期期刊或是其它过期收藏品,而是目前最新的有针对性的、能解决读者问题的知识。

我国的CNKI工程,即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就是一个以期刊为主体的文献知识仓库,目前已初见成效。CNKI工程,是建设适于我国的可以进行知识整合生产、网络化传播扩散和互动式交流合作的一种社会化知识基础设施。它是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和中国期刊网(CJN)超大规模全文数据仓库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规模更大、内容更广、结构更系统的知识信息化建设项目。

CNKI汇集了全国6600种期刊,并以统一的数据规范存储成全文数据库,文献累积量达450万篇,信息量达500G。另外还有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480种)、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50000本)、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2000本)。从CNKI工程网站目前的构架来看,主要分为国内通用知识仓库(源数据库)、海外知识仓库、政府知识仓库、企业知识仓库、网上研究院(未开通)、中国期刊网和知识产品与服务等。这几大部分实际是在CNKI源数据库基础上二次整合形成了面向主题和领域的知识仓库。

CNKI工程在知识库建设方面是超前的。其起点高,具有超前的理念和思路,并以先进的知识采掘技术为支撑,已经在我国文献信息业从数字化向知识化管理的进程中走在了前列,为构建图书或其它类型文献的知识仓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书馆应开发个性化知识库以满足特定类型的机构和群体需要的各种层次和范围的知识信息,同时开发网络化知识元数据库,从全文数据库中提炼出能够明确表述一个知识内容的元数据,为检索网络信息资源奠定基础。从概念和语义上来检索知识单元,实现知识管理,提供知识服务,从而大大推进人类对知识的利用,促进对新知识的创造。图书馆的服务通过搭建一个网络知识平台和基础知识库,来实现个性化服务。

收稿日期:2003-04-03

【参考文献】

1 程亚男.图书馆服务新论.图书馆,2000,(3)

2 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

3 陈爱燕,于爱君.全文信息上网与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信息技术,2000,(7)

4 褚峻,赵蓉英.基于网络的期刊文献知识仓库.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5)

5 李国强.知识仓库技术及其应用.现代情报,(6)

6 张必兰.图书馆知识仓库的建设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6)

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篇4

[关键词]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 知识库 知识发现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MichaelS.scottMorton在《管理决策系统》一文首次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20多年来,决策分析系统已在理论研究、系统开发和实际应用诸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并呈现出积极的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多样化,决策者为了能够尽快调整策略,需要一个决策系统以辅助解决各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需要一个能够自动进行调整来满足决策者需求的系统。本文提出在数据仓库基础上建立一个决策支持系统。

一、数据仓库技术

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DW)技术是在传统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信息处理技术的热点之一,它的出现给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与传统数据库面向OLTP进行数据组织的特点相比,数据仓库的数据具有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不可更新的四个基本特征。数据仓库的主要功能是把决策所需的信息从原始业务操作数据中分离出来,把分散的、难以利用的原始业务操作数据转化为集中统一、随时可用的信息,同时提高访问和处理数据的速度和效率。

数据仓库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各种数据合并而成的超大型数据库,其建立也不是要取代传统数据库,它应建立在一个较全面和完善的信息应用的基础上,为高层决策分析提供支持。数据仓库是一种专为联机分析应用和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源和决策工具的结构化数据环境,通过运用其中的数据与信息,企业能获取更多经营效益。比如,企业可以从数据仓库中进行利润增长分析,了解产品和服务间的关系、利润、产品线等,有利于指导决策,提高效益。

二、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弥补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适应了人们对于信息管理向智能化方面的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决策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初包括三个部分:数据库、模型库和用户接口。该系统结构反映了人们对于当时决策支持的要求,但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只强调数据、模型和两者的集成,而且进行的主要是数学运算,对于有些知识和经验却不能很好处理。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要求决策支持系统不再仅仅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计算,而要求能够进行一些必要的推理,进一步降低人的参与,提高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性。与决策支持系统同步发展的专家系统为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限的支持,决策支持系统吸收了专家系统在知识学习和推理方面的特点,增加了知识库部分,可在某些方面进行推理和知识的学习。

