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17 22:02:05

新高考改革方案

新高考改革方案篇1

(一)科学性原则,方案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以先进的教育理论,考试理论为基础,确保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

(二)基础性原则,方案要根据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接受高等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确保方案实施后被选拔出的学生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共同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三)公平性原则。方案实施有利于维护教育的公平性。

(四)选择性原则。方案要反映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要,满足个体发展不同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科类高校选才的需要,设置可供选择的考试和录取办法。

(五)导向性原则。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六)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使考试组织、中学备考组织,高校录取等方面的操作简便,直观,易为考生、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理解并接受。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精神,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认真总结我省“3十X”高考科目改革的基础上,积极稳步推进普通高考改革,实现“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目的。

三、考试方案

(一)科目设置

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十X。“3”为必考科目,指语文、数学和外语(含听力,下同),其中数学分为数学(文科)和数学(理科)。“文科基础”指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所需具备的基础,为指定选考科目。包括思想政冶、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理科基础”指报考理科类专业考生所需具备的基础,为指定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

(二)科目组合

考试科目组合按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分为文科类(含外语类,下同)专业、理科类专业、体育类专业,艺术类(含音乐和美术,下同)专业科目组合。文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文科基础;专业选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每—招生专业至少指定一门专业选考科目;每位考生至少选择一门专业选考科目。理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理科基础;专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每一招生专业至少指定—门专业选考科目;每位考生至少选择一门专业选考科目。体育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1、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文科基础;2、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理科基础;考生可在1或2中选择一组。专业:选考科目为体育术科。艺术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1、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文科基础;2、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理科基础;考生可在l或2中选择一组。专业选考科目为音乐术科或美术术科。外语类专业及对外语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需加考口语。

在每年普通高考报名前,由高等学校根据上述4种专业分类公布每个专业招生;考试的指定选考科目,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选择一门专业选考科目(X科),组成考试科目组(如需要可选择多个专业选考科目,组成不同的考试科目组)。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报考专业意向选择考试科目组。

(三)考试内容

语文、数学(文科/理科)、外语的考试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内容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普通高中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7号)中指定的选修内容。

文科基础的考试内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1-1模块;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化学1、化学2和选修课程的化学与生活棋块。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内容占分值70%、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占分值的30%。全部采用选择题。

理科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2-1模块或选修3-1模块;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化学1、化学2和选修课程的化学与生活模块或化学与技术模块。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占分值70%,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内容占分值的30%。全部采用选择题。

专业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科的考试内容包括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7号中指定的选修课程(部分)内容。

外语口语、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考试内容另定。

(四)命题原则

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五)各科考试时间和分值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数学(文科/理科)、外语(含听力)、文科基础、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卷面分值各150分;外语口语、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考试时间和计分另定。

(六)考试日期

2—3月: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

4月:外语口语

6月7日:上午语文,下午外语

6月8日:上午数学(文科/理科),下午文科基础/理科基础

6月9日:上午物理、历史、生物,下午化学、思想政治、地理

*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考试;大纲制订各考试学科考试说明。

四、录取办法

(一)高校招生计划确定

普通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把招生计划分理科类、文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含音乐、美术)划定。理科类专业包括理工、农林,医科等专业,文科类专业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类、法学、教育学等专业。文理兼招的专业需分列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的招生计划数。

(二)高校召生专业选考科目确定

普通高校根据专业培养需要,确定各专业考试科目组。理科类专业可在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门专业选考科目,组成不同考试科目组。文科类专业可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中任选—门专业选考科目组成不同考试科目组。各专业考试科目的组合可为一组或多组,当考试科目组合为多组时,各考试科目组之间为并列关系。体育类专业的专业选考科目为体育术科;艺术类专业的专业选考科目为音乐术科或美术术科。

普通高校应依照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如工学,理学类专业原则上指定物理、化学为专业选考科目(各学科门类专业选考科目参照见附件)。需要加考外语口语的专业由普通高校根据专业培养需要自主确定。

