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水电施工流程范文

时间:2023-09-15 02:20:44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建筑

1水利水电工程的相关建筑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大致包括水库枢纽建筑物、坝与地基两岸的连接、坝体与混凝土建筑物的连接。其中水库枢纽建筑物还包含泄水建筑物、灌溉引水建筑物等建筑。通常泄水建筑物是由土石坝来构成的,这种材质构成的建筑物,泄洪能力强大,水流平缓,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安全可靠,便于施工。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2.1建立组织

在新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做到对各项目当中的不同人员的职责与权力进行明确的划分,将每个人的责任与权力落实到位。项目部要对项目合同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工程实施的具体要求和建设标准,并且按照相关的标准推出合理流畅的运行流程和工程安排。履行组织的各个责任义务,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的运行制度,是整个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保证后续工作得以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建立组织是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2.2制定计划

制定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个施工计划,同样是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一部分。项目工程部需要对施工的对象及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梳理,将这些内容转化成为实际执行的各个组分,同时根据各组分来制定出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并且制定出一定的施工目标和施工流程。施工项目组还要确保整个施工工程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来进行,并且进行统一的安排,通过健全各方面的管理流程来统一保证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3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的重要性

3.1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无论是哪一个施工项目,施工技术的技术质量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部分。施工技术是组织生产的技术水平,对于整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到在一定程度上去降低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通过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还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所应具备的防洪、蓄水、发电的多项功能,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巨大的社会效益。一个好的工程质量自然而然离不开施工技术的有效推行和有效改进。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探索,对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关系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和施工效率。

3.2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在管理层面上是否有效进行,同样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生产质量。水利工程的特点在于整体性和动态性,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会直接影响整个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各项目的施工人员应该将责任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开展对应的各种工作。只有将各组分通过管理来进行统筹协调,才能够充分地发挥整个组织的灵活性,满足施工生产所具备的整体推动力。同时要做到对机械设备的定期维修和保养工作,这也是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管理技术当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决定着项目整体的施工效率。

4水利水电工程特点

4.1复杂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包含多个方面的技术项目,比如防洪发电灌溉等项目,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当中的一些重要项目。所以说,这些项目的繁多直接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相对复杂,以及工程量的巨大,同时各种工种也比较繁多。如果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行,将会使得各个不同时段的工种作业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因此也应该加强管理工作,对施工操作及流程给予相应的统筹规划,从而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顺利进行。

4.2施工动态性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有着较长的施工周期,并且设有多个方面的环节,其中包含投标、人力准备、合同施工管理和项目验收等多个方面,所以在实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各个环节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动态性。能够及时地解决突发情况,并根据一些施工的具体状况来有效地改善当前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环节,推行动态化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保证,从而能够进一步保障整个项目的整体施工效率。

5水利水电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

5.1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上游来水会对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阻碍工程的开展,是工程需要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要想对上流来水进行科学有效的把控,就要通过围堰技术和施工导流来对上流河道水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够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支持。围堰工程作为一种科学性的引导工程,能够在上流河流来水对河道进行科学的控制,从而有效地避免对周围居民的一些影响,也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施工做好了一定的保障。我们在进行相关的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围绕所在的地理区域,设计好相关的施工环节,并且充分把握好相关的施工条件,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5.2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在水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渗水等安全事故。这些无论是人为还是自然的突发事件,都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使得工程的安全性没有一定的保障。所以说土坝的防渗加固技术便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维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稳定施工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水坝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稳定性和牢固性,能够进一步加强其防水防渗能力,并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6水利水电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6.1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施工操作,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影响施工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完善管理制度内容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的技术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保证能够满足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动态性。在考虑足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促使管理制度内容更加的优化完善,才能够满足整个项目施工要求及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6.2加强组织管理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2

论文摘 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其工程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不断增加,并且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工程的长远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做好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

水利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安全无污染,其应用为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技术是工程建设的根本与关键,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的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只有在施工中将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从而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提升到一个质的高度。

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关系着水电水电工程工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否,也关系着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因此,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意义重大,下面将就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技术,其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预应力锚固是对预应力岩锚以及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一种统称,是预应力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新的锚固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的大小、方向以及锚固的深度等,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前向基岩施加一种预应压力,这样可以保证基岩受力条件的优化,从而可以发挥出好的锚固效果。

预应力锚固这一技术可以保证拉应力更好的延伸,而这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预应力锚固技术回应为种类的差异而使得结构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范围锚孔与锚束两类。锚孔是指放置锚束的一种钻孔,而锚束是预应力作用的基础。锚头应放置在锚孔之外,这样课可以更好地锁定预应力,而锚束可以起到连接锚头的作用,在这种支撑作用下,可以使基岩更好地承受负荷。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很好的加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施工导流技术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施工导流是一项特殊的防护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施工导流可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导流技术的实施需要修筑围堰,这是临时建立的一种当挡水物,可以更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由于围堰流速很快、减少河道面积以及流量很大的特点,因此,在建设围堰时,一定要实现做好技术,全面考虑其稳定性与抗冲性,这样才能为施工导流技术打好基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可以很好的控制河床,因此,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进度与安全。施工导流技术关系重大,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好各种配合工作,考虑各种环境、地形的影响作用,做好协调控制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与质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求。

