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04 18:16:46

对学校的建议

对学校的建议篇1

特色学校 “自上而下” “商品化”

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正处于注重质量提升的阶段,特色学校建设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家希望通过学校“特色化”建设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缺乏特色的现状,因此,打造特色学校成为不少地方政府教改工作的重点,也被广大中小学视为提升自身办学实力的有效途径。这些现象也迅速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有文献对特色学校的讨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维度:其一是特色建设的类别和内容。例如,学校特色管理模式、特色教学方式、特色课程设置、特色办学理念与模式、特色校园文化等。其二,对特色学校及其课程建设的成效进行评估[1-3]。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小学特色办学的现状,但尚需要对这一轮改革深层次的特征及其所产生的教育和社会影响进行深入思考。

一、当前特色学校建设的两种趋向

1.特色创建的“自上而下”趋向

可以肯定的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引导与推动是这一轮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热潮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排除少数学校的特色创建完全是碜曰层学校自发的自我革新。整体而言,“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模式仍然是这一场改革热潮的主要趋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各级政府在推动国家“特色办学”政策的过程中,成为规划和设计区域内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整体规划了特色学校建设的类别、数量及未来布局,还统一阐释了未来辖区内特色学校建设的愿景,并且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与路线图。例如我国西南地区某市借助与教育部相关的纵向课题,通过“区域规划、整体推进”的策略,运用资金投入、调研和评估等政策工具实施特色学校的建设,建立起一批比较有成效的特色学校。此外,该市教育行政部门还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特色创建的形成途径、参与范围和数量、发展水平和质量等目标作了规划[4]。

第二,学校层面的特色学校建设过程呈现校长主导式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校长为龙头,教师对特色建设的各个方面起关键作用,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这一关键因素。具体而言,首先,特色学校建设理念脱离学生文化,特色学校理念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学校理念与学生文化相脱离的现象,学校理念凌驾于学生文化之上。其次,特色学校建设内容忽视学生多元需求。在特色学校内容建设过程中,特色的格式化趋势与学生的多元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色学校建设内容往往局限于艺术、体育等校本课程这一载体,对于其他内在性特色则选择性遗忘,更有甚者认为开发了相应的艺术、体育课程就完成了特色学校建设,未以尊重学生的多元需求而加强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和多样性,缺乏丰富的校本课程组织形式,未以学生的多元需求与全面发展为基点构建特色学校的校本课程。

2.特色创建的“商品化”趋向

“商品化”是当前中小学建设特色学校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向。尽管与高等教育相比,基础教育与经济生产的联系比较间接,直接的货币交易在公立中小学很少出现,与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和“商品”的密切联系仍然在当前这一轮特色办学的改革中有鲜明的体现。基于“商品”的视角,我们可以对学校特色建设作如下分析。

第一,关于市场的一套话语被人们用来对“特色学校”的理念、实践与政策进行思考、解释。例如,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大家普遍使用的语言是树立学校的特色“品牌”,打造学校具有竞争力与吸引力的“名片”。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是特色建设的通常选择。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满足社会与公众的需求,通过多元化办学,为家长提供多样的“选择”。企业的管理经验在教育系统的普遍使用,是教育系统内外一系列社会关系已经发生改变的体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被“市场”逻辑所渗透。

第二,中小学在开展学校宣传或者“营销”的时候,常常把学校的特色作为“筹码”。虽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禁止择校,但是这种家长与市场的双向选择却在民办教育与教育培训市场上非常普遍。这种强劲的市场需求是市场供给方与市场需求方的利益高度一致的结果。一者,广大家长需要外界的信息对众多学校提供的商品信息加以甄别与比较;二者,广大学校为了竞争生源,需要拿出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名片来宣传自己,“营销”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特色就成为一种有效的市场交换媒介。因此,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常常关注的信息就是一所学校所宣传的“教学特色”,学校“特色”也成为中小学进行学校宣传时的重点工作。

二、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反思

1.特色学校建设是否是根据绩效进行行政管控的又一平台

教育社会学家史蒂芬・鲍尔分析了英国近三十年来的新自由主义教育政策,认为教育乃至各类公共部门中正在被一种强有力的“政策技术”所笼罩,那就是所谓的“绩效表现性”[5]。这种技术是一种问责机制,以此来对组织的每个人进行管控,其运用的主要方式是评判与比较。此外,它还具有将个人自我身份、社会价值及社会关系进行重塑的功能,是一种“道德系统”,把人们的行为按照其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引导。在这种管控方式下,组织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尽心尽力为自己和他人负责。因此,我们可以把“绩效表现性”视为一种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结合体。从学校教育领域来看,“绩效表现性”通过将学校教师的工作表现转化为可以观测的指标和数据来测评、考核学校内校长、教师甚至学生。这些考核所依赖的数据会被常态化收集、记录并公开,常被人们用来判断一所学校的优劣。有学者指出,基于绩效表现的测评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学校管理,甚至成为一种霸权[6]。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须审视我国当前特色学校建设,反思这种“特色化”建设浪潮是否真正能够改变基础教育“千人一面”的现状,这种“自上而下”的趋向是否成为教育管控中“绩效表现主义”霸权的又一个平台。可以想象,当学校自身特色建设作为一项绩效指标被用于行政管理中,政府作为规划者与管理者必然将这种绩效考评的压力层层下放,最终落到学校身上,而学校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迎合上级则很容易将特色创建流变成一种形式工程。这种行政化特色办学与形式化办学已在不少文献中被提及,究其原因,政府推动学校特色化所使用的“绩效表现性”政策技术是其中重要一点。

2.特色学校建设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公平

除了受到政府强大政策驱动外,特色学校建设还受到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产品“商品化”趋向的冲击,而这与政府希望借助学校特色创建缩小校际差距、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的政策目标有所冲突。

第一,由于校际之间先前存在的较大差距,各学校所具有的文化资本与特色建设可以利用的其他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虽然没有低端与高端之分,但是当前社会的分化与分层,城市文明较乡村文明更加强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那些能够迅速服务于知识经济的知识“更有价值”,使那些对应于城市生活的文化更受欢迎[7]。这就导致不同学校在创设自身的特色时所利用、汲取和加工的资源可能并不完全“等价”,原本的优势学校比弱势学校更有可能创建更有市场竞争力与吸引力的学校特色,从而扩大自身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与学生,校际之间差距可能进一步加大。

第二,校际差异扩大的背后可能是学校生源的阶层区隔。我们知道,面对大众普遍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在这种供求矛盾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优质教育机会如何分配?虽然我国政府严格禁止“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但是优质教育机会更容易被某些阶层所获取却是不争的事实。基于这种社会资源分配潜规则,基于家庭背景因素的校际之间生源分层会更加严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这种校际之间生源区隔只会巩固优势阶层的社会地位,不利于社会公平。

