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为齐相范文

时间:2023-09-17 09:23:16

晏子为齐相篇1

实际上,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适合思维品质训练的好文章。应该怎样培养思维品质,《晏子使楚》具有启发意义。

一、《晏子使楚》的三个故事

齐国大夫晏子使楚,楚王要其钻洞进城,笑其外貌并挖苦齐国人,多次故意刁难。晏子机智应答,使楚王的阴谋终归落空,晏子得到尊重。面对三次难关,晏子展现出敏捷灵巧、机智能言的才能,表现出良好的思维品质。故事能从春秋延续至今,和其中含有的睿智息息相关,《晏子使楚》是培养思维品质的好材料。

首先,当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故意刁难晏子,命令手下关闭城门不让晏子进去,在墙上单独凿出五尺左右高的洞,想让晏子从中钻过去。晏子反驳道:“此为狗洞而非城门,只有在‘狗国’访问时,才从此狗洞中钻。”楚王听到后,自知理亏,立即派人打开城门接待。

是什么使楚王立即转变态度呢?晏子的话语中蕴含何种奥秘?

1.只有在狗国访问,才从狗门钻进去,若真让晏子从狗门钻进去的话,则等于默认自己国家即为狗国。

2.只有在狗国进行访问,才从狗门钻进去,只有承认晏子正在访问的是狗国,才能让晏子从狗门中钻进去。

3.只有在狗国进行访问,才从狗门钻入,要表明自己国家不为狗国,则不会逼迫晏子从狗门中钻进去。

4.只有在狗国访问,才从狗门钻入,只有不逼迫晏子从狗门中钻入,才会表明自己国家不是狗国。

晏子的话语里隐藏着逻辑思维力量。显而易见,楚王根本不会接受前面两个结论,后面两个结论也很清楚,要表明自己国家不为狗国,唯一能做的是不迫使晏子从狗洞钻入。

这是楚王打开大门的思考过程。晏子思维在实质上为充要条件的假设论证,答复楚王的思维过程即为充要条件假设判定的四个类型正确的推断模式。

其次,楚王为使齐国蒙羞,称齐国之所以让晏子出使楚国,是由于齐国已经没人可用了,晏子镇静回答:“在下等国家进行访问,就要派下等人去出使。我最没有用,所以被派到这里了。”楚王没占到便宜,只能作陪笑状。

为什么晏子自认最没用,楚王只有陪笑呢?和前半句相联系,楚国无疑是下等国家。

第三,楚王称齐国人善盗,晏子反驳说:“淮南桔子,大而味美,但在淮北种植,只结出小而苦的枳,明显是水土不同的缘故。同理,齐人在齐国里可以辛勤劳作,到楚国,则开始成为盗贼,这也是因为两国间水土各异所致吧”。楚王忙赔不是。

晏子巧妙利用类比说理方式,有力地驳斥了楚王,避免了齐人的尊严遭受侵犯。

学生真正理解上面三个辩驳过程后,都会钦佩晏子严谨的思维。若用逻辑学加以分析,思维过程自然会由“内向”逐渐“外化”。该过程让学生充分掌握了内容,更关键的是其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得到了锻炼。

二、优良的思维能力所需具备的特征

第一,思维要求创造性。当楚王迫使晏子从狗洞入城时,晏子共有以下三种选择:1.向楚王抗议;2.先回去再想其它方法;3.用巧妙办法使得对方打开城门,以礼相待。很明显,第三个选择是最正确的,在对方故意刁难的情况下,怎样使对方以礼相待?答曰: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晏子将“狗洞”与楚国联系在一起。“狗国”以及概念柑橘比喻,均为思维能力上的创新。

第二,思维要求严密性。晏子以三段论的方式巧妙地将“狗洞、狗国”和“狗国、楚国”结合在一起,使得楚王占不到任何便宜,迫使他打开城门。接下来,楚王又用“齐无人耶”等话语羞辱齐国。认识到楚王的无礼后,晏子却非常镇静,给出自己“宜使楚”的缘故:“到上等国家进行访问,就让上等人去;到下等国家进行访问,就让下等人去。我最没用,故就让我到楚国这来访问了。”这段话使楚王无言相对。晏子思维之严谨达到了“滴水不漏”的境界。

第三,思维要求批判性。晏子用“狗洞—狗国”;“到上等国家进行访问,选上等人去执行;到下等国家去访问,选下等人去。我最没有用,故就让我到楚国来访问了”等话语,使楚王无言相对;至第三个故事中的“淮南为橘,淮北则为枳;民在齐国为民,进入楚国则成盗”。在数回合的争斗中,晏子均均转败为胜,让对方无法占到任何便宜,这体现了晏子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最后,思维要求敏捷性。晏子先后三次面对羞辱,既要完成既定的外交目标,又必须保证齐国不能遭受羞辱,这有很高的难度,然而,晏子在危急之下还可以灵巧的面对,反驳如流,掌握形势上的主动,他语言的锋利、辩术的高超、方式的灵巧,让人佩服。

对于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来说,有目的性的思维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方式并不特别,只要我们能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有意为之,思维能力肯定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晏子为齐相篇2

晏婴(身材矮小) 楚王 楚臣 楚卒若干人 楚吏一人 强盗 齐使的从者若干人(皆穿古装)

[一座古代国王的宫殿。宫殿的正门紧闭,在正门旁边,另开一扇小门。

[开幕。楚王坐在宫殿上,楚臣坐在他旁边,楚卒八人立在殿下,两人守在门外。

(齐卒若干人,引晏婴上。立在宫门外)

楚卒乙 (向楚臣)禀大夫,齐使来了!

(楚臣忙走过去。与晏婴行相见礼)

晏婴 楚王好啊!楚大夫好啊!

楚臣 齐王,齐使都好!

晏婴 晏婴不才,但也是齐国的使臣。奉了齐王之命,不远千里,到楚国来,问楚王安好,楚国为何不招待?

楚臣 岂敢不招待?(作怀疑的样子)

晏婴 既然招待,为何关闭了宫门?(指着关闭了的大门说)

楚臣 (指着旁边的小门)这里还有一扇门。敝国国王闻说齐使身材矮小,不必开大门,只从这扇小门进出就行了。

晏婴 (略有怒意)这扇小门,像是狗洞,晏婴出使,不知是到人国?还是到狗国?如到狗国,晏婴便从狗洞进出;如到人国,就不应该从狗洞进出。请问楚大夫:这是人国?还是狗国?

