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策划范文

时间:2023-12-10 19:37:39

会策划

会策划篇1

20xx年新品活动会策划方案范文1一、新产品推出的市场背景

二、推出新产品的目的

三、新产品的风格、特点及市场定位

1、针对的是老经销商还是意向客户

2、建议新产品在展会之前在自营店或VIP经销商专卖店做试点

3、建议邀请老经销商或VIP经销商及行业著名人士发表对新产品的意见和建议

四、新产品的上市建议

五、招商会前期的准备工作

1、招商手册的准备

2、邀请函的准备(提前锁定目标客户)及有效邀请

3、宣传物料的准备(产品手册、展会展馆各项宣传物料、户外广告、媒体视频资料、工厂展厅物料、以及氛围营造所需物料、企业的记录片、企业简介及招商会上的讲解内容的幻灯片)

4、工厂展厅及展会展馆位置的确定、装修和产品陈列时间的确定

5、招商会、培训会、食宿的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6、交通工具的准备

8、招商会、培训会现场各项配套设施的准备

9、礼品或纪念品的准备

10、加盟合同的准备

11、公司内部的配合和分工的确定

12、招商政策的制定(专卖店装修政策支持,饰品政策支持;返点政策支持;广告政策支持;签单奖励政策支持;全年培训政策支持;专卖店开业及年促销活动策划支持)

13、工厂相关人员的培训(工厂营销人员与经销商怎样处好关系;工厂营销人员的接待注意事项及应知、应会;选择经销商的八大标准;工厂营销人员如何有效的管控经销商;如何成功签单)

14、培训会、招商会主持人的确定

六、展会期间的工作事项策划

1、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客户接待的接待流程

2、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工厂及展会现场氛围营造方案策划

3、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参观专卖店工厂展厅的流程;

4、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培训会的流程;

5、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招商会议的流程;

6、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签单流程;

七、各项工作的时间控制表及执行细节

1、如何接待客户

2、工厂和展馆参观

3、培训会和招商会

4、签单

5、晚宴

6、旅游

八、招商会的现场策划

1、企业宣传片

2、到会嘉宾介绍及明星及权威人士助阵

3、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致欢迎词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

4、新产品讲解

5、经销商表彰大会

6、经销商代表讲话

7、营销总监宣布招商政策

8、签单开始

九、培训会招商会现场的策划

(1)、培训会的设施

1、屏幕

2、投影仪(胶片投影仪及多媒体投影仪)

3、录像机

4、VCD

5、音响

6、话筒(有线、无线、立式、座式及纽扣麦克风)

7、镭射笔

8、幻灯机

9、讲台

10、舞台

11、夹纸板

12、大白板

13、签到台

14、名片簿

15、马克笔

16、铅笔

17、信签

18、会议桌椅

19、插线板

20、彩电

21、横幅

22、指示牌

23、告示牌

24、桌卡

25、主席台

26、盆景

27、鲜花

28、背景板

30、隔板

31、灯光照明

32、同声翻译系统

33、产品租赁

(2)培训内容的确定

1、培训课件要根据企业的目的及企业现实具体状况融入企业的一些内容

2、培训课件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制定大纲,保证课程、受众、会议的目的三者高度统一

(3)培训会出席的嘉宾及讲话内容

十、新产品展会项目的启动

一、项目组委会

二、组织架构

三、职责和分工

四、各项具体工作

20xx年新品活动会策划方案范文2一.活动宗旨

1.精心打造中国**时尚盛典,着力提升中国**在国内外的整体形象,强力推动中国**时尚化趋势,深入研讨**行业发展前景及其对策;

2.开创**精品化新时代,杜绝粗制滥造,努力提升**品质公信度,有效拉动**消费需求,推进中国**走向世界;

3.通过签订三亚宣言,成立中国**诚信联盟。

4.有效塑造、推广三亚时尚、美丽、浪漫的城市形象,大力促进三亚旅游业的发展。

二.活动要素

1.活动名称

中国**20xx新品会暨发展论坛

2.时间地点

20xx年1月9日10日,海南省三亚市国光豪生酒店

3.活动主题

中国**迎接精品时代的到来

4.参加人员(总计约200人)

(1)全国行业协会领导,(2)海南省及三亚市领导,(3)海内外知名**及相关厂商代表,(4)国内外珠宝专家和学者,(5)社会名流和特邀嘉宾,(6)媒体记者。

三.组织机构

1.举办单位

主 办: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海南省商务厅

三亚市人民政府

时尚传媒集团

承 办:三亚海润珠宝有限公司

《芭莎珠宝》(BAZAAR)杂志

新丝路模特机构广州分公司

北京佳楠信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海南**文化影视传播有限公司

2.组委会(人员、职务或有变动)

名誉主任:

孙文盛 国土资源部原部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江泽林 中共海南省委、三亚市委书记

李国梁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主任:

孙凤民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

裴 真 海南省商务厅厅长

王 勇 中共三亚市委副书记、三亚市市长

执行主任:

李柏青 三亚市副市长

李龙生 海南省商务厅处长

刘 江 时尚传媒集团联合总裁

秘书长:

史洪岳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张士忠 三亚海润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

3.工作机构

组委会将下设统筹运行、联络接待、新闻宣传、会务制作、**论坛、新品、高尔夫赛事、财务、安全等九个职能工作小组进行活动筹办工作,并委托专业文化公司进行运作。

四.支持媒体

1.网络媒体

中华珠宝网、九钻网、新浪网、网易、搜狐、腾讯网、雅虎中国、中华网、新华网、海南在线、世纪前线、凯迪社区、天涯社区等。

2.平面媒体

时尚、芭莎珠宝、中国经营报、长江、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金卡生活、优品UP、新华航空、东方女性、瑞丽、时装、中国服装、新现代画报、中国之翼、ELLE、虹、京华时报、海南日报、三亚晨报、海风逍遥等。

3.电视媒体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海南电视台、旅游卫视、三亚电视台、凤凰卫视等。

4.行业媒体

中国宝石、珠宝与时尚、中外首饰时尚、中国黄金报等。

五.主题活动

1.三亚市政府欢迎晚宴请到天涯海角来

给予各方来宾一个格调高雅、具有地方特色的欢迎礼遇,安排相关领导致辞、民族风情文艺演出等内容。

1) 主持人致开场词和宣布欢迎晚宴开始;

2) 介绍到场的主要领导和贵宾;

