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2-01 03:07:15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服务学习;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154-02

1995年,美国教育部长理查德・赖利(Richard Riley)在一次公众讲话中指出,“服务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培养参与意识、激发完成学业的动机”。“在1999年全美服务学习会议上,来自中小学、大学、国家、州和地方政府、公共和非盈利机构的人员一致认为服务学习适合于各阶段教育的学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学习在美国教师教育中得以广泛应用。对我国幼儿教师教育而言,服务学习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阐述美国幼儿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对我国幼儿教师教育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服务学习的内涵

“服务学习”一词首先是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al Board)于1963年提出的。在美国,对服务学习的认识不统一。如1993年美国国家服务法案界定服务学习为一种方法:“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有组织的服务活动,满足社区的需要,需要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与学生的课程学习整合,为学生提供思考、讨论或写自己的服务活动以及所看到的事情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通过学生到社区的学习促进课程学习,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m1999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将服务学习界定为“以课程为基础的社区服务,它统合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活动,这种服务必须配合学科或课程而安排;有清楚叙述的学习目标;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探讨社区真正的需要,通过定期安排的反思活动或批判分析活动,例如课堂讨论、发表或指导写作等帮助学生学习”。尽管对服务学习的界定不统一,但也有共识,一般认为,“服务学习主要包括主动参与、认真组织的服务活动、关注社区的需要、学校和社区协调与合作、与课程整合、反思、有机会运用技能和知识、增加学习的机会、培养对他人的关爱情感等成分”。

服务学习经常被认为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教育理念,服务学习反映了教育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民主社会的公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服务学习经常与课程整合,即满足社区的需要,学生主动学习。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教育实习有所不同,社区服务是学生给个体、组织和社会提供服务,侧重服务,主要有利于社会。教育实习重在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服务学习包含社区服务和教育实习,对社会和学生都有益。当社区服务、课程与反思有联系时,社区服务就可成为服务学习。

二、美国幼儿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

1.服务学习是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必不可少的部分

幼儿教师教育中常见的服务学习方式就是将服务学习作为课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南卡罗莱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hna)的服务学习已经成为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方案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教学实习的一部分。学生的服务学习开始于第一门普通教育课程,所有的教育专业都要学习普通教育课程。“最初的服务学习就是学生在社区里与无家可归儿童互动、在附近的中心提供帮助,指导儿童、或者参与一些类似的由社区组织的社会服务活动”。幼儿教师教育的学生还有两个其他的服务学习地方――个是去幼儿班级,另一个是对3岁、4岁、5岁儿童开展一对一服务。在教学实习中,让学生设计和实施服务学习方案。“服务学习包括准备、服务、反思和庆贺环节”。准备在服务学习前和中间,有上课、讨论、阅读相关的学习活动,以便具备一定的知识更好地开展服务活动。服务活动有直接、面对面的服务,也有间接的服务。反思是重要的环节,一般学生每次服务活动都要有反思,反思关于自己的成长、问题和想法等。反思一般在学期中间或完成服务活动后,同学们一起分享他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有儿童的进步。此服务学习使刚开始专业发展旅程的新生能走出校园,进行体验和教育,拓宽了对儿童的认识,培养了社会参与和服务以及民主的意识。

2.将服务学习纳入到幼儿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中

有的学校将服务学习纳入到课程学习中,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如“服务学习在纽约州北部的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中实施,在各种情境中开展,选择适合儿童、家庭和社区的策略与方法,课程需要15~20小时的实习,通过服务学习方案来完成”。服务学习方案分三个阶段:计划、实施和反思。“计划阶段给学生介绍服务学习的概念、服务学习的要求、评估当地的需要,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方案;实施阶段就是实施各种服务学习方案,与领导技能发展有关。如公共政策/辩论论技能、管理技能和其他教育技能;反思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工具,评价教学和领导技能的有效性”。此服务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中的课后服务学习相当普遍,要求学生课后去儿童教育中心、幼儿园开展服务学习,并有课时的要求,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凯文・斯维克(Kevin J.Swick)通过学生的课后服务学习的反思案例发现:“服务学习丰富了学生对真实情境中关爱的理解;使学生在与孩子和成人的互动中培养能力和关爱品质;学生能够反思具体的服务经验对他们的职业和个体成长的意义。”

