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处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3 16:59:11

秸秆处理方法

秸秆处理方法篇1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禁烧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236-01

目前秸秆的利用问题仍然是政府环保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昼夜监控、全民齐动员的方法进行督促和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但是并没有根本上解决禁烧的问题,政府部门急切需要找到一种合理有效、利惠于民的方法解决秸秆禁烧的现状,从而打造一个和谐、环保的灌云,因此而言,如何对秸秆进行综合有效的利用是解决秸秆禁烧的重中之重。

一、连云港市灌云县秸秆禁烧的工作现状

随着我县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逐渐的提高,秸秆由过去的生活燃料逐渐被人们所遗弃。这就使得在我县,甚至整个江苏省到了水稻和小麦的收获季节之时,秸秆成为了农田里的累赘,为了尽快、“有效”的解决这些累赘,通常情况下是将这些秸秆焚烧了之,然而他们往往在焚烧秸秆的过程中忽视了空气污染的问题,有的甚至自顾的焚烧秸秆却造成了严重的火灾,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灌云县政府相关单位对这些情况相当的重视,不仅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监管和监督这种情况,而且利用各种方法去提供相关的技术使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由于政府的方法和方式等缘故造成秸秆禁烧工作收效并不明显,大多数居民在监督之外又重新回到了秸秆焚烧的行列中去,并没有真正的达到禁烧工作的目的,政府部门通过工作重点的转换,将工作重点由过去的监督和监管,转移到如何合理的引导农民去合理的利用秸秆。根据我县的基本情况,现将秸秆综合利用的基本方法做如下说明。

二、秸秆的利用

1.秸秆发电

首先从整个江苏省出发,江苏省作为能源小省、农业大省其农作物的秸秆残留相当的丰富,全江苏省的秸秆资源有超过4300吨,在全国农作物的秸秆残留中位居前茅,如何将这些秸秆用于发电,不仅仅能够解决资源少的天然现状,而且还能够改善秸秆禁烧的问题。

利用秸秆发电主要具有以下三种技术方式:首先是秸秆的自燃发现。这种发电方式相对而言技术简单,作为我省的主要秸秆发电利用方式,在秸秆发电的初期,我省在秸秆发电的运营中,处于亏损趋势,但是到了2009年之后我省的秸秆发电呈现了盈利趋势,而且2010年之后其秸秆发电的业务收入稳定的增长比保持在30%以上,因此而言秸秆发电,具有较高的发展空间,但是秸秆发电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秸秆发电项目在运用的过程中,建设成本较高,而且秸秆发电对于秸秆的供应总量要求较高,因为一旦供应不足则会产生停工,一旦停工就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其次秸秆在回收过程中价格较高;最后秸秆发电设备在利用过程中对其维护成本较高。

2.秸秆作为饲料

在农作物收获之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秸秆制成供给家禽和家畜使用的饲料,这就需要我们经过一定的粉碎和深加工。由于秸秆属于相对比较低级的饲料,我们需要适当的对秸秆进行氨化和碱化,然后再经过发酵处理,最后经过发酵贮存。对于秸秆的处理过程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其中秸秆的微生物处理是各国的难题也是各国微生物处理的重点,相对而言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将秸秆合理完全的转换为有机饲料。

3.利用秸秆制造沼气

利用秸秆制造沼气这在我省极为常见,秸秆在制作沼气之后其所生产的废渣(主要指的是沼液、沼肥),这两种物质不仅仅可以用于我们的鱼类饲料,而且还可以用于我们的农田施肥,因此而言秸秆制造沼气在目前来看是利用效率最高的一个项目,此外我国在利用秸秆制造沼气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并且掌握了超过6套的不同沼气制造方案,此外沼气设备相对比较便宜,而且其设备的安全性能比较高,对于利用秸秆制造沼气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制造沼气的过程中形成的输气管道的焦油容易堵塞管道,因此而言需要我们定期进行清理。

4.秸秆直接还田

在这儿所说的秸秆直接还田并不是传统的直接放置于田中,因为这样不仅仅影响了下次种植,而且影响相关作物的生长。在这儿将秸秆经过发酵,职称农家肥施予田中,或者将秸秆磨成粉状直接埋在田中直接发酵,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发酵后的秸秆和秸秆粉作为农田的改良剂,使农田环境得到改善。

5.秸秆覆盖果园

由于灌云县属于暖温带,常年平均气温处于14摄氏度左右。因此,其有丰富的果园环境,我们可以通过秸秆覆盖于果园空地上,这样不仅仅可以防止果园的水分蒸发,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此外在其他地区利用秸秆覆盖果园还可以大大减少水土流失,这样的操作相对其他技术而言,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特点,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6.秸秆的变废为宝

在传统的秸秆处理过程中常常通过焚烧的方法,这样做极度不科学,不仅仅危害了环境而且造成了浪费。因为秸秆可以走入我们的生活,秸秆可以通过利用制作成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编织袋、而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作为保温材料的一种、而且秸秆可以通过深加工做成一种人造炭,这种人造炭不仅具有热量高、生火快的特点,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煤炭,更加的环保。

