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14 21:39:12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篇1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 信息技术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91-02

我们知道,教学质量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者一直关注的话题。当前,很多学校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对教学质量进行调控和管理。笔者根据多年的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此,就信息技术在教学质量的控制管理方面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质量管理控制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很多学校虽然已经使用信息技术来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用信息技术来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误区,主要表现为:

(一)仅仅关注成绩的量,对成绩分析的角度相对狭隘

只停留在原始的管理使用上,没有更进一步拓展,使这个技术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比如,许多学校所用的信息技术,也只是用其简单的数字统计功能,来对成绩进行统计。如下面的成绩统计表。

(图一)

在这个成绩表,包含了学生姓名、学号、测试科目、得分、名次、均分、进退等内容。它使用了EXCEL来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粗浅分析,也就是用类似于计算器的方式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计算和统计,方便对学生的成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明显是最原始的分析方式,对教学质量的调控作用帮助不大。

(二)仅仅关注结果,对过程管理尚欠缺

由于很多学校领导只关注学生测试结果,而不关注过程,在使用信息技术对成绩进行分析时往往流于形式,像一阵风一样一吹而过。这样的结果是,成绩分析无法很好地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如有可能某班级某科目的测试成绩好,是因为教师在测试前碰巧给学生讲了一道占分不小的试题,或者某班超常发挥是因为一部分学生使用手机作弊成功,等等。所以,对成绩的分析还是要更加重视对深层次问题的研究,进行过程管理,不能只关注结果。

(三)重视成绩分析,但轻对问题处理落实

一次测试对学生来说关键的是考前复习(充分准备利于发现问题)、认真考试(理想的应试技巧)、考后分析问题、迅速解决问题,对教师而言其实也是大同小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解决问题是关键。但是,现实教学中,某些教师未对成绩分析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质量跟踪措施,或者未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诊断,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管理。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质量控制管理方面的应用实践与思考

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考虑学校管理者、老师、学生的不同需求。这里,本文将以年级整体成绩与某班级学情为例,从建立分析数据库与数据表、建立分析模型,以及强化控制机制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信息技术在教学质量控制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

(一)建立与分析完整的数据库

1.建立完整的年级成绩分析数据库

如图二是笔者截取的某校高中部学情调研的数据表头,从图二中可以看出完整的分析方式。全面的数据分析,应建立在完整的数据库上,它是年级管理者分析问题的基础,更是班主任针对班级的情况进行分析问题的依据。截取图二中的“均分”表部分内容,如图三所示,从表中,年级管理者可以轻松地看出该班各学科在年级中的情况,判断出某老师的教学成效,甚至可以大致看出班主任的工作成效。相应地,各学科的老师也可以从中看出所教班级与兄弟班级之间存在的差距等信息。

(图二)

(图三)

截取图二中的“选修分析”表部分内容,如图四所示,从中年级管理者可以轻松地看出该班选修学科各等级比率,从而判断出某老师的教学成效及学生的学习成效。相应地,各学科的老师也可以从中看出所教班级与兄弟班级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物理

A等 B等 C等 D等

班级 人数 均分 人数 比率 B 比率 C 比率 D 比率

1 38 46.5 6 16% 26 68% 38 100% 0 0%

2 40 46.2 8 20% 30 75% 38 95% 2 5%

(图四)

同样地,年级管理者可以通过图二中“关键分数段”看到学生的分数层次情况,进而看到优秀群体的发展情况。通过“班级”可以看到不同班级的发展状况,了解高分层,找到差距等,同时也看到各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利用这份信息管理表,通过系列的分析会来提醒各科教师。也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跟踪指导,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2.建立多角度班级分析数据表

如图五所示,在进行班级成绩分析时,通过设置更为合理的分析方法,把学生存在的问题清楚地剥离开来,分析的方法既包含(图一)中学生的得分、名次(一般不公开,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自尊,仅仅用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掌握依据)这些最基本的数据,还可包含每门学科及总分与均分的差距、该学科与学生名次位置相比为优势还是薄弱学科(帮助学生保持优势、弥补薄弱环节,更好地发现问题)、单科问题所在(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是偶尔发挥不正常还是一直如此等)、与前几次重要测试的比较差距(完善学生学习档案)、学习成绩发展趋势(曲线图)、所处的分数段、此次成绩成因(是正常还是超常发挥?学习态度、薄弱学科等?一般放在备注栏目,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填写)、每科薄弱学生名单(培优补差重要依据)、上次培优补差发展状况比较、重点学生名单(班级比较优秀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的)等。通过以上分析,任课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订更为合理的措施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班主任可以站在班级角度去制订合理的班级管理措施,站在学生角度去跟学生沟通交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图五)

(二)建立分析模型

教师需要建立长效的分析模型(基本稳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把平时的每一次测试存档,建立完整的学习档案,最大程度地提高成绩分析效率。建立分析模型,当测试成绩出来时,分析结果也跟着马上出来,并清晰地显示出年级、班级、学生个体的发展趋势。这样我们就能尽快的发现问题,及时拿出改进措施,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

