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代建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9 07:23:49

建设工程代建管理

建设工程代建管理篇1

关键词:代建制;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代建制是一种由项目出资人委托有资质的项目代建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按照建设项目工期和设计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1、工程建设的代建制1.1代建制的概念 代建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代建人制度”,即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机构作为代建单位,由项目代建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项目建成后移交给项目使用单位。其作用是体现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职能的彼此分离,可以有效避免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行为,以及“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的目的。1.2代建机构的职责 代建机构职责的设定是推行代建制的重要内容,或者说,明确代建机构职责是推行代建制的重要环节。按照“尽量全过程负责”的原则和工程项目使用单位的运行要求,主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概算的编制工作;按照投资主管部门下达的投资计划,组织项目施工图的设计与审查,编制项目的总预算,并报投资主管部门核定;负责项目招标投标的组织、监理的委托、合同的签订与规范履行细则、质监的申报、安监的登记、开工报告的报批和施工的报建等施工准备工作;负责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的协调和监管,对投资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的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工作进行协调;组织编制项目的结算和竣工决算,并及时报送有关单位或部门审批,组织有关单位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办理产权登记和资产移交手续等。

2、建设项目组织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代建单位成立的注册资本标准

现在的代建单位成立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代建单位成立的注册资本规模要求不明确,这些单位成立的标准较低.注册资本仅需要几十万元.多的也不过数百万元,远远不能保障代建单位所代建工程发生重大问题时,投资者对代建单位的资金追偿。

2.2 代建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代建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处于不平等状态,虽然代建单位与监理单位存在合同关系,但是在实施时却会完全变了样.监理单位不是根据监理合同对工程实施监理,而是根据代建单位的指令进行监理。代建单位为了多从投资者处多获利与承包商合伙将监理架空,监理单位的作用被大大降低了。

2.3 代建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督问题

在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单位有人监督.代建者由谁监督,乱投资怎么办7虽然名义上代建单位由政府招标确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程的专业性强,很少受到监督。因为相关责任不清楚.责罚未具体化.未能影响到代建单位的工程承揽,以及个人再执业等问题 代建单位的投资随意性比较大。

3、建设项目“代建制”现状

3.1 代建单位注册资金少,存在有权无责现象

目前的代建单位,仅需要很少的资金就能成立,当因代建者原因工程出现问题时,因代建者的注册资金很少,以及有限公司的法律原因,投资者根本无法从代建者处取得足够赔偿 代建单位也就无法承担相应责任。形成了代建单位有权无责的怪现象。作为竞争主体的企业,应当拥有相应的权力,承担相应责任,代建单位要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甚至要求某些领域、项目需要无限责任公司,这个班子对项目规划 设计、建设实施、直至生产经营以及投资风险负责任。因此 代建单位的成立可以采取股份制,公司的注册资本需要几千万或者数亿人民币。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代建单位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去投标.并且.在工程投标时需要代建单位缴纳履约保证金或者银行的履约保函,可以防止代建单位恶意侵吞工程款,当代建单位被处罚时,可以追缴给代建单位心理压力,使其时刻想着工程质量等问题 保证工程按预定计划实行。代建单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经营权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对经营人员的资质要严格控制:包括在本行业的从业时间、工作经历、学历等。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既满足了在代建工程招标时要求的缴纳工程保证金的要求,又可以满足工程项目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同时,又具备了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层监督。将经营者的简历 经营业绩、信用记录、任职资格评价等存档上网,建立职业经营者市场,形成人才筛选 流动竞争的市场机制,要使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和企业的经营难度、经营业绩真正挂起钩来。

3.2 在建设市场中,监理与代建单位不平等

代建者处于投资者和工程承包者之间的地位,既想从投资者处多获得资金.又想向承包者少付资金,使得自身多获得资金。特别是国有或集体投资建设项目的代建单位,与施工单位相互串通,暗箱操作、有意变更设计,增加投资、允许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或者对于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不予深究,反过来却要监理“签字认可”。面对种种不合理的要求,有些监理单位并不敢于理直气壮 坚持按照规定和合同进行监理,为了收到监理费,只好委曲求全。监理的服务不是无原则的。维护监理的独立性,是监理的立业之本。当监理单位与代建单位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时,监理单位才可能对代建单位的投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理组织开展公正的监理活动,维护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是以其相对的“独立性”为基础的,监理组织应当根据监理合同而不是业主的指令来开展监理活动。建立代建者、监理、施工单位三者之间的相互约束的监督机制,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主要设备、材料的选择上均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制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一方说了算的现象.是从源头上治理建设领域腐败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3.3 代建单位的责任难以得到追究

代建者对所的项目并无直接的财产终极所有关系,一些利欲熏心的代建者总是处心积虑地限制竞争者的介入,利用掌握预算编制、招标的权力.实现权力寻租,通过对特定招标对象的格外关照,谋求个人或小群体利益最大化。当代建工程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代建单位的责任是几乎不能够进行追究,代建单位可以轻松到其他地方接着进行代建工作,或者仅仅是很轻的处罚,对代建单位的经济利益没有触动。除了建设单位管理经验不足这个浅层因素外,关键是缺乏有效的投资监督约束机制。政府投资管理部门、财政 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对项目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4、代建项目管理措施

