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的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02 06:16:05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1

散场时灯打开,观众一个个不约而同都没有站起。默哀?愤恨?

四年磨一剑,《南京!南京!》除直面“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这两个让中日两国民众均特别敏感的话题外,还设计了一条以日本兵角川观察这场战争的主线。陆川的尝试,迎来了他执导电影以来最辉煌的个人票房纪录,同时也面临了陆川作品最多的一轮讨论。讨论波及日本,尽管至今为止,《南京!南京!》尚未传出将在日本上映的消息,但日本不少大媒体均把《南京!南京!》的热演作为中国近日一个文化现象进行了报道。

其中,4月22日的《每日新闻》报道,描写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陆续在华公映。《南京!南京!》4月22日上画,中德法合拍的《拉贝日记》则于4月29日上映。两部电影的上映期都碰上以爱国、反帝国主义为中心的“五四”运动的90周年纪念日,日中两国民众的感情可能因此擦出火星。报道又指,虽然两片均曾摸索在日上映的可能,但日本尚无公映预定。报道还补充说明,围绕南京大屠杀,日中两国的认识大不相同。中方普遍认为杀了30万人,日方则有从“几千人”到“20万人”的各种说法。

《产经新闻》4月23日报道:以所谓的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电影《南京!南京!》,从4月22日起在中国各地公映。围绕南京大屠杀,虽然日中认识有异,但由于影片为黑白片,其近似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给观众以强烈的“史实”感。影片强调了日军暴行,慰安妇等画面,这类镜头引起了观众的悲痛和愤怒。该报道同时说明,《南京!南京!》的故事情节并非一边倒地反日,也刻画了一位“军国主义受害者”的旧日本兵。

4月26日的《读卖新闻》则报道,描写南京事件的《南京!南京!》在华公映,是否应该让一名苦恼的日本兵作为该片的主角,引发了中国观众正反不同的意见。一直以来的抗日题材影片都着眼于强调旧日本兵的残暴,而《南京!南京!》则在此有所突破,该片结尾描写一位旧日本兵放走了中国俘虏并自杀的情节。报道还关注到,《南京!南京!》首日票房900万,中国国产战争片能引起这种反响堪为异例。

面对这些争论,陆川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角川的思考就是导演的思考,很希望这部片子在日本上映,让日本观众直接感受这部电影。”

美国电影的参照系

对《南京!南京!》的争议,让笔者想起了2006年克林特・伊斯伍德携《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的家书》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的盛况。这两部以美日硫磺岛战役为题材的电影在当年具有国际影响,并囊括多个电影奖项。它们在日本的票房也大有斩获,《旗帜》票房超过17亿日元,列2006年日本最卖座外国电影排行榜的第12位。《家书》则自2006年12月跨年度上映后,高占多周票房冠军榜,最终以51亿日元的票房成为2007年日本第四卖座的外国片。

票房飘红之外,《硫磺岛的家书》更成为日本社会当年的焦点话题,这不仅仅在于该片的主要演员全部由日本明星如渡边谦、二宫和也、中村狮童等人出演,更重要的是日本观众认为,就近年来尝试演绎日本人、日本文化的美国电影诸如《最后的武士》、《艺伎回忆录》等等来看,克林特・伊斯伍德的《家书》对焦最准。

当演员时,克林特・伊斯伍德是一名西部硬汉影星,自从他拍了第一部电影后,他就成了电影传奇。至今为止,伊斯伍德作品无一不从独特的角度去思考人生最严肃的课题,如《百万宝贝》,《神秘河》等等。作为一部反战电影,《家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肯定了敌人也是人,并且传达出日军精神所在。该片之所以曾备受争议,恰恰在于影片乍一看,像是高扬日军的英勇和顽强。然细细看来,观众难免会想:在那个年代里,为什么开明,好父亲形象,曾到过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与很多美国人保有良好私人关系,被标签为“亲美”的栗林忠道(片中主角,历史实名人物,指挥硫磺岛战役之前曾以日军第23军参谋长的身份参加过侵华战争),个人明明不希望日美开战,可正是他,最忠勇地执行了战争的命令?

尤其若按一般的逻辑,当大本营明确告诉你,海军和空军不再有能力支持接应时,死守孤岛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浪费士兵生命,这时应该向对方接洽投降事宜。但栗林忠道为什么宁死不降?根据前几年在岛上发现的栗林忠道的家信,伊斯伍德完成从美国人的角度反思战争的《旗帜》之后,又拍了《家书》,从日本人的角度、美国导演的理解来反思硫磺岛之战。

《家书》告诉观众,当军国主义以国民思想的形式存在,加之宁死不降等道德传统的捆绑,即便有识如栗林,也没有了个人。栗林忠道写给妻子的信说:我或许不会活着回来,但你放心,我决不会给我们的家庭带来耻辱,我一定会对得起我们栗林家的门风。硫磺岛是美军攻打的第一个属于日本的岛屿。栗林忠道奉命守卫这第一块将要失去的日本领土。他当然知道美军会接受他的投降,但他更知道守土之责,以及他身受着的“亲美”怀疑。哪怕就是为了家人的名誉和安全,栗林忠道也只能一死了之。因此,栗林忠道对弹尽粮绝的部下说:我们不朽的军魂,将在靖国神社相会,后人将永远纪念我们。电影中,栗林在呼喊“天皇万岁”的口号后,和他的战士们冲向美军的炮火。

《家书》在日本大受欢迎,自然与日媒在宣传时侧重于连美国人也无法否认日军的勇猛,以及人无可奈何地被时代绑架这两个重点有关。但伊斯伍德给出的影片密码却是要表达战争的残酷,以及清清醒醒的人,甚至看似友好的“朋友”,在一个疯狂的时局中,也可能成为最具杀伤力的战争武器。

该片编剧,日裔美籍人Alice Yamashita接受日媒采访时说得更直截了当,“毫无赞美军国主义的打算”,只是“不仅仅想写日军的暴行,还想让人进一步思考他们为何如此做?”一方面,伊斯伍德固然拍出了敌人也是人,为时局所左右,就算不喜欢他们的任务却又不得不执行这种两难,但另一方面更矛头直指“什么原因造成那种时局?又是什么捆绑了人们成为战争的武器和牺牲品?”这一主题。从该片得到的国际声誉来看,克林特・伊斯伍德无疑又一次号准了观众的脉搏。

那么,《南京!南京!》呢?陆川寄予在角川等日本军人观察这场战争作为电影主线的思考,是否足够能引起今天的日本观众愿意与中国观众一道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战争与人性

《南风窗》:黑白影像,是希望电影能更真实地再现历史吗?

陆川:有这种考虑。而且拍成黑白片会更符合这部电影的意图和风格,让人更冷静地去审视那段历史。这部电影不仅要确认那段历史,再现中国人和日本人在那段历史中的状态,还要揭示人性和战争的关系。

《南风窗》:该片的主创不少是日本人,在早前的一些采访里,你谈到过在电影的筹备和拍摄过程中,曾经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也和不少包括日本媒体的记者在内的日本人谈过你这部电影,

这过程中,没有日本人和你谈过,对于南京大屠杀,中日两国有着差别很大的认识吗?

陆川:有。他们认为有这么一个事件,但认识的确和我们不一样。但这部电影不是要去讨论屠杀的成因,死亡的具体人数。而是在再现历史的同时更深地去探讨战争的本质,人的本性。 《南风窗》:同样是反映二战日军题材的电影,《硫磺岛的家书》和《鬼子来了》里,都有日本著名演员出演男主角,可听说《南京!南京!》虽然也接触了一些日本名演员,但他们不愿意。的确有这个事情吗?

陆川:接触过一些日本名演员,他们的经纪人公司担心演出后,会让他们有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也想起少有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出现过的日本演员。这些新面孔反而更容易避免那种多少有些迎合中国观众口味的演出。

《南风窗》:现在一群年轻的日本演员来拍《南京!南京!》,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陆川:首先我非常尊重他们,除了演员之外,还有大量的日本工作人员参与了这部电影,他们的工作很专业。和他们的交往中,我发现他们在拍摄这电影前,其实对那段历史的负担还是比较少。我去过日本几次,现在那里的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我碰到的日本人都比较彬彬有礼,日子过得挺自由自在。对于我们片中的这些年轻日本演员来讲,在电影拍摄前,我感觉他们虽然也看了很多资料,但是压力还是少的,也没想那么多,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这片子的演出机会。但我发现他们现在的感受反而更多了。

这种感受一方面来自于拍摄的过程。拍摄期间,大家都隐隐约约感受到中日双方演员之间仿佛有一条线。尽管中国演员都非常克制,非常清晰地知道面对的是日本演员,是今天的日本人。但日本演员还是能掂量到那段历史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这种分量并不仅仅是情绪化的悲痛感、屈辱感,还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反思;另一方面来自于电影宣传的过程。尤其是角川的扮演者中泉英雄,他几乎参加了电影上映后的各地宣传,因此他更直接地感受到中国观众对这个电影的反应,了解到原来不太了解的中国人的感情,这当然也会让他有更多的想法。

《南风窗》:据说在宣传过程中,有些城市的观众对中泉英雄不友好?

陆川:在个别地方发生过这种事情,但当场就有更多的观众反对这种事情的发生。

《南风窗》:在现场,你看着中泉英雄的反应,有什么感觉?

