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与创新点范文

时间:2023-10-26 03:29:42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18-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预见的研究及其应用逐渐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并成为一股世界潮流,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技术预见活动不仅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政府的组织下大规模开展,而且在印度、泰国、土耳其、爱尔兰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向可持续的方向转变。通过广泛开展技术预见活动,促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识别和优先支持一批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长期重要影响的战略技术,开发一批对重要产业、区域有重要影响的技术群,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提供互动平台,为应对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提供有力支撑,其意义十分重大。

1 技术预见是制订和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1.1 技术预见的内容和特点

科技进步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举世公认,但任何国家为其科技发展所能提供的资源总是稀缺的,必须集中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最有效率和最重要的方向上,而技术预见为这种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一个工具和作为决策的战略信息。技术预见的兴起缘于对这样的认识,即是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而不只是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技术发展的轨迹。技术预见活动的假定条件是:未来的技术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最后是哪一种可能会变为现实,则要依赖于我们现在的选择。

英国技术预见专家马丁(B.Martin)在1995年给技术预见下了这样的定义: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是要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以及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技术预见也下了相类似的定义:系统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期发展状况,以选择那些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化利益的通用技术。

在技术预见的发展观中,包含了以下要点:①系统性发展。即强调超越局部利益,实现资源整合、多元互动。如英国第一轮技术预见,强调技术与市场的互动;第二轮预见计划,强调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全面整合。当前的技术预见不仅应重视未来发展中科学技术的能力推动,更应重视未来发展中的经济、社会、市场对科技的需求拉动。②战略性发展。强调超越传统的常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推动跨越式发展。聚焦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战略优先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新技术,是技术预见的关注焦点。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超越科技发展可能产生的新的问题,关注未来技术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包括对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着眼于技术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认为,当代技术预见是一种技术发展的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简而言之,就是在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较长期的未来进行整体化预测的基础上,系统化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利用市场的优化配置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来最终实现技术发展推进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而本文所讨论的技术预见,是指由政府系统组织的国家层面的技术预见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把技术预见或关键技术选择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一项重要职能定期开展;二是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把来自社会各领域专家的分散智力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整合的战略性智力,以正确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寻找适合本国发展的技术和发展方向,有效应对相关挑战;三是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未来科学技术,重视预见基础上的综合分析,实现从预见到选择的认识上的跨越。

1.2 技术预见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自1971年日本完成第一次大规模的技术预见活动至今,技术预见已经取得了深入的发展。第一代技术预见只考虑技术内在推动力;第二代技术预见加入了对市场因素的关注;第三代技术预见则不仅关注市场,而且将整个社会纳入了考察范围,各种利益相关者均被加入到技术预见活动中,预见结果包含解决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政策建议。

技术预见成为世界潮流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一般企业无力单独承担相应技术研究开发的成本和风险,客观上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技术预见恰好提供了一个系统的选择工具,用于确定优先支持项目,将有限的公共科研资金投入到关键技术领域。同时,技术预见提供了一个强化国家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手段。国家技术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高低,不仅取决于某一个创新单元的绩效,更取决于各创新单元之间的耦合水平。技术预见过程本身就是加强各单元之间联系与沟通的过程,使人们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达成共识。预见未来技术发展动向是一项复杂的、高成本的系统工程,政府组织的国家技术预见活动有利于中小企业把握未来技术发展机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造繁荣机会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政府组织的技术预见可以引导人们对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因此技术预见为政府、企业、研究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合。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就应用了技术预见的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技术预见虽然能为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优先领域、确定研发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广泛指导,但其结果不能代替综合决策。影响未来科技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在科技管理决策中,不仅需要考虑科技身的发展,还要考虑本国的科技能力和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的需求等诸多方面。制定技术创新战略,要

在把握世界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提出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方案。技术预见代表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前景分析,因而是制定国家或区域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基础,是制订和实施国家或区域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手段,应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技术发展水平上处于劣势、处于技术赶超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预见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识别技术发展机遇的重要手段,为超前部署提供有效支撑,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超越成本,因而在国家的技术创新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

2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理念的融合

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业已表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持续增长也同样以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为重要前提。自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技术创新理论以来,虽然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要点始终体现在通过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和生产的组织方式进行重组,以建立效能更高的生产体系,获得更高的利润。将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促进力量和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是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特性,它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性:①在本质内涵上,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良好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努力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全面提高。传统的技术创新则注重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经济利润;②在行为主体上,可持续发展是政府、企业、国际组织和公众通过系统论证的、充分运用经济、公约、合作、行政和法律的手段,采取的是系统战略。传统技术创新的主体最终的行为主体只能是企业;③在追求目标上,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目标的协调统一,而传统的技术创新所追求的最直接、最根本的目标就是经济目标。

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着眼点主要是实现经济效益而非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冲突的,这是造成当今各种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原因。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整体的发展观,是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协调发展过程。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创新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技术创新应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应当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只讲经济效益、忽视新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和环境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是一种短期行为,最终会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强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整个社会创新的萎缩,最终使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实现。因此,应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的结合,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融汇到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维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适当的张力,达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对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 基于技术预见的关键技术选择战略研究

3.1 技术预见与关键技术选择的关联

未来国家间竞争的一个集中表现是战略性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如何合理配置国家或区域的科技资源,有效地选择本国或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和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已成为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技术预见和关键技术选择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手段之一。

一般而言,技术预见与关键技术选择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相似之处在于强调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市场实现,都是通过构建官产学研互动平台和建立沟通、协商与协调机制来强化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各方对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作用形成共识,并据此相应调整各自的战略。技术预见活动为关键技术选择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关键技术选择是在技术预见活动的结果之上,在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发展战略目标的约束下进一步开展的技术评估和筛选工作。技术预见的范围较广,从一国的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协调的宏观层次到区域或产业协会的中观层次,直到单个公司和研究组织的微观层次。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则突出技术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宏观性和综合性,强调国家目标的实现。技术预见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应从未来10年或更长时期的技术发展情景出发,围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通过识别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重大技术,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技术支撑。目前,许多国家已将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与科技规划工作进行整合,作为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举措。

前已述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预见,除了考虑技术自身因素外,还要系统地考虑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文化等社会需求因素。例如,清华大学开展的以节水、节能和COD削减为目标的工业技术优选决策综合咨询平台建设,采用“自底向上”的技术预见方法,对典型行业未来10-30年各技术发展情景开展了技术评估和预见,提出了优先发展的确保国家COD削减、节水、节能目标实现的关键技术,具体回答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转型的途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3.2 从战略视角把握关键技术选择

世界各国根据问题的不同方面,对关键技术选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美国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认为,关键技术是“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德国研究与科技部认为是“对国家经济有决定性影响,而且考虑到技术发展趋势,并可在大约十年左右有重要商业应用的技术”;日本经济企划厅认为是“对日本90年代后期至2010年的产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虽然认识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其宗旨都是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官方的密切结合,制订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复合性的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能充分推动产业升级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计划。我国“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组”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对国家关键技术作了如下界定:国家关键技术是指那些对振兴产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保障国家安全起决定性作用的技术群。

世界各国关键技术选择的实践表明:关键技术选择不是一般的单纯从技术发展的层面来考虑重点技术领域的选择,而要紧紧围绕实现国家目标的需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国情,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着眼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才能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目标服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选择国家关键技术除应考虑到国外关键技术选择的一般原

则外,还应充分考虑本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过程性,例如,该技术的突破、创新和应用应当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应用领域广,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其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够在中短期(如10或15年)内投入应用,并且能同其他技术配套形成具有良好市场需求的产品、设备、系统或工程。

目前,我国关键技术选择的目标是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密切结合,制订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复合性的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能充分推动产业升级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计划,在实践中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单元技术发展与系统集成相结合原则。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集成化的系统,关键性、全局性的科技突破,离不开关键单元技术的突破,而单元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系统集成的效率。

(2)需求与供给相结合原则。为了避免成果发育方向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系统性的技术选择应该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出发,综合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基础、国际科技发展主流动向、产业国际竞争的态势和国际分工等,来研究本国关键技术选择问题。