4.1 对工程项目分等级

工程项目根据投资额的大小分成不同的等级,代建单位由自身资金状况来选择承包代建项目。代建单位注册资金在什么范围可以什么等级的工程。

4.2 改革监理单位的选择过程

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由出资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监理单位的职责不仅仅是对设计、施工质量的监督,还应该包括对代建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督。监理要树立为投资者、业主服务的意识,从节约投资优化设计到工程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仔细考虑方案为投资者、业主把关。要以一个独立于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单位的第三方组织来监督管理工程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

4.3 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发生责任事件时不能一走了之,应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委托关系中存在委托人与人效用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 合同不完全的因素,会导致人道德风险,造成寻租。解决办法:一是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报酬制度,让经营者绩效与报酬挂钩.使其获得部分剩余索取权;二是强化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要规范竞争秩序、提高竞争效率、杜绝浪费,就得对开支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的全过程实施全民监督。公开的预算听证 预算修正和相关的公开的新闻报道.迫使相关方慎用纳税人的每一分钱 减少利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的机会和条件。维护市场的统一性自由性、竞争性和公正性。

4.4完善监督机制和程序

完善监督机制和程序.现代监督制度的核心 应当是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以公民权力制约政府权力、以社会权益制约国家权力的长久机制,在机制系统中程序至关重要。没有明确的程序,监督不仅难以落到实处.还可能带来不良后果.行使监督权必须遵循依法监督原则。要充分发挥政府代建项目的上级主管部门和项目使用单位的积极性,通过代建合同约定其责权.使之与代建单位既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二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各主管部门包括各级发改委财政厅(局)、建设厅(局)、纪检、监察等部门对代建单位的管理职责,切实加强对代建单位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加强法制化建设.规范大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立法管理,同时对现行合同法和企业法 公司法进行补充和修订.同时对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单独立项规范。

5、结束语

总之, 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实行代建制,代建人在资金拨付、工程决算、竣工审计等方面受到严格的监督;同时,代建人与建设方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有效遏制建筑工程中的腐败现象,因此,加快推进工程代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建设规模、节约投资、保证工程质量,而且对推行社会化专业机构管理工作、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效益,全面提升建设管理的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放,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代建制[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1.04

建设工程代建管理篇2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满足现代公路行车速度、载重量的需求,我国加大了道路改建与建设。在这良好的发展机遇下,公路施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针对现代公路设计标准的提高以及公路建设施工新方法的应用,公路施工企业必须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入手,强化施工管理工作,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标。为了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企业应从管理工作的分析入手,强化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同时根据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特点加强各分项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与执行,以此实现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构建。

1 关于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探讨

随着现代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展,我国公路施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但是传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能够提高我国公路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传统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加快了企业自身管理体系完善的脚步。同时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还为了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强化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监督与项目管理。通过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保障公路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目标。

2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重点

2.1 明确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目标,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针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特点以及管理要点开展施工管理工作。通过对管理内容、目标的明确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指引方向、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首先,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特点对管理工作进行分项。根据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等管理内容确定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目标与内容,以此促进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管理内容确定管理工作重点,以实现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最终目的。以下就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重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2.2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探析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首先,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工程设计文件确定管理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以材料控制为基础、强化技术管理与施工工艺控制,以此实现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对路基、路面施工用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招投标采购作为基础、以进场检验作为重点、以使用前复核作为关键保障公路建设施工用材料符合使用要求。同时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因素开展相应的控制与管理。例如,针对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设备因素开展设备养护规划与操作管理、针对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工艺因素强化工艺技术管理等。以现代公路建设施工预防性质量管理理论指导质量管理工作,预防质量通病、质量问题的发生。将质量控制作为公路施工建设施工管理的中心开展管理工作,为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企业市场口碑奠定基础。

2.3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成本管理的探讨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施工成本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公路建设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通过成本控制能够使企业在工程建设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构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特点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以此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根据成本控制管理的目标,巩固建设施工企业应首先对材料采购进行强化管理。针对材料采购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招投标方式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同时,注重材料进场的符合与检验。通过质量检验、数量复核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还应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进行成本控制与管理。以公路施工进度为基础科学的进行施工场地规划与进场材料规划。以场地规划的有效实施减少材料、设备二次运输造成的成本增加。根据工程进度规划科学的规划进场材料数量能够减少材料堆放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另外,施工企业还应根据公路施工特点进行成本控制的完善与管理,以此有效降低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4 针对设备管理重要性强化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设备管理

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针对设备管理工作对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的影响科学的进行设备管理工作。以根据施工进度为基础的设备养护确保施工设备完好状态。以施工进度为基础的设备租赁实现设备租赁成本的最低化。通过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另外,针对现代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企业还应针对设备操作对质量的影响进行强化管理。以摊铺机为例,在路基摊铺过程中应注重摊铺厚度的控制、对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应注重熨平板的矫正与预热。通过科学的设备控制与管理保障公路建设施工质量。

