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10-31 06:18:57

会发言稿

会发言稿篇1

这次布置年部门预算工作的会议非常重要,会前局里对今后部门预算改革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刚才,司处长从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内容、程序等各方面总结了部门预算改革成果并提出了年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大家要认真研究落实。下面,我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严格年部门预算执行问题

目前,年部门预算已经人大审议通过,并批复下达给各部门执行。各处要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执行的有关要求,认真履行好财政监管职责,执行中除确实急需安排的项目外,原则上不予追加,经过充分论证后可纳入年部门预算。要坚持监督与检查并行的办法,按预算安排掌握好拨款进度,加大对部门预算执行的跟踪问效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重编制、轻执行、虎头蛇尾”现象的发生,使部门预算真正起到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单位经费支出的作用。

二、关于加强年部门预算编制管理问题

在认真做好年部门预算执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年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对部门收入预算的监督审查。近年来,部门收入尤其是自有资金收入预算执行结果与年初预算相比变化很大,这既有经营、服务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年初预算安排没有很好地参照上年实际收入情况、预算编报过于保守、漏报收入等原因。从年报市人大审议的60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看,自有资金收入实际执行结果比年初预算增加1.8亿元,其中:社保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1.7亿元,教科文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843万元,行政政法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618万元,农业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174万元,经济建设处、企业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也与年初预算有所变化。对此,市人大已提出了疑义,要求我们在年部门预算编制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各处在审查分管部门的年预算时,要重点审核单位组织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一定要参照上年实际收入情况并充分分析当年增减因素变化编报,不能报多少就是多少。另外,在预算内管理的排污费、水资源费等专项收入预算的编制时间要与部门预算时间同步进行,年部门预算编审中不能再出现专项收入预算编制确定晚,影响部门预算汇总时间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支出的论证审核,避免执行追加。近年来,部门预算执行变动和调整大多数为项目支出,有些部门反映,根据工作需要编报的专项经费预算,年初不安排,在预算执行中通过追加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基层单位编报部门预算的积极性。市人大对部门预算调整也提出了意见,并准备制定相应的条例,对预算变动进行规范,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各处在编制年分管部门预算时,对能够在年初安排的项目,尤其是属于每年都需安排的补充正常经费性质的资金,一定要编入年初部门预算中,不得在执行中追加,支出安排不能留有硬缺口。各处要充分利用预算编制周期延长的有利条件,提高项目论证的科学性、规范性。今年市领导提出在今后部门预算项目编制方面要建立编制、审查相互制约的机制,因此,各处必须建立健全部门预算项目审核资料,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考察论证,对项目的审核要考虑充分,经得起推敲,注重支出绩效的考评,维修项目必需提前经由投资评审中心进行评估,从而为预算编制、审查相互制约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三是推进年部门预算项目库建设。项目备选库建设已经提了几年了,但目前各处的项目库建设不平衡,除农业处等个别处已初步建立项目库外,大部分处仍未建立分管部门项目库,主要原因是对项目库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从规范项目支出管理,还是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来看,建设项目库的方向都不能改变,不能后退。各处要在现有条件下,根据上年部门预算项目安排情况,结合部门单位申报的年项目计划以及项目审核论证、排序情况,加强项目库建设。已经建立项目库的要进一步规范,尚未建立的要抓紧时间建立分管部门单位的项目库。要对项目库中的项目实施滚动管理,从中排序筛选出部分项目编入年部门预算,并将调整后的项目库内容于月末前报预算处备案。

四是强化生产建设性资金编入部门预算的工作力度。目前,生产建设性资金除科技三项费外,其他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力度还不够大。有关处要尽快与省财政厅相关处室沟通,借鉴省今年的有关做法,加大对有预算分配权部门的协调力度。按照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调整、改革资金分配方式,根据各部门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前项目论证时间,并将细化后的生产建设性资金编入部门预算,保证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对尚未编入部门预算的教育费附加、基本建设等资金要加大工作力度,纳入年部门预算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60%,并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我相信,省里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

五是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指导。部门预算改革以来,多数部门的预算编制是围绕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进行的,但也有少部分单位工作缺乏计划性、随意变更已申报的预算项目及内容,预算编制的反复性过大,不仅损害了预算的严肃性,也使得我们重复论证审核项目,影响了部门预算的编报时间。各处要加强对分管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指导,保证年项目计划紧紧围绕本部门单位主要工作任务来编制,项目上报后,不能随意变更。

年是我市经济与财政事业全面快发展的一年,但我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仍然存在,部门预算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内部在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的同时,人大等部门对部门预算的监督力度也将逐步增大。因而,为进一步深化年部门预算改革,在认真抓好年部门预算执行的同时,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预算编制前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各处要在会后立刻行动起来,将年部门预算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布置下去。对可能影响年部门预算编制的问题提前研究解决,要在严格要求分管单位审慎编制项目计划的同时,提高全局观念,从部门预算改革大局出发,统筹安排好处内各项工作,确保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上报时间,决不允许任何处室拖全局的后腿。

会发言稿篇2

按照年初工作部署,XX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工作业已完成,并将于今天正式,受公司最高管理者周呈强总经理的委托,下面我就公司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总体情况向大会作介绍说明。

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这三个管理体系是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先进、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方法,它们主要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体系并有效实施运行,使各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接口关系顺畅,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推行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有利于企业推进规范化建设,增强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员工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XX公司今年正式转入营运,规范化管理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年初,公司新的经营班子一致决定,在公司范围内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随后,我们邀请广州XX管理顾问公司的有关人员前来我司调研。

