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企业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14 19:57:01

农行企业文化

农行企业文化篇1

关键词:农商行;企业文化;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传承自农信社,企业文化是其发展的灵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统一银行员工思想和行为,促进农信社股份制转型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都有至关重要作用。各农商行应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银行、良好银行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了职工文化素养,丰富了职工精神生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商行职工队伍的道德修养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一批精明能干的员工队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能促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各项技能,引导职工干在岗位、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才在岗位,同时还促使企业不断加快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的步伐。2.建设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凝聚力的需要。企业的改革是为了增加活力,而增强活力主要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农商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帮员工认清企业前景和发展目标,了解只有企业兴旺发达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才能得到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并有效地把全体员工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合力。3.建设企业文化是加强企业整体协调功能的需要。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行为标准,以此来规范农商行员工的行为,保持和谐的气氛,全行一盘棋,力量不内耗,各部门各环节协调运行,增强企业的整体功能。4.建设企业文化是有效发挥激励职能的需要。农商行目前还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内部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激励方法也有待提高,加强并推行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就会使员工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可以激发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二、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先天缺失问题。农村商业银行源起于信用社,它立足于“三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文化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对现代管理文化吸收较晚,造成企业内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碰撞。此外,从农信社到农商行,企业经历多次管理者的变化,先后为农业银行、农改办、人民银行、省联社,业务范围、工作重点、经营目标等都有所调整,难以形成长期积淀的、浓郁的企业文化和体系。2.文化价值观和农商行的发展战略不相一致。建设企业文化无疑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更持续的发展,但有些农商行的文化建设只是机械地照抄照搬,没有结合银行自身实际情况,不是在综合考虑银行发展战略、经营宗旨的基础上对核心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众加以提炼和挖掘。这样的企业文化必将无法为企业带来预想效果,缺少实践性也很难让员工认同并接受。3.企业文化推广不力。随着农商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者也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重视,但仍存在重业务轻文化的现象。对业务指标要求严格,而对企业文化却多数停留在口头上,主要通过会议贯彻,形成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贯彻文件的现象。企业对文化建设推广力度不够,加上员工本身工作主动性不高,对企业文化更是缺乏深刻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员工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实。4.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员工是农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少农商行却对“企业文化建设”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这个词语从领导口中听过,陌生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觉得实际工作和企业文化有什么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只体现在纸上,却不能落到实处,很容易给员工造成疲惫心理,更不觉得企业文化与自己有什么关系,错误的认识必将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阻碍。

三、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建设的思考

1.加大企业文化传播和落实的力度。农村商业银行应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各种手段如宣传栏、会议等向员工灌输企业理念,增加员工对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认识。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建议。企业文化应体现农业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行业特点。农商行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服务三农是其不变的宗旨。因此,农商行的企业文化不仅要为全体员工所信奉,还要为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所承认和赞同。要把农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常抓不懈,形成独特和成熟的企业文化,并产生“文化生产力”的效应。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考虑商业银行的共性,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如发展经历、经营思想、发展战略等,充分考虑到各种企业和人的因素,将企业文化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融合到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全过程,从而保证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能够反映经营目标的要求,始终以经营行为为依据,并有助于经营成果的实现,处处体现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全面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社会形象,不断塑造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企业文化。3.不断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真正认识到员工是农村商业银行最活跃、最积极、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活力的源泉。一是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员工更多的重视、关心和理解,为员工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场所。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良好内部竞争环境。把每名员工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实行切实有效岗位责任制,将责任、权利与员工的收益捆绑在一起,完善薪酬分配制度,不断健全包括薪酬分配、等级评定、产品计价和绩效评价等管理规定在内的薪酬制度体系,还要提升员工幸福指数,除了物质激励之外,通过荣誉激励、情感激励、榜样典型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等多种精神激励方法,让员工真正感受到在农商行工作舒适、自豪、快乐。三是要不断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相结合,员工应该普遍认识到,只有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了,个人才能政治上光荣,事业上进步,经济上受益,个人价值也才能在为农村商业银行努力工作中得到实现,因此,工作必须时刻以农村商业银行整体为重,个人服从集体,将自己的行为统一协调到全局上来。4.进一步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职工文化建设是农村商业银行党委、行长室、工会的共同职责,是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举,是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农村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委、行长室、工会齐抓共管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领导、行长室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并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之中,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5.不断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应贯穿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全过程。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落实到经营环境的各个环节,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系统,避免与业务经营脱钩。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内容之一,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形成、确立及贯彻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特殊化,保证制度的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系统化,使制度不失其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农商行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强大的内涵是其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是塑造农商行品牌、吸引贤才、吸引客户的有效途径。面对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商业银行要给予企业文化建设更多的重视,对企业文化要加强宣传,进行长期并完善的规划,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以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珂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J].企业导报,2016(02)

[2]吴瑕.塑造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3]余方杰.浅谈农村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J].时代金融,2014(26)

农行企业文化篇2

银行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分支,它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发展目标、服务规范、企业形象、银行的规章制度及干部员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它由银行领导倡导,以全体员工意识为基础,达到企业的共识和认同,最终融合为企业内部的默契、习惯和氛围。

