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课文范文

时间:2023-11-14 13:44:30

为人民服务课文

为人民服务课文篇1

论文关键词:公民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

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效性是检验改革成败的关键,教育改革不能昙花一现,而应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实践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将公民教育纳人学校教育长期计划和中小学的日常教育课程,脚踏实地践行公民教育,是实施我国特色公民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公民教育课程,它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课程的特点,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长期有效的公民教育课程模式。

一、课程产生的背景和基础

“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培育人们有效的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总和。狭义公民教育是指为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有效成员所需知识的公民学科。它是指一门课程,通常开设在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中。”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公民教育课程的构建对公民教育尤其重要。下面我们将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的背景和基础。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条件。公民教育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伴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政治空间。从经济和社会方面来说,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开始改革国家取代社会的全能政府治理模式。政府在原则上放弃了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的权力,而仅仅运用法律来规范市场,运用必要的计划手段和宏观政策对市场进行调控,允许市场主体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进行活动。这样,一个相对自主的、不受公共权力控制干预的社会空间产生了。”公民社会的产生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学校公民教育发展提供了践行的主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有利时机。全国范围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改变了过去只强调知识掌握的学校教育,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将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重视学生自主人格的培养,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变革。具体来说,新课程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要求“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社区服务活动中的公民教育因素分析。首先,从活动的环境求说.弛区是社会的缩影,为公民教育提供了实施的情境。“征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诸因素中,社区披认为培影响个品豫发展最复杂、最难以控制的社会环境。”“儿童生活在何种社区,就意味着将接受何种性质、何种类型的环境影响。”其次,从活动的性质方面来看。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具有主体参与性、实践性、生成性、互动性、综合性等特征,随着学生的参加活动.这些活动持性也会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再次,从活动内容来看,社区服务活动涉及人、自然和社会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涵盖公民教育的全部内容领域。最后.从活动的主体来说,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中具有和成年公民相类似的民主活动形式。

“民主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的方式.人们参与一种共同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方向,这样的人在空间上大量地扩大范围,就等于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

国外相关成功经验——美国服务学习。美国1993年的服务行动(service action)这样定义“服务学习”:“服务学习”指的是一种方法,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获得知识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能力。”服务学习在公民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服务学习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技能;服务学习为学生成为民主社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提供了机会,参加了服务学习的学生,多年以后更多地参加社会服务机构,更多地参与投票等政治活动,认为他们有能力对外界产生影响;服务学习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转型和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为课程的建立提供了背景;社区服务活动的本身具有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相关因素,是课程存在的理论前提;国外的相关学习方法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课程性质与特点

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是指学生作为公民,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区情境,开展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活动,满足社区的实际需要,养成服务精.州时在服务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实现自身的生长,并通过活动理解民主的意义,增长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技能和养成公民品质,成为负责任的新公民。

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课程整合。首先,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整合了“服务学生:学习”和“服务社”。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区,同时在活动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服务活动能满足社区的真实需要。其次,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是一门整合了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关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公民教育的原义是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的和谐教育。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内容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2.强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社区是学校师生在其中生活、学习、活动、交往的区域,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服务社区目的是使学生关注社区中的问题.并学会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往,懂得理解、尊重,形成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增强公民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民主参与技能,养成公民品质。3.强化服务活动在公民资格生成中的作用。形成服务伦理是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服务精神的养成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重视学生民主生活体验。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亲历亲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合作能力,获得民主生活体验。

三、课程内容: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党的十七大在关于“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论述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表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扩大人民民主、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教育应主动承担公民意识教育的责任,探索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型课程形态——社区服务实践活动课程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等内容领域,涵盖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全部领域,利用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实施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包括以下内容:1.主体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发展主体性。2.权利义务意识。课程在实施时重视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改变了学生在以往教学中的从属地位。此外,学生通过参加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了解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了义务意识。3.民主参与意识。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整个活动过程就是学生体验民主生活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学习过程。4.道德意识教育。学生通过参加公民教育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了解社区的概况和社区公民应遵守的日常道德规范,学会关心他人,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良好的道德风气,养成良好公民品质和价值观。5规则意识。公民教育产生的土壤是当代民主社会,而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与法治。法治社会的建立需要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公民。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学会与同学、他人的相处,了解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的规则,并按照组织规则开展活动。此外,通过与社区相关机构(法院、公安等)的接触,了解社会公共机构的办事规则,接受相关法律法规教育。6.生态意识。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将学校教育的视域扩大到自然和社会,扩充了学校教育的内容,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保护作为重点通过社区服务中的环境保护相关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四、课程目标:三个“服务”

“服务”学生学习。本课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服务经验集合,由学校开发,学校和社区一起协调活动,能够服务学生学习和符合社区真正的需求。此外,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将学校课程融人服务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或给学生提供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思考、讨论和写作。另外,在活动中,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丰富的生命体验,发展关心他人的情感。

“服务”社区和社会。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是“服务”和“学习”的结合,除了服务学生的学习,它还能满足社区的真实需要。它有利于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充实进取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体验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充实与愉悦。这对于深化学生的生存体验,舒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具有独特价值。

“服务”公民教育。“个人生活于社区之中,‘社区精神’也必然内在于人心之中。因此,为社区做点什么,使社区更美好,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一个好公民与成为一个好学生,二者不可分割。具有服务精神和公民素养,既是个性发展亦是民主社会的要求。设立‘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乃至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绝非权宜之计,而是现代民主教育的内在要求。”公民教育社区服务活动的公民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显和隐。显首先是指活动的过程中公民知识技能的运用、内化以及适当的公民行为,直至活动后公民知识、技能的增长,公民品质、价值观的养成;其次,学生通过服务社区,在服务中形成服务伦理,根据杜威的相关理论,服务他人、自然和社会是民主社会的主要特征,离开了服务伦理,民主社会将不复存在。隐是指社区环境和社区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关涉对于学生社会性和公民资格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包括以下具体内容:活动准备、活动方案设计、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环节。

(一)活动准备

首先,研究学校的各项资源。在组织开展活动前,学校要了解自己拥有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其次,分析社区的需求。学校附近的社区或学生所居住的社区是开展服务实践活动的场所。再次,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理念与实施过程。因为学生在从事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时,学习的效果更好。活动与真实世界越接近,学生为真实世界所作的准备越充分。同时,让学生了解服务的方法、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活动要求。最后,选定服务主题。根据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社区的需求和学生的意愿和能力,由学生个人或集体来确定活动的主题,使学生选择的主题与学科内容结合,采取合科或单科的方式开展活动。