楚臣 这是敝国错了。应请齐使从大门进去!(向守门卒)快把大门打开,请齐使进去。

(守门卒把大门开了,晏婴和他的从者皆从大门走进宫中。从者分立殿下。楚臣伴晏婴走上殿去见楚王。楚王起身,和晏婴行相见礼)

楚王 齐王一向好!齐使好!

晏婴 齐国国王,差晏婴出使楚国,敬问楚王安好!(向楚臣)并问楚大夫安好!

楚王 齐使请坐!

(楚王坐中间,晏婴坐右边,楚臣坐在左边相陪。楚卒甲送上酒来)

楚王 (举杯)齐使请饮酒!

晏婴 (举杯)楚王请饮酒!楚大夫请饮酒!谢楚王赐饮!

(三人各饮了一杯酒)

楚王 请问齐使:闻说齐国是个大国,为什么没有人材?

晏婴 (大惊)为什么说齐国没有人材?楚王为什么如此看轻齐国?

楚王 齐国既然是人材众多,为什么派你这等人出使?岂不是使齐国出丑!

晏婴 (大笑)楚王有所不知!齐国选派使臣,是严厉地选择过的。好的人材,派他出使到大国去;没用的人材,就派他出使到最不行的国里去。晏婴是最不中用的,所以才被派到楚国来!

楚王 (假笑)哈哈!原来如此!

楚臣 (陪着假笑)原来如此!(又偷望着楚王,面上显出忧虑的样子)

楚王 齐使不要说笑话了!(假笑,但面上满现着忧虑的样子)

晏婴 晏婴岂敢多说笑话!楚王有问,不敢不答。

楚王 (向楚臣)齐使真会说话!寡人要被他难倒了。(连望了楚臣两眼)

晏婴 岂敢!

楚臣 齐使真会说话!怪不得齐国号称大国!(面上现出十分恐慌的样子)

(楚卒甲再上殿来替三人斟了酒)

楚王 (举杯)齐使多饮一杯!

楚臣 (举杯附和楚王)齐使多饮一杯!

晏婴 (举杯)谢楚王赐饮!

(三人各饮了一杯酒)(楚卒又上殿来替三人斟酒)

楚臣 (问楚卒甲)今天外面可有什么事?

楚卒甲 禀大夫,没有什么事。

楚臣 你出去打听,有什么事,进来报告。

楚卒甲 得令!(下)

楚王 (举杯)齐使再饮一杯酒!

晏婴 谢楚王!酒已多了!

楚臣 (举杯)何妨宽饮一杯!

楚王 宽饮一杯无妨!

晏婴 既蒙楚王、楚大夫相劝,不敢不饮,再勉饮一杯!

(三人各饮了一杯酒)(楚卒甲上)

楚卒甲 禀大王,今天城里捉到一名强盗。

楚臣 强盗?楚国城里,竟有强盗!莫不是弄错了吧?(作怀疑的样子)

楚王 无妨带他来!看是什么人。

楚臣 (向楚卒甲)你去带他来,殿下亲自审问。

楚卒 得令!(下)

楚王 (向晏婴)齐使不要见笑!楚国城内,竟有强盗!(故意做出惊讶的样子,但是脸上仍浮着快乐的笑容)

晏婴 岂敢!但也深悲楚国不幸,城里竟有强盗!(说罢,望了楚王一眼。楚王把脸避过去)

楚臣 楚国真是不幸!

(楚卒甲上)

楚卒甲 禀大夫,强盗已带来了!

楚臣 带上殿来!

楚卒甲 (向殿外)把强盗带上来!

(宫外楚卒二人,吏一人,押强盗上殿。强盗的手脚都用铁链锁住了)

楚王 (向楚臣)你且审他!

楚臣 (向强盗)你为什么做强盗?你冤枉吗?

盗 我一时起了贪心,便做了强盗!没有冤枉。请大夫从宽发落。

楚臣 既然做了强盗,就不可宽恕!

楚王 (向楚臣)他为什么不像是楚国人?(假作吃惊的样子)

楚臣 是的!实在不像楚国人。(向强盗)你是楚国人不是?

盗 不是!

楚臣 (吃惊)你是哪一国人?

盗 我是齐国人。

楚臣 (假作大惊)齐国人!

盗 齐国人。

楚臣 (向吏)齐国人?我没有听错吧?

吏 齐国人,他是齐国人。大夫没有听错。

楚臣 (向晏婴)原来他是齐国人!想不到齐国人会做强盗!

(吏和卒都暗笑)

楚王 这是很不幸的事!齐国人会做强盗!

晏婴 (向楚臣)请问楚大夫:这一名强盗,是在楚国捉到的?还是在齐国捉到的?

楚臣 (向楚吏)齐使的问题你来回答。

吏 禀大夫,转告齐使,这一名强盗,是在楚国捉到的。

(楚王及楚臣面色都改变了)

晏婴 这真是一件不幸的事!齐国的人,在齐国不会做强盗。一到楚国来,就做强盗!楚国真不是个好地方,人到了楚国也变坏了。

楚王 (假笑)哈哈!齐使又说笑话了!

楚臣 (假笑)哈哈!齐使又说笑话了!

晏婴 哈哈!

(吏卒及强盗都笑起来)

楚王 哈哈!失败了!