陆川:感觉复杂。但更多的中国观众有着更深的理解度,我们在成都、重庆、长春等地都受到热烈欢迎。观众给日本演员很长时间的掌声,不少观众当场就说中泉英雄是一个勇敢的人,是今天中日两国交流的民间使者。我在这段几乎一天一站的宣传过程中,也对我们的观众。对中国人,有了更深的了解。时代的确不一样了。中泉英雄也说过,他喜欢面对中国观众。但他不是很想接受媒体采访,曾经提出退出宣传的要求,因为几乎每到一个地方,媒体都会问他对那段历史的理解,他也公开说过,这让他自己有压力,同时他也担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会因为他的回答受到压力。

《南风窗》:电影里面,中泉英雄扮演的角川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行动。但精神上始终备受折磨,最终在私自释放了两名中国兵后,开枪自杀。有观众说。角川不能面对的是自己,他看到太多的惨状,产生了心理疾病,所以自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陆川:我通过这一结局想表达的是人性对军国主义的抵抗。在那个战争时代里,军国主义以国民思想的形式控制了不少像角川这样很普通的日本国民,这种控制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人性的催眠。通过这种控制把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捆绑成战争武器。但人的本性与这种控制和催眠,与战争的悲惨,始终是对立的。角川的自杀代表这个人的本性始终顽强地和那种控制、催眠在抗争,他是清醒地做出这种选择的。

《南风窗》:假如这部片子参加电影节尤其是国际的电影节。包括技术、音效等奖项在内,结果若只有角川获奖,你觉得对中国观众理解《南京!南京!》会有什么影响?

陆川:这个问题很刁钻,但电影出来以后,我还真的有过这样的感觉。我觉得谁得奖不重要,关键是《南京!南京!》这个团队的主创人员得奖了,日本演员获奖,也是他在这部电影中获奖而不是别的。在这部电影中,角川的思考代表了导演的思考。穿越那场战争,必然要面临战争的悲惨,面临人性和战争的关系。这个“人”,不仅有中国人。还包括日本人。

《南风窗》: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你都提到希望这部片子能在日本上映,并且到今天还在为这个希望而努力。这为什么?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2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困难等着我们,我们要向冬子那样,不向困难低头,以坚强的毅力去打败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色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红色电影观后感1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所有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感到骄傲!”

《世纪大阅兵》这部电影讲述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大为壮观的就是阅兵仪式,整个仪式震撼人心,十分壮观。

时间曾今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尽受欺凌的名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时,亿万炎黄子孙欢呼雀跃。沉睡了千百年的东方“雄狮”终于昂首世界之林。这是一个沸腾向上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还是阅兵大典,总指挥员和司令员依次对静止状态的士兵进行检阅。检阅完毕后,海、陆、空三军还在天安门楼前进行表演,最让我佩服的就是那个齐步走,都不能用整齐划一来形容了,手臂挥的角度,脚抬的角度都差不多一样,没有任何一个人滥竽充数,简直不敢相信,我都觉得这些动作完全出于一个人。可这些士兵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泪水啊!其中还展示了各军的武器,由轻到重,由低到高,由大到小,看得我是眼花缭乱,所有武器浑合一体,形成了强大阵容!

这部电影我觉得要想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就一定要确定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观念,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长同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时刻做好准备。

其次,我们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不管我们有多忙,当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缓缓升起时,我们都必须停下脚步,一边注视着国旗行队礼,一边响亮地唱起国歌。平常生活中要爱护红领巾,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在学校里要带红领巾,上体育课时可以把红领巾摘下来,叠好放进书包。回到家里要把红领巾放在床头,以便第二天起来时佩戴。红领巾要定期清洗,保持干净整洁,虽然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但却充分地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只有爱我们的母亲祖国,为祖国献出一份力,才会茁壮成长。

红色电影观后感210月30日,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长大为国家做奉献。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二。《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自从看了电影《地道战》以后,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因为英雄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地道战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为了赶日本鬼子出中国,在每户人家里挖了一条通道,这做了陷井,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冀中人民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但是,高老忠为敲钟报警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觉得冀中人民很聪明,会用各种手段去对付他们,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冀中人发会想到挖地道,家家户户连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为历史,我们现在很少存在战争,因为人们不想打仗,他们想有一个温馨的家,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们小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红色电影观后感3为了庆祝建国--周年,我们郭里园小学组织全校老师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9月25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让年轻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将重大历史事件在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从45年重庆谈判讲起,讲到谈判破裂,内战爆发,三大战役,其间穿插了敌机轰炸中---的淡定沉着,闻一多的慷慨就义,傅作义被女儿感召,李宗仁履新后的无奈,蒋经国稳定上海经济,国际上对于共产党、国民党的态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产党、国民党、各个民主党派几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场、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当我看到刘烨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仪仗车上的---敬军礼时那坚毅而充满信念的目光,让我们不难理解人民解放军为什么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当我们看到蒋介石一声长叹说: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让我们看到一支腐败的政党灭亡的必然性。当我们看到共产党人的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国民党对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诱,疯狂杀戮,一个政党的从容大气与另一个政党的狭隘猥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等等这些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个成熟健康的政党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须能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让自身的肌体保持青春与活力,否则必将被历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事想着人民。

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再现了我国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整部影片内容十分的饱满、紧凑。

影片展现的新中国成立的艰难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伟大,他们总是事事想着人民的利益,为了全国人民,为了解放新中国,他们不怕辛苦和困难,最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平安乐的家——成立了新中国。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你们让祖国变得如此繁荣富强,是你们让我们这祖国的下一代享受这么美好幸福的生活。作为教师的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扎实教育基本功,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红色电影观后感4电影《太行山上》后,感受着血腥惨烈的战争场面所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经历了一遍又一遍的人性正义与邪恶,坚忍与残暴的激荡,我们重温了六十多年前那段历史。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这片热土浴血奋战,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我们也经受了一次弥足珍贵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部影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军官在奄奄一息的时候,望见一个日本军官在肆意的杀害我们的战士时,他努力使自己站起来,举起手中的刀向那个日本人砍去,没有想到却被敌人从后背插了一刀,鲜血猛地溢了出来,他再次倒下,又再次站起,手颤巍巍的举起,载着八路军对日本人的深仇,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大恨,使劲向那个日本军官刺去。把中国人对日本人的仇恨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我不禁为那位军官气吞山河的壮举所感动,从心底里为他叫好!因为有了无数个像这位军官的英雄壮举,才创造出我们这天的幸福、安逸的生活,这时,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阿!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这些无名的战士前仆后继、战死沙场,就是为了自己祖国能够和平,为了家人、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他们不惜抛头颅,撒热血,艰苦抗战,誓死保护国家,时刻把国家利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事迹让我们感到多么骄傲和自豪!

如今我们过着平静的生活,可谁曾想过美满的生活是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而许多人却不好好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想到我自己平时碰到一些小困难,就灰心丧气地总想依靠别人。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我就想:“别费心了,明天去校园问问同学或老师不就……”;在家里,爸爸妈妈让我帮忙干点家务活,我也总是厚着脸皮不去做,总想能靠多久算多久,再说爸爸妈妈也拿我没办法,只好自己动手了。日久天长,我变得既懒惰又胆小,干什么事都没有信心,比如去年校园举行大队会,老师叫我上台讲家庭礼仪故事,刚开始我不去,老师不知做了多少的工作,我才上去,结果可想而知,给老师和班级丢脸了……在伟大的八路军叔叔面前,我是多么的懦弱和渺小阿!我必须要学习八路军叔叔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他们将激励我前进!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必须会有一只叫“中国”的雄狮响彻云霄,震惊全世界。

红色电影观后感5作为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影片,《地道战》上映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这部影片在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说是久演不衰,其原因何在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这天电影事业的繁荣,能够说是不无裨益。

要细究《地道战》青春永葆,魅力永驻的原因,我看主要还在其传统的“寓教于乐”的审美价值取向。

首先,从它的“乐”,也就是营造其娱乐功能的因素来看,不外乎三点:一是有一个波澜迭起,引人入胜的故事。《地道战》主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英勇游击战争,这个大题材并不容易驾驭;而作为一部“教学片”,它主要的任务又是介绍地道战的方法、特点,弄不好就极易流入解说、诠释的枯燥。影片的制作者明智地以“一斑窥全豹”的方法,从高家庄群众与黑风口据点敌人斗争的视点切入,运用传统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这就为沉闷的教学找到了一个鲜活的载体,并由此而生发出动人的故事。交错其间的老村长报警,敌人乔装武工队等一系列的惊险情节的安排,即我们传统戏剧中“戏眼”的运用,便使影片产生了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效果。其二是巧妙引导观众思维的投入和参与,从要不要挖掘地道到地道如何挖,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从村落地道到地道网络,这些问题随着故事的展开一个个提出,让观众和剧中人一道思考,共同解决,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获得一种参与的紧张和成功的快感。其三是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大大强化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诸如三田队长、汤司令的一些台词,鬼子进庄的音乐,影片的主题歌等,都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四十年来一向为人们所熟悉和传唱。

其次是《地道战》的“教”。孔子有“诗、观、群、怨”说,中国历来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地道战》的教育作用,即我们这天所说的社会效益又是什么呢一是让观众全面学习和具体了解当年地道战的作战方法(在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战争中,地道是否仍有当年的地位和作用显然值得研究);二是使这天的人们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威力,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对我们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呼唤人们时时记住这段悲壮的历史,受到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我们这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组织群众来观看这部影片,就有其更为重大的现实好处。

时代的发展也决定了某些一成不变的传统审美趣味的落后,再加上四十年前那种“左”的思维定势的制约,像《地道战》这样严肃的战争题材用类似轻喜剧的方式处理,淡化战争的残酷,淡化我方的惨烈牺牲和代价,对人物高大全的脸谱、程式化的表现,影响了人物的立体塑造,影响了人们对历史客观、全面的认识,这天看来,不能不说是影片的一些遗憾和缺陷。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3