(三)强化控制机制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之本,质量分析是发现问题的重要依据,要想发挥好信息技术在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完善相关机制。每次重要测试均应该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科学分工、明确责任。确保测试试题的区分度、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确保测试结果的真实性。配备专门的信息员对每次测试情况进行分析,拿出科学合理的结果,然后交给领导审核,之后打印装订成册供分管领导和老师进一步分析。各班按照信息员分析的结果自主分析,将分析文件交本班教师继续分析,分析结束后分管领导召开专门会议,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迅速拿出可行性的措施。班级分析结果由班主任转化为班会内容向学生通报分析结果,依据班级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篇2

摘 要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平均分情况、测试等级情况、身高标准体重情况、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指数等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措施。这对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唐山学院 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 分析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努力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人格,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唐山学院在校学生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为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促进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唐山学院2012年度全体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标准》的测试,测试获取有效数据为13411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阳光体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健康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

通过走访、电话访问以进行直接或间接访谈,对调查研究中的问题向他们进行咨询,认真听取建议,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实施。

3.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二、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平均分与测试等级情况分析

1.2012年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平均分情况统计

表1 总体分年级、性别样本数总平均分统计表

年级 男生 女生 总体

样本数 平均分 样本数 平均分 样本数 平均分

大学一年级 1623 66.95 1967 79.28 3590 73.71

大学二年级 1810 70.51 2203 79.08 4013 75.21

大学三年级 1856 66.99 2075 77.63 3931 72.61

大学四年级 950 67.31 927 77.53 1877 72.36

大学总体 6293 68.05 7172 78.52 13411 73.65

由表1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唐山学院学生总体分年级、性别样本数总体平均分为73.65,由一年级到四年级平均分别为73.71、75.21、72.61、72.36。大一、大二学生总体平均分高于大学总体平均分,大三、大四学生总体平均分低于大学总体平均分,这可能与大三、大四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少有一定的关系。同时,我院女生的总体平均分为78.52,男生的整体平均分为68.05,我们可以看出女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要好于男生。

2.2012年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测试等级情况分析

表2 学生性别、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统计表

样本 样本数 优秀(%) 良(%) 及格(%) 不及格(%)

大学一年级 3590 1.7 55.29 31.62 11.39

大学二年级 4013 7.1 51.76 26.86 14.28

大学三年级 3931 2.09 50.73 32.36 14.83

大学四年级 1877 2.93 49.17 32.13 15.77

大学总体 13411 3.6 52.04 30.48 13.88

从表2可清晰地看出学生测试成绩的等级分布情况,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级的优秀率达,3.6%,良好率达 52.04%,及格率为30.08%,不及格率为13.88.而大一到大四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1.39%、14.28%、14.83%、15.77%,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

(二)各测试项目指数分析

1.身高标准体重情况分析

图1 唐山学院学校学生分性别、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等级表

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是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身体的匀称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图1可知,全体学生中只有42.37%的学生处于正常范围内,而有待于改善身体形态的学生(包括超重或体重较轻以及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学生)比例却高达57.63%,学生的身体形态超出正常范围的比例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欠佳,体育锻炼严重缺乏,这一状况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肺活量体重指数分析

图2 肺活量体重指数评定表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以最大力量呼出的气体量,它反映了呼吸系统的最大工作能力,是衡量人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标准》将肺活量与体重之比作为评价人体呼吸系统的机能状况的标准,较为科学合理。从图2可以得知,有25.02%的学生肺活量指数没有达到及格水平;30.79%的学生能达到良好以上。

3.立定跳远指数分析

图3 立定跳远指数评定表

立定跳远是测试下肢肌肉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项目,爆发力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力量,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图3显示,超过36.63%的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处于及格以下水平,而达到良好或以上水平的学生比例则只有10.62%,说明大学生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等缺乏必要的练习量。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取得了预期成果,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处于良好状态,其中女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较男生好。

(二)在身体形态方面,只有不到42.37%的学生处于正常范围内,而有待于改善身体形态的学生比例则高达57.63%以上。

(三)在身体机能方面,有65%以上的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处于良好以上状态;只有32.51%以上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达到良好以上。

(四)在身体素质方面,超过36.63%的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处于及格以下水平,而达到良好或以上水平的学生比例则只有10.62%,说明大学生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等缺乏必要的练习量。

参考文献:

[1] 陈晓荣,朱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92-94.

[2] 王荣.2004年江苏省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的状况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119-120.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篇3

关键词 学生 肺活量 检测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一直以来是我国关注的重点话题,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其中肺活量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因为肺活量是青少年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体质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肺活量是反应人体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一、相关名词的界定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呼吸机能的功能和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肺活量因年龄、性别而异, 且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的关系密切,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肺活量大小产生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在徐汇区体质健康检测中心做检测,随机抽取若干个中小学男女生,其年龄为6岁到15岁,班级平均人数为30人左右。

(二)研究方法

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规定的方法、仪器和要求,测量学生的肺活量指标,本文主要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逻辑分析法为辅助进行分析而得出结果。此外,使用SPSS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获知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男女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肺活量与BMI之间的关系。