[闭幕]

读懂剧本

楚国羞辱晏婴使了三招,一招比一招狠,聪明的晏婴见招拆招,让楚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请注意每一招失败时,双方的语言如何传达当时的心情,我们想象人物应该有什么表现。比如楚王被晏婴反讽,楚王和楚大夫不停劝酒,就是借喝酒掩饰尴尬;抓到强盗时,楚国这边的人反复强调“齐国人”三个字,把他们故意设计陷害晏婴的丑陋嘴脸暴露无遗。

还有哪些对话,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心戏”?请你也说说看。

小练笔

1.楚大夫问强盗为什么当强盗,强盗的回答也太简单了,请你为强盗设计台词。

2.结束时,楚王说了一句“哈哈!失败了”,是不是也不合适?请你给楚王设计台词。

认识戏剧3

晏子为齐相篇3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末期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生年无可考,卒于公元前500年。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从政期间,敢于直言劝谏,纠正国君错误;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民众的力量;崇尚节俭,戒骄奢淫逸。其品行节操甚高,孔子愿以兄事之,司马迁愿为之执鞭。

《晏子春秋》的主要内容是谏君主和答君主问,全书共八篇二百一十五章。作者不是晏婴本人,这从某些篇章写到晏婴死后的事情便可判断出来,如“景公游于?,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尸上而哭之,涕沾襟。”《晏子春秋》是后人采缀晏婴言行而成,所记的事情不可全当作信史看待,但多数作品还是有一定根据的,一则则故事使晏婴的形象浮现出来,也反映出了他的政治思想。

1.重民爱民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纷纷争霸,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和变革之中,再加上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的力量越来越被统治者所重视。晏婴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也意识到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晏子春秋》中晏婴的言论经常是与民有关的,如“君国者,不乐民之哀。” “乱纪失民,危道也。” “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 “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等,大部分都是进谏国君的,希望国君可以重民爱民,以民为本。晏婴自身也是这样做的。《晏子春秋》中记载到“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连下了十七天的大雨,肯定会毁坏很多房屋,会有很多百姓忍饥挨饿,而景公却只顾饮酒作乐,还命人巡视全国,寻找能歌善舞之人,晏婴在多次请求赈济百姓无果后,便把自己封邑禄田所得的粮食分给了灾民。身为齐国大臣,向国君汇报灾情,请求赈济百姓是分内之事,可晏婴不仅做到了这些,他能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周济灾民,其关心百姓疾苦的拳拳之情可见一斑。

晏婴生为贵胄(其父晏弱做过齐顷公、灵公二朝的大夫),又是齐国的重臣,我们无法否认,他能如此惜民爱民是因为知道民心向背影响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政权能否稳定,他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的。但是他能把人民记挂在心里,关心百姓,体恤民情,还是让人心生敬意。

2.以礼治国

礼源于原始社会宗教祭祀仪式,后逐渐演化成社会性的礼仪。西周时周公旦制礼作乐,维护统治者的等级制度,区分尊卑贵贱,至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政治权力下移,原有的礼乐制度也遭到了破坏,社会秩序处于不稳定中。晏婴从政时,齐国已有衰败之相,齐灵公死后,大夫崔杼拥立庄公继位,庄公在位六年,又被崔杼所弑杀,后崔杼又立景公继位。景公时,大夫田氏又与国君争夺民心,宗族势力日益强大,可齐景公却不制止他。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晏婴想要用礼来治世,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

晏婴多次强调礼的重要作用,如 “夫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国君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很大的权力。“上之所好,下必从之”,国君如果讲礼仪,群臣也会跟着讲礼仪;国君以礼来治理国家政事,百姓也会恭敬有礼。因此,晏婴经常劝谏国君要讲礼仪。景公在位时与大臣们饮酒,喝到畅快的时候说道:“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婴谏道:“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其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景公没有听从。过了一会儿,景公出去,晏婴没有起身相送,景公回来,晏婴也不起立相迎,举杯祝酒时,晏婴先于景公饮了酒。景公发怒,晏婴离开座席,叩头到地说道:“婴敢与君言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君若欲无礼,此是已。”景公听罢,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景公举行大射,晏婴按射礼的规定侍奉景公,景公却说:“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婴回答道:“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夫臣勇多则弑其君,子力多则弑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

3.亲贤远佞

晏婴在政治上还主张任用贤才,远离佞臣。景公向他询问贤君治理国家的方法时,他便回答道:“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则民与君矣。”而佞臣就如同社庙里的老鼠,“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齐景公亲近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赏赐无功之人,惩罚没有罪过的人,晏婴进谏,说听闻贤君是仰慕圣人的德行而且信奉他们的教诲,不是听信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之人来实行惩罚和赏赐。接着说明景公的行为导致的情况是“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最后谈到古代士人的态度是,如果国君可亲近,他们就进身,国君不可亲近,他们就隐退。很显然景公属于后一种,晏婴便请求去职。景公命人追赶晏婴,顺从了他的教诲。景公有一次出外打猎,上山看见了老虎,走到草泽又看见了蛇。回来后就询问晏婴这是否是不吉祥的征兆。晏婴回答说:“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4.反对不义战争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繁,战争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产活动,减缓了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百姓饱受摧残。晏婴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地博不兼小,兵??不劫弱。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不劫人以兵甲,不威人以众??”。

晏子为齐相篇4

管仲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敌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雏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子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责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今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即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表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鲍。宴子然,摄农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鲍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螺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螺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足,身相齐国,名显诸候。令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赏析】

本文是管仲、晏婴两位大政治家的合传。作者通过鲍叔知贤、荐贤和让贤的故事,突出了管仲的才干超群和贵有自知之明:通过晏子赎贤、荐贤,及身居相位“食不重肉,委不衣帛”的描写,展现了晏子高尚的品格和朴素的作风。

文章叙事,不拘一格,时总时分。作者善于用特定人物的动作、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石父虽贤。不幸而为囚犯。晏子遇到他解左骖把他赎出,载回家去,只因“弗谢,入闺。久之”就被石父深责并要求绝交。行文到此,作者写道:“晏子惺然,摄衣冠谢日:‘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首句写出晏子心灵深处的震撼,以及由震撼而形于外在的惶惑之色:二句补写了由震撼而引发出的严肃、敬畏、谦虚、惶惑的表情;晏子的问话又以谦虚的口吻写出他由解骖赎人的壮举而引发的自矜心理:末句晏子的转变也正是心理转变的结果。廖廖三十余字,把晏子由求贤到礼贤的整个过程和心灵深处的变化,形神毕肖地表现出来。

通过典型细节,以借宾形主的手法刻画人物。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间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从瞬间的窥视到提出离婚,御妻的神色、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烁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的心计、意念和独特的看人标准。然而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又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了。

【练习】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尝三战三走 走:逃跑

B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死:为……而死

C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去:离开

D 齐人不以为侈 侈:过分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今以实校之

B 何子求绝之速也 其间旦暮闻何物

C 乃为人仆御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 其夫为相御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鲍叔知贤、荐贤和让贤的故事,突出了管仲的才干超群和贵有自知之明。

B 文章通过晏子赎贤、荐贤,及身居相位“食不重肉,委不衣帛”的描写,展现了晏子高尚的品格和朴素的作风。

C 作者行文言简意丰,篇幅虽然短小,却概括了许多传闻逸事,人物性格突出,形象生动,流露出作者对管、晏二人的敬仰、赞美和肯定的思想感情。

D 文章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对话,通篇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形象鲜明地展示了人物风采,突出了主题。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参考答案】

1 C(废除)

2 D(代词,他的;A介词,表原因,介词,表依据;B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c副词,才,副词,表判断,是)

3 D(并非“通篇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

4 ①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注意“多…‘而”的翻译)

②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注意“实…‘知”的翻译及省略句)

晏子为齐相篇5

地点:楚国

人物:楚王、晏子、武士、大臣

楚 王:各位大臣,可否安排好接待齐国使者的事宜?