3 强化人员管理与安全管理

在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中,人员管理是影响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管理工作有效执行的关键。因此,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人员管理与控制。以完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为基础,使公路工程建设过程能够在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管理目标、同时,为了保障人员稳定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还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完善的福利、良好的发展空间作为基础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稳定性,促进公路建设施工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另外,可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特点,施工企业还应在管理工作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以临电、设备操作等作为重点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避免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电力事故、设备操作开始鼓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处理费用。

结论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看出,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由于传统粗放型管理使得我国公路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就需要公路建设施工企业以公路工程施工特点为基础,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指导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工作执行保障公路建设施工质量、保障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从管理管理工作的执行的分析入手,了解企业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以此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重点[J].路桥建设,2010.5.

[2]邹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成本控制探析[J].路桥施工与管理,2010.9.

建设工程代建管理篇3

关键词:现代化 水利工程 管理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介入,使得各行各业都把其列于行业必需的装备。工程建设管理随时代技术的发展,也逐步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转向为现代化管理。相比较传统的经验管理而言,在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加强骨干性工程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加强对于现代化手段的运用,配置相应的硬、软件设施,建立通信传输、信息采集、计算机网络、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利用通信、计算机、图文视讯和遥测遥控、程控交换等现代技术;实现水情、施工建筑物的自动控制、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水利工程视讯异地会商、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等。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状况

纵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前期是以人工管理模式为主的,主要是以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以传统的通信手段、机电设施为基本技术手段,主要是靠人工观测工作方式,对工程建设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图表绘制、数据,以人工的方式进行计算,合理的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同时也要求完成水情、工情调度指令。从总体上讲,完全的以人工为基础完成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的管理工作。不过从上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初步应用通信、计算机技术,但从应用的情况来看也只是作为一般的辅助工具,并没有从实质进行推广。从具体的情况来说,并没有摆脱对于传统经验型管理模式的依赖,更多是用于通讯联络、文字编辑、图表绘制等工作,应用的最大程度也只是作些简单的编程计算。由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因此不能使其系统效益得以充分体现,从整体上降低了先进技术的能力。

二、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基本解决方案

工程建设管理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由国家规定,但从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角度来讲,并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也没有在行业内形成固定的模式,没有制定具体标准,从实际操作上说也不能进行量化。从这个实际出发,制定临时(建设期)与永久(运行期)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目前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做的事情。

工程建设管理并不孤立存在的,从长期的工程实践得知,现代工程管理也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经验。所以在建设现代工程管理模式的时候,应该结合以往积累的工作经验,把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程管理当中,对于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要通过对比选择最合适的,最终构成一个性能稳定、实用性强、技术先进、系统开放、扩展灵便、质量可靠的管理操作控制现代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综合处理各类业务,方便资源共享、信息交互,以强大的网络服务环境,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系统化。

现代化管理系统是通过对现代的通信、遥测遥控、计算机、图文视讯等技术的统一、协调运用,并配以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实现传输,依托高效的计算机网络,集中的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实现远程监视监控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把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动化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从而提高整体的效率。

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依法规范项目法人职责

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对项目至关重要,针对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进行考核管理,建立相应的制度,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其行为。防止恶意低价中标行为,推行合理低价中标,加强对评标专家和招标机构的管理,遏制违法分包和转包的现象。

2.提高监理人员素质,积极推进监理改革

工程监理人员是以外部的监管来提高施工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积极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人员综合性工程咨询服务业务的素质,以此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体制改革,真正提高监理人员和监理企业的活力。

3.健全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核心质量,因此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要严格遵循勘察设计的有关条例及规范,为此,施工单位要将施工图纸的审查制度全面的建立健全起来,以防设计人员随便变更设计图纸。

水利工程建设的现代化管理需要一支专业、敬业、高效的质量监督队伍。质量监督部门的职责是代表政府对工程参建各方进行强制性监督。优质工程评审和工程建设评优的工作需要全部转由行业协会来履行。因此,只有加强质量监督队伍业务培训,提高其法律法规的业务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质量监督要不断完善其监督体制,采取“上级监督下级”或“谁验收、谁监督”的原则履行其进度职责。

4.整顿规范水利建筑市场,广泛融资

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信用体系;加大对项目法人等市场主体的监督力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同体”回避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衡机制,同时对工程分包进行规范管理;严格管理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资质,强化市场的准入及清出制度;严格执行三项制度标准,健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检验进场的产品、材料、设备的质量,严禁不合格产品混入施工现场。

四、总结

简而言之,社会生产力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的建设想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及时开展现代化管理,跟上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水利工程建设做到与时俱进,水利工程工作者才能真正的适应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利,翟伟奇.浅谈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2]刘湘宁.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法规汇编[G].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建设工程代建管理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代化;精细化;建设

0前言

近年来,为了满足防汛排涝、农田灌溉以及城乡供水的需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传统管理观念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管理诉求,因而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也逐渐被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但是,受到制度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产生了相应的制约。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益。