关键词:《浮云》;林芙美子;道德沦丧;反战

林芙美子(1903-1951)的长篇小说《浮云》以20世纪30-50年代的日本为背景,描写了日本对亚洲发动侵略战争中后期,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宛如浮云般捉摸不定的故事。如果说《放浪记》是林芙美子作家生涯的正式起点,那么《浮云》便可以看作她的终点。这部她耗时三年创作而成的长篇小说,在她突发心脏麻痹去世前两个月才完成,可谓是她呕心沥血的集大成之作。然而,目前学界对《浮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林芙美子的女性观、恋爱观和战争观上,对该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多数忽略。为了弥补以往研究中的空白,本文拟从男性角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道德沦丧过程的分析,重新审视雪子恋爱悲剧的原因。并立足于战争这一时代背景,解析造成男性无奈命运的根源与林芙美子的态度。

一、富冈的道德沦丧

仅次于女主人公雪子,林芙美子花费了极大的笔墨刻画了富冈兼吾这个男性角色。在作品的后半部,富冈几乎超越了雪子,成为了后半部分的主人公。然而,初次登场时富冈帅气沉稳、富有才气的农林技官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一步步走向堕落,直至作品结尾几乎“换了一副面孔”,宛如丧家之犬,日日沉迷于酒色无可救药。从作品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富冈逐步抛弃仁义礼智信,走向道德沦丧的几个重要节点。

第一,对朋友不义。雪子初识富冈之时,富冈乃是众所周知的模范丈夫,每三天就要给老婆写一封信。然而,从后文可知,邦子原本是富冈的朋友小泉的妻子,是富冈“把有夫之妇邦子弄到手并娶了她”。这样的举动似乎是源于富冈对邦子的深情,但是,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让重新结合的两人都背负着重担。当战后富冈回国,对邦子的爱情逐日冷却时,邦子哭诉自己是“受了天罚”;而富冈听到邦子哭诉后的第一反应便是“你又想起小泉君的事儿?”这恰恰可以说明小泉的事儿一直在富冈心里,且会不时引发他的罪恶感。这一情节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夏目漱石的作品《门》和《心》。林芙美子笔下的富冈和夏目漱石笔下的宗助、先生一样,均是背叛朋友为代价获得了妻子,但都因此背负上内心的重担,始终无法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宗助和妻子阿米始终无法有孩子,于是认为自己受了天谴,只能向禅的世界寻求解脱。先生终生郁郁寡欢,认为自己是人品低下的人,最终选择自杀。而林芙美子笔下的富冈,也开始逐渐远离妻子邦子以逃避现实、逃避对自己利己主义的谴责。

第二,对妻子不忠。作为作品中受过良好教育的先知者形象,富冈早早预测到这场战争注定失败,然而自己根本无力改变这一现实。为了逃避内心的重担,也为了发泄,富冈第一次出轨的对象是大叻的安南人女佣阿蓉。这段关系中,阿蓉首先对外表俊朗、身体强壮的富冈产生了好感,尽心尽力地照顾富冈的生活,甚至主动在夜里投入其怀抱,富冈便顺水推舟接受了阿蓉。但他清楚,自己与语言不通的阿蓉间并不存在爱情,而是源于单纯的肉体需求。虽然他一瞬间也曾“对自己的卑鄙感到愤懑”,但富冈最终没有抵抗的诱惑,开始纵容自己在女性关系上的放纵。

第三,背信弃子。富冈离开越南之前,阿蓉怀孕了。富冈不曾考虑过为这对母子负责,只是给了阿蓉一笔钱,让她独自回老家默默生下受人轻视的混血私生子。日后富冈回忆起自己抛弃阿蓉和孩子的行为虽然仍有一丝内疚,但他已经在违背道德沦丧的路上越走越远。这里的情节让人不禁联想起森鸥外的《舞姬》,同是异国恋爱,同是“抛妻弃子”。然而相比《舞姬》中主人公对爱丽丝的爱恋和愧疚之情,富冈对阿蓉的感情可谓淡薄至极。

第四,致人丧命。在生意不顺、前途无望,甚至不得不变卖家产时,富冈想到了自杀。畏惧孤独死去的他用一封电报把雪子从东京叫到伊香保,想在那里的温泉旅馆里共同赴死。然而,数日之后富冈依然拿不出死的勇气,这时他遇到了当地有夫之妇阿清。阿清身上那种未经雕琢的野性与生机强烈地吸引了富冈,两人背地里结合在一起,让富冈收获了生存下去的勇气。随后,阿清撇下丈夫离家出走和富冈同居,最终被愤怒的丈夫杀死。可以说,阿清的死,有很大程度是富冈造成的。富冈自己也深刻的感受到这一点,甚至主动帮助阿清的丈夫找律师、请求减刑,从而缓解自己的负罪感。然而即使这样的大事件也无法使富冈改过自新了。

富冈的人生轨迹恰似坂口安吾在《堕落论》中描述的那样,只要活着就停止不了堕落。阿清死了,邦子死了,雪子也死了,只剩富冈还活着,继续沉湎于声色犬马,酗酒堕落。坂口氏认为,人只有堕落到底才能重获新生,然而《浮云》中富冈,乃至其他角色的未来里似乎都只有堕落,没有新生了。

二、雪子的恋爱悲剧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恋爱里包含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三个方面。自然因素即人类繁衍生存所必需的。1955年制作的电影《浮云》的编剧水木洋子在回答富冈和雪子为什么一直不能彻底分手的问题时,曾直截了当地表示:“当然是因为两人在身体上相合”。从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这是两人恋爱中唯一吸引彼此的因素。在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上,雪子和富冈间存在很大分歧。雪子曾指责富冈,把女人当做梯子,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爬。这指出,富冈更看重恋爱的社会属性,即恋爱所带来的金钱、社会地位等现实问题的影响;而雪子更追求单纯的精神因素,即抛弃了现实思考的纯粹感情上的交融。

富冈在女性问题上的放纵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因素密不可分。脱离日本本土的人们从日本道德束缚中解放,雪子在知晓富冈已婚的前提下仍然开始主动诱惑富冈。富冈的上司牧田所长虽然知道富冈和阿蓉、雪子的事情,却完全不加以干涉。这样的客观条件,使得富冈在没有过多感情基础的条件下就轻易地与雪子在一起,与没有精神交流的阿蓉没有什么区别。这一点,是雪子恋爱悲剧的客观基础。

而从主观因素上看,如果说对朋友的不义促成了富冈与邦子的结合,对邦子的不忠令他在女性问题上解放,未曾谋面的孩子让阿蓉留在了他的记忆中,阿世的死让他背负上永久的罪恶感,那雪子对他的意义又在何处呢?与雪子的结合让富冈背叛了朋友加野、妻子邦子,然而这两项道德上的壁垒在雪子之前就已经跨越。如果说第一次的经历总是让人印象深刻,那第二次就显得麻木且无力。不幸的是,雪子就是那个永远的第二次。这使得富冈与雪子的感情中,雪子永远处于主动追逐却爱而不得的地位。

如果说战争是造成恋爱悲剧客观环境的根源,那造成主观因素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呢?仔细分析,富冈与邦子的异地分离、与安南女佣阿蓉的相识和相别、乃至阿世的死,都与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对待新的环境,包括战争带来的新环境的态度总是由抵触到接受、融入、进而成为它的帮凶。富冈厌恶战争,却在无意识中把这种厌恶转化为对女性的伤害。雪子利用战争脱离了伊庭家,却又成为了战争下男人们的牺牲品。

三、战争背景下的男性命运

除了富冈,《浮云》中也用相当的笔墨刻画了伊庭、加野等其他男性角色。在战争背景下,他们的命运无一例外都被战争改变了。无论是传统日本提倡的武士道精神下,还是在明智时期提倡的良妻贤母主义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永远是属于家庭里的。正如雪子始终把爱情当做生活的全部重心那样,女性自身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度、乃至受到的影响,是小于男性的。正因为此,战争对于男性命运的改变,是远远大于女性的,也是值得研究的意义所在。

深爱夏目漱石的农林技师加野是战时传统日本男性的缩影。他纯粹地相信着战争必胜的谎言,也甘愿为战争牺牲自己。然而,战争失败了。失去信念的他回到日本,却再也没有开始新生活的心力。他自称“过去的加野已经死在那场战争中了”,终于在苦闷的心情和苦力劳动中损害了健康,英年早逝。

伊庭本是一个保险公司的普通职员,没有亲历战场的他不像富冈和加野有着直观的战争体会。然而,战败后,随着黑市的兴起,他开始倒卖地瓜干等物资、做起了小生意。他坚定地相信,只有钱可以主宰一切,有钱的人即可控制一切。有了钱便开始肆意妄为的伊庭也终将迎来落败。

随着日本战败,支撑日本民众熬过艰苦的战争岁月的信念崩塌了。同时,身材瘦小的天皇宣布战败并表明天皇不是神,打破了日本民众成千上万年信仰的伟岸形象,他们意识到天皇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可以信奉的。教徒们并不在意大日向教的神是不是真的存在,但是只有相信有神存在,才能支撑着自己活下去。信仰破灭失去支柱的加野死了,抛弃信仰抛弃道德的伊庭还活在世上。林芙美子通过对这些男性角色的刻画,无声地控诉着战争对人性的消极影响,表露出对日本社会的失望。

四、结语

王向远等国内学者在研究日本战后文坛的战争观时,认为日本战后文学的总体倾向不是反对战争,而是反对战败。然而,林芙美子在《浮云》中表现的主题,应该不属于这一范畴。虽然战败这一结果击垮了以加野为代表的,全心全意相信日本会胜利的少数男性,但民众的命运,是被战争本身影响的。战胜或是战败,都改变不了雪子注定的恋爱悲剧,也不会影响富冈和伊庭的道德沦丧。她在《浮云》中成功展现了战争中和战后的日本风貌,刻画了战争造成的男性道德沦丧。她表达的与其说是对男性的失望,不如说是对战后全体日本社会的悲观与失望。林芙美子在后记中表示,希望能“在所有幻想全部破灭之后,会有新的希望产生出来”,然而她始终无法找出脱离这一现状、实现救赎的途径,最终成就了《浮云》这部没有希望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林芙美子.浮云[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商务印书馆,1990.