银行企业文化体现了一家银行的价值观、道德观及规范的观念形态文化。各家银行建立的社会背景不同,业务范围、经营方式、客户定位以及领导素养和员丁素质不同,银行的企业文化就不同,各家银行经营也就各具特色。虽然如此,但银行企业文化仍存在着许多共性,具体表现为信誉性、服务性、规范性、效益性。

银行的兴衰演变,其背后折射出的是银行企业文化的优劣。一家银行是否有优秀的文化,可以从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行为上得到验证,也可以由企业可持续的长期经营实践来验证。文化因素既受制于银行的经营发展,又深刻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管理,是推动银行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银行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它把行业的基本要求内化成员的内在素质,体现在员工的思维模式、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职业习惯、职业素养、知识体系中,从而指导、约束、规范员工的言行,体现职业化。它以共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来引导和帮助员工树立对银行的认同感、归属感,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职工首创精神,凝聚和稳定队伍,树立起共同的思想和精神支柱,让员工为共同事业而奋斗。此外,银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还可以使银行在与社会的联系中逐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声誉,增强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

一、黑龙江省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现状

(一)黑龙江农行企业文化的优势

1.优良的传统。在黑龙江省农行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合规经营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黑龙江省农行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源泉,这种传统和作风至今仍在黑龙江省农行的经营指导思想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完善的制度。黑龙江省农行各项日常经营管理制度相对完善、规范,内容覆盖全面,程序清晰,权责明确,可操作性强,为企业文化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高素质的领导层。黑龙江省农行领导层综合素质较高,视野宽阔,思维敏捷,赋进取精神,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迅速改变银行的不良状况,他们提出的治行方略和新的价值取向将为倡导和培植企业文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敬业的员工队伍。整个员工队伍思想状况比较稳定,脚踏实地、服从领导、任劳任怨,对黑龙江省农行有深厚的感情,熟悉本地情况。青年员工占多数,文化素质较高,作风顽强,能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5.优良的社会形象。黑龙江省农行通过支持本省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在客户和公众面前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营业网点形象鲜明、亮丽,独具特色;办公环境整洁、典雅。业务品种齐全,可供选择面广。营业人员态度亲切、周到。从多个方面都较好地体现了黑龙江省农行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实力雄厚、功能完善、服务良好的社会形象。

6.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机遇。黑龙江省农行正面临着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契机,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金融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农行已经完成股改并筹备上市,面临着重大历史转折。农总行和省农行经营战略调整、并倡导新型企业文化建设,黑龙江省农行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不久,经营管理的重新市场定位等等。

(二)黑龙江省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劣势

1.对企业文化认知度较低。黑龙江省农行高层管理者比较认可企业文化,也经常在下发文件和座谈会议上宣传有关企业文化的一些理念,但对文化理念的认同不够协调和统一,也未明确、系统地推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基层管理人员尚未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存在重业务经营、轻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实际中关注更多的是企业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和业余文体活动。认为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虚功”,耗时耗力,效果短期难以见效。基层一线人员,对企业文化有关知识了解不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方法、程序等不甚了解,对企业文化持漠然态度。

2.企业文化建设氛围缺乏。黑龙江省农行没有明确、系统地推行企业文化建设,也没有很好地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缺乏推广实施的具体措施。企业文化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全面推广

贯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

3.团队精神缺乏,凝聚力不强,执行力差。基层员工对客户服务意识相对较强,但机关中层管理人员及科室人员对基层营业网点的服务意识不够,科室之间沟通与协作也比较少,在营销客户及服务客户上缺乏主动配合意识,考虑问题首先是个人及部门利益第一,缺乏大局观念。由于引导教育和沟通不到位,员工中还存在工作拈轻怕重、牢骚不断的情况,工作不深入、精细,制度观念不强,心性浮躁,工作推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使得内部凝聚力体现不够。另外员工工作单调、上升通道较窄、人员流动渠道不畅,造成了员工缺乏工作激情和活力。

4.创新精神不够,缺乏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黑龙江省农行高层重视创新,也大力提倡创新,但全员整体的创新意识不够,创新口号只停留在口头上,对市场、客户、自身经营特点、竞争对手研究不深,创新手段和能力不足,习惯于领导怎么安排怎么做,按部就班工作。此外快节奏、大工作量的压力使得广大员工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考虑创新的问题,而高标准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考核也使得广大员工不敢去尝试和创新,他们深知创新是有风险的,~不小心就成了违规。创新精神的缺乏导致员工的参与度低,缺乏工作责任感,不能主动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策建议

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僵滞凝固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黑龙江省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持之以恒地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加强领导,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

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家品德、才识、使命感、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综合反映。由于企业家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其对各项工作具有决策权、指挥权和支配权,其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必然直接关系和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文化在多大程度上被企业员工认同和接受,企业家的积极倡导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领导干部要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不断学习,并从本单位特点出发,把自己的价值观、经营哲学、伦理观融合到银行的经营理念中,着重文化建设和管理,并在内部不断宣传强化,营造和谐、奋进的氛围,引导员工积极参与,逐步获得员工的认同,并最终变成员工的行为规范。银行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既要积极倡导,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让员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规范和作风做事。如果领导不身体力行,就会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陷入空谈。