三、结果

六到七岁的一年级男女生,肺活量高低起伏较为稳定,基本保持在869ml―1686ml。二年级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明显要高于一年级,女生的肺活量最低数值明显高于男生。年龄层次在八岁到十岁的三年级学生,肺活量数值渐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有一明显的地域差异现象,来自新疆的女孩,经过标准测试,其数值(2166ml)明显要高于同年龄层次的男生和女生。四年级的年龄区间在九岁到十岁,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数据差异性较为显著,男生要高于女生。五年级男女生的肺活量数值要高于一到四年级相同性别的学生。另外,体重是影响肺活量数值高低的重要因素。

根据机测数据显示,六年级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较五年级相比,增长缓慢,并且男生和女生肺活量数值相差不大。年龄为十二到十四岁的七年级,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数值有显著升高。八年级的男女生肺活量数值相差不太明显。年龄在十四岁到十五岁之间的九年级,相比低年级,男生的肺活量数值提升幅度明显增大,但女生肺活量数值较低年级增长较慢。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监测结果分析,以及参照标准参考值,经过紧密的逻辑分析,所得结论如下:

1.中小学男女生肺活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和区域特征。

2.五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处于升学阶段,肺活量增长明显减慢,以此说明,学业负担的压力对肺活量的增长有显性的影响。

3.根据以上中小学肺活量数据获知,学生们的肺功能发育正常。

4.男生的心肺功能明显优于女生。

5.参加体育锻炼对提供心肺功能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6.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的健康体质状况呈现正常。

(二)建议

第一、学校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体育指导思想,应把学校体育、健康卫生工作安排进学校教育的重要板块,采取合理、灵活的方法,适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鼓励其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第二、教师要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以及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制度,争取做到劳逸结合。

第三、地方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经费的投入,确保学生所参与的体育运动有相应的体育场地和器材。

第四、建立激励和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我国中小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楠.2004-2009年大连市中小学肺活量、视力状况的追踪研究[J].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2] 赵联和.山东省大学生肺活量现状及10年变化趋势[J].现代预防医学[M].2007,34(8):1427-1431.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篇4

关键词:中医院;感染管理; 评价体系;德尔菲法

医院感染管理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先进国家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步入正轨,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1]。近几年,医院感染管理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但在中医医院,问题仍然比较显著。国内尚未有统一的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对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构建,旨在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四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感染管理领域专家30名,入选标准:①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②从事感染管理领域工作10年及以上,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30人中:男9人,女21人。年龄39~57岁,平均年龄45.7岁。从事感染领域工作时间10~29年,平均工作年限14.4年。学历:本科16人,硕士11人,博士3人。职称:副高级职称19人,正高级职称11人。其中从事感染管理6人,从事临床15人,从事护理管理9人。

1.2 方法

1.2.1 成立课题小组 小组成员12名,感染管理专家6名,研究生5名,统计分析专家1名。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主题、文献回顾、确定函询专家、对函询反馈的信息进行讨论整理,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到专家一致性意见。

1.2.2 问卷设计 课题组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和前期研究结果基础上,参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感染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结合目前中医医院感染管理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函询问卷。经过几轮讨论,最终确定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的初级条目池。

1.2.3 专家函询 课题小组将初步拟定的指标条目制成函询表。运用德尔菲法,拟进行3轮专家函询,但两轮函询完成后,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故只进行两轮函询。发放第一轮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课题相关的研究意义和填写说明,请专家对初步拟定的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否赞同及重要性程度进行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增设指标。同时附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指标内容的熟悉程度、指标重要性的判断依据及其影响大小。指标的重要性程度采用5个等级Likert计分法,对指标重要性判断依据分为4类,工作经验、理论分析、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直觉判断,将影响程度分为大、中、小并分别赋值。课题小组对第一轮函询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数据并将结果反馈。据第一轮反馈结果制成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专家再次判断,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

1.2.4 评价指标的筛选标准 根据筛选标准[2]即各个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3.5、满分比>0.20、变异系数

1.2.5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2010和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两轮函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满分比、各级指标权重值及Kendall协调系数W。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 第一轮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分,均有效,有效率100%。第二轮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均有效,有效率100%。表明专家有很好的积极性。本研究专家的权威系数Cr为0.775~0.95,总体权威系数为0.81。

2.2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通过变异系数(CV)和专家Kendall协调系数W表示。本研究第二轮各指标的变异系数CV为0.085~0.13。第二轮专家意见的Kendall协调系数W值及x2检验结果,见表1。

2.3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4.13~5.0、标准差在0.183~0.563之间、满分比23.3%~100%。

2.4 课题小组对两轮咨询结果的处理 ①专家对第一轮函询结果的Ⅰ级指标未提出任何建议;对Ⅱ级、Ⅲ级指标共提出4条删除建议,采纳2条,7条修改建议,采纳4条,6条增加建议,采纳3条, 2条合并建议,采纳1条。②专家第二轮函询结果Ⅰ级、Ⅱ级指标均未提出任何建议,Ⅲ级指标提出6条修改意见,采纳2条。最终形成了包括3项Ⅰ级指标,19项Ⅱ级指标,69项Ⅲ级指标的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体系。