(3)互动、反馈与优化原则。决策环境中必须累积足够的决策用技术知识库,以体现技术政策的阶段性和动态性。创造一个能整合不同参与者意见的互动环境,使技术预见成为国家创新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协调机制。

(4)关键技术与通用技术相结合原则。关键技术是国家长期经济繁荣及安全发展所必要的技术,往往并不一定具有高成长性的市场机会,但是在社会及环境方面意义重大;通用技术的选择能提业在规划研发资源时一个共通的架构,以减少研发投资的重复,促成技术扩散。特别要关注那些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必须由国家直接关注的全局性、宏观性、综合性问题,如有关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领域。

(5)前瞻性原则与特殊需要原则。许多关键技术往往是需要政府进行长期的、持续支持,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努力才能见效。政府应该树立对关键性战略技术的长期支持观念,特别是对于技术投入能力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在相对集中的领域进行持续支持。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技术跨越,政府的持续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

(6)宏观与中微观相结合原则。重大项目往往受制于过度分散的利益格局,在技术创新力量动员、战略产业布局、配套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等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安排。政府必须按照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总体规划与分类指导来平衡部门利益,从中作出谨慎、合理的选择,以保持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7)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原则。多年来,我们在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学习、引进发达国家的最新知识、尖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做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战略技术长期依靠国外的状态对国家发展存在巨大隐患,难以持续。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一轮技术竞争的挑战,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为主转变。

4 结论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篇2

(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

指南修改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战略高技术部署和前瞻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现面向全省开展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指南修改建议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研发需求征集

本次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主要面向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我省优势领域和前沿领域,聚焦制约我省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材料、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梳理一批省内企业亟需通过技术攻关予以破题和解决的重大研发需求,作为今后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的重点方向予以优先部署。各企业提交的重大研发需求应目标明确、场景清晰、参数具体,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问题描述。说明期望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的具体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清晰,有明确的性能参数指标,并充分描述说明现实应用场景,并包括自然条件、工况环境、成本约束等边界条件。

2、研发意义。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说明开展研发攻关的重要意义。

3、研发建议。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考,可提出具体建议,如可能的技术路径、技术方案要点,以及推荐牵头实施的单位或专家(不局限于省内)等。

二、指南修改建议

1、加强战略高技术部署,聚焦我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凝练需求、突出重点,对现有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指南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领域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新增技术方向需附说明材料,已有技术方向可以提出调整或删除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技术方向增补完善突出以下三点:

(1)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有关规划部署,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增加本地区有条件及优势进行布局,有望在近年内获得重大突破,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且现有指南未涵盖的前瞻技术方向。

(2)聚焦地方优势产业整体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以提高技术供给质量为重点,对现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的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重点增加完善地方及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方向,提高指南技术方向与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强化科技对产业高端攀升的支撑作用。

(3)注重技术方向的有效性,对属于陈旧、淘汰的技术方向,或与现行产业发展趋势明显不匹配的技术方向,可建议删除。

2、请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围绕产业前瞻技术研发方向,结合当地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2021年重点项目的前期组织,依托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以加快产业前瞻技术研发为主攻方向,科学凝练项目主题,遴选出共识度高、前期基础好的重点项目建议。

(1)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联盟技术委员会组织研发实力强、创新水平高的联盟成员单位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研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2)加大跨区域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地方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由龙头骨干企业根据产业发展的前瞻技术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吸引行业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合作,以形成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为目标,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3)充分对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瓶颈,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和谋划,为后续申报国家重点专项培育优质项目源;围绕我省已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以支撑专项实施和推动成果落地为目标,组织优势单位对相关配套技术及装备开展针对性研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为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苏落地奠定基础。

重点项目建议每个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限报8项。

三、其他事项

请各单位根据通知要求,提出指南修改建议及重大研发需求,并按附件格式和要求填报相关材料,加盖公章后于11月20日前由各设区市科技局汇总报至省科技厅高新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jskjtgxc@163.com。

联系人:施笑南   张竞博

联系方式:025-83363239  83379768

附件:1、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

技术)项目指南

2、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信息表

3、增加技术方向说明材料格式

4、2021年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

术)重点项目建议表

    (此页无正文)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10月30日    

 

附件1

 

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

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指南

 

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性技术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引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产业前瞻技术研发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带动性的产业前瞻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1.定向择优任务专题

1011高质量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硅基和碳化硅基的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氮化镓材料外延生长技术研究;开展大尺寸氮化镓单晶材料的生长技术研究;实现氮化镓材料的电学性能调控,针对光电子和微电子应用,分别实现高电子迁移率、半绝缘和低电阻率的氮化镓材料制备,并完成相关器件的性能验证,支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发展。

考核指标:(1)实现6英寸、8英寸硅衬底上高质量氮化镓基外延材料生产,位错密度达到107cm-2量级,翘曲度<30 um,AlGaN/Ga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浓度>9E12cm-2,迁移率>2200cm2/V·s。

(2)实现6英寸氮化镓单晶衬底制备,衬底TTV<20 um,表面RMS<0.3nm,厚度>600 um,位错密度达到105cm-2量级,电阻率在0.01~109Ω.cm可调控。

1012 T1100及以上碳纤维材料制备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T1100及以上级别的新一代碳纤维制备技术研究,突破T1100高品质原丝纺制技术、均质化预氧化碳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大通道外热式预氧化炉、宽幅高温碳化炉等关键生产装备。

考核指标:拉伸强度≥7000MPa,拉伸模量≥324GPa,批次内离散系数≤3%,批次间离散系数≤5%,断裂伸长率≥1.9%,含碳量≥95%,纤维直径≥5um,纤维规格≥12K。

2.高端芯片

1021 基于RISC-V架构CPU及第三方IP研发集成、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DSP)、5G通信用射频芯片等高端芯片的设计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平台设计技术

1022 高压功率集成电路、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等先进制备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1023 多芯片板级扇出(Fanout)封装、多芯片系统集成(SiP)封装、三维封装等先进封装测试技术

1024 大尺寸低缺陷高纯度单晶硅片、高功率密度封装及散热材料、高纯度化学试剂、高端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制备技术

3.纳米及先进碳材料

1031 新型纳米传感器等微纳器件和纳米改性金属、二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纳米结构、功能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

1032 氮化镓、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1033 大丝束等碳纤维低成本制备及复合材料设计应用技术

1034 高品质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及改性、跨界应用技术

4.区块链

1041 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核心算法、开源软件及硬件

1042 高性能分布式存储、区块数据、时间戳等区块链存储核心技术

1043 非对称加密、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数据网络、隐私保护、轻量级密码等区块链加密核心技术

1044 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溯源、区块链物流、区块链数据共享等区块链应用技术

5.人工智能

1051 无监督学习、神经网络、类脑计算、认知计算等核心技术及软件

1052 AI视觉算法、自适应感知、新型交互模态、AI开源软件等应用关键技术、软件及系统

1053 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神经网络芯片、图形处理器(GPU)芯片等人工智能专用硬件和模组制造技术

1054 智能脑机接口、智能假肢、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可移动智能终端关键技术

6.未来网络与通信

1061 多网络协同组织、可软件定义多模式无线网络、边缘环境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型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2 6G移动通信、毫米波与太赫兹无线通信、窄带物联网(NB-IoT)、光通信、北斗导航通信、微纳卫星星座等新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3 量子秘钥分发、量子光源、量子中继等量子保密通信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

1064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及保密关键技术

7.智能机器人

1071 多模态人机自然交互、通用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机器人联邦学习等关键技术及软件

1072 人工触觉皮肤、高精度驱控一体化关节、新型精密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及检测关键技术

1073 医疗及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足式行走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1074 高精度重载机器人、先进工业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8.增材制造

1081 记忆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精细球形金属粉末、高性能聚合物等增材制造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1082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高精度阵列式打印头等增材制造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1083 4D打印、复合材料打印、移动式增材加工修复与再制造等增材制造先进加工工艺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1084 面向制造领域的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批量化增减材制造关键技术和设计制造软件系统

9.数据分析

1091 云存储、离散存储等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

1092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

1093 数据挖掘、非结构数据自动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数据处理技术

1094 面向生产制造、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等场景的大数据应用软件及系统

10.先进能源

1101 高效低成本N型双面电池(TOPCon)和薄膜电池等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高可靠性低成本发电组件关键技术及工艺

