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意见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10 02:28:28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篇1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区委[2004]25号文件《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及萧城乡办[2004]50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落实村庄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广大干部规划意识,增长规划知识,促进规划工作有效实施,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门召开村庄规划培训大会。参加今天培训大会的有各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主任、村分管建房的领导,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区城乡一体化办副主任李忠林同志和区建设区规划处主任宋建华同志来为我们上课,大家欢迎。下面先请区城乡一体化办的李主任为我们讲话。

……….

下面请宋主任为我们讲课

…………

同志们,刚才李主任为我们讲了实施村庄规划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及目标要求,希望大家回去后能认真领会,切实执行,同时区建设局规划处的宋主任还就村庄规划的内容、目的、作用等为我们做了生动的讲解,即让我们了解了村庄规划是怎么一回事,对我们村级发展有什么意义,也告诉了我们村一级在村庄规划中应当起到的积极作用,相信对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一定会有所帮助。(来自)下面我就下一步即将要开展的村庄规划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村庄规划工作的领导。

农村村庄规划是城镇规划向农村的延伸,是确保农村逐步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到位,发展有序的新型社区转变的重要前提。今年,区委区政府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区各村村庄规划工作。为此,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镇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项负责村庄规划工作。各村也要提高认识,切实领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要把制订村庄规划当作是一个促进村级建设有序发展的历史契机来抓,落实专人负责村庄规划的各项具体工作(建议分管农户建房的同志),村党(总)支书记、村民主任要全程参与决策,必要时组织村三副班子及村民代表讨论,切实对本村的发展负责。

2、明确责任,主动提出村级建设发展设想。

村庄规划是对村级发展的有效引导和规范,它的根基在于它的现实可操作性。当前村庄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虽然还有许多制约因素,但是这些因素不但不应当成为否定村庄规划的理由,而且应当在村庄规划制订的过程中尽量考虑进去,从而尽可能减少规划的操作难度。镇一级要积极做好对村庄规划制订的组织和引导工作。而村一级组织作为村庄规划的最终落实单位,更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本村村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主动提出发展设想。从上半年的规划情况来看,各村都较好地提出了本村规划设想,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些村试图否定规划原则,要求维持当前现状,有些村则不顾本村实际,只求完成任务。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今天区城乡一体化办李主任和建设局规划处宋主任已经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相信大家对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及自己在村庄规划制订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必须掌握的原则有了更好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要充分听取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的意见,尊重规划原则,另一方面还要在镇城乡一体办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提出适合本村发展的规划设想,从而为规划成果的最终确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3、规范程序,确保规划成果合法有效。

村庄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是事关我镇科学有序发展的大事,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镇村两级要充分交流沟通,在符合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来自)最大程度实现镇村两级的协调有序发展。村一级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关于本村发展设想的有益意见,做好规划成果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及宣传实施工作,镇一级要加强对村庄规划的组织和领导认真组织好规划评审,促使规划内容更趋合理,规划成果法定化。

同志们,下半年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完成9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有效落实,保证在年底之前圆满完成这项工作,为村级建设有序发展打下基础,为镇一级各项配套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

会议到此结束。

请拿到仁和镇村庄布局规划的村,回去以后对本村农居点布点方案进行认真讨论,如需变动的,一星期内书面报告镇城乡一体化办。其它村由镇城乡一体办和村镇办组织,进入村庄测绘阶段实施村庄测绘。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篇2

一、完善村庄规划

1、村庄建设要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进行,充分利用符合规划建设条件的闲置宅基地、村内空闲地、现有住宅用地和村庄周边荒地,做到集约用地、合理用地。

2、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对新批房、原址翻建房、移址翻建房、南屋、厢房等住房,研究制定出地基标高、房高、檐高、房宽、外墙颜色等具体标准或指导意见,真正做到“建房有标准,放线有依据”。在村庄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建设行为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

3、各村务必于2011年9月29日前将村庄建设规划、建设标准(指导意见)报区管委批准,并报区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备案,一经批准必须严格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未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建设标准(指导意见)的村,一律不予办理新建审批手续,不予批准住房建设。

二、规范住房建设

1、坚决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市规定的标准。村民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或赠与他人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一律不得批准。

2、严格按照村庄规划规范建设,村民在进行新建、原址翻建、移址翻建南屋、厢房等住房审批时,国土资源管理、建设管理部门要做到“两到场”,即要到场实地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规划;依法批准后,必须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到场实地进行放线、验线后才能开工建设。

3、申请移址翻建的,应腾出旧宅基地由村集体依法收回,否则,不予报批新宅基地使用手续。

三、严格审批程序

1、各村要对本村的住房建设进行严格监管,未经审批进行原址翻建、南屋、厢房建设的,要责令停工,依法审批后方能复工,否则,由国土、规划、城建部门依法查处。

2、畜牧养殖、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生产性项目临时性住房的新建或翻建,未经审批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否则强行拆除并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罚。

3、住房建设按照户申请、村集中上报、区酌情按批次审批的程序进行。每月的25日至28日由各村集中上报到区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四、加强监管

1、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所在村村庄规划和住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挂村领导担负领导责任,包村干部担负审核监管责任,参与各项会议,深入申请户调查了解,严格把关。对本意见,各村要视情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专题学习和传达,并利用广播、宣传栏、明白纸等渠道广泛宣传。

2、国土所、规划建设服务中心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大巡查力度,严格控制各建房户的建设规模,及时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各村要派专人对住房建设进行监管,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3、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包村干部、村干部要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决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报,一旦发生,严惩不怠。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篇3

