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范文

时间:2023-10-27 22:59:27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感到所患疾病难以治愈,而产生自卑、被遗忘的感觉,进而情绪抑郁,意志消沉而影响治疗,所以必须对其实施以良好的心理干预和优质的基础护理,下面谈一下自己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护理策略。1 对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

1.1 利用良好的首因效应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安全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应用,配合以微笑服务,体贴的照顾、温暖的语言,让患者在和谐、信赖的心理状态下恢复;

1.2 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知识的教育,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制定长期的护理计划,使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2 优质基础护理策略

2.1 要注重患者的卫生保健,对其病室应定期进行彻底清理,患者的皮肤、足部、手部、口腔等每日都应进行整洁。

2.2 维持患者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其康复。

2.3 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饮食,在用餐之前应先洗手,可应用枕头等物帮助托住患者的背部,用餐时应注意调节好姿势,也可使用侧卧位的进行饮食。

2.4 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取,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既保证有充分的营养,又要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类的疾病发生。

2.5 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定期进行清理,并应保障患者的各项安全,调整好患者床护栏的高度,以保护患者的安全。根据患者的日常习惯辅助其进行护理工作,患者的各项用品应整理好放置规定的位置,方便应用。3 护理策略

3.1 预防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或体质虚弱的病人,痰液不容易咳出,可引起肺部感染,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应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做深呼吸或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者可以行雾化吸入。

3.2 预防尿路感染 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并发尿储留或尿失禁,导致泌尿系感染。在护理过程中,排尿时按压下腹部帮助排尿及减少残余尿,可进行下腹部热敷法、按摩法等,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从而减少尿路感染。

3.3 预防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运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用力排便容易造成脑血管疾病,所以应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排便时按摩下腹部,或口服缓泻剂以防便秘的发生。

3.4 预防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经久不改变,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皮肤营养不良而形成,局部护理可用15%红花酒精按摩受压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消瘦的患者局部可垫棉圈、气垫,有条件者可睡气热床。如患者不能进行活动,需绝对卧床,应对其进行定期翻身、按摩等护理措施,并对其的受压皮肤处进行观察,出现问题给予解决。

3.5 预防足下垂 可用外物进行托垫,以让其肢体保持一个舒服的,如在冬季应进行足部的保暖工作,并注意不可让其受到压迫,患者还应进行下肢的锻炼,可让患者自行或患者家属帮助其进行关节的锻炼,避免其关节出现僵直等并发症。

3.6 避免患者的膝关节出现畸形的并发症 在患者的膝关节之下放置一个舒适的垫子,以保护患者的膝关节。4 长期卧床患者护理策略

4.1 患者平卧时,在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关节外展、外旋。

4.2 偏瘫病人健侧卧时:在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4.3 偏瘫病人患侧卧时: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4.4 患者半坐位时:两臂离开躯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垫子,防止肩关节内收畸形。5 促进患者功能训练策略

为了防止患者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运动是保证康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重要条件。

5.1 被动运动方法适合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进行床上被动操的锻练方法,通过对各关节(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下肢:髓、膝、踝、趾各关节)、各方向的活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缓慢,手法宜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5.2 主动运动方法: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的部位都要保持主动活动,进行锻练。因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有效方法。6 必须重视的几个要点

6.1 口腔护理的重要作用 患者因为需要长期卧床,其口腔中会有很多的细菌,故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6.2 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 患者应每日都进行口腔的清洗,如患者为卧床,更应保证其的口腔护理,要保证如下几项原则。①患者在进行刷牙之后还要进行漱口,对其的咽部进行有效的冲洗,以有效控制细菌。刷牙和漱口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疾病。②在漱口后还应对其牙齿上的残留物进行清理。③严重疾病的患者或患者有吞咽的障碍时,应在饮食之后进行漱口,以进行口腔护理。④进行卧床休养的患者在饮食之后一定要进行漱口的口腔护理工作。

6.3 患者二便失禁时,应对其各项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其发生失禁的具体原因、发生的时间等进行总结,以做出合理的护理措施。①如患者为清醒状态,可让其对自身的大小便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根据其的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员应进行主动服务,从而帮助患者恢复。②对于痴呆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在床上或内裤中的会放置吸水垫子或成人纸尿裤,并要及时更换纸尿裤,以防止时间过长对其产生刺激,从而出现感染。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篇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ference on the recovery of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Method:178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them equally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devity of the patients ID,8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ferences in addition to regular nursing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regular treatment and nursing monitoring,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nursing care of the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physical function,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function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Long-term bedridden; Body function recovery;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ference