(二)以人为本,实施民主管理和情感管理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激发人的潜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只有有了满意的员工,才会把满意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才会有满意的客户,才会实现满意的绩效。所以,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满意度,培育其“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使命感、归属感、荣誉感,使员工与银行形成一个意志统一、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有效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三)增强客户服务观念、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要促进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效益。只有发展,企业文化才有生机和活力,也才能体现出先进性。银行经营发展始终是本,是企业文化发展生机和动力的源头,要摆正两者的位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旨在推进银行的发展与振兴,促进业务的拓展与效益的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伴随着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只有以业务经营为中心才能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可过度夸张文化的作用,不能脱离经营管理搞两张皮式的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了业务经营的企业文化没有生命力。

(四)营造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工作、生活氛围

加强局域网及内部刊物建设,营造氛围,育模范典型。对现有局域网进行整合,增加企业文化等内容,用精神理念文化总揽局域网设置。在内部网上增加员工典范内容,借助先进典型的宣传,用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全行士气,引导广大员工认知企业文化,自觉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举办文化活动,承载文化内涵。重视和加强银行内部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和引导。经常性地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员工精神多样化需求,寓教于乐,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以文化品位提升精神和道德品位,使员工在文化娱乐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提高。增强员工“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让员工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农行事业的兴衰紧紧捆绑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五)塑造良好的银行形象。展示黑龙江省农行审谨规范、稳健负责,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国有商业银行良好形象。与当地社会

保持信赖、沟通的诚挚姿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大众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参与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各种社会活动。

在银行内部要致力于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内在素质的提高,服务功能的完善,不断提高综合市场竞争力。打造公正廉明、团结协作、务实开拓的领导干部队伍和业务精通、作风于练、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

在农总行统一vi标识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以“大行德广,伴你成长”为口号的农行形象品牌。利用路牌、广告栏及自有公务车辆,加大银行户外形象宣传,提高农行的知名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实施文化营销。逐渐改变原有的靠吃喝拉关系的客户营销方式,从点滴做起,从每一个窗口、每一次交往、每一声问候做起,将农行的价值观、服务理念、文化素养融入银行的产品和员工的服务中,塑造国有银行的闪亮品牌,充分体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实力,扩大农行的社会影响,塑造现代商业银行的新形象。

农行企业文化篇3

关键词: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农村信用社曾经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柱。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以2003年8月国务院公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为标志,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开始试点,并于近年逐步在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中全面推开。但是,农村信用社在长期的发展中政策性导向过强,同时存在着业务开展局限,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能力差等问题,人员素质及管理等方面都与其他金融机构存在差距。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对于解决以上问题,弥补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距,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说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2012年12月17日,临海农商银行在浙江省内首批升格为农商银行,也是浙江省首家直接从农联社升格为农商行的银行。从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商业银行,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还包括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变、管理体制的改变、经营范围的改变,不仅服务功能和社会认可度大大提高,而且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金融服务将显著改善。这也对临海农商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与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对企业员工产生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把不同员工的爱好、目标、诉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结果融合。企业文化一经形成,便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它不会随着企业领导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也不会随着企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体系包括物质层次、行为层次、制度层次与精神层次。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保障,是企业文化外在表现形态。行为文化是全体员工的行为表现形式,它展现的是企业的人文风貌和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外在表现。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一起构成企业形象文化。制度文化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体现的是企业的集体价值观,是上述三种文化层面的指导根源。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指将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为银行的战略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对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进行科学管理、提升管理层次的重要手段。

二、临海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临海农商银行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情系三农,树人兴业”的使命感,以及“责任、品质、和谐、有为”的核心价值观,“信为基,人为本,稳健致远”的经营管理理念。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一)内容过于形式化。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企业文化内容形式化、表面化。商业银行除了通过一些活动和品牌设计来表现企业文化,还需要把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通过培训告诉员工,并归纳整理成一套价值体系。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将这些理念通过各种日常行为和活动方式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如果只注重表面的一些形式,忽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它就非常乏味和无用,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因为它太形式化,所以无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以临海农商银行来说,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等已经提出若干年,但更多时候仍然停留在形式上,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内化成为全体员工自觉、自愿的思想指南和行动准则。企业文化的建设中需要从根本上分析企业生存的环境,以及企业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从而确立正确的、具备可操作性的企业文化方案。

(二)深度与广度有所欠缺。正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渗入到每一个员工血液中的思想指南和行动准则,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深入、细致的过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深度和广度就不能局限于简单的陈述和口号,不能局限于组织几场员工活动。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从物质层次、行为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做好充分的论证和准备,深刻挖掘企业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够正确地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够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

