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26 04:15:05

秸秆市场分析

秸秆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生物质;环评;风险评价。

秸秆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推动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2003年以来,国家先后核准批复了河北晋州、山东单县和江苏如东3个秸秆发电示范项目,拉开了中国秸秆发电建设的序幕;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实施了生物质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等有关配套政策,进而使生物质发电,特别是秸秆发电迅速发展。

在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环评时,常存在评价重点不明晰、评价内容缺失等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对此类项目环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环境管理部门在决策上提供技术帮助。

一、厂址选择

目前,在以下区域内不宜建设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

(1)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规划区内,城镇居民集中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环境敏感区;环境质量不能达到要求且无有效改善措施的,或者可能造成敏感区环境保护目标不能达标的区域。

(2)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电源点集中的区域。

(3)已建成投运,在建或已批准新建燃煤热电厂的县(市)。除黄淮四市外,原则上,一个省辖市区域内布设1-2个新建生物质发电项目,对已审批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达到上述控制要求的省辖市,暂停受理新申报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环评审批工作。

(4)山区、丘陵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生态脆弱区、退耕还林区等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域。

(5)缺水地区。

(6)半径50km内重复建设布点的区域。

(7)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两旁,加油站、油库、易燃易爆物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或场所防火、防爆安全防护距离内,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风景旅游区内。

二、秸秆储存环境影响分析

秸秆的集中储存主要存在以下环境影响:

(1)由于秸秆的密度轻,在风沙较大的天气下易飞扬,会对周围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2)秸秆属可燃物质,集中大量堆存,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3)秸秆遇水受潮易腐烂,会滋生蚊虫、产生恶臭,对环境空气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秸秆贮存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1)秸秆储料场应进行封闭,并与厂前生产区隔离。

(2)秸秆储存时,应在秸秆晒干后,及时打捆打包,以增大存储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秸秆贮存场四周设排水沟和防雨措施,保证秸秆不受雨淋和避免雨水浸泡。

(3)近距离的储料场应尽可能增加秸秆的收集储存量。

(4)合理优化储存点,避免对重要城镇产生不利影响。

三、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一般应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六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特点,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生产技术与装备要求:

(1)新建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必须采用纯秸秆焚烧锅炉,不得违规掺烧煤、矸石或其他矿物燃料。

(2)秸秆直燃发电项目尽量选择高参数机组,原则上项目建设规模不应小于12MW。

(3)采用国外成熟技术和装备,要同步引进配套的环保技术和污染控制设施。在满足我国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其污染物排放限值应达到引进设备配套污染控制设施的设计运行值要求。

资源综合利用:

(1)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鼓励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水做为循环系统补充水,限制取用地表水、严禁使用地下水;在缺水地区生物质发电应采取空冷方式。

(2)秸杆通常含有3%~5%的灰分,以炉渣、灰渣的形式被收集,这种灰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钾、镁、磷和钙,可用作高效农业肥料。因此,项目一般不设灰渣场,锅炉排出的灰渣可直接或经过造粒处理装袋后用作农家肥,项目必须配套建设秸秆燃烧灰渣综合利用设施,确保灰渣全部综合利用。

污染物治理:

(1)新建纯秸秆焚烧锅炉,应配套建设布袋除尘器等高效除尘设施。

(2)新建生物质秸秆发电锅炉,参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的污染物控制要求执行,有地方标准的参照地方标准执行。

(3)采用有利于减少NOx产生的低氮燃烧技术,并预留烟尘脱硫、脱氮设施安装场地;按规定安装烟气烟尘、SO2在线监测系统,并与环保部门监控网络联网。

(4)新建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厂内应设置封闭的灰渣临时堆场,炉渣应采取密闭装置储存,除尘灰应袋装或密闭储罐储存,并及时综合利用,避免扬尘污染,原料场须采取可行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5)做好污染预防、厂址周边环境保护和规划控制工作,按照其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排放源,确定合理的防护距离,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防止对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不利影响。

四、环境风险评价

秸秆发电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存在于锅炉火点。对秸秆储料场火灾风险评价时,应着眼于制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防范应急预案。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必须考虑风险事故情况下的环境影响,督促企业落实风险防范应急预案,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秸秆发生火灾主要原因是:秸秆遇明火时易于燃烧,并可在短时间内通过燃烧扩散,引发大面积的秸秆着火,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高温天气、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秸秆长时间的堆存,会使秸秆发生碳化,从而引起秸秆自燃;发生火灾时,秸秆由于其质量较轻,燃烧的秸秆随意飞散,易于引发其他物质着火,从而导致火势蔓延。秸秆发生火灾时不仅对周围环境产生烟尘污染,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

