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1-15 08:12:39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篇1

C: 现在很流行数字化这个概念,你认为数字化对广告行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K: 数字化的影响体现在移动领域和社交网络上。在一些国家,移动设备是大多数人上网、互动、交流的主要方式。它对如何接触消费者,并如何从中获得最佳业务成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交媒体是另一个显著的影响。如今社交媒体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补充,而是一个核心平台。在我看来,衡量品牌在移动广告和社交媒体领域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尽可能地给消费者带来价值。以Facebook为例,一个品牌要在Facebook上建立自己的社区,不仅要用管理社区的方法来运营品牌,还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策略提升品牌吸引力。移动设备亦是如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内容来打造特定的体验,以此强化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

C: 近两年消费者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改变的是消费者行为、媒体平台,还是整个行业的生态系统?

K: 我们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电视和数字媒体的广告有效性都在下降,但其实人们花在媒体上的时间和金钱越来越多。吸引消费者唯一的方法是理解他们对品牌的关注点、确保品牌兑现对消费者的承诺。由于信息和时间碎片化,以及消费者注意力的下降,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

其实媒体平台有很多,它们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消费者没有关注到它们。现在是消费者的行为带动了媒体平台在发生改变。媒体机构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结构和能力,以便对客户予以支持。

C: 在过去几年里,在社交媒体方面有哪些做法在你们看来是经验教训,应该怎么做?

K: 在我看来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时,部分公司或者机构没能及时意识到社交媒体的价值。想在社交媒体上发挥影响力,首先需要管理社交媒体渠道,规划社交媒体的内容、促使一个社区的形成,并让用户与品牌保持活跃的沟通。这都不是天然形成的,而需要人为推动。我觉得大多数的商有时候会低估建立社区,及保证社区在运营中为消费者带来价值这个过程的工作量。

C: 过去广告公司里的核心部门是创意,而现在媒介渠道的重要性在上升,你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篇2

关键词:移动电子媒体;媒介依赖;社交网络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101-02

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通讯工具向移动化、多媒体化演变。手机到PAD(平板电脑)再到无线宽带网络,移动多媒体平台不仅成为媒体新闻的信息平台,也成为人们之间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手段。与此同时,“移动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它正在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产生着负面影响。在许多热衷于电子媒介等新鲜事物的的年轻人中,不少人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时间已经占据或替代了其以往的现实社交、信息获取的时间,并对这种媒介产生深深的依赖,媒介使用行为变得和每天的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媒介依存”理论及其内涵

“媒介依赖理论”最初是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于1976年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该理论的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媒介与个人、群体、组织和其它社会系统具有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它们主要通过掌握传播内容的控制权来使受众产生对媒体的依赖[1]。鲍尔基洛奇的“媒介依赖理论”成为此后媒介依赖研究的研究框架。他把媒介依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理解依赖,它包括自我理解和对社会的理解。对自我的理解,如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认识和解释自身的信仰、行为、个性等;对社会的理解指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获悉和解释今日、往昔和将来的事件和社会文化。其次是定向依赖,包括自我定向和互动定向。自我定向如通过接触媒介虚席决定消费行为,决定阅读什么书等;互动定向,如从媒介信息中获得关于如何处理个人关系、社会关系的提示等。最后是娱乐依赖,包括自我娱乐和社交娱乐。自我娱乐如单独一个人通过收听收音机中的音乐节目放松消遣等;社交娱乐,如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观看电影或欣赏音乐会等。

在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提出此理论之前,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已经开始探讨此问题,并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即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 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后来,另一位学者中野牧也用“容器人”这一形象的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 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孤立的、封闭的“罐状”容器,与他人接触时只是容器外部的碰撞,不能深入内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依存更强烈地表现在对网络的依赖上。Alex S.Hall和Jeffrey Parsons在2001年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互联网行为依赖”。他们认为病态的互联网使用会削弱一个正常人的认知、行为和感情功能。在他们的定义中,互联网依赖的人应该具有以下症状:不能完成学、工作和家庭中的基本任务、使用互联网时间越长得到的乐趣越少、无休止上网、性格敏感易怒、不上网时感到焦虑、尝试减少互联网使用但适得其反、不顾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危害而坚持大量上网。

二、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依赖”分析

每一次媒介形式的变革都给受众带来更深化的接触体验,从报纸、电台到电视,再到现在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种移动电子媒介,媒介想方设法地满足用户的一切生理、心理需求,最大程度上用虚拟的方式呈现真实的世界,用户体验被作为媒介接触中重要的考虑对象。电子媒介在智能地延伸了人的各种听觉、视觉、触觉、神经系统等各种感官后,人自身的感官器官就开始变得懒惰了。整天沉溺于其中的人,头脑中只有电子媒介所显示的赛博空间和拟态环境,把现实社会抛到了九霄云外[2]。

于是简单的“电视人”、“容器人”开始向复杂的更立体的“媒介人”转化。随着新兴媒体的普及,特别是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为一体的手机的普及,使得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移动电子媒介带来的是技术的进步和大脑的退步。麦克卢汉说“印刷媒介养成了人们线性的、因果关系的理性思维方式,但却使人不能立体、复合地认识和思考;而冷媒介电子媒介的使用需要人们更多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由此使人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全面、不拘一格。[3]”但笔者认为,正是由于电子媒介强大的信息量使媒介使用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被弱化了,其“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4]。纷繁复杂的媒介让社会媒体使用者减少了阅读,拒绝深刻,懒于思考,热衷于消费即时、肤浅、娱乐化、快餐性的信息。

电子媒介中含有大量碎片化信息与且使用者通常以移动的状态获取信息,这种体验会让肤浅阅读成为习惯,对所有问题的讨论都只是浅尝则止,不做深入探究。快速更新的碎片化信息使信息变得过于杂乱,在这种信息环境中,受众轻而易举地获取各种所需信息,来不及深刻地思考每个问题来探其究竟便又陷入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中[5]。微博是碎片化的典型例子。一条微博最多只能容纳140个汉字,由于字数的限制,一条微博并不能表达完整思想,导致人碎片化、跳跃式地思考,阅者往往还没能完整看到作者的表述,就被外界环境打断或把注意力分散到下一段文字,无法准确理解作者意图,阻碍了全面客观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其次是移动电子媒体带来社交的异化。新型媒介依存症的另一个后果便是使使用者满足于与媒介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真实的人际关系被虚拟的人际关系所取代,从而养成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在这一方面,作为移动社交载体的手机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社交的发展在社会化媒体兴起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手机作为网络社交的重要媒介,已经成为许多人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与传统的PC端相比,移动社交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的创造并分享内容,让网络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个人的现实生活,只要握有一只智能手机,琐碎的生活时间就能被利用起来,用户能随时随地刷微博、网上交友、购物,这方便了用户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同时也极大增加了其使用时间。