三、结论

本文主要先通过分析连云港市灌云县秸秆禁烧的工作现状,然后又从六个方面分析秸秆利用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通过这六个方面的作用,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其实在过去的秸秆利用过程中并没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促使农民参与到秸秆利用的实惠中去,只有让农民在秸秆利用中得到实惠,才能自主的投入到秸秆的利用中去,我们就不用在秸秆禁烧中下功夫了,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不再去焚烧秸秆了,以上的秸秆利用的方法是个人的意见,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更好的方法提出来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李涛,卓海峰,王文富,姬艳恒,杨志恒,吕鹏伟.探讨秸秆焚烧的危害与秸秆的综合利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2]汪海波,秦元萍,余康.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与开发策略[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02)

秸秆处理方法篇2

粗饲料是指在饲料中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并以风干物形式饲喂的饲料。如牧草、农作物秸秆、酒糟等。粗饲料营养价值低,采用适当的方法调制后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营养损失、增加适口性、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适宜长期保存。粗饲料的化学处理指的是利用化学制剂作用于作物秸秆,使秸秆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分解,从而达到提高饲料消化率、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的目的。

粗饲料化学处理的机理如下:第一,利用化学制剂打断秸秆细胞壁中的半纤维与木质素之间的连接键,增加了木质素部分溶解,纤维素变得易于消化;第二,化学制剂使秸秆细胞壁膨胀,增加了纤维之间的孔隙度,表面积和吸水能力增加,有利于消化酶的接触和消化;第三,化学制剂使秸秆细胞壁中酚醛酸类物质减少。目前用做秸秆处理的化学制剂很多,有酸性制剂、碱性制剂、盐类制剂和氧化还原剂等等。碱性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尿素和氨水等。酸性制剂主要有:甲酸、乙酸、丙酸和硫酸等。盐类制剂主要有: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等。氧化还原剂主要有:双氧水、二氧化硫、氯及各种次氯酸盐等。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氢氧化钠处理和氨化处理,其它处理还在试验摸索阶段。 1.碱化处理。碱类物质能使饲料纤维物质内部的氢键结合变弱,使纤维素分子膨胀,而且能皂化糖醛酸和乙酸的酯键,中和游离的糖醛酸,使有用细胞壁成分中的纤维素与木质素间的联系削弱,溶解半纤维素,利于家畜胃中微生物的发酵和利用。碱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粗饲料中干物质的消化率。用碱性试剂处理秸秆是为了中和秸秆中潜在的酸性,而并非溶解木质素或者打断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连接键,使木质素和纤维素分离。碱性试剂中和粗饲料的酸性物质,可以为消化道内微生物的发酵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饲料中干物质的消化率。

1 碱化处理

碱化处理主要是将粗饲料在碱性氢氧化钠溶解中浸泡,浸泡后用水冲掉,或者用碱性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轮换喷洒在饲料上,利用碱性试剂中和秸秆中的酸,从而有利于细菌分解纤维素。

2 氨化处理

秸秆的氨化处理是最经济实用而且操作简便的秸秆处理方法之一。秸秆氨化处理以后,家畜的消化率和采食量可提高20%左右,粗蛋白提高1.5倍左右。该方法不仅能起到碱化处理饲料作用,而且还能补充饲料中的氮素。秸秆的氨化处理是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尿素、液氮等,促使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分离,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部分分解,细胞膨胀,结构疏松,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营养价值和适口性。

氨化处理的原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氨化作用。当氮遇到秸秆时,就与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铵盐,铵盐是一种非蛋白氮化合物,是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的氮素营养源。铵盐可代替反刍家畜蛋白质需要量的25%-50%。第二,中和作用。氨与秸秆中有机酸结合,消除了醋酸根,中和了秸秆中潜在的酸度。由于瘤胃呈pH值7.0左右。中和作用使瘤胃微生物更活跃,因而可提高消化率,同时铵盐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从而提高家畜的采食量和消化率。

3 碱化处、氨化复合处理

氨化处理的缺点是秸秆消化率的提高不如氢氧化钠效果好,而且在氨化处理结束后,在干燥过程中,所用氮源的70%以上挥发损失掉了,而且氨氮的损失比例随用量的增加而上升。为此有专家提议将氨化处理和碱处理结合一起进行复合处理,最常用的有4%的氨和4%的氢氧化钙复合处理。

4 酸化处理

可用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稀盐酸、稀硫酸及稀磷酸等处理秸秆。利用1%的稀硫酸和1%的稀盐酸喷酸秸秆,可以提高消化率到65%;用氯化氢蒸汽处理稻草和麦秸,保持浸润5小时,然后风干,室温30℃保持70天,消化率可以提高1倍;用磷酸处理秸秆,可以提高秸秆的含磷量,弥补秸秆的磷的量,满足家畜对磷的需要。酸处理秸秆的原理与碱化处理基本相同,但效果不如碱化。

5 酸碱处理

把切碎的秸秆放在桶或水泥池中,在3%氢氧化钠溶液中浸透,转入水泥窖或壕内压实,经过12-24小时取出仍放回木桶或水泥池中;再用3%的盐酸溶液泡透,随后堆放在滤架上,滤去溶液即可饲喂。此法处理的秸秆干物质消化率可由40%提高到60%-70%,利用率可由30%提高到90%以上。

6 氧化还原剂处理

秸秆处理方法篇3

关键词:秸秆覆盖;小麦出苗率;生长性状

我国是主要干旱国家之一。目前,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2.5%。分布在昆仑山、秦岭、淮河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在旱区农业进行保护性耕作。可以解决降雨少、气温低、土壤贫瘠、产量低等问题,而且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同时秸秆覆盖可以解决农村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等问题。

