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1 04:09:18

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学;对策

三尺讲台是教师的一方阵地,同时也是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样让学生有兴趣、有热情地融入课堂学习,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是对老师综合能力的一个检验。语文老师的综合能力不仅表现在知识潜能上,还表现在教学风格、教学技巧,以及对学生心理的关注上。通过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我在和学生的磨合中逐渐找到了一些规律。

一、切中情感交融点,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心灵

中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也是最容易被触碰的。老师每讲一篇课文,首先应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之处,然后着眼相通之处来设计教案。在讲《采薇》一文时,我认为课文内容与学生心灵有相通之处,“想家”是课文与学生的情感交融点。《采薇》一文写的是一位久戍之卒思乡回家的故事,我的学生一般几个月回家一次,都有浓厚的思乡念亲情结。我根据这一情感交融点设计了教案,特别巧设了一段导语,而且声情并茂地给大家朗读了这段导语:“家,是每个人感到最温暖的地方,是难舍的亲情,是一份眷恋,是我们走到天涯海角都在牵挂的地方。看一下每到过年春运时的茫茫人流,‘回家’是每个中国人心底一遍遍的呼喊。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个三千年前的久戍之卒,顶风冒雪,历尽千辛万苦,忍受饥渴劳累回家的故事。”随着我对文章题目的板书,这段导语犹如一块磁石,触动了学生心扉,迅速将学生引向授课主题,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同学们忘掉了诗经原本生涩的字句,怀着浓厚的兴趣,迅速地走进了这个故事。课堂上同学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听我讲述这个故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堂课,我感悟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老师来激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固然“乐之者”受制于多种因素,但老师的启发诱导不可或缺。

二、实行师生互动机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好的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既需要老师把课讲好,也需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就是说,语文课堂只有让学生手脑动起来,学生才会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我在讲授每一篇课文时,都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或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踊跃参与讨论,或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角色动作。如,我在讲萧乾的《吆喝》一文时就让学生对一些吆喝声进行了模仿,我还特别结合当地实际让学生模仿商贩叫卖的吆喝声。有的学生模仿相声演员郭德刚吆喝“汇源冰糖葫芦汁”;看的模仿《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吆喝“戗剪子哦,磨菜刀”。我在讲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让学生谈“端午节”的来历,谈自己在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由此,学生对学习课文《吆喝》《端午的鸭蛋》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我结合这篇课文,让学生编写“我心目中的诸葛亮”手抄报,并在班级交流。学生积极地查找、收集有关诸葛亮的资料,使那些在课堂没有进行的内容在课下得到了补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精当的作业,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老师启发学生心智的第一现场的话,那么课后作业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扩展和延伸,这就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后作业的设计既要着眼于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应考虑到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基于此,我布置的课后作业既有对课堂所学知识巩固的内容,也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的内容。我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对课后作业作了这样的设置:一是要求学生查找阅读莫泊桑的作品,对莫泊桑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二是要求学生做一篇命题小练笔: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我的学生按以上要求认真地完成了作业,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再如,我在讲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散文游记的写法进行归纳,并试写一篇游记。同学们各展其能,对游记的写法作出了归纳整理,多数同学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游记文章。

热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强大的动力。我爱上了语文教学,我的学生爱上了学习语文课。师生之间的共同志趣,是我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做好语文教学工作的不竭动力。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2篇

一、 细心的观察

一个经验丰富又富有爱心的教师,他(她)每到教室总是会扫视学生,把爱的目光洒向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细心观察哪个学生的脸上写满快乐,哪个学生似乎心情不佳,哪个学生的身体似乎微恙,哪个学生似乎冷漠呆滞,他(她)会静静地观察,细细地琢磨,而不是忙着准备自己的教案,因为他(她)的心里装有学生,而不只是知识。

浙江省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示范课《背影》,上课伊始,赵老师细心地观察到最后有一个同学是一个人坐的,她上课第一句话就说:“老师发现你很孤独,但没关系,只要你一举手,我就会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你的身边。”接下来整堂课中,这个坐在最后的学生特别积极,赵老师也没有忘记她的诺言,只要这个学生一举手,她就马上来到他身边,亲切地把话筒递给他,可想而知,这个学生对这堂语文课一定是永生难忘的。赵老师美丽的背影也一定会定格在他的脑海里。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有句名言:“课本知识如果不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那么,课本知识传授得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细心观察,这是给知识加温的开始,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 有效的激励

有效的激励是沟通师生情感和智慧的纽带,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能够推进学生思维的深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激励学生,喜欢给学生奖励一些东西:一朵小红花,一颗小星星,一个小笑脸,这无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与课文内容毫无关系的实物奖励,有时反而冲淡了教师苦心经营的教学情境。

特级教师马老师在上《老王》一课时,提了一个问题:“老王说‘我不是要钱’,那他要的到底是什么?”一个男同学回答说:“他要的是作者杨绛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来看。”马老师热情洋溢地说:“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同学深邃的思想。”课的最后,马老师又拿出了杨绛的新作《我们仨》,并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马老师说:“我把这本书送给老王的知音,就是那个有着深邃思想的男同学。”可以想象,全班同学是用何等羡慕的目光,看着这位得到最高奖励的男同学的,而这本书又将会对这个男同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一课时,她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既简单又不简单的问题:“琦君家园何在?”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说:“温州。”“杭州。”“台湾。”赵老师又笑眯眯地问:“还有别的答案吗?”“在琦君的心中。”一个女同学说。赵老师大声地说:“你真是独具慧眼,老师奖励你在黑板上写“家园”两个字,写得越大越好!”这个女同学就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走到讲台前,自豪地写了大大的“家园”两个字。当后来同样是这个女同学说出家园和春酒的联系时,赵老师说:“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吃惊,我决定再给你一个奖励。大家猜猜奖什么?”这时候全班同学大声说“写‘春酒’两个字。”这时候这个女同学上台的脚甭提抬得有多高了,写起“春酒”来也特别潇洒有劲。让学生两次上黑板书写了这堂课的内容精髓,这样的奖励对于这位同学来说,是何等的荣光!

