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范文

时间:2023-10-26 17:25:15

中年女性

中年女性篇1

更年期症状个体差异很大。约有1/4的更年期妇女基本上没有什么不适感觉,大多数人的反应也较轻微,只有10%-30%的妇女会出现某些严重症状。主要是功能性子宫出血、阵发性潮热和出汗、外阴及阴道萎缩、发胖等:心理上则会出现焦虑、悲观、猜疑等系列变化,表现为情绪低落、言行减少或反应偏激。然而,更年期症状不仅仅是来自于生理变化,它的轻重强弱,往往与心理因素有直接关系。对更年期健康影响较大的心理因素主要来自下面几个方面:

对女性美的片面理解

随着月经的消失,不少女性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女性特征,从此就与肌肤松弛、低下、风韵不再等衰老现象联系在一起了。“美人迟暮”的心态或多或少增加她们对生活质量下降的隐忧。比如,难以获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和异性的欣赏,在人际和社交上遭到冷落:夫妻关系不佳或是对精神生活有较高追求的知识女性因感觉自己“年老色衰”,把更年期看成“美”的杀手的排斥心理和不良预期,往往会诱发和加重更年期症状。

事业和成就的追求脱离实际

不少事业型女性对自身价值设计过高,年龄的日渐增大也日渐加重她们谋求成就的紧迫感。在职业竞争和自身价值追求的双重压力下,她们对更年期的到来和月经的消失,会产生过分的敏感甚至恐惧。一旦精力不济,工作上力不从心,更是直接加大她们的心理压力,促进延年期症状。而更年期症状的出现又刺激了她们的成就欲和冲刺欲,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出现更年期忧郁症。

对生活状况和经济积累预期过高

很多女性大多重视生活质量,也容易对现状感到不满足。现实表明,经济状况一般但对个人(家庭)生活较满意的人,更年期中往往反可处于无症状或少症状状态。

性释放不足

没有证据表明,更年期是女性性能力的终结。然而,适量的性释放需要有良好的心态。不少女性出于对生活和事业的追求,或是工作压力过大,或是受自身性魅力和事业成就上自我怀疑、否定等悲观情绪影响,从而压抑了对性的兴趣,使更年期的紧张烦躁失去释放与宣泄的自然渠道。

中年女性篇2

为什么中年女性的心脏会成为全身最脆弱的器官呢?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了不利于心血管的变化。医学研究显示,雌激素不仅赐给女人独有的女性特征与魅力,而且促使肝脏制造更多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将淤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斑块清除,保持血管壁的正常弹性,同时阻止血液在血管内凝结,使血液畅快地流动,心脏供血充足,故雌激素被誉为“心脏的保护神”。然而,随着中年期的到来,尤其是进入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衰退,经血断流,雌激素的分泌量逐渐减少,导致心脏受到的保护作用大大减弱,从而进入了心脏病的高发期。

如果你有吸烟的习惯,或患有糖尿病,或有感情问题,那么,与心脏病结缘的风险就更大了,医学上称为高危人群。以吸烟为例,可使男性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4~6倍,女性则更高,可增至6~9倍。而患有糖尿病,就几乎抵消了女性生理上的优势,使发生心肌梗塞的风险明显大于男性。至于感情问题对女性心脏的威胁也大大超过了工作压力,尤其是不如意的婚姻生活,可使女性发生心脏病的几率比婚姻幸福的同龄女性高出3倍多。同时,女性心脏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缺乏像男性心绞痛那样的特殊表现,而是诸如疲劳、晕眩、恶心、心悸、呼吸急促以及背部上半身感觉压力等症状,容易受到本人乃至医生的忽视,从而耽误治疗。另外,女人一旦得了心脏病,病情将比男性患者严重得多。比如,在心脏病发作后的1年内,42%女患者会病逝,比男性患者的死亡率(20%)高出1倍多。

由此不难看出,像重视一样养护心脏,是每个中年女人必修的健康功课。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将护心措施贯彻到位。

1.调整三餐中年女人应当改变一下三餐食谱,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只饱“口福”了。调整的要点是:根据食品对心脏健康的影响进行筛选与增减。要增加两类食物:一类是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豆粉、豆腐、豆奶、花生、芝麻、绿茶等,以便提升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发挥保护心脏的作用;另一类则是具有护心成分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的菠菜、胡萝卜、桃、草莓、苹果等。鱼类:富含omga-3脂肪酸的金枪鱼、鲑鱼和鳟鱼等,每周吃2次。咖喱:富含姜黄素,每周吃3次。巧克力:富含多酚,每天1小块等。至于含有较多有害于心脏的饱和脂肪与转基因脂肪的食物如畜肉、薯片等,糖分多的食物如饼干、糕点、含糖饮料等,含盐量高的食物如罐头、腊肠、咸菜等,则应大幅度削减,越少越好。