三、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建议

1.多方参与,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

特色创建可以说是一种学校文化的创建,从一个学校的价值文化、环境文化到管理文化、课程文化都离不开广大教师与学生群体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这种多方参与的模式成为在这个利益多元、注重个体价值的年代进行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主流趋势。具体而言,“自上而下”要充分发挥政府与校长的引导、推动与保障的角色;“自下而上”则要深度挖掘教师、学生甚至是社区的特色资源,尤其是一向被忽视的学生群体与社区环境,深度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及意见反馈,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取得特色文化创建的良好氛围。需要强调的是,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路并行,尤其应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学校自主发展的关系,既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给学校自由选择的空间,也要避免学校特色创建缺乏统筹规划,政策朝令夕改。

2.注重均衡,学校特色创建应与改善薄弱学校同时进行

挖掘一所学校的优势与潜力,整合资源创建特色并不一定能够缩小校际之间差距,实现教育均衡。相反,学校特色的创建应该在继续教育均衡化工作的基础上展开。所以,鼓励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办出特色与大力推进对薄弱学校的改进工作应该同时进行。那么,如何在校际之间较大办学条件差异的基础上如何实现“特色创建”与“教育均衡”的并行不悖?如何避免不同学校文化资本先天差异而导致“特色”的不等价?可以尝试的方法是,在区域内以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联盟的方式进行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具体而言,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支持不同发展层次或阶段的学校,扶持学校发展的特色;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建立起校际学校特色建设联盟,寻找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特色互补的契合点,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强特色学校对弱特色学校的资源辐射效应,并且通过整合不同学校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强化学校特色,从而实现特色资源共享,特色文化互补。同时,政府要尊重并鼓励学校差异发展,给予学校足够的自主发展空g,避免过度干预。学校的特色建设要充分发挥外部力量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区域范围内统筹考虑和运作。例如,大连市西岗区创新实施“片区+校群”管理模式,对各中小学的特色学校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推进,尤其注重统筹特色的衔接,整体规划、协调安排区域特色学校发展[8]。

3.回归本真,避免教育消费市场的冲击

学校特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展,满足公众的教育需求。在当前市场经济逻辑深入教育生态的背景下,效率价值深入人心,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避免学校特色发展成为“消费者主义”的附庸。这意味着,学校特色创建是强调多元化、个性化教育改革的抓手,不能一味迎合教育市场功利化的教育诉求,须平衡好选择自由、效率、公平和社会凝聚的目标冲突,避免让“特色课程”沦为满足少数学生个体社会流动的“特别通道”。基于此,应该鼓励区域之间学校合作,开发区域性共享“核心课程”。此外,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应该广泛听取相关群体的声音,协调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需求,突出民主性与公共性,比如,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与帮助。最终,使面向少数群体,供其“挑选”和“购买”的学校特色资源成为广大家长和周围社区都可以参与和贡献的对象。这样的学校特色,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也有利于其参与意识与公共性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解军.中国教育创新与特色学校建设理论与实践(上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2] 李静.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基于“五健康”特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 张民生,朱怡华.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4] 赵元政.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系统思考[J].人民教育,2010(3).

[5] 吴举宏.基础教育色学校建设之悖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6(1).

[6] 曾荣光.从教育质量到质量教育的议论:香港特区的经验与教训[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7] 董辉.对中小学特色学校及其课程建设的观察与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4(6).

对学校的建议篇2

关键词:学校;广播操;管理;益处;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13.9]

做好广播体操是更好、更全面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有效地育人途径之一。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抓好广播操的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反映一个学校的师生精神面貌和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面镜子。我就做好广播操的益处和管理策略在实践上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做好广播体操对学生发展的三大益处

1、消除疲劳。早上起床身体机能处于基础代谢状态,而早操可以调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促使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课间操能较好的消除脑力劳动带来的疲劳,合理的运动负荷更能使中枢神经细胞得以兴奋,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种机能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身体的变化可以受到人为的或者自然的影响。学生长时间坐在教室内,如不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舒展筋骨,一方面会造成血液流通缓慢、骨骼变形;另一方面会因光线的不足而造成视力衰退。适时的认真做广播体操可以发展人的身体素质,调节学生身心,改善人的体型。

3、陶冶情操,凝心聚神。矫健的步伐,优美、整齐的体操动作可以摧人奋进,丰富精神生活,使人心情舒畅、生活愉快。高昂、强劲的乐曲,可以鼓舞人心、增强一个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为树立良好的班风、校风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对促进学校广播操做操质量有效提高的建议

广播体操是学校学生每天必做的、大型的集体活动,特别是校园面积小、学生多的学校,集体做广播操是锻炼学生身体,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做操的时候出现动作不标准、不规范、动作路线不正确、不能跟着节奏做、边做操边说话等现象。那么,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如何提高课间操的做操质量,培养学生的体育、美育呢?在此,笔者谈谈改变这一现状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深入了解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制定可行的制度。

分管领导、体育教师在开学后的两周要深入学生中认真观察学生的做操情况,去发现问题,并仔细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方法,确定管理上的先后顺序和侧重点以及需要如何协调。建议或促成学校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召开学校广播操管理目标专题会议,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带操教师责任意识,提出具体的操作措施和检查细节等。学校领导应督导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加大对课间操的管理力度,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也是培养良好的校风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2、 全面普及广播操的教学、复习和训练,培养骨干学生。

可以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广播操全套动作的教学和复习,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对不易掌握的个别动作进行耐心讲解、示范,特别是动作的运行轨迹,让他们能熟练正确的完成。在给学生示范时要特别注意将自己的用力和感觉告诉学生。如:远离身体重心最远端要有力量感,在广播操动作训练中要尽可能利用音乐培养学生自己进入做操的意境,必要时让学生自己在心里默念节拍,使全体学生动作和示范动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另外,对骨干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在做操时站在队伍的前面,和领操教师一样,对各班学生起着表率作用。所以,必须先提高他们的做操质量,准确的完成每一节操的每一个动作,给各班的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适当的机会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广播操比赛,把广播操热潮在全校推动起来。

3、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力度、强化队列要求和口令的执行力。

体育教师是学校课间操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可以安排一名体育教师或多名体育骨干上台领操,做到动作规范,节奏鲜明,给学生产生一种努力追求力与美的感召力。其他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应深入到学生队伍中,起到管理的作用,如果发现有不认真做的学生,应及时地指出,教育到位。

在教师的口令上要体现军令的威严来,学生应对老师的口令应该绝对服从。口令要求对广播操的质量影响较大,"快、静、齐"的执行必须严格,可以通过原地的正、半面转法来协调队列,使学生无论从什么方向上看都在队列上,体育骨干随时配合班主任、体育老师督促检查学生对老师要求的执行情况。