(二)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方案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服务活动目的和目标。制定服务活动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整个项目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确定目的和目标最好由教师、学生和社区机构三者共同商定。2.确定服务活动项目与所学课程和课程标准的关系。在服务活动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体现课程标准:一种是先确定必须达到的标准,然后根据标准来设定计划;另一种是先设计项目,然后与课程标准对照,选择与项目相符合的标准。3.教师、社区人士与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计划要由社区人员、教师和班级中的学生共同参与,以便社区团体、机构以及学校方面做出安排。

(三)活动实施

行动和反思是服务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其在服务活动中呈现循环往复的关系:反思——行动——反思。行动是指在实践中运用社区服务活动的相关理论研究结果反思应该在活动过程中定期进行,让学生在可以安排的时间里深层次地理解服务的经验。反思的核心问题是服务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式。

(四)活动评价

对公民教育服务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非常重要。服务活动的评价可以采取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侧重过程的评价,也称形成性评价,主要目的是检验服务活动计划实施过程的优缺点以及学习参与者的表现。另一种是结果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以服务活动的成果作为评价对象,来检验服务活动的实施结果是否符合原先的目标,并提出建议,作为制定后续计划的参考。

六、课程意义

为人民服务课文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资源开发;跨度教学

《为人民服务》是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属论说文范畴。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同志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不管从时代背景还是文体类型来看,学生学习理解起来都会有些枯燥乏味,难以在能力、情感、价值观教育上突破传统书本教育的藩篱。因此,契合主题深挖课程资源、重组教学环节、拓展活动外延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学习借鉴“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笔者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综合实践活动,创新开展了《为人民服务》一文的跨度教学。现将教学组织、实施及活动的主要环节呈现如下,略享心得。

一、学前观影,疏通文意

课前一周即安排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前预习和资料搜集,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一是观影。发动学生利用周末自行或分组观看电影《张思德》,了解撰文的时代背景,并结合影片最后同志的讲话,对照课本疏通文意,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基本解决字、词、句、篇难疑生涩问题。二是练笔。要求学生撰写观影心得以保证预习落到实处,在不加重学生周末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提倡写章句启发式、故事牵引式的论说短文,以加深学生对文体的认识理解,揣摩讲话的时代意义。三是归类。以课文中的主人公张思德为引子,发动学生通过网络、电视、书籍、报纸等媒体广泛搜集为人民服务的名言警句、榜样人物和典型例子,让学生主动发现和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

二、汇源成流,升华主旨

本文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安排在“全国学雷锋纪念日”(2014年春季第3周星期三),通过知识普及进行课题导入,由历史追溯穿插到文本教学,既是对预习初学情况的检查,又是对关键重难点的剖析深造。本课时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原声再现、炼字解句。回放电影《张思德》片尾同志讲话一幕,边播边提问检查预习效果,理清背景知识和每段字、词、句的重难点。二是问题引领、晓明大意。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概括段意,通过“他是怎样的人”“他在怎样的队伍中”“队伍怎样团结他这样的人”引导学生思考,组织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三是故事宣讲、淬成精髓。学生集中讲述课前搜集到的雷锋、焦裕禄等时代先锋和“感动中国”“感动巫溪”“最美乡村教师”等年度先进人物故事,传递正能量,共话好声音。

本课时教学完成后,随即安排课外实践,结合县、校组织开展的“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班队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便民服务活动,为第二课时教学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三、实践展示,见证效果

第二课时教学是跳出书本融合社会、联系时代精读文本的关键环节,选择在单元总结即学雷锋活动小结时进行,借助课外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作为纽带,完成“认知―实践―再认知”的跨度教学,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目的。通过组织召开成果会,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集中展示每个小组的便民服务活动成果。一是举办“红领巾风采展”。全班分为8个小组,集中或分别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全程做好图文记录和资料收集,于课前制作好PPT、动态影集或展示图墙,每组限时3分钟,轮流进行总结,相互点评学习。二是演讲再谈“传家宝”。从学生撰写的观影心得中选择2~3篇,由小作者现场上台讲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论说文体的直观感受,又巩固提升了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期间穿插文本知识复习,可起到较好的记忆强化、情感升华、价值认同作用。三是合写公益服务倡议书。集思广益征求意见,分门别类梳理要点,起草拟定《关于在全校小学生中开展“互牵小手,关注公益”活动的倡议书》,分享到班级QQ群,并制成手抄报或宣传画,张贴到班级文化墙供师生行动响应。

四、且行且思,教后心得

为人民服务课文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服务创新;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010-02

一、引论

关于我国民办高校管理和发展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化。认为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应同等对待,且要制定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优化民办高校发展的环境,支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阶段集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内部管理规范。认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外部政策支持外,还在于内部管理的规范。第三阶段集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内部管理创新。认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除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管理规范外,更重要的在于管理创新,以形成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将服务创新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创新研究,探索我国民办高校服务创新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为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二、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概念是在熊比特的创新理论上发展的。利用熊比特对创新判断的两个标准:创新是被应用于实践的新思想、新方法;创新能给它的实施者提供收益。Bilderbeek等学者在1998年提出了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该模型是一个适用于服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一般创新模型。该模型将服务创新的概念具体到四个维度,是服务创新内容的深入和细化,该模型的提出给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维度1:新服务概念。在制造业创新中,产品和过程是有形可见的,但在服务业中,创新大多具有无形性,创新结果并不是一个有形实物产品,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新的概念或方法,因此服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概念化创新”。

维度2:顾客界面。服务创新的第二个维度是顾客界面的设计,包括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以及与顾客间交流、合作的方式。

维度3:服务传递系统。“服务传递系统”维度主要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该维度侧重于服务企业的内部组织安排,即通过合适的组织安排、管理和协调,确保企业员工有效地完成工作,并开发和提供创新服务产品。

维度4:技术选择。由于服务创新可以在没有技术参与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技术并不是服务创新的一个必要维度,它在模型中只是一个可选维度。虽然不是必要维度,但技术仍在很多服务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民办高校服务管理概念创新

