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安排范文

时间:2023-10-01 12:34:00

幼儿园课程安排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摘要】本研究对广东省具有不同地域文化特点的9个县(市)36所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进行了调查,重在从课程视角分析这些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或教育信念。研究发现,在这些农村幼儿园,墙饰体现的主要是外塑型课程知识观,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座位安排反映出师幼间存在不均衡的权力关系,环境创设的课程资源价值尚未得到有效彰显,环境创设的参与者主体较单一。据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关键词 物化装饰;意义创设;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1/02-0022-04

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孕育和发展的全部因素或事物。〔1〕幼儿园环境是教育工作者有目的地创设的微观教育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传递幼儿园的课程价值诉求、课程愿景、教师信念以及幼儿园的组织结构、人际关系、情感氛围等。因此,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对幼儿产生教育影响。可以说,环境承载着课程文化价值,是一种具有动态、生成性、隐性的课程。

目前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从整体到部分,即从关注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到关注幼儿园局部环境创设;二是关注地域差别,即关注幼儿园环境在地性资源的利用;三是从不同理论视角解释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问题。文献调研表明,以往的研究较少从课程的角度来理解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问题。本研究尝试从课程视角来剖析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或教育信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农村幼儿园

本研究所称的农村幼儿园是指位于村委会所辖地域或主要由农业户籍人口组成的居委会所辖地域的幼儿园。

2.幼儿园环境创设

本研究主要关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但并不排斥与社会心理环境创设相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9县(市)的36所农村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这些幼儿园地处不同文化圈,如客家文化、岭南文化、潮汕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办园性质兼有公办和民办两类,其中公办幼儿园包括小学附设园和村集体办园。每所幼儿园选取2名教师进行访谈,对教师的选择考虑到了年龄、教龄或职称等差异。

研究者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方法,对36所幼儿园的环境进行了拍摄,并对园长和教师进行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旨在了解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解,以及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程度。

二、一种被忽视的课程:对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分析

(一)农村幼儿园的墙饰内容体现的主要是外塑型课程知识观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一书中讨论了“制度化知识”的四种性质:“第一,这种知识是在被视为真理与真实的学术(科学、技术与艺术)中,被政府审定这一‘滤纸’通过的知识。第二,这种知识是可以‘明白地传递’给幼儿的,即可以变成可供传递的语言(文字)。第三,这种知识是现代学术中已经明确的结论(正解)。第四,家长和幼儿没有超越以上限制去求得知识的意识。”〔2〕这种课程知识观强调的是既定知识,评价幼儿对这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只需考察幼儿记住了多少可测量的知识即可。没能记住这些可测量的知识的幼儿,可被视为“差生”。

研究者观察发现,在广东很多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布置墙面时,常设置类似“字宝宝乐园”的栏目,将汉字直接贴到墙上供幼儿辨识;或在墙上贴数字1~100,要求幼儿进行机械识记。这些做法体现的都是外塑型课程知识观,即希望通过外部输入的方式,将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幼儿,幼儿主要通过被动接受外部信息刺激进行学习。

(二)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座位安排反映出师幼间存在不均衡的权力关系

教育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体现为座位的排列组合,这是教育活动的微观环境。观察发现,广东农村幼儿园的幼儿座位排列方式主要有“秧田式”“小组式”“U型”几种类型。

“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突出的往往是教师的权威,幼儿集体面朝教师,教师站在前方就能有效监控到幼儿的一言一行,“容易与全体学生进行单向交流,但只能与部分学生达到双向交流”。〔3〕这种座位安排方式体现师幼间明显的等级关系,其弊端已普遍为幼儿园教师所知,在本研究所考察的幼儿园中也已不多见。

“小组式”和“U型”座位排列方式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也便于教师与幼儿互动。但研究者发现,这些优点在广东很多农村幼儿园中并没有得到发挥。下图是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座位摆放形式以及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站位及行走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活动室中的黑板摆放位置偏右,大部分幼儿要“斜视”才能看见黑板上的内容。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位移空间集中于黑板前方,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区域”,教师与全体幼儿保持着较远的空间距离。教师偶尔会在座位最前排相应位置移动,但始终没有走进“U型”底部。从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更关注的是自身的教学行为。另外,幼儿小组间缺乏讨论和合作氛围,幼儿之间的分享与交往、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都不多。

不但如此。研究者发现,“U型”座位排列方式中的幼儿大多处于“坐中学”状态,这种学习方式虽便于教师控制教育活动的进程,但并不利于幼儿的学习。教师的行走路线也反映出,其教育观念中仍重视教师的“教”而不是幼儿的“学”。

(三)环境创设的课程资源价值尚未得到有效彰显

研究者发现,广东很多农村幼儿园开始重视环境创设,园内墙面、走廊不再空荡荡,贴满或者挂满了各种东西,幼儿园内也添置了不少大型玩具乃至戏水池、玩沙池等。但有了这些物质条件,课程资源的价值是否就得到了彰显?事实并非如此。

1.墙面布置存在长期不更换的现象

研究者观察发现,这样的墙面布置在很多幼儿园屡见不鲜:墙上的图片色彩已褪,墙面的油漆也剥落了。问及幼儿园多久更换一次墙面布置,得到的回答是“一学期更换一次”,或“旧了再换下来”。这样的墙面布置基本谈不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谈不上是能让幼儿生成新的学习经验的课程资源。

2.各种设备“形同虚设”