3、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一般说来,水库的土坝很容易发生渗水、跌窝以及潮湿的现象,其结果是会导致土坝的渗漏、变形甚至会对水库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因此,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可以处理土坝的渗透与变形,从而可以使坝体劈裂灌浆,并且在坝体内形成一种防渗体,避免出现渗漏现象,最终保持坝体的坚固与稳定。对土坝坝体的劈裂灌浆要根据土坝的实际情况安置灌浆孔,主排孔要沿着坝轴线来设置,副排孔要放置在坝轴线上方的的1.5m的地方,这两排孔要分开设置,还要保持3~5 m的距离,灌浆孔要穿透坝体并最终到达坝基,这样可以形成一道防渗体。

4、外加剂的使用

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很广泛,因此,外加剂的使用不仅是混凝土技术的需要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当前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有,处理外表的外加剂,修补的外加剂以及改善色泽的外加剂,增强表面强度的外加剂,还有提高抗变形能力的外加剂等多种类型,外加剂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质量。

5、坝体填筑技术

坝面流水作业是坝体填筑技术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流水作业完成之后,要进行卸料以及平料工作,制定出工程的工序;第二,坝体填筑要根据施工要求做好铺料以及填筑的工作;第三,要根据坝面的划分做好碾压工作,可以保证水坝的建筑面积。同时,为为了避免热量的流失,还要做好填筑土料的时间安排工作,从而减少工作时间。

6、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而且意义重大,不仅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利益,而且关系着国家以及人民的的利益,因此,一定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序多,而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就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前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分阶段、分步骤的根据施工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对特殊工种还要采取持证上岗的制度。其次,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挂念,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建设做好准备。再次,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由技术人员负责,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的交底动作,保证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再次,做好监督工作,及时的消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且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将安全问题做到实处。

结 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也逐渐的增加,并且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工程的长远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中,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出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实施全面的管理,从而可以保证工程的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黄谋,岑耀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1(13)

[2]田毕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3]李润铭.水利水电工程常见施工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2011(08)

[4]伍玲燕,胡勇峰.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J].管理观察,2011(26)

[5]兰海红.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2(01)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导流技术 应用

Abstract: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oject is the basis of China's important place,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how to use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reasonable, to ensur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content. Divers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gress and cost. In this paper, for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diversion techniqu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divers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1、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为我国的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动力。大力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确保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导流就是的应用,是对水流进行控制的技术,通过对水流的引导、切断、泄等步骤,将水流引导到下流或者进行拦截蓄水,以保证整体工程施工过程不受水流的影响,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的运用效果,直接影响了整体工程的质量与进度。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的运用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2.1地形地貌因素

地形地貌因素对于水利工程中导流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导流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水流工程周边的地形地貌具体情况,要在导流方案设计时进行重点关注,并且对于河床较宽、水流较大的河流要采用分段围堰法,进而保证施工过程中通航要求可以有效的满足。在对于小岛分布的地区进行引流时,采用纵向围堰相对合适。另外,明渠导流等技术的应用要结合实际地形地貌情况进行确定。

2.2水文因素

水文因素对于工程导流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器重包括了水位的变化、枯水期周期、结冰、流量水平等不同因素。分段围堰和基坑淹没技术主要是针对于一些水位变化较大,水压较大的地区进行使用,达到有效的对洪峰进行应对的目的。对于一些枯水期较长的地区,如果在枯水期内完成施工,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2.3地质因素

对于一些河流两岸具有坚硬岩层的地区,要采用隧洞导流的方法,保证导流方案的有效执行。对于一些岩层破碎情况较为严重,风化现象较多的地区,则要采用明渠导流。另外,在对于流速较大的河道进行导流时,要提前对河床进行处理,避免河床被过分冲刷。

2.4综合利用因素

在工程施工时,要保证河流通航的正常进行,要对于河流的流速进行量化的控制。如果河流上有船只通过时,要做好引导,避免碰触导流设施,造成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对于河流区域的渔业、供水等提供专用通道,避免其受到影响。

2.5水利工程建筑物影响因素

在进行导流方案的选择上,要对于水利工程的建筑布局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导流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在导流方案的设置上,要结合建筑物布局,充分的利用建筑物的实际特点,通过修建永久排水设施,为后续施工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降低施工成本。