所以,秸秆发电项目应开展安全评价,认真落实安评提出的各项措施。在秸秆储料场周围设置足够防火距离;秸秆储料场装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室内外消火栓等防火灭火设施;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防火意识;秸秆储料场装备火灾自动和手动报警装置,以有利于及时发现火情,控制火势蔓延。

此外,要制定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计划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及分布、应急保护目标、应急组织、应急撤离、应急设施、通讯、应急处置、应急监测等。评价时,应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曹建峰。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6,(01)。

[2] 吴根,白丽梅,于洋,牛福生。生物质转化能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1)。

[3] 王惠文,是艳杰,李红莉,赵碧光,朱春。生物质发电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J]。电网技术,2007,(S2)。

[6] 王效华,冯祯民。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01)。

秸秆市场分析篇2

1 引言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秸秆主要由粗纤维、半纤维、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等构成,含有氮、磷、钾、镁、钙等农作物生长必须的主要营养元素和大量的有机质,农作物秸秆实际上是一笔巨大的资源。但长期以来,受利用技术、经济成本、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秸秆主要是作为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有机肥料和牲畜饲料利用,利用率及利用附加值低;并有部分秸秆被违规焚烧或丢弃,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因此,搞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本文在对杭州市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详细调查、秸秆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若干思考。

2 杭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调查

根据对全市各个区、县(市)的秸秆资源调查结果,见表1。2008年杭州市秸秆理论资源量约为130.64万吨,可收集秸秆资源量为117.58万吨,秸秆资源丰富。其中稻谷的秸秆是杭州市的主要秸秆资源,占总量的63.41%,其次为油菜、大豆、玉米、小麦,茭白和蔗叶的秸秆资源量较少,见图1。秸秆产生期集中在5月、7月和10月,11月至4月无秸秆生成。在区域分布上,萧山区的秸秆资源量最大,为31.1万吨,其次为余杭区、富阳市、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和临安县,见图2。

3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杭州市秸秆资源的主要使用途径及使用量见表2。

目前杭州市秸秆资源的使用途径一是用作肥料,主要用于秸秆直接还田等,还田方式主要为人工堆沤和腐熟还田;二是用作燃料,直接投入柴灶燃烧;三是用作造纸原料;四是用作牛、羊等家畜饲料,以家庭散养为主;其它利用占4.02%,利用方式有猪舍清洁、保暖等。由上分析,当前杭州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为74.11%,利用率较低。在已被利用的秸秆中,有55,44%左右的秸秆直接还田用作肥料,利用方式原始粗糙;有12.02%左右直接用作燃料,这67.46%的秸秆利用附加值低;而用作牛、羊等家畜饲料的占1.11%,用作造纸原料占1.49%,这部分利用附加值较高,但只占秸秆总量的2.60%左右。总体而言,杭州市秸秆利用的附加值偏低,且未形成规模优势。

在秸秆禁烧方面,杭州市各级各部门一直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的禁烧成果。但由于部分农民贪图方便、环保安全意识淡薄,违规焚烧事件时有发生。如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局于2009年5月27日公布的《全国秸秆焚烧分布遥感监测结果》中,杭州市仅机场、国道禁烧区内就有违规秸秆焚烧点8处。秸秆禁烧工作依然紧迫、严峻。

4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思考

4.1 明确发展目标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秸秆多途径、多层次的合理利用,逐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生态化、循环综合利用。

(1)到2010年底在萧山机场、全市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全面实现禁烧;到2015年全市范围内基本实现秸秆禁烧;

(2)力争到2015年在杭州市建立较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多种途径综合利用局面;

(3)至少建成十大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示范工程;

(4)到2015年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4.2 确定重点实施领域

秸秆禁烧重点实施领域为:(1)以萧山国际机场为中心、15公里为半径的区域;(2)高速公路沿线、铁路两侧各2公里区域;杭州市境内高速公路包括绕城高速、机场高速、沪杭、杭甬、杭宁、杭金衢、杭徽、杭浦、杭千等高速路线;铁路线路包括沪杭、浙赣、宣杭、萧甬4条干线和1条金千支线。

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实施领域为:根据各地区秸秆资源发展潜力及分布特点,重点实施的领域为萧山、余杭、富阳、桐庐、淳安、建德和临安等七个区、县(市)。

4.3 落实四大主要任务

4.3.1 全面实现禁烧目标

根据发展目标,强化对禁烧重点实施区域的督促检查,制定奖罚措施,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其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变为自觉行动。