(四)录取分数线

1、分数形式

文科类、理科类专业按5科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为依据进行录取,各科成绩用卷面原始分呈现,总分用各科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1门X科组成,外语口语成绩不计入总分。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按4科文化课的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和术科成绩为依据进行录取。各科文化课成绩和术科成绩分别用原始分呈现,文化课总分用4科文化课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文化课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3+理科基础组成。

2、分数线确定

省招生委员会依据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分别以5科总分,按一定比例划定文科类、理科类专业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4科总分(不分文理科)和术科分数,按一定比例划定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外语口语成绩作为外语类及对外语有特殊要求专业的录取参考,普通高校根据专业培养需要自主确定录取标准。

3、投挡和录取

(1)省招生委员舍办公室分别根据文科类、理科类招生计划,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结合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考生选考科目情况,以一定比例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2)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分别根据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招生计划,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结合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考生选考科目情况。以一定比例按文化分总分或术科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3)普通高校根据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投出的档案,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照学校已公布的录取原则和要求,结合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

(4)综合素质评价由省教育厅公布统一的评价要求,由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写实性文字表述方式,分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生高中期间各科目学分获得情况,技术领域、艺术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或表现情况、获奖情况等等;取代现行考生电子档案的毕业考试成绩、毕业鉴定,录取时供高等学校参考,作为高校录取或退档依据之一。省招生委员会根据上述原则和教育部的具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录取办法。

五、保障措施

*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高考改革方案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我省作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现实情况提出的。着重从现阶段我省社会发展现实,高考制度改革规律,以及高中课程改革提出的跟以往不同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普通高中按新课程方案完成规定的教学安排,通过正常学习的高中学生巳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高中毕业水平为前提既考虑到高考对基础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也考虑到教育改革实验是—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学校、学生和教师对课程改革需要逐步适应,逐步转变。作为与课程改革配套的高考改革方案应在充分反映高中新课程要求的同时,与现行的高考方案有一定的延续性,并且可随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逐步调整完善。高考是联系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桥梁,高考改革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高考改革方案不是—蹴而就的,应该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程紧密联系,同步实行。在推进高考改革中各级教育部门应该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处理好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一)充分认识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都应是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素质教育反映的是以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素质教育同样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高中新课程方案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求。高考科目改革从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确定需考查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和有个性地发展;商考内容改革体现加强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产生正确导向。在促进实施素质教育方面,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一致。

(二)建立科学的普通高中评价制度,不以高考结果作为评价中学教学质量、校长业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普通高中教育有着自身的培养目标和规律,各中学应当把握好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规律,考试科学与人才选拔规律。中学必须严格按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根据省教育厅教学管理规定开好选修课,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省教育厅将建立起以普通高中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为依据的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制度,落实教学管理功能;建立以普通高中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的教育督导制度,并真正发挥督导结果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的评价功能,对地方政府的教育发展引导功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科学的多元评价指标衡量普通高中的办学质量,校长的业绩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引导普通高中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育督导和教学评估实际工作中,不得以高考结果作为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校长业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三)逐步建立综合素质评价诚信等级认定机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度,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之一,将有助于促进对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确保高等学校招生的公平、公正,综合素质评价需建立在高诚信度的基础上,省教育厅将在试点的基础上,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可信可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学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标准把握上,需坚持公平、客观的原则,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出发,在统一的要求下,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公平、公正。省教育厅将在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对中学综合素质评价诚信等级认定机制,并将其纳入对中学教育督导评估的范畴,促使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度不断提高。

新高考改革方案篇2

【关键词】《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 社会公平 学业减负 “高门槛”标准

2014年,迎来了中国教育改革上的一次重大调整浪潮,《2014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出台和试点实施冲击了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原有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的丰富多样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尝试以关键突破口――高考制度和录取制度为着力点,逐步深化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思想和方针,综合各方面因素尝试制定并监督落实符合当代青少年全面发展、学业轻松化开展、社会公平良好实现、社会整体素质上升等目标的各项调整任务,包括“文理不分科”、“英语考试社会化”等。虽然《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确实起到推动社会教育和社会自身的发展,但当中可能出现的新型的甚至影响学生良好学习生活的“高标准”门槛也不容忽视。接下来,本文将试对其中部分“高标准”门槛进行讲解和分析,试图为新方案的更好实施提供建议。