1102 页岩气、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一代清洁能源关键技术

1103 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储氢加氢、安全用氢等关键技术

1104 能源互联网、微能量收集、新一代储能等关键技术

11.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1111 辅助和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座舱、能源管理等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

1112 分布式驱动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固态激光雷达、车物互联(V2X)底层通信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3 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高功率密度动力电池、高性能充电系统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4 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及轻量化设计及制造技术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提供技术支撑。

1.新材料

2011 高端光电子材料及先进显示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2012 特种高分子、特种陶瓷、特种分离膜、金属有机框架(MOF)、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2013 高温合金、钛铝合金、海洋用钢、高端轴承钢、高性能纤维等新型结构材料制备技术

2014 新材料高通量计算方法及软件、高通量制备、表征及评价等材料基因组关键技术

2.电子信息

2021 国产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高端软件及硬件关键技术

2022 激光显示、Micr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工业级插件和连接器、有色金属氧化物(ITO)靶材等核心电子器件制备技术

2023 真空蒸镀机、高品质化学气相沉积(CVD)装置和湿法工艺等核心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2024 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媒体等先进数字文化科技关键技术

3.先进制造

2031 磁悬浮轴承、高端液压(气动)件、高精度密封件、微小型液压件等高性能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

2032 激光加工、精密铸造、高精度光学器件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2033 高端数控机床、大吨位智能化工程机械、高精度智能装配装备、智能化大型海工装备、航空发动机等大型整机装备设计、控制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2034 网络协同制造、按需制造、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2041 薄片化晶硅电池、钝化膜及钝化发射极、背面电池(PERC)等高性能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

2042 10MW以上风电机组、低风速整机等先进风机关键技术

2043 大容量柔性输电、远距离特高压输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2044 三废高效洁净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微界面反应、新型余废热高效利用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5.安全生产

2051 安全生产信息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危险气体泄漏检测及精准定位、生命探测等灾害预警侦测关键技术

2052 危险环境作业、安全巡检、应急救援等机器人,高机动救援成套化装备等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制造技术

2053 便携式自组网通信终端、远距离透地通信及人员精准定位、井下水下远距离救援通信等应急救援通信关键技术

2054 危化品贮槽应急堵漏、危险气体泄漏安全环保处置、险恶环境灭火救援等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

6.其他非规划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

2061 除上述所列技术方向外,其他满足我省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且技术创新性高、突破性强、带动性大的非规划创新关键核心技术。

 

 

 

附件2

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

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信息表

需求名称

 

需求单位

 

联系人

姓名

 

职务

 

电话

 

主要涉及领域

(交叉学科请多选)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前沿新材料

  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与关键零部件

  大数据与先进计算

  未来网络与通信

智能网联汽车

  先进工业软件

  安全生产

  其他                  

问题描述

说明期望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的具体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清晰,有明确的性能参数指标,并充分描述说明现实应用场景,并包括自然条件、工况环境、成本约束等边界条件。(600字左右)

性能参数

对标产品及单位(型号)

如属于领跑技术,可不填写

关键技术指标及参数

 

研发意义

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说明开展研发攻关的重要意义,展示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400字左右)

研发建议

(选填)

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考,可提出具体建议,如可能的技术路径、技术方案要点,以及推荐牵头实施的单位或专家(不局限于省内)(400字左右)

 

附件3

增加技术方向说明材料格式

技术方向名称

 

一、重要意义

组织开展该重点技术方向研究的重要意义,如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瓶颈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基础

关于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如与该重点技术方向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与产品、国际研究前沿、我国我省当前具备的研究基础、与国际的差距以及我国开展该项研发任务的优势、创新点及产业化前景。

三、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关于总体目标与任务部署的考虑,如着重在前沿部署、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部署、应用示范上开展部署,或者围绕任务目标开展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部署。对各重点任务需要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作出专门说明。

四、预期成果形式

预期取得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以及商业模式,重点要说明预期形成的产业、产品及其市场应用前景。

 

附件4

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

与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项目建议表

项目建议名称

 

所属技术方向

 

建议牵头单位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简介

 

课题设置建议(课题3-5个,同单位最多1个)

序号

课题建议名称

承担单位

1

 

 

2

 

 

3

 

 

4

 

 

5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篇3

关键词:创新政策;政策体系;十三五

中图文献号:G322.0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5.01.001

1 创新驱动的政策体系:理论框架

创新政策是经济、科技、教育等政策的综合体。从技术创新的过程看,十三五创新政策将着重技术创新的两头,即基础研究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综合分析我国创新驱动的主要困境,关键在于以创业为基础的需求政策、以核心科技为重点的供给政策、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连接面政策。

Rothwell与Zegveld将一般性的创新政策进行了归纳,如图1示,创新政策可以被分为三类,而这种分类方法被广泛引用,成为一种经典的理论研究思路。

图1 创新政策工具

从创新过程看,供给面政策、需求面政策和环境面政策都会对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

1.1 需求方导向的政策工具

需求面政策工具指政府通过采购与贸易管制等做法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积极开拓并稳定新技术应用的市场,从而拉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十三五我国在此方面的重点是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优势,特别是企业家对创新的独立判断,由企业决定技术创新的成果采纳,进一步减少政府的不当干预。随着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强,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当其实现产业化甚至规模经济时,才表现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源泉。因此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及规模生产与经营阶段也必须进一步加以重视。因此,需求面的政策应是十三五驱动创新的政策关键:着重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创业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应予以重点关注。

1.2 供给方导向的政策工具

供给面政策工具是指政府通过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的支援直接扩大技术的供给,改善技术创新相关要素的供给状况,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十三五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推进原始创新、积累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也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科学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基础研究从深层次上探求解决办法。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引发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其中,自主引领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积极推动源自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的原始性的自主创新,是十三五的供给面政策的核心。

1.3 环境方导向的政策工具

环境面亦可称连接面,其政策工具指政府通过财务金融、租税制度、法规管制等政策影响技术发展的环境因素,为产业界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间接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十三五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是营造创新成果整合的大平台。

继续加强产学研的开放与协同创新,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打破创新资源孤立配置,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国家创新系统中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破解我国当前遇到的创新困境,成为创新驱动的连接面政策的重点。

2 驱动创新的核心的需求政策:持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弘扬创业环境,是十三五科技创新的工作重心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微创新主要是一些技术和商业化的小改进,它可能带来巨大的变化。自组织创新一般需要自组织的管理模式,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更多地开放,特别是产业的一些空间要向微创新开放。即过去我们主要是突出了国有大型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的创新,现在要逐步转向关注民间、个人等草根组织的创新,包括鼓励来自非研发的创新。特别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过程,这既包括用户创新,也包括劳动者的创新。创新从专家学者向劳动者转型非常重要,因此劳动人民参与创新,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实现这个转变,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应纳入个人或民间创新体系,积极鼓励全社会所有人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市场是创新的主导核心机制。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要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让市场真正成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的决定力量。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发挥大企业的创新骨干作用。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具有更强的对技术、人才、资本、商业模式等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大企业不仅要成为本行业的创新骨干,更要能牵头带领中小企业一起干,做好领头羊,以此带动形成创新集群。央企和大型国有企业不仅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更要为国家工业安全、信息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控制力是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重点。为此,围绕创新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抓创新资源整合,更要关注企业的核心能力建设。 突出技术性、前沿性的研究。推动技术创新由跟踪式向自主式转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按主题,成体系梳理关键技术,重点布局基础性、前沿性以及边缘性、渗透性比较强的技术,保持较高的科技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科技投入的方向。

第二,以创业促进创新,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创业是打造市场主体的行动,创新创业更是打造能够响应和引领变革的主体的行动。从历史经验看,微软、谷歌、华为、阿里巴巴等今日创新巨头都是从初创企业成长起来的。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关键在于通过创业促进市场主体的繁荣。

美国、以色列等十分重视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要积极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回报,引导形成公平、普惠的政策环境。

