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11 18:17:12

秸秆焚烧的原因

秸秆焚烧的原因篇1

关键词:秸秆焚烧;大气环境;环境综合执法

我国幅员辽阔,具有广阔的农业资源,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获得了较高的收益,但是关于农业的生产习惯却没有得到提高,并且这种现象逐年加重,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为了人们能够再一次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大气环境的治理。本文就对当前由于农作物秸秆焚烧而引起的大气环境现状进行探讨,进一步阐述其带来的危害,在今后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处理,以便于从根本上改善大气环境。

1 农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秸秆资源是不得不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秸秆资源,为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为何这么说呢?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最多的国家之一,秸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占据着丰富的比例,每年我国在生产秸秆的产量上就会达到8亿吨之多,但是这一数量却与我国秸秆的利用率极不相符,在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的方面,我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秸秆的使用量仅仅占到生产数量的一般,那么另一半无法处理就会进行焚烧,长此以往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燃烧秸秆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我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须要认识到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这样才能对大气环境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大量的秸秆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会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是在实际丰收之后,却又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这样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事实上,秸秆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只要人们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处理,就能够获得可观的财富,例如人们可以将秸秆生产成为有机肥料,这样农民的经济效益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还能避免秸秆的焚烧为大气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其次,秸秆焚烧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为秸秆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颗粒性物质,人体在吸入较多的二氧化碳后,对口鼻等器官造成极大的伤害,长此以往,也就不利于身体的发育,重则还会对生命产生严重的威胁。第三,焚烧秸秆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在秸秆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黑烟,这些黑烟飘散在空气中,如果车辆在周围行驶,就会使司机难以辨别方向,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如果是在机场以及公路周围进行焚烧,那么后果会更加严重,不仅能导致人员的伤亡,还会带来财产上的损失,这些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随着当前类似事件的增多,也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 秸秆焚烧主要原因探析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焚烧秸秆所产生的危害性后果,本文将具体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处理。首先是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因为当前我国农村的劳动力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因为在农村的年轻人更多的是选择前往城市进行工作,而不断以进行农业种植,所以农作物很难进行有效的收获,更不必说要将大量的秸秆进行捆扎的处理了,因此,更多的农民选择将没有有效利用的秸秆进行焚烧处理,减少占用的空间。其次,对于焚烧秸秆的认识性不足,农民在焚烧秸秆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将会严重影响到大气的环境,因此,依然按照多年的经验进行焚烧,这一行为已经成为了习惯,所以很难得道改正,这也就造成了屡禁不止的现象。第三,秸秆的使用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实际的秸秆使用率仅仅能够达到生产量的一般,这一数据说明我国秸秆的使用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将这些秸秆进行“消化”,那么大气环境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3 治理秸秆焚烧的建议

3.1 构建城乡环境综合执法体系

在现阶段,对于秸秆焚烧行为的执法部门为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及其监察机构,秸秆禁烧执法任务就要靠各个辖区内的环境执法大队来完成。但事实上,一般区、县级的环境执法人员也就10至20人的编制,却要负责对所辖区、县以下各个乡镇的广大农村种植区域进行环境执法,难度之大,显而易见。因此,防止出现市、区级环保部门“看不见”、“管理难”的问题,有必要构建城乡环境综合执法体系,进行环境行政执法权力的移交。

3.2 严格践行大气质量责任制度

地方各级政府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摆在突出位置。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运行好地方政府大气质量责任制应是关键。其实《环境保护法》中早已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地区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开展环境质量工作的责任主体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大气质量作为环境质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当纳入到政府的目标规划和日常管理之中。

3.3 扩大秸秆禁烧区域的范围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的对秸秆禁烧区域的界定主要集中在第四条,主要为机场、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路周边等涉及公共安全区域。其《办法》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防止因焚烧秸秆火势蔓延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降低焚烧秸秆后其产生的浓烟影响交通路况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可能。不难看出,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在出台该《办法》的过程中,对于秸秆焚烧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是充分得以考虑的。但由于焚烧秸秆不仅仅会造成安全隐患,更是对周边区域产生巨大的环境污染。针对这一情况,十分有必要扩大秸秆禁烧区域的范围,特别是将居民住宅区域、城镇(乡村)中心区域、饮用水源区域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工作相关及周边区域列入到秸秆禁烧的区域范围之中。

结束语

秸秆焚烧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秸秆焚烧问题实质是主体的经济利益和关乎社会公众的环境利益、关乎政府的法治能力建设之间的博弈。处理好秸秆焚烧问题,完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法律政策,不仅仅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更是对推进生态农村发展建设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贾琳娜.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2]张珉.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秸秆焚烧的原因篇2

一、工作目标

因地制宜,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进行秸秆综合利用,达到秸秆综合利用率96%以上的目标,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探索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还田、离田多种模式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完成我街道今年的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任务。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三、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我街道的耕作习惯,农作物秸秆的品种数量、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秸秆还田和离田利用。

2.多元利用、离田优先。大力推进离田利用,坚持秸秆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多元利用,推介“自收自用”、“以秆换肥”、“专业化收集+企业利用”、“租机作业+企业利用”等秸秆离田利用模式。

3.堵疏结合、以禁促用。建立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巡查督查工作机制,严处重罚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堵疏结合,以禁促用。

四、工作措施

1.推广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利用。秸秆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资源,我街道主要以玉米秸秆为主,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是现阶段最有效的利用方式之一。同时秸秆机械化粉碎在我市有多年推广经验,完备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作支撑。大力推广成我街道地势平缓地块秸秆利用主渠道。

2.因地制宜整秆覆盖。街道后八村小地块居多,不便于大型农机具作业,整秆覆盖还田是秸秆粉碎还田的有力补充,这种覆盖方式有助于农田保墒增产,农业办要大力宣传整秆覆盖耕作方式,指导农户科学操作。

3.大力推广离田作业。适宜大型农机作业、集中连片平川地进行,原则上在土地托管的村实施。

4.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坚持村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落实秸秆露天焚烧责任,建立秸秆露天焚烧告知和承诺制度,通过与养殖大户、合作社、农户签订协议等方式,将露天焚烧责任落实到田头地块、生产主体。充分发挥基层村民组织作用,鼓励居民举报秸秆露天焚烧行为,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加强网格化巡查制度,对发现秸秆露天焚烧事件,要坚决制止,并依法处罚。

五、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美丽微信公众平台、拉横幅标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露天焚烧及弃置秸秆的危害性;开展农作物秸秆示范试点,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逐步提高农民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和自觉性。

秸秆焚烧的原因篇3

关键词 秸秆;政策;成型燃料;就地焚烧;大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113-04

0引言

当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的现象较为严重,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微小粒子,影响当地空气质量,成为引发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2011年国庆期间,周口焚烧秸秆再成“雾都”,并造成高速路5次关闭。2013年6月,印度尼西亚的“烧芭”活动(即通过焚烧热带雨林获得耕地的非法行为),引发了森林大火和严重的雾霾,殃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邻国,对所在地区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大气污染和经济损失。

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化的焦点问题。世界许多国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应对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举措。生物质能源除了可再生和清洁外,还是目前主要的可以直接使用和大规模生产的能源产品,生物质综合利用和生物质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每年总产量超过8亿吨,有1/3没有被资源化利用而被就地焚烧,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研究如何消除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现象,并提出农作物秸秆合理利用的对策十分必要。