4.3.2 选定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根据杭州市秸秆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结合各地区的农业种养殖习惯,选定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工业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食用菌基料化利用等五种途径为杭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秸秆各种用途的比例分别为:

(1)秸秆肥料化利用65%;秸秆肥料化利用是杭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推广途径;主要利用技术:机械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生物反应堆等方式;

(2)秸秆能源化利用P5%;主要利用技术: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利用、秸秆沼气(生物气化)利用(分户用秸秆沼气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两种形式];

(3)秸秆工业利用10%;主要作为纸浆原料生产非木纸浆、秸秆板;少量可用作草编制品;

(4)秸秆饲料化利用3%;

(5)秸秆转化食用菌基料2%。

4.3.3 优化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布局

根据各区、县(市)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创建区域特色,合理确定和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布局。

(1)秸秆肥料化利用布局:机械粉碎为主要利用方式,可推广应用于全市农作物集中生产区;2 在秸秆禁烧重点实施领域,秸秆的肥料利用方式以保护性耕作为主;3 快速腐熟还田和堆沤还田利用主要应用于丘陵地带,以就地处理为主;4 秸秆生物反应堆与建德等地温室大棚草莓种植结合,起到节支增产的效果。

(2)秸秆能源化利用布局:1 秸秆经固化成型后,体积缩小6~8倍,改善了秸秆燃烧性能,提高利用效率和运输和贮存能力,扩大应用范围,该项技术可推广应用于萧山、余杭、富阳等七个区县市内,为杭州市能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②户用秸秆沼气重点在淳安县发展,以解决淳安县在户用沼气池推广过程中原料不足的问题;③在建德、桐庐、临安等地发展秸秆沼气集中供气。

(3)秸秆工业利用布局:杭州市的秸秆工业利用主要作为纸浆原料,主要利用区域为富阳市春江街道、大源镇、灵桥镇等造纸重点乡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科学使用秸秆生产非木纸浆、秸秆板。

4.3.4 探索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本着循环经济的“3R”原则,结合杭州市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农业生产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标。通过循环经济模式的使用,延长了秸秆的利用链条,提高了秸秆利用的综合效益和技术含量。

4.4 突出七项重点工程

4.4.1 秸秆禁烧监控及应急预案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秸秆禁烧监控网络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秸秆禁烧重点区域的监控;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配足灭火器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4.2 秸秆肥料化利用机械配置推广利用工程

配置各类秸秆还田机、动力机械(大中型拖拉机)、带秸秆粉碎喷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捡拾打捆机、饲料粉碎机、青贮收获机等机具,到2015年实现机械化操作的耕地占总播种面积45%以上。

4.4.3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能源化推广利用工程

新增中型秸秆固化燃料成型设备10台,小型秸秆固化燃料成型设备200台,计划至2015年,每年可开发利用秸秆资源量14万吨。

4.4.4 户用秸秆沼气推广利用工程

利用原有沼气池,以秸秆为辅助原料,经微生物发酵作用生产沼气供农户使用,使不养猪的农户也能使用清洁能源;到2015年实现推广户用秸秆沼气利用户数5000户,配置秸秆粉碎机200台。

4.4.5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利用示范工程

在建德、桐庐等地建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利用工程5座,每日所产沼气满足500户农户日常用能所需。

4.4.6 秸秆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利用工程

建立5种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利用工程,推广模式有:1 “秸秆还田-肥土兴粮-粮丰林茂”模式;②“秸秆养畜-过腹增值-畜粪还田-土壤改良”模式;③“秸秆产气(沼气)-沼渣肥田-反哺作物”模式;④“秸秆培菇(食用菌)-菇渣产气-沼渣肥田”模式;⑦“秸秆产纸(清洁生产)-造纸黑液产肥-肥料施田”模式。

4.4.7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及宣传工程

对相关从业管理人员及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掌握先进利用技术;制作挂图、画报、手册等宣传资料,制作秸秆综合利用电教片,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形成自觉利用秸秆资源的良好氛围。

5 结语

秸秆市场分析篇3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的力度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秸秆已不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燃料。农村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青贮加工的步伐。但大部分土地耕作由旋耕代替了深耕,降低了秸秆粉碎还田面积,使原来已经秸秆还田的地块因旋耕后无法播种而放弃还田或还田后再焚烧。大部分玉米秸秆只能被白白烧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有时甚至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公路和铁路的正常运行,损害了全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形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秸秆经济、实现秸秆禁烧,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利用率低、产业链短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有以下原因: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一些地区没有把秸秆真正作为资源来看待,缺乏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推进不力;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不清。长期以来,由于对秸秆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尽管各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但仍存在着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等问题;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全市各级应充分认识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研究并落实相应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能仅仅体现在会议、文件、曝光等面上的工作,而应从根本问题入手,解决怎么让老百姓不烧的问题;不能只抓秋季一时,而要从年初抓起;应学习济南、济宁等工作较好的地市,把秸秆禁烧列为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工程、社会治安问题来抓。