美国《时代周刊》与高通公司的联合调研显示,在中国,63%的中国手机用户每隔一个小时会查看一下他们的手机,79%的人一天至少一次用手机联网,而84%的人甚至在面对手机与午餐的选择题时,选择了手机。而当大家面对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面对面的交流急剧减少了。地铁里、公交车上、餐厅里、甚至是在马路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能看到手拿手机低头看屏幕的人。他们通过网络和媒体与任何人交流,他们宁愿与手机里的人对话,却对面对面的交流无所适从。

长期关注互联网的美国心理学家雪莉特克指出,长期沉溺于社交网络或者依赖科技产品与外界联系,非但不能使人摆脱孤独,反而会让人更孤单。更可怕的是,人长期依赖社交网络跟外界联系,以虚拟形象示人,不但让人丧失了跟其他人交流的能力,也失去了认识自己、反省自我的机会。当社会媒体依赖成为病症时,总会不同程度地破坏现实存在的平衡,断开传统纽带的粘连,不仅给自己,也给周围人带来不适不快。

再次,移动电子媒介成为精神麻醉品。美国心理学家拉里罗森研究发现,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美国人中,如果无法每隔几分钟查看一下Facebook,约有30%的人会感到焦躁不安。还有一些人会时不时地摸摸口袋,以确定手机无恙。沉迷于这些微小而顽固的冲动,只能给我们带来稍许慰藉。‘这种宽慰并不令人愉快,’罗森说,“这是一种沉迷的信号。” 据一家市场研究公司调查,以脸谱和推特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会像一样令人上瘾。研究表明,53%的人在无法上网时感到不安。在这些上网成瘾的人中,有40%的人会在无法上网时感到寂寞。还有心理学家提出新的名词:“社交网瘾”、“社交网络症候群”,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通过移动电子媒介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电子媒介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有很多人都做过研究,早在2010年,马里兰大学的媒体和公共议程国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edia & the Public Agenda,ICMPA)的研究表明,美国大学在校生已经对社会化媒体上瘾了。当不得不放弃使用社会化媒体时,他们使用了和戒掉、酒精相同的词汇来描述这时候的感受:戒瘾、疯狂渴求、非常焦虑、极其不安、痛苦、神经紧张、疯狂[6]。以上各种数据都表明,媒介沉溺行为已经对人的精神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再次,移动电子媒介催生狂热的消费行为。Web 2.0和社会化网络浪潮,让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家利用社会网络、在线社区、微博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来进行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服务维护及开拓。不同于以往的电视、报纸广告,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全新媒体营销模式大大提升了营销的效率。

基于移动电子媒介的媒体具有的高度透明性、参与互动性和社交性,受众可以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通过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同时进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社会化媒体并应用该平台发表、分享和传播信息或获取资源,人们在虚拟网络里建立的关系也迅速扩散。这种媒体营销低成本且高效,大众在社会化媒体的“帮助”下,进入了一个没有止尽的消费漩涡中。商品的折扣信息、心得分享、广告充斥着整个社会化媒体的内容中,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便捷的消费平台。以淘宝的各种节日营销为例,商家利用节日的噱头进行打折促销,广告信息提前一个月就在微博上大量传播,或是直接的打折信息、或是隐晦的广告文案、或是意见领袖或微博名人在不经意间发出的软广告,商家的信息都能获得大量转发和评论,最后形成抢购热潮,甚至逐渐形成一种网络现象。

最后,移动电子媒介推进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娱乐狂欢。

梅洛维茨在《空间感的失落》中指出,情境就是信息系统,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维的框架,使人们能够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在移动电子媒介的世界里,全体网民无时无刻不进行着一场巨大的、持续的流行文化的狂欢。大家都会突然像凑热闹一样关注某一社会事件并七嘴八舌地加入评论的浪潮、说着几乎一样的新兴网络语言、分享并转发着各种吃喝玩乐的信息,时不时还会传来一些令人侧目、无从考证却令人津津乐道的流言。这幅“活色生香”的网络景象从来不缺少狂欢的氛围。在移动电子媒介的时代,从来不缺少热点和“奇观”,但它们消失的速度却比想象中都快。“奇观夸大了因观看带来的。它对那些可见之物夸大其辞,吹捧、凸显那些浮面的表象,并拒绝意义或深度。当对象是一个纯粹的奇观时,它只对生理感觉(即观众的身体)有作用,而不影响主体的构建。[7]”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描绘的景象在当今看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书里讲到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一切内容都被娱乐化了。在电子媒介发达的今天,所有的事件最后都以娱乐的方式处之,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8]”。波兹曼的担忧确实以一种更加剧烈的方式实现了。

三、正确认识和使用移动电子媒介

人类在媒介发展的历史中,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媒介使用的权利,在社会化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大众对媒介使用的选择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从印刷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时下以微博、SNS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媒介技术的演变一次又一次地改写了我们关于符号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识,“媒介环境”成为一个指涉清晰的生存景观,甚至上升为一种比现实生活还要逼真的拟态交往语境。尤其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虚拟世界的经验与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恰当地、有节制地使用这种权利反而变得格外重要。这种看似多元的无限开放的社交平台,如果不能控制度,便会促使人走向单一与封闭。因为社交已异化成一种对自我欲望的满足,异化为以娱乐、以发泄、以本能的狂欢为指引的社交。

避免对媒介的过度依赖,首先应深刻领悟媒介作为传播工具的本质属性。媒介是方便人类现实生活的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类完成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促进人类的社会化。任何夸大媒体的作用并沉溺其中都是不合理的。从网络回归到真正的生活中来,发现现实社会的真切与美好,不断增强对媒介使用的自控力,真正做到充分利用媒介而非被媒介左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与其对“媒介依赖”过度担忧,不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怎样提供更好、更稳定的服务,如何在提升人类沟通能力和发挥新媒体辅助作用之间寻找平衡点。蒙田在《论三种交往》一文中曾说:“生活是一种不均衡、不规则、形式多样的运动。一味迁就自己,被自己的喜好牢牢束缚,到了不能偏离、不能扭转的地步,这不是做自我的朋友,更不是做自我的主人,而是做自我的奴隶。[9]”

参考文献:

[1] 庄武媚.微博控:新一代媒介依存症[J].新兴传媒,2011(11).

