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范文

时间:2023-11-10 14:55:53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篇1

飞船里的人又感到有了“重量’’与引力场中人受到引力一样吗?

假如这里脱离了任何天体的引力,飞船在靠惯性飞行。那么飞船里的人和一切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可以飘在空中,从手里松开的任何东西也不会往下落。如果飞船又开动了火箭,以一定的加速度 向前飞行,那么飞船里的人又感到有了‘重量’,原来在空中漂浮的东西又纷纷加速下落。如果飞船的加速度等于g=9.8米/秒2 ,那么这些现象就跟飞船停在地面时发生的一样。假定飞船里的乘客完cuan听不到飞船的火箭工作的声音,他又看不到飞船外的任何物体,他就无法区分飞船是静止在地面或是在没有任何引力的空间做加速飞行。

以上说的现象,其实也是物体受力在做加速运动的现象与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到惯性力的现象(或者说参照系受到力看到不受力的物体做加速运动的现象)。

两种现象是等效的。我们无法确定物体是受力在做加速运动或受到惯性力加速运动(或者说参照系受到力看到物体做加速运动).我们无法用物体的加速运动(实验)现象确定参照系的运动状态。(因为这种现象在加速系中与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系中是一样的。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系中是物体受到力;在加速系中是物体受到惯性力) 我认为其他实验是一样的。

我们不能用实验证明一个物体是做加速运动或是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无法确定一个物体是在做变速运动或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广义相对性原理)

我们无法区分物体是在惯性系中受到了力,还是在非惯性系中受到惯性力,因为加速现象在非惯性系中与惯性系中是一样的。就是说我们无法区分物体是在惯性系中或非惯性系中。在参照系里,物体不受外力时,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例如:

根据等效原理,引力场可以用非惯性来消除,例如在引力场中自由降落的 参考 系中就消除了引力,在这个自由落体系中,惯性定律很好地成立,一个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将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这一参考系实在是很好的惯性系。

如果认为地球上的自由落体系可以推广到太阳上,地球可以划分为太阳的自由落体系里吗,在地球上受到太阳引力的物体,在地球看来惯性定律成立的很好。地球就是很好的惯性系。(就算地球本来是一个非惯性系---变速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与平抛运动。

我们不能用自由下落的现象证明地球是在静止或是在匀速直线运动;我们不能用自由下落的现象证明地球是惯性系或是非惯性系。(即我们不能用自由落体现象证明地球 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或是变速运动。)

地球自西向东转,为什么我们向上跳起来以后,还落在原地,而不落在原地的西边呢?我们解释为因为惯性。现在是不是好理解了?

关于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问题,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物体表现惯性时的质量是否为惯性质量?我认为物体表现惯性时的质量为惯性质量。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所以物体的惯性质量常在。物体的质量无时无刻不是惯性质量。(非惯性系中存在惯性质量,惯性力中用的就是惯性质量)

物体吸引另一物体时的质量是引力质量。万有引力,物体相互吸引时的质量是引力质量。当一个物体时,物体吸引另一物体的性质还存在吗?物体具有吸引另一物体的性质。物体的引力质量常在。物体的质量无时无刻不是引力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惯性质量的同时也是引力质量。(在加速系统看来是惯性质量的东西,从惯性系统看来就是引力质量。)就是说物体的质量是惯性质量也是引力质量,是引力质量也是惯性质量。物体的惯性质量就是引力质量,引力质量就是惯性质量。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篇2

1情境化、生活化高中物理教学流程

情境是指与参与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和环境,对于教学而言,科学的、合理的情境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趋于良性,实现学习效果的高效,将高中物理知识学习融入到具体的、具有目的性的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意义的构建,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提问、发现问题的能力.而最熟悉的情境莫过于学生的生活,基于情境教学理论,高中物理教学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组织.

1.1物理问题情境化

问题情境化即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内容或物理问题隐喻于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或矛盾,由于问题或矛盾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解决问题的欲望会份外强烈,在浓郁的探究问题情境中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直接经验,再经过讨论、交流实现知识和规律的有效建构,这种教学处理策略将“物理问题”、“物理事件”与情境相联系,给学生搭建有效联系问题与概念的桥梁,提升学生的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在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的流程.