服务创新的第一个维度是服务概念的创新。那么,什么是服务概念呢?如果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在校学生应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学校应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什么是高品质的教育服务?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服务产品,它有-个提供和接受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适应性。笔者认为,高品质的教育服务就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供适应的教育计i,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进入民办高校(本科)的学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本科):有一定的基础,有较强的上进心,且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希望在大学阶段学到有用的知识;第二个层次(本科):基础一般,上进心一般,学习积极性不强;第三个层次(专科):基础较差,缺乏上进心,学习积极性较差。这些生源的特殊性在公办二本以上的高等院校是较少遇到的,然而,民办高校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从公办高校引入,而公办高校的生源由于录取分数线的限制,基本上要高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层次,这个高层次的教学模式用于民办高校的教学,自然会给教和学带来一些问题。据调查,在给民办高校本科班上课时,认真学习的学生大概是1/3,较认真学习但还是到课的学生大概占1/3,而经常逃课,即使到课也讲小话或睡觉的学生也占1/3。而在给专科班上课时,听课的可能只有1/4的学生了,绝大多数学生是在辅导员的要求下来到教室的,书包有时都不带,只带一个手机上课玩。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讲到中途往下一看,听课的学生屈指可数,教学的积极严重受挫。有些教师在公办高校任教,到民办高校兼课,感受更深。一名教师讲,他在公办院校很受欢迎的本科课程,到了民办高校反应一般,难以达到共鸣,再给民办高校专科生上课,情况就更差了,讲课时眼睛不敢往下看,若往下看,课都无法讲完,只好自我陶醉,望着窗外或望着天花板讲,一鼓作气、不停顿地把课讲完,讲台上是教师大汗淋漓,声音不断地讲课,台下是讲话的讲话、睡觉的睡觉、玩手机的玩手机,真是教与学的两重天,这名教师讲他一进专科班的教室就心里害怕,不知道这两节课如何完成。

究其原因,应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对象不适所造成的,进入民办高校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这个群体在学习上有他们的特殊性,最主要的特征是基础差,但产生基础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想学好,但能力有限的;有不愿意学的;有受环境影响而没学好的等。其次是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因为基础差,学习不是他们的强项,在学习上较难超越他人和超越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丧失了。对于这样的群体,把公办一本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他们,自然会产生教与学不适应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

要办好民办高校的教育,形成民办高校的教育特色,必须从民办高校教育对象的特点入手,应用服务创新的概念,重新设计民办高校教育模式。根据笔者的深入调查和多年的教学体会,再结合服务创新的概念,提出以下三种教育服务管理概念:

(一)考研型教育计划

对进校的本科学生,按其高考成绩,在班级较多的专业中编一个高考分数较好、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考研究生为主要目标的学习班。这个班的教学模式可按公办高校教学模式实施,并且加考研指导和考研课程的开设。

(二)应用型教育计划

对于没有编入考研教育计划的其他本科学生,全部编入应用型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应以应用型的课程开设为主,全面采用案例或实验教学。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皆要重新设计,不能完全采用公办高校的教学模式。

(三)操作型教育计划

对于专科的学生全部编入操作型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以实际操作为主,设置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课H,以动手为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皆要针对专业特点进行重新设计。

这三个教育计划,是以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为基础而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民办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使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基础上真正地学到东西,也为社会各个层次人才的需要提供培训。

四、民办高校服务管理创新体系

为了支持这三种教育计划的实现,本文提出三个配套的服务管理子系统来给予支持,形成民办高校服务管理创新体系。这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教育服务管理子系统、教师服务管理子系统、就业服务管理子系统。

(一)教育服务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的任务是:提出新的教育概念,设计新教育概念下的教学方案,实现新教学方案的组织计划和新教育计划的技术支持。结合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该系统的四个维度创新如下:

笫一个维度:根据民办高校的持点提出新的教育服务管理的概念。以上提出的三种教育计划就是民办高校教育服务管理概念的创新。

第二个维度:新教育服务管理概念实现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新性设计。

第三个维度:新教育服务管理概念实现的组织保证,即实现新教育服务管理概念的教师队伍和组织安排。

第四个维度:新教育服务管理概念实现的网络技术支持平台建设。

(二)教师服务管理子系统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计划实现的基本保证,以上三种教育计划分别需要三支不同的教师队伍予以支持,需要针对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对应的教师服务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案,为新教育计划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结合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该系统的四个维度创新如下:

笫一个维度:根据新的教育服务管理的概念提出配套的教师服务管理概念。

第二个维度:教师服务管理概念实现的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的创新性设计。

第三个维度:教师服务管理概念实现的传递系统和组织保证即学校与学院两级教师管理组织方案。

第四个维度:教师服务管理概念实现的网络技术支持平台建设。

(三)就业服务管理子系统

三种教育计划培养的学生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为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管理服务和为社会提供适应的人才,民办高校的就业管理需根据三种教育计划,依据培养学生的特点进行优化设计,结合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该系统的四个维度创新如下:

笫一个维度:根据新的教育服务管理的概念提出配套的就业服务管理概念。

第二个维度:新就业服务管理模式的管理结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的创新性设计。

第三个维度:新就业管理模式实施的传递系统和组织保证建设即新就业管理模式织组体系的建设。

第四个维度:新就业服务管理概念的网络技术支持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孔颖.我国民营高校发展中的热点研究问题[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1):18-22.

[2]孙广勇.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变化与政策调整[J].高教探索,2008,(3):84-88.

[3]周彬.民营高校办学策略探析[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34-37.