第一条为加强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社会主议新农村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辽宁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行政区域内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

本办法所称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本办法所称村庄、集镇规划区,是指村庄、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集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村庄、集镇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优化环境,坚持改造和新建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全市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工商、地税、交通、国土资源、卫生、环保、公安、消防、农业、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和电力、邮政、通讯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控告。

第二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制定

第七条村庄、集镇必须编制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和规划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得进行建设。

第八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乡级行政区域的村镇体系;

(二)村庄、集镇的位置、规划区界线及其建设用地规模;

(三)村庄、集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人口发展规模;

(四)村庄、集镇的交通、供水、排水、供电、邮政、通讯等公用设施的总体安排;

(五)主要非农生产用地的分布;

(六)乡级行政区域内主要公共建筑的配置;

(七)防灾、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

村庄、集镇规划分为中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规划期限分别为:中远期10年至20年,近期3年至5年。

第九条村庄、集镇的建设规划必须以其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二)各项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及发展方向;

(三)交通、供水、排水、供电、邮政、通讯等公用设施安排;

(四)绿化、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防灾等工程的安排;

(五)文物古迹保护和景观建设的要求;

(六)近期建设项目以及重点建设地段和重点建筑的布置。

第十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在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在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组织编制,经年在村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报请审批的村庄、集镇规划,应当附有送审报告、现状分析图、规划图纸、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

县(市)、区人民政府收到送审文件后,应当在一个月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做出审批决定。集镇规划要有市以上专家参加评审。

第十二条经批准的村庄、集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依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集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经村民会议同意,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均依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三条平原地区村庄规划住户规模不少于40户,山区不少于30户。平原地区低于40户、山区低于30户的村庄和零散户,原则上应当逐步集中。对确定实行逐步搬迁的,必须控制现有规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扩大占用土地。

第三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四条村庄、集镇村民建设住宅需要使用农用地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

(二)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建房申请,讨论通过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三)乡级人民政府确定具体选址方案后,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四)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核发《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

(五)村民凭《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十五条村庄、集镇村民建设住宅需要使用非农用地的(包括原有宅基地、空闲地和其他土地),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

(二)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建房申请,讨论通过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查;

(三)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住宅建设,核发《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十六条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需要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依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需要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住宅的,依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七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兴建企业,进行公共设施、公益设施等项目建设,按照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持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依照规划要求和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提出规划设计条件;确定建设项目用地位置和范围,核发《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

(三)单位和个人持《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及工程项目有关文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第十八条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外兴建住宅、企业、公共设施、公益设施等建设项目,依照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和个人取得《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后,必须在半年内办理建设用地手续,逾期未办理的,《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自行失效。

经批准的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和建设内容,确需改变的,必须经过原批准部门核准。

第二十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一条因实施村庄、集镇建设规划,需要拆除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应依法进行拆迁、安置或补偿。

第四章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

第二十二条村庄、集镇的跨度、跨径在9米以上,或者高度在4.5米以上的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筑工程以及二层以上的住宅,必须由取得相应的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

第二十三条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并对其设计的质量负责,做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体现地方特色、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提倡采用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

第二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第二十五条村庄、集镇的企业、公共设施、公益设施等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单位或个人必须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开工手续。申请办理开工手续应当报送下列文件:

(一)开工申请报告;

(二)建设项目设计图纸;

(三)《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和土地使用证件;

(四)承担建设工程的施工企业或者个人的《施工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开工申请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标准审查完毕。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颁发《村镇建设许可证》,并派专人到现场进行定位放线。

取得《村镇建设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取得《村镇建设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建设。逾期未开工建设的,应当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村镇建设许可证》自行失效。

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在开工前,由农村居民持《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和土地使用证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开工手续,并由乡(镇)人民政府派专人到现场进行定位放线。

房屋室内外地平标高要符合村庄、集镇规划要求,不准任意抬高。具体标高按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的要求确定。

第二十六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七条企业、二层以上住宅建筑、公共设施、公益设施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四)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五)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工程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八条村庄、集镇房屋实行产权登记制度,房屋所有人或国家授权的经营管理人,应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到房屋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领取《房屋所有权证》。未办理登记的房屋产权不受法律保护,不得进行交易。

第二十九条房屋产权变更时,当事人应当在变更后3个月内持原《房屋所有权证》,到房屋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其所有人应当在房屋竣工后3个月内持《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村镇建设许可证》及竣工验收证明,到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

第三十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必须在3个月内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

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公共设施管理的规定,保证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道经商;

(二)在道路红线内堆放柴草、粪便、垃圾;

(三)损毁村庄、集镇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邮政、通讯等公共设施和输油管道、防汛设施、军事设施;

(四)擅自在街道两侧建筑物上悬挂、涂写、张贴广告和宣传品;

(五)侵占绿地,损毁树木和绿化设施;

(六)损坏文物古迹和破坏风景名胜。

第三十二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村庄、集镇饮用水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集中供水,使水质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六章建设资金管理

第三十三条鼓励社会资金、国外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村庄、集镇的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应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实行有偿使用。

第三十四条从村庄、集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用于村庄、集镇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不得挪作他用。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制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使用计划,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集镇现有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留给乡级财政统一用于集镇开发和建设。

第三十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年财政列支村镇规划建设的费用不得少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公用事业附加的5%。

