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时间:2022-05-11 10:31:50

浅谈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使用功能越来越完善,随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越来越大,临时用电的模式越来越复杂,从而增加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本文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整改措施。

关键词: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 管理措施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1.1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素养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临时用电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现场临时用电的工作落实情况,决定了真正落实到临时用电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使用存在的漏洞

1.2.1整个临时用电系统布置的设备以及线路不符合规范,线路规格不满足用电系统所要求的容量,线路架设经常使人碰触到导线而引起触电事故,设备出现老化损坏而导致发生漏电事故。

1.2.2临时用电操作不符合规范,电焊施工作业是引起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高的原因之一,原因主要有:焊机导线与焊机、焊钳连接接头或焊接导线有接头处理不当,松动打火。焊接导线(焊把线)选择不当,截面面积过小,而试用过程中超负荷使绝缘损坏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短路打火。焊接导线受压、磨损造成短路或铺设不当、接触高温物体或打转使用造成涡流,过热失去绝缘短路打火。④电焊机回路线(搭铁线或者接零线)使用、铺设不当或者乱搭接,在焊接作业时产生火花或接头过热引燃易燃物。施工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临时电箱,乱拉乱接线路用于照明、设备运作等行为而引发电气火灾亦是经常发生。

1.2.3临时用电安全保护措施的缺失,在施工现场,虽然有比较完整的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可是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比如 临时用电系统没有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临时用电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器不完善,外电防护措施不完整,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场地条件的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时,而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④防雷措施,主要是针对现场的塔吊、吊机、架体及设备的防雷装置安装的好坏,如接闪器、引下线的连接部位、跨接线及接线柱的安装不齐全或者不牢固。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

由于施工用电的专业性很强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复杂性,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2.1.1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2.1.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日常培训: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新岗位培训: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培训: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1.3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前的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安全生产从业人员都对安全生产有所了解,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2.2完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

2.2.1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因在于使得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一个可遵循的科学依据,保障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2.2完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一)整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三相五线制工地系统,

要求接地电阻值一般应小于4Ω。

(二) 短路防护在总配电箱(配电室)、分配电箱、开关箱等电箱要安装短路、过负荷、漏电等电气防护装置,在配电装置和线路端应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者熔断器,以便在线路发生短路时能及时有效地切断电源。

(三) 电气设备外壳带电防护电气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专用的开关箱和二次侧触电保护器,在开关箱内设置短路、过载保护,确保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严禁一闸多机。开关箱的进线中间不得出现接头,漏电保护器动作时间不得大于0.1s,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就采用防溅型产品,手持电动工具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均不得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0s;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

(四) 外电防护对于外电架空线路,当在其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而且随外电线路电压等级的增加,安全距离要相应增加。不得在外电架空线里的下方施工、建造临时建筑物、堆放材料或者构建物等。

(五) 防雷保护措施对于塔吊、脚手架及金属设备防雷和姐弟啊装置,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接地体采用SC50镀锌钢管,接地体连接采用40x4扁钢。施工现场电气设备可利用自然接地体和基础接地体接地,应保证电气连接可靠并校验接地体的热稳定,安装垂直接地体须埋于地下深800mm以下,打入接地体直到露出沟底不少于200mm为宜,便于连接接地干线。

(六) 电气防火措施施工现场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强化电气防火领导体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电气火灾,扑灭火灾时,首先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其次当火灾离开关较远需要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中断处造成短路,并应防止电源线掉在底墒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电源线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方面派人去供点处拉闸,另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应保持一定距离,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七) 电气触电紧急措施当发生触电情况时,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另外易种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物品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布带)接触触电者。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法、心脏按摩法。

(八) 临时用电的档案管理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要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并且经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才可施工。临时用电系统在施工完成后要经过编制人、项目部经理、审批人及专职电工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要履行签字手续。建立完善的用电档案,并设专人管理,主要包括:专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接地电阻绝缘电阻遥测记录、电工巡视维修记录、临时用电验收记录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既是安全生产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筑工地的安全规章制度必须落实到每一位相关的工作人员身上,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上一篇: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分析 下一篇:论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