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很多幼儿园的玩具被锁在箱柜中,篮球架是被锁起来的,戏水池和玩沙池则基本是干涸的。可以看出,教师对环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价值的认识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我们知道,课程资源是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4〕活动室环境是其中的一种整合性、条件性、素材性资源。〔5〕它通过不同于文本课程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技能、经验等。无论是墙饰还是玩具、区角材料,均属于课程资源。这类资源所具有的具体、形象、直观等特点,符合学龄前幼儿的学习水平,因为幼儿只有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发展。忽视环境课程资源的价值,只图把墙面填满,或只是为了满足评估要求添置玩具、材料,而不是让幼儿与环境和材料形成互动关系,也就是剥夺了幼儿通过环境这一隐性课程资源获得发展的权利。

(四)环境创设的参与者主体较单一

幼儿园课程的灵魂是幼儿意愿的落实。〔6〕如果幼儿园课程过多承载了成人的愿望和期待,就无法充分满足幼儿的意愿和需要,无法实现其核心价值。幼儿园课程的核心指向是幼儿,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遵循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幼儿在环境创设中应当有发言权和参与权。

然而,研究者发现,在广东很多农村幼儿园,幼儿并未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在研究者所调查的36所幼儿园中,无论是园所环境创设还是班级环境创设,没有一个教师谈到应该有幼儿和家长的参与。这些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一般是由教师在园长、年级组长的带领下设计制作而成的,幼儿最多根据教学需要展示一下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究其原因,可能是幼儿园只知道环境有装饰和美化的功能,并没有意识到环境还具有课程价值——能与幼儿进行显性或隐性的互动、存在无限的教育可能性,也没有意识到环境是幼儿的环境。

三、农村幼儿园环境应从物化装饰转向意义创设:课程角度的思考

外塑型课程知识观、活动室座位安排反映出的师幼间的不均衡权力关系、环境创设的课程资源价值以及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的被忽视,都表明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只重外显的、物化的装饰,忽视环境的能创生教育意义的课程价值。

(一)教师要树立“环境也是课程”的意识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存在的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的所有元素的综合体。〔7〕

幼儿园环境属于隐性课程,因为它是以无声的方式影响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可作为显性课程实施的辅助和延伸。教师可结合活动实施情况持续开展环境创设工作,充分挖掘其内隐教育价值。环境创设既要体现综合性和可选择性,也要注意本土文化的适应性,如广东某县每年会办柑橘文化节,当地幼儿园就可利用这一节庆特点进行环境创设,让环境成为“诉说”乡土文化的载体。

(二)活动室座位安排宜依据空间和活动需要而定

在设计活动室座位排列形式时,教师宜根据活动室的空间特点和幼儿的活动需要作出安排。如,以讲授为主时可采取“小U型”摆放形式;让幼儿动手操作或开展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时,座位可摆放成“面对面式”;幼儿要开展故事、歌舞表演等活动时,可采取“月牙型”摆放形式,等等。座位安排既要便于教学,又要利于形成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多向交流模式。

(三)打造环境创设共同体,突显幼儿的主体性

要打造幼儿园环境创设共同体。幼儿可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环境创设问题、完成环境布置。教师可参与小组讨论,并提供可能的帮助。家长也可以是环境创设的参与者,既提供给教师关于幼儿兴趣和需要的信息,也可参与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来,与教师、幼儿形成具有共同目标的环境创设共同体,推动幼儿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使之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和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凸显幼儿的主体性。环境创设的内容和形式应主要依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要而定。从内容上来说,可以是幼儿参与过或即将参与的活动情节;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幼儿日常喜闻乐见的。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47.

〔2〕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2.

〔3〕徐敏娟.从教室座位安排透视教育机会平等〔J〕.现代教育论丛,2007,(6).

〔4〕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5〕谢翌,徐锦莉.教室环境:一种被忽视的课程:课程开发视野中的环境布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6〕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95.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2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课程内容;课程目的;课程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43-05

一、前言

慈溪市地处浙江沿海,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到2007年年底,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连续8年在97%以上。该市共有234所幼儿园,其中84.6%位于农村。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调查发现,慈溪市农村幼儿教育在硬性指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软性指标与城市幼儿教育相比却不容乐观:几乎所有公办幼儿园都在城区;几乎所有事业编制教师都在城区;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的工资相差很大;幼儿园课程方面的差距尤为显著,城区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而农村幼儿园课程发展较为滞后。为深入了解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对慈溪市农村幼儿园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慈溪市各镇中心幼儿园21所,各类非镇中心幼儿园84所,共105所。

(二)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调研情况记录表》进行调查,内容除幼儿园基本教育教学情况外,主要涉及幼儿园课程实施情况,包括选取什么课程方案,自选哪些内容作为补充,为什么选取这些内容,如何补充,等等。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方法

课题组成员对105位园长和221位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查看了778位教师的备课本、513个班级的周计划表;以流动式随堂听课的方式观察了265位教师组织的各类活动;观察了39所幼儿园幼儿的午睡情况;分析了105所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环境。调查人员对各项调研活动均有较为翔实的记录。

三、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分析

(一)各农村幼儿园选用的主体课程方案较规范,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课程内容小学化倾向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后全国各地幼儿园都进行了课程调整。2004年开始,慈溪市学前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推行统一征订措施,要求全市幼儿园选择并使用已通过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课程方案,调查显示,这一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90.4%的农村幼儿园订购的是已通过审定的课程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课程使用混乱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农村幼儿园选用主体课程方案情况较为乐观,但对课程内容作进一步调查时发现,许多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包含了拼音、识字、写字、学古诗和英语教学活动,而计算的教学难度深至100以内的加减。这些内容注重向幼儿传授单纯的知识技能,有非常明显的小学化倾向(见图1)。