一、门槛一:英语考试社会化,一年两次,从会考走向等级考

英语分数的下降无疑会赢得绝大多数的掌声。综观中国学生的求学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学生对英语学习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量与其他科目综合起来的花费基本能够相抗衡,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对将来的求职,英语考核一直处在一个不会被忽视的位置,这在社会中已是一种理所当然。反观《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对英语考试的多项调整,包括下降英语考核的分数要求、英语逐步退出高考并向社会化等级考试过渡、一考变多考等等,尝试为寒窗苦读十二年的中国学生减轻升学压力和阻止英语难关的妨碍,但当我们比照现实环境就容易发现这种设想很有可能事与愿违,首先,“即使英语学科退出全国高中统一的考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考录取不看英语成绩,不代表学生可以松懈英语的学习”1;次者,“因为考不好的学生肯定想下次考好些;考的还不错的学生也会想下次争取考得更好些,而且社会化的外语考试也要以分数计入高考总分,这更是每次必考了。于是‘一考变多考’成了‘大多都多考’,‘多考’让多数学生‘增负’了”2;最后,当下的英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有不完善的地方,而这些不完善的地方也正正会影响到新方案的良好实施。所以,《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很有可能在落实的过程中无形地给学生造成了又一层负担和升学困境,也很有可能因为思想人会错误造成的英语成绩不达标而错失升学良机,成为了考生报考的新英语门槛,因此这些误区应尝试在试点中通过一系列措施去找到克服的良方。

二、门槛二:文理不分科,撤重点留本科,高考、录取竞争大

文理是否分科一直是社会教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分科考试”和“3+X”无疑就是对这一话题两大方向的不同尝试。截至《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出台和试行,中国各地仍是以“分科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而《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却是对“3+X”的写照,尝试坚定以往的摇摆不定和打破一贯的“各管各”。此外,“消除一本线、单划本科线”的决定也十分让部分考生和家长感到惊喜,因为这则决定让更多考生在填报上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让考生不被“重本”这一门槛所拦截。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些东西,第一,文理不分科虽然让学生的学习更为全面合理,却同样让学生加重了学业负担,学业要求从“术业有专攻”变成了“样样精通”;第二,当文科生和理科生一起钻研所有科目时,理科生难免在一定程度上会比文科生有优势,而这种难以改变的认知能力造成了双方间难以缩减的差距;第三,消除一本线并不意味着各高校不能自主划定或者调整录取范围和要求,所以当靠近本科线的学生为谋取更好出路而不顾分数高低妄下填报不相称的升学志愿时,难免出现此类优等生失去继续发展的机会;第四,文理不分科、撤重本留本科共同造成的结果显然就是考场的竞争压力较原来的有所增长,报读人数可能会出现专业结构不平衡、录取学位无法满足等情况。因此,上述的条件门槛抬高了学生顺利报读和升学的难度,抬高了学生的学业压力,所以也应在上述方案的实行中积极寻求制衡的方法。