医院住院患者中,长期卧床的患者很多,尤其是在ICU、C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及各专科重症监护室[1]。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同时,伴有各个器官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频率高[2-3]。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渐来临,老年人医疗、保健、护理等问题凸显,与年龄相关疾病年患病率渐增,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也逐年增多[4]。长期卧床患者丧失自主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生命质量基本为零并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负担[5]。由于人的老化、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原则首先采取“维持基础生活护理和预防并发症”为主要目的,重点是要解决患者的心理、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等[6]。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只要对其制定周密的系统化护理干预,严格执行护理措施,就能有效减轻他们的痛苦,增强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7]。本研究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住院长期卧床患者178例,本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其中观察组男51例、女38例,年龄40~73岁,平均(61.25±12.42)岁;卧床时间20~38 d,平均(27.8±2.5)d;对照组男49例、女40例,年龄42~75岁,平均(62.17±13.09)岁;卧床时间22~40 d,平均(27.1±2.2)d。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无感觉性失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方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2)加强翻身,更换不同体位;(3)大小便护理,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保持胃肠功能;(4)安全护理,防跌倒、坠床、烫伤、损伤(感觉障碍);(5)心理护理―抑郁,关爱患者,亲人陪伴―亲情是最大的支持;(6)饮食护理:按需要量给予营养支持,补充机体生理需要的热量;(7)协助给予口腔护理、健康指导,病情稳定后给予常规功能锻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1)支持性心理干预:由知识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患者照顾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对于掌握欠佳者给予个性化的讲解,结合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及面临的具体问题详细的解释。患者长期卧床,突出的心理表现是恐惧、焦虑、悲观、孤独、压抑。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告知其疾病常识,并传授健康知识,用心与患者沟通,缓解其心理障碍[8]。启发患者接受现实,面对现实,认识自己有利的方面,劝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人生,面对疾病,并介绍其他住院患者战胜疾病的实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与疾病抗争。对照顾者给予充分的信任、理解与支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所处环境,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每周组织一次交流会,谈谈照顾者在陪护期间睡眠不足,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增加等所导致各种身心不适感。解释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机体的影响,指导照顾者每天进行放松训练[9]。并加强与患者家属人员的沟通,争取家属的配合,鼓励家属经常探视、关心,以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10]。(2)皮肤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常规进行Braden压疮评分,皮肤极高危患者对患者进行Braden压疮评分1次/d,高危患者进行Braden压疮评分1次/d,轻中度危险患者进行Braden压疮评分1次/周,根据患者皮肤压疮评分的情况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病床单清洁、平整、干燥。长期卧床患者机体功能及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皮肤营养和弹性也逐渐降低,极易发生褥疮,老年患者皮肤胶原纤维萎缩,弹性降低,对外界的敏感性减弱。用温水为患者擦洗皮肤1~2次/d,擦洗完后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局部受压,在患者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垫、气垫、水褥等,还可使用羊皮垫,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翻身,以改善受压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即可预防肺部感染,又可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利于静脉回流,以杜绝褥疮的发生。(3)卧床体位护理干预:一般患者的体位应变换2 h/次,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间隔时间可延长。第一是仰卧位: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膝关节下方垫1个枕头,防止膝关节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1沙袋,防止髋关节伸展、外旋。第二是患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外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第三是坐位训练:早期生命体征稳定者应尽早使患者坐起,这样可防止肺内感染,改善心肺功能。坐起时间以增加5~10 min/次为宜,坐位时给予患侧支撑。第四是被动运动:缓慢而持续的牵伸痉挛肌,不断地给予按摩,让患者身心放松,反复进行,使痉挛暂时得以缓解。第五是主动运动:引导患者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主动性活动,既抑制了异常的姿势反应,又使肢体的痉挛得以缓解。指导患者进行桥式运动、手膝四点站立、跪立位、坐位的训练,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减轻痉挛程度[11]。(4)功能锻炼干预:给患者四肢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2~3次/d,通过充气与放气的过程使得人体血管和肌肉扩张和伸缩,用压力按摩血管和肌肉,能有效的加速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肢体静脉窦的血液向心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5)日常生活训练:随着患者病情好转,经日常生活的训练,使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逐步扩大:①让患者在床上学习如何来回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至起床、上下床;②拐杖平衡练习: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③自我护理训练: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等;个人体表修饰、梳头;上厕所或使用便器,大小便自我处理;就餐、穿、脱衣服等。

1.3 评价标准 (1)采用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分[12]。(2)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13]。(3)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总分计为100分,包括上肢功能33项,计66分,下肢功能17项,计34分。分值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总分计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14]。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SPS 17.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有差异者采用LSD两两比较),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自理能力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显著地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日常生活中,由于生病或受伤,患者遵医嘱或者由于患者角色强化以及家属的心理,患者自然地就会被安排或自我安排卧床休息[15]。长期卧床多患有中风、偏瘫、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将导致患者生活满意度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还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对病情的恢复具有不利的影响。长期卧床的不良反应已经得到广泛认识、研究,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长期卧床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的下降,尤其是经过系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地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障碍。

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功能锻炼等,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所致的不良后果。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的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缩短卧床时间。本研究中经过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ADL-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说明经系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改善,与杨凤玲等[18]研究报道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长期卧床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肌力的恢复速度和避免肌肉萎缩情况的发生是一致的。

本研究通过对长期卧床患者制定周密的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计划,严格执行护理措施,采取支持性心理干预、皮肤护理干预、卧床体位护理干预、功能锻炼干预,有效减轻他们的痛苦,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系统化护理干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产生良性发展趋势,明显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篇3