公司的三大体系认证工作得到了XX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X书记多次了解有关情况并作指示,营运部X经理派人送来了资料,并对公司在调研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和顾问公司的选择等多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在XX公司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公司与XXXX管理顾问公司达成了辅导协议,于3月12日成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行领导小组,由最高管理者XXX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ISO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2004年3月23日,XX公司召开了三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动员大会,正式吹响了向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进军的号角。

为加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进程,公司于3月24日与广州XX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达成辅导认证的协议。

从3月—5月,XX顾问公司的老师先后在我司举办了四期有关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公司员工对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铺平了道路。

第二季度,公司在继续推进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的基础上,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文件编写小组,编写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从2004年6月初开始着手编写,经历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经过编写人员深入调查,认真编写,历经三次会审,今天,文件终于得以完成。在这里我深深感谢顾问公司以及全体编写人员的辛勤劳作与和通力配合。

我们公司文件的编写,在形式上是采用先编管理手册后写程序文件;在步骤上是先调研再编写然后会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文件的连贯性。目前,我们共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1套,程序文件26个以及一批工作文件和表单。

体系文件的建立是为了完善我们的管理,使我们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随着体系文件的,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将由此进入试运行阶段。当然,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下一步工作需要我们按着文件要求进行运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修改。在此,结合公司当前工作的实际,我就公司下一步推行认证工作提几点要求:

第一、加强培训,深入学习。

下阶段,公司将通过培训、印发学习资料、板报宣传等形式,结合内审,组织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广大员工切实熟悉制度、掌握制度,按照制度办事。各单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ISO办公室要成立检查辅导组,深入各基层单位进行指导,解决学习、运行中的疑难问题,收集意见或建议。同时针对各部门、岗位、人员按执行的要求安排必要的测试考试,如口试或笔试。对测试、考试的结果纳入各基层单位的绩效考核中。

第二、严抓落实,积极贯标。

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全员参与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文件后,不论什么人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严”字当头,按照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做到文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严格按照程序文件规定办事,克服不良的习惯做法,优化管理环境,强化每个岗位每一个人的工作责任感,牢记“说我该做,做我所说,记录我所做的”,记录好所做的每一件事,真实提供所做每件事的证据,一切工作按程序办事。为持续改进我们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奠定有力的基础。

ISO办公室要加大与各单位的沟通协调力度,尽快收集各单位的文件修改意见,及时对文件加以修订。

三、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是公司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提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加深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原则和尺度,按照程序进行规范改进。

每位领导、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按程序文件的要求 ,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和管理职责来认真负责工作。下一步,公司将不定期的进行内部审核,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顺利进行,收到实效。并针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落实,不断提高单位和公司质量管理水平。

四、整体推进,协调进行。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单位各部门互相沟通配合,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单位的消极被动,都会影响到整个贯标进程,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好程序的接口配合工作,理顺关系,相互配合,为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协调进行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相信在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企航管理顾问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全体员工敬业奉献,扎实工作下,我们一定能如期圆满完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为推进公司规范化建设,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最后,我再一次对全体参与这项工作的员工辛勤付出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表示诚挚的敬意!

会发言稿篇3

一、从领导角度、统揽全局

起草领导讲话稿,主导地位是企业领导,执笔者只是为领导提供一种文字服务,是代领导“立言”的。因此,从领导角度、统揽全局、是写好讲话稿的前提。如果企业领导是经理,秘书在动笔前和下笔时一定要记住:“我现在就是经理”。它对写稿的成功是大有好处的,先要做到“三性”。

一是全局性。从讲话者的身份来讲,讲话稿的内容必然要关系到全局工作,体现全局的面貌、推动全局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因此,立意要从全局出发、从经理的角度出发,才能符合领导讲话的身份。

二是号召性。领导讲话的目的是为了针对实践工作、下达任务或提出要求和奋斗目标,鼓励职工群众为完成目标而努力。因此,在讲话中就要阐述某项工作的重要的意义、目的、用语就应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是指令性。讲话稿无论是代表领导个人或集体、只要在会上经某领导口中讲出、就表达了企业领导的意见或看法、就形成企业近段时期的指导性意见、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体现权威效能、具有指导意义。这“三性”表明,领导讲话稿必须体现“领”和“导”的作用,达到起点高、立意深、“语适其位”的效果。

二、搜集材料,分析综合

撰写领导讲话搞的关键是要广泛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材料充实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物才能加深听众的印象。为阐述好讲话者的意图和目的,材料的使用必须贴切准确,不能“下笔前言,离题万里”。这就需要将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一是深入基层。企业领导的主要精力抓生产经营,改革和发展不能专门坐下来详细研究文稿,只能简略地谈些工作思路、打算和想法。若遇到工作报告、经验交流等,它又代表一个企业领导集体所作,领导向执笔者提供的材料就更少。因此,深入处所,班组、这是解决讲话稿材料不足的最佳办法。到职工群众中搜集材料,要注意两个方面:①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通过广泛地调查研究,与职工群众谈心,认真听取与讲话稿相关的反映和呼声;②参加各类会议,参阅来自各方面的汇报材料,综合概括与讲话稿相关的各类素材。这样在领导意图和思想的统领下就能使讲话的材料丰富充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是独立思想。讲话稿成稿前,必须将素材认真地分析综合、驱使材料为领导的思想服务。撰写者不应该认为领导讲话材料的组织和取舍该由领导敲定。一位领导说:“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必须吃透‘三头’,才能充实笔头”。撰写者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令,认真领会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并能准确运用。其次,还要认真吃透“下头”,也就是要了解基层各方面的情况、随时掌握职工群众在想什么、缺什么、盼什么。再次,还要吃透“头头”,要认真领会企业领导制定政策、部署工作,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这样,撰写者才会围绕领导的意图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思考,使领导的意图更趋于完善。独立思考在不违背领导讲话目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上升到领导的观点。

