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熟度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7-16 08:38:22

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熟度的影响研究

摘要 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熟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几个时间段内施用腐熟菌剂处理与不施腐熟菌剂处理的秸秆失重率,10 d时2个处理之间腐熟度差异不明显,20 d和30 d施腐熟菌剂与不施腐熟菌剂处理间,秸秆腐熟度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该菌剂对秸秆具有良好的腐熟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秸秆腐熟剂;秸秆失重率;腐熟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209-01

秸秆腐熟剂是由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发酵而成,在不同温度下都可快速启动,腐熟有机物料;其具有多种优点:一是秸秆腐熟快。通常情况下,秸秆15~20 d即可腐熟。二是杀灭病虫。堆肥过程中的堆温较高,能杀灭秸秆中的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减轻病虫草害及污染。三是肥分高。使用秸秆腐熟剂生产的秸秆堆肥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提高化肥的利用率[1-6]。其是聊城市东昌府区在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工作中为加快还田秸秆腐熟的主要方法。为验证秸秆腐熟剂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时为秸秆腐熟菌剂的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特安排秸秆腐熟菌剂对腐熟度的影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1年10月6日至11月16日。试验地点为聊城市东昌府区阎寺街道办事处西吕村。试验材料为CM腐熟剂。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施用腐熟菌剂(A)和不施腐熟菌剂处理(CK),各处理重复15次;按秸秆还田要求和腐熟菌剂用量进行操作。

1.3 试验实施

选取粗细与长度接近的完整的作物秸秆,将其截成3~5 cm小段。称取50 g左右秸秆小段放入尼龙网袋中,准备好试验所需要的秸秆样品若干袋并进行编号。另将5袋样品置85 ℃下,烘干处理6 h后,准确称重并记录每袋的重量N0。

将上述秸秆样品(尼龙袋)埋入农田5~10 cm土层,分别在试验的10、20、30 d随机取出每处理样品5袋,样品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直至滴下的水无色(表明泥土等异物冲洗干净);然后将样品置85 ℃烘箱中烘干6 h后,准确称重并记录每袋的重量Nx。分别按任一腐解时间(10、20、30 d)计算秸秆失重率,公式如下:

Wx(%)=100×(N0-Nx)/N0 (1)

式(1)中,Wx为秸秆失重率,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腐熟剂处理10 d对秸秆腐熟度的影响

按试验方法每10 d取样1次,10 d后取样,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见表1。

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因为P=0.133 300 86>0.05,对上述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

因为|t|=0.016 384

2.2 腐熟剂处理20 d对秸秆腐熟度的影响

按试验方法每10 d取样1次,20 d后取样,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见表4。

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因为P=0.454 134 9>0.05,对上述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6。

因为|t|=4.302 117>3.355,所以20 d腐熟剂对秸秆腐熟度的影响极显著。

2.3 腐熟剂处理30 d对秸秆腐熟度的影响

按试验方法每10 d取样1次,30 d后取样,对试验结果

进行整理,见表7。

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

因为P=0.068 729 43>0.05,对上述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9。

因为|t|=3.984 915>3.355,所以30 d腐熟剂对秸秆腐熟度的影响极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熟菌剂处理与不施腐熟菌剂处理的秸秆失重率在同一时间点进行相比,10 d时2个处理之间的腐熟度差异不明显;20 d和30 d施腐熟菌剂与不施腐熟菌剂处理间,秸秆腐熟度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表明该菌剂对秸秆具有良好的腐熟效果,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覃杏芬,梁红,张永龙,等.五种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比较试验[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6):98-99.

[2] 陈璋.稻田秸秆还田腐熟剂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250-251.

[3] 许卫剑,庞娇霞,严菊敏,等.秸秆腐熟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11(5):227,279.

[4] 李柱,钱素文.秸秆快速腐熟剂作用机理及应用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0(6):81,71.

[5] 佟丽华,王月英,刘桂华,等.玉米秸秆与根茬粉碎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农学报,2005,20(Z1):321-323.

[6] 周晓芬,张彦才.厩肥秸秆和绿肥的含钾状况及其对土壤和作物钾素的供应能力[J].华北农学报,1999,14(4):83-87.

上一篇:基于CVM的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下一篇:新宾县大雾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