三、基于数据仓库决策支持系统

目前新兴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为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开创了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新阶段。作者在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能够较好地解决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化的自适应功能。图1所示为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框图。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比较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另一部分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这两部分只是形式上放在了一起,实际上并不完全独立,而是紧密结合起来的。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部分主要负责决策支持,通过对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数据仓库的模型、方法、知识、数据处理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这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所在;而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部分则是该系统的智能化的核心,数据挖掘处理单元通过对数据库中数据采用有关的方法,结合相关的知识和规则进行数据挖掘,获取有用的知识、规则和模型。在这里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得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

1.系统基本结构

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新型式,使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 数据仓库用于数据的存储和组织 OLAP 侧重于数据的分析。数据挖掘则致力于知识的自动发现 将这三种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和互补作用 就能设计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可行方案。

采用这种模型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上述三种技术后结构变的更加紧凑,而且更重要的是将数据仓库和 OLAP 结合后能将普通的大量信息转换成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OLAP 是一种对多维数据库分析和处理更加有效的数据分析技术,它具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可以提供给用户强大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处理功能及进行趋势预测的能力,从宏观到微观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行不同维间的比较等等。

数据挖掘工具运行于高性能的并行处理系统上,可以使分析数据更加准确和深入,在深度上进行延伸,深入的分析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信息在广度上进行扩展,扩大的样本降低了错误发生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自动地找出数据仓库中的模式及关系,数据挖掘就是知识的提取 知识的提取过程即为决策支持过程。

2.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1)数据仓库设计

政府数据仓库结构的设计要从决策目标出发合理安排各元素,保证数据仓库的规范化和完整体系。数据仓库设计的各个数据定义均保存在元数据库中。数据仓库的数据结构一般采用星型模型和数据模型。首先是要定义各主题及其所需数据源;数据源分内部、外部数据源,其涉及属性有计算机平台、数据拥有者、数据结构、使用该数据源的处理过程、仓库更新计划等。其次是要定义数据抽取、提炼和装载原则。最后是细化主题,形成主题表,根据主题表定义数据集市。

(2)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来自不同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找出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再加工等,再装载到数据仓库。具体步骤分为两步:首先是对DB1, DB2,……,DBn的数据进行提取、清洗、标准化、集成等,将不一致的数据转化成一致的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名字映射表。其次,在组织不同来源的数据过程中,先将数据转换成一种中间模式,再把它移至临时工作区。最后是将不一致的数据转化成标准的、一致化的数据后,将其存人数据仓库的数据区。

(3)数据管理

数据仓库规模一般都很大,从建立之初就要保证它的可管理性,一个政府机构可能建立几个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但他们可共用一个元数据库对其进行管理。首先从元数据库查询所需元数据,然后进行数据仓库更新作业,更新结束后,将更新情况记录于元数据库中。当数据源的运行环境、结构及目标数据的维护计划发生变化时,需要修改元数据。元数据是数据仓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数据的质量决定整个数据仓库的质量。

四、决策支持系统在税务上的应用

税务部门是一个数据密集型部门,数据管理任务繁重,需要高效的数据管理工具。一方面,税务部门几乎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原始数据,需要及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保存,并且,从税务登记到税务申报再到 税务核定等一系列过程中,对数据需要反复使用;另一方面,税务各部门领导需要分析税务,了解税收情况,以便作出有效工作安排。因此,数据的有效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有必要建立以数据仓库和OLAP系统技术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

税务系统整体规划的功能及系统体系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1)建立面向整个税务系统的数据仓库,包括从操作数据库存到数据仓库的抽取转换模块、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特定需要的数据商场、元数据库、元数据浏览程序等;

(2)建立基于数据仓库的应用系统,包括报表查询系统、通用查询系统、区域经济分析系统、网上在线分析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税务分析系统等OLAP工具。