三、把握政策法规,体现行业特点

领导的讲话稿大都是根据中央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或会议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出的。此外,还必须布置本单位的工作,如行业特色的生产经营、内部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因此,企业领导的讲话稿必须把握政策法规、体现行业特色。

一是上令下达。领导的讲话稿是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精神在企业的体现,特别是布置工作任务时,讲话稿更要把握好上级的政策法规,否则企业的工作就难以开展。正如一位领导说:“要台下的人听我讲的,我得先把我坐在台下听到的讲出来,做到上令下达”。因此,在撰写讲话稿时,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以上级的指示为“纲”,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为“目”,是上情和下情融会贯通,做到纲举目张,写稿就顺畅了,也才能保证讲话稿的质量和它所起到的作用。

二是体现行业特点。企业领导的讲话稿应注重行业特色。即使是思想政治工作,技术质量的专题讲话也不应离开。因此,在讲话稿中、举事例,读数据都应该尽量采用本单位的近期数字,这样才能赢得听众、使听众有贴切感,才能起到指导工作和交流经验的目的。

四、谋篇布局、讲究风格

领导讲话是让台下的听众听的,撰写讲话稿要精心谋篇布局,讲究语体风格。

一是多推敲。讲话稿属于一种应用文,它有一定的规律。固定的结构形式,明确的标题,称谓和正文,不同类型的讲话稿有不同的具体要求等。对于讲话稿的主体部分,精心思考、谋篇布局尤为重要。在写讲话稿的主体部分和结构布局时的基本思路:①在起草讲话稿前根据会议中心议题写出讲话稿的框架、确定写几个什么问题,并提出思想、观点和措施等。②讲话稿的结构要根据内容需要和篇幅的要求,突出重点,重要的问题可单独列出小标题、详细阐述:不重要的问题在概述时简略叙出;③把握层次、做好逻辑安排。全篇可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分几个层次。排列顺序应体现出时间的先后,内容的主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公众感受的习惯。一般来说总结工作在前,安排任务在后,讲述措施应在下达任务之后。在此基础上,做到有明快的开头、生动的结尾,使首尾呼应。

二是让数说话。我们的工作干的好不好,取得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作为企业是会有很多数据来说明比较的,讲出来职工群众就清楚了。同样,我们在下达生产经营目标时,说明一种现象或问题。也可用数据、用百分比来分析对比,让职工群众通过比较、推理揭示现象的存在、问题的程度、工作进展的情况,从而使人们加深对道理中观念的认识,使人信服。利用数据,还可通过引经据典、论述等方法加强讲话稿的说服力。

三是为文先看人。领导的讲话稿因为是特定人在会上的讲话,也就应有适合其人的语体风格。①讲话稿的共性风格。由于领导的身份不同于职工群众,讲话又有具有明确的目的、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领导语言特色。它具有明确性、指示性和分寸感。②讲话稿的个性风格。领导亦是各个具体人、个人性格喜好、讲话态势各异。因此,我们既要使语体风格于领导的身份和所述事物相吻合,又要因人而异,“投其所好”,把领导所思所想所说的东西写出来,尽量体现领导的讲话特点和语言风格、做到文如其人、话如其人、增强讲话稿的吸引力。

五、反复修改、贴近听众

讲话稿要由领导到会上去讲,定稿是讲话的领导拍板,这样即使使撰写者已经认为成稿、也还面临修改、再修改的命运。撰写者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正确的认识、做到反复修改、力求贴近听众。

一是文章不厌改。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修改讲话稿。因此,①虚心听取讲话领导的修改意见。一般来说,领导是会赏识好文章的,尽管他是讲稿撰写的参与者,但在草拟过程中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因此在审阅过程中就会对讲话稿看得比较清楚、比较客观。②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修改意见。在企业内外、写文章的人不太多、而懂文章的人确实到处可见,要做“求教者”,甘当小学生,不耻不问、多问、只要对方说得对方说得在理,对讲话稿有益,就虚心采纳,按其意见修改润色。久而久之,就会提高撰写讲话稿的水平。

二是听发自心底的掌声。讲话稿由领导口中读出,接受台下听众的评判。讲话稿写得好不好、成功不成功,最有力的判断标准是能否听到听众发自心底的掌声。这个标准也许提高,但却是撰写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会发言稿篇4

但是,当时美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布朗变“名嘴”,并不是因为他的口才发生了质变,而是他雇用了一批前白宫组成的专业撰稿公司替他润色讲稿,代价是7085美元。

其实,白宫任职时为总统效力,离职后继续利用这一专长替人,并把生意做到了国外。白宫的才能并非只是文章写得好,他们还能为讲话者“量体裁衣”,能使原本平凡的讲话经过他们的加工润色而变得出彩。

据了解,布朗是这家公司的老客户。自当上财政大臣起,布朗在历次访美时都求助于白宫为其量身打造专门面向美国公众的言论,包括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联合国和美国外交学会发表的演讲,以及在《华盛顿邮报》等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迄今为止,布朗付给这家公司的费用已累计超过4万美元。

白宫设置专人为总统撰写讲稿始于上世纪20年代。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副主编罗伯特・施莱辛格每年都要陪父亲小阿瑟・施莱辛格――约翰・肯尼迪总统的撰稿人――参加该学会的活动,并从中了解到了白宫的许多内幕。罗伯特・施莱辛格还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白宫幽灵》。这是因为,一代代白宫都是在幕后工作的,鲜为人知,但经过他们润色的一些讲稿经总统演讲后却流传后世。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文采与口才为世所公认。他的演讲,不仅气势宏大,而且富有朝气。这与他大胆启用青年才俊充当“文胆”有直接联系。