1 秸秆利用及就地焚烧现状

1.1 基本概念

1.1.1 生物质和生物质能

广义的生物质是指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体及其产生的废弃物。组成生物质最重要的元素为碳和氢,碳和氢可以与氧气发生剧烈氧化还原反应,同时释放出大量热。因此,所有生物质都含有一定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生物体是通过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生物质中。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态。生物质能可以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

光合作用:6CO2 + 6H2O === C6H12O6 + 6O2

1.1.2 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指去除籽果实的农作物茎、叶、秆及根等部分,包括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纤维类作物的秸秆,如玉米秸秆、高粱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豆类作物秸秆和棉麻秆等。农作物秸秆属于生物质。农作物秸秆中蕴含生物质能。

1.2 农作物秸秆总量及分布

根据农业部组织的全国秸秆资源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2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吨。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按照人口增长趋势,将在2030年左右逐步增加到最高水平,达到10亿吨。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等粮食主产区。考虑到收集成本,人均秸秆资源量高的省份依次为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辽宁、山东、宁夏、河南、河北等省。

1.3 秸秆利用现状及剩余秸秆量估算

目前秸秆的用途主要是作为肥料还田,作为饲料喂猪喂牛,作为燃料用于炊事和取暖,以及少量作为工农业生产的原料。调查结果表明,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中,作为肥料的使用量约为1.02亿吨,占比14.83%;作为饲料的使用量约为2.11亿吨,占比30.66%;作为燃料的使用量约为1.29亿吨,占比18.75%(其中生物质发电3000万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320万吨,其余均使用低效的户用炉灶直接燃烧使用);作为种植食用菌基料的使用量约为1500万吨,占比2.18%;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的使用量约为1600万吨,占比2.33%;秸秆废弃及焚烧量约为2.15亿吨,占比31.25%。如图1所示。

图1 秸秆利用现状―各种用途所占比重

1.4 秸秆剩余量增长和秸秆就地焚烧的原因

笔者2013年1月对河南省周口市农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同时结合之前对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专家采访,发现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剩余量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配合饲料用量的增加,导致用于还田和饲料的秸秆需求量减少;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用能中电力、液化石油气等化石能源用量的比例增加,导致用于燃料的秸秆量减少;三,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常年居住人口大幅度减少,对燃料的需求也急剧下降。这些农作物秸秆的剩余部分本来是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来利用的,但是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市场还未完全形成,剩余秸秆还没有被有效利用。

中国农村大多实行一年两季、两年三季、甚至一年三季的种植制度。农作物收割后,大量秸秆闲置在田间。农民由于农忙,没有时间、没有人力将秸秆打捆收集,也没有地方放置秸秆,他们将剩余秸秆在田间就地焚烧处理,以便尽快种植下一季农作物。对农民而言,这是处理剩余秸秆比较经济、方便、有效的方式。

1.5 秸秆就地焚烧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由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大,秸秆产量也相应大,就有更多剩余秸秆被就地焚烧,所以秸秆就地焚烧地区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如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等地。

中国面积广大,纵跨热带、温带、寒带,所以粮食播种与收割季节也不相同。图2为中国四季农作物秸秆焚烧遥感图,深色部分为秸秆焚烧区域。图中显示,夏季和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华北平原秸秆焚烧现象十分严重。而春季和冬季,则以较南端地区为首要焚烧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一年两季耕作制度,小麦在夏季收获后必须立即种植秋粮,收割和播种的时间仅有10-15天,称为“双抢”即抢收抢种。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成为农民处理秸秆的首选,在图2(b)季节,无论秸秆焚烧的区域范围、还是焚烧强度,均远远大于其他季节。

图22003-2010年中国四季农作物秸秆焚烧时间和空间分布(a-春,b-夏,c-秋,d-冬)

1.6 秸秆就地焚烧的危害

秸秆就地焚烧对环境危害极大。图3为2006年中国秸秆焚烧一氧化碳排放分布遥感图,图3和图4显示秸秆焚烧时产生大量粉尘以及未燃烧完全的碳氢化合物。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处于介稳状态。当空气湿度较大时,焚烧产生的微小颗粒物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气,此时雾气液滴是固液两相混合物,呈灰白色,即为结合形成的雾霾。雾霾中液滴浓度小于雾,液滴比重也小于雾,因此可以将秸秆焚烧产生的微小颗粒物带到更高的空间高度和更为广泛的区域,也大大延长了颗粒物的沉降时间。雾霾产生的原因很多,农作物就地焚烧即为其中之一,虽然总量不大,但是秸秆就地焚烧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比较集中,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大量粉尘分散在空气中,成为气溶胶,难以散去。所以秸秆就地焚烧在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时间段内,将对雾霾的产生起到显著的作用。

图32006年中国秸秆焚烧一氧化碳排放分布[9]

图42014年1月河南省周口市某村秸秆焚烧现象

(笔者实地调查)

检测数据表明,就地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秸秆就地焚烧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还严重地浪费了资源,我国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可收集秸秆被废弃及焚烧。这些秸秆的有效利用,不仅需要当地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而且还需要一个与之配套的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2 秸秆就地焚烧治理对策

2.1 对策设计思路

目前,各地政府对秸秆焚烧主要采取的策略主要是“堵”,颁布禁令,禁止就地焚烧秸秆,但这种做法不能从跟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剩余秸秆依然无法得到妥善处理,除了就地焚烧,农民没有更好的处置剩余秸秆的利用途径。所以我们设计对策的思路主要是“疏”,即以政策引导,开创秸秆回收利用市场,引导农民把剩余秸秆卖给企业,让企业加工转变为“可再生能源资源”,再由政府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予以支持,形成秸秆高值化加工和利用产业链,使“废弃物”变为“资源”、“高值商品”。其结果是一种“疏”、“堵”结合的政策,力求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秸秆就地焚烧现象。

2.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路线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利用木质素充当粘合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将松散的秸秆、树枝和木屑等农林废弃物挤压成的固定形状燃料。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具有原料量大、适用范围广、规模适应性强、易于运输和存储等特点,可以明显提高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和燃烧效率,易于实现产业化和规模使用,大大提高农林废弃物的热效率,是一种低投资、低成本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图5和图6是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样例和加工流程 。

图5部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样例

图6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加工流程

传统的薪柴炉灶热效率一般在5%-8%,经过技术改造的省柴节煤灶的实际使用热效率也只能达到15%,而使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高效炉具的热效率可以达到60%-80%。这种燃料燃烧时黑烟少、火力旺、燃烧充分,烟气中未燃烧充分的C颗粒和SO2、NO2等腐蚀性气体较少,因此对炉具的腐蚀相对较小,对环境污染程度较轻 。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符合我国农业资源特点,相应的设备和工程建设已经不存在技术障碍。而且这项技术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化应用,具备了产业化条件,并具有潜在的足够大的应用市场,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将是利用剩余秸秆的有效方式。图7显示我国压缩成型秸秆燃料产量在逐年递增。