第三十六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工程的单位和个人(农业设施和农民住宅除外),应当按规定的标准向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交纳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三十七条从集镇建成区收取的水资源费按30%比例留给所在地集镇政府,用于村庄、集镇水利和人畜供水工程建设。

从村庄、集镇农贸市场收取的市场工商管理费,按一定比例留给所在地集镇政府,专项用于市场配套和集镇公共设施建设,具体标准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章罚则

第三十八条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村庄、集镇规划进行建设,严重影响规划的,由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辽宁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责令其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元至50元的罚款。

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建住宅的,乡级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九条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乡(镇)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设计、施工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由县(市)、区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对设计单位处合同约定的设计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予以取缔,依照前款规定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吊销资质证书,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第四十一条设计单位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的,由县(市)、区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责令改正,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或者有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其他行为的,由县(市)、区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责令改正,并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负责返工、修理,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四十三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未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的,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责令改正,处1万元至10万元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由乡级人民政府依据《辽宁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责令其限期拆除,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损坏村庄、集镇房屋和公共设施的;乱堆放柴草、粪便、垃圾、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由乡级人民政府依据《辽宁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责令其停止侵害,并处2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赔偿损失。

第四十六条损坏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政、通讯、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七条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和罚没财物的处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篇4

关键词:黑龙江省;万宝村;村庄改造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14-02

一、村庄改造的内涵界定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如火如荼的今天,村庄改造已经是其中核心和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对如何理解村庄改造的内涵,还未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人们所看到的相关报道和现实场景涵盖了村庄改造的很多方面,如“都市村庄”改造、“撤乡并屯”“旧村治理”等等,都是从某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阐述的村庄改造的概念,没有从全方位把握村庄改造的内涵。事实上,村庄改造需要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理解,前者是将村庄改造界定为政府对其所辖自然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整体改善的具体行为;后者是将村庄改造定义为村庄依据自组织力量或者社会力量改善原有的村庄居住条件,目的是提高所在乡村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人口就业、转变乡风文明,共建社会和谐的相关活动。本文正是在狭义的村庄改造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万宝新村村庄改造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村庄改造的特点:一是前瞻性。村庄改造必须制定科学的改造规划,满足农村未来发展的基本需要,不能限于短期效益的得失。尤其是在村庄的空间结构布局、设施完备程度等方面必须具有前瞻性,给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适宜性。村庄改造必须符合实际,要因地制宜的进行,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等方面特征,不能脱离当地事情,要满足村民的实际需要和意愿。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盲目。三是阶段性。村庄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需要遵照一定的程序,按照一定的建设阶段有步骤有秩序的实现。

二、黑龙江省万宝村村庄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村庄改造的认识不够

实现村庄改造的整体目标,村庄改造的前期规划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许多村庄改造中出现的问题都和村庄改造规划制定的不科学有着一定的联系。最主要的是,对村庄改造的前期规划在改造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忽略了规划的编制应当以群众意愿为基础。村庄改造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技术人员和村民的意见,因为村民是村庄改造的最直接的受益者,群众的愿望和意见直接影响着改造工程的效果,因此不能忽略群众的态度,否则就会出现村民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消极抵制,使规划执行产生障碍。二是忽略了村庄改造规划应有的严肃性。村庄改造规划必须在国土资源管理机构指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遵循在村庄新建住房确定地点的时候三方同在的原则,保障规划的执行有效性。但是目前仍存在着村民擅自建房,违反上级管理部门规定的不严肃现象。三是忽略了规划执行的村民积极性。缺乏一系列的激励办法,对于严格执行规划的村民应给与奖励。对于集约节约用地的村民给与更多的优惠政策以及资金奖励。充分提高村民执行规划进行新房建设村庄改造的积极性。

(二)资金渠道比较单一

由于村庄改造的资金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要么是村民自筹,要么是村集体自筹,要么是上级政府拨付,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制定优越的招商引资政策,使得开发商看不到投资的利益,应当引导有实力的开发商出资进行村庄改造,给予相应的开发优惠政策。政府没有形成较强的融资能力,开发商不敢轻易进行村庄改造投资。二是缺少社会资金筹措的相应机制,使得社会融资能力无法实现,缺少社会团体以及民间的捐赠。在吸引民间资金方面不能形成有力的激励机制,没有足够的政府宣传。三是缺少吸引商业银行的机制。没有建立比较宽泛的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缺少专项资金的投入,未能形成多元化的建设基金。因此,村庄改造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强。

(三)村民参与机制不健全

村民是村庄改造的最大受益者,村民的对村庄改造的要求和意愿直接影响着村庄改造的最终效果。如果不能采纳村民的意见,不能充分了解村庄所在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发展规划、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制定的改造规划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具有实际的适用性,改造工程实施也会出现各种障碍,限制了村庄改造的顺利进行。出现村民对村庄改造理解上的偏差,主要原因是村庄改造过程中村民没有足够的参与空间,不能很好的表达自身意愿,对村庄的规划制定无法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村民参与机制,在进行村庄改造时,没有对村庄改造的规划、拆迁、资金等方面对村民进行详细的解读,村民无法正确的对村庄改造的意义以及带来的好处进行理解。因而出现了政府村庄改造工作与村民的意识有了不一致,使得村民的意愿无法表达,政府也不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造规划,改造工作就会脱离实际。

三、推进黑龙江省万宝村村庄改造的主要措施

(一)对村庄改造规划进行科学论证

万宝新村的改造活动,是为了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布局,使村庄能更加适合城市发展,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美化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因而在规划的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必须杜绝各类问题的出现,保证村庄改造规划的科学性,让改造工作有目标有秩序的进行,让村民满意。在对村庄规划进行论证过程中要做到“三要”:

第一,要看村庄规划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是否能因地制宜。对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的考核。能不能有利于村民生产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能否使土地更为集约,利用效率得以提高。能否适应地方风俗和习惯,适应地域的环境及气候的要求,体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因此,需要综合论证村庄规划满足地域区位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地制宜的程度。

第二,要看是否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是否征询社会意见。制定规划的人员应当包括不同层面的人员,如村民、设计专家、基层干部等。应成立村庄改造规划制定机构。组织机构成员要认真解读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法规要求,以及村庄规划设计上的基础知识;实地调研,了解村庄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土壤特点以及其他自然情况,形成详细的调研记录,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核对;借鉴成功的村庄改造示范村的经验、做法,吸取有利于本村的内容;采纳村民的合理建议,听取专家的观点,征询各界的意见。这些工作不但有助于了解村庄实际,而且是形成科学的村庄改造规划的主要条件之一。因此,在论证过程中,看规划是否尊重了专家的意见,是否征询了各界的建议,是否采纳了相关资料。既要保持必要的超前性,又要符合地方实际,切忌不切实际的照抄。既要保证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又要顾及农田水利村庄道路以及相关设施的综合改造。

第三,要看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只有符合地方的实际,详细的进行调查,了解村庄所在区域的地理本质,才符合规划的要求。要基于村民主体意愿制定村庄规划,转变村民的思维,了解村民意愿,宣传村庄改造的好处,实现和谐的土地治理、房屋动迁。让村民明确村庄改造可以促进村庄的优化布局,带动产业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二)建立多元的筹资渠道

应当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政府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范围,从政府的角度解决村庄改造资金问题。对村庄改造的资金投入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些符合地区实际的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进行村庄改造投资。政府还应当积极争取世界银行的扶持,提高国际援助基金的扶助作用。政府要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解决村民贷款的困难。

鼓励银行业以及保险业对村庄改造进行资金投放,创新不同模式的信用保险,完善专项资金使用机制,对村庄改造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尤其是基础设施的资金需求。对现有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挖掘社会资金力量,参与村庄改造,积极尝试社会化筹资模式,提高区域招商能力,激励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社会群众进行投资,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对村庄改造的资金效用。可以尝试以开发商为主导的村庄改造形式,可以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也可以村庄与开发商联合、政府与开发商联合的形式进行资金筹措。

(三)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关于村庄改造的法律,不同的地区在执行村庄改造中,拆迁标准不一致,拆迁的安置补偿标准也不一致,有些标准因人而异,缺乏统一规范,在运作中必然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政府没有规范的村庄拆迁的标准条例,执行效果差,致使拆迁的成本不断提高。村民也无法依据相应的法律依据来维护利益,出现村庄拆迁的补偿及安置上的矛盾,出现不和谐的现象。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完善村庄改造中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村庄改造环境:一方面,完善农村的宅基地流转机制。结合物权法的要求,创新村民对其所有房屋与房屋所占宅基地的使用权利,放宽宅基地流转的限制,改变只能在同一集体内流转的规定,从政策的层面扩展其灵活性,让其向所有的村民开放。减少村民在房屋及宅基地前期投资的损失,提高宅基地有序流转。进而推进村庄改造进程。另一方面,完善村庄改造拆迁法规条例。政府基于城镇拆迁政策、土地征用补偿政策,建立村庄拆迁改造的标准性政策法规。对村庄改造的拆迁补偿及安置标准进行规范,推进村庄改造拆迁的顺利实现。结合当前村庄实际,政府应调整对村庄拆迁的补偿投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村庄改造的的整理效果。完善拆迁执法,强化对违规占用土地的执法,为村庄改造创设优越的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芳秦.新农村建设中的旧村庄改造与土地集约利用[J].魅力中国,2009,(3).

[2] 周博.新农村建设中村庄改造的问题与方式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0,(10).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篇5

去年5月,省建设厅在肇庆市德庆县召开了全省村庄整治现场会,时隔近一年后再次召开全省村庄整治现场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全省村庄整治工作,分析形势,交流经验,对我省继续推进村庄整治作出部署。这次会议在湛江市召开,既是一次工作部署会,也是一次现场经验交流会。近年来,湛江市坚持以“六个一”(制定一个合理规划、发展一个特色产品、推进一批改造工程、建设一个公共村场、营造一个干净环境、种上一片成荫绿树)的工作方针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天上午,与会同志参观了湛江市麻章区城家外村、大路前村和遂溪县新兴村、马六良村,有了十分直观的感受。这些村庄的整治都各有特点。我觉得湛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领导重视、因地制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百姓受益。刚才,湛江市、茂名市、*市、徐闻县等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廉江市新屋仔村村长也谈了他在带领村民整治村庄过程中的体会,都很生动。这次会议我们还邀请了建设部村镇办李兵弟主任亲临会议。李主任就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回去后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经验和贯彻落实李主任意见,因地制宜地做好村庄整治工作。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加强交流,进一步坚定搞好村庄整治工作的信心

一年来,全省各地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各级财政加大了对村庄规划和整治的投入力度。*年,省财政共拨出涉农资金1100万元,用于支持村庄规划、整治和培训工作,额度之大前所未有。各地也都加大了对村庄规划和整治的投入力度。据各地上报的统计数,*年全省各市、县级财政共投入约18.37亿元用于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其中,以县级(*、*为镇级)财政投入为主(达13.28亿元),占市、县级总财政投入的72.3%。

