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行者范文

时间:2023-12-07 10:09:00

做一个行者篇1

一、做一个深耕本土的行者,要学会交流的家常化

“吃透两头”,是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一个农业节目的编导,到田野、乡村,就是为了了解社情民意,了解下头,准确把握农村的最新发展态势、生存状态和思想脉搏。具体在采访实践中,有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交流的家常化”和“用家常话交流”。用“家常话交流”是采访的一种技巧,是一种拉近与被采访者距离的手段,是“交流的家常化”的基础。“交流的家常化”是一种工作状态,是采访者真情的自然流露,是“用家常话交流”的升华。

在牌楼科技园有一个叫李立义的,是种葡萄的。当初听说这个人时,只知道他经历丰富,当过教师,做过厨师,想去挖一挖他创业背后的故事。但是到了那里之后,和李立义拉家常时,他的话很少。李立义说,在一个地方从事一件前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自然会有一番酸甜苦辣,不想在镜头前对人诉说。眼看采访计划要泡汤,只好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到了生产上。说到葡萄种植,李立义的话多了,对我们的问题也愿意回答了,当然也就顺利地完成了采访。到了后来,和李立义成了朋友,在我们栏目组策划“乡村创业英雄汇”的活动时,他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最终,我们在他那里拍摄制作的《乡村创业英雄汇》,荣获了2009年度“湖北广播电视节目奖”社教专题类的二等奖。

二、做一个深耕本土的行者,要做到采访的口语化

“交流的家常化”,能让我们的编导、记者成为被采访者眼中的邻居、亲戚、朋友,值得信赖的人,但是,这与高质量地完成采访,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我从事农业节目的早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采访前气氛融洽、交谈甚欢,但采访开始后,被采访者却是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后来,我们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提问的语言环境和语态变了。交流的时候是口语,采访的时候换成了普通话,让被采访者不适应。二是用词变了。交流的时候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说法,采访的时候换成了专业的说法,让被采访者不适应。比如说芜子和植株,这两个词都指的是作物的地上部分,但一个是口语,一个是专业术语。如果在采访中问农民朋友“你田里的植株长得怎么样”的话,他多半都会停下来想一下。

由于生活习惯的客观限制,大多数人不能在口语和普通话之间、日常用语和专业说法之间进行自由的转换,有了这样两个不适应,就很容易造成采访的支离破碎。如何让茶壶里的饺子顺利地倒出,采访的口语化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三、做一个深耕本土的行者,要做到写作的通俗化

生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是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的核心。节目的通俗化,是这个核心的基本要求,而文稿写作的通俗化又是基础的基础。

“油麦茬后水稻半旱式直播栽培技术”,光听这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东西。然而,这项技术却是一个能减轻咱们农民朋友的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新的简化栽培技术。为了把这项技术用最恰当的方式告诉给农民朋友,我不仅多方收集生产各个环节的画面,还多次同种植示范户、技术推广人进行交流沟通,最终五易其稿,才制作出了较为通俗易懂的《油麦茬后水稻半旱式直播栽培技术》。虽然它只获得了2009年度“湖北广播电视节目奖”社教专题类的三等奖,但是这种技术正在逐步被农民朋友所认识接受,全市采用这种技术的种植面也在逐年扩大。

“路为纸,地成册;行做笔,心当墨。”这是央视《纪录》频道的宣传语。这12个字实在太精妙,凝练如诗。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按这个标准去做,不断地从观众的需求出发,坚持做到交流的家常化,采访的口语化,写作的通俗化,新闻报道就一定会迎来秋的金黄。■

做一个行者篇2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最高理想就是让我的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自从我当班主任以来,我就一直在为之努力。

一、培养角色意识

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首先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培养角色意识,或者叫身份意识。

对所有的学生,我要他们明白什么是“学生”。所谓“生”,我把它解释为“小男人”或“年轻的男人”,“生”前面加一个“学”字,就是学习的男人。古代女人不能读书,只有男人能读书,才有此称呼。现在应该指所有读书的人了。是学生就有学生的职责,就有作为一个学生的本分。警察不抓罪犯、消防员不救火,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学生的本分就是努力学习,自觉守纪,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各项任务。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完成任务,则必然要受到纪律的惩罚。世界上没有不完成工作还受到尊重的人,永远不会有不把自己的事情干好而受到表扬的人。

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找老师谈话必须站在“学生”这一立场上与老师谈话。如果只认为自己是一个“一般的”人,还说街上的小青年都可以干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之类的话,我就会当着他的面告诉他,我拒绝与你对话,我要他永远明白自己是什么,该干什么。在我的班上不读书的人永远不能趾高气扬,他们只能羡慕那些努力学习,品德优良,不断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尊重的人。

