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范文

时间:2023-11-21 17:24:06

电教篇1

一、利用电教手段形象直观,激发意向。

投影仪教学可以使教学图象静中有动,动中有变,变中激趣,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学好,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电化教学能把静止的实物图和直观图变为活动的变化的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草地上有8只羊,又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羊?“首先用幻灯演示,草地上有8只羊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运用抽拉片使屏幕上又走来了三只羊,引导学生看图说意,因为整个变化过程学生看得明白,所以学生能完整地叙述出题目意思。这样运用电教手段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接着根据题意和已建立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这样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的“一共有多少只羊”就是把8和3或3和8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这样学生不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电化教学实践操作,强化感知。

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践操作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要使学生真正能掌握所学知识,发展智力技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参与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去,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电化教学能使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小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些同学对被乘数和乘数的实际含义不不理解,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在投影器上摆花朵图,每人摆2朵用3个人来摆,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2+2+2= 再让学生摆“”图,每组3个,共4组,并写加法算式,然后再让学生摆“”图,每组摆4个,共5组, 也写出连加算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区别同数相加时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的不同含义,强化“相同数连加”的认识。最后将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导入乘法算式,特别是在很多个相同数连加很麻烦,可以数一数多少个这样的相同数连加,使学生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最后师生再根据乘法的结合顺序,编写成儿歌,通过录音机放出来,如3个2是2×3或2×3,5个4是4×5或5×4,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这样使原来的加法知识结构得到了巩固,又使新的乘法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

三、利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化难为易。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规律可以化难为易。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是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利用电化教学能使学生观察基本规律和概念的形成,把抽象的客观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为具体的直观的容易掌握的问题,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第五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教材时,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因此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含义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首先运用了投影手段,首先出示“一个苹果图”让学生说出这是几个苹果,可用整数“1”来表示,然后让学生继续观察画面,把这个苹果从中间切开,问:这时苹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时教师利用抽拉卡隐去其中的一半,问学生这时是几个苹果能不能用整数来表示了?由此让学生知道类似这种情况得不到整数的结果时,可以利用一种新数──“分数”来表示,使学生对分数建立了感性认识。然后演示抽拉卡或复盖片把一个饼、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条线段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从中取出的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演示三组旋转片,把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条线段平均分成若干等分,取其中的2份、3份、4份....,让学生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加以抽象概括,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认识思维能力。

电教篇2

1.教育教学理念较为滞后。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许多教师在电子电工教学中重视了知识点的传授,但是对学生主动参与方面研究不深,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学活动中侧重于被动给予,没有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的良好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影响。

2.理论未能紧密联系实际。

电子电工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既要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更要掌握操作技能。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不够深入,运用虚拟实践教学的课时偏多,实践课程中也没有充分与理论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缺陷。

3.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电子电工方面的深厚专业技能,还要有善于表达的能力。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但是教学技巧不足,也有的教师虽然善于表达和点拨,但是专业技能薄弱,这些方面都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

二、对当前存在问题的简要分析

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出现上述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有关:

1.教学设计呈现简单化趋势。

由于中职学校缺少了升学的强劲压力,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研究不够深入的状况,教学中注重将教材知识点灌输到位,较少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性。加之部分教师的电子电工教学设计没有充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却没有同步提升,这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2.师资队伍呈现滞后性态势。

过去一段时期,中职呈现出规模化扩张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基础设施都不断扩大,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却没有能够完全达标,尤其是电子电工这样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师资,对所学专业的要求较为定向,同时也要掌握教学的技巧与艺术,后一方面的要求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出身的非师范类人才而言显得较难,往往出现专业素养过硬、教学技巧不足这样的典型问题,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3.学生学习呈现消极的状态。

由于教师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缺乏生动性与形象性,加之自身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导致学生对电子电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部分学生还因为当前就业形式的竞争激烈,导致对专业学习信心不足,遇到难点缺乏深入研究的兴趣,甚至出现混日子的思想,消极心态对电子电工教学的有效开展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因素制约。

三、创新理念,有效突破当前教学困境的思路

针对当前电子电工学科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制约因素,中职学校与教师应当开展针对性的改进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教学困境:

1.认真分析形势,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针对部分学生因前途未卜出现的自卑、彷徨心态,电子电工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形势,一方面职业教师侧重于培养各行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未来的就业与普通高校实现了“错峰”,技术性人才在社会上大有展示的舞台。教师还可以运用较为典型的“50万年薪聘请技师”这样的案例来消除学生内心的消极想法。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本校成功的毕业生案例作为鲜活的素材,以学生身边的人来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电子电工专业学习之中。

2.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生动课堂。

教师应当对电子电工学科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平台与空间,无论是知识点的传授还是技能的训练,都应当尽可能吸纳学生参与其中,让师生互动成为电子电工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提高掌握效果。其次,教师要善于发挥信息媒体在教学中的促进功能,尤其是在电子电工疑难知识点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动画模拟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难点问题,虚拟实验的直观演示效果甚至超过实践操作,将其作为教学方式的补充具有积极意义。

3.尊重学生主体,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教师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应当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可以将教学知识点浓缩为探究题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也可以将电子电工教学目标设计为打包的任务,交给学生或者合作小组进行突破研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当将技能训练作为重要抓手,设置电子实验项目,指导学生建立研究小组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团队的努力下开展电子程序设计,巩固理论所学并进行验证,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强化岗位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在提升电子电工专业教师履职能力方面应当进行双向培养,一方面在教师招聘环节既要坚持专业对口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考查其教育教学能力,将电子电工专业素养过硬、具有较高教学技能的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之中,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强化现有专业教师的培训,采取脱产进修、跟班学习、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电子电工专业技能,更好地开展相关专业教学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中职电子电工学科教学存在的种种不足,学校与教师应当强化针对性的改进,突出重点、主攻难点,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成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电教篇3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高职院校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3方面阐述教学实践改革,一是精心设计,激情导入,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基于岗位,整合内容,突出学习重点;三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医疗仪器维修技术;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强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电工电子技术作为高职院校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专业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依据该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对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改革,现总结如下。

1精心设计,激情导入,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兴趣才能事半功倍。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利用各种有形、无形的实物、实例、生活现象、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发展动态,化繁为简,穿插点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能提高教学效果[1]。

1.1结合生活实例,引发兴趣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较为枯燥,学生不愿学甚至厌学,教师要开动脑筋,让学生爱学、要学。若能结合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实例,由此点染,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针对每个人用到的手机、家庭中的电视机、数码电子产品等,介绍各种电工电子知识,设计一些电器的基本检测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等。一方面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

1.2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兴趣

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有时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直观的认识,较难想象出真实的电子元器件,即使学生见到元器件实物,也不知该怎么识别和区分,但若把这些内容对照实物教具来讲解,让学生边听边看,就比较容易识别和掌握了。如在学习电容和电感相关知识时,可用收音机、电视机的主板做教具,让学生自己寻找各种电容、电感,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元器件的外形、型号,了解了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与兴奋。高职院校教师也可能不重视教具,认为针对大学生没有必要,但教具直观形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有教学条件下,不可能所有的元器件、电路都有现成的教具,教师还可以自制教具,如简单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通过自制教具,让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2]。

1.3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兴趣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若能结合专业介绍要用到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列举电工电子技术在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的一些主要应用,可使学生认识到以后从事的工作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也可选择一些适合课堂教学的应用实例,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相关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针对医疗仪器维修实际需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方案,促进学生课后钻研讨论学习,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2基于岗位,整合内容,突出学习重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专业知识广博、繁杂,教师应针对岗位需求,分析医疗仪器维修技术职业岗位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调研历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情况,结合本专业学生实际状况,突出重点,整合学习内容。

2.1基于岗位,整合内容

深入分析医疗仪器维修技术职业岗位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医疗仪器电子元器件及实用电路等的学习。如把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分析方法等作为理论目标,把熟练使用常用医疗仪器,识读医疗仪器电路图,安装调试电路,进行故障分析和简单电工电子产品的维修作为技能目标等;同时合理添加能反映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最新发展方向的相关内容,如添加个控型器件及新型器件等大功率工业晶体管的介绍。在借鉴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以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为指导,根据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的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依据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实际需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所学内容能够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