2.5 各级指标权重 课题小组运用百分权重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见表2。

3 讨论

3.1 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Cr≥0.7,两轮专家函询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变异系数均

3.2 指标体系建立的结果分析

3.2.1 一级指标 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SPO)原理是在近几十年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卫生管理研究方法[3]。据"结构-过程-结果"原理,将一级指标确立为结构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3项。

3.2.2 二级指标 根据两轮专家函询,结合课题小组的整理分析最终将二级指标确定为19项。其中"结构管理"的二级指标4项。大量的文献资料[4,5],都表明规章制度、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医院建筑布局是评价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必要条件。其中"过程管理"专家提出了很多建议,表明专家对"过程管理"的关注和它的重要性,最终确定为13项。其中指标权重最高的是"手卫生规范及无菌操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6,7]。权重赋值在第二位的是"医院的消毒与隔离"和"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研究显示[8,9],消毒隔离制度和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他项目权重见表2。"结果管理"的二级指标2项,包括"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监测结果分析与反馈",专家表示定期对医院进行管理工作评价和监测结果分析与反馈是必要的,可以把医院现存的感染管理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提高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3.2.3 三级指标 经过两轮专家的咨询,最终确定69个三级指标,并确定了指标权重。

4 结论

运用多指标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并为临床和护理人员提供实践的准则和指南。由于地域局限性,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地域范围,对评价指标进行进一步评定。

参考文献:

[1]王书会,吴守彩.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53.

[2]关勋强,李瑞兴,刘运成.医学研究生教育评价与实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80-84.

[3]郝模.卫生政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2.

[4]贺买宏,张必胜.加强感染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617(5):35-36.

[5]阮立功,徐风倩.浅谈医院建筑与医院感染控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6):138-139.

[6]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85-187.

[7]何红燕,林伟青,黄雪琴等.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07-1409.

[8]于萍,杨金玲,曾慧韵.消毒隔离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84-785.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篇5

方面入手,调查研究广州市南武中学学生体质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南武中学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义,为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为今后能更有效的促进我国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 现状 ;分析

前言

在2013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由该校体育教师对学校六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结果不尽人意,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遍下降。作为一名基层的体育工作者,我进行了反思,通过对该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的分析,试图帮他们找出学生体质下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今后能更好有效的促进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该校六个年级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共2756名,其中男生1294名,女生1462名,作为研究对象。

1.2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各年级体质指数的情况

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专家指出体重指数,男性、女性分别为: 过轻: 低于20, 低于19 ;适中: 20-25, 19-24;过重: 26-30, 25-29 ;肥胖: 30-35, 29-34 ;非常肥胖: 高于35, 高于34 。其中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通过表1可以看出初一肥胖学生最少,高三年级肥胖学生最多,而初二、初三、高一、高二肥胖学生的比例相对稳定,说明该学校学生肥胖情况稳中有降。该校学生体质肥胖检测率男生 、女生分别为562%、250%和2012年全国学生体质肥胖检测率男生、女生分别为783%、378%相比下降了221%、128%。

2.2各年级男生、女生肺活量等级情况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它是反应人体生理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提高肺活量,譬如可以经常性的做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坚持耐久跑、游泳、踢足球、打篮球、折返跑等,像中长跑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那一种方法,都要持之以恒经常练习才能有效。因为体育锻炼可以明显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弹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机能。

从表2 我们可以看出该校学生的肺活量达标率离完全达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肺活量的重要性,并告知学生提高肺活量的常见方法,如:坚持耐久跑、游泳、打篮球等。

2.3 各年级立定跳远等级情况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速度、灵巧类项目该校选择了立定跳远,从表3中看出学生立定跳远不及格率:初一144%、初二957%、初三1196%、高一2188%、高二1420%、高三1387%为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体育教师应利用多种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如:蹲跳起、单换跳、蛙跳、障碍跳、跳台阶等在进行腿部力量练习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定提高。

2. 4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

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从表4中可以知道学生不及格率:初一级2435%、初二级3161%、初三级3195%、高一级2637%、高二级181%、高三级2848%,也就是初中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这有6346%,优秀率仅为393%,高中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为优秀率仅为137%,要使学生都能达标我们还需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3.结论与建议

3. 1结论

3.1.1.从2013年该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看出该校学生肥胖情况稳中有降,肺活量达标情况不理想,高一年级立定跳远项目不及格率都最高。

3.1.2.从2013年该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看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不高。初中只有6278%、高中稍稍好点也只有7570%。整个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较之前呈下降趋势。

3. 2.建议

3.2.1.大力贯彻教育方针,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切实加强两个条例的贯彻实施和学校体育工作,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真正保证每一个学生每天有1 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

3.2.2 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的分析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对自己的身体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有正确的评价和监测。

3.2.3 大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既能启迪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更能培养学生个性、健全人格、提高体质健康和综合素质。

3.2.4 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质健康促进模式。通过学校体育的教育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理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武中学)

参考文献

[1]耿培新.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全社会的责任[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2]李小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喜与忧[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编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7-61.