3、如何更好的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导流技术

3.1做好对水力的分析

在进行导流方案设计时,要对于导流区域的水力进行计算。只有获取水力的计算数值,才可以对导流建筑的尺寸进行设计,进而制定详细的导流方案。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导流方案的设计需要经过相应的模拟实验的验证,并且综合的考虑到建筑的综合影响,保证导流方案的设计周全。

3.2明确工程量

导流工程的难度与水利工程的工程量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也决定了其实现的最终效果。在进行导流方案设计时,要对于工程中的金属结构、土石方、混凝土等用量进行精确的计算,为导流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如果在导流方案的设计中,忽视对工程量的计算,就会造成后期经济指标确认出现偏差,影响导流方案的顺利执行。

3.3施工进度与强度的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于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对工程中关键施工的时间点进行合理的规划,明确相关拦截、发电等施工时间,保证导流工程的安排与实际工程进度相符合。在完成施工进度安排之后,还要对于施工强度进行提取计划于设计,通过绘制施工强度曲线,保证施工过程的合理安排。在遇到特殊气候情况时,要保证相应工期有所预留。

3.4经济性验证

不同导流方案具有不同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在导流方案的选择上,要对于不同导流方案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按照科学规律与工程经验,对于其经济性进行严格的分析,采用客观的态度保证所选择方案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在进行导流施工方案的验证上,要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并且对比不同方案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

4、结束语

施工导流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水利水电枢纽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选择正确合理的施工导流方案是顺利完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流工作的关键。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导流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工程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导流放方案的选择上,要充分的考虑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地形地貌因素、综合利用因素以及水利工程建筑物影响因素,并且结合做好对水力的分析、明确工程量、施工进度与强度的计算、经济性验证等措施进行严格的论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顺利的开展,为我国水利事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治国,朱萍萍,王海江.沙峪口水库输水洞改建工程施工导流、基坑排水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260-260.

[2]余俊云.西安水电站(Ⅱ期)大坝填筑及机械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6):227-228.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投资,控制,影响因素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ity to surve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vestment: hydrologic calculation, topography and geology explor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s "bas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planning is the "leading", technical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soul"; Immi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art,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project insurance also influence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investment.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investment, control, influ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只有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和能源的需要。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加速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发展,就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初期投资较大,工期较长,在目前国家基本建设资金紧缺的条件下,矛盾更为突出。如何预测准、管好、用好这些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就要找出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投资的主要因素。

影响水利水电建设投资的主要因素:

1、勘测设计对投资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地形测绘、地质勘查、流域规划、水文计算、水工建筑、机电和金属设备、概(估)算设计、施工组织、经济评价等专业。勘测设计对工程的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计的优劣,对工程投资影响很大。为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设计必须经过多方案综合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案,决不能搞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设计先行,预算早做;要先算再干,不要干了再算。对勘测设计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务必把好勘测设计关,是控制投资的关键。

1.1水文计算、地形测绘和地质勘探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基础”:水文资料数据、地形和地质资料数据不仅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基础,工程施工的指导,还是工程运行的依据。这些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既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成败,也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投资。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业主必须从这些基础工作抓起,充分重视水文测验计算、地形测绘和地质勘探,以避免不必要的投资风险。例如: 我州贵定县四寨水库灌溉工程于1999年开工,因为前期的勘探工作量不够,导致工程施工后,在坝基和隧洞开挖过程中,陆续揭露出一些不良地质段,如左坝肩后部岩体的卸荷裂隙,重力墩基础存在软弱夹层,输水隧洞内岩溶发育,多段出现垮塌,并在洞内遇到暗河等等, 大坝完成至坝高27m,重力墩18m,副坝基础按原设计进行开挖,完成输水隧洞2458m,配套渠道51km。由于大坝基础处理、隧洞施工处理和不可遇见因素的投入,原审批投资已全部使用完,对拦河坝工程后续实施已没有资金保障,工程于2003年宣布正式停工。

1.2规划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龙头”:河流规划是水利水电建设的基础,要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原则,对中小河流进行全面规划。中小河流流域规划是中小水电建设前期工作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工程设计的依据;中小水电建设,必须服从河流流域规划。河流流域规划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水利水电建设的具体政策,处理好除害与兴利、农业与工业、整体与局部、干流与支流、上游与下游、左岸与右岸、近期与远景、发电与供水、开发利用水能与保护水资源,以及生态平衡、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关系。一个流域上可以建设很多个水电站,如何开发,有多个选择,这就要通过规划设计这个“龙头”来解决。河流规划要从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综合利用、水文、泥沙、地质、动能经济、水库、环保等专业通过整体平衡综合比较,选取多个梯级,推荐开发先后次序,从时空上选取经济合理的优先开发点。例如:我院编制完成的《瓮安河流域水利水电规划报告》,规划瓮安河干流分穿洞+席子河+双狮+洪步河+焦园+清水+猴跳岩+花龙口八级开发,目前,瓮安河干流已按规划建成8个水电站,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穿洞(2×160kW)、席子河(2×500 kW)、高松(1×100 kW)、马渡河(1×250 kW +2×160 kW)、洪步河(3×500 kW)、清水(2×2500 kW)、猴跳岩(2×255 kW +2×400 kW)、花龙口(2×2500 kW),其中高松电站及马渡河电站并没有按规划的点实施,只有焦园电站和双狮电站尚未开发。规划这个“龙头”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先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通过科学的决策,踏实辛勤的工作才能达到目的,才能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5