1.2问题情境生活化

物理规律探究源自于生活,问题情境生活化策略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将物理问题与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化素材,提高物理情景的真实性和探究活动的价值性,着眼于生活激发了学生主体参与探究的欲望,学习知识并用于问题解决变成了主体内在的需要,知识学习具有鲜活感,具体在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的流程.

2具体的教学实施途径与案例

2.1物理问题与生产、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

将物理问题直接与生活构成联系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可用于新授课的课堂导入,也可以用于习题教学的情境创设.(1)用于导入,生成教学.以“力的分解”为例,首先可以借助生活化情境导入:“晾衣服的绳子总是弯曲的.”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绳子是弯曲的?发生形变必然与力有关,生活化的情境实现学生的思维具有前后连贯性,那么有没有办法将绳子拉直呢?接着可以抛出可实践性的情境――“永远拉不直的绳子”.将“晾衣服”抽象为物理模型,引入课堂,要求两个男生上来进行实验演示,但是怎么都没有办法将绳子拉成水平直线,那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疑惑很自然地进入了“力的分解”学习.(2)用于习题,活化问题.例如,“平抛运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求“平抛的初速度”是高中物理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此类习题教学完全可以赋予真实的情境,活化物理问题.

例题一条公路限速60 km/h,卡车司机由于疲劳驾驶,导致卡车在该段公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汽车与公路旁障碍物发生了碰撞,事故发生后,警察过来处理交通事故,在路旁泥地中发现了属于这辆卡车顶棚上的一个铁零件,从零件在卡车上的位置来判断,该零件是在卡车车头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原本松脱的铁零件因惯性被水平抛出,下落陷在了泥地里.根据这一线索,警察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预计并做出了卡车超速的违规行为判断,警察测量了顶棚上原铁零件的位置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3.3 m,顶棚上原铁零件位置与泥地间高度差为2.45 m.请你根据已学的物理知识给警察如何陈述卡车的超速行驶行为提供依据.

2.2将物理问题与常见的生活现象相联系

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现象相关的问题,只是我们同学缺少对生活的观察,或是缺少运用物理知识和思维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或是曾经的思维流于表面,没有细致地分析并挖掘到事物的本质,我们将这些常见的现象搬到教学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失重与超重现象”时,为了让学生自主认识到“失重与超重现象”的普遍性,笔者通过视频和学生一起回顾了“乘坐电梯”、“游乐场中乘坐过山车”等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就在身边,而且有切身的感受,坐电梯和坐过山车时,人的感觉和坐在静止的凳子或是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呢?力有什么不同呢?接着再演示“细线拉一重锤,突然向上加速,绳子断裂”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拉力变大了”的现象,自主感知“示重大于实重”的超重现象,借助对应给出概念,如果“示重小于实重”为失重现象,有了与生活相联系的情感经历,学生的记忆表象会更为深刻.

2.3系列问题串接课堂教学内容

孤立的问题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刺激作用,设置问题串将整个教学过程都隐喻于教学情境之中,减少学生的学习疲劳,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必修1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笔者采用了“问题串”进行情境创设,将教学各个环节有效地组织在一起.

问题1:在同一高度,如果有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想一想他们谁先落地?这个问题学生都听过这个故事,大多不犯亚里士多德的错误,都说“一样快.”接着我进行实验演示,一支粉笔和一张白纸,同一高度释放,结果发现粉笔先落地,与学生的上述结论出现了背离.问题也就自然生成?

问题2:为什么不一样快?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因为有阻力.

问题3:有没有办法让物体在一个没有阻力的环境下下落?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为什么有阻力?是因为空气阻力,如果没有空气呢?即真空呢?办法也就想到了搞一个真空的环境.

演示实验:牛顿管实验(抽真空前、抽真空后进行实验对比),在真空环境下观察不同物体的从静止开始的下落,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模型.

问题4:有没有办法记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联系前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用纸带打点的办法可以实现对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位移大小的记录,可以间接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当然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同学会想到拍视频记录、频闪照相记录等办法.

问题5:自由落体运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去研究?问题5具有指引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自己大脑里对原有知识和实验进行搜索,生成与问题5相关的问题.生成问题1:要研究什么?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生成问题2:为了测量这几个物理量,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生成问题3:这个实验得到哪些数据,如何处理?生成问题4:我猜测一下自由落体运动会是什么运动?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篇3

1.知道什么是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

教具:课本图9-3的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器材:5个火柴盒,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节知识

1.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2.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二、进行新课

1.惯性

(1)什么是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用“惰性”比喻“惯性”.我们也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2.惯性现象

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很多.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实验.