2.2基于专业,突出重点

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医疗仪器发动机电器与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以及医疗仪器结构设计方法,可以看出在该专业知识体系中医疗仪器的电工电子技术极为重要,基于专业需要,可将医疗仪器的发电、电控、电子点火、信息监控显示等子系统作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重点之一。当然,也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后面的专业学习中会接触到相应的专业课程,因此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还应以基础性的通识教育为主,对专业应用实例的讲解及分析应与课程知识点建立紧密的关联,同时考虑课时等因素,适当降低实例分析的难度,如果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则会使其产生畏难心理,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

2.3基于技能,注重实践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技能,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会操作、会动手,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验、实训、实践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也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可选择简单的工作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做的过程中提高技能水平。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如开展电子小制作活动、简单医疗仪器维修活动,组建家电兴趣小组等,强化课外实践,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3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1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果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实践技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真正实现3个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实施一体化教学,一方面,教师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在方法上给学生以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另一方面,教师结合实际应用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捕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践主动获取知识,在做的过程中总结规律,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习信心。

3.2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同样,电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习形式更加多样,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复杂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实验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化抽象为具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节省了时间,也解决了课时少和部分复杂实验难以演示的矛盾。此外,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虚拟仿真实验,将电子工作平台引入教学,通过计算机屏幕实现实验演示。输入不同参数,计算机可自动计算结果、显示变化过程和图像波形。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观察到参数变化对实验过程的影响,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概念的理解,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过程还可以重复演示。

3.3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更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过程的学习。因此,此门课程的考核,不能仅凭一张试卷评定,应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由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课内考核与课外实践考核相结合。考核的导向不是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的死记硬背,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同时关注学生劳动纪律、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安全操作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节约能源、爱护设备等意识的形成。在课外实践考核中,重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将平时的电子小制作活动、简单电器和电子设备维修活动、家电兴趣小组、双休日小发明、志愿者活动等环节纳入课程考核内容,通过加分形式,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源华.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5):193-194.

[2]黄秋姬.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实践与探索,2011(6):167-169.

[3]臧桂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142.

电教篇4

一、我国高等教育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实践技能匮乏,学生动手能力提升不明显在高等院校中,电子电路课程的教师严重缺少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在实践技能方面十分匮乏,缺乏新技术驾驭能力,最终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表现出经验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望。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实验课程只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就可以,但这种实验模式更加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验证,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形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随着近年来扩招规模的加大,本科学生的人数不断攀升,学校的实验场地、设备、教师队伍跟不上,这对高等院校电子电路实验教学质量提高非常不利。

(二)对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定位存在偏差,整体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目前,我国已经将创新能力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作为衡量一个人才的标准,因此将实验课作为辅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工具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跟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现学习电子电路的学生仍旧是跟着教学大纲与教师的教学计划参加电子电路的实验课程。在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实验课程往往都是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过于依赖于课堂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被条条框框给约束住,导致学生常常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在电子电路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做足课前的准备,在实验教学时,学生可以按照实验中的要求进行相关方面的操作,学生获得最终的实验结果,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走个程序,没有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更没有进行思维上的创新,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由于学生在动手以及学习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基础知识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就会有些吃力,而基础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就会感觉较轻松,这样很难真正实现开展实验教学时的最终目的。

(三)实验教学模式过时,课程设置内容多且复杂1.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内容和体系较为滞后由于我国目前的电子电路实验教学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使得整个电子电路实验课程的教学过于依赖理论课的教学,实验课程进度往往都安排到理论课之后进行,从而对实验课程的内容产生了禁锢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上很难得到提升。2.实验教学设备的缺失由于我国在实验室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加之实验手段以及实验室设备都比较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创新、设计型实验的条件,使得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3.实验手段不足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之中,学生往往是根据教师所给出的电路图进行电路连接,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没有丝毫的裨益。同时在实验教学课程之中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无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地检测,不利于电子电路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建立师资队伍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实验教学中质量的有效保证就是要有良好的师资队伍,高等院校需要主动培养且发展综合能力强和经验丰富的理论性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中,同时,通过在岗学习或者进修培训的方法,不断拓展教师的知识范围,提高教师综合性能力以及业务水平。实验评分方面可以从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两个方面着手。共同对学生的实验评价打出客观的分数。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抽题方式保证公平性。