——村庄规划覆盖率有突破性的提高。*年全省共编制完成村庄规划2431个。截至*年底,全省累计编制完成村庄规划37022个,村庄规划覆盖率达27.66%,比*年的25.85%提高了1.81个百分点,扭转了多年来升幅一直在0.2个百分点左右徘徊的局面。全省各地特别是韶关市受灾村庄重建规划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为加快灾后重建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村庄整治取得明显进展。据统计,*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村庄整治点3263个(包括省、市、县三级的试点、示范点、联系点和驻点等),村庄整治覆盖率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这些村庄都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五改”(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三清”(清理垃圾、清理河塘、清理乱堆放)、“五有”(有整治规划,有文体活动场地、有一片成荫绿地、有垃圾收集池、有污水处理简易设施)要求,开展了村庄整治工作,村庄面貌得到明显改观,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整治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加大。去年省建设厅在梅州、汕头、湛江、清远等地举办了4期培训班,每期7天,共培训了近400名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了我省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政策水平和专业素质,为顺利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打下了基础。此外,省建设厅印发了28期工作简报,交流和推广各地经验和做法。编印了2.6万套(每套2张)图文并茂的《广东省村庄整治宣传画》,发放到全省各村委会张贴,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不少市、县也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印发有关教材和宣传资料。

各地在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中积极开拓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了在大会上介绍的外,还有其他一些市、县也根据自身特点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已整理成书面材料供大家交流、学习。各地在村庄整治中的成功做法,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六条: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坚持政策引路。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整治工作,逐步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扶持仍必不可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府起重要的引导作用。去年*市共编制了601个村庄规划,开展了602个村庄的整治;湛江市编制了409个村庄规划,开展了509个村庄的整治;茂名市编制了247个村庄规划,开展了170个村庄的整治,等等。这些都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如*市从*年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以来,此项工作已惯例成为市委、市政府每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常抓不懈,目前已进入循序渐进、全面铺开阶段,成绩斐然。

二是加强规划引导,先规划后整治。规划是龙头,是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的经验介绍也表明,凡是村庄整治搞得好的村都有一个好的规划。特别是徐闻县,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高达74%,在规划的指导下,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成效显著。他们按4:4:2(县财政出4成,乡镇出4成,村庄出2成)的方法三级分摊规划编制经费,由县职能部门包干测量、踏勘、出规划成果,乡镇、村委会负责放大并张挂规划成果图,规划成果简单明了,指导性强,而且编制成本低,约需1万元左右就把一个村的规划编好,让村民一看就清楚未来的村庄是怎么回事。广州市规划局以党支部为单位支持农村建设,市、区联合送规划进文明示范村。珠海、*、湛江、*、清远等市则制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案、指引或导则。

三是注重因地制宜,各显特色。村庄整治全省不设统一标准,也不作统一要求,的是实事求是。湛江、*、肇庆等市,将村庄整治工作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使村庄整治工作顺利推进。这些市的“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以及茂名市的泥砖房改造、梅州市的“洁净家园、绿满梅州”活动、韶关市的推广沼气和灾后重建等,各具特色,但都是村庄整治的内容,主要目的都是要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

四是积极动员社会各方投入,解决整治资金问题。开展村庄整治,资金是个大问题。很多工作农民自己办不了,各级政府部门也“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积极组织部门和企业开展对口帮扶,动员和鼓励创业成功人士为家乡整治建设捐款赠物,解决村庄整治资金问题。如吴川市根据当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的实际,实施“回归”工程,*年以来发动务工经商成功人士捐资达5亿多元,创建了生态文明村803个,占自然村总数一半以上。*市每个生态文明村的篮球架等体育设施都是一些企业赞助的。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村民是村庄的主人,是村庄整治的实施主体,村民的支持、拥护和参与程度,是决定村庄整治成败的关键。各地对村民的主体作用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从村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事做起,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如湛江市在开展村庄整治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村庄整治在什么时间起步、用什么办法推进、确定改造什么项目,都让村民直接参与决策,使村民成为投资投劳、自主建设的主力军。清远市在组织编制村庄规划过程中,通过村民大会等形式,把村民召集起来,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把规划方案、房屋设计、筹资方式等向村民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明,得到村民支持后再实施。

六是市、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市、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自身经费十分有限,日常工作任务也相当繁重。但是,大家都积极响应省建设厅的号召,按照市、县党委、政府的部署,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送规划下乡”、培训基层工作人员、对口扶持、抗灾救灾、为社会各界参与村庄整治穿针引线等等多个方面,为推进全省村庄整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志们,从一年来的村庄整治工作实践看,只要大家认识到位、大胆实践、真抓实干,就能实现本地区村庄面貌的变化,就能将村庄整治工作搞好。

二、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努力提高村庄整治工作水平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的村庄整治工作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今后的工作任务仍然非常繁重艰巨。张德江书记曾用一个词来概括广东的村庄面貌:“惨不忍睹”。他说,我真没想到广东农村建设的房子如此之拥挤,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如此之差。坐飞机往下面看,村里的房屋盖得密不透风,惨不忍睹,还都是楼房,拥挤得一塌糊涂。从客观情况看,很多村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庄规划和整治资金缺口较大,要继续推进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仍然需要各级财政的投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从主观情况看,一些地方的干部规划意识淡薄,时至今日仍对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可有可无、可抓可不抓的思想,或者认为没有钱不好做事。此外,去年全省的村庄规划和整治也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现象。除珠三角保持较快速度外,经济实力并不占优的粤西、*推进也很快。**年完成村庄规划和整治数量高居四大区域榜首,分别达到1011条和1521条,占全省的41.6%和46.6%;粤西紧随其后,分别达到735条和774条,占全省的30.2%和23.7%。而粤东相对缓慢,规划和整治数量只有131条和210条,分别占全省的5.4%和6.4%。希望粤东地区迎头赶上。如果追上来了,下一次现场会我们可以到粤东去开。