1 中医分型及辨证施护

肾小球肾炎分急性和慢性肾炎。急性肾炎(阳水)多属表实证,包括风水型和湿热型两种;慢性肾炎(阴水)多属里虚证,包括阴虚型、阴阳俱虚型和肝肾阴虚型三种。

肾炎疾病病程较长,因而科学的护理是治疗的基础,在辨证施护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一般护理:保持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嘱患者卧床休息,少活动,可降低体内新陈代谢产物,减少肾脏负担,对严重水肿、高血压和尿毒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有胸腹水者可采取半卧位并抬高下肢,以减少浮肿。

(2)饮食护理:饮食上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每天每公斤体重30~35卡,鼓励患者多进易消化高维生素食物,宜补充生物效价高的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类和瘦肉,对肾功能减退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即每天每公斤体重0.5~0.8克,要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量3克/天,严重水肿者饮水量也应相应减少,阳水病人应忌煎炸燥热之品及烟酒辛辣食物,脾胃阴虚湿浊中阻者几忌生冷之品,对胃纳不佳者应调节饮食增进食欲。

(3)口腔护理:对于阳水病人因肾脏机能障碍,体内氮质及其代谢产物潴留,刺激腐蚀口腔黏膜,常有口腔黏膜溃疡及症状,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创面敷金黄消炎散,以控制口腔感染。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对阳水患者因皮肤代谢异常,出现皮肤搔痒,要用温水擦洗,对严重水肿长期卧床的患者,每天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发生褥疮。

(5)情志护理:患者病情重,并时有反复,往往表现为忧虑、悲观失望,祖国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是疾病发生和加重的主要原因,为了使患者消除忧虑,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必须加强心理的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

(6)病情观察:对于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护士必须熟悉病情,仔细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浮肿部位、程度,浮肿严重患者记录24小时出入量,若有胸腹水者,可见胸闷、纳差、气促等症,还要观察病的改变,注意尿的颜色及量,此外,病人晚期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除一般护理外,应密切观察血压及神态的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心悸不能平卧,给予半卧位,并立即吸氧,如病人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要设专护并加床挡,以防坠床。

(7)药物治疗的护理:中药汤剂在饭前或饭后1小时温服,伴恶心呕吐者,汤药可浓煎,采取少量多次进服法。应用利尿剂时应及时检查血钾,用中药保留灌肠时,取低压徐徐灌入,有腹水的患者灌肠液应少与100ml,温度39~40摄氏度,灌肠后垫起臀部,卧床休息,保持20~30分钟,以利于药物的发挥。

2 体会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篇4

【关键词】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06-02

压疮的发生可能影响康复,还可能因疼痛和感染使病情加重而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导致病人过早死亡。长期卧床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压疮,主要因为长期卧床造成的压力变大,浸渍增加,摩擦力加大,从而对皮肤产生的坏死性缺血损伤[1]。具体临床特征如下:由衷皮向下扩张,可深入皮下到达深层组织,边缘变硬且较干燥,主要的轮廓为火山口形状或不规则圆形,可为多个部分,影响引流效果[2];一般溃疡床处有灰白色的肉芽组织,若产生继发感染则会由此分泌恶臭、脓性物质,进而成为骨膜炎,肌腱炎等[3]。影响关节功能,破坏骨质。一般长期卧床局部组织承受压力过大,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营养不良易产生压疮[4]。压疮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同时若产生继发感染可能危害患者的生命。因此应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预防压疮。

1资料与方法

1.1抽样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岁以上,预计住院时间大于5天(保证至少评估两次),每天绝对卧床时间大于22小时,患者本人或家属(患者无意识时)同意接受评估;医疗护理资料记录完整。

剔除标准:病情不允许进行皮肤评估如皮肤病、烧伤等,相关医疗护理记录缺失严重。

1.2 数据收集

收集2010年12月一2011年6月的59例我院长期卧床惠者的护理资料,设为基础组;27例男患,32例女患,年龄均值为47.31岁。2011年12月一2012年6月53例我院长期卧床患者,设为干预组。24例男患,29例女患,年龄均值为45.83岁。

1.3方法

基础组采用临床基础护理,若患者出现压疮,及时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采用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

1.4统计数据

用(%)表示计量数据,实施x2检验。P

2结果

干预组1例患者出现压疮,压疮发生比例为1.89%,其他患者的皮肤状况均良好;基础组5例患者出现压疮,压疮发生比例为8.47%,对症处理后情况改善。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压疮发生比例有显著性的差异(P

3讨论

3.1护理干预方法

3.1.1改变

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发生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定时更换卧位,使组织活力得以保存。长期卧床患者每2h翻身一次,左右交替进行患者平卧位时抬高床头不超过30°,为患者翻身时动作宜轻柔 禁止拖拉拽等。