秸秆覆盖技术是保护性耕作中最关键的一项技术。因此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研究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模式并逐步加以普及推广,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地点

实验地点设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东经117°58′北纬36°30′。此处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属东部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春季干燥多雨,秋季晴和高爽,冬季寒冷少雪。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作业机具:小麦免耕播种机、玉米秸秆粉碎机、深松机、圆盘耙、铧式犁。 材料:小麦供试品种为鲁麦23号,小麦发芽率为98.5%,发芽势为97%。发芽日数2.9天,小麦干粒重为42.14g。玉米秸秆取自当地,为小麦试验田内用来覆盖的前茬作物,品种为鲁豫16号,含水率为44.68%。

(三)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计4个处理,3次重复。以没有覆盖的小麦免耕种植方式为对照,根据秸秆还田量的不同分成3种秸秆还田量模式,一共4个处理。

处理情况如下:

1、处理一:播种后全部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即按照秸秆实际量的全部粉碎还田覆盖地表,留茬≤0―10cm。

2、处理二:播种后部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即按照秸秆实际量的全部粉碎还田覆盖地表,留茬≤30cm。

3、处理三:播种后部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即按照秸秆实际量全部的上半部粉碎还田覆盖地表(即玉米穗以上部分),留茬≥50cm,留茬部分等到冬季土壤上冻以后再进行切碎还田处理(留茬≤10cm)。

4、对照(简称CK):不覆盖;在小麦播种前把秸秆移出试验田。(1)粗纤维残余量(RL)测定方法见Fabrizzi,K.P的文章“Soil water dynamics,physical propertiesand corn and wheat respomes to minimumand no-tillage systems,in the southernPampas of Argentina”。(2)粗纤维降解率的计算(RLD)=[(未处理秸秆中RL―处理后秸秆中RL)÷未处理秸秆中RL]×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秸秆覆盖量和细碎程度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在进行试验田的试验之前,在试验室内进行了多次关于小麦出苗的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秸秆覆盖量和细碎程度对小麦出苗情况的影响。

1、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小麦出苗的影响。秸秆覆盖可能会造成小麦黄苗、死苗。黄苗的原因是因为小麦正常发芽后,无法冲破秸秆的覆盖,没有正常地接受光照,所以造成黄苗。当小麦出苗碰到的阻力是比重比较大的秸秆根茎部分的时候,土壤上部压力过大,有可能无法正常冲突土层,造成死苗。个别小麦冲破土层后仍无法冲破秸秆,因此得不到正常生长的条件,也会造成死苗。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大,出苗率曲线先上升。当秸秆覆盖量大于860kg/hm2,小麦的出苗率曲线就开始呈下降趋势。试验证明当秸秆覆盖量适当的时候,对小麦出苗率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在小麦田进行秸秆覆盖时,因为要考虑的因素不仅是小麦的出苗率,还要考虑到秸秆的保水保墒作用,一般的秸秆覆盖量都大于850kg/hm2,所以在试验田进行出苗率试验的时候,所得到的出苗率一般都是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下降的。

2、不同秸秆细碎程度对小麦出苗的影响。秸秆的覆盖量对出苗率有显著影响,但是秸秆的细碎程度对小麦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而秸秆覆盖量和细碎程度低小麦出苗率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秸秆切碎长度较短的时候。小麦出苗率较高。秸秆长度是5cm的处理,出苗率明显优于秸秆长度是10cm和15cm的处理。从试验数据可以发现,小麦出苗率随覆盖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当秸秆覆盖量是860kg/hm2时,小麦出苗率达到最高值100%,覆盖量少于或者多于860kg/hm2,小麦出苗率都会降低,并且会出现黄苗、死苗情况。秸杆的细碎程度对小麦出苗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秸秆切碎长度比较短的时候。对小麦出苗比较有利。秸秆长度是5cm时。可以得到相对10cm和15cm较高的出苗率。

(二)秸秆覆盖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田间观察表明。在幼苗期,覆盖各处因覆盖的影响,一般较不覆盖晚出苗1―2天,且苗高,苗细,叶长,色淡,呈徒长状态。不过,上述现象时间不长,一般小麦进入分蘖期后,苗情逐渐转好,其长势、分蘖多少等又均超过不覆盖的。其中以留茬30cm的处理二效果最好。全量覆盖的次之。而且覆盖后处理由于表层墒情好。养分充足,因此长势也较好。收获期,覆盖各处理小麦的成熟期,一般较不覆盖的要晚,其中以留茬30cm的处理二和全量还田覆盖的最为明显,要晚2-4天,但成熟正常。这主要是由于秸秆覆盖在春小麦生育中后期可明显地降低土壤耕作层的温度,减轻了成熟期高温的危害作用,延长了灌浆时期,所以秸秆覆盖后的小麦成熟期较晚。

覆盖后处理在不同时期对小麦生长动态指标进行测定,如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可以看出,秸秆覆盖处理可以促进小麦生长,覆盖后的处理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均高于对照,而且也是以留茬的30cm处理最佳;在拔节期测定发现,全量覆盖处理下的小麦株高较低,这只要是由于秸秆覆盖量太多,在生长前期,降低了土温,使麦苗生长发育迟缓,造成了压苗和抑制出苗而导致的,而别的时期测定结果表明,在覆盖量适中的情况下,小麦的生长发育呈现最优。