4、对学生进行体育美的教育,培养和强化学生集体集体主义和做操兴趣。

让学生真正了解做广播操的作用,从思想上愿意去做广播操,学校通过对队列、广播操技术动作教学的同时,再用黑板报、图片和广播向学生宣传人体美和体育美的知识,教育学生认识到一天中有两操和无两操的精神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从而加深他们对坐广播操意义的理解。小学生身体可塑性较强,有进取心,只要采取适当方法进行引导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应答行为。提出"集体中因为有我,操会做的更好,不能因为我而影响这个集体"的口号,使学生产生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做好每一节操的愿望,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也将会产生较好的效果。高年级学生学习任务重,活动时间少,更会抓住两操时间认真活动,这对文化成绩较好的学生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这样努力协作,多管齐下,学生会从心理上接受广播操的美感教育的。

5、加强广播操的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广播操量化考评的管理制度,抽调部分体育骨干和体育教师,每天对各班广播操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对在平时课间操活动质量的保持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意识到广播操的重要性,上下统一认识,齐抓共管,学生做操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的,会在完善中不断提高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可能是一生的。实践证明,广播操的良好教学是学校整体形象得到强化和反应的一条有效途径,做好广播操不仅能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而且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好的促进了学生智育、美育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相信学生的做操会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童昭刚主编《体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对学校的建议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建议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们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经过学校有关部门批准,以学生志愿方式组成的业余性学生群体组织。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学校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领域,是高职学生展示才能,锻炼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舞台。了解高职学生社团的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学生社团的管理办法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有其独特之处。

(一)参与人员年龄相对较低,参与人员不均衡,流动频繁

高职院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8~21岁之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对参加学生社团的作用、意义缺乏认认真的思考,有的学生是随大流,凭一时的热情、新鲜感。再加上高职院校学制较短和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要求,学生社团干部 “大一进,大二出,”的现象十分突出。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干部的轮换和社团成员的流动都比较频繁,社团内部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二)参与社团的学生人数比例较高,但社团类型发展不均衡

据有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参与人数比例高达60%左右,而普通高校学生参加社团的比例为30%-40%。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兴趣爱好型社团比重偏多,理论学习型和学术技能类社团比重偏低。大部分理论学习型和学术技能型社团相对参与人员少、规模较小,开展活动的质量深度不够,影响力不大,仅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发展空间受限,社团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不强。而兴趣爱好型社团相对规模较大、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较好。

(三)学生社团活动层次较低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多以一般的比赛、竞赛以及演出为主,在活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教育性主题突出不足。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主题不突出,随意性大,讲究新颖性,注重形式,对同学们的需求不太了解,造成学生参与人数较少,使社团活动的质量难以提高。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和逐渐成熟,职业院校的社团活动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相比,高职院校的社团管理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

(一)在社团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上存在观念的误差

没有正确看待社团的重要性,有的高校还是按照旧的管理模式,在校学生会组织下设立一个小部门来具体管理和指导社团发展,甚至有的高校将社团组织当作一种临时突击队,一有脏、累、重的劳动和服务任务,就第一个想到了社团。久而久之,社团的功能和作用不断畏缩,只是简单停留在低层次的活动范围内,凝聚力和吸引力也就随之不断下降。

有的高校虽然成立社团联合会,但却没有将社团联合会真正纳入到平衡的管理,存在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在活动指导、经费支持、场地提供等诸多方面存在偏差。

(二)学生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运作不规范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发现确实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团成立的随意性较大。高职院校对社团的成立和审批不规范,管理和审批部门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好像谁都可以管,导致社团成立以后不知道是哪个部门批准的。有的院校成立社团非常简单,填个表,打个报告就批准了。对于社团成立的目的、宗旨、发展方向、活动设计都没有严格的要求。

2、社团目标管理与考核不科学。对于学生社团日常的管理和考核,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明确的标准,或者只是一个定性的评价,缺乏定量的考核,或者是考核标准模糊,缺乏导向性。

3、对社团的服务和协调不足。高职院校对社团管理的职能不清楚,定位不准确,强调用制度来约束和管理社团,缺乏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

4、学生社团的经费投入不够。由于高校的扩招,职业院校的学生人生显著增加,学生社团数量和社团成员也在增加,使本来就紧张的社团经费和活动场所没有办法满足社团的需要,影响了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社团活动质量的提高。

5、是社团指导老师不够到位。由于对社团指导老师的考核和奖惩机制运用不够,往往使指导老师的工作处于非组织管理中,指导老师对社团的指导就会处于凭个人的兴趣或自我的责任意识来进行,由此带来指导学生社团工作时有时无、不可持续。

(三)学生社团管理体制松散,缺乏长远计划

从社团的管理体制来看,学生社团一般进出遵循自愿原则,即进出自由,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流动性比较大。

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来看,有部分学生社团活动缺乏计划性,尽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档次不高,内容大而全,特色不明湿,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品位偏低,缺少科学性、艺术性、情趣性和文化底蕴.而且社团活动超出本身宗旨和性质,活动滥而全。直接导致了新参加的社团成员对学生社团产生失望,缺乏长久归属感,进而出现虎头蛇尾、昙花一现等现象,对学生社团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和谐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完善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是建立和谐社团的关键所在,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院校各级学生管理组织首先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作的领导,真正把社团组织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角度扶持社团发展。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领导,积极鼓励社团联合会按照自己的章程开展工作。学校党组织和团组织应该主动关心社团联合会的各项建设和活动安排,经常听取社团组织的工作汇报,定期研究部署社团工作,并及时与相关部门交换意见,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学校各级学生管理组织要把是否关心、重视社团的工作纳入到组织考核和干部考核体系中来。切实保证社团独立的组织机构、经费投入和人员配备。要高度重视对于社团管理干部的培养,把他们看作是团结青年的凝聚源、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头羊,给他们哐担子,定目标,关心社团管理干部的成长。

作为具体指导学生社团工作的高校各级共青团组织更要切实承担起学生社团的思想教育工作,把社团工作纳入团学工作的整体格局,把社团青年学生纳入团组织的评价体系。这样就形成了各方面共同参与、协同配合,保障有力,推动社团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丁作机制。