[3]王向远.战后日本文坛对侵华战争及战争责任的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6-55.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4

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一批又一批白衣战士奔赴一线抗击疫情,他们总是用行动感动着我们,那么你知道《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共同阅读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观看《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心得最新【5篇】,欢迎阅读!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心得1自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医护人员作为最前线的战士,每一天都在医院和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生死搏斗,努力让一个个本该开心过春节却躺在病榻之上的人恢复生命的活力。她们、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

但同样,和医护一样值得尊敬值得我们说一声“谢谢,您们辛苦了的!”还有每一个为了城市正常运转,为了大家健康幸福而在坚守这的每一个人。

小区的保安依旧每天巡逻但最近除了巡逻他们肩负起严守小区的大门,不让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内部车辆只出不进的责任;高速收费站的职员们年三十也坚守的岗位上,对进武汉城的运送物资的车辆严格检查,还会附上一句“师傅辛苦了,武汉加油!”;志愿者车队的志愿者们,在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居住地往返;火神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从祖国各省市奔赴而来,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高质量地建筑着临时医院;普通居民自律居家不外出,外出回家按规范洗手消毒。

超市里摆满的货架、干净的道路、路上飞驰的外卖小哥、医护人员吃到的热乎的饭菜,这一滴一滴,每一个井然有序的场景,都离不开千千万万为此付出的每一个人。他们也值得一句“辛苦了”,他们也值得一个赞。这个春节,注定不同寻常,因为有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有有应必达的志愿者支援队伍,还有这些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的普通人,他们同舟共济,大家相互扶持,这场疫情战,我们必胜!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现在的非常时期,每一个人的坚守都是对疫情的帮助,大家心系彼此,劲往一处使,每一个普通人多出一分力,冠状病毒的阴霾就会早一天散去。武汉加油!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心得2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路漫漫雾茫茫,革命生涯常分手……送战友踏征程,任重道远多艰辛……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兄弟,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这首歌词送予前往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的英雄们,伟大的逆行者,加油,等你们平安归来!

2020年伊始,春风还未吹遍祖国大地,有一种叫作“新型冠状病毒”的家伙,却猝不及防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成了不速之客。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肺炎,起初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种病毒之前从未在人体中被发现,它具备人传染人的能力,因此做好自我保护工作非常重要,远离那些有呼吸道症状的感染人群。但是,那些白衣天使却顶风而上,不畏被感染的风险,成为逆行者来到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望着他们义无反顾的背影,向他们致敬,愿他们早日打胜这场战役,早日平安回到亲人身边。

辕门外三声炮响如雷,天波府走出报国将。浙大一院的重症医学专家――郑霞医生,就是这些逆行的英雄中的一员,她从医15年,中共党员,医技精湛,在疫情来临时主动提出去武汉支援。她“丢下”了年迈的父母,做好了长期在武汉“战斗”的心理准备,带上行囊,带着伟大的背影,进入了疫情最核心的病房,开始武汉抗疫之战。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医疗专家们在隔离病房和负压病房工作,必须“全副武装”,防护服密闭闷热,穿着一个小时就会感到不适,而他们一穿就是整整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还要对着患者开展医疗和护理,经常汗流浃背,不吃不喝一整天。在这阴雨连绵的冬天,千家万户因为他们的守护而温暖,在这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他们离别家人,穿上战衣,以义无反顾的决心和战无不胜的信心迎险而上,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最伟大的背影,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而平安归来!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心得32020年的春节,原本以为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日,殊不知恶魔却悄然而至,新冠肺炎盛气凌人。这一场诞生于武汉的疫情,似乎蓄谋已久,令众人忐忑不安。疾风知劲草,大浪现英雄。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白衣天使们众志成城,逆向而行,奔驰前线,只为让人们安心地与家人团聚。而他们,成为了生命道路上最美的逆行者。当所有人都想逃出武汉这个是非之地时,来自五湖四海的医生们,却反其道而行,他们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组建成一支支医疗队,火速前往病区。

在此期间,84岁的钟南山院士,本该退休,尽享天伦之乐的他,也在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再次“挂帅出征”,与病毒较量。他在接受采访时,坚定的目光和言语,让大家多了一份安稳,少了一份恐慌。为了救治更多患者,政府安排工程队,在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修筑了“火神山”“雷神山”两座临时医院,解决了病人们的医疗需求。夜以继日,不眠不休的工人们,默默无闻的身影也成了逆行道路上最美的风景。

寒风凛冽,神州大地黯然失色,大街小巷中,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小黄人”和“小蓝人”,这些外卖员逆风骑行的背影,宛若一位位英勇的骑士。只为了给不能出门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还有一群逆行者,是新闻报道的书写者,图片影像的记录者,我们看不到他们的真实面目,但是他们为了给人们提供最新的消息,急急奔走。为国家的发展鼓劲呐喊,只为稳定军心。在病毒面前,这些最美的“逆行者”并不比普通人多一份幸运,他们不是超人,只是社会中的平民英雄。他们也有温馨的小家,因“大家庭”需要,他们勇挑重担,成为社会的守护者。

一封封“请战书”体现了中华人民必胜的决心,一次次无私捐助,彰显了中华人民的团结一心。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抱怨堵车了,因为那才是繁华大道!再也不嫌人山人海,因为那才是国泰民安!让我们共同致敬最美的逆行者,祈祷他们凯旋而归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心得48月2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了。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彻底打乱了人们的生活,仿佛午夜时分一块巨石投入一片平静的湖水,震耳欲聋,令人惊悚。

每天看着电视上感染人群的蔓延,看着镜头下一个个焦虑的面庞,看着一个个逆流而上的白衣战士,第一次感到揪心和无助,继而牙龈上火,一连好几天都不敢吃饭,最终还是借助止疼药才稍微有些好转。

网络上的讯息像潮汐般涌来,焦虑的浪潮充斥着空气中每一个缝隙。我努力每天抄写一些诗词和看一些零散的技术文章来使自己的心静下来,可这种坚持每次都不会超过1个小时之久就会变的松懈,于是又一遍一遍的开始刷信息,刷朋友圈,总是希望捕捉到一个明确的信号,心里的牵挂一切安好,岁月无恙。

针对此次的疫情,网上流传极有可能演变为17年前的那场非典。对于那场非典,我虽然深处其中,但是印象一点也不深刻,只记得当时学校戒严,每天都要测量好几次体温,就没有其他的印象了,可以说一片空白。

这时候陆续有人在朋友圈发了一些非典的报道,我都一一仔细研读,每个故事每一段文字读着读着变的越来越沉重,心情也变的越发低落。我第一次认识到,就在我安静读书的那段岁月发生了这么悲壮的疫情,有的人没能熬过寒冷的冬天死去了,有的人熬过了寒冷的冬天,但是迎来的并不是春天,而是另一个生不如死的冬天,仍然在与病痛做垂死挣扎。这是多么沉重的代价,看见的看不见的伤痛,最终落在一个个稚嫩的肩膀上,不管你是否能扛得起。此次新冠肺炎的发展速度之快出乎了每一个人的预期,仿佛一夜之间大家谈话的主题还是还是去哪儿过年变成了如何保命,紧随着过年后各大城市升级防疫级别,各个村庄各个高速开始封路,各个社区开始封闭严格控制进出。一觉醒来世界变了,随着疫情攻坚战的来临,印证了那句朴素的真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脆弱的像个枯木。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心得5在中国,新冠状病毒就出现了,第一例“新冠状病毒”在武汉发生了,随后便一传十十传百。一个人传遍整座城,一座城传向另一座城,这个防不胜防的病毒使本来在春节期间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的人们一下子陷入了沉寂,街道不再热闹,餐厅不再开门,商店不再营业,感觉整个世界都缺少了生气。我们响应国家号召,我们都尽量把自己闷在家里,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为的就是不让病毒感染上。

然而,有些人依然在疫情中逆行,他们不怕牺牲,奋战在抗疫的“一线”上,他们努力奋斗,争分夺秒地冒着生命危险和温疫作斗争。他们在逆行中抢救生命,在逆境中消除病毒。有不幸感染病毒的去世者,以自己的生命延续了别人的生命,有的昼夜无眠地在实验室研制疫苗,他们值得我们牢记,值得我们赞扬。特别是84岁的钟南山爷爷,他就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

钟南山爷爷是呼吸病学的顶尖级专家。还记得在17年前的非典中,他是第一个提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他那里去”,那年的他已经67岁了,可是一直奋战在前线。而今年的新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再次出征,在反复提醒大家不要去武汉的同时,自己却是奔赴武汉,来到疫情最严重的第一线,这种精神在我心中是不可磨灭的。想想看,一个84岁的老人,心能这么的顽强,这是多么令人惊讶啊!按常理来说,他从60岁开始就已经到了享乐的年龄,但84岁的他却一刻也不停歇,正在拼尽全力挽救更多的病人,这是多么的伟大胸怀啊!

看完关于钟南山爷爷的伟大事迹后,再看看中国广大民众对他的褒奖,我感受颇深。疫情那么严重,情况那么危机,钟南山爷爷向灾区逆行,全然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全,钟南山爷爷真是太伟大了,我真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的认真,学习他的勇敢,学习他的顽强,学习他的心有大爱!