关键词:水电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水利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安全无污染,其应用为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技术是工程建设的根本与关键,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的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只有在施工中将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从而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提升到一个质的高度。

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关系着水电水电工程工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否,也关系着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因此,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意义重大,下面将就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预应力锚固技术预应力锚固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技术,其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预应力锚固是对预应力岩锚以及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一种统称,是预应力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新的锚固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的大小、方向以及锚固的深度等,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前向基岩施加一种预应压力,这样可以保证基岩受力条件的优化,从而可以发挥出好的锚固效果。预应力锚固这一技术可以保证拉应力更好的延伸,而这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预应力锚固技术回应为种类的差异而使得结构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范围锚孔与锚束两类。锚孔是指放置锚束的一种钻孔,而锚束是预应力作用的基础。锚头应放置在锚孔之外,这样课可以更好地锁定预应力,而锚束可以起到连接锚头的作用,在这种支撑作用下,可以使基岩更好地承受负荷。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很好的加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施工导流是一项特殊的防护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施工导流可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导流技术的实施需要修筑围堰,这是临时建立的一种当挡水物,可以更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由于围堰流速很快、减少河道面积以及流量很大的特点,因此,在建设围堰时,一定要实现做好技术,全面考虑其稳定性与抗冲性,这样才能为施工导流技术打好基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可以很好的控制河床,因此,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进度与安全。施工导流技术关系重大,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好各种配合工作,考虑各种环境、地形的影响作用,做好协调控制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与质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要求。

3、土坝防渗加固技术一般说来,水库的土坝很容易发生渗水、跌窝以及潮湿的现象,其结果是会导致土坝的渗漏、变形甚至会对水库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因此,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可以处理土坝的渗透与变形,从而可以使坝体劈裂灌浆,并且在坝体内形成一种防渗体,避免出现渗漏现象,最终保持坝体的坚固与稳定。对土坝坝体的劈裂灌浆要根据土坝的实际情况安置灌浆孔,主排孔要沿着坝轴线来设置,副排孔要放置在坝轴线上方的的1.5m的地方,这两排孔要分开设置,还要保持3~5 m的距离,灌浆孔要穿透坝体并最终到达坝基,这样可以形成一道防渗体。4、外加剂的使用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很广泛,因此,外加剂的使用不仅是混凝土技术的需要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当前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有,处理外表的外加剂,修补的外加剂以及改善色泽的外加剂,增强表面强度的外加剂,还有提高抗变形能力的外加剂等多种类型,外加剂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质量。

5、坝体填筑技术坝面流水作业是坝体填筑技术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流水作业完成之后,要进行卸料以及平料工作,制定出工程的工序;第二,坝体填筑要根据施工要求做好铺料以及填筑的工作;第三,要根据坝面的划分做好碾压工作,可以保证水坝的建筑面积。同时,为为了避免热量的流失,还要做好填筑土料的时间安排工作,从而减少工作时间。

6、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而且意义重大,不仅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利益,而且关系着国家以及人民的的利益,因此,一定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序多,而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就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前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分阶段、分步骤的根据施工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对特殊工种还要采取持证上岗的制度。其次,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树立安全第一的挂念,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建设做好准备。再次,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由技术人员负责,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案的交底动作,保证工程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再次,做好监督工作,及时的消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且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将安全问题做到实处。

结 语在实际中,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出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实施全面的管理,从而可以保证工程的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黄谋,岑耀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1(13)

[2]田毕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3]李润铭.水利水电工程常见施工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2011(08)

[4]伍玲燕,胡勇峰.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J].管理观察,2011(26)

[5]兰海红.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2(01)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6

1.1施工导流概述通常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要采用引流的方式将活水绕过施工场地,改变河道复杂的施工环境,确保施工进度顺利。所以,在进行大坝修建等水利工程施工时会采用施工导流的方法。在应用施工导流时,首先要按照基坑内部的工程量对导流流量进行设计。河道在枯水期进行截流之后,在主体建筑物抢修至拦洪高度之上时运用枯水期围堰;反之,如果无法抢修至拦洪高度,对于土石坝结构,基坑禁止过水,未建成的坝体禁止溢流,此时施工导流时段将全年作为标准。施工导流工序分为三个阶段:前期确定围堰挡水流量,在河床实施截流时要保证水坝的高程;中期导流时要按照汛期河流深度和坝体高度增加库存注水量,提高抗洪水平;后期施工导流使活水注入大坝达到设计高度。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艺复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涉及繁杂的数据信息,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施工导流的研究和探索,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设计开发出信息化的施工导流系统,能够直观显示出施工导流数据和模拟演示图,从而保障了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稳定。

