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艺术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7 15:00:43

新古典艺术特点

新古典艺术特点篇1

一、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普桑的古典主义原则

古典时期绘画的杰出代表是法国画家普桑,他一生中大部分光阴在罗马度过,意大利丰富的古典遗产是吸引他留下的主要因素,在他成长和发展历程中,他敬仰的提香和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大师,他一生以此为楷模不倦地追求前辈大师完美境界。

在普桑早期的作品中古典主义风格特征不是很明显,而体现出巴洛克绘画风格倾向,但巴洛克艺术不是普桑的目标,他只不过是在探索并通过这种探索逐步走向自己心中的目标。1627年普桑所作的《海尔曼尼克之死》开始具有其艺术的某些重要特征,但这时更多的是反映在题材上而非艺术本体上。此画取材于古罗马历史,讲述了受人们爱戴的罗马将军海尔曼尼克执行惧怕其名望的统帅蒂伯利的命令而被毒死的故事。凡是推崇古典风范的画家都以创作重大历史故事题材为终极追求,普桑也不例外,他也许是想通过这个英雄主义的悲剧故事告诉人们,在大局面前理智和义务战胜了情感,悲壮高亢的情绪更能激发人们思想的纯洁和斗争的意志,我们在以大卫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作品中看到这一倾向的发扬。

《诗人的灵感》集中体现了普桑成熟期的古典主义风格特征。在画中,他放弃了早期的强对比和动感,而把人物处理在光线柔和的风景前。有力的人物及其动作来自古代雕塑,人物端庄文雅的姿态给人一种崇高感,这与他想要创造“宏大风格”的愿望是相吻合的。随着风格的成熟和画艺的趋于完善,普桑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理想风景画的创作上了,这是因为,经过几十年对富有意义的宏大、崇高的东西的追索,他在与大自然的亲近和大自然的美丽中,看到了真正的不朽和永恒。这时他又重画了《阿尔迪亚的牧人》,尽管人物占据了重要位置,但这正是普桑的一贯处理——将人物置于风景之中,在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不朽和永恒。对他来说,人物被置于前景、中景或远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即他按照自己的真实观来处理题材。

普桑的努力使17世纪法国古典艺术成为了一个高峰,构图的严谨,古希腊罗马雕塑般人物的刻画,素描的强调,科学和理性经营,理想美的追求等等,这一系列古典主义艺术的典型特征始终或多或少地在普桑的作品中得到体现。通过普桑的作品可以看出古典主义绘画具有重视客观描绘,不搀杂主观情绪的理性原则;具有重视绘画形式感的原则;具有重普遍性而拒绝个性、特殊性、历史性的原则。在这样的原则前提下古典画家用古代的艺术形式表现当代社会的道德意识,提倡理性与和谐。他本人也确信这些仍然可以使17世纪的贵族艺术恢复古代的完美,但17世纪的法国已不同于文艺复兴时代,人们新的爱好也不能使艺术保持古典的“纯洁”性了,兴起的“洛可可”之风使法国艺术进入了浮躁的“享乐主义”时代,历史证明,这种享乐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旧适应不了时代需求。

新古典主义之“新”

通过对比普桑、大卫和安格尔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崇尚古风、理性、自然这种共性之外,还是有所不同之处的。这是因为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潮产生的背景不一样,新古典主义之所以“新”是和当时法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18世纪下半期是法国封建君主制日趋腐败堕落和资产阶级逐渐强大的时期,是两个阶级面临决战的变革时代。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为取得革命的胜利,首先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偶像,资产阶级革命家利用这些古代英雄,号召人民大众为真理而献身。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大造资产阶级革命舆论的新古典主义。

我们从大卫的作品中很容易就看出这种精神的存在,从《荷拉斯兄弟之誓》到《马拉之死》再到《萨宾妇女》,他无一不在传统中注入了激情主义和对现实的关怀,这一点正是他的新古典主义与普桑的古典主义相比的革新之处。大卫善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来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这也是新古典主义之“新”的具体体现。

安格尔没有大卫在政治上的兴趣,却对纯艺术语言形式情有独钟,而安格尔在线条运用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及其对艺术自律性和艺术家主观能动性的强调,对于当今的中国油画艺术家而言,要比大卫在其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主义”或许更具有“新”的意义。

二、大卫与安格尔

大卫,新古典主义的宗师,是这种新风格创立的最大功臣。他生在洛可可艺术流行的时代,受老师维安的影响,认真研究了古典艺术,从而变成一位古典理想的坚定信徒。他于第二次赴罗马的过程中创作完成了著名的《荷拉斯兄弟之誓》,这是他第一幅名作,亦是一幅具有典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此作描绘了一个罗马历史学家记录的一个历史故事,此画中明确简洁的空间内,站立着荷拉斯家族英勇的男子,有力的直线构成了整个画面的纪念性气势,这一点已与他老师维安的新古典主义有所不同,或者说更进一步了,造型的坚实和线条的有力使这幅作品更雄强刚毅。他还吸收了17世纪艺术家气势雄浑的特点,以柔和的光线和明确的轮廓使画面每一个细节都清晰而洗练。由于对古代希腊、罗马雕刻的直接深入地研究,大卫已经学会了如何塑造英雄式的强健肌体,并掌握了如何在构图中制造高度统一的节奏和秩序感。与此同时,他有效地维持着画面“高贵的单纯”,他舍弃了巴洛克绘画中的许多细枝末节,弱化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和复杂的短缩透视法,使画面呈现的空间感更接近一种浮雕的效果。画家用实墙和不透明的阴影限定了空间的深度,沿着狭窄的“舞台”来组织人物的活动,这一点,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荷拉斯三兄弟们正在宣誓的那个动作瞬间会给人以一种凝固的永恒感,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静穆而严峻的美也正是大卫所要追求和表现的。在他的另一幅以古罗马传说为题材创作的大画《萨宾的妇女》中也同样让人感受到那种庄重、严峻和纪念碑式的永恒,画中人物共性的表现依然延续着他以古罗马雕刻为范本来进行刻画的作风,并将其发挥到极至,以致连他自己都说:“即使古罗马人看到,也要承认画的是他们”。这当然是他的自夸之词,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由于大卫的出现,新古典主义就不再仅仅是一种美学学说,而成为了一种感觉事物、表现事物,并把事物同历史和政治联系起来的方式。