2.学会呼吸女性多是胸式呼吸法,比较浅表,吸入的空气只能达到肺的上中部,而且会增加心、肺等脏器的负担。如果效仿婴儿,换用腹式呼吸,通过横膈肌的运动增强肺部的通气量,既可增加呼吸深度,将空气吸入肺的下半部,取得最佳的换气效果,又能减缓心跳、降低血压、促进消化、改善睡眠、放松肌肉、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心态,减轻甚至消除不利于心脏健康的诸多身心因素。瑜伽与太极拳之所以有益于心脏,其奥妙就在于这两种运动运用的都是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做到呼吸深长而缓慢。3.密切夫妻感情,保持婚姻美满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不如意的婚姻生活可增加女性心脏病发作的几率,这比婚姻幸福的女性高出3倍。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中年女性如果精神比较抑郁,发生或死于心脏病的几率比精神状态良好的人高出50%。因此,调节情绪,平衡心态,密切夫妻感情,保持婚姻美满,则心脏幸甚。

4.饲养宠物美国最新研究显示,宠物可通过缓解压力而发挥护心作用。以猫为例,无论它是否活跃,只要有它在家中,主人的心脏病危险就会降低近1/3。不过,要注意宠物的清洁卫生,并接种疫苗,防止患上宠物病。

5.控制腰围减肥超过理想体重30%的人最易与心脏病结缘,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过多,对心脏的威胁更大。因此,体形肥胖,特别是腰围超过近100厘米的女性,应从护心的新视角来看待瘦身减肥,力争将腰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6.远离烟酒(包括“二手烟”)烟草是心血管的大敌,吸烟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如果在1年内戒烟,患心脏病的几率将减少50%。酒以少量为宜,最好是喝红酒,每天限于1小杯。

7.做好避孕,少做或不做流产手术英国专家发现,流产1次以上者心脏病发生危险的几率增加50%,流产3次以上者患心脏病的危险是未流产者的2倍。

8.睡眠充足研究人员调查显示,每晚只睡5个小时或更少的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每晚享受8小时充足睡眠者高45%。但睡眠也并非“多多益善”,每晚平均睡眠9~11个小时的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反而会高出38%。因此,坚持每晚8小时睡眠,才是最有利于心脏健康的。

9.合理运动运动既可降脂、减肥、降压,又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全方位地保护心脏。运动以快步行走、骑车、体操、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佳,运动强度达到微微出汗即可,每天坚持30~60分钟。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用做家务来代替运动,因为家务劳动起不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中年女性篇3

蛋白质:对于中年女性来说,虽然食物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在逐步下降,只相当年青时的60%~70%,而身体蛋白质分解程度却要比年轻时高得多。因此,中年女性的蛋白质供给应当既丰富又优质,且供应量也要适当高一些。

脂肪:中年女性对脂肪消化吸收和分解的能力日趋降低。因此,限制脂肪的摄入是必要的,特别要限制食用动物脂肪,植物脂肪的量也不宜太多。

热量:人体内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每日主食只要能满足身体的标准需要量即可。另外,可多吃些蔬菜、水果,增加食物中的纤维素,既可饱腹,又可防止心血管病、肿瘤、便秘等疾病发生。

维生素:中年女性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对各种维生素的利用率降低。于是,常出现眼花、溃疡、皮皱、衰老等各种维生素缺乏的症状,所以应当每日供给充足的各种维生素。比如,鲜枣每100克中含维生素C540毫克,每天吃3~5枚(约20克),即可满足生理需求。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虽然人体对锌、铜、硒等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不多,但它们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参与体内酶及其它活性物的代谢。中年女性极易产生某些微量元素的相对不足。比如,对钙的吸收能力差,再加上钙的排出量增加,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出现腰、背、腿痛,或肌肉抽搐等症状。补钙不一定非服药,可多喝些骨头汤、牛奶、豆浆,多吃些豆腐、豆制品、虾皮等含钙丰富的食物。绿色蔬菜的含钙量也很高,如荷兰芹100克含钙200毫克,萝卜叶100克含钙190毫克,菠菜100克含钙120毫克,而且吸收与利用率也高,胆固醇又较少。每天吃500克这类蔬菜,同样能预防骨质疏松,因为每天只需500毫克左右的钙就能达标。镁一天的生理需求量约为300毫克左右,紫菜每100克含镁量高达460毫克,每天吃些紫菜便有益于获取镁。又如,猪肝含铜量最高,每1000克含铜25毫克,每天吃100克猪肝即可达到需求。再如,每天从食物中摄入3.8毫克的锰,即能满足新陈代谢需要。1杯稍浓的茶水含锰高达1毫克,喝上3杯足矣。还有,莲子每100克含钾2.5毫克,已达到一天需要2~3毫克的生理需求。

中年女性篇4

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事业成功与家庭美满幸福的保证。中年女性是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支柱。由于她们工作中要多做贡献、与周围人群进行交往,在家中又要尽到敬老育幼的责任。

社会角色的冲突,使这一人群无论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付出都很大,加之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良,严重损害着中年女性的身心健康。因而,合理安排好工作、生活、学习和运动,努力摆脱情感上的不愉快,可有效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进入各种急、慢性病高危人群的行列。

人到中年应注意自我保健,把健康身体看成自己的财富,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应加倍负责与保护。