为人民服务课文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99-01

自2014年教育部提出高校转型方案之后,民办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转型之后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宗旨,学科服务的理念急需要在民办高校转型之后加以推广,将传统的信息咨询服务延伸,服务方式与内容更加的专业化,从而以科学服务理念满足读者的需求,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学科服务意识

民办高校图书馆应该及时转变原有的服务思想,不仅要将传统的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态度继续延续,还要提高服务的水平,也就是学科服务理念,这是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所必备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现有的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显然与转型之后的图书馆用户需求不匹配,因此,学科服务工作要及时跟进。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与国内国办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学科服务工作进行对比,民办高校图书馆对学科服务的认知尚欠,因此,民办高校转型之后为了确保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适应转型之后用户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脚步,要进一步提高学科服务的意识,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时刻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将信息化的优势融入图书馆的服务当中,确保民办高校转型之后能跟上国办高校发展的脚步,真正实现学科服务的工作理念。

二、学科咨询和资源建设服务

民办高校转型之后相应的学科咨询与资源建设服务内容也要不断增加,学科咨询服务科要相应地增加资源荐购、资源推广与提供资源建设建议。根据情报信息收集反馈的资料与科研团队协调购买的外文图书、期刊与市场报告等,及时协助课题研究的读者进行期刊论文、图书的传递,进行学科知识库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利用,为重点课题研究的读者提供论文引用情况证明以及报奖证明资料,并协助课题研究团队申报重要项目的资料准备。同时,科技信息跟踪服务,要定时提供科技论文等。

三、学科培训服务

相应增加入馆教育、专题讲座、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即特色培训活动。民办高校转型之后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关键是吸引、培养一批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馆员,协助图书馆实现学科服务工作。增加的培训服务项目中,要注意灵活多变,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切记盲目、目的不清晰。开展培训活动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面向不同院校的读者进行定期的信息技能培训;第二,面对课题研究人员进行针对性讲座;第三,面对课题研究老师开展针对性问答培训;第四,开展嵌入式教学,将信息检索课嵌入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内容之中;最后,根据用户需求高的部分,聘请校外专业人员进行个性化培训。

四、创新学科服务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科信息,学科馆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从学科信息门户、学术论坛、微博等信息交流系统中获取专业的学术信息,同时将检索到的学科信息进行系统分类,建立专业资源学术信息导航网站,为学科资源进行提供全方位的资源,让不同院系的用户通过相应的导航网站更加便利地检索到所需资源,及时掌握国内外学科最前沿的动态。此外,还可以将整合之后的学术信息及时传送给读者,引导读者运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获取信息。运用学科知识平台实现学科服务所具备的技术性、一站式服务的优势,必然会成为信息化时代学科服务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会为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带起到推动作用。

五、加强用户联系,深化学科服务内容

服务与用户的统一性是学科服务的特点。因此,要提供更加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图书馆除了为本科生与研究生提供文献检索服务以外,还要加强与学院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系,大力发展更具专业性的信息教育,将信息教育融入到不同院系师生的教学当中,提高师生自身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第二,作为图书馆宣传与推广人员,要主动地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反馈读者的需求,将不同院系的个性化需求及时汇总,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文献信息服务;第三,深入课题研究团队之中,参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应的个,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完成课题研究。

六、总结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在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大多是借鉴公办高校的经验,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但同时还应该适应自身的发展,具有自己的服务特色。学科服务对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交流、学科读者获取信息资源、提高科研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学科服务水平,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为实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理念,为民办高校图书馆增加亮点。

参考文献:

[1]庄乃宁.民办院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如何为学科发展服务[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4(4).

[2]韩丽风,徐璐.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服务中的关键问题探索[J].图书馆杂志,2010(12).

为人民服务课文篇5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大数据;德育实践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28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 德艺双馨 ”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育人模式。确立“ 品格+知识+技能+才艺 ”的人才培养具体目标,以懂得做人、操守廉律、技能精卓、一专多艺作为学生的培养尺度,从校园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实际出发,从实践育人工作机制、课程内容、职业实践、信息管理、工作队伍、行为养成与考核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开展育人工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开展“为人民服务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言行、作风,切实引导我院学生将为人民服务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11全方面贯彻为人民服务思想

从人才培养方案到教案、课堂、学生活动等多方面开展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共增设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育内容。编制好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包括PPT课件、案例库、视频库等。在思政课程教学中,从听、说、看、读、写、察六条路径开展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学。打造学生系列品牌活动,使为人民服务思想进学生活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采取社团化运作模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为人民服务精神内涵在广大学生参加各项实践活动中,“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实现以活动教育人、以活动鼓舞人、以活动引导人,打造校园公益服务品牌项目。

12召开专题研讨会,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

召开师生为人民服务精神专题研讨会,弘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开展“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征文比赛活动。组织申报为人民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围绕“高职学生如何将所学专业技能知识与为人民服务实践活动相结合”展开研究。

2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德育“显性+隐形”课程体系

21建立“岗证课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

建立思政课、就业指导课、“力道”课、德育课、学生工作实践学分、劳动实践课程学分于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体系。对于未达到学分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纳入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其中劳动实践学分中的学生参与宿舍区域的劳动实践纳入社区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内容,由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考核实践效果,按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奖惩处理,不需要重复登记和审核学时、学分。

22建立融“指导、实践、养成”一体的德育隐形课程

德育隐形课程包括养成体系课程与实践体系课程两个方面,其中养成体系课程为诚信银行管理、学业预警管理、学生创新项目等。实践体系则包括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大学生新闻中心、大学生督导中心、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大学生形象指导中心等。通过融合指导、实践、养成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帮助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行为养成与考核管理体系

31构建一个可视、可控、可持续改进的开放系统

全程记录学生在校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学校员工、学生家长、用工单位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育人资源;多点采集学生信息,形成信息终端(辅导员),全员参与,工作责任主体明确的格局。收集来自专业教师、辅导员、学工处、保卫处、后勤集团、宿管中心、学生社团、实践企业等多个评价主体的信息,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发现学生的问题,能更有针对性地、更细致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32利用“诚信银行”积分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行为养成与考核

(1)学生行为养成管理平台。将“CRP管理系统”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从学生一入校就为每个学生建立各项教育管理规范,并将学生在校的所有表现、取得成绩详细地记录在信息平台,给予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全方位的关照,促进学生形成受用一生的良好素质,为学生提供可以终身受益的财富。

(2)学生“诚信银行”积分平台。利用“诚信银行”积分,将内化的德育教育用量化的德育实践活动来表现,“诚信银行”具体设置项目分为加分项目与减分项目,比如学生不文明行为、迟到旷课等为减分项目,学生在校参加各项活动及获奖等为加分项,要求每名学生每年诚信银行积分不低于600分,三年不低于1800分才能毕业,实现德育的知行合一,培育德技双馨的现代职业人。