图7近年全国压缩成型秸秆燃料产量

2.3 具体建议

针对目前中国农村秸秆就地焚烧现象严重,同时在企业中存在大量污染物排放较高的燃煤锅炉,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我们建议:

1)政府制定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2)政府在农村地区加强对禁止就地焚烧秸秆的宣传力度;

3)政府出台鼓励和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及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4)政府对进行锅炉改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

2.4 对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2.4.1 技术可行性

现在生物质能固体成型燃料的生产设备,如压块机、粉碎机、锅炉等,已有成熟的技术,并投入了实际使用。相应的技术体系、产业模式也都趋于完善。

2.4.2 经济可行性

我们分别从对策建议所涉及的农民、企业和政府等利益相关方,以及从普通公众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各利益相关方是否能够受益,当各方均能受益时,则认为对策建议可行。

1)对于农民。我们在河北省固安县3个村对农民家庭进行走访,并做了问卷调查(农村秸秆资源问卷调查表见附录)。由于农村青壮年人员普遍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导致当地农户普遍劳力不足。由于秸秆历来被认为是极少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所以就地焚烧这种最为简单的处理秸秆的方式,成为当地农民的首选。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如果有人收购秸秆,当地农民是愿意出售的。例如,这几个村农民生活水平较为贫困,农民愿意以一吨100元的价格(在全国属于较低价格)出售秸秆。因此保守估计,如果全国范围每年2.15亿吨剩余秸秆全部得到回收,就有215亿元转化为农民收入,这将大大增加全国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为企业收购秸秆的中间人。一吨秸秆的收集、运输、储存等环节大约需要一个劳动力工作两天,按每个全职劳动力每年工作200天计,2.15亿吨秸秆利用过程的初级环节就将为农村增加约200万个工作岗位。这些工作使农民无需到外地打工,做到“离土不离乡”,势必会受到农民的欢迎;

2)对于企业。在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指标后,仍然坚持使用燃煤的企业将会比使用秸秆燃料的企业花费更大的成本来达到环保指标。此外,使用燃煤而不对烟气排放系统进行改造,还可能增加企业运行的社会成本,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如处在华中地区的郑州某洗浴中心,原先用煤烧热水,排放大量浓烟和粉尘,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居民经常向环保部门投诉,致使洗浴中心不时遭到有关部门的处罚和查封。更换了生物质燃料锅炉后,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再没有居民投诉,从而使洗浴中心可以正常营业,生意兴隆,实现了环境保护和自身利益的双赢。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可以预见政府将会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同时也将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使用高污染燃料的企业必将会付出较高的代价,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燃煤企业在环保改造时也可以选择使用清洁的天然气,但由于天然气锅炉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秸秆燃料,因此,从长远看,使用秸秆燃料替代燃煤,是目前燃煤企业环保改造时一个更为经济的明智选择。燃煤锅炉和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投资和运行效果对比,及烟气净化系统运行成本对比见表1与表2。

设备名称 投资(万元)

燃煤锅炉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锅炉 48.50 48.50

辅机 19.78 20.97

除尘系统 2.00 2.00

脱硫系统 湿式脱硫3.26 布袋除尘27.50

合计 73.54 98.97

烟气硫含量 脱硫前1000mg/m3 脱硫前5mg/m3

烟尘浓度 除尘前19000mg/m3 除尘前60~70mg/m3

注:按锅炉容量10吨/时计

表1 燃煤锅炉和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投资和运行效果对比表

运行费用 运行成本(万元)

燃煤锅炉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更换布袋 0.00 6.00

脱硫剂 9.50 0.00

水电费 2.50 1.00

合计 12.00 7.00

烟气硫含量 50mg/m3 5mg/m3

烟尘溶度 100mg/m3 20mg/m3

注:按锅炉容量10吨/时、年运行5000小时计

表2 燃煤锅炉和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烟气净化系统运行成本对比表

对于生产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的企业,其经济效益将在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拥有庞大市场后得到极大改善。以山东省某一秸秆成型燃料企业项目为例,此项目年产2000吨秸秆成型燃料,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150万元,设备折旧时间为10年。企业以200元成本(包括收集和运输成本)从当地农民手中收集秸秆,加上水电、场地、人工、包装、销售及其他费用,每吨成本约为345元。市场销售价为450元每吨,毛利润约为105元每吨,企业只需约7-8年即可收回成本。可见,在秸秆市场得到完全开发后,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的工厂将增多,技术也会逐渐发展,设备成本会降低,其经济前景会越来越好;

3)对于当地政府。实行这项政策可以改善当地环境,其生态环保效益不可小觑,并且还可节省化石能源,同时可以增加就业率。由于该政策将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自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从而提高政府声誉,成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绩;

4)对于广大的公众来说,企业减少燃煤而改用生物质能源,最明显的结果是烟尘、雾霾的减少,从而改善环境,因此也必将得到民众的赞同。

总的来说,在有大量剩余秸秆资源、拥有较成熟的处理技术、以及利益相关方和公众支持的地区,考虑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效益,这种剩余秸秆治理方案是可行的。

3 结论与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秸秆就地焚烧不但对空气质量和人们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为解决此问题,要从根源入手。建议:首先,当地政府可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指标,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促使使用高污染锅炉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时在农村加强就地焚烧秸秆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其次,对从事秸秆能源化利用产品生产的企业予以财税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增加农村剩余秸秆的收购量,为农民增加收入;最后,给予企业燃煤锅炉改造提供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为秸秆能源化产品开辟市场,形成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

本对策方案标本兼治,因而是可行和有效的。将秸秆加工成固体成型燃料可使多方受益,既从根源上杜绝了秸秆就地焚烧,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危害,又使原本被废弃的秸秆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秸秆这种生物质能源。企业经济上获得效益,政府则创造了就业机会且改善了环境,农民也增加了收入。同时煤炭使用的减少将有利于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该对策建议实施后,我国秸秆剩余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推动企业革新,促进经济和市场良好发展;同时,还能减少污染烟尘排放,改善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形成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产业链,使链条中的各方实现共赢,协同发展。

建议各地政府抓住目前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利用的有利时机,尽快开展相关工作,切实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润青,秦世平,等.中国生物质能技术路线图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韩文科.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生物质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3]苏伟. 清洁发展机制读本[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雅克・范鲁,等.生物质燃烧与混合燃烧技术手册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秦世平等. 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项目可研编制方法与实践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6]曹国良,张小曳,郑方成,王亚强.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 [J].北京:资源科学,2006,28(1).

[7]毕于运,高春雨,王亚静,李宝玉.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J].北京: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

[8]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胡金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J].北京:农业工程学报,2002,18(3).

[9]Xin Huang, Mengmeng Li, Jianfeng Li, Yu Song. A high-resolution emission inventory of crop burning in fields in China based on MODIS Thermal Anomalies/Fire products [J].Britai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12,Vol.50,PP.9-15.