三、结束语

适当的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小麦出苗率,当覆盖量是860kg/hm2时。小麦出苗率可达到100%,比不覆盖的出苗率提高10.49个百分点。覆盖量少于或者多于860kg/hm2,小麦出苗率都会降低,并且会出现黄苗、死苗情况。秸秆的细碎程度对小麦出苗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秸秆切碎长度比较短的时候,对小麦出苗比较有利。秸秆长度是5cm时,可以得到相对10cm和15cm较高的出苗率。

秸秆覆盖可以促进小麦生长,适当的秸秆覆盖量可以使小麦获得最佳的生长状态,而且也是以留茬的30cm处理最佳。

参考文献:

1、高焕文,保护性耕作概念机理与关键技术[J],四川农机,2005(4)

2、颜丽等,玉米秸秆还田时间和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5(2)

3、王长生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J],农业机械学报,2004(1)

4、Fabrizzi,K.P.etal.Sofl wacer Idvngrfl-ics,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orn and wheatrespomes to ninimum and no-tillage sys-tot/is in the southern Pampas of Argentina[J]Source: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2005(4)

秸秆处理方法篇4

关键词:腐杆剂;玉米秸秆;腐熟;土壤养分

中图分类号:X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30

红色边疆农场2013―2015年产生秸秆分别在21.5万t、23.8万t、24.2万t,其中玉米秸秆分别占82.3%、84.9%、81.4%。玉米秸秆氮、磷、钾、有机质等物质的含量达到0.61%、0.27%、2.28%、15%[1]。据此测算2013―2015年红色边疆累计的玉米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有机质的纯量达到3514t、1560t、13130t、86400t,将这部分秸秆全部进行有效的还田将极大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升肥力。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通气与保水能力;连续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积累,同时增加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和促进作物的增产,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生物措施。[3]

2009年以来,红色边疆农场主栽作物由大豆转为玉米,最高种植比例达到70%以上。由于玉米连作以及长期采用传统耕翻作业,导致耕层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玉米出现逐年减产的趋势。

2013年来该区域全面推广以“秸秆粉碎还田+应用腐杆剂+深耕”为主的综合配套秸秆处理措施,研究应用腐杆剂后秸秆还田对玉米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的变化情况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当地玉米秸秆资源,持续生产提供参考。

1 试验目的

通过玉米秸秆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加快玉米秸秆的腐熟,提供土壤微生物必不可少的碳源,提高土壤中酶的活性,合成特殊有机物质-腐殖质,使土壤具有保肥力和缓冲性,改善土壤的理化形状,增加土壤中氮、磷元素的来源,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产量具有明显作用[4]。

2 试验设计

2.1 采用大区对比方法

处理1:秸秆还田+常规施肥,

处理2:秸秆还田+常规施肥+施用秸秆腐熟剂。

2.2 秸秆腐熟剂施用量及时期

秸秆腐熟剂施用量为2.88kg/667m2,玉米收获秸秆粉碎后喷施。

2.3 播种及田管

4月25―28日采用小型播种机精量点播,播深4cm。播后进行土壤处理,药剂采用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

出苗后深松2次,人工P地2次,拔大草3次。

2.4 秸秆分解率试验

试验秸秆用量按照每袋1m2秸秆产量,秸秆粉碎成4cm左右。不施用秸秆腐熟剂的秸秆6袋,施用秸秆腐熟剂的秸秆6袋,每袋添加1m2对应的秸秆腐熟剂用量4.3g,与风干秸秆拌匀后装袋。播种时一起施入25cm下玉米试验田中。

每袋秸秆重量=1m2×(1.8×600kg÷666.7m2/667m2)=1.6kg。

测定指标:秸秆分解率=(试验前秸秆干重-试验取样时秸秆干重)/试验前秸秆干重。

第1次取样时间为8月5日,从土壤中取出尼龙袋,烘干称重;第2次取样时间在收获时。每次取3袋,作为重复。

3 生育期观测与分析内容

3.1 生育期调查

3.2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分析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土壤样品:整地后(空气温度稳定5℃时)试验地整体取样,收获整地后分小区取样化验容重、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全磷、速效钾、缓效钾、全钾、pH、CEC值。试验前后测定。

植株样品:按各试处理小区取植株样品,分析测试氮素量、磷素量、钾素量、有机物量。

3.3 秸秆分解率试验

按取出前后计算、分析结果。

3.4 进行理论测产和实收测产

3.5 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及效益分析

4 试验结果

4.1 试验地基本信息

试验地点位于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红色边疆农场科技园区,品种德美亚1号。

4.2 生育时期

从生育期调查看3a来玉米生长正常,生育期差异不大。

4.3 施用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秸秆还田后土壤容重整体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

土壤p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并无明显变化规律。

土壤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由于使用秸秆腐熟剂加速了秸秆的腐解,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处理提升幅度略高于对照,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因年限较短无明显差异。

土壤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秸秆全量还田后土壤中的氮素逐渐增加,各试验点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土壤有效磷和全磷: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各处理与试验前基础值进行比较,有效磷和全磷都呈现小幅度递增的趋势。

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采用火焰光度法。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释放量与秸秆的腐解量成正相关,随着秸秆的腐解量增加,土壤中的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都略有提升。

土壤CEC值:乙酸铵交换法测定,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受胶体类型、有机质含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土壤测试结果并无明显规律性。

