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30 09:02:59

晏子使楚教案篇1

一、抓好预设环节,期待精彩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然有无法预知的生成。因此,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从学生出发,灵活采取多种手段。拓宽教学空间的视野,拓宽收集信息渠道的视野,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制定多维目标,创设各种探究情境,尽可能多地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多设计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教学时就不会再课堂上临阵磨枪,这样,教学就能游刃有余,课堂也就丰富多彩了。

然而,哪怕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可使原来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而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源于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它存在很大的变数,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只对教学环节进行预设是不够的。

二、找准课堂切入点,提升预设方案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应视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教学资源,应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恰当的问题做切入点,提升即时问题情境的思维价值,利用生成的信息补充、修正、提升预设方案,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教学资源,让动态生成真正地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执教《半截蜡烛》时,我问学生:“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学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我继续追问:“有不同的观点吗?”有的说杰克也有功劳。有的说还有母亲呢。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说说根据在哪里?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力地推动着对话的不断深入。

由此可见,对于生成,教师找准切入点,牵领学生进行立体、丰富、多元、辩证的自主“对话”十分重要,要注意的是,牵引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还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去明辨是非。只有这样放得开、收得拢,并能提高学生认识的生成,这才能算真正成功地生成。

三、调动知识积累,驾驭生成资源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生成,运用“化腐朽为神奇”之能力,在学生认知偏离目标处,在情感冲突时,在能力欠缺时,巧妙点化学生,驾驭即时生成信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过程中提高能力。

记得在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当学生学到楚王几次三番侮辱晏子,晏子智斗楚王,最后楚王只好认输之后,我问学生:“你佩服晏子吗?为什么佩服?”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晏子不顾个人安危维护国家尊严,值得我们学习。”有的说:“晏子是好样的,连楚王这样无礼的霸道之人都能被他乖乖制服。”有一个学生却说:“我觉得楚王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非常得大度,因为晏子的反唇相讥没有使他为了维护帝王的尊严而下令处斩晏子,而是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听了有的哈哈大笑,说他错了,有的若有所思,说有点道理。此时,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草率应付。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搜集的课外资料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作出判断。小组讨论后,学生有的说:“楚王善于使心计,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如果不是因为齐国也是一个大国,致使他有所顾忌的话,他早就对晏子下手了。”有的说:“楚王心胸狭窄,否则他不会一次次侮辱晏子,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聪明人,为什么呢?因为当他侮辱晏子未遂反而自取其辱的时候,自己圆了这个尴尬,这样既赞扬晏子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理解无疑是很到位的。最后,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做了总结,使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晏子使楚教案篇2

摘 要: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民国开始算来已有百余年了。在这改革浪潮中,有多少所谓成功的典范都被冲击得干干净净。可一直以来,南通教育人坚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路。南通的教育为什么能够成功?应该从它的前世今生来寻找答案。前世是南通传统教育思想,而今生则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和在日常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化被草木;南通;教育思想;常规课堂

在教育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很多所谓的成功典范都销声匿迹了。而经得起检验的、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成功的奇迹当属南通教育了。在“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的今天,人们不得不去认真思考:南通教育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是南通教育人贯穿于大到学生升学择校、小到日常课堂教学的恒久不变但又先进的教育理念,才使这些有利于教育的条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南通名人张謇留下的对南通有深刻影响的教育思想遗产――“化被草木”也就是教育均衡发展。

“化被草木”语出我国古代一本伟大的启蒙教育读本《千字文》。原句是“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意思是“凤凰在竹林中快乐地鸣叫,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奔跑。教化覆盖了大地的草木,恩泽遍及天下苍生”。作为一生中倾其精力创办几百所学校的张謇,把贤君的教化转化为对教育实质的理解,自然知道“化被草木”的深刻含义。于是把这句话写成匾额(这块匾额至今仍悬挂在狼山脚下的北麓园内),以警示后来的教育人:不要脱离了教育的本质,要让教育遍及所有人。

为了提高徐州教育的整体水平,实现“教育学南通,水平双提升”的目标,徐州市委市政府派了一批教学骨干教师前往南通交流取经。本人有幸跟随南通市田家炳中学骨干教师陈惠老师学习。陈老师是学生处副主任,要管理近五千名学生和近百名班主任,学校日常活动和学生管理工作耗费了陈老师大量的精力。但是,只要一走进课堂,他全身便有一股劲。他在课堂中所自然流露出来的思想深处的东西,就是“化被草木”的精神实质的外化。

这是他常规课堂中普普通通的一堂课。他教授的是《晏子使楚》一文。先看看这节课的开始。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巩固四首古诗的背诵。《春望》――

开始!