大卫身故后,他的得意弟子安格尔是当今艺术史公认的新古典主义的重要接班人,在当时浪漫主义狂飙席卷了整个法国的时候,没有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绘画就不可能在法国继续散发它的魅力。作为大卫的学生,安格尔受到他很深的影响,他把大卫所推崇的古典主义理想美推向了又一个高峰,但他对大卫所钟情的雕塑感并不投入,而是对造型的完美性更有兴趣。他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理想塑造形体,并认为线条亦可造成形体和空间的实在性,只不过这种“线条”不专从属于形体本身,而且主要在于观察者所获得的印象,它使安格尔在极力忠实于古典原则的永恒美的同时,常常按自己的意愿改变形体。这一点意味着一方面他坚持古典主义的原则,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艺术的自律性和艺术家主观创造的能动性。安格尔曾说过:“世界上不存在第二种艺术,只有一种艺术,其基础是:永恒的美和自然。”他的艺术就是在“永恒的美”和“自然”之间寻找和谐的结合点,但是这种结合是奇妙的。作为一个古典艺术的崇拜者和实践者,安格尔不仅极为重视素描的重要作用,而且更重视对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和永恒美的追求,这在他名作《泉》一画中充分体现出来,安格尔已把它改变成一个标准化了的当代少女的形象。其动态是按照严格的古典雕刻原形设计的,严谨的素描和平面化的处理烘托出人体,使之具有了恬静、抒情和纯洁的永恒的美感。我们也可以从这幅画看出安格尔对素描的重视,体现了他的一贯立场,素描第一,色彩第二,这也几乎是新古典主义风格作品的共性之一。

三、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当下影响

大卫和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尽管由于他们观念上的差异,各自对新古典主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并在画面形式和技巧的完美上作出了不同的尝试,但他们在创作中所遵循的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却是一致的,都以严肃的神话和历史题材创作了一批作品,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强调素描和轮廓,减弱色彩对比,这一系列特征说明新古典主义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

其实,新古典主义的这些特征是基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之上的,显然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较古典主义而言,新古典主义亦有区别于它的地方,或者说是革新之处。此种艺术风格对于之后的绘画艺术发展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西方,甚至波及全球的许多国家,并在艺术风格多元化的当下重现其固有的价值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高天民:《法国美术史话》,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 欧阳英、潘耀昌:《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3. 迟轲:《西方美术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4. 邵大箴:《图式与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兆荣:《新古典主义和古典主义的联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古典艺术特点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身韵

引言

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在中国舞蹈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堪称为中国舞蹈的艺术典范。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 它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 从戏曲舞蹈、武术身法和芭蕾舞步中提取精华,并结合中国古代舞蹈美学以及当代审美观点和原理,经过历代表演家的调整、提炼和创新, 长期流传下来, 具有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它的诞生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民族舞蹈文化的尊祟,显示出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独特风韵。中国古典舞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外形到内涵突破局限,整理和创造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古典舞,更创建了古典舞的身韵。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艺术特征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即身法,指中国古典舞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即韵律,指中国古典舞的内在气韵。俗话说“无韵则神死,少韵则风格无”,身韵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身韵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在形体动作上要求以神似为主,主张将身法与韵律集中在“变其形而扬其神”上;二是展现出神形兼备的审美特点,集中体现古典舞的形神统一。

身韵的产生使古典舞摆脱了对古典戏曲舞蹈的依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模式和表演特征,这些艺术特征直接影响着、规范着古典舞的艺术创作。身韵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

1.圆形艺术: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的艺术”,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舞蹈艺术大师将圆形的动态概括为:圆、曲、拧、倾、收、放、含、仰。圆形动律是中国古典舞有别于其他舞种的本质特征。

2.形神兼备的艺术:中国古典舞强调手、眼、身、法、步互相配合,连贯一气,做到“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以神领形,以形传神”。

3.刚柔相济的艺术:古典舞的表演“刚柔动静统一”,动作讲究起伏迭起、有动有静,在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之中穿插“亮相”。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

做为一名舞蹈演员,我了解一个优秀的舞者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技巧,还要认识并且掌握不同的舞蹈风格。而要做好古典舞的表演,则需深刻体会其艺术灵魂——身韵。身韵为古典舞提供了最核心、最本质的“元素”, 它具有特殊的系统训练要求,它将训练身法和陶冶神韵相结合,把“形、神、劲、律”做为古典舞动作元素,并将它们结为一体,使古典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所以说,身韵是整个中国古典舞训练、表演等诸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古典舞的精髓所在。 而“形、神、劲、律”做为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它们更是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