第三,积极探索激励利于创新的技术交易市场。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环境的背景下,要积极探索在科技成果的展示对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要素配置等各环节释放市场潜能,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商业模式的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有利于创新资源流动、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3 驱动创新的供给核心政策:强化核心技术、重投基础研究,实现全面创新是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重新认识和提升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过去三十多年,模仿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制造经验以及合作进行产品开发,我国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然而产业核心技术的引进与合作已然越来越困难,必须对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调整与重构。随着美国政府实施“制造回归”战略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对我国先进技术的封锁限制,对实现全面技术追赶战略和推动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和危机。尽管中国处于全球科技资源获取和技术引进的优良机遇,但核心技术不能自动获得,产业核心技术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产生。因此,鼓励大学、科研院所、骨干企业从事前瞻、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唯一没有实现的目标是产业核心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将技术对外依存度控制在20%-30%以下,是十三五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实施全面技术追赶和局部技术赶超的创新战略,保护和放大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创新成果,并在局部相对优势区域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关键路径。

加强科技前沿和基础研究是实现自主原始创新的根本。其中,科学作为技术的前端基础,要进一步获得重视,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在研发投入中的比例,是科技投入结构优化的关键。 围绕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以发展原始创新能力,迎接 “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的挑战,也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和融合,更好地实现原始创新。工程技术是中国独有的优势,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需要进一步持续投入,不断发挥其优势。要进一步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世界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以稳定经费投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宽松的研究环境,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从事基础研究、前沿科技的队伍。

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的结构布局、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等方面,既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遵循科技规律,又要紧密结合国情和国家战略需求,选择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是要坚持全面创新为基础的自主创新,不仅强调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且也强调需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相匹配的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增强全员创新、全时空的发展力度。加强战略研究、深化科技创新、提升商业创新力度,是加速创新与发展的关键。

4 创新驱动的连接面政策的核心是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聚合发展也是新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范式。新形势下促进协同创新,设计协同创新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要强化国家科研能力,面向科技前沿。国家科研能力是指以学科前沿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心,具有公共科技特性的基础研究能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和工程技术研究能力。中国现有的研究机构存在规模小、重复建设、与企业功能趋同等弱点,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有的反而无谓地耗费了珍贵的科技资源。在进行未来的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创建能够支撑各个产业发展的产业研究院所,为产业技术的重大攻关提供稳定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应集中资源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规模的国家实验室,从事基础性、长远性和前瞻性、公益性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工作。

第二,要促进产学研组织研发与创新资源优化协调。相对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1+1+1>3的非线性效用。美国的“硅谷”把创新型企业、研究型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服务型企业等紧密连在一起,演化出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我国的TD-SCDMA产业化专项的成功,也是源于官、产、学、研之间的高度协同创新。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对于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实施协同创新要注重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建。结合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未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就要建立与发展具有公共科技性质的研发机构、协同创新的开放式合作创新组织体系,而这些新型的研发与创新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公共科研机构和面向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组织, 建立由各大部委领导、科技专家、企业家、投资家、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等参与的决策委员会制度、强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社会进步等的更有效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Rothwell, R & Zegveld,W. 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M]..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2] 陈劲 编著. 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篇4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

产学研结合是实现国家和区域的科技、教育和产业资源高度整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机制。自18世纪产业革命兴起后,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产学研合作纳入国家创新战略和政府工作计划中,促进了科技、教育的空前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崛起。以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地区、日本筑波科学城、英国剑桥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和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把产学研合作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政府推动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教育和经济始终未能紧密结合。产学研结合水平较低,导致了创新资源使用的低效和产业发展动力的缺乏,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深刻分析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做出了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全面加强产学研结合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现阶段要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门已经联合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指导和推进全国的产学研结合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三来一补”等外向型加工业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近30年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已经由昔日比较落后的边陲省份发展成为全国的第一经济大省。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6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占全国的1/8,人均生产总值达3509美元;来源于广东的财税总收入达5117亿元,约占全国1/7;进出口总额达5272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科技进步为广东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全省自主创新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2006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5000亿元,产值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也已跃居全国第一。广东经济,科技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广东从引进技术阶段开始就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技术、人才和项目供给矛盾,逐步培育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当前,广东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发展成本快速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特别是广东产业核心技术缺乏,技术的自给程度仅40%,每百万人口的发明专利量只有20多件,具有战略意义的精密仪器制造、医疗设备,重大工程机械等80%依赖进口,重大装备制造业中70%的数控机床和石油化工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100%的光纤制造装备等要依赖进口,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广东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以海纳百川,大开放、大科技、大协作的胸怀,广泛集聚和利用全国科技创新资源,通过提升产学研结合的水平和层次,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现实要求和惟一选择。

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历史性创举,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实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既是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战略性转型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强大动力,还将为我国新时期的产学研结合探索宝贵经验。

二、《规划》的发展目标总体发展目标:

通过省部产学研结合,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增强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校科技支撑和文化引领作用凸显,显著提升高校科研和办学水平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共同促进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建设。

到2011年的具体发展目标:

引导100所高校与广东企业合作开展自主创新,促进广东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和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攻克1000项广东产业急需解决的核心、关键及共性技术;建立1000个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推动1000家企业增创名牌成为行业的排头兵;支持10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显著提升创新能力。

吸引5000名省外专家教授来粤开展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活动;培养50000名企业急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带动全省新增专利50000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5000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促进广东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55%。

三、重点任务重大合作项目领域

1.网络与通信。重点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终端产品,专用芯片及应用软件,数字集群通信产品,基于lPv6的下一代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系统设备,软件和终端产品,保证QoS的网络融合和互通设备,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等。

2.软件与IC。重点包括基于Linux的中间件、应用软件和面向服务器的系统软件,面向金融、通信、政务、制造业、建筑和物流等行业的应用软件及嵌入式软件,动漫和网络游戏的开发;集成电路系统级芯片设计,封装系统芯片技术等。

3.消费类电子。重点包括数字家庭操作系统、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数字家庭互联互通技术及3C融合技术及设备,智能网络家电的终端产品,数字电视关键核心技术、专用芯片,集成制造技术和配套标准,数字音视频技术等。

4.发光与显示。重点包括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电泳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和设备,半导体照明外延片生长技术、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制造技术,半导体照明系统控制

技术等。

5.石油化工。重点包括汽车行业用和游艇行业用的热塑性塑料的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技术及产品,家用电器、通信用的抗菌、防菌、绝缘和耐高温高分子材料,面向包装、建筑和交通等行业用的环保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改性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环保水性涂料,面向集成电路的电子化学品,石油化工助剂,石油化工副产资源后加工,高附加值的绿色工艺的石油化工技术及石油化工精细产品等。

6.光电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重点包括照明和显示用的LED材料及器件,大容量的光存储材料,光通讯材料及器件,高性能多层片式电容器,电感器的技术及产品,多层陶瓷电子元件用的内外电极、端电极浆料,厚膜电路的介质和导电浆料,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等。

7.超细粉体及无机新材料。重点包括造纸、涂料和塑料等行业用的超细粉体制备技术及设备,大规格超薄陶瓷墙地砖制造和生产技术,面向汽车、建筑等行业的高性能玻璃、多孔、轻质、保温、隔音的新型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高性能铝镁合金,汽车用高品质精密板带,白色家电节能换热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等。

8.重大机械装备。重点包括高精高速及微米,纳米制造关键技术、工艺与设备,封装设备、下一代光刻设备、高质量薄膜生长设备等关键制造装备和检测仪器设备,新一代智能集装箱技术和设备,机器人技术和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与装备、高性能关键冶金设备等。

9.关键零部件及检测仪器。重点包括液压件、气动件、密封件等关键基础件设计与制造技术,新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新型智能传感器,典型流程工业的在线分析仪器,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检测技术以及其他信息获取技术等。

10.先进制造技术及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包括数控加工技术,精密成形制造技术,CAD/CAMICAPPICAEIPLM等数字化产品设计技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与制造过程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技术、高效精准成形技术与数字化制造、复杂机电系统的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等。

11.汽车零配件及整车。重点包括高效节能汽车发动机优化设计技术、自动变速箱关键技术、汽车控制与动力系统,汽车电子技术和设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型汽车、替代燃料型汽车(包括LNG或ANG汽车)设计制造技术等。