生:齐背(四首诗)。

师:还有谁背诵有问题?好,我们再来一遍!《春望》预备――开始!

生:齐背(四首诗)。

:从总体背诵情况看,《过零丁洋》这一首还存在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巩固。

生:自由朗读再自由背诵。

师:好,现在我们再进行巩固背诵。

生:齐背《过零丁洋》。

师:好,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巩固,我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这一点。

这节课一上来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巩固检查。教师发现有的同学掌握得并不理想,他没有生硬地批评学生让他难堪,也没有放弃他,而是通过反复诵读巩固的形式提醒学生,让掌握效果不好的孩子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理解老师的苦心。这种春风细雨式的教学方式不正体现了“化被草木”的教育精髓吗?

师:同学们,如果你的小学语文老师来我们田家炳中学进行交流。我会问你的小学老师,你们城南小学语文水平都这么差吗?给我们送来这样语文水平的学生?你的老师不温不火地说了一句话,我便哑口无言。你说,你的小学语文老师会说一句什么话使我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生:(沉默一会儿)不……不知道!

师:好,那就从课文《晏子使楚》中寻找答案。请同学们先熟悉课文三遍。注意,先弄懂大概意思,你要读懂了才知道怎么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

师: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王想刁难他,让他出丑。是不是临时想出来的?

生:不是。

师:是不是楚王刚开始听到晏子要出使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激动不已了?是不是早有这个想法和打算了?

生:楚王听说要来出使的晏子是一个善于辞令的人,便设计羞辱他:有一个齐国人在楚国盗窃,便说“齐人固善盗”。晏子则以“橘生淮南”的话来应对他。这样楚王反受其辱。

师:很好!当我想羞辱你的小学语文老师,那你该怎么回答我呢?

生:橘生淮南则为橘……

师:也许你们的小学老师会说,我们的孩子都非常优秀,到了你们学校就说成绩退步了,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橘子和枳”的故事……

生:我的老师会说,“这是不是你们学校的水土问题呀?”

(众笑)

师:这是不是很尴尬呀!

经过教师的提醒,学生在学习、交际、做人上都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教师在这样普普通通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全覆盖式的教育,使学生不断地积累基础知识、提升各种能力,一步步走向成功。

这是南通市普普通通常规课中的一堂,充分体现了当年张謇老先生“化被草木”的教育思想。这种理念,恐怕是其他地方的教育人需要认真反思和体会的。

晏子使楚教案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过程。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在,我就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

教学必须要有预设。预设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前的预备与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里教师说什么,就连学生怎么做一般也都有很详细设计。从新课程的理念来看,这种做法看似费力不讨好,因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但是,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没有预设教学,也就说不上动态生成。《大瀑布的葬礼》这一课文时,原课文主要内容描写昔日瀑布壮观景色,到人类没有节制用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导致瀑布枯竭。教师如果没有精心的预设,在教学中按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定会很平淡无味,学生也没有经过多少思考,学生的收获会寥寥无几。教师在教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对文字理解和想象能力,借助多媒体,将瀑布壮观景象通过画面方式,去理解课文重点词语,让学生有感而发,学生浸没在美好的感受中,教师话语一转,这些美好愿望都无法实现了,这些景色现在已不存在了。学生由刚才的美好感受跌落下来,心中产生疑惑。潜心研读课文,寻找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中生成,生成预设的教学效果。