首先,应注意保健,积极应对压力,放慢生活的步调,或改变生活方式,通过轻松的户外活动或自己感兴趣的特殊技艺来减缓压力、舒展身心,防止身心疾病。

其次,是理智并控制情绪。在理智与情感有冲突时,要善于做到通情达理、顺理适情、知情入理,学会调节情理之间的平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知足常乐,就能保持心理健康。

再有,要科学用脑,讲求用脑卫生,争取消耗最小的脑力而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中年女性担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无论体力或脑力劳动者,都有许多事情需要用脑,因此,讲究用脑卫生,可发挥脑的最佳功能。

另外,要做到加强运动。运动可以储备生命力,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和能力,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心脏收缩力,加速血液循环,强筋健骨,延缓衰老。

总之,保持身心健康应努力做到“三个平衡”,即消耗和供给之间的平衡、睡觉与醒觉之间的平衡、精神与躯体之间的平衡。

中年女性在饮食上应适当掌握进食量,如果进食不当、活动减少,很容易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保持消耗和供给之间的平衡,需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乳类、鱼、瘦肉、鸡蛋、豆制品等,以维持细胞功能和修补体内的组织;

蔬菜、水果和谷类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使身体保持活力,预防便秘;增加钙的摄入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另外,紧张劳动后,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6-8小时安静的睡眠,可保持睡觉与醒觉之间的平衡;身体疲劳后可以用脑力劳动来调整,精神疲劳可进行体力活动调节,以保持精神与躯体之间的平衡。

中年女性应坚持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时应注意:

1、逐渐增加运动量,速度和力量要适宜;

2、避免运动过量,以不感到疲倦为宜;

中年女性篇5

健康警讯:加拿大医学专家观察到,女性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与年轻时胸部大小有关,胸部越大危险也越大。研究人员调查了9万多名中年女性,回顾了她们20岁时胸部大小,对照后发现:那些穿A杯胸罩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几率最小,与她们相比,穿B杯胸罩的女性患糖尿病几率高出32%,穿c杯的高出71%,穿D杯的高出58%。

致“糖”奥秘:确切原因尚不清楚,推测是胸部脂肪组织“作祟”,脂肪的过剩会造成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最终导致糖尿病临身。

防范之道:作息规律化,勤上运动场,定期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

2 铁含量高的女性

健康警讯:美国哈佛大学前不久公布了一份关于护士的健康分析报告,提出体内铁贮存高的女性与糖尿病的距离最近。医学研究人员检测了3万多名护士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发现铁蛋白浓度最高的女性,攀上糖尿病的危险是最低者的2.6倍。铁蛋白是血液中一种铁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它可以显示出体内铁的含量。这项发现至少有两个意义:一是对年轻女性进行血液检测,可早期筛查出糖尿病的高危个体,并作为重点预防对象;二是适当削减体内过高的铁储存,有助于减低日后成为“糖女人”的风险度。

致“糖”奥秘:过量的铁能使胰腺细胞受损,减少胰岛素的分泌,进而使血糖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失常,引起血糖水平居高不下,从而引发糖尿病。

防范之道:1,调整三餐结构,少吃铁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肝、豆类、黑木耳、菠菜、红枣等。

2,适当定期献血,减少体内的铁储存。

3 偏爱高血糖食物的女性

健康警讯:如果女性长期偏爱含糖指数高的食物,则成为“糖女人”的危险明显增高。请看3则来自美国研究机构的最新信息――

(1)每天进食300克米饭的女性,比每天只进食200克者,患糖尿病的几率高出78%。

(2)爱吃土豆的妇女比不吃土豆的妇女患糖尿病的风险高14%,喜吃炸土豆条的妇女比很少吃炸土豆条的妇女患糖尿病的危险大21%。

(3)每天至少喝一杯含糖汽水的女性,患上糖尿病的几率,比不喝者高出85%。

致“糖”奥秘:所谓食物“血糖指数”,指的是人体食用某种食物后所能引起的血糖反应的大小。面包、面条、米饭、土豆、含糖饮料等可引起人体较大的血糖反应,属于血糖指数高类食物,人体消化、吸收很快,所含糖分可迅速进入血液,引起血糖浓度升高,加重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细胞之负担。时间一长,胰腺细胞不堪重负而致胰岛素分泌障碍而形成糖尿病。

防范之道:减少面粉、大米、土豆乃至含糖饮料等高血糖指数食物的摄入量,不足部分改由全谷物、高纤维蔬果以及豆类等低血糖指数食品供给。同时加强运动,增加体内糖分的消耗,阻止血糖浓度升高。

4 抑郁症女性

健康警讯:研究人员对2600多名中年女性的健康资料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抑郁症与糖尿病有一定关系。研究之初全部女性都没有糖尿病,3年后有97例被诊断为糖尿病。结论是,抑郁症可使女性患糖尿病的危险高出66%。

致“糖”奥秘:抑郁症首先改变人体内掌控与压力相关的荷尔蒙,接着影响脂肪的分布,最终累及血糖代谢。

防范之道:积极治疗抑郁症,保持乐观的生活方式,坚持均衡饮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为“糖女人”的危险。