二、进行诚信教育

这有三个层次的教育和行动。第一是知道了学生的本分,就应该按学生的学习要求做;第二是在一些事情上老师和学生“签订合约”,大家都按合同办事;第三是答应了的事必须认真完成。如果学生做不到,则先给两次机会,第三次起开始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做法就是先讲好、先制定好规矩,这些规矩和规则不管是纸面上和口头上的都同样有效;不管是完善或不完善的,只要是老师和同学们认可的就都是有效的,学生和老师们必须遵守。这样一来,学生在做任何事情前,都知道自己该不该干,该怎么去干,如果违纪了,他自己知道要受到处罚,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心里的抵触情绪要小得多。我鼓励学生对规则提出意见,可以通过向校长、年级分管、家长、报社、电视台等投诉,要求修改规则,但在改变之前,必须遵守。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何为“责任意识”,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该学生自己做的事,就该自己做而且必须做好,做不好就要承担责任,这是你推不脱、逃不掉的。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成绩当然有用,但有的东西更有用,那就是对人生的态度,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我让学生分清楚:读书是谁的事,出钱是谁的事,教书是谁的事。家长不拿钱让子女读书,家长失职,老师不上课或上课质量差是老师的责任,可以控告家长,你可以要求换老师。可是当家长和老师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学生就应该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任务。我始终认为,老师的工作就是一座灯塔,一盏明灯,是去指引方向,引导前行,甚至可以去当开路先锋,为学生开辟一条前进的道路,但我们不能去背负他们前进,不能为他们挡去一切风雨,而应该让他们在风雨中成长。我会把所有的后果讲给他们听,把生活的点点滴滴收获告诉他们,会把学习不好的种种结果展示给他们,让他们去体会。俗话说:“把人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我认为,一个学生已经来到学校,算是有了一匹马了,老师认真教书,就是送人一程了。作为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绑在马上,而要牵着缰绳,跟着马一起陪他跑。美国女作家菲希尔说:“母亲不是孩子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借用这句话,老师也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

四、努力认真地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一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老师批评很多学生都认为是老师歧视他,我马上运用辩证法,问他一些问题:我原来认识你吗?我为什么会对你有偏见,我俩人前辈子有仇吗?上课你真的一点没动?你什么都没做老师就把你叫到办公室来了?这样便让学生明白那些事情是他自己违犯的,如果你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自觉遵守纪律,那么老师永远也抓不到你。

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认为学生的平等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学生,家庭、背景、身材等一切都不是评价标准,你是否受欢迎、是否受老师尊重、你在班上的地位都只能与学生这个身份挂钩,没有任何人会因为学生之外的因素受到歧视。另外,我对平等的实现还有不同的理解。对待违纪的,偶尔一次的轻声提醒一下或拍拍肩膀,甚至可以是开开玩笑就行了,对经常违纪的就要严厉批评,甚至送到学校处分,只有通过这种不平等的做法才能真正达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通过以上措施,学生能更好地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实现知行合一,不断上“善”。

参考文献:

做一个行者篇3

关键词:优良道德;道德契约;道德智慧;道德意志

上篇 言教

教育者究竟应该如何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首先应该进行言教:受教育者之所以背离美德而陷入恶德,首要原因便在于他缺乏道德智慧,便在于他对道德的愚蠢无知。因为,如所周知,一个人陷入恶德的原因,说到底,可以概括为“占小便宜吃大亏”:为了占有当前的、近的、确实的小利小善,而不顾尔后的、远的、不确实的大恶大害,为了眼前小利而不顾日后长远大害。反之,一个人追求美德的原因,说到底,则可以归结为“吃小亏占大便宜”:为了占有尔后的、远的、不确实的大利大善,而宁愿承受当前的、近的、确实的小恶小害,为了日后长远大利而忍受眼前小害。因此,受教育者追求美德还是陷入恶德,说到底,乃是他有无道德智慧的结果和标志;陷入恶德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得不偿失,显然是一种道德的愚蠢和不智,是愚蠢和不智的结果;反之,追求美德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得大于失,无疑是一种道德智慧,是智慧的结果。所以,孟子日:“夫仁,天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因此,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道德认识、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道德认识、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当然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传授的。所以,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这就是所谓的言教:言教就是教育者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认识、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以提高其个人道德认识的道德教育方法。因此,一方面,言教的形式必定多种多样,如官方宣传、社会舆论、传媒说教、著书立说、学术报告、讲授教诲、对话讨论和文艺熏陶等等,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言教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一切道德认识、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尽在其中。但究其要者,无疑是使受教育者懂得为什么应该做和究竟怎样做一个有美德的人。更确切些说,是使受教育者懂得为什么应该做和究竟怎样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最终树立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之道德信念。因为优良的、正确的和科学的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内化优良道德的君子、仁人和圣人,而决不是培养内化恶劣道德的君子、仁人和圣人。这样一来,优良的、正确的和科学的言教之最主要内容,说到底,便是使受教育者懂得为什么应该做和究竟怎样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于是,话说回来,优良的、正确的和科学的言教之主要形式,说到底,便是著书立说与官方宣传:二者无疑是确证和传授优良道德的主要途径。

言教是确证和传授道德知识、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的主要方法,是确证和传授优良道德的主要途径,因而也就是道德教育的首要方法。因为不言而喻,一方面,个人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成分:另一方面,确证和传授优良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尊奉优良道德的道德教育就是正确的科学的道德教育,而尊奉恶劣道德的道德教育就是不正确不科学的道德教育。合而言之,言教岂不就因其是确证和传授道德认识以及优良道德的主要途径而是道德教育的首要方法?

然而,几乎无人不说:言教不如身教。岂不有轻视言教之意?他们竟然忘记,言教乃是最高级的教育形式!难道不是唯有人类才拥有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因而才拥有言教?而身教岂不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教育方法?言教不如身教,只是就某一方面――如道德践履、实行道德或确定和执行道德行为动机――来说才能成立;而就另一方面――如道德认识、道德智慧以及确证和传授优良道德――来说则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岂不主要是通过语言――而不是通过行动――传授的?道德之优劣岂不更是通过语言――而不是通过行动――确证和传授的?行动或身教怎么能准确而充分传授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怎么能分辨道德之优劣?怎么能确证和传授优良道德?