12.生物医药。重点包括心脑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性传染病和地中海贫血等重大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早期诊断技术,针对重大疾病的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生化药物、疫苗的研究和开发,药物新剂型及给药系统的制备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治疗产品的高效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等。

13.新型医疗器械。重点包括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数字化物理治疗和手术设备,数字化显微、内窥和激光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信息系统,组织修复用生物活性材料等。

14.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包括生物催化剂设计和定向进化技术,生物催化剂催化过程控制技术,重点酶工程及生物转化产品,细胞工程及代谢产物、大型生物反应器等。

15.新能源开发。重点包括石油焦浆(粉)的气化、燃烧等高效利用技术及其应用,以煤、石油焦气化为基础的燃油燃气轮机发电改造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和组件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装备,太阳能(光热、光电)与建筑一体化技术,600兆瓦级以上大型风电机组的关键制造技术与设备,燃料电池、高性能低成本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材料,生物质燃料化技术,氢能源技术等。

16.节能降耗减排与循环经济。重点包括高效,低污染发电系统,油品加氢技术及设备,建筑节能优化设计集成技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建筑系统,高耗能企业节能技术解决方案与产品,陶瓷,造纸和纺织等传统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装备与监测管理系统,家用电器的可拆卸性设计和回收设计技术,失效充电电池的循环回收利用技术,绿色节能节水型的炼油,乙烯工业系统优化设计运行和控制技术,石化工业原料路线优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循环利用技术,生产过程副产的污染环境的固、液,气态物和产品生命周期末端弃置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再利用的关键技术,装备与监测管理系统,工业废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城市污水及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垃圾焚烧处理专用设备及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垃圾填埋气(甲烷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等。

17.资源与环保。重点包括资源勘探增储和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大型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支撑技术,珠三角城市群复合型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与改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机动车排气净化装置和降噪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

18.防灾减灾技术。重点包括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核安全和特种设备等的监控预警、治理与应急救援技术,信息化、智能化刑侦技术。反恐和突发事件预警、控制、处置技术,出入境检验检疫关键技术,台风、干旱、赤潮、海面上升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生物入侵防控技术等。

19.农林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包括广东特色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产品贮运保鲜及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外源有害物质检测技术与装备,新一代环境友好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等开发及使用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

20.现代物流。重点包括物流业务流程分析、建模和仿真、RFID技术,物流配送优化关键技术与核心软件,面向物流业务过程的全程可视化监控技术,分布式物流业务协同管理平台等。

《规划》中,还特别提出要加强区域和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搭建省部产学研结合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平台;鼓励广东企业和高校组成联合体参与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利用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机制,促进高校、港澳高校和广东企业的合作,提高区域科技资源的整合度,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鼓励高校与广东联合开展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支持广东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实施“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国际合作项目。按照合作互利原则,引导在粤的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积极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推动广东企业、高校与跨国公司、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中心、联合研发实验室等。鼓励高校充分利用其国际科技合作资源和网络,带动广东企业与国外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

联系人:叶超贤 杨海波

电话:020-83163382 83163945

电子信箱:yechx@gdstc.省略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篇5

关键词: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模式;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035-03

引言

《中国制造2025》,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主要战略任务之一,提出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等具体任务。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等文件,提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智能协同制造技术服务平台,形成智能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以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提升工业共性技术能力,促进产业化创新和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智能工业体系,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链,构成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新动力。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基础上,以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为主要特征,包括从智能制造单元扩展到车间、生产线、企业、供应链等环节在内的制造生态系统。智能制造的实现主要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网络信息系统和实体空间的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决策与控制,从而推进整个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为此,对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模式、现路径等内容的研究,显得非常有现实意义。

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新模式

(一)“政府+企业”发展模式

“政府+企业”发展模式指智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由政府作为其主要支配力量,政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人才等资源,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优先享用政府资源,受政府相关政策的保护,从而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长为智能制造业的“舵手型”企业。这类企业往往涉及一些与国家利益直接相关的产业领域,或是与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因而这些企业受到政府部门的调节和支配,能够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成长起来。

(二)“智能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平台”协同发展模式

智能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平台由政府和产业链上的“舵手型”企业共同发起,平台由“舵手型”企业以创新的商业模式驱动运营。激发平台的产、学、研和企业的协同创新智慧,通过该平台共享和增值,促进创新要素发挥乘数效应的作用。该创新平台的有效运营由政府的产业政策驱动,全面涵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利益相关方,促进智能制造业的良性发展。保证所有相关基础技术与组件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开放、实时的运行环境,数字生态系统的优化整合、数据分析以及协同的功能,促进智能制造业产业化创新平台的共享运行。面向智能制造的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建立起智能产业部门的协作,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新生产模式,支持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制定智能制造的共性技术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与规范,并在相应领域推广;实现智能制造产业系统中的物理对象与相应的虚拟对象之间无缝协同融合;推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智能制造重大产业工程,强化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加快构筑自动控制与感知、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制造新比较优势,增强智能制造业数字化连接能力、数据增值能力、网络集成能力、智能认知能力、智能优化配置的能力,促进全产业链的智能协同。

(三)“工业4.0”引领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再工业化与制造业回归,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重点关注互联网、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发生的作用,其中CPS是网络世界与实体世界的融合,具有在空间和时间维度感知和处理外部环境复杂性的能力,对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产生巨大影响。在美国,这种影响将重点发生在智能生产设备、流程、自动化、控制、网络和新产品设计等产业。CPS能够实现管理大数据、提升机器互联、建设智能化、提升对设备管理弹性和自适应能力等目标。对制造业的硬件设备、工厂、移动设备、物流、服务和人和过程进行连接、整合、分析和动态调整,具有跨界协同的特征。要重点推进能适应“工业4.0”的智能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智能化制造业的CPS能力。首先,实体空间的数字化能力,将设备、移动终端、工厂、流程、服务等供应链中所有环节等“实体空间”要素,进行数字化呈现与连接的能力,实现万物智慧互联;其次,大数据基础上,网络空间对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发展人―机智能交换,提升认知层的智能决策能力;最后,网络―实体空间交互能力,形成智能价值网络、商业生态,实现智能协同增值。

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机器人智慧能力

面向《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聚焦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企业的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能力提升,攻克智慧机器人关键技术,围绕重大科技领域,培育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重点发展人机协作智慧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标志性智慧机器人产品,引导智慧机器人向中高端发展,推进专业服务机器人实现系列化、商品化,促进服务机器人向更广领域发展。

(二)大力发展智慧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从优化设计、材料优选、制造工艺、装配技术、专用制造智能装备、智能产业化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实施技术创新,突破技术壁垒,解决智能工业机器人用的关键零部件性能、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聚焦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智能制造核心关键环节,突破关键核心与关键零部件,开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智能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核心技术装备,以装备为支撑,全面提升高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智能控制器、智能传感器、智能末端执行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产业化生产能力,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三)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创新

积极跟踪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推进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共性技术产业化创新,建立健全智能制造机器人的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和研发力量,组建面向全产业链的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政产学研用(企业)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载体。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等基础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突破高性能智能机器人的设计、精确参数辨识补偿、协同作业与调度、编程等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模块化、标准化体系结构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生肌电感知与融合等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重点开展,突破机器人通用控制软件平台、人机共存等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同时,推进智能制造共性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以及检测体系认证与应用。

(四)打造“舵手型”企业和“智能工厂”

引导企业开展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整合,支持互网企业与智能制造企业的共享联合,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及跨界融合,加快培育智能化管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整合能力强的“舵手型”企业,打造市场渗透力强的智能制造机器人知名品牌,充分发挥“舵手型”企业带动作用,以“舵手型”企业为引领形成良好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局面。通过“舵手型”企业,打造“智慧工厂”,以制造资源、生产操作流程和产品为核心,以产品生命周期数据为基础,应用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实验验证技术等,使产品在生产工位、生产单元、生产线以及整个工厂实现智能化生产和运营。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都成熟的前提下,从基础IT与自动化,到业务流程变革,再到系统集成,参照CPS以及工业4.0的技术标准,建立智能车间、智能化工厂、智能化企业以及整个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