5 肥胖女性

缝康警讯: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追踪观察8000名女性达8年之久,发现女性中年期的体重与日后是否患糖尿病的几率关系密切,肥胖的中年女性10年内患上糖尿病的几率比体重正常者高12倍;肥胖女性体重每增加1公斤,遭受糖尿病之害的相对风险增加16%。

致“糖”奥秘:女性肥胖,脂肪细胞数目虽未增多但体积增大,肥大的脂肪细胞表面胰岛素显著减少,致使机体糖耐量异常,故糖尿病的发病率大大增高。

防范之道:减肥是最主要的防范举措。管好嘴最为重要,如多吃有助于快速燃烧脂肪的食物,如鱼类(深海鱼最佳)、麦片、亚麻籽、核桃等;其次是勤上运动场,借助于运动消耗掉累赘的脂肪。

6 缺钙女性

健康警讯:美国一项调查显示,钙摄入量最高的妇女比钙摄入量最低的妇女患糖尿病的风险低21%。表明缺钙不仅容易导致骨质疏松、腰酸背痛,还容易患上糖尿病。

致“糖”奥秘:钙不仅是骨骼的重要成分,还在胰岛素的分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胰岛细胞的表面有个钙“通道”,体内充足的钙通过这个“通道”进入胰岛β细胞后,β细胞接受到钙后才开始分泌胰岛素,钙就像胰岛素的“开关”一样。可见,如果缺钙势必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防范之道:(1)多吃含钙食品,如牛奶、虾皮、绿色蔬菜、豆类等。

(2)平时多做日光浴,享用免费维生素D“大餐”,增加钙质的吸收与利用。

(3)必要时去医院做个骨密度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补钙的剂量与疗程。

7 腿短的女性

健康警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称,女性大腿的长度与得糖尿病的几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比关系:大腿越长,得病可能性越小;越短则得病可能性越大。若某女的大腿每低于平均长度1厘米,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增加19%。爱尔兰的流行病学专家得出了同样的研究结果。

致“糖”奥秘:短腿女性较一般女人更容易出现胰岛素缺失,而作为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胰岛素的缺失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防范之道:大腿的长短取决于婴幼时代的发育状态,故强调优生优育也是防范糖尿病的有效一招。

8 更年期女性

健康警讯: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显示,更年期后的妇女患糖尿病的比率偏高,且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每隔3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10%。

致“糖”奥秘:此阶段女性因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雌激素减少,对胰岛素的刺激作用减低,或胰岛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应激能力减弱,加之体力活动减少,体重增加,体内产生抗胰岛素物质,妨碍糖的氧化和利用而形成糖尿病。

防范之道:多做运动,多食豆类食物,借助于食物中的植物雌激素补充更年期雌激素的亏损。

9 尿酸高的女性

健康警讯:台湾学者提出,体内尿酸高引起的后果“男女有别”,男性出现高尿酸症状的可能性大,而女性发展为糖尿病的几率高。研究资料显示,当女性尿酸值超过每百毫升6毫克的正常值时,可有相当高的比例造成胰岛素受体抗拒现象。

致“糖”奥秘:过多的尿酸使胰岛素受体出现抗拒,减低敏感性。

防范之道:少吃或不吃高嘌呤的食物,如牛肉、动物内脏、海鲜;戒酒;多饮水,促进尿酸排出。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的药物,如别嘌呤醇等。

10 贪恋电视的女性

健康警讯:澳洲国际糖尿病研究院一项研究发现,看电视时间愈长的女性,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愈高,但男性看电视的时间与血糖水平没有明显关系。

致“糖”奥秘:女性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活动减少,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机会。

防范之道:看电视过程中注意运动,不要一坐到底。

11 女强人

健康警讯:以色列最新研究显示,工作负荷与压力越大的女性,越容易患上糖尿病,比压力低者高出84%。

致“糖”奥秘:由于精神长期高度紧张,造成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引起血糖的持续增高。

防范之道:劳逸结合,规律作息,减轻工作与精神压力。

12 经期异常的女性

健康警讯:月经周期过长而不规律的年轻女性,到中年时可能会患糖尿病。如月经周期长于40天的女性,日后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月经周期少于30天女性的2倍多,肥胖女性的危险更高。

致“糖”奥秘:月经周期过长或不规律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提示经期异常的可能存在着潜在的糖代谢异常。

中年女性篇6

文/罗学宏

48岁的杨女士近年来常觉得自己怕冷、乏力、嗜睡,以前十分开朗健谈的她,逐渐变得少言懒语、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体重反而增加,自以为是中年“发福”也没怎么在意。直到症状逐渐加重,遂来医院检查。只见她心率缓慢、表情淡漠、颜面浮肿、蜡黄、眉毛稀疏,皮肤干燥增厚发凉。抽血检查,测得血中甲状腺激素(T4)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升高,被诊断为“成人甲减”。

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甲亢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重

视。而甲减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缓慢,症状又缺乏特征性,有时可长达10年,极易被误诊为心血管、神经、造血或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