三、 精妙的点评

课堂上,精妙的点评,往往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现实和最重要的力量,成为拉近师生距离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语言要准确、中肯、实事求是,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既有激励,又饱含期待,既有对学生回答的肯定,又能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更有对学生灵魂的感染。同时,点评的手段讲求贴切,要紧扣课堂主线,吻合教学情境。

《端午的鸭蛋》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生活中大家见到的鸭蛋在形状上有什么区别?很多学生回答,有的鸭蛋椭圆,有的不太像椭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鸭蛋有的胖,有的瘦。这一学生的语言表达很形象,很有感染力,说得真好。教师没有用“很好”来打发这位学生,而是抓住了这个“胖”字点评:“胖”通常用来形容人,特别是用于孩子时,有可爱之感,可见这枚鸭蛋在这位同学手上是活生生的,赋予了它生命。这一点评,不仅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在教其他同学如何赏析、运用。

四、 耐心的等待

在课堂上,耐心的等待是一种教育的胸怀。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怕的就是冷场,所以每当教室里静悄悄的时候,总是会不断地响起教师重复问题的声音,或者不断追问的声音,生怕课堂会沉闷下去,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就会不断地问“还有吗?”“还有别的想法吗?”问题提出后,不论学生回答快慢与否,教师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而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其思路。

《春酒》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语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从而来理解文中作者小时候的形象,有的学生读出了用蜜蜂来比喻是形似,有的学生说是跟蜜蜂一样飞来飞去很勤劳,应该说学生的回答都不太准确。这时候这位教师并没有着急,也没有对上述学生的回答马上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再作思考。在耐心的等待中,她从一个同学的眼里读出了否定,她马上请这位同学发言,并巧妙地引导:“没关系,不要对琦君这么客气”。学生在她的鼓励下,大胆地说出是“贪吃”。教师随即表扬:“你看,真实的就是好的。”这一表扬既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也巧妙地指出了前几位同学理解的不足,而如果教师过早地评价学生,或者急着公布答案,显然不会取得如此的效果。耐心的等待,成就了学生的自我实现。

当然,有时候“等待”的结果,可能会失去一个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这“等待”,这堂课可能会上得更完整。但哪种结果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更大呢?我想,我们追求的,始终应该是学生的成功,而非教师的精彩。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只有我们眼中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沉默而慌了手脚,不会情不自禁地让自己的声音固执地在教室里响起,不会为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牺牲学生思考的时间。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些静静的等待,还学生一片“静”的时空;让我们的课堂张弛有致,动则激情四射,静则神思飞扬,在动静相生中,尽显无限魅力。

五、 创新的设计

许多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细节,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缺少应有的关注。其实,如果对于“惯常”细节能深入反思,换一个角度审视,就能在“惯常”中生出一些变化,改“平常”为“创新”,变“乏味”为“趣味”。这样,一定会消除许多遗憾,带走几丝平淡,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

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教师充分利用课前的五分钟,出示双黄鸭蛋的图片,请班里一位喜欢画画的同学,到黑板上画双黄蛋,画完之后,师生一起结合课文中评判鸭蛋的标准:“蠢”或“秀气”,对所画鸭蛋评论一番,学生们一个个都“掉进”鸭蛋里了。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活动设计,仅仅是课前与学生交流、调动学生情绪而已,随着教学的行进,原来这一双黄蛋还是教师板书所在,双黄分别是“情”与“趣”,一枚小小的鸭蛋中蕴含了汪曾祺先生的“情”“趣”所在。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环节,却是教师的独具匠心,可谓“化大形于无痕”,让课堂情趣无限。

六、 机智的调控

尽管我们提倡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但不能不提的是: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是珍视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往往会闪现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细节,此时的教师,就应把执行预案看作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搜集、捕捉、筛选这些细节,把它作为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紧紧把握,因势利导,从而使课堂教学由“执行预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

钱梦龙教《故乡》一文时,学生提出一个“打横炮”式的问题: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跟理解课文毫无关系,而且也不可能讨论出什么结果来。但如果轻率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势必会损害学生求知的积极性。钱老师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智慧,他说:“是啊,鱼怎么会有脚?”有学生说,娃娃鱼有脚。老师说:“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学生都说没有。老师继续问:“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钱老师及时捕捉生成的教学细节,顺其势而导之,避开正面回答,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化“废”为“宝”,加深了学生对少年闰土见多识广的认识。

教学的魅力,其实也是细节的魅力。它看似平常,却在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却在简单中孕育深刻。只有那些心中怀有学生,心中充满智慧,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理解和热爱的教师,才会去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开掘精妙的教学细节,方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3篇

1.课堂生成的巧妙处理

2.精彩而又有分寸的评价语言

3.水到渠成的过渡衔接语。

关键词

课堂智慧 课堂生成 评价语言 过渡衔接

在教学改革百家争鸣的新教育时代,每一位教师都在思考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更科学;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更精彩;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否更显著。很多老师致力于智慧型教师的追求,在这样的孜孜不倦地探索中,不时闪烁着新课程理念的靓丽火花。

这里,我要谈的是教师智慧的三个方面,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巧点拨、巧评价和巧过渡。

仍记得山西特级教师田秀忠老师在驻马店讲作文课时,为一个把“初”字写错的同学解围的快乐情景,她的话那么巧妙,化解了当时的尴尬气氛,保护了一个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仍记得魏书生老师教授《孟子见梁惠王》时,对一个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让那个学生眼含泪花;仍记得余映潮老师在讲《七颗钻石》时水到渠成的过渡衔接语言,使学生乐在其中……这些,都是教育前辈们教育智慧的闪光。

我们每一位热爱教学探索的教师们,在课堂上、不经意间,也会有这样的亮点。

2009年3月20日,“广东省初中语文校本教研课题结题会议”在揭阳市惠来县召开,我很幸运去 听了几节观摩课,受益匪浅。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韶关孔老师执教的《黔之驴》 。

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学生,最能体现教师的素质。首先孔老师 抛出一个自由的话题跟学生轻松对话,接着是直接导入新课,整个教学环节很简单:“朗读―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分析形象、理解寓意---再朗读。”可是,孔老师在课堂上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近乎完美的衔接过渡语言博得大家的喝彩。大家都知道,在课堂上,只要设计有“学生质疑解疑”的环节,只要授课教师允许学生自由提出自己在自学时遇到的疑问,那么课堂上无法预料的情形也就会突然出现,有时会让你措手不及。这位老师大胆设计了“学生质疑解疑”这个环节,因为事先我们手中就有教案了,所以知道这位老师课堂的设计流程,我们发现这位老师设计的教学流程和这节课并不吻合,学生当堂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学生问:“文章的题目是《黔之驴》,可文章大部分在写老虎啊?为什么不以《黔之虎》为题目呢?”“文章里出现很多‘之’字,老师能给一一解释吗?”等等问题。这位老师一一肯定之后,开始了质疑解疑,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从容,在质疑解疑的环节中,这位老师显示出了极强的智慧。他的过渡语言不着痕迹,像是在跟学生聊天之中不知不觉地将教学过程引向高潮。有问有答,有品有读,评价语言最有特色。我们一般老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往往用的最多的是“嗯,很好!”“你真棒!”等等看似很高的其实是廉价的评价,孔老师的评价语言几乎没有重复过,恰当、得体、恳切,面对课堂生成的机智处理,最能看出这个老师的功底。

所以我想,评价一个公开课执教教师要客观,更要有眼光-----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材的处理可能展示的是他所在的群体的集体智慧,而课堂生成的巧妙处理、精彩而又有分寸的评价语言、水到渠成的过渡衔接语则是他个人本色的体现,是别人无可复制的教学“品格”,更是 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公开课的课堂教学,有的老师一上台就展示其非凡的朗读水平和有感染力的语言魅力,老师每问,学生必答,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似乎在被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引导着向前进,一切都像预设好的一样。一节课听下来,心中有些许的遗憾!因为这样的课堂进行得太顺利了,近乎“完美”。现在想来,那种遗憾来自于:没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没有巧妙的过渡语言。那就是说:没有体现出教师的课堂智慧。

所以,我们可不可以在这三种课堂行为方面进行探索和钻研呢?当课堂上突然出现了我们料想不到的惊喜或者尴尬时,我们怎么应对?当学生的发言无比精彩的时候我们该给他怎样一个让她引以为豪的评价?当教学环节与原先的设计相悖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巧妙过渡?

