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研究范文

时间:2023-09-21 18:19:53

医学影像研究

医学影像研究篇1

关键词:法医学;医学影像学;尸检;应用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线、超声、CT、MRI以及相关的衍生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广泛的应用,而在国内法医学实践中还较少使用。影像学检查图像能客观真实的反应人体的内部特征,图像资料可永久保留,具有可重复性检验的特点。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非破坏的检查方法,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内外法医学家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就现阶段国内外医学影像学检查在法医学中的应用进展做如下综述。

1 死亡时间的推断

死亡时间即死后间隔时间,是指检验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死亡时间的推断,对于查找嫌疑人、确定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根据死后尸体现象来推断的,如尸斑与尸僵等,但都无法对其量化,从而准确的推断死亡时间。李晓娜等[1]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角膜切片中角膜上皮层厚度、角膜基质层厚度和全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并建立了角膜厚度与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吕国丽等[2]利用超声仪测得死后家兔角膜的厚度,得出角膜的厚度与死亡时间高度相关。这使得利用超声仪对角膜厚度进行量化来推测死亡时间成为了可能。此外,利用CT影像来推断死亡时间也陆续出现。李晓娜等[3]利用CT扫描,得到了129 h内不同死因兔脑组织面积/颅腔面积值、脑组织平均CT值和颅腔整体平均CT值,并建立了3项参数指标与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郑吉龙等[4]对不同死因兔肺CT影像进行研究,获得了129 h内不同死因兔肺平均CT值、肺面积/胸椎面积与死后间隔时间的回归方程。利用医学影像技术推断死亡时间的国内外研究尚不充分、系统,仅处在实验阶段,发展空间广阔。

2 死亡原因的确定

在临床中,应用影像学图像诊断疾病已经成为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方法,而利用影像学图像确定死亡原因,在国内法医学界还较少使用,但其对于尸体检验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国外法医学界,X线、超声、CT与MRI检查已经应用于法医学实践之中。Akopov等[5]是第一个提出超声成像在法医尸检中起到辅助的支持作用的学者。随后,S.Uchigasaki等[6]对158例尸体进行尸检前,进行了超声检查,结果在158例尸体中有76例尸体的超声学表现与尸检后的死亡原因相验证。Leth[7]对100个死者进行CT扫描,发现11个重要的影像学发现在尸体解剖中遗漏,57例死者CT图像诊断的死亡原因与尸体解剖得到的死亡原因相同。

在常见的死亡原因中,利用影像学检查都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在心血管系统中,超声在一些常见的致死原因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损伤[8]、心包积液、心瓣膜病等的诊断中具有优势。B超检查心包积液目前优于任何一种检查方 法[9],B超检查可以测量出心室壁的厚度、心腔的大小、心脏瓣膜的情况及主动脉肺动脉的直径,心房心室内是否有血栓等情况来迅速确定心脏疾病来推断死亡原因。呼吸系统中,X线与CT在诊断上具有优势,陈志勇等[10]在研究X线平片和CT扫描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时指出,X线平片和CT扫描都能对气胸、血气胸、肺血肿、胸腔积血进行诊断,但CT成像效果明显优于X线。肺动脉栓塞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多层螺旋CT[11-12]、MRI肺动脉成像[13]与支气管腔内超声[14]检查都能很好的对其进行诊断。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死因是肝脾破裂,刘玉清等[15]把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对比发现,超声检查肝脾破裂的符合率为100%。

3 致伤物与致伤方式的推断

在法医学鉴定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就是创,根据创的特点进行致伤物的推断与认定对于侦查与定罪量刑具有重要的作用。de Vries CS等[16]利用高频超声检查刺创,从而根据创伤的形态判断刺器。高频超声显示刺创为一管状低回声区域,管腔内径大小不一、管壁不规则不整齐,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切创的创口一般较长、创腔较浅,在超声图像中表现为走形倾斜的低回声区,轮廓较清晰,边缘规则,创腔内回声均匀。钝器创的高频超声表现为创口不规则,创口下创道形态多样,内部回多为低回声,分布不均匀,随时间延长动态变化,有出血时,可出现局限性无回声区[17]。

在致伤方式方面,复旦大学郑剑[18]系统的论述了CT技术在法医学致伤方式鉴定中的应用,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交通事故生物力学分析,利用颅脑损伤图像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和摔跌导致颅脑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等。刘宁国等[19]以坠亡案件为对象,对尸体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MRI成像与尸体剖验并进行比较后指出,影像图像在致伤方式的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指导法医解剖的进行并补充相关信息,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4 个人识别

对于尸体的检验,首先要确定的是尸体的尸源,尸源的确定是案件侦破的关键。通常指纹、DNA、家属辨认是尸体个人识别常用的方法,但指纹、DNA都需要有样本进行比对,对于没有比对样本或者尸体白骨化的情况下,尸体的个人识别就显得异常困难。过去,法医学家们通过牙齿的磨耗程度和耻骨的发育特点来判断死者的年龄,下颌角的角度和骨盆的特点判断死者的性别,都是用肉眼观察的方法,造成了推断的不准确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法医学家们通过X线平片[20]、CBCT图像[21]可以准确的测量相关标志点间的距离与角度,并建立了一系列相关指标与性别和年龄的方程,为准确的推断死者的性别与年龄奠定了基础。

随着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利用尸体的颅骨就能复原出死者生前的面貌。在进行面貌复原时,需要使用面部软组织厚度的相关数据,以往数据的获得是使用针刺法对尸体的面部软组织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对皮肤进行按压,且测量对象是尸体,使得测量数据不准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使得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测量的方法大大优化,精确度也有所提高。CT[22]、超声[23]、MRI[24]影像技术成为面部软组织厚度测量的新手段。

5 展望

医学影像技术在死亡时间的推断、死亡原因的确定、致伤物与致伤方式的鉴定和个人识别等一系列法医学相关的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推广,远程诊断、远程鉴定将成为可能。影像学设备如超声设备、CBCT设备的小型化和操作的便捷化,有利于相关影像学技术和鉴定在基层公安机关全面开展。作为尸体剖验的辅助手段,影像学检验必将成为将来尸体检验必不可少的步骤。

参考文献:

[1]李晓娜,郑吉龙,胡忠国,等.兔死后角膜厚度与死亡时间的关系[J].法医学杂志,2013,29(4):241-243.