(二)建立合格的学生社团干部队伍

首先要重视社团干部的选拔、培养和聘用工作,要按照“严进优出”的原则,要求基层社团干部必须有在社团最少工作时间限制,使其对于社团内部情况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认识,不至于工作的断层和脱节。对新上岗的社团干部要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与在岗培训,把严“人口关”。通过“定岗、定责、定人”,来规范社团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能界定和人员配备,保证社团干部队伍的质量,为社团工作提供坚实的队伍基础。社团骨干是社团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社团骨干的素质如何是一个社团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将学生社团骨干作为学生干部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管理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示范群体在社团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对于正确把握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对于学生社团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及日常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推进制度创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社团的建设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当前学生社团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情况下,更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服务于学生社团的建没,使学生社团建设步人“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社团的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且更要狠抓制度的落实。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管理部门都已逐步形成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制度,如注册制度、活动申报制度、对外交流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年度评优制度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结合职业院校发展的实际,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情况,进一步的推进社团管理制度的创新,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适应高职院校社团管理的规章制度。使高职院校的社团管理做到用制度说话、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

(四)提高社团活动经费、保证社团活动开展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要正常开展,质量要得到提高,社团活动经费必须得到应用的保障。从目前的高职院校看,许多社团都存在经费短缺的现象,影响了职业院校社团的健康发展。学校社团经费的来源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加大社团经费的投入,每年在年度预算时应安排学生社团专项经费。二是学生社团成员的会员费,这部分费用较少,只能是杯水车薪。三是学生社团成员应树立市场观念,积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为企业服务,争取企业的赞助和支持,为社团争取更多的活动经费。

(五)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奖惩制度

机制体制的创新,奖惩制度的建立,对于学生社团的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完善和落实各个社团的目标管理、项目评优、考核等制度。建立一套包括目标激励、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的系统的管理制度。对于目标激励,要实行项目化管理制度,对学生社团活动、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既有长远目标又有阶段目标,这样使得社团发展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社团的长远发展。对于物质激励,要实行“抓两头、促中间”制度,对优秀学生社团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落后社团进行末尾淘汰,通过抓两头来进一步引导促进中间社团向上.并控制其行为趋向好的一端发展。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社团导师运行的机制,加大对指导老师的考核和奖惩力度,使更多的教师可持续地参加到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中,以提高社团活动的内在质量。对于情感激励,要建立精神理想和归属教育制度,通过情感化的社团管理,将理想信念教育、集体荣誉教育等融人潜移默化的情感交流中,通过思想沟通、排忧解难、交往娱乐、批评帮助、民主协商等,充分体现出“人情味”,这样使得社团的归属感不断增强,将真挚情感化作自愿接受领导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胡小兵,浅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学生社团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庞显洪,目标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09(7)

[3]陈鑫,高校社团建设浅谈 [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4]张加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科技导刊(31)

对学校的建议篇4

关键词:甘肃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制度意识;制度体系;贯彻执行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59-04

笔者在高校工作,曾长期负责学生党务管理工作,并且通过对甘肃省一些兄弟高校的实地调查,了解掌握了当前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制度建设的现状,可以肯定我们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若干突出问题。归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历史传统因素,个人主观因素以及制度、教育、经济等客观现实因素三个方面。当前,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制度建设,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努力:一是培育和强化大学生党员制度意识,这是前提和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完备而科学的制度体系,这是核心与重点;三是狠抓制度的贯彻执行,这是关键与落脚点。

一、培育和强化大学生党员制度意识——前提和基础

制度意识就是人们对于制度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党员对制度创设和运行的认识、理解、知识与经验,对制度所确定内容的愿望和情绪,对违反制度行为的评价和看法等方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缺乏制度意识或制度意识薄弱,不仅难以制定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也难以有效遵守和执行。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制度建设,首先必须培育和强化制度意识,这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培育和强化制度权威意识。实际工作中,个别党员缺乏按制度办事的观念,习惯于我行我素;一些党组织没有养成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的习惯,导致许多好的制度形同虚设。邓小平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与个人作用、个人责任相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党员都应视制度为最高权威,应具有“制度畏惧感”,形成人人敬畏制度、个个严守制度、自觉按照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

第二,培育和强化制度平等意识。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的制度如同党的法律,对所有党员都是平等的,只要违犯党的制度,就要受到制度的制约或处罚,必须做到不以资历深而姑息、不以职位高而免责、不以违者众而放任[2]。

第三,培育和强化制度约束意识。党的制度是用来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我党一贯要求“从严治党”,就是对党员要有更高更严的要求,严格的制度约束对每个党员都是必不可少的。制度作为一种“硬约束”,能时时处处警示党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告诉我们提倡什么、赞成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对于有一点“权力”的大学生党员干部而言,必须强化制度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意识。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极有可能变成腐败的权力。依靠什么力量来制约和监督权力?最重要最根本的力量就是制度,必须严格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轨道。有了严格的党的制度,就可以有效防止和消除权力异化和权力腐败现象,从而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建立健全完备而科学的制度体系——核心与重点

各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都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学生党员培养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民主生活等具体规章制度,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丰硕成果,但现有制度不够科学与完善,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完备而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制度建设的核心与重点。

(一)尊重全体大学生党员在制度创设时的主体地位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我们一贯强调大学生党员对党内制度的遵守和执行,而往往忽略了一个首要问题,那就是谁有权创设大学生党建规章制度?多数情况下,高校学生党建规章制度由学校党务工作管理层直接制定,很多制度就是跟风跟形势、机械套用上级规定的“大楼文件”,与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和大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没有结合或结合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导致很多制度无法落实,基本上形同虚设。这就是没有认清学生党建制度的创设主体而产生的严重后果。高校学生党建制度反映的是全体大学生党员的利益和意志,规范的是全体大学生党员的行为。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制度的创设不应是某个领导或党务工作管理层意志的表达,而应该是全体大学生党员集体意志的表达。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制度的创设主体是全体大学生党员,我们必须尊重全体学生党员在制度创设时的主体地位。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走群众路线”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工作路线。制度创设也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否则制度脱离群众,就是一纸空文。创设高校学生党建制度之前,要组织大学生党员代表深入到最广大的学生党员及普通学生之中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初步酝酿出制度方案后,要组织学生党员在有关层面上或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或组织试行,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反馈意见,对不适当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正式出台实施。经过“调研、初定、讨论、反馈、修改、正式实施”这样一个充分酝酿的过程,并力求获得绝大多数学生党员的认可和充分体现学生党员意愿的制度,大学生党员肯定会自觉遵守和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也就不立自树。

(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建各项基础性与关键性制度

党的制度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当前,加强高校学生党内制度建设与创新,就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抓紧建立健全如下各项基础性与关键性制度上,进一步健全党建制度体系,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对学校的建议篇5

关键词 高校 学分制 导师制 信息化 选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02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on Existing College Credit System

HUANG Ya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4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redit system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widely, there are some constrai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in the pro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redi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more good to promote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redit system.