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

1.1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概念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及管理诉求,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质量及效益。管理现代化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既包括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管理,也包括管理方式和思想层面的现代化。借助现代化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应用空间。制定规范的管理标准,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并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使水利工程处于动态管理界面,提高其管理质量和效率。

1.2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概念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具体而言,即在水利工程常规管理界面内,对水利工程管理进行细化和深入,使管理工作贯穿于水利工程方方面面,以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营及管理成本,并有效避免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水利工程综合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养殖等[1]。

2水利工程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目标

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深化,并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对其运行和管理情况等进行梳理,并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编,然后在该基础上对数学模拟系统进行构建,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进而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等进行合理应用,构建实时水情工情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动态远程监视监控系统等。借助公共通信传输线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信息存储管理和在线分析处理等,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进行安全评估和预测预报,及时掌握工程运行状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合理调度。

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内容

3.1建设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对水利工程各项工作起指导作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相关负责人要结合具体水利工程背景,将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加大水利工程的改革力度和广度。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注重人才管理,在管理体制建设中,注重人才引进、人事激励和人才分配等方面的创新及改革。同时,对具体的设备维修体制和检测体制等进行完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及水平。

3.2改革管理设施

1)监视系统建设:构建视频监视系统,对河流流势、闸门和大坝等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监视,能够有效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并及时对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从而更好地执行防洪调度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等具体工作。建设监视系统的过程中,确保监视点充备,对其进行合理布局,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使水利工程监视更加全面,并具备实时性。2)监控系统建设:监督系统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它能够借助制度方面的优越性,及时发现水利工程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并加以控制和解决。同时,要对具体的视频监视系统进行完善,并对河流水势、大坝和闸门运行情况等进行明确掌握,达到良好的水利工程监督监控效果。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在监督系统中,对监控点进行分散布置,并结合具体监督诉求,在特定区域内,缩小监控点布置密度,对视频、语音、图像等监控点的接收和处理装置等进行完善,使监控更加实时、有效和全面[2]。同时,检测系统要对监控系统进行辅助,对水利工程的检测实施建设进行完善,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有效实现先进科学技术和检测体系的同步和结合。水利工程检测包括工程裂缝、渗水情况和沉陷变形等,它能够及时对险情进行报告和处理,并通过人力资源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及险情等进行有效解决。3)监测系统建设:水利工程监测系统要确保仪器的先进性,使定点监测与移动监测兼备,监测点充足,确保其传输速率和有效性,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管理中心,并对其进行快速处理,以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有效改进,使它的功能更加全面,为人们提供较好的水利工程服务。4)完善维修养护体系:维修养护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内容。水利工程长期与河水接触容易遭到侵蚀,因而需要对其进行维修和养护。对维修养护体系进行完善,能够使水利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现代化和精细化。相关负责人要结合水利工程管理背景,设置相关维修养护部门,在日常运营中,对水利工程进行清理和修缮。堤防地段问题频发,要着重对其进行维修和养护。5)安全评估系统建设: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中,离不开安全评估系统的建设。其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结合水利工程背景及具体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组合,使其生成数据库,以数据库存储和处理系统建设为载体,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数字化集成平台的构建,并构建数学模型,然后分别对自然系统以及工程实体、水流运动等进行仿真模拟和实时模拟,以生成虚拟仿真系统,使其更加完善,从而正确评估和处理具体水利工程信息,以技术层面的优越性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6)运行管理系统建设:结合具体水利工程管理背景,构建决策支持库,使其内容更加全面。该决策支持库中的内容比较丰富,包含水利工程法律法规、水利工程管理经验、专家评审意见以及水利工程的整体规划及细部性规划等,以形成具体的决策背景,并在该背景下对数学模拟的具体方案结果进行优化和分析,以选出可行性方案。同时,该运行管理系统也能够对数学模拟结果进行后台处理,并以可视化形式对其进行传达,使决策者对水利工程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决策等。

4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策略

4.1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水利工程具体情况,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能和责任,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现代化和精细化。同时,需要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对水利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更新,使其经营过程更加规范,管理过程更加高效,向制度化和规范化迈进。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水利工程观测、检查和安全评定制度进行落实,使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更加顺利,并及时弥补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隐患,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使其更加现代和科学[3]。

4.2重视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建设

水利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中,要着重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确保其具备扎实的水利工程管理基础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充实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推进水利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通过讲座、学习和进修等形式,引导他们不断接受先进的水利工程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效益。管理人员也要注重进行自我学习,掌握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4.3应用信息技术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背景,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并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诉求,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监视系统、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安全评估系统、运行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存储系统,对水利工程运行的基本情况进行明确掌握,并及时处理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重视水利工程日常维护,特别注重对其重点部位进行维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掌握水利工程管理脉络,及时发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及解决措施,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现代化及精细化,以全面掌握水利工程运行情况,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4]。

4.4注重水利工程管理考核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要注重其日常管理和考核,及时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状况,结合具体工作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并优化人员配置,达到良好的水利工程管理效果。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过程中,要依据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具体要求,将领导和管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对考核目标和任务等进行明确,并以此为指导,对各部门和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协调和分配,使其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目标。