3) 三亚市领导致欢迎词;

4) 行业协会领导讲话;

5) 自由就餐;

6) 主办、承办、协办单位领导祝酒;

7) 音乐伴奏表演;

8) 主持人宣布次日活动安排。

2.《中国**三亚宣言》签订仪式

为逐步改善中国**市场形象,树立中国**在市场的品牌地位,加强中国**行业自律,培养中国**软文化,促进中国**生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中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拟定《三亚宣言》。

与会**商家自愿签署《三亚宣言》,并在此基础上,由签约商家组成中国**诚信联盟,这也将成为本届**年会的重要成果。

3. 中国**20xx媒体见面会

安排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三亚市政府、时尚传媒集团领导和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中国**行业代言人、我国著名演员赵雅芝女士(拟定。赵雅芝,形象端庄,气质高雅,肌肤玲珑剔透、珠圆玉润,面善亲和,和**饰品的外形、品质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正相匹配。),与参加活动报道的媒体记者见面,并通过网络或电视直播的形式介绍三亚宣言及活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 主持人开场致欢迎词;

2)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介绍本次活动、规模和特点;

3) 协会副秘书长介绍本次年会**新产品设计风格和特点;

4) 三亚副市长简要介绍三亚打造时尚品牌历程;

5) 海南商务厅长简要介绍海南品牌的发展历程;

6) 协会副会长简要介绍中国**发展方向;

7) 与会领导回答记者提问;

8) 主持人邀请记者参加中国**发展国际论坛。

4.中国**发展论坛电视访谈节目

拟邀请旅游卫视与珠宝首饰行业领导、三亚市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珠宝厂商代表通过电视访谈的形式,探讨中国**行业的精品化路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主持人宣布论坛开始和致开场词;

2) 主持人介绍与会主要领导和贵宾;

3) 各代表发表主题演讲;

4) 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和宣布论坛结束。

5.芭莎珠宝与时尚共赢主题晚宴暨颁奖仪式

举行自助式的露天(或室内)芭莎珠宝时尚黑白晚宴,为行业年度人物颁奖,同时招待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代表和记者。

1) 主持人开场白,欢迎参加芭莎珠宝时尚晚宴的领导和各界来宾;

2) 来宾自由就餐;

3) 主持人介绍新品活动安排;

4) 主持人提醒来宾前往新品现常

6.中国**20xx新品会大众化种类展秀

由新丝路模特机构名模依次走台展示各参会知名厂商推出的年度**新品,以及精雕细凿的高档**精品,同时介绍相关企业和品牌背景。要求演示和会场气氛品位高雅、时尚新锐、特色鲜明。展示结束时,安排主要领导、贵宾和企业代表上台与模特合影留念。

1) 主持人开场白和介绍主要领导和来宾;

2) 中国**20xx年度新品;

3) 主要领导、贵宾和企业代表上台与模特合影。

7. 中国**新资迅会(可选项目)

建议去除教授的介绍国内外**最新资迅环节,建议开通中国**论坛官方网站,**行业最新动态及最新产品综合信息。

1) 主持人开场白和介绍主要领导和贵宾;

2) 介绍国内外**最新资讯。

六.活动项目及日程安排(见下表)

日期

时间

活动项目

地点

1月9日星期六

10:0024:00

来宾代表报到

国光豪生酒店

18:0020:30

请到天涯海角来欢迎晚宴(集体合影)

1月10日

星期日

10:0010:30

《中国**三亚宣言》签署仪式

10:5011:40

媒体见面会(网络直播)

12:0013:00

安排领导及记者中餐

15:0017:30

《中国**发展国际论坛》电视访谈节目

18:0020:00

芭莎珠宝时尚晚宴暨颁奖仪式与时尚共赢主题晚宴

20:0021:00

20xx年新品活动会策划方案范文3新闻会,又称记者招待会。企业新品上市会,就是企业为了推出新产品,而举办的新闻会,邀请各新闻媒介的记者参加。企业举行新产品上市会主要是为了把新品较为重要的成就以及信息报告给所有新闻机构。所以,在新品上市会上的消息对于产品和产品形象、组织和组织形象、先进人物和重要人物当选具有较重要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新品上市会的流程制定非常重要,由于企业新品上市会关系着未来的销售,所以公道甚至出彩的流程策划会给新产品的推出形成正面的影响。下面上海精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为您总结了新品上市会流程,希看对企业制定新品上市会流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企业新品上市会的预备 (上海精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倾情奉献)

筹备新闻会,要做的预备工作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时机的选择、职员的按排、记者的邀请、会场的布置和材料预备等。

1、时机的选择

在确定新品上市会的时机之前,应明确两点:一是确定新品上市新闻的价值,即对此新品,要论证其是否具有专门召集记者前来予以报道的新闻价值,要选择恰当的新闻由头。二是应确认新品上市发表紧迫性的最佳时机。

假如基于以上两点,确认要召开新品上市会的话,要选择恰当的召开时机:要避开节日与假日,避开本地的重大活动,避开其他单位的会,还要避开与新闻界的宣传报道重点相左或撞车。恰当的时机选择是企业新品上市会取得成功的保障。

2、职员的安排

企业新品上市会的职员安排关键是要选好主持人和发言人。会的主持人应由主办单位的公关部长、办公室主任或秘书长担任。 上海精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结出其基本条件是:仪表堂堂,年富力强,见多识广,反应灵活,语言流畅,幽默风趣,善于把握大局,引导提问和控制会场,具有丰富的主持会议的经验。

新闻发言人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除了在社会上口碑较好、与新闻界关系为融洽之外,对其基本要求是修养良好、学识渊博、思维灵敏、能言善辩、彬彬有礼。

新品上市会还要精选一批负责会议现场工作的礼节接待职员,一般由相貌端正、工作认真负责、善于交际应酬的年轻女性担任。值得留意的是,所有出席会的职员均需在会上佩戴事先同一制作的胸卡,胸卡上面要写清姓名、单位、部分与职务。

3、记者的邀请

对出席新品上市会的记者要事先确定其范围,具体应视题目涉及范围或事件发生的地点而定。一般情况下,与会者应是与特定事件相关的新闻界人士和相红脸关公众代表。组织为了进步单位的着名度,扩大组织的影响而公布某一消息时,邀请的新闻单位通常多多益。上海精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结出邀请时要尽可能地先邀请影响大、报道公正、口碑良好的新闻单位。如事件和消息只涉及某一城市,一般就只请当地的新闻记者参加即可。