(二)逐步采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管理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创新,开放式的实验管理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所指的是实验场地的开放、实验仪器的开放和实验内容的开放。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全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考虑到部分高等院校实验场地和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可以从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地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将开放管理和计划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电子电路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将其实验中的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分开,对必做和选做的内容进行区分,对于额外的实验内容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选择,并由学生对实验的时间进行预约,教师只对学生自主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在这一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中,学生要事先和实验室的教师多沟通,对实验室中的课程安排进行核对查看,以避免实验场地在使用上出现冲突。

(三)优化实验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将现场演示和当面指导相结合;将理论验证和电路设计相结合;将实物安装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必修选修和创新发明相结合。同时,实验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在实验方法上,可将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同时开展,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有效的培养计划,创建实验新平台。在内容的优化创新上,必要的验证试验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实验,或者设计性的实验,从学生日常所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开发实验内容。

(四)重视新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很多新技术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在电子电路教学中,实验教学已经不再是仪器和理论简单的组合,它需要从各种新软件和新硬件的技术平台中建立起来。实验教学也不仅仅是对课程理论的验证,也是对其发展前景和应用场合的实践探索。所以,在电子电路的实验教学的创新实践中,更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在原有实验手段的基础上,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融入到电子电路实验教学中,采取以设计性实验为主,由浅到深、由分离到综合的积木方式,循环渐进地对实验的内容进行设置。创新实验教学中,对理论性较强的系统与信号实验,可以将虚拟仪器技术、MATLAB、EWB等技术融入其中,使每一个实验都能成为学生掌握新概念和应用新技术的切入点,让电子电路学生在新技术的应用中获得更大的思维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的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原动力,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大力且有效的调动,才是达到教学目标的第一步。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出与教材相同但实验过程不同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实验中的趣味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到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原本单一化的教学形式转变成多种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中可以通过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将原本教材中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加上教师将多媒体中的实验进行现场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三、结语

实验教学是电子电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有着重要的帮助。将创新教育融入到电子电路实验教学中,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实验操作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对培养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

电教篇5

电子电路课程是电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非电工专业如计算机、机械等专业的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电子电路课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子电路技术的理论基础,并接受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学好该课程无论是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是毕业以后的工作或者对继续深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师的实践能力

经过几年的教学活动和参加产品开发研制工作,证明理论教学与实际结合是至关重要的。在电子电路课程中,学生最终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会将实际电路抽象成电路模型,并能分析其原理,当电路出现故障时会修复;二是会分析已经绘出的电路模型,达到实现电路设计的目的。上述教学目标的实现,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实验设备与手段。现任的成人高校教师中,90%是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培养出来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学校出来后直接进入教育岗位的。教师本身就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只能有意无意地避开实践环节。但这一现象导致了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和学校都应从这一误区中尽快地走出来。教师是否了解学科技术的前沿,能否更多地将当前新工艺——现代新产品设计流程;新电子元件——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器件,新仪器产品——现代电子仪器的使用介绍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2.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学生还可以接受一些知识,但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感到了困难,随之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少,主动学习便是一句空话,学习者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最终的教学目的很难达到。

3.实验课的现状

由于工科专业招生困难,大部分学校把经费都投向了计算机房等能马上收回成本、赚钱的项目上。因此,电工实验都在吃着老本,用着十几年前的仪器设备,跟不上现代工业的发展及电路设计的要求,实验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合理地增加实验经费,更新实验设备已迫在眉睫。另外,课时的压缩,导致教师把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对于实践环节只用很少的课时,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二、电子电路教学方法探讨

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避免过于片面性

面对学生编写教材和教学时,模拟电子电路课程不易片面强调以集成电路为主,理由如下:

(1)模拟电子电路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一门工程型、技术型、实用型的课程,它与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和“信号与系统”有很大的差别。后者是讲述模型化电路和信号的分析方法,而电路的结构、元件的取值和信号的性质的不同并不影响分析方法的学习。但电子电路却是具有—定功能的实用电路,学生在学习模拟电子电路课程时,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影响,碰到的第一个疑点和难点是不理解电子电路课程的工程性特点;而且面对实际的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时,要引入有源器件参数的离散性和误差。考虑到这些基本因素,学生在学习电子电路的过程中是否能采用在一定的误差和容差范围内,忽略某些次要因数,而抓住主要矛盾来进行工程估算,使之既不失设计计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又能使分析和设计计算简单化。这种基本能力的培养,显然应该作为模拟电子电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而片面强调以集成电路为主势必会削弱学生这种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建立。

(2)模拟电子电路课的新概念多,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对专科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课程的内容体系与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衔接和交融,因此在基本概念的讲述上不能压缩篇幅。另外,概念清楚、基础理论扎实,也是灵活应用集成电路的关键。

(3)集成电路类型品种繁多,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到底以哪些电路为主?即使花费很大力气讲清楚了几种,由于基础不扎实学生也不可能用好其他类型的集成电路。

(4)集成电路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大量问题不是从电路的基本原理考虑,而是从工艺角度考虑的,从提高性能指标考虑的。若提倡以集成电路为主,很容易出现内部电路讲的过细的情况,影响了基本理论的学习。

(5)由于片面提倡以集成电路为主,有许多书籍用大量的篇幅讲集成电路的应用,例如运放组成的反向比例放大、同相比例放大、加法、减法等电路。其实这些内容十分简单,只要讲清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要点即可,完全可以让同学自己分析。故集成电路的应用不宜延伸太宽。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片面强调以集成电路为主的提法容易偏离模拟电子电路课程的方向,不利于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不利于打牢基础。

2.以实例为基础,讲授课程的主要内容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用比较通俗语言讲解“电视信号测量仪”的原理方框图,对“电视信号测量仪”产品的原理方框图,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根据课程基础知识衔接问题,确定方框图中各个方框详细内容解剖的顺序,在讲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一个一个攻克。在学生的头脑中始终有一个主线——解决实际问题,课程的主要内容逐步展开,使学生清楚学习完某一个单元电路后,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今后如何应用。

例如:介绍检波方框时,先介绍二极管的构成、符号和特性,在介绍二极管的各种用途时,重点讲解二极管的检波特性,即如何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过程,同时使学生对单元电路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有深入了解。又如讲解中频放大器方框时,从三极管入手,可将模拟电路的主要内容引出;在LCD显示方框中,可引出数字电路中许多常用的单元电路部件。

3.以实例为切入点,改进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教学中尽量多地通过实例的引用,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增加实验课时与改进实验手段仍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首先应明确实验课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路物理量的测量与计算、验证定理。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实验应提供给学生电子自动化设计工具,如Pspice软件,该软件能够模拟电路的性能,可以把它引入到教学与实验中,课堂上以实例中的某一模块为切入点,用计算机模拟电路性能并进行输入输出测量,使学生对实际电路的性能有较直观的了解,并借助该软件分析电路。

4.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科学化管理中加强计算机的应用

电子电路实验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除了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和不同训练目标的实践内容外,它还应包含仪器使用训练、实验基础知识、器件应用常识和工程实践常识等。因此,引入包括多媒体演示、电子教案、计算机仿真技术、局域网教学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必要条件。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密不可分。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电教篇6

1加强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

我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全校除人文和经管两个学科之外的全部学科的电工电子类实验和实践教学任务,包括电工电子基础实验课、电工电子实习、电子类课程设计、开放性实验和竞赛培训等实践教学任务。为更好满足实验教学任务,中心加大了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本中心新组建了6个新实验教室,分别是综合电子实验室、微电子设计实验室、SOPC实验室、电工第三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和开放创新实验室。

中心教师还自主设计制作了51系列单片机开发板,EDA应用开发平台,MSP430单片机应用开发平台、电脑鼠标开发平台、工业总线开发平台、PLC开发平台、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声表面波器件应用开发平台、太阳能利用应用开发平台、智能建筑系统开发平台、智能测控系统开发平台和交通控制系统开发平台等。为了使现有设备满足教学需要,中心组织人员与企业合作,改进了实验教学设备80多台,自购元器件,扩展现有设备功能40台。