由图1可见,接受调研的105所农村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存在具有小学化倾向的课程内容,甚至有慈溪市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在幼儿园实施的课程内容,如拼音和珠心算等。

调查发现,有5所幼儿园在小班就进行拼音教学,有42.9%的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就让幼儿用铅笔书写汉字。已有研究表明,过早让孩子握笔写字,容易降低孩子对书写的兴趣并使他们形成不良的书写习惯。

在调查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课程内容的来源时发现,除拼音多选用小学教材外,其他课程内容如英语、识字以教师自己编写为主。各种学前启蒙资料和小学一年级的练习题是教师自编教材时所参考的主要资料。这类自编教材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如有15所农村幼儿园直接将《唐诗三百首》作为教材,完全没有考虑幼儿的成长规律及认知特点。

(二)幼儿园开设非正规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家长需求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有利于儿童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一些偏向“知识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课程显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之所以开设此类课程,主要目的就是迎合家长的需要,以吸引生源(见图2)。访谈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把教育等同于知识传授,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接受教育,就是去学知识,同时把“知识”狭隘地理解为能做多难的算术题、会写会认多少字等。笔者在调研过程中看到一所幼儿园刚收上来的“家园联系单”,其中一位家长写道:“老师,多教蒙蒙一些字,多教一些诗。”另一位家长则写着:“丽丽在家就知道玩,希望老师在幼儿园多教她写字。”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幼儿园里,类似的家长反馈意见尤为常见。

调查还发现,小学招生指挥棒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访谈中一些园长反映,许多小学都有入学摸底考试,这对幼儿家长和教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另外,还分别有41所、18所、15所幼儿园认为开设识字、古诗、英语课程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部分农村幼儿园课程安排随意、无序

为保证课程安排均衡、有序,幼儿园一般都要根据主题将每周的课程内容按一定比例和原则制订出计划。

调查发现,镇中心幼儿园制订周计划的情况比较好,而其他幼儿园尤其是班级数在4个以下、幼儿人数在100人以内的家庭式幼儿园问题非常突出,甚至有16所幼儿园没有周计划,课程内容安排非常随意。另有19所幼儿园的周计划质量比较差,许多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见表1)。如在某园,我们看到一个班的周主题为“恐龙”,教师写在“周一”这一栏中的内容分别为:

晨间活动:认字

活动一:语言《城里来了大恐龙》

活动二:拼音――念韵母

活动三:古诗《登幽州台歌》

离园活动:认读P

显而易见,在学科领域安排上,这一天的五项内容全是语言领域的,完全忽视了各学科领域内容需要平衡的原则,这样的课程安排很难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四)课程实施方式单一,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过程。它有别于中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形式。然而对农村幼儿园教师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观察并统计发现,很多幼儿园还是以安静的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见图3)。调研人员还发现,许多幼儿园的周计划上写有“区域活动”,这说明他们能注意多种教育活动形式的整合,但进一步调研时课题组成员却只看到3所

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有些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涵义并不理解,许多活动室内也并无开展区域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据调查,慈溪市204所农村幼儿园全都是民办幼儿园。因为资金短缺,许多幼儿园的部分班级班额超编。在接受调研的84所非镇中心幼儿园中只有3所按有关文件要求每班配有2位教师(没有保育员),绝大多数幼儿园是1位教师统揽班级所有的教育与保育工作。班额超编、师资不足等问题使教师几乎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能力去研究课程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些幼儿园出现大量读、写、算活动。

调研人员还对265位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进行了随机抽查,其中组织小组活动的4位教师都能与幼儿讨论并共同活动,而在206个安静的集体活动中,有58位教师在用。教师念一句幼儿跟一句的方式向幼儿教授一些古诗和计算的内容,甚至有一些教师因为看到许多人在室外观看而停止了教学活动。

(五)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较为混乱

通过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要求幼儿园在原有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家长的需求,结合本地本园实际来选择对幼儿发展有利、适合幼儿学习、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容,同时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这对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提出了一定要求。但调研中我们看到,84所非镇中心幼儿园中只有3所幼儿园有业务园长,13所幼儿园有教研活动,35所幼儿园的园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日常评价。这些幼儿园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缺少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了生存,她们最关注的是生源。可以说,这些幼儿园的教育常规管理非常混乱,对教师是“只有要求没有指导”“只有管理没有研究”。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对课程的正确理解和使用,造成幼儿园过于关注家长需求并出现许多脱离幼儿生活、兴趣及需要的教育内容的情况。

四、建议

幼儿园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农村幼儿园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镇中心幼儿园应对本镇其他幼儿园的课程选择发挥示范作用

根据市幼儿园教育规划,各镇至少要有一所中心幼儿园。从整体上说,大多数中心幼儿园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优于其他幼儿园,但由于它们的举办者大多为某个集体或个人,所以他们首先关注的是生源和自己的利益,这使得一些中心幼儿园无法在本镇真正确立“龙头”地位,更无法用正确的课程理念去影响其他幼儿园,个别中心幼儿园甚至受其他幼儿园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小学化倾向的课程内容。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使这些中心幼儿园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

(二)应大力培养合格教师来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课程的主体是教师与幼儿,可以说,高素质的教师是课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注重让过程和结果、生成与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辩证地统一起来。据市2007年幼儿园(学前班)报表显示,目前在19个镇共有1407位幼儿园教师,其中43.3%毕业于市职业中学幼师班。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园长这样抱怨:“培养幼师的职业学校比较注重高考的入学率,而忽视直接上岗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新教师往往没有学过专业理论,只会单项技能,给我们用人单位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培训经费缺乏、教师大量缺编又导致幼儿园教师只能埋头于日常琐碎的工作而无力再参加进修学习。”因此,要保证幼儿园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改变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大力培养大批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三)不要过分强调运用以综合主题为主要形式编写的课程方案,以利于习惯分科教学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实施课程