3.服务学习与幼儿教育课程整合

服务学习与幼儿教育课程整合的方式并不多见,但仍有实践。如维基等人(Viekie et al.)探讨了美国一所大学将服务学习与幼儿教师教育整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幼儿教师教育的教师把服务学习的教育方法教给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学生通过服务学习方案的实施,把服务学习的理念传给儿童。儿童通过社区服务把服务学习理念传给其他儿童”。服务学习与幼儿教育课程整合。学生们要设计服务学习方案并在幼儿园或一年级课堂实施。学生设计的方案有春季方案和秋季方案。春季方案分为三类主题,分别是污染、园艺和写信。污染主题包括“认识海龟/海牛”“注意、请不要污染”“课堂上的回收利用,学校大扫除”;园艺主题包括“母亲,父亲节”“美化校园”“美化地球”;写信主题包括“给部队写信”“给长辈写信”“给政府官员写信”“给家庭写信”“给其他班级写信”。秋季方案分为“写信”“为不幸的人们开展社区服务”和“环境意识”三个主题。写信主题包括“给农民写信”“给部队写信”“给当地退伍军人写信”;社区服务主题包括“为不幸的人们的社区服务包括罐装食品募捐活动”“为遭遇飓风的人们的帮扶活动――钱、食物和学习用品”“为医院里的儿童提供帮助”“为癌症患者的服务”;环境意识主题包括给“小鸟喂食”“认识和画蝙蝠”“用废旧品制作艺术品”。这些方案都强调社区和环境意识。结果发现服务学习方案给学生提供了有意义的学习机会,服务学习与幼儿教育课程整合是一种建构主义方式的教学途径。

三、对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启示

1.引入服务学习理念并探索服务学习体系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服务学习的理念较为熟悉,在实践中也有探索,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行政能力工作坊”、南开大学的“服务学习”课程、汕头大学的“医疗扶贫体验行动”、云南大学的“与课程相结合的服务学习模式”,这些服务学习的实践不是针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在我国幼儿教师教育领域,服务学习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教育理念。美国关于幼儿教师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已有研究表明:服务学习是“教师、学生、社区和学校获得新的达到目标的方法,促进了互动学习和共同发展”。我国学者张华认为,服务学习“有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从事社区服务而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养成公民责任感和健全个性的课程与教学取向”。并认为它是“社区服务”和“学术学习”(academic study)的整合,即把“学会服务”(learn to serve)和“在服务中学习”(serve to learn)两种行为整合起来,把“为了培养更好的学生”和“为了培养更好的公民”两种目的整合起来。因此,将服务学习理念引入到幼儿教师教育中,并开展实践和探索,对幼儿教师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的幼儿教师教育,可借鉴美国的做法,采用服务学习与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或幼儿教育课程整合的方式,以统一组织或课后服务学习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2.重视教育实践中的反思

服务学习重视反思环节,反思不仅在服务学习结束后、也在全过程中进行。反思的内容有课程学习、个人发展、公民意识以及社会活动参与等方面。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中的教育实践主要就是教育见习和实习,但对反思重视不够,一般只限于见习和实习结束后的反思,主要内容是学生的收获或困惑等,中间很少安排反思。要完善教育实践,反思应贯穿于教育见习和实习的始终,也要提供机会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等人员的交流。反思应有计划地进行,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3.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 道德 发展

现今德育课程改革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德育新课程的改革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以培育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帮助大学生立志、树德和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课程作为平台联结学校和社会生活,使得经验和结构性知识的整合要求被强化,这也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深刻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改造,而且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产生有力的冲击。这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方法来配合完成整体教学,而服务性学习正是一种通过社区服务来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其本质内容是社会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各种活动,通过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塑造学生个人的社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这对德育的扩充学习是有益的。

服务性学习内涵

服务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是一种在行动和反思过程中进行的经验性学习,它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已成为近年来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重点之一。1996年,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瑞佛肯(Jeremy Rifkin)声称,21世纪“服务性学习可能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

反思和互惠是服务学习的关键概念,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性学习》中,给服务性学习下的定义是:“服务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服务要满足社区的需要,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社区协调安排,帮助形成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它必须与学生的学术课程整合,强化学术课程,并安排结构性的时间让学生来反思服务经验”。

总而言之,服务性学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既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又增强了学生的公民参与度。同时,服务性学习不用打破学习的严密性和学科目标,使学生在活动中满足人类以及社区活动的需要,并从建构性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性学习提供了一个非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角色,拓展知识来源,将课堂讲授转变成为非集中行动,并以此作为教学的重点,打破通常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出新的学习资源。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学术课程,社会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项目,由学生自己参与社会服务过程、运用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现实世界产生真实有形的成果。服务性学习也是一种主客体互惠性的学习,学生通过服务学习观察问题,从而在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中,获得机会认识社会、拓展技能、培养信心去认真思考问题和提高解决的能力,担负起社会责任。

协作性。所谓协作性即双方是平等、互利的一种关系,双方一起分享责任、权力,共同努力,共享成果。在服务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加经深思熟虑地组织的服务性实验活动,帮助别人,让自己和与他人“签订爱心合约”,建立起相互间的沟通桥梁,实现学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互补性。彼此既是教导者也是学习者,双方相互学习。学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直接的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学校通过社会服务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既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又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学习性。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的不同,乃在于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透过服务的具体体验性反思,以提高学生思想与行动、理论与经验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习目标。这些带来新认识的内涵价值的服务不仅意味着与他人分享、以利他人,而且是继续学习,学习与运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服务性学习活动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学识水平的一次检验和提高,在服务的过程中学生观察事物的视角大为开阔,对事物的理解也较以往深刻,此间的感受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很新鲜,这是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少有的体验。