4.5协调各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相互协调和配合,使水利工程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水利工程管理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比较多,包含设计部门、施工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通信网络部门等。无论是水利工程设计初期,还是建设管理过程中,各部门都要相互配合,注重对现代化设计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提高工程质量标准,以保障水利工程整体质量,推动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5]。

5结语

建设工程代建管理篇5

[关键词]文化;信息;管理;相对成熟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34-02

1 建设项目管理背景

封建社会,不允许自由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从唐朝开始,就有关于建筑项目的详细规定,例如建筑的规模和样式,特别是建筑颜色,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等级的象征,例如汉代富丽堂皇的色彩只属于皇室,对于民间用色要求极为苛刻和严格,对于建筑的标准工时定额、建筑用材的尺寸和种类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宋代就有《营造法式》一书来规定和约束设计的工艺和用材、色彩。这种政治上的原因一方面限制了建筑多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建筑无论是在建筑样式上,还是建筑用色、建筑空间甚至建筑意境上都追求高度的和谐和统一的美感。

2 建设项目管理分析

2.1 模式分析

在建筑项目中,对于建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工匠大多数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他们虽然是项目的设计者、施工者,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有决定权的还是政府官员,在项目活动中“水木作”是中间的协调者,相当于今天的项目工头。比如嘉庆年间的孙南来,完成了很多优秀的项目作品,大型的或者小型的都有迹可循,然而那个时代,孙南来仍然是一个“闲散”的工匠身份,没有社会地位,对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即使是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也是没有尊重可言的,这对工程建筑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极大地限制了古代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工匠的服役性质的劳动实际上没有实质的收入来源保障,甚至有的政府官员聘用专职的工匠,这些都无形之中加大了建筑行业之间的压力,在建筑工匠中大多实行“师徒”性质的技术传授,技术性的东西一般是以财产的形式来保护和继承,不能和对等行业的技术形成知识交流,这种相当程度上的狭隘性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一个固定时代的建筑风格始终是一成不变的,建筑颜色、建筑模式和建筑空间都是同一种风格,虽然有利于统治者的阶级管理,但也对自己形成了约束,不能自我突破和创新,从精神层面上说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的创新意识。

2.2 造价管理分析

施工技术的严格制度化,保证了建筑项目造价的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在项目开始之前,就有严格的详细规定,例如建筑材料采购中的材料(木材、石灰、涂料等)种类、市价、数量和人力物力开支,有专员进行详细记录,在施工之后对项目开支进行核对和审查,然后上报给政府阶层。所以,在一个项目完工之后,往往能对项目拉开至精确到一分一厘一毫,稍有不对,轻则自己填补资金漏洞,重则因此获牢狱之灾也是有例可查,这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项目建设效率、质量控制都有益处。

2.3 质量管理分析

政府的参与和介入使得建筑项目的质量得到严格控制,对于出了问题的项目,惩罚一般都较为严厉。在一个工程之中,主要负责人对于项目的控制和把握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筹码的,例如明代的项目施工实名制。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比例配置,路面铺砌砖瓦的严格预算,都是谨慎小心的完成。最好的例子就是明代修建的明城墙,由于其重要的防御战略上的作用,必须保证其城墙的耐久和坚固,据说为了使城墙达到坚不可摧的预期效果,每一位工匠要对自己铸造的砖瓦实名制负责,并且会将两位工匠制造的砖进行对撞,破碎砖瓦的制造工匠会被处以严厉的刑罚。在这种严厉的制度下,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使得明城墙历经风雨依然耸立一方。

这种苛刻的建筑管理模式虽然并不可取,但的确相当大的保证了建筑施工的质量,留下了数之不尽的优秀历史建筑。例如清代姓雷世家对建筑就采取家族式的模式来进行严格约束,保证质量和效率,所以雷氏家族也是为数不多的获得阶级地位的工匠之一。

3 管理思想分析

31 狭隘性

在项目进行中,一般只是聘用固定的工匠来进行“复制式”建筑,对于建造的样式和材料都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工匠来说只准世袭制进行技术传承,不准迁业,对于很多优秀的建筑工匠,甚至是设计师,都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工艺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鲁班、公输子、雷氏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在古代也只是匠人的身份存在,不得不说是古代阶级制度下的悲剧。

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建筑学,工程管理等学科的开设,各色建筑论坛、建筑交流会,还有网络上庞大的建筑资源共享,都为信息化的今天创造了很大的自由空间,是时代的幸运,也是时代的进步。

32 模式性与统一性

建筑的管理过程是一个高度相似的模式。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项目的高度相似性使得建筑项目的管理流程也形成了完全统一,例如一套图纸可以建筑多个房屋,在追求不断变化的我们看来,单调而又缺乏个性,缺乏想象力。

在现代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设计的自由性使得建筑的多样性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和改善,所以建筑模式也是多样的。对于管理者来说,不应当照搬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规章制度,而是根据实际的项目工程来制定特有的建筑管理模式,实际上一个项目的自身差异性如果增大,就不可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模式来提供参照,所以一个没有阶级约束的时代就应当将社会思想反映在建筑中,才能不断创造出好的作品。