3.1.2预防用具

在卧床患者压疮易发部位分别用软垫,静态的支撑表面(一般的床垫以及在其表面填充空气、水、泡沫的床垫),动态的支撑表面(如压力可变的床垫,液化床垫等)。间歇性解除压力达到预防压疮发生的目的。应用气垫床或海绵垫使支撑体重的面积宽而均匀,不使用圆形气圈,也不能按摩发红的皮肤,因为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皮肤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 会自动褪色,不会形成压疮。如果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程度。过多按摩还可出现脉搏增加,静脉含氧量降低,皮肤湿度降低等问题。

3.1.3饮食评估、指导

有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因素。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饮食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饮食既往史和目前的口服或营养支持。饮食既往史包括最近一段时间的饮食摄取量食物种类、食物偏好、食物不耐受等。评估时若发现患者饮食摄入量低于常规需要量的就表明具有高发营养不良的危险,及时将信息告知医生或营养师以便采取个性化的营养干预。从而达到减少压疮发生的概率。

护理人员应积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鼓励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做到少量多餐,食物可以是半流质 糊状或软饭也可以是菜汁果汁豆制品等其它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必要时根据医嘱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补充白蛋白、复方氨基酸、新鲜血浆等治疗。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以采用从鼻饲管供给饮食。提高老年患者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3.1.4皮肤护理

避免大小便刺激,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肤浸渍后在受到摩擦力和剪切力时更易受到伤害而导致压疮发生。对小便失禁的患者可以遵医嘱留置导尿,保护会位皮肤同时应做好尿道口周围的护理。 对大便失禁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家属在其每次大便后及时清理干净,用软毛巾擦干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必须保持床铺平整,整洁、干燥、无渣屑。床单及被服污染或潮湿要及时更换,避免对皮肤的不良刺激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完整。

3.1.5药物使用

在患者皮肤受压部位及可能发生压疮的皮肤区域喷赛肤润3-4次/d,用指腹轻柔地按摩或者用安普贴透明敷贴贴在皮肤受压迫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3.1.6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如何减少压力、 摩擦力、剪切力等可以诱发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护理人员也可以组织患者家属浏览压疮的各种图片及参加相应的压疮专题讲座。加强患者家属对压疮的认识,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3.1.7心理护理

因患者长期卧床,易产生低落情绪。护理人员应通过心理护理 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护士要以良好的职业修养,尊重理解关怀患者,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争取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给予足够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达到预防压疮发生的目的。

3.1.5其它

护理人员对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重要作用。护士是压疮预防和处理的主导者,护士的相关知识将会影响压疮的发生率、现患率。因此强化护理人员对患者压疮的认识提高预防压疮的意识,使护理重点转移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管理者对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重要作用,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是预防压疮的有力保障。医院从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层层监控,使管理者与护士共同参与到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护理工作中。从而有效地达到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

4小结

压疮的预防是一项持续的、不断完善的服务过程。 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并且用于预防的医疗费用远远低于发生压疮后的治疗费用。因此做好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工作极其重要。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及早发现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不断完善压疮的预防工作,降低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促进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同时减轻医疗社会机构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佛敏,邵小平,钱玲英.交接卡在预防骨科牵引病人压疮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11):2958―2959

[2] JensenJS,Tondevold E,Sonne--Holms.Stable troehanlerie ractures,Aeomparative analysis offour methodsofintemal tixation[J].eta OrthopScand.2000,51(5):811-816

[3] 张用螭,李艳,唐光英等.压疮分类管理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6.21(11):18―19

[4] 王虹,陈红宇,杜敏华等.实施难免褥疮申报制度加强三级监控[J]实用护理杂志.2008,19(8):44―45.

作者简介: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篇5

【关键词】水袋;褥疮;实验研究;护理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35-02

褥疮是皮肤组织长时间处于持续压迫状态形成的。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是因神经营养功能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一种软组织坏死现象,是长期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病人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时间过长不注意翻身和护理骨突部位很容易就发生褥疮,由此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护理长时间卧床休息且易发生褥疮的骨折病人成为我们护理中的重点。临床中预防褥疮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定期翻身,使用气垫床。但气垫床舒适度差,病人不愿意配合。自2010年我科开始使用水袋预防褥疮,舒适度高,灵活度大,取得了护理计划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骨折需卧床休息的病人100例,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24例,女26,其中下肢骨折43例,脊柱骨折3例,骨盆骨折4例,平均年龄45岁,平均卧床时间14天;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其中下肢骨折40例,脊柱骨折5例,骨盆骨折5例,平均年龄43岁,平均卧床时间13天。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方法

2.1 分组方法: 将100例卧床病人按住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气垫床组)50例,实验组(水袋组)50例,都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时间都为两周。

2.2 对照组病人给予气垫床预防褥疮,给以常规护理措施。

2.3 实验组病人给予水袋预防褥疮。

方法一:将一次性乳胶手套装水大约至2/3满就行,水一定不能太多,易被压爆。水也不能太少,起不到支撑的作用。在手套颈部打上死结,一定要系紧避免水外渗。方法二:市面上也能买到水袋,将准备好的水袋分别由两个或者三个一起用毛巾或者中单包裹严密,做成大小不等的水袋垫子,将其放在骨突两侧。同时为了满足病人的舒适度,可以将准备好的水袋加热到成人体舒适的水温,放在骨突部位两侧,同时也应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天气情况和室内温度等来调整水袋的温度,如果水袋的温度太高很容易把病人烫伤,而太凉则起不到促进局部组织的血运循环的作用,并且还有可能将病人的褥疮加重的后果。