[2]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4] 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 贡少辉.网络空间视域下的网络沉溺现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6] Simon Jenkins.互联让我们不再对话了么[J].投资者报,2012(22).

[7] 约翰逊费思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8] 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8.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篇3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2015),在30个大类产品中,通过社交媒体“推荐购买”等营销行为,可平均诱导26%的品牌购买,这一数字比一些机构先前测算的10-15%要高,在30个大类产品中有2/3的产品因社交媒体营销直接左右了消费者购买决策。2014年因社交媒体营销而选购某种产品的消费者,要比2013年多出10%。但调查也发现,生活必需品类产品的购买中,社交媒体营销带来的影响最小,只有大约15%的消费者会受它影响,而在旅游、投资产品(服务)等产品上,40%-50%的消费者会在社交媒体上寻求购买参考信息。调查表明:社交媒体营销页面的任何迟滞,都会导致浏览者快速流失。平均来说,一个企业/品牌/产品,只有1.7秒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时间。如果不能在1.7秒内迅速抓住潜在消费者的眼球并激起他们的进一步关注,他们就会离开,且几乎再也不可能回来(哪怕他们在别的地方又看到了这则营销信息)。

进一步研究表明:第一次购买某类产品的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寻求相关帮助信息的概率,要比重复购买者高出大约50%,尽管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数字化营销风生水起,但在接受调查的近百个品牌中,有接近一半仍主要通过线下方式进行营销。尽管社交媒体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像报纸、杂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报道信息,仍具有较大价值,这些内容因媒体公信力等,常能让消费者读完后想了解更多或产生购买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社交媒体营销还会出现更多新特点,有一点可以确定,消费者更容易及时、便利地通过社交媒体,和获得关于某款产品(服务)的用户体验和是否值得购买的信息。

在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变得更加精明、主动与强大,在品牌营销中不再是等待被占领的“阵地”,而是已经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与生力军。这一特征为社交媒体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消费心理方面,中国的广大互联网网民们正在变得更有主见、更易怀疑。有调查表明(2014):消费者认为网络上消费者或第三方发表的评价比品牌厂商自己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超过60%的消费者感觉现在大多数品牌的广告宣传都是在自卖自夸,向消费者灌输他们的想法,很难令我信服,有56%的消费者认为我的需求与感受和别人有很大不同,在选择品牌与产品时,我会更有主见,较少听信品牌厂商的宣传介绍,有80%以上的消费者会经常查看与关注那些由真实用户发表与分享的产品使用体验与回馈,有80%以上的消费者对于从不同管道所了解到的各种品牌/产品信息会比较判断其真实可靠性。

今天的消费者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明白企业的营销策略会干扰自己的消费决策,甚至有时会发起一场“对抗营销”的讨伐。有调查表明(2014):有56%的受访者同意如果一个品牌厂商不断通过各种广告宣传来试图影响或改变我的想法,我会感到厌烦并有逆反情绪这一观点,同时有63%的消费者表示了解品牌厂商的营销手法,总是能轻松、清楚地判断出他们每个广告宣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消费行为方面,有62%的消费者会花些时间与心思去琢磨品牌厂商通过各种广告到底想要传达给我什么样的信息,有55%的消费者会在看电视或上网的时候尽量避开广告(如换台、关闭广告窗口、做些别的事情等)等行为、活动。品牌营销就要借助社会化媒体让消费者通过与社群沟通实现他们的决策。

如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化媒体成为了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信息获取平台。随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多渠道、跨屏等形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人在作为接收端的同时更是内容制造、分享与传播的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将会产生诸如存在感经济、点赞经济、想象力经济等信息交互性较强的经济体,没有交互和对话,就没有品牌影响力,人们在双向互动中理解品牌价值,品牌传播是基于关系链的传播。消费者会生成海量、自发、不受限、非结构化的评论与信息,通过这种行为与方式,消费者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他们现在相互联系,拥有群体的力量与权利。有调查表明(2014):有80%的受访者表示同意如果其他人对我所分享的经历与体验予以关注或有所受益,我会有一种成就感,并愿意分享更多这一观点,有80%的消费者赞同我喜欢与那些有共同兴趣或话题的人建立联系,倾听他们的经验与建议,并积极分享我的看法与感受。这也意味着在社交媒体下企业品牌营销不得不改变与消费者沟通、对话的方式,找出与这些“极富经验”的消费者进行有效互动的新方式。

中国的互联网网民除了乐意与“网上伙伴”交流与分享外,他们也乐意通过社会化媒体的品牌社区与“品牌”沟通与互动。有调查表明(2014):有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如果厂商在设计开发产品时能够提供让消费者互动参与的机会,我会乐于参加并给出有价值的想法。因此基于在线的品牌社区即一群招募的会员在一个以消费者洞察与研究为主旨的在线平台有组织地开展互动,借助各种有效的研究技术与方法获取持续的品牌消费者洞察,有70%以上的消费者同意如果能够有机会让厂商了解到我的意见,即便没有报酬,我也会愿意积极分享我的感受或体验这一观点。通过品牌社区他们正在成为品牌“事实上”的营销经理或顾问。源自消费者的每一条评论、微博和微信或产品测评都会成为网络上的一条永久记录,它们会像官网上自主的品牌信息一样,在百度或谷歌搜索时跳跃出来,影响消费者的品牌选择与态度。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了解与把握这些内容,未来品牌营销将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当消费者感知不到营销对他们的价值和意义时,接受度将会变得低,品牌更易被淹没和忽略。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以社交网络如微博、微信、视频等新型信息分享和即时通信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模式被彻底改变,这些变化加速了市场营销策略蜕变进程。经营者充分意识到互联网时代下营销就是要更多地关注人,关注顾客的沟通方式、兴趣、个性、生活方式及其变化趋势,顺势而为之。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营销,说教性的广告没人听了,单调、乏味、强制推出式的广告没人看了,请人做“托儿”、制造假“口碑”、自吹自擂的传播也很难再有人相信了。具像化,这点很简单,一图胜千言。图片、视频都是视觉性的呈现方式,千万别忽视它们。现在,人们越来越多使用手机查看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你的内容就在他们指尖滑动,只需受众轻触屏幕,也许就能达到营销目标。当然,具象化并不只是“图配文”的形式。想想你朋友刷屏分享的案例,是不是大多是gif和短视频呢。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市场学会 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专家