作物收获后,取土化验,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措施基础上,旱田里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土壤的理化性状都有所改变,与秸秆还田不施用秸秆腐熟剂的空白比较各年份试验点效果表现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4 施用秸秆腐熟剂对秸秆分解率的影响

相同条件下,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处理都要比没有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对照有所提升,根据公式:“秸秆分解率=(试验前秸秆干重-试验取样时秸秆干重)/试验前秸秆干重”。8月5日,得处理秸秆分解率为61.83%比较对照56.59%要高出5.24%;10月3日,得到处理的秸秆分解率为71.19%比较对照68.1%要高出3.09%;可见施用秸秆腐熟剂可以加速秸秆腐熟的速率效果。

5―1 10―3 1600 472 70.50

5 结论

施用秸秆腐熟剂可提高秸秆分解率前期比不使用秸秆腐熟剂高5.24%,收获期高3.09%,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耕地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和有机物质含量,前期秸秆分解速度快有利于当季作物田间管理,有利于玉米生长,因此秸秆腐熟剂施用有增产效果,随着秸秆还田项目的继续,土壤养分含量和农作物产量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军,王德建,张刚,等.连续全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用量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5):40-44.

[2]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等.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小麦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393-396.

[3]孙瑞莲,赵秉强,朱鲁生,等.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4):406-410.

秸秆处理方法篇5

秸秆加工的目的是改变原来的体积和理化性质,便于奶牛的采食,提高适口性,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其营养价值。到目前为止,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

1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指对秸秆进行切断或粉碎、制成颗粒、碾青、热喷等。这种方法一般不能改善秸秆的消化利用率,但可以改善适口性,减少浪费。

1.1 切短

秸秆经切短便于采食和咀嚼,并易于与精料拌匀,防止牛挑食,从而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采食量。切短的长度一般为1.5~2.5cm。

1.2 粉碎

粗饲料经适当粉碎,可提高采食量。多采食的部分能补偿粗饲料本身所含能量的不足,但要注意粉碎的粒度。

1.3 制颗粒

粗饲料经粉碎后与其他饲料配成平衡饲粮,然后制成颗粒,适口性好,营养平衡,粉尘减少,颗粒大小适宜,便于咀嚼,改善适口性,从而提高采食量。用单纯的粗饲料或优质干草经粉碎制成颗粒饲料,可减少粗饲料的体积,便于贮藏和运输。

1.4 碾青

将秸秆铺在地面上,厚度约为30~40cm,上铺同样高度的青饲料,最上面再铺秸秆,然后用磙碾压,此过程称为碾青。青饲料流出的汁液被上、下两层秸秆吸收。经过该处理,可缩短青饲料晒制的时间,并提高粗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1.5 热喷

将初步破碎或不经破碎的粗饲料装入压力罐内,用1.47~1.96MPa的压力,持续1~30min;然后,突然减至常压喷放,即可得热喷饲料。经该处理,可提高牛对粗饲料的采食量和有机物质消化率。

2 生物学方法

生物学方法又称微贮,即利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分解秸秆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等,再连同菌体喂牛。微贮对改善秸秆的营养价值、提高粗蛋白含量有一定效果。目前推广的秸秆微贮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2.1 菌种复活

在处理秸秆前,先将一袋发酵活干菌倒入2kg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使菌种复活。

2.2 菌液配制

将复活好的菌种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的食盐水中拌匀。食盐水和菌液量计算参照下表。

微贮菌剂用量与菌液配制计算参考表

2.3 贮存

在砖窖或土窖的四周,衬塑料膜,将秸秆铡成2~3cm,装入窖中,约30~50cm厚为一层;然后,在秸秆上均匀喷洒菌液水,同时加入占秸秆质量60%~70%的水并压实;在最上层均匀洒上食盐,食盐用量为每平方米250g;最后,用塑料膜封顶,四周压实,上部用土或其他重物压实。封顶后一周内经常检查窖顶变化,发现裂缝或凹坑应及时处理,以防漏气腐败。

2.4 开窖

一般在窖内贮藏21~30天才能取出。取出时要从一角开始,从上至下逐渐取用。每次用量应在当天喂完为宜。取料后一定要将窖口封严,以免水进入引起变质。微贮料要与其他草料混合饲喂,也可与精料同喂。饲喂时,应有一段适用过程,逐渐加量,一般每头牛每天1.5~2.5kg为宜。

3 化学方法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试剂对粗饲料进行处理,使其内部化学结构发生改变,更易被瘤胃微生物所消化,主要有碱化法、氨化法、生物酶法等。

3.1 碱化法

碱化法是利用强碱液处理秸秆,破坏植物细胞壁及纤维素构架,释放出与之关联的营养物质。这种方法能大幅度地提高秸秆的消化率,但处理成本高,对环境污染严重。

3.1.1 氢氧化钠处理

传统的方法也称湿法处理,具体方法是用8倍于秸秆重量的1.5%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秸秆12小时,然后用水冲洗至中性。该法处理的秸秆牛喜欢采食,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24%。缺点是费力费时,需水量大,且营养物质随水洗流失较多,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为克服湿法的这些缺点,目前已对该法进行了改进,主要包括半干处理和干处理。半干处理是秸秆经过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不用水洗,而是通过压榨机将秸秆压成半干状态,然后烘干饲喂。干处理是将秸秆切短,通过螺旋混合器加入3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匀,使秸秆含氢氧化钠的量为干物质的3%~5%;然后,将这种秸秆送入颗粒机压成颗粒,冷却后饲喂。