三、门槛三:综合科目可考六挑三,形式任选等级考、会考

根据《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初语数英三科外,考生需在剩余科目中挑选三科作为综合科目考核内容(总分为180分),形式可选取等级考(按满分60分制)和会考(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但无论选取那种形式,最终成绩都会被换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作为考核成绩。虽这项改革内容很好地满足了“偏科”学生的实际情况,但“由于等级可以考查多次,且为学业水平考试,考‘等级’学科,你考难了是‘增负’,你考易了我‘好对付’。同等级的考生自然不少,要区分高下进行有效选拔,就又要看语文、数学、外语的分数了。‘语数外之分贵如油’,‘得语数外者得天下’。假如语文、数学满分各180分,外语满分150分,三科都满分共510分,从510分(实际情况多集中在300到400分之间)中要区分出众多考生也绝非易事!可以肯定地说,学生对语文数学的重视程度会大大提高,不排除有这样的高三复习课表,每周10节语文课和10节数学课,其余课时‘拼外语’、‘拼等级’(还未考等级的学科),甚而出现一些学校高二学生考试三科全得A了,高三只开语数外体的现象”3。由此可见,综合科目的等级考试仍存有缺漏之处,很有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业规划甚至在实施时背离了原定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学生们又再次落入了考试的牢笼里。所以,综合科目的教学和考核很容易在缺少把关的情况下出现目的型教学设计和目的型学习规划,让原本的“全面发展”演变成“部分全面,部分涉猎”,即使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克服“偏科”的压力,却为据此培养出来的人才设下了分类门槛,设下了更高发展的本不应存在的能力门槛,而这也需通过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解决。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需不断调整,进而上层建筑也需相应更新,《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正是在中国改革新时期下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是党和国家密切关注青少年成才、关怀青少年成长的体现。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2014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的提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特点,但其在无形中有可能形成的“高门槛”标准确实会妨碍学生们的更好发展和人才选拔的更好开展,需不断加以思考、审视和修缮,以制定出在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条件下较为完全地适合中国社会发展、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教育政策和方针,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与前进。

【参考文献】

[1]况汉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浅析[J].校园英语(下旬).2014(6):64

[2]任勇.高考改革的辩证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4):2

[3]李小宁.英语“一年多考”――高考改革的“第一刀”[J].教学与管理.2014:76-78

[4]熊丙奇.录取制度才是高考改革的“硬骨头”[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1):27

[5]陈美华,陈祥雨.从英语高考改革看当前我国语言政策规划[J].贵州社会科学.2014(6):120-124

况汉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浅析[J].校园英语(下旬).2014(6):64

任勇.高考改革的辩证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4):1

新高考改革方案篇3

高考网权威发布2019年甘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启动,更多2019年甘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启动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日前,《甘肃省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教育部备案。该方案指出,综合考虑省情、教情,甘肃将于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记者从甘肃省教育厅了解到,此次高考综合改革的具体方案将于2019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进入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制度学习评价阶段,2022年的高三毕业生将采用改革后的考试招生制度考试、录取。

据悉,甘肃省将与广西、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6省区共同于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甘肃将加大改革的投入保障力度,加强普通高中设施设备、师资配备和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加快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作好充分准备。

新高考改革方案篇4

今日报道了中山市正酝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计划将现执行的“5+1”方案调整为“3+3+N”方案。报道发出后,引起了市民广泛关注。此前,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一直未就改革具体时间作出回应。近日,该局在答市民问中正式明确,因为省高考改革方案尚未出台,中山市将不会在2015年全面实施中考改革新方案。据了解,11月以来,在中山市教体局“局长信箱”内,关于“3+3+N”中考新政的建议和意见已有近十条。其中,反对改革的家长李先生说:“对于在读初三学生来讲,本学期已经过了一半时间,突然启动2015年改革,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学校来讲都过于仓促。”家长贺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我们家的孩子目前就读中山一中初三年级,突然启动改革的传闻,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心理压力,何况教育改革一般有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本学期已经过了一半时间,建议给孩子们一个适应期,暂缓改革!”在部分家长反对的同时,有学生则为新政“叫好”。在“局长信箱”中,一位自称为梁同学的学生表示,希望2015年起实施“3+3+N”新方案,原因是“想有一个和别人平等竞争的机会,希望考试能够做到文理平等”。而一名署名“镇区家长代表”的网友说,新方案充分考虑了文理科平衡,给了学生充分选择的自由,而非简单突出理科的重要性;新的中考方案已全面包括旧的中考方案,不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因此要求尽快实施新方案。对于家长和学生们的询问,日前,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进行了正面回应。该局回复说:“我市中考改革新方案目前仍处于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阶段,对于广大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我们会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后进一步完善。由于广东省高考改革方案尚未出台,因此,中山市将不会在2015年全面实施中考改革新方案。”