2.4 效果评价:按照褥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两组病人褥疮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病人使用两种方法的舒适感体验,以0~10级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

2.5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以P

3 结果

4 讨论

4.1 骨科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的原因及机理:长期卧床患者体力极度虚弱、气血亏虚,又因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气血运行失畅,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骨折卧床病人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褥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原发疾病未经良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加重病情,延缓病程,严重者可一起败血症。褥疮好发于受压且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以及皮肤皱褶处,同时与卧位有着密切关系。褥疮发生的原因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局部潮湿或者排泄物刺激、全身营养不良或者水肿、感觉与运动障碍或者受限制病情、医疗护理措施的使用不当和护理过程中的不正规操作和翻身过程中用力过大造成皮肤破溃等等有关。都是造成卧床的骨科病人发生褥疮的原因。

4.2 基础护理:随时保持患者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伤口渗液、渗血者应该及时跟换敷料。保持衣物干燥,保持气垫床气体的饱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应尽量使患者全身放松,减小心里压力,除患侧肢体制动外,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自动水平移动更换,增加肌力恢复,指导家属每隔1h~2h为病人做背部按摩30分钟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3 水袋及气垫床对预防褥疮的作用及护理: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水袋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发生褥疮的作用效果中与使用气垫床的效果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水袋预防褥疮仍应注意加强观察护理。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各种骨骼牵引、石膏托固定、夹板固定的病人只能处于平卧位,故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等处,每两小时更换一次部位,将骨突出处悬空。在肢体与肢体之间的骨突也应高度重视,需要用水袋垫在其肢体的骨突部位两侧,以防褥疮的发生。大的水袋能代替软枕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的血运情况外,还应注意水袋的质量,随时注意水袋有无渗漏现象或者其他的问题,防止水袋内的水流出影响病人的病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而气垫床对有些部位不能够提供更好的空隙空间,加上气垫床的材质是由防水性的材料制成,使用时特别是体虚或者肥胖患者长时间卧躺后容易出汗,由于气垫床的透气性较差而使汗液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除,引起并发症的可能,同时也间接性的增加了护理时间和难度,使有的骨折病人的伤口、小关节或者石膏部位的皮肤组织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护理。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褥疮的作用中与使用水袋组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作用相似。但对照组病人对使用气垫床的舒适感体验与实验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 小结

综合来讲褥疮的好发部位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营养不良、感觉与运动障碍、医源性有关。水袋灵活性大,自制水袋小巧,使用起来灵活性大,随着而变化,适用于各种骨折长时间卧床病人的不同部位,使组织皮肤能得到更好的空隙,促进组织血液循环加快、减少局部组织持续长期受压造成的缺血、缺氧、坏死现象,改善了骨科卧床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皮肤长时间的受压,消耗大量的营养而引起软组织皮肤坏死溃烂,大大改善了护理的工作量和护理质量,适合于各种长时间卧床的骨折病人,患者感到舒适,愿意接受,患者易于配合等优点,适合各层次医院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明贤, 刘从凤, 尚星敏, 等. 汶川地震伤员并发症的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J ] .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 32( 1) : 77 78

[2] 张长惠. 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褥疮[ J ] .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6, 15( 5) : 202

作者单位:610000 四川康骨医院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篇6

【关键词】水袋;褥疮;实验研究;护理

褥疮是皮肤组织长时间处于持续压迫状态形成的。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是因神经营养功能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一种软组织坏死现象,是长期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病人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时间过长不注意翻身和护理骨突部位很容易就发生褥疮,由此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护理长时间卧床休息且易发生褥疮的骨折病人成为我们护理中的重点。临床中预防褥疮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定期翻身,使用气垫床。但气垫床舒适度差,病人不愿意配合。自2010年我科开始使用水袋预防褥疮,舒适度高,灵活度大,取得了护理计划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骨折需卧床休息的病人100例,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24例,女26,其中下肢骨折43例,脊柱骨折3例,骨盆骨折4例,平均年龄45岁,平均卧床时间14天;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其中下肢骨折40例,脊柱骨折5例,骨盆骨折5例,平均年龄43岁,平均卧床时间13天。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方法

2.1分组方法: 将100例卧床病人按住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气垫床组)50例,实验组(水袋组)50例,都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时间都为两周。