3.1.2 石灰液处理

按秸秆与生石灰100:1备料,先将生石灰按1kg加水20kg溶解,除去沉渣;然后,用该石灰液浸泡切短的秸秆24h,捞取稍干饲喂。该法效果比氢氧化钠差,且秸秆易发霉。但原料易得,成本低,方法简单,能提高秸秆的钙质。也可再加入1%的氨,防止秸秆发霉。

3.2 氨化法

氨化法是指利用液氮、尿素、碳铵和氨水等,在密闭的条件下对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可提供一定的氮素营养,能明显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和粗蛋白水平,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因此,氨化处理秸秆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3.2.1 无水液氮处理

多采用“堆垛法”,将秸秆垛起,上盖塑料薄膜,底边四周用泥土密封,其内安装多孔导管与液氮相连;开启罐上的压力表,按秸秆干物质重量的3%通进液氮,氨气很快遍及全垛。氨化处理时间取决于气温,气温低于5℃时需要8周以上;5~15℃需要4~8周;15~30℃需要1~4周。启封后通风12~24h待氨味消失,即可饲喂。

3.2.2 氨水氨化处理

可用含氨量15%的农用氨水,按秸秆重量10%的比例,把氨水逐层均匀喷洒于秸秆上。喷洒完氨水后,用塑料薄膜将垛封严。该方法在气温不低于20℃时,5~7天氨化完成,启封后12~24h待氨味消失即可饲喂;也可按照上述液氮的“堆垛法”处理。

3.2.3 尿素氨化处理

秸秆处理方法篇6

关键词:秸秆回收利用 可行性 环境

我国农业对于处理秸秆的方法,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众多,传统对于秸秆的燃烧利用具有成本性低、应用范围广的特点。而我国目前对于秸秆的回收还存在成本高,再加工产品质量低下,大范围收集秸秆困难等困境。所以,我国发展秸秆回收利用困难重重,因此,要合理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促进秸秆回收利用的发展。

一、制约秸秆再利用的因素

(一)对于秸秆粉碎还田的制约因素

我国现行的对于秸秆粉碎还田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化收割把秸秆进行机器的打磨,将粉碎的秸秆粉末进行回田,使土壤失去的肥力得以及时的补充。但这种方式的秸秆利用的突出弊端是,大型的农用收割机的市场价格是9000元左右,而农田的种植与收割多数是由农民进行,农民对于高昂的农机费用难以负担,从而使这种秸秆利用方式不可能实现。

(二)对于秸秆作为燃料的制约因素

秸秆作为一种植物燃料进行发酵产生沼气,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燃料应用。但利用秸秆产生沼气,首先要有专业的基础设施――沼气池,沼气池的建设耗时耗力,另一方面,由于秸秆内部成分的有机质含量低下,在15%左右,而用于生产沼气的植物,其内部有机质含量要在55%到65%之间,若想利用秸秆进行沼气的收集将造成资源大规模的浪费。

(三)对于秸秆作为食用菌的基质制约因素

在利用秸秆进行食用菌的生产时,由于秸秆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使食用菌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在一般情况下,我国食用菌的基质主要通过网上订购,订购的基质在进行生产食用菌的培育时,对其消毒程序容易进行。而秸秆作为食用菌的基质要通过自行的加工,使秸秆符合食用菌基质的要求,生产过程费时费力,不利于生产者经济效益的增长。

(四)环境因素

玉米是产生秸秆的主要植物,玉米的生产要求环境中降水量相对较少,对地理因素的要求较低。由于玉米对环境的要求少。因此,在种植玉米的地区多数是经济发展较慢,发展程度低的地区,从而导致秸秆的生产区主要偏向于交通便利程度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在这些地区中对秸秆的回收利用难度大、效果差,若将相关企业引入秸秆产区源头,也不适用于企业的发展,因此,秸秆的回收再利用难度大。

二、秸秆回收利用的优势

这里谈的秸秆回收利用优势,主要是通过秸秆的有效燃烧为工厂或发电厂提供相应的热能的优势。秸秆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空气颗粒及焦油等不良物质,但不完全燃烧还产生了一种利于农田生长的废料碳酸钾,由于发电厂需要大量的燃料作为维系其正常运作的保障,因此,将秸秆作为发电厂的燃料是秸秆回收再利用的有效方法。

(一)增加经济效益

对于秸秆的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利用其燃烧性,增加经济效益。秸秆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每公顷的回收价格大约在140元,而每公顷的秸秆燃烧产生的热能相当与2400千克的煤炭产生的热能,而2400千克的煤炭的市场价格远高于秸秆的价格,对于天然气也是如此。产期运用秸秆燃烧产生热能可以使发电厂节约对于燃料的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控制空气污染程度

秸秆的不完全燃烧主要原因是秸秆内部有过多水分。在发电厂进行秸秆燃烧之前,对秸秆进行烘干处理,减少其水分含量,使其尽可能达到完全燃烧的地步,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另一方面,发电厂在对气体的排放方面会经过端口的水处理,减少排放气体的有害成分,使燃烧的气体对空气的破坏性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控制空气污染程度的目的。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在21世纪制定了对经济、环境、能源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区域建设统一样式的大型发电厂或小型锅炉房,通过对秸秆的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通过管道系统,实现区域的整体供暖,使区域冬天的供暖问题得到解决,由于在供暖过程中,市场参与度低,使居民直接获得供暖,对供暖费用的缴纳数目进一步下降。在整个建设――供暖――受益的过程中,农民不仅得到了经济收益,还得到了取暖目的,从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这种对于秸秆的再利用方式,需要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财政规划使从分考虑区域现状,将建设重点从环境设施建设,转移冬奥供暖设施建设上,使秸秆的利用既能符合空气环境的要求,又能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秸秆回收的办法众多,但可以付诸于实践的办法少之又少。面对大量的秸秆作物,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秸秆回收利用分析,在分析中总结出适应区域秸秆利用的方法,解决秸秆再利用的技术难题、环境难题、人力难题,从而促进秸秆的回收利用,使秸秆充分发挥其自身特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敏雯.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初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S1).