秸秆焚烧的原因篇4

关键词 玉米秸秆;焚烧;危害;原因;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234-01

青冈县连续多年玉米的播种面积都稳定在13.33万hm2以上,2014年和2015年的种植面积又分别提高到15.8万、15.07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2.5%、88.3%。由此产生的玉米秸秆逐年增多,除一部分用于农户的烧柴、牲畜的饲料及少量的能源外,还有一部分就地焚烧,严重影响了公共安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从玉米秸秆焚烧所产生的危害出发,查找问题根源,并提出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1-2]。

1 玉米秸秆焚烧的危害

1.1 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由于玉米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硫等元素,在焚烧时经过不完全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时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 易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

在焚烧玉米秸秆过程中如遇不利的大风天气,容易波及相邻未收获作物地块、林地、柴草垛、房屋、通讯线路、输电线路等,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1.3 影响土壤的培肥地力水平

玉米秸秆焚烧后,会使土壤中有益的活化微生物、真菌、细菌等死亡,腐殖质固化,这样就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不同程度地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下降;同时,还会失去大量的碳氮等物质。

1.4 对交通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露天燃烧玉米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使能见度大大降低,增加了交通隐患。近几年,黑龙江省每年秋季整地时,由于焚烧秸秆,导致可见度低,其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2 玉米秸秆焚烧的成因

2.1 秸秆还田仍有一定难度

秸秆还田困难主要基于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北方冬季温度很低,秸秆还田的地块内秸秆很长时间难以腐烂,对下茬耕作造成一定影响;二是秸秆还田后会使土壤过松,大孔隙比较多,使作物下茬不扎根,出现“吊根”现象,严重时死苗;三是秸秆还田费时、费工,增加成本;四是秸秆还田后会使土壤中的碳氮比失调,使作物生长缓慢、苗黄、苗弱。

2.2 “以机代畜”后,秸秆饲用量逐年减少

近年来,随着农机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种植的机械化程度已大面积普及,农民种植玉米,从春种到收获已全部采用了机械化作业,取代过去传统人工和“牛马耕做”,大牲畜的养殖已逐年减少,因此秸秆的饲用也大幅度降低;加之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民的城镇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部分农民已经住上了楼房,对柴草的需求有所下降。

2.3 生物能源利用成本高,利润低下

由于家家户户耕作面积少,集约性经营不多,每户的玉米秸秆销售所得金额扣除运输等费用剩余不多,对农户的吸引力不大。

2.4 缺乏宣传和引导

缺乏正确合理的宣传导向,农民对秸秆焚烧有误区,认为玉米秸秆焚烧后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富含大量钾,适合酸性土壤,同时可为下茬作物补充营养。

3 玉米秸秆焚烧的综合治理措施

3.1 多措并举利用秸秆资源

一是加大秸秆还田的面积。通过秸秆还田,能够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在土壤中能够归还一部分磷、钾等养分,既保持土壤水分,又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同时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使农户的种植成本相应减少,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种植业上的“三减”原则。二是积极发展养牛业。把玉米秸秆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既消化了秸秆又减少了饲养成本。三是作食用菌基料。食用菌作为青冈县的新兴产业,近年来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秸秆通过严格的发酵处理或者常压灭菌处理可以作为双孢菇、平菇、鸡腿菇等菌类基料。四是新能源利用及深加工。集约经营土地,以大户和合作社形式发展,这样使一部分玉米秸秆集中粉碎打包后可成为新能源的燃料用于发电和秸秆深加工[3-4]。

3.2 加强对秸秆生产企业的政策扶持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秸秆加工企业,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企业在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在秸秆收集和打包机具上享受一定的农机具政策补贴。同时,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建立秸秆储运中转收购站,以便于农户就近转卖,减少农户运输成本,积极引导农户由剩余秸秆焚烧转变成副产品利用,增加农民收益。

3.3 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公共微信、公共网站、广播、电视、报纸、报刊等舆论工具,通过典型案例,讲解玉米秸秆焚烧的危害性以及介绍综合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倡导露天禁烧工作志愿者的参与。

3.4 建立县、乡、村责任落实制

以县、乡、村政府长官为第一责任人,同时县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对秸秆焚烧的各个环节实施全程监管。要充分利用县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到田等措施逐级责任到人。大力发挥村民委会、村民小组的作用,实行重点地块专人监管,强化村民轮流巡逻机制,严控秸秆焚烧。政府应积极支持把此项工作列入宣传部门的“美丽乡村”和“乡村文明”建设的评比考核体系当中。

4 参考文献

[1] 周奕莹.浅析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危害及综合治理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2(9):251.

[2] 张树誉,李登科,李星敏,等.卫星遥感在秸秆焚烧监测中的应用[J].气象,2005(9):84-87.

[3] 姜秀云,贾理珍,冯捷.浅谈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危害和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280.

秸秆焚烧的原因篇5

关键词 秸秆焚烧;土地板结;深耕还田;河南商水

中图分类号 X321;S3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89-01

2015年秋季,商水县因秸秆禁烧不力,被省政府约谈且罚款7 000多万元,政治、经济双受损,教训沉痛深刻。2016年,认真汲取教训,及早谋划,创新思路,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决定以土地深耕为抓手,坚决打赢秋季秸秆禁烧这场硬仗。

1 秸秆禁烧措施

1.1 全面推进土地深耕,彻底杜绝秸秆焚烧隐患

1.1.1 及早行动。认真汲取教训,带着2个问题:为什么夏季小麦大幅减产(3 750~4 500 kg/hm2),秋季玉米棒小籽少,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为什么对焚烧秸秆者处以罚款2 000元、拘留15 d的严重处罚,秸秆禁烧还屡禁不止。从7月底开始,多次组织两办、农业、农机、环保等部门专业人员深入乡镇,进村入户,走入田间地头,与乡村干部、种粮大户、农民座谈,实地查看秋季作物长势,全面掌握秋季秸秆禁烧第一手资料。

1.1.2 及时发现问题。经过多次调研发现,除天气原因外,目前土地板结严重,地力下降,大量秸秆无法有效利用是造成粮食减产和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1]。农民亟需改良土质,提高地力;干部亟需找到秸秆禁烧的抓手。

(1)商水县秸秆量大,利用率低。商水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近141万t,其中小麦秸秆55万t、玉米秸秆60万t、大豆秸秆10.5万t、花生秸秆7.5万t、其他作物秸秆8万t。绝大部分秸秆无法处理,造成秸秆焚烧现象经常发生[2]。

(2)旋耕作业造成土地板结严重。近年来,由于秸秆禁烧压力加大,农民大多把秸秆粉碎后,再进行旋耕作业,旋耕深度只有10 cm左右,耕层很浅,加上机器碾压,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严重影响农作物根系发育、下扎及养分吸收。同时,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抗旱防涝能力降低,耕地地力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据调查,长期旋耕使土壤水分流失增加20%,肥料利用率仅30%左右,造成商水县大部分地块小麦产量仅3 750~4 500 kg/hm2,秋季玉米棒小籽少,特别是红薯等根茎类作物几乎绝收,粮食产量逐年降低,农户意见很大。

(3)农民进行土地深耕改善土质的愿望极其强烈。调研发现,近年来天华合作社、发达合作社及部分种粮大户进行了土地深耕,将秸秆粉碎后深耕还田,使秸秆尽快腐熟,既为小麦提供了营养,又避免了秸秆棚架、小麦根悬浮,达到一播全苗、冬天无死苗的目标。特别是中后期,小麦扎根深、长势好、不倒伏[3]。在小麦普遍产量仅3 750~4 500 kg/hm2情况下,进行土地深耕地块的小麦产量达7 500 kg/hm2以上,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舒庄发达合作社理事长介绍,同一地块,种肥条件相同,1/2深耕、1/2未深耕,深耕地块小麦产量比未深耕地块高出逾1 500 kg/hm2,效果特别明显。广大农民通过对比,进行土地深耕的愿望极其强烈,但又由于地块较小、缺乏大型深耕农机具、无人主导协调等原因,无法进行土地深耕。