如何自我判断患了甲减

首先要了解甲减有什么样的症状和异常体征,然后对照自己的表现。甲减早期症状往

往是感到疲乏无力、出汗减少、怕冷。你可以发现你自己需要比别人多穿衣服和多盖被,在室内较别人需要更高一点的温度。你会感到精力下降,活动迟钝,需要更多的睡眠,记忆力明显下降,反应较为迟钝,说话变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如果你还发现面色蜡黄,皮肤阴冷、粗糙、缺乏弹性,则这种可能性增大。如伴有浮肿,尤其是眼周围的浮肿,双下肢尤其是胫骨前水肿;和腋毛稀疏、脱落;育龄期女性月经过少、减退,严重者还会出现闭经等症状,这时你患了甲减的可能性更大了。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求得最后的确诊。

跳绳缓解女性便秘

文/刘玉梅

便秘是老人常遇到的问题,不仅会导致精神紧张、脾气暴躁,还可以诱发肛肠疾病,甚至心梗、肿瘤。因女性运动量较少,肠道蠕动缓慢,所以女性发生便秘的现象比男性更为普遍。

坚持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使肠道更好地蠕动,从而防治便秘。女性最好的锻炼方式就是通过跳绳震动内脏。弹跳能刺激骨骼、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还能起到对腹腔按摩的作用,能够加强内脏、特别是肠胃的蠕动,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对肠胃功能失常、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秘疗效明显。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双脚跳、单脚跳或两换跳,每次跳5~10分钟,每周能坚持3~5次即可。另外,像慢跑、游泳、大步走这些体育运动,坚持练习也能起到预防和减缓便秘的作用。

中年女性篇7

心理医生说:很多人都有心理压抑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只有敢于敞开心扉,敢于把心中的忧愁烦恼、压抑苦闷说出来,就是心理上自我调节过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下面的三个案例中,记录了三个女性与心理医生的对话,也许,对我们敞开心扉,大胆说出心理困惑,会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患者一 38岁的周女士是一家大公司的会计师,26岁初次怀孕,28岁结婚,先后流产两次,32岁生育了一个女儿。周女士工作也算顺心,和丈夫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争吵,丈夫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大致属于夫妻恩爱的那种类型。她的“女性生活链”似乎很完整,但是,周女士说自己始终没有性生活的欲望,每次都是丈夫唱“独角戏”,她像“木偶一样任凭他摆布”。周女士说,每次“任凭丈夫摆布”是出于对丈夫的怜爱,而非自己有性生活的需要。周女士很困惑:不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

心理医生:像你的这种“有爱无性”的情况,在现实生活并不鲜见,只是很多人羞于启齿,不敢说出来。

女性的低下的诊疗目前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场面,很少有医生关注这个问题。事实上性是人类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它远不仅是一个表面的生理问题。由此当出现问题时,首先应考虑是不是在夫妻之间出现了感情的裂痕。当然,就诊于普通的妇科医生也可能是有帮助的,常规的问诊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和病人了解是不是出现了疼痛、盆腔炎症、性激素异常或其他外阴疾病的可能。如果有,妇科医生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妇科医生的诊疗没有发现异常的话,你就应该就诊于心理医生或是专职从事性治疗的医师了。

患者一 医生,我感觉自己的情况与周女士有些相似。我和前夫已经离婚了,在婚姻关系存在的近10年时间,我一直都是这样的情况,就算感情好的时候也没有性生活的愿望,现在,我重新结交了一个新的男朋友,感情也不错,但还是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性生活时并没有疼痛的感觉,而且阴道也不干。公司也多次为职工体检,都没有检查出我患有什么妇科疾病,而且每个月的月经也正常,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啦?该怎么办?现在我都害怕婚姻了,如果长期这样,真的枉做一辈子女人……

心理医生:如果在更换固定的情况下,仍然出现这样的状况,通常可以排除男方的问题。如果生理上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从心理问题着手考虑,如幼年期的生活事件、父母之间关系、初次的经历和体验。

从另一方面来看,你不需要为此事过于紧张,虽然我们认为性是人类的表达爱情的方式,但我们表达及享受爱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没有必要因此丧失对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两个人走到一起最重要的仍然是感情,而不性!那种家的归属感、被爱和被保护的安全感、被爱人理解尊重的感觉是性所不能代替的!希望你能积极面对这个问题,而不是采取悲观失望的态度。

另外,与性虽有联系,但也不能够完全等同。我相信你也有这方面的认识与体验。

至于生理及药物方面,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目前研究较少。有学者认为男性常用的“伟哥”一类的药物可增加性,但对没有任何直接作用。有学者认为女性的性与女性尿道旁腺有关(现已改名为前列腺)。部分患者还有可能与甲状腺等功能有关,但这需要详细的临床检查。

在传统医学中,也有“阴冷”等说法。古多有医家对此做过研究。事实上,中国古人(尤其是在唐朝以前)对性的研究还是蛮多的,否则就不会有“房中术”、“”等词语了。但劝你千万别乱购无药物批号的性保健品,这类性保健品往往成分未知,服用后后果很难预料。如需要的话,你可以找中医开一些改善的中药进行调理。