另外,确定邀请的记者后,请柬最好要提前一星期发出,会前还应用电话提醒。

4、会场的布置

新品上市会的地点除了可考虑在本单位或事件所在地举行外,可考虑租用大宾馆、大饭店举行,假如希看造玉成国性影响的,则可在首都或某一大城市举行。会现场应交通便利、条件舒适、大小合适。会议的桌子最好不用长方形的,要用圆形的,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显得气氛和谐,主宾同等,当然这只适用于小型会议。大型会议应设主席台席位、记者席位、来宾席位等。

5、材料的预备

在举行新品上市会之前,上海精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结出主办单位要事先预备好如下材料:一是发言提纲。它是发言人在会上进行正式发言时的发言提要,它要紧扣主题,体现全面、正确、生动、真实的原则。二是题目提纲。为了使发言人在现场正式回答提问时表现自如,可以对被问的主要题目进行猜测的基础上,形成问答提纲及相应答案,供发言人参考。三是报道提纲。事先必须精心预备一份以有关数据、图片、资料为主的报道提纲,并认真打印出来,在会上提供给新闻记者。在报道提纲上应列出本单位的名称、联系方式等,便于日后联系。四是形象化视听材料。这些材料供与会者利用,可增强会的效果。它包括:图表、照片、实物、模型、录音、录像、影片、幻灯片、光碟等。

二、新品上市会进行过程中的礼节 (上海精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倾情奉献)

1、搞好会议签到

要搞好会的签到工作,让记者和来宾在事先预备好的签到簿上签下自己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内容。记者及来宾签到后按事先的安排把与会者引到会场就座。

2、严格遵守程序

要严格遵守会议程序,主持人要充分发挥主持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公布会议的主要内容、提问范围以及会议进行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两小时。主持人、发言人讲话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了则影响记者提问。对记者所提的题目应逐一予以回答,不可与记者发生冲突。会议主持人要始终把握会议主题,维护好会场秩序,主持人和发言人会前不要单独会见记者或提供任何信息。

3、留意相互配合

在会上,主持人和发言人要相互配合。为此首先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不答应越俎代庖。在会进行期间,主持人和发言人通常要保持一致的口径,不答应公然顶牛、相互拆台。上海精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结出当新闻记者提出的某些题目过于尖锐难以回答时,主持人要想方想法转移话题,不使发言者难堪。而当主持人邀请某位记者提问之后,发言人一般要给予对方适当的回答,不然,对那位新闻记者和主持人都是不礼貌的。

4、态度真诚、主动

会自始至终都要留意对待记者的态度,由于接待记者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媒体消息的成败。作为记者希看接待职员对其尊重热情,并了解其所在的新闻媒体及其作品等;还希看接待职员提供工作之便,如一条有价值的消息,一个有利于拍到照片的角度傲慢,一定要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三、新品上市会的善后事宜 (上海精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倾情奉献)

会举行完毕后,主办单位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其进行一次认真的评估善后工作,主要包括:

1、整理会议资料

整理会议资料有助于全面评估会会议效果,为今后举行类似会议提供鉴戒。会后要尽快整理出会议记录材料,对会的组织、布置、主持和回答题目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从中汲取经验,找出不足。

2、收集各方反映

会策划篇2

关键词:规划,内容,分析

 

1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简介

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1]。它是对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对其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更高层次的战略部署,是描绘区域未来建设的蓝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规划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规划,以城镇为核心的市域规划,跨省区规划等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递进,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等引入,使规划内容不断充实,遥感地信机助制图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带来了规划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学术领域更是百家齐放。

2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工农商业等多领域和部门,因此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又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历史基础与现状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或者区位条件与经济体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规划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世界上各个地区无论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其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都遵循大体相近的几个方面。论文参考,分析。

2.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制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指标,一、二、三产业大体的就业结构,实施战略的措施或对策作为研究的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区域适宜发展的重点部门,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空间开发战略着重研究区域开发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总体蓝图。

2.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习惯上放在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区域的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照当地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以及重点的发展区域。论文参考,分析。规划中要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有时对新开发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的生产项目,特别是企业集团、骨干企业,要选址定点,并安排好生产的地域组合。有时对原有生产基地的调整、对原有企业的迁徙要作出调整和迁徙的布局规划。区域规划中往往需要对工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处理好城乡用地关系,搞好工农业生产的结合。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常常在工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中一并研究,统筹安排。2.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点多面广,故区域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论文参考,分析。研究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现状特征,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区域城镇化的道路是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1)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

(2)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3)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经济联系;

(4)原则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

(5)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

(6)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建议。论文参考,分析。

(7)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议。

2.4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正常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用性等特点。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者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仓储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又称为社会服务事业或福利事业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贸易、旅游、园林、绿化等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要在对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等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2.5土地利用规划

准确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组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并在时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区域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主要是:

(1)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质量评价;

(3)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

(4)未来各类用地布局和农业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等各类型用地分区规划;

(5)土地资源整治、保护规划。

2.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狭义的环境仅指自然环境而言。过去的区域规划着重于狭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但近50年来,对环境已多作广义的理解。论文参考,分析。

区域规划中自然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1)分析环境诸要素的现状特征;

(2)揭示整个区域环境和各个环境要素状态的存在问题。

(3)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预测环境状况,制定区域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包括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和自然生态保护目标。

(4)拟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大气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土壤植被保护和被毁土地的恢复,绿化体系的形成,卫生防疫条件的改善,防噪声、防电磁震荡、防热污染,动物界的保护,景观的保持与改善等措施。

2.7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微观政策范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与地区投资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用以调整区域问题。它在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关税、汇率等。区域规划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侧重于微观政策研究,并且要注意区域政策与国家其它政策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彼此间的矛盾。

区域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劳动力政策。包括流动政策和就地转移政策等,既要防止后进地区人才流失,又要区内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转向高的行业。

(2)资金政策。包括财政手段(如补贴和税收)、改善企业金融状况和行政控制等,诱导资金投向。

(3)企业区位控制政策。如通过税收和企业开发许可证制度,促使工业的发展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论文参考,分析。

(4)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新企业的创建和小企业的成长,促进技术革新,发展经济开发区。