二、生成是课堂教学预设的升华

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当教前预见面对活生生的人时,作为教学的预设,一要能“升级”,二要有“超越”。所以,教师要学会弹性预设教学过程,从结构、环节、时间、做法和结果等方面去考虑。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如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有学生介绍前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说:“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有另一位学生举手表示有补充:“我觉得诗中写的梅花不是画中的梅花。”当时我很愕然,有点想否定这个同学的说法,但是看到他很认真的样子,我请他讲讲理由。他认为因为梅花长在了洗砚池边,而洗砚池因为诗人经常洗砚,池水被染黑了。所以池中的墨水渗透到了梅花的花瓣中,致使“朵朵花开淡墨痕”。学生的回答超乎我的预料,但是我还是肯定了他的思考。很多同学也表示赞同,甚至又有同学发言说:“生长在诗人院中洗砚池边的梅花,倒映在被墨水染过的池水中,也是‘朵朵花开淡墨痕’。”当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眼睛都是亮亮的,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生成要顺应学生的需求,生成可以让错误变得美丽, 使课堂充满人文性。

三、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

语文教学倡导生成并不是否定预设,而是对预设的要求更高,预设中应包含着更多生成的因素和成分,生成性的预设是更有价值生成的基础。教学倡导生成,并不是片面地追求生成,不是漫无目的,脱离文本的生成。 生成首先应当尊重文本的内涵,在深入理解文本丰富内涵基础上进行生成。教师要有所选择,对那些无关的,没有多大价值的生成可以一笔代过,那些有探究价值的生成,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例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教师在引入课题时,哪个字是题眼?(“使”字),“使”是什么意思?晏子几次出使楚国?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晏子“第一次”为什么事出使楚国?这时晏子是怎样对付楚王的;接下来让学生按学习“第一次”出使楚国的方法学习“晏子第二次” 出使楚国;最后放手让学生学习“晏子第三次”出使楚国。从“晏子三次”出使楚国对付楚王的过程中体现晏子、楚王的人物特征。课文在教师预设下完成教学,学生在预设下生成,达到学习要求,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在教学中,预设的思路明显,其过程也出现过学生学习障碍,教师机智地化解,使教学预设的方向下生成有效的学习,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为了“生成”而“预设” 》,杭州市上城区教研员专题讲座,2004年4月.

[2]王文忠《课堂要动态生成,也要预设成功》,《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27日第八版.

晏子使楚教案篇4

应当说,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

首先要了解提问的特点――

一、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

课堂教学提问不应是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所提的问题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

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

三、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为此,千万要避免那种不分巨细,处处皆问的做法。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与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在提问中创新。

四、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根据变化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五、培养创新精神,注意开放性

开放,主要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从而蕴含多种可能,而要求学习者自行推断。开放性问题指问题的条件、结论、条件到结论的思维距离均开放。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答案,答案具有不标准性和唯一性。

了解了提问的特点,我们再来探索创新提问的方法――

一、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当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兴趣的。于是,我抓住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他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财富。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

可见,联系实际的启迪性提问,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这正是我们追求教学艺术的一个理想境界。

二、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三、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授课文《沁园春?雪》时,如果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联系?学生恐怕难以跨越问题的鸿沟。那么,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几个较容易的问题,以降低问题的难度:

1.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

2.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

3.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4.那么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这样一问,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

晏子使楚教案篇5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艺术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思维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思维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重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着力点,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它通常包括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学习、简洁转新四个步骤。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课堂的提问,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它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彰显。

一、对课堂提问的认识

1.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提问的使用率也已大大地提高了,因此有必要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①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②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诱导学生展开定向思维;④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诱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发展创新;⑤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

2.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课堂提问对我们组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还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但教学中,往往又会出现“满堂问”的弊端,为此,笔者认为还应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使我们的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①课堂提问要新奇有趣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②问题要难易适度,有启发性;③问题的数量要适中,既系统又科学;④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二、课堂提问的尝试

1.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处于无疑的境地,教师就要善于激疑,引起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一提问即可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最终明白了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3.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授课文《沁园春・雪》时,如果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联系?学生恐怕难以跨越问题的鸿沟。那么,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几个较容易的问题,以降低问题的难度:①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②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③歌颂今天的哪种人?④那么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

这样一问,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

5.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点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实质。如在理解《松鼠》一文的语言特点时,可以抓住文中说明的对象――松鼠,设计几个小问题:①全文按总―分的结构,分别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②在介绍它漂亮的形体时,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怎样说明?③它的习性、动作、筑窝又是如何说明的?