形: 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与其相连的运动线路。

形首先体现了“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其次表现为“平圆、立圆、8字圆”的三圆运动,尤其体现在“提、沉、冲、靠、含、仰、移”的动律上;最后,形还体现着“由动到静”或“由静到动”这瞬间的变化。

神:即神韵、心意,是身韵中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在神这一元素中, 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及内心情感。“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1] [2]

所谓“心、意、气”,正是“神韵”的具体化。

劲:就是力,它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 “寸劲”——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以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 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的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 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 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

律:是指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它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它所依循的规律这两层意义。一般来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 这“顺”劲正是律中之“正律”, 但古典舞往往又十分重视“不顺则顺”的“反律”, 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 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 还是相反而行的逆向动势, 或是“从反面做起”, 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 这正是中国“舞律”的精奥之处。

形神劲律,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一定要具备和掌握的。 技术技巧有了身韵的辅助,才能有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灵魂作用

任何艺术创作都要遵循自己统一的表现手段,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亦是如此。在传统古典舞创作上曾有过把不同性质、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硬加在一起拼凑而成的作品的现象。而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是不能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的。正当中国古典舞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 身韵理论从中国戏曲舞蹈、武术中脱胎而出,展示出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遂的艺术魅力。身韵的产生是一次质的飞跃,它突破了原有身段的动作定式,取而代之以变幻无穷、富于表现的艺术方式,这种方式在身韵中的表现就是元素的提炼、动作的派生以及动作性格的可易位性。它是对戏曲中身段的改造与升华,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继承和研究传统的身法,是根据舞蹈自身的特性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加以发展演变的结果。

身韵的出现解决了中国古典舞在从戏曲中产生时就存在的风格化舞蹈与程式化动作的矛盾,改变了其在戏曲与芭蕾之间进退维谷的局面。做为中国古典舞的一种新型理论,身韵使人体潜在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创造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赋予了新的艺术手段。它以时代风格的古今适用、动作舞态的丰富多彩以及很强的舞蹈性与民族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而被充分运用到创作当中,使中国古典舞在创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结束语

中国古典舞现在仍未渡过它的童年,其自身还在成长发育中。但是身韵的创建,使它的审美内核已趋稳定,其理论基础也已比较扎实。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身韵成就了古典舞的今天,身韵理论的注入,使古典舞逐渐摆脱戏曲的原形,向真正舞蹈的范畴迈进。但身韵并不是古典舞的终结,而是一个具有衍展性的生长源点。它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并以其丰富多变的舞姿、浓郁的民族风格及强有力的表现能力成为中国古典舞的核心和主要标志,它是中国古典舞艺术灵魂的所在!

刘恩伯. 中国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资华筠.说舞—舞蹈学研究文萃[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新古典艺术特点篇3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时代意义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T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D05―5312(2009)―0013―01

一、正确认识中国古典舞

吕逸生教授在《古典舞的审美价值》一文中这样认为:“中国古典舞并不是古代舞蹈,也不是戏曲舞蹈,它是一种以中国人传统美学观念为基础,形成于新中国之初,既反映了人们对古老舞蹈文化的尊崇,又不可避免的夹带着新时代所给予他的影响这样一种新的舞蹈品种。”

中国古典舞背后所依托的文化基础,是中国五千年的艺术积淀。中国自古文学艺术不分家,文学、美术作品不仅生动记载了古代乐舞的艺术特点,更根据当时的艺术潮流以及作者本人的艺术见解加以演绎,丰富和创造,如杜甫的《观公孙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云:“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诗中不仅表现出舞姿昂扬,动荡的情感,也与唐代舞坛上流行的“纵横跳动”,“旋转如风”的胡旋舞、胡腾舞在感情上协调一致,与同时代的李白诗,张旭狂草,吴道子“行笔磊落”“势若风旋”的画风在气质上也一脉相通。

二、今天的中国古典舞研究和当前青年舞蹈演员的认识误区

经过五十多年在正确认识上的努力实践,中国舞蹈家们不仅编制出比较完备的中国古典舞教材,而且按照中国古典舞的美学规范,创作出一批不同艺术载体为挖掘对象,用不同舞蹈元素不同舞蹈风格构建的各个学派。根据各自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三个学派:

(一)京昆古典舞学派

早在1950年,我国老一辈戏剧大师欧阳予倩先生就提出倡议:“中国舞蹈应当学习戏曲中的舞蹈片段和基本功”。李正一,唐满城等舞蹈艺术家,从京剧,昆曲等古老剧种里挖掘和整理,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的古典舞体系,创作出《春江花月夜》,《金山战鼓》等优秀舞蹈。近年来,全国舞蹈“桃李杯”比赛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古典舞,如《秋海棠》,《旦角》等,不仅敢于创新,在借鉴戏曲艺术上非常成功,而且在艺术表现力上也有很大提高。

(二)汉唐古典舞学派

该学派以舞蹈艺术家孙颖为代表,以汉唐舞蹈为立足点,面向中国五千年的舞蹈历史文化,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壁画,砖雕,陶俑。以及诗词歌赋中挖掘,整理古代舞蹈艺术。创作出《铜雀伎》,《龙族风韵》,《踏歌》等经典舞蹈。汉腐古典舞学派依据中国传统的古典精神和审美特征,总结出“中国古典舞蹈外观绵软松驰而气力内运以为骨梗,龙趋凤迥,行云流水都隐于‘韵“势’之中”的特征,并形成了一整套汉唐古典舞教学体系,极大丰富了中国古典舞的内容。