[2]吕国丽,姜富学,等.超声法测量角膜厚度推断死亡时间[J].法医学杂志,2012,28(2):89-91.

[3]李晓娜,郑吉龙,单迪,等.兔不同死因死后脑组织CT影像学变化的时间规律性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2014(2):145-150.

[4]郑吉龙,张家鑫,王玖琳,等.兔死后肺CT影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研究[J].刑事技术,2016(4):270-273.

[5]V.I. Akopov, B.V.Lozovskii, A.N.Kuryshev.Possibilities of using ultrasonic diagnosis in forensic medicine[J]. Sudebno-meditsinskaia ekspertiza, 1976, 19(3):16-8.

[6]Uchigasaki S, Oesterhelweg L, Gehl A, et al. Application of compact ultrasound imaging device to postmortem diagnosis[J].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04,140(1):33-41.

[7]Leth P M. The use of CT scanning in forensic autopsy[J]. Forensic Science Medicine & Pathology, 2007, 3(1):65-69.

[8] Baroldi Giorgio,Bigi Riccardo,Cortigiani Lauro. Ultrasound imaging versus morphopatholog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yocardial cell damage[J]. Cardiovascular Ultrasound,2005,3:32.

[9]罗向佳.二维B超诊断心包积液65例与临床抽液体量观察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75-2477.

[10]陈志勇,陈俊.X线平片和CT扫描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6(4):125-127.

[11]董双国.浅谈64排螺旋CT肺动脉栓塞中应用[J].医药前沿,2016,6(10):147-148.

[12]李明山,张勇,戴金汉,等.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云南医药,2016,22(1):1194-1197.

[13]王俊锋,王会轩,高朝前.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对比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055-1057.

[14]Sachdeva Ashutosh,Lee Hans J,Malhotra Rajiv,Shepherd Ray W.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J]. Journal of Bronchology &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2013,20(1):33-4.

[15]刘玉清.B超在闭合性肝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5):112.

[16]de Vries CS.The imaging of stabinjuries[J].Acta Radiol,2010,51(1): 92-106.

[17]陈峥,施晓琳,姜辉,等.创道的高频超声检查及法医学意义[J].t学综述,2013,19(10):1782-1784.

[18]郑剑.CT技术在法医学致伤方式鉴定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

[19]刘宁国,邹冬华,许建荣,等.影像学技术与尸体解剖在致伤方式鉴定中的应用比较[J].法医学杂志,2009,25(4):254-259.

[20]陈晓庆.头颅侧位片测量数据在法医性别判定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

[21]王坚,张家鑫,吕途.锥形束CT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刑事技术,2016,41(4):309-312.

[22]Chung J H,Hsu W Y,Chen H T,et al. A CT-scan database for the facial soft tissue thickness of Taiwan adults[J].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15,253:132.e1-132.e11.

[23]Louisa J. Baillie B.H.Sc. B.F.A, Jillian C. Muirhead D.M.I.T, Brian E. Niven B.Sc. M.Sc. Position Effect on Facial Soft Tissue Depths: A Sonographic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2015, 61:S60-S70.

医学影像研究篇2

【关键词】 DICOM PACS 格式转换 医学影像

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Picture Achie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近年来迅速发展,PACS利用计算机通讯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获取、存储、显示和传输医学图像及相关信息,取代传统的胶片格式图像,并高效迅速地辅助医学诊断。为了实现各医学影像设备之间方便地传输图像,国际上制定了医疗设备的国际标准通讯协议医学数字图像通讯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DICOM),目前大家遵循的是DICOM 3.0版本。

DICOM标准既是医学图像格式标准,又是医学图像通讯标准。符合DICOM格式的设备可以直接接入PACS中,与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传输与交换。然而,我国由于历史等许多原因,现阶段的医疗影像设备如X光机、B超、DSA等设备的接口种类多样。有的影像设备只有胶片记录影像,有的只有普通视频输入,有的采用自己专用的影像格式等等,这样造成图像格式、传输及通讯协议等很不一致。显然我国目前现存的大量不符合DICOM标准的设备已经成为阻碍PACS普及与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在短时期内这种问题不可能解决。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资源,让他们能够融入PACS中与其他设备相互通讯,我们就必须将这些设备产生的图像/媒体格式(如BMP、TIFF、GIF、JPEG和 AVI)转换为DICOM格式。另一方面,为了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等的需要,我们又必须将标准数字医学影像设备获取的DICOM数据转换成通用图像/媒体文件。因此,本研究严格遵循DICOM 3.0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并借助中间文件的方式,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通用图像/媒体文件(如BMP、TIFF、GIF、JPEG和 AVI)格式与DICOM影像格式相互转换的软件。本软件具有结构模块化、灵活性和通用性等特点。

1 DICOM标准

1.1 DICOM信息模型

DICOM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并按照E-R(Entity-Relationship Model)模型,描述信息对象(如医生、病人、病例、诊断、图像等)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E-R模型由实体集、属性和联系三部分组成。实体集(Entity)表示一类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对象,用矩形表示。属性指对象的特征,用椭圆表示。联系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用菱形表示。实体中的源实体和目标实体,其基数可在E-R图上标明,例如一个医学图像与病人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由以上E-R模型可以看出,病人、检查、系列和图像构成实体,他们分别有自己的属性,而这些实体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具体的说,“病人”是第一层源实体,一个病人包含一个或多个目标实体“检查”,“检查”又成为第二层源实体,每个检查包含一个或多个新的目标实体“系列”,每个“系列”又包含零或多帧“图像”。可见,E-R模型清晰的反映了现实事物之间的层次关系。