国内多家财经媒体撰稿人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篇4

奢侈品牌中名气最大的Louis Vuitton,不久前启用了三位草根时尚博主拍摄Mini Bag广告,目的是希望借助三位博主在社交网络上的舆论地位,高效地向大众传达品牌信息。LV甚至将名模艾利桑娜・缪斯(Arizona Muse)主演的电视广告《旅程之约》的导演剪辑版在社交媒体播放。此外,另一个来自英国的奢侈品牌Burberry,也很早就开始在社交媒体做推广尝试,不但经常开展基于社交分享的创意活动,也建立了完整的社交媒体矩阵,包括Facebook、Twitter、Google+、YouTube,当然投入是为了获得更多回报,Burberry在这些社交媒体也收获了几千万粉丝。

当看到LV、Burberry等领军奢侈品牌试水社交媒体,并尝到了甜头,其它奢侈品牌自然也纷纷开始仿效,尝试开展社交媒体营销。根据有关机构对60个奢侈品牌的调查结果,78%的奢侈品牌数字营销部门增加了2012年度社交媒体的营销支出,73%的相关人士表示将在2013年开始增加这部分预算支出 。由此可见,奢侈品牌的社群推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顺应社交媒体潮流

奢侈品牌投身社交媒体,也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传统媒体衰落,甚至门户网站影响力也逐渐减弱,而社交媒体风头正劲,成为最强势的网络媒体类型。奢侈品的品牌价值来源于它的设计、品味、底蕴,要将这些讯息传播出去,才能让大众了解,也才能吸引更多人购买,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报告《The World’s Next E-Commerce Superpower》显示,有近8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奢侈品牌及其产品的更多信息,所以,对它们而言,社交媒体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传播方式。社交媒体具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属性,比如互动、用户制造内容、及时反馈等,奢侈品牌借助社交媒体,不仅可以达成品牌传播目的,还可以搜集消费者评价、在线调研、口碑传播、在线销售,从而达成多元、立体的品牌营造目的。

就奢侈品牌本身的发展而言,轻奢侈成为一种趋势,原先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早就开始转型“飞入寻常百姓家”。各大奢侈品集团纷纷扩张,进驻二、三线城市, 很多奢侈品牌也开始采用快消品的市场操作方式。奢侈品牌的购买者已经不再只是富豪贵族们,还有企业高管、年轻白领、甚至家境优渥的学生一族。这些人通过穿戴奢侈品牌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向人们传达自己的事业成就,重新定义自己的社会身份,甚至有人将购买奢侈品的方式当作对自己辛勤工作的犒劳。这些人逐渐成为购买奢侈品的主力,而他们期望奢侈品牌去做一些大众普及工作,让人们一眼就能认清他们所穿所用的品牌,而社交媒体,无疑是品牌传播大众化的理想媒体。

奢侈品牌的社群设计

奢侈品牌的社群设计,通常与品牌属性一致,借助明星与名人的力量,传达一种奢华、时尚、高端的生活方式,创造一种上流、华丽、尊贵的生活潮流。很多品牌会重金聘请知名导演与模特打造时尚大片,为品牌营造华丽影像。比如Dior的《秘密花园》(Secret Garden)广告,为了唤起大家对经典奢侈的新感觉,于是请了荷兰知名时装摄影师伊内兹・冯・兰姆斯韦德和维努德・玛达丁(Inez van Lamsweerde and Vinoodh Matadin)掌镜,找了顶尖模特儿 演出, 并在社交媒体大力宣传,取得了比投放电视台更好的传播效果。路易威登也擅长此道,它的广告里不但有安吉丽娜・朱莉这样的电影明星,还有昔日拳王・阿里,甚至有曾经的政坛明星戈尔巴乔夫,它的每一张平面广告,都会引发社交媒体的讨论与转发。

奢侈品牌的社群设计,通常利用社交媒体的独特属性,借助社交平台,让目标消费者分享他们自己与品牌的故事,强化他们的品牌归属感与荣耀感。Tiffany在“What Makes Love True”的活动中,了一款APP,让消费者上传照片,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 。在2009年,Burberry推出向品牌经典标志风衣致敬的社交网站,让每个人分享自己与风衣的故事与图像,然后网友可以评选出最喜欢的照片,并转载到其它社交媒体, Burberry借助网友的力量,打造了一个关于风衣的社交图像库。

奢侈品牌的社群设计,会打造专区宣扬品牌推崇的生活态度,这些专区的主题通常与品牌定位一致,并以其为核心,综合相关生活元素,营造一种全方位的生活方式。路易威登针对“旅行”的品牌主张,在网络上打造城市指南系列专区,在豆瓣等社交网站建立小站。Mini汽车也建立了类似电子杂志的mini星球,分享城市生活态度、生活指南,以及音乐、潮流资讯。奢侈品集团LVMH,则打造了一本在线杂志“Nowness”,宣扬奢侈而有质感的生活态度。

奢侈品牌的社群设计,也会在社交媒体设定身临其境的虚拟秀场。通常奢侈品牌秀场只针对小众人群开放,为了扩大影响力,奢侈品牌会借助社交媒体,打造虚拟秀场,并让粉丝观看与互动。Burberry曾举办了一场名为“Tweet walk”的会,借助Tweet平台,让所有品牌粉丝都可以参加 ,粉丝除了可以看到及时的秀场影讯,还可以看到英国人气摄影师迈克・卡斯(Mike Kus)在Instagram的活动报道,Burberry充分发挥自媒体的特质,达成品牌印象的全方位营造。

奢侈品牌的社群设计,会将线上传播与线下体验结合。奢侈品牌在逐渐改变自己的销售模式,以适应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奢侈品牌打造的很多社交媒体活动,除了品牌告知的作用,还有很多是为了直接促进销售,或者将消费者引入专卖店以及电商网站。 施华洛世奇举办了“Kingdom of Jewels”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kingdomof 网站,看到商品信息与城市导览,每个城市也会抽出100位光临零售店的顾客,给予他们一颗刻有城市名称的产品和一个网站密码,凭此就可以登陆网站阅览独家内容 。还有一些奢侈品牌,通过社交媒体活动促使消费者完成在线购买,将social buzz直接转化为真金白银。

未来与反思

未来会怎样?奢侈品牌未来会更加亲民,更加大众化吗?社交媒体会更加红火,还是走向衰落?叩问未来,总是显得扑朔迷离。

不过现在有一种趋势,似乎可以预示未来奢侈品牌的社交媒体化走向。因为社交媒体是一种自媒体,是奢侈品牌自己可以掌控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有的奢侈品牌开始将自己定义为媒体公司 。Burberry就是如此操作的,它的首席创意官克里斯托弗・贝利(Christopher Bailey)说“Burberry现在除了是一个设计公司,还是一个媒体公司”,CEO安吉拉・伦特(Angela Ahrendts)则希望顾客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接触到品牌,都能获得相同的感觉,这些方式可能是科技、活动、社交媒体、销售……是一个综合的方式,她甚至说“你必须创造一个社会企业,如果你不这样做的话,我都不知道你5年以后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由此可见,Burberry除了是一家奢侈品公司,还将自身定位为一家媒体公司,以经营媒体的态度来运作品牌宣传,聆听消费者的声音,并将品牌文化与底蕴,以互动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篇5