3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分析逻辑研究

规划摘要。

具体说来,规划基础线索包含人口、城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基础、区域分工、比较研究、领导思路、市场潜力、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人口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总数、年龄结构、地域分布、产业分布、非农人口数量。城镇现状主要包括城镇职能、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机构与设施体系与布局、科学研究的配套建设、文化卫生机构的层次与等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陆空多方位立体化交通和商业服务业设施、供水电气热工程、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资源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水、工业矿产、森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指标调控。区域分工主要是区域基于区位、资源基础与地域战略选择的一种发展定位。比较研究是本区域与国内外相似条件的区域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既包括向历史上曾经繁荣或者现在蓬勃发展的区域学习经验,也不乏从走向衰落的区域汲取教训。市场潜力是对与本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域现状、未来走向、宏观与微观市场调节作用多要素的综合考量。适宜性评价是对一定时期规划工作完成程度与产生效果进行把握与修正的不可或缺环节。领导思路是规划工作的集体智慧总结与指引方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规划变化分析线索是对规划基础线索中各个方面指标的未来一定时间段内(5年、20年或者更长的规划预期)动态演进态势的勾勒与描绘。在某些大政方针与规划思想指导下,如国内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 、“发展是硬道理”[2] ,国外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西方校园社会的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小即是美”思潮[3],调整产业发展,建立相应的新产业链条与产业园区,进而影响人口的劳动就业与迁移集聚,也同时推动着城镇规模与职能的不同程度的分化与变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不可避免地做出适应性的响应。

规划影响后果线索是对上述线索中各个指标体系的明细与确定,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的控制规划。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战略措施等多层次阐释。战略定位主要是在更大地域范围内本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出的总体合理性展望,如建设某经济圈内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某沿海带重要的海滨农家乐示范区,某省市区中高档居住区。战略目标层次性强,可以分为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产业与相关目标体系。战略部署根据区域功能、产业与人口的现实需要,按照放大结构效应、优势互补、整合资源的原则,做出构建分城区带、组团式、条带状的空间格局分配。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产业调整基于产业发展详细设计有条不紊地逐步进行。产业调整的目标,增加居民与政府财政收入都会在此得以体现。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对应不同的未来规划与解决方案。

图1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线索与分析逻辑

Fig.1 The mainclues and analytic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otal planning

4小结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

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2):141-147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5,(2):1-6

[3]孙娟,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汇刊,2002,(2):48-50.

 

会策划篇3

关键词:环境保护;规划;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过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拟议的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保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环境立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对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的具体规定,致使目前相当部分地区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即使是已编制了环境保护规划的地方,在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指导性不强等问题,影响了环境规划编制的质量和实施;二是对污染物集中处理无系统规定,使确定的污染物集中处理政策推进困难,也影响了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危险废物处置等的发展;三是对保护居住和生态环境方面,国家立法规范甚少,大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法律监管。

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为充分发挥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规划、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环保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

我国北方城市大部分属于重要的资源型、能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在过去的发展中,环境代价很大,逐年积累了大量的环境问题,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环境质量与国家要求及群众期望差距很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积极打造与文明城市相匹配的新环境,我们应切实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促进发展”的原则,以生态文明的理念,认真抓好“十二五”规划战略环评及环境优化经济战略研究,用环境保护的战略规划来引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一工作的发展,对于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优先、参与宏观决策,明晰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产力布局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2 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大胆探索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应针对区域“十二五”规划产为结构、布局和规模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包括“十二五”规划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资源和生态环境效应;产业布局和城市格局(规划产业总体布局、支柱工业行业及重点产业园区、中心城区及市域城镇体系)与环境功能区的适宜性;发展规模(经济总量、市域人口总量、城镇人口)与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适宜性。二是应将国土空间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敏感度,划分为优化提升区、重点开发区、适度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多类功能区,从环境优化经济视角,明确各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的方向及管理对策,通过分区控制和管理,改变现在工业围城、产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逐步形成优化、合理的产业布局,以有限的国土资源、环境容量承载更好更多的产业,有限集约开发,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三是要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总量控制,促进可持续发展。遏制盲目投资、无序建设和过度开发,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实施规划环评,科学规避环境风险,从经济发展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节能减排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通过整合、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四是要进一步明确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减量、循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原则。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织就循环网,结起循环链,建造循环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限制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禁止发展污染难以治理、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产业;支持能够带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结构和布局优化的重点项目快速建设,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发展节能降耗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3 努力“建设生态市、创建环保城”,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来多、越来越高,保护人体健康,为群众提供合格、优质的环境质量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所以,各地区对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研究,应立足于整体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大生态环境的建设,结合国家提出的“建设生态市、创建环保城”的宏伟目标,努力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 强化保障机制和措施的落实,使环境保护规划得以有效实施

一是从制度、政策上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建立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评体系,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作为领导干部科学发展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政策强制,优化生产力区域布局,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快制定有利于节能减排等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出台环境经济政策。制定经济产业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制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优惠政策,支持天然气、集中供热、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绿色消费政策、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标志等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三是健全综合决策机制。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职能,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区域开发等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充分考虑决策实施过程和实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决策源头上解决布局、结构等不合理造成的区域和流域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会策划篇4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分布式能源

中图分类号:P754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国家战略调整,环境问题趋之严重,天然气行业发展已经刻不容缓,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为例,国外发展已有历史,但在国内仍属于新型能源,浙江省以杭州为例,也是刚起步不久,对其发展的研究,业内也是比较关注的,接下来,温州市马上就会迎来天然气时代,发展分布式能源也是大势所趋,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制定有效政策和措施,确保产业不会止步不前,是政府、市场及经营企业在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政府在天然气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重点致力于政策法规的制定及监管,产业推广只有合理的政策保障,方可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2 公共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体上来看,公共政策分析的意义就在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拟定政策方案,建立评估标准,依据这些标准权衡政策方案的利弊得失,涉及执行计划,并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估,以避免或减少政策过程中的消极状况和结果。一是通过整合性与科研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二是帮助决策层减少决策失误,尤其是产业尚未推广前;三是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四是增强政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天然气行业属于典型的市政公用行业,涉及民生,以发展分布式能源为例,如何制定产业规制,是经营企业和公共部门所必须研究,借鉴他人,结合自身,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为产业健康发展做好引导,就是公共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3 国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现状

3.1国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现状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能源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了起步,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为例,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000余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拟建10余个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目标显示,清洁能源装机目标“雄心勃勃”,光伏、天然气分布式项目也成为政府扶持的项目。