这场病毒使很多人不知所措,诚惶诚恐,但仍有像钟南山爷爷一样的英雄不惜生命危险来拯救病人,他们敬畏生命、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感动,他们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5

影片的最后,成年的乔舒亚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是我的经历,这是我父亲所作的牺牲,这是父亲赐我的恩典。”我想,这也是对于我们美丽人生的一种恩典吧。所以,用微笑对每一天的世界说一声“早安,世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1周六下午,我和妈妈观看了一部老师推荐的电影。这是一部意大利电影,它的名字叫《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由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演,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圭多和他的好朋友从乡下来到城市,为了挣钱圭多努力地寻找工作。他的梦想是在自己家门口开一家小书店。后来圭多遇到了美丽的姑娘多拉,他俩结婚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乔舒亚,一家三口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但是不幸也随之而来,在乔舒亚五岁生日那天,德国士兵抓走了圭多和乔舒亚。多拉知道后伤心无比,主动要求和丈夫儿子一起去可怕的关押犹太人的纳粹集中营。自从被关进恐怖的集中营之后,圭多为了不让年仅五岁的儿子在他的童年里留下悲惨的陰影,他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哄骗儿子说这是一场精彩的游戏,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挣够1000分,才能得到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的儿子对爸爸的话信以为真,因为他太喜欢坦克了!圭多用他敏睿的大脑保护着儿子,最终圭多让儿子相信他们终于赢得了这场游戏。德国纳粹逃跑了,圭多用生命换来了给儿子最棒的生日礼物——重新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这是一部充满快乐和悲伤的电影。观看的时候虽然脸上是笑的,但是心里却是酸酸的。圭多对儿子深深地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圭多是一个憨厚、可爱、心地善良,而且非常聪明、乐观向上的人。在集中营里,他始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和儿子机智的用广播说:“早安,我的公主。”来向妻子报平安。即便到最后他即将面临死亡,依然冲儿子挤眼微笑,跨着大步离开了。他用他的爱不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任何伤害;他用他的爱换来了儿子的美丽人生。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这也是一部让我终身难忘的电影。我希望世界和平,永远不要再有战争,让我们的一代又一代都拥有美丽的人生!

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2一日的跋涉,使我的双腿瘫软。呆坐在课桌前,所以晚上看一部电影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当一串串看不懂的英文字母浮现在电脑屏幕上时,我眼花缭乱,随后,便看到大的“LifeisBeautiful”的字样。作为本片的主题,它异常的醒目。

在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会生活得很快乐。片子的主人公是个犹太人,名叫基度,他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有时甚至给一种在游戏的感觉。在他身上有着许多优秀的品质,对想要的不懈追求。戏弄高官,假扮检学官以及后来被纳粹抓捕后对儿子所形容的游戏,使观众觉得他轻浮,去又透着成熟睿智。

基度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身处逆境之时仍然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德国纳粹党人强迫犹太人为他们工作,其度和他的叔父、儿子都身陷其中。他屡次凭借自己的才智化险为夷。但结局是悲壮的,基度在寻找妻子的时候被纳粹发现,结局可想而知……

片子的结局固然可悲,但基度却尽了他最大的能力为他的家人创造出幸福。所有的困苦,灾难,在一个旁观者眼里看来,好像都只是一场游戏。逆来顺受,使他的境界高出常人一等。或许一个人的聪明是上天赋予他的,但一个人的成功决不是只有聪明才可以实现的。基度在别人眼中或许并不是一个成功者,甚至可以把他定义为一个失败者,但在我眼中,他,成功了。

最明显的,基度所具有的是成功者的品质。他可以以看游戏的方式去看一件大事,就是因为他的思维,他的处事自有着独到之处。

再思考我们自己呢?一件小事就可以引发轩然大波,我们如何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又如何才能做到逆来顺受,身处顺境也能提防那些潜在的危害?我们无法像玩一场游戏一样去看一切,无法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试问,读到这里,你是否对自己的人生思考或质疑过?

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3不久前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美丽人生》,影片中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意大利,这里的集中营里关了很多犹太人,到底该怎样度过这里的生活呢?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基度告诉了我们这个答案。基度用自己的智慧和随机应变,让儿子以为在集中营里的生活是一个赚取积分的游戏,给了孩子一个纯真愉快的童年。后来,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儿子和妻子的团聚。

基度是一个勇敢的爸爸,影片中有一个画面让我记忆犹新,基度为了不让儿子知道战争是残酷的,他举手表示自己会德语,把德军所谓的规矩翻译成了有趣滑稽的比赛规则,句句都说得让人发笑,更别说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了,他认真听着父亲的讲解,站在房间中间的桌子上,嘴巴越张越大,几乎能放进一个拳头,显然被爸爸的谎言“骗”到了,这都是基度为了不让孩子的童年充满苦难而撒的谎。当然,如果没有战争,基度就不会费尽心思欺骗儿子,他一家也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说到战争,我就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画面:画面中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睁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向下弯,一脸委屈地看着镜头。更让人吃惊的是,小女孩的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拳头紧握,那是投降的姿势!原来,一个战地记者去采访拍照,在一个难民营发现了这个小女孩,于是想要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切,而这个小女孩莫名其妙地举起双手做出了投降的姿势。因为当地的孩子都被告知了这么一个事实,见到像枪口这种黑洞洞的东西时,就要举起双手投降,小女孩以为相机就是枪呢!我忍不住感叹:战争中的孩子真可怜啊。

战争,就像一个凶狠的魔鬼,掠夺了人们本来幸福安宁的生活,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恐惧与悲伤,战争就是对生命的践踏,无论用多么美丽的词语来修饰,都掩盖不了它凶残的真面目。

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4雄壮的骏马,优雅的微笑,当你梦中的白马王子突然出此刻你的面前,你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当黛丽握住他的手的那一刻,我坚信,他们都是幸福的,无与伦比的幸福。人生必须要有一场华丽的私奔,如此才不辜负感情。在全世界的面前,带你私奔。

原来,世上真的有这样勇敢而不顾一切的感情,勇敢到不惧生死,不怕苦难;原来,真的有一种感情叫做情比金坚;原来,真的有一种感情叫做生死相随;原来,真的有一种感情叫做今生注定。写景文章

在《美丽人生》这部电影里,感情能够使人变得这样勇敢,感情能够在泪水里开出光华夺目的花朵,举世无双,耀眼的让人不敢直视。感情,能够让我们,无畏无惧,放下所有。以全世界为证明,以爱之名,带你私奔。

电影前半部分的感情美到极致,令我为之心驰神往而后半部分的刻画于我已不是感动,而是震撼,直击人心的震撼。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喜爱这个男主角,觉得他油嘴滑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越来越欣赏这个不英俊、没有钱的犹太人。他不仅仅仅是一个深爱妻子的丈夫,他更是一个无比伟大的父亲。进入集中营的后果,他不是不知道:应对死亡。他不是不畏惧,但为了不让儿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他笑着为儿子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他说,所有的一切,一切凶神恶煞,一切牛鬼蛇神,但是是个游戏,一个能够赢得坦克的游戏。他笑得那么开心,让人无法不坚信。他那么发奋,那么用心的保护着儿子水晶般澄澈透明却又脆弱易碎的心。他不好儿子失去期望,不好儿子的心蒙上灰尘,他明明那么恐惧,却还是微笑着,他依旧油嘴滑舌,但却那样的伟大。[由整理]

从这个父亲被抓住开始,我便忍不住哭泣,看到他在儿子眼前笑着迈开傻傻的大步向前走,我已经哭得泣不成声。是死亡,那条路的终点是死亡。即使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要为儿子打造一个无比明亮的天堂。

最后,听到长大后的儿子说,这是爸爸留给我最好的礼物,我哭得泪流满面。为了妻子,他能够冒死闯女监,为了儿子,他能够含笑赴黄泉,这样的男子叫我如何不爱?分手后的签名

他是一个丈夫,他是一位父亲,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生,世间最完美的两种感情他都拥有了,何其幸也?

美丽人生观后感作文5在很早的时候,我妈就跟我提起过《美丽人生》,胡事的概要也讲过,只是一直没有看过,我非常感谢孟老师为我们播放这部电影。

在战争题材的电影里,东方似乎一定会有一种奇怪的意识,就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总会出现那么一个人,他的出现总是由掌声和鲜花相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民族添彩,只因某某人在战场上绽放出这样那样的光。

对这样遥远的战争故事,难道不觉得太政治了么?战争并不是英雄们背负的,战争不是单属于英雄的故事,不单属于士兵的故事。有时候我在那些所谓的战争作品中找不到时代,倒是颇像一部偶像剧。我们对战争的感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什么?

我也看过一些国外的战争题材的电影,比如《希伯利亚理发师》又比如《黑皮书》。战争过于残忍,因为在战争中所仇恨的对方,同样也在战争中因此而清晰得从心底到指尖地痛苦,又在扳下枪扣时从手指把麻木传到心底。在战争里,前任何一个人的死亡都太微不足道。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恐惧驱使我们忘记了一些东西,放弃了一些东西,比强孩子们忘记了纯真。但我们绝对不要放弃爱与人道,在战争面前它可能是最脆弱的,但也可以是最坚固的。

战争面前我们都要受伤,我说了战争不仅是士兵的故事,它是一场暴风雨,每个人都要淋湿,可是我们看到有的人没有被淋湿,因为有另一个人帮他挡住了全部的雨点。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个美丽的童年,完整的童年,可是战争夺走了他们的完整的童话,让他们在灰色背景的世界里完成他一辈子的使命。这不公平,对谁都不公平。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用生命拯救了一个孩子的纯真。他的死亡,他的一切行动都在控诉战争带给我们的创伤。这样精神上所带来的创伤,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那些伤痕在说:

“不要再有战争了!”