奥巴马的白宫班子有十多人,但核心人物却是两个刚出校门没几年的毛头小伙。其中一位是27岁的首席撰稿人乔恩・费夫洛。奥巴马在去年竞选过程中的每一次重要演讲都是由他执笔的,今年1月20日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也是出自他的手笔。这也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就职演说撰稿人。

自2004年全国代表大会开始,费夫洛就一直追随着奥巴马。他受到重用的原因不仅是文才出众(奥巴马的经典口号“是的,我们能做到”就是他的创意),而且在于他十分用功。他不但熟记奥巴马在大会上的演说,据说连奥巴马自传《来自父亲的梦想》都随身携阅。为了琢磨奥巴马的思想和语言,他几乎不离奥巴马左右。白宫战略顾问阿克塞尔罗德说,费夫洛是奥巴马最信任的人之一。

奥巴马的另一重要是费夫洛的副手、目前白宫唯一的外交政策演讲撰稿人本・罗兹。他今年31岁,2002年从纽约大学拿到硕士文凭,专业是小说写作。

如今,白宫写作班子通常与白宫研究部门一起办公,主要任务除了为总统起草演说讲稿外,还包括起草总统致国会的邮件、总统公告、行政命令、总统致白宫访客的问候语、新闻会开幕词及其他公开声明和文件。

白宫的命运也是因人而异的。一些人在离开白宫后事业有成。比如,林登・约翰逊的杰克・瓦伦蒂后来成了美国电影协会主席。里查德・尼克松的中,威廉・沙费尔成为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帕特・布坎南成了政论家,并参加了两次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竞争。卡特的当中,詹姆斯・法洛斯和亨德里・赫茨伯格后来都成了有影响力的作家。

会发言稿篇5

关键词 编辑加工;校对;思维活动;思维差异;操作活动;转换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02-03

编辑加工与校对是出版和稿件修改活动中的两个不同环节,二者在工作中是互为补充和不可替代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加工着眼于对稿件的整体性和宏观把握,即对稿件的整体结构与布局、作者观点的论述等问题的把握,而校对则更注重于对稿件版面格式、标点和字词使用是否正确、规范等细节问题的把握。此外,虽然编辑加工和校对活动在稿件的修改中都会关注句子的语言表达,但具体来说,校对活动关注的是语言表达与使用的正确与否,而编辑加工则更为关注语言表达和使用中的精益求精[3]。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了编辑加工和校对过程中的不同思维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在实际操作上的不同特点,从而为编辑在工作中进行良好的思维转换提供帮助。

1 编辑人员在稿件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活动

编辑加工作为提升稿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编辑要注重对稿件内容和篇章结构进行宏观性的把握,并在对稿件的整体认知中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判断、分析和修改。在此过程中,编辑应当具有的思维方式主要有整体性思维、逻辑思维和选择性思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主要是对事物的整体与全局进行的观察和考虑,它注重于对所认知客体的综合概括和整体分析,是一种着眼于事物全局的高层次性思维方式。根据编辑加工的工作目的和具体职责,编辑在进行该环节的工作时运用整体思维不仅可以对稿件的谋篇布局和思想观点进行整体性的把握,还可以更好地发现文章的谋篇布局和整体结构是否合理,并可以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改,从而提升稿件的修改质量[1]。

其具体表现为,在稿件的编辑加工环节,编辑人员首先要对文章进行通读,并学会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来分析和观察其观点论述是否正确有力以及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此外,编辑还要在文章的整体把握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其中所包含的层次与论点、论据等。以上步骤结束之后,编辑人员还要对文章需要修改和调整的地方作出判断,最后再开始动笔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整体思维在宏观上对稿件判断和修改的奠基作用。

1.2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作为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常用思维方式,其主要是指人们把对事物感性认识中获得的材料信息抽象成概念,然后再运用概念来对所认识的事物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理性认识,人脑的这种思考活动即为逻辑思维。由于人们的逻辑思维具有普适性的特点,因此,在稿件的编辑加工环节中,编辑人员的逻辑思维常常常常成为该阶段所运用的最有效的思维方式。

在实际的文稿编辑加工过程中,编辑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因为作者思维定势、笔误或者认识局限等产生的错误,而由于编辑人员有自身的专业和能力限制,因此,就需要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积极调动自身所具有的知识储备,通过对稿件整体结构的考察和各层次段落之间关系的逻辑推断来进行错误的修改[2]。在编辑人员对文稿进行逻辑推断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改变稿件的原来意思,还要从整体上确保稿件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使得文稿中出现的错误能够得到妥善合理的解决。

1.3 选择性思维

选择性思维主要是指人们在整体性把握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更深层次筛选、比较和调整的思维方式。在稿件的编辑加工过程中,选择性思维的运用对于稿件的完善和美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编辑人员在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时,常常需要对稿件进行反复的筛选、比较和修改,从而使整个稿件的内容和结构更趋于完善。而编辑人员对文稿的筛选、比较和修改过程即是其选择性思维的运用过程,编辑加工的过程即是编辑人员根据文章的需要而进行的“选择”过程,并在“选择”过程中来实现整篇文章的完善与简明[4]。

文稿编辑加工环节编辑人员对选择性思维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种是通过对文章某一部分的调整来使文章整体得到优化。如有的文章中的材料并不能论证作者的观点,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对其进行重新的梳理;还有些文章整体内容很好,却缺乏合理的结构,这时也需要编辑对其进行重新的布局。第二种是通过对“部分”的删除来服从文章的“整体”。如有些文章在进行观点阐述时常常重论据而轻理论,从而使整篇文章显得重复嗦,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对其重复的论据部分予以妥善的调整或删除,并丰富理论阐述,以更好地服从文章的“整体”需要。