33 制度性与皇权性

在封建社会往往过分强调皇权的重要性,例如三国时期邺城开创了一种严格的里坊制度:平面长方形,整个城市是一种棋盘式分布,“里”和“市”由高墙包围,按时开启,城内功能分区严格划分,是不容许民众的自由的存在的,所以民主化的意识被压制,创新也就不复存在。及至唐代,由于大气开放的城市环境,里坊制度才渐渐被废除。

这种制度性的管理模式使得一个时代的建筑停留在一个刻板的风格上面,没有人有权利去更改,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在现代,人们已经有了最大化的自由和创作空间,使得人民的自我创新意识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另外在项目进行中,严格的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和效率,在建筑项目数不胜数的今天,建筑项目的不再受约束也使得建筑质量和建筑效率往往停滞不前,甚至相对于古建来说略有退后,这也是我们应当借鉴的地方之一。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经济的控制和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环节都有着太多的漏洞和欠缺,相比较于古代项目的管理,缺乏极大地自我约束能力和严格的管理规范,甚至还有贪污或者的事情存在。在这一点上应当加以注意。

34 管理体制的系统性

我国在汉武帝时期就形成了特有的工程管理的制度,即工官制度。对于古代大型的工程,已经有明确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古代大型建筑工程在管理上的系统性,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和具有研究价值的。以清代的惠陵工程为例,在确定工程建造地址后,派出四位大臣负责承修,并组建寝陵工程处,形成一套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工程管理机构,专职负责办理寝陵的规划设计,招商承包,监督管理,实施营建等一切事物。它以内部档房为管理核心,辅以印房、印库两个职能部门,以及样式房和算房两个技术部门,同时还要成立一个与工程处平行的监督审查机构。而且各个部门的职能明确,不可替代。比如印房,它是工程的正式管理机构,需要皇上的批准才能成立,其主要职能是掌管都统印信,办理章奏文移,协办各项事务。样式房的主要职能是营建设计,它绘制建筑工程图和制造工程模型,然后根据图纸和模型提供的信息按比例建造和施工。算房一方面负责核算土方量,另一方面统计工程物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并作出工程的预决算。算房里面的师傅也就是现在的造价工程师了。

管理体制的系统性在其他建筑工程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都江堰工程,颐和园工程。种种例子足以说明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工程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有效的工程管理体系,使得工程得到系统的管理,实现了管理职能的合理分配,提高了古代大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4 结 论

建设工程代建管理篇6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工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主的管理方式盛行起来。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性的调整,保证它的整体性能。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重大,由此可见,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探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泛涉猎到不同的行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进行着转型,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现代的自动化管理过度。与传统的人工管理相比,现代化管理加强了重点工程建设,与此同时,也加强了非工程型建设。灵活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立相关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系统,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

    1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状况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方法以人工管理为主,即把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作为基础,把传统的通信技术、机电设施作为基本手段,依靠人工测绘,完成工程建设管理的图表绘制、数据采集,依靠人工计算的方法,进行控制水利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及时发布水情和工情调度指令。到9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只作为一种额外的辅助工具,进行通信联络、文字编辑、图表绘制和打印输出工作,由于普及的力度不够,计算机技术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

    2 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措施

    2.1 工程管理

    工程项目的管理是管理工作最核心的环节,具有很高的相关技术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大致上包括工程应用、工程养护、工程维修、工程观测和工程防洪。

    水利工程作为河川径流的调节器,与河川径流联系紧密,并且两者都具有复杂多变性。然而,由于季节和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河川径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也会在相应的范围内变化。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应用,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水利工程的检测是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是最基本的工作类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有时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有时则会变化无常,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测,及早地发现问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

    国家相关的水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排查出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做好防洪除险工作,降低洪水带给人民和国家的损失,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2 计划用水

    水利工程是蓄水系统,它为生产建设储备水源和调度水源。相关的部门在用水前,依照水源的情况、水利工程情况、生产用水情况,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做好输水、引水和调水工作。编制的用水计划,要因地制宜,形式简单,操作方便。

    渠系测水是灌溉地区实行计划用水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源的浪费,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测水工作能够验证用水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有效地调控水量,提高利用效率,同时可以改进用水计划,使用水计划更加科学合理。

    水源从水利工程引向灌溉区的时候,在渠道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一部分损失。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比如说实施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等。

    为了确保用水计划的合理性,技术人员在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因地制宜,根据灌溉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的改良工作。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要综合分析水分、气候和农作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要素的因果联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农业的增产。

    2.3 组织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为了协调用水单位的利益关系,要构建专业的管理机构,并实行群众性管理,合理使用水利设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水需求。相关的部门要依据上级的指示,健全、完善水利工程的组织机构,打造一个专业技术强、管理效率高、道德素质高的管理团队,做好各项水利工程相关工作的管理。管理团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的管理制度,在用水管理、经营管理中发挥潜能。

    3 结论

    总而言之,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能,通过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科学地分析,及早地找出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相关的部门制定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解决措施。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保证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崔少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J].大众科技,2008,(09).