(三)敦煌古典舞学派

该学派以甘肃艺术学校校长高金荣女士为代表。主要对甘肃敦煌莫高科的壁画雕塑中的乐舞形象进行挖掘恢复。代表作品有《丝路花雨》、《飞天》等。高金荣女士经过多年的研究,确定了敦煌舞的韵律与风格,创编出手、手臂和脚的动作,手、眼、步结合的身法。从而总结出“敦煌舞手的形状丰富多姿,手臂柔曼多弯,手腕和肘部成棱角;体态基本下沉,出胯冲身形成多道弯的曲线肢体;赤足,脚的形状为勾、翘、歪;眼神丰富,姿态别致,形态兼备;使用长绸、腰鼓、琵琶等道具”等艺术特征。为中国古典舞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的舞蹈演员要在中国古典舞的学习和表演上有所收获,就必须向一切艺术成果尤其是戏曲艺术借鉴学习。当然,学习前辈舞蹈家已经研究出来的教学成果,我们能够对古典舞有所认识、有所把握。但中国古典舞要继续发扬光大,在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仅仅靠现有的挖掘研究成果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对古代一切有关舞蹈艺术的资料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探索求证。

三、中国古典舞的时代意义

(一)中国古典舞要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

中国古典舞是时代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当代延续,是传统舞蹈风貌的当代构建。它所恢复的不是哪个朝代的舞蹈,而是那个时代表演艺术整体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是运用今天的艺术手段通过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展示古代灿烂的民族艺术与文化。这其中除了继承,更多的还是在继承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创新。

艺术要创新,前提是要对传统文化艺术成果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不能真正认识传统、学习传统,那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要赋予中国古典舞新的时代意义,就必须俯下身子认认真真向“老祖宗”学习求教,温故而知新,让老树发出新枝叶来。

(二)要在创新过程中确立中国古典舞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具有历史跨度长、艺术风格多样的特点。商周舞蹈庄严肃穆;秦汉舞蹈粗犷、雄浑;唐代乐舞技艺高超、规模宏大;宋元舞蹈则逐步从宫廷走向民间,表现内容上也更加贴近生活;明清舞蹈则成为戏曲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段。

新古典艺术特点篇4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现代舞 影响 借鉴 策略

一、中国古典舞对现代舞的影响和借鉴

中国古典舞是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武术和戏曲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的产物,并经过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现代舞强调个性,创新意识特别强,但现代舞若想在在中国环境下获得很好的发展,也必须充分尊重我国的环境特色,要从古典舞的严格规矩要求中获得一定的约束,在约束之下将自身的自由主义思想进行发挥。

就目前的中国古典舞的编排来看,编导对一些具有程序化的技巧较为重视,这种编排形式与目前古典舞广泛出现在各类比赛当中的处境具有很大的关系,导致了古典舞的编排往往是为了比赛而进行编排,当然更具舞剧的故事情节,在考虑人物特征的基础上。将一系列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融合到古典舞的表演当中,在这样的编排下,观众对于古典舞的欣赏往往容易关注到这些高难度的技巧,而对于故事情节却很少关注,从而导致古典舞的表演空洞。事实上,舞蹈的艺术魅力并不在于高超的技术层面,往往在技术上存在不足的舞蹈艺术作品也能够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而这也是艺术力量的体现。现代舞虽然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但由于能够赋予观众以自由思考的空间,因此很多的编排手法值得中国古典舞所借鉴。

首先,中国古典舞可以借鉴现代舞的编舞法,现代舞的编舞法能够为舞蹈编排提供一系列新的挑战,从而迫使编导必须不断的进行创新,并运用逆向思维来对原有的编排方式进行有目的性的修正,舞蹈编排者需要对各种舞蹈素材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从而不断丰富自身所具有的舞蹈语言。因此,编导需要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加以了解,如民俗舞蹈、芭蕾舞蹈、国标舞等。根据现代舞的编舞要求,应当持续对舞蹈的各项动作进行改变,从而抛弃原有的“熟悉化”的表演,不断追求创新,充分展现出舞蹈的内在个性,将舞者的原创性融合到舞蹈表演当中。也就是说。现代舞的编舞要把创新作为整个编舞的重要环节来对待,在编舞过程中需要将各种类型的潜台词进行详尽说明,但在具体表演过程中却又将这些潜台词尽量的含蓄化处理。中国古典舞的编舞过程恰恰缺少了对于创新的重视,没能很好的对舞蹈素材进行改善,从而使得在表演中缺乏生命力。其次,现代舞中的“机械编舞法”可以在中国古典舞的编舞中带来重要的借鉴作用,所谓“机械编舞法”也就是将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动作融合到舞蹈编排当中,从而使得舞蹈更具大众化的倾向,能够为观众带来更为真实的感受。在这种编舞法的指导下,观众可以成为表演的焦点所在,能够将舞蹈表演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充分的发挥。

二、促进中国古典舞与现代舞有效融合的策略

首先,重视多元文化的舞蹈艺术教育。舞蹈教育者应该发扬我国文化独特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使舞蹈的发展兼容西方与东方的特色,作品不仅应在人文反映上呈现传统与现代的风貌,同时也需保存较大的发展自由与空间。在舞蹈教学上,也应同时兼容东西方的教材教育。让我国的舞蹈专业学生能对西方现代舞和古典舞文化的特性都有清晰的了解,从而确保两者可以进行有效融合。