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供给侧对策

(一)加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实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分布规划,在制造的优势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发展的应用示范,政策鼓励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和智能生产;分层推进智能化技术应用,推进智能技术产业应用。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的强力支持下,推进智能化制造产业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化和智能化,突破和发展智能化关键共性技术和高端核心智能工业软件、智能制造装备及其关键部件和装置研发和生产,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升级、推进智能制造的制度环境,促进智能制造产业的升级发展。

(二)促进创新体系有效智能协同

智能制造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我国在工业无线技术、标准及其产业化,关键数据技术和安全核心技术等智能制造产业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展水平还很低。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还处于由电气化向数字化迈进的阶段,而智能制造的支撑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按照德国工业4.0的划分,发达工业国家智能制造推进的是由工业3.0向工业4.0的发展,而我国智能制造需要的是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的同步推进。不断探索“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创新的新模式,以网络为纽带,实现人、机、物的互联互通,加快高速、互联、安全、泛在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智能制造的实现设备、生产线、制造系统、产品、供应商、人之间的智能互联;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企业融合创新,引导机器人产业链及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形成合力,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技术革命的赶超,促进智能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三)示范应用带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激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升智能制造业的集成创新、产业应用、产业化创新、试点示范成效,支持产学研用合作和组建产业创新联盟,联合推动离散型数字化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产业应用。支持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推动形成包括多元化主体和多元化路线的产业创新和技术扩散体系,多方参与、多线并进的开放性创新机制,建立面向智能制造重点行业的工业云,采集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上大数据以及外部数据,实现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加快构建以智能制造“母工厂”为核心的系统层面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载体。制定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各项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聚集重点领域,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及能源管理优化,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类实施流程制造试点示范与离散制造试点示范,以应用为抓手,带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四)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风险补偿机制

加强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的资金扶持,以产业政策推动形成多元化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智能产业创新格局,鼓励以解决智能制造产业现实问题为宗旨,引导组织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合作和关键技术攻关,强化面向产业联盟的独立评估与信息公开机制,加快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模式形成,主动对接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产业标准,设立智能制造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智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为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支持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风险补偿机制。

结语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篇6

[关键词]中国技术创新理论 研究前沿 共词分析 可视化 知识图谱

[分类号]N99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第一步,选取国际上被美国ISI(科学情报研究所)的SCI、SSCI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10个技术创新创新理论研究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期刊(见表1)。

第二步,从SCI、SSCI中下载2001―2005年间英语语言的文章3 066篇,提取3 233个关键词,依出现频次的高低提取186个关键词。

第三步,确定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期刊。首先,在中国全文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技术创新”,搜索登载“技术创新”方面文章居多的期刊(2001―2005年);其次,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统计出的期刊,同时被CSSCI收入及包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指定的管理类、经济类、科学学期刊范围内,或只包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指定的管理类、经济类、科学学期刊范围内的期刊(见表2)。

第四步,利用CSSCI数据库,将由表1所示期刊中得到的关键词,对应地输入所得到的中文期刊中,最后得到纯文本格式的文章共有41 869篇(次)。

1.2 研究方法

从下载的41 869篇次的文章中,提取关键词26 083个,出现总频次为134 925次,平均每个关键词出现5,17次。同时提取出现频次为112次以上关键词97个,其出现总频次为23 775,占出现总频次的17.6%,平均每个关键词出现245.1次。由平均出现频次可知,97个高频关键词基本上代表了当今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

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通过自编软件,对出现频次居前97位高频关键词(见文后附表)进行共词分析,生成共词矩阵,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分别绘制以高频关键词为内容的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知识图谱。

2 前沿图谱与研究领域

2.1 多维尺度分析与聚类分析

从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的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图1),可以看出由高频关键词聚类而成的8个前沿知识群。这8个前沿知识群亦是当代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的8个前沿学术领域。

从这8个前沿知识群所构成的前沿研究领域频次居于前列的关键词(见表3)与其他高频关键词(见附表),可以了解当代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的基本内涵。

从知识图谱中各知识群的分布态势来看,知识群1、2、3处于核心知识“地带”,其中,知识群1与知识群2的知识含量最大,占据着主导之地位,知识群3发挥着“桥梁”的功能;知识群4、5、6、7、8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它们却聚集在一起,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知识群1中,“技术创新”、“知识管理”、“信息技术”、“战略联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核心能力”、“人力资本”、“产品创新”、“评价指标”、“绩效评价”、“人力资源”、“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知识共享”、“全球化”、“网络经济”、“互联网”、“学习型组织”、“竞争战略”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这表明该知识群主要关注在全球化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技术创新的主线,以产品创新为核心,集中于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联盟的建立、人力资本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等领域。

・知识群2中,“企业”、“风险投资”、“经济增长”、“跨国公司”、“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创新”、“R&D”、“激励机制”、“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国有企业”、“资源配置”、“实证分析”、“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科技政策”、“基础研究”、“中国企业”、“信息不对称”、“企业家”、“市场结构”、“组织创新”、“科学哲学”、“评价方法”、“企业创新”、“层次分析法”、“合作创新”、“国际创新系统”、“技术能力”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这表明该知识群首先着眼于企业的有关问题,包括跨国公司、中国企业中的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中的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激励机制及R&D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的关系,企业家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立足国家创新系统的视角,涉及区域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市场结构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企业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关系等问题。再者,科学哲学的视角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反思,技术创新的有关评价方法,特别是层次分析法的运用,也是该知识群的―个研究亮点。

・知识群3中,“企业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组织学习”、“WTO”、“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组织结构”、“项目管理”、“企业战略”、“创新能力”、“信息化”、“制造业”、“高技术企业”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的注意力集中在WTO、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加强企业管理,这涉及到战略管理、组织学习、组织结构、项目管理等内容。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尤受瞩目。

・知识群4中,“上市公司”、“综合评价”、“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主要集中在有关上市公司的综合评价、国际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等问题上。

・知识群5中,“公司治理”、“股票市场”、“证券市场”、“高新技术”、“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主要聚焦在高新技术公司的公司治理及其与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证券市场等方面。

・知识群6中,“科学技术”、“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主要集聚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及其评价等领域。

・知识群7中,“管理模式”、“企业绩效”、“经济全球化”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该知识群主要集中于

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其绩效的关系问题。

・知识群8中,“企业信息化”、“科研管理”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这表明企业的科研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某种程度而言,企业信息化为企业良好的科研管理创造条件,而企业有效的科研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

2.2 因子分析

在高频关键词的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基础上,再利用因子分析对研究前沿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以利于解释。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得到累计方差贡献率占71.599%的前8位主成分,如表4所示:

考察高频关键词因子分析中的原始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可知:

在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前沿中,最为活跃的研究前沿是知识群1,这表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极为引人注目。第二活跃的研究前沿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制度创新、知识创新、R&D管理、跨国公司的管理等为主导的知识群2,这说明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维度下,区域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的核心――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等问题,已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知识群3是居于第三活跃的地位,亦即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管理、组织学习及供应链管理、产业集群、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等呈热点趋势。其中,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已取得普遍的共识与肯定。这三个知识群在知识图谱中占据的地带最为“庞大”,知识含量也最为可观,知识群1与知识群2引领着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的前行,知识群3则在其中起着一定程度的“贯通”作用。

知识群4、5、6、7、8在知识图谱中,虽占据的位置有些“偏僻”,学术活跃性偏弱,但其在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中,所占分量不可小视,对整体研究的进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与完善作用。

3 结论与展望

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国技术创新理论存在8个研究前沿,其集中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等;企业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关系等;企业战略管理、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等;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等;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科技创新的评价等;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绩效等;企业信息化与科研管理关系等。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篇7

来自工信部及各省市的政府主管、企业家和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负责人等200多位代表,在总结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业绩、深入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2017年的发展方针,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支持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以产业新动能带动经济社会新发展。