[4]陈玉忠. 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

[5]朱玉芳.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3):

[6]魏有为.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5):

[7]陈浩,吴晓蕾.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篇6

【关键词】 精神卫生;孤独感;小学儿童;友谊质量;同伴接纳;横段面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1.012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1-0044-04

近年来,儿童的孤独感越来越成为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儿童来讲,孤独是个体基于对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和友谊地位的不满足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愉快的主观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儿童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

在对孤独感的研究中,同伴接纳性是研究者重点考察的一个因素。众多研究[1-2]一致认为: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其孤独感就越强。也有研究[3]发现,高接纳组儿童中仍有17.6%体验到高孤独感,而低接纳组儿童中也有18.4%的儿童并不认为自己孤独。这说明,同伴接纳水平在预测孤独感时可能存在偏差。友谊质量在儿童的孤独感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控制了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的情况下,友谊质量较高的儿童比其他儿童体验到更少的孤独[4]。而已有研究很少考察儿童友谊质量能否影响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且同时从同伴接纳性和友谊质量这两个维度来探讨儿童孤独感的也不多见。故本研究将综合考察儿童的孤独感和同伴接纳性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方便抽取河南省南阳市一所普通小学,然后随机从二、四、六年级中各抽取一个班,共213人。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209份。其中,男生119人(56.9%),女生90人(43.1%)。二、四、六年级的人数分别为60(28.71%) 、72(34.45%)和77(36.84%),年龄7~12岁。

1.2 工具

1.2.1 同伴提名表(Peer nomination)

用限定提名法,给儿童提供一份班级名单表,要求他们在问卷上填上自己在班内最喜欢的3个同学和最不喜欢的3个同学。然后计算每个学生被他人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的次数,并在班级内标准化,得出正向提名分(LM)和反向提名分(LL),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SP)分数,以表示同伴接纳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将小学儿童的社交地位分为三组:高接纳组(SP>1)、普通组(-1≤SP≤1)和低接纳组(SP

1.2.2 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 FQQ)[5]

该量表评价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共18个条目,分为两个维度:积极友谊(包括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和消极友谊(包括冲突解决策略、冲突与背叛)。每个条目按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0-4分。两个维度得分的总和为友谊质量表的总分,总分越高,说明友谊质量越好。本研究中问卷的α系数为0.87。

1.2.3 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CLS)[6]

该量表包括16个孤独项目(其中10个指向孤独,6个指向非孤独)和8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项目(不计入总分,目的是使被试在回答时放松一些)。每个项目按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实测的α系数为0. 92。

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主持,采用团体施测,问卷填答采用统一时间、特定教室共同填答,时间限制。施测时由主试解释指导语,必要时给予个人指导(主要是针对二年级同学)以确保学生正确理解问卷。

1.3 统计方法

进行方差、t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结果

2.1不同性别、年级和社交地位学生的孤独感评分比较

对孤独感进行2(性别)×3(年级)×3(社交地位)被试间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三个因素各自都有显著的主效应,但相互间不存在交互效应,这说明性别、年级和社交地位分别对孤独感有明显的影响(见表1)。

进一步的t检验表明男生的孤独感高于女生[(30.8±10.0)vs.(25.8±8.7), t =-3.76, P

对年级的主效应作Scheffe多重比较(P=0.05),结果显示:二年级的孤独感最高(34.6±10.7),其次是四年级(27.6±7.6),六年级的孤独感最低(24.7±9.1)。二年级与四、六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四、六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社交地位的主效应作Scheffe多重比较(P=0.05),结果显示:低接纳组儿童(N=26)的孤独感最高(34.8±10.6),普通组儿童(N=143)的孤独感(29.2±9.6)次之,高接纳组儿童(N=40)的孤独感最低(22.6 ±6.4),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学生的孤独感评分比较

先将友谊质量总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标准化,按其高低分为三组:低质量组(Z1)38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友谊质量的主效应显著(F=7.56,P

再按友谊质量、社交地位将儿童分为四组:低质量低接纳组(双低组),低质量高接纳组 (低高组),高质量低接纳组(高低组)和高质量高接纳组(双高组),对这四组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四组的孤独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P=0.002), 双高组(21.6±8.9)、高低组(19.8±8.0)的孤独感得分均低于双低组(39.8±11.0)(均P

2.3 同伴接纳、友谊与孤独感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

将孤独感做为内源潜变量,将同伴接纳(SP分)做为外源显变量,以积极友谊质量分数和消极友谊质量分数为友谊潜变量的两个观测指标,建立了假设结构模型。根据数据拟合情况,对模型进行了两次修正: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减去了消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的预测路径,模型三又基于模型二,除去了同伴接纳对消极友谊的预测路径,最终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模型(表2),显示模型三的整体拟合指数较高,达到可接受水平。所以模型三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是解释同伴接纳、友谊、孤独感三者关系的一个较好的模型。

模型三的结构见图1。同伴接纳通过积极友谊质量的负向预测孤独感,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7]。中介效应为-0.304(a*b),总效应为-0.814(ab+c'),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值为0.37。