二、突出重点,拓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

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总体思路,拓宽综合利用渠道,使秸秆变废为宝。突出抓好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深耕深松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秸秆工业原料化生产和秸秆堆沤、腐熟、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一方面,狠抓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后续农业生产环节的配套作业;另一方面,发挥社会群团组织、民营企业力量,促进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及燃料开发。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储运体系,提高秸秆商品化水平,制定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引进、推广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设备。在农作物轮作茬口紧的多熟农区,推进配套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使农民收集处理秸秆快速、便捷,减少或杜绝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

三、加大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及生产作业补助

目前,全市玉米秸秆除清除加工外,按适宜机械还田面积40万亩计算,需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含玉米收获机)1700台,而全市现有机械不足700台,尚需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1000台;此外,为保障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作业,全市尚需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各700台。机械购置累计投入需4500万元。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和作业效益的影响,农民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积极性并不高, 现有的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和补贴比例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按照全市“十一五”末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要求,20__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44%,需新增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机400台,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400台,累计投入需1000万元。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各级累计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机械购置补贴和机手作业补助。

四、加强领导,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的良好氛围

秸秆市场分析篇4

禁止焚烧秸秆已经讲了好多年了,秸秆焚烧之害,也已经在全国人民心中达成了共识:不仅会造成浪费资源、污染空气,威胁人们正常起居和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交通,甚至引发火灾,破坏土壤结构,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和国家的形象和经济发展。在秸秆禁烧方面,虽然环保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和各方面的努力。但由于部分地方农民对秸秆燃烧的危害认识不深,前期的经济投入较重,无法负担,还有相关的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导致目前秸秆焚烧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1、我国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一是秸秆生产量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据权威部门经过调查做出的相关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种农作物秸秆超过6.5亿吨”,在以前,秸秆多数情况下都是作为牲畜饲料,还可以用来进行生火来解决日常生活的温饱问题,但当前,人们更多的改用电和煤烧饭,秸秆随即成为被闲置的资源,二是环保等执法部门管理难以到位。按目前国务院职能分工,秸秆禁烧工作归属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然而,秸秆禁烧是一系统工程,它涉及除农业、财政、交通、环保、民航等6个部门外,还涉及公安、银行、科技、林业、文物、电力、信息产业等十几个部门,一个同等级别的环保部门要统筹协调好十几个部门,难度可想而知。三是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尽管《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秸秆焚烧及其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在露天且无任何处理的条件下,如果发现焚烧秸秆者,将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作出相应的罚款处罚。经过长期的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践性性能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况且,焚烧秸秆不是个案,绝大多数农民争相参与,环保部门的执法力量薄弱,要深入农村一线执法,更不现实。四是收获周期短加大了秸秆禁烧的难度。现在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力,大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耕作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再加上小麦收获期不足10天,收割机收割后,马上就要复种,午收季节外出打工返家的农民兄弟为了尽快外出,若使过高的麦茬人工还田费工费时,并与耕作播种形成矛盾。也有农民曾经尝试过“秸秆还田”的方案,但在实际情况的操作中,并没有达到原先的目的。这是因为麦秸秆蜡质较为重,若在还田之后,没有雨水的滋润,则会导致部分深埋的秸秆无法腐烂,这样不仅不能让秸秆转化成肥料,还会造成接下来续种的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五是用机械收割农作物的监管不够。现在,会出现许多农民用收割机来进行作业,由于监管的范围较大,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夏收时间过少,若采取严格的监管管理政策,还会适得其反,造成机割手不够,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许多联合收割机业主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质量。例如:为了节约时间、防止机器过于磨损,都没有把麦茬彻底割掉,导致无法处理秸秆满地都是,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秸秆禁烧工作的难度。六是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难以推广。尽管现在国内已经在秸秆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将秸秆改造成其他的肥料,但因为改造开发成本过高,以及效果不够好,使这个方案难以继续进行。

2、对策及其建议

2.1相关部门加大宣传范围和力度,以提高农民的意识。一是相关部门要从整出发,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关于秸秆焚烧危害的活动,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提高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各新闻单位应将该项工作列为宣传报道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使秸秆禁烧工作家喻户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秸秆禁烧工作的氛围;三是动员农村的先进份子,以及较为积极的人员参与秸秆禁烧工作,为改善目前的秸秆乱焚烧现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2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网络管理。各地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重视秸秆禁烧工作,要时刻记住本自己肩负着改良居民居住环境的重任,切切实实地实施这项任务,认真落实到底,持之以恒、不懈为此做出努力。根据秸秆禁烧应急预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一级紧扣一级,把禁烧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的部门,明确各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将禁止秸秆焚烧工作进行到底。