Key words college; credit system; tutorial system; information; elective courses

1 学分制推动了教学管理的发展

学分制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使大学构建了一种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经济相适宜的教学管理环境,给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推动了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行学分制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管理三方面均产生重要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有助于建立科学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有利于挖掘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是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①

1.1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选课制是学分制最核心的内容,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学科、专业、课程。在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教育的发展更重视对学生学能力、人格个性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学校为其所开设的大量的选修课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合理的学习规划来自由地组合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有了很大提升,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已有的知识面。

1.2 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

学分制的实行,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选课学生的数量较客观地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新颖和教学信息量大的教师必定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反之,选课人数很少选或无人选的课,自然开设不下去。压力与竞争带来的是动力,教师一方面增加了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压力,同时也被充分调动起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师全面发展的意识。教师要不断地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研究新的教学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由于学分制的实施要求在网上进行选课、排课、成绩管理以及多媒体授课,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网络,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1.3 促进教务管理模式转化,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

教学管理的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好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做好高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学分制的实施使得教学组织与管理更加复杂,考虑的因素也更多,在选课、排课、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很多方面工作量与难度都有所增加。要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就要寻求一种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一套与学分制相匹配的全新管理制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已深入到高校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和量化管理,借助于高精、迅捷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发教学管理软件以辅助课程教学组织、学分统计、成绩管理等繁杂的工作,及时调整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制度规范化,管理程序化,质量标准化,可以最大限度提高高校各项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效率,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

2 高校学分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计划设置不合理

中国的教育一贯注重打牢基础,因而基础课程是教学过程中最被注重的。表现在课程计划设置上,就是必修课数量较多,选修课数量较少。②现在许多大学都增加选修课的开课数量,但是仍然会明确规定学生选择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这种从基础与理论开始,再到专业与实践的渐进式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往往被学年制束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生只能按照每年制订的学科课程从大一到大四按部就班地学习,加之学分侧重于基础性学科,形成了大一大二学业负担比较沉重,临近毕业了又无事可做的现象随处可见。

2.2 缺乏指导,学生选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必备辅助及保障制度,可起到指导学生学业,规范学生选课,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作用。刚入学的新生毕竟是受教育者,他们对所学专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对自己未来的未来图景的认识程度有限,十分需要专业的指导。但目前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人员主要是辅导员,加之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压力较大,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十分有限,这就产生了学生选课没有中心、避难就易、片面追求学分,盲目选课或从众选课的种种现象,违背了学分制的初衷,难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2.3 选课自由度受限

限制学生选课自由度的主要原因是选课资源的不足,而导致选课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师资的不足;另外一个原因,是选课信息的不完整。

2.3.1 选课资源不足

学分制的实施是以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为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教师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但教师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并没能跟得上步伐。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学生无论是在课程还是专业的选择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由于选修课数量较少,课程门类比较单一,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一些热门选修课还出现“选课难”的情况。受资源的限制,同时为保证各专业学生数量的总体大致平衡,入校后调换专业依然只能是少数特权学生和优秀学生的“专利”。 ③

2.3.2 选课信息不完整

选课信息不完整,信息反馈滞后,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选课课程在分量、难易程度、所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说明不够充分;教师的信息不规范、不准确或者信息量很少,这些情况的存在令学生难得到足够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另外,学生在选课过程中提出的疑问难以得到及时的回答和解决,当学生做出的选择未能生效不能及时反馈到学生,也使得学生不能充分地进行自主选择。

2.4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有待完善

学分制的实施需要以网络为基础,运行顺畅的选课平台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障。目前许多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来自外购,其中的招生、学籍管理、选课管理、管理成绩管理等软件可能来自不同开发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数据库、信息没有统一规划,加之参与开发设计的多为没有教务管理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一线教务职工参与程度不深,软件在运用中会产生功能不完善、系统不联通、数据不共享、业务不规范等情况,导致教务信息不能及时共享、系统开放性和系统稳定性不足,使得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有些功能模块没能很好地被使用。

3 完善学分制的建议

3.1 规范选课制度,优化课程体系

(1)对已有课程的上课质量要进行严格考核,对新开设的课程要进过充分论证和分析,保证选修课的质量达到一定水平。(2)适当增加选修课和实践课程数量,加快更新专业课内容,增开新颖或具有前沿性的课程,提高课程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3)均衡学生的选课机会。学生可以跨院校选修课程,实现院校之间学科课程互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4)加大开设网络课程的力度,有条件的高校可加入MOOCS,以此来弥补传统教室授课的一些缺陷,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课程体验,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优质的课程资源。(5)在选课系统中提供详细的“选课指南”,注明该专业的必修课、总学分要求、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等,并对各门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课)的选修资格、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参考书籍等都作简单明了的介绍,让学生很快就能了解到较多的选课信息。同时以学院(系)为单位,建立选课信息咨询与指导中心,使选课信息可以得到有效传递和及时反馈。

3.2 落实导师制度,加强选课指导

建立和完善导师制度:(1)根据学生的数量确定导师的人数,聘任有经验的教师担当本科生导师,同时拓宽导师队伍,对暂时还不具备资格的中青年教师展开培训,还可以聘任已离退休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导师。(2)明确导师的职责,健全和落实导师聘用、考核、激励与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

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选课方案,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知识结构进行科学的选课,以及课外拓展的其他综合素质内容。鼓励自学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选修同类课程中层次高的课程,以拓宽其知识结构;指导基础较弱的学生适当减少一些选修课程。在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同时,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动态与学生及家长保持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业上和生活中的困惑。

3.3 提升师资水平

丰富且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取决于教师水平,要鼓励教师通过自我学习或进修培养等方式,了解和掌握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校可通过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例如教学观摩、教学实验、小组讨论、教学咨询等,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给教师评分,结合学校已有的其他考评政策实现教师聘任制,使那些师德高、品行优、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脱颖而出;调整相应的分配政策,向一线教师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多劳多得。④积极加强高校内部院与院之间、不同高校之间的协作教学,实现教师资源共享,以减轻师资力量不足带来的压力。

3.4 建立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有效的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要从本校的学分制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要方便学生在系统中查看开课信息、通知公告、教学计划、毕业资格、考试成绩等内容,并保持信息畅通,使学生在进行选课和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务管理信系统要与学院其它相关部门如人事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图书管理等相结合,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管理对象之间的数据对接和资源共享。同时要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其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选课服务环境。

注释

① 朱梅林,尤立红,石元蒙.高校学院制下推行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4):156-160.

② 张学智.浅谈我国高校学分制及制约因素[J].科教文汇,2014(1):34-35.

③ 郑万军.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基于C市3高校的调查[J].2015.31(5):1-3.