服务性学习蕴涵的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于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行的需要来决定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的。德育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创造才能,更有人的尊严,进而使其人格更高尚,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服务性学习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发展知识和进取的态度,要求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会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技能,提高个人的成长,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服务性学习可以将服务整合到学校德育课程内,通过提供固定时间,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或记录下有关他们的实际服务活动,以及在真实服务活动期间的见闻。开展服务性学习,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使学生掌握促进人格发展的积极价值,推动他们关心现实、了解社会、完善人格。这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其深层次意义上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这些无不体现着独特的德育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服务性学习是一种体验性学习。通过直接服务活动,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考技能和知识,使学生了解人类心理、生活技能、社会需要和资源、公民责任、职业选择及人的多样性等。服务性学习活跃了正规学习,开发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极大地激发和鼓励他们学习。服务学习与传统服务最大不同,乃在其强调学习与服务的连结。服务性学习课程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透过服务的具体经验反思,来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人们经由具体经验接触,透过反思去观察、体会自己实际经验,学生所获得的不仅是能力和知识的自我认识,而且认识到他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帮助同学们产生对学习的渴望,由反思中悟出新的原理、观念,将新观念应用到新的具体实践中去。

(二)提高认知水平

服务性学习的另外一个效能是增加学生对校园外部世界的认知,包括校园外面的社会、居民和他们先前没有接触到的观念。服务性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思想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入生活,让一种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整合价值观并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使过去孤立封闭在学校和课堂的道德教育变成一种全面开放的道德教育。服务性学习影响了他们看待社会和世界的方式,而这通常会涉及到对他们原先持有的观念批判。比如“好八连”的共建服务活动,每月二十日风雨无阻的为民服务,同学们为“好八连”战士们“无私为人民服务、不计较得失”的精神所感动,这一活动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而服务性学习又将这一课题中外显的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加以内化,使其成为学生自身内在的自觉需求,实现了道德认知到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转化,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德育行为。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

服务性学习使学生的目光由课本转向世界,由狭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学生通过寒暑假、每月、每周在学校、社区及其他机构服务,找到了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和在社会范围内自己应负起更大责任的意义。服务性学习强调让参与服务者看到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现实社会,学生为学习将承担更大责任,使他们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去关注社会热点,如生态环境问题等,促进个人价值观、信念、自尊、自信、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2006年上海商学院举办了“明日商界之星”的评选活动,在结项的学生课题中,就有许多如“关于洋打工的劳动维权”、“保健品的过度包装”、“失地青年的现实问题”等比较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课题。服务性学习通过将学校所教授的东西延伸到社会,藉此帮助培育学生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想得多了,思考能力提高了;反省多了,自我得到了提升;实践多了,加深了对生活的了解;关注多了,才会用心去体谅社会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群体,增加保护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培育团队精神

服务性学习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在小组内,各人分工不同,每个人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的作用,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服务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会人际关系合作的过程。团队合作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建立信任,如果一个组织缺乏信任,伙伴关系就会破裂,反之,诚实的沟通和开放的态度会促进团队的合作。在上海商学院组织的房产调查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体会到,在决定做某项工作时,大家往往会有意见不统一,而在这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少数服从多数,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尊重,学会了容忍不同观点并接受其他意见,包括批评。在外出调查中,课题组成员相互帮助,遇事同商量,同学之间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在这样一种相互学习、交流、切磋、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逐步形成了团结、合作、严谨、锲而不舍的创造性人格。

(五)提升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服务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与服务的同时进行和二者之间的双向协调的关系。在整个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把所学到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帮助需要照顾的人,以知识服务他人,又从服务中不断学习,而且这些对于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同学们除了学习如何运用学识去服务群众,也在向其服务的对象学习社群相处的态度和民间生活的智慧,参考他们的视角与经验。通过服务性学习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体会到作为社会上的一份子,更有责任去了解和关注更多社会上的人和事,从而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

综上,服务性学习与德育相互交叉、相互涵盖,几乎所有的服务性学习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和德育功能。服务性学习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我们要重视服务性学习内含的德育价值,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将德育贯穿于服务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来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和升华,以实现服务性学习的德育价值,达到塑造人格、完善德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性学习[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2.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6)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篇3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构机制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高度重视,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由局长徐照任组长、副局长段兆海、社保办主任张云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大队、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由段兆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梁劳社〔〕15号)发文执行,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认真对照责任书各项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贯彻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在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之上,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制定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对照计划安排,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各股室中心大队站所负责人签订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责任分解意见的通知》分发到各股、室、中心、大队所,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将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二、抓学习,重教育,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对象是老弱病残穷等社会弱势群体,工作内容是社保七险、劳动监察、技能培训和就业再就业等,肩负着行政执法的职能。我们在抓学习上,首先制定了学习计划,由支部组组织集中学习,各经办机构定期小组学习。其次明确学习内容:主要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出台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业务知识等。再次是注重学习效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实质,进入思想,融会贯通,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坚持学习制度,加强检查督促,跟踪问效,要求学习时要认真记录,深入思考,写好心得,组织交流,共同提高,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人才。