显然,主要讲来,唯有言教才能使受教育者逐渐拥有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逐渐懂得美德的利益和恶德的不利,从而才能远离恶德而追求美德:唯有言教才能使受教育者分辨优良道德与恶劣道德,从而懂得为什么应该做和究竟怎样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最终树立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之道德信念。诚然,这些并不是品德的决定性因素:品德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人道德感情而不是个人道德认识或道德智慧。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个人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他决不会有相应的个人道德感情:个人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是个人道德感情的必要条件。因为个人道德感情固然最终源于和形成于个人道德实践,却直接源于和形成于个人道德认识、道德智慧。

就拿一个人的渴望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感情来说。他的这种道德感情固然源于、形成于社会和他人因他品德好坏而不断给予他的赏罚:他若做好人、好事、品德好,便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赏誉,便会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他所能得到的一切;他若做坏人、坏事、品德坏,便会遭到社会和他人的惩罚,便会丧失他能够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一切。逐渐地,这种道德实践活动便会使他正确认识到:美德乃是他安身立命之本,是他一切利益中最根本的利益。于是,他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感情便会日益强烈。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正确的道德认识,却误以为幸福取决于才、力、命而与美德无关,误以为自己做坏事受惩罚是因为自己手段不高运气不好,从而想方设法巧妙地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那么,即使他原本具有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感情,也会日益减少而趋于泯灭。所以,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社会和他人因自己品德好坏而给予自己的赏罚,才能够涌现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感情:这种道德感情直接源于、形成于诸如“美德乃天爵安宅、安身立命之本”的正确道德认识,最终则源于、形成于他所承受的社会和他人因他品德好坏而给予他的赏罚实践。

可见,个人道德认识不仅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成分,而且是品德的决定性因素――个人道德感情――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当代主知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家柯尔伯格如是自问自答道:“是什么促进了道德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向前发展?为什么有人达到了原则的阶段,而其他人就不能达到呢?我们的回答――即认知发展的回答――是以皮亚杰的研究为基础的,尽管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与他不同。道德判断主要是理性运算的功能。诸如移情作用和内疚感等情感方面的因素必然会进入其中,但是,对道德情境的理解在认知上是由判断者

决定的。因而,道德发展是一种不断增长着的认识社会现实或组织和联合社会经验的那种能力的结果。有原则的道德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这样一来,个人道德认识便不仅是美德的指导因素、首要成分,而且是美德的其他因素――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形成的必要条件:美德的其他因素――个人道德感情与个人道德意志――在某种程度上也都形成于个人道德认识。惟其如此,美德才是可教:个人道德认识是直接可教的:而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则通过道德认识而是间接可教的。这岂意味着,美德教育或道德教育只能或必定始于言教?言教岂不就因其是提高受教育者个人道德认识的主要途径而既是个人道德认识的主要的、首要的教育方法,同时又是品德其他因素的首要教育方法?这就是言教为什么是道德教育首要方法的缘故。

但是,言教充其量只能使受教育者树立做一个好人之道德信念,从而知道为什么应该做和究竟应该怎样做一个好人;却不能保证受教育者实行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好人:保证受教育者实行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教育方法是身教。

下篇 身教

言教固然可以使受教育者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一个遵守道德有美德的人,却不足以使受教育者实际遵守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遵守道德有美德的人。那么,教育者究竟怎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实际遵守道德从而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教育者究竟怎样才能使受教育者长年累月实际遵守道德呢?

方法和途径,真正讲来,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者本人率先遵守道德,亦即实施所谓身教――身教就是教育者通过自己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实行道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因为“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对于这个道理,袁采更有鞭辟入里之发挥:“勉人为善,谏人为恶,固是美事,先须自省。若我之平昔自不能为人,岂惟人不见听,亦反为人所薄。且如己之立朝可称,乃可诲人以立朝之方:己之临政有效,乃可诲人以临政之术:己之才学为人所尊,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己之人所重,乃可诲人以操履之译;已能身致富厚,乃可诲人以治家之法;己能处父母之侧而谐和无间,乃可诲人以至孝之行。苟不然,岂不反为所笑?”

但是,细究起来,身教之为使受教育者实行道德的道德教育方法之真谛,说到底,乃在于道德之最深刻的本性:社会契约。道德是一种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每个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社会契约,是对每个人的行为的一种规范、限制、约束,是对每个人的某些自由和欲望的一种压抑、阻遏、侵犯。这样,对于道德来说,一个人虽然知道自己应该遵守,并且也确实愿意遵守,但是,如果别人都不遵守,那么,自己也就不会遵守了;否则,自己岂不枉受束缚?任何契约的每一位缔结者岂不都是如此?岂不都是如果自己遵守契约,则必定要求他人也遵守契约?如果他人不遵守,自己岂不枉受束缚而毫无意义?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否实际遵守道德契约的关系,岂不更加如此?教育者通过言教和奖惩,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遵守道德,并且愿意遵守道德。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受教育者的这种道德欲望强大到能够克服其他欲望,从而引发遵守道德的实际行为呢?如果教育者不仅言教和奖惩,而且还身教,不但要求受教育者实行道德,而且自己率先躬行道德。那么,受教育者便会与教育者发生情感共鸣,便会认为教育者诚实公正、言行一致:让别人做的事自己首先做。这样一来,受教育者欲求做一个遵守道德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欲望和感情便会得到加强,因而能够克服与之冲突的其他感情和欲望,从而引发遵守道德的实际行为,乃致长年累月自觉自愿地实行道德而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