1.2选择施工导流方案对施工导流方案进行合理选择,要综合考虑施工场地的地质地貌、水文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同时还要注意施工导流的施工成本、技术和进度。在进行施工导流前,要准确计算河流的水力情况,明确河流流速,科学设计结构尺寸,分析大坝的蓄水能力和水压水位。具体的施工导流方案分为以下两种:

1)分段围堰法导流即利用围堰把河床上的水利建筑物分割为若干段,分段分期完成水利工程。可以先河床左岸或右岸围住,让河水通过狭窄的河床流过,然后再进行完全截流,使全部河水流过大坝。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适用于河流流量较大、河床较宽的状态,工期较长。我国的葛洲坝、丹江口水电站使用了这种施工导流方法。

2)全段围堰法导流即围堰一次性截断主河道,同时水流被疏导至两侧的泄水建筑,建筑物不同,所以下泻选择单次导流方式,然后对河道进行划分,分别进行明渠、隧道、涵洞施工导流。通常,这种方法适用于河流流量较大,河槽较深的状况,按照河槽两旁台地大小,进行一次拦截,明渠导流。在实际的导流施工中,要根据不同汛期河流的泄水情况,制定合理的导流方案,进行施工导流规划,合理安排工期,如果遇到复杂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建立建筑模型为施工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2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围堰技术概述围堰即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施工导流时建筑的地面临时挡水结构。围堰只有在施工导流时使用,导流期过后便可拆除,其修建目的就是保护基坑,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现场干燥。但是在修筑围堰时会占据一定的河床面积,缩小了河道的过水面积,使流速增快、流量增大,水流会对围堰产生较大冲击,所以在施工时要重视围堰技术的应用,确保围堰结构的稳定性、抗冲击性能和防渗性能。

2.2选择围堰技术方案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围堰技术,首先要进行实地勘察,根据场地具体情况确定围堰占地面积。围堰横断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导流通道和大坝枢纽,根据施工要求,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实际施工时,要考虑围堰的抗震性能。具体的围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2.2.1过水土石围堰如果选择的导流方案淹没基坑,必须确保堰体过水安全,过水时要有效防止水流对堰体的冲击或者水流渗透引发堰顶与下游边坡的同时深层滑动。应用较多的过水土石围堰主要是以下两种:第一,加筋过水围堰:在围堰下游的大坝坡面上敷设钢筋网格,避免坡面上的石块被水流冲走,在下游堰体内横向埋入主锚筋,防止堰顶与下游坡面一同滑动;第二,混凝土板围堰:在下游大坝坡面覆盖预制或现浇的砼面板,混凝土制成的护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但是要注意面板接缝处防水措施。

2.2.2不过水土石围堰该围堰的结构与土石大坝相似,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的土石材料,节省了工程造价,而且拆除简便,所以应用最为广泛。但是这种围堰技术施工的工程量巨大,沉陷量也较大,通常不允许水过堰顶,如果遇到汛期则要加强防护。

2.2.3混凝土围堰用混凝土建筑的围堰具有良好的防渗和抗冲击性能,挡水水头高,工程量小,便于与混凝土构筑物连接,允许水过堰顶,一般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拱形的横向围堰。

2.2.4钢板桩格型围堰由联弧段和主格体组成,使用锁口相连,格体内填充透水效果良好的材料,例如石渣、砂卵石。其施工工序是先定位,然后设置模架支柱,在模架就位之后,安插并打设钢板桩,随后填充料碴,将模架和支柱取出,一直填充材料至施工要求。围堰平面布置与防冲击措施:在对围堰进行平面布置时,主体工程轮廓与基坑的水平向坡趾距离大于20m~30m,与垂直向坡趾的距离不超过2.0m。主体工程轮廓决定上下游围堰的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与基坑坡趾距离要大于20m~30m。以某县境内的水电站一期工程为例,工程规模为中型,等级是三级,其大坝高达35.5m,装机容量是5×36MW,其主体工程建筑物等级为3,次要建筑物等级为4,临时建筑物等级为5,覆盖河床的冲冲击层厚度为6m~23m,左侧位于滩地,厚度为8m~25m。

3结论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模庞大且工序复杂,需要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应用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能够为现场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且并不影响施工进度,还能有效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应用这两种施工技术和方法时,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顺利完工,为以后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积累成功经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7