2.2对照组病人给予气垫床预防褥疮,给以常规护理措施。

2.3实验组病人给予水袋预防褥疮。

方法一:将一次性乳胶手套装水大约至2/3满就行,水一定不能太多,易被压爆。水也不能太少,起不到支撑的作用。在手套颈部打上死结,一定要系紧避免水外渗。方法二:市面上也能买到水袋,将准备好的水袋分别由两个或者三个一起用毛巾或者中单包裹严密,做成大小不等的水袋垫子,将其放在骨突两侧。同时为了满足病人的舒适度,可以将准备好的水袋加热到成人体舒适的水温,放在骨突部位两侧,同时也应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天气情况和室内温度等来调整水袋的温度,如果水袋的温度太高很容易把病人烫伤,而太凉则起不到促进局部组织的血运循环的作用,并且还有可能将病人的褥疮加重的后果。

2.4效果评价:按照褥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两组病人褥疮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病人使用两种方法的舒适感体验,以010级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

2.5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以P

3结果

表1两组病人褥疮发生率及舒适感测评结果(n=100)

4讨论

4.1骨科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的原因及机理:长期卧床患者体力极度虚弱、气血亏虚,又因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气血运行失畅,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骨折卧床病人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褥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原发疾病未经良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加重病情,延缓病程,严重者可一起败血症。褥疮好发于受压且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以及皮肤皱褶处,同时与卧位有着密切关系。褥疮发生的原因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局部潮湿或者排泄物刺激、全身营养不良或者水肿、感觉与运动障碍或者受限制病情、医疗护理措施的使用不当和护理过程中的不正规操作和翻身过程中用力过大造成皮肤破溃等等有关。都是造成卧床的骨科病人发生褥疮的原因。

4.2基础护理:随时保持患者床单元清洁、干燥、平整,伤口渗液、渗血者应该及时跟换敷料。保持衣物干燥,保持气垫床气体的饱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应尽量使患者全身放松,减小心里压力,除患侧肢体制动外,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自动水平移动更换体位,增加肌力恢复,指导家属每隔1h2h为病人做背部按摩30分钟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3水袋及气垫床对预防褥疮的作用及护理: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水袋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发生褥疮的作用效果中与使用气垫床的效果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水袋预防褥疮仍应注意加强观察护理。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各种骨骼牵引、石膏托固定、夹板固定的病人只能处于平卧位,故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等处,每两小时更换一次部位,将骨突出处悬空。在肢体与肢体之间的骨突也应高度重视,需要用水袋垫在其肢体的骨突部位两侧,以防褥疮的发生。大的水袋能代替软枕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的血运情况外,还应注意水袋的质量,随时注意水袋有无渗漏现象或者其他的问题,防止水袋内的水流出影响病人的病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而气垫床对有些部位不能够提供更好的空隙空间,加上气垫床的材质是由防水性的材料制成,使用时特别是体虚或者肥胖患者长时间卧躺后容易出汗,由于气垫床的透气性较差而使汗液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除,引起并发症的可能,同时也间接性的增加了护理时间和难度,使有的骨折病人的伤口、小关节或者石膏部位的皮肤组织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护理。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褥疮的作用中与使用水袋组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作用相似。但对照组病人对使用气垫床的舒适感体验与实验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小结

综合来讲褥疮的好发部位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营养不良、感觉与运动障碍、医源性有关。水袋灵活性大,自制水袋小巧,使用起来灵活性大,随着体位而变化,适用于各种骨折长时间卧床病人的不同部位,使组织皮肤能得到更好的空隙,促进组织血液循环加快、减少局部组织持续长期受压造成的缺血、缺氧、坏死现象,改善了骨科卧床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皮肤长时间的受压,消耗大量的营养而引起软组织皮肤坏死溃烂,大大改善了护理的工作量和护理质量,适合于各种长时间卧床的骨折病人,患者感到舒适,愿意接受,患者易于配合等优点,适合各层次医院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明贤, 刘从凤, 尚星敏, 等. 汶川地震伤员并发症的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J ] .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 32( 1) : 77 78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篇7

关键词 气胸 ;并发症;护理

胸膜腔是不含有气体的潜在性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pneumothorax)。根据脏层胸膜破口以及胸膜腔内压力的情况,自发性气胸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闭合性(单纯性)气胸、开放性(交通性)气胸、张力性(高压性)气胸。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24例,针对24患者的术前护理、术后护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24例,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5岁,闭合性(单纯性)气胸患者16例,开放性(交通性)气胸患者6例,张力性(高压性)气胸患者2例。

2 结果 22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后治愈好转,2例转院治疗。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自发性气胸的病人由于临床出现疼痛等症状,患者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心理,尽量陪伴在病人身边,尤其对呼吸危重的病人,告知病人有关疾病知识及相关的治疗方案,耐心讲解分析疼痛产生的原因,消除病人对治疗的抵触情绪,增加病人的信心,使病人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可以用情绪疏导的方式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散注意力。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家属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做宣讲教育宣传以往该病的成功案例,消除患者顾虑,抵触治疗的情绪,树立其信心[1] 。教会患者自我解压技巧如多听轻音乐、看书等。

3.2生活护理 发生气胸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禁止剧烈运动、排便过度用力、剧烈咳痰等,防止气道压力陡然增高导致肺与胸膜破裂,注意调节患者三餐饮食,患者饮食主要以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多食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竹笋,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维持自身机体的正氮平衡,保持排便顺畅,避免便秘发生,如有便秘者应给予缓泻剂。