相反地,如果教育者仅仅言教而不能做到身教,只要求受教育者实行道德而自己却并不实行道德,那么,受教育者便会产生反感,认为教育者言行不一、虚伪、欺骗和不公正:把自己不愿做的事让别人做。这样一来,受教育者欲求做一个遵守道德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欲望和感情便会减弱萎缩,因而不能够克服与之冲突的其他感情和欲望,从而也就不会引发遵守道德的实际行为。诚然,他迫于教育者的奖罚而能够偶尔实行道德,那当然只是做样子给教育者看,而决非其自觉自愿;因而只要教育者看不到,他必定溜之大吉,极力逃避实行道德。于是,他不会长年累月实行道德,从而也就不会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

这个道理,不但是人人都有的体验,而且已为现代社会学家的实验证实。米斯切尔等1966年做了如下实验:让儿童们做小型滚木球游戏。作法是让儿童按一定的规则将木球投入球门,投中者得分,而得20分以上就可得奖。如果遵守规则,得奖的机会很少:如果偷偷违反规则就可把球投中,因而得分得奖。每个游戏者都有一个严格遵守规则和不守规则而用骗人方法得分的可能性。在实验开始阶段,儿童与成人一起玩。把儿童分为两组:第一组,成人不仅通过言教告诉儿童守规则,而且身教,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第二组,成人仅仅言教却不能身教,仅仅告诉儿童守规则,自己却不守规则,言行不一。那么,成人之身教与否对儿童行为有何影响呢?于是实验者又设计了第二个实验,让儿童独自玩此游戏,研究者可通过观察孔看到儿童行动。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得奖的次数很少,只占百分之一左右,说明大多数儿童深受成人以身作则之身教的影响因而是严守规则的:第二组儿童得奖次数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说明他们深受成人不以身作则之身教的影响,因而一旦离开成人便会不守规则。

可见,就道德的实行来说,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是――言教则不是――引导受教育者实行道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因而也就是引导受教育者确定道德行为动机、执行道德行为动机的道德教育方法,也就是锻炼受教育者道德意志的道德教育方法。对此,教育家李禺曾有十分深刻而生动的阐述:“言教固所以教其行,然不若身教之得于观感者尤深。夫子而后,若曾子之于公明宣,亦其次也。公明宣及曾子之间,见曾子居庭亲在,叱诧之声,未尝至于犬马,说之而学。见曾子之应实客,恭俭而不懈惰,说之而学。见曾子之居朝廷,严临下而不毁伤,说之而学。故不言之教,不从耳入,而从心受,根于心,斯见于行矣。”一言以蔽之曰:“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然而,人们却往往像福泽谕吉那样,由此竟至断言:“德育贵在身教不在言教”。这是极其片面的偏狭之见。因为言教是提高受教育者个人道德认识的方法:身教则是引导受教育者将道德认识付诸实行的方法。于是,只有就道德的实行或确定和执行道德行为动机来说,言教不如身教,身教贵于言教:而就提高道德认识、道德智慧以及确证和传授优良道德来说,身教则不如言教,言教则贵于身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此之谓也!

但是,无论从哪方面看,身教无疑都难于言教;甚至在所有的道德教育方法中,身教都是教育者最难做到

的。这固然因为任何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都是教别人做容易而自己做难。但是,为何那些大智大勇品德高尚的教育者也往往是止于言教和不能做到身教?细究起来,可以发现其最为根本的原因乃在于,他们所信奉的道德是恶劣的、违背人性的,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的,因而也就是他们只能说教而自己决不可能做到的。

就拿那些极端利他主义道德教育者――儒家、康德和基督教伦理学家――来说。按照他们的道德说教,为自己就是不道德的,就是盗贼之徒,就是小人;而只有为别人才是道德的,才是尧舜之徒,才是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他们要求受教育者应该恒久为他人乃至永久而近乎完全为他人。那么,他们自己能够做到这种道德要求吗?试问,孔子、孟子、二程、朱熹和那些振振有词的当代新儒家们能够做到恒久仁爱无私乃至永久而近乎完全仁爱无私吗?决不可能做到:他们注定只能如此言教而决不可能做到身教。因为这种道德要求显然违背了“爱有差等”之人性定律:

爱是自我对其快乐和利益之因的心理反应,是对给予自己利益和快乐的东西的心理反应。因此,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少,我对谁的爱必较少,我必较少地为了谁谋利益;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多,我对谁的爱必较多,我必较多地为了谁谋利益。于是,说到底,我对我自己的爱必最多,我为了我自己谋利益必最多,亦即自爱必多于爱人、为己必多于为人,说到底,每个人必定恒久为自己,而只能偶尔为他人:恒久者,多数之谓也,超过一半之谓也;偶尔者,少数之谓也,不及一半之谓也。

这就是“爱有差等”之人性定律。儒家、康德和基督教的道德要求――恒久仁爱无私乃至永久而近乎完全仁爱无私――显然违背了这一人性定律,因而是任何人无论经过怎样的努力都不可能做到的,当然他们自己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是他们只能言教而不可能做到身教的根本原因。