学生通过课文就会找出答案,从中也归纳出本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当然,上述课堂提问的艺术并非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一堂课并非只是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互相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教学法有更深的理解,努力掌握,灵活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资料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晏子使楚教案篇6

一、情感共鸣法

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和现代文一样,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在教学时,教师如果能进行适当的点拨,一定能激起同学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其对作品有着更深层次的探究。例如教学刘义庆的《人琴俱亡》时,引导学生从文中的语言着手:“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然后进一步感悟哥哥王子猷对弟弟王子敬的深厚情谊。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的遗憾可以从兄弟友情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词的结尾表达了美好的境界,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情致。在这样的情境感染中,学生自然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美景吸引法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美景比比皆是,令人陶醉。有雄伟的长城,高耸入云的泰山,以“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闻名的黄山,四季美如画的三峡,波涛汹涌的洞庭湖……这些优美的写景文章描写细腻,栩栩如生,读来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充满了诗情画意。潭水清冽,小潭底部的石头及水中的游鱼直视无碍,小石潭周围的树木青葱森郁,给人以凄清、悄怆之感。又如郦道元的《三峡》,山势险峻,江流狭窄,夏水迅猛,春冬美景,寒秋肃杀。三峡七百里山势,气象万千。再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异水”清澈,江流湍急,“奇山”轩邈,景中含情,表达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这些写景的文章,如果运用美丽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一定会产生一种如临其境之感,就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文言文的难懂、难读、难背诵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故事情节激励法

文言文中有不少文章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跌宕离奇,充满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要努力吸取,巧妙运用。例如,《晏子使楚》一文写了楚王的手下想出了诬蔑齐人的计谋,楚王明明是栽赃陷害,但是晏子又无法澄清事实。这对晏子的外交才能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既然无法澄清事实,晏子就先退一步,假设被缚者是齐国人,在此前提下进行反驳。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先举出一个事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原因是什么呢?“水土异也”。同样,“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原因是什么呢?然后顺理成章地推出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晏子就其转化的条件都是“水土异也”这一点,十分高明而巧妙,片言只语之间,晏子化被动为主动,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同学们通过学习本文,一定会被文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时还激励着他们学习高超的辩论语言艺术。又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一文中,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开始先写了陈胜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陈胜对起义的发动及计划十分周密。“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号召力强的语言,突出了陈胜的非凡才干。接着又写了陈胜对形势的分析,显示了陈胜既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表现了这位农民起义领袖洞察时局的能力。再写陈胜吴广在准备起义的过程中制造舆论,以号召发动群众,又一次显示了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最后写陈胜、吴广领导起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故事情节险象环生,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同学们学习起来既紧张,又迫切,十分佩服陈胜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干。像这些有着生动丰富的故事情节的古文,同学们学习的时候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一切疑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四、质疑学习法

设置疑问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古文教学同样如此,同时质疑学习法还能够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愚公移山》一文中,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却要依靠一家几个人的力量“平险”,使人初见其愚,同时提出疑问,这怎么可能呢?况且开始移山了,搬运土石用箕畚,工具极为简陋,倒土的地点在“渤海之尾”,一年才能来回一次,路程十分遥远。如此移山,更见其“愚”。这又怎么能够实现呢?这样层层设疑,就能够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兴趣,促进同学们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寻求答案,这样一切疑问定能水落石出。又如《曹刿论战》一文中,记叙长勺之战中,为什么“齐人三鼓”后曹刿才说可以进攻,为什么“视”“望”以后曹刿才说可以追击呢?这样曲折多姿的情节疑问,艺术效果独特,更能激起同学们探究疑问的好奇心,同学们有了这样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什么疑难问题不能够解决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朗读、背诵课文还有什么困难而言呢?