2改革实验教学

2.1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

中心还制作了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在该平台上,可以获得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仪器使用课件、电子元器件手册和实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以便完成实验预习。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实验预习后,提交预习报告,作为学生实验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效的保证了实验预习质量[2,3]。

2.2电路设计实验与电子设计技能培训结合

中心增加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课时。例如我们在基础实验内容里为“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增加SystemView和Multisim等模拟电路设计仿真软件的学习内容;在“数字电子设计”等课程增加了MAX+plusⅡ和ISE等数字电路设计;在系统设计型实验和大型创新实验中加入了ProteIDXP、Proteus和CCS等系统联调及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软件。这些内容拓展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真正掌握目前业界主流的“方案设计—软件仿真—设计与制作—系统调试”设计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4]。

2.3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实验教学中心将实验教学内容由原来的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改革为由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型实验、系统设计型实验和大型创新实验组成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结构。

(1)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实验

该实验是由中心原有的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内容组成。这个层次的实验主要完成学生电学素养、电路设计基本技能、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等电学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系统设计型实验

该实验是在基础理论与实验技能实验的基础上,综合学生所学到的多个电学理论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简单电学功能模块设计的能力。例如,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静电测试仪,在这个系统中用到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多种基本电路设计以及蜂鸣器、滤波电路等,最终实现了一个在实验室测试静电是否超标,如超标则发出报警。

(3)大型创新实验

该实验是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FPGA、DSP设计与电路设计相结合,设计一个复杂和智能的并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系统的实验。这个层次的实验由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结合。例如,分布式温湿度控制柜系统的设计实验涉及到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PCB设计和制版、TCP/IP传输技术和控制原理等。

2.4综合实验考核方式

中心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考核采取网上实验预习、动手能力现场测试、实验报告和实验后网上应用型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考核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否主动搭建电路、查找问题和分析问题;防止实验报告的抄袭;实验结束后能够主动回顾实验知识和过程,将课堂教学进行复习和升华。

3加强实验室管理

本中心在实验室管理建设上制定了“事必议、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方针,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包括实验室主任岗位职责、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考勤制度、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安全制度和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等。

4结语

电教篇7

一、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课程教学采用案例和项目驱动,在案例和项目设计上循序渐进,本课程相对而言比较难,传统教学模式沿用本科教学模式,从电力电子器件到整流、有源逆变,再到交流变换、直流斩波、无源逆变等等,学生学习兴趣基本没有,学习效果很差,通过近几年课程教学质量的分析,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是比较差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反思课程教学,思考课程内容。根据就业岗位分析,高职学生就业服务岗位为一线技术工人,对电力电子技术只需要知道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的作用,典型的电力电子线路应用和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内容以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应用为核心,以基本变换器及控制方法为基础。为此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内容不再按学科来组织,而是按案例和项目来组织,在案例和项目中穿插必要的知识点。课程项目如下:任务1:常用电力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测试(案例驱动)内容:电力二极管、晶闸管、IGBT管、单结晶体管、集成触发器、IGBT驱动模块、散热器、电阻电容器等的功能作用认知和元件测试。任务2:单相晶闸管调压调光电路的分析和安装调试(项目驱动)内容:单相全控整流桥分析、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分析、触发角移相控制过程分析、焊接技能、调试技能、万用表、示波器等使用技能等。任务3:双向晶闸管台灯调光电路的分析和安装调试(项目驱动)内容:双向可控硅及触发过程分析,焊接技能、调试技能、万用表、示波器等使用技能等。任务4:单相全控整流电路分析和线路连接调试(案例驱动)内容:单相全控整流电路结构和原理分析、电路波形图分析、负载分析,实验线路连接和调试等。任务5: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分析和线路连接调试(案例驱动)内容:单相半控电路结构和原理分析、电路波形图分析、负载分析、失控分析、续流二极管作用分析等,实验线路连接和调试等。任务6:三相半控和全控整流电路的分析和线路连接调试(案例驱动)内容:三相半控和全控整流电路结构和原理分析、电路波形图分析、负载分析,实验线路连接和调试等。任务7:实用电风扇调速电路的设计和制作(项目驱动)内容:单相电机的驱动设计和制作,交流调压电路设计和制作、触发电路的设计和制作等。