新高考改革方案篇5

2月2日,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年度工作要点,提出要研究高考改革重大问题,制定改革方案,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新京报》2月3日)

此次,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到了“”,这表明,今年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已没有悬念。即将推出的高考改革方案,要想不负公众的期待,做到实至名归,应当有具体、明确的路线图,具有可操作性。2010年7月的《纲要》,其实已指明高考改革的方向,这就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本来,按照这一方案,制订具体方案并不难,只需按照这一方向细化、完善即可。

不难看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下放,直接影响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进。在这种情况下,高考改革方案不能只有原则,必须有具体的步骤,尤其是关于教育部门放权的步骤。

以自主招生改革来说,目前的自主招生其实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当前80所高校的自主招生,是与统一高考和集中录取相嫁接的。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就应该打破集中录取,具体的方式有二,一是基于社会化联考基础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集中录取;二是基于统一高考的高校自主招生,将高考作为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学生自主提出申请,每个学生可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将改变目前高考的功能和地位(前者社会化联考与高考竞争,后者将高考的功能从选拔转为评价),也将促使教育部门转变职能(不再掌握计划审批权和投档权)。

另外,高考改革绝不是单一改革,还需要其他教育改革同步推进。对于自主招生改革,公众普遍担心存在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按照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这种担忧是很正常的。为此,必须在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时,在高校实行以教育、学术为本的管理,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制订招生标准并监督实施。如此,才能从制度上保障自主招生透明、公开、公正。

新高考改革方案篇6

早在去年9月,我国教育部就发布了中考改革方案,明确2017年初一新生将进行中考改革试点,哪些地方试点自行确定。其中还写明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在今年8月底报教育部备案,这个备案究竟是试点地区备案,还是全国各省都要备案呢?

由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般由地市组织实施,要求地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具体的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统一要求;选择有条件的地市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制定中考改革实施意见,2017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

成都市教育局在开年后的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明确表示2017年将“制定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指标到校生实施办法等”,似乎是有点中考改革试点的意思。

成都市将加快中考制度改革,研究制定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配套文件,制度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指标到校生实施办法等,逐步建立基于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机制。

也就是说今年成都除了确定实施高考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以外,还可能进行中考改革试点。成都将试点的高考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或许会试点的中考改革。

高考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今年四川省确定在成都市、宜宾市和眉山市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重在考察学生五个方面的行为表现,以此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尤其是学生在有关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变化是学生只负责自身行为表现的客观写实记录,学校只负责对学生记录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招生院校结合本校和相关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进行综合评议,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因此,不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每个单项具体赋分。

成都中考改革

为适应高考改革,中考改革同样是推行与高考改革相似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中考录取科目变化:4+?模式

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纳入录取计分科目,此外,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学生可选择除语数外体育之外的“录取计分科目”,但必须文理兼顾。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的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增加学生负担。

成都中考:

目前成都中考满分为700分,具体构成如下表:

体育:满分50分

前5个科目是中考两天考试的科目,其他科目不参加中考,分学期考试,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会考,成绩按20分计入中考成绩。

中考改革之后,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之外,学生可自选几个科目作为计入中考成绩,也就是说不像现在一样所有科目都计入中考成绩,相应的计入中考成绩的几个科目分值肯定也不会是现在的20分。

今年年初,四川省教育厅提出了2017年入学的初中新生中考时体育占分8%以上,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成都中考改革后满分多少,但至少其中8%的分值将给体育这一科。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推广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成都中考:

成都市初中目前必开的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音乐、美术、计算机、体育和心理健康等。中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和体育,中考改革后,意味着这些科目都将被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简单来说,成都中考改革之后,其实和现在的中考有相似之处,所有科目都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在学业水平考试之中选择“4+N”个科目作为中考的成绩。

给予高中自主招生名额,招收特长学生

此外,要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方面内容全面对接新高考

新高考改革方案篇7

就现有的考核形式,考试、考查、实验课程分别开创新型评价体系。这里主要是指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使应用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作用上。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为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指引方向。