事实上,许多农村幼儿园教师有着比较丰富的分科教学经验,硬性规定他们用综合性课程方案来实施教学,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也不是十分必要。目前,农村幼儿园课程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但也有其独特价值和社会适应性。如果仍依据学科领域设计课程方案,而在设计、使用的过程中能从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特性、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等误区中解脱出来,注重各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幼儿的认知规律,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㈨那么这种课程方案更易被农村幼儿园教师接受。笔者在平时参观、走访中发现,许多幼儿园在“周计划表”中都会先确定每个活动大概指向的领域,以帮助教师把握活动的核心价值。对于一支以新教师(教龄在3年以下)为主的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来说,在搞清楚各领域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主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从已有的课程方案中选择与农村幼儿园教学实际相符的内容

可以借助城区幼儿园的教研力量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从已有课程方案中选择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符的内容,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各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及活动组织要领,再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如何正确使用已有课程方案的培训,从而更新他们的课程理念,改善他们的课程行为,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五)根据需要引进优秀课程资源作为补充,规范课程内容

一方面,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各种资源,各幼儿园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培养幼儿积极情感的、同时又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调研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小学化倾向的课程内容为什么会屡禁不止?这当然有社会、教师、家长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否认的是,幼儿在识字、学英语等活动中也确实获得了一些显性的、积极的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在需要进行大量后续研究的前提下,对有些课程内容与其“一棍子打死”,不如在进行可能性筛选和价值性筛选后,引导幼儿园作出选择,并引进一些优秀的课程资源,加强相关培训,以规范课程内容。

(六)开展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3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中班

生活质量提高就是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提升,而生活的体验来源于活动,幼儿园中班课程生活化主要是强调把课程安排和生活融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激发幼儿的感官和潜能,使他们真正处在一个潜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教学环境中,使幼儿生活生命力更具活力更具成长力。中班的幼儿已经能充分地感觉到生活中的情绪变化,而生活化课程安排有利于帮助中班幼儿充分地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正能量。

一、幼儿园中班课程安排中出现问题

(一)课程安排缺乏生活化

一般情况下幼儿中班课程安排中主要是由户外活动、集体教学、室内和室外的游戏为主线进行对幼儿的教育。这样的碎片化的安排不够科学,造成幼儿不能长时间地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如说在照顾植物集体活动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们选择感兴趣的植物照顾,幼儿没有相关经验,所以在选择过程中长时间处在被动的位置。要让教材内容贴近生活,我们就要以幼儿的心态去观察。比如孩子们发现车胎是圆形的,而房子屋顶是倾斜的;每天身上穿的衣服的扣子形状大小是不同的;幼儿园玩具的形状、颜色、大小是各异的;幼儿园的餐具也是有秩序的,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发现才可以使学生从生活场景中得到知识,并增加求知欲望。

(二)缺乏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幼儿中班课程应该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完成的,老师能够从幼儿的活动表现中发现幼儿的成长和挖掘幼儿存在的潜能,并且根据这些设计下一个课程。但是从教学和活动中可以发现,在课程安排中老师较少参与幼儿活动,也不太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如何玩儿和怎么玩儿,老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比如,在搭积木游戏中,老师只是将积木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己搭建,其实老师完全可以根据孩子搭建的积木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改进学生作品或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以此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善幼儿课程生活化的对策

(一)回归幼儿的生活

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精心地安排活动和游戏。比如幼儿对动物特别感兴趣,那么老师可以组织以“动物”为主题的活动,在陪幼儿做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老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有准备地进行活动。老师在安排一些课程活动时,如果认为幼儿对课程安排内容有困惑,那么老师在安排课程活动之前,要进行相对应的知识补充,在幼儿充分了解活动的基础上再开展。

例如,在三八妇女节时,老师组织学生为妈妈制作贺卡或小红花等礼物,表达对妈妈的关爱,但是只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很难理解妈妈工作生活的辛苦,老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导演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设计教学方法来完成,可以让孩子体验一天妈妈怀孕的辛苦,让每个孩子在衣服里放一个气球进行一天的学习活动,并要求他们时刻保护气球,通过一天的体验,孩子们一定可以感受到妈妈的不易,进而增加孩子与母亲的感情。

(二)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首先,在安排课程之前,老师应该认真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性格特征和智力发展程度,并详细记录以便日后作为课程安排的参考,不断地推敲每一个课程小节中衔接点的合理性。其次,老师应该在幼儿的经验基础上,设计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活动,老师应该机智地判断出幼儿在下一个课程活动中需要哪些体验,促进幼儿对活动的体验度。最后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及时和幼儿沟通,充分地了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为进一步提高课程安排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三)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老师在日常的活动环节中,要习惯用简单而又形象的话语解答学生的疑问,例如老师组织孩子们到塑胶场地上滚轮胎。小朋友们在滚轮胎时发现轮胎里水的变化,于是问老师轮胎里的水是不是也会走,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大家实验讨论。孩子们在推着轮胎前进的过程中由于速度的不同,轮胎内的水有的洒出,有的随着轮胎转动,在孩子们观察完现象之后老师可以告诉他们这是“惯性”的原因,进而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解惯性的原理,这就做到了将知识与生活中孩子们的兴趣相结合,帮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的实际场景中运用知识。