2.数据分析

该系统可完成税务征收数据的采集和加工,构成可供本单位及其它政府部门共享的时间系列数据库。数据主要来自终端征收系统。指标主要包括税收额、税基和纳税户,税收额按性质又分为应交税金、实交税金、退税额、补税额和未交税额,每个指标又可按要求分时段指标,如年指标、月指标、累计指标。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以月为基本粒度从操作数据库抽取数据。因此,系统中的指标数据主要是经过计算后所得的数据。

3.系统结构

税务信息系统主要由一个终端应用系统和操作数据库系统、一个数据仓库系统及基于数据仓库的 0LAP系统组成,处理各种税务征收业务,并提供较强的税收查询、分析功能。它利用TCPI/P协议、X.25公共数据网建立全市税务系统计算机网络,连接市局和各分局。

4.系统的物理结构

系统利用C/S结构实现。数据从各分局计算中心的业务数据库传到同一地点或上级部门的数据仓库里。0LAPSERVER和WEBSERVE:从数据仓库里抽取数据,提供给客户端使用,部门各单位相关人员利用PC机上的分析软件,通过部门局域网访问数据仓库上的数据。

5.系统实现方案

该系统利用 ORACLE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仓库,用局域网,并以WindowsNT作为OLAPSERVER的工作平台。采用TCP/IP和X.25进行分局与市财政局联网。利用ODBC和OLEDB进行数据连接,并利用OLAPSERVER所提供的功能,尽可能使数据访间本地化,以提高响应速度。

五、结束语

数据仓库技术为决策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行的体系化解决方案。本文对数据仓库技术在该系统建立中的应用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建立该系统的理论框架。据统计,美国500强中98%的企饭已经建立了基于数据仓库的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白。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成功的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将会出现。一个完整的决策分析系统数据仓库解决方案集成了数据仓库、联机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信息处理技术,如果这一解决方案得到广泛的采用,必将把决策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冯海霞:基于数据仓库的HR决策支持系统初探,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19

[2]李睿:基于数据仓库的寿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现代电子技术,2006/19

[3]李捷:基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科技经济市场,2006/07

[4]钱开余:数据仓库聚集优化在电力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构想,江苏电机工程,2006/04

[5]何可立:构建南方电网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探讨,广东电力,2006/07

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篇5

(一)人工和机械化仓储

20世纪,我国的仓储管理还处于人工与机械化阶段,无论是在运输、控制还是管理上,主要依靠人力的作用进行,机械化水平还不能满足所有仓储的需求,只能作为人力的辅助作用。在企业仓库管理中,相关机械的操作只能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控制,比如机械手、传送带、升降机等,在操作期间通过行程开关和机械监视器对人工操作进行监控。该阶段仓储模式的优势是在获取存取和搬运中能获得较高的数据精度,但速度慢、重复性高。

(二)自动化仓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仓储管理逐渐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企业仓库可以在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自主的完成控制与独立应用等任务。在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中,仓储管理在自动化系统配置中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完美融合于数据采集、机械设备控制中,将数据和信息更加直观的反馈在主机上,通过对仓库主机进行查询就可以获得仓库管理的信息,比如货物达到时间、库存量等,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随时对资源进行调配。

(三)智能化仓储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自动化仓储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成为了业界人士重点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使企业仓储智能化成为了现实,以巷道式推垛机为主的立体型仓库存取逐渐被投入使用,智能化仓储技术尤其是交通部门和物流中心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智能化仓储对提高物流运输的速度、精度以及智能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仓库各环节管理工作环环相扣,有利于获取信息与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真正实现了企业仓储智能化。

二、自动化仓储管理

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以集中服务为切入点,针对企业仓储管理特点与发展需求进行了节点移动,有利于对仓库各环节管理基本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与检验,有利于对仓储过程中各项工作指令数据进行采集,从而确保仓储管理工作达到标准,提高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仓储采取自动化管理,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完整的物品信息,有利于掌握物品准确的位置,从而提高企业仓储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自动化仓储管理在物品运输、管理,以及最大限度利用仓库空间、及时获得精准数据等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优势。根据自动化仓储管理的特点,可以设定一个多层、大容量的货物存放仓库系统,超过30m高度设置高中低三层面系统,在货物存放有变动的情况下,按照企业发展需求随时进行调整。多层面立体仓储设计大大节省了仓库空间,有利于出入输送机对货物的移动与搬运,从而提高货架层的利用率。另外,自动化仓储管理实现了货品种类、数量等信息的自动核对和记录,企业管理人员只需要对仓库计算机进行查询,就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与数据。