1.2 DICOM信息操作

DICOM标准基于上面所述的E-R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实体进行抽象。基于E-R模型的对象称为信息对象(Information Objects, IO),对象的属性称为信息对象定义(IOD,Information Object Definition)。我们对DICOM信息的传输和通讯抽象概括为服务类(Service Class)。DICOM标准中有12个服务类,如打印,传输,存储等,通过这些类实现医学影像在PACS中的通讯。而一个服务类是由多个SOP类(Service-Object Pair Class),即服务-对象类构成。SOP类构成DICOM信息传输与通讯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SOP类又由一个服务组(Service Group)和一个信息对象定义(IOD,Information Object Definition)构成。服务组是一系列消息服务元素DIMSE(DICOM Message Service Elements)命令,即对信息对象的各种操作,服务组作用于信息对象定义。对一个特定的SOP类,DICOM兼容的设备可作为两种角色的一种:服务类提供者(service class provider, SCP),它提供SOP类的服务;服务类用户(service class user, SCU),它使用SOP类的服务。DICOM信息操作方式可用E-R模型表示,见图2。

1.3 DICOM文件格式

DICOM文件由多个数据集组成。数据集表现了现实世界信息对象的相关属性,如病人姓名、性别、身高和体重等。数据集由数据元素组成,数据元素包含进行编码的信息对象属性的值,并由数据元素标签(Tag)唯一标识。数据元素具有三种结构,其中两种具有类型表示VR(是否出现由传输语法决定),差别在于其长度的表达方式,另外一种不包括类型表示。类型表示指明了该数据元素中的数据是哪种类型,它是一个长度为2的字符串,例如一个数据元素的VR为FL,表示该数据元素中存储的数据类型为浮点型。所有数据元素都包含标签、值长度和数据值体。 标签是一个16位无符号整数对,按顺序排列包括组号和元素号。数据集中的数据元素应按数据元素标签号的递增顺序组织,且在一个数据集中最多出现一次。值长度是一个16或32位(取决于显式VR或隐式VR)无符号整数,表明了准确的数据值的长度,按字节数目(为偶数)记录。此长度不包含数据元素标签、VR、值长度字段。数据值体表明了数据元素的值,其长度为偶数字节,该字段的数据类型是由数据元素的VR所明确定义。数据元素字段由三个公共字段和一个可选字段组成。下面分别列出具有显式VR和隐式VR的数据元素的结构:

2 Bytes2 Bytes4 Bytes

在对DICOM文件格式进行分析后,可依据其格式特点对其进行解析,即对文件中的各个数据元素依次辨别并处理。具体来说,先根据数据元素的组号辨别出该数据元素所在组,再根据数据元素的元素号进行辨别,最终达到根据组号和元素号标识出一个数据元素标签,并根据该数据元素标签所对应的具体含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保存在相应变量中。

2 DICOM格式转换实施方案

DICOM图像本身的解码和信息提取比较复杂,若从DICOM图像到每一种格式文件都生成一种编码方案的工作量很大。为了软件结构的模块性和单纯性,我们在此软件中借助了中间文件的方式,本软件选择BMP文件为中间文件。而且由BMP文件与通用图像/媒体文件(如BMP、TIFF、GIF、JPEG和 AVI)之间的转换比较简单。整个软件的格式转换流程见图5。

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捕获卡捕获视频流,实现从模拟图像到数字图像之间的转换,获取计算机通用图像/媒体文件(如BMP、TIFF、GIF、JPEG和 AVI)。而计算机通用图像/媒体文件与中间文件(BMP文件)之间的转换,本软件调用Intel公司的IJG JPEG LIBRARY动态链接库中的函数来实现JPEG与BMP之间的转换,当然也可以利用许多商业软件如ACDSee、PhotoShop等。

本软件的核心内容是中间文件(BMP文件)与DICOM图像之间的转换。从DICOM图像向中间文件(BMP文件)转换过程中,要详细提取图像象素信息,包括从DICOM图像中获取图片的大小,压缩格式,图像位深,色彩信息等。根据前面所述DICOM标准,必须提取的图像象素信息如图6所示。

而中间文件即 BMP文件由文件头、位图信息头、颜色信息和图形数据四部分组成,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详述。根据以上DICOM图像象素信息和我们所熟悉的BMP文件格式,就可以编写相应代码,将DICOM图像转换为BMP文件格式,保存即可。当然也可以转换为JPEG格式作为中间文件,这样更简便,因为 DICOM图像中色彩信息标签中的信息就是一个完整的JPEG文件信息。从中间文件(BMP文件)向DICOM图像转换,也是根据上面所述DICOM信息模板实现,只是不仅是图像信息的转换,同时要需要生成DICOM文件的其它信息,如前面所述病人姓名,系列等。

我们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Visual C++开发环境,借助中间文件的方式,还利用C语言编写的Windows最底层的接口函数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而API函数由许多动态链接库(DLL)组成。Visual C++6.0开发环境提供了各种类型库和ActiveX,构架在Win32 API函数基础上,能替代API的部分功能。这些类型库和ActiveX集中了常用的API函数,能方便地调用它们,使程序开发变得简单和快捷。

整个程序中心问题是对医学图像的处理,特别是中间文件(BMP文件)与DICOM图像之间的转换,它是由我们定义的几个核心类(Class)完成的,而这几个核心类(Class)分别负责图像的解析,对各种通用图像/媒体文件(如BMP、TIFF、GIF、JPEG和 AVI)进行解码和编码,然后还可作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等处理。 我们定义了三个核心类(Class):CDom、CPictureDom和CView,它们负责不同的任务。

其中,CDom类负责解析图像的位置、大小和类型等,CPictureDom类负责对图像进行解码和编码,CView类负责显示解码和编码了的图像。其中CDom是极其重要的类,它针对前面所叙述的DICOM数据格式特点,先根据数据元素的组号辨别出该数据元素所在组,再辨别数据元素的元素号,根据组号和元素号标识出一个数据元素标签(Tag),然后根据类型表示(VR)确定图片格式,这样就解析了图片的信息并保存在相应变量中。CPictureDom类主要负责对图片进行重新编码,是根据由DICOM标准而自己设计的DICOM模板来实现的。这三个类又派生出若干子类,子类负责更细致的操作分工。如CDom类派生出CAVItoDom类、CJPEGtoDom类、CDVItoDom类等,他们分别将AVI图像格式、JPEG图像格式和DVI图像格式转换为DICOM标准格式。