在抓教育上,局支部高度重视。一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纳入支部议事日程,纳入各经办机构工作职责,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专项教育,主要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遵守、维护教育,牢记“两个务必”、“八荣八耻”等教育,开展以郑培民、牛玉懦、钟明斌、刘运芬等为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开展以、、李真等腐败分子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还结合建党88周年,举办文艺晚会和知识竞赛,开展“学、树形象、创佳绩、为党旗争辉“的教育,开展艰苦奋斗,弘扬长征精神教育。三是抓经常性教育。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教育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拒腐防线,我们还结合各项工作,有效地开展事前教育、事中教育和事后教育,把教育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把领导教育、自我教育和同志之间相互交流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大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廉政建设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围绕工作大局,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有序开展,行风建设稳步推进

行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行业的生命,结合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阳光政府”的工作安排,全面贯彻落实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着力加强96128专线建设,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定期召开支部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机关,为党委政府分忧,为职工群众解难的要求。在08年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围绕全局工作大局,整体推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

(一)层层明确责任,确保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落到实处。明确把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内容,确定以社保、医保、养老、农保、就业、仲裁、监察、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十大窗口,开展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推行挂牌服务,文明用语,首问责任制等措施。为抓好落实,明确一把手是全局行风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局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向支部和局长负责,对分管的经办机构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责,各经办机构领导对本机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责,全局干部职工兢兢业业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争当行风建设楷模,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树劳动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全面贯彻省委白恩培书记提出的“工作热情一团火、个人形象一面旗、谋事布局一盘棋”三个要示。局领导在各种会上讲,当领导的就是排头兵,要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领导的带领下,每个领导就是一根标杆,每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全局上下服务意识,群众观念增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慰然成风,群众来访做到热情周到接待,耐心细致的处理,不厌其烦解释,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和解答。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充分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的任何一件事,如果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创新方法,不断拓宽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建设的路子。为开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新局面,我们一是从抓宣传入手。二是利用劳动保障网创建活动方案和优质服务窗口,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是开通了局领导和各经办机构优质服务窗口的热线电话。从局长到办事人员实现了与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服务。四是加强纵横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县职中、农机化学校联合为广东组织劳务输出,拓宽了就业再就业渠道,开扩了视野,学习和积累了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增强了发展后劲,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提供了平台,增添了活力。

四、贯彻落实有关规定

年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在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中深入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11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云办发〔〕13号)两个文件,我局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学习县委、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家公职人员严禁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规定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加强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注重加强对劳动保障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三保”教育,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养劳动保障队伍的依法办事能力,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打牢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努力做到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更加关注民意、倾听民声,把劳动保障惠民政策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改善民生、惠及百姓上来。

3、高度重视工作,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及上级各有关部门转交的件。本着“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采取疏通、调解的方式,及时作好争执不大的劳动争议处理,做到基本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截止6月底,共办理来信来访事件200余件次。热情接待来信来访人员,对前来咨询了解劳动政策的群众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个具体答复,树立了“热情、和蔼、可信”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形象。

4、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

5、坚决贯彻有关规定,没有公款出国旅游情况发生;

6、认真完成“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相关工作安排,没有发生怡误工作的情况;

7、认真开展清理“小金库”工作。没有发生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8、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纪律,用制度管人,依法办事。

9、以推行四项制度和“五不准”为契机,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

五、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篇4

摘要:服务学习来在美国发展迅猛,成效颇丰。反思是服务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服务学习的始终。它的实施促进了服务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参与者在学术课程学习、个人发展和公民意识及责任感形成等方面的发展,也对我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服务学习反思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服务学习起源于2O世纪前美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等地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服务学习活动,其中在美国的实施较为完善。1990年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法》将服务学习定义为:学生或参与者通过主动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得到发展,这种服务在社区中进行并满足社区的需要,与小学、中学、高等教育机构、社区服务计划以及社区相协调,有助于形成公民责任。它与学生的学术性课程或参与者参与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教育因素相整合,发挥促进作用,同时为学生或参与者规定时间,对服务经验进行反思。反思是服务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实施促进了服务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服务学习中,反思应在服务学习的全过程中进行,即在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三个阶段进行,并且内容涉及广泛,从表层的事实、体验反思到原因分析再到深层的应用思考。

一、反思的理论基础

反思在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源于杜威。杜威认为反思有助于发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特别联系,能帮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学习中的反思使得思考、有价值的教育经验、行为、进一步学习之间相互联系。杜威的理论为大卫·科尔柏的“经验学习”模式奠定了基础,在此模式中,反思是引导改变、发生学习的基本要素。金(King)和凯迟纳(Kitchener)的“反思判断”模式对反思进行了的探究。他们认为学习者的反思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反思阶段,准反思阶段和反思思维阶段。在前反思阶段中,学习者把知识与简单的观察相联系,将知识视为绝对确定或是暂时不确定的。在准反思阶段,个人开始理解知识,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问题也是不容易解决的。他们开始运用证据,但很难证明他们自己的想法,也很难得出明智的结论。最后,在反思性思维阶段,知识不再被看作是被给予的,而被看作推理调查和问题解决的基础。