患者三 我一直是个洁身自好的女子,记得第一次性生活应该是我21岁那年,但第一次性生活是在我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发生的,当时除了疼痛就没有别的感觉,第二次也还有轻微疼痛的感觉,以至于以后每一次都有类似的感觉。虽然性生活不是婚姻生活的全部,但和谐的性生活是促进夫妻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一个健康健全的男子,他也需要和谐的性生活,这也是每一个男人都在乎的,对我的这种情况,我都不敢对我的伴侣讲,我真的很郁闷。下周末我准备再去检查一下妇科,如果没有问题,就检查内分泌科,如果都没有问题,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心理医生:或许与初次性经历有些关系。另外,从生理和角度来看,还有可能与盆腔的手术史、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等可能影响神经功能的疾病有关,不过这些都可能会有伴随症状。归纳来说,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1、首先考虑的生理异常应该有:妇科疾病、内分泌痰病、神经功能异常、解剖异常、妇科感染。

2、必须十分重视的。也是可能性最大的是:心理问题。这里的心理问题不一定的什么负面情绪、心理疾病等,更重要的可能长期的生活所形成的固定模式。这在医学上讲属心理学范畴。

3、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夫妻之间的配合和感情。人对中的某些方式、技巧、环境等可能存在特定的喜好,而且个体差异较大。通常男性由于在性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些更易寻找自己喜爱的方式和方法,而女性则不是那么容易。

针对你的情况,你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治疗。

1、积极寻找可能存在的病因。

2、加强配偶之间的沟通及尝试。

中年女性篇8

时代感是女人的造型光,投射在女人的眼神、表情、妆容、衣着、

言谈、举止里,令她们与隔代的佳人,那么地不―样。

女人努力让自己美丽,是主动照着自己想象中美的定义让自己漂

亮,也是潜意识中照着当代对美的定义让自己好看。读女人的

美,能读出时代的精气神和那个年代的审美能力。

美的标准,各人各时代不同,相同的是:性情、气质、心灵、思

想、行动,亦透过外表,散发光辉。

女人好不好看,还跟男人有关。两性世界的丰富与融合,绝不止

于女为悦己者容。

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乱世并不使女人难看;心乱了的时段,女

人总是不耐看。

相由心生。价值观,才真正决定着女人的相貌。

曾看到几张上世纪20年代婉容皇后与溥仪的合影。婉容烫着卷发穿着旗袍,与身着西装佩着怀表的皇帝翩翩合影,嫣然百媚。流传最广的那张,便是婉容娇懒地斜坐在太师椅上,旁边年轻的皇帝挟着礼帽端站着,俨然她的侍卫。

一张图传递出的信息或许比一座大教堂还多。那个时代,那个最上流社会里,旗袍、烫发就是美,西装领带就是美,甚至男人充当女子的守护者这种做派和风度,也是美,是时髦、可爱。辛亥革命的成功,不仅了帝制,也颠覆了晚清时期的观念和审美。虽然这离真正的平等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但皇帝愿意站着,就证明了观念的改变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的确,由此开始,以“花盆底”为代表的满清女装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中国,进入了20世纪。

释放时代(1910~1930)

不恭敬地说,在上世纪初叶和20年代前后,很多时尚是率先披挂上阵的。比起大家闺秀的拘谨和无趣,名妓逛街看戏跳舞,出入有豪门,往来无贫贱,兼之她们的职业就是穿衣打扮,以色媚人,很快就成为风向标。婉容的时髦打扮,未必就不是由名妓们演化而来的。

只不过,在女性普遍获得教育权之后,大街上一水的都是漂亮的女学生,晚清的靓妆艳服很快为更新潮的女学生所刷新,女学生成了引领时代风尚的代表。在画家们的笔下和照相机的眼睛里,她们像西方的女性一样着双腿,旅行、游泳、骑马、射箭、打高尔夫。更有趣的是,在良家妇女学着身姿妖娆、花枝招展的时候,们反倒纷纷穿上学生装,戴上平光镜装纯了。这让人想起《喜剧之王》里那个满口粗话、扮成学生妹的的张柏芝,猥琐男扔出一把钱,拖着哭腔喊:我要初恋呀。别笑,这就是当时的潮流之选。

旗袍开始流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它与宽袍大袖的旗装的关系已经很渺茫了,衩高及臀、腰身袅娜,中国女人第一次可以性感。前有“天足运动”,后有“天乳运动”,无外乎就是把女人缠了一千年的足、裹了一千年的胸释放出来。女人往日被紧身褡或小背心强压下去的双乳敢于挺立在旗袍之下。雪花粉、雪花膏成了时髦用品,旁氏、凡士林等西方现代化妆品渐渐走俏。这些商品的流行,使中国第一次与国际流行接上了轨。

