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司令”魏洪亮

时间:2022-04-11 10:48:04

在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在武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了地雷战、地道战,打得日军落花流水,极大地激励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魏洪亮就因领导“地道战”而被人们誉为“地道司令”。这里讲述的是1945年春,魏洪亮领导冀中军民利用地道战以少胜多、战胜日军的一个战斗故事。

那是1945年1月12日晚,时任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司令员的魏洪亮接到军区一份电报,告知:“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艾斯•杜伦上尉,次日要到九分区参观,了解八路军与日军作战的情况,分区必须绝对保证其安全。”

第二天中午,艾斯•杜伦上尉抵达分区驻地。这是一个高个子美国中年军官,一见魏洪亮,他就惊讶地问:“司令官先生,您多大年龄?”“28岁。”“28岁的司令官,在我们美军几乎是不可能的。”杜伦上尉不无妒忌地说。魏洪亮笑着说:“我前就已经是团政委了,这在我们八路军里很平常。”二人很轻松地交谈着,慢慢转入作战话题。魏洪亮告诉杜伦:“三年前我们九分区还只是在青纱帐里躲躲藏藏,现在已经控制了县城!”杜伦上尉不解地问:“我很想知道,你们是用什么战术在平原地带同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日本陆军作战的?”“地道战术。在人民群众支持下的地道战术。”魏洪亮脱口而出。接着,他详细介绍了地道战的情况,并领着杜伦上尉参观了地道,令这位美军观察员赞叹不已。

就在这时,魏洪亮又接到军区电报,说驻河间城的日军已发现美军观察员到了第九分区,现已纠集800多人向分区驻地扑来,企图袭击九分区机关,要魏洪亮加紧防范。

情况紧急,为了美军观察员的安全,魏洪亮决定连夜转移。杜伦上尉得知情况后,焦急地问:“司令官先生,你这里有多少部队?”“一个警卫班,一个侦察排。”杜伦上尉一听就急了:“这点兵力是无法组成一道防线的。”“我已经安排了转移。”“转移多远?”“1.5公里。”“转移的距离最少应在敌人的远程火炮射程之外。”

魏洪亮耐心地安慰杜伦上尉:“请放心,你的安全我绝对负责,要不是考虑你的安全,我会凭现有兵力打退日军的进攻的。”

当晚,杜伦上尉随魏洪亮转移到另一个村庄。

第二天清晨,部队隐蔽在村子里休息。分区的一个管理员准备到老乡家里买点面粉做早饭,刚出门就遇上两个敌骑兵。管理员躲避不及,掏枪射击。枪声惊动了村外的日军,顷刻间,日军将村子团团围住,形势十分危急。杜伦上尉又紧张起来,请求魏洪亮派人掩护他突围。

魏洪亮对这一带的地道了如指掌,敌人一围村,他反倒镇静起来:“杜伦上尉,现在出不去了,你就看看我们的地道战术吧。”说罢,领着杜伦钻进了一个大地道。

由于敌人来得很快,进村后抓了一些没来得及进地道的群众。日伪军残酷地拷打群众,强迫他们供出八路军的藏身之处。此时在地道中的魏洪亮,正紧急用电台调集部队进行反包围,同时让警卫部队利用射击孔与敌周旋。午后,赶来增援的部队在村外打响,地道里的八路军纷纷出击,东打一枪,西扔一颗手榴弹,使得日伪军顾此失彼。战斗持续到傍晚,日伪军伤亡大半,终于支持不住,丢下横七竖八的尸体向村外夺路而逃。

杜伦上尉从地道里出来,竖起大拇指对魏洪亮说:“地道战术,伟大的胜利。OK,你是了不起的地道司令。”

解放后,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地道战》就取材于魏洪亮领导的冀中抗战故事。

上一篇:滇缅公路:抗战大后方的生命线 下一篇:抗日名将孙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