关键词: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导流:方案选择

1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导流概括为采取“导、截、拦、蓄、泄”等工程措施来解决施工和水流蓄泄之间的矛盾,避免水流对水工建筑物施工的不利影响,把河水流量全部或部分导向下游或拦蓄起来,以保证干地施工和施工期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要周密地分析研究水文、地形、地质、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基本资料,选定导流标准,划分导流时段,确定导流设计流量,选择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的形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寸,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拆除、堵塞的施工方法以及截断河床水流、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等措施,正确合理的施工导流,可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否则会使工程施工遇到意外的障碍,拖延进度,增加投资,甚至会引起工程失事。

2工程概述

工程现状主要由大坝、溢洪道、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电站厂房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44.5 m,坝顶高程184.5m,坝顶长133.0m;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堰顶高程174.0m,2孔泄洪闸,每孔净宽7.2m;电站进水口位于大坝上游坝坡右侧,单孔水闸净宽2.0m,进口底板高程160.0m,净高24.6m。下游接输水涵管穿坝接电站厂房引水。

水库特征水位:校核洪水位(P=0.1%):182.90m,相应库容:1476万m3;设计洪水位(P=2%):180.65m,相应库容:1219万m3;正常蓄水位:178.0m,相应库容:992万m3;死水位:160.0m。相应库容:138万m3。

建筑物加固内容:大坝坝体、坝基进行灌浆加固。上游坝坡进行削坡并现浇混凝土护坡,下游坝坡培厚加固;溢洪道进口导墙、启闭机室、交通桥及陡坡段左侧墙拆除重建,陡坡段右侧墙加高及护面加固,闸室基础迸行灌浆;电站进水口拆除重建及输水涵管内衬钢管加固。

3施工导流

3.1导流标准

本工程为III等中型水库,主要建筑物为3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规定,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为5级,土石导流建筑物,采用1~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考虑到围堰使用期短。故采用5年一遇洪水标准。

3.2导流方案选择

本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在施工期间尽量保证发电及减少对发电的影响,而且每年4月农业灌溉开始,必须保证输水涵管在3月底具备通水条件,以保证下游灌溉。即一期先围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以保证其施工;二期围溢洪道,利用已加固好的输水涵管及其迸水口建筑物结合发电导流。

3.2.1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施工期间施工洪水及导流方案比选

在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施工期间可供选择的导流方案有以下3种:方案一,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溢洪道自由出流导流;方案二,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水泵辅助抽排导流;方案三,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修建临时大功率泵站抽水导流。

方案一:在10月初库水位降至死水位160m,并开始填筑一期挡水围堰,同时水库开始蓄水,根据枯水期径流计算,水库可在l0月底蓄满,蓄满后利用溢洪道导流,按溢洪道底高程174m作为起凋水位,遭遇施工期5年一遇洪水过程,按无闸门控制的宽顶堰泄流,进行调洪演算,得施工期本方案施工期洪水成果(表1)。

表1 方案一施工期洪水成果

从表l可以看出,溢洪道底高程较高,自由出流起调水位相应较高,不管选择何种导流时段,一期围堰堰顶高程必须超过175.84m,最大堰高26m,围堰规模大。

方案二:为降低围堰规模,可从l0月份填筑施工围堰开始,充分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同时利用水泵辅助抽排。根据水库径流计算,利用水泵在10~1月份平均抽水1.95m3/s(其中10月份最大平均抽水流量为2.93m3/s)可保证库水位在不发生洪水时维持在死水位160 m。当遇施工时段5年一遇设计洪水时,可先利用水库蓄水,若水位超过溢洪道底高程174m,再利用溢洪道导流,得本方案施工期洪水成果(表2)。

表2方案二施工期洪水成果

从表2可以看出,在施工期10~1月份(4个月平均抽水流量1.95m3/s,总抽水量2049.2万m3,水头14m)利用水泵抽水,施工洪水水位可从175.84 m降到170.78m,降低5.06m,可大大降低围堰高程,减少围堰造价,但需增加一定的抽水费用。

方案三:为降低围堰规模,可在施工期10月份开始,充分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同时利用水泵辅助抽排,根据水库径流计算,利用水泵在平时平均1.95m3/s抽水可保证水库水位维持在死水位160m。当遇枯水期5年一遇设计洪水时。可用大功率泵站(临时修建)抽水,按抽水流量20m3/s计算,可得施工期最高水位成果(表3)。

表3方案三施工期洪水成果

从表3可以看出,方案三可大大降低围堰规模(与方案一相比降低8.66m),但需在施工期从水库抽水1~2m3/s以保持水位维持在160 m不变外,还需临时修建一大功率的泵站(抽水流量20 m3/s,水头14m)备用,来洪水时随时启用。因此在施工期需注意上游流域降雨,施工期抽水操作麻烦,尤其当来水时,流量突然增大,而水位增加幅度很小,容易贻误抽水时机,造成水位高于设计水位,临时修建大功率泵站造价很高。操作不方便。