仍记得自己讲完公开课《我的母亲》之后内心无限自责和内疚的心情,那是因为那节课上我的教学思路过于死板、过分忽视了课堂生成的机制处理,从而导致那节课的不尽人意。

课后,我反复思考,改进方法,从《我的母亲》的课堂上汲取经验和教训,在执教公开课《端午的鸭蛋》时我特别注意学生的质疑和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的新发现。在那节公开课上,有两个课堂生成我至今都很得意-----在学生讨论“家乡的端午节鸭蛋的玩法”时,美术科代表说“老师,我可以把鸭蛋络子画出来。”我随即让她上台在我板书的位置画上了套在鸭蛋络子里的鸭蛋,有了络子,黑板上的鸭蛋更有活力了。在拓展延伸的环节,当我和学生谈到:“家乡有哪些风俗或特产使你久久不能忘怀?”这个环节时,提到一个山东的孩子,他站起来说不出,我就引导他:“听说你们家乡大枣很有名呀?”他说是:“是,可是我一点都不喜欢吃,我妈妈总是逼我吃大枣。”听他说到这里时,我灵机一动,说道:“我很理解你妈妈的心情,她是吃着大枣长大的,对大枣、对家乡有着特别的热爱,而你,很早跟着妈妈离开老家来到这里的,妈你吃大枣,她是用心良苦啊-----不让你忘本。”当这位同学坐下的时候,我看到了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我心中窃喜:这可不可以算作我处理课堂生成的智慧呢?当然我的道行很浅,称不上“智慧”,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每个老师都经历过类似的情景,类似的惊喜。我们不断总结、不断积累,有朝一日我们的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强。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4篇

反思之一: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新课的导入设计做到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紧扣文本了吗?

一位老师在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是这样导入:先出一则谜语,“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请学生猜一下是哪位文化名人?生齐答屈原后;老师又问,他的一生是怎样的?生命如何结束?学生回答,“悲惨”、“敢于直谏”、“流放”、“汨罗江而死”等;教师再追问,为了纪念屈原有了端午节,那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学生纷纷回答,“吃粽子”、“赛龙舟”、“吃鸭蛋”… …此时老师导入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跨越现当两代的小说家汪曾祺,看看他小时候的故事。”

环环相扣的提问中,可以看出教师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猜文化名人到屈原的一生,似乎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细一琢磨却发现这个导入似乎离教学内容较远,有点牵强附会。由此我想到了:有些浓墨重彩的导入设计,如果不能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抓住,激发起其参与文本学习的兴趣,那么是低效的,有时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课文内容。

日常教学中教学细节,除了导入设计外还有很多,譬如: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教学手段的适时运用;教学道具的合理使用;教学过渡语言的设计等。这些看似并不重要的细节往往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可以这样说, 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许许多多闪光的细节,有时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一课。

反思之二: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差距,促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行为上的落实。

【案例】教学资源的把握和利用贴近了学生的实际了吗?

我在教学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时,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先显示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再整体感知:全文在结构上分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刻画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特别是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分析作者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文章采用了怎样的手法?体会作者的用途。最后让学生感受托尔斯泰思想情感。课堂上,虽然学生按部就班地配合着我的教学,但丝毫没用如我所期望的那样,唤起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由衷敬意。

为什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后来我发现是因为学生与作品人物有很大的距离感,而我的教学设计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架起一座学习的桥梁。当时如果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经验中创设学习背景,并注意课堂中所创设的情景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那么结果将会有所改观。只有时时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是课堂教育的失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这种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要求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追求之一。

反思之三:反思有争议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行为进行不断追问,不断促进自我教学行为的改造和重塑。

【案例】教学材料的分离与重组是否违背了语文的教学之道?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当中,教师教学《自然之道》时大胆地分割原有的文本,分步二次呈现教材。在故事情节急转处“横砍一刀”,在第一次印发给学生的教材中隐去了文章的后半部分,只呈现“我们催着向导抢救探路的幼龟”部分。请学生思考:面对沙滩上那令人紧张、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正当学生的心和作者一齐跳动,一样为小幼龟的命运而着急、担心、揪心,一样对向导的无动于衷、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表现义愤填膺,老师情感基调突然下沉,请学生继续快速地把结尾部分传下去,看看他的结局和你的结局有什么不一样?”当学生看完故事的结局后都明白:“我们”竟干了件愚不可及的事,海滩上出现了残不忍睹一幕,“我们”是好心却办了坏事啊!这样,这一节语文课便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结束了。

课后,大部分的老师认为授课老师的“创意设计”:以情感为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入情―悟情―动情―表情,不仅让学生获得最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的难点“自然之道”的内涵深入人心。所以这是一节毫无争议的“优质”课了。但是有些老师却提出相反意见:认为这节语文课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它违背了“语文之道”,语文之道就是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这堂课把文本拦腰一刀,分二次呈现文本,这是肢解了文本,腰斩了文本,先从“部分”入手,没有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文本,一个整体感知,这是不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的,既然如此,就算不上一节成功的课。

这两种观点从面层来看似乎都言之有理。但如果我们走进新课标,就发现授课老师是符合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课程理念。老师能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了“不完满阅读对话文本”,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创造性地重组,二次呈现教材,给学生带来的是巨大的“情感冲击波”和“视觉震憾力”。学生主动地去填补、完善、建构,激活原本凝固的文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章的内涵,并且这种道理的悟得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参与的,更显得刻骨铭心。一堂课好不好,发展是硬道理!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5篇

一、汲取传统教学精华,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语文教学是我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汉语言文字特点,具有民族特色,以多读、多背、多写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并努力创新,建设语文教学新体系。这个体系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教科书为依托,内外结合,听说读写多管齐下,集知识认知,文学感悟,能力锻炼,思想陶冶于一体。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特点,充分运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在丰富多彩的有趣味的语文活动中进行教学。这里,我着重推荐课外听说读写训练项目。

比如听方面:听央视《百家讲坛》,近几年比较热门且学生感兴趣的《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品三国》《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等。比如说方面:①读报评论——班级征订新闻类报纸,进行课前三分钟读新闻评新闻活动。②故事接力——围绕《我在月球上的一天》故事接龙,一天讲一个故事。③导游大赛——学了《故宫博物院》后,自己编写解说词,模仿导游手拿引导旗带领家长(学生扮演)游览我校。比如读方面:美文诵读——每周安排一课时,学生把自己课外读到的美文向同学推荐并朗诵精彩片段。比如写方面:①写歌曲推荐词。②写电影观后感。③为班刊校刊写稿。