传媒翻译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流差异与交融跨文化交流作为国际化发展的必要载体,迫切需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互通,因此出现了传媒翻译。从传媒翻译的角度来看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可以窥见语言文化的发展特点和国际交融,以及由此隐含的政治等实质性目的。这对传媒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减小文化差异性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传媒翻译的现状及特点

传媒翻译普遍存在于社会媒介环境中,起着不同语言间的桥梁作用,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信息性。同时,由于各国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传媒翻译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其中,中国英语、英语外来语以及翻译异化现象为鲜明特征,是促进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方式,而在语言表达上,传媒翻译中大量存在着委婉语、隐喻的运用,以减少文化摩擦和冲突,提高文化交际质量。

(一)中国英语与翻译异化

1.中国英语与传媒翻译

中式英语是自然产生于英语发展过程的语言变体,是英语语言体系中新纳入的重要分支,对国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中国英语是更重于官方规范化的语言,有别于备受争议的中式英语,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美国时代周刊是全球性的刊物,其上就频繁使用中国英语来阐述有关于中国的话题,既保留了中国特色,使海外华侨有了一定的归属感,更趋向于接受美国式的价值理念,也对西方人形成了文化的好奇心理,促使他们接触中国文化。权威媒体上出现了“nail houses钉子户”,“hepingjueqi和平崛起”,“qigong气功”等诸如此类的词汇,拓宽了中国文化的流通渠道,形象生动地解释了词汇的原意。故而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英语是借助传媒的力量对有差别的中西方文化进行社会性的阐释,赋予英语词汇以中国特色烙印,是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融合。

2.传媒翻译的异化

翻译异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丧失鲜活性的语言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迫切需要更加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传媒翻译中的翻译异化主要有音译、直译、直译加解释等策略。“Hexieshehui和谐社会”即采用了音译方法,“a matter of face”面子问题采用了直译方法,而“eat bitterness树大招风”则采用了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异化的翻译不再具备纯正的英语特点,完全引入或杂合的语言表达方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被异国文化所接纳,获取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由此实现了各国文化间的交流。

(二)传媒翻译中的英语外来语

与外文媒体中引入中国英语一般,中文媒体也同样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外来语的引入,在翻译中保留了其原有的表达方式。除了传统词汇,还出现了英语缩略词汇、汉字加英语词汇,以及音译词汇等,英语外来词的一词多义特点广泛存在。例如,NBA、PK、3D、WTO,这些单词被频繁使用,已成为由公众认同而固定下来的表达方式。英语外来语的纳入极大地发展了汉语文化,增强了传媒词汇的丰富性,使词汇更加活泼,也为全方位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然而在看到这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人指出了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冲击力,以全英文字母缩写来替代冗长的汉语表达,是对汉语言的弱化,容易造成这些外来语的泛滥及滥用,并不利于沟通,因而对此持反对态度。

(三)传媒翻译中的委婉语与隐喻

1.委婉语的概念及功能

委婉语是为在交流过程中减少摩擦冲突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在传媒翻译中常用以达到尊重、掩饰的目的。委婉语往往温和而无侵犯性,即使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具有触犯的,也通过正面词语的使用避免了对令人不愉快的事实的表达,而其曲折礼貌的用语也避免了直截了当的强硬对话,对话语者的情感与权利给予了保护。委婉语在传媒翻译中主要表现出两个重要功能,文雅及掩饰。在传媒翻译中,对他国语言的曲解容易造成文化沟通的困难,以及国家冲突等更严重的后果。因而在媒介报道方考虑到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地位,会趋向于选择文雅的委婉语实现国家间交流的目的。The great divide在中文翻译中应为分水岭的意思,但也能够表达离婚的意思,比起众所周知的单词“divorce离婚”就有了委婉的意味,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对人权的尊重。而掩饰功能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通过模糊公众的视线来淡化社会的阴暗面,掩盖社会问题和矛盾。例如,用“industrial dispute工业争端”来表达劳资争端,而不直言矛盾真相,用“watergate affair水门事件”来表达类似的政治事件或丑闻。这些翻译策略都是掩饰功能的体现,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2.传媒隐喻的特征及作用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亦是一种特殊而普遍的语言现象,与文化紧密相连。隐喻的出现,增强了传媒信息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使跨文化交流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有利于文化的实质际。此时的传媒翻译需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可程度,为便于公众的理解,对于一些隐喻表达的翻译需给予特别的关注。而隐喻通常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若不追根溯源则极易误解语义。例如,“hot air吹牛”,不加以考虑就会译为“热空气”,这就丧失了本意。此外,传媒翻译中出现的隐喻还有价值观导向作用,借此宣扬自身的文化思想观念。在政治、娱乐媒体报道中gate一词广泛出现,这就与其西方的文化背景有关,由此产生的表达方式就是灵活运用隐喻方法的表现。

二、传媒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传媒翻译作为一种审视工具,是跨文化交流的有效观照。其中渗透着各国文化的差异特点,旨在强化受众的跨文化意识,减小差异性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促进多领域的交流发展。而当传媒翻译活动陷入权利话语环境,语言就成为了控制社会和权力的媒介,体现出语言文化霸权主义,又受到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在以各种传媒为信息生产与传播媒介的大众传媒时代,各国文化都在传媒环境中得以体现。而传媒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也使得各语言文化的持有者努力构建各自的文化身份。并不只作为忠诚叛逆者的媒体工作者要树立起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国际社会公众也同样需要这一能力。自传媒翻译的相关特征中可以分析归纳出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这有利于拓展交流领域,推动国际社会发展。

三、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通过研究传媒翻译来进一步认识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具有深层含义。传媒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沟通方式,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模式的鲜明反映。从传媒翻译可以看出,语言文化主体间的差异性以及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把握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努力构建平等的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马文丽.传媒翻译中的中国英语.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2(04).