3 讨论

3.1 小学儿童孤独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本研究发现,209名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存在着年级、性别差异,与已往的研究[2-3]不太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取样范围不同。如,有研究表明,儿童的孤独感不存在明显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也有研究显示,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存在年级差异[3]。这些研究都只是以小学高年级儿童(四、五、六)为研究对象,而本研究选用二、四、六年级分别代表小学儿童的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试图从整体上了解小学儿童的孤独感。本研究对年级主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还表明,二年级的孤独感与四、六年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四、六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从整体上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呈现下降的趋势,到了高年级就没有明显的孤独差异了。但由于本研究所选的被试仅限于河南省南阳市的一所普通小学的209名学生,这些被试能否代表全国的小学生,研究结果能否在全国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3.2 不同的友谊质量、社交地位的孤独感差异

本研究还发现,当综合同伴接纳和不同友谊质量来考察对孤独感的影响时,209名小学儿童中双高组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双低组,单高组(高质量低接纳)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双低组。这个发现,一方面提示我们,儿童同伴接纳性较低并且友谊质量也较差,体验到的孤独感最为强烈,对于这类儿童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说明,同伴接纳性较低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为较高的友谊质量而降低。受欺负儿童所受到的伤害以及体验到的孤独感会因为拥有一个支持性的朋友而得以减轻[8]。

3.3 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 友谊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

从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来看,同伴接纳和友谊变量中的积极质量各自都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路径系数为负数,二者分别为-0.51和-0.18),即同伴接纳性越高、积极友谊质量越好,则其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低;反之,其体验到的孤独感就越强,这一结论与大多数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9-10]。

本研究一个比较有实践意义的发现是,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为-0.304。那么中介作用为什么会产生呢?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同伴接纳水平不同的群体在友谊质量上存在差异[5]。同伴接纳水平高并不代表着儿童就一定拥有高质量的朋友,一些儿童虽然同伴接纳水平比较高,但若对自己的社交情形经常做出过于苛刻的评价,如对自己与最好朋友的交往现状不满意,也可能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二,对于低水平的同伴接纳者,友谊为他们提供了抵制孤独感的缓冲器,它减少了群体接受性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好朋友的积极友谊质量越高,儿童从这种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获得的积极情感支持就越多,如心理安全感、自我支持和自我认同、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爱好、指导和帮助、交往和相互激励。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归属感,从而缓解了儿童的孤独感。因而,积极友谊质量可能正是同伴接纳对孤独感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

积极友谊质量在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方面,它提示我们,同伴接纳对孤独体验的影响是复杂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中介作用的发现将有助于对群体地位不利的儿童消极情绪体验的干预,通过改善儿童与最好朋友的友谊质量,从而有效地预防其消极的情绪体验。总之,这一中介作用的发现,无论是对于该领域理论的丰富,或是对于实践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致谢:本研究得到傅丽萍老师的帮助,特此感谢 !

参考文献

[1]邹泓.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 9(2):16-18.

[2]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 系[J].心理学报, 2000, 32(1):59-64.

[3]周宗奎,赵冬梅,陈晶,等. 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4): 70-74

[4]Parker JG,Asher SR. Friendship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Links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s ofloneliness and social dissatisfaction[J]. Dev Psychol, 1993,29(4):611-621.

[5]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8, 145(1): 43-50.

[6]刘平.儿童孤独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3-305.

[7]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 2004, 36 (5):614-620.

[8]Hodge Ernest VE, Boivin M, Vitaro F, et al.The Power of friendship: Protection against an escalating cycle of Peer victimization[J]. Dev Psychol, 1999,35(1):94-104.

[9]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1:24-29.

[10]赵冬梅,周宗奎. 童年中期同伴关系的变化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 29(1):194-197.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篇7

关键词:空气污染指数API;可吸入颗粒;空气质量指数AQI

目前新标准中对大气质量的监测主要是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粒子直径小于等于10μm)以及细颗粒物(PM2.5,粒子直径小于等于2.5μm)等六类基本项目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氮氧化物(NOx)、铅(Pb)、苯并[a]芘(BaP)四类其他项目的浓度。研究表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坏与季节、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

1 X市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通过对X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各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气象数据等多方面数据进行分类、总结。结合气象数据,首先可通过各区县API指数趋势、X市API指数因素趋势、API与生产总值相关性分析对X市空气质量从API指数角度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各区县AQI指数趋势、X市AQI指数因素趋势对X市空气质量从AQI指数角度进行评价,最后对API指数与AQI指数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分析影响X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本文主要考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及细颗粒物(PM2.5)四个主要污染因子。将大气环境质量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划分三个污染等级;根据污染等级利用降半阶梯型求出隶属函数;对X市四个代表区域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合隶属函数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计算这四大因素所占的权重得到权重矩阵A;在此基础上,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B,反应出主要影响因子及其对各个污染等级的隶属度。

2 空气污染指数(API)评价

2.1 城市API值变化特点分析

结合X地区近几年来的气象数据,从如下X市2010~2012年的API趋势图可得,由于X市作为一供暖城市,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大量的供暖锅炉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又由于X市的冬季干燥少雨雪,无法及时消除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很大程度上使每年的第一季度API季度平均值徘徊在100左右,常常是该年内最高峰,空气质量状况为Ⅱ或Ⅲ级。而后,随着降雨量的增大,X的API指数逐渐好转,空气质量状况维持在Ⅱ级。但2013年冬季的X市,由于长时间没有降雨,API的平均指数创下了几年最高,接近于120的值是一直处于轻微污染的情况下。由各个检测点的数据比较发现,以围绕X市市中心的几个区的API值较高,然后逐渐向郊区递减。现就检测API指数时所监测的各项数据发展趋势分析X空气质量。