二、走进社区贴近生活,吸收原汁原味营养

注入式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自主实践,导致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生语文能力局限和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最丰富:教科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甚至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人情、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日常生活无一不是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姿多彩的社会中汲取养料,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用心来体会社会生活,感受人间百态,写出自己的感悟,用行动来展示自己对社会的关心。我布置了一些非书面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交流,如帮助家长看懂电器产品说明书,会让学生直接尝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此外,让学生看新闻频道了解时事新闻,读优秀的报纸杂志,还安排每周三的一节语文课到阅览室读书、看报、做摘记,学会积累,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热爱乡土感受乡情,传承乐清非物质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挖掘地域性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不仅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还能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并在此过程中更加了解家乡,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温州和乐清属于瓯越文化,乡土文化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在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时,我特意把该课调到端午节前上,专门安排3课时进行乐清端午风俗讲座、编写《打卵袋方法说明》、购买丝线打卵袋、自费买蛋煮蛋组织撞蛋大赛、评选“咸蛋超人”等端午系列活动,让每年端午节成为学生的狂欢日,现已连续举办三届,深受学生喜爱,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我还举办乐清民间故事大搜索、乐清民歌演唱比赛、乐清民谣吟诵会、温州民谣欣赏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用方言讲话,更让他们感受到乐清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的文化魅力。

四、E环境新媒体为我所用,紧跟时代不OUT

基于互联网的语文学习潜力巨大,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广泛,一切可以称之为生活的东西都可以纳入语文学习的范畴。因而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而网络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我不仅开展以网络为教学载体的语文写作课、阅读课,从教学方式、学习过程、学生反映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教改探讨,充分利用QQ空间日志、博客、志微博进行生活记录,还向学生推荐正规中文网站进行网上阅读。

初中生特别喜欢看电影,我每学期都会精心挑选几部配合教材或热映的大片,到班里专门安排时间观看讨论,撰写影评,并引导他们把优秀影评发表到这些网站的影评栏目,与网友分享。如《东京审判》《海洋天堂》《垂直极限》《快乐的大脚》《冰川时代》《海豚湾》等,这些影片关于战争、探险、环保、亲情、慈善等主流话题的探讨和思考,是对中学生情感历练和思想熏陶的极好素材。其中,由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最为感人,学生不仅为患自闭症的孩子大福和慈爱坚强的父亲王心诚他们“不放弃”的精神潸然泪下,更了解到一个弱势群体——中国100多万自闭症患者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渴望。在影评会上,学生们群情激奋,讨论热烈,有反思,有警示,更是励志。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焕然一新。就像刚研制的新产品,不但要注重它的质量,还要追求精美的外包装。现在,我的语文课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肯定和喜爱。当然,在追求大容量多形式立体化语文教学时,不是随意性的大杂烩,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随时了解学生需求,除了事先搜集相关材料外,还应认真编写教案,调研实施的可行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让每个活动具备它的实用价值和教学价值。总之,只要因课制宜、因势利导,从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步伐,新语文立体课堂这朵鲜花就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姿。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准备;互动;强化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从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两个老大难问题,都束缚着课堂效率的提高。新课改实施以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同时也给现有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逐渐由过去教师的“一言堂”过渡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但高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将成为今后长期的任务和经历不断摸索实践的过程,特别是要把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体验等能力成为新课堂的有机整合训练目标。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在六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通过多次的摸索、试验和改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总结出了一套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知识信息展示生动等诸多优点,改变了过去语文课堂教学的沉闷,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主导,变过去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同时充分利用目前教学设备的改善,大量使用信息化手段,将过去枯燥的文本变得生动活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这门课程。这种语文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备课写教案,而变得广泛:需要对每一堂课进行整体设计,需要收集大量的素材资料,需要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教师要在这一教学模式中起到提纲挚领,掌控全局的作用。

图1.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流程图

1.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是“准备”。

这一阶段的教学准备按照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另一条线是学生课前的预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准备工作外,另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安排学生在堂课上扮演不同的学习角色,让学生完成不同的预习准备任务,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化。教师应在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对每一组指派一名组长,由组长组织组员在课堂讨论学习。小组的组长要注意轮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不只是几个优秀学生唱独脚戏。

对于学生而言,根据目前课改的要求,应加强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先学后教的好处在于,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对课文内容有更加熟悉,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便可以点拨为主。以往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通常比较泛泛,采用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就需要细化学生的预习准备任务,教师可以将预习任务分解细化为很多条,可以按段落,可以按层次等,再根据预习难度的不同,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既不给学生太重的预习任务,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准备的过程中有的放矢。

2.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第二阶段是“互动”。

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下的互动,不再是传统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互动,它包含了两个层面上的互动,一个层面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结合预习的任务,同学间交流、讨论、思考总结;另一层面是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向学生提问,师生间充分的交流互动;这两个层面的互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互动”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带头,同学参与,教师辅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组长的带头学习作用,使课堂从一个老师教学,变成多个学生帮老师教课的形式,这样,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参与进来,而教师则成为课堂的驾驭者,总指挥官。“互动”阶段的课堂氛围通常很活跃,教师应注意对课堂的控制,小组讨论不能只追求热闹场面,这样只能增加课堂教学内耗,降低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小组学习讨论的时候,要安排留有时间让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而讨论的问题也需要有思考深度和一定难度的。同时,在师生间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提倡阅读的多元化,要尊重学生有距离,甚至是错误的感悟,但不是一味地夸好,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组织其他学生对此评价,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既起到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敢于发现,保护学生思想成果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获得更好地发现、体悟。

根据教材教学要求的不同,还可以在“互动”阶段适时安排学生走上讲台。比如,对于很多自读篇目,有些教师选择学生自学,不进行课堂讲授,而我觉得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教案,自己当老师进行教学讲课,而教师则在学生讲课前进行一些适当的指导。这样,对讲课的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可以进行较好的训练,而且也能让全班学生更加有兴趣,更积极的参与教师的教学。

3.信息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第三阶段是“强化”。

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学知识点应已基本覆盖,剩余的课堂时间进入“强化”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是教师采用信息化的方式、体验式的教学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使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我们获得大量信息资讯,将这些信息以多种方式展现出来成为可能。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让枯燥的课文变得生动活泼,沉闷的课堂变成一场成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教师在“强化”阶段,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合适的时机,将各种视觉听觉的信息呈现给学生,突出重点、难点,品味语言,渲染意境,揭示主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人文美,形象美、让学生获得审美能力,陶冶个人情操,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

比如在学习说明文时,为了让学生对说明的知识有一个清晰、感性的理解,这时候呈现有关的图片、效果图,就会很有效。在讲授《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文中28道拱的3D效果图,在讲解时做立体展示,这样,学生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些语句就会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

又如体验式教学,将知识信息以实物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强化作用。比如在讲授《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的时候,让每个学生带上一个咸鸭蛋到学校,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环节,让学生亲身品味咸鸭蛋的味道,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情,甚至还可以让学生为鸭蛋设计广告语,或者把蛋壳制作成艺术品,变废为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学困生 参与氛围 语言品味 拓展外延

进入八年级上学期,一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退步得较快,从七年级时的八九十分退步到六七十分,甚至是不及格。这难道是因为八年级语文的知识难度较大、学生能力要求更高而导致的吗?答案也不尽然。与七年级的语文学习相比,八年级的语文学习确实对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仔细观察退步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就会发现:课堂上为求知而闪动的双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疲倦黯然的眼神;考试时试卷上空白的地方越来越多,甚至作文也开始交白卷;作业的书写情况每况愈下,涂改、潦草日益严重……是什么让语文学科的学习变得如此被动了呢?是什么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呢?