3.3 病情观察护理 患者病情轻重主要原因在于气体进入胸腔的速度的快慢与否、肺萎缩的程度、肺部的基础疾病及并发症,临床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患侧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程度。密切观测患者呼吸频率的变化及呼吸困难的程度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状况。观察有无严重呼吸循环障碍的表现。控制患者吸氧氧流量3~5L/min,若有纵隔气肿,可给予高浓度吸氧。如基础病变为COPD者,可采用低流量吸氧,2~3L|min。急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如肺压缩70mmHg,可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胸腔内压的活动。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卧床休息期间,每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一次。

3.4对症处理 气胸病人出现胸痛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医务人员协助病人变换,采取舒适卧位,呼吸困难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咳、镇痛药物,对患者做好心理辅导,叮嘱患者自我放松,不要紧张。

3.5用药护理 病人疼痛剧烈时,按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缓解病人疼痛症状,临床用药后及时询问患者药物止痛疗效并记录,观察是否有毒副作用的症征象出现,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取得有效处理。有胸腔引流的病人,肺功能复张后可出现胸痛症状,必要情况下可使用镇静剂,并且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以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2] 。

4 并发症护理 肺炎、肺脓肿等可并发脓气胸,也可因胸腔穿刺或肋间引流所致,病情多危重,常有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在积极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及时引流,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大多数患者气体量少,多无明显症状,部分颈部可因皮下积气而变粗。气体积聚在纵隔间隙可压迫纵隔大血管,出现干咳、呼吸困难、呕吐及胸骨后疼痛,并向双肩及双臂放射。吸入浓度较高的氧气有利于纵隔气肿的吸收。复张性肺水肿:立即半坐卧位休息,尽量使双下肢下垂,高浓度吸氧6~8L/min,必要时湿化液中可加酒精。观察血流动力学,调整输液量,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强心药、利尿剂、激素类药物等。常合并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等,或由于食管穿孔至胸腔,需紧急行胸腔引流排脓排气,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及量,做好详细记录,注意病人体温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确保胸腔引流顺畅,并给予控制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3]。

5 讨论 气胸大部分可治愈,但复发率较高,约5%~30%,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剧烈咳嗽;确保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以防止病情复发;一旦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到医院救治。

参考文献

[1] 叶秋颖.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04): 2242.

[2] 卢秀香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 [J] .医药前沿. 2014,10: 324-324,325.

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篇8

【关键词】 穴位按摩;足下垂;长期卧床;机械通气

ICU机械通气患者由于病情较重且病程长,体质虚弱,身上除呼吸机管路外其它引流管路多,如尿管、胃管、各种微量泵、输液泵等泵入管路等,多需长期卧床休息。机械通气患者中神志不清者,不能自主进行肢体活动,而神志清醒者,思想顾虑多,多又不敢动。长期卧床,下肢运动少,大小关节僵直废用,加上基础疾病的病理作用,足下垂成为其常见并发症。为病人病情好转撤机下床活动时埋下隐患,影响后期康复,因此预防足下垂成为ICU护理工作的重点,而穴位按摩对足下垂的预防及治疗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ICU以中医传统经络理论为依据,对ICU长期卧床的机械通气患者足下垂的预防及治疗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取得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ICU的机械通气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5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穴位按摩组。常规组29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在31-72

岁之间,平均年龄49岁;平均病程1.5个月。穴位按摩组2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在28-67岁之间,平均年龄42岁;平均病程1.2个月。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塞10例,外伤5例,呼吸衰竭17例,心力衰竭12例,气胸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P>0.05)。

1.2 方法

1.2.1操作方法

①对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改变腿部及足部的姿势,使足部及下肢处于功能状态,患者无论平卧还是侧卧都不让患者足下悬空,将软垫至于患者足底,尽量使足底蹬实。②穴位按摩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经过中医理论基础及技能培训合格的护士,对患者选择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处)、环跳(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丘墟(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阳陵泉(膝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取穴)穴位,用手指的尖端或末节指腹,轻按选定的穴位做环行按揉,逐渐加深施力,力度均匀、柔和、持久,以患者自觉热、麻、胀、痛为度,对于神志不清醒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瘦弱状况,力度适中,以患者面部表情无痛苦,穴位定位处按摩按压皮肤微红为宜。每个穴位均按揉3-5分钟,即以每个穴位按摩30-50次为宜,四个穴位共15-20分钟,每日两次。同时据病情允许予行序贯加压泵对患者进行双下肢按摩,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

1.3评估方法

所有病人均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个月,常规组中29人得到随访,2例死亡。穴位按摩组中29人得到随访,1例死亡。

结合病人基础疾病,据病人病情、卧床的时间、下床活动锻炼的早晚、行走能力、足尖离地时足底与小腿的角度、划圈步态中两足之间的最大距离、肌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将行走过程中足底线与小

腿之间的夹角设为A,A≤95°为正常,95°135°为重度跛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合适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分析所得到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