认识到解决方法和推理判断是建立在数据和调查基础上的,并会根据新证据进行改进。

在服务学习的反思中,通过多元参与,让学生明白不同看法与意见存在的原因,明晓他人的立场,而不是局限在自我狭隘的圈子里,学生高级思维技能因此得到了提高。当高级思维技能融入到反思行为中,服务学习的经验对学生来说就会变得更深入且更有意义。

二、反思的过程阶段

服务学习中的反思应在服务学习的任何时候进行,所用时间可以从十几秒到几小时。在具体的服务学习项目中,反思至少要在三个阶段进行: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

1.服务前的反思

当学生选择服务项目,准备进行服务时,学生检验他们有关该服务项目的信念、假设、态度及需要用到的知识、技能。例如,学生对即将提供服务的社区机构的一位客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在采访之前,学生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以方便讨论。在客人离开之后,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你从对社区工作人员的采访中了解到了什么以前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否改变了你对即将一起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先前的看法?如果有,改变是什么?它们会怎样影响你的服务计划?你下一步该怎么办?通过与教师、同伴、社区代表交流,学生也可以从多角度了解服务。把新了解到的情况运用到服务项目计划中。学生成为主动信息搜集者,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

2.服务中的反思

学生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和撰写心得等方式来参与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学生总结和评价他们的经验,理解同伴的想法,并把所学运用到服务项目中。反思使学生有机会向同伴学习、进行评价、获得反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的工作并给予反馈。例如让学生在日志中记录服务体验,然后在班上分享这些体验。反思过程随着学生叙述他们的体验、分享彼此的观点看法而推进。教师在服务活动和基本技能(例如写作)等方面给予学生反馈。

3.服务后的反思

学生通过回顾他们最初的信念、假设和态度来评价自己的发展。同时也要评价服务项目,利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反思活动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简单陈述、写作:角色扮演、讲演、录像、书信、论文、音乐、舞蹈等。

三、反思的内容

服务学习中反思不是浅层次的报告,要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公民责任感和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按照反思程度可以将反思内容分为以下三类。

1.参与者叙述细节。不加判断和解释

叙述内容包括: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服务主题是什么,哪些人得到了服务;项目的结果是什么;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件;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有什么感想;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

2.参与者讨论他们的感受、看法。分析服务经验

这里又分为三个方面:①关于参与者的反思。你是否学到了新的技能:是否听到或感受到了让你惊奇的事:有哪些重要的感受和想法:你的经验与你所预期的有哪些不同之处,及其影响。②关于接受者的反思。服务是否增强了被服务者自身生存能力;在服务的社区中学到了什么。③关于社区的反思。社区中最需要什么:服务项目如何满足这些需要:会对社区有什么影响;给社区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④关于机构团体的反思。机构团体怎样合作;咨询了哪些问题;其他人是如何帮助你的;如何做决定。

3.参与者思考服务经验更广泛的意义并应用于学习

应考虑以下问题:这个服务项目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社区经常发生哪些与服务项目相关的活动;是什么促进了该服务项目的成功:什么阻碍了成功;怎样运用所学: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同伴及社区参与者分享:如果由你来负责项目,你会在哪些方面改进它;如果你能再参加一次这个项目,你会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四、反思的成效

1.在学术课程学习方面的成效

反思有助于学生思考服务与学术课程的联系,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如:阅读、写作、交流和高级思维技能。比林在2002年的研究中发现,服务学习中的反思能提高学生在学校的参与度、考试分数,改善作业完成情况,并能减少留级率。服务中的反思能鼓励学生处理根源复杂的问题,学生学会综合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2.在个人发展方面的成效

这方面的影响包括:对自身变化的意识、社区感:对个人生活的掌握。另外有研究表明,影响还包括:对差异性和所有人的尊重,胜任感、乐观的态度,与成人和同伴形成更好的人际关系。对服务进行反思有助于年轻人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自信,增强自我权利意识,更好地完成目标。另外,对没有产生积极成果的服务学习项目进行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

3.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的成效

1999年艾勒(Eyler)和贾尔斯(Giles)研究发现,反思能打开新思想,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使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系统地分析解决问题。1996年艾勒(Eyler)、贾尔斯(Giles)和施密德(Schmiede)研究发现,参与批判性反思的学生更易于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并解决社会问题。反思也使学生在服务的背景中形成认同感,尤其是对社会机构、社会关系和道德政治意识。

五、启示

事实上,我国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反思的重视。这种缺乏反映在没有特定的反思环节安排,反思只存在于交流总结阶段,且这种反思总结限于学生的收获,忽视了深层次的分析等。