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明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应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其中着重强调冷热电三联产项目应重点发展,在节能减排压力逐渐增大的背景下,是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

以即将建成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为例,所需要的电力、冷、热甚至压缩空气都由一个集中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整体能源效率达到85%。在pm2.5高居不下的当前,其能效较高、相对环保、安全性好、理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受限于天然气价格及电力体制改革等现实问题,加上各地政府就行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出台上,还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导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脚步缓慢。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的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建成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数量有限,一年仅10余个,且都是示范项目,而地方财政补贴政策方面,目前国内仅上海、长沙两地已经出台明确的鼓励政策。

3.2 相关政策扶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从决策层已经制定的政策来看,说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是一种趋势。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翼各地百姓呼吁当地政府要尽快拿出改善PM2.5的举措,当pm2.5高居不下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上马。

从1997年至今,国内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如1997年,上海建成2-3个示范项目;1999年,北京市开始着手进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调研和工程试点工作;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立项《楼宇型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研究与示范》;2004年,上海市发改委等五委、局颁布《关于本市鼓励发展燃气空调和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意见》;2005年,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颁布《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试行版);2006年,建设部行业标准启动《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程》;2007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天然气利用政策》鼓励燃气冷热电联供应用;2008年,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修订《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及相关鼓励政策;2009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规划》鼓励燃气冷热电联供应;2012年,《关于下达首批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的通知》(发改能源[2012]1571号);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家电网办[2013]333号)等等。

此外,《关于加快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发展的建议》(国务院研究室研究报告 总445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细则》以及“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目标等一系列文件预示天然气分布式项目都将成为政府扶持项目之一。

3.3分布式能源发展仍举步维艰

2014年11月18日,在第一财经研究院主办的“能源的未来”高峰论坛上,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分布式天然气项目的发展前景有,但实际推进依然会有难处,实际发展并不顺畅。主要表现天然气价格太高,无法竞争煤电,入电网难,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对分布式能源理解不够,机制不灵活,不能将天然气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从上述一系列举措来看,我国决策层已经认识到发展分布式能源的重要性,但各地职能部门目前更多的是停留在政策制定和示范点的调研上。

4温州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央及地方一些城市,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上,已经有了发展的趋势,但仍处在发展初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政府、市场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接受的决心还不够强,相应的制度还不完善,包括具体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尚未出台,各种问题环环相扣,温州市应在总结其他地方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政策基础上,又面临着政策制定尚无,基础调研数据相对薄弱,工业企业稀缺,潜在示范项目还需挖掘等现实问题。

5温州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建议

5.1逐步改变现有认知观念

通过多管齐下的信息宣传,来改变建设单位选用传统供能模式的观念,鼓励发展高效环保和前端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发改、建设、能源等职能部门在对项目立项、设计和建设等方案的选用、评估、审查时,对具备使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条件的新建项目,应做好引导,明确要求其优先采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5.2努力打造示范项目建设

要以温州即将启动气源转换工程为契机,利用天然气自身优势,相关职能部门及经营企业要加快基础数据调研及潜在对象的摸底工作,对于适宜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投资项目,尤其是政府性投资项目,要兼顾经济效益及能效环保,力求通过示范项目来带动产业发展,来推进中小规模企业,做好“油改气”、“煤改气”的改革,最终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分布式能源项目的持续发展。

5.3确保各项精神落实

随着中央及地方纷纷出台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发展规划,温州市各职能部门必须在以大投资、大建设的平台上,充分认识到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切实贯彻落实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细则》、《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及“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等纲要精神,给予产业最大的政策支持。

5.4研制完善地方政策

要做好政策对接和落地,理解决策层和其他地方的支持政策用意,结合温州实际,尽快出台本土政策。市委市政府要筹备专项小组,要求包括各区县(市)及工业园区、住建委、发改委、行政执法、国土、财税等政府相关部门及经营企业、专家学者、百姓代表等,针对产业发展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温州区域的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及配套设施,通过不断构建、完善政策体系,来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5.5做好专项资金扶持

集中力量、集合政策,设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专项资金,对温州市现有的油改气、煤改气等潜在中小规模企业,要及时出具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项目奖励等经济政策,对可能发展的示范点给予专项扶持。同时,要通过银企合作,利用政策杆杆,加大银行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确保项目发展。

6 结束语

会策划篇5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P258]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哈尔滨市综合体迅速发展,国内大型商业地产商万达、华润、鲁商、银泰等不断涌入。同时《哈尔滨日报》城事・调查刊登了《冰城商业中心“高烧”?》社论,刊登了戴德梁行(DTZ)和泰和上德等商业咨询有限公司对哈市商业物业市场与其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指出哈尔滨的商业中心发展规划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就目前哈市的商业物业面积而言,虽然无法确定是否已经完全饱和,但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足以说明目前哈市的商业物业市场容量无法接纳更多的大型商业中心。因此本次研究从规划、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研究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体如何健康快速正确发展。[1]

二、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体现状

2.1 现状概况

哈尔滨目前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已建、在建及已批未建的城市综合体共计20个,总用地面积约1500万m2,总建筑面积约3500万m2。(图1)总体特点如下:

(1)空间分布:现状以线状集聚分布为主,主要沿通达性好、流量大的交通线两侧形成条带状结构,主要分布在北环路――长江路沿线,以及建设新区如哈西新区、群力新区等附近。

(2)发展特征:现状发展日臻成熟,目前正处在以“老区”开发为主向城市新区,副中心及核心地段全面发展阶段,以商业为核心驱动向档次多样化,高品质及创新化成为市场主流,基本为区域内标杆,开始国际级高端配套,城市正面临全面升级。

2.2 特征分析

(1)发展格局解析

哈尔滨已经正式迈入城市综合体时代,一个全新的哈尔滨商业、商务大格局正悄然展开。目前在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十多个,大多数体量都是100万平方米以上;而随着城市规划推进及经济发展,将逐渐形成五大区域竞争格局:中心老城区区域、群力CBD及哈西新城区域、长江路沿线区域、非典型区域(松北及利民)。

(2)发展特征解析

就个体特征来看,哈尔滨市综合体可分为主流型和精品型两种类型,正向超大规模资源型发展。主流型代表项目哈西万达和华润欢乐颂,依托地段价值的常规综合体开发,总建筑面积约30万―100万左右,同质化严重;精品型代表项目麦凯乐、群力远大,项目的特质显著,整体规模较小,约20万左右,通常以主题商业带动写字楼及住宅公寓为主。[2]