课程生活化教学本应该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生活化课程安排遇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活和教学之间出现脱离,容易造成幼儿缺乏生活的意识。随着教学观念和理念的变化,这样的问题逐渐被各界学者关注,经过老师和专家的共同努力,推进幼儿课程生活化教学将会打开新的局面,为提高幼儿教学品质和质量奠定P键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婧,庄薇.在自然化、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实践中促进幼儿发展[J].学前教育,2016(5):14-17.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4

一、引言

所谓“安全重于泰山”,无论是社会生产活动或是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皆如此。而幼儿园在对幼年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确保孩子能够身心全面健康发育方面也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幼儿安全问题应当列入幼儿园工作任务的首要位置,应当引起全体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仅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加大幼儿安全防护工作,更要从各类保教活动中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的知识的宣传。目前幼儿安全教育工作在我国幼儿园中的开展过程里遇到了一定的难题,只有将现状难点切实解决,才能使幼儿健康成长得到根本保障。

二、现阶段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欠缺点

目前我国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此类问题的存在使得幼儿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首先,部分幼儿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耐心,往往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可操作性差。如在交通安全教育过程中,采取互动模式让小朋友主动演示交通警察的手势。一旦遇到难以管理的幼儿,便通过批评的方式进行管理,却忽略了“兴趣教学”的使用深度。最终不仅使得互动模式教学无法收到效果,还使得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大了抵触情绪的产生。

其次,受未来工作就业及升学压力的影响,家长的思维模式过于固化,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当中学习更多知识内容。而部分幼儿园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大知名度,仅仅追求学习教育,而忽略了安全教育。使得有关安全问题的教育教学成为学习之余的“附属”内容,长此以往不仅给幼儿传达了“安全问题没有学习重要”的错误思想,更使幼儿园本身的安全教育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实行,最终进入恶性循环。

最后,部分幼儿家长对幼儿安全问题的思想认识较浅薄。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幼儿园对安全问题进行教学,更需要学生家长进行共同帮助。较为常见的问题有两种:一是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安全问题,只关注是否吃饱穿暖。如家长外出时没有将水、电、煤气等危险源进行切断,只是告知幼儿危险,不要碰触,但没有将严重后果进行教育,从而导致了幼儿触电、煤气泄漏等悲剧事件的发生;二是受传统意识影响,在家庭氛围中,父亲往往严厉苛刻,甚至将粗暴的打骂行为作为安全教育手段,不仅达不到安全教育的目的,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作用,而幼儿园在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时,幼儿在潜意识中便存在了抵触情绪,使得安全教育开展效果受到影响。

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1.提高幼儿园教师安全思想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否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切实认清幼儿安全教学的重要性是提高有关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建议幼儿园有关负责人应当加大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教研活动、集体会议、经验分享等方式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意识,明确自身责任。同时建立健全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规定,定期对教师的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做出检查,确保有效执行。

2.合理利用幼儿天性,大力开展活动教学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教学,教师应当通过“爱玩”的幼儿天性,大力实行活动教学、兴趣教学、奖品鼓励等多种方式,调动幼儿学习安全课程的积极性。建议教师应当努力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将有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在教育幼儿应当排队上下楼梯时,将我国“右行礼让”的礼仪编成幼儿故事,将小兔子、小猫、小狗等作为故事主人公,讲述排队上下楼的重要性,并通过课堂播放“排队歌”加深印象。同时在课程后带动学生排队进行楼梯行进,并施以鼓励,从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3.分析安全教育情况,做好阶段总结

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还处于发育阶段,在安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时常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便需要定期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加大安全教育开展情况的分析工作。建议应当以大、中、小不同年级为单位,定期进行园方集体会议总结,由各班级班主任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在会上y一进行介绍。从幼儿安全教育的个例当中寻找共同点,共同讨论,寻找并制定恰当的解决方案。

4.完善幼儿园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

家长的适当参与,对于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辅助意义。因此应当对家长群体大力宣传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家长与园方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如通过“致家长的信”等形式将近年来由于家庭疏忽而造成的幼儿安全悲剧案例进行普及,希望家长引以为戒。并不断加大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沟通,了解幼儿生活当中的各个安全细节,对幼儿意识较差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值得一提的是,也应当一定程度地对幼儿家长进行理念教育,并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在家中对幼儿进行打骂教育。最后与幼儿家长进行安全责任书的签订,使家长意识到园方对此类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引起自身重视。

5.优化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建议应当优化相关安全教育的课程系统,做到全面、完整。应当从家庭生活、幼儿园学习生活双向角度进行课程的制定。如在幼儿园期间,应对上下楼梯要排队,不吃掉在地上的东西,做完手工放好剪刀工具等。在家期间,有难情况找警察,大人不在不碰水电,不和陌生人走等。并通过课程将家庭与幼儿园安全教育学习进行紧密结合,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安全习惯。

四、结束语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5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我园于xx年2月x日对开学情况开展了自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幼儿园基本情况。

黄陂区直机关幼儿园在岗教职工60人,本学期开办十二个教学班,共有幼儿410人。其中大班3个(5—6岁幼儿),中班4个(4—5岁幼儿),小班4个(3—4岁幼儿),托班1个(2—3岁幼儿)。每班配备两教一保。

二、执行课程情况。

我园于2月10日幼儿正式入园,在课程设置上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日常规活动有早操、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午睡、游戏活动、自由活动、区域活动。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大、中、小班每天安排2次集中教学活动,活动时间分别为30分钟、25分钟、20分钟。托班每天安排1次集体教学活动,活动时间为15分钟。

三、规范办园情况。

我园严格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武汉市幼儿园课程纲要(试行)》精神,认真落实《武汉市幼儿园教育常规管理暂行(试行)》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尊重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兴趣。在收费上,严格遵照市物价局的有关规定,按一级园的标准收取,并进行了公示,接受家长的监督。