(1)让学生把5个火柴盒摞起来,用火柴盒代替课本图9-2中的棋子.然后像图中那样用尺迅速打击下部的火柴盒,观察上面的火柴盒落在何处.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火柴盒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

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本引言图0-2鸡蛋掉入杯中的现象.

(2)演示课本图9-3甲.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木块为什么向后倒:木块原来的状态(静止),下部突然向前运动,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所以向后倒.

(3)把木块平放在小车上,在小车和木块间涂点滑石粉(或撒点小米粒),像图9-3那样做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木块怎样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木块为什么向前滑出?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前运动,小车突然停止,木块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所以向前滑出.

(4)看课本图9-4漫画.回答: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倒向何方?分析讨论:为什么向前倒?

(5)讨论:①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倒向何方?为什么?

②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而还要往前运动一段距离?

3.惯性的应用

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撞击可以使锤头、斧头紧套在把上.

摩托车飞跃断桥.

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后面.

4.讨论本节后面“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三、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完成本节后练习题2、3、4.

3.阅读章后的“汽车刹车之后”.(自愿阅读)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篇4

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究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的,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好圆周运动的关键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后面的天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打好基础。

教材的编排思路很清晰,先是从身边的事例出发,让学生体验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一个指向圆心的力,从而引出向心力的概念。由于上一节中,已经从一般性的结论入手,利用矢量运算,在普遍情况下得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的结论,进一步得到了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得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和大小,即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接着,教材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设计了“实验”栏目──“用圆锥摆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际上,这个实验除了要验证向心力表达式之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向心力不是一个新的力,而是一个效果力”,也即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与过去不同的是,本节中又讨论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情况下物体将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情况下会做变速圆周运动。以及知道如何处理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

【学情分析】

(1)思维基础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有了探究事物的一般方法,即“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设计中就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2)心理特点

依据20世纪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可知高一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也是由直观认识向逻辑推理、实验推理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本节课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3)已有知识

通过前一节《向心加速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它描述了物体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这个加速度一定是由于它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力。因此将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即可得到向心力的表达式。

但由于错误的经验或者说是思维定势,学生往往认为向心力是一种新的力,因此“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力,而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即向心力的来源)对学生来说,将是个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自己提出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

(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教学难点

(1)向心力的来源。

(2)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设计成了探究性学习课,即在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自评和互评来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一、难点的突破

“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力,而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和“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和特点”对学生来说都将是难点。因此在匀速圆周运动的例子中,必须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让学生判断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加速度,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向心力的来源。在变速圆周运动中,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说明各个力产生怎样的加速度,从而进一步得到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

二、对教材中两个地方的处理

1.由于课本中用来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的圆锥摆运动在课堂中很难实现让学生测量,所以本设计中安排了先用向心力演示仪去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然后在让学生分析游乐园中转椅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后,通过让学生体验在实验室里粗略测量圆锥摆模型运动中的向心力大小以落实它的向心力来源,并向学生说明我们可以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2.为说明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受到的力并不是通过圆心时,课本上是通过实例链球运动和学生自己让小沙袋做变速圆周运动的体验来说明。这里本人认为直接这样让学生体验并得到上述结论难度不小,所以本设计中先让学生通过对游乐园中过山车做变速圆周运动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得到──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变速圆周运动,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分析链球运动和体验让小球做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从而降低了难度。

三、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

1.向心力概念的引出。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3.鼓励学生先共同解决自己提出的一部分问题。

4.用实验验证理论──用向心力演示仪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5.从游乐园里转椅出发落实:①分析圆锥摆中向心力的来源;②用圆锥摆模型可以粗略去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6.由游乐园中的过山车模型和运动员的链球运动落实: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及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和特点。

7.让学生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

8.课堂小结。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使用ppt、视频、演示实验、身边的圆周运动,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实验仪器:带细绳的小钢球(两人一个)。

2.动画及视频:地球绕太阳运动、圆锥摆(动画),双人花样滑冰,游乐园中的转椅和过山车、链球运动的视频及图片。

3.制作ppt。

【教学过程】

一、向心力概念的引出

师:我们先看几个做圆周运动的例子,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不会飞出去,而是老老实实地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

大家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周运动(事先给学生发了个带细绳的小球)

生:受到了拉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对以上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力分析

师:这些力的指向有什么特点呢?