当然,服饰打扮的变迁是最表层的,不过是“春江水暖鸭先知”里那只试探的鸭子。时代审美变迁的本质是人心变了,妇女解放运动开始深入人心。放天足、自由恋爱都是应有之义。被视为翘楚的时代美人,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美人,也不是“花榜”上的名妓花魁,而是有独立人格的名媛贵妇和女强人。代表人物,或许当数宋美龄、黄蕙兰和杨步伟。那时,宋美龄刚刚以结婚时的一袭婚纱出尽风头,引发了上海滩上的“婚纱热”,虽然彼时她的手腕或政治能力尚未展露出来,但在婚姻中的自主和掌控能力已足够迷人。外交大使顾维桢的妻子黄蕙兰也是交际场上的红人,据说有一次Vogue杂志评选“最佳着装”中国女性,她还压过宋美龄一头,得了第一。杨步伟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医学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开私营的森仁医院,同时宣扬自己“终身不嫁”,哪一件不是把自己推到极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半农给女人造了一个“她”字,“教我如何不想她”,让女人在文字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奢华时代(1930~1949)

这是中国最残酷的战争时代,还奢谈什么美呢,生在乱世,流离颠沛,乡下姑娘恨不得个个脸上都抹上锅底灰,蓬头垢面地逃难去。

但显然并非如此。30年代甚至被视为最有“民国范儿”的时代,无非是有了上海,有了这个远东地区最繁华的大都会,中国就还是世界潮流的重要一环。上海的摩登,就是中国的摩登;上海的美,就是中国的美;她不仅可代表中国的最流行元素,也可以代表世界最时尚的力量。南京路上驶过最新款式的劳斯莱斯,先施百货可与巴黎老佛爷或牛津大道相媲美,世界顶级名牌的广告牌矗立在上海的百货大楼外,霓虹灯亮得足以晃瞎了眼:在这块飞地上,连寂寞都会发光。

由是,上海摩登女郎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从旁氏雪花霜到力士香皂,从古龙香水到双妹粉盒,甚至妖娆的美丽牌香烟,美女倚靠着这些消费品登上了广告牌,成了月份牌小姐,成了时尚代言人。月份牌小姐开始尚以为原型,很快,主角就换成了丰满性感的摩登太太,因为她们更有消费力。郑曼陀、杭英等名家把笔下的月份牌美女画得鲜明柔和,细腻可触,和这座都市的声光色影正相得益彰。

另一件值得铭记的事,是1926年作为中产和流行代表的《良友》画报创刊了。《良友》内容丰富,印刷精良,每期以电影女明星、名媛名太等摩登女性作为封面女郎,把“名媛”这个美妙的称谓,连同一种新的社会认同和期望的女性形象包揽下来,推销出去。现代商业文明包裹下的中产阶级女性显然成为值得效尤的佼佼者:她们知情识趣,落落大方,注重时尚和生活质量。

作为这种潮流的呼应,1930年,名媛选举在上海应运而生,又被称为“上海小姐”选举。早年流行的评选、月旦人物的“花国选举”,所评选的“花榜”散发的是旧文人的酸腐气息,上海小姐的选举则带有了更多都会摩登的色彩。入选的名嫒身世清白,甚至出身名门,比如当年夺冠的就是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大小姐。

如果把视线拉远,就会发现,中国影坛正是30年代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倒影。好莱坞巨星闪烁,星光熠熠,中国的阮玲玉、胡蝶、周璇等大明星也成了这个时代最高的审美标准,她们的明星气质有了强烈的示范意义。

当然,那个时代还有一些真正的名媛,例如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张允和诸姐妹等,她们是出色的沙龙女主人,更是男人爱慕、女人羡慕的对象,是时代偶像。只是。并非有才有貌的名女人都可以充作名嫒,比如同时代的张爱玲、冰心、丁玲、萧红等人就无法进入大众偶像这个名册,哪怕有姿色有身份也不行。要言之,众人仰慕的对象关键还须嫁得好。

所谓时代的审美观,借用的就是当时中产阶级的眼光:如何才算完美女人?父慈子孝夫妻和美生活富足,还要美貌多金和适度的风

流。别抱怨,时尚一定是势利眼的。

禁锢时代(1950~1976)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丽的旗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仍然摇曳在中国的大地上。但很快,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彻底地把它们打蔫了,摩登女郎也只得换上了列宁装。50年代初,张爱玲身着羊毛开衫加旗袍出席文代会时,反倒成了另类,鹤立鸡群,只落得个浑身不自在。

爱与美总是相辅相生的,当爱情在大众生活中绝迹的时候,美也就变成了邪恶。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中国生活中的道德程度过低,与它的用人文太缺少美感有直接的关系:“美的良知一旦焕发出来,比之道德自觉与发现功效是强得太多了,美就是一步到位的道德。”

显然,禁止美,就是没有道德的一种体现。

领袖曾经发出“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号召,号召的结果,就是让大家变得男女穿得一样,长得一样,干得一样。1958年,城市姑娘邢燕子去农村参加劳动,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突击队事迹名扬全国,而邢燕子本人也因其“铁姑娘”形象成为60年代初青年的偶像。

不允许在乎容貌和个人感情的时代里。那么多美好的青春干什么用呢?都用来奉献了。当时中国拥有工作的女性也许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了。很多女大学生都自愿不自愿地嫁给了素不相识的军人、工人或者农民,不计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工作环境和个人志趣:这也被当作时代的美丽形象,宣传之、歌颂之、强化之。赵树理在小说《小二黑结婚记》里头写,婚姻登记处会询问:你为什么要跟她/他结婚?提供的标准答案就是:“因为她/他能劳动!”