大臣甲:一切都按照大王的意图准备好。

大臣乙:这次一定能让晏子出尽洋相,大长我楚国的威风。

士兵甲:(上)报——禀报大王,齐国使者晏子已到城外。

楚 王:叫他从狗洞进来。

众大臣齐笑:哈哈哈……

大臣甲和士兵甲来到小洞外,做出请进的手势。

大臣甲:欢迎晏大人出使我楚国,请——

晏 子:(看了看)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到“狗国”去访问的人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等。你们先去问一问大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大臣甲:(来到楚王面前)报告大王,晏子说到“狗国”访问才从狗洞进来,问我们是什么样的国家,怎么办?

楚 王:(惊讶地)啊,他真狡猾。(略停)大开城门,让他进来!

大臣甲、乙来到晏子面前

大臣甲:楚王有旨请晏大人进见。

众人来到楚王面前。

楚 王:(冷笑地)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 子: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楚 王: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晏 子:您这么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就欺骗了大王。说真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 王:你说实话,我不生气。

晏 子:我们齐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的人去。我最不中用,就被派到这儿来了。(笑了笑)

楚 王:这……(干笑了笑),来呀,摆酒招待齐国的使者。

众大臣摆椅子,楚王和晏子坐下。

楚 王:(举怀)请……

晏 子:(举怀)大王请。

大臣甲暗示武士丙。武士丙、丁押囚犯上。

楚 王:这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丙:报告大王,他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 王:(笑嘻嘻地)晏子,你们齐国人怎么这么没出息,专干偷盗的事?

众大臣得意地笑了,武士丙、丁和囚犯下。

晏 子:(站起来)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长出又苦又小的枳,这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去做盗贼了,也许是两国水土不同吧。

楚 王:我原来想取笑晏子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晏子为齐相篇6

有一天宰相晏婴要坐车外出,司机的老婆正好从门缝里看见了她丈夫给宰相开车的一幕:“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给宰相开车,不是奔驰也是奥迪,交警见了这车也得敬畏三分,普通百姓恐怕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因此司机“意气洋洋,甚自得也。”孰料,晚上这位司机回到家,妻子便提出要跟他离婚。司机半晌没弄明白,问咋回事?

妻子回答丈夫:“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这位妻子说了,人家晏子身长不到六尺,做着齐国的宰相,名震天下,可是我看人家晏大人非常内敛低调,一副虚心谦恭的样子,感觉自己好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进步;再看看你,身长八尺,不过是个给人家驾车的司机,却比宰相的谱摆得都大,一脸的得意忘形,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个大干部。因此,我不想跟你过了,你这种人不会有大出息的。

受到妻子这一顿数落,做丈夫的恍然大悟,从此变得谦虚起来。晏子发现了司机的这个变化,“怪而问之”,司机如实汇报了他老婆的教导,并表示老婆的提醒很有道理。晏子听了大加赞赏。后来,这位司机不光用心开车,还留心学习文化,最终被晏子推荐做了齐国的大夫。

按常规,门缝后的妻子看见夫君如此威风气派,一定很为自己嫁了个这样的男人而偷着乐。看看现在,那些为领导服务的秘书、司机们,趾高气扬的走路姿势、忘乎所以的说话口气、目空一切的狂妄神情,不是与晏子车夫当初的作为如出一辙吗?而他们的妻子又有几个不想借着丈夫的人脉赶紧办点自家的私事?有几个能明智到让丈夫收敛些?甚至能教会丈夫做人的大道理?

晏子为齐相篇7

关键词:《晏子春秋》;晏子;齐国;丧葬

《晏子春秋》是记述齐国贤相晏子的一部著作,是研究晏子及同时期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作为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晏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特别是齐鲁文明的重要内容。兹以这部典籍为依据,简单探讨一下齐国当时的丧葬礼俗及晏子的丧葬观。

一、齐国的丧葬礼俗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丧礼为古代的“凶礼”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丧葬仪礼日臻完善。从《晏子春秋》中,可以看出齐国的丧葬礼仪主要有招魂、哭踊、入殓、出殡、守葬等环节。

招魂,古人称为“复”或“复魂”。一般在人死之初,派人拿着死者的寿衣登上屋顶,面向北叫喊死者的名或字(男名,女字),然后将寿衣盖在死者的身上。齐景公的宠妾婴子死后,晏子曾劝齐景公离开死者的房间,因为有位懂道术的客人“将有鬼神之事焉。”此处的“鬼神之事”,显然属于招魂仪式。

哭踊,即哭丧。无声为泣,有声称哭,大哭叫号。此外,人死后还要擗踊。捶胸叫擗,顿足称踊,一般为男踊女擗。庄公被崔杼杀死后,晏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景公听说晏子死后,“行哭而往,伏尸而号”,“操玉加于晏子而之,涕沾襟”,“免而哭,哀尽而去”等,都属于哭踊之列。国君大臣如此,一般的庶民也不例外:逢于何安葬完母亲后,“解衰去,布衣履,元冠茈武,踊而不哭,而不拜,已乃涕而去。”

入殓,是向死者遗体告别的仪式,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主要指给死者穿衣服。“大殓”指收尸入棺,又称“入柩”“落材”“归大屋”。“大殓”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永远诀别,所以十分隆重。《晏子春秋》中有多处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婴子死后,齐景公守丧三日仍不许入殓;晏子提出“殓死不失爱,送死不失丧”;晏子“二桃杀三士”后,齐景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