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施工期间,施工洪水通过以上三个方案的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三虽然降低了围堰高程,但需修建临时大功率泵站,工期不允许及造价高、操作不方便等,故不给予采用;方案一,通过溢洪道自由出流导流,施工洪水较高,围堰堰顶高程相应较高,围堰造价约为586万元,而且发电输水涵管进口靠溢洪道较近,且土坝前坡地形较陡,地形高程较低,为保证溢洪道过流。方案二,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同时水泵辅助抽排,施工洪水及相应围堰堰顶高程均可相应降低,但需增加相应水泵辅助抽排费用约115万元,方案二总造价约为424万元。通过方案一及方案二经济比较最终选定方案二为本次除险加固一期围堰的施工导流方案。

3.2.2在溢洪道施工期间,利用输水涵管导流施工期洪水

本水库电站设计发电流量9 m3/s,最大发电流量为10.5m3/s。在溢洪道施工期间,考虑输水涵管导流时(结合发电),水库在枯水期下游无用水要求,为正常发电需要,可保持发电最低水位163m,对应库容217.19万m3,以水位163m作为起调水位,遇施工期5年一遇洪水过程,按最大发电流量10.5 m3/s均匀下泄,进行调洪演算,得水库施工期洪成果(表4)。

表4水库施工期洪水成果

3.3导流时段选择

根据水工建筑物加固项目、加固工程量及相应进度安排,结合类似工程经验,本工程可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土坝上游坡加固、溢洪道加固、输水涵管加固及电站进水口重建。

电站进水口、输水涵管及大坝上游坡施工期间,利用水库库容蓄滞洪水,水泵辅助抽排导流,为降低一期围堰堰顶高程以及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发电的影响,选择导流时段为10月-1月,相应10~1月份4个月水泵辅助抽排平均流量为1.95m3/s,总抽水量为2049.2万m3,选择该导流时段为全年最枯时段,对电站发电量的损失也最小。

溢洪道施工期间,利用已加固好的输水涵管导流,选择导流时段为10月-3月,相应导流流量l0.5m3/s。在枯水期内选择该导流时段相比11月-3月水库最高水位高了1.92m,但相应施工时段较长,根据溢洪道进口前地形高程在171.0m左右,在此建二期围堰规模较小,选择时段相对较长的施工时间相应较充裕。

3结论

基于以上导流方案的比选及探讨,得出以下一些简单的结论:

(1)除险加固工程是对现有枢纽建筑物进行加固、改建甚至重建以达到除险加固的目的,在除险加固方案实施过程中施工的方法及方案均受现状建筑物及地形的制约,本工程电站进水闸拆除重建,水闸位于大坝上游坡,进口底高程160.0m,大坝上游坝脚水库底高程在150m左右,在已蓄库容不可能放空,破坝修建导流洞不可行情况下为保证干地施工选择合理的导流方案及导流建筑物显得尤为重要。

(2)导流工程的设计建造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安全可靠,这一点勿庸质疑,导流建筑物是用来围护施工基坑,它的安全是保证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施工及施工顺利进行,否则会造成工期拖延,增加投资,甚至会引起工程失事。

②经济合理,不单是导流工程设计,任何设计如果违背了经济合理的原则,都不能说是成功的。同时,由于导流工程是临时性结构,在水工建筑物建造完成之后不一定起作用,所以设计时更应体现这一原则。

③方案选择应该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及工期,一个优秀的导流工程,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导流工程周围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选择可行的导流临时建筑物形式及临时建筑物施工不应占用太多整个枯水期施工时间,施工期间还应该考虑下游用水及需水要求,充分考虑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

工地水电施工流程篇8

论文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

1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所需的技术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核心问题就是技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它的使用时间很长,一项水利水电工程可能要服务几代人,施工技术可以确保一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服务的可持续性,通常水利水电工程运用的技术用以下几点:

1.1 导流技术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最基本要数导流技术了。导流技术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中,为了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更加便利,施工工程在干地上实施,采用围堰来保护基坑,将水流引向预先设定的泄水建筑物泄向下游。导流施工在水里水电建筑工程中的作用非常大,它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在河流内实施水利工程,非常不方便,施工导流的目的就是,保持施工的场所出于干地上,这样就有利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河床外导流、河床内导流、明渠导流、隧洞导流,以及涵洞、坝体底孔、梳齿和缺口过流、涵管导流等导流方式,正是施工导流的多样性,才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采取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导流方式。比如当水利水电工程较大,河床较宽的时候可以采取床内导流,如果遇到工程施工量较小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采取涵管导流、渡槽导流,对于施工导流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的效率。