3 结论

由于我国存在大量非DICOM标准的影像设备而无法直接应用于PACS中,因此DICOM标准的格式转换势在必行。本研究讨论了关于DICOM标准的DICOM信息模型、信息操作和数据格式几个重要问题,然后针对所论述的DICOM标准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在通用图像/媒体文件格式与DICOM标准格式之间转换的软件。软件所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方法和Visual C++6.0开发环境,借助中间文件的方式,并采用了Windows编程最底层的接口函数API。这样,软件开发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自定义的数据元素按照本软件的模式,在程序中添加代码,以便更好地完善本软件。

参考文献

1 胡阳秋,高小榕,高上凯.医学图像DICOM格式转换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0,19(4):193~197.

2 唐承亮,袁煌.基于DICOM的PACS医学图像传输服务实现方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2):65.

3 林天毅,段会龙,吕维雪,综述,医学数字图像通讯(DICOM)标准及在我国的实施策略,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8,21(2):65~73.

医学影像研究篇3

关键词:超声影像学;教学;改革

R-4

超声影像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对超声影像图像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胜任超声临床诊断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近二十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日迅猛,新技术层出不穷,超声影像学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已不能满足目前教学的需要。因此,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现代超声影像学的教学,是业内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超声影像学的特征

1.超声影像学发展日趋强劲,使其教学内涵在不断丰富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诊断已从显示宏观结构发展到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从显示形态改变到反映功能变化;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面发展[1]。在现代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超声医学、CCT ,、同位素扫描、MRI)中,超声医学发展尤为迅速,目前,介入超声、三维、四维超声已取得或正在取得惊人的进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其临床地位日趋重要,专职从事超声影像学诊断的医疗工作者、技术人员人数不断增多。

2.超声影像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学科知识面较广

超声影像学涉及多门学科、多个专业,这就要求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很宽的医学知识面。想要很好掌握超声影像学,我们应有好的基础,一个好的超声诊断医师必须熟悉内、外、妇、儿等多方面知识,了解各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这样才有可能更全面地分析由临床医师提出的主要诊断问题,从而避免出现误诊、漏诊。

二、传统的超声影像学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教W模式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

《超声影像学》教学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但它的学时数较少,同时医学高校附属医院中的医生平时既要给病人做检查,又要承担教学任务,较为繁忙,这是超声影像学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多医学高校中,在课程设置上,一般超声医学与CT、核磁共振、X线是融合在一起的,然而,超声诊断学尽管属于影像诊断学体系,但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超声诊断学尤其超声心动图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超声影像学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正因为该学科这一特点,才使得超声的诊断是靠动态和实时做出的。因此,超声诊断必须是医生亲自操作,而不是仅靠读几张片子就做出诊断。此外,尽管超声医学近年来发展很快,导致超声诊断学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上不尽合理,课时较少,导致学生对这个学科掌握的不够好。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的滞后,不能满足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要求

由于超声影像学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下而的分支学科,教师均为医学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师,在很多高校,针对超声诊断的超声诊断学教学研究较少,目前主要还是传统的讲授模式,超声诊断学教学方法仍然处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较少涉及CBL(Case-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更不涉及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2],所以,目前的教学方法己经明显落后于当今飞速发展的医学院校高等教育,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医学高校附属医院中超声影像学教学的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面基础好、知识面宽、技能高的高层次超声影像学专业人才,超声影像学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修订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改革超声影像学课程体系

我们医学高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基础宽厚、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所以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发挥医学高校附属医院的实践平台较多这一优势,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修订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使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先进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调整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2.抓住超声影像学教学重点,转变教学理念

现代超声影像学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一类多分支的综合学科,依据现在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本科生的课程设置状况,教师要想系统、全面地讲授全部超声影像学内容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超声科教师必须走出传统的单技术、单病种的教学模式

3.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现代化

大数据时代的发达的互联网为我们的超声诊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样,就促使学生们和老师们建立了新的资源观,大数据时代资源的获取方法,避免了医学高校附属医院超声科教师因其不同的的个性化特征导致的同题异构。但是,目前超声诊断学的教学,并没有恨充分地、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大部分的教学仍然是医学高校附属医院超声科教师将自己个人的经验通过传统的PPT的形式进行讲授。

总之,教学改革是个比较庞大的课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们调查了其它一些医学高校附属医院超声影像学的教学现状,结合学科特点以及我们科室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一些比较前沿的、优秀的专家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关于超声影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见解,我们要瞄准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总结、探索好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用新的内容与知识充实自己,充实学生,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超声影像学专业技术人才。

总之,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教育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旧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面对21世纪医学影像的发展,我们要顺应时代,推陈出新,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一些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用新的内容与知识充实学生,以培养更多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发金,谢鹏,罗天友.分子影像学及其对医学影像学的影响 [fl.重庆医学,2005, 34 (5 ): 771-776

医学影像研究篇4

一、我国医学影像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学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受传统的医学高校院系人才培养理念和教育教学惯性思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往往是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实习”三个阶段。“三段式”培养模式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主要原因是教学管理者和实施者的思想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当今世界,高校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疗市场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深刻理解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等医学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只有转变教育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达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的目标。

2.课程设置不合理,脱离“应用”

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同时开设了五年制医学影像诊断和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方向,虽然培养目标不同,但有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体现出各自的培养目标,主干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基本相同,笼统地把两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当成“医学影像”人才培养,这种试图培养既懂得影像诊断又熟知影像技术通识人才的方法,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既影响了诊断方面的学习,又影响了学生对影像技术方面的学习,这种课程体系也有悖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弊端,就应该首先从课程的设置入手,把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从传统的“医学影像”构架上剥离开来,使其分别成为两个专业,这样才能突出专业特色,突出“应用”。如何合理地分别设置医学影像技术和诊断专业课程成了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