[2]谢竟贤.论大众传媒中的隐喻.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篇6

关于受众

无论是开通一个新网站,还是在现有的媒体项目中新增社交媒体的特别版块,你都必须仔细思考受众。用户是各种社交媒体网站的根本所在。所以评估如下的事项:你的受众是谁?花些时间来定义你的目标市场所在。考虑如下因素:

人口统计学。何种特征能够描述你的市场,如家庭收入、地理位置、年龄、教育、职业或者家庭构成情况?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消费心理学。你的受众还有哪些其他特性?有没有特殊的兴趣爱好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这些可能和工作有关,像IT业,或者与爱好有关,如手工编织。

行为。用户的在线行为是如何透露出他们兴趣的?他们使用特定的产品或内容吗?他们阅读白皮书或者观看视频吗?

怎样让受众参与进来?

让上传和分享变得容易起来。举个例子,对用户而言,给内容评级或者上传图片比用文字更容易表达自己。

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地参与,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浏览者会思索,“这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是不是因为参与意味着成为某个网络社区的一分子?获得反馈?拥有一个可以发言的公共论坛?赢得尊重?被聆听,或者某些其他原因?

允许参与者就网站的功能给你以反馈。在网站发展的初步阶段,这非常重要,参与者会告诉你他们想从你的网站得到或需要什么,以及对那些不能发挥作用之处的抱怨。

引入社交媒体时需要考虑的要点

就网站对用户上传内容的最大接受限度,经过谨慎思索后做出规定,为网站管理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程序。ITtoolbox的George Krautzel指出,这必须谨小慎微,不过也并不意味着它需要在你的网站上成为明白的标注。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做好迎接在公众面前失败的心理准备,因为社交媒体需要一定程度的透明度。对于一些公司而言,这可能很难接受。就了解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你目前所能达到的程度而言,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洞察有关变化的发展。随着网站的发展,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和挑战。社交媒体并不会“建造了它,人们就会到来”。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才会培育并且保持网络社区的扩展壮大。承认构建社交媒体网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需要不断地测试新的方法以改进网站。按照Spiceworks的Jay

Hallberg的说法,至少需要三次以上的尝试,才能够令每个职能体妥当运作。

不同的盈利模式

社交媒体提供了多种盈利模式,包括:

广告。社交媒体,尤其是针对利基市场或B2B市场的,提供了利基营销的机遇。在广告商机中:Banners、赞助、销售线索生成,以及行为目标营销都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第三方出售。

订阅。订阅可以以许多形式出现。例如,它们可以成为附加功能,如LinkedIn的做法;或者它们可以令平面与网络的界限不再那么区分明显,像Engeering News-Record网站一样。

其他的盈利方式。即使面对社交媒体目前的发展以及强大的网络广告市场,许多公司仍未完全开发出可做的选择,如收入份额或附属收入,研究销售以及数据销售(不泄露私人信息的情况下)。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测量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许多市场营销人员还在使用老办法来评估一场营销推广战的影响力。就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因为他们喜欢让不同推广中的评测标准保持一致,并且这也是他们所了解的方法。但是另一个方面,不那么传统的方式也很重要。在这些重要的因素中你必须考虑到的是:

页面浏览率。这是一个既定的指向标,可透视出你对社交媒体所作的努力。

用户参与。这可以依据网站停留时间及发生行为来做测评。例如,每天新增多少条评论或图片?每周呢?每月呢?参与到这些版块中去,用户在你网站上停留的时间有没有增长?

广告商的互动。网站能不能令广告商参与到消费者对话中?媒体实体会顾虑到广告商将得到负面的消费者反馈,但是对话已经发生了,考虑到这些看法就很重要。这些更新的形式让广告商们能够记录下这些迎面而来的事项(公共论坛除外)。注意:对于迄今为止,与读者仍然只有单向交流的编辑部门成员而言,这些也很有用。

收入。与往常一样,评估收入以及正现金流是任何推广战的关键性因素。

成本。追踪由这些工作所产生的成本很重要。记得从广义上来考虑成本,因为这可能和你许多组织所在的地域发生关系。

在你的网站上增加社交媒体可能是个很艰难的决定,最重要的一步是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枯燥无味的网站而言,社交媒体并不是权宜之计。但是许多网络营销人士发现,就扩大接触面、建立联系、向消费者学习,当然,对,还有带来新利润而言,它们是强大的工具。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相关链接:什么是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它具有以下特征: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篇7

为增加阅读量,让新闻传播得更快、更久、更远,增强报纸的影响力,美国每家报纸都非常重视社交媒体。美国报纸在与社交媒体的融合方面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其融合可以简单概括为五个关键词,即吸引、加速、分享、研究、互动。

关键词之一:吸引

每家报纸都在首页醒目位置推荐他们的社交网络地址,并邀请粉丝关注。《纽约时报》在吸引粉丝方面极为用心。比如,只要用户登陆Facebook,分享过《纽约时报》的新闻,该用户的分享信息就会出现在《纽约时报》网站首页右上角的一个叫“latest in mynetwork.”的栏目,意思是“社交网络的最新信息”,而且,用户不仅能看到自己分享的信息,还可以看到好友分享了《纽约时报》的哪篇新闻。这个栏目里有一个“这是什么”的按钮,点开就是一些关于《纽约时报》和社交媒体如何融合的问题及回答,教读者怎样关注,怎样发评论等等,非常详细周到。《纽约时报》助理执行编辑Roberts说,《纽约时报》的Facebook页面尽管不会成为一个出版平台,但将成为《纽约时报》出版战略的一部分。《纽约时报》将很多Facebook项目分给多人,如主页交给新闻部。编辑将决定哪些内容放在显著位置,还有如何更新。用户可以通过Facebook直接获取信息,或点击来到。

《华尔街日报》在首页也有一个栏目, 叫“most popular on Facebook”,意为“在Facebook中最受欢迎的内容”,列出当日转发最多的四篇新闻,最多的分享达4000多次。还有专门的按钮,邀请读者成为Twitter的粉丝。美国报纸就是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吸引读者成为好友和粉丝,增加报纸的人气和关注度。

关键词之二:加速

社交媒体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所谓“碎片化”,是将完整的东西分成许多零碎的小块。有学者提出了“碎片化”的4A优势:Anyone,即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传播权;Anything,即信息内容的多样化;Anywhere,即信息的多渠道性;Anytime,即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社交媒体将“每日新闻”变成了“每秒新闻”。

遇到突发新闻,报纸往往最先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有时只是一句话,之后才有链接指向报纸网站。笔者比较了一下日本地震和海啸的新闻,在Facebook最快的是《华尔街日报》,时间为3月11日,比《纽约时报》早了10分钟。《今日美国》晚了一个小时左右,《洛杉矶时报》则晚了两个小时。《纽约时报》第二天见报的版面,前一天下午或晚上就已经在Facebook上,比如刊登“拉登被杀”的版面,Facebook的粉丝前一天就能先睹为快。