(4)秸秆禁烧工作亟需抓手。近年来,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特别是乡镇基层政府,秸秆禁烧期间全员上阵,全天坚守,穷尽一切办法。但由于没有为秸秆找到好的处理方式,秸秆禁烧没有有效抓手,禁烧效果不明显,群众也怨声载道[4],由此引发的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了秸秆禁烧“年年禁,年年烧”的尴尬局面。

1.1.3 反复论证。针对问题,多次向省农科院专家咨询,多次组织县农业、农机专家,会同乡村干部代表、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代表、农民代表等充分论证,一致认为进行土地深耕是最好途径。解决土地板结问题和秸秆禁烧难题,一是执行国家地力补贴政策的必然要求。国家耕地地力补贴发放明确要求耕地地力不降低,并且鼓励秸秆粉碎还田,不露天焚烧。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进行深耕还田是落实国家地力保护政策的最有效途径。二是提高耕地地力的必然选择。经试验对比,深耕1次耕地的蓄水量可增加150 m3/hm2以上,土壤蓄水能力是浅耕的2倍,可使不同类型土壤透水率提高5~7倍,可促进作物增产600~1 050 kg/hm2。深耕可削弱地表径流强度,缓解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有效保护土壤;可增加肥料的溶解能力,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耕地地力。据县农业部门多年试验推算:深耕25 cm比深耕15 cm的小麦成穗增加22.5万~46.5万穗/hm2,穗粒数增加1~2粒,千粒重增加1~2 g,增产810 kg/hm2,增产率8%~9%。三是调配的大型农机具能够满足深耕的需要。县农机局经过调研预测,商水县自有深耕农机600台套,政府再引导鼓励购买一部分,加上联系东北以及省内德邦公司等外地的深耕农机具,总数能够满足商水县全面进行土地深耕的需求。

1.1.4 做出决策。在广泛调研论证、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县政府出台《商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土地深耕增强地力的意见》,决定由政府主导,在全县范围全面推行土地深

工作,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进行土地深耕还田,彻底杜绝秸秆焚烧隐患。

1.2 及早抓好宣传,做到人人皆知

1.2.1 开好2个“千人大会”。一是开好县级千人大会。9月7日,县委书记马卫东、县长熊和平主持召开全县秸秆禁烧“千人大会”,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单位一把手、各乡镇(场、办、集聚区)全体班子成员、各行政村支部书记、各派出所所长等参加会议,提升了会议规格,强化了工作认识。会上宣读了《商水县2016年秋季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商水县农作物秸秆禁烧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商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土地深耕增强地力的意见》,公安局局长张忠就严厉打击焚烧秸秆行为作表态发言,监察局局长就干部责任追究作表态发言。各乡镇当场签定秸秆禁烧目标责任书,全县县、乡、村3级禁烧责任明确,禁烧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开好乡级“千人大会”。全县动员大会后,各乡镇分别组织召开由乡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组长、行政村全体党员、低保户、村民代表等参加的秸秆禁烧“千人大会”,迅速传达贯彻市、县会议精神,明确乡、村、组、户各自责任,与各行政村签定秸秆禁烧目标责任书,与各村村民签定秸秆禁烧暨土地深耕承诺书,明确告知焚烧秸秆将扣除下年度地力补贴并罚款拘留,强化群众秸秆禁烧意识。

1.2.2 做好7个方面宣传。一是领导讲话。由常务副县长王红涛代表县委、县政府在县电视台对全县人民作秸秆禁烧暨土地深耕工作电视讲话,要求按照“谁的地块谁管理、谁的地块谁禁烧”的原则,对不进行土地深耕和焚烧秸秆的地K,依据法律法规给予处罚,责令恢复地力。二是开办专栏。在县电视台、新商水报等开辟禁烧专栏,电视台播放《商水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焚烧秸秆暨全面实施土地深耕的通告》,聘请农业专家陈东义在县电视台开办专题讲座,及时宣传禁烧政策和各乡镇成功经验、创新做法。三是用好新媒体。建立秸秆禁烧微信群,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参与,及时禁烧工作动态、图片,做好沟通协调。在县城及乡镇街道LED显示屏24 h播放禁烧标语、口号和相关政策。四是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召开家长会或发放致家长一封信,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学生宣传家长,增强家长的禁烧意识。五是标语通告全覆盖。在高速公路两侧、长途汽车站、乡村集市、街头巷尾、每个行政村、自然村路口以及田间地头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3万余幅、防水通告1.5万余份,做到宣传全覆盖。六是做好车辆巡回宣传。全县每天出动宣传车辆321辆,进行秸秆禁烧不间断广播。七是户户接到公开信。进村入户,逐一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40余万份,让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增强其对土地深耕、秸秆禁烧的认识,从根源上杜绝秸秆焚烧行为[5]。

2 成效与意义

2.1 具体成效

按照“收割一块、粉碎一块、深耕一块、整理一块、放心一块”的总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创新方式方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秸秆禁烧暨土地深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秸秆粉碎后直接深耕还田,彻底杜绝了秸秆焚烧隐患。截至目前,已办理补贴购买土地深耕农机具700余台套,与11家大型农机公司签订深耕作业合同,引进大型深耕机具1 300余台套,全县范围已组织深耕机具600台套,未发生一起焚烧秸秆现象。

2.2 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土地深耕既防止了因秸秆焚烧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改善了空气质量,又能提高耕地地力,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既化解了因秸秆禁烧引起的干群矛盾,维护了干群关系,又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彻底改变了往年秸秆禁烧“年年禁,年年烧”的尴尬局面,出现了“干部忙着联系粉碎机、深耕机,农民忙着备种备肥等深耕”的农忙时节新气象,土地深耕是在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最有效的实践和探索。

3 参考文献

[1] 王化.秸秆焚烧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J].农业与技术,2016(8):14.

[2] 谢宣灏,王明梁,杨虔灏,等.安徽省东部地区秸秆焚烧问题的调查研究[J].西部资源,2016(5):193-195.

[3] 李涛,李金铭,赵景辉,等.深耕对小麦发育及节水效果影响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3(3):18-20.

[4] 张栋,程晓舫.从城乡统筹看秸秆焚烧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81-83.