其次,在创新编舞方式的基础上,也应注重中国古典舞蹈的传统理念,从历史来看,昨日的创新并未全部流传至今,今日的创新也只有部份才可能成为传统,所以未承继传统的创新,其成为广为群众所接受的“民俗技艺”的效率可能并不会很高。

三、重视社会舞蹈艺术教育

无论是中国古典舞,还是西方现代舞,都必须具有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才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两者也才能够得到充分融合,社会艺术教育是指学校艺术教育外,对民众提供的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其重点在于推广全民艺术教育活动,增进国民艺术修养,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在达成社会安康和谐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做好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因此,各级主管教育、文化行政机关也应考虑社会需求,培育社会艺术教育人员及传统艺术教育人才。

新古典艺术特点篇5

1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

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950 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古典舞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剧目内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中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中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3.1 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中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完善与丰富中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整合中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中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中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中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3.2 继承与开拓创新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中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中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3.3“和谐”发展中国古典舞原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中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在当今社会,中国古典舞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目前,中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3.4“融合”优秀的古典舞素材

现代中国古典舞艺术要长远发展,要保持持久而旺盛的艺术活力。面对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面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完全的接轨,如何以独特的民族性独占鳌头都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之前,要保守住古典舞自己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形态,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后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并去其糟粕,筛选辨别,才能形成两文化的完美融合。在西方文化进入国门时,同样震荡与冲击着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引起了国民在审美享受和审美取向方面的变化,中国古典舞蹈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西方芭蕾舞传入中国,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芭蕾的训练体系和内容被大量吸收与借鉴。但中国古典舞并没有盲目的照抄照搬,更不是简单的复制,取芭蕾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系统的方法论去总结和吸收,形成科学的训练方式与方法。中国古典舞不能因为学习或借鉴了其他舞种就否定旧体系的一切,而是在强大的历史背景下,拥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与众不同的展示方法,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格。学习或是借鉴时代的优秀舞蹈文化是继承或是发展所必须的。闭门造车式的发展会封闭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思路。借鉴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并不仅仅是一味的加法,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芭蕾的优点相结合,芭蕾的科学性与中华民族的风格特征融合,保留自身“灵魂”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吸收各个舞种的精华,开辟一条中国古典舞独特的发展道路。

新古典艺术特点篇6

关键词:家居装饰;新古典主义;风格;特点;设计

我国的家居装饰行业在建筑市场不断发展的影响下,风格设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房屋装修,追求简约的风格,而且由于家居装饰品的种类比较少,所以,房屋装修的风格相似度比较高,传统家居装饰讲求的是简洁明快、实用大方,但是装饰的特点是形式大于功能。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家居装饰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装修的风格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为了营造出更加舒适、放松的空间环境,设计师对家居装饰的风格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新古典主义的装修风格,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新古典主义的概念

新古典主义的创始时间比较长,但是兴盛时期主要是18世纪中期,其应用在家居装饰设计中,提倡简约大方,反对炫耀奢华,在应用的过程中,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好评。新古典主义体现了理性规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强调思考的秩序,追求精神的宁静。新古典主义的装修结构比较简单,而且比例比较匀称,其在西方国家应用比较广泛。新古典主义的设计理念传到我国后,改变了我国传统装修的风格,设计人员将新古典主义风格加入家居装饰中,摒弃了抽象以及贫乏的艺术形象,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照搬抄袭,要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居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格,提倡尊重自然,追求真实,对抽象的艺术进行了改变,将其应用在我国家居装饰设计中,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风俗进行很好的传承,其反对奢华的装修方式,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其脱离了现实的绝对美,而且改变了我国艺术以及传统文化贫乏的局面。新古典主义风格以古代美为基础,可以体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而且还结合现代艺术的美,做到了新旧历史的融合,可以更好的稀缺不同文化的精髓。新古典主义表达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怀旧风格。

2 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的特点

新古典主义风格追求的是精致的美以及古典美,其不但具有较强的历史感,还具有精致的现代感。新古典主义做到了对原创与经典的融合,其在家居装饰中融入了多种古典元素,这类装饰细节雕琢更加精致,提升了装修的风格,而且将古典文化的精华发挥到了极致。新古典主义并不是对古典艺术的照抄照搬,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更符合现代人对艺术美的追求。将新古典主义风格应用在我国家居装饰中,可以融合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其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也具有现代的创新性,而且不拘束于传统文化的束缚,可以将古典构件与现代手法融合在一起。在学习西方新古典主义风格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古典装饰品都适合我国,比如欧洲新古典的壁炉,在中国并不实用,而中国古典的官帽椅,虽然可以当艺术品欣赏,但坐起来并不舒服。

3 新古典主义家居装饰设计思路

户主阅历,决定风格。户主多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住宅空间较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一般有着极为丰富的阅历,见识相当广泛,更注重文化的自主性,崇尚文化精神品味。他们比较喜欢欧式古典主义和中式的传统设计风格,但真正实现传统古典主义的并不多,很多消费者倾心的是经过改良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摒弃了一些传统风格中的赘饰,更加强调空间的通透性和实用性。在装饰手法上,新古典主义更重视材料本身的厚重质感,多采用硬朗的直线,而传统繁复的雕镂工艺,只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来使用。