2.2 主要污染物分析

2.2.1 SO2:主要来源是集中供暖产生的废气。分析SO2的趋势线可知,每年第一季度其浓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这与采暖期污染源增加和非采暖期污染源减少相对应。每年的SO2污染浓度最大值与当年的最冷月相对应。

2.2.2 NO2: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分析NO2的趋势线可知,每年第一季度其浓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其随着X市车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2.2.3 PM10: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不合格烟尘排放。每年第一季度其浓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由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绿化植被覆盖率、最近降雨量相关,所以在降雨量最大的夏天,PM10值最低,在春秋季较高。每年的PM10最大值与当年的降雨量相对应。

2.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

由于我国是从2013年起开始正式检测AQI,所以结合X地区2013年来的气象数据与X市2013年的AQI趋势图可得,由于X作为一供暖城市,大量的供暖锅炉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又由于X的2013年后干燥少雨雪,导致X的PM10与PM2.5值居高不下,使AQI指数在1、2月份保持在200以上,空气质量状况为五级重度污染,长期的雾霾天气不宜出门,医院患者明显增多。而后,随着3月的几场降雨,X的AQI指数逐渐好转,空气质量状况有一定改善。随着供暖期的结束,X市的AQI指数出现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以改善为四级轻度污染。

API、AQI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由于AQI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6项,每小时一次;而API评价的污染物仅为SO2、NO2和PM103项,每天一次,而雾霾的主因-PM2.5并未纳入其中。观察API与AQI的趋势图可以明显看到,因为关注到了细颗粒物,在供暖期1~2月份内,AQI指数要么比API高,要么等于API;在非供暖其3、4月份后,AQI与API指数一般相同。就数据的准确性而言,由于AQI采用的标准更严、污染物指标更多、频次更高,其评价结果也更加接近公众的真实感受、更准确。

3 结束语

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控制对X市环保部门提出意见:必须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推进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估考核体系建设,优化X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提高X市总体的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水平,提升区域特征污染监测能力,X市的空气质量处于一个急需治理的状态,污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污染物呈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同时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的影响依然没有减弱。对此,环保部门应针对这两个主要污染源进行监测控制。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体系,按照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监测指标,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开展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作为X市政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亲民务实的理念,把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作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逐年增长,营造百姓满意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旭芳,初钧晗,于令达,等.北京市城区单监测点PM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二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篇8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多元Logit回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09-03

一、引言

随着高校规模扩张的基本完成,高等教育面临的中心问题将是从量的扩张向质的优化转变。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摄入水平与专业素质,进而影响人才培养水平。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是,高素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够,教师的培训与再教育无法引起足够重视,教学收益的外部性使教学实际投入相对不足,课堂教学质量堪忧。现有大部分研究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以“学评教”分数衡量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分析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1]。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调查问卷获得学生对课堂教学与部分相关变量的评断与评价,进而利用多元Logit方法分析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相应建议。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1.变量选取与问卷设计。设计likert量表,测度相关变量,该量表数据可用来进行Logit回归。在问卷调查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量:(1)被解释变量是被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MARK),分很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一般(3分)、比较差(2分)、很差(1分)五个级别。(2)解释变量包括学生个体特征、教师特征、专业水平特征三个方面。其中个体特征包括性别(SEX)、年级(GRA)与学生学习意愿(ATT),考察学生个体因素是否会影响他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年级变量由1、2、3、4度量,学生学习意愿分为很低(1分)、比较低(2分)、一般(3分)、较高(4分)、很高(5分)五个层次。教师特征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TATT)与教学能力(TABL),教学态度指学生对教师教学主观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教学能力指学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教学态度分为很差(1分)、比较差(2分)、一般(3分)、较好(4分)、很好(5分)五个级别,教学能力也以五个层次加以刻画,分别为很差(1分)、比较差(2分)、一般(3分)、较好(4分)、很好(5分)。专业水平特征由课程建设水平(CCL)与学科建设水平(MCL)衡量。课程建设水平可按学生所在专业具有的课程建设级别衡量,很差(1分)、比较差(2分)、一般(3分)、较好(4分)、很好(5分)。具体的衡量标准是所属专业具有的课程建设项目级别与数量。课程建设项目包括校级、省级与部级三个层面。级别越高,数量越多,则课程建设水平越高。具体参考标准是:无课程建设为1,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为2,一项省级课程建设项目与数项校级课程建设项目3,多项省级课程建设项目4,部级课程建设项目4。专业建设水平主要反映学生所在专业的学科与科研资源,按重点学科级别划分为很差(1分)、比较差(2分)、一般(3分)、较好(4分)、很好(5分)五个层次。具体地说,没有重点学科资助为1,仅有校级重点学科为2,仅有一项省级重点学科为3,具有两项以上省级重点学科为4,具有省级研究基地、重中之重重点学科或部级重点学科为5。