秸秆焚烧的原因篇6

(一)国内有关秸秆焚烧方面的法律法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增长,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自大力发展重工业以来,雾霾天气一直让人们“谈霾色变”,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人民群众碧水蓝天,我国也为规制秸杆焚烧带来的污染问题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2000年,我国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其中第41条规定“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第六章第57条规定“违反本法第41条第二款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将焚烧农作物秸秆纳入大气污染防治的范围,限定特定区域为禁烧区。在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方面,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航飞行安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我国2009年颁布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等文件都规定了在机场附近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地方政府每到农作物收获季节也会相应地出台禁烧政策。例如,河南省在2011年6月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紧急通知》。

(二)我国现存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1.出发点简单和禁烧区域范围较窄除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之外,我国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均不是以保护环境和群众健康为出发点,而是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禁烧的范围仅局限在机场、交通要道和人口集中的区域及其周边。对于其它更广大的区域,却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依据。由于空气是一种流动性较大的汽体,即便不在禁烧区域内焚烧也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危害。大部分的农作物秸秆焚烧不在禁烧区,可是他们的行为却没有违法。因此,建议修改法律时扩大禁烧区域的范围,以使秸秆焚烧行为得到更好的治理。2.只有原则性或刚性的法律法规,却没有相应的实施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2008〕105号2008年7月27日)也只片面地强调政府在禁烧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较好地引导广大的种植户具体实施秸杆综合利用的办法。该意见作为一个指导思想是积极的,但是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均较差。除了个别省市(如江苏省和陕西省),对禁烧区域作了进一步细化之外,其他大部分省市(如农业大省河南)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在执行方面,各地方政府每次都是到秋收季节才相应地一个“禁烧通知”,而在此时大多数农民都在忙于收割农作物,无暇顾及是否有相应的焚烧通知。可见,使焚烧者知道该法令的存在也是相当重要的。3.责任承担方式单一,惩罚力度较小,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57条的“情节严重”并无明确的界定标准,以及出现这种情况有由哪个组织来界定也不清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规定“在禁烧区焚烧秸秆的由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烧,并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由于执法对象比较广泛,很难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况且在当前经济水平条件下,200元以下的罚款并不能引起违法焚烧者的警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办法》虽然明确规定了禁止焚烧的执行方式以及具体的责任追究方式,但是对于如何具体实现农作物秸秆价值规定却不明确,缺乏落实该办法的可操作程序和相应的激励措施。从《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相关的秸秆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可以看出,对环境保护部门的权利条款规定较多,而对其义务则避而不谈,在禁烧这一话题下对农民权利规定的较少,没有形成对农民的激励机制。

二、美国加州关于秸杆焚烧的法律政策与实践

针对农作物的秸杆焚烧也是令各国政府比较头痛的一件事。在世界各国,采取治理秸杆焚烧最成功的可谓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地区了。在每年的五月中旬,农业燃烧产生的烟雾导致了一氧化碳在美国北部的三大区域更高的聚集,为了治理空气污染问题,美国在联邦层次上于1963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在1970年、1977年对该法案进行了修正。并于1967年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而针对农作物秸杆焚烧这一问题,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则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

(一)制定SMP计划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根据《对农业焚烧以及指定的焚烧产生的烟雾的管理准则》制定了SMP(SmokeManagementProgram)即烟雾管理计划,主要是解决来自农业或或土地焚烧有害的烟雾影响问题。而美国部级的农业焚烧政策(“Agricul-tureBurningPolicy”)也建议各州或各部落采取“烟雾管理计划”(SMP)来削减农业秸秆焚烧以保障公共健康和福利。并建议由农业焚烧管理者(ABM)如大气质量局或特定当局负责在国家、地方或部落层面实施“烟雾管理计划”。加州的“烟雾管理计划”分为两级,第一级是自愿的计划,对农业焚烧较少的或者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小的地区,可自愿实行该管理计划。对于那些地区的焚烧秸秆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小,SMP设立了一些评判条件,如时间或大气条件,安全参数、焚烧类型、最大焚烧面积等,它实质上是一个规则规定的许可。第二级是比第一级更具有框架性的一个计划,专为违反颗粒物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地区或为能见度减值的I级联邦区而设定的。具体的许可条件例如焚烧决策、空气质量监测、公示和执法要求的实时气象评估,将有可能被包含在第2级SMP当中。

(二)秸杆焚烧总量控制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在1997年10月的立法允许粮农燃烧更多的秸杆,在向工业化过度的背景下,自1998年开始,连续三年允许每年排放200000英亩的稻秸杆。相比于1997年立法要求的125000英亩多出75000公顷。在这200000英亩当中,秋季允许焚烧90000英亩,而在春季则允许焚烧110000英亩。当然也允许农民在秋季少焚烧50000英亩留到春季焚烧。当萨克拉门托的地方长官PeteWilson签署了此文件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季节性地焚烧秸杆在当季的气候条件下能够有利于驱散烟雾,不会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该州的州议员Thompson表示,这部新的法案使田地免受风干或闲置,同时也提升了空气质量。

(三)分阶段的削减报告加利富尼亚州于1991年颁布了《康纳利地区的秸杆焚烧减量法案》,该法案命令萨克拉门托河谷1992年的秸杆焚烧分阶段削减,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只有在为了防止疾病具体的条件下才允许焚烧秸杆(这种条件的具体规定参考《有条件的秸杆焚烧许可规定》)。而且要求ARB(AirResourcesBoard)即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每两年需要向州立法机关提交一份有关秸杆焚烧分阶段削减的报告。参议院法案第318条要求ARB制定一个执行计划和时间表,到2000年找到萨克拉门托河谷稻草50%的用途。ARB工作人员制定了一个初步计划,即融入更多利益相关者,如包括立法规定的三种———加州粮农部门、水稻秸杆焚烧方案的咨询委员会和加州贸易商业机构,以此鼓励削减报告的实施。

(四)划定污染管制区或空气质量管理区在加利富尼亚有35个污染管制区或空气质量管理区,每一个空气管理区均需要执行本区域的烟雾管理计划(SMP)。针对特殊的地区还有特殊的规定,例如,对圣华金河谷地区需要制定一个广泛的烟雾管理计划以使其焚烧秸杆产生的烟雾对空气质量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小化。2003年颁布的参议院法案第705条要求该区通过规定的削减时间表来进一步限制农作物焚烧。但是,该法案的规约还认识到,完全地排除农作物焚烧可能存在经济和技术上的障碍,待ARB同意,如果认为该区焚烧农作物具备所有的规约规定的具体条件,可能会考虑该区特定农作物的持续焚烧。

(五)水稻奖助基金加州还创立了稻草示范工程基金,参议院法案318条改变了1991年的水稻秸秆焚烧减量法案,建立了水稻秸秆示范项目基金(水稻基金),对以商业用途的秸秆发展提供激励机制。水稻基金对提高利用萨克拉门托河谷稻草数量较大的项目提供高达50%的津贴。而且在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均给予了秸杆商业用途的补助。