在课文中也有这样的话,是《亲爱的爸爸妈妈》里所出现的。

在世博会的墨西哥馆里我记得有介绍墨西哥的历史,战争。“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不去阅读它们,它们就永远地消失了。”大屏幕上是这样写的。但是欠们所应阅读的,不是憎恶。

在阅读《芦花荡》时,那个分析“老头子将敌人置于死地时萌发出的愉悦心情”到现在还使我痛心着。这种仇恨,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停止?战争中需要我们记住的不是英雄们杀敌后的快感,而是告诉我们这些身处在和平土地地上的人们,我们所享受的安逸带来的一切的可贵,和平的可贵,自由的可贵。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6

学习抗战精神观后感1   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 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 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

  雁翎队 敌后武工队 铁道游击队,地道战 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75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学习抗战精神观后感2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唤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随着9月3日临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周年纪念活动的筹备有序进行,人们也以各种方式重温那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人们对纪念大会和胜利日大阅兵充满期待。截至目前,已有49个国家确认将出席纪念活动。这是举国关注的盛事,也是举世瞩目的大事。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在这鉴往知来的重要时刻,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以什么样的态度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不仅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过去、看待现在,更影响着我们如何创造未来。日前,主席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历史是人类的老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正确对待历史的方式,也在于此。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今天,以纪念抗战胜利、铭记抗战历史为契机,我们又一次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走入民族记忆深处去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让历史的思考启迪我们的心灵,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我们的未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依然是今天社会发展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课题。

  历史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_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_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是我们这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果否定历史事实、曲解历史真相、解构历史主流、抹黑历史英雄,就会迷失方向,就会陷入心灵的空虚、精神的灰暗,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只有看清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规律,高擎历史的火炬,我们才能心里亮堂,看清脚下的道路,明确前行的方位。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站在抗日战争胜利_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抚今追昔,纵览兴衰,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_年前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从那以后,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可阻挡地开启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民族复兴进程,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浴火重生,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代代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饱受战乱之祸,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的决心,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思想定力。

  历史是的教科书,也是的清醒剂。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铭记历史也不是要陷入悲情,而是为了从历史思考中获得深刻启示,从历史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记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感念先辈共赴国难的抗争,我们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国是家,家是最小国”;弘扬气壮山河的抗战精神,我们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就增添了无坚不摧的精神动力。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对一个节日的纪念,就是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抗战胜利的光荣,民族复兴的梦想,是我们心中不息的光焰,更是我们驰而不息的步伐。如同_年前先辈们“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我们这一代人更应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去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去创造和平发展的世界。这是我们的纪念,这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学习抗战精神观后感3

  20xx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xx年前,中华民族用热泪与热血的奔流,结束苦难而悲壮的历史;75年前,八年的抗战,中华民族用钢铁与烈火的交迸,铸就坚强不屈的脊梁,在经历走过来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纪念抗战胜利xx周年,激起了我们滚滚心潮!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多少的艰难困苦,才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啊!”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7

《墨攻》里有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但应该说《墨攻》中的主题,在中国电影中绝对是很少涉及的。

这就是《墨攻》中弥漫的一种强烈的反战情绪。

而这种反战情绪,恰恰是日本电影与文学中经常可见的主题。

当然,这原因看似很简单。就是《墨攻》改编自一部日本的漫画作品。但是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日本历史上曾经有对世界的攻击前科,却在自己的文艺作品中,表达出一种强烈的反战情绪呢?

看《墨攻》的时候,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影片主人公革离对战争是深恶痛绝的,他讨厌一切战争,不管是赵军还是梁军,在他的眼中,只要有一方去攻击别人,在他的眼中都是他的仇敌。

这种影片的基调,与我们国家多年的影片基调是不同的,与好莱坞电影的基调也有明显的差异,而奇怪的是,这种反战的强烈情结,倒可以在日本电影中经常地看到。

因此,我们一直觉得《墨攻》是一部已经日本化的电影,沾染上了日本电影经常表达的一种情绪。比如黑泽明在《乱》、《影子武士》中都对战争采取了一种超脱的冷然的观看,写出战争的虚妄与非理性。我们注意到的一种态势是,一方面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一方面是日本文艺作品对反战的大力宣扬,这形成了日本文化的一种奇怪的现象。

我们中国电影一直宣扬这样的一种观念,就是正义的战争与非正义的战争,所以,我们不反对战争,而是要尽力表现出正义战争的伟岸与神圣,好莱坞电影当然有强烈的反战主题电影,但大多没有什么反响,像《细细的红线》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一味地表达出对战争的迷茫感,但并不讨好,而与其同年度拍摄的《拯救大兵瑞恩》却到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斯皮尔伯格在《兄弟连》中更是强调了“为什么而战”,一旦找到了战争的理由,斯皮尔伯格就不惜强化出战争的壮美感。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对战争的观念更为接近。

日本有反战电影的传统。但是,我们要看到,日本电影的这种反战情结,其实更多的像是藏着一种阴谋。这可能反映出日本人的一种潜在的心态。日本电影回避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而是一味地强调战争的残酷与野蛮。实际上,日本人也正是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二次世界大战。一提到二战,日本人首先会说到原子弹,说到轰炸东京,说到日本沦为焦土,于是在这一点上,日本人找到了委屈的倾诉与发泄点。日本电影愿意去表现战争的残酷与狰狞,这使它有效地回避了去探讨战争的正义性与目的性,而可以在反战上,与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国家一起找到共同的话题。这已经成为日本游刃有余地逃脱历史反思的一种非常实用的理论模式。这其中的根本因素,就是日本把战争都一律拖下加以反对的“水”里,然后,浑水摸鱼,把所有的战争一棍子打死,于是,不管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在日本的文化体系里统统抛掉。日本电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达到两个好处:一个是站在当年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戕害的国家与人民的一边获得同情,另一个就是让正义的战争一方也被妖魔化,就像洗澡水中的孩子一样,与糟粕一起扔掉。

日本文化中的这种潜在的反战情结,贯穿于他们的动画片及电影中,像“奥特曼”系列,翻来覆去的都是战争主题,本来是很令人厌恶的,但它一套上反战的情结,便变得寇冕堂皇,大言不惭。至于日本拍的很多战争题材电影,都是表现出日本普通人深受战争毒害的主题,不问战争的策划者,一味强调自己的很受伤,这几乎演变成日本人共性的社会情绪。

《墨攻》里也潜伏着日本电影的这样一种瞒天过海的战略情结。它把战争的正义性抛到一边去,而尽力强化战争对民众的伤害与屠戮,从而在批判战争这一主题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这样的主题设定是很有它的好处的,你反战肯定是没有人反对的,你写出战争的残酷,肯定也符合人类多少年来的梦想。但是,它这种反战宣传的目的,只是叫对方不设防,放弃固守,可以说,反战电影是一把双刃剑,不妨设想一下,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如果一部日本电影宣扬反战情绪,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想,日本的军国主义向外的侵略野心是不会受到这种宣传情绪影响的,倒是被侵略的一方,会无形地受到这种战争恐怖论的影响,而感到恐惧,放弃城池,缴械投降。因此,日本电影的反战情绪,总是令人狐疑,明明这个国家并不具备反对战争的传统,反而有一种酷爱战争的情结,但叫起反战来,却比谁都响。日本电影甚至没有《巴顿将军》诚实,至少巴顿将军毫不隐讳自己对战争的热爱。

《墨攻》的故事情节移植于日本漫画,这使得电影烙上了深刻的日本文化印迹。当然,我们无法去指责电影中的这种理念,因为日本人谈反战,从来是不会错的,更不会受到指责,但是,日本的反战,向来是混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这一点,便使得它的反战有一种阴谋的味道。

《墨攻》中的革离就像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都不讨好。这种对战争的荒诞感的揭示,很少在激昂的对正义战争的讴歌的中国电影中得到体现。我们感到新鲜,我们感到的确如此,我们看了这个电影后,会不自觉地加入到对所有战争的诅咒。我们既不会站在赵军的立场,也不会站在梁王的角度,我们只会站在中立的位置,反对任何一场战争。

当然,电影是有其合理性的。应该看到,影片把这种反战情结放在“春秋无义战”的春秋战国时期,找到了存放的理由与基础,电影更把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湮没无闻的墨家思想拿出来作为最正确的一方,也似乎暗示着日本的这种反战情结扶摇直上从历史的渊源中寻找立论基础的苦心孤诣。墨家思想的这种反战情结与儒家的入世、救世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仁人志士,金戈铁马,慷慨赴死,从容就义,这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对战争、对死亡的传统文化观念。日本漫画中,把墨家的子弟东渡日本成为日本祖先,似乎在暗示着日本人继承了和平的传统,这不知是一种自作多情的附会,还是一种皮里阳秋的讽刺。

而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电影也不敢声称革离就代表着正宗的墨家思想。因为革离拯救孤城,并没有得到墨家的认可,是他自作主张前来参战的,手里连梁王的信物都没有。漫画中,他还与墨家发生了思想与行动上的交锋,可以说,日本漫画也深知他塑造出来的这个墨家人物,只是一个挂着墨家头衔、表达着日本文化意识的虚拟形象,所以,日本漫画原著也有意地在情节中安下伏笔,以逃避正宗的墨家思想可能施加予身上的有责认定。电影名为反映墨家思想,其实被编创者已经作了否定。想从电影中去探讨墨家思想,无疑是与虎谋皮。

实际上,在《墨攻》中,我们更看到的是根本与墨家思想无关的革离的一种行为尴尬与思想混乱。因为革离本就不是墨家派来的,他基本代表着日本文化中对战争的一种看法,但因为他无视战争的正义性,所以,他自己在很多情况下都无法自圆其说,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嘴巴。革离在影片中是战争的领导一方,但他的思想一直是充满着斗争与矛盾的,他不知道他主持的战争是否值得,可以说,他一直在怀疑着自己,比如他经常提到的就是:真的是杀敌为上吗?当革离向逸悦表达出自己的这种狐疑与不解的时候,逸悦很清醒地看出了革离的内心矛盾,说:“当你问别人是非黑白的时候,其实你的信念就已经动摇了。”电影在这里,也没有让革离继续对战争的是与非作出判断,很快让逸悦岔到爱情的是与非上来,逸悦的话,大致是说,你可以不懂战争,你应该懂爱。