生:指向圆心。

师:我们把这样的力叫做向心力。

板书向心力: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指向圆心的力,符号:Fn

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

师:这节我们就来研究向心力。接下来我想把课堂交给在座的各位同学。关于向心力,你想知道什么,想研究什么,就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大家先考虑两分钟。同桌、前后排的同学也可以相互讨论下。

[学生活动]:

生1:向心力的方向与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

生2: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与ω、ν之间什么关系?

生3:向心力的大小怎么测量计算?

生4:向心力有什么特点?

生5: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生6:向心力是不是合力?

生7:向心力的来源?

生8:向心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生9:圆周运动的半径为何不变?

生10: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如何?

(师将这些问题一一写道黑板上)

三、鼓励学生先共同解决一部分问题

师:有问题我们一起解决,大家思考下这些问题,看看你能不能帮别人解决这些问题。

以下是课堂实录:

生1(男):老师我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向心加速度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因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到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2(女):我不同意,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是在直线运动中的,这里是曲线运动,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来。

生3(女):我认为他是对的。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是说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也没说在曲线运动中不成立,所以是对的。

(师引导学生通过受力分析,并由上节课学习的在圆周运动中某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从而总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仍成立。)

生4:根据牛二律

可以得到

四、用实验验证理论──用向心力演示仪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师:刚才我们已经得到了向心力的表达式。理论的正确与否我们必须要用实践去证明。

引导学生说出怎么去验证──利用控制变量法。

介绍向心力演示仪原理,请一位学生自己来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引导学生由多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

半径r、角速度ω一定,

与质量m成正比

质量m、角速度ω一定,

与半径r成正比;

质量m、半径r一定,

与角速度ω的平方成正比;

到此为止,以上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师将这些解决掉的问题一一画勾)

五、从游乐园里转椅出发落实:①分析圆锥摆中向心力的来源②用圆锥摆实验可以粗略去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1.圆周摆

(1)游乐园图片及视频材料

(2)学生动手让小球做圆锥摆运动

(3)建立物理模型(如图所示)

思考与讨论:

①如图所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力产生了怎样的加速度?

②能否在实验室里粗略计算此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大小?

分析:

①这里的受力分析结合前面落实: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力,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这些性质力的合力,也可以是这些性质力的一个分力。

②在“实验室里如何计算向心力的大小”这里,引导学生可以设计两种方法去测。

师:我们课本上就是利用圆锥摆中可以有两种方法测向心力来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同学们课后有兴趣完全可以自己去做一下。

六、由游乐园中的过山车模型和运动员的链球运动落实: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及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和特点

1、看过山车视频并对右图中的情况进行受力分析,说明各个力产生了怎样的加速度,并进一步引导向心力的来源。

分析图1落实:

①向心力和切向力的作用效果。

②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情况下做变速圆周运动。

师:哪个力提供向心力?

有向心力就向心加速度,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向心力可以改变什么?

引导得到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师:切线方向上的重力会对物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得到切向力改变了速度的大小。

2、总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情况是做变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只有向心加速度时。

变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时。

3、分析图2、图3,让学生获得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分析向心力和切线力的来源

4、让学生观察和自己动手体验变速圆周运动从而得到变速圆周运动物体受力情况。

再次问学生:向心力是否一定是合力?

生:不一定

(七)让学生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曲线小段圆弧圆周运动,即利用微元法将曲线分割为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段都可以看做一小段圆弧,然后进行研究。

八、课堂小结

课堂的最后将学生的问题归类:说到底我们研究了向心力的大小,方向,作用效果,来源。

【板书设计】

向心力

1.定义:使物体做圆周运动,指向圆心的力。

2.研究内容:

⑴向心力的方向与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

⑵向心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与ω、ν之间什么关系?

⑶向心力的大小怎么测量计算?

⑷向心力有什么特点?

⑸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⑹向心力是不是合力?

⑺向心力的来源?

⑻向心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⑼圆周运动的半径为何不变?

⑽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如何?