2 结果

由上表可见,穴位按摩组应用穴位按摩在ICU长期卧床的机械通气患者的预防及治疗足下垂中的有效率为96.4%,明显优于常规组应用传统的方法在ICU长期卧床的机械通气患者的预防及治疗足下垂中的效果74.1%,P

3 讨论

3.1 足下垂是由于小腿的前侧肌群和外侧肌群麻痹,而小腿后肌群痉挛牵拉所引起的,表现为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拖拽病足或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先触地面的一种症状[1]。足下垂造成足部和踝关节肌肉萎缩和麻痹,标志着某些周围神经或运动神经元疾病。足下垂可能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不正确的姿势或经常被动运动导致跟腱缩短所致,ICU患者病情危重,由于机械通气及病情需要,需要长期卧床,长期卧床的患者中,由于基础疾病的影响,引起足下垂的原因有很多。长期卧床的患者发生足下垂是由于锥体束受损,肌张力增高,在小腿肌群的牵拉下,病人常发生足下垂。而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足下垂是由于瘫痪的下肢伸肌痉挛,肌张力增高所致。外伤引起的足下垂多为肌肉纤维和肌腱废用、神经营养缺失、物理性状改变、神经肌肉接头离子改变而引起。因此足下垂成为ICU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ICU环境特殊,家属不能陪在患者身边,责任护士成为患者康复的主力军,据报道,偏瘫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可长达6-12个月[2]。有些病人可能终生遗留足下垂,但大多数功能的恢复都发生在前3个月内,因而尽早防治及其重要,防治足下垂刻不容缓。

3.2 祖国医学医学博大精深,古代很早就有通过经络疏通治疗及预防肢体活动不灵及足下垂的应用和记载。近现代又出现了诸多新型的预防及治疗足下垂的方法如手术、外固定架、固定鞋等等,以上方法都花费较大,且并发症较多,手术创伤大、痛苦大、并发症多如感染、出血、疼痛等;目前,治疗足下垂矫形器具报道很多[3],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固定鞋、固定架等易发压疮,且较麻烦,治疗时病人只能仰卧,不舒适,难以坚持等;药物容易伤胃且不良反应多,如恶心、呕吐等,且用药时间需较长,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穴位按摩通过肢体动作产生一种力学刺激,作用于一定的穴位上,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兴奋神经,刺激神经功能恢复及肌纤维的功能活性,锻炼肌群,缓解肌纤维挛缩,防止废用性萎缩。是一种最简单,最“绿色”的且行之有效的康复手法。

3.3 神经生理学观点认为:经络和穴位是指肥大细胞、小淋巴管、游离神经末梢和其他感受器比较密集的部位[4]。中医认为,称之为穴位的部位,是推拿按摩等疗法主要的施术穴部位,相对于身体别的位置要更加敏感一些,按摩后治疗效果会更好。现代西医解剖也有相关研究,西医认为,所谓穴位即肌肉、肌腱、骨头相连接的关键点,通过按摩让这个关键点松了,整个一条肌肉都会随之放松。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快速促进机能恢复的功用。

3.4 历代医家应用穴位按摩治疗萎症,多遵以“治萎多取阳明”,取穴以阳明经穴为主,足三里、阳陵泉、环跳、丘墟、穴位均具有疏通经络和扩张血管,对建立足部的侧支循环系统可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书记载足三里穴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阳陵泉穴,《灵枢》中有记载为足少阳胆经的第34个穴位。该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要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足肿痛。阳陵泉的功用为息风柔肝、清热利胆、舒筋通络、健膝壮腰。中医认为,“肝主筋”、“主运动”,阳陵泉又称为“筋会”,现代研究也证实,刺激阳陵泉对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及治疗“筋”的毛病具有良好的效果。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又称环谷、髀枢、枢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曲环曲跳跃时。按摩此穴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金鉴》:主治肱、胯、股、膝中受风寒湿气,筋挛疼痛。故对足下垂的防治效果显著。丘墟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位,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据历代文献记载,丘墟穴主治下肢痿痹、外踝肿痛、中风偏瘫等。同时按压丘墟穴还具有使头脑清晰,除去头脑的疲劳,恢复精神的效果,可以缓解因长期病痛造成的心理压力及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心情舒畅,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对入住我院ICU的机械通气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29名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防治足下垂,取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组,且相较于近现代的新兴的其他的治疗足下垂的方法简单、方便、经济、痛苦小、受影响的因素较少,易于坚持,且能缓解患者疾病造成的精神方面的负面情绪,易于患者及家属接受,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2004:49~54.

[2] Mahoney F.Barthel D.Fuctional.The Barthel index[J].Md Med J,1996,5(2):61.

[3] Hesse S,lueeke D,Jahnke MT,et al.Gait funcation in spastic hemiparetic patents walking haref with firm shoes and with ankle-foot orthosis[J].Intermation Uoumalof Rehabilition Research,1996,19:133-141.

上一篇:老年护理基础范文 下一篇:心理护理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