四、教师寒假读书活动情况。

积极开展“黄陂区中小学读书活动”,要求教师在寒假期间阅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做好读书笔记,并在上班后上交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体会。而且,还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和园本培训活动,切实加强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健全一系列保教规章制度,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的讨论活动、学习活动。

五、日常管理工作情况。

我园统一制定了《幼儿一日作息时间表》、《教育教学常规要求》及《幼儿园保教常规及一日工作程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建立了常规工作的“常规化、定期化”检查、反馈制度,并将它作为我园常规管理的首要内容、教学监督的重要手段、反馈工作意见与要求的主要途径来实施。而且,落实“每日巡查”制度,通过巡查,规范了一日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达到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的目的;行政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经常与保教主任沟通达成一致的意见并做反馈;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和备课的检查,做到有记载、有反馈、有评价。后勤部门积极为教育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六、安全、卫生工作情况。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6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以人为本;灵活机动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幼儿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的奠基石,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于儿童个性的发展,形成活动即课程的理念,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教育所开设的各种课程与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可是教育的范围仍停留于各种生活知识的教授以及各种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阶段,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并未按照《指南》中的指导思想开展,主要体现为“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缺乏足够的灵活性,现笔者将根据《指南》中的指导思想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

一、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灵活性匮乏

一位幼教专家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贵园的活动时间安排表犹如火车站里的时间表。”从表面上看,这仅是一句无关紧要的玩笑话,可是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幼儿园教育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对此,我也曾问过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幼儿园与学校相比,哪个更好一些?”这个孩子回答了一句这样的话:“幼儿园好还是好,就是没有下课的时间。”从客观角度而言,目前很多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十分细腻,甚至比火车时间表还要细,所有活动被安排得满满的,孩子们一天的活动都在教师的操控、催促之下。“大家快一点、快一点!”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每天必说的口头禅,如果不说这句话,孩子们的下一个活动环节就有可能受影响。

可见,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过于机械,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各种限制过多,教师只能根据活动安排表上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参与各项活动,从而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倘若教师不按照活动安排表操作,则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幼儿教师则很难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心理需求去主动遴选教学内容,开展各项具有自主性质的活动。在活动时间安排表的指挥下,孩子们被机械地引导参与各项活动,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案例:

背景:中班的孩子们在下午四点时分的游戏活动

游戏时间到了,陈老师大声呼喊:“游戏时间已到了,请大家赶快结束游戏,将玩具整理好,然后去洗手。”这时,在教室左边的宁宁有点手忙脚乱,因为他的“魔术城”还没有“砌好”。这时,陈老师走到宁宁的身边,一边阻止宁宁继续堆积木,一边对他说:“宁宁,游戏活动时间已经到了,不要堆了,现在赶快把积木放到箩筐里去。”可是宁宁还想继续完成游戏中的“魔方城”,并对陈老师说:“我要砌好我的魔方城。”陈老师这时没有理会宁宁的要求,一边拆了宁宁的魔方城,一边对宁宁说:“今天就到此为止,游戏结束了,赶快去洗手吧!”宁宁看到陈老师将自己的魔方城拆掉了,伤心地哭起来:“我的魔方城,……”陈老师抚摸着宁宁的头安慰他:“宁宁乖,不哭,明天还可以玩,待会儿奶奶就来接你了。”

活动结束之后,陈老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解释:“我们的行程都是根据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上的具体章程来操作,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操控孩子们在一天内的活动,再加上这样安排也能让教师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一天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从而避免在工作上出现一些失误。”

此外,陈老师也发表了自己对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的意见:“说句实话,我也很想根据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以及兴趣爱好对一日活动安排时间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更改,可是我又想到整个幼儿园都是这样按照活动安排表操作的,如果我自己单方面更改,肯定影响不好。另一方面就是这样更改活动日程表相当麻烦,自己会很累。如果按照一日活动安排表中的顺序操作则能轻松很多,因为按制定的程序操作能够让我完全掌控孩子们的活动进程。”

二、原因探究

1.对《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保教结合”理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一定要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其实这一教育原则完全是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提出来的。“保教结合”的实质是在保护幼儿健康的同时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可是一些幼儿园却将“保教结合”这一理念错误地理解“全权包办”,即教师每件事都要为孩子们想得十分周全,要全方位操控孩子们的活动行程。如此理解其实质是将孩子们应该做的事情完全转嫁到教师身上。一日活动安排表的机械死板就是这种错误理解的延续。在这种“越俎代庖”思想的指导下,将会严重影响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孩子们会产生极端不自由的感觉,甚至会背负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压力。最终将会严重钳制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对教师形成强烈的依赖感,遇事不会独立思考,总是喜欢寻求教师的帮助,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幼儿园必须重新审视“保教结合”的理念,对此形成正确的理解,以此解决一日活动安排灵活性缺失的问题。

2.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错误理解

《指南》中虽然指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但是《指南》中并未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程序”做出详尽的解释,这就导致很多幼儿教师对“一日活动”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灵活性的缺失与幼儿教师对一日活动的错误理解有关系。从客观角度而言,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既包括教学活动,又包括游戏活动和锻炼活动。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锻炼活动结合起来能有效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也是幼儿园教学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是一些幼儿园教师则认为对孩子们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对游戏活动与锻炼活动却较为忽视。正如一些幼儿教师所说:“我认真备课的重点就是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与锻炼活动我只能按照一日活动安排表操作了,是从来都不会改变的。”这种观念将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锻炼活动完全割裂开,没有将教学活动与其他活动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教育整体,对孩子们的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具体将会对孩子们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第一、会让游戏活动、锻炼活动的安排变得更为机械化,无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兴趣爱好,长此以往将会钳制幼儿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第二、对游戏活动、锻炼活动的忽视,必然造成非教学活动安排的程序化,最终将制约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更为严重的会让孩子们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最终导致独立自主的能力难以获得发展。

