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对老师的爱慕

时间:2022-06-27 09:57:52

面对学生对老师的爱慕

新来的数学老师气冲冲地跑进我的办公室,把一封信扔在我的面前,大声地说:“税老师,你看你们班的学生,才高一啊,居然给老师写什么‘情书’,肉麻得很了……”我打开信件,内容是这样的:

给××老师的情书

××老师,你好!

我是227班的××男生。说白了吧,老师,我很喜欢你,因为你很漂亮,应该说是我们学校最漂亮的了。我知道,肯定有很多男生都喜欢你,他们老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我可从来不说,因为我不是那种只看外表不看内在的人……我觉得你很温柔,你上课的声音很细,很好听,感觉你从来不会发火,你肯定是个很能替别人着想的人,肯定很会关心人,肯定比我妈好多了,我妈只会唠叨,烦得很,摊上我这妈,倒了八辈子的霉。我希望老师能记住我,我能约你吃饭吗?如果你答应,我会好好学你的数学的。不!无论你答不答应,我都一定要学好数学,这样你才会喜欢我,是不是?

期盼回音!

非常想念你的227班××

2009年9月8日

看完这封信,我大吃一惊,我没想到高一的学生居然有这种想法,并且还有这么大胆的行为。我当时非常气愤,恨不得把这个学生狠狠地当众羞辱一遍才算解恨。但我很快就打住了。

这个高一的男生为什么会有这种“非常态”的举动呢?作为老师又该如何理性地处理这种“非常态”的举动呢?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学说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和“替代性理论”可以为此提供比较合理的解释。弗洛伊德在其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中认为:“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恋母情结)是儿童心理的最重要成分,但这种情结并不会随着个人的成长而消失,也不会随着母亲的离开而消失,它会变成一种无意识,并时不时地窜到意识中来。在一个人的人格、心理发展过程中,如果他不能从其对母亲的无意识爱恋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独立人格发展阶段,他必将继续或者更加深入地爱恋他的母亲或者找到一个替代性的母亲形象,这个替代性的母亲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师或者一个他认为类似于他母亲的对象。结合以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高一年级的男同学正处于向独立人格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尚不知道的原因,他的人格发展受到了阻碍,他没有从“恋母情结”中摆脱出来。尽管他很厌烦他的母亲,还在给女老师的信中说他母亲的坏话,但是,正是这种对母亲的责备和讨厌显示出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无意识的爱恋。只不过,这个爱恋的对象需要一种替代性的满足,而他认为的“温柔的”、“漂亮的”女老师恰恰在偶然中充当了这一角色。这就是这位男同学如此“大胆”的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原因。这也就告诉我们,该男同学的举动并非一种“非常态”的举动,而是个人人格、心理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只不过,青少年学生的这个阶段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合理的关照和引导而已,否则就会阻碍其人格、心理的正常发展。

在我们从认识上弄清了这种“非常态”的正常举动之后,我们又该如何从行动上理性地处理这一所谓“非常态”的正常举动呢?我的方法是“休克疗法”+“权威疗法”。所谓“休克疗法”是指:当老师收到学生的所谓“情书”或者发现学生有这方面的爱慕行为时,不要让自己的心理秩序被这样的举动扰乱,更不要对其采取任何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反应,而是像往常一样上课和批改作业,这种做法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例如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但是,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否则会给学生正常的心理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学生可能会认为该老师从心眼里瞧不起他,其结果是:学生的自尊心也可能会因此受到打击而消沉下去。等到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时间,例如一次考试之后,你可以乘此机会和这个学生来一次突然的有关学习、生活、理想方面的谈心,把他从冷漠和绝望中“拯救”出来,此时他会对你产生一种钦佩之感。此时的这种钦佩之感已非当初的“爱恋之感”。这就是我所谓的“休克疗法”。但只有这一步骤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还必须有一个贯穿于“休克疗法”始终并将一直持续下去的“权威疗法”的步骤。因为学生对你的钦佩之感的形成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这段“休克”时间及其之后他对你的合理的想象“权威”。

在谈论“权威疗法”之前,先要介绍一下什么是“权威”。根据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爱的艺术》和《逃避自由》两书中的相关观点:权威并不是指某个人所拥有的东西,例如所拥有的财产或其他有形的东西。权威是指某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看作是相对的至高无上者。在弗洛姆的权威类型中,有一种权威叫“合理的权威”,如良好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合作型关系。我这里的“权威疗法”中的“权威”就是指“合理的权威”。这种权威观念的树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权威的树立;二是内在权威的树立。这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递进关系。

从外在权威来讲,就在于老师通过其优秀的知识素养、良好的形象及其美好的人格等,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例如老师对这个写“情书”的男生既没有当堂训斥、羞辱,也没有格外地把他当成异类而疏远他。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逆反和恐惧心理,反而有可能从内心里敬重、钦佩,甚至感激这个老师,进而在心里把这个老师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如果老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师生之间合作型的外在权威关系就有可能建立起来。从内在权威来讲,主要是指学生在树立了较为完整的外在权威的同时,自发地从内心里拥有比较强的羞耻心、愧疚感,甚至是道德感。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背负的责任,这包括尊重老师和父母以及不辜负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并自觉地矫正自己已经意识到的“非常态”举动。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种源自于老师外在权威影响的师生间合作型的内在权威关系就有可能建立起来。学生就很有可能从过渡的“俄狄浦斯情结”中走出来,进入一个相对独立的、正常的人格、心理成长阶段。当然,对于老师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他只能充当一个相对的外在权威,但是也正是这个外在权威,对学生正常的人格、心理发展起着引导性的、基础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老师面对学生的爱慕行为时,既要有思想上的理性认识,也要有行动上的理性行动,对于后者而言,也许我现在正在践行的“休克疗法”+“权威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处理方式。遇到类似情况的老师们,不妨试试?

上一篇:从“头”开始 下一篇:英子班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