三、中国未来的法律政策构成

(一)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制度和设立秸杆焚烧专项示范基金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制度和设立秸杆焚烧专项示范基金,从而对农民形成激励机制,鼓励秸秆所有者将秸秆转化为有形的财产。从私法上说,秸秆是农民的私有财产,其所有权人有权处理归属于自己的秸秆,国家想要规制秸秆焚烧这一行为,必须尊重这一前提。农民之所以不愿意接受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就是因为这样做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而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应该由政府来承担,只有政府承担起这部分成本,秸秆的综合利用办法才能被彻底的执行,从而达到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双赢”目的,各级政府应当建立一个系统的、完善的奖励补贴制度,通过这种激励方式,弥补农民因遵守秸秆利用办法而遭受的损失,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根据我国季风性气候的特点,实行秸秆焚烧总量控制制度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季风气候比较明显的国家,各地政府可以根据本省的季风特点,制定本地区的秸秆焚烧减量办法,实施农作物秸秆焚烧总量控制制度,并允许种植者之间对这种焚烧量进行自由地交易,以促进减量方案的灵活适用。对于那些违反颗粒物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地区或为能见度减值的地区设定具体的严格的削减量。当然,我国实施焚烧总量控制方案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一总量控制制度对治理雾霾天气,提高我国的空气质量势必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制定明确的控制焚烧量的时间表同美国相比,我国的管理计划则过于原则,几乎是国务院一下达禁烧命令,各地方政府随即也出台一些文件,文件的内容仅注重大方向的引导机制,强调综合利用,对如何具体实施综合利用办法却不尽明确。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一个详细的可实施可执行的分级分区的秸秆焚烧管理计划。同时,应该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分阶段逐步削减,可以像加州那样,以十年为单位来逐步消减焚烧量。另外,我国应该探索一种新的控制方式,对禁烧区建立一个新型的焚烧量交易市场,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达到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

(四)建立农作物秸秆禁烧保险制度1938年美国通过了第一个《联邦农作物保险法》,2013年6月,美国参议院又通过了“新农业法案”,强调了保险在农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实施禁烧令的过程中,农民对其拥有的所有权的客体处分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一受限的处分权使农民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弥补农民的损失,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作物禁烧保险制度,扩大农作物保险的补贴额度和覆盖范围,突出保险在促进农业生产和防范风险中的作用,把农民在处理秸秆焚烧问题中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样不致于减损农民参与秸秆焚烧治理的积极性。

(五)严格污染者责任,加大违反禁烧规定的惩罚力度我国法律规定的200元以下罚款的惩罚力度较轻,应该健全违反这方面的行政惩罚方案,根据具体产生的污染介质实行具体的惩罚标准。而不应不管产生多少污染物一概的以200元为惩罚界限,再者,以现在经济水平条件,这对焚烧秸秆者根本产生不了威慑力。建议重新考虑更高的惩罚标准和划分这种标准的界限。

秸秆焚烧的原因篇7

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秸秆综合利用;有效途径

前言

我国正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我国仍然是农村占地和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随着农业收割技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剩余的秸秆量逐渐增多,农民无序、非资源化利用,特别是在田地、沟旁等处任意焚烧,造成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探寻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效途径已成当务之急,变不让农民焚烧秸秆,引导农民如何通过秸秆来创收。台安生物质发电有效地解决了台安及附近地区秸秆存量大、无序处置的问题。利用秸秆等生物质发电,既增加了电能、企业得到了相应的发电量补贴,又解决了农民无序焚烧秸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1 2009年以前台安县及周边地区秸秆产生及利用状况

鞍山市台安县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县,是辽河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县,是省级生态县。距台安县经济开发区半径30km范围内共有乡镇34个,村庄280个,人口大约55万人;土地面积为1000km2,种植面积为245.1万亩(含较近的其它县耕地),秸秆总产量为143.06×104t。其中:玉米面积为180.6万亩,秸秆产量为108.36×104t;水稻种植面积44.5万亩,秸秆产量为26.7×104t;大豆种植面积20万亩,秸秆产量为8×104t。台安县半径30km范围内秸秆总产量丰年143.06×104t,欠年129.81×104t。据调查,2009年以前,台安县秸秆自用量为总产量的30%,大约为43×104t,主要用于牲畜饲料和其他用途。

2 秸秆焚烧产生的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危害

近几年来,每到入冬和开春季节在禁止农民焚烧秸秆工作中,难度也非常大,一发现有焚烧火点,环保等部门工作人员前往制止,农民说,实在没有办法,不烧开春没法种地,不要光制止我们,帮我们研究一下处理方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总结来说,焚烧秸秆原因大概有以下点:

2.1 秸秆焚烧产生的原因

2.1.1 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现在农村多数用电、煤做饭或者取暖,很少用秸秆,只是少量用于牲畜饲料等其它用途,很少用秸秆,造成了秸秆存量大,没有有效利用。

2.1.2 农民的传统意识所致。不少农民认为,将秸秆弄到一起堆放,不如在田间里焚烧,焚烧产生的草木灰还能增加田里的肥料。

2.1.3 农业收割技术的不足带来的问题。机械化收割留茬较高,大约在20cm左右,如不处理,不易腐烂,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播种。

2.1.4 秸秆综合利用的科技含量不高。人工收集秸秆费用较高,利用机器收集,不彻底,费用也不低;秸秆的科技转化度不够,秸秆的经济价值难以发挥。比如,用秸秆做沼气原料,一个沼气池至少要花费三四千元,使用一段时间,还有焦油堵塞等问题,制约农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台安试点的秸秆气化站,用秸秆量少,运行中也存在问题,也没有得到推广。

2.2 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危害

2.2.1 增加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含量,空气雾霾加重。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烟粉尘,进入空气中与水蒸气形成气溶胶,空气质量变差,增加雾霾天气污染贡献率,致使污染加重。据资料介绍,2014年10月12日上午8点多,沈洋镇长丰村玉米地内发生秸秆大面积燃烧,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空气。

2.2.2 破坏土壤生态平衡,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秸秆焚烧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2.2.3 引发火灾、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秸秆焚烧引发农村火灾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火势无法控制,烧毁大棚和房屋,造成财产损失。

3 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分析

3.1 机械化秸秆还田率不高

秸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转化为有机质。另一种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使其发酵,在半气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培肥地力。此种方法,由于现阶段实行家庭承包种植,多是小块经营,一家一户不想机械化秸秆还田,不方便,又要花钱,致使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较少,还田率不高。

3.2 直接牲畜食用、过腹还田率不高

2009年之前,台安秸秆自用量为总量的30%,过腹还田率更低。秸秆用于饲料收购价太低,把秸秆卖给那些养牛大户才几分钱一斤,对农民没有诱惑力。过腹还田是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但因农民习惯、技术、贮存场所所致,不愿意大量贮存。

3.3 制取沼气和培育食用菌用量不多

制沼气稻草秸秆是较好的材料。但就北方气候所致,实际应用较少,因而秸秆的使用量自然就少。培育食用菌只是一种配料,自然用的较少。

3.4 用作工业原料,技术可行,实应用性差

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不足,减少木材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但也有负的一面,比如用其制浆造纸,黑液很难处理,环保不过关,不许应用。

3.5 用于生物质发电,是一个朝阳产业,能有效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将秸秆直接焚烧或者将其与垃圾等混合焚烧发电,还可以汽化发电。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对解决污染物总量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以台安威化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的实例,说明如何解决台安及周边地区秸秆存量大、资源化利用问题。

辽宁台安威华2×18MW生物质发电项目,于2010年9月经辽宁省环保厅以辽环函[2010]514号文件批复,项目位于台安县经济开发区,项目一期工程1×18MW发电机组,配1台75t/h循环流化床燃秸秆锅炉及配套附属设施,一期实际总投资15090.68万元,环保投资565万元。于2016年3月通过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正式运行后,一天消耗秸秆600吨,皆是机械压制打捆的秸秆。锅炉年运行时数8000h,年可综合利用掉秸秆199800吨,灰渣由密闭罐车运至鞍山市须达复合肥厂(在同一开发区内)进行综合利用,避免了造成二次污染,发电6000度,同时公司还得到一定的发电补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秸秆存量大,采取焚烧等非资源化处置的现象,在入冬和开春季节屡见不鲜,采取只堵塞不开流的措施,导致禁烧工作收效不大,必须采取综合利用措施。何种措施施最为有效?经几种综合利用措施比较分析,台安威华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1×18MW发电机组运行以来的实践证明,生物质发电不仅能消耗大量秸秆,而且能节减排,消除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所以说,秸秆发电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郎兴华,汪林.辽宁台安威华2×18MW生物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R].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9:1-2.