2.3 存在问题

(1) 空间布局不均衡,各区差距明显:主要的城市综合体分布在道里区和南岗区,其他各区城市综合体设施缺乏。

(2) 缺乏高端定位和休闲、娱乐功能,建设水平与国外先进案例存在差距:中档商品过多,商业地产竞争日益激烈,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档商品不足。先建设后招商的落后开发模式与商业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大型城市综合体经营及管理分散,产权式商铺租金炒作行为严重,商业地产档次、人气提升不上去,使得大量商铺闲置。

(3)与交通枢纽结合不紧密:由于城市综合体现状以线形沿道路分布为主,交通干道对商业氛围切割影响较大,人车矛盾突出;此外城市综合体内部交通组织及停车场地设计也存在考虑不足问题。[3]

三、城市综合体发展策略

3.1 开发总体策划

(1)哈尔滨市被誉为我国的音乐消夏之都和冰雪文化之都,其独特的休闲娱乐文化更是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因此,可以考虑增加休闲、娱乐、餐饮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降低写字楼和公寓的比例的方式来定位其业态组合。

(2)通过市场调节适当提高开发门槛,注重开发商品牌实力,减少由于开发商实力不足造成影响城市整体环境。

(3)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结合不同区域发展影响因素,体现区域特色,采取差异化经营。

3.2 分圈层开发指引

从城市空间角度来看,分圈层指定开发指引,促进城市综合体在不同区域布局有不同的驱动因素,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相互协调发展,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按照城市的空间结构和总体城市设计布局主要分为三类:城市核心区,城市开发新区和城市郊区。(图2)

1、城市核心区开发策略

(1)特征分析

城市核心区主要指城市中心 CBD 区域及副中心区域附近,是城市经济最发达、基础配套最完备、人流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城市最繁荣的区域,具有强大的辐射力。[4]

(2)开发策略

核心区城市综合体布局:可以适当提高项目容积率,集约土地利用;缩减公园、广场、展馆等功能空间,增加商业、写字楼、住宅及公寓的供应;利用市场需求,可以选择超前功能,体现区域特色;采用立体化交通设计,增加地下停车位,多设置出入口,鼓励公交系统使用。[5]

2、城市开发新区布局策略

(1) 特征分析:城市开发新区紧邻核心区,拥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居民消费能力很强;周边重要设施包括大型体育场、城市公园及广场、大型休闲娱乐中心及城市重要功能建筑,居民认可度高,人流较为密集。

(2)开发策略:功能要素宜多样化,可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公园、广场、会展中心等体现社会、文化价值的功能空间;根据市场需求配置商业、写字楼及住宅的规模,增加市场辐射力;停车场宜多种方式并存,平面交通及立体交通共同布局,并注重与外部交通的衔接;建筑布局采用高低层建筑混合搭配,建筑景观可超前设计。[6]

3、城市郊区布局策略

(1) 特征分析:城市郊区主要指城市近郊城镇,该区域土地供应量大,随着城镇化进展及城市外向型发展,城市产业向外转移力度加大,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备,同时郊区环境优美,房价较低,吸引逐步增加,具备良好的工作生活基础。[7]

(2)开发策略:可以适当降低项目容积率,加大住宅、公寓的供应,增加休闲娱乐功能设置,适当减少商业、写字楼供应;停车场以露天为主,增大水平交通的比例,以多层或小高层建筑为主;建筑景观可以适当超前,以增加吸引力。[8]

3.3 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

规划结合城市商圈、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大型交通枢纽、城市BRT、城市主要干道、城市重点发展区域等影响因素选择。规划建设地面城市综合体32处,其中大型城市综合体为市级城市综合体,结合中心城区“一核两翼”的空间结构设置;小型城市综合体为社区级城市综合体服务于城市分片区自身,结合片区中心设置。(图3) [9]

参考文献

[1]李晓刚. 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研究――以厦门为例 . 现代城市研究,2010.12

[2]李蕾. 开放下的聚合――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布局设计解析. 城市规划学刊,2009.6

[3]刘贵文;曹健宁. 城市综合体业态选择及组合比例:以美国托莱多市为例 . 城市问题,2010.5

[4]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市总体规划(2011――2020). 2010

[5]董贺轩;卢济威. 作为集约化城市组织形式的城市综合体深度解析 . 城市规划学刊,2009.1

[6] 凌晓洁. 城市综合体前期定位方法研究 . 清华大学,2008

[7] 朱连庆. 大型商业地产定位与策划. 学林出版社,2006

[8] 罗析;董少宇. “城市综合体”的建筑构成 . 建筑学报,2005.10

会策划篇6

一、关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层级

主体功能区划到底分几个层级?现在意见尚不统一,有的主张分中央、省、市、县四个层级,有的主张分中央和省两个层级,有的主张就是一个层级,由中央统一划分。由于主体功能区划是约束性、政策性很强的具有空间调控性质的区划,按照行政管辖权层层编制区划,很难体现宏观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初步决定在国家和省两个层面划分主体功能区。我们赞同在国家和省两个层面划分主体功能区,并建议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下面再适当划分若干主体功能亚区;在省级主体功能区下面除了适当划分若干主体功能亚区外,还可以在主体功能亚区下面再划分一批具体功能区块。这是由于每类主体功能区的区域范围较大,内部的均质性相对较低,对开发方向的规定只能是原则性的,更多地体现战略性和政策性。如果长江三角洲地区总体上划为优化开发区域,由于长江三角洲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实际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同时东部地区还要承担率先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重任,因此也应确定部分区域为重点开发区域。同时,为了增加主体功能区划的可操作性,可以在主体功能区下面再分成几个亚区。以重点开发区域为例,重点开发区域是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的区域,在这个总体定位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两个途径划分亚区:一是根据重点开发区域的开发时序进行分区,可以分成近期开发区和远期开发区,这样划分更加有利于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开发格局;二是根据重点开发区的主导功能进行分区,可以分成都市经济区和人口-产业集聚区两类。