33利用“CRP大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与管理

通过CRP建立并利用的“大数据”,在学校时空范围内覆盖全体学生和贯穿学生三年,通过组合、比照能表达学生状态特征的数据,为学生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1)利用“大数据”解析学生个性。“CRP”系统中的学生个人信息及学生电子信息档案,解析学生个性,如在学生电子信息档案中有学生生活月志,诚信积分情况,生涯规划管理,参加校内外实践情况,获取资格证书情况,学习、生活建议,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学生消费信息、就业去向等栏目,老师通过查看学生电子信息档案能够解析学生个性,为更充分地了解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打下基础。

(2)通过“大数据”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通过系统中的学生工作实时数据平台中的数据,管理者们能够看到学院学生情况监控内容:①学业情况管理:如成绩有不合格学生比例、工作实践学分未达标准学生比例、顶岗实习评价不合格学生比例、参加创新项目学生比例、毕业设计优秀与不合格学生比例。②行为养成管理:旷课、请假、早退、迟到、晚归学生比例、受表彰、受处分学生比例等。③成长成才服务:勤工助学、参加社团比例等。④工作记录:预注册与未注册人数、贷款逾期与即将到期人数等。⑤突发事件:辅导员、宿管员、特勤员报送突发事件数等。通过以上数据,管理者能够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通过学生工作分析报告,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具体方案,比如管理者在系统中针对“寝室熄灯情况”设置“学生月志问卷调查分析”,通过你晚上通常什么时候睡觉,熬夜的主要原因等问题设置,便于了解学生晚归晚睡及早上迟到等情况原因,为实施关灯断电断网等措施提供数据基础。

4依托“大数据”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人文关怀

在“CRP”学生信息系统中包括:我的资料、我的学习、我的诚信银行、满意不满意、合理化建议、学生事务申请、督导日志、博客、我要入党、学生荣誉维护、毕业纪念册等栏目,由学生自己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填写,辅导员通过查看学生电子信息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比如学生在“我要入党”栏目上传了个人的入党情况,辅导员能够及时地了解该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及下一步计划,便于管理者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人文关怀。

5以校园生活为主线,构建职业实践活动体系

51基于校园生活实景设计实践情境,建设好大学生工作实践型社团

职业实践型社团是大学生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织的具有很强职业导向性的学生社团,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稳定学生专业思想、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学院基于校园生活实景,设计生活(道德)实践情境,暑期社会实践社团、兼职社团、大学生艺术团、勤工助学社团等。要求每个学生从进校起,至少参加一个大学生工作实践社团,在三年的学习期限内,必须完成不低于7个工作实践学分。

52将大学生劳动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实行劳动实践课程

采用校内劳动实践课程学分制,学生参与校内劳动实践的学时、学分均应按要求上传到学生实践管理系统,由辅导员进行审查。对于未按时、按量参加校内劳动实践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纳入实践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学生参与宿舍区域的劳动实践纳入社区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内容,由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考核实践效果,按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奖惩处理,不需要重复登记和审核学时、学分。对于未达到学分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纳入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

6依托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文化校园

将企业文化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实训等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与职业人文素质。通过校企合作等渠道,开展丰富的职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激发学生职业兴趣,引导学生精研专业技能,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能够积极主动地就业、创业。挖掘本土地名和人文故事,举办“家乡美”征文比赛和主题演讲,引导学生感受身边文化;主动引导融入校园文化特色活动;将本土文化教育资源引入课程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升校园文化的区域适应能力。搭建先进装备制造行业、新能源行业文化教育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尽早了解行业,自然融入现代行业文化的环境氛围中去,完成从“学校学生”到“行业员工”角色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为人民服务课文篇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 德艺双馨 ”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建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育人模式。确立“ 品格+知识+技能+才艺 ”的人才培养具体目标,以懂得做人、操守廉律、技能精卓、一专多艺作为学生的培养尺度,从校园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实际出发,从实践育人工作机制、课程内容、职业实践、信息管理、工作队伍、行为养成与考核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开展育人工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开展“为人民服务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言行、作风,切实引导我院学生将为人民服务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11全方面贯彻为人民服务思想

从人才培养方案到教案、课堂、学生活动等多方面开展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共增设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育内容。编制好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包括PPT课件、案例库、视频库等。在思政课程教学中,从听、说、看、读、写、察六条路径开展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学。打造学生系列品牌活动,使为人民服务思想进学生活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采取社团化运作模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为人民服务精神内涵在广大学生参加各项实践活动中,“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实现以活动教育人、以活动鼓舞人、以活动引导人,打造校园公益服务品牌项目。

12召开专题研讨会,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

召开师生为人民服务精神专题研讨会,弘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开展“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征文比赛活动。组织申报为人民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围绕“高职学生如何将所学专业技能知识与为人民服务实践活动相结合”展开研究。

2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德育“显性+隐形”课程体系

21建立“岗证课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

建立思政课、就业指导课、“力道”课、德育课、学生工作实践学分、劳动实践课程学分于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体系。对于未达到学分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纳入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其中劳动实践学分中的学生参与宿舍区域的劳动实践纳入社区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内容,由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考核实践效果,按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奖惩处理,不需要重复登记和审核学时、学分。

22建立融“指导、实践、养成”一体的德育隐形课程

德育隐形课程包括养成体系课程与实践体系课程两个方面,其中养成体系课程为诚信银行管理、学业预警管理、学生创新项目等。实践体系则包括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大学生新闻中心、大学生督导中心、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大学生形象指导中心等。通过融合指导、实践、养成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帮助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行为养成与考核管理体系

31构建一个可视、可控、可持续改进的开放系统

全程记录学生在校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学校员工、学生家长、用工单位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育人资源;多点采集学生信息,形成信息终端(辅导员),全员参与,工作责任主体明确的格局。收集来自专业教师、辅导员、学工处、保卫处、后勤集团、宿管中心、学生社团、实践企业等多个评价主体的信息,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发现学生的问题,能更有针对性地、更细致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32利用“诚信银行”积分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行为养成与考核

(1)学生行为养成管理平台。将“CRP管理系统”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从学生一入校就为每个学生建立各项教育管理规范,并将学生在校的所有表现、取得成绩详细地记录在信息平台,给予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全方位的关照,促进学生形成受用一生的良好素质,为学生提供可以终身受益的财富。

(2)学生“诚信银行”积分平台。利用“诚信银行”积分,将内化的德育教育用量化的德育实践活动来表现,“诚信银行”具体设置项目分为加分项目与减分项目,比如学生不文明行为、迟到旷课等为减分项目,学生在校参加各项活动及获奖等为加分项,要求每名学生每年诚信银行积分不低于600分,三年不低于1800分才能毕业,实现德育的知行合一,培育德技双馨的现代职业人。