3.匀速圆周运动:仅有向心加速度的运动。

变速圆周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运动。

4.问题归纳:

⑴向心力的方向

⑵向心力的大小

⑶向心力的作用效果

⑷向心力的来源

【问题研讨】

1.这是一节探究型学习课。本堂课中学生活动较多,所用时间相应就多了,所以整堂课没有宽裕的时间用来提供例题让学生利用向心力表达式简单计算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和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因为整堂都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自己关心、想要知道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又主要是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合作学习而得出结论的,所以在结论的得出或是结论的表述可能会不严密,难免缺少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如何处理和保持好探究性学习中知识的系统性是探究性学习中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3.探究型学习课给教师提出了很高了要求。在探究的第一个环节一定要千方百计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层次各有不同,因此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以及要运用不同的引导方法、激励方法和评价方案;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就给教师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又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预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引导和应变能力以及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同时教师必须要非常了解学生,教师平时多走进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兴趣点;尊重每一位学生,但不放纵学生等。对于教师本人,必须要有强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同时一要创设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参考资料:

1.人教版物理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1页。

2.张大昌:《〈物理1〉〈物理2〉的编写思想》,《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年第1-2期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篇5

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3.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二)教具

惯性球、惯性小车和木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二、惯性

教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也可以说物体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这里提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三、惯性现象

教师: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下面我们做几个表现物体具有惯性的有趣实验.

1.惯性小球实验

我们把一个小球稳稳地放在小木片上,用弹簧片迅速地把小木片弹出去,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演示)

小木片弹出去后,小球落在了原处.

大家都知道这是由于小球有惯性.但是如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这个现象呢?

我们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必须抓住惯性的实质.惯性的实质是物体有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物体原有的运动状态.以小球为例,木片被弹出去之前,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由于有惯性,还应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落在原处.简言之,物体原来是什么状态,由于有惯性,它要保持什么状态,这是解释惯性现象的关键.

2.钢笔帽的惯性实验.

教师示范:拿一个小纸条放在桌边上,在纸条上压一个立着放的钢笔帽,将纸条迅速抽出,钢笔帽不倒.

(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请大家解释当纸条抽出时,笔帽为什么不倒?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钢笔帽是静止的.当纸条迅速抽出时,由于笔帽有惯性,还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笔帽不倒.

3.刹车时的惯性现象

教师:我们在小车上立一个木块,使小车和木块一起运动,小车突然停住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演示,并请学生解释,教师讲评)

教师:刹车前木块和小车一起运动.刹车时,木块底部和小车都停住了,但是由于有惯性,木块上部还要保持向前运动,所以木块向前倾倒.

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这一普遍现象.

4.汽车起动发生的惯性现象

教师:请大家解释汽车起动时乘客为什么向后倾倒?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四、学生练习

1.章后习题1

(教师讲评从略)

2.章后习题4

(教师讲评从略)

3.习题3

(教师讲评从略)

4.习题2

(学生答)

教师:飞机投掷物体前,被投掷物跟飞机一起运动.投掷物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仍要向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可是被投掷物受重力作用,它向前运动的同时还要向下落,物体的实际下落轨道是一抛物线.所以必须提前投掷.

飞机速度越大,高度越大,提前量也应该越大.飞机投弹也遵循这个规律.

5.节后练习4

(学生答)

教师: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经过了一段距离的助跑,踏跳时具有较大的水平向前的速度.由于人有惯性,踏跳后还要向前继续用较大的速度运动,这样可以跳的更远些.事实证明,跳远运动员都是短跑好手就是这个道理.

五、学生阅读“汽车刹车之后”

教师:从阅读材料可知,汽车的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如果你是一位汽车司机,应该注意怎样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教师:车速不能太快,十次事故九次快.驾驶车辆应该精神集中,这样叮以缩短反应时间和减小反应距离.司机应保证汽车的刹车机件的性能良好,缩短制动距离.下雪、下雨天尤其应减速慢行.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篇6

惯性是什么?与力有什么关系?惯性与惯性定律是不同的,什么是惯性系?什么是非惯性系?惯性定律成立的参照系就是惯性系吗?引力能够取消吗?