中式传统设计风格被去芜存精,只保留了室内设计中注重对称、崇尚庄重和优雅等理念。在装饰手法上,多采用富于中式传统意味的装饰物做点缀,而整体上则以简洁明快的实用主义为主。使用功能渐弱,装饰效果增强。消费者更重视空间整体的装饰效果,而使用功能则往往被放任第二位。为了使其风格与主人的身份相符,最大限度地展现户主个性,住宅的整体装饰效果则需要消费者和设计师多加考虑。

新古典主义风格,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将古典的繁复雕饰经过简化,并与现代的材质相结合,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使居室显出大方稳重的贵族气质,并体现温暖气息。居室装修的色彩,白色、黄色、金色、暗红是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而红色、金色、咖啡色往往是中式装修的首选色,而将这些主色调中揉入少量亮色,使颜色看来不那么厚重,使整个空间都略显跳跃。

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讲究沉实、雅致,保持永恒、沉静、典雅的古典风格。无论是沙发、餐桌、装饰柜还是睡床,力求在线条、比例设计上充分展现丰富的艺术气息,弥漫着古典怀旧的气息,既注重品质又不过分张扬。除了家饰和材质的融合外,还可以运用玻璃、灯饰、光源、金配件等元素,对总体气氛加以修饰,使气氛营造得更加华丽和谐。细微处往往透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痕迹,细节上的处理更进一步完美整个家居装饰。一个简单的镶花刻金都是整体设计的点睛之作。任何一种设计都是体现主人对生活的态度,所有的设计风格都是在满足业主对房屋设计的要求,新古典主义装修无论是家居还是配饰都体现出优雅、唯美的韵味,体现出主人独特的品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家居装饰,并不是对西方古典装修风格的照抄照搬,其结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实现了装家居装饰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新古典主义将古典元素与现代艺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而且吸取了东西方古典文化的精华,其运用现代的装修手法,提高了家居装饰设计的质量。新古典主义并不是仿古的风格,其将古典装饰品精致、雕琢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也结合了现代美以及现代文化特点,这种风格更加符合现代人对家居装饰风格的追求,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体现了现代生活的热情以及科技性,新古典主义风格应用在家居装饰设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婷.浅谈客厅装饰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2]王海麦.试论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及审美[J].新西部(下半月),2009(4).

[3]王小漳.新古典主义诸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08(12).

新古典艺术特点篇7

关键词:艺术歌曲 古典诗词 声乐 教学

艺术歌曲是一种特定的声音体裁,产生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奥,它是指诗歌与音乐紧密结合的一种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兴起于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入,一些在西方学习过音乐的作曲家开始尝试将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与西方艺术歌曲形式相结合,创作具有浓厚中国味道的艺术歌曲。继而歌词的选用范围扩大,作曲家不仅为当时的新诗作曲,也有一些人依古典诗词格律重新填词谱曲。另外,一部分古代歌曲也被整理出来重新演唱,如王维的琴歌《阳关三叠》等。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不论是内容、形式、风格以及演唱都具有浓郁的文人气质的中国艺术歌曲。代表作品有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黄自的《点绛唇・赋登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花非花》、陈田鹤的《采桑曲》《春归何处》、冼星海的《采桑子・别情》《杨柳枝词》、刘雪庵的《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江文也的《水调歌头》《清平调》、谭小麟的《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这些歌曲不仅要求演唱者作曲者欣赏者有良好的音乐素养,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诗词鉴赏能力。面对建国以后广大老百姓朴实无华的音乐审美情趣,古典诗词歌曲不免显得“阳春白雪”而血高和寡,难以得到进一步的传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音乐教育的普遍重视,中国艺术歌曲在各音乐艺术院校盛行开来,更多的古代歌曲受到重视,如姜夔的《杏花天影》等,作曲家也相继创作出更多取材于古典诗词的艺术歌曲作品,如黎英海的《枫桥夜泊》、罗忠荣的《涉江采芙蓉》等。本文所探讨的中国古典艺术歌曲主要指以中国古典诗词为歌词的艺术歌曲,包括古代歌曲和创作歌曲,因其涵义隽永、韵味悠长在中国艺术歌曲作品中独树一帜。

一、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特点

1 以诗词入乐,意境深邃

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的联系十分密切。汉语本身就是一种富于音乐性的语言,大部分中国古代诗词都是可以吟唱的,只是今人难以追寻古代歌唱的原貌。中国古典诗词明晰真切,馀意不尽;言辞优美,韵味无穷。1920年,青主(廖尚果,1893―1959)以宋代大诗人苏轼(1037―1101)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词,在德国谱写了我国第一首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歌曲采用德国艺术歌曲常用的通谱歌的形式,充分表现了原词怀古的情怀和豪放的气势。他回国后创作的《我住长江头》(1930),取材于北宋词家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阕词借长江水抒怀,遥寄无穷别恨和悠悠情思。构思新巧,简约含蓄。乐曲采用6/8拍,钢琴伴奏以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描绘出悠悠江水,形象地烘托了绵绵相思意。人声歌唱部分深得原诃意境,颇有古代民歌和吟诵的韵味。诗词和曲调相互映衬,共同抒发了恋人的相思之情和对爱情的坚贞信念。中国古典艺术歌曲十分注重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高雅气质,重视通过音乐语言表达诗的意境,在创作上也更为精雕细琢,将诗词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格调高雅的艺术形式。