33利用“CRP大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与管理

通过CRP建立并利用的“大数据”,在学校时空范围内覆盖全体学生和贯穿学生三年,通过组合、比照能表达学生状态特征的数据,为学生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1)利用“大数据”解析学生个性。“CRP”系统中的学生个人信息及学生电子信息档案,解析学生个性,如在学生电子信息档案中有学生生活月志,诚信积分情况,生涯规划管理,参加校内外实践情况,获取资格证书情况,学习、生活建议,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学生消费信息、就业去向等栏目,老师通过查看学生电子信息档案能够解析学生个性,为更充分地了解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打下基础。

(2)通过“大数据”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通过系统中的学生工作实时数据平台中的数据,管理者们能够看到学院学生情况监控内容:①学业情况管理:如成绩有不合格学生比例、工作实践学分未达标准学生比例、顶岗实习评价不合格学生比例、参加创新项目学生比例、毕业设计优秀与不合格学生比例。②行为养成管理:旷课、请假、早退、迟到、晚归学生比例、受表彰、受处分学生比例等。③成长成才服务:勤工助学、参加社团比例等。④工作记录:预注册与未注册人数、贷款逾期与即将到期人数等。⑤突发事件:辅导员、宿管员、特勤员报送突发事件数等。通过以上数据,管理者能够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通过学生工作分析报告,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具体方案,比如管理者在系统中针对“寝室熄灯情况”设置“学生月志问卷调查分析”,通过你晚上通常什么时候睡觉,熬夜的主要原因等问题设置,便于了解学生晚归晚睡及早上迟到等情况原因,为实施关灯断电断网等措施提供数据基础。

4依托“大数据”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人文关怀

在“CRP”学生信息系统中包括:我的资料、我的学习、我的诚信银行、满意不满意、合理化建议、学生事务申请、督导日志、博客、我要入党、学生荣誉维护、毕业纪念册等栏目,由学生自己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填写,辅导员通过查看学生电子信息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比如学生在“我要入党”栏目上传了个人的入党情况,辅导员能够及时地了解该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及下一步计划,便于管理者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人文关怀。

5以校园生活为主线,构建职业实践活动体系

51基于校园生活实景设计实践情境,建设好大学生工作实践型社团

职业实践型社团是大学生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织的具有很强职业导向性的学生社团,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稳定学生专业思想、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学院基于校园生活实景,设计生活(道德)实践情境,暑期社会实践社团、兼职社团、大学生艺术团、勤工助学社团等。要求每个学生从进校起,至少参加一个大学生工作实践社团,在三年的学习期限内,必须完成不低于7个工作实践学分。

52将大学生劳动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实行劳动实践课程

采用校内劳动实践课程学分制,学生参与校内劳动实践的学时、学分均应按要求上传到学生实践管理系统,由辅导员进行审查。对于未按时、按量参加校内劳动实践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纳入实践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学生参与宿舍区域的劳动实践纳入社区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内容,由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考核实践效果,按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奖惩处理,不需要重复登记和审核学时、学分。对于未达到学分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纳入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

6依托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文化校园

为人民服务课文篇7

一、殖民政府时期:推动学生课外活动与社会服务

1966年4月,香港发生反对天星小轮加价而引发的骚动事件,滋事者多数是青年学生,这充分反映了青年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青年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重视。1967年9月初,教育司署便通告所有官立小学,每日应举行一节“德育训练”,其目的在教导青年学生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方面保持良好的态度,并帮助学生提高对个别问题的思辨能力。至此,香港开展公民教育的序幕正式揭开。

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才开始提倡课外活动,尤其自1966、1967年骚乱后,港英政府积极介入,鼓励学校开办活动,甚至政府直接举办课外活动,以疏导青少年的情绪,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政府视课外活动为训练年轻市民的一种手段,致力推进种种青年活动。除文娱康体活动外,政府又和其它社团引导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参加社会服务行列。各大、中学生的社会服务组织纷纷建立起来,策划青年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工作。进入上个世纪70年代,青年服务从康乐活动和领袖训练开始,逐渐发展为预防社会不良现象、发展青年的个性、领导能力、公民责任感、善用余暇以及督促他们积极参与志愿小区服务计划。

课外活动的广泛开展,社会服务组织纷纷建立,对培养年轻人的社会实践精神有积极意义,其中既孕育了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又为后来公民教育的开展积累了大量实际运作经验,奠定了青年社团组织上的基础。

二、过渡时期:

《中英联合声明》发表,

催生一系列公民教育文件

尽管香港政府的上述举措为参与式公民教育的开展打下一定基础,但港英政府总体上还是忽视主动参与的公民精神,重视培养的是遵纪守法精神。香港回归祖国前,港英殖民政府推行“疏离祖国的子民教育”,令香港人对国情十分陌生,在公民教育方面存在很多缺失。例如,在20世纪50至80年代期间的香港中学课程中,中学历史只教到1945年;公民教育课程中,只重视个人的私德、个人与群体及社会的关系,回避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公民权责方面,偏重灌输奉公守法、礼貌待人的意识,回避监督政府等相关政治参与的公民意识。这种教育培育了子民式政治文化,“人们只知道政治体制的存在及遵从政府的行政产出,对人民本善的权利和义务不甚了解,即一个被动、服从、合模的子民身份”。回归祖国后,香港人从港英殖民政府统治下的“子民”,变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公民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从过渡时期开始,香港政府就开始筹划公民教育的问题。

1984年中英发表了《联合声明》,明确了香港的未来发展前景,宣告了香港回归过渡期的到来。同年,香港政府发表了《代议制在香港的进一步发展》白皮书,赋予教育署通过学校课程来推行公民教育。