(三)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尤其如此,要使企业文化深刻地固化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完善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与递进的发展过程,需要临海农商银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分层、分阶段进行计划与安排。企业文化也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生存环境,企业文化的核心保持稳定,但其表现形式、建设手段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四)企业文化的感知度不够。从物质层面看,临海农商银行早在农村信用社发展时期即已统一了服装、标示、服务用语等,从企业外部看与其他商业银行有明显的区隔,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的感知。然而,更高层次的行为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方面仍相对滞后。例如,在服务流程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就是不良企业文化。从内部看,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制度层面,对于精神层面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

三、临海农商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

临海农商银行已经站在新时期发展的转折点,基于此,在从农村信用联社向农村商业银行的转换中,更应该建设以“合规文化、业绩文化和创新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一)合规文化。依法合规经营是保证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合规经营的理念、意识、制度设计、安排,体现了合规经营、审慎经营的宗旨。

银行业不同于一般行业,有其特殊性。《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引》对合规的含义进行了如下明确:“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性体现的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准则。银行的合规文化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合规风险衍生出来的关于银行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的管理方式的一种界定,推而广之,是对银行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实行管理的文化体现。通过健全员工工作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行为规范和服务规范,强化制度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和约束。通过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奖惩,用铁的制度、铁的规章规范和约束员工等一系列具体行为,能够逐步建立起银行业的合规文化。

临海商业银行在长期作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过程中,在服务“三农”、支持“三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从股东结构、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员工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根据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求,优先建设合规文化,有效控制风险,是临海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业绩文化。业绩是组织和个人完成工作目标的程度和质量,业绩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从临海农商银行的角度看,业绩包括了银行本身完成既定目标的程度和质量,也包括员工完成工作的程度和质量,两者是统一整体的不同层次。作为转型中的临海农商银行,在合规、合法,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业绩,尽快做大、做强,乃是发展中的应有之义。

业绩文化是指以提高银行组织业绩和员工工作业绩为导向,通过对员工业绩的考核、激励、提高等手段,追求良好的组织业绩。同时,业绩管理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又可以作用于企业文化的物质、行为、制度与精神等各个层次,从而进一步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创新文化。银行业的创新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产品与服务创新,这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体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创新大都是围绕着这方面的创新进行的。但是,面对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银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很容易被模仿,竞争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经常是这家银行刚开发出一个新的业务品种,其他银行就蜂拥而上,各种“山寨”版本层出不穷;二是管理与技术创新,这是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前提与保障。没有来自这方面的创新,银行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就不会有新突破,也难以持续;三是理念与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前面两个层次创新的源泉,也是银行金融创新的关键推动力。任何一家具有持续成长力的银行,其成功的关键就是把成熟的理念和先进的文化作为所有政策和行动的前提,并且一以贯之、忠实地遵循。

农村商业银行缺乏业务创新的具体规划、战略和研发机构,业务创新能力不足,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可供客户选用的金融工具及业务品种不多,基金托管类、担保类、承诺类、咨询顾问类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业务未能充分发展,缺乏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以同处临海的工商银行为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海市支行的公司业务涉及存款业务、信贷业务、结算业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托管业务、机构金融业务、企业年金业务等。而临海农商银行的公司业务只有存款业务、信贷业务、结算业务和资金业务(主要品种有债券回购、债券买卖等),而且现有业务未能充分满足客户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全面落后于国有大行以及股份制银行。

因此,建设良好的创新文化,制定业务创新的具体规划、战略,成立产品研发机构,加强业务创新,塑造品牌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村市场和农户需要,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提高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是转型之后临海农商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四、临海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从战略高度提高认识。临海农商银行应根据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设计企业文化的理念、发展模式和制定推进措施。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建设,而且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长远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也不仅仅局限在宣传口号、统一标示或者组织员工活动等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将银行的愿景、使命、战略、发展方向、行为规范等转换成为员工自觉、自愿的思想和行为。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企业文化体系的设计,即通过设定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不同层面的建设目标,构筑出一个立体的、丰满的企业文化框架,来指引未来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来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树立、加强、固化的过程。也需要制定一个以时间为主线推进计划,明确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和目标,以及相应的检查、核对关键指标,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必须坚持领导倡导、持之以恒推进。总行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分支机构的第一责任人,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推进临海农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深刻领会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和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全面负责所在部门和分支机构的企业文化建设。

各部门、各分支机构既是企业文化的执行者,又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进者,是保证企业文化在企业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关键。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自觉融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在策划布置工作时,要实行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同步奖惩。将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对各部门、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中,在薪酬分配、绩效挂钩、文明评比等各类评比、评选、考核中都要将企业文化执行和建设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四)提高员工素质,全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具体承载者,员工的思想、行为、精神风貌是企业文化的直接体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来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员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并在工作实践中将企业文化的各个层次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最高准则。

具体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可以按照临海农商银行人才规划的要求,为企业文化建设骨干人员搭建成才平台和职业发展空间,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培育和选拔人才,组织起企业文化理论骨干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企业文化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教材,组织课件的编写制作,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加强对骨干人员的培训和引导,不断提高骨干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使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五、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金融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已成为必然趋势,临海农商银行在这一阶段走在了台州地区乃至浙江省的前列。通过建设以合规文化、业绩文化和创新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临海农商银行必然能够在新的历史阶段获得更大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延增,曹雅伟.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研究[J].金融论坛,2008.4.