[2]尹秀丽.秸秆焚烧的危害及禁烧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

秸秆处理方法篇7

目前稻麦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处理;二是秸秆机械化打捆,收储后多渠道处理再利用。

以南陵县为例,我县现有耕地49.2万亩,复种面积约80万亩,种植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等,全年秸秆总量约36万吨。为积极响应国家有关秸秆禁烧的禁令,切实稳妥地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我县近两年主要做法是:

1 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扶持秸秆综合利用机具发展

近2年,县农机局把秸秆打捆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反转灭茬旋耕机列为优先补贴机具,不受补贴资金额度的限制。截止2015年底,我县秸秆打捆机总数达14台,秸秆粉碎还田机达5台,反转灭茬机达350台,有利于秸秆还田作业的大中型拖拉机达789台。这些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为促进秸秆回收和秸秆还田作业,为在全县严格落实秸秆禁烧禁令提供强有力的物质装备保障。据统计,全年实施机械化秸秆回收作业约2万亩,实施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约70万亩。全县未发生一起因不能实施秸秆还田作业耽误农时而燃烧秸秆的事件。

2 加强宣传,层层负责,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我县的秸秆禁烧工作从2014年开始就确立了“疏、堵并举”的工作方针。“堵”的一手由县、镇、村、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网格化24小时监控;秸秆禁烧宣传车在收获季节密集巡逻,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燃烧秸秆的危害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做到宣传进村到户,责任监管到人,对农民实行奖罚分明。对不烧秸秆的农民,兑现12元/亩的国家禁烧奖励金,各镇还列有专项资金予以奖励;对农民燃烧秸秆的,一经发现查实,给予相应处罚,使农民不敢烧。县农委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从一开始就参与全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由农机局和农技中心负责,主要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即负责“疏”方面的工作,并为此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路径。

3 开展技术示范,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

禁止农民燃烧秸秆,要做到堵疏结合。在做好“堵”的工作同时,更重要的是探索“疏”的技术路径,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使农民由不敢烧逐渐转变为不想烧、不愿烧,这项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农业部门。县农委为此成立了秸秆禁烧工作组,抽调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工作试验示范。在秸秆禁烧的前提下,探索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2年来,农业部门与相关合作社合作,引进了多种型号秸秆打捆机、秸秆破碎机、反转灭茬旋耕机、组合8铧埋茬翻耕犁等新型秸秆回收、还田作业机械;建议给全县联合收割机加装秸秆破碎器实施政府补助(纵轴流收割机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补助3000元/台,横轴流收割机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补助1600元/台),共补助安装了500台;建议在目前阶段以推广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为主要措施,以机械化秸秆回收为补充。目前,由于秸秆收集难、存储难、成本高、消化渠道有限的瓶颈尚未突破,秸秆回收只能根据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发展,避免了盲目发展秸秆回收机械造成农民投资浪费、实效不佳的窘境。在技术路线上,我们结合省农机化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分别在籍山、许镇、三里、烟墩等镇共建立了4个示范点,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3.1 “双季稻”种植模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径。早稻收获:由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小于15cm并抛洒均匀 耕作平整:采用普通旋耕机、反转灭茬旋耕机、组合翻耕犁加耙等农机具进行翻耕平整地,实行浅水作业 晚稻种植:采用机插秧、机直播、人工抛秧、人工撒播等多种种植方式做对比试验 田间管理。

3.2 “麦-稻”种植模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径。小麦收割: 由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小于15cm并抛洒均匀 耕作平整:采用普通旋耕机、反转灭茬旋耕机、组合翻耕犁加耙等农具进行翻耕平整作业,可实行旱耕或浅水作业。 水稻种植:采用机插秧、机直播、人工抛秧、人工撒播等多种种植方式做对比试验。 田间管理。

3.3 “水稻-小麦”种植模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径。 水稻收割:由安装秸秆破碎器的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小于15cm并抛洒均匀 小麦播种 开沟覆盖 田间管理。

2年来,我们采取政策扶持和技术示范引导的举措促进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形成了符合我县目前农业生产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发展了适度规模的秸秆综合利用装备,为我县有效落实秸秆禁烧禁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4.1 秸秆打捆回收现状

4.1.1收集难。由于农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样,农作物成熟期不一致,导致收获期不一致,秸秆打捆工作面广但回收量少,回收效率低。据了解,回收直接成本为30元/亩,按每亩回收秸秆500斤计算,即120元/吨。

4.1.2运输难。农田分布农村各地,受道路限制,运输车辆在有些地方不能停靠作业地旁,打捆好的秸秆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转运,导致运输成本增加。据了解,运输直接成本为2元/吨公里。