    [2] 方星学.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07).

建设工程代建管理篇7

【关键字】工程建设;集成管理;项目管理

1. 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的内涵

1.1集成管理的含义

所谓的集成管理即是以管理原理为基础,实现各种要素的集中、合成并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管理者的全面思维,能够对管理项目之间的联系进行更好的把握,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工程建设是众多持续、复杂、多变的管理项目的结合体,本身就具有相当的管理难度,在传统管理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管理工作之间相互矛盾,或者是由于管理权限不明导致管理漏洞的出现等情况。因此,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实际上便是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科学为依据,对工程建设中的人力资源、财务、物品、设备、市场、制度等进行综合统筹,以实现管理的集约化、高效化,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1.2集成管理的运作

查尔斯・萨维奇在《第五代管理》一书中提及:“集成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集成正在影响着组织的结构,集成的过程是保持企业内部和外部联系的关键模式。”集成管理的运作关键还在于“统一协调”,也就是全面管理为基础,共同协作为过程。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项目如人工、技术、物资等,每一个项目都需要与其他项目相配合,才能对建设本身产生良性的辅助,而单一的项目管理工作正是为了统筹单一项目,使其与其他项目产生协作功能,但是相对独立的管理以及权限的划分,无形中为整体管理与调度划出了一定的界限,造成部门之间行动的不协调,甚至是相互背离。因此,必须营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地消弭原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整个管理系统融合为一体。

1.3集成管理的作用

集成管理的运用,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这也是它广受社会重视的原因之一:①有助于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在传统的管理中上层管理者往往不清楚基层管理的难点和矛盾,因而在发生问题时不能及时地进行调节。通过集成管理系统的构建,部门之间的信息处于公开、实时流通的状态,不仅能够快速地传递问题、传达指令,同时还能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便于管理者分析和预见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②有助于减少管理开销。削减了原本较为冗杂的管理层,实现了不同部门的统一化管理操作,因此减少了管理所需的开销。③提高了建设效能。更快更准确地下达指令、配送物资、处理问题,减少了传统管理中同一指令或申请需途经多个部门才能到达的不合理情况,整个建设团队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执行工作。

2. 如何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集成管理

工程建设的集成管理到目前为止,仍旧处于探索、研究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能完全让人接受的理想体系,而不同类型的工程所开展的集成管理也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的工程项目集成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即是意识、体制(构架)、评价(绩效)、制度四个方面存在共性,这四个方面也几乎涵盖了管理的重要领域。因此,要实现工程建设的集成化管理,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2.1树立新式管理意识

管理层是能够左右整个建设团队的关键主体,在管理过程中,所有的指令、规划等问题,无一不蕴含管理者的思想认知。管理者树立起集成化管理意识,并且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理论,结合实践对管理工作进行改变,才能使集成化管理得到彻底的落实。首先要明晰集成管理的优势与相关理论,通过主动学习、专题讲座、相互讨论等办法,不断摸索集成管理的精要,树立起以工程建设为核心的全局观念,强调一切以促进和保障建设为根本。其次要多搜集基层项目管理的相关信息,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先将关联性较强的项目进行整合管理,例如:人力与技术、财务与物资、设备与后勤等,逐步实现整体集成化。

2.2管理体制上的革新

通过对管理体制形式进行改变,促进集成化管理的实现,不同的切入点或者是不同核心造就不同的体制。①过程集成化。以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为核心,实现管理的连续性,虽然在准备(事前)、施工(事中)、竣工(事后)三个阶段可能主体有所不同,但是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却很大,由此三个阶段的管理主体必须联合起来,采取相互监督、协同工作的办法开展管理工作,该体制不宜以建设周期为界限划分权限,而应当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统一性管理系统。②组织集成化。在以往的工程建设当中,往往因为不同主体申诉各自利益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正是因为投资者、业主、建设方等多方面均有权对工程进行一定的管理,因而产生一些矛盾。基于此,可以考虑构建出以某个单一主体为核心,其他主体集中授权管理的模式,同时授权对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授权主体有义务配合授权对象的管理工作,如此统一管理部门,令出一处,有利于防止“政出多门”的尴尬局面。③信息集成化。通过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打造贯穿于所有部门的信息渠道,便于信息数据的搜集与传递。例如财务信息、人员信息、建设进度等各种信息的统一化,可构建一个以信息为载体的工程全貌,再由管理者进行分析之后,逐一安排下一阶段的事宜。

2.3管理绩效的再思考

管理绩效是评定管理工作的标尺,同时也是刺激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的重要事物,对管理绩效的思考主要是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两种。①评价指标。集成化管理并不是随意作秀,而应当是有目的有原则地改革管理,进而保障工程建设。因此,指标应当具有的特点为: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优化了部门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②评价方式。通过营建综合性的评价主体对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性和整体性的评价,评价主体可以包括所有的工程建设参与者。