三、自动化仓储管理解决方案分析

自动化仓储管理实质就是在企业仓库管理中,构建一个自动化仓储系统,从而真正实现企业仓储管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自动化仓储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即硬件和软件,完整的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在设计与构建上分为管理层、服务层、监控层以及执行层,解决方案是通过服务层对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反馈,帮助管理层和局域网对物品信息进行核实和检验,利用执行层实现与监控系统的信息共享。管理层主要任务是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以此实现自动化仓储系统货位管理,并进行货物报表查询、货物出入库次数管理、系统故障分析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有利于及时下达指令进行信息传递和交互,实现企业仓库监控管理。监控层作为仓库管理的心脏,主要承担着管理系统指令的控制、接收、转发和分解等重任,平衡企业其他设备执行命令控制。为更好的对信息进行跟踪和处理,需要在执行层对仓储管理各环节执行作业指令,并依次完成各项指令任务。

(一)货存管理功能

货存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建立备品货位明细表、周期库存资金统计表、出入库信息记录表、采购计划表等,建立货物编码、部门、用户编码、库存量等档案,建立运行记录,比如设备故障和报警记录、作业执行情况等。

(二)货位管理功能

为提高系统运行的自动性和灵活性,分析货位安排的合理性,确保货位存取始终处于高层货架受力均衡和高效运行状态中。作业计划功能是接受备品出入库和供应商材料等信息,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单项处理或批量处理作业单。作业调度功能有效的提高了堆垛机的效率,避免因一台机器出现故障而影响企业仓库相关环节的作业,同时预测备品的储存周期,针对推垛机出入库特点,合理的分配货位。

(三)监控系统功能

首先将接收的作业信息、堆垛机状态、故障信息等以动态图形的形式显示在监控界面中,并将接收到的仓库管理系统的作业单转化为指令,村入至待发任务队列中,并向推垛机发送。其次针对企业仓储管理实际需求,通过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封锁某条巷道或者通过指令使推垛机停止和返回。最后,通过计算机屏幕和声卡,系统或者设备故障发生声光报警。部分故障发生后,故障设备会自动停用并封锁,并及时将故障信息传递给仓库管理员,有利于管理员迅速的调整作业计划,避免故障设备打乱正常工作流程,并通知维修人员尽快维护。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知识、技术经济时代,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与发展,就必须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扩大市场发展空间的同时,仓库中备件备品相对增加,这就给企业仓储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自动化仓储管理技术逐渐得到了应用,针对仓库物品的预测存放周期进行操作,打破了传统人工高劳动强度操作模式,大幅度减少了工作量,对缩短物品出入库时间、获取精准、完善、及时的数据信息、提高仓储管理质量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真正实现了自动化仓储管理,积极促进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粮食仓储管理;物资储备;转仓登记

1 引言

我国粮食储存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储备;二是地方储备;三是企业储存;四是农户储粮。从整体情况看,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的设施设备、储存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特别是农户在这方面的状况较差。随着粮食储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减少虫霉危害、降低储粮数量损失,还要防止粮食污染、保持储粮应有品质。为了保护和利用粮食资源,粮食储藏科学技术和管理已向"三低、三高”方向(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和”三化“(装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集约化)方向发展。储存技术方面,伴随科技飞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粮食储藏工作不再是繁重的人工体力劳动,逐步向适应粮食储藏技术现代化发展。一批自主开发、先进实用的粮食储藏专用新技术、新装备,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粮食储存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粮食出仓、入库、检测机械,粮食储藏常规技术如低温储藏、机械通风储藏、气调储藏、化学及“三低"储藏、储粮害虫防治等技术方面。