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如上述),服务学习中的反思在学术课程学习、技能、个人发展、公民意识和社会活动参与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实,反思对我国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样重要。通过反思,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现象和原因,更深地体会知识、技能的真实意义及公民应尽的责任,同时使高级思维技能得到发展。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篇5

文章标题:保先学习体会(教师)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再一次学习领会了保持、发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重要性。本着“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原则我把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教育活动作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检查站”,和“加油站”。

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归根到底是要求党员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学、真传、真干中,真正成为“三个代表”的坚定信仰者、勤奋学习者、模范实践者。党员以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带领身边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务实创新,追求发展,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带头作用。那如何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关键是要树立三种意识,这也是近段时间学习的体会:

1、通过保先学习,树立了学习意识。

一个党员的素质如何,是反映和衡量其先进性程度最基本的标准,只有优良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较强的能力素质,才能具备先进性的基本条件。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上下功夫。我们要按“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自身的理念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其各种能力素质。加强学习,是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的现实需要;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需要;是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需要。学习着是快乐的。通过学习,使每一位党员进一步更新观念,坚定信念,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让自己始终展现时代性,始终维护纯洁性,始终保持先进性。比如在我们的政治学习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毛泽思想、邓小平理论,十六大文件,学习党章,深刻领会党的“三讲”“三个代表”、胡锦涛书记西柏坡讲话精神等重要思想。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不仅表现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上,还表现在精通业务上,所以在业务上,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新课标〉〉,认真学习专家学者作报告,联系实际自我剖析,切实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领悟、理解、和运用能力。

2、通过保先学习,树立了创新意识。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江泽民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指出必须坚持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与时俱进在教育领域的集中反映,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因此,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该在教育教学的观念、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让自己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意识,始终走在教改的前沿,做开拓创新的“顶梁柱”和“排头兵”,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去变革,去创新。本着“以人为本”原则,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学本领,学做人,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3、通过保先学习,树立了服务意识。

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因此,每一位党员都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他曾说过“我们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对于我们来说,学生是我们的教育主体,更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为人民服务则体现在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同事,服务于学校。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理念,给学生更多的微笑、关爱、理解、尊重。确立学生是我们的教育主体,更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把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要作为第一任务,把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作为第一追求。努力争创群众最满意学校。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曾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正确认识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因为这些意见和建议是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的重要导向、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人格魅力、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快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能带给他人快乐的人是最快乐的”。为人民服务的党员是快乐的。

经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集中学习,通过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对朱云祥同志先进事迹的深入学习,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找出问题,挖掘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按要求按照心诚面广的原则和“不怕露丑,欢迎揭短”的精神,认真的总结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离一名优秀党员有着一定的距离,这距离让我更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我将严格按照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改正存在的不足,使自己时刻保持党员政治理论、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先进性,努力在群众中树好党员这面旗帜。

一、认真学习,提高素质

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自 身的理念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

等各种能力素质。认真参加党支部的各种学习,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躬身实践革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认真、深入的学习政治理论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的认识,坚定的信念,才能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完成工作中的各项任务。

除此之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结合《新课标》,《新课程》新的教育理论,切实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领悟、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带动信息组其他教师,开发属于学校校园网的网络模块,编写校本课程。

二、乐于奉献,服务群众

强化宗旨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真正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工作中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加强自身的修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工作中戒骄戒躁,给予更多的微笑、关爱、理解和尊重。当自己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换个角度,设身处地的想想他人的感受,克服急躁、为难情绪。

三、不怕署名,勇担责任

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对于以后的通讯稿等需要署名的地方,一律写上自己的姓名。

四、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以后在上班期间,特别在办公室等公众场合改掉饭后嚼口香糖的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五、及时反省、成熟个性

及时跟同事、支部沟通,虚心听取意见,做到容人、容事、容言、诚心、虚心、入心,及时反省,及时改正。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努力成熟自己的个性。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篇6

论文摘要:服务学习来在美国发展迅猛,成效颇丰。反思是服务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服务学习的始终。它的实施促进了服务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参与者在学术课程学习、个人发展和公民意识及责任感形成等方面的发展,也对我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实施有一定的启示。

服务学习起源于2O世纪前美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等地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服务学习活动,其中在美国的实施较为完善。1990年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法》将服务学习定义为:学生或参与者通过主动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得到发展,这种服务在社区中进行并满足社区的需要,与小学、中学、高等教育机构、社区服务计划以及社区相协调,有助于形成公民责任。它与学生的学术性课程或参与者参与的社区服务计划的教育因素相整合,发挥促进作用,同时为学生或参与者规定时间,对服务经验进行反思。反思是服务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实施促进了服务学习目标的达成。在服务学习中,反思应在服务学习的全过程中进行,即在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三个阶段进行,并且内容涉及广泛,从表层的事实、体验反思到原因分析再到深层的应用思考。