三、我们的改变:应对举措

1.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安排一日活动时必须坚持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唯有如此才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与兴趣爱好,从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从本质上而言,制定一个完善的一日活动安排表不但可以让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变得井然有序,而且还能减轻教师与孩子在一日活动中的紧张度。可是我们必须看到,遵循一日活动安排表并非是机械死板的,而应坚持规范与灵活相互结合的原则。幼儿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与教学的需求适当调整一日活动安排表中的具体项目,倘若绝大部分的孩子对某项活动表示出很大的积极性,就可以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将这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得长一点;反之,如若绝大部分孩子参与某项活动的兴趣不大,就可根据孩子们的心理需求缩短时间,甚至可将活动项目取消。幼教工作是一项平凡而又细腻的工作,孩子们是天真可爱的,需要广大幼儿教师的精心呵护,更需要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就会被激发,思维能力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弹性化”设计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强调:“幼教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以幼儿的心理需求以及兴趣爱好为导向实施教学策略,绝对不能在教育过程中搞教条主义,而应对一日活动安排进行弹性化的设计,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以及各项能力。”可见,为了解决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必须实施弹性化的策略,具体可如下操作:首先,对于一日活动时间的设计应坚持弹性化的原则,不要将每项活动开展的时间算得过于细腻,以此保障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根据孩子们的心理需求适时调整活动时间,或许延长时间,或许缩短时间。其次,在设计一日活动安排表时,不能将活动计划安排得十分紧凑,必须遵循弹性化的原则,留出一部分时间给教师自主安排,此时教师则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开展自主化的活动,如此一来就能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独立能力有很大帮助。

3.根据活动类型,实施“差异化”设计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表的设计必须根据具体活动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设计方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可见,为了有效解决一日活动时间安排机械化的弊端,幼儿园必须根据活动类型,实施差异化的设计。具体可如下操作:第一、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对于游戏活动的设计则要坚持开放性的原则,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对于生活活动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对孩子们生活模仿能力的培养。第二、对于整个活动的安排可从指导性要求与指导性设计两个层面去操作。指导性要求主要强调教师对孩子们进行个别性的指导。指导性设计主要强调教师对孩子们完成活动内容的全面引导。从上述两个层面去设计孩子们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则能有效避免安排进程的机械化,能给孩子们更多自主的空间,从而促进其个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的确存在机械化的弊端,这违背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的幼教工作原则,长此以往将钳制孩子们创新思维与独立能力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幼儿园的管理者以及幼儿教师必须深刻理解《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以上应对策略,定能令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缺乏灵活性的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参考文献:

[1]王慧明.完善幼儿社会交往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贵州教育,2010(05)

[2]钟翠苹.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2)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7

时光荏苒,担任责任督学已有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严格遵守《幼儿园责任督学工作守则》,能够坚守督导标准,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做到定期到侯集幼儿园、金桥艺星幼儿园、幼师保利鑫城幼儿园、幼师东贺四所责任区幼儿园督导检查,细致了解情况,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查看监督,加大园际间的交流,对幼儿园提出了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与幼儿园负责人反馈交流。现将本学期督学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升督学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个人的督学业务能力,我认真学习《国务院督导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六大支架》、《江苏省疫情防控规章条例》等政策性文件,深入了解幼儿发展规律,研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熟悉疫情防控标准,进一步了解责任督学基本职责及工作程序和方法、制度与要求等。每一次督学前,我都会先熟悉督学标准,并认真查阅文献资料,努力做到在督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知其然而并知其所以然。责任区幼儿园咨询的任何事宜,坚持做到有问必答,或者一起商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二、提供平台,增强交流与沟通。

根据我区《2020上学年责任督学工作计划》,每月用多种方式与责任区幼儿园沟通一次,通过实地察看、查阅档案资料、谈话交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电话交流等多种方法,对责任区4所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进行督导,除亲临责任区幼儿园督导外,日常还与各园领导保持联系,反馈各类信息、交流各种有益的经验,观摩有意义的活动。

如:保利鑫城幼儿园疫情家长宣传工作做的很到位,家长非常满意与放心,开学后的入园率几乎100%,我们就请史园长把园所防疫经验在群里向大家介绍,幼儿园硬件的投入、细致的防疫视频宣传让大家颇有收获。金桥艺星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开展非常深入,我们就邀请责任区姊妹园入园观摩活动,王园长带领大家介绍了园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途径与策略,园所的空间有效利用与幼儿园生态化课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园在交流观摩中共成长。

三、深入教研,探索课程实施路径

一学期来,我深入课堂听课达十余次,与老师们一起探讨备课、课堂教学。记忆犹新的活动有金桥艺星幼儿园的科学活动《蜗牛的秘密》,保利鑫城幼儿园的体育活动《运动高手》,侯集幼儿园健康活动《可怕的病毒,我不怕》,幼师东贺园的绘本《大灰狼娶新娘》等活动,不仅一起听课评课,深入课程的研讨,还涉及到班级卫生、环境创设、校园文化、校园安全、教研方式等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探索课程实施有效路径。

四、重视追踪,督学问题不放松。

在本学期的督学工作过程中,对责任区的学校和幼儿园的开学工作、校车安全、校园安全、园务管理、园所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校园卫生保健及食品安全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家校沟通、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了督导,发现问题不放松,及时反馈,并认真记录在责任督学备案本上。在次月督学时先检查落实上月存在的问题,是否已整改,整改的效果如何,