一、惯性与力的关系

“定义3:抗性,或物质固有的力,是一种起抵抗作用的能力,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大小与该物体相当,并使之保持其现有的状态,或是静止,或是匀速直线运动[Thevisinsita,orinnateforceofmatter,isapowerofresisting,bywhicheverybody,asmuchasinitlies,continuesinitspresentstate,whetheritbeofrest,orofmovinguniformlyforwardsinarightline.]”。在解释这一定义时,牛顿指出:“这种力总是同具有这种力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的”,”,从而明确提出了质量是物体抗性的量度这一层意义。

牛顿说的抗性,或物质固有的力,是一种起抵抗作用的能力,指的是惯性。就是说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惯性用k表示就是k=mx.

惯性指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大小指的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能力的大小。k=mx.

力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由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能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的大小的乘积决定。f=ka.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我们可以用质量的大小表示物体惯性的大小。我们得出牛顿第二定律。f=ma.

二、惯性定律与惯性系

引力场中的惯性系是不是惯性系?自由落体系是不是加速系?引力场中的自由落体系是不是惯性系?

爱因斯坦发现了等效原理,不过后来取消了引力。我个人认为取消引力是不对的。

一切参照系物理规律都相同。怎麽个相同?我们应以惯性系的角度理解非惯性系,还是以非惯性系的角度理解惯性系?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正确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高中物理一册46页)

物体因具有惯性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也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通常我们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照系是惯性系,非惯性系是牛顿第一定律不成立的参照系。是这样吗?

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是有联系的,在惯性系与非惯性系中,物体的惯性是存在的。在惯性系中,我们可以观测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那么这里‘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是否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呢?我认为不是。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物体处于什么运动状态。这种不受外力,是没有受外力,是绝对的不受外力时。

而任何物体都和周围的物体有相互作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认为不是。

惯性与物体受不受力无关。受力时,惯性依然存在。受力时,物体产生加速度。受力的物体看另一个受力的物体,以一个加速(或减速)运动的物体看另一个加速(或加速)的物体.

惯性系中‘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描述的是受力时在参照系看来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情况。是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前提下,受力时,通过参照系描述的一种情况。

惯性系与非惯性系虽然有所不同,非惯性系中也应有这种现象。-----物体受力产生加速度,以一个加速运动的物体描述另一个加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相同时,能够相互抵销。转贴于爱因斯坦发现自由落体系是一个很好的惯性系。这个惯性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惯性系是不一样的。见《等效原理的读与想》

一个不受引力作用的加速系统跟一个受引力作用的惯性系统等效。在引力场中自由降落的参考系中就消除了引力,在这个自由落体系中,惯性定律很好地成立,一个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将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这一参考系实在是很好的惯性系。(自由落体系属于非惯性系一种)

物体的受力状态,在惯性系看来(或惯性系中),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物体相对于惯性系而言又是不受力的。(相对的不受力)见《惯性与惯性状态》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受到外力,外力消失时,物体具有保持此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附见《惯性的解释》

惯性不但有大小,而且有单位。选择适当的单位,可以使牛顿第二定律表示为a=f/k.k=f/a

m表示物体的质量,同时表示出物体的,一定的惯性。

惯性,用能量的角度说就是保持能量不变。见《惯性的单位》

牛顿第一定律中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因为物体具有惯性,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系中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不过这里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是受力时物体的惯性。参照系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加速度相同的参照系就是惯性系,在惯性系看来,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这里的‘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中的外力指的是再受力。

首先,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性质;其次(因为物体具有惯性),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篇7

一、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中进行探究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还有助于理解科学的哲学基础。

(一)演示实验中探究教学的特点

1.归纳性

归纳性指教师在演示过程中提出一些有关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答案。首先它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激发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开展分析,作出假设。在演示过程中充满着“谜”,这些“谜”引起学生强烈动机,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良好机会。其次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活动。由此,能良好理解学生对演示的理解程度,进而提出更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演示中所包含的概念或原理。

例如:演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首先,拿出一个小磁针(固定在绝缘座上能自由转动),然后拿出一根铁棒靠近小磁针会发生什么现象?(不会转动),再拿出一根磁棒靠近小磁针会发生什么现象?(小磁针发生转动),问学生为什么小磁针会转动呢?