2.数据分析与描述。本次分析样本包括浙江财经学院(CY)、浙江工商大学(GS)、杭州师范大学(HS)与浙江理工大学(LG)等四所浙江省比较有代表性的普通高校。调查选取的截面时间为2009~2010学年下学期,共发放问卷370份,回收有效问卷346份。问卷调查较好地涵盖了四所高校不同年级的本科生。一年级学生总数99人,二年级学生总数86人,三年级学生121人,四年级学生40人。从分学校来看,浙江财经学院78人、浙江工商大学96人、杭州师范大学66人、浙江理工大学116人。表1给出了各院校各年级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均值及其标准差。调查数据归类分析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总体评价评价一般,平均分为3.4分,介于比较满意与一般之间。分学校看,四所高校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差距很小,浙江财经学院平均分为3.3分,浙江工商大学平均为3.5分,杭州师范大学平均3.4分,浙江理工大学3.4分。分专业看,理工类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略高于人文社科类,人文社科类平均评价分数为3.37,理工医类平均评价分数为3.46。分年级看,老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比新生更低。一年级新生对课堂教学评价分数平均为3.54,二年级学生平均评价分数为3.41,三年级学生平均评价分数为3.31,四年级学生平均给出的评价分数仅为3.29。这表明高校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体验是逐步下降的,说明高年级教学质量尤为堪忧。

表1 杭州部分高校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统计

表2对相关回归元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回归元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与最大值。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总体不错,平均分达到3.8,即比较认真,同时标准差也不大,为1.18,表明学生还是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与较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教学态度平均得分为3.85,标准差为1.27。总体来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认真程度还比较认可。教师教学能力平均分值为3.41,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能力整体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分值为3.57,略低于学科建设分值的3.72。

表2 回归元统计特征分析

三、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t回归分析

本次研究的变量刻画主要采用likert量表,不适合运用一般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同时,由于被解释变量具有多个分立的取值,因此,适合运用多元Logit方法进行回归[2]。我们对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做了多元Logit回归,得到表3的回归结果。回归1将所有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回归2将不显著的解释变量性别剔除,并且做了稳健回归,得到标准误。从表3可以看出,普通回归与稳健回归结果差异不大,说明回归有较好的解释能力。由于我们的调查具有随机抽样特征,样本对总体具有较好的表征能力,个体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回归结果相对比较稳健。两个回归比较一致地表明,反映学生个体特征的年级变量(GRA)对教学满意度有显著负面影响,均在1%水平上高度显著,表明越是高年级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评价越低。学生的学习意愿(ATT)在10%水平下对教学满意度有正的影响,表明学生自身学习意愿越高,对教学满意度评价也相对较好,这表明,端正学风,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一定作用。性别与教学满意度水平无关,这也符合我们的基本预期。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对教学满意度有显著正面影响,其中教学态度的影响在,5%水平下显著,教学能力在1%水平下显著,并且系数约为教学态度系数的两倍。前面的统计分析中注意到,教学能力总体评价仅为3.41,可见,目前来看,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更为关键的因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另外,我们发现,课程建设水平(CCL)对教学满意度在1%的水平下有显著积极影响,说明课程建设的确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意味着有必要进一步增加课程建设投入,通过提升课程教学体系与配套资料的建设水平,增强课堂教学的保障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而学科建设(MCL)并没有对课堂教学满意度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这与我们的预期有所不同,一般地,学科建设有利于科研能力提升,使教师跟踪前沿理论与前沿方法,更能实行教学科研耦合式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回归结果没有支持这一假设,原因很可能在于,学科建设的中心在于支持科研,一方面忽视了科研与教学环节的耦合机制建设,无法做到通过科研促教学;另一方面,对科研的支持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鼓励老师减少教学方面的投入,使部分教师在外在激励作用下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对教学精力投入产生的挤出效应。这两方面作用最终导致学科建设对课堂教学满意度没有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

表3 教学满意度多元Logit回归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在0.10、0.05和0.01的水平上显著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调查了浙江部分高校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的评价,发现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的总体评价偏低。其中,不同高校调查样本的教学满意度评价仅有微弱的差距。学生对自身学习意愿以及教师教学态度评价接近比较满意的水平,但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相对较低。运用多元Logit所做的回归分析表明,越是高年级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越低,学生的学习意愿、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与课程建设水平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评价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意味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加强学风建设,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要加强教师教学责任心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训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同时,由于教师教学能力有较大不足,且对教学评价有显著积极影响,有必要加强教师教学技巧与教学技能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推动教学的规范化,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与先进程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后,学科建设对课堂教学质量没有显著积极影响,说明学科建设忽视了教学改革与发展。应努力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加强学科建设成果向课堂教学成果转化,尤其需要采取完善制度措施,防止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激励老师将自身的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有机结合,真正实行教学科研耦合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柴志贤,邱风.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7):43-47.

[2]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17.

基金项目:浙江财经学院重大教研课题:浙江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与实证研究

上一篇:抗日演讲范文 下一篇:副职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