1985年初,香港教育署根据上述原则,与课程发展委员会共同研究,确定利用正规课程内所有的学习机会,以跨学科的方法,作为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基础;同时,利用隐蔽课程对培养学生态度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发展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课程发展委员会于1985年8月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把公民教育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份文件涉及到幼稚园、小学以及中学,勾画出各阶段要传授的知识、技能等,对教育者如何进行公民教育提出了建议。但《指引》过于强调社会稳定,回避回归问题,对民主教育的态度比较暧昧,被很多学者批评为“保守”“非政治化”及“非国家民族化”。政府又于1986年成立公民教育委员会,推广公民教育,提高学生与市民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1996年,香港政府颁发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修正过往的偏执,尝试从国家本位和世界格局入手,重新定义香港公民,指出现今的公民发展、民主参与和其他政治价值,包括国家民族和统一、国际化等是互相依存的关系,需要适当平衡。《指引》明确提出了公民参与的思想:对于公民的学习者来说,掌握公民的价值观和发展相关的公民态度同等重要;它同时认为学生“需要有一个义务去培养关心民众、关心社会的态度,因为这是一个人成长为具有参与意识的公民所需的一个重要素质。要成为一个有参与意识的公民,学生还要持有积极的态度,能移情共感、尊重和欣赏不同的观点”。这份文件首次提出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公民意识,奏响了香港政府推进参与式公民教育的号角,为香港回归祖国后的公民教育铺平了道路。

三、回归祖国后:

“参与式公民”理念

融入课程改革之中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之前被回避的国民身份、民族认同感等方面的内容重新受到重视,香港特区政府进行了很多改革以推动公民教育。进入21世纪之后,香港教育进行许多重大变革,香港学校的公民教育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关注,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

1998年,香港学者黎国雄就发出这样的呼吁:“未来的公民教育模式应循参与实践性教育为主导,让年轻人实质体会公民所应具备的情操……充分让年轻人有足够机会就直接影响他们的事情上有参与决策的机会。”赖柏生、胡少伟在综述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后指出:社会需要积极开展并实践主动公民(active citizenship)的参与式民主,否则不能满足地方社会朝向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和竞争。这两位学者认识到了“参与”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没有清晰说明参与式公民的内涵。李荣安教授则比较清晰地说明了参与式公民的含义,在他看来,所谓“公民参与”,是指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来认识、参与、投入公民事务,最终目的使学生在日后成为知行合一的积极公民(active citizens)、有效公民(effective citizens)及极尽所能的公民(maximal citizens)。由此可见,“积极”“高效能”“极尽所能”,是公民在参与中形成的基本素质特征。

2000年,香港政府颁布《香港教育制度改革》报告书。这一文件进一步深化参与式公民教育,指出在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下,每一独立的政治社会在朝向开放的知识型社会的发展时,民主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报告书鼓励学校开设独立的公民科及在非正规课程中进行公民教育,鼓励学校成立有选举参与的学生会,培育学生的民主公民能力;引导学生热爱他们学习及成长的学校社区,从而扩大到关心整个香港社会。

2001年,香港政府颁布《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建议学校改变过往“知识学习”的路向,进行“生活事件”和“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提倡“专题研习” (类似于内地的研究性学习)与“阅读中学习”两者并重。在政府的倡导与支援下,学校生活实践的学习,如学生会的选举参与、服务学习、专题研习等,逐渐成为参与式公民学习的重要媒介。

2002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是近年来香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公民教育是这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把“德育及公民教育方面的生活经验”当成五种重要的学习经历之一。由此可见,香港政府把公民教育定位为一种参与性的、实践性的动态过程,而非知识性、说教式的接受式学习。《指引》强调“采用生活事件的方式整合不同范畴的价值教育,从而加强德育及公民教育,促进学生全人发展”。在主题方面,该《指引》克服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中存在的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它提出了五种首要的价值观与态度,即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和承担精神。

《指引》十分重视服务学习,明确提出服务学习是所有学生及教师都要参与的活动,重点强调以下四个方面:①社区服务或服务他人,是培养多个首要价值观的起步点。② 每年学校都应为每个学生提供服务他人的机会,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承担精神;或鼓励学生找出他们乐于服务的社群或社团。③ 在校内及社会上有极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服务去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④ 通过服务他人,学生可理解别人的需要,体验对别人的同感同情,并帮助他人改善生活质素;培养责任感和承担精神,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坚毅和豁达的品行。

在完成任务时,学生会产生满足感,并因此孕育信心,承担更多的服务和面对更大的挑战。《指引》提出的五种价值观强调公民的义务与责任,要培养这五种价值观,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相关的班会与学生会的运作、社会考察、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真正了解学校、社区乃至国家的实际情况,深入理解个体与他人、国家以及社会的关系。只有通过这些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才能最终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认同这五种核心价值观。

总之,从过渡时期开始,香港的公民教育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公民教育的态度由疏离转向重视,但回避积极参与的公民精神;香港回归之后,政府倡导培育积极参与的公民精神,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参与式公民教育,“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关心社会”的公民精神成为公民教育政策的灵魂。与内地学校有所不同的是,香港的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选择方面拥有很大的自,很多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各种各样的校本课程,开展各种参与式活动来推进公民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来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香港的公民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色,在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为人民服务课文篇8

志愿服务;当代中小学生;价值养成

姜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部分。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也明确指出:“志愿服务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志愿服务对当代学生的价值养成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志愿服务对当代中小学生

价值养成的意义

志愿服务是我国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当代中小学价值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对当代中小学生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

当代中小学生普遍早熟,无论90后还是00后,总体来看,早熟现象凸显。尽管生理、心理上都相对早熟,但他们思想不成熟,缺乏对生活、世界和自我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在a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在信息化全球化社会中,传统的价值观在逐渐被消解,“去中心化”“去权威性”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表征,学生不再迷信权威,对一切价值都表示怀疑,提出挑战。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又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志愿服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它既是志愿精神的高度概括,也充分凝练了中华民族传统、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文明的价值追求。引导当代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逐渐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

有学者研究表明:西方文化更强调中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中国学生从小独立性差,缺乏团队合作的感受。这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原因。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组织性,并以团队形式开展工作。而且,它是基于自愿和兴趣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因此,志愿者大都能从工作中体会劳动的乐趣,感受团队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中小学生虽然不能如成人一样开展一些高强度的志愿服务,但志愿服务强调的团队精神却是一致的。在这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围绕共同愿景和目标,一起开展志愿活动,这就从形式上改变了注重个体中心的发展方式,而且实质上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也融入了志愿者的血液,并渗透在他们的志愿服务中。