[2]葛兆强.企业文化与商业银行成长[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6.

[3]许乃丹.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成长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赵璐.论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J].现代金融,2013.6.

农行企业文化篇4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基层农行 现代金融企业 经验管理 科学管理 文化内涵 资本充足 运营安全

一、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成功地塑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企业制度转化为全体人员的共同理念,再将这种理念转化为持久的行动,从而产生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需要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但在目前少数基层行的领导却对此没有足 够的认识 ,把简单的文体活动或基本的形象识别 、规章制度视为企业文化,其实,有了企业文化手册、制度和形象识别系统,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始。

2.发展不平衡。农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建立了一系列体现价值理念、服务宗旨、经营理念的法规制度;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和标志;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办事风格:有了一定企业文化的雏形。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已经成功的塑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表现为能衍生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农行系统内,一些分支行和基层营业机构,之所以存在着思想观落后、资产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等问题,既有客观的、历史的因素,但也与管理不规范,制度文化建设不到位,企业理念、员工价值观不统一有关。在一些基层单位中,现有的文化良莠共存,其文化尚未得到提炼、总结、归纳、升华,从而未形成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3.联动不够,合力不足。一是各级行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自上而下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各有各的理解和做法,联动不够,合力不足。企业文化建设各自为政,价值观、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愿景的提法各一,各种文化缺乏个性,趋于同质化。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期行为。一些领导在任期内热衷于抓“见效快”的项目,使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连续性,员工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模仿多,通用理念多,真正从经营管理实践中提炼的少,往往是“拿来主义”,缺少自身特色,缺乏农行个性和创意。

4.与业务经营融合不够。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实践的文化,它产生于经营管理实践,又指导经营管理实践。通过得到全体员工的共识而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对管理要素产生协调作用,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增效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实施经营管理的过程,实践的环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如果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目标规划和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与经营实践就成了“两张皮”,就不能使其转化为管理行为。企业文化建设还应随企业生存环境和经营战略的调整和变化加以变革,使之有效融合企业的业务经营,才能保障各项业务持续、快速、稳健发展。

5.缺乏认同感。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缺乏一致性,没有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成败相结合,从而在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遵章守法、精神面貌等方面将企业的要求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对加强基层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文化。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真正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一是要认真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应着力营造一种“在不断为实现农行远景目标奋斗的同时,不断地实现自我进步”的氛围,从而,把农行远景目标的实现与个人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理想和希望变得清晰、具体,不是遥不可及。

二是要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调动员工参与农行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使员工在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拓宽沟通渠道,注重与员工交心谈心,倾听不同类别员工的愿望和建议,了解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要有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及其制度操作,使农行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本行及其员工的自觉行为中去。要建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战略薪酬体系,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统一在一个体系之中,做到“基本工资保吃饭,岗位工资靠实干,绩效工资凭贡献”。要通过满足员工情感上、精神上的需要,对员工的工作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让员工有实实在在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四是要努力营造温馨家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营造“家园文化”行之有效的极好手段。通过文体活动的开展,员工不仅在高雅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得快乐,感受到一种大家庭的温暖,而且能够增进同志间的接触、交往和了解,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使团队的精神、共同的理念不断在活动中得到灌输和强化;能够打破部门之间的界线,产生亲合力和凝聚力,使农行的价值观、服务宗旨,在无形中得到认同和转化;能够在制度不能涉及的地方、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表现出“以行为家”的自觉行为,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维护农行的声誉和形象,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农行的兴衰成败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不把文体活动看成是一种娱乐和业务经营发展的“润滑剂”;不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将它作为我们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工作计划,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

农行企业文化篇5

一、使命: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

每一个企业都必须对自己的生存意义进行清晰地诠释,明确清晰的使命。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银行致力为中国"三农"事业贡献力量,为最广大城乡客户提供优质金融产品与服务,为股东创造持续一流的价值回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事业发展平台,着力实现与国家、社会、客户、股东以及员工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和谐相处、繁荣共进。

服务"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业银行的神圣使命。面向"三农"、实施"三农"蓝海战略,是农业银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是农业银行抢占战略高地、培育竞争优势的强力支撑。致力于为中国的"三农"事业贡献力量,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通过深化"三农"事业部制改革、创新金融产品、探索"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金融助农方式和模式,将服务"三农"的真心和真情融入"三农"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惠泽民生大众,建设新农村,推动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服务城乡是农业银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农业银行有覆盖城乡的网点网络优势。我们通过实施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双轮驱动战略,建立城市业务与农村业务协调发展、互补支撑的经营体系,致力于为最广大的城乡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加速流动,为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作用。股东是农业银行发展的坚实后盾,创造价值、回报股东是农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致力于维护股东权益,为股东提供一流的价值回报。做为员工,我们是农业银行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最可依靠的力量,是农业银行之根基。农行坚持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努力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搭建适宜的发展平台,致力于员工与农业银行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愿景: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