与这一人性定律――每个人必定恒久为自己而只能偶尔为他人――相符的优良道德教育,无疑应该将“无私利他”奉为最高且偶尔道德原则,用以引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将“为己利他”奉为基本且恒久道德原则,用以引导每个人的恒久行为:这就是所谓“已他两利主义”道德。道德教育者如果信奉这种道德,显然便不但能够言教而且能够身教。因为这种道德符合人性,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试想,即使是芸芸众生,要做到恒久为己利他和偶尔无私利他,岂不也是很容易的吗?一个人,只要是个好人,岂不很容易就能够做到为己利他吗?只要他爱他的父母妻子亲朋故友,岂不很容易就能够做到偶尔为这些他所爱的人谋利益的无私行为吗?

可见,教育者所信奉的道德符合人性与否,乃是身教能否实现的最根本的必要条件:教育者所信奉的道德如果是恶劣的、违背人性的、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的,当然也就是他们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他们也就只能做到言教而不可能做到身教:教育者所信奉的道德如果是优良的、符合人性的、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当然也就是他们自己能够做到的,他们也就既能够做到言教又能够做到身教。于是,教育者所信奉的道德之优劣或人性化问题,乃是身教所当解决的首要问题。

综上可知,优良的言教使受教育者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遵守优良道德有美德的人,却不足以使受教育者真正欲求做一个遵守优良道德有美德的人;人性的身教则可以使受教育者将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认识付诸行动,从而实际成为一个遵守优良道德有美德的人。因此,优良的言教和人性的身教结合起来,便可以使受教育者实际成为一个遵守优良道德有美德的人,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君子、仁人乃至圣人。

做一个行者篇4

而无论新闻记者所跑的“战线”如何划分,每名负责相关领域的记者都存在一个如何“跑战线”的问题。根据十年来做记者的感受,浅谈一下记者如何“跑战线”。

1.记者“跑战线”要腿勤

每名记者初接一条战线,普遍存在“人、地两生”的情况。怎么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腿勤。所谓“脚下有多少泥,心中就有多少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多到所负责的单位、部门去,才能了解这个单位、部门日常工作情况,才能得到感性的认识,也是报道这个行业新闻的最基础的工作。

2.记者“跑战线”要嘴勤

除了腿勤,到了采访单位做哑巴也不行,还需要嘴勤,就是要多问。每个行业、每个人做一件事,他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肯定有原因。通过跟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能够切实地了解到行业的精髓。

3.记者要与“战线”上的人做朋友

做到腿勤、嘴勤之外,记者还要与战线上的人交朋友。朋友之间说话比较随便,更容易讲真话。其实媒体人与相关行业的人交朋友并不容易,因为媒体从业人员拥有传播权的原因,很多行业和部门对媒体从业者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防备心理,如何打开这个“心结”,考验着记者的智慧和人品。

4.记者要成为“战线”专家

通过勤跑、多问和结交战线上的朋友,记者的最终目标是要采写鲜活有深度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记者要做相关行业的专家,不仅要貌似专家,而是要做真正能够思考这个行业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的真专家。这个非常不容易。但是,如果你在这个行业里说的话都是门外话,那么这个行业的人就不会把你当业内人士看待,也不会跟你说真话,更没有了平等对话的基础。

记者是观众和相关行业的桥梁,记者成为专家,但记者在媒体上又不能天天把专业术语挂在嘴边,不能让观众听听不懂的话。因此,记者要成为专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只有真专家才能做好翻译工作,他要把专业的东西,翻译成为观众能够看得懂、听得懂的画面或话语。

5.媒体要为记者“跑起来”搭建平台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新闻媒体大量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目的就是要让记者“跑起来”。记者只有跑起来,才会有新闻,才会有鲜活的新闻。同时,记者跑新闻也不应只是记者个体的行动,而是要成为媒体机构提高自身品牌效应的集体意识。

从2001年起,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就创办了《小丫跑两会》这个板块,利用节目已有的品质和主持人的影响力,在全国两会期间开辟专栏,让主持人穿插在两会内外,把观众的问题捎给代表、委员,用代表、委员的声音来解答群众的疑问,既起到桥梁的作用,更创新了节目形式,丰富了节目的内容,把会内会外的观众紧紧地吸引在电视机前,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随后,中央电视台还有《柴静两会观察》《小崔说事两会特别节目》等等,都很好地结合了节目影响力和记者影响力两者的优势,把节目推向新的高度。

作为地方媒体,一些名记者、名主持,也可以通过在特殊时期,推出相应的板块或节目,发挥记者和节目主持人的优势,进一步拉近节目与观众,观众与政府部门的距离,用节目的力量,实现畅通沟通、推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做一个行者篇5

新三板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引入做市商制度、股东突破200人、交易起点为1000股市场对新三板的种种期待,都在2013年春天变成了现实。

2013年2月份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业务制度调整对照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制度解读》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下简称《业务规则》),与2013年1月18日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一并构成了新三板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这些制度规则详细,可操作性强,充分体现了新三板服务小微企业、创新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本质。

有条件引入个人投资者

新三板市场不活跃,与投资者身份有着直接关系。长期以来,业内人士一直呼吁,希望引进个人投资者活跃市场。在2月8日的《业务规则》中首次明确,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新三板的投资。但《业务规则》对个人投资者的门槛要求非常高,按照规则,参与新三板投资的个人投资者,需要有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并且要求投资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