反思之一,看备课。编写教案,三维目标赫然。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都能从知识的积累中形成能力、感受情感塑造价值观吗?教学目标的制定是符合学生的学情,还是仅仅为了体现教师自己想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呢?反思之二,看课堂。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思维碰撞的场合。但学困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节奏,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越来越低,渐渐他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剩下的只有麻木和浑浑噩噩。反思之三,看课外阅读。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枯燥而单调,本应该通过阅读来丰富语文的外延,但课外阅读的时间却被作业无情地挤占,课外阅读行为也被“看闲书”的观念所禁止。久而久之,学生就误以为语文学科既无聊又无味,成绩退步便是自然之事。针对“学困生”学习中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解决。

一、营造课堂参与氛围,削减基础知识积累

语文学习是对古典文化的传承,是为了更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一个孩子如果在异国的语言环境中生活,只要他融入其中,或许无法书写,但运用当地的语言进行交流是不成问题的。学困生学习成绩退步的根源还在于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愿意融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中。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语文的学习,如果指望学生面面俱到,反而是“面面不到”。由于量多难消化,学困生遭受的学习挫折也就越多,加上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不耐烦,如果不能从任务总量上削减,那么,他们自暴自弃的思想就会愈发滋长。如果学困生长期得不到进步与肯定,其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打击,因此可适当降低对他们在基础知识积累上的要求,对要求识记的内容放宽一些,以退为进,未尝不是一剂良方。

作为补偿,我将语文课堂上的导入环节和拓展环节交给了学困生,要求班上成绩滞后的学生轮流上讲成任务。具体做法是:课前由教师简要地概括课上的内容,学生根据相关内容查找资料,选择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故事、诗歌、图片、影像等,在课堂导入和拓展环节中进行展示。这种做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为了找到相似度高的资料,往往能认真研读课文,从最初的只能找出相同的名称,到后来能找出与课文叙述相似的内容、抒发相似的情感、运用相同的写作手法等资料。在这一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潜行于地下的熔浆一般迸发出来,“想露一手”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以前不肯背诵或背不熟的文章现在已能流利成诵了。

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台阶》一课时,有位学生课前积累了三句唐诗,他是这样导入的:唐诗中与台阶有关的诗句不少,如: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唐・刘禹锡《陋室铭》

(台阶上清幽的景色传递出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展现宫女孤单寂寞的心情)

(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温庭筠《更漏子》

(表现作者离别时凄凉悲苦之情)

台阶可以传递出人物的不同情感,那么李森祥笔下的台阶又传递出怎样的人物情感呢?这个导入既营造了诗歌的意境,又很好地将“台阶”能传递出人物情感这一特点彰显出来,看得出设计者花费了很多心思,展现了学习语文的灵心蕙质,而正是这位设计者,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成绩仅仅82分!

又如,学了《岳阳楼记》一文后,有位学生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与庄子的《逍遥游》“无所待”的境界联系在一起,得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超越了古仁人和庄子。言语或许有偏颇之处,但这种心游万仞的发散思维是有益于语文学习的。“景中一蓑翁,融入吟哦境”,不论孩子“吟哦”出什么,只要他们肯做、愿意做,就有了进步的可能。

二、改预设为生成,侧重语言品味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老师的教案最好不要用‘教学目标’这种高雅的词语。改用‘教学结果’行不行?这至少有利于语文教师把事前设计与事后效果区分开来,把自我悬想与学生实情区分开来。”“目标”与“结果”的区别,即前者侧重于课堂预设,后者侧重于课堂效果。面向学困生的课堂要具有明确性、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样才会具备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困生多遍朗读和复述课文内容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和复述都是在对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基础上进行的,这既协调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听、说、读、思能力的配合,又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王尚文说:“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了自己与作品之间的落差,就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弥合它。”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文本无语笑东风,细读有情长思量”,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发现文字之美。如在教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可就第二、三自然段的语言引领学生进一步分析品味文章。“……其实……还不就是……只是……使人惊奇不已。”副词的使用将作者对家乡鸭蛋的情感一波三折地表现出来,曲折有致又生动多姿。“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在这个吃鸭蛋的语境里,品读动词“扎”与“捅”的区别、“冒”与“喷”的区别,如果学生能在语言的反复体味中品出与初见文章时那种索然无味的不同韵味,那么,心中的喜悦之情就会溢于言表。

三、拓展语文外延,发现生活的美

语文的外延是广阔的,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学困生之所以感到语文学习无味,其中作文就能体现这一点。这是未能将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学困生的作文往往事件陈旧,只叙事不描写,语言表达口语化,在经历低分的打击后,他们开始消极应付甚至索性不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来源于生活,如果缺乏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写作材料就会受到限制。王尚文说:“教师对教学事件的设置须是为了营造真诚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为了真、善、美,为了正当的目的与人交流,并且通过写作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我意图的观照意识和能力,实现写作心灵的反塑作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注意观赏四季不同的景象,如发现晨昏中校园的美景,回忆夏日暴雨后的如烟云岚,无意间见到的宠物萌态,极目远眺乡野的一缕炊烟以及寻找平凡中的感动等。仰首春华,俯身秋实,林林总总的美尽情绽放于心。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手机进行照相和摄像能够实时捕捉精彩瞬间,教师可借助现代科技将美好的生活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畅谈感受是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素材的一种好方法。另外,通过指定书目的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以此补充生活体验、丰富生活阅历。正如陆机在《文赋》中所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参与、品味、拓展,语文对于学困生来说就呈现出了别样新奇的风景。W生上语文课的热情明显提高了,课堂上的质疑、讨论声明显加大了,学生脸上浮现出了轻松愉悦的笑容。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及格率达98.7%,这验证了对“学困生”实行语文学习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8篇

良好的方法是正确解决问题的保证,是确保少走弯路的捷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做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去读、怎样去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没能切实地去解答,就不能很好地算注重了方式方法。”在给学生日常授课和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白他们要去读的是什么,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和指向性,目标要明确,还要明白怎么去读,怎么去理解。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它们有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行文脉络。不同的作者在写相同体裁的文章时也会因为个人文学修养、意趣爱好、侧重习惯等的不一样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写作习惯和突出的语言文字风格等。