出殡,又称“出葬”“送葬”,即将死者棺材下葬墓室,封土造坟,是丧礼中最隆重的仪式。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在《晏子春秋》中也有不少:景公曾说:“削人之居,残人之墓,凌人之丧,而禁其葬,是于生者无施,于死者无礼。”禁止人家出殡,对活着的人来说是不施恩,对死者则是不讲礼。梁丘据死后,景公要“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齐景公经晏子劝谏后,“乃使男子者袒免,女子发笄者以百数”为盆成适其母送葬。

出殡之后,死者的亲属还要为其守丧,亦称“守孝”“守制”。“守丧”指生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声音、言语、饮食、居处、衣着等方面按照相应的礼仪和规定,对死者表达哀悼之情的一种习俗。晏子在为其父守丧期间,“粗衰,斩,苴带、杖、菅屡,食粥,居依庐,寝苫,枕草。”

二、晏子的丧葬观

(一)于生者有施于死者有礼

死者肉体的“安息”之处,人们称之为“坟”“墓”“冢”等。入土为安,坟墓成了死者的“生活场所”,所以古人对墓地的选择十分重视。父母死后合葬是古人的一项习俗,所以后死者便以先死者之墓为墓地。由此,便可能有种种不便。

例如,逢于何父亲的墓地变为宫殿的地基后,他母亲去世后父母的合葬便成了问题,因为没有把死人埋在宫殿中的先例。晏子认为:“古之人君,其宫室节,不侵生民之居,台榭俭,不残死人之墓”,所以“未尝闻诸请葬人主之宫者也”。古时候的国君不侵占活人的住所,不破坏死人的坟墓,因此没有这样的事例。但眼下“君侈为宫室,夺人之居,广为台榭,残人之墓,是生者愁忧,不得安处,死者离易,不得合骨。丰乐侈游,兼傲生死,非仁君之行也。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现在的国君正好相反,这使得活人不能安居,死者得不到安息,必然给国家带来危亡。最后,连景公也认为“削人之居,残人之墓,凌人之丧,而禁其葬,是于生者无施,于死者无礼也。”侵占人家的住所,挖毁人家的祖坟,人家的丧事,而又禁止其父母合葬,这样做对活着的人无恩,对死去的人无礼。另外,书中盆成适葬母之事与此类似。

(二)殓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

成人后死亡,特别是老人寿终正寝的,均有搁在家中最少三日后再入殓下葬的习俗,俗称“隔三朝”。《礼记•问丧》中说:“三日而后殓者,以候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看来古人隔三朝有希望死者复生之意。

齐景在婴子死后三天,拒绝让其入殓。晏子认为“死者之不可以生”,未经景公同意便收殓了婴子。他赞叹古代的圣贤君主:“殓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收殓死了的人,但不过分亲爱;为死了的人送葬,但不过分悲哀。主张“即毕殓,不留生事,棺椁衣衾,不以害生养,哭泣处哀,不以害生道。”收殓死者不报复生的幻想,所备棺椁衣被不要妨害对活人的供养,哭泣悲哀不要伤害了养生之道。若不听从劝阻,将会“诸侯之宾客惭入吾国,本朝之臣惭守其职”,导致外国使者和本国臣子的不满。况且“朽而不殓,谓之戮尸,臭而不收,谓之陈”,陈列尸体和臭肉是“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诽”,有违明君的本性,将会受到百姓的指责。

晏子以为,人死不能复生,不要因自己的宠爱而使丧葬之礼毫无节制,凡事要适可而止,以社稷大局为重,以人民利益为先。

(三)慧眼识佞忠厚葬必忠臣

人们借举办葬礼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怀念,葬礼办地隆重一些也在情理之中。希望死者得到安息,所以建造豪华的坟墓也情有可原。对国君来讲,厚葬忠臣是理所应当,但若葬之非人也就可笑了。

齐景公认为梁丘据是忠臣,所以在他死后准备把丧事办地隆重一些,把坟墓建造地高大一些。晏子却认为“臣专其君,谓之不忠”,梁丘据并非忠臣。“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劝导国君亲近父兄,对群臣以礼相待,对百姓施加恩惠,对诸侯讲究信用的人才算忠。接着反问景公“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如今全天下的人民和财富都归国君所有,但为什么钟爱国君的人这样少呢?晏子点名真正的原因是梁丘据“防塞群臣,拥蔽君”,阻塞群臣、蒙蔽君王。最终,齐景公停止了建造高大坟墓的劳役,废除了对梁丘据厚葬的命令。

(四)勿使民怨君勿使侯轻国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们在和宠物相处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出了感情。宠物死后,适当地安葬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毫无顾忌地大肆厚葬,恐怕并不合适。

景公在其猎狗死后,命令朝外的官员给它置办棺材,宫内的侍从给它准备祭品,并认为这样做是“细物”,小事一桩。晏子却认为此种做法不妥:“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孤苦的老人受冻挨饿,而一条死狗却享受祭祀;鳏寡无靠的人得不到救济,而一条死狗还占用棺材。如此荒唐的行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百姓如果知道这事,一定会怨恨自己的国君;诸侯如果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如此便会“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导致百姓的怨恨和诸侯的鄙视。于是景公命厨师杀狗烹肉,拿来和群臣会餐。

丧葬本身无可厚非,但若因做法不当而使得百姓抱怨、诸侯鄙视,那就不是“细物”了。

(五)必有补死者勿深害生者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节详细而完备,在如何具体操作问题上,晏子有他独到的看法:

他曾反对景公把孔子封到尔稽,理由之一便是孔子“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孔子提倡厚葬浪费民财致使国家贫困,主张长久守丧哀而不止,不可能爱护百姓。孔子的弟子鞠语在母亲死后,举行了很隆重葬礼,并且守丧三年,哭声悲痛。景公听说后,对此表示赞赏。晏子却认为:“古者圣人,……非不知能累世殚国以奉死,哭泣处哀以持久也,而不为者,知其无补死者而深害生者,故不以导民。今……崇死以害生,……圣王之所禁也。……此……路世之政,道事之教也。”古代圣人不会竭尽所有来祭祀死者,不会旷日持久地哭泣守灵来哀悼死者,是因为他们知道这对死者无益,对生者有害,因此不这样去引导人民。尊崇死者来伤害生者是圣王所禁止的,并不适合为政治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晏子的丧葬观,在变通的基础上,以维护姜齐的统治为主旨。其中许多重要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丧葬仍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01-01.