3.医学影像诊断和技术人才结构失衡

目前医学影像诊断医生和影像技术人员在我国医疗机构中都是短缺、急需的人才,尤其是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人才在我国更为缺乏。2013年在温州召开的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影像学分会年会上秘书长张雪君教授如是说:“就影像诊断专业人才而言,多数三级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对其医师的需求以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为主;就影像技术专业人才而言,二、三级医院的需求主要是以本科学历人员为主。”

二、我国医学影像本科人才培养的对策

1.转变医学教学观念,改革培养模式

医学影像学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应该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根据医学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经济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等相关规律,进行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同时掌握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总体趋势的规律,提高教育质量,突出个性化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结合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合理设置课程

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培养大量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入分析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和专业课程设置,及时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地方高等医学院校要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社会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等因素,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培养人才素质上形成地方高等院校的特色,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课程设置作为培养目标或培养要求的一个重要体现,涵盖了对专业人才理论知识的要求、实践能力的要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反映社会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寻找出适合培养本地区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课程设置。四年制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理论、临床医学为主干课程,以医用影像物理学、解剖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诊断学等为主修课程,来培养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五年制影像诊断专业则应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为主干课程,以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为主修课程,来培养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优化教学资源,平衡人才结构

一方面优化教学资源,教师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现有资源,使毕业生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鼓励地方院校设置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是将来国内医学影像学教育宏观调控的方向。

4.尊重个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个性发展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高校培养人才应注重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大学教学过程中,人才个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人才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和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是具有特色、专长的创新型人才。

5.完善监督评价体系,保证人才质量

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如此才能很好地检验医学影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反映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质量。此外,建立与完善国家职业考试和资格认证制度是促进高等医学影像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是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金云.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6-17.

[2]伍先禄.国外个性教育理念与实践对我国创新教育的借鉴意义[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23):8.

[3]袁力,刘林祥,冯圣平,等.高等医学影像(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J].医学与哲学,2003(4):57-59.

医学影像研究篇5

关键词: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在我国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学技术也在迅速进步,尤其是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医疗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影像板扫描仪、影像阅读打印等系统进行严格管理,提升影像质量。

1 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组成分析

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是由影像板、影像板扫描仪与影像后处理等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就是将影像投影在影像板上面,然后进入扫描仪,通过激光扫描技术阅读数据,同时,利用光电途径将数据转换成为数字信号,在影像后处理站处理之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结果,供给医生对其进行观察。目前,医疗机构在应用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理解其组成理念,无法提升影像质量,甚至会出现临床医疗问题。因此,技术人员必须重视以下几点组成理念的理解:

1.1影像板 影像板是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化合物,包括Eu2等,属于一种晶体结构,在实际使用期间,可以有效记录影像,打破了传统胶片记录影像的局限性,重复使用次数大于一万次[1]。

1.2影像板扫描仪 此类技术可以将影像板记录的影像数据,准确的阅读出来,对于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质量的影响较大。影像板扫描仪是影像信息转换的重要依托,可以将其转化成为不同亮度的像素,将平面图像转化成为二维点阵。同时,影像板扫描仪会通过模拟数据方式,将每一个影像像素转化成为数据,将二维点阵转化成为矩阵,然后将矩阵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系统中,在对数据进行运算之后,得到不同的影像。影像板扫描仪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优势,可以清晰反映出影像图形,明确影像指标的灰极度。同时影像板扫面衣还可以将数字化转化程度体现出来,扫描速度较高。对于空间分辨率而言,如果影像不清晰,影像板扫描仪就会利用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显现出影像。对于灰极度而言,影像板扫描仪会通过数字图像反应影像的呈现效果[2]。对于矩阵而言,影像板扫描仪可以通过亮化的扫描技术,形成良好的像素点阵,然后利用相关模拟技术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矩阵。此类运行方式,主要通过计算机实现,因此,必须要对像素点阵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处理,才能提升影像板扫描仪的应用质量,体现出真实的影像数据信息。对于扫描速度与缓冲平台而言,缓冲平台容量较为重要,影像板扫描仪的处理能力可以通过缓冲平台容量体现出来,大型的影像板扫描仪在一个小时就可以达到100板的扫描效果。技术人员在应用此类技术之前,必须要将扫描IP板放置在缓冲平台上,然后利用机械自动扫描,充分发挥影像板扫描仪IP板功能作用,提升数据输送的自动化效率,以便于下一次对其进行应用[3]。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全面控制组合结构的应用质量,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严格的管理工作下,提升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质量,增强其发展效果。

2 打号系统与预视系统的管理

在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应用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打号系统与预视系统的管理。然而,我国部分医疗机构在实际工作期间,无法提升打号系统与预视系统的管理效率,难以根据其实际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导致影像质量降低,因此,技术人员必须注重以下工作流程:打号系统就是将与影像有关的文字信息记录下来,技术人员必须要保证文字信息的准确性。技术人员必须通过电脑键盘输入文字信息,同时,还可以在医院信息库中调取所需要的信息,在此期间,技术人员不需要将全部信息都输入,只需要输入一些关键信息或者词语就可以搜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对于预视系统而言,由于影像后处理系统功能较为全面,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打号系统输入投照,在投照打号的时候,通过投照关键词的搜索,系统就会自动筛选出相关软件包,然后对影像进行处理,医生就可以ζ浣行预,进而得到良好的数字影像[4]。

3 影像阅读与打印管理

数字化反射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需要技术人员重视影像阅读与打印的管理。当前,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在应用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过程中,不能提升影像阅读与打印管理工作效率,难以优化起管理体系,无法提高影像放映质量,导致临床治疗工作受到影响。因此,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影像阅读与打印系统的管理。首先,技术人员要全面分析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设备类型,并且选择配套的阅读与打印系统。其次,为了提升图像质量,增强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应用效果,技术人员可以利用PACS网络,对其进行终端输出处理,进而提升检验工作效率。最后,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质量控制部门必须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提升影像管理效率[5]。