今年的形势对我们继续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依然十分有利。今年的中央1号文,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农’工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省、市、县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这就为我们继续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1号文又指出:“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村建设。”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1号文还指出:“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搞好村庄治理规划和试点,节约农村建设用地。”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省政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财政今年在支农资金中专门安排了1000万元作为村庄规划专项资金,比去年的200万元大幅提高。这些都是我们继续抓好村庄整治工作的有利因素。各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充分认识到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对村庄生产、生活的空间和秩序等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东的必由之路;充分认识到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是我们规划建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每年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牵头协调和管理服务,努力把我省的村庄规划建设和整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明确思路,强化措施,扎实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去年省建设厅印发的《关于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村庄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年为启动阶段,各地对村庄整治工作做出部署,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和生态文明村康居工程试点,积累经验。2007年到2010年为攻坚阶段,全省完成40%的村庄规划编制、30%的村庄整治工作。2011年到2015年为全面铺开阶段,全省完成90%的村庄规划编制、70%的村庄整治。”各级规划建设部门要按照这一总体目标要求,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我看近期要重点做好“六抓”:

一是抓规划。村庄规划是指导和调控村庄建设、引导和规范村庄整治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规划就是生产力、规划就是效益的观念,把搞好村庄规划作为村庄整治的前提和基础,下大力气解决村庄规划滞后问题。按照2010年全省完成40%村庄规划编制的目标,“*”余下四年每年全省村庄规划覆盖率需提高3个百分点才能实现,任务十分艰巨。各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积极创新机制,采取不同模式来实现和突破。去年,省建设厅组织省规划院把清远市和大埔县确定为两个联系点,分别开展市域、县域“村庄整治规划”试点工作,省建设厅给予一定的规划工作经费补助。清远市联系点由省规划院、清远市规划局及当地规划院(室)共同参与,大埔县联系点由省规划院、梅州市建设局、大埔县建设局及当地规划院(室)共同参与。目的是探索一种技术帮扶、驻点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新的工作模式。目前,两个联系点共10个试点的村庄整治规划已全部高质量编制完成,省规划院也专门将两个成果编印成册,赠送给各地参考、借鉴。各市也可以尝试这种模式,推动一些积极性较高的县、镇逐步扩大村庄规划编制覆盖面。今年,省财政安排的1000万元村庄规划专项资金,主要补助东西两翼和*山区的村庄规划编制,每个村补助1万元。各市、县财政也要拿出资金支持村庄规划。如果省补助1000条村,市、县共补助*条村,有经济实力的镇、村自己承担规划经费,那么全省村庄规划覆盖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的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除了争取资金支持外,各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投入更多的技术力量,切实做好村庄规划编制的组织督促、技术指导、协调服务工作,做到技术下乡、标准下乡、图纸下乡、服务下乡。要引导城市的规划、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到农村去,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开展一帮一、对口支援活动。在具体的规划组织编制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山区和东西两翼的村庄,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可按《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的要求编制简明适用的村庄规划,要让农民群众能够看懂并接受,便于操作,便于实施。城镇边缘地区及珠三角的村,规划的编制内容则可以多一些,深度可以深一些。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应将城镇规划覆盖到村庄,统一布局,统筹安排。

二是抓整治。村庄整治是我们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当前村镇建设工作的重点。抓好村庄整治,关键是解决整治什么、怎么整治的问题。村庄整治的内容很多,各地的情况也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从村民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入手。当前我省的村庄整治是有重点地开展“五改”、“三清”、“五有”。应当指出的是,这“五改”、“三清”、“五有”不是统一标准、硬性要求。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的部署,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整治内容有所侧重,有所创新,有所差别。如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着力改变村庄环境“脏、乱、差”的现象,重点解决村民饮水、行路、用电、改房、改厕、改灶等方面的问题,争取在某些方面和局部地方取得实效。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既抓好村庄规划建设,解决“有新房无新村”的问题,又抓好规划管理,防止和解决违规建筑等问题,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向村庄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村庄覆盖、城镇文明向村庄辐射,统筹城乡发展。