对学校的建议篇6

[关键词] 学生党建 重点 难点

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任务,肩负着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现阶段,从高等教育的规模上来说,我国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2004年底,我国在校大学生达二千多万。高校党建工作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更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的党建工作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培养,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完成。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又是高校党建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的党建工作直接取决于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成效直接决定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成效。笔者结合自身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体会,认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两个重点和两个难点。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

(一)学生党建工作中党组织的发展。

全国高校第十二次党建工作会议要求,高校党委要科学制定、认真实施发展党员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努力做到大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大学生相对于社会青年而言,接受能力强,富于创造性,知识丰富,有强烈的抱负,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就能够为此孜孜以求。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经过几年的磨练,基本上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过去对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重视不够,力度也不大,而全国高校第十二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目标,就是要使大学生党员数量占到大学生总数的10%。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那将是一个比较大的成绩。高等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二千多万,按10%计算的话,则有二百多万,这是一个相当规模的党员队伍。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要求我们的党组织必须有相当的规模。

要达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还需要加大党员的发展力度。特别是要实现“一年级有党员”的目标,光靠高校的党建工作是不能达到的,必须在高中阶段就加强对优秀学生的培养,至少是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大学后马上就可以发展了。否则,要进入大学后才开始培养,最快也得到大学二年级才能发展。而据统计,目前各高校无论是全国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大一新生中学生党员人数可谓凤毛麟角。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2006级近四百名本科新生中,预备党员只有2名,在中学里参加过党训班的也只有5名。因此。要实现全国高校第十二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必须从中学开始重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做好中学党建工作与大学党建工作的衔接。

十六大指出,我们党要加强执政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军人中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的队伍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因此,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群众基础扎实的优秀大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现实需要。当代大学生作为拥有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是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学生党组织的发展要通过党支部去落实,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都要通过党支部去体现。按照的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党支部就象是整个党组织的细胞,中国共产党是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党把所有党员分布、组织在各个党支部中,不管职务高低,只要是党员都要以支部为单位参加组织生活。如果没有党支部把全体党员组织起来,党就成了一盘散沙,也就毫无生命力和战斗力可言。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是向广大同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重大决定和决议;组织广大同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与普通同学的联系,了解广大同学的思想状况,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和思想情绪,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权益,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协助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门做好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内外的干部群众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党性;严格党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现、引导、鼓励优秀同学积极向组织靠拢,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及党员发展工作。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不稳定,精力投入不足,支委成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传统上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政治辅导员担任,支委的其他成员则由学生党员担任。但是,政治辅导员的配备却很紧张,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配备要按学生规模2001,而事实上各高校在辅导员配备上都打了折扣,有的按2501,有的按3001,使辅导员工作非常忙碌,一天到晚疲于应付学生的各种具体事务,如日常管理、奖惩、贷款、资助、招生、就业、心理咨询等等,很难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生党建工作中去。有的学校学生党支部的支委成员全部由高年级学生担任,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大多数忙于准备考研、考公务员或考各种资格证书,没有时间和经历去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一到大四,学生就有点心不在焉了,要为自己的就业着想,在校的时间都很难保证,这样也就难以保证党建工作的质量。

2、学生党支部规模偏大,难以开展有效的组织生活。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员人数一般在十人左右,而随着连续7年的高校扩招,高校学生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学生党支部的规模也扩大了好几倍。一些学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员数量达到五、六十人,在毕业前夕甚至达到八十人左右。[1]学生党支部如此大的规模,很难有效地开展组织生活,给学生党员的继续培养和教育,以及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和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

3、党支部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党支部的活动有程式化的倾向,政治学习不是念念党内文件就是看看影视片,或听听专家的报告,党日活动不是参观历史纪念馆,就是参加义务劳动,而很少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很少对照党员标准与党员个人的党性修养,很难触及个人的思想灵魂,这样的政治学习和党日活动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难点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除了存在上述两个重点外,还存在两个难点,即学生入党动机的把握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一)学生入党动机的把握。

端正入党动机是发展党员的必备条件之一。入党动机是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是推动申请入党人积极争取入党的一种精神动力,它要回答的是为何入党,入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入党动机对于一个申请入党的青年人来说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它能支配入党积极分子的具体行为和价值取向。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主要是对其入党动机的考察,一般来说,入党动机包括思想素质、政治觉悟、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几个组成方面。

然而,在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践中,对入党动机的把握却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入党动机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内心起因,具有内在性、隐蔽性,仅凭表面观察或口头交谈是很难洞察的,必须借助于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在班级集体中,他是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作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他是否把学习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是否注重用正确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在为同学提供服务时,是否舍得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从而实现或保护其他同学的利益等等,只有通过对学生日常具体行为的观察才能反推揣摩出学生的入党动机。另一方面,入党动机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在变化之中。有的学生党员入党之前表现很出色,各方面表现都优秀,可是入党之后的表现却直落千丈,只求无过,不求有功,前后判若两人。同样一个人为何反差会这么大,究其原因就是入党动机发生了变化。加上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入党动机必然要受到市场经济某些负面效应的影响,入党动机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倾向。有人把入党动机概括为理想型、荣誉型、从众型、功利型等几个方面。[2]

(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而党的先进性就是由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汇集而来的,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通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去体现,通过党员个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来体现。我们的党如果没有先进性,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拥护,不可能发展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执政党,不可能完成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历史重任。

大学生生活在校园里,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各种矛盾不像社会上那么复杂,矛盾之间的斗争性也不像社会上那么尖锐。校园生活相对比较单调,有人把校园生活形容为“三点一线”。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与教师打交道,与书本打交道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主色调。按道理说,既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那么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先进性的体现了,可光有学习成绩优秀,其他各方面表现平平,这也算是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绝对算不上优秀的。所以先锋模范作用应该是一项综合评价指标,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的优秀,在遵纪守法方面也要以身作则,在服务学生方面要真情实意,在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挺身而出,在利益和享受面前要高风亮节等。但在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却经常出现学习成绩优秀,其它方面却表现平平,或者其它方面优秀,而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难令人信服。

三、如何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把握重点、解决难点

(一)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因为大学生这个知识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未来的生力军,而把他们中间的最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对于把党建设成为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使党的事业不断兴旺发达,具有重要的作用。[3]全国高校第十二次党建工作会议后,各高校都普遍将党员发展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党员发展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把学生党员所占比例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指标。但是,要达到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上提出的发展目标,必须做到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党支部要注重选拔新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对中学里就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要及时落实培养、考察工作。

(二)要抓好学生党支部建设,从稳定党建工作队伍、缩小支部规模、创新支部活动等方面入手。

稳定党建队伍,可以考虑激励青年教师党员从事学生党建工作,或聘请退休党员干部为组织员,只有党建队伍稳定了,才能真正落实党建工作的责任,实现党建工作的目标。同时,要缩小支部规模,打破过去的按系或按专业设置党支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高年级按班级设置党支部,低年级由于党员人数较少,可以按系或专业设置党支部。