关键词之三:分享

社交媒体虽然用户分散,内容简短,但其移动性、即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更容易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一种聚沙成塔的力量,也有人称之为“病毒式”传播。

美国报纸网站上几乎每篇新闻、每张照片、每段视频旁边都有很多社交媒体工具,读者可以很轻松地一键分享,信息就永久储存在了个人主页上,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查看时就自然进入了某家报纸的网站。更重要的是我分享,我的朋友可以分享我的,朋友的朋友还可以继续分享,如此裂变式传播,会让一条信息传播得更久更远,极大地增强报纸新闻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报纸也会通过分享的规模来摸清读者的口味,比如《华尔街日报》某天在Facebook上转发量达4000次的新闻,无疑就是这家报纸当日的热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关系已经成为未来媒体重要的价值体系。他说:“过去我们媒体的价值体系是内容为王,但在现在,仅仅靠内容是不够的。打个比方,看到一则户外广告,你未必会相信,但是假如有几个朋友都向你推荐这个产品,你就会有了解的欲望。这就是关系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信息本身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必须架构在关系之上才会产生更大的作用。微博中的关注和被关注就产生了关系,而这种关系将传播无限放大。有人说‘你被十万个人关注,就等于你办了一家都市报’,虽不准确,但意思没错。”

关键词之四:研究

每张报纸都有一个官方页面,同时每张报纸又都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频道页面。比如头条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政治、言论、读书、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等,都设有单独的页面,拥有各自不同的读者群。编辑可以通过一些数据研究,了解读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等等,并在和他们的互动中了解他们的阅读口味和购物倾向,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报道内容和广告策略,做到知己知彼。

比如,《纽约时报》除了Facebook主新闻页面外,文化、体育、政治等各个板块,也有专门的编辑负责管理。《纽约时报》助理执行编辑罗伯茨(Robeys)要求编辑有一整块时间管理Facebook页面,同时思考如何积极地与用户进行联系。目前已经向两个页面投入很多,一个是电影,另外一个是百老汇戏剧,有两个编辑负责主题制作。尽管有人在质疑,这么做是否值得,但罗伯茨认为这非常值得。目前,很多媒体都用专人来承担在Facebook上进行回复和过滤的工作,人手也比《纽约时报》多。今后,《纽约时报》也将有更多人投入到上面,因为这不是包袱,是拓展新领域的机会。《纽约时报》还非常重视独特内容制作,用独特的内容吸引独特的读者。报纸在和社交媒体融合时正在注意针对目标读者,有的放矢。

关键词之五:互动

通过社交媒体和读者互动的方式很多,征集线索、征稿、问卷、调查等等。比如,今年3月28日,《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辑给读者写了一封信,说明网站收费事宜,发在Facebook上,很快就有几百条评论。从中,《纽约时报》可以迅速了解读者对网站收费的看法。目前,有超过45万的用户选择用Facebook账号发表评论。

很多报纸的记者编辑都有个人的工作微博,粉丝众多,经常能从中发现鲜活的新闻线索。《纽约时报》助理执行编辑罗伯茨称,受益于社交媒体,不仅仅在于流量增加,他更关心社交网络可以使其与读者开拓更多个性沟通方式。《纽约时报》已经有一两个记者如布莱恩-斯特尔特开始使用Twitter获取信息。布莱恩・斯特尔特很聪明也很灵活,现在大受欢迎。他主要关注电视和媒体方向,粉丝们认为其提供的信息很有质量。他还用Twitter为博客文章和长篇报道作辅助,有的在网络版上,有的则发表在印刷版中。无疑,布莱恩-斯特尔特的方法正在给其他记者带来启发。

一些征集的内容会出现在报纸版面上。比如,《今日美国》曾在Facebook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你准备看奥巴马今晚关于利比亚问题的演讲吗,要是看的话,请把你的想法和观点加上#tellusatoday告诉我们,我们会选择一些观点见报。编辑查看反馈情况,在搜索栏键人#tellusatoday就可以搜集所有观点。和社交媒体融合后,报纸不再仅仅是一张新闻纸,而变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仅是记者编辑在办报,读者也能随时随地参与报纸生产,而不是被动消费新闻。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篇8

编者按: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媒介融合之势日渐突出。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当代传媒教育拓宽了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类高校转变传统教育理念、突破办学体制壁垒、开辟传媒教学新领域、掌握教育主动权,成为其教育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南京师范大学面对媒介新技术的挑战,在传统教育理念支撑下,开辟了当代传媒教学新领域,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注重国外先进培养理念的借鉴,在融合中寻获机遇,打造出新时期传媒高等教育的全新品牌。本期我刊记者有幸采访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顾理平院长,他执着严谨的学术精神和长期坚守的工作热情,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近顾院长,感受他卓尔不凡人格魅力的同时,体悟全媒体时代我国传媒教育的新发展。

顾理平:男,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法学研究专家,是教育部全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委员,我国大陆新闻传播法学拓荒者之一。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问题研究”等科研项目近十项,在《当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开设学术研究专栏,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新闻法学》《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隐性采访论》等个人学术专著九部。多次担任江苏省运动会、江苏大学生艺术节、江苏中外大学生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文艺晚会的总撰稿,获评全国及省市各类新闻、散文、影评奖项近百次。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顾院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我刊访谈栏目。受新媒体影响,我国高校在教学模式及办学理念上较之前有很大的转变和创新,请您谈谈贵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转变与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顾院长:你好,很高兴接受贵刊采访!2015年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而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历史则已长达51年,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从2005年开始,为适应社会发展及传媒行业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的理念和做法包括这样一些内容:顺应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确立了“造就顺应媒介融合趋势,有思想、有创意的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学生“树立学之态度、立勤学之精神、培用学之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基础。这一理念具体分解为“一二三四”的思路,即:确立以学生自主创新“一个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维支撑”;强化学、研、产“三位一体”,做到技能学习、创新训练和社会服务贯通;树立发展观、整合观、互动观、职业观“四种观念”。

根据上述理念,我们对新闻传播各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规划。打破专业壁垒,整合教学资源,将各专业课程及内容设计成四大模块:公共基础型、专业方向型、综合模拟型、创新拓展型,形成“四级递进”的培养结构。突破时空束缚,贯彻开放理念,实施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现学科内部开放和传媒业界开放,打造“两翼开放”的共享空间。顺应个性发展,融通媒介形态,进行“立体复合”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多元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宽口径就业。

为了增强教学活力、提升人才质量,我们加强了与业界的合作与融通:将新闻生产流程引进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课堂内,聘请传媒业界精英担任兼职教授和业务导师,充实师资队伍,优化教学内容,对接传媒实践;课堂外,通过与媒体共建实践基地,进行嵌入式教育和实训,培养学生具备与社会真正接轨的知识体系、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服务社会生产过程中培养人才,提供高水平专业产品。倡导“依托科研活动,带动教学创新”,将学生参与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训练,为政府、媒体、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形象设计、调研报告、宣传产品等,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达到科研反哺教学,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记者:融合发展是我国高校当前发展的基本态势。贵院很注重与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知名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术合作交流情况以及这些学术交流合作对贵院的学科建设及学院发展有何促进?