愿景是大家期望看到的、愿意为之努力的、并能通过努力可以一步步实现的远景目标。愿景是农业银行的发展目标,是全体农行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是我们广大员工愿意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农业银行的愿景,全面反映了农业银行的经营特性、发展追求和行业地位,既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也是每一位农行人的奋斗目标。它承载着我们对农业银行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传达着我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永不止步的远大志向。我们的经营特性是面向"三农"、服务城乡,我们的发展追求是向最广大客户提供一揽子、全方位、完备的金融服务。在行业地位上,我们不仅要在国内市场居主流银行的地位,还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更广阔的领域竞争、拼搏,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我们致力于把农业银行建设成为一家实力雄厚、业绩出色、稳健经营、倍受推崇的国际一流金融企业。

三、核心价值观:诚信立业稳健行远

古语说,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对于一个组织、一家企业也一样。诚信立业是农行人高尚品行的彰显,其传承于农业银行优秀的文化积淀,贯穿农业银行全部发展历程;诚信立业是农业银行追求合理市场利益的原则、基础和底线,是立行之本,其要求我们恪守正直、诚信、忠诚的品行和价值准则,坚持依法合规经营、诚实履行服务承诺,严格核算经营成果,真实披露经营信息;诚以待人、坦诚做事、忠于职责,用真诚的心为人做事,服务客户。稳健行远是农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稳健即严谨务实、精细管理,能较好地规避和控制风险;行远意味着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稳健是一种策略和智慧,行远代表着气魄和激情。真正的行远者,必然稳健。稳健行远要求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处理好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坚持稳健审慎的经营观念,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风险控制是第一责任的科学发展理念,统筹兼顾,深化全面风险管理,加强执行力和控制力,夯实发展基础,以稳健经营、合规管理和进取创新精神铺就科学发展之路,打造农业银行常青基业。

四、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相关理念

一是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要求我们要强化市场意识和观念,以市场的需求、变化和趋势来指导业务经营,准确掌握市场信息,牢牢地把握市场需求,敏锐顺应市场的变化,探索新的市场服务方式和盈利模式,不断创新产品,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真正把市场作为全行经营的风向标和指南针;以客户为中心,要求我们创新机制和流程,优化客户管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面向客户、贴近客户、心系客户,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全行为客户服务,做到真正贴近客户,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优质金融服务;以效益为目标,要求我们树立效益至上的考核导向,平衡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倡导符合风险控制、提升客户价值的科学效益观,真正做到效益兴行。

二是管理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们要强化精细意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关注细节,善于在细节上出彩,在细节中创造价值,在一点一滴上展现农业银行优良的企业形象和进取的精神风貌;合规创造价值,合规是创造价值的基本前提,是企业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合规本身就是价值创造的助动力。我们必须坚持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努力培育合规文化,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保障农业银行的健康平稳运行;责任成就事业,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必然要求。我认识到责任心是农业银行正常运作的基本保证,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品质。农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员工。我们每个员工只有恪尽职守、履职尽责,对事业认真负责,对自身行为认真负责,方可最大限度实现农业银行的企业价值,实现自身价值。

三是服务理念,客户至上,客户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的网点网络优势,为最广大的客户群体提供真诚贴心的便捷服务,使客户享受高效优质的服务。始终如一,真诚待客,诚信服务,我们的服务热情始终如一;优质高效,标准规范,我们的服务质量始终如一;努力与客户建立长久稳定的互利共赢关系,我们助力客户发展的真情始终如一。"大行德广伴您成长",这是我们真诚不变,始终如一的庄重承诺。

四是风险理念,违规就是风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历史经验教训证明,员工对"规"的遵守程度直接决定风险管控水平的优劣。无论违规的动机是什么,违规本身就是风险,都会产生危害。我们将"规"视为农业银行的第一"高压线",违规必追,违规必究,决不姑息。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一切事业的"生命线",更是农业银行效益的本源。安全创造效益,安全就是效益。资产质量要安全,经营管理行为要安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要安全。我们要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坚持"两手抓",在努力拓展业务的同时,切实减少经营管理中的各种损失,实现风险最小化。

五是人才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本,"才"代表"聪明、明察、坚强、果毅";"德"意味"正直、公道、平和"。德才兼备是农业银行选人的首要标准,既重德又重才,不片面强调,不等量齐观,真正选拔、任用那些既品德好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人才。尚贤用能,绩效为先,这是农业银行用人坚持的原则。即,尚贤用能是选人用人的基本条件,绩效为先是用人的首要原则。"尚贤用能,绩效为先"突出了员工个体生产力第一的价值标准。个人的贤能与否、称不称职、适不适用最终要靠绩效这个硬标准来检验、证明和体现。我们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培养以绩效意识和竞争意识为主导的考核导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创造出最大价值。

农行企业文化篇6

[关键词]企业信贷文化 知识管理 有效发展

一、企业信贷文化的概念

企业信贷文化是通过实现信贷业务基本理念、组织架构、信贷操作、检查反馈的全局或局部统一,逐步建立起对外服务和经营标准化,对内管理和操作规范化的一系列的以信贷从业人员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信贷质量文化体系。当前,农发行正处于内部改革的关键时期,信贷业务以及相应的信贷政策也做了重大调整,如何面对和化解转型时期的各类矛盾,预防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有效发展业务,打造现代银行笔者认为应以加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