2.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市场体系相关政策却没有发育健全,没有相关准确的市场信息作为我们的指导方向,造成农民认识不深,从而扩大不必要作物的生产,与当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反。因此,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做到农民心中有数。让农民根据市场导向,明确该引进哪种农作物和减少哪种农作物。

2.4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改革不断深入,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对应的经济政策,使秸秆的再循环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农业、农机监理等部门要把好农机关,加强对麦收现场的监管,控制住麦茬高度。广泛引进微耕机、粉碎还田机、埋草机、气化炉等机具设备。除此之外,政府应该把秸秆循环利用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资助农民筹集资金,制定一些合理的政策增加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达到从根本上为农民着想,以达到解决秸秆禁烧难的问题。

结语:解决秸秆焚烧难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环保部门,以及相关的人员都要团结一致,联合查处问题,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尽早解决问题而共同努力。相关部门还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法规,紧抓秸秆禁烧的督查,合理开设培训课程,共同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效率。当发现有秸秆露天焚烧的情况,要及时制止,并对其进行相关教育,绝不能对这样的情况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全面地解决秸秆焚烧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江红,秸秆焚烧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农机服务》[J],2008年第4期;

[2]邹明懿,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江苏农机化》[J],2009年第6期;

[3]高健敏,焚烧秸秆的危害,《安徽环境》[J],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刘飞(1982年― ),男、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污染控制与环境监察工作工作,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

秸秆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已经从农业废弃物转变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近年来,黑龙江省由于农作物秸秆单位价值偏低,利用途径及其手段和技术受到局限,每年都有大量农作物秸秆剩余,无法得到科学的处理与利用,焚烧或在田边道旁堆弃直接造成了大气污染、土壤矿化、火灾事故等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改革传统落后秸秆利用方式势在必行。

1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虽然在秸秆能源利用技术开发与推广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秸秆能源项目建设刚刚起步,相关技术和设备有待完善,典型示范项目较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收集成本较高,秸杆收益偏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为保证秸秆破碎程度,提高还田质量,玉米机械收获还田时需降低收获茬口,会降低机械收获速度,效率低下,并且费油,农民不愿实施,宁可一把火烧掉秸秆。同时农户出售剩余秸秆收益较低,还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力和运输成本,对农户缺少吸引力,积极性不高。为此,农户往往选择在田间将秸秆焚烧。由于在秋季集中焚烧,秸秆湿、数量大,产生烟雾多,对空气造成污染,如再遇到不良天气,极易形成并加重季节性雾霾。

1.2 受北方温度低影响,还田秸秆不能及时腐解

黑龙江省秋春两季气温低,冬季封冻时间长,加之玉米秸秆产量较高,还田后腐解较慢,春季耕层漏风、跑墒现象严重,影响出苗。而且,由于机收秸秆长短不一,还田效果差。

1.3 对保护性耕作认知度和应用不够

虽然每年从各级政府到农民都大力倡导秋整地,在作物收获后即开始深松起垄等做法。但对没有进行机械收割的地块,大量秸秆在短时间倒出耕地的办法和出口不多,且不系统、不科学,没有形成产业支撑。同时,广大农民对推行秸秆覆盖、三年深松一次、免耕播种等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提升地力、环境影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等认识不足。

1.4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

方式传统、效率低下,技术尚需完善。由于目前在秸杆综合利用技术和推广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传统燃料利用方式效率低下,传统的燃用方式使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浪费。另一方面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从事的企业又大多为民营中小企业,因此大多数企业使用的设备落后,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只能采用低成本设备从事生产,致使企业生产的产品成本过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推广应用。

1.5 政策扶持及激励措施不到位

秸秆还田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的农业基础性、公益性项目,需政府扶持和引导。目前,虽然国家对秸秆还田腐熟项目给予一定补贴,但补贴资金额度不大,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2 加强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为加快推进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秸秆能源化开发利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

龙头企业是秸秆初加工、深加工产业化的重要纽带,按照“基地+企业+技术+ 散户”的运转模式,由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企业来负责信息、运输、销售、市场运作等环节,由基地发挥人员培训、技术、宣传等功能,打造成以散户为载体、企业为纽带、市场化运作的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集团,实现秸秆规模利用的多赢局面。