4 系统网络化管理

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要求技术人员重视系统网络化管理工作。目前,我国部分医疗机构在应用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时候,不能对其进行系统网络化管理,难以提升影像质量,无法保证医疗服务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系统网络化管理工作。首先,在网络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对于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质量的要求也开始提升,技术人员必须要全面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重视系统网络化管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其次,技术人员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清晰度,提升影像的质量,增强信息处理效果,同时,还要增加系统网络的兼容性。再次,技术人员在系统网络化管理的时候,还要根据DIcOM使用标准的分析,制定完善的技术应用制度,借助CT、MRI、DSA等图像处理技术,对工作站数字设备进行浏览。最后,在构成影像的时候,技术人员要建立放射科影像存档系统与通信系统,利用存档系统与通信系统对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进行处理,进而提升影像图片质量,优化影像处理体系,进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在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与管理中,技术人员必须制度完善的技术应用制度,利用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技术人员的技术行为,全面提升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质量。

参考文献:

[1]邵为景.探讨放射技术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5(4):94-95.

[2]董海斌,宋少娟,张翼,等.战区医院放射科现状调查与提升卫勤保障能力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2):106,111.

[3]蒋宇宏,张东友,宋少辉,等.探讨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流程[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1):100-101.

[4]刘林栋.放射影像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东南大学,2012.

医学影像研究篇6

灵活多变的案例教学的方法归纳有以下四种:一是个别解决法,每一个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要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即病例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并提出每个人的理论看法和诊断依据;二是分组讨论法,先是各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再由全班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一起课堂上讨论案例,教师的作用是汇总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分析各个小组对案例讨论结果的正确与否,以及讨论的不足之处;三是智囊团法,邀请有经验的医学影像专家分析案例,具体就是临床上遇到些疑难复杂及典型的病例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会诊,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参加进来并发表个人见解,权威医学影像专家给予点评;四是角色扮演法,由医学影像研究生扮演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还可以戏剧的形式将案例的内容表演出来,[2]就是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分别扮演病人和医生,医生给予病人诊疗,在这一诊疗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这位“医生”的医学理论基础及言语举止进行点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先期的文献学习,我们的研究结论是:案例教学法对于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充分理解消化和临床应用理论起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作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的医学影像研究生接受效果,广泛地征求医学影像研究生在案例教学法教授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尚待改进提高的地方,给出开展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二、具体过程

在前期国内外文献整理和解析的基础上制定归纳出案例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就是选择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病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组织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根据案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适合单人独立完成的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适合分组讨论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临床上遇有些疑难复杂及典型的病例邀请权威专家进行会诊,让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参加进来并发表个人见解;适合医学影像研究生扮演标准化病人的案例,还可以戏剧的形式将案例的内容表演出来。在实施过程中的每天课程结束后,及时地观察和访谈一些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了解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案例教学实施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医学影像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不足,认真总结,从教师层面进行改进,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发放研究者自编的有关案例教学法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

三、研究内容

案例教学法的案例必须要求真实、有代表性,具有启发性,具体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动态跟进、开放深入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加深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医学影像理论基础理性认知程度。好的案例选择也更应遵循一定原则,主要包括:代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完整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以及客观性原则等。[3]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案例可以取材于日常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真实病例,能对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有启发作用的代表性病例。对于每个病例,在课前均需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准备,以使病例更加适合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的要求,另外案例可以具备一定的兴趣性,以便更好地让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具体来讲,就是根据教学理论的授课重点选取典型的临床病例,授课教师有重点地叙述病人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籍贯、民族、职业等)、病史、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这些都有利于医学影像硕士研究生对案例记忆,授课教师通过惟妙惟肖的讲述也会增强案例的丰富色彩,案例选择的得当,才能真正地协助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而在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不等同于随便举例子,而更应该是一个可进一步研究探讨动态、开放的过程。因为医学影像学研究生并不一定能把握住案例中所包含的所有理论知识,教师应引导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启发式向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进行提问,采用开放性问题对所选取的案例进行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一环紧扣一环,以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而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更主动地、更富有个性地掌握医学影像学的理论知识。以往的医学影像学讲授的教学重点只放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递,而医学影像案例教学的关键点不是为取得那些固定格式的原理或原则性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进而更好地促使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真正达到实现培养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医学影像学能力的目的。

四、研究成果

通过问卷调查,案例教学法促进了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师生间通过广泛交流,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案例教学法也提出了一些感受和建设性意见。首先,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是有必要的,可以推广。其次,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的方式,能提高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再次,案例的选择必须针对性强,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安排好讨论的时间,讨论确保充分。

五、结论

采用问卷调查和行动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重点是案例教学中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的主动讨论及分享过程,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愿意接受并喜欢医学影像学案例教学法;采取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拉近医学影像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间距离,有益于加深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医学影像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高效的教学互动,使教师在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零碎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加以归纳和升华,进而提高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影像研究篇7

治学精神:刻苦钻研、善于总结

刘玉清的为人、做事、治学,一贯以“认真”著称。无论是在校的求学阶段,还是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他总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后再查阅文献以提高认识。这种学习、实践、查证、总结的循环治学方法贯穿于刘玉清的一生,形成了他独特而又严谨的治学精神。

读片是放射科医生的基本工作,刘玉清强调:每一次的读片分析,都要认真、细致,稍有疑问就要追根究底,力求诊断意见清楚、全面,决不能有半点粗心和怠慢。因为这关系到对患者的全面诊断,还将影响对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他认为,要做出正确、全面的影像诊断,不能仅局限于影像学征象的分析,还要客观地探讨其内在生理、病理学基础,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尽量作出全面的诊断分析。因此,放射科医生除了掌握放射学的知识、技能外,还应不断学习、了解有关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知识,必要时可直接检查病人。刘玉清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放射科医生不是‘读片员’,也不是‘操作员’,而是医生!”他还总是引用一位国外学者所说的话:放射科医生不仅是患者的医生,也是医生的“医生”。