(三)在实践中把握学生的入党动机,同时不断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在考察学生的入党动机时,不能只凭学生怎么说,关键是要看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是如何去做的。要培养一名大学生,无论国家还是家庭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应该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否能带动周围的同学努力学习,帮助学习上后进的同学。此外,是否能积极为班级集体及其他同学服务,是否积极主动承担义务及踊跃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是否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等等,也是考察的重要内容。只有以学生的具体行为来反映入党动机才能真实地把握学生的入党动机。对入党动机比较复杂的学生,要多加引导,引导他们认真开展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因为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青年学生只有不断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理论素养,才能形成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四)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综合指标来衡量。

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具体的、相对的、动态的。所谓具体的,就是先锋模范作用能被广大普通同学所能感知,而不是抽象的。比如,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必须有真实的分数来衡量先锋模范作用,而不是抽象地认为是优秀或良好。相对的,指的是先锋模范作用是相对于广大普通学生而言。动态的则是指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可能有不同要求或不同的表现。

注 释:

[1]楼成礼、林伟连、赵文波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3(6).

[2]杨立淮.对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现状的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6.

对学校的建议篇7

关键词:档案 科学化管理 问题 建议

高校档案是学校在从事基建、科研、人事、教学、资产、党政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原始材料,它不仅作为各项工作的查考凭证,保证了高校运行的延续性,而且能为高校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今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招生规模连续数年大幅度扩充,办学指导方针由“扩规模”转为“抓质量”,在这一趋势下,高等教育学校为了提高办学质量的任务,在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构改革等方面均要实行大规模的改革。这些变化无疑会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各职能不断深化和提升的今天,如何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有效保障和必然要求。

一、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

1、档案工作受重视程度偏低

目前在国内高校的教师群体中,大多数认为档案管理只不过是收集、整理、保存一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资料,抓好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在短时期内见到成果,没什么实在意义,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面窄;领导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缺乏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导致教师平时也不注意收集、保存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原始资料,致使一些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流失;档案管理部门相比于其他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没有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被认为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部门。

2、 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手段落后

物质基础是完善档案管理必不可少的前提,现代化的管理工作,无论是软硬件的设备购置,还是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很多高校对档案投入经费不足,缺乏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没有配备防火、防盗、防虫的必要措施,这一相对滞后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一方面致使档案建设中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也致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查阅档案时,用手工查找,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档案现代化管理举步维艰。

3、 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管理模式陈旧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职责规范、系统的考核流程,在法制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方面严重滞后;档案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归档的档案意识,经常随意存放、草率处理,导致原始材料不可挽回;档案的交接手续不严密,如在档案管理人员的离职或调动工作时,未能按要求严格执行交接程序,导致了档案数量、材料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

4、 档案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某些高校职能部门工作手段老套单一,不充分调取利用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而依旧采用传统方法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5、档案专业人才稀缺、素质不高,工作队伍稳定性差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属于兼职性质,没有受过专业档案管理的培训,专业技能低,职业素养不高;职称、待遇、工作时间等与其他行政部门相比偏低,致使档案管理人员不安于本职工作,很多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更是频繁的更换,档案管理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管理队伍不稳定,为高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增添了难度。

二、 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的建议

1、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发展规划,完善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高校管理者要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在制定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管理议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同时为了避免在具体工作中出现无章可循、草率行事的情况,需健全和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并且为档案部门提高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档案工作向着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推进。

2、 加大基础建设经费投入力度,推动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手段

提高档案馆的硬件设备,购买专门保存档案的库房,增添防火、防盗、防有害生物的必要措施,随着信息数字化的迅猛发展,档案储存的载体也有传统的纸质转为了各种载体,如声像、图文影像等,因此,高校要配备相应的图文影像扫描设备、存储器、数码摄像机等硬件建设和规范化的档案信息系统软件设施;借鉴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用数字工具完成高校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真正实现高效率、高精准、低成本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3、 规范管理工作体系,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制定高校档案管理的职责规范、系统的考核流程,可以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由校级领导带头组成一个档案工作小组,各部门设立档案联络员,及时收集应归档的资料,各部门形成的档案定期移交到学校档案室集中管理,防止分散管理出现的弊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建档定级到责任追究都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明确规定因档案人员因失职而造成档案的流失或损坏的相关惩罚,完善档案激励机制;引进竞争机制,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开拓档案工作充满活力、创新的新局面。

4、 开发高校档案资料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利用价值

高校管理者做决策时,应该参考借鉴档案资料,实现高校事业科学有序地发展,如教务管理部门依据“课时两”“学生评教成绩”等资料,准确评估新进教师的教学情况,为学校教师的合理安排提供有力依据;再如,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可依据学生档案、基建档案,评估招生规模扩大的程度。

5、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推进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提高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稳定人才队伍;在职称晋升工作中,加大档案管理中、高层人员的比例,可以吸引更多高学历的人才加入档案管理队伍之中;定期举办档案管理人员的交流会,分享心得,一方面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使从业人员有了工作的热情以及组织的归属感。二是引入培训计划,定期为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方面技能的培训,使管理队伍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业务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三是引进具有档案学历的毕业生,他们有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对档案学科前沿、发展方向有敏锐的触觉,易接受新事物,改善落后的管理模式。四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忠于祖国、爱岗敬业、讲道德、守纪律、不计较个人利益,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刻苦专研,为高校档案工作作出贡献。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只有不断创新,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科学化、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才能更好的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资料:

[1]靳婷,穆维新.现代通信交换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劳文微.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姚仲敏,陈国通.程控交换原理与软硬件设计,2003.

[4]高强,李峭,费礼.现代数字通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许珍花.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创新之路[J].高教高职研究,2010,(31).

[6]莫丽彬.高校教学档案的利用现状及思考[J].学校档案建设,2010,(2).

[7]杨萍.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学研究,2011,(3).

[8]吕游.对高校档案工作系统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信息技术,2011,(3).

[9]赵新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科学化管理[J].管理科学,2011,(3).