2.2 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降低生产成本

秸秆原材料的充足供应是相关企业以及示范项目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县、乡(镇)人民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秸秆收集和物流体系,鼓励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在利用原有的粮食等收储机构人员和场地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建设必要的秸秆储存基地。

2.3 筹措建设资金,制定优惠政策

尽快建立财政投入、金融贷款及社会融资等渠道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加大重要秸秆能源化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投入力度。政府要对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应进一步完善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秸秆发电、秸秆生产乙醇等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秸秆能源化产业成本偏高的突出问题,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

2.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自觉性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提高公众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开展技术培训、进行效益对比等多种形式,教育农民更新观念,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秸秆能源化推广与普及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2.5 加强科技研发,缩短技术熟化时间

针对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中相关技术不够成熟、设备实用性差、综合效益低等问题,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联合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有关企业,精心组织各有关专业领域技术较强的科技力量,加大科研投入,深入研究秸秆能源化利用相关技术。重点解决秸秆固化、秸秆沼气、秸秆发电以及秸秆收储运等关键技术,针对项目推广中发现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缩短技术熟化时间。通过对秸秆能源化相关技术及设备的不断优化和完善,降低秸秆能源化企业的生产成本,满足农民对低廉、优质、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向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参考文献

[1]胥畅,王胜清.低碳经济下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

[2]申进玲,周俊.纤维素与清洁能源[J].科技资讯,2006(9).

[3]崔明,赵立欣,田宜水,等.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分析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2).

[4]梁迅.黑龙江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再创历史新高[J].黑龙江粮食,2010(6).

[5]邢丽娜,党金霞.浅谈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J].太阳能,2007(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J].云南政报,2008(16).

秸秆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秸秆;禁烧难;成因;对策

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飞机起降和交通干线及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进而影响国际及城市形象,也会烧毁农作物及树木造成经济损失。在秸秆禁烧方面,尽管环保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责任不落实、相关部门执法难度大、综合利用技术缺乏及推广缓慢等原因,秸秆焚烧的现象还较普遍,年年禁烧年年烧的局面并未实现根本扭转。

1、我国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一是秸秆生产量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据权威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种农作物秸秆超过6.5亿吨,过去,秸秆多用作牲畜饲料,并用来烧火做饭,而现在,人们更多的改用电和煤烧饭,秸秆随即成为被闲置的资源,二是环保等执法部门管理难以到位。按目前国务院职能分工,秸秆禁烧工作归属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然而,秸秆禁烧是一系统工程,它涉及除农业、财政、交通、环保、民航等6个部门外,还涉及公安、银行、科技、林业、文物、电力、信息产业等十几个部门,一个同等级别的环保部门要统筹协调好十几个部门,难度可想而知。三是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尽管《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秸秆焚烧及其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对露天焚烧秸秆者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元以下罚款,实践证明,该规定过于简单,可操作性差,力度小。况且,焚烧秸秆不是个案,绝大多数农民争相参与,环保部门的执法力量薄弱,要深入农村一线执法,更不现实。四是收获周期短加大了秸秆禁烧的难度。现在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力,大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耕作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再加上小麦收获期不足10天,收割机收割后,马上就要复种,午收季节外出打工返家的农民兄弟为了尽快外出,若使过高的麦茬人工还田费工费时,并与耕作播种形成矛盾。也有农民曾经试过“秸秆还田”,但实际效果不理想,特别是麦秸秆蜡质较重,还田后如果没有降雨,埋在土里就无法腐烂,不但不能成为肥料,而且还给后续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障碍,自己浇水则更不划算。五是机械化收割难以实施统一监管。目前,大多数联合收割机流动作业,非属某一地区,不好管理,再加上夏收时间紧,严格管理会吓跑机割手,影响麦收。因此,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大多数联合收割机业主为了省时、省力和减少机器磨损,都将麦茬留得很高,有的甚至只将麦子“斩首”,留下的是无法处理的满地秸秆,客观上加大了秸秆禁烧工作的难度。六是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难以推广。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在秸秆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将多种秸秆加工成优质饲料和工业原料,但由于成本过高,加上效益不明显,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推广。

2、对策及其建议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一是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朋友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各新闻单位应将该项工作列为宣传报道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使秸秆禁烧工作家喻户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秸秆禁烧工作的氛围;三是动员农村的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秸秆禁烧工作,为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尽一份义务。

2.2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网络。要将秸秆禁烧工作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本着对改善农村环境负总责的态度,真正把这项工作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根据秸秆禁烧应急预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县(市)、区务必将禁烧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乡镇落实到村,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将禁烧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责任 书,加大考核力度。