在给学生授课和指导时,要引导学生精细阅读,逐渐去发现这些差异和不同,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分类,以提高其学习能力。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记叙文时,首先要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旨,重点去品味叙述部分和议论抒情叙述部分。一般来说,初中学段学生所接触到的议论文,其论点往往出现在句首或句尾。但偶尔也有出现在句中的,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因为一般性特征而湮没了特殊性存在,亦不能一概而论。学习说明文时要仔细分析其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的说明对象,找出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并根据关键字词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文章不同的知识点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归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知识点,以循序渐进式地提高现代文学习和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是关键。

二、鼓励学生适度扩大阅读视野,涉猎课外美文,加大阅读量,进行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分析

能力的有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特点是其阅读量积累量是没有限度的,是没有上限的。从古自今,没有哪一个大文学家敢说自己读尽了天下书,识尽了天下字。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也是积淀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阅读是积累,是吸收,是消化,是把阅读材料内化为自己阅读能力的关键步骤和必须方法。我们应该鼓励新生代学生放宽视野,不要做井底蛙、蜀地犬,在学好教材里面的课文之外,还要广泛涉猎那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读物和文章。在选取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选择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的读物,尤其要注意思想情趣方面的精细选择,要挑选出那些能激发学生正义感和有助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特性的文章。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也说:“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量的长期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课外阅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起了强化和促进作用。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符合法度,显然跟吸收密切相关。”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是针对语文考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当今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任。

三、问题式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具体措施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是精心设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着手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初中课本所选篇目都是著名作家作者的优秀作品,在词语的使用、句子的把握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学习的典范,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在知识积累之余深化文意认知。比如,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冯骥才的《珍珠鸟》、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等佳文中,词句运用写作技巧无一不蕴藏着作者无限寓意、深情,教师可在学生掌握字词、句子的基础上,设置与课文写作背景、引申含义、留白手法等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思考、解答,进行知识的拓展训练。其次是逐步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即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时应作出具体的思路解析,对学生的优缺点要有所掌握,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加以引导,详细说明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考虑,如何考虑以及注意事项等。再者是增进交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确定教学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进而自己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法使自己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还要对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2.注意事项据笔者教学经验,建议采用上述以问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前计划,即在计划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先行制定本季度或年度的工作规划,并将该教学方法融入到整体教学计划之中,从而妥善分配课时。二是设计新教案,即教师先要全面加强对此教学方法的学习,积极借鉴以往教学案例,并对此展开纵深层的研究、分析,学习相关教学技巧与经验,在已有的教案基础上创新。三是充分教课准备,即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应大致介绍本堂课采用的教学法的概念、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能够对问题式教学法有所了解。四是充分备课,即根据课标要求选择应实施互动教学的章节,结合知识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并于课后调查此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五是将课堂提问设置为开放性。语文学科并不像数学、物理,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和既定的答案,所以,将语文问答设作开放性的答题方式,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使想象力和联想力得以充分锻炼。以笔者教学经验总结,在解答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有更多尝试性的思考,能紧扣文章主旨,进一步深化对文本内涵的认知。

3.效果分析采取问题式教学法,结果显示,学生“睡觉不听课、听讲但不互动、听讲且参与互动、积极提问与考试成绩”等课堂指标调查结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同时,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兴趣的调动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由此,说明了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课堂表现、提升学习成绩等改善作用显著。

四、结语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现状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45-03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应运而生。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利用此平台来改进教学。然而调查显示,教师对其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探究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现状及改进,对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一、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及作用

1.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初中语文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狭义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为初中语文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在初中语文教学系统上,从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支持,到教学的组织管理,再到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的整合,集成初中语文网络教学需要的子系统,最终构建成完整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环境。

2.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①对学生的作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使语文教学超越了教师、教材和课堂的三合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个性亮点得到了张扬。首先,提高兴趣,增强记忆。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要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多感官领略情境美。例如,《明天不封阳台》中有关鸽子的描写:“它是因为太普通而被主人遗弃的家鸽呢,还是因为负伤又有了‘身孕’才不得不中途耽搁下来的野鸽?”这是作者的猜测。为了便于学生有更深的体会,就可利用清华同方知好乐网。该网站汇集了优秀的新课程教学资源,如教学动画定制、资源推送、课题申报等,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利用教学动画定制呈现一个放大的鸽子动画镜头,让学生从鸽子的外形细致观察,激发兴趣,感受文中鸽子的处境,增强记忆,理解保护动物的主题。其次,激发主体意识,提高自主能动性。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打破了被动学习的形式。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内容,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提升自主学习能力。“K12教育网”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K12网站”目前有中小学各学科试题数十万道,并且还在不断更新。在此基础上,“K12网站”开发了网上试题库、网上组卷系统、网上考试中心,学生在这里可进行随堂练习、单元测试、中期及年终测评。教师可将作业布置在“K12网站”上,学生可在网上做作业。系统本身提供电子阅卷功能,不用下载到本地,在网上便可实现在线阅卷及提供解题思路。同时,系统自动将学生平时在“K12网站”练习及考试的资料记录到该学生在“K12网站”的数据库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学习体会,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最后,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例如,在对课文《春望》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利用中学语文教育论坛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爱国行为呢?学生可以利用中学语文教育论坛中学生园地版块设立爱国专题区,进行讨论、交流。网络论坛形式使同学们乐于参与,帮助同学们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了学习能力。②对教师的作用。首先,提升创新语文教育观念。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使教师转变为创造力的激发者。例如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好研网,包括学科教研、课程改革、教育科研、职教科研、教师培训、专题专栏、友情链接等,内容丰富,对教师提升创新语文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它不仅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网络支撑环境,还延伸至广袤的网络空间,为教师研修、利用、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教师全面提高了信息素养。再次,提升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可以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活动,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打造高效率的课堂。例如“永飞语文博客网”是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精品博客,它包括广告栏、我的分类(教案、试卷、课件、音频、视频、论文、图书、素材等)、精彩文章欣赏浏览导航、最新文章、最新评论、最新留言、友情链接各大语文教育网站、格言栏等,主页富有浓厚的江南文化底蕴,让人陶醉其中,尽情吮吸语文知识的雨露。教师可以在这里搜寻到备课资源,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元素。最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提高。例如,“特级教师家园网”诚邀全国特级教师建设网络家园,打造语文专业共同体,链接特级语文教师的博客:新课程杂志社――我你他、铜川互动空间――无边界、一个大写的人――于漪、情境教育诗篇――李吉林等,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现状及其原因

1.利用现状。语文教师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水平虽不断增强,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①利用不足性。首先,教师对很多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不甚了解,例如,他们不知道利用“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三槐居教育网、好研网,以及一些很好的论坛博客等。其次,很多教师上课一般不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即使使用,也只是位于“呈现文字”的层面。最后,一些教师认为,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是“搞形式、走过场、作秀”,费时又费力。②利用依赖性。有些教师片面追求“现代感”,将课件做得时髦花哨,似姑娘脸上抹了一层又一层的胭脂,教师似一名放映员,机械地翻阅一张张幻灯片。如果一节课讲不完,最后就会草草了事。③利用随意性。很多教师简单地将网络资源随意照搬到语文课程中,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低智能化的课件在实施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的忽视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韵味。