三是抓试点。我省村庄数量多,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等情况千差万别,全面铺开、齐步走是不现实的。因此,不论是村庄规划还是村庄整治,都要从试点起步,先抓点,再扩面。通过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分类指导,确保完成一个,巩固一个,用具体生动的成果教育和引导村民自愿参与村庄规划和整治活动,让基层干部群众看得明白、记得清楚、干得自觉,然后逐步推开。前两年,在省财政的支持下,省建设厅抓了200个村庄规划试点和33个村庄整治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省建设厅计划进一步扩大试点面,通过资金补助、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方式,帮助试点做好规划、整治环境。各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也要通过资金补助、技术指导、实物支持、以补促投等方式抓一些试点,在试点中培育更多的示范点,更好地带动和促进面上工作。对于试点的选择,我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村干部的威信高,有热心村集体事业的能人;第二,村民有整治村容村貌的迫切要求,有一定经济基础;第三,近期有望取得一定成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抓机制。要使村容整洁的成果长期保持下去,要求有长效机制作保证。当前要重点建立三方面长效机制。首先,是建立管理机制。各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仅有一两个人管村镇是远远不够的,今年抓明年不抓也是不行的,要拿出相当的精力,调配精干力量,把该项工作作为每年的重点工作,年年抓,常抓不懈,才能抓出成效。去年省建设厅在城乡规划处中确定了4个人员专职负责村镇工作,相关处室也按职能分工都加大了村镇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各市、县进一步明确负责村镇工作的部门和专职人员,切实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门机构、有专职人员、有工作计划,扎实推进村庄整治的各项工作。其次,是建立协调机制。村庄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单纯依靠一个部门难以推动。为此,各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及时有效的协调机制,齐抓共管。要通过规划统筹把各部门力量集中起来,捆绑各种渠道的资金和物资,让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第三,是建立法治机制。为了把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省建设厅起草了《广东省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草案)》。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并将征求各市意见,争取早日报请省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各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在开展村庄整治过程中,要转变“重建轻管”的思想,帮助指导农村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和日常管理水平,巩固整治成果,防止“脏乱差”现象的反弹。

五是抓培训。搞好村庄规划、建设和整治,人力资源是关键。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就无法判断规划或整治方案的优劣,无法管理到位,无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村镇建设的部署。我省目前普遍存在基层专业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严重短缺的状况,甚至有些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连规划图都看不懂。为此,在当前难以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大量吸收专业基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加强培训势在必行。今年,省建设厅将在去年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扩大培训规模。除了东西两翼和*外,也要在珠三角开展培训。省财政已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我们开展培训工作。各市、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也要争取财政支持,加强对县、镇一级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以及村干部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讲座、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工作在村镇建设第一线的管理、技术人员的政策水平、管理素质和专业水准。

六是抓保护。各地在推进村庄整治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我省保护下来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镇、村已经为数不多,将这些镇、村明确为国家和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并加以保护,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去年,我省推荐了13个镇、村申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今年,省建设厅会同省文化厅正在开展第一批广东省名镇、名村评选活动。在村庄整治中,要贯彻“先保护、后整治”的原则。对已经确定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县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制好保护规划;在其他村庄规划中也要保护历史风貌,弘扬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丰富农村的多样性,保持农村的特色。对于那些不是名镇、名村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村落布局等的村庄,也要注意加以保护利用。决不能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破坏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历史文化遗存不是发展的负担,而是世世代代增值的资源,结合村庄整治去发现并开发或保护好,就能够发挥其价值。浙江金华的兰溪市有个诸葛村,布局像一个八卦图,当地村民在规划建设部门的指导下,花了80万元开展村庄整治,原来连县级文物都不是的村庄,后来成了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现在每年光门票的收入就有360万,而且收益每年递增30%。肇庆也有个“八卦村”,完全可以借鉴这个模式开展村庄整治,只要科学规划、方法对路,就会实现非常好的效果。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篇6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但是,国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的建设除外。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集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依照城市规划法及其实施条例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

本条例所称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本条例所称村庄、集镇规划区,是指村庄、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集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村庄、集镇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地处洪涝、地震、台风、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和集镇,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制定防灾措施。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家鼓励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倡在村庄和集镇建设中,结合当地特点,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

第二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制定

第八条村庄、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第九条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情况等,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

(二)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村庄、集镇的性质和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三)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四)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安排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布局,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绿化和村容镇貌、环境卫生建设。

第十条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县域规划,应当包括村庄、集镇建设体系规划。

第十一条编制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第十二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布点,村庄和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和集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邮电、商业、绿化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第十三条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应当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安排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

集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点、用地规模,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具体安排。

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集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对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

第十四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集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村庄、集镇规划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规定。

第十七条村庄、集镇规划经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公布。

第三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八条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审批程序办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庄、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第十九条兴建乡(镇)村企业,必须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选址定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二十条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须经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四章村庄和集镇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

第二十一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凡建筑跨度、跨径或者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筑工程,以及二层(含二层)以上的住宅,必须由取得相应的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

跨度、跨径和高度的限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规定。

第二十二条建筑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的规定,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并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农村居民住宅设计应当符合紧凑、合理、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承担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并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

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从事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除承担房屋修缮外,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施工资质审批手续。

第二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确需修改的,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更设计通知单或者图纸。

第二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施工质量,按照有关技术规定施工,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

第二十六条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施工条件予以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开工的审批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村庄、集镇建设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村庄、集镇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村庄、集镇房屋的产权、产籍的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对房屋的所有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村庄、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管理规定,保证房屋的使用安全和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破坏或者损毁村庄、集镇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邮电、绿化等设施。

第三十条从集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用于集镇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村庄、集镇饮用水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集中供水,使水质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十二条未经乡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三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养护树木花草,美化环境。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不得损坏。

第三十五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村庄、集镇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资料等及时整理归档。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六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三十七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庄、集镇规划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村庄、集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建住宅的,乡级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或者施工、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取得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建筑跨度、跨径和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工程以及二层以上的住宅的设计任务或者未按设计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任务的;

(二)未取得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或者未按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的;

(三)不按有关技术规定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

(四)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者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的。

取得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或者设计、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或者施工的资质证书。

第三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并应当赔偿:

(一)损坏村庄和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

(二)乱堆粪便、垃圾、柴草,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

第四十条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并可处以罚款。

第四十一条损坏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村庄、集镇建设管理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篇7