2.3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目前市场体系尚未发育健全的条件下,没有准确的市场信息作导向,盲目扩大小麦、油菜作物的生产,往往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做到预测市场在前,组织生产在后,要以市场为导向,广泛引进牧草、花果、苗木、药材等经济作物,减少小麦、油菜种植面积。走综合开发、生态牧业、绿色食品三位一体之路。

2.4应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难题。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对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予以扶持,农业、农机监理等部门要把好农机关,加强对麦收现场的监管,控制住麦茬高度。广泛引进微耕机、粉碎还田机、埋草机、气化炉等机具设备,政府应将秸秆综合利用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出台优惠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财政补贴、信贷优惠的力度,积极鼓励农业、畜牧、环保等方面的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攻关等。

2.5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查处力度。加大环保、农业、公安等部门间的协作力度,联合执法、形成合力,从单一的现场堵截,转变为“堵疏”结合,以疏导为主的工作路子上来。要尽快制定控制秸秆禁烧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抓好秸秆禁烧的检查,积极开展执法培训,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执法行为。针对秸秆露天焚烧,发现一起,制止一起,该教育的教育,该处罚的处罚,绝不姑息迁就。

参考文献:

[1]吴江红,秸秆焚烧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农机服务》[J],2008年第4期;

[2]邹明懿,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江苏农机化》[J],2006年第6期;

秸秆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皖北地区;秸秆焚烧;环境保护;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20-2

1 秸秆焚烧问题的成因

1.1 历史、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受降水量、日照、无霜期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历史上皖北平原就是全国冬小麦的重要“粮仓”,这一地区小麦的种植无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上,都具有战略意义。小麦连续增产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秸秆,这就为秸秆焚烧问题埋下了诱因。再者,农民也是“经济人”,一年多季轮番作业,抢收抢种的时间间隔短客观上也是秸秆露天焚烧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现代化收割技术很难落实到位

目前,农民将麦秸焚烧的直接原因是收割方式的问题。在小麦主产区最活跃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一般会留下15cm以上的麦茬,就是这些残留的麦茬给农民留下了“后遗症”。而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秸秆还田机等现代农业机具的推广由于受到收割成本高、田地面积小、地势高低不平等因素制约,无论是农户还是收割机主使用的积极性都不高,因而这部分机械在收割小麦和处理麦秸上所占的比率微不足道。

1.3 农民对秸秆依赖程度大大降低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农作物秸秆主要充当着农田肥料、生活燃料、家畜饲料和建房材料。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传统农业生产要素被替代,农民生活用能结构发生改变,这都大大减少了农民对农作物秸秆的依赖性。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皖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加上农村人口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人口向城镇转移,导致许多地方农忙时以老年人、妇女为主体的留守群体对残留秸秆的处置无能为力。

1.5 部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不强

在农村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部分农民环保意识相对滞后,社会责任感不强。很多农民对秸秆焚烧的危害虽然心知肚明,但图于省时省力以及从众心理的驱动,加上部分村镇监管不严等因素的客观存在,还是选择了直接焚烧秸秆。还有些麦农对秸秆焚烧的作用也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秸秆就地焚烧对下一季作物有益无害。

2 秸秆焚烧的危害

2.1 损害基层政府形象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对农民的秸秆焚烧采取禁烧、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层政府与普通农民关系的不和谐,且治理效果也不尽人意;另外政府各部门在处理秸秆事件中也存在相互推诿、反应速度慢、专项治理资金不到位等现实状况,造成“年年禁烧,年年照烧”的局面,使政府公信力大大降低。图为政府在治理秸秆燃烧事件中的问卷调查结果,在170份有效问卷中70%受访者表示不满意,表示基本满意和满意的只占19%。

2.2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

焚烧秸秆对大气循环系统、土壤结构、生态环境都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相关资料表明,在焚烧秸秆期间,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比平时高出数倍,PM2.5浓度瞬间飙升。中国平均每年因粮食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1.07亿吨,在国际碳减排谈判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1]。通过对秸秆焚烧前后(5月25日至6月24日)蚌埠市主城区API的分析,其结果显示,轻度污染有6天、严重污染有2天,主要集中在6月5日至6月12日小麦秸秆大量焚烧时段。同期根据蚌埠市中心医院信息反馈,呼吸道疾病和眼科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病人多为老人与小孩。