“一个中心”,即“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为中心”;“两条主线”分别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重点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瞄准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需求,集中突破产业核心环节和技术瓶颈,强化协同创新,打造创新体系。重点要布局建设集成电路、传感器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创新企业、产业联盟等,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光电子、电力电子器件等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路线图,启动实施网络信息核心技术和设备攻坚工程,重点突破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具有全局影响力、带动性强的核心关键环节。加快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推动CPU、FPGA等重大破局性战略部署,优化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组织实施“芯火”创新计划。继续实施强基工程,强化核心基础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电子材料和专用设备等支撑保障能力。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选择新型计算、人工智能、智能传感等前沿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抢占产业发展主导权。突破高端存储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与系统、智能传感、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新技术,强化基础软硬件协调发展,实现群体式创新突破。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以新型信息消费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软硬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网络与产品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新兴增长极。重点是要贯彻落实《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加强智能硬件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提升高端智能硬件产品有效供给。继续推进4G智能手机、行业应用终端、“天通一号”终端等产品的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开展下一代数字电视技术与标准研究,推动智慧家庭终端产品整体更新换代。制定《2017-2019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着力提升国产显示材料配套能力,优化我国显示产品结构。积极发展MEMS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探索制定《虚拟现实产业与应用发展指导意见》,提升虚拟现实产品供给,推进虚拟现实在重点行业的融合应用。探索未来计算、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与产品,支持推进未来计算、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与信息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技术与创新点篇8

〔关键词〕专利分析;技术路线图;技术创新;支撑作用;电动汽车;锂子电池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2.009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2-0044-08

〔Abstract〕The article deeply analyzed the innovation pat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roadmap and discuss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ent analysis and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ased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spective,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t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technology roadmap were explored.Then the paper constructed a patent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technology roadmap of supporting function model,carried on the real diagnosis analysis by the patent analysis method in the electric automobile with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technology road map formulation application,technology roadmap for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provided effective guidance.

〔Key words〕the patent analysis;technical roadmap;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upport function;electric automobile;lithium ion battery

专利分析的重要性在于规划技术发展方向、突破技术壁垒障碍、拓展自主创新空间、减少研发经费,进而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界与产业界均高度重视专利分析的重要性。而技术路线图在国家、行业与企业技术预测与前景规划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因此,在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中引入专利分析技术对于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区域专利竞争力乃至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技术创新活动的专利特征分析11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分解

在企业的技术决策、产业规划和政府部门战略规划当中常常应用技术路线图,它的使用能够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管理,预测产业未来市场所需的技术与产品,引导技术研发决策,降低技术创新风险[1]。对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汇总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

12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专利特征第一,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反映于产业专利偏好。不同领域技术创新活动的专利偏好不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为技术本身的创新性;其二为技术的保密性。在刨除技术的保密性后,技术创新差异使得技术领域的偏好不同,在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发展过程、技术热点演变等方面得以体现[2]。

第二,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技术创新的领域分类在专利分类上的迁移。专利的技术领域分类是创新领域界定的基础,国际上均采用IPC分类标准,即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在具体研究中,行业或技术领域的界定是指由某一个或某些IPC所界定的范围,根据主题概念将其转换到IPC分类中(可能是多),随后根据IPC分类对专利的相关信息进行查找[3]。

第三,专利信息反映了技术路线图制定中的技术创新的特点。通过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反映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特点,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过程、直接反映的创新产出以及创新行业间的关联,同时也包括间接反映的创新投入以及创新组合模式等。在研究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技术创新所使用的某些专业术语,也来自于专利分析或者专利数据库[4]。

第四,专利信息的时间序列是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创新活动的回溯基础。专利申请活动的时间节点组成专利信息的时间序列,记录着创新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记载着创新活动的整个发展轨迹,成为创新过程回溯分析的基础。

2技术创新视角下专利分析方法的内容分解

21专利分析内容作为技术创新活动指标的研究与应用在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中,专利作为衡量创新活动的指标被学者们用于刻画与反映技术变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上。国外学者Pavitt(1982)对研究开发活动、专利与创新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专利数据对不同国家的创新活动进行比较,通过不同领域的专利信息反映相关创新活动的效率与方向[5]。许多学者在识别技术发展态势、判断技术发展轨迹以及热门关键技术时,常常运用专利信息分析。专利是研究某一领域技术变化以及相关问题的核心主线,具体包括以下4个研究层面:

第一,对比不同国家和区域间的创新活动。通过考察国内外专利活动差异以反映不同地区创新活动的体量差异。如Pavitt和Soete(1981)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研究开发经费与单位人均专利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但相关性会随着各国专利制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6]。

第二,对比不同行业之间的创新活动。产业行业的专利活动分布数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应用:其一,用于对创新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模型进行统计和检验;其二,用于对经济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理论或模式进行验证。如Scherer(1982)在研究美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技术流动时采用专利统计的方法对不同行业创新活动的体量差异进行了分析。在美国和英国,不同的行业和产业之间的专利活动和创新活动差异较大,专利和研发活动份额一般在化工和电子电气领域都较高,而专利活动份额在汽车航空领域一般要低于研发活动的份额[7]。

第三,对比不同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不同技术主体各公司的发展状况,创新活动的行业模式和特征能够通过专利数据对行业内技术分析得到。如Walsh(1984)在研究和分析行业的发明和创新模式时运用了专利统计与科学论文和经济活动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从属和诱发创新活动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专利统计数量得到,但是导致快速增长的主要或重大创新的概貌并不能因此得到[8]。

第四,对比不同公司的创新活动。通过对某一公司的专利申请和授权进行分析能够评估其技术能力和创新活动,对于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公司的创新活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技术评》杂志由麻省理工学院与CHI研究所于1899年合作出版,它通过对美国专利数据进行分析,每年都对8大行业公司进行排序,推出专利记分卡,反映不同公司的技术强度以及变化情况。Liu等人(2006)为了明确世界500强公司在中国专利申请结构、产业分布、垄断趋势、技术创新和国外的投资方向,他们对这些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9]。

22专利分析方法的分析内容

专利分析方法复杂多样,其应用的核心算法可分为专利样本结构化、数据聚类、文档聚类等3大类,专利样本结构化是对针对专利间的演进关系,使专利行成“树”、“图”结构,可以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发掘市场上有潜力的发展空间。数据聚类是对专利的特定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直观、量化、科学的描述技术发展现状,并从中发现、跟踪研究热点,进而引申其实际应用意义。文档聚类是对专利的特质及质量进行关联性分析,发掘专利的潜在联系,按技术特征来归并有关专利并使其有序化,对同领域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重点研究对象、关键技术等,并以此为依据对技术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关于技术和发明者信息在专利文献中的表述主要有以下4种,即:

1)描述与专利相关的技术和技术创新活动的信息,包括IPC,申请的专利时间和专利类型等信息。

2)反应技术对应相关创新主体的信息,如发明人或者专利所有权人的信息。

3)分析专利技术的价值以及与技术相关联的信息,如引证信息。

4)反应专利申请国家或者地区相应专利制度的信息,如优先权、权利要求以及公开日期等信息[10]。

在对专利分析内容进行分解时采用了专利分析方法应用的要素分类的方法,结果如图2所示:

在制定技术路线图时,需要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以下内容进行分析:

1)对行业发展的动态以及趋势进行分析。统计某一区间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能够反映该区间行业的创新活跃程度,进而对产生该现象的深层经济和政策原因进行剖析。对比专利申请和授权日期的差异,能够评价专利申请技术的水平[11]。

2)对专利类型以及技术水平进行分析。发明专利往往代表自主知识产权,相对于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来说其技术含金量相对较高,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含金量相对次之,外观设计技术含金量相对较低。通过对专利类型进行分类,能够分析研究活动的质量,进一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

3)对区域创新能力分布水平进行分析。针对在某一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的统计,能够分析出某一技术领域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来源,同时针对专利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专利类别以及IPC分布,进而分析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在某一时间内的技术发展方向。

4)对行业技术的创新主体进行分析。统计某一行业的申请人和发明人,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人员和研究机构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对于寻找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具有重要意义;跨国公司可以结合专利分类以及发明来源分析,采取相对应的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开发战略;运用研究机构的发明人信息查找专利受让机构,能够对发明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

3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专利分析方法对技术路线图的支撑模式31专利分析内容与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关系专利分析方法对分析内容进行选择,搭配不同专利分析算法,从而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专利分析方法对分析内容的分析结果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支撑依据。对相同的分析内容用不同的算法分析,会产生不同的分析结果,为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不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撑依据。树、图化分析结果为目标设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撑依据,数量统计分析结果为差距识别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撑依据,文本聚类分析结果为路径决策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撑依据[12]。