1.考试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

针对大学数学课程中,如高等数学课程理论性强等特点,考试课仍应采取闭卷考试的考试形式,但可以在闭卷考试的考试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方案一:采取“一页开卷”的考试方法。所谓“一页开卷”,即允许学生在考试时自主携带一张A4纸,这张纸的正反面可事先抄写与考试课程有关的内容,以备在考试答卷时参考使用。这一页纸上记录多少内容、记录什么内容不加限制,但只能手写不能复印。“一页开卷”使学生能系统地复习整理所学内容,并且避免了对一些复杂公式的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这一页纸连同考卷一同上交。

方案二:试卷中加入未授知识。教师普遍认为一门课程的计划学时少,总有一些较为重要的后续内容讲不到。而后续内容又往往是以前面内容为基础的,这样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考试时不但考老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考一部分学生自学的内容,以此考查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

方案三:一题多解时,批卷注意做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答案。考试内容里要有体现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题目,此类题一般一题多解。当学生答此题时,用最快捷解法答题的学生得高分,尽管由于时间不够没能算出最后的答案,但凭着解题思路独特有创造也拿到高分。反之,虽然答案是对的,却因为解题思路不够清晰、解题方法过于繁琐而得低分。

这三个方案针对不同的考试课程的课程内容特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一起并用。

2.考查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

大学数学课程中还设有一些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考查课。针对这些课程的特点,考查课可以直接利用考试课的改革方案。但针对考查课的课程性质,减少学生复习负担。对考试课改革中方案二调整为只考核学生的自学章节。这些章节中有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考查内容也是很全面的。考查课相对考试课考试方法更开放,以下再给出一些考查课的考试方法改革方案。

方案一:以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的形式来考核学生。这里一定强调要试后进行答辩,防止学生在网上下载一个论文,根本不理解里面的内容。

方案二:分小组研究项目。比如数学建模选修课,分小组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工合作的社会实践能力。

方案三:不同人不同试题,抽签答题,采取面试方法。每人设定一题,学生抽签答题,可以不立刻交卷,但交卷后都要就题目中的相关知识点,面试让学生回答,如果回答好,成绩高。如果回答不上,则让学生回去看书,学会后再来找老师,老师再就本题扩展问一些问题,如此反复,直到学生当场能回答上为止。

各方案针对不同的考试课程的课程内容特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一起并用。

3.实验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

我校的大学数学实验课共8节,每节2学时,共计16学时。其中前6节课为Matlab基础命令的介绍,最后2节课为Matlab的综合实验。下面具体给出针对我校大学生实验课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方案。

方案一:采取讲、练、考相结合。这一方案主要是针对前6节基本命令的介绍。课堂上老师讲,学生练,当堂交报告。同时每堂课让学生自愿在练习题里以抽签方式抽一题,在教师的计算机上独立完成,当堂小考。

方案二:综合题目丰富,不同班不同题,采取开卷考试。采取开卷考试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多选一些好的考题。由于学校实验室设备紧张,当上一个班级学生上完课后没关电脑,下一个班来上课,会在电脑里看到已经做完的题目答案。另外,各个不同班级的学生有的互相认识,他们做完的实验答案直接就给了其他班级,这样照成考题外泄。

改革内容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贴近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而研究结果将为学校继续教育和教师个人成长提供一个理论平台。

参考文献

[1]黄淑芸,罗汀,蔡青.基于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高校考试改革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6)

[2]王志跃,杨海明.高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6)

[3]李同升.基于能力和素质的考试改革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5(06)

新高考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艺术院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策略

一、观念层面,重视更新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的前提基础之一就是要扫清观念层面的障碍,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阻碍,鉴于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更新教职工的教学管理理念,通过观念层面的达成一致来确保改革方案实施中阻力的减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涉及到每一名师生,艺术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所有正式以及非正式的宣传渠道,如校园广播、校园报栏、学生团体、校园网络等媒介,实施了立体式的全方位的舆论宣传,努力在全校营造出“人人了解改革、人人重视挨个、全员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改革方案的认识,增强全体师生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思想认识,振奋精神,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和切实地行动。在不断的宣传造势面前,改革方案定能赢得了全体师生的高度认可,从而为其实施的有效开展奠定观念层面的基础。