2.3 资源大量浪费

过去,秸秆主要是作为生活燃料,虽然其能量的利用率不足10%,而如今将其就地焚烧更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以皖北中心城市蚌埠为例:从市农委获悉,全市小麦种植面积373.85万亩,预计平均亩产449公斤,总产量167.68万吨,谷草比是1.20,小麦全喂入式机械收割率为75%,其中80%农民会选择直接焚烧,由此可推算出仅蚌埠市每年就要焚烧掉小麦秸秆120.86万吨。现在假设这些秸秆全部被打捆卖给五河、固镇等地生物质能电厂,每吨收购价为330元,在不考虑其他成本的条件下,蚌埠市农民每年可因此获利39883.22万元。由此可见,产生的浪费是极其巨大的。

2.4 引起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

秸秆焚烧期间,由于焚烧面积广、起火点多、风向不稳定等因素,从而造成火灾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秸秆的大量焚烧也造成空气能见度低,对交通运输干扰极大,严重时一些机场、高速公路被迫关闭。统计数字表明,在此期间由焚烧秸秆引发浓雾所导致的连环车祸较其他月份有明显的增加。

3 治理秸秆焚烧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1.立法先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效治理机制。

2.应加快制定针对农作物秸秆治理的法律法规,以使在治理秸秆焚烧问题过程中“有法可依”。

3.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尤其是加强对交通干线、机场附近和城市周边重点区域的监管,对违规肆意焚烧秸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处理。

4.构建起跨地区、跨部门的防治秸秆焚烧的协调机构,对小麦主产区秸秆焚烧实施技术监测分析和例行监督检查,以保证各地治理成果。

5.实施“清洁工程”,将农村秸秆焚烧治理质量纳入到各级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绩效考核指标。

秸秆市场分析篇8

烧秸秆危害极大

千百年来,农民处理秸秆都是一烧了之。这样处理,不仅可以烧死大量的害虫和虫卵,降低下茬虫害发生的可能,还能增加地里的肥力,便于耕作。既然有好处,为什么很多城市还明令禁烧秸秆呢?

烧秸秆时,大气污染指数达到较高峰值。5月18日,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数据显示,当日成都中心城区平均空气呈轻微污染。对此,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表示,近日城市周边焚烧秸秆是导致此次成都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若不杜绝焚烧秸秆现象,成都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恶化。

烧秸秆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这种白色粉末状固体随风飘散,除了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有影响,还会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几年前,合肥骆岗机场的两个进港航班因烧秸秆的浓烟迫降南京机场,而同样的事情,2002年在西安也曾经发生过。

秸秆燃烧后的火星会四处飞扬,后患无穷。全国已经发生了多起因燃烧秸杆而引发的火灾事故。今年5月18日,50岁的成都金堂人陈昌路的意外死亡,就缘于他烧秸秆时引发的一场大火。

秸秆不易处理只有一烧了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教授丁守海分析说,由于农户的耕种规模比较小,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正在减弱,有的逐步把经济来源转移到其他途径上去了,比如外出务工等,对秸秆产生的利益并不抱太大希望。所以,从成本与利益角度考虑,农民就干脆烧在田里,省时省事还不费钱。

还有一个原因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多地方都由收割机代替了镰刀。但是,收割机收割之后留下的秸秆茬太长,以前农民用镰刀收割,为了尽量利用秸秆,大多都贴着地皮,下次耕种之前,耙一遍就可以把秸秆埋在土里当肥料。现在收割机留下十几厘米长的秸秆茬,耙一遍不行,多耙一遍,一亩地就多花几十元,本来一亩地就赚不了多少钱,干脆一把火烧了最方便。

农民普遍表示,把秸秆搬出田,既花成本也不方便。每年的“双抢”期间,麦收季节只有十来天,麦子一收就要抢抓时间栽秧子。“一年无二春”,每个农民把农时季节都看得很金贵。于是,秸秆一出来,农民们就都普遍将其就地焚烧了。

政府企业齐心环保利用秸秆

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因此,如何环保地处理秸秆,并加以推广,值得政府、企业等多方进行系统的探究。

目前,已经有一些生物科技公司研发出环保回收利用秸秆的项目。例如,有公司开发出一种低成本的、利用秸秆催腐剂,可以在60天内将小麦秸秆腐解,20多天就可以将菜籽秸秆腐解,快速催腐后,可以保留更多营养,为农民节约肥料。还有公司将一定比例的秸秆粉末掺入到制砖原料中,进行烧结,烧制的成品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还有专家利用“煤化”技术进行秸秆煤生产试验,并获得成功。但这些成果如何推广,却还要靠政府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例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一些政策导向,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上来,为他们提供“绿色贷款”,对这些项目适当放宽其融资渠道。同时,政府部门可成立技术指导中心,提供技术服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技术困难。

上一篇:国际商务培养方案范文 下一篇:积极分子培养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