[2]孙彦林等.晏子春秋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1-11-00.

晏子为齐相篇8

摘要:国家财富观是晏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财富的获取方面,他反对过分聚敛,提出“取下节”思想,主张适度使用人力资源,合理适时开发自然资源,反对通过战争掠夺财富。在用财理念上,反对奢侈,注重节俭;尊重民意,提倡财以利民;注重功效,以国事大小、利益轻重作为对用财目标、重点进行选择的依据。其分配理念从“幅利论”思想出发,反对藏财,提出了“权有无,均贫富”的思想理念和国家财富分配原则,国家财富分配应向下层民众倾斜,特别强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从本质上讲,其国家财富观是道德伦理型财富观,在一定程度上能超越本阶级与时代局限,在人道主义和民本哲学思想指导下,表现出对弱者生存权利的关注和对强者权利意志的约束,具有一定的科学色彩。

关键词:晏子;《晏子春秋》;国家财富观

中图分类号:b2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2-0098-05

财富观是先秦经济、文化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在先秦诸子的相关著述、言论中有鲜明表达与体现。在当时的条件下,财富的占有主要集中于国家与个人手中,因此先秦诸子也相应地形成了国家与个人财富观。其中,春秋时,齐国杰出的政治家晏子的国家与个人财富观是很值得关注的。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学界对晏子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生平考证、政治思想等的论述,而对其财富观尤其是国家财富观关注较少。基于此,本文试图就其国家财富观略作探讨。

晏子( ? -前500 年),名婴,谥平仲,莱州夷维(今山东高密县) 人,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君,前后从政五十余年,“三世显名于诸侯”[1],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作为齐国的执政大臣,他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出发,在处理齐国的政治、经济问题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国家财富观。由于其言论主要保存于《晏子春秋》,基于此,本文着重以这一典籍作为文本对象分析其国家财富观。

一、国家财富的获取理念

一般认为国家财富是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总和。[2]这是一个现代学术概念。就春秋时期而言,国家财富应当是一个国家所拥有、支配的物质财富、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的总和。它是维护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必要基础与因素。如何去获取财富对国家而言,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春秋时期,国家财富的获取主要依靠田赋、关市之征以及盐铁国家专卖等。此时,诸侯国为了争霸或维护统治者的经济利益,纷纷加重对农工商阶层的剥削。这在齐国有充分反映。《左传·昭公三年》载:“民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3]《昭公二十年》载:“县鄙之人,入从其政,偪介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4]可见当时齐国对田赋、关市等的赋敛、剥削是很严重的。对此,晏子非常反对,认为“重敛于民”(《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本文所用版本为卢守助《晏子春秋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凡此书引文,以下只标篇名),“藉敛殚百姓”(《内篇问上》),会导致百姓过度贫穷,加重公室与百姓间的阶级矛盾,致使“怨聚于百姓”(《内篇谏下》)。认识到这点后,晏子提出了自己的国家财富获取观。他在回答齐景公“贤君之治国若何”的问题时,认为贤君治国表现在四个方面:“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内篇问上》)。在此,他提出了“取下节”的国家财富获取观。另外,他所说的“苟所求于民,不以身害之”(同上)、“俭于藉敛”(同上)、“节取于民”(同上),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取下节”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在晏子以前,人们对国家应采取何种方式获取财富已有一定的认识。《国语·周语中》载:“王(按:指周襄王)曰:‘利何如而内,何如而外?’对(按:指富辰)曰:‘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然则民莫不审固其心力以役上令,官不易方,而财不匮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夫人奉利而归诸上,是利之内也。’”[5]《楚语下》载斗且之语曰:“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妨民之财用。” [6]这些言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

国家财富获取方式的思考,但缺乏理论认识的高度和深度。而晏子则针对春秋中后期赋税日趋严重的趋势,较早提出“取下节”思想,并把它作为与“任贤”、“爱民”等春秋时所公认的治国理念相提并论,对于后世主张薄税、反对重敛思想的形成有理论先导作用。

春秋时期,以庶民为主体的劳动人民还必须为国君、国事无偿服劳役、力役。作为人力资源,他们的劳动及劳动创造的财富,也是构成国家财富的来源。“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财富的创造只能依靠体力的支出,财富的尺度也只能是劳动的时间。”[7]因此,为获取更多的国家财富,满足国君或统治集团的欲望,统治阶级往往极力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役使与剥削。对此,晏子认为毫无节制的役使会让百姓陷入了“尽力不能周役”(《内篇谏上》)的境况之中,“民之力弊矣”(《内篇杂下》),让民众疲惫不堪,耽误农时,造成“下之疾其上甚矣”(同上)的矛盾状态,引发社会斗争。在这种情况下 ,他认为在通过劳役获取国家财富时,应坚持以下的基本原则:“不从欲以劳民”(《内篇问上》),不能“夺民农时”(《内篇谏下》),“作工不历时,使民不尽力”(《内篇问上》),“使令不劳力”(《内篇谏上》)。也就是说,不能因个人私欲以役使百姓,过度使用人力资源,纵使是为国家所需的劳役,也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与农时相违,妨碍粮食生产,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限,过度压榨其劳动力。可以说他的主张是比较适中辩证的。