五、文辞愉悦法

许多文言文语言优美,简洁凝练,内涵丰富;音韵和谐,讲究韵律,反复诵读,其文辞之美定能给人以愉悦的美感。例如,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中以鱼比喻“生”,以熊掌比喻“义”,形象地区别出“生”与“义”的价值高下,点明了本文的题旨:舍生取义。由此我们可以品味出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又富于辞采,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精细、聪明的谋臣邹忌从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并且进一步讽谏齐王:“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没有对齐威王进行公开的批评,而是以事设喻运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纳谏的重要性。语言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容易接受。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能得到文辞愉悦的美的熏陶。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要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渐培养,做好了,一定会受益无穷。

晏子使楚教案篇7

1.运用激疑的办法促成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处处根据学生的疑点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激疑促思呢?我认为必须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1要在学生容易忽视或容易搞错的地方激疑,以引发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一些问题上往往比较粗心大意,有时对一些问题不求甚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之处或容易搞错之处激疑,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我在教《最后一课》一文时,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我刚说完,同学议论纷纷。有位同学举手说是韩麦尔先生。而我又问同学们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接着有一位同学说是小弗郎士,对这个回答我没有立即评价,让同学们再想一想。忽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说是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最后我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分析了这两个人物,并同意了最后一位同学的意见。

1.2要善于顺着文章的思路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以引发思考。引发思考的目的,是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始终沿这既定的目标不断思考。我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设置了下列问题:(1)楚王怎样密谋对付晏子?(2)晏子来到后怎样应付?(3)晏子采用什么方法来取得这场舌战的胜利?(4)结局如何?这样设置疑问,有利于学生利用一个问题的结果来解决下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并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1.3要善于设一些争辩的情景,激起疑难,引发思考。我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有这样愚蠢的皇帝和大臣吗?他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受骗?今天会发生类似的事吗?问题刚一提出,同学们就众说纷纭、相持不下。于是,我示意同学们静下来。最后,我把发言的同学的看法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同意了他们的意见。由于这样,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课文的深层含意。

2.巧设提问,引发思考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提问是发展学生的思考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教师对课文能巧妙地设置提问,学生就会对你教的课文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例如;我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首诗从开头到结尾一共用了四个“雪”字,从送别过程的角度看这四个“雪”字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如何?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左思右想,务求水落石出。由于能针对课文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能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3.指点关键,引发思考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说的就是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从关键的地方入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也不例外。那么,

如何指点关键,引发思考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点拨、启发,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3.1要善于抓主课文中的关键,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我在教《变色龙》一文时,抓住文中的一个“变”,我要学生找奥楚蔑洛夫有几变,怎么变?因何而变?特别是要他们注意一些表现力很强的动词和人对狗的称呼的一次次变化。学生不但极有兴趣,而且积极开动思想的机器,有的说“三变”有的说“四变”。在边争论边思考中,既认真阅读了课文,又很快熟悉了故事的情节,并认识了主人公的趋炎附势,欺压百姓的丑恶灵魂。

3.2要善于抓住文体的特点来点拨学生的思考。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进行相同的课文教学,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例如:在小说中,作者通常运用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多方面来塑造人物。教师在教读小说时,只要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各方面去分析人物的形象,学生就容易理解小说中的人物的性格特征,由此,学生以后在学习小说时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

晏子使楚教案篇8

一、 课前预习与学生的审美注意

审美主体首先要进入一种对审美对象注意力密切集中的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布置课前预习达到这个目的。

第一,背景资料准备。

案例:《醉翁亭记》

预习题目:查资料了解欧阳修的生平经历,主要文学思想;查资料了解滁州地理位置,醉翁亭的图文介绍。

第二,文章主要情节准备。

案例:《晏子使楚》

预习题目:查资料了解晏子的生平经历;你了解晏子使楚的故事吗?查资料找一找讲一讲《晏子使楚》。

通过预习,学生注意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对某些问题开始探讨,这就是审美的初始阶段,注意力集中于审美对象上的阶段。

二、 课堂导语的设计与学生的审美感知

这是审美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注意通过课堂导语,引发学生的审美注意。

第一,美文先声。在导语部分,可以将文言文中的重要片段翻译给学生,教师的声音要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案例:《三峡》