后来,革离再次对那个黑人说:“非攻与兼爱才是和平的道理。”这里本该是革离的坚定的思想,但是,那个黑人很尖锐地指出:“你不懂得选择要爱的人。”也就是说这个黑人看出了革离不懂得选择是与非,也正是革离不懂得选择战争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困惑。这句话本该让革离进一步可能思考战争的性质的问题,但电影再次让革离回避了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接下来就是革离回身去“跟所爱的人道个别”。

可以看出,电影中有两个主题,一个是非攻,一个是兼爱。非攻是以否定战争的正义性为前提的,电影在这里闪烁其词,相当混乱,因为电影要表现一个非攻者去主持战争,他的思想立论基础,必然是充满矛盾的,电影不敢直视革离真正的内心。所以一旦革离要对战争的目的进行思考的时候,电影赶快让“兼爱”站出来说话,一旦革离要对战争的正义性与否作出判断的时候,电影立即转换到“爱的选择”的主题上来。这实际上是否定战争正义性所带来的必然的尴尬。电影不得不用“爱”的主题来拯救“非攻”主题的不能成立,革离与逸悦的爱情关系,看似闲笔,也是原来漫画所没有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爱情的线索,那么,革离的非攻主题就会陷入死胡同,无法排解得开。

因此,直到最后,革离的反战情结仍是软弱无力。他依然重复着不分是非的反战观。所以,电影中,革离只能不断地说反诘句,显现出他在抛弃掉战争正义性之后立论上的中气不足。比如,逢到机会,革离就要反问,如对赵将军:“为什么不可用更理智的办法去化解战争?……如果停止杀戮,可以换回更多生命,你说值得吗?”“战争只会将更多的活人往死里推,活的死的都不会安宁”。“难道生命就没有比活着重要吗?”革离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无法选择正义战争与爱情的徘徊者的形象,这从某种程度上讲,恰恰体现出反战情绪在面对真实的战争情境后的左右为难状态。

有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的电影,《墨攻》变得容易得到认同,它是顺向的,是一个历史上共性的主题,所以,少见《英雄》、《夜宴》、《无极》中的那种概念化的拗着观众思想来的古怪主题,后者这类电影中的人心是一种阴谋的代表,是一种欲望的扭曲,是一种图解的需要,虽然很复杂,但写出合理性来很困难,所以,虽然主创者绞尽脑汁,心胸很大,但却犹如夹生饭一般,令人望而生畏,遭人唾弃。

《墨攻》中的对话也比较接近生活化,没有语言的盛宴,它围绕革离的心理矛盾冲突而设置出他的困惑,贯穿全片,使观众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感受他在战场胜利之外的内心角斗与痛苦,应该说,只有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好,才会让观众去接受他,从而认知他。这一点,恰恰是电影必须平易近人的原因。而影片的感情戏也吸纳了好莱坞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风格,把革离与逸悦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对塑造革离的“爱人”情感世界也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因此,革离的性格显得相当的丰满,配以刘德华在形体塑造上赋予人物的镇定自若及内心情感上的痛苦搏斗的双重演绎,使这一角色形象鲜明,令人难忘,在古装戏的人物塑造上,这的确是一个少见的有光彩的形象。

地道战的观后感篇8

从“背景介绍”看到,该课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偶然”、“顿受启发”得来的,其实,是“必然”通过“偶然”开辟了教学的思路。如果没有教师对自己学生的长期培养与了解,没有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深思熟虑,没有使学生得到最佳发展的追求,网上的这篇文章即使放在眼皮底下,也许不会成为这堂课的资源。

如果以学生的有效发展为教学的最高宗旨,即使是同样的内容,由于学生不同,上法也应不同。所以,教学过程仍然是重要的课程开发过程。从教师方面看,是在思想上“以学生为主体”,在职能上以自己为主导的与学生共同开发的过程。据此,我们来看讨论的设计与进行情况,教师的智慧与创造主要有三:

一、目标定位的探索。面对已在初中学过“鸦片战争”,而且“基础较扎实,富有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探究学习动机”的高三(文科班)学生,本次再学的目标该如何定位?教师的定位是──让学生在对那场战争做“理性思考”中,“调动他们多渠道获取史料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史料评说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既体现了对一般高中生的要求,又注意了特定的本班学生的需要。理性的思考不仅有助于他们重温和巩固已知的史实,而且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视野,深入对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变化的认识,培养从史料到史实、观点的思辨与运用能力,形成面对“屈辱”“在抗争中崛起,在探索中振兴”的价值观。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目标相适应,整堂课教师采用了“讲授”加“问题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非常务实。先讲授,有利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重温无需讨论的基本观点──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紧闭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不仅为探究问题留出了课堂讨论的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思考“还有什么客观影响”的讨论铺垫了前提。在此前提下,抛出“应该感谢鸦片战争”的材料,可以使“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的讨论既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又有一个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对立的观点,在理性层面上引起学生的情感震荡和兴趣,使讨论有较高的起点。从而,使完成这两种“不同”评价观点相统一的讨论过程就自然地成为辩证思维的训练过程,感悟没有情感的历史不是历史,而只有情感的历史是非理性的历史。

三、讨论方向的把握。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有三次重要插话,可见其教学宗旨与策略。生一、二、三的开头很激烈。生一认为不应该感谢鸦片战争,依据是“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近代化也许会更快”。生二显然同意“感谢”,直指其要害,提出由于缺乏条件,中国自行进入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生三补充生二,“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猝然一击……中国会被更远地抛在世界潮流之后”。这三位同学的优点是都能针对对方或己方的关键发言,并有用史实说明观点的意识。然而,都有急于敲定“应不应该感谢”的倾向,偏离了教师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讨论的方向“我们除了感受到屈辱之外,还能得到哪些认识?”致使各自的论述或思想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执,并可能使问题越扯越远。此时,引导学生用“认识决定情感”的理性方法来克服用“情感决定认识”的非理性方法就非常重要。黄老师及时指出“能否转换一下角度”?使讨论重新回到“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上来。不用“该不该感谢”这样尖锐的题目,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奋,而不重“认识”,则不可能有理性的态度,看来,这两条教师都注意到了。

黄老师的第二、三次插话都以生四的发言为由头。一是生四指出,“我们不能忘记那场战争,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避免中华民族悲剧的重演”,教师立即予以肯定。这样,既强调了应当讨论“认识”,又鼓励了生四的机敏;二是生四根据教师的要求,用中外比较分析史实的方法说明自己“明朝初期开始中国就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观点后,黄老师报以掌声,并作了画龙点睛式的评价,点明生四用的是比较法,然后要求继续讨论“刚才的话题”。将这两次插话合起来看可以发现,黄老师巧妙地利用了生四的发言,因势利导地向学生强调了应当讨论什么和怎样讨论。此举看起来信手拈来,却蕴含了黄老师多年的经验积累。

对这场讨论教师做了反思,认为“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中“如何选定值得探究的题目,并把探究引向深入?对一些敏感问题,研究和探讨是否应该有一个‘度’”?在我看来,前一个问题黄老师已经用自己的实践做了回答──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巩固、激活和拓展知识,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符合实际教学条件、有较高“性价比”的题目,就是值得探究的题目。至于敏感问题及其“度”的问题,既然是“敏感”,就说明该问题相当复杂,并可能与主流说法有抵牾,可能“敏感”在史实本身,可能“敏感”在后人的评价,也可能两者皆有。学生不提,教师不必提,因为它远超出学生能思考的程度,不仅没有探究的价值,而且反倒有引起“混乱”的危险。但是,学生提出来了,教师如何处理?一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也是一种教学,是以身作则的治史态度、学风的教育;二是告知确有不同的说法和问题的“敏感”所在。告知治史如断案,要学会重视与理解不同的观点,但不要盲从轻信。要大胆质疑,更要谨慎求证;三是告知史学问题多多,现在花很大功夫去探究“敏感”问题是否适时和符合学习策略──暂时放弃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高明的有效学习。如果还有极少数同学有条件并愿意探究,则可以告知他们去看哪些材料或从哪些方向寻找材料,独立思考后再行个别讨论。

现在有许多情况是,面对无法避免的总有滞后问题的教材,有些教师往往将已经不“敏感”的问题当作“敏感”问题,把可以“说清楚”的问题当成“说不清楚”的问题。时至去年,还有教师将农民起义的作用与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与作用,美国内战的原因、宗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助长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地位变化及其面临的发展与危机,联合国的性质与作用,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与评价,战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贸易逆差的原因,国家的职能,文学艺术的人性与阶级性,宗教的起源与作用等史学界甚至政界都早已明确的问题当作“敏感”或“说不清楚”的问题,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有坐井观天、作茧自缚之嫌了。史学领域是受极“左”思潮影响的重灾区,这不仅表现在对具体史实的理解、评价上,而且潜藏在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里。近几年,一方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但另一方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成果也不断涌现。中学历史教师不能只凭教材、教参上课,应当时刻关心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及其新的进展。有研究型教师(至少是关心研究的学习型教师),才可能有务实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进行课 程的再开发,有效而可靠地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学生。