显然,这么高的准入门槛让很多个人投资者望而却步。一位长期在代办股份转让业务一线工作的券商人士向《经济》记者表示了担忧。他称:“放开个人投资者进入,是为了活跃新三板市场,但门槛太高,不知道还能不能起到作用。”

带着这个疑问,《经济》记者拨通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的业务咨询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公司会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政策调整。

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2月22日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业务制度调整对照表》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制度解读》中,记者也读到这样的解释:考虑到挂牌公司多为处于初创期的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创新风险、创业风险和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投资者应当具备较高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为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市场,本着“稳妥实施”原则,在起步阶段设定了较高的投资者准入标准,对机构投资者设置了一定的财务指标要求,对自然人投资者从财务状况、投资经验等方面设置了准入要求。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将吸纳市场各方主体的意见和诉求,陆续制定并后续配套文件,并将对已的文件进行完善。

对此,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新三板对个人投资者的要求很高,但开放个人投资者是活跃新三板市场的积极信号。未来,个人投资者有望成为新三板市场投资的主导力量。目前,新三板市场有很多优质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估值优势、成长优势和转板预期。既然允许个人投资的规则已经落地,那么符合条件并有意进入新三板市场投资的个人投资者应抓住良机,及早备战。”

引入做市商读懂高科技

2月8日的《业务规则》明确提出,股票转让可以采取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竞价方式。其中“做市”被首次提到,业内人士呼吁多年的做市商制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2月22日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业务制度调整对照表》中,又对“做市”做出了具体的解释,并把主办券商从事的业务明确分为推荐、经纪、做市三类,实行分业务线管理,证券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意愿,自主选择从事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按照规定,技术系统调整到位后,挂牌股票选择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须有两家以上从事做市业务的主办券商为其提供做市报价服务。在选择了做市转让方式后,投资者之间便不能再进行直接交易,除非运管机构另有规定。

“引入做市商制度,才能让新三板成为真正的纳斯达克。”西部证券代办股权转让总部总经理程晓明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引入做市商有助于增加股权交易机会,实现政府、券商、机构投资者、挂牌企业多方共赢。做市商的作用就相当于主板中电脑竞价撮合系统。”

程晓明表示,做市商的作用不光是撮合竞价交易,更重要的是帮助投资者读懂高科技企业。由于新三板都是高科技企业,普通投资者通过信息披露难以完全读懂这些企业,而做市商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可以帮助投资者去读懂。

那么做市商会不会像股票中的“庄”一样去打压股价,然后拉高出货呢?

对此,程晓明解释称:“庄和投资者是狼和羊的关系,而做市商和投资者是头羊和羊的关系。因为在对新三板挂牌的科技公司进行估值和引导一般投资者对新三板投资的同时,做市商还必须遵守有限持有某一挂牌公司股份数量的规定(即持仓量有上下限)。比如规定占挂牌公司股份的3%-10%,如果超出此范围,无论高于上限还是低于下限,做市商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售出或买进,将持仓量调整到规定范围内。这就要求做市商必须随时调整其买卖报价。政策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限制做市商持仓量超出规定范围的功能。”可以看到,新出台政策的目的是希望规范做市商报价职能。不能让市场认为其报价有明显的套利空间,令做市商自觉进行合理报价,在对投资者或挂牌公司股份价值进行相对理性的判断后再报价。

由于有政策限制,做市商违规报价存在很大风险。其报价一旦被市场认为过高或过低,持仓量超过范围,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强制性低价割肉平仓或高价建仓。“因此,从事做市商业务在给券商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巨大损失。可以说,做市商业务是把‘双刃剑’。因此,做市商在开展业务之前应进行充分准备。”程晓明说。

程晓明还表示,做市商估值体系建设需要从业务架构、风控体系、人员队伍、专家团队和项目选择等多方面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另外,做市商业务需要专门开发多种类型的交易软件,这就需要券商很大的投入。

股东限制突破 有转板机会

2月8日《业务规则》明确提出,超过200人的企业可以在新三板挂牌,这无疑是新三板进程的又一突破。

据清科公司的统计报告称,中国平均每家企业IPO发行费用约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约占其平均融资额的6%。而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费用一般仅为150万-300万元左右,企业便可定向增资,平均融资额可达2000万-5000万元之间。“新三板挂牌条件的突破,会吸引一些拟IPO企业去新三板挂牌。尤其是从新三板还有转板到主板的机会,这就会减少主板IPO市场的拥堵。”李慧勇说。

做一个行者篇6

营销管理者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现代营销管理者具有以下三大角色。

一、不是自己做,而是组织大家做

东莞某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和销售高低压配电控制设备的专业化公司,成立于90年代中期,公司现有人员30余人,3位销售人员,市场区域主要是在泛珠三角,客户主要是房地产、新厂房、安装公司、水电公司及供电公司等,销售方式是利用老总的关系和业务员的推销,公司从未对营销人员进行过培训,2003年年销售额1500万元。

惠州某企业是90年代中期成立的专业生产和销售舞台灯光的企业,以外销为主,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国内市场的销售。国内市场有一名营销副总,另加2名文员,公司的主要业务由总经理和营销副总2个实现,总经理和营销副总都是做业务的一把好手,但迄今为止,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仅几百万元。