2 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的建设发展

粮食仓储管理虽不像其它行业仓储管理那样复杂,但其中也涉及到大量的基础数据。购、检斤入库、检(化)验、保管、出库等一系列过程中均涉及到数据统计,处理不当会造成帐目繁杂紊乱、数据信息散漫庞杂等诸多弊病。为加强粮食信息化建设,国家粮食局于2012年7月正式印发了《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该指南明确了粮油仓储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与功能、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以及各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要求、保障措施等。近期目标是在1-2年内,在部分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大型粮油仓储企业基本实现仓储管理信息化;中期目标是到2016年左右,在大部分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建成一批局域网络和广域网络的联网应用,包括远程监管系统、应急保障系统、粮食物流平台等;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形成完善的智能仓储数据库,搭建统一的电子粮食政务平台、电子粮食商务平台、远程监管平台、粮食物流平台。

3 粮食仓储技术流程

3.1 粮食入仓

3.1.1准备

(1)按上级下达的计划制定粮食接收方案,落实好进粮及运输协调接洽工作。

(2)做好粮食接收人员、设备、器材等准备工作,调校各种检验、计量仪器设备,确保使用有效。

(3)清消仓库,按规定铺好通风管道,熏蒸管道,布置好粮情检测设备。

3.1.2登记

检查来粮车辆,核对发货明细表,做好登记。

3.1.3检验

(1)按照质量检验标准,对每批次来粮进行抽样、检验,做好检测结果的登记。

(2)质量品质不符合要求的粮食,要坚决拒收,并通知发货方进行处理。

3.1.4检斤

由两个以上的计量人员对检验合格的粮食进行检斤,填写入库检斤单。

3.1.5入库

(1)保管员对入库的粮食数量、质量进行抽检,并做好登记。

(2)粮食入仓前须先过蹄,入库完成后,及时整理粮面,并全面检查,核对数量、质量情况,填写原始记录。

3.1.6其它

(1)根据粮食数量、质量进行统计结算,做到日清日结,并认真填报各种统计报表。

(2)对入仓粮食,核对数量、质量无误后,在经发货方认可,在明细表上签字。

(3)入库任务完成后,保管员核对粮食入库总数,及时建立帐、卡。

3.2 粮食出仓

3.2.1准备

(1)按上级文件要求或出库通知书要求,制定出库方案,落实好出库等协调接洽工作。

(2)做好发货前人员、设备、器材等工作准备工作,调校各种检验、计量仪器等设备。

3.2.2检验

按粮食质量检验标准,对出库的粮食进行检验,开具检验单。

3.2.3出库检斤

(1)保管员对出库的粮食进行检斤,填写出库检斤单。根据检斤结果和检验单,开具发货明细表,随货同行。

(2)及时组织人员清理散落粮食,保证现场清洁,仓房粮食出清后要立即清扫,清点归堆摆放仓内器材并对损坏设备进行维修。

3.2.4结算统计

(1)粮食出完仓后,结算出粮总量,并对照原始入库凭证,核算分批次的溢余或损耗,按有关规定处理。

(2)汇总发货明细表,以发运和接收双方认可的数量为准,对粮款和费用进行结算。

(3)保管员、会计核对出库无误后,核减库存数量,调整帐卡。

3.2.5粮食出库时,核对运输车,收粮单位和发货明细表,检查一致并登记后放行。

3.3 粮食转仓

3.3.1准备

(1)按上级下达的计划制定粮食转仓方案,落实好转仓及运输协调接洽工作。

(2)转入方做好粮食接收人员、设备、器材等准备工作,调校各种检验、计量仪器设备,确保使用有效。

(3)转入仓库做好清仓消毒,按规定铺好通风管道,熏蒸管道,布置好粮情检测设备。

3.3.2转出方检验

转出方按粮食质量检验标准,对出库的粮食进行检验,开具检验单。

3.3.3转出方出库检斤

(1)保管员对出库的粮食进行检斤,填写出库检斤单。根据检斤结果和检验单,开具转仓明细表,随货同行。

(2)及时组织人员清理散落粮食,保证现场清洁,仓房粮食出清后要立即清扫,清点归堆摆放仓内器材并对损坏设备进行维修。

3.3.4转出方结算统计

(1)粮食出仓完毕后,结算出粮总量,并对照原始入库凭证,核算分批次的溢余或损耗,按有关规定处理。

(2)汇总转仓明细表,以发运和接收双方认可的数量为准,对粮款和相关费用进行结算。

(3)保管员、会计核对出库无误后,核减库存数量,调整帐卡。

3.3.5转出方粮食出库时,核对运输车,收粮单位和发货明细表,检查一致并登记后放行。

3.3.6转入方登记

转入仓库检查来粮车辆,核对粮食,做好登记。

3.3.7转入方检验

(1)按照质量检验标准,对每批次来粮进行抽样、检验,做好检测结果的登记。

(2)质量品质不符合要求的粮食,要坚决拒收,并通知转出方进行处理。

3.3.8转入方检斤

由两个以上的计量人员对检验合格的粮食进行检斤,填写转仓入库检斤单。

3.3.9转入方入库

保管员对转入库的粮食数量、质量进行抽检,并做好登记。