刘玉清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摸索中,注重分析实践材料和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这对丰富和发展其专业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57年至今,刘玉清、评论及学术演讲等28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17部,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获卫生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部级2项,部级5项,医科院级1项)。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精神,以及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学术研究个性是分不开的。

医德风范:爱岗敬业、真诚相待

刘玉清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持之以恒。他长期担任过放射科主任职务,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数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他出席了北京群英会;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出席北京市劳模大会……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刘玉清认真仔细地完成读片和诊疗等基本任务,他始终保持对患者的热情与真诚,态度和蔼可亲。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求诊、求教者络绎不绝,刘玉清对他们均一视同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地真诚相待。当患者以各种“方式”要感谢他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经常说,医生的天职就是为患者服务。

刘玉清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为指导青年医师、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等竭尽心力,言传身教,从实践中培养、锻炼了青年医师们的各种临床能力,也促进了学科的人才建设。他对教学工作严格要求,特别重视对影像学发展新趋向的把握,亲自审核研究生和青年医师们研究课题的各项进展。对于课题实践的各个步骤,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错误,他都不会放过。刘玉清同时也以自己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着青年一代,这包含着他培养青年医师的良苦用心。1986年,刘玉清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学科建树:开拓进取、不断求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玉清倡导与病理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X线与手术切除肺、食管标本的“X线-病理对照”研究,并逐步形成制度,建立了对照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总结,该合作一直坚持至今。这对深化多种胸肺、食管疾患病理基础的认识和提高X线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教研资料,推进了科室学术建设,填补了当时国内此项空白。

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心脏X线诊断水平,刘玉清一方面将“X线-病理对照”转变为“X线-手术对照”;另一方面,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意识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心电图和X线各有其作用和限度,于是他逐步创建了以X线为基础的“X线-临床-心电图”三结合的心脏X线诊断方法。这使放射科医师能够发现一些临床医师没有注意到的诊断问题,纠正了某些不当的临床印象,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这些以X线为主的全面分析方法,为创建心血管放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放射科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做好了铺垫。

20世纪70年代,随着CT的问世,刘玉清敏锐地注意到,这是放射学向影像学发展的新动向。1974年前后,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的学科新概念。1977年,他发表文章较全面地向国内评价了CT及其临床应用的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相结合,共同形成了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刘玉清于1985年率先向国内介绍了这一新概念,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介入诊疗已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同时,“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的应用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医学攻关项目,并与防治重大疾病以及我国相关器械、器具现状相结合,制定了15个攻关专题。刘玉清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专题的评审、中期评估和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这一工作对推动和提高我国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X线诊断及其各种造影检查的成熟,逐步形成了具有多种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学。与此同时,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也促使我国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演进成为诊治兼备的学科体系。刘玉清自90年代初即倡导、推动这一新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撰文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演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刘玉清当时提出,应加强影像科室介入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主要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问题。他强调,介入放射学应为医学影像科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影像诊断优势互补,这将更有利于其发展。他还提倡开展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即“各种技术综合分析,优选应用”。针对心血管疾病,他提出“三主轴”(超声、CT、磁共振)和“两翼”(X线平片及相应造影和核医学)的主要诊断进程,并应以患者诊治的“实际需要”为原则。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应综合分析研究多种影像技术(新技术和普通X线检查)的诊断性能(优势及不足),从中优选出合理的检查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诊治效益。1996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开展大型诊疗设备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由刘玉清负责医学影像组,他将他的这一思路落实其中,促进了影像学及相关专业的发展。

本世纪初,刘玉清组织放射学(含介入)、超声、核医学有代表性的专家,主持召开了“医学影像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着重探讨了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我国的战略对策,并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医学影像学展望及发展战略》,受到行业内人士的普遍重视。刘玉清提出,现代医学影像学科作为一个科室必须诊治兼备,由影像诊断(含CT和MRI)、超声、核医学和介入治疗(含超声、核素治疗)等分支学科组成。同时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又应划分为神经、心胸、腹部和骨关节影像学等亚专业,各有分工,协调发展,以适应临床学科如大内科及其呼吸、心脏、消化等分支学科的对等发展。因此,医学影像住院医师必须进行诊、治兼顾的全面培训,高年医师则应有所侧重、各有专长。他积极呼吁、推动组建“大影像”概念的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科,进而探讨向“宏观(即生态环境、心理等)和“微观”(即分子、基因水平等)方向发展的新趋势。

绸缪为国:学科统筹、协调发展

1981年至1983年,刘玉清历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1987年至1992年,任该院、所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至1993年,任两届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放射学会主任委员;1993年,被授予“中国医科院、协和医大名医”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院士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勤耕不辍,多年来对心胸放射-影像学医、研、教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为我国的医学影像学学科结构建设呕心沥血。

关于如何组建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刘玉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可采取“两步走”的策略:一是先组建“独联体式”的医学影像学部,开展联合性学术活动;二是逐步组建统一的医学影像学学科。

在看到我国临床应用研究与国外相比并无明显差距,但是医学基础和实验研究领域却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的状况后,刘玉清大力呼吁各个医疗单位和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积极创建、开展基础和实验研究基地,积极推进相应研究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各单位的专业、学术水平发展颇不平衡,设备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刘玉清极力提倡:向广大城乡基层居民提供有效且优质的影像学服务。尽管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但普通X线检查仍是影像诊断的基础,在某些方面如胃肠道、骨骼和胸肺疾病的检查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X线设备在我国乡镇单位已基本普及,因此,若能坚持提高与普及并重,针对影像学不同亚专业开展多中心的“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制定出适当的“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高昂的、重复的检查,必将提高诊断效果和效率,直接造福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乡镇居民。

国际交流:互动双赢、学术“外交”