劳动固然创造财富,但一些产自于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因自身的使用价值,也被视作财富。《国语·周语上》云:“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8]《楚语下》云:“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9]这些资料就说明了上述观点。为了增加国家财富,自西周以来,国家都派官员守护管理山林川泽,视其中的自然资源为国家之宝,开发利用,谋取专利,形成了国家特权财富收入。当时的齐国的主要措施是“官山海”,即矿产、水产等由国家经营,实行盐铁国家专卖。但过度的开采必然会破会自然生长规律,引起资源的枯竭或无法再生。晏子在继承齐国早期“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10]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大宫室,多斩伐,以逼山林;羡饮食,多畋渔,以逼川泽”(《内篇问上》),必然会导致“民神俱怨,而山川收禄”(同上),即会引起老百姓与神灵的怨恨,山川会收回自己的财富。国家应当“节宫室,不敢大斩伐,以无逼山林;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逼川泽”(同上),这样才能够“山川纳禄”(同上),即山川献出财富。这种观点实际上涉及到了现代财富理念中的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增加国家财富之间的关系问题,反映了晏子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已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性的水平。这在先秦时期是非常难得的。另外,晏子还反对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专利,提出了“山林陂泽,不专其利”(同上)的主张,认为山林池泽应向百姓开放,不独占财富,这样能够达到“民亲”的政治效果。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侵占别国的土地、财产,获取财富。为了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晏子反对“以兵降城,以众图财”(《内篇谏下》)财富获取方式,提倡“不侵大国之地,不秏小国之民”(《内篇问上》),“地博不兼小,兵彊不劫弱”(《内篇问下》),“不以威彊退人之君,不以众彊兼人之地”(同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诸侯皆欲其尊”(《内篇问上》),“外归其义”(《内篇问下》),使本国“长保威彊”(同上),也就是说能够为诸侯国所尊,树立国家的政治道义,长期保持国家的强大。可以说,这一观点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反映了晏子国家财富追求应服从于国家政治利益的经济思想。

二、国家用财理念

所谓国家用财理念,是指国家基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境况与形势,在使用、消费国家财富时,所应遵循、坚持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在先秦时期,不少思想家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其中晏子是比较值得注意的。他身为国相,执掌国政,对齐国的经济形势、财政收入等问题自然了解得比较全面,在处理国家经济问题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用财理念。

第一,反对奢侈,注重节俭。在自然经济时代,国家财富的生产与创造毕竟是有限度的。在财富供给量为既定的条件下,以国君为代表

统治阶级的消费水平过高的话,必然会引起国家财富分配链中的失衡,使另外一方财富占有不足,必然会引发社会经济、政治矛盾。对此,晏子有较深的感悟与体认:“厚身养,薄视民,……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雠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兴。”(《内篇问上》)

“消费有示范效应,而示范效应是社会性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同消费行为有密切联系。”[11]由于诸侯是国家的代表,其消费自然也就不是纯粹的个人消费,而是国家消费的反映,必然会对整个社会消费产生导向作用。而“奢侈性消费是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中的一种,它同样会对社会风气产生消极影响。”(同上)可以说,晏子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钟鼓成肆,干戚成舞,虽禹不能禁民之观.且夫饰民之欲,而严其听,禁其心,圣人所难也。” (《内篇谏下》)“(景公)惟图耳目之乐,不修先君之功烈,而惟饰驾御之伎,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夫驾八,固非制也,今又重此,其为非制也,不滋甚乎!且君苟美乐之,国必众为之。”(《内篇谏上》应当说,在春秋时期,晏子是最早认识到以国君为代表的国家消费与社会风气关系的第一人。

在上述认识下,晏子认为国家财富的消费必须以节俭作为基本原则,并把它作为贤君治国四大策略之一:“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内篇问上》)。可见,晏子是把节俭上升到一个治国理念角度进行认识的。所以他积极提倡国君向古代圣王学习,节制日常生活消费。“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同上)“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内篇问上》)国君应通过自身的“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的节度消费,“示民知节”(《内篇谏下》),积极发挥社会示范效应,来引导社会风气。

第二,尊重民意,财以利民。晏子是民本主义思想的提倡者,看重“民”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内篇问上》)。即谋划事情时考虑符合道义就一定能够有所得,做事情在注重民意的基础上必然能够成功。在这种政治观点之下,国家财富的使用、消费等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大事,必然也要听取、注重民意。为此,他提出“用财之费顺于民”(《内篇谏下》),即国家财富的使用、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要顺应民意的先见卓识。从实质意义上,国家财富的使用、消费与分配等,不是个体性行为,而是国家、社会性行为。既然如此,国家财富的消费决策不能仅仅取决于统治阶级,应当有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才能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社会性。应当说,这是一个富有现代国家财富理念的问题。关于此点,晏子已表现出一定的认识。

在民本思想基础上,晏子还认为国家财富的使用要给下层人民带来利益:“利多则民欢。”(《内篇问上》)“明君必务正其治,以事利民。”(《内篇谏下》)“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内篇问上》)认为人对利益、财富都有天然的追求欲望,利益多就会高兴。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若要在政治上治理好国家,获得天下认可,就必须采取包括运用国家财富以利民的策略。显然晏子的财以利民观念是从维护齐国公室统治的角度进行思考的。

第三,注重功效,以国事大小、利益轻重作为对用财目标、重点进行选择的依据。《内篇谏下》“景公为履而饰以金玉晏子谏”条记载了一位鲁国工匠为齐景公制作衣服鞋子,花费很大,但非常不实用。晏子认为其罪有三,其中一条是“用财无功,以怨百姓”。意即耗费了很多钱财,结果没有功效,招致百姓怨恨。又,同篇“景公登路寝台不终不悦晏子谏”条载,晏子批评景公修建路寝台,景公检讨自我“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实际上也是晏子思想的反映。国家财富的使用有其目的,必须有实际功效,否则就是变相地浪费国家财富,引发社会矛盾。上述两则资料就说明了晏子的这种认识。

国家财力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财政支出,以服务于国家与民众,谋取利益,是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对此,晏子提出了创见:“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按:当作“羡荣”),民有如(按:当作“加”)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内篇问上》)意即衡量事情的大小,权衡利益的轻重,使国家增加荣誉,百姓增加利益,凭着这些来做事的,一定能够成功

。这实际上反映了晏子在有限的国家财力之下,以国事大小、利益轻重作为标准与依据,有重点地选择财政支出目标进行国家建设的思想理念。

三、分配理念

《内篇杂下》载,庆封逃亡后,齐景公把他的食邑分给晏子,晏子不受。他说:“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无黜慢,谓之幅利,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在此,晏子提出了著名的“幅利论”,认为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但过于满足欲望必然会招来灾祸。因此,需要对追求财富的行为加以限制,在端正道德的基础上,使之处于正当适宜的范围内。此论谈的虽然是个人财富观,但国家作为一个获取、占有、使用、消费的社会主体,它同社会个体一样,都具有对财富的追求欲望。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对待国家财富也必须持有“幅利”观念。