磁棒与磁针未接触,为什么有力的作用呢?(学生答:是因为磁棒周围产生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又问:那么小磁针自由悬挂时为什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呢?(学生答:不知道或者说地球可能存在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通过上述提问,使学生逐渐理解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2.实验性

演示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等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如果演示所涉及到的问题的答案在演示之前不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演示就成为实验,称为实验性演示。

(二)演示实验中探究教学的实例

例如: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教学。

本节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讨论物体的下落情况,现在我们把此节内容运用探究教学进行研究。

(1)实验设疑:首先让一个小铁球和一张纸片相同高度落下,结果小铁球下落得快。

(2)学生分析:让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小球质量大,下落快,得出下落加速度由其质量决定。

(3)再实验设疑:两张相同纸片,一张揉成小纸团,再从同一高度落下,结果纸团下落快;一张质量小的纸揉成团,另一张质量大的纸片从同一高效落下,结果质量小的纸团下落快。

提出新问题:纸团下落与质量无关,到底与什么有关系?

这两个实验展示新现象、新知识,跟学生原有认知矛盾,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急切想弄清这个问题,很自然就开始主动思考探究。

(4)再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纸团下落快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小的缘故。那么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影响,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想办法,过渡到解决问题的对比实验:真空中和空气中物体下落的实验。

(5)对比实验:①让金属片、小羽毛、小软木塞、小玻璃球从抽出空气的管中下落,结果下落快慢相同;②让管中进入空气再做一次实验,发现下落快慢不同。从①中学生理解:一切物体在无阻力作用时下落加速度相同,从②中进一步分析,空气对下落物体的快慢有影响,学生完全信服这个道理。

(6)结论: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形成了“重力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的正确概念。

(7)反思:通过本次实验研究使学生知道平时看到的现象都是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从而消除了长期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错误观念。

二、利用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开展课题研究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即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进行课题研究中,要引导学生选好课题,注重开放性及研究的过程性,使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题研究的设计:

(1)引导学生认真选好课题

教师应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自己选择课题,因为选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选择课题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学科知识型选题:收集教学中可以深化、拓展、探讨的知识点,可改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这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及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于发现问题,如学习坚硬物体的形变,如何才能比较清晰、明显地显示出来?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器材,各种方法进行设计和探索,又如学习欧姆定律时,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去研究各种灯炮、灯丝的伏安特性,鼓励学生自制欧姆表等仪器,再如学习光的折射及全反射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去测定各种液体的折射率等。

②热点型课题: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对于此类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气温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另一种认为源于地球本身的周期性变化情景。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调查,讨论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对CO2的穿透性,太阳辐射使大气升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分析,写出小论文,这种方式有利于开拓阔眼界。

③社会生活型选题: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或日常生活中选取与物理有关的课题是探究教学中较好的素材。如汽车刹车防抱死系统(ABS),可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较深入地进行研究。如调查研究:灯具的演变——柴灶、煤球炉、蜂窝煤炉煤油炉、液化气灶、焦炉煤灶、天然气灶、电炉、电磁炉微波炉等燃烧的加热原理以及方便性、经济性、安全性等。

(2)探究过程中注重开放性

探究教学强调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来自生活、学习中的现象,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只扮演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在开放主动、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探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实验中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图书室,让学生自主设计、操作完成实验。

(3)探究教学中注重探究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结果不重过程,对过程没有进行量化,对结果评价只重视考试分数。而探究教学中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加重要,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即是探究的过程。

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是目前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本文试图想构建一个理想的探究教学框架,将探究教学的各种理论进行简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第一线,从而能从某个角度进行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篇8

“设疑”应该存在于预习、讲述、讨论、实验、练习、小结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设疑”途径往往是两条: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疑虑而设疑;二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重点、关键和要害之处“设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掌握知识,而后者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往往更为重要。本人就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提问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采用多种途径,创造设疑情景

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抽象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他们的思维活动还不能完全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给他们创造一个设疑的情景。

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创造“设疑”情景。日常生活实际是学生最直接最具体的经历。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回味,往往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如在初中学习“浮力”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出:“水中提物”和“空中提物”有什么不同感觉?小铁块放到水中即下沉,万吨巨轮为何能在水上邀游?在空气中称一斤铁和一斤棉花,两者哪个受的重力大?又如学习相对运动时,提出当大人和小孩坐同一列火车,由火车站出发,小孩惊讶地说:“呵!车站及电杆为什么向后退得这么快?”大人说:“不对,不是车站和电杆后退,而是火车向前开!”他们两人的讲法到底谁对谁错?为什么?这种“以投石激疑”的方法,以学生的生活情趣为基础,能不断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