通过对上述专利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描述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这4类信息中前3类属于专利技术信息,第4类属于专利权利信息。对专利分析的内容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创新特点的对应关系进行归纳如表1所示:

321引文分析

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和核心专利引证关系族谱分析方法以样本结构化算法为要素,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分析内容即为专利文献的引文信息。对应的技术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发展趋势、技术溢出、识别核心技术、技术创新扩散、技术转移、技术与技术的关联、技术与学科的关联。技术发展趋势是市场需求分析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识别核心技术、技术创新扩散、技术与技术的关联、技术与学科的关联是关键技术分析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和核心专利引证关系族谱分析方法为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市场需求分析、关键技术分析分别起到了支撑作用。

322PLC分类分析

类交叉延伸分析方法和权利范围要求构建及关系分析方法以样本结构化算法为要素,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分析内容即为专利文献的PLC分类信息。对应的技术活动包括技术研究热点、技术领域空白、技术发展趋势、技术与技术的关联、技术与学科的关联。技术研究热点、技术领域空白是发展目标分析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技术与技术的关联、技术与学科的关联是关键技术分析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类交叉延伸分析方法和权利范围要求构建及关系分析方法为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发展目标分析、关键技术分析分别起到了支撑作用。

323技术领域数量的年份累计分析

技术发展阶段分析方法和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以数据量化算法为要素,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分析内容即为专利文献的技术领域数量的年份累计信息。对应的技术活动包括技术成熟度、技术成长能力、创新投入。技术成熟度、技术成长能力、是产业现状分析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投入是研发需求分析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技术发展阶段分析方法和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为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产业现状分析、研发需求分析分别起到了支撑作用。

324申请人及所在区域分析

技术聚集领域分析方法以数据量化算法为要素,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分析内容即为专利文献的申请人及所在区域信息。对应的技术活动包括技术研发主体及研发能力、技术研发区域及研发能力,是市场需求分析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技g聚集领域分析方法为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市场需求信息分析起到了支撑作用。

325关键词及其频率分析

专利地图分析方法以文本聚类算法为要素,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分析内容即为专利文献的关键词及其频率信息。对应的技术活动包括识别核心技术、技术演进、技术创新扩散,是关键技术分析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专利地图分析方法为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关键技术分析起到了支撑作用。

326技术发展功效分析

技术功效矩阵分析方法和投资专利组合分析方法以文本聚类算法为要素,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分析内容即为专利文献的技术发展功效信息。对应的技术活动包括技术与技术间比较、创新投入,是研发分析过程中的全部技术创新活动。因此技术功效矩阵分析方法和投资专利组合分析方法为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研发需求分析起到了支撑作用。

4实证分析――专利分析方法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路线图制定中的应用当今环保和能源的问题备受关注,为解决这些问题,电动汽车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和补贴政策及产业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能源,其技术发展水平对于电动汽车的市场化程度影响重大。通过对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专利分析,可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技术路线图制定提供指导。

41技术发展阶段测量方法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现状分析中的应用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中,对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进行交叉检索,共获得413条有效数据,对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2001-2016年已公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专利进行数量统计,如图4所示:图42001-2016年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专利数量图

技术发展阶段测量方法通过计算技术生长率(V)、技术成熟系数(α),技术衰老系数(β)和新技术特征系数(N),根据V、α、β、N的值随时间变化情况测算某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阶段,从而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现状分析提供技术事实依据,具体测量方法见表2:

42技术领域聚集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需求分析中的应用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众多,难以准确评价其分析结果,通过对创新主体的专利技术聚集领域分析,能够获得相关创新主体在研发领域投入和前沿热点探索能力,可作为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中产业需求分析的补充数据。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分析不同区域刊载专利情况能够衡量研究主题领域内的核心技术分布、核心研发群体分布,从而确定高产出群体,掌握创新源头情况和创新动态。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2001-2016年共公告专利413件,通过数据整理和统计,该技术在我国各省份的聚集情况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广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产地专利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省份;北京、上海由于拥有高校资源,因此凭借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水平的研发能力,也有较多的专利数量;安徽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以自身的研发力量带动了区域技术发展,代表了产业技术发展先进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以汽车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吉林省在该技术上无任何专利,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白。此外,拥有超大型汽车制造厂的湖北省、四川省也几乎处于技术空白的阶段。

对我国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申请人数据进行分析,累计专利数在5项以上的专利申请人共13个,如表3所示,约494%的发明人(华南理工大学、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等13个发明人)完成了236%的专利申请,是该领域专利创新的核心人群,华南理工大学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数居首位,其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奇瑞汽车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因此来自这两类创新主体的专利信息可以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市场分析提供极具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43专利类交叉延伸分析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目标分析中的应用产业目标分析是在市场需求分析的结果上,综合技术预见分析结果并加以凝练而成。在技术预见的过程中,首先就要锁定目标技术区域,也就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热点,或是空白的技术领域。本文应用专利类交叉延伸分析方法,表现专利核心技术主题与交叉学科、技术间的关系。以此寻找技术发展热点和目标技术领域。对2001-2016我国电动汽车用锂离子专利IPC分类号进行统计、归纳,结果如表4所示:表4我国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涉及关键技术主题表

IPC分类技术主题H01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脑的方法或装置,如电池组H02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B60电动车辆的电力装备或动力装置;一般车用电力制动系统G01测量电变量;测量磁变量C01金属的生产或精炼,原材料处理,锂的化合物B82非金属元素,其化合物G05一般的控制或调解系统,这种系统的功能单元,用于这种系统或单元的监视或测试装置注:表中所列技术主题为IPC分类占专利申总数1%以上数据。构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专利交叉延伸模型,横线上的数字代表横线两端技术主题的交叉次数,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H01、H02、B60和G01为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专利核心技术主题,其中H01是目前的研究重心所在,其与C01、B82的交叉联系最为紧密,也就是如何利用新型材料的生产或精炼提高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各项性能,增强其实用性。B60(电动车辆的电力装备或动力装置;一般车用电力制动系统)是这一技术的新兴研究热点,其与H02、G05产生了交叉,也就是锂离子电池与电动车整车系统的配合,以及提高其应用性、稳定性的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热点仍处于提高电池性能的研究过程中,仍在通过与不同的技术交叉联系改善锂离子电池自身安全性、稳定性等。而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远程控制、检测与管理等研究提高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可实践性的研究。

5结束语

随着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反映创新产出和创新过程的核心数据,专利具有信息全面、数据充分以及容易获得等优势,同时由于在企业、产业以及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预测技术发展路径的工具能够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策略和反竞争情报手段。因此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专利分析方法在技术路线图制定中的应用,能够为发现技术领导者、制定专利发展战略乃至国家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为我国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发展过程中提供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崇春.基于技术路线图、专利地图和TRIZ集成的产业集群创新技术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46-49.

[2]王燕玲.基于专利分析的行业技术创新研究:分析框架[J].科学学研究,2009,(4):622-628,568.

[3]李欣,黄鲁成.技术路线图方法探索与实践应用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5):62-72.

[4]田凤.专利信息分析关系企业的技术创新[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4):34-36.

[5]Keith Pavitt.R&D,patenting and innovative activities A statistical exploration[J].Research Policy,1982,(11):33-51.

[6]KPAVITT,LSOETE.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nternational Location of Innovation,in:HGIERSCH(Ed.),Emerging Technologies:Consequences for Economic Growth,Structural Change and Employment in Advanced Open Economies[M].JCBMohr,Tubingen,1982.

[7]FMScherer.The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Forecast Industry Concordance as a Means of Identifying Industry Technology Origin[J].Word Patent Information,1982,4(1):12-17.

[8]Wash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Demand-pull or discovery-push?[J]Research Policy,1984,(13):211-234.

[9]Liu Yun,Guo-ping Cheng,Yu Yang.Patent applications of the 500 Foreign investment corporations in China[J].Scientometrecs,2006,68(1):167-177.

[10]方曙.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11]姜全红.专利资源的量化分析研究[J].情报杂志,2006,(1):4-7.

[12]冬晶.技术创新中专利分析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10):23-25.

上一篇:合同管理策划范文 下一篇:合同法律风险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