3.3.10其它

(1)根据来粮数量、质量进行统计结算,做到日清日结,并认真填报各种统计报表。

(2)对转仓粮食,核对数量、质量无误后,在明细表上签字。

(3)转仓任务完成后,保管员核对粮食出入库总数,及时建立帐、卡。

4 结语

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始于建国之初,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不断的完善、充实和调整,初步形成了以中央储备为中心,地方储备和农村储备相配套的粮食储备体系。近年来,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与粮食企业实际融合,提高运行效率是我国粮食储备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国家粮食局.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S]. 2012.

[2]张兴田.粮食仓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3,(6):120-120.

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篇7

2.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仓储物流的主要功能是围绕仓库进行作业,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仓储活动过程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一个由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构成的,包括物资入库、库存物资管理、物资出库、物资统计等子系统的动态互动系统。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如下功能模块:仓储业务受理模块、入库作业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出库作业管理模块、盘点模块、报表统计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人员管理模块、财务结算模块,整个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2.1仓储业务受理模块此模块是物流公司用于受理客户的仓储业务或需保存的配送业务和运输业务管理的基础。公司仓储管理人员根据仓储业务申请判定仓储业务的受理操作,为入库管理做准备。仓储业务受理模块登记客户需要对货物进行储存业务的相关信息,以便管理人员做出合理的仓储管理方案。此外,还要有对未安排仓储管理方案的仓储业务进行维护的功能。

2.2入库作业管理模块根据业务受理清单列出入库信息,经过审核确认后,根据客户要求或货物性质选择仓库,并根据仓位占用信息进行仓位的分配,同时修改仓库信息,从而完成实际入库操作,同时生成入库货物明细通知。入库管理可以对入库货物明细通知进行维护管理和打印,维护的同时对仓库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

2.3库存管理模块负责各种物料的收发存管理,实时处理入库作业管理系统、出库作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随时更新库存信息以反映库存的动态变化。该功能模块包括收发存管理、库存状况分析、ABC分类管理和呆滞物料管理等子模块。收发存管理提供某段时间内库存物流的信息状况,随机显示和打印当前的库存量等信息;库存状况分析提供库存中现有量、计划收到量、已分配量、可用量等库存信息;ABC分类管理对库存的货物进行分类管理;呆滞物料管理提供库存积压货物的品种、数量及积压金额,便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4出库作业管理模块仓库管理员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库存情况,提前做好出库准备。一旦确定出库后,以最快的速度生成出库货物明细通知单,同时修改仓库信息和配送业务信息或运输业务信息,完成出库作业,并对出库申请进行审核,以保证出库货物的正确无误。出库管理可以对出库货物明细通知单进行维护管理和打印,在维护的同时对仓库信息或配送业务信息或运输业务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

2.5其它功能模块盘点模块。该模块显示品名规格、品牌、批号、前期库存、本期入库、本期退库、本期退货、现库存等信息。报表统计模块。此模块实现了对入库和出库数据的统计。包括对仓位汇总、费用汇总和库存汇总等的统计功能,并可打印输出查询结果。信息查询模块。该模块可以查询所有物品信息,包括曾经存放过的和现在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信息。为了查询数据的方便,本模块支持按物品名称查询、物品编码、生产厂商名称、生产厂商代码查询,数据动态实时更新。