在稿件的校对工作中,编辑人员更为关注的是文章在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等细节上的问题,并在校对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对文章中所出现的所有细节问题进行纠错补漏。校对活动的特殊职责和特定目的也决定了编辑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微观思维、遵循思维和逆向思维。

2.1微观思维的运用

会发言稿篇6

一 基本情况

《语言学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第一部社科名词辞书。从2001年编写到2011年出版,历时十年。《语言学名词》分支学科大致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的分类,但“世界诸语言”“心理语言学”等阙如,而增加了“辞书学”“计算语言学”等,实际完成了13个分支。这13个分支分别是“理论语言学”“文字学”“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辞书学”“方言学”“修辞学”“音韵学”“训诂学”“计算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语言学名词》总条目控制在近3000条,每个分支学科基本不超过300条。术语的每一条均列出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和简明的定义。

语言学在中国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术语繁多,含义复杂,理解歧异,缺乏足够全面的整理。在《语言学名词》的撰写阶段,在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组织筹划下,赵世开、王惠、黄德宽、林茂灿、陆俭明、周建设、苏新春、章宜华、侯精一、王德春、鲁国尧、刘广和、王宁、冯志伟、傅爱平、祝畹瑾、戴庆厦等一批语言学界权威专家学者担任各分支学科首席或主要负责人,通过深入的讨论研究、反复推敲、慎重定名、科学释义,对语言学名词进行编写、审订、修改、统稿。定稿交出版社后,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既有各学科建设中的概念框架,也有分支学科问的协调统一,同时也涉及学界观点的分歧处理,全稿又经过多次编辑加工、分支学科编写负责人修改、全国科技名词委负责人审改等过程。编辑所发现的问题,都要在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董琨主任、李志江秘书长、李芸博士、杜翔博士,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研究与审定室邬江主任、温昌斌博士、王琪博士的共同探讨下处理,所有处理意见都征得分支学科编写负责人的同意,同时所有分支学科编写负责人的修改也要签名返回存档。

这样一次梳理,相信会对构建语言学学科框架、确立语言学名词规范,加强海峡两岸和全世界华语社区之间的术语协调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把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交出版社时的定稿称为“原稿”,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这些问题均已在出版前的编辑加工阶段改正),以期对之后的社科术语编辑出版有一些参考。

(一)条目排序

《语言学名词》中的名词遵守义序排检法,按照各概念之间在学科中的重要性,灵活处理并列概念与上下位概念的位序。有的并列概念接排,然后排列其下位概念;有的是上下位概念接排,然后是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的并列概念。

在包含“关系释义”的条目内,有些下位概念也要出条,这里就要保证微观结构的“关系”排序与宏观结构的条目排序一致。比如在原稿的“辞书学”分支中,“义序排检法”的释义指出:“可分为分类排检、主题排检、时序排检和地序排检等”,但是各下位概念出条后的顺序却是:“时序排检法”“地序排检法”“分类排检法”和“主题排检法”。这里一要注意释义中分类概念出现的顺序与其出条后的顺序保持一致,二要注意释义中列举的概念与出条后的名词保持一致,不能前为“分类排检”,后为“分类排检法”。同样,“历时性词典”的释义指出,它包括“历史词典和词源词典”,但是下文出的词条却是先“词源词典”再“历史词典”。

(二)主条副条处理

主副条的问题在原稿中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又称”较多和主副混用。

“又称”是副条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学界一般也在用,但规范度不如主条。原稿有的又称没有必要列,比如“术语”,原稿“又称‘专门术语”’。有的学界已经有比较统一的术语,不必再列出用得很少或者大家基本都不知道的又称,比如“顶真”,原稿“又称‘顶针’‘一继踵’‘蝉联’‘联珠’‘连珠’‘链式结构’”,后经商议,减省为“又称‘顶针’‘连珠’”。还有的又称跟简称混淆。

主条是规范的术语,在释义部分和文中其他地方出现此概念时推荐使用,但原稿有时多使用副条,而不用自己推荐的主条。比如,“x杠理论”,原稿“又称‘X阶理论”’,但在此条的释义中,多处使用x阶、0阶、1阶、2阶。再比如,原稿的词目是“动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又称“动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但是在释义中都是“动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再比如,原稿中立的主条“塞音”,释义中“又称‘爆发音”’,在修改稿中将主条改为“爆发音”,释义中“又称‘塞音”’,但在“方言学”“音韵学”“民族语言学”等其他分支学科以及“语音学”的其他地方,基本都使用“塞音”而非“爆发音”,这就造成词典推荐主条在该词典中未能贯彻的矛盾。经过商议,在“爆发音”的释义中补充:“在与‘塞擦音’等对举时,通常使用‘塞音”’,来缓解该矛盾。

(三)与其他科学名词的异同

《语言学名词》虽为社科类专科词典,但收词涉及物理学、声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存在术语统一的问题。比如“语音学”中以前用“噪音”,但已公布的声学名词统一为“噪声”,“x光”改为“x射线”,“浪纹计”改为“记纹器”等。这里需要与声学术语保持一致。