顾院长: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既倡导埋头干事,也注重抬头看路。埋头干事,就是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奋力前行。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已跻身“全国新闻传播教育第一方阵”(方汉奇教授语)。与此同时,我们也敏感地意识到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带给新闻传播业的革命性影响,充分意识到融合发展对我们事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首先,我院通过教师的访学进修机会,去境外著名新闻传播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我们先后有多位教师赴美国的北卡罗莱那大学、弗罗里达州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进行访学;其次,也强调与国内著名新闻传播院校的交流合作。目前,我们有多位教师参与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大学的一些科研项目。另外,还通过举办各种高层论坛、研讨会或学术讲座,拓展学术视野,例如2014年举办的首届民国新闻史高层论坛,我们邀请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著名的新闻传播研究专家共近100人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仅2014年一年,我院就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唐绪军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复旦大学童兵、李良荣教授、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陈清河教授等一批著名学者来校开设学术讲座。这些专家学者在学术交流之外,还从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对我院的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建言献策,我的体会是:金玉良言,长期受益。

记者:贵学院与英国斯特灵大学签署了合作培养研究生协议,贵学院在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措施或方法?您作为教育部全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委员,依您看,西方国家在传媒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顾院长:合作中开拓眼界,融合中寻获机会,在人才培养中,我们十分注重这一点。除了英国的斯特灵大学外,我们还和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大学签署了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协议,近年来每年都有3~5名研究生去那里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学。2015年,我院又与台湾世新大学签订了合作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的协议,双方将互认学分。下半年,预计有30名左右的学生将去那里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除了与这些大学合作培养学生外,我院在研究生培养中重点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第一,关卡前移,选好生源。在研究生招生阶段比较重视知名高校(985高校、211高校)保送生的接收,目前接收的保送生已超过录取计划数的50%。保送生在本科阶段优异的表现会让他们在研究生期间获得更大的发展可能;第二,团队培养补足养分。优秀的导师固然可以指导出优秀的毕业生,但团队的合力一定比单兵作战效率更高。所以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强调导师为主,团队协作,所有的导师是所有研究生的导师,所有研究生也是所有导师的学生,学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求教于任何一位导师;第三,论文写作融合项目。这里的项目包括两类:研究生自己申报主持的各级各类项目和参与导师们的项目。这种方法让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既有科学性,又有紧迫感,收效明显。在本科生培养中,我院严格按照如前所说的“四级递进,两翼开放”的教学体系,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多年的追求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界和业界精英,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唐绪军教授、中国新华电视网总编辑兼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副院长崔保国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教授、江苏省记协主席周世康先生、新华日报社社长周跃敏先生、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肖泉先生、凤凰传播集团总经理周斌先生等。

基于中西方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各自的措施和追求,彼此取长补短,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坚守专业主义精神,这是中外所有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任务。

记者:您被誉为我国大陆新闻传播法学拓荒者之一,我国新闻传播法学领域最早的和成果最丰富的研究专家之一,您能给我们谈一下如何界定这个学科?面对媒体融合发展,新闻传播法学问题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顾院长:首先,新闻传播法学是一门独立的有自身学科体系的学科。和任何一门科学规范的学科一样,新闻传播法学有其独特的学科体系和既定概念内涵,这也是一门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同时,新闻传播法学具有鲜明的交叉学科特点。顾名思义,新闻传播法学具有新闻传播学和法学的学科背景,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它的背景又不仅限于这两门学科,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甚至哲学等都是它的学理依据和科学背景。总体而言,新闻传播法学是新闻传播学之下的一门子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探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个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问题。其最主要任务是为我国的新闻传播法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学理支撑。

众所周知,作为我国新闻法治主要内容的新闻立法,从提交全国人大讨论到目前已逾30年,其间风风雨雨起起落落,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又再次成为热点问题之一,但一个基本事实是,迄今为止我国的《新闻传播法》尚未出台。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中国《新闻传播法》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我认为,理论储备的不足是其中的关键一条。新闻立法从宏观上涉及到诸多权利义务的平衡问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广泛领域,也涉及到诸多敏感问题,这些问题在法律条文中如何明确表达,只有在理论上、学术上探讨成熟以后。而这种理论的、学术的探讨主要仰仗新闻传播法学。但一个客观的现实是: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法学初创并被人们重视的时间也就二十余年,诸多在新闻立法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还未从理论上获得科学合理的解释和支持,这也当然地导致新闻传播法的相关条文难以有准确的规定。我一直认为:理论研究应为法规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而非法律和政策制定出来后提供解释。前者是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职责所在,后者是新闻从业者的宣传任务。新媒体的发展和媒体融合的趋势,为我国的新闻传播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但是,新媒体也好,网络世界也罢,所有的这些都不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世外桃源,人们在虚拟世界的一切言行,依然要受到现实世界政策法规的调控规制。所以,新闻传播法学研究者未来的重要任务,除了从宏观上继续关注新闻传播活动中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外,便是关注网络法治,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和公民的权利义务关系问题,防止新类型侵权行为的发生。

记者:如今,社交媒体日益活跃,这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我国的相关规章制度应该怎样管理新闻媒体?

顾院长:我们应该以欣喜和欣赏的态度对待社交媒体的日益活跃,同时,应本着“事后追惩”的法治理念规制因此出现的问题。社交媒体的发展带给整个社会及其成员的影响令人难于估量。小而言之,人们情感的分享、信息的传递、感情的联络……在社交媒体的作用下显得十分方便和快捷;大而言之,社会文化的积淀和传承,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坚持与更新,都与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社交媒体发展的欣喜和欣赏态度,实际上是人们对信息时代社交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一种主动接受与融入,是现代人社会化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

上一篇: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 下一篇:投资的合作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