一是可以确保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农发行的良好形象可以给客户安全感、信赖感,客户也将按封闭管理要求营运收购资金,从而确保收购资金不流失。二是有利于保留和吸纳人才。名牌企业之所以享誉国内外,作为企业形象组成部分的企业职工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所产生的职工主人翁自豪感,不仅使原有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干,也使外部人才愿意来企业效力。三是可以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与谅解。良好的形象使公众对银行有一种预期的好感,即使农发行一时有公众不满意的地方,也会得到谅解。同时,在农发行困难时期也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则更显得重要和可贵。

2.细化企业文化,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的意义

企业信贷文化是信贷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在践行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

规范的总和,具有丰富的内涵、外延和鲜明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在增强农发行的凝聚力、提高核心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为大家认可,达成共识,但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更具操作性笔者认为,应该按农发行职能部门设置来进一步把企业文化细分,使其具体化和岗位化,并重点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当前,农发行面对着以信贷业务为核心内容的各类矛盾,诸如:政策性经营范围定位的钢性造成的经营业务相对萎缩与内部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业务支撑点和增长点之间的矛盾;银行自身和主体服务对象两个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转换之间的矛盾;国家认定的亏损挂账贷款占比高与政策性消化滞后信贷资产流动性受阻之间的矛盾;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低与农发行防化信贷风险及其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等等。

三、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述为:一是执行政策,履行职能。这是由农发行的政策性银行性质决定的;二是生存、发展和盈利。这是由农发行的企业性质决定的。各级农发行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大原则,结合各地各行实际,贴近《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三是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各级农发行要始终抓住信贷服务质量和信贷资产质量两个基本点,树立“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的经营理念,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信贷风险;四是敬业、勤业、精业、创业,创新进取。这一点着重强调农发行广大信贷从业人员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永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以高质量信贷立行”的信念。

四、如何构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

1.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保障,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广泛性

机制、技术和文化被誉为现代银行信贷管理的“三驾马车”。其中,机制是组织保证,技术是管理手段,文化是实施的前提。可以说,理念和文化是信贷管理的血液,制度和机制是信贷管理的骨骼。但,归根结底“人”是信贷管理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级发行要着重打造出全新的“学习型员工,学习型领导,学习型部门、学习型银行”。一是对信贷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管理,使信贷队伍管理水平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并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二是建立规范化的培训体系,鼓励现有信贷从业人员通过培训和自学改善知识结构,彻底改变在营销和评估项目上的不科学做法;三是建立业绩评估制度,正确评价和衡量信贷经营单位与人员的经营业绩,实现业绩标准制定、监督、评估与反馈的科学化。这样就会营造出“一种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为民务实清廉,团结一致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以风险点管理为基础,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针对性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银行风险分为三大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所以,各级经营行要善始善终地突出企业信贷文化的针对性,首先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细化,有效识别各风险点;其次明确信贷流程中的各相关点;再次是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要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各岗位的接口得到控制、确认。通过建立风险的预警机制,对风险点迅速进行识别、衡量和处理,使银行风险降到最低点。

3.以组织机制建设为着力点,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系统性

农行企业文化篇7

一、强化领导,以良好的机制引领人

业务要发展,离不开先进的企业文化做支撑。该行新一届领导班子5月份调整后,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为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该行调整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分解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工作任务,落实到部、室和责任人;建立“党支部统一领导,行长负责,工会协调,部、室各负其责,员工积极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组织上的健全和思想上的重视,有力推动和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强化管理,以规范的制度管理人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该行以管理制度完善和创新为基点,及时修订管理制度和办法,使整个基础管理工作有科学严密的制度保障。利用五个月时间,该行先后完善和修订了《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信贷管理、客户营销等方面的制度,在全行营造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培训,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

在企业文化创建过程中,该行始终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通过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法制意识、业务技能、礼仪培训等方面教育,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自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通过强化员工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同时积极支持员工参加上级行组织的岗位培训和各类业余文化学习,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优化了员工知识结构。二是积极开展核心理念全员学习践行活动。要求各部、室把专业文化理念、《廉洁办贷“十不准”》制度等装挂上墙和制成小卡片分发给员工,使其能够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警示自己的行为。目前,全行没有发生一例违规违纪贷款现象,有效树立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强化载体,以丰富的活动凝聚人

在与员工谈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时,该行行长孔令江生动地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有了先进的企业文化,我们农发行桦甸市支行就会像《亮剑》里的李云龙部队那样,形成一种锋芒、一种拼劲、一种凝聚力,从而在‘战争’中无往不胜。”为进一步提升农发行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几个月时间,该行先后以管理提升年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制度执行年活动等为载体,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一是以创先争优为重点,积极开展“五个一”和“五比五看五争”活动。二是积极推行民主管理。该支行认真贯彻职代会制度,开展了合理化建议活动,坚持为员工办实事,同时大力推行行务公开,增强了员工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管理积极性,营造了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