北京某高科技公司是一家高速公路、电信等收费系统的供应商,该公司的营销副总每次与笔者交流都说十分忙和累。笔者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每年个人业绩过亿元,由于自身素质好,文化层次高,所以客户大部分是由他把定单拿回,他说客户都想见他,愿意与他沟通交流。他说由于该行业所接触的都是局长、处长,老总,客户层次级别特别高,其它人员去了他搞不定。我又问他,公司业绩是否还可以做得更好,他说完全可以,但苦于他时间不够,精力有限,只能如此。

由以上三个案例,我们看到营销管理者们(总经理)非常努力,也很善于利用关系,公司也主要是靠他们个人的业绩在支撑,但是,遗憾地是前两个企业苦苦经营多年所取得的业绩实不敢恭维,十来年,几百万元,高的一千多万元;第三个企业的业绩量是否还可以做的更大?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营销管理者把自己的角色都是定位在大业务员上,他们更多地是奔赴一线,直面客户,自己把定单拿回来,亲力亲为。可以说,企业之所以长不大,难以规模化产业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几个管理者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有组织而不利用组织,站在组织者的位置上而不组织,一直是在利用个人的力量,而不是利用组织的力量。

我们在为这些管理者个人因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业务而鼓掌的同时,确实发现他们也耽误了公司,可能制约和影响了公司的发展,成为企业的罪人。因为市场是无限的,而他们的时间,精力及能力是有限的,致使公司的表现和业绩也只能停留在管理者个人时间、精力以及能力有限的范围内。在这里做个设想,假如这几个管理者们真正组织、指挥、带领一批人去做业务,即使这一批人没有他优秀,但是一批人在做市场,那结果会如何?过去是1人做,现在是500人在做,以500人对1人,其业绩完全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

所以现代营销管理者的角色之一就是不是自己做,而是组织大家做,招聘、培训、管理、指挥,通过一个团队取得市场更大成功。

组织大家并利用组织的力量,是做大市场,做大企业的必由之路!

二、不仅自己会做,更应该指导大家做

深圳有一企业的营销总监管理的业务员有二百七十多人,其中分管各市场的销售部长有九位。有一天,这位营销总监对笔者说他有个非常苦恼的问题,那就是部下很少给他打电话。由于要对市场状况了解掌握,感觉踏实,他很希望部下多请示汇报介绍情况。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给部下打电话询问情况,他打的多部下打的少,开始还行,到后来觉得老是这样就没面子,心里不舒服;又特别希望部下多打电话,但又不好直说甚至命令。这位总监说这些职业经理人一点都不职业,不知该如何办?笔者问这位总监部下是知道应该给你打电话而故意不打,还是不知道应该给你打电话?有没有这种可能:其实,部下也是很愿意与上级保持良好沟通的,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你有恐惧感,担心对市场工作的进展和发生的事情不了解,部下不知道应该多请示汇报。笔者说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不长,中国职业经理人并未形成,或者说,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经理人并不完全清楚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笔者的建议下这位总监组织了一场职业经理人培训,后来这位总监非常感激地告诉笔者部下完全变了样,原来并不是部下不职业,而是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瑞德丰是一家专业化的复配农药供应商,过去对业务人员下市场的管理非常粗放粗犷,后来,公司制定了《营销人员拜访客户工作执行细则80条》,在《80条》中,对业务人员找店、进店、离店、客户拜访、送货上柜、店头宣传、信息反馈及日常工作制定了明确规定,要求业务人员按照《80条》来规范言行和开展工作。比如,进店10件事:首先打招呼;二是自我介绍,送名片,送小礼品;三是寻找话题与对方沟通;四是参观零售店,了解其店规模;五是推荐新品种;六是……,自2000年开始,每年仅珠三角市场就实现销售几千万元,使瑞德丰位居行业之首。

依波表三年前在手表行业排名第十,近两年依波表推行顾问式营销,即在顾客购买产品时,引导顾客消费,详细介绍公司和其它竞品的优劣势,帮助顾客理清需求,使顾客在全方位了解产品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选择,彻底改变了过去以推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和方式。但是,面对五百余人的营销队伍怎么办?自2002年开始,依波表与营销专家一起制定了《光大依波专销员工作手册》,从专销员的工作态度、技能、知识、仪容服饰、肢体语言、文明用语以及心理素质等一一明确,并分期分批对专销人员进行演练培训,直至很好掌握,致使依波表成为了行业领头羊。

说起华为公司,众所周知,但是说起华为1999年就制定的《优秀客户经理模型》,恐怕非华为员工知道的并不多。翻开《优秀客户经理模型》,认真读一遍,一下子就会明白了作为一名业务员,在华为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成为华为一名优秀的客户经理。该模型从销售人员使命、市场部文化、角色与工作、考核与评价、做人、素质、必备知识、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技能与绩效、职业通道、发展与创新做了全面系统的诠释。一位业务员有了《优秀客户经理模型》,就有了方向,有了标杆,就会按照模型去做,就会少走弯路,不再去“摸着石头过河”,企业也避免了因太多人员由茫然探索而增加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企业也不再依赖个人素质的优劣发挥而去取得无保障的业绩。

看看身边的企业,有一种共性的现状是太多的企业在招聘业务员后仅举行了产品知识和入职方面的简单培训,有的什么培训都没有,就将业务员派往市场一线。 有的业务员跟着老业务员学,有的靠自身摸索,结果自身素质高的业务员市场表现和业绩还不错,大部分不尽人意,有的很快就被淘汰,有的发现“自己不行、不合适”而选择了离开。常常营销管理者们以为业务人员知道该怎么做,而事实上,业务员并不是不想做、不想做好,而的确是不知道怎么做,这就是现状!