2 格律化歌词,音韵考究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声韵的运用。中国的语言音调自身就异常丰富,汉语有四声五音,分平仄清浊,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要遵循这些规则,尤其是唐代以来的近体诗对字句、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吟诵起来,诗词自身就很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当古典诗词作为歌词演唱时,往往遵循“叫字行控”的原则,注重字头、字腹、字尾的发声过程,使语言音调、咬字与旋律的进行自然契合,旋律音调也因此显得委婉动听,韵味十足。旋律与诗词二者融为一体,共同勾勒出朦胧、含蓄、典雅的音、诗、画印象,令人回味无穷。

3 西洋化形式,中国风骨

中国古典艺术歌曲产生其时,正是音乐家们探索中国“新音乐”理论与实践的时期。他们主张“洋为中用”,整理国乐,以“中西结合”的方式创立新乐。正如黄自所说:“我们现在所要学的是西洋好的音乐方法,而利用这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和民谣,那么我们就不难产生民族化的新音乐了。”中国古典艺术歌曲创作和改编的实践中,如同西方艺术歌曲,伴奏多采用钢琴,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形象,充当第三者叙述等等。其演奏技巧也趋于西方艺术歌曲,日益复杂。演唱者也多运用美声唱法。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外在形式虽然是西洋化的,然而内在气质却极具中国古典风格。如罗忠g的《涉江采芙蓉》(1980)就是一首将中国古诗风格与现代创作技法极好地融合的范例。该诗表现了游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欲终老。对芙蓉、芳草的描写虽寥寥几笔,且吟且叹,意境优美。长路漫漫,望而难归,细腻地刻画了离情的凄惋。这是汉代的一首中国古典抒情诗,作者却大胆地运用了20世纪西方十二音序列技法,以一个具有中国五声音阶特点的十二音主题,通过对调性的精妙安排,成功地体现了古朴、悠远的中国古韵,开中国序列音乐创作之先河。

在演唱方面,歌唱家们也不断地进行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例如张权、郭淑珍、姜嘉锵等人的演唱。张权教授十分重视借鉴中国传统唱法的长处,讲究字正腔圆,依字行腔。在演唱《我住长江头》中“我住长江头”一句时,为了避免倒字,误唱成“畅”,她在“长”字上增加下方小:度的倚音;在唱“定不负相思意”中的“不”字时,她在“不”字前加入下滑音,并加强喷口力量,使“不”为四声读法,显得更为坚定。

二、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教学价值

1、较易于审美接受

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艺术审美也是如此,各民族的审美趣味是经过多年形成的。虽然各个时代有着不同的偏好,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中国古典艺术歌曲属于本文化传统的音乐,她在旋律、节奏、结构等很多方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民歌、戏曲和器乐等传统音乐的因素,中国这些独特的旋律音响和与生俱来的情感表达方式较符合中国广大民众一贯的审美要求,演唱者也容易喜欢其旋律并能够很好的体会歌词内涵。中国美学十分讲究意蕴,学习中国古典艺术歌曲,更有助于学生体会中国美学精神,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趣味。

2、有助于声乐技巧的训练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风格十分丰富,主要可分为西方艺术歌曲风格、中国古代歌曲及民歌风格、中国戏曲与说唱音乐风格、西方现代技法风格等四个方面。需要注 意的是,声乐的体裁与唱法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可以根据不同作品音乐风格的要求作不同的探讨。一般认为,中国古典艺术歌曲在演唱上既要运用美声唱法,尊重、吸收和借鉴西方艺术歌曲既有的技巧和风格,又要结合我国传统的戏曲、民歌等演唱方法和技巧,熟谙中国语言的特点才可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需要演唱者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学生学习一定数量的中国古典艺术歌曲,不仅美声唱法的常规演唱技巧得到了训练,艺术表现能力大大增强,也会从传统唱法的吐字、行腔、声韵、用气等方面受益匪浅。

3、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音乐文学史。我国古老悠久的历史留下的大批经典诗词,承载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精髓,以这些诗篇为题材的艺术歌曲更是其中的瑰宝。演唱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同时也学习了诗词,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学生不仅提高了个人情操,能自觉地与粗鄙媚俗的“艺术”品味保持距离,而且诗之风骨“温柔敦厚”,还有益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对中国古典艺术歌曲教学的几点建议

1、选材循序渐进

要演唱好中国古典艺术歌曲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在选材上也要循序渐进。在低年级时就可以适当地接触一些小曲目,但一定要注意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对诗词意境的表现力。如同学习诗词一样,可以先从五绝、五律入手,其次七绝、七律。五言绝句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描画真切的意境。如黄自的《花非花》常常作为练声曲来使用,但同时也是一首很有意境的歌曲。学词,则先学长调,然后小令。但艺术歌曲的难度不仅要考虑诗词,还得考虑因音乐自身的难度。如《春晓》虽然也是一首五言绝句,但旋律起伏和篇幅《花非花》较都大了一些。其后可以演唱《红豆词》等。待程度再深些,难度亦可增加,选择面则更大,如《水调歌头》套曲《李清照词五首》等等。这些歌曲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变化,但更应仔细体会作品细致、内在的情感以及音质的纯美和情绪的含蓄,古典诗词的高雅气质以及所独特的吟诵风格。