(四)人名规范

《语言学名词》涉及较多外国人名,存在人名使用的规范问题。是按照各学科约定俗成的翻译,还是按照新华通讯社编《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等翻译参考资料的翻译?是使用姓名全称,还是只使用名或只保留姓;或者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姓名全称,其后只保留姓名之一?经过多次讨论,最后处理方式是,对学科内使用较多并已有约定俗成译名的,一般按照各学科的使用规范。比如Bloomfield,译为“布龙菲尔德”,而不是按《英语姓名译名手册》译为“布卢姆菲尔德”;Mathesius,译为“马泰休斯”,而不是“马西修斯”;Verner's law,译为“维尔纳定律”,而不把“Verner”译为“弗纳”。

(五)英语规范

英语的使用主要遇到以下问题:

1.大小写、单复数

英文词的首字母,大写、小写均可时,一律小写;英文词除必须用复数的,一律用单数。如原稿“真理论语义学truth-theoretic Semantics”中的Se―mantics要小写;而“汉语历史词汇学historical chi-nese lexicology”中的chinese首字母要大写。

2.换行

根据英文换行的规范要求,对英文单词一一查对。如“艺术言语修辞学artistic speech rhetoric”,最后一个单词“rhetoric”,原换行是“rhet-oric”,实际应为“rhe-toric”。

3.拼写

英文拼写要特别注意,原稿中有些不易发觉的

拼写错误,如“数量宾语quantitivel 0bject”,“quanti。tivel"应删掉“1”;“意义三元论meaning triadism”,“triadism”应为“trialism”;“类后缀quasi-prefix”,英文后缀一词用成了前缀,应为“quasi-Sllffix”;“人机界面”中的“man-manchine interface”,“manchine”应为“machine”;“单义词nonoseme”,“nonoseme”应为“monoseme”。

4.对应性

“定义式释义logical definition”,其英文更适合翻译为“逻辑释义”,即该条的又称,于是调换主副条,改为“逻辑释义logical definition”。再如“‘田野调查field work;field study’又称“田野工作‘实地调查’”,就英文的对照关系,把此条改为“‘田野调查field study’又称‘田野工作’(field work)‘实地调查’”。

(六)释义原则

1.释义程度

释义应遵循准确性、简明性、闭环性、对应性、解释性等原则,不因简明而废准确,也不因准确而废简明。对于多达几百字的释义要尽量精简,而对于有些过于“简洁”的释义,则要增加必要信息。比如,“理论语言学”中的“标准理论”,原稿释义为“一种语言学理论。是生成语法的一个发展阶段”,这种解释既未揭示该词条的内涵外延,也没有表明它的主要观点或使用原则。再比如,“语音学”中的“舌面元音”,原稿释义为“即常态元音”,而何为常态元音?原稿并未解释,可归为无效释义。现将“舌面元音”改为“发音时,舌面的某个部位隆起而发出的元音。舌面元音是较为常见的元音”。

2.观点倾向

前文已说,语言学术语有时理解歧异。同样的语言学术语在不同的学者或学派那里可能释义不同,选择哪个学派的观点需要考量;甚至有些术语在另一学派那里为伪概念,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也要考量。比如“全民语言”的说法、“副+名”的概念、兼类词、语言与言语、语素与词素、时体范畴、方言分区等。学界有争议的尽量尊重不同分支学科约定俗成的用法,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而不互相矛盾的不必勉强统一;非学界共识而仅仅属于某一学派观点的内容,一般不予写入;有的内容可能见仁见智,但不应有明显的知识性硬伤。

3.释义行文

释义行文应尽量避免用语艰深晦涩,但也要避免随意和口语化。如“计算语言学”中,均把“读者”改为“用户”。再如,“辞书学”中,“派生词典”的释义提到:“在另一部较大词典的基础上编纂而成”,“较大词典”概念模糊,改为“较大规模的词典”。

此外,词目尽量不出现“的字结构”。释义尽量精练,如“辞书学”中对“顺序词典”的释义,原稿为:“词典的一种类型。按词头的首字母、首音节或字形为序编排的词典”,最后的“的词典”为不必要的重复。释义中还应尽量避免“指”“故称”等说法。

(七)前后统一

1.术语统一

比如词目“巴克斯一诺尔范式”,原稿释义却把“巴克斯”写作“巴科斯”;词目“维特比算法”,原稿释义却把“维特比”写作“韦特比”;词目“马尔可夫链”,原稿释义却多次出现“马尔科夫”。

2.互对统一

正文中有并列概念,有时会注明与某词目相对。如“约喻”与“博喻”是两个相对概念,在“约喻”中就会注明“与‘博喻’相对”。同样,在“博喻”中,也应注明“与‘约喻’相对”。此类情况不少,原稿中有的没有互对,即只在一个词目中写出对应,相对词目却没有标明,如“预设”有“与‘焦点’相对”,但是原稿的“焦点”就没有“与‘预设’相对”,需要统一。

3.对比统一

有些术语是对比统一的,有些释义是对比统一的,比如“扩大夸张”的释义为:“夸张的一种。把事物尽量向多、长、高、大、重、快、强等方面夸大。”“缩小夸张”的释义为:“夸张的一种。把事物尽量向少、短、低、小、慢、弱等方面夸张。”这几个形容词应该是相对的,但是“扩大夸张”的“重”在“缩小夸张”中没有对应,应在“缩小夸张”中补充“轻”。

4.分支统一

有的术语出现在不同的分支学科中,比如“儿化”“儿化韵”,在“语音学”“方言学”中都有。这里的英译、释义等可能就存在差异。语音中用为“儿化rhotacized”“儿化韵rhotacized final”,方言中是“儿化er diminutive”“儿化韵er diminutive fi,nal”,经过商议,处理为两个术语在两个分支中统一翻译为两种英文名词,即“儿化rhotaeized;er di-minutive”“儿化韵rhotacized final;er diminutive fi-nal”。再如“零形式”在“理论语言学”与“语义学、词汇学”中都有,但两处表述不一样:“理论语言学”中“零形式”的英语是“zero”,用符号“θ表示,“语义学、词汇学”中“零形式”的英语是“zerofrom”用符号“O”表示。经过商议,统一处理为翻译成“zero form”,用符号“θ”表示。