4.1.3储存难。由于秸秆回收具有季节性,短期内回收大量秸秆以后,需大量场地储存,且秸秆储存时间过久宜霉烂,就是企业回收后也面临同样问题。

4.1.4处理难。目前秸秆回收再利用的途径主要是电厂作辅助燃料用、企业加工后作商品饲料或燃料、纸厂作造纸原料等,消化渠道有限,且这类企业要么收购意愿不高(秸秆燃烧热效比低),要么分布不均或较少,需求量有限。据了解,稻秆180元/吨,麦秆300元/吨。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以运输30公里5吨为例,回收秸秆直接成本为:120×5+2×5×30=900元;5吨秸秆卖价:稻秆180元/吨×5=900元,麦秆300元/吨×5=1500元。去除机械折旧费,几乎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4.2 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秸秆禁烧禁令的实施,大量秸秆连年返田带来的负面效应将逐渐显现。为贯彻落实国家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理念,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秸秆回收再利用将是趋势,也是前景行业。

秸秆处理方法篇8

关键词:秸秆;利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65-1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产量大、分布广等特点,如果我们能合理利用将是一项既节约能源又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我市农民过去用过秸秆建造房屋,烧火取暖,饲养家畜,编制手工艺品等等,但都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量的秸秆未得到充分的理的利用。我市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方式有四种。一是“气化”利用。从2000年开始,吉林省九台劳教所开始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投资100万元建设1000立方米干式储气柜,引进合肥每小时产700立方米的气化装置。现在已完成管区伙食灶和106户管教人员的家用炊事供气,使用效果良好。二是“固化”利用。吉林环泰九龙秸秆饲料有限公司在龙嘉和纪家建有秸秆固化厂。采用丹麦生产的秸秆固化机组,生产秸秆固化燃料和生物颗粒饲料。年产秸秆固体燃料200吨、固体饲料400吨。三是“沼气化”利用。利用沼气发酵技术,将秸秆转化为沼气和沼肥.如今随着我市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秸秆利用开辟了多种方式。下面综合我市各乡镇的秸秆利用经验,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秸秆的利用方式。

1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主要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能够提高肥效,从而降低化肥的使用,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秸秆还田通常直接还田和沤堆还田两种方法。直接还田是在收割后,将秸秆粉碎并且与深翻深耕同时进行,或者将秸秆直接地面覆盖,起到保墒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温的作用,又可以消除杂草,增加土地养分和减少病虫害。我市纪家乡大多采用这种方法处理秸秆。沤堆还田是用微生物技术,将秸秆中加入微生物分解菌,上面覆盖塑料,洒上水经过一段时间后秸秆就会慢慢的分解,变成肥料然后还田利用。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是节本增效增肥改土工程的有效途径。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农作物的品质。我市饮马河镇部分农户采用秸秆堆沤还田方法既增加了土壤肥效又合理处理了秸秆。

2 用作饲料

秸秆用作饲料可以促进物质转化的良性循环。秸秆直接作饲料适口性差,我市上河湾村3社刘毅国家把秸秆制作成青贮料进行家畜养殖,效果很好。食草动物以秸秆为饲料,经消化吸收转化成粪便还田,就是所谓的秸秆过腹还田。我们将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进行青贮氨化,作为家畜的过冬饲料。氨化的作用就是把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都释放出来,这样容易让牲畜吸收进去,家畜吃了经过氨化后的秸秆,消化率大大提高。经过氨化后的秸秆营养价值可提高1倍,同时还可以防止霉变,杀死杂草虫子、寄生虫卵及病菌。秸秆过腹还田,既为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将家畜粪便进行还田,增加了土壤肥力,减低了化肥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禽类、蛋奶类的需求量大大的增长了,这样推动了养殖业的速猛发展,为饲料加工行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前景,促进了秸秆饲料化的发展。

3 积肥、发酵产气

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堆肥,畜禽粪便与秸秆隔层堆积后压实,这样可以促进熟化,增加肥效。还可以将秸秆投入沼气池发酵,生产出可燃的沼气可用作燃气、照明等,转化为新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卡伦镇红星村1社赵宇峰家就是把秸秆作为发酵原料投放到沼气池中,产气量很高,效果很好。

4 用作工业原料

秸秆可用作造纸原料,或者将经辗磨处理后的秸秆纤维与树脂混合物加压成型处理,制成低密度纤维板材。也可以进一步制作成装潢板材或家具。做出的板材具有高强度、耐腐蚀、防火及价格低廉等特点。我市卡伦加工厂利用秸秆生产一次性卫生筷、快餐盒,这样的卫生筷和快餐盒使用后可以自然生物降解,无毒害、无环境污染。

5 秸秆做基料

秸秆可用作食用菌栽培的基础材料。食用菌栽培料的80%是秸秆的粉碎料。用秸秆粉碎料栽培食用菌,是目前我市广泛利用生产香菇、金针磨的常用方法,每生产2万袋食用菌就可以处理秸秆20t。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处理了大量的秸秆,解决了部分乡镇秸秆处理难的问题,充分利用了秸秆这一环保高效的能源。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几种模式大致有几点:

1.烧掉,草木灰还田;

2.压缩,成型生物质燃料;

3.青储,做饲料;

4.发酵产沼气,居民用或者发电;

5.制生物质乙醇。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秸秆的综合利用实际上解决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问题。采用秸秆还田或有效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是恢复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铁路运输安全措施范文 下一篇:噪声环境的治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