作者简介:

对学校的建议篇8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建议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启动了全国技工院校首批5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2011年,再次启动了第二批9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作为牵头单位,笔者学院承担了机床切削加工和服装制作与营销两个专业的课改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2014年,笔者学院在7个教学系部中各选择一个专业开始教学改革试点。现结合试点的体会,谈几点建议。

一、顺势而为做好顶层规划设计

对技工院校来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无疑是现代技工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刻变革。纵观中国古代成功的变法,无一不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顺应时展的要求,合乎实情;二是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要有钢铁般坚定的意志。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顺势而为无疑是明智的,而要成就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做好顶层规划设计至关重要。人社部已经在课程开发层面完成了顶层设计,而在课程实施层面,则需要各试点院校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做好顶层规划设计。

1.领导要立场鲜明、意志坚定、高度重视、全力支持

领导的大力支持是有效实施一体化课改的前提。领导的立场和态度往往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如果领导立场不鲜明,意志不坚定,不重视,不支持,一体化课改注定一开始就是失败。一体化课改涉及管理、教学、教研、督导、评价、考核、对外交流、财务、资产、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单独部门或个人是无论如何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一把手领导亲自抓统筹规划、全面布局,做好协调推进工作。

2.要用制度规范为一体化课改保驾护航

有效的制度规范是实施一体化课改的基本保障。在领导大力支持的前提下,还需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和协调机制。要用制度规范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行为,明确权益与责任,既不能各自为政,也不能“和稀泥”,更不能不作为,从而为一体化课改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要用“法制”,避“人治”。 商鞅变法之所以在其死后依然得以很好地延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采用的是“法制”;张居正变法之所以“人亡政息”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他采用的是“人治”。

好的制度还需要有好的执行。商鞅变法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行起来非常坚决。《战国策》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商鞅执法之严、之坚决,由此可见一斑。与之相反,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则是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扭曲与变味。

3.切实保护改革者的利益

商鞅变法换来的是车裂之刑,张居正变法得到的是鞭尸之辱,王安石变法只落得郁郁而终。历史在为这些变革的先驱和勇士们扼腕叹息时,又留给后人怎样的思考?我们不应重蹈历史的覆辙。一体化课改首先要保护好那些积极参与改革、献身改革者的利益,而且要向他们倾斜,不能让他们既流汗,又流泪。在生存成本越来越高、选择多样化的今天,没有利益的驱动和政策的倾斜,一体化课改终将是镜中花水中月。

4.积极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一体化课改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一体化课改任务重、阻力大、困难多,一体化课改必然会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一体化课改是技工院校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这些都应该让教师知道。要通过多种形式,采取有力措施,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热情,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要让教师明白:一体化课改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动大手术。小改小痛,大改大痛,治百年沉疴,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果敢与决绝。犹豫退缩不会有出路,勇往前行才能看到希望。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若不凤凰涅,又怎能浴火重生?

二、目标明确制定工作思路与实施方案

建议通过成立一体化课改领导工作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领导工作小组由分管院长亲自挂帅,系主任和分管教学主任负总责,教学科长和教研科长积极协调配合,各教研组组长具体负责。教研组依据本专业特点,通过集体讨论,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报领导工作小组审核批准后实施。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宣传、发动、推广、指导、督促和检查、评价工作以及落实学院对一体化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协调好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各组组长具体负责课程的准备、实施、协调、反馈、总结和整理工作。负责授课的教师要切实贯彻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评价反馈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观念转变、能力形成为重心,充分挖掘一体化课程的巨大潜力。

整个实施过程要有计划、有方案、有目标、有行动、有记录、有交流、有汇报、有评比、有总结、有成果、有考核、有奖惩。

三、精挑细选确定试点班级、课程和教师

选择有条件的班级、有条件的课程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安排能胜任的教师授课。班级在选择时,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课程在选择时,尽量选择专业实践性较强的,在学校就可以实施的,或比较容易通过校企合作实施的。选择的课程,能实施工学一体的最好,实在无法实现工学一体的,至少也要做到理实一体。教师在选择时,不仅要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实践教学经验,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更要有投身改革的热情和直面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四、有条不紊开展一体化师资培训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一体化课改要顺利开展、有效实施,教师是关键。对多数教师来讲,一体化课程的理念与方法还是全新的东西,因此,师资培训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通过外出进修、开设专家讲座、听课、说课、评课、交流讨论、教学方案设计大赛、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专业技能大赛、企业参观实践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全方位、立体化、有条不紊地开展一体化师资培训。要通过反复抓、抓反复,帮助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

五、不遗余力抓好一体化课程实施

所有的筹划、所有的准备、所有的培训,最终都是为了课程的有效实施。抓好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工作是改革成败的关键,要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

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财会、电子商务等专业,通过虚拟仿真系统、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实施情境教学,效果就会很好。餐饮与旅游等服务类专业可能更多地需要采用角色扮演法来实施教学,以帮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感悟职业角色内涵,体验职业岗位情感,从而建立一定的职业认同感。制造类专业可以更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让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任务,促进各自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当然,一种教学方法并不能解决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只要有助于一体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实施,就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要好,落实要到位,有好的实施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

六、量力而行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

鉴于目前技工院校办学的实际和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建议量力而行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一是要进行一体化学材的建设。目前,部分专业已经开发出一定数量的一体化学习工作页,基本能满足一体化课改的需要,但这还不够,还需要开发出多媒体课件、配套视频资料等相关辅助材料。而其他专业在一体化学材建设方面还是空白,因此要针对试点班级、试点课程,组成开发团队,严格按照部统一的开发流程,结合本专业的具体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和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进行一体化学习讲义、课件等学材的建设。二是要进行一体化教学设备的建设。设备建设以改造为主,添置为辅,如果能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企业的赞助,那就更好了。三是要进行一体化场地的建设。目前,技工院校多数教室不适合实施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很难展开。因此,建设各专业的一体化学习工作室是重点。要通过空间改造、淘汰老旧设备、优化设备结构,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重新布置,求精不求多。四是要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通过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等方式,选择有实力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从而解决校内一体化教学场地不足的问题。

七、千方百计拓展校企合作空间

实施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是不可回避的环节。虽然技工院校有些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比较困难,但是一定要千方百计拓展校企合作空间、想方设法提升校企合作层次,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让一体化教学名副其实。客观上分析,制造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产品研发、企业技术培训、设计营销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服务类专业依托于地方企业的校企合作应该不成问题;作为朝阳产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其校企合作的平台最为广阔,也最有发展潜力;财会类专业虽然相对困难,但也不是一点希望也没有。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是另一番天地。只要有足够用心、足够努力、足够坚持,技工院校就一定能拨云见日,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八、求真务实探索适合自身发展之路

不可否认,我国技工院校的一体化课改受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大,然而理念可以借鉴,但模式不能照搬。照搬必死,借鉴则活,因为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所根植的土壤与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完全不同,直接照搬必定水土不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不能不顾自身实际,更不能为了一体化而“一体化”。我们需要求真务实,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这条路不可能和西方国家一模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尽相同,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得长远。

一体化课改注定了是一条充满艰辛、充满坎坷的道路。但我们坚信:只要抢抓机遇谋发展、齐心协力勤实践、身体力行促转变、雷厉风行抓落实,放眼世界培沃土,展望未来问耕耘,技工院校深化一体化课改的各项工作一定能生出最深厚的根、开出最美艳的花、结出最丰硕的果!

上一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高考记叙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