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组织

为保证课程内容改革落到实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必须改革,传统理论教学肯定是不能适用的。我们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仿照企业车间班组组织管理模式,体现工学结合,但在教学实践操作中,难度相当大。

1、小组长的选拔采取“自荐+推荐+指定”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希望学生自荐,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学生表现欲不强,毛遂自荐的学生并不多,因此采用推荐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在前两种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

2、项目小组的管理教师只考核小组,被考核人为小组长,小组长考核小组成员,这种方式仿照企业班组管理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协作能力等关键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帮助。小组内部进行自我组织和管理,明确小组长的权责,小组长要承担的职责不仅是技术工作,还有团队组织和项目管理工作,其工作的成效之间决定小组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中举足轻重,为保证小组长能够行使项目组织管理的职权,就有必要赋予其对其小组成员课程考核的权力,考核结果直接决定课程成绩。

3、教学组织引入竞争机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如抢答赛、成果评比,设立优秀班组、流动红旗等小组激励竞争机制,并限定优秀指标,有竞争才有动力,青年学生好胜心才能转变为动力,因为是团队竞赛,合作也是获胜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激励机制直接与项目(任务)考核成绩挂钩,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各小组的工作。同时还设计了淘汰机制,对于表现不好,不服从管理的成员,小组长可组织团队会议启动淘汰机制,开除出团队,若被开除出团队学生没有其他小组接纳他,那他直接面临课程不及格的后果。这个机制的运用有助于小组的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小组长管理团队。

4、班组长例会机制课程教学中每堂课开始或课间,教师组织班组长例会,考察班组出勤情况,了解他们任务进度,完成情况,讨论项目中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便于教师适时掌控课程教学现状,并及时做出调整。

三、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方法

电教篇8

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构建“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在课堂中分析原理到生活中实践物理提升学生物理素养”的学习体系,为本校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指导性理论,总结出具有本校物理教学的特色――“教学内容生本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对我校的物理教学产生“整体效应”。

【教材分析】

本节前言中以每个家庭都有电能表的测量物理量为题,引发学生对电功的思考,同时让他们知道学习电功的实际意义。

本节有三个主要内容,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都是围绕电能的转化与守恒问题展开讨论的。电功的概念抽象难懂,但是牢牢地抓住“能量”这条主线,以消耗电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入手就可以化难为易;对于焦耳定律也是如此,不管哪种情况下都有热能出现,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明白焦耳定律。

【学情分析】

注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一系列的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分析讨论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②理解焦耳定律;

③知道电流做功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电功的学习,能够估算家庭的电量月耗;

②通过对电功率的学习,会估算常用电器的电功率;

③通过对焦耳定律的学习,会估算常用电器产生的热量。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重点是电功和焦耳定律的理解

一、新课引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电流通过导体要引起各种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热、发光、发声,或引起化学反应;电流通过电烙铁,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给蓄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等。用多媒体放水流可以做功的动画:如水流推动水轮机做功;类比电流:多媒体放映电荷在导体中不断运动的动画,电流是否可以做功呢?(不要深究,只是留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印象,等进入后面电场继续学习)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凡是电流引起的任何变化,都是电流做了功,消耗了电能,转化为了其他形式的能。

教师: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二、新课小结

【设计意图】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每个小组讨论后派个代表上来,我们共同打分。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讨论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

三、生活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实用的或者有兴趣的生活问题,让物理回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学习物理知识为生活服务的目的。

生活处处有物理,勤于思考皆学问。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可以发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

1.关于电费。一只100W的白炽灯泡,价格为2元;一支20W的节能灯,价格为12元,但能提供与100W白炽灯泡一样的亮度。假设每盏灯每天使用2h,每年以360天计算,电价是0.5元/(kW?h)。请计算一年内的总花费,并回答购买哪种产品更合算?

2.关于电脑。一天,李明配置了一台主流电脑,配置如下:cpu:i5 2500,最大功耗95w;显卡:微星gtx460,最大功耗150w; 微星gtx470,最大功耗215w;电源:海韵 S12II(SS-330GB)330W 铜牌台式机。

李明在犹豫选哪个显卡,请你帮他参考一下。

上一篇: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 下一篇: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