2.原因。①利用不足性原因。首先,意识不足。一些教师具有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热情,但是缺乏训练,不知道怎样利用网络资源,因此,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遗憾地被搁置一边。其次,专业知识有限。教师没有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教育技术知识学习,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真正享受,缺乏语文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最后,专业技能薄弱。相当比例的教师不会上网操作,更不用提灵活运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②利用依赖性原因。首先,意识依赖。有些教师遵循守旧,网络课件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便很难改变,完全不考虑今后学情的变化。其次,专业技能薄弱。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把握不准,信息技术运用技能薄弱。③利用随意性原因。首先,意识随意。教师认为语文成绩不是教出来的,认真教不认真教和学生的语文成绩关联不大,缺乏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准确定位。其次,无暇顾及。大多数教师工作繁重,每日用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组织学生活动等工作时间过长。最后,耗费精力,较难组织教学,阻碍了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三、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改进措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若想长久“清如许”,那就必须要有“活水来”。语文教师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科学利用,将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新鲜的活水,使语文教学更加生机盎然。基于以上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利用问题的分析,就此提出利用的改进措施,给教师提出以下几点希冀。

1.树立正确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意识。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因此,教师要有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语文教学的意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避免利用的不足性、依赖性、随意性,真正做到为己所用,最后整合提高自己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春》时,一位教师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搜寻有关名家对《背影》、《春》评价的背景性知识,如叶圣陶《文章例话》:“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必须用才用”。这些通过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查阅的资料,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扩大了师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师生的眼界。

2.增强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养。特级教师陈颖曾说:“仅仅拥有知识的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师用知识奠定课堂教学的“底气”,用智慧凝聚课堂教学的“灵气”,用底气和灵气铸就课堂教学的“大气”。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上说:“任何地方的人都能上到有优秀的教师教授的最好的课程”,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才能使教学按预定的目标计划进行,争取优质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提高综合素养。教师必须以语言为起点,提升语文素养。当语文教师的语言一旦充满文学的味道就能化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焦灼心理,让学生尽情感受唐风余韵,流水淙淙的美丽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看网络专家讲座视频、发动教师开教师论坛博客讨论教学,写教育随笔等,提升自己的素养。

3.增强专业技能,提高对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水平。首先,硬件先行。学校应该为每个办公室、班级配备电脑,购置电子图书馆,完善校园局域网,为教师充分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便利条件。其次,拓展培训渠道。学校可以利用双休日,请计算机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考核,教会教师常用的软件操作方法,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分享的机会。最后,多元利用网络。教师可以开辟小型在线课堂、个人博客、班级主页,利用网上题库设立网上错题集等,增强师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端午日》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将呈现《端午日》的教学实录,以说明教师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端午日》(沈从文)

1.导入。

导语: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屈原的传说)提问:大家知道这是说的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吗?

明确:端午节。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明确:吃粽子、挂钟馗像、悬艾草、喝雄黄酒、吃咸鸭蛋……(展示图片)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去领略一下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魅力。

2.作者介绍。

3.课文学习。

提问:下面我们一起听配乐朗诵,听听沈从文先生是怎样描写端午日的。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文中写了湘西端午日的哪些风俗习惯。

明确: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赛龙舟、捉鸭子。

提问:最让人激动万分的算是赛龙舟了,从图片中大家能够看出一条龙船上有很多人吗?同学们知道他们有怎样的分工吗?这些选手各有什么特征呢?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龙船人图片)

明确:(1)桨手。动作描写:持、划(桨手图片)。(2)带头人。外貌描写: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动作描写:坐、拿、挥动、指挥(带头人图片)。(3)锣手鼓手。动作描写:敲打、调理(锣手鼓手图片)。

提问:这部分赛龙舟的场面非常精彩,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队伍有何奖励?(用书中原文回答)

明确: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

提问: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奖品?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不是。从“不拘缠挂到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看出来。

提问:从“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光靠一个人是行不通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获得胜利。(即团结就是力量)

提问:赛龙舟的选手是团结的,全茶峒人一起过端午是团结的,中华民族也是团结的,你们能举出一些中华民族团结的例子吗?

明确:(1)2008年汶川地震;(2)2008北京奥运会;(3)2010年上海世博会;(4)2012年伦敦奥运会。(幻灯片呈现一些示例)

探讨: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有国人惊呼:“韩国人抢走了我们的端午节!”“我们的端午节‘危在旦夕’!”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端午节?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4.教师总结。

5.作业布置(播放曲《爱我中华》)。

6.教学反思。

第一,导语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搜索教学资源,以《屈原传说》视频切入,一方面循序渐进地调动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契合文章所学内容,引出端午节以及端午节的风俗,并配以图片展示,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便于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会。

第二,第三部分课文学习,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搜索音频,配乐朗诵,标准并饱含情感的朗读配以轻音乐,很容易使学生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跟着旋律走进文本,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学会一定的朗读技巧。

第三,在讲解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的动作描写时,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给每一个场面配上一幅对应的场景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想象的空间,真正了解桨手、带头人、锣鼓手的娴熟动作,体会赛龙舟的激烈气氛。

第四,在自我探究部分,通过整合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中多位优秀教师的教案,结合学情,步步激励学生从文本中归纳“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并通过网络平台搜寻“中华民族团结”实例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课文“言外之意”的探究,真正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热爱传统文化节日,提高语文素养。

第五,俗话说“趁热打铁”,在拓展部分,学生已有深刻的体会,但难免情绪紧张高昂,利用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搜索播放网络音频――《爱我中华》,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主旨,还可以调节气氛,陶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操,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科学利用,让教师得到了专业成长。教师把最富于时代感的初中语文网络教学平台与语言文字精选整合,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最佳优势。希望我们广大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使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赵英.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东盟博览,2011,(26):10.

[2]陈文荣.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考试周刊,2009,(5):9.

[3]叶圣陶.文章例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5.

[4]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23.

[5]黄维路.教师要有“底气”、“灵气”和“大气”[J].教育教学周刊,2011,(35):42.

[6]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6.