二、关于确定主体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主体功能区划是兼顾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的综合性很强的区划,在划分方法上更强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规模的综合评价,更注重主体性和前瞻性。确定主体功能区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处于良好状态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它可以通过土地、水等重要资源丰度,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程度等指标来反映。二是现有开发密度。指特定区域经济开发的强度,集中体现在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程度上。它可以通过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单位面积GDP产值、单位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建设用地面积占区域国土面积的比重等指标来反映。三是发展潜力。指在一定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条件下,按照规划的发展方向,区域未来发展的能力。它可以通过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等指标来反映。要在明确主体功能区划主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每一区划单元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三个维度的综合分析评价,以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

三、关于主体功能区划与城市、土地规划的关系

当前空间规划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各部门相互独立、自成一体编制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尤其是空间规划之间缺乏衔接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互衔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空间开发的矛盾和无序。因此,亟需从全局出发,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各类空间布局规划的基础平台。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由于缺乏空间约束的刚性,在空间协调方面无法发挥统领作用;而主体功能区划作为各类涉及空间布局规划的基础,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空间布局和空间调控总体要求的载体,可以成为政府在区域内协调各类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基本平台,从而有利于加强空间规划的衔接协调和综合管理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逐步建立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空间规划体系。主体功能区划要统筹区域内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城市格局、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网络。城市规划要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做好城市容量、城市功能分区、市政设施和城市建设详细规划。土地规划要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城市规划和其它涉及空间布局的专项规划,做好土地保护和土地利用的详细规划和具体供地计划。

主体功能区划要发挥优化空间布局、规范空间开发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为其他涉及空间布局的规划提供依据和指导,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主体功能区划必须具备科学性,要有扎实的分析和科学的预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这是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二是必须通过立法提高主体功能区划的法律效力,目前城市规划、土地规划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主体功能区划也必须从法律角度确立其基础性空间规划的地位,这是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保证。

四、关于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主体功能区划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制定相应配套政策的过程。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存在明显的功能差异,生态功能区划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划,主体功能区划是以调控和规范区域开发行为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划。在区划性质上,生态功能区划主要考虑区域的自然属性,是根据区域自然要素进行的专项性区划;主体功能区划除了考虑区域的自然属性,还要考虑区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属性,是建立在自然区划和经济区划基础上的综合性区划。在区划作用上,生态功能区划主要在生态系统维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发挥作用,主体功能区划主要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调控空间开发格局方面发挥作用,其政策性和约束性更强。总体上看,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生态功能区划是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主体功能区划是保障生态功能区划落实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两个区划各有侧重,不能替代。

五、关于主体功能区和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的关系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按照统筹区域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要求来划分的,并辅以相应的配套政策。每个主体功能区域覆盖的面积都比较大,有的可能会覆盖几个省市区。由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范围较大,内部的均质性相对较低,相对于区域内部存在的许多具体功能,只能从宏观上调控和规范区域开发行为出发,确定该区域起主导作用的区划,即主体功能。区域的主体功能确定以后,该区域内的其它具体功能仍然存在,有的具体功能可能会弱化,有的具体功能可能会加强,还有的可能会形成新的具体功能,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体功能。在主体功能区划工作过程中,应该妥善处理好主体功能区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各类自然保护区是依据法律法规或政府规章设立的、具有特定的开发功能或保护功能的区块,其范围较小,内部均质性较强。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部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原则上不论被划入限制开发、优化开发还是重点开发区域,均应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开发活动。但是被划入重点开发区域的,其保护范围和保护强度应当作适当调整,妥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清理整顿以后,经国家和省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原则上仍应继续作为经济开发和产业集聚的重点。但是,被划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应该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重新研究产业导向和项目准入条件,危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必须取消或调整;可以继续存在的,其开发范围和开发强度应该调减,必须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六、关于部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法

划分部级主体功能区,必须体现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意图,选择具有国家甚至全球意义的区域作为部级的主体功能区。部级主体功能区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会同省级政府共同划分,做到自上而下,上下结合,部级主体功能区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联动开展。在工作方法上以国家发改委为主,自上而下,国家在划分主体功能区上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让各省先划分主体功能区再由国家选择,势必会出现各省都把重点开发区数量报多、范围报大的情况,而且协调起来比较困难。部级主体功能区划应当把跨省市区行政界限的主体功能区作为重点;在划分过程中要让省级政府参与,充分考虑地方的意见;在初步划分方案形成后要书面征求省级政府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建议国家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省市区之间的协调。协调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就是统筹区域发展的过程,就是处理相互利益关系的过程。

七、关于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法

从我省的情况看,由于我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较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空间开发的密度和强度较高,因此,我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宜实行全覆盖。同时,由于我省地形复杂,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同一类型主体功能区的开发方向和具体功能定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提高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主张在划分省级主体功能区时,在主体功能区下面再分若干主体功能亚区,在每类主体功能亚区下面再划分具体功能区块,全省设立包含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亚区和主体功能区块三个层级的、以乡镇为基本空间单元的区划体系。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在方法上也应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省市县联动。建议国家制定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指标体系和总体要求,明确主体功能区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要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进行,同时要加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衔接,充分反映国家确定的主体功能定位。市县主体功能区划工作,要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同步。我省已经根据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了省市县不同层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主要是:省级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报告,明确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亚区、具体功能区块的体系和划分方案;市级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明确主体功能亚区的范围和功能定位,理顺主体功能亚区和具体功能区块的关系;县(市、区)级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意见,明确具体功能区块的范围和具体功能定位。省市县不同层级的主体功能区划工作,都要高度重视周边地区跨行政区域的功能区划,主动进行研究、沟通和协调。关于省级主体功能区与部级主体功能区的衔接问题,我们认为应当遵从下位区划服从上位区划的原则,在服从国家确定的大尺度主体功能区的前提下,通过在该类型区下再划分主体功能亚区和具体功能区块的形式,充分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求。

八、关于配套政策的上下衔接

总体来说,省级主体功能区的配套政策应该从属于国家相应的配套政策,其政策效果应该是同方向的,而不能相互抵消。对于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其最主要的配套政策是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部级的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其转移支付应该通过中央财政加以解决;省里确定的省级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其财政转移支付应由省级财政解决。对于这两类开发区域的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人口转移政策等,省级配套政策应该在国家相应政策范围内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对于重点开发区域,部级重点开发区域由国家制定配套政策加以重点扶持,其政策实施的范围应该是覆盖全国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域配套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应大于部级重点开发区域的扶持力度,省级重点开发区域的产业集聚、人口吸纳的作用范围一般要限于省域范围内。对于优化开发区域,关键是通过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土地政策等限制其粗放式发展,促使其转入集约节约、高效清洁的发展模式。省级优化开发区域配套政策的实施范围和政策力度均低于国家,这主要是因为省级优化开发区域的资源环境制约还没达到部级优化开发区域的程度。