仓库信息化建设方案篇8

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应该包括医学工程部、维修部及设备仓库的相关功能,实现数据共享及对接,全面实现医院范围的实时数据流转功能。医疗设备信息化就是要实现设备招标、档案管理、安装验收、款项支付、设备效益分析及财务报表、供应商档案管理、故障维修、计量检测及预防维护于一体,实现各数据实时共享互用的系统化,一体化管理。

2系统功能

2.1设备档案管理功能

系统除了应有完备的数据库功能外,能进行固定资产到期提醒及折扣到期提醒功能,还可以进行集中检索或者导入与导出功能,应可以进行相关软件的关联搜索及数据填录与流转,可以关联设备使用科室直接进行对应设备收入统计,进行月汇总自动进行效益分析并生成效益分析报表。还可以在相关设备的目录下新建医械不良事件备忘及处理的情况。在设备数据的建立过程中,可以体现医疗设备招标、安装及验收的相关进程。设备档案系统可以在临床科室设备模块功能下检索汇总各自科室的设备信息,有利于临床科室对科室设备的清点核对及销账并对科室进行成本控制。临床科室可以直接在设备档案管理系统上对本科室的设备进行报废申请,并实时显示处理状态,能实现报废完成后的归档功能。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应包括医学工程维修信息化,可以进行相关状况的挂靠及查寻功能;可以在设备档案的设备子目录下实现新建维修日志、预防性维护保养功能及计量送检情况;可以通过时间导出维修数据或保养数据及计量目录等。在建立设备的档案功能过程中应包括了记录招标信息过程的功能,可以由医学工程部导入excel表格数据或者录入数据的方式,然后再由维修部根据相关的状态进行安装与否的状态确认,由设备仓库进行入库做账与否的确认。

2.2供应商档案管理信息化

在设备信息化系统中增加供应商档案管理功能,可以借用调用数据或者以附件的形式检索供应商相关资质材料,并在系统中与设备数据进行关联。通过在设备档案目录下的设备供应商名下使用附件的形式上传供应商资质证明及产品注册证等材料。可以在供应商名下进行供应商信用评价记录和服务态度记录,并能具有显示和提醒功能,以方便在采购时进行综合分析,实现采购设备的优质化。

2.3维修档案管理及维修保养信息化、系统化

功能直接调用设备档案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在唯一性标识的关联下设备的子目录,用于设备维修档案的维修日志登记及预防性维护保养的登记;可以进行汇总并统计故障次数及维修保养次数;可以实现按日期按设备进行数据汇总列表导出。

2.4设备仓库的信息化功能

设备仓库信息化功能应完善耗材的基础数据外,在目前招标的情况下,还应该对采购计划管理进行流程再造,完善退单功能,在不予采购的情况下可以由采购员对科室订单进行退单处理,在临床功能界面上可以弹出窗口提示采购计划退单的情况说明。一旦采购员确认退单后,退单的内容可以在系统上直接清空,避免了系统重复统计。设备仓库信息化管理进程中,除了要注重耗材出入库的信息化开发,也应加强设备出入库的信息化进程。加强设备仓库信息化建设,从入库时间到出库时间及发票登记和合同编号的关联状态,甚至对支付状态等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信息流程去向及登记。真正实现设备从招标完成、录入系统、安装验收情况,入库到出库,再到档案建立及支付等完整一套的信息全流转。

3总结

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设备的跟踪管理及报损报废的实时监控,实现系统科学分析库存周转率、库存资金占用情况、物资损耗以及物资真实成本的自动计算及设备效益分析等;与财务系统互联,设备采购、领用和支出直接反映到财务,做到账实相符、即时传输和有效管理,达到“可视化”和“精细化”的程度。实现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的信息化全流转,有益于医院的数据统计,为医院运行管理策略提供重要的即时的准确的参数。

上一篇:民事经济纠纷流程范文 下一篇:古希腊科学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