一、反思的理论基础

反思在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源于杜威。杜威认为反思有助于发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特别联系,能帮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学习中的反思使得思考、有价值的教育经验、行为、进一步学习之间相互联系。杜威的理论为大卫·科尔柏的“经验学习”模式奠定了基础,在此模式中,反思是引导改变、发生学习的基本要素。金(King)和凯迟纳(Kitchener)的“反思判断”模式对反思进行了的探究。他们认为学习者的反思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反思阶段,准反思阶段和反思思维阶段。在前反思阶段中,学习者把知识与简单的观察相联系,将知识视为绝对确定或是暂时不确定的。在准反思阶段,个人开始理解知识,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问题也是不容易解决的。他们开始运用证据,但很难证明他们自己的想法,也很难得出明智的结论。最后,在反思性思维阶段,知识不再被看作是被给予的,而被看作推理调查和问题解决的基础。

认识到解决方法和推理判断是建立在数据和调查基础上的,并会根据新证据进行改进。

在服务学习的反思中,通过多元参与,让学生明白不同看法与意见存在的原因,明晓他人的立场,而不是局限在自我狭隘的圈子里,学生高级思维技能因此得到了提高。当高级思维技能融入到反思行为中,服务学习的经验对学生来说就会变得更深入且更有意义。

二、反思的过程阶段

服务学习中的反思应在服务学习的任何时候进行,所用时间可以从十几秒到几小时。在具体的服务学习项目中,反思至少要在三个阶段进行: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

1.服务前的反思

当学生选择服务项目,准备进行服务时,学生检验他们有关该服务项目的信念、假设、态度及需要用到的知识、技能。例如,学生对即将提供服务的社区机构的一位客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在采访之前,学生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以方便讨论。在客人离开之后,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你从对社区工作人员的采访中了解到了什么以前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否改变了你对即将一起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先前的看法?如果有,改变是什么?它们会怎样影响你的服务计划?你下一步该怎么办?通过与教师、同伴、社区代表交流,学生也可以从多角度了解服务。把新了解到的情况运用到服务项目计划中。学生成为主动信息搜集者,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

2.服务中的反思

学生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和撰写心得等方式来参与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学生总结和评价他们的经验,理解同伴的想法,并把所学运用到服务项目中。反思使学生有机会向同伴学习、进行评价、获得反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的工作并给予反馈。例如让学生在日志中记录服务体验,然后在班上分享这些体验。反思过程随着学生叙述他们的体验、分享彼此的观点看法而推进。教师在服务活动和基本技能(例如写作)等方面给予学生反馈。

3.服务后的反思

学生通过回顾他们最初的信念、假设和态度来评价自己的发展。同时也要评价服务项目,利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反思活动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简单陈述、写作:角色扮演、讲演、录像、书信、论文、音乐、舞蹈等。

三、反思的内容

服务学习中反思不是浅层次的报告,要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公民责任感和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按照反思程度可以将反思内容分为以下三类。

1.参与者叙述细节。不加判断和解释

叙述内容包括: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服务主题是什么,哪些人得到了服务;项目的结果是什么;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件;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有什么感想;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

2.参与者讨论他们的感受、看法。分析服务经验

这里又分为三个方面:①关于参与者的反思。你是否学到了新的技能:是否听到或感受到了让你惊奇的事:有哪些重要的感受和想法:你的经验与你所预期的有哪些不同之处,及其影响。②关于接受者的反思。服务是否增强了被服务者自身生存能力;在服务的社区中学到了什么。③关于社区的反思。社区中最需要什么:服务项目如何满足这些需要:会对社区有什么影响;给社区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④关于机构团体的反思。机构团体怎样合作;咨询了哪些问题;其他人是如何帮助你的;如何做决定。

3.参与者思考服务经验更广泛的意义并应用于学习

应考虑以下问题:这个服务项目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社区经常发生哪些与服务项目相关的活动;是什么促进了该服务项目的成功:什么阻碍了成功;怎样运用所学: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同伴及社区参与者分享:如果由你来负责项目,你会在哪些方面改进它;如果你能再参加一次这个项目,你会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四、反思的成效

1.在学术课程学习方面的成效

反思有助于学生思考服务与学术课程的联系,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如:阅读、写作、交流和高级思维技能。比林在2002年的研究中发现,服务学习中的反思能提高学生在学校的参与度、考试分数,改善作业完成情况,并能减少留级率。服务中的反思能鼓励学生处理根源复杂的问题,学生学会综合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2.在个人发展方面的成效

这方面的影响包括:对自身变化的意识、社区感:对个人生活的掌握。另外有研究表明,影响还包括:对差异性和所有人的尊重,胜任感、乐观的态度,与成人和同伴形成更好的人际关系。对服务进行反思有助于年轻人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自信,增强自我权利意识,更好地完成目标。另外,对没有产生积极成果的服务学习项目进行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