在此观念基础上,晏子反对国家“藏财”,即反对国家过度集中财富,不进行社会再分配,提倡“府无藏,仓无粟。”之所以如此,他有自己的思考。《内篇问上》载其论云:“府藏朽蠹,而礼悖于诸侯,菽粟藏深,而怨积于百姓”《内篇杂上》又载云:“量功而不量力,则民尽;藏余不分,则民盗。”社会财富过度积累、集藏于以公室为主体形象的国家当中,必然意味着社会下层群体的过度贫穷。在强烈的贫富两级反差、对比中,社会不安定因素必然产生,引发公室政权灭亡。可见,晏子是站在政权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藏财弊端的;也可以看出他主张国家财富再分配的积极态度。

国家掌握财富目的是什么,国家又该如何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对先秦时期而言,这是富有挑战性的经济问题。对此,晏子是进行回答的历史第一人。他在回答景公“古之盛君,其行何如”的问题时说:“其处上也,足以明政行教,不以威天下;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内篇问上》)可以看出,前句是说国君身居君位,可以使政治清明,教化得以推行,不以权势威迫天下人。这是就国君的政治作用而言。而后句则是从经济角度指出国家掌握财富的功能与目的:不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嗜欲,而是为了平衡社会物质、财富占有的有无,使贫富平均。在此,晏子不仅首次提出了“权有无,均贫富”的思想理念和国家分配原则,而且从经济角度回答了国家掌握财富的目的:调节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差距,使社会在经济上达到一种和谐而非两级贫富对立,实现在封建等级秩序下财富占有的相对公平,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而理想的社会经济财富分配平等状态的诉求。 有无,均贫富”理念指导下,晏子在国家财富的分配上,反对“厚藉敛不以反民”(《内篇谏下》),积极提倡向下层民众倾斜,发挥国家在改善社会各阶层经济关系的调控作用,达到国家主导下的财富分配、占有的均衡,发挥、实现国家财富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作用。他说:“节取于民,而普施之,府无藏,仓无粟。”(《内篇问上》)“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同上)“领民治民,勿使烦乱,知其贫富,勿使冻馁,则民亲矣。”(同上)只有如此才能化解因贫富极度反差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富民,实现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在向下层民众倾斜的国家财富分配中,晏子特别强调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表现出对弱者生存权利的关注。在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基础上,他鼓励统治阶级去了解社会贫困情况,根据弱势群体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贫困救助。《内篇问下》载:景公出游,询问应当如何作为才能效法先王的巡游时,晏子说:“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并批评他“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在这种情况下,齐景公“命吏计公掌之粟,藉长幼贫氓之数。吏所委发廪出粟,以予贫民者三千钟,公所身见癃老者七十人,振赡之,然后归也。”再联系《内篇杂上》所载:“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可以看出,晏子具有明确的运用国家财富进行弱势群体救助的理念与具体措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在政府运作下,国家财富应发

挥社会救助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在国家发生灾难的情况下,政府应运用国家财富进行救灾救荒,在正常条件下要了解弱势群体情况进行救助;要了解救助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国家经济救助。

四、关于晏子国家财富观的思考

在晏婴所处的时期,齐国以陈(田)氏为代表的私门同公室间的经济、政治矛盾已比较尖锐。由于陈氏在经济上采取了比较适中惠民的新经济策略,因此政治上很得民心,大有取代姜齐政权之势。对此晏子有清醒的认识,他说:“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齐为田氏乎。”(《内篇问下》)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敏锐把握。如何去挽救姜齐政权,成为他执政的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倡导、采用新的国家经济策略,打破传统的代表宗室、贵族利益的经济剥削、占有方式,成为适应政治、时展的必然。他的国家财富观就是这种必然的产物。

春秋时期,随着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一种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个体与国家究竟该如何去追求与占有财富?问题的提出反映了先秦人对纯粹经济行为的伦理关怀与构建财富价值理念的时代思索。早在西周时代,芮良夫已表现出对此问题的思考:“夫王人者,将道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12]批评周厉王的专利是不义行为,透露出一定的伦理色彩。到了春秋时期,随着“义”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便把相关的财富活动与它紧密结合起来,使此时期的财富观带有强烈的道德伦理色彩:“德、义,利之本也。”[13]“夫义者,利之足也;贪者,怨之本也。废义则利不立,厚贪则怨生。”[14]其中,晏子是重要代表,认为“义,利之本也。蕴利生孽”[15],“义厚而利多”(《内篇问上》)。不过与春秋其他人物相比,由于身处执政之位,致力于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因此其道德伦理财富观更具体现实,更富有实践性,而不是空洞的理论主张。他的国家财富获取观、用财观、分配观实际上多是这种道德伦理财富观的具体化,实质上是用道德伦理的原则约束统治阶级的占取和消费财富的行为,同时实现一种具有浓厚道德伦理和谐色彩的财富分配,达到社会的和谐而非矛盾斗争。

虽然在政治立场上,晏子维护公室统治,但是道德伦理不同于阶级意志。从哲学层面上,“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16],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及社会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追问,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超阶级性。这使他的道德伦理(“义”)性国家财富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本阶级与时代局限,在人道主义和民本哲学思想指导下,表现出对弱者生存权利的关注和对强者权利意志的约束(如反对过分聚敛与奢侈逐欲,主张减轻稅敛与节俭),“以避免由于满足强者意志而牺牲弱者利益所出现的社会冲突和对抗状况”[17]。这也使其国家财富观更富有价值与意义。

晏子能在国家财富的获取、使用、消费、分配等不同层域,表现出自己的思考与认识,这说明其国家财富观已有一定的体系性。这在春秋时期是很难得的。特别是他的一些理念,诸如主张对自然资源合理适时开发,尊重民意,财以利民,注重功效,以国事大小、利益轻重作为对用财目标、重点进行选择的依据等,都具有一定的现代财富科学色彩,对当代国家财富思想的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34页。

[2]高敏雪:《国家财富的测度及其认识》,《统计研究》1999年第12期。

[3][4][13][1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35、1417、445、1317页。

[5][6][8][9][10][12][14]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8、521、12、527、227、 13-14、290页。

[7]丰子义:《关于财富的尺度问题》,《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1]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38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17]何建华:《分配正义论》,人民出

上一篇:职工运动会奖励方案范文 下一篇:飞人刘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