端午的鸭蛋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要素选取原则、教学原则及教学案例分析

节日是人类社会的群体性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和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整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明在漫长发展中日益积淀而形成的,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及中华文化。同时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两者相辅相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无时无刻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生活观念。探究怎样有效地将节日文化观念贯彻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并引导学生理解和体认这些深层节日文化观念,用以解释其所遇到的表层文化现象,以减少学生理解的障碍,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最终增强汉语及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形成、涵义及其影响

1.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节日的产生与节气有关:中国的传统节日源于“古代历法纪年和季节气候的计算排列”,亦被称为“岁时节日”,因此大都以阴历计算。夏商周略见雏形,先秦时萌芽状态,汉代逐步成型,唐展完善。演变传承过程是与民俗活动即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融合的过程,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等都融合在节日中,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厚重的文化感。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涵义

高占祥先生讲到“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为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②。这句话中的“主要表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表层结构和显性内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饮食、活动等可以感知的表层特征,如春节的放鞭炮、贴春联、年夜饭等等;而“深层底蕴”则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层结构和隐性内容,庞朴先生讲过“是特定文化群体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因素”③。如春节是忙碌一年之后全家团聚一起,阖家欢乐的时光,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所以至今中国春节时人口流动使世界之最。“深层底蕴”在节日文华中占主导支配地位。

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自然界中生存的体验和创造成果,是我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情感的积淀,留存着民族文化独特的烙印。它既包括精r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反映了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的群体文化。贯彻在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礼仪文化、娱乐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高级汉语阅读下册》⑥中,“春节祭灶神”的习俗在第13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里出现,文中将春节的灶神与圣诞节的圣诞老人作对比,文中用幽默的语调讲“灶神”在春节中逐渐消失的原因是由于他索取“贿赂”,实际上是中国人泛神论观念的表现。这些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汉语及中华文化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要素选取原则、教学方法及教学案例分析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要素选取原则

(1)全民性。“文化”有多种不同的定义,季羡林先生曾经给过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①。文化是多元的,内容非常丰富,也很复杂。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文化。全民性就是把文化教学的重点放在目的文化中与主导地位的文化上,即文化要素选取中的抓主流原则。

在《文化全景》④上册的第一单元传统节日中,“屈原与端午节的来历”被作为一篇短文来讲述,足以见得民族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传承至今的端午节习俗中,最典型的是吃粽子、龙舟赛,两个节日习俗也都与纪念屈原的传说有很大的渊源。但在其它少数民族中或南方地区还有其它食俗,如吃“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鸭蛋黄和雄黄酒。在选取文化要素时要根据全民性的原则选取大家众所周知的编入教材。

(2)实用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来不断的不断融合、积累、沉淀而形成的。随着历史的演变具有新的特征并且逐渐丰富起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视野的开阔,有的节日中的旧的习俗不管是在表层特征还是还是深层底蕴都在逐渐地淡化。

春节的风俗有放爆竹,现在主要是庆祝节日,取代过去恐吓鬼怪的作用;贴对联,现在主要表达喜庆的气氛,逐渐取代过去的驱神避鬼的作用;年夜饭,现在主要是一家两代最多三代在家或者酒店吃饭并观看春晚,逐渐取代了过去一大家族团聚在一起做饭吃并守岁;压岁钱,现在主要是表达亲情,逐渐取代了过去的压制驱逐邪乎的东西的作用。在选取文化要素时要根据实用性的原则以现代实用的为主,旧的不科学的为辅来编写和讲解。

(3)趣味性。节日文化要呈现的内容有时比较繁杂,如果教师照搬书籍,只是口头复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不仅使学生理解不透,达不到教学目的,甚至学生因为不知教师所云而产生厌恶、抵触的学习态度。趣味性就是文化结合书籍教学要有趣味性,即要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文化中国.中国文化阅读教程》⑤中,第六课、第七课的课题都是“寒食节的传说”,其中讲到了寒食节的来历和寒食冷食的节日习俗,而后扩大到清明节扫墓祭祀。突出了最初的爱国主义民族观念的文化内核,即后来的对失去亲人、好友的思念之情。所以在选取文化要素时要根据趣味性的原则来编写和讲解。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有表层特征和深层底蕴共同构成的。学习目的是逐步适应汉语及中华文化,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导入,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具体到抽象、由交际文化到知识文化。在教学中最容易使学生理解的就是不同节日的风俗、饮食、活动。如中秋节的吃月饼瓜果、赏月;然而其中的深层底蕴是全家团圆、庆祝丰收、表达亲情。一般来说学生是不太容易理解到的。深层底蕴是节日的灵魂,不能理解领会深层底蕴就如失去了灵魂的行尸走肉。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的讲解,不仅介绍节日的表层特征而且要传达这个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观。

(2)因材施教原则。不仅教学内容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国别化来区分,东南亚地区的学生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其本族文化自古以来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其本国也有类似的节日,如韩国、新加坡也有春节、中秋节等,只是具体的形式、活动、饮食不太一样。这时教师要对比分析文化差异,避免负迁移的产生。欧美国家的学生,其本族文化与汉文化完全不同,这时教师要注意文化的正迁移,如教师可以对比讲解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同是各自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对外汉语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国别不同、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等等因素的存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不仅编写教材要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情况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尊重不同学生的文化,求同存异合理地引入中国的节日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传播汉语及汉文化。

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案例分析

“清明节”中中国人“家庭观念”为例设计一节文化专题课教案:

教学对象:中、高级阶段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学习者

教学目标:全面、系统地了解清明节文化

教学方式:1.运用直观手段,PPT和视频文件

2.采取分组讨论式,教师引导、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学内容:1.清明节简介

2.清明节的故事及其主要习俗

3.清明节文化所体现的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即“尊亲与孝道”

教学过程:1.播放PPT和视频文件,教师加入清明节的讲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凸显清明节的祭祖与扫墓习俗,引发学生的关注。

2.课堂提问,交流,通过溯源的方式和寻找这一文化观念在现代中国人民生活中的展现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同时对比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其文化是如何体现“家庭观念”。

3.课中讨论话题,学生分组讨论清明节中的“家庭观念”,还可以在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中寻找这一文化观念(如春节、中秋节等),教师要做适当引导。

课后作业:写一篇介绍中国“家庭观念”的短文,与中国传统节日相联系。(500字)

教案分析: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制定了讲解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内涵,理解节日文化深层的文化观念。使用PPT和视频文件,引发学生注意,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并用,运用适当的中外文化对比,更好地呈现课题中的“家庭伦理观念”,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文化烙印。

教学实践反馈:拟采用的教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本次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如何,学生的课堂状况怎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案还需改进之处;日后进行文化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结语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华,它是中华民族性格、道德、信念等诸多文化要素的综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节日中体现的文化观念,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而积淀和传承下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核,也是中国人民情感和心理的客观呈现。对外汉语教学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只有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恰当的向世界传达和分享来自古老中国文化信息。本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研究,挖掘节日文化的深层文化观念,探究怎样有效地将节日文化观念贯彻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并引导外国学习者理解和体认这些深层节日文化观念,用以解释其所遇到的表层文化现象,以减少学生在学习和交际中的障碍,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最终增强汉语及汉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和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东方文化知识讲座[J].黄山书社,1988年.

[2] 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3] 庞朴.要研究文化的三个层次[J].光明日报,1986年1月.

[4] 史迹.文化全景[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9页.

[5] 王海龙.文化中国.中国文化阅读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上一篇:杜甫诗三首教案范文 下一篇:甜甜的秘密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