本课讨论的“应该感谢鸦片战争吗”问题,其实质是如何认识鸦片战争的客观作用与影响的问题。讲“另一面”之所以会使人感到“敏感”,是因为极“左”思潮的长期干扰和教材,出于多种原因只分析了一个方面。在史学上,即使在政治上,鸦片战争的客观作用与影响原本不属“敏感”问题。这只要读一读马克思在当时写的评论就知道了。马克思说:“中国皇帝为了制止臣民的自杀行为,既禁止外国人输入这种,又禁止中国人吸食这种,而东印度公司却迅速地把在印度种植鸦片以及向中国私卖鸦片变成自己财政系统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半野蛮人维护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发财的原则来对抗。一个人日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事,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鸦片贸易史》)显然,马克思是讲了两面的,如果用形而上学的逻辑去理解,几乎是不通的,只有用史实去检验,才能体会到这段话的真理性就在于其矛盾性──不仅准确地概述了鸦片战争双方的动机、性质、后果,评论了事件的正义性、道德性、进步性问题,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即在人类过去的文明史中,这些要素之间或原则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如今,承认马克思的这个评论,丝毫不会有损于我们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也不会存在过去曾经有过的政治问题。

应当说,本次研究性学习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商榷的话,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目标的具体性不足。“研究背景中”用“意想不到的效果”来统领目标,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比用其他方式上这堂课有更好的效果;二是超出教师预想的效果。前者是可以课前具体设计的,后者需临场决策。目标的具体和策略性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如:“多渠道获取史料”,本课突出的是哪一种、什么特点的渠道?“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指哪一或几个基本原理?用在什么类型或复杂程度的问题中?用到什么程度?“辩证史观”,指哪一种辩证?辩证什么类型、何种情况的历史?“正确的价值观”,指认识什么问题、什么类型的价值观?“口语表达水平”指哪一类型?达到什么水平?根据实录中该班学生表现的水平,笔者不揣冒昧地列教学目标如下,供作者与读者参考。(打“*”者为预备目标,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临时决定是否选用。)

(一)知识目标

1.重温与升华已经掌握和刚学的鸦片战争的知识。(由于笔者手头没有该班使用的教材,也未见讨论前教师讲授的实录,从略。)

2.拓展与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另一面”的影响,并为深刻理解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侵略的影响作铺垫。

(1)经济:凸显机器商品的张力,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2)政治:裂化封建制度的框架,加速清朝吏治的腐败;

(3)思想:打破天朝帝国的迷梦,激起中华民族的觉醒;

(*)文化:助长西洋文明的风雨,冲击顽固守旧的儒学。

3.掌握“感谢”一词在历史评论中的不同含义与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能从教师介绍的与鸦片战争的影响直接相关的书籍……和专门网站……中,收集和整理史料,知道这些史料所反映的史实,理解这些书籍、网站作者的基本观点。

2.能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这类重大的涉及民族、社会转型的历史事实的具体分析,感受下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涉及民族或社会转型的重大战争有双重意义。

(2)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是客观的,不可阻挡的。

  (*)人类生产与生活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具有决定性。

(*)近代世界,文明水平对民族生存与进步极为重要。

3.能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这类重大的涉及民族。社会转型的历史事实的具体分析,体验下列历史发展的辩证:

(1)道义原则与文明原则的相悖关系问题。

(2)历史演变条件的特定性和多质性问题。

(*)侵略民族与被侵略民族的同一化问题。

4.在课堂讨论中,学习和操练用口头方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宏观并有多重性的较为复杂的史实。

(2)用归纳的方式说明自己的观点。

(3)理解不同(包括相反)的观点,提出针对论据的质疑或反驳。

(*)对比较含蓄的暗示有一定的敏感性,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

(三)情感目标

1.形成“鸦片战争之所以有‘另一面’影响,‘使中国开始觉醒,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的内因(即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魅力和救亡凝聚力”的思考方向。

2.强化“解脱民族‘败局’、‘屈辱’的惟一途径是民族的理性觉醒与奋起抗争”的立场。

*.孕育“以史为镜,汲取教训,赞扬正义性、道德性与进步性相一致地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行为”的理性倾向。

二是指导的清晰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关键点上:

首先是提出问题时,如果能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探讨一下作者用“感谢”一词的内在含义,一方面可能学生会较快地从情感的震荡转入“还能得到哪些认识”这个中心问题的探究;另一方面也自然地蕴含史学先搞清楚“是什么”,后探讨“为什么”,再讨论“何意义”,这一基本治学特征的滋润。

其次是第三次插话的最后说,“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话题”尚不够明确。如果教师在肯定了生四的比较法后,及时概括生四实际上论述了鸦片战争双方的社会状况与世界背景,引导学生转向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与鸦片战争是怎样的关系的探究,以后的讨论就可能会务实,也更有历史味了。

其三是生五提到了“历史的辩证法”,生三提到了“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如果教师能请他们用史实“辩”一下,“双”一下,讨论就不会停留在现在这样的缺乏历史意义的、口号式的表态上了。如果时间不够,可将其作为课外思考或练习题,可既使问题得到深入,又将讨论的成果扩大到全班,且不是一举两得吗?

三是小结的针对性不强。教师的最后小结重在鼓励学生参与,这是好的,但效果如何可以探讨。经验表明,对大多数处于较高水平的学生来说,并不在乎教师说几句“通用”的表彰之词,他们的“情节”在于他们的意见是否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充分注意与高度重视。某些情况下,中肯而策略的“揭短”,比表扬更有效果。因此,如果教师的最后小结能有意识地渗透教学目标,概括地指出讨论所取得的成果和发言学生的贡献,以及尚需探究的问题,甚至留下问题、悬念或“包袱”,其效果又将如何呢?另外,小结中教师说到“正如刚才一位同学所说的,到底该不该感谢鸦片战争的讨论能否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可能是出自生四:“我们所要讨论的不是‘该不该感谢鸦片战争’,而是我们该如何面对那段历史,如何面对那场战争……”的那段发言。虽然生四的用词有不准确之处,但出在特定的你来我往的发言中,意思还是明确的,即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不应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应当深入下去才有价值,并无否定其重要性之意。然而,教师的复述却不仅没有纠正其用词的不准确,反而将错就错地 做了肯定和发挥,说成了“不是最重要的”。教师紧接着说“重要的是,经过讨论,同学们……”,这已经是教师的话,但与前面的复述连着讲,听起来却还像是复述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做实录时的疏忽,如果确是这样讲的,就有点强加给学生了。从鼓励学生的效果上看,这句具体的失误,可能会抵消许多抽象的鼓励。

学生在学习(特别在积极参与的研究性学习)中表现的优点与暴露的不足是一种可贵的动态性教学资源,它可以具体、深入地帮助教师反思该课的教学目标、问题或课题的难易、方法的设计是否适度和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应当充分注意并积累,使以后的课程开发与教学选择更加自觉和符合学生的实际。然而,在各案例的“教师说课”中,始终未见讨论。既然研究性学习应当重视学生的研究过程,就不能不说这是个遗憾。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对有些比较典型的案例,特别是辩论、讨论式的案例,笔者做了较详细的思维逻辑分析。目的是与教师一起积累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探讨教学目标或策略。可能有“旁观者清”的情况,而绝无指责或苛求之意,万望作者与读者不要误解。以下,笔者分析本班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如前所述,生一的最大失误是没有全面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中的“感谢”与生活中常用的“感谢”之区别。所以首先声明“不敢苟同”。(从这一失误可以看到,理解是研究的前提,培养研究能力应从培养理解能力做起)。而后,生一企图用“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近代化也许会更快”(如果没有A,也许B更快)来反驳对鸦片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的肯定(有A才有B),从逻辑上看,是有道理的,只要肯定了前者,就自然动摇了后者。然而,生一所举的史实至多能证明可能“逐步”,而无法得出“也许会更快”,更无法否定“很难走出封建专制”。为了弥补自己论证的不足,生一又加了一个“古老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类比,反而错上加错。此一时,彼一时也,以前“没有遭受外族的侵略”的先进怎能证明以后如果“没有遭受外族的侵略”也必然先进呢?

生二的失误在于没有首先抓住生一对文章观点的不当理解。不看这一点,生二是很聪明的。他放弃对生一不堪一击的不当类比的反驳,直指其主要立论“也许会更快”,指出即使是商业发达的封建经济,要进入资本主义也“必须具备一些重要的条件”,而明清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这些“重要的条件”。尽管,究竟需要哪些条件本身是一个史学界长期探讨的问题,然而,对反驳生一的观点来说,只要有一个非此不行的条件(逻辑学上称必要条件)能站住脚就够了。生二列举了三条,还用中世纪的意大利作了旁证。理性而滴水不漏。

生三“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猝然一击,中国将会怎样呢?中国封建社会还会‘延年益寿’,中国人还会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进一步阐发了生二的观点,接得非常紧凑,有强化生二观点之效果。但在论证上稍有欠缺,一是如果不仅说“康乾盛世”“只不过是腐朽的落日辉煌”,而且正面指出从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条件来看,“康乾盛世”与中世纪的意大利还远不能相提并论,会更有历史和逻辑的力量。二是最后一段论说用意是好的,但在说明的逻辑和用词上过于简单化,会惹来“真的感谢鸦片战争”之嫌。

生四比较清醒,且有较强的理解力,迅速接受了教师的暗示,指出既要毋忘国耻,又要汲取教训,“避免中华民族悲剧的重演”。提议以史为镜,探讨为什么会落后。精彩之极!接着,又根据教师的要求,概要地摆出中外史实,说明自己提出的我国从“明初开始却逐渐落伍”的观点。尤其是能从文化传统的层面来看问题,洞察之深刻,超过一般大学历史系学生!

生五有相当的理论修养,用“不自觉的工具”举侵略者之纲,用“历史的辩证法”为中华民族张目,很有水平。但由于少了对具体教训的讨论及从教训到理性结论的说明与过渡,显得有点过于急躁,在讨论上有些不自然,感觉上有点“玄乎”。

生三择机完善自己刚才关于侵略者评价的发言,并将其上升到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这一理论的高度。很好!

上一篇:中考材料作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