(三)有助于实践能力的提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视,当代中小学生,普遍多才多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一项特长,比如音乐、体育、绘画、棋类等,少数优秀学生甚至达到了专业水准。但是另一方面,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较低的问题,尤其劳动实践中所需的吃苦耐劳品质极其匮乏,严重影响了他们道德意志品质的养成。志愿服务无论是何种形式开展,都是以实践为指向的,活动过程中,凸显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际的素养等等,都能最大程度上锻炼参与者的实践能力,能够激发他们去面对不同的场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有助于人生理想的树立

当代中小学生重视自我价值实现,承担社会责任意识也在增强。随着年龄增长,理性批判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积极关心国家和社会事务,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这种重视自我价值实现,愿意贡献自己力量往往流于表面形式。究其原因,在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中,当代中小学生也被功利的因子所侵蚀,有些孩子过早丧失了童真,缺乏人生的理想和志愿,更缺乏坚持理想的意志和品质。在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早早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志愿服务,它本质上是提倡奉献和利他的,不求回报的,是真正从内心深处去帮助他人,为社会发展做出力量。这样一种奉献、利他的价值观,就是一种脱离了功利取向的理想追求。

二、志愿服务对当代中小学生

价值养成的内容

价值养成,根本目的在于丰盈人性、健全人格、寻找人生意义,增进幸福生活。而志愿服务,其实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幸福人生做准备。笔者以为,志愿服务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思想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基本道德学习,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勤劳、朴素、敬畏等,应是中小学德育学习的基础和重点。志愿服务中包含了许多道德教育的价值元素,虽然“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组织”等外来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志愿精神早就扎根于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墨子的“兼爱”“爱己”思想,与现代志愿精神的互助友爱、共同进步的宗旨也是一致的。可以说,从文化源头上,我国早就具有浓厚的爱人济世色彩。作为近现代社会的新生产物,西方引入的志愿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起着提升作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4年12月提出中国志愿者精神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其实就是一种价值理念。开展志愿服务,其实就是践行这些价值。

(二)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主要是指现代社会里培养人们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育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近年来,许多学校提出要培养“世界公民”或“现代公民”,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意愿和能力。志愿服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发端于慈善,缘起于西方,从一开始它就是服务社会和国家的,而且是自愿的、义务的、不求回报的利他行为。据悉,美国志愿者人数占总人数的56%,人均每周做义工的时间达到了4个小时。即便是中小学生,哪怕8、9岁低年级的孩子,一般也要求承担一些简易的志愿服务。而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其他发达国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国家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并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和生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志愿服务从本质上是服务于现代社会。志愿者,实质就是履行现代公民的责任,而参与志愿服务,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在接受公民教育。通过志愿服务的开展,让中小学生感到作为一个现代公民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同时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他们的领导才能、团队精神、国际视野等素养,从而达到提升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目的。

(三)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主要是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教育的学习,培养个体对自我、世界、社会及理想的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处在“三观”和理想教育的形成、发展关键时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志愿服务,在活动中,强调个体的体验和实践。这种体验式的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德育学习和价值养成的过程,尤其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比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直观,也更容易让学生得到启发和感悟。可以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拓宽了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加强和社会、社区的联系,课堂范围扩展了,内容更加具体而真实。在这样的情境下,志愿服务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中小学生“三观”和理想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志愿服务如何促使当代

中小学生的价值养成

如前所述,志愿服务在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对价值养成有重要的作用,有传统课堂、常规教学所难以企及的优势。那么,在具体的志愿活动中,如何彰显和实现价值养成的目标呢?笔者以为,可从志愿服务的设计、内容、方法和评价上创新。

(一)设计上,融入实践育人德育为首的理念

志愿服务能否达到价值养成的目标,取决于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适切性。这既要考虑到活动参与的对象、时间、地点、方式和成效,同时还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最为关键的是,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要自觉融入实践育人和德育为首的价值理念。比如中小学生参与本校的音乐会或校庆活动志愿服务,就应该体现出热情、温馨、阳光、开放的品质;如走进社区宣传主题活动或是为贫困家庭送温暖,就应该表现真诚、大方、善良、乐观的品质;如参与国际志愿活动,除了活动本身的要求外,还应该具有高度的政治品质,代表我国中小学生形象,维护国家的声誉等等。此外,基于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活动组织者应该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合适的引导。

(二)内容上,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部分

现实中思想品德课程对当代中小学生价值养成影响式微,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课程脱离了实际,与其他课程未能很好的融合。志愿服务优势在于它的实践性、利他性、组织性、社会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弥补课程、教材、内容先天的缺陷,给中小学生德育教学带来真实的情境性体验。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把志愿服务作为思想品德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如课程涉及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境的保护,可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绿化、社区环保的宣传等志愿活动;又如开展公民道德方面的教育,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主题的博物馆或纪念馆的志愿讲解活动等。同时,有条件的学校,结合第二课堂,也可把志愿服务开发为校本课程,作为常态化的德育课程。

(三)方法上,注重体验并发挥学生主动性

长期以来,中小学思想道德课程或班会主题活动,大多数流于空洞说教和讲授灌输,忽视实践体验和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从而难以真正的发挥课程的应有作用。志愿服务活动讲究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具体方法上,有讲解、传授、表演、书画、劳动等。针对中小学生,志愿活动的方法选择上,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使用一些综合性方法;而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要在其身体和知识储备允许的前提下开展活动,脱离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志愿活动的德育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去农村体验,帮助农民秋收等高强度体力活动,则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的显然不合适。但是如果小学和幼儿园联谊活动,可以让小学生参与帮助指导幼儿园小朋友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等。志愿服务中,方法的运用可以单一运用,也可灵活多元,但共同点是都渗透了实践育人的理念,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评价上,正面肯定为主凸显过程性评价

志愿服务的开展,作为一项有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基于学生自愿选择,那么这种自愿就蕴含了中小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情感因素。兴趣是价值养成的基础,而正确价值观又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因此,在志愿服务中,对学生主要以正面肯定为主,发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德育的发展影响深远,甚至可以促进学生智育、体育、美育等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应凸显过程性评价,不断给参与的学生以反馈和指导。此外,志愿服务活动还需有一些制度性的奖励措施,比如荣誉奖章、实践学分等,通过建立常态化和制度化的志愿服务机制,最终形成主动参与的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小学生的价值养成。

上一篇:本命年的回想范文 下一篇:同意应聘证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