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范文

时间:2023-10-06 04:36:38

端午节粽子

端午节粽子篇1

端午节包粽子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邮:325204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场桥中心小学  五(1)班  黄宣诚

端午节粽子篇2

孙培珑

星期四是端午节,我妈妈早早的起来了。她把红枣和大米泡在了水里,然后又拿来了竹叶。这时我醒了,我看见妈妈在包粽子,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和您一起包粽子吗?”妈妈说:“可以,不过你得把手洗干净。”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去洗手了。洗完手,我就开始学包粽子。我学着妈妈把竹叶卷成了一个圆锥形,先把一颗红枣放进去,然后再放点米,我让妈妈帮我包好,我再用五丝线把粽子捆好,这样连续做了很多,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箅子上蒸,过了一段时间,香喷喷、热腾腾的粽子熟了。

我们开始吃粽子了,咬一口,可好吃了!

指导教师

端午节粽子篇3

内容简介:端午节临近,粽子火速走俏。可是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呢?这关系到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端午节又名“粽子节”,这就是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一个原因;至于其他原因,我们从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讲起。

粽子,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更是深受大众喜欢的一样食物。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的口味和风格也千差万别。北方的粽子多是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南方粽子则个头较大,正面方形(金字塔),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但是不管如何,说明天南海北都是有吃粽子的习俗的。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之一

相传,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纪念了屈原而流传下来的。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为免让鱼虾损伤屈原躯体,老百姓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之二

苏州、嘉兴等吴地人民则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在苏州,流传着划龙舟、包粽子这些习俗源于纪念“象天法地”筑苏州城的伍子胥。春秋末年伍子胥被杀、投尸胥江后。民间有传吴地百姓为保护伍子胥的尸体不被鱼虾啃食而将粽子掷于江中。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之三

另外,端午节还有曹娥救父之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之四

除此之外,也有人主张五月五端午节与介子推有关。还有的说是为了祭祀先祖。类似传说五花八门。端午节的起源可能是为了祭祀水神或龙神而举行的祀神仪式,后来各地又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对端午节起源作了自己的解释,其中纪念屈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有很多,大家尽可选择自己认为更合理的。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虽没有定论,端午节吃粽子却成了流传至今的习俗。直到现在,每年端午节,老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粽子篇4

一般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来源:文章屋网 )

端午节粽子篇5

端午节吃粽子

二六班张晨奥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起来,我看见桌子上放着好多的粽子。

我连忙拿起一个,看了看,发现这些粽子是三角形的,跟平时吃的竹筒粽子不一样。剥开竹叶,吃了一口,真香。我想: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跑进房间问妈妈:“妈妈,过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由来与屈原有关。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投江后,人们怕他被鱼吃掉,就往江里丢粽子、饭团、鸡蛋等食物。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船、吃粽子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真高兴。

端午节粽子篇6

2, 端午节莫变耍耍节

3, 端午节莫变粽子节

4,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5, 端午节 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6, 端午龙舟赛节日更精彩

7, 民族节日 普天同庆

8,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9, 端午龙舟赛 节日更精彩容

10, 莫忘读天问和离骚

11,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快乐

12, 民族节日普天同庆

13,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14, 莫要忘忧民和忧国

15,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xx隆重举行!

16, 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 端午快乐

17, 提高端午的文化值

18, 耍该耍放假要值得

19,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端午节粽子篇7

崔伟轩

今天,端午节到了,我和妈妈去华联超市买了四包粽子,我妈妈还买了五谷香莲。

回到家,妈妈就开始煮粽子,只用了十分钟,香甜可口的粽子就出锅了,我咬了一口,只见里面有甜甜的糯米、有胖胖的花生、还有鲜嫩的玉米粒呢!那味道香香的、甜甜的,可好吃了!

我喜欢这样的粽子。

指导教师

端午节粽子篇8

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节不同。今年端午节应有所不同,国家将其列入法定假日,这使得大部分国人都能在假期中享受端午节的快乐和风光。

可如今端午节似乎被异化为粽子节,或者屈原节。端午节人们过多的想到粽子,于是总要在粽子上大做文章,商家就会推出高价粽子,还要将粽子包装地精致异常,从而吸引吃食者的注意力。当然一些地方更借助于屈原,还要进行了各种祭祀活动。

(转载)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在魏晋时代粽子很盛行。到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如今,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象征和代表。

在端午节,我们更忘记不了一个人,那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此人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杀这一事件,魏晋时期,周处撰《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忘记,国家将端午节列入法定节日,就是保护我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发扬光大我国传统文化,让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万古长青,似水长流。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鼓,满街路。”可见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祭祀屈原,还有门前插柳放艾叶,手上脖子上戴上香囊,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当然地方不一,文化形式不一。我小时候的农村端午节除每个人手上脚上戴上红手绊,吃上五颜六色的面饼外,总要在晚上和小伙伴拿上火把抡耍一番,还要点起高高的高山式的火堆,大人小孩子围坐在周围互话农桑,拉着家常。孩子们只顾玩高兴。当然还要五月五走亲戚,定了亲的姑娘会收到婆家一份精致的礼物,婆家的好朋友借机会到亲家看看媳妇什么样。

上一篇:整式练习题范文 下一篇:打井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