2.利用实验创造“设疑”情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巧妙设置实验,力求创设问题的情景。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教师先做纸片、硬币同时下落的实验,发现硬币下落得最快,学生轻易地得出: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表象认识,接着做“牛顿管”实验,再使学生得到“重物和轻物下落得一样快”的结论。后一个结论否定了前一个结论,问题在哪里?两个实验不同在什么地方?有矛盾就有疑问,有疑问就促使思考,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活跃起来了。又如在教学“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为创造设疑情景,可组织三个小实验:(1)由鸡蛋在清水中和盐水中浮沉情况实验提出,鸡蛋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何关系?(2)由潜水艇模型潜水和上浮实验提出,为什么潜水艇水舱里水量变化会使潜艇下沉或上浮?(3)用比重计放在三种不同密度的液体里,观察比重计露出液面的体积大小的实验提出,当浮体重量一定时,从浮体的上浮与下沉的情况看,液体的密度跟浮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何关系?最后提出,你能否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解释上面三个科学实验事实。这样,利用实验创设具体生动的科学环境,针对学生易混淆的问题和含糊不清的认识,有的放矢,层层设疑,使学生感到妙趣横生,起到活化科学课知识的作用。

二、巧设疑点,采用多种提问方式

1.根据教材结构,巧设疑点。在教学中,“设疑”必须根据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并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知识点上“设疑”,以落实重点、克服难点;在知识的联系处“设疑”,以沟通现象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知识衔接处“设疑”,以实现知识的横向衔接;在思路上“设疑”,以指明学习的思维方向;在知识转化点上“设疑”,以促进知识的内化;在应用知识时“设疑”,以强化已得知识。这样,巧设疑点、巧布疑阵,就能击中要害,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达到预期的目的。

以《电磁感应现象》一节的教学为例:在知识点上“设疑”可落在电流可产生磁场,利用磁场可否获得电流,以分析比较两类基本的电磁感应现象;在知识联系处“设疑”,可落实在“切割磁感线”与“磁通量变化”两种现象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在知识衔接处“设疑”可落实在“相对运动”与“切割磁感线”、磁通量与磁通量变化等概念上的关联与衔接;在思路上“设疑”可演示教材上的三个实验,创造设疑情景,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逐步掌握问题实质,从而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在知识转化处“设疑”可运用发电机、变压器工作原理等方面的问题实现知识转化;在应用时“设疑”可编制系列性的练习来强化用“切割磁感线”和“磁通量变化”两条途径来判定闭合回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运用问题分类和结构的理论,选择多种提问方式,启发思维,突破教学难点。当某一问题要求论证说理时,可设置论证型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说摩擦力总做负功是错误的?”当遇到某一知识点存疑处不止一个时,可利用判断型的选择式或是非式问题,例如“布朗运动是不是分子的运动?”当遇说明事理而需提问时,可采用说明型提问方式,例如“钢笔套上的小孔有什么作用?”当遇需要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而提问时,则往往可用判断型的填空式问题,例如“什么是温度?什么是沸腾?”……

为了解决某一教学难点,可设计多种提问方式,设疑引思,由浅到深地进行突破。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可这样分阶段设计多种提问方式,使之积极地交替进行,在教师作了有关演示后,可这样进行:

教师问:从斜面上释放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与前进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答:阻力越小,运动得越远。)假如小车在光滑的平面上运动,会如何呢?(学生答:会一直运动下去。)为什么?(学生答:不受阻力。)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小车不受力也能运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这时小车的速度是否变化呢?(学生答:不变。)这个速度的大小怎样呢?(学生答:跟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等。)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上述过程,教师一开始就提出判断型问题,接着又运用论证型的问题进行趋势反诘,加深对亚里士多德说法错误的认识,从反面为突出惯性定律作了铺垫,是引出定律的前提。随之,教师乘势追击,提出判断型填空式的问题:这个速度的大小怎样呢?从而把学生思路引向定律的结论,当学生回答了最后的推理型问题时,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给出的定律,学生就会感到易理解、好掌握。 “设疑”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不能过于单调,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与“不对”,但也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学生缺乏思考基础,从而无所适从,茫然不解。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上一篇:想你时你在眼前范文 下一篇:红色晚礼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