九、关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工作进度

会策划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分布式发电;配电系统;规划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150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电公司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企业,对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生产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近些年来,供电企业对自身的配电系统进行不断完善与整合,通过改善配电系统,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为了降低供电企业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供电系统规划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参考供电系统中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以及现有电网运行的基本情况。由于传统供电系统的局限性,我国也提出了分布式发电系统,该发电模式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节约能源、效能高,弥补了传统供电模式的弊端,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1 分布式发电对供电企业的积极作用

(1)降低配电网损耗。从目前使用情况分析,我国分布式发电模式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我国大部分供电企业采用环网结构或放射结构,能量在配电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供电网络中存在着大量分散的配电系统,在正常运行中会出现很大的损耗,从而造成电力能源的浪费。分布式发电是对大电网的有益补充,有效降低了能源在配电网中流动的损失,并且可以补充大电网在负荷高峰时期的供电能力,提高了电能质量及可靠性。

(2)推动企业优化升级。由于分布式发电与传统发电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总体而言含有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一是能够提高电力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损耗;二是能够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分布式发电的合理出现可以推迟或减缓对电网的扩展投资,比如,为满足新增负荷用电需求,投资建设分布式发电的成本远比升级现有配电系统引进相同电量的成本要低很多。我国绿色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低耗、清洁能源作为发展趋势,在保障电力系统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清洁能源的占比,从而实现企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2 分布式发电配电网规划的问题与措施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分布式发电愈加受到电力企业重视,通过改善配电网系统,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供电效率。但是在分布式发电实际应用中,其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配电网规划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对分布式发电涉及较少,使得分布式发电运用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与政策指导,无法为分布式发电系统建立提供便利性条件。

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技术,虽然有一部分企业应用了分布式发电系统,但并没有实现全面的用,分布式发电还处于摸索阶段,无法降低运营成本。如果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过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积极性。

部分供电企业在开展分布式发电配电网建设时,没有根据当地供电实际情况出发,导致配电网规划极为不合理,造成电力系统不够稳定或电能消耗不减反增,浪费了大量资金投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一次重大打击。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下几点规划措施:

(1)加强国家的政策与法律支持力度。在传统供电系统政策指导下,我国电力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政策与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但由于能源储备逐渐降低,环境污染也愈加严重。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能够加强新技术开发,保障电力应用的合理性,实现“绿色用电”的理念。在分布式发电应用中,能够将分散的能源利用起来,从而提高了我国电力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传统发电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与电力企业必须要联合合作,根据分布式发电实际应用状况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制度标准,例如降低税收额度等,从而提高分布式发电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

(2)推动技术改造,加强分布式发电的适用性。分布式发电技术相比传统发电模式来说,其技术程度更高,因此要加强对技术层面上的投资,但这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这也是造成分布式发电推广、应用进程较慢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我国分布式发电技术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多技术并未成熟,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再者,应用分布式发电对环境依赖程度较高。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布式发电的应用。因此,为了能够缓解分布式发电配网规划问题,供电企业首先要做好科研工作,对不同的地域采用不同的供电措施,从而提高分布式发电的便捷性、实用性、实用性。为了能够实现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全面规划与推广,电力企业需要构建一支科研队伍,采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形式,分析出更加精准的规划模式,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

(3)根据当地电网分布情况,制定合理规划方案。为了能够避免配电网系统出现事故,工作人员必须要将配电网相关内容摸索透,也就是在应用中做到的十全十美。在分布式发电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当地配电网实际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规划方案,保障整个配电网络能够相互联系,通过相应的检测设备,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与耗能性进行检测,如果系统耗能过大,要针对问题领域进行二次检测,并分析出其中的原因,继而加以整治。由此可见,配电网规划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规划,从而提高整个配电网的稳定性、节能性、环保性。

3 结束语

分布式发电有着成本低、污染少、利用率高、耗能少等优点,这都是传统供电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的积极作用,提高分布式发电配电网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必须要以政策和法律作为基础、先进技术作为核心、实际标准作为方向,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配电网规划方案,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麻秀范,崔换君.改进遗传算法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1(03):101-102.

会策划篇8

(一)加大市、区两级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征收力度。并全部用于教育,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

(二)认真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综〔〕62号)精神,按市区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足额计提教育资金,主要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

(三)按照公共财政优先教育发展的原则,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

(四)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资金审批程序,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由财政设立专户、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专帐进行管理,接受财政、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二、教育用地政策

(一)将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纳入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学校用地纳入市区土地规划,设立“教育用地橙线”强化教育用地执行的刚性,变更教育用地性质,须征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由市规划委员会报市政府批准执行。

(二)优先保障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用地。新建、迁建、扩建的学校需征用土地,按“教育用地”性质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和预留控制,尤其对城东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设置和教育用地作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调整学校建设征用土地,需改变现有土地性质和拆迁的由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市政府统一协调解决。

(三)对市区现有中小学土地权属清晰、尚未办理国有土地证的集中办理相关土地证件,并明确教育用地性质。

(四)依法保护学校土地及资产相关权益。对于市区学校土地及资产,由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用于教育事业发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对因布局调整空置的教育用地,由市国土部门依法处置,处置净收益全部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

三、教师定编和调配政策

(一)市区中小学教师编制按省定的编制标准,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

(二)建立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合理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市区教师交流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调配。

四、建设费用减免政策

(一)为确保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工程费用,执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市区五大社会发展项目建设优惠政策予以减免: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律实行零收费,有成本的可收取成本费(如工本费、材料费)属经营服务性收费和中介服务收费的通过有关部门和中介方双方协商,只收取成本费或免收,确需收费的原则上不应超过规定收费额下限的30%具体收费项目及标准可按市人民政府《关于研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29号)有关收费标准执行,未列入的其他收费项目均应比照执行。

(二)针对学校布局调整建设工程项目多、规模大、系统性强的特点,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工程相关手续,采取部门协商、一次性集中办理。

五、扶持民办学校发展政策

(一)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在市区投资兴办优质教育。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招生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应享受的公共财政政策,对办学思想端正、办学条件好、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民办学校给予优先和重点扶持。

上一篇:形容时间快的句子范文 下一篇:学生会外联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