[2]李晓奇.辽宁台安威华2×18MW生物质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R].台安威华生物发电有限公司,2016,2:4.

秸秆焚烧的原因篇8

近年来,人们对秸秆处理方式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田间大量焚烧,这种现象在我国东北部地区尤为突出,不仅污染大气环境、损害人身健康,而且妨碍社会秩序、影响公共安全,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与重视。在应对秸秆焚烧问题上,政府责无旁贷,既应充分发挥禁止焚烧的“管理者”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引导利用的“服务者”角色,从而真正在多措并举中服务群众,在履职尽责中转变职能。

一、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

其一,污染空气环境,损害身体健康。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烟尘,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损害,可吸入颗粒也直接通过呼吸危害人身健康。

其二,破坏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质量。农户普遍存在这一误区,即田间焚烧秸秆省时省事,同时也能起到追肥作用。事实上,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仅能利用所含钾的40%,其余氮、磷、有机质和热能则全部损失。且秸秆焚烧时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会大量损耗,造成土壤板结,严重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不利于农作物的再生长。

其三,影响公共安全,带来生命财产隐患。由于秸秆焚烧为农户自发行为,因此燃烧后极易引燃周围易燃物,且缺乏扑救措施和力量,给周边村庄、电压设备、人身安全等带来重大隐患。燃烧秸秆形成大量的烟雾,使能见度大大降低,严重干扰了道路交通和航空航运的畅通安全。

二、秸秆焚烧现象产生的原因

由于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应用范围不够广,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出现重化肥轻有机肥、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的倾向,加之缺少必要的政策引导,因此近年来秸秆焚烧有愈演愈烈趋势。

从经济角度分析,大气资源的共享性诱发农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支配;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逐渐退出饲料、燃料等传统功用范畴,较高的秸秆处置成本和较低的秸秆应用回报,使作为理性经纪人的农民从机会成本角度出发选择以焚烧方式处理秸秆;秸秆环保利用技术成本过高、推广不够、市场较窄,且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也无法充分调动相关企业的规模化回收利用的积极性。

从社会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大都是一家一户零散经营,分散式焚烧自由度高,缺少统一统筹的规范管理平台;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自由迁移,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农忙时留守的妇女、老人较难将秸秆打捆搬运离田,就地焚烧在所难免。

从管理角度分析,当前管理主体单薄,机制上表现为权力单向运动、缺失互动,尚未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互动管理;管理方式单一,理念上体现为管制性,着力点更多体现在“堵”和“禁”上,而秸秆如何处置、如何利用“疏”的力度仍然薄弱,因此容易导致政策失灵。

三、秸秆焚烧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现状

在处置秸秆焚烧问题上,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应对,努力作为,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文规定,焚烧麦秸是违法行为,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多次联合下发《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通知,从法律法规层面进行有效保障。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全国秸秆焚烧情况实施在线监控,将收集到的有关焚烧火点数、焚烧时问、焚烧经纬度、火区影响范围等信息及时通报,从技术层面进行有力监督。先后出台鼓励循环农业发展和秸秆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补贴激励政策,包括对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消耗秸秆提供专项财政补贴,对使用秸秆生产电力、热力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等,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严禁焚烧秸秆的具体工作意见和办法,开展包挂、巡逻、宣传等多项工作措施,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处罚监管不力的各级责任人。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第一,预案不足。无论是立法禁止还是事后处置,都着眼于秋收秋忙这一特定时间段,都聚焦于“禁烧”这一目的,未能从源头考虑进行提前干预、事前预防,未能作为一项长效工作进行推进,也未能让农民形成“不愿烧”这一共识。

第二,投入不足。秸秆来源遍布全国农区,却缺乏普惠性的扶持政策;在秸秆环保利用方面,没能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科技攻关,找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少二次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与途径;在财政补贴方面,补贴数额和农民处理秸秆成本存在差距,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

第三,服务不足。在支持农民机械化收割方面,没能充分解决收割机因功率不够机械收割留茬较高、秸秆运输不便等问题,秸秆收储运、终端产品应用等依然是薄弱环节,不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少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合作,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未能协调配合,没能真正在农民、企业之间搭建秸秆回收利用的商业合作新平台。

第四,宣传不足。偏重警示性宣传,缺少环保宣传、科技宣传和补贴政策宣传,未能充分将秸秆禁烧上升为农民普遍认可的自律意识和公德理念。

四、秸秆焚烧中强化政府职能的建议

秸秆禁烧和回收利用需要农户、企业的支持参与。但无论是秸秆饲料、秸秆还田、工业原料,如仅凭一家一户这种分散种植模式和企业自发自觉行为,都很难形成秸秆回收、开发、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因此,政府的积极介入和积极作为必不可少。在秸秆处置工作中,政府要克服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微观控制走向宏观调控。应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充分运用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手段,组织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疏堵结合,真正由“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更加有效方式。

1、强化激励措施,出台和完善有关秸秆利用的优惠政策

激励机制重在以利益引导为价值导向,在尊重农民、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应提供相应财政资金,通过与利益相关方签订契约合同的方式实现协同治理。一方面,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突出产业化带动,对相关生物质发电企业、秸秆收购企业,加以培育、扶持,实施税收等优惠,并协助市场推广和拓展。另一方面,加大秸秆禁烧补贴、秸秆青贮补贴、秸秆沼气菌种费补贴、秸秆反应堆技术补贴等方面的实施力度,将秸秆还田、打捆、青贮等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并加大对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补贴力度,真正调动农民主体正确处置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2、强化合作机制,构建处置利用秸秆的有效平台

政府应与相关企业充分合作,努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针对不同农作物秸秆特质,通过组织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科技攻关,找出低成本、高效率和少二次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与途径,变废为宝。要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加强农民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土地集约化经营,着力解决农民土地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为秸秆规模化回收利用提供可操作空间。

3、强化管理监督,建立秸秆禁烧的工作网络

各级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都要建立相应的秸秆禁烧工作组织,农林、农机、环保、交通、公安消防等各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形成秸秆禁烧和加强综合利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明确职责、突出问责,一层一层传递压力、一级一级落实责任,特别是充分发挥乡镇、村等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快速反应、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要构建预警机制,把秸秆禁烧工作提前纳入工作计划进行统筹考虑,加强农忙收割期间的田间巡逻工作,真正做到发现在早、预防在先、处置在小。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把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细化纳入到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

4、强化宣传培训,营造秸秆禁烧工作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范文 下一篇:铁路运输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