例如:幼师东贺园的空调室外机外排水在户外形成了一片绿苔幼儿户外活动时有安全隐患,我与孙园长一起想过接水桶,加长管子等方法,保利鑫城的卫生间漏水也是跟踪连续3个月之后得到了彻底的根治,安全工作是幼儿园所有活动开展的前提,容不得半分马虎。隐患一日不排除,坚决不放过,要有钉子精神。经过一次次的努力与跟踪督导,每一个幼儿园都能认真整改,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不足:

1.幼儿园安全意识和应急措施较薄弱,个别幼儿园校舍条件需要维修改善,幼儿园管理网络不健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有待加强,

2、由于民办幼儿园工资受限,师资不稳定,个别园频繁更换,教师课程游戏化精神领悟不透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升,课程游戏化落实不到位,教研活动开展流于形式,不能深入。

3、幼儿园教师队伍规划目标不明确,缺乏实际操作性,师资队伍成长脚步太慢,不重视教师的读书与学习,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较薄弱。

4、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卫生与防疫长时间容易麻痹大意。

5、责任督学由于是兼职,没有充分的时间长时间深入园所内部,不能围绕一个问题深入指导,责任区幼儿园成长层面与高度不一致。

(二)主要建议:

1、重视安全防范,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严格执行安全巡查制度,加强日常的管理。

2、不断提升办园内涵,加大宣传,在普惠的收费范围内提高收费,提升民办园教职工的工资待遇,稳定师资,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提升教师自我成长的动力。

3、园长深入教研,同读共议精典书籍,带领全员深入研讨课程游戏化,研究园本课程,不断提升办园内涵。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重在课程审议、计划制定、制度落实,着眼于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4、加强疫情防控,尤其要重视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严格控制班额,避免小范围的聚集。

5、责任督学采用多种形式的交流与指导,在有限的条件下促进园所共成长。

幼儿园课程安排篇8

通过培训,力争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成为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复合型教师。

二、具体措施:

开展“幼教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完善政治学习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集中、分组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行为。

2、加强对新《纲要》的学习培训,通过开展班级环境创设和活动区材料检查评比活动,进一步更新教师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3、根据教师自身特点,为教师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条件,使教师在共性中显个性,全面发展中显个人特长,更好地显示其教育才能。

4、拓宽教师文化视野,充实教师文化内涵,不断积淀文化底蕴,倡导教师读名著、专业理论书,注意吸纳社会各行业信息,使教师具有宽阔的视野。

5、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方法,加强对教师教育技能,专业技能及特色课程的培训,并充分利用本园教育资源,搞好园本培训。

6、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争取培养出1—3名园级骨干教师,力争更多地涌现出州、县幼教队伍中较有影响的教师。

7、创设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加强教师对实践活动的操作能力。

8、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

9、加强对省编、多元智能和建构课程教材的学习和研讨,对其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学习和研究,鼓励教师通读新教材,熟读新教材,提高教师灵活运用新教材的能力。

10、继续发挥教研活动这一最基本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主阵地,变教师被动型接受为主动型参与,积极研讨,大胆发表见解,采取发言等形式开展研讨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1、进一步提高教师生成新课本的能力,在课程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及兴趣点生成新的课程内容,并能较好地把握课程内涵,在实践中更好地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

12、继续开展好课题“加快幼儿园教师幼教专业化速度”的研究工作。按照计划扎实有效地进行课题的研究,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归类、整理工作,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13、各教研组开展园内观摩研讨,外出观摩学习,听取讲座等各类活动,开展优质课的评比活动。搞好对县城附近幼儿园进行实地指导和帮助。

14、充分发挥行政领导、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班组长的作用。行政领导参与每组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骨干教师至少完成1次园级以上的讲座与开课活动,教研组长引领组员在培训中逐步提高。通过各个层面的学习,不仅促使教师获得更大的提高,还将使我园进一步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

15、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6、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随笔、经验、总结等理论文章,争取年内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三、具体安排

三月份

1、组织安排好CCPP项目年第一期培训、汇报工作和加方学生来我园的实习工作以及园本培训。

2、选派园内9名青年教师对县城附近幼儿园进行实地指导和帮助。

四月份

1、园内信息技术员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2、教务主任和2名教师到幼儿园就档案管理进行学习。

3、园长、副园长、教务主任对园内教师进行艺术类的培训。

4、参加县进修校举办的全县“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培训。

五月份

1、组织安排好县进修校来园检查“CCPP-ERTT”项目的园本培训工作及个人成长记录。

2、开展好园内“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六月份

1、对省编教材进行培训。

2、组织安排好县进修校来园检查“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3、组织园内教师职业技能补测报名工作。

七月份

1、参加年继续教育登记员工作年度总结会。

2、审查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表、登记证。

3、开展班级环境创设和活动区材料检查评比活动。

八月份

1、组织园内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教育”等级检测考试。

2、组织园内教师到其他幼儿园参观学习。

九月份

1、选派教师到省幼儿园参观学习。

2、参加全县教师“普通话演讲大赛”。

3、举办全园活动设计文字方案的评比活动。

十月份

1、在教育局相关部门领导指挥下,继续做好对县城周围以及全县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邀请本县其他幼儿园参与我园教研活动

2、开展“如何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培训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安排好CCPP项目年第二期培训工作及园本培训。

2、同县内另一所教办幼儿园——映秀幼儿园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根据第一任期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本园、本地区的主题教学。

十二月份

1、总结年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

上一篇:议案提案范文 下一篇:最新劳动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