中国女性的社会化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但外形服饰打扮的粗鄙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其实,50年代的时候,倒是产生过喀秋莎那样健康美丽的优质偶像(虽然人家是苏联的),可惜很快就被粗糙乃至丑陋的形象所替代,中性化、无性化是女人唯一的选择。这个阶段,也是政治宣传画最兴旺蓬勃的阶段,宣传画上的女孩子个个都是邢燕子,满脸红光,斗志昂扬,脸上的表情要么就是对同志春天般的温暖和热情,要么就是对敌人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还配合着拳头,像是随时准备揍人。

实际上,并不能说这个时代就没有时尚,这几十年间的时髦货,就是革命和斗争。列宁装、人民装、中山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三种服装,她们的确认为这很神气。进步女性喜穿列宁装,剪短发、直发梳辫、不施脂粉,脚蹬布鞋及上胶的解放鞋。到了“”期间,红卫兵装成为最革命的服装,是紧跟潮流的标志,标准配置为:旧军装、旧军帽、武装皮带、解放鞋、红袖章、军挎包,挎包盖上绣有鲜红的“为人民服务”字样。

爱美之心就像草籽一样,总是能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发芽。就算穿着统一的军装,年轻的姑娘也会想办法给毫无腰身的军服系上皮带,挺起她们骄傲的胸脯;在军服上翻出一道整洁的白衣领,令人在一片灰绿中眼前一亮;再把裤管缝上几针,突出身体的线条……

好在,这样的日子总算过去了。

浮夸时代(1977~2010)

首先,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悄悄进村了,像柔顺剂一样,将人们早已被斗争磨砺得粗糙不堪的心重新软化了,“人靓歌甜”的邓丽君,一时也成为美的最高标准。风气开了之后,喇叭裤来了、蛤蟆镜来了、牛仔裤来了。街上的男青年留着长卷发,穿着尖领花格衬衫和奇形怪状的喇叭裤,戴上有商标的蛤蟆眼镜,拎着硕大的三洋录音机,里面放着邓丽君歌曲招摇过市。这是最酷的。以至于有人看不惯气不过,到街上拿着个啤酒瓶去丈量别人裤管的大小,不合规格了就用剪刀绞掉。在今天当然奇怪,谁有这样的权力呢?可是在“”刚结束的70年代末,似乎谁都有这样的权力,把不符合自己审美的东西绞杀,而且还真理在握,大义凛然。

似乎是一个反弹,大众的审美马上迎来一个新的阶段:怎么张扬怎么夸张就怎么来。乞丐衫、健美裤、蝙蝠衫、巨大的塑料耳环、满脸红红绿绿的大浓妆,就是城市女青年最美的打扮。不怪中国人艳俗,80年代的世界潮流真的就是这样子,够靡烂、够浮夸。那时,中国刚刚和世界时尚接上了榫,看起来都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了。

浮夸时代的偶像也够浮夸,比如刘晓庆,她是那个时代第‘个叉着腰说“我漂亮”、“我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的女人。她的张扬有些另类,然而,同时代别的万人迷早就销声匿迹了,她一大把年纪仍然经常上娱乐版,有这种耐力和持久,就足以证明她的成功。

廉价的时尚像浪。样地打过。人们随着崔健《一无所有》了,人们随着上朔“解构崇高”了,80年代是美的启蒙时代,又足人文精神复归的时代,可启蒙完成币,无所适从的人们,最终只能选择泡在消费主义的沙砾里。把头埋着,死活不肯出来。这时,再谈服饰变化已跟时间流转没有什么关系了,哈日、哈韩、雅皮、嘻哈、波希米亚、旗袍,啥都在同时流行,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人穿,良家妇女也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地穿上大而积暴露的超短裙和吊带衫,施施然去上班。

大家都是顽主,崇高的东西遭嘲笑轻蔑。标准美女意义不大,讲究个性与魅力才是工道。于是乎,超女来了,女生男相的Tomboy李宇春们宣告了超越审美的颠覆性的胜利,而且,5年过去了,她开创的新审美观还是很正点。事物都是螺旋上升的,李宇春的中性美指向的是优雅、帅气,显然与70年代的没有美感的中性化不可同口而语。

只不过,时代越来越宽容之后,美的下限也不断降低。同是波希米亚的调调。三毛是当年的代表,杨二车娜姆却成了今灭的代表,只能哀叹一蟹不如一蟹。接下来,芙蓉姐姐冒头了,闫凤娇来了,凤姐红了,兽兽火了……虽然她们并不能成为大家的偶像,可是看看主持人温雅的表情,她对兽兽的羡慕嫉妒恨都快能从脸上滴出来了。我觉得大众和媒体提供了种种平台让这样的人能够走红,无疑是审美的失败。

当然,见多识广了,真正的美大家还是心里有数的。最近网上疯传的一张图片,有个搪瓷杯上写着“解放全台湾,活捉林志玲”,从侧面印证了林志玲之美。这说明什么呢,说叫上流的审美观仍然是起作用的。

上一篇:财迷范文 下一篇:第一条地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