第一条为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但是,国家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的建设除外。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集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依照城市规划法及其实施条例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

本条例所称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本条例所称村庄、集镇规划区,是指村庄、集镇建成区和因村庄、集镇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村庄、集镇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地处洪涝、地震、台风、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和集镇,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制定防灾措施。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家鼓励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倡在村庄和集镇建设中,结合当地特点,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

第二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制定

第八条村庄、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第九条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情况等,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

(二)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使村庄、集镇的性质和建设的规模、速度和标准,同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三)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四)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安排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的建设布局,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绿化和村容镇貌、环境卫生建设。第十条村庄、集镇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县域规划,应当包括村庄,集镇建设体系规划。

第十一条编制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第十二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的村庄、集镇布点,村庄和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和集镇的交通、供水、供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第十三条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应当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安排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

集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划,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近期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段建设具体安排。

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照集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主要对住宅和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环境卫生以及生产配套设施作出具体安排。

第十四条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集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照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村庄、集镇规划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规定。

第十七条村庄、集镇规划经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公布。

第三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八条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审批程序办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庄、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村庄、集镇规划区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第十九条兴建乡(镇)村企业,必须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选址定点,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二十条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方可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第四章村庄和集镇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

第二十一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凡建筑跨度、跨径或者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筑工程,以及2层(含2层)以上的住宅,必须由取得相应的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

跨度、跨径和高度的限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规定。

第二十二条建筑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的规定,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并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农村居民住宅设计应当符合紧凑、合理、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承担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明,并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

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从事建筑施工的个体工匠,除承担房屋修缮外,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施工资质审批手续。

第二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确需修改的,须经历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更设计通知单或者图纸。

第二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施工质量,按照有关的技术规定施工,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

第二十六条乡(镇)村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设计、施工条件予以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

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开工的审批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村庄、集镇建设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村庄、集镇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村庄、集镇房屋的产权、产籍的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对房屋的所有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村庄、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管理规定,保证房屋的使用安全和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破坏或者损毁村庄、集镇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邮电、绿化等设施。

第三十条从集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用于集镇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村庄、集镇饮用水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集中供水,使水质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三十二条未经乡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三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养护树木花草,美化环境。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不得损坏。

第三十五条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村庄、集镇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资料等及时整理归档。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六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三十七条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庄、集镇规划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村庄、集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建住宅的,乡级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或者施工、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取得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建筑跨度、跨径和高度超出规定范围的工程以及2层以上住宅的设计任务或者未按设计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任务的;

(二)未取得施工资质等级证书或者资质审查证书或者未按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施工任务的;

(三)不按有关技术规定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

(四)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者擅自修改设计图纸的。取得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或者设计、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或者施工的资质证书。

第三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并应当赔偿:

(一)损坏村庄和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

(二)乱堆粪便、垃圾、柴草,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

第四十条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并可处以罚款。

第四十一条损坏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村庄、集镇建设管理人员、、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仪;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当事人也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未设镇建制的国营农场场部、国营林场场部及其基层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国营农场、国营林场主管部门负责,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村庄规划意见建议篇8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遵循因村制宜、保护传统、集约生态、环境友好、尊重民意的原则,通过规划布局引导、优化整合资源,推进村庄建设,整治农村环境,着力建设农民安康宜居的美好家园。

二、总体目标

建立市、镇、村联动机制和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与长效管理同步机制。2先行启动7个省级试点村,今后逐步扩大,到末建成一批“生活宽裕安康、设施配套完善、环境自然宜居、乡土特色明显、资源节约利用”的村庄。并在“统筹城乡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村级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建设管理并重”等方面彰显特色。

三、基本原则

(一)尊重民意,保障权益。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引导和组织农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整治。

(二)规划引导,合理布局。依据镇村布局规划,科学确定村庄布点和规模,强化规划对村庄适宜产业的发展、耕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合理布局各项用地。

(三)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尊重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乡风民俗,充分利用原有村庄的布局,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水网及路网系统,保护好村庄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突出乡村风情和地方特色。

(四)镇村实施,有序推进。我市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遵循“主管在市、主抓在镇、主体在村、主动在民”的推进机制,相关镇是组织推进的责任主体,试点村是实施主体。

四、工作计划

根据省级要求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阶段

1.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提出我市工作意见。

2.开展专题调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逐级申报试点村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准备阶段

1.宣传发动。

2.召开镇村干部推进大会。

3.召开村民大会。

4.学习考察外地先进经验。

5.专项设计。

6.制定施工方案。

第三阶段:方案实施阶段。期间组织一次评议活动,一次观摩活动,若干次督查活动。

第四阶段:迎接省级验收阶段。期间组织一次预验收。

五、工程管理

(一)工程组织。通过招投标形式,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施工单位并签订合同,明确施工要求、工期、质量等级等,施工过程中应积累相应资料。

(二)资金管理。按合同约定,经市财政局、住建委共同把关后按工程进度付款。工程结束后按规定程序决算审计,并留质保金。

(三)加强督查。市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点评、通报,并督促整改。市住建委等部门要加强常态化指导、督查,保证整个工程保质按期完成。

六、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委。

相关镇要加强对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的组织领导,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

市住建委是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工作方案、业务指导和督查。协调相关部门和镇政府,形成合力,圆满完成省级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任务。

市委农工办负责协调各试点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形成决议。同时要创新富民强村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市财政局负责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筹集,同时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

上一篇:乡镇卫生院如何发展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