导语:在中国有一处地方,深处峡谷之中,两岸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阳光和星光都遮挡了起来,如果不是正午或晚上,绝看不到太阳或月亮。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上飞奔的骏马,驾着烈风也没这样快。山崖如此陡峭,水流如此湍急,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大家根据我刚才的描述猜一猜。

第二,精华摘录导语。有些文言文很短,但是其名句已经家喻户晓,这时候可以从名句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案例:《陋室铭》

导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因为我追求高尚的德行,我这简陋之居室,也就不显得简陋了。就好像小山有了名,浅滩有了龙一样。

从审美意义上说,精心设计的导语是为了启发青少年审美主体内在的憧憬心理,即一种对美的期待和希冀。

三、 文本内涵的揭示与学生的审美认识

审美认识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审美认识阶段要依赖于一定的理性和青少年审美主体的情感。在这个阶段教师所做的就是要清晰讲解文言文(古代散文)所蕴含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况,及时为学生揭示意象。

第一,体悟语言美。古代散文不求字多,只求文妙,这与中国古代学者对语言的精心锤炼分不开。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妨让学生尝试将好的语言片段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但是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运用必须恰当,写作不能文白夹杂。

案例:《三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这几句写得很美,你试一试能不能把这几句话运用到描写你游览过的地方?

第二,体悟自然美。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古代散文)所传达的自然美的同时,要注意提醒学生由自然而联系现实中的人。

案例:《与朱元思书》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优美,最后两句话才显示欣赏自然美的古代知识分子的心态,要忘掉功名利禄,超脱于尘外。

第三,体悟人情美。中国人讲究社会关系的和谐,君爱民,臣忠君,只有上下关系和谐,社会才能安定。人与人之间只有“和”,各种事务才能顺利开展。

案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篇文章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体现儒家对能实行“仁政”的君主所寄予的愿望――能亲和百姓。

第四,体悟理性美。中国古人讲“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文以载道”的意思即文学作品是传达知识分子关注百姓、关心国家命运的工具。孔子曾经这样说文学的功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文学作品的功能就是把知识分子的追求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借助文言文,塑造学生的审美心理。

案例:《爱莲说》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长出来却不被沾染;用清水洗却不显得妖媚。(莲的梗)中间是空的,外形直挺,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馨,笔直洁净地直立在那里,可以远远观赏但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

这篇文章托物言志,以莲花的形象寄托知识分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通过作品的形象以及要传达的感情,教师因势利导教育学生。以文言文为依托,以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为参照,将学生的审美心理纳入社会化轨道,使中国文化精神可以代代传承。

这些具体的范例,让我们明白审美认识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解读古代散文,创造意义。这个阶段一切美都是具体的,都借助于意象,借助于具体的篇章,不是抽象到概念化的美。

四、 课堂结语的呈现与学生的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阶段,指审美主体突破感性认识,以一个理性主体的存在,审视“美的普遍性”阶段。这个阶段,审美主体向着追求生命价值的方向出发。教师要推动学生到达审美判断这个阶段,只需要在课堂上利用最后的总结点到即可。

第一,作品思想总结法。教师在课堂结语部分总结课文思想主旨,并恰当鼓励学生,对他们形成审美判断有积极的作用。

案例:《活版》

中国是产生四大发明的国度,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毕■不过一介布衣,就能对文化事业做出自己巨大的贡献,大家学好本领将来大有前途。

第二,作品思想延伸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挖掘之后,联系社会现实,让学生更多思考与自己有关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

案例:《马说》

世间有千里马,人才处处都有。关键是发现人才的人在哪里,这是一千多年前韩愈的牢骚话。从我们今天的角度说,国家已经为有才能的人提供了众多机会,从积极主动的角度说,千里马应该如何展现自己的才华,使别人发现自己的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审美判断不可能立即发生在课堂上,它是审美主体不断思索意义所形成的一种带有人生追求动力的行为。

唯有在青年时期所形成的审美趣味才足以对一个人今后生活、审美活动形成深刻的影响,足以产生一种创造的功能――用从内在情感中借来的色彩渲染一切对象,在一定意义上形成新的创造。

上一篇:长江之歌教案范文 下一篇:小狗包弟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