5.不必统一的情况

多个分支学科之间要尽量统一,不能统一的不强求,比如语素与词素等。正如董琨主任在本书《前言》中所说:语言学术语,作为学科概念,较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或者同一中文名称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分支,或者同一英文对应不同中文名称。例如“词”(word)既是词汇学的单位,又是语法学的单位;它的下位概念morpheme,既作为“词素”(语义学、词汇学)的英文名称,也作为语法学的“语素”的英文名称。

(八)数字核对

数字的核算历来是一个极为必要的程序,如果对数字不敏感,很可能会出现问题。还要注意各分支学科之间涉及相同概念时的数字统一。

(九)行文严谨

应避免绝对的话,尽量客观、中性、准确。比如“综合性词典”的释义指出:“科技综合性词典则收录普通语文词汇以外的所有学科或知识领域的术语和专名,并提供专业释义”,“所有学科”有些绝对,改为“其他学科”。

“典故词”的释义指出:“出自民间传说和典籍中的故事或割裂典籍中的语句而形成的词”,其中“割裂”指“把不应当分割的东西分割开”,色彩不够中性,改为“摘取”。

“语言规划”的释义指出“包括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但语言规划除了这两种外还有声望规划等,因此在本体规划后加“等”。

“词汇统计法”的释义指出:“有助于了解某种语言的词汇构成特点或评价某一著作的语言风格”,“著作”限定范围较小,改为“作品”。

“古语词”,释义为“过去曾经用过而现在一般已不用的词语”。“过去”一说不严谨,查相关资料,刘叔新曾解释为“产生流行于古代而只在现代书面语中沿用下来的词语”。经商议,改为“古代”。

“声调语言”的释义为:“……声调可用来传达情绪,但不会影响其意义”,四声是可以区别意义的,此句容易引起误解,经专家同意后删除。

再比如,文中区别“义项”与“义位”,区别“词目词”与“词条”,但原稿中混用,类似的情况也应严谨。

(十)索引编排

索引在词典中是非常必要的查检工具,《语言学名词》分为汉英索引和英汉索引,索引容易出现出条和排序问题。

1.出条问题

索引词条分为三个单位,如汉英索引中包括汉语词目、英语翻译和分布的篇章序号。其中正文中出条的词目和又称、曾称、简称等正文用楷体表示的内容进入索引。

各分支学科可能出现相同的词目,在索引中如何处理?一种意见是相同的词目同时列出;一种意见是相同的词目只出一个,下一个再出现时用空格代替;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空格容易引起误解,可用破折号表示。最终还是采用第一种意见,即同时列出。

2.排序问题

(1)英汉索引按纯英文字母排序,空格、短杠、引号、括号、星号等均不参加排序。英文词尤其要注意,正文中常有英文单词换行现象,其中自动换行时的连字符在索引中应删除。

(2)汉英索引按汉语拼音排序,空格等其他也不参加排序。汉英索引中,中文词目相同,英文不同的,按后接篇章序号排序。汉英索引中的多音字问题要做专项检查。

会发言稿篇7

参与本次调查的记者及媒体从业人员来自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主要涵盖财经/金融、综合/大众、IT和多种行业类媒体,主要年龄分布为23岁到35岁区间。受访者主要以记者、编辑和栏目主编为主,并且超过5成的被访者其媒体从业时间超过5年,在实际从事媒体一线报道和采编工作的群体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重要发现:

互联网和企业新闻稿成为记者最主要信息来源

超过45%的记者将互联网列为其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来源。同时,传统的企业新闻稿依然是记者获取企业第一手消息的重要渠道,所占比例超过43%,但是在形式和渠道上更为多样,在传统的企业及其公关机构向媒体直接的同时,在中国刚刚发展了几年的企业新闻专线也得到了记者的认可。除了上述两项,通过同行业其它媒体以及新闻通讯社获取信息,也各自占有微小的比例。

调查显示,超过98%的被访者乐于接收企业的新闻稿,超过83%的记者表示会在工作中采用节选和引用的方式使用这些新闻稿。

新闻稿时效性和内容相关性成为记者是否选用的重要依据

记者对企业新闻稿的时效性和内容的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记者认为目前大部分的企业新闻稿内容还是有些空洞,特别是采用过于广告化、宣传色彩太浓的语言或者向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媒体记者提供一成不变的新闻稿,成为记者排斥企业新闻稿的最主要的原因。

此外,与几年前的状况有很大不同的是,关系和金钱在影响记者判断上的作用愈发边缘化,仅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记者表示会因为关系好的企业及其公关公司的推荐,以及有偿才会选择使用新闻稿。

74%的记者采用电子邮件接收新闻稿,IM工具成为最主要的对外联系手段

由于工作任务繁忙以及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因素,74%的记者日常采用电子邮件接收企业新闻稿,仅次于电子邮件的是IM工具,虽然所占绝对比例很小,但是也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通过新闻会获取打印文稿的比例。同时,IM工具也是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最主要的对外联系手段,在受访者中的使用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九十,而且30%的记者还会通过IM工具与同行交流采访线索和选题。

新媒体受记者青睐,超过75%的记者拥有自己的博客并能保持更新

不管是传统还是非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对于新媒体的使用都是非常积极的,论坛、博客和社交网站在记者群体中非常流行,而且有超过75%的记者拥有自己的博客并能保持更新。