3.在社会活动参与方面的成效

1999年艾勒(Eyler)和贾尔斯(Giles)研究发现,反思能打开新思想,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使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系统地分析解决问题。1996年艾勒(Eyler)、贾尔斯(Giles)和施密德(Schmiede)研究发现,参与批判性反思的学生更易于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并解决社会问题。反思也使学生在服务的背景中形成认同感,尤其是对社会机构、社会关系和道德政治意识。

五、启示

事实上,我国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反思的重视。这种缺乏反映在没有特定的反思环节安排,反思只存在于交流总结阶段,且这种反思总结限于学生的收获,忽视了深层次的分析等。

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如上述),服务学习中的反思在学术课程学习、技能、个人发展、公民意识和社会活动参与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实,反思对我国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样重要。通过反思,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现象和原因,更深地体会知识、技能的真实意义及公民应尽的责任,同时使高级思维技能得到发展。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篇7

xx镇党委、政府利用xx事件在全镇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现已进入第二阶段,下面将三年来我的思想工作情况自我剖析于后:

一、加强学习,以xx事件为鉴,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一是加强学习。镇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开展后,我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除积极参加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之外,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又抽出一定的时间自学。通过这次警示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地认识到xx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后果是严重的。通过这次警求教育活动,使我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思想受到深刻洗涤,更是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警醒。

二是坚定信念。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示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以案为鉴。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通过xx反面案例警示教育,使自己清醒的认识到,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果为人民谋利益之外的胆子大了,会出大事,轻则政治上的死亡、精神上的死亡,重则生命上的死亡。如果是这样,怎能对得起党组织的精心培养教育,对得起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通过学习对照,既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又从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

二、近三年来我始终廉洁自律,政治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带头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二是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全体党员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政治纪律是根本的纪律。政治纪律遵守不好,其他方面的纪律也遵守不好。讲政治纪律,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党员必须在行动上服从,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决不允许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意见,决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落实上狠下功夫,认真遵照执行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两个《条例》,真正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

四是带头警示行为。党中央向全党敲响了警钟,表明了我们党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坚定决心。我本人通过学习,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宗旨,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出以公心,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五是坚决服从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随着年龄接近退休,我按照领导的安排,适应了要我就努力干好,要我休息就愉快的好好休息。三年前我在综治办任副主任,无所事事,已适应了准备退休的生活习惯,谁知,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党委、政府又要我任办主任,这实出我意料之外。办是个帮人消气、负责吵吵闹闹的接待工作,我从心里不乐意。但我以一个党员、机关公务员要求自己,最后还是接受了党委、政府的安排,从任办主任至今,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46件,其中立案存档182件,并且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二00*年办公室获市先进。

三、今后我在思想、工作上决心做到三坚持。

通过警示教育,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政治生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尽快克服和纠正,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论信念。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篇8

一、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处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公民教育的核心,注重公民对国家、民族认同意识的培养是所有开展公民教育国家的基本共识。“公民教育以培养公民的民族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首要任务,以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毋庸置疑,在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都是永恒的主旋律。在我国现有的德育中,爱国主义的教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站在公民教育角度去审视现有的国家德育課程,我们重点从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给予了补充和深化,让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政治教育的体现,更是走进学生生活中的公民教育。我们抓住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民族传统节日,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寻找切入口,开展丰富多彩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民族精神,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历史认知、工艺文化、传统活动、社会调查”等项目活动,以“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方式,开展搜查资料、动手制作、访问调查、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使学生从小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选择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公民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要在家庭、亲情社区的环境下,以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内容,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体验,将亲情关系下形成的传统美德融入公民关系中,形成与之相协调的现代美德,也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优良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少年儿童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二、培养遵守规则习惯,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确认了建设法治中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拥有法治观念的公民,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合格主体。近年反响较大的文物上刻字、国外旅游不守规则等种种不文明行为,都和公民法律意识不强有着密切关系,自觉遵守规则的公民基本素养亟待提高。 

在小学阶段,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将会为学生成人以后自觉遵守法律奠定坚实的公民素质基础,我们认为公民教育首先应该在班级和校园生活中得到体现。我们将校纪校规、《小学生守则》等制度细化为具体行为要求,从校内向校外各种公民生活情境延伸,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渗透自律、尊重、主动等良好公民个人品格的培育。 

例如,我们每学期至少组织1-2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博物馆、农场、电影院、餐厅、公园、图书馆等日常生活最常见的活动场所。活动前,我们发动学生收集不同场所活动特定的规则要求、礼仪要求,然后开展自主讨论,制定小组活动公约,教师作为见证人指导学生形成落实公约的具体措施、应对不同情境的行为指引。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提醒,在具体情境中实践,将制度条文变为个人行动。活动后,学校积极收集活动场所工作人员、社会群众、家长等的反响,及时向师生反馈,以总结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给每个人带来的和谐愉悦感觉,强化遵守规则从我做起的认识,将外部要求内化为个人内心的需要。 

三、树立社会责任感,开展权利义务教育 

在《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选择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接班人,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有效为培养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天道酬勤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