农行企业文化篇8

不同的农垦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问题,但有几个关键的问题是大多数农垦企业都存在的。只有真正认清和正视这些问题,才能避免农垦企业文化建设误入歧途。

1.注重形式,轻视内涵

农垦企业文化走形式化的路线是普遍性的问题,此时企业文化已经被口号式和公式化了,而文化的真正内涵被忽略。殊不知企业文化反映的是已经沉淀在企业中的那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但是部分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有名无实,只是满足于口头表达上,并不打算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其实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并不在于其华丽的外表形式,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唤起干部职工对农垦事业的认同、对企业发展的认同,并上升到企业上上下下的共同认知和企业精神层面,形式上的东西并不显得十分重要。

2.停留表面,脱离管理

农垦企业要真正形成文化力,就应该从“文化建设”上升到“文化管理”,把文化渗透到农垦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不少农垦企业文化建设还只停留在表面,出现了“为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现象,文化建设没有和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接起来,导致企业文化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突出表现在有的农垦企业不是在生产管理中慢慢生出自己的文化,而是请专门的策划机构在短时间内就设计出理念、口号以及企业文化手册等,这看似效率很高,但被策划出来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员工没有任何关系,只能成为摆设。可能回顾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了农垦企业经营管理,那些宣称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多数农垦企业没有在经营业绩上体现出来,不少农垦企业经营业绩逐年下降直至连续亏损,其中一些农垦企业甚至被兼并。拥有好业绩的农垦企业一定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了管理之中,优秀的文化伴随着优秀的管理,这才是“文化制胜”的关键。

3.缺少个性,疏于传统

虽然很多农垦企业都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不少农垦企业全然不顾本企业的区域、历史、体制及至产业结构等特点,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的做法,提出的一些口号和文化理念与企业实际情况相脱节,缺乏个性化和吸引力。实际上,由于自然资源、生产特点、地域范围、产业结构和经营机制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农垦企业自己独特的成长阶段和不同的内外环境,企业文化的特征也不尽相同,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当然也会有所区别,而只有基于本企业特点的文化才能发挥出实际效用。因此,不同的农垦企业应该表现出个性的文化色彩,没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无异于没有企业文化。

4.陈旧老套,缺乏创新

当前的农垦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更需要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才是农垦企业创新的源泉。只有当农垦企业文化能够针对企业内外环境,适时调整、创新和变革,才能保证农垦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总之,虽然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思路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只有认真地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积极引导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农垦企业文化力,从而保障农垦企业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发源于美日、风靡全球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和飞跃。正因为如此,作为新生事物,农垦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仅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而且对企业文化还有很多错误的认识误区。

1.把农垦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农垦的企业文化建设大多数由政工部门负责,这就给广大干部职工一种错误的认识,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混淆起来。其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导向”,是要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提高企业干部职工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企业文化偏重于体现企业风貌,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其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员工形成一种集体观念和共同价值取向,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因此,光靠一个党委书记、一个政工部门,是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的。

2.认为农垦企业文化就是举办文体活动

很多农垦企业看到文体活动能陶冶干部职工的情操并增强凝聚力,就用举办文体活动来代替文化建设,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许多农垦企业管理者在谈到企业文化建设时并没有抓住农垦企业文化的精髓,只是把举办几场球赛、搞几次文艺演出以及组织运动会等一律称为企业文化建设,导致大家将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

3.认为农垦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

许多农垦企业到处悬挂或张贴各类标语口号,这些标语口号看起来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因而大家都认为这就是农垦企业文化。实际上这些口号仅仅是企业文化系统建设工程中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许多农垦企业的实践证明,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是要经过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花费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很多心血,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逐渐巩固下来。农垦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企业文化被农场干部和职工承认、接受并真心实行的过程,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

4.认为农垦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识

把企业文化等同于CIS设计,对精神层面的建构漠然置之。CIS仅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如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而已。CI系统的作用在于,让公众通过该系统辨别企业身份,使之脱颖而出。CIS侧重的是企业信息的传播与企业形象的塑造,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员工万众一心共创事业,它的作用重在建设与铸魂。所以,在重金聘请专家进行包装的同时,不能忘了如何让包装的东西融入自身企业,让干部职工自觉接受并付请行动。

5.认为场长(经理)文化就是农垦企业文化

农垦企业实行场长或经理负责制,所以场长的意识、思想和文化对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企业文化被场长的文化所代替。可以肯定的是,场长文化不等同于企业文化,但农垦企业文化也必然凝聚了场长的文化精髓。在农垦企业文化的创业初期,场长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农垦企业的发展,场长文化的作用逐渐减小,并逐步走向民主与开放。农垦企业所有干部职工共同参与讨论并提炼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全体人员的价值观趋于一致,所以这里的农垦企业文化更多地融入了农垦干部职工的集体智慧。诸如此类的认识偏差还有许多,很多农垦企业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或只看到了企业文化的载体,因而实际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了认识的误区,对农垦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做了片面的理解,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对实际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只有走出这些认识的误区,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上一篇:门诊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表彰大会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