1978年至1984年,刘玉清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1984年,受聘为美国哈佛大学放射学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为日本医学放射学会名誉会员;1970年,担任阿尔巴尼亚国立第二医院放射学中心顾问。多年来,他致力于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使我国放射学跻身于世界放射学之林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国际放射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自1978以来,刘玉清先后40余次出访美、日、澳、德、法、印、新、韩、马等国,进行考察、学术交流、参加会议和讲学,增进了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1984年,他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学术报告;1978年至1984年,先后四次参加WHO举办的放射-影像学研讨会,并于1988年任该大会副主席;1990年4月和9月,他分别在日本全国放射学会和磁共振医学大会上做特别演讲,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他本人也获得荣誉称号和证书,成为第一位获得这些殊荣的中国放射-影像专家。自1984年以来,刘玉清出任两届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和放射学会主任委员。期间,他积极开展学术“外交”,促使我国放射学加入亚太放射学会和国际放射学会,从此走出国门、融入国际。1993年9月,我国大陆放射学专家组首次访台,刘玉清担任组长,为拓展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医学影像研究篇8

1目前中医药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中医药作为一种重要辅助及补充医学,在逐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受到一些质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以目前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难以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包括传统针灸经络理论在内的中医药理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限制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在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中医药科学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生物医学影像技术,fMRI在探索中医药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面展现了非常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但fMRI技术的复杂性要求从事该项研究的人员同时具备计算机信息科学及医药学基础知识,而我国传统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导致该领域人才匮乏。近年来,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信息化目标,全国不少中医药院校逐步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医工结合的交叉学科,中医药信息学将现代信息工程技术与传统的中医药科学密切关联,为培养符合中医药领域fMRI研究人才创造了条件。笔者认为,推动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开展中医药领域fMRI研究,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研方法挖掘中医药宝库、研究中医药科学、解决制约传统医学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

2磁共振功能成像基本原理及其在科研中的应用

传统医学成像技术主要包括X线成像、超声成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及核医学成像,以往这些成像均以解剖成像为主,主要通过观察疾病引起的解剖形态变化来实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逐步从之前单一解剖成像发展成为一种解剖成像与功能成像兼备的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基础和临床科研的技术手段,其中MRI技术的发展尤为突出。fMRI便是一种将功能与解剖成像、临床与科研影像相结合的成像新技术,为脑功能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2.1基本原理

广义的fMRI技术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及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等。不同的成像技术各有优势,在临床中有不同的应用。狭义的fMRI一般特指基于血氧水平信号变化强度的BOLD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人体大脑神经元活动导致大脑被激活的功能区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血液中顺磁性氧合血红蛋白及抗磁性脱氧血红蛋白的比例改变,使局部磁场均匀度变化,进而引起BOLD信号改变。

2.2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BOLD的fMRI技术无需注射对比剂,以其无创、无辐射损伤、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在活体上重复进行等优点在脑功能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具备独特的优势。目前,fMRI在基础科研中主要应用于运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语言、认知、记忆、智力、情绪、性格、决策、睡眠、意识、性别、发育、衰老、针刺、坐禅、睡眠等相关研究,尤其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临床研究中,fMRI技术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相关类疾病、各种成瘾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药物应用、脑卒中及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疼痛及癫痫等相关研究。值得关注的是,fMRI能从整体上探索各种诊疗方案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恰好与中医将人体视为有机统一整体的理念相符。因此,fMRI在各种中医特色病种的研究中独具优势,在揭示中医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fMRI广泛应用于基础科研及临床研究中,在中医药领域,由于fMRI实现了无损伤活体脑功能研究,可直观获取针刺时脑功能区激活状态的信息,使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日趋深入。目前,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基于fMRI的针刺作用机理研究[1-5]。其范围主要涵盖真针刺与假针刺时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不同针刺手法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不同穴位中枢神经响应的区别、健康志愿者与处于不同疾病状态下患者的区别、针刺刺激与其他类型刺激的神经响应区别等。针刺作用的发挥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及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但对针刺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如哈佛Martinos生物医学图像研究中心的中医针灸研究团队的研究表明,针刺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旁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的负激活来发挥作用[6]。国内相关研究则表明,针刺刺激具有不同的时空特性,这种不同穴位的不同时空特性正是针刺治疗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针刺穴位特异性的基础[7]。当然,关于针刺fMRI研究的方法学尚存在一些问题[8],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另外,fMRI在中医药其他领域也逐渐显现了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如在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观察、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此外,国内一些研究机构也在探索将fMRI用于中医症候及证型的研究中。

4对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的意义

fMRI作为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现代化医学影像技术,对中医药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fMRI研究的复杂性对从事fMRI研究的科研人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fMRI复杂的实验数据处理要求相关科研人员既要拥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学科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求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因此,fMRI研究的发展需要一批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我国目前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导致这一类型人才极为缺乏。为此,不少中医院校近年来逐步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课程。

作为一门新兴的中医药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9-10],中医药信息学科立足于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医学科学相结合,打破了以往医工分离的教育体制,客观上提供了将包括中医药科学在内的医学和信息工程学科切实有效融合的客观条件,为fMRI研究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目前,不少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放射科室已引进了MRI,具备了开展fMRI研究所需的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设备条件,同时又有充足的研究所需的病源条件,对今后开展中医药相关的fMRI研究极为有利。因此,中医院校有必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科的重要作用,合理设置中医药信息学专业,调整中医药信息学课程设置,为学生构建医工结合的基础知识体系[11];同时,重视培养开展fMRI研究所需的人才,推动fMRI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逐步形成fMRI研究发展与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互相促进的局面。

5小结与展望

fMRI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开展中医药fMRI研究,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等多方面知识和基础条件,中医药信息学科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理应成为开展该领域研究的主力军。笔者认为,为加快发展中医药领域的fMRI研究及推进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国内中医院校应集中优势资源,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①高度重视fMRI在中医药科研中的价值,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与相关附属医院或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建立各自的fMRI研究科研团队;②加强各科研团队之间的合作,力争形成科研合力,开展多中心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集中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科的独特价值,推动中医药信息学的长远发展。通过发展fMRI研究队伍并推动中医药信息学科建设,实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研方法寻找突破口,解决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加快中医走向世界的步伐。

上一篇:建筑测绘标准范文 下一篇:数学分数乘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