2、训练有的放矢

中国古典诗词对格律和声韵的要求使其艺术歌曲的旋律音调十分委婉动听,但要演唱得吐字清晰又不失韵味,就需要演唱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训练可以特别注意这几方面:咬字吐字、音色处理、情绪韵味以及钢琴伴奏与歌曲的配合等几方面。可以选用一些专门的练声曲来训练十三辙、四呼等,让学生练声吟诵歌词,体会其节奏的徐缓和韵律。适当地学唱一些民歌、戏曲唱段对演唱也会有所裨益。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古代声乐文献,例如张炎的《词源》,在词、音律、吐字、行腔、用气、艺术表现等各个方面均有阐述。燕南芝庵的《唱法》中介绍的宋元戏曲歌唱方法,以及歌唱格调、节奏、呼吸、声韵等。魏良辅的《曲律》记述了昆曲学唱的方法、五音四声、腔调板眼、曲牌情趣、南北曲的区别、唱曲注意事项等等

3、提高国学修养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更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是社会现象的写照,展示了可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艺术品味。中国古典艺术歌曲以传统的古典诗词为歌词,要演唱好,必须提高自身的国学修养,功夫在诗外。学生在课外要有意识地接触中国古典文学,阅读一些国学大师关于诗词鉴赏的著作,以了解中国古典诗学传统。除此之外,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并不仅限于诗词,“乐教”“六艺”“诗书画印”等都充分说明了诗歌和其他艺术门类以及文学、哲学的联系。只有谦虚地向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和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黄自,黄自遗作集(文论分册)[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2]周密艺术歌曲演唱的真实性与创造性[J],长沙:艺海,2006(4):57―58。

[3]左霞,浅议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风格[J],北京:中国音乐学,2006(3):114―116。

新古典艺术特点篇8

关 键 词:哥特式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 洛可可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女装风格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它们表现在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在欧洲的艺术史上哥特式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洛可可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地影响到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一、四大艺术风格的特点

哥特式艺术风格 “哥特式”原本是起源于一种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笔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顶,多尖的拱门,这些均可见于中世纪的一种以尖顶大教堂,特点为尖拱、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刻、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具有气势雄伟、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它把人类精神从古典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其沉溺于无边无际的、令人神往的梦幻之中。它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后来,巴洛克风格影响到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及染织艺术各个领域。巴洛克艺术风格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

洛可可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仍是西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于沙龙文化在法国的蓬勃兴起,使女性成为了男性世界注目焦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那种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的文化形态,那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时期是路易十五时代,它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c形、s形曲线或漩涡状花纹的装饰风格。另一个特色则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而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这种特色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二、四大风格对同期女装风格的影响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女装上装紧身合体,下半身的裙子宽大、上轻下重,形成一种圆锥状造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尖尖的埃宁帽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巴洛克风格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巴洛克风格”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其着装特点是大量的使用蕾丝、花边,并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所以这种风格的时装和配饰表现出来的尽是奢华和古典的面貌。

裙子是巴洛克女装的重点。衣裙特点是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女性除了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取代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洛可可风格 作为一种服装的风格,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极致的优雅和精致,它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的装饰样式。

女性服装内穿束身马甲,裙撑架再度兴起,此时裙撑架的形式为前后扁平、左右对称,要在裙撑外穿一条华丽的衬裙,外穿罗布,一般前开,领口成一个大的u字型,上面露出紧身的胸衣,胸衣自上而下按大小顺序排列着一排缎带蝴蝶结,罗布下面也成a字型打开。衬裙外露,衬裙和罗布上也都装饰着曲曲弯弯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袖长到肘部,袖口也有三层的蕾丝花边。

新古典主义风格 1790年到1820年, 新古典主义思潮兴盛,使女装向古希腊、古罗马那种自然样式倾斜,以自然简单的款式,取代华丽而夸张的服装款式。robe chemise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样式。这是一种白色棉布制作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连衣裙的腰际线提升到胸部下面,使人体的比例更加好看,胸部的内侧有护胸层,取代了紧身胸衣,解除了对女性身体的束缚。袖子很短,露出手臂;裙子很长,一直垂到地上,使女性着装又一次回归到淡雅、自然之美。

三、四大艺术风格对现代女装风格的影响

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

巴洛克风格也被时装设计大师们所宠爱。ysl设计师tom ford以巴洛克风格为灵感来源,把法式蕾丝、领结、宽袖,重新演绎成现代服饰。他所采用的材质,展现出既成熟又性感的女人形象。绑带是设计中的细节重点,常常出现在上衣、裙子、鞋子上,还有宽袖口、领结,以及以黑色为主调,华丽的绣花,古典的收腰外形,不禁令人遥想几百年前的法国宫廷圣罗兰女人的万种风情。

d&g2008年春夏礼服系列,是时装界回归洛可可风格的一个高潮。印花布料和夸张的裙撑、打折的花边、繁复的缀饰、低胸衬裙的造型设计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并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质量。在色泽选择上,将草绿、粉红、鹅黄等富丽堂皇的色彩一一呈现,顿现轻巧而华丽。

2008年雅莹和2008—2009秋冬专场会以新古典主义为灵感来源。其服饰将女性形体间的极佳比例完美呈现,通过立体剪裁、抽褶、滚边等勾勒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空间感,并配以夸张的蝴蝶结、复古的宽腰带和金属饰物。饰物色彩上以黑金、米黄为主体色,略施点缀玫瑰红和暗橘、墨绿等色,从而显出经典的华丽与高贵。

结语

欧洲艺术风格不仅仅有这四类。多样的文化必然会造就社会多彩多姿的艺术形式,而服饰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且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华梅.西方服装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上一篇:劳动教育感受范文 下一篇:中医基础医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