2.4管理制度的明确化

既然是管理创新举措,就应当有创新性的制度对管理工作进行保障,新的管理制度向如下方向进行设计。①制度应当明确新的权力和义务,权力的划分应尽可能地减少界限,实现真正地集成。②制度的内容还应当更加细致,原本各部门的不同条款,可以采取吸收兼并的形式,变成数个部门都可以遵守的条款。

3. 配套软硬件设施的辅助

集成化管理,信息工具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加大信息设备投入,将局域网、工地通信设备、电脑、配套管理软件、监管设备等一系列配套辅助设备的建设提上议程,为集成管理打下物质基础。

4. 总结

集成化管理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特别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该模式的不成熟性,因此还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良。未来集成化管理还应当注意复杂理论的实践过程,以及在实践中升华理论。我国工程建设仍旧处于紧张进行状态,未来的发展不仅要积极地向国外先进管理科学学习,同时还应当立足于我国实情,做好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祥.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发展前景[J].民营科技. 2014(07);

[2]赵婧.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17) ;

[3]郭晓雷,张洋.工程项目“集成化建设模式”的特征研究[J].山西建筑. 2014(10) ;

[4]漏利冬,胡红霞.大型施工项目的集成管理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5) ;

建设工程代建管理篇8

关键词:商业建筑、空调工程、设计、施工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Yetai rich, complex and diverse modern commercial buildings develop rapidly. Modern commercial buildings have a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large investment scale, planning and format vary, shops or frequent division characteristics, greatly increasing the complexity of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ommercial building,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 construc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target cost control,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Keywords: commercial buildings,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内需不断增长,由此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商业发展景象,各类形式商业层出不穷,规模面积不断增大,诸如商场、百货、酒店、步行街、餐饮、休闲娱乐、购物中心等等[1]。这些现代商业建筑在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娱乐的背后,是建筑行业服务人员长期日夜工作劳动的结果,是建筑规划人员、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监理服务人员,还有广大的农民工兄弟共同的努力。

相对于一般的住宅、办公、工业建筑,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非常复杂,空调工程就是其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属于配套工程,空调工程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也不高,但是包含送排风系统、消防排烟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制冷系统、空调水系统、排油烟补风系统、自动控制等多个系统,又覆盖了其它专业的部分内容[2]。另外,空调工程的方案合理性、设计计算准确性以及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后期商业建筑的运行,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空调工程中存在的任何一点纰漏和问题,都有可能会引起业主和顾客的投诉。

二、现代商业建筑空调工程的特点

现代商业建筑的业态十分丰富,包含各种功能,而各种不同功能的空间对空调、舒适性的要求不尽相同,比如餐饮业态对空调冷量、新风量的要求特别高,还需要厨房排油烟补风系统,燃气事故通风系统,平时排风系统等等;购物中心需要大量集中供应的高品质冷空气;KTV、电影等业态要求每个房间的空调系统可以独立控制,也需要平时排风系统;总之,不同的业态形式,对于空调工程的要求大不相同[3]。针对各种业态形式的商户,空调工程在设计时,需要制定具体的设备选型、送排风、供回水、防排烟、动力线路等参数。

然而商业建筑在开发建设中的变数太多,空调工程最初的设计依据(设计之初确定的业态形式)往往受到市场大环境、商业格局调整的摧残,甚至有些商业建筑最初的业态形式,到开业时已经完全颠覆,早先制定的各种设计参数经历数论的变更,带给工程现场的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拆装设备和管线。

除了商业业态形式的多变性对空调工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外,空调系统方案本身的多种多样、施工图表达的准确性、设计人员的责任心、设备材料的选型、施工方案的多样性、施工组织的合理性等等,同样也会对空调工程的顺利实施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方案确定

相对于给排水、电气、智能化等专业,空调系统的形式最为多样,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类,有集中系统、半集中系统、全分散系统;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有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调-水系统、冷剂系统[4]。同时每一种系统又可以再根据不同情况再次分类,如集中系统,就可以根据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和混合式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有越来越多的空调形式出现,如地源热泵系统、温湿度独立处理、辐射制冷制热等等。

每种空调系统都有适宜采用的建筑类型,商业建筑应当根据建筑功能特点,业态形式,商户使用要求以及物业管理模式,合理选择确定空调系统。一个经过反复斟酌,稳定可靠的空调系统方案是整个商业建筑空调工程成败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确定了合理的空调系统方案后,就可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一般建筑的空调工程的设计需要建筑、结构、装饰、电气、智能化、景观等专业相互配合,现代商业建筑的空调工程设计还必须业主方提供商业业态规划图,设计人员、建设单位商管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对建筑业态形式的多变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合理规避业态形式调整对空调工程的影响程度,做到心中有数,预留适当的设计余地,在施工图阶段尽量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与土建工程所用材料较单一(造价的变化只受到钢筋混凝土等的市场价格影响)不同,空调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类型对于工程造价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材料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造成选择性更大,价格差异也较大[5]。因此,设计人员和建设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采购人员、成本管理人员需要共同研究确定施工图中所需要的设备型号参数、各种材料的形式、参数,避免出现图纸中制定的参数,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厂家可以生产的情况。

上一篇: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范文 下一篇:医疗产业的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