1.2 围堰技术

围堰技术:在建筑建造水利水电工程过程中,为了防止水和泥沙等杂物进入到建筑工程,修建临时维护建筑工程的设施。围堰技术和导流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起到保护作用,他们都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围堰技术,并不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一部分,当水利水电工程完工的时候,用于保护工程的围堰会进行拆除,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围堰的水位有可能会很大,所以在建造围堰的时候,在技术和工程材料的使用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围堰的种类并不是单一的,它主要分为a类:土石围堰、草土围堰、木板桩围、木笼围堰、钢板桩围堰,由于围堰种类的多样性,所以在工程施工方面提供很大的便利,在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有利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围堰方案,比如:有土石建筑而成的土石围堰,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并且土石围堰的技术很简单,工作程序很简便,在施工条件比较苛刻的环境下,可以使用土石围堰,遇到工程量较小的工程时,可以选择草土围堰、木板围堰、这样在建造小型工程时,就可以减小一些资源的浪费,木笼围堰的技术,它在水利工程中运用的比较少,因为主要是针对不易打桩的粘性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利用最广泛的要数钢板桩围堰,钢板桩围堰它受施工环境的影响很小,可以针对任何土质,同时在实施大型水利工程中,围堰的水位会很高,钢板桩围堰技术可以更大的程度上保证围堰的强度。

1.3 坝体填筑技术

完成导流和围堰到时工程的前期工作后,远程教育论文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中心环节坝体填筑就要开始了,在坝体填筑施工之前,为了使坝体填筑更加的有针对性,施工人员往往对整个坝体实行分段填筑,首先要把场地清理干净,清理完成后,并且对坝体内的施工留下的沟、坑、漕,进行回填,之后要用重型碾压机进行来回碾压,这样可以确保,坝体根基的稳固,在对坝体填筑时,就根据之前设计好的分段,根据地势,由低到高进行填筑,坝体填筑的材料顺序,分为主堆石、次堆石、下游堆石,在不同的填筑阶段,选用不同的填筑材料,这样针对性的选料很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坝体的稳固性,自卸卡车把铺料用到坝体之后,为了避免铺料凝固,推土机要及时把铺料及时的铺平,之后用压路机来回碾压,在碾压过程中,为了避免机械化操作的局限性,必须要用人工对铺面进行找平,并且要对铺面适量的添加水,这样可以使填筑铺料密度增加,保证了坝体铺面的坚固性

1.4 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过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指:同过预应力锚索和张拉设备的操作,使高强度的钢材、钢筋、处于长期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受拉结构,这样可以增加岩体的抗压强度,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很大的科技型,同时对预应力锚索和张拉机械的要求也很高。虽然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的技术发展时间不长,但我国已经完全的掌握了预应力锚固技术,并且在三峡大坝上就很好的运用了预应力锚固技术。

2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管理

一项完美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完工,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工程的科学管理同样非常重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管理分为:施工场地管理、施工器材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三个重要方面组成。

2.1 施工场地的管理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说其庞大,不仅是指施工内容的庞大,它的施工占地面积同样庞大,施工场地的管理同样重要。(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所需的工种不同,操作内容也不同,为了让提高施工的效率,可以按照不同的工种,来划分他们的工作区域,并且每个工种所需的材料尽量靠近它们所需的工作区域。(2)在施工完成后,必须把施工场地打扫好,保持施工场地整洁。

2.2 施工器材的管理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施工器材的管理同样重要,器材的管理分为建筑材料管理和建筑器材的管理。第一,像水泥、沙子、石子、混凝土添加剂、钢筋、钢板等建筑材料对存放场地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水泥、添加剂的在存放时,首先要保持它们的干燥性,做好防水、防潮等措施。它们在使用之前一旦进水,就会失去使用效果。钢筋、钢板等金属材料不仅要避免雨水的侵蚀。在存放钢筋,钢板的时候,更要注意避免酸性和碱性的的侵蚀,钢筋、钢板一旦沾上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进而产生生锈的情况,这样会损害他们的使用寿命。第二,对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器材也要管理好,因为水利水建筑工程整体是有混凝土构成的,混凝土具有很强的凝结性,每道工序之后,对使用器材要及时的清理,不要让混凝土凝结在器材上面,保持其使用的可持续性。

2.3 施工人员的管理

作为整个工程的施工主体,施工人员可以说是不确定因素。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工作健全的工作制度。每个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完成,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工作制度,要明确工作内容,对工程的进展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对工人要实行奖惩制度。这样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热情,确保工程顺利完工。(2)安全教育。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每个工程都必须提倡的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工人实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加工人对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强勤国.浅析水利水电施工中几个技术要点问题的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0(2):157-158.

[2] 吕俊,周浩.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若干问题[J].民营科技,2010(6):182.

[3] 杨永华,邓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案[J].经营管理者,2012(11)298.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问题调研范文 下一篇:临床医学论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