二、组织层面,精心开展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管理,通过组织层面的精心安排可以为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组织层面的保证。艺术院校为了确保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来负责改革方案的实施,这一机构直接由学校的决策者领导,通过授予该机构一定的职责与权力来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组织机构本身在改革方案的实施中承担的是督导的角色,因此,组织机构建立以后,就要进行任务的分解,将改革方案的实施任务进行有效的化解,通过任务化解来做到各司其职,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开展。该组织结构应采用矩阵式的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增强组织机构的弹性,面对方案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机构能够快速反应,从而确保组织效能的提升。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在该机构组织人员的配置层面,应充分地考虑到搭配问题,学校应将各个部门的精兵强将调集到该机构,建立了一只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团队,这支团队在能力结构、职能结构等方面互补,从而确保改革方案实施小组的有效运转。

三、制度层面,积极完善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规范,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可以确保方案实施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完善的制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度应具有动态性,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可预测的问题,仅仅依靠一套既定的制度来有效的应对所有情况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制度应具有动态性,能够根据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灵活而即使的调整,确保制度能够解决方案实施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二是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建立在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基础之上,制度围绕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来开展,制度应进一步的细化,确保其能够被有效的加以实施;三是制度应具有公开性,制度应传达给每一个师生,让每一个师生都能清楚的知道制度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在具体行动中自觉加以践行。制度的完善仅仅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制度制定以后的执行,有制度而不执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要远远大于没有制度所造成的后果。为了确保制度能够得到强有力的执行,艺术院校可以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通过这样一个追究机制的建立,彻底解决有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严格的问题。与追究机制建立相对应,艺术学校还应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对于那些能够按时完成工作目标的人员应予以奖励,通过正强化以及负强化措施的综合采取,有效的保证了相关制度不打折扣的履行。

四、人才层面,加强培养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撑,毕竟各项工作的推动都需要人才来负责实施。对于艺术院校而言,很多时候改革方案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就因为人才的匮乏导致方案的实施效果受到了负面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讲,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来为改革方案的实施解决人才瓶颈的制约。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一方面是培训,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知识更新加速的背景下,学校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在培训内容的确定方面,艺术学校应紧紧围绕改革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来确定,通过强有力的培训,将确保改革方案能够顺利的实施;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充分运用激励来加强人才的培养,如果说外部的强化培训是从外部着力来加强人才的培养的话,那么激励机制的充分运用则是试图通过激发教职工内在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建设,将极大教职工队伍成才的渴望。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措施的采取将能够为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确保方案实施的顺畅性。

五、考核层面,及时跟进

为了确保教学管理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及时的进行考核也是非常重要,通过考核可以发现改革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考核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考核指标的确定,考核指标是进行考核的关键依据,无论是定量考核,还是定性考核都少不了考核指标,脱离考核指标来谈考核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考核指标有效性的关键应做到全面性、可衡量性、具体性等特点,因此,艺术院校要根据教学管理改革方案的内容以及学校的实际来进行指标的制定,确保指标的信度以及效度;二是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如果考核结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那么考核也就沦为了为了考核为考核,根本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中,学校应更具考核结果来调整以及改变实施方案,从而保证改革方案与学校实际之间的匹配性。

六、文化层面,注重构建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实施效果的提升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积累沉淀的影响全体师生的理念、精神、学风、校风等内容总和。校园文化与上述考核、制度等内容相比就是其非强制性,校园文化依靠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影响全体师生的行为。鉴于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艺术院校应从物质以及制度两个层面进行校园文化的构建,争取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是一项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要想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学校的管理者统筹安排改革方案实施中所遇到的各个问题,通过在观念、组织、制度、人才、文化等方面的齐头并进,确保改革方案的落实。(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静.高职艺术院校文化教学改革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2期.

[2] 孙卫卫.艺术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6期.

上一篇:网络舆情专报范文 下一篇:总经理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