对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媒体和新媒体的前景,超过半数的记者认为其在未来将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

公关人员与记者的互动明显加强,36%的记者对公关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表示认可

公关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在记者们看来也是非常显著的。百分之八十多的受访者表示近几年与他们接触的公关公司的数量增长了,且有超过36%的记者对公关公司在整体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上的进步表示认可。

了解所服务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特点、了解媒体的特点和需求、及时帮助记者联系采访、尊重媒体对于新闻稿内容及其价值的判断是记者对于公关从业人士的最主要要求,同时也是在记者眼中目前国内公关业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在针对媒体记者的服务方面,及时提供图片照片等新闻素材、完善企业网站内容及提供企业新闻邮件订阅成为近几年新呈现出的媒体需求。

建议:

企业在提升新闻稿效率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新闻稿的内容质量。

电子化的新闻稿途径将会变得更为重要,而能够同时广泛覆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专业商将会让企业和媒体均能从中受益。

现在开始应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还不算晚,而且可以影响记者这一特殊的“意见领袖“群体,它的好处在未来一定会大幅显现

会发言稿篇8

演讲稿的写作十分重要:社会上常有各种各样的演讲赛,演讲稿写得好不好关系到参赛单位的荣誉;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讲话稿其实就是一种演讲稿。

演讲稿是为演讲所准备的书面材料,是内容的视觉化,是口述论文。

演讲,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意见或者阐说某一事理的活动。凡三人以上、有一定时间的个人讲话都可以称为演讲。

演讲二字,可以说分为二部分,即演和讲:

演——表像——整体——非理性——艺术生命体(人格力量等) 讲——实质——道理——理性——艺术政论文(精神感召力)

演讲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整体生命的投入和表现。但是,有的演讲重“演”,有的重“讲”。毛泽东的讲话以及他一贯的讲话风格,和周恩来的讲话明显不同。列宁的演讲正如斯大林所说,有一种逻辑的强大力量。而希特勒的演讲,却有一种迷人的蛊惑力,使人象“中了电一样浑身颤抖”(见《第三帝国的兴亡》)。宗教人物的布道往往达到天花乱坠或者单口相声一样的动人心灵的程度。卡特和里根这两个竞选美国总统的人的演讲,正好是两种风格的典型。然而,我们要参加的演讲赛却要求两项并重,而且要求规范。

二、作用:

演讲是一种面对面的宣传、教育、鼓动和交流的好形式,作用很大。“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而演讲稿的作用是:

a、理清思路,确定内容。还可以安定和调整情绪。它是底稿和依据。

b、细心推敲,表达完美。要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来修改。 三、特点:

a、直接产生社会效应。目的是说服听众。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面对听众发表讲话,往往产生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苏秦、张仪在鬼谷子那里的毕业演讲,必须让老师感动下泪。莎剧《凯撒》中,安东尼现场说法:他为国家如何如何,现在他倒在这里……现在他浑身是……他身上有几十处刀口……而布鲁斯只能讲理,不会演,讲理的时候还不得不承认被杀者的功绩甚至冤屈。于是,公众在情绪的推动下赶走了布鲁斯一群。声入心通。声音传播速度最快。传播史上有一件趣事。美国广播曾播出一个“外星人攻占地球”的广播剧,尽管事先预告,还是吓得几百万听众惊慌失措。

b、变文字为有声语言。主要运用生活化、口语化、大众化的语言。慎用文语(古语和欧化语),作点缀之用。少用单音词。避免同音不同义或易混淆的词语。不随便用简略语。还可以适当增加语气词。为了方便聆听,有些标点符号还要用文字代替,如顿号改为“和”,破折号改为“是”,引号表示否定时加“所谓”,括号补充另用文字说明等。

c、随机应变,临场发挥。这就要机智幽默,紧密联系听众和环境。周恩来:“走上坡路的人低着头,走下坡路的人仰着头。”里根:“我不会因为经验多而嘲笑对方年幼无知。”

四、分类:

政治演讲稿,包括竞选演说、就职演说、述职演说、政治动员、开(闭)幕词、祝酒辞等。

学术演讲稿,包括科研报告、学术讲座等。

社会生活问题演讲稿,包括演讲赛、巡回报告等。

教学演讲稿,教师用的有开场白、收束语、介绍作家作品以及进行思想教育的讲稿;学生用的有读书报告、问题辩论、专题演讲、论文答辩等。

法律演讲稿,律师常用。

五、写法:

a、主题的确定。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在演讲中反复突出。使听众产生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提取主题,一定要从客观上考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针对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适应受众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如演讲稿《新世纪抗战的号角已吹响》,针对我们在经济战中处于劣势的情况,鼓舞人们像抗日战争中一样奋发起来。如《焦书记,现代化呼唤着你!》,针对干部中的普遍现象。如《谁是最可怜而又最可爱的人》,针对学生不顾父母辛劳的问题。又如《英魂兮归来》,针对腐败以及精神滑坡现象。

b、材料的筛选。一定要有材料,主要运用新的生活中来的事实材料。

c、结构的谋划。同样是三段式,只是词语不同而已。

结构包括开场白、主干、结束语。

开场白,方式多种,如开篇入题,借题发挥,提问设问,引用比

兴等。(如《新世纪抗战的号角已吹响》开头运用“同学们大家起来”

的抗战歌曲)等。常常运用二种是设问法和情境法。总的原则是切题

和镇场。

主干,条理层次十分清楚,并在每一个层次前或后面有语言标志。

注意在高潮到来时运用排比和点明手势动作等。

结束语,一是概括要点,揭示主题;二是抒发感情,激励人心;

上一篇:新生代表发言稿范文 下一篇:发言稿开场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