不少营销管理者花了太多的时间玩一种游戏:招人——让你做——看你做——发现你不会做——不让你做——再招新人——再让新人做……,一直玩下去。

笔者18年来的感慨就是:对我最感激的人是那些认为跟着我学到东西获得成长的人——原来我们的部下是那么渴望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在中国,要想成为一个优秀营销管理者的前提条件是: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导师!

指导成就销售!

三、不是做大英雄,而是做系统的构建者

广东某企业从事贴面板的生产和销售有10余年,开始与外资企业合作,掌握该类产品生产的各种技术,后又与外资分开,前些年同行不多,企业赚了不少钱。这家企业总经理是位女性,学历高中未毕业。近些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外聘了总经理,大家认为该总经理能力较强,但是与中高管理层的沟通方式不为接受认可,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离开了企业。 2000、2001年年销售额过亿元,2002、2003年连续两年销售额下降且利润大幅度滑坡不赚钱。营销人员8名,其中有2位经理在公司工作5年以上且业绩好,其他人员流动性大,不稳定。业务员基本工资低,主要靠提成,费用基本包含在提成中,企业很少开展培训。业务员很少拜访客户,主要是在家里跟单,公司业务主要是过去的老客户。这位总经理在与笔者多次接触中一直认为主要是自己学历低,不懂管理,个人虽然也参加过一些培训,还是认为企业干不了,希望找一位职业总经理管理企业。

这位总经理开的是宝马车,住的是别墅,身价过千万元,为什么开口闭口就是“我不行”?难道是这位总经理故作谦虚?笔者发现这一现象非常普遍。

为什么会这样?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市场是在非竞争条件下,大部分个人和企业是靠关系或机会赚钱,营销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寻找关系或机会;

随着中国WTO的加入和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很多行业已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已是靠系统赚钱,营销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构建系统。管理者所构建的这个系统必须是有稳定业务来源的,这个系统是赚钱的,这个系统是能够使企业如流水线一样自动化运转的,这个系统能保持企业稳定和发展平衡的。

之所以很多管理者说“我不行”,其实他们并没有明白不是其个人不行,而是其构建的系统不行,或者说系统根本没有构建起来。当企业系统没有构建起来的时候,管理者就会发现到处是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企业不是靠一个人去支撑的,而是靠整个系统去支撑的。当系统未建起来时,管理者就会显得时间、精力以及能力严重不足,甚至特别累——心苦(内心很苦)。我们不难发现,上面这家广东企业的系统就没有构建起来,针对大客户销售,企业没有建立清晰的业务模式,尚未形成自我开拓市场的能力和造血功能;营销队伍的能力、培训、薪酬、激励、目标管理以及考核等支离破碎,不成体系。面对业绩和利润下滑,面对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这位总经理使出浑身解术,发现无济于事,最后找到了一个答案:“我不行”。

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企业优秀不是管理者个人优秀,而是其构建的系统优秀;也正是因为管理者构建的系统优秀,我们才说管理者个人是优秀的。我们说任正非、张瑞敏、柳传志很卓越,其背后更深的含义是说他们构建的系统很卓越。

做一个行者篇7

关键词 知识工作者 管理的有效性 决策

1究竟何为管理者

在理清楚什么是管理者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管理?在《管理学原理》中一书中是从这样几个方面解释管理的:

第一,管理是人类能动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管理是主动的人类活动,有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就有了互相的协调工作,协调中就有了约束、原则与制度,从而就有了管理。这与人类的活动特点是分不开的,人类活动的特点有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也就证实管理活动与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他们是息息相关的。

第二,管理是为人民服务的。管理是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的活动,在少数人拥有权力,而多数人拥有权利的架构下,必然会产生权力的滥用,但管理者要时刻铭记管理是为人民服务的,公民是服务对象,管理者与公民在法律保障下同等具有权利与义务。根据管理的人本原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每个人都自由的发展,管理就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第三,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管理是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为一体的结构形态,在这五个大的框架中,协调是必不可的。协调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协调,在政府中,包括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务信息与公务接待环节中的协调;在企业中,包括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协调,也包括企业主管与一线员工之间的协调。

第四,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无处不在的,西蒙曾经在《管理决策的新科学》中谈过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性的,这是我们每个人在决策中由于计算力不足,考虑事情不全面,信息搜集不完整造成的决策偏差。

接下来本文来谈谈何为管理者?首先我们要清楚两对关系:一对是自由支配时间与职位的高低关系,另一对是知识权威与职位权威的关系。

一个人在管理层级的职位越低,他的管理幅度也会相应越少,参加必须出席的会议就越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就越多,反之亦然。

知识工作者拥有知识权威,这个权威是无形的,它产生的是信息,概念,创新灵感之类的,它是管理者头脑中从若干个知识框架中提炼出来的意识形态。职位权威是相对有形的,“在其位,谋其职”,比如一位医生,每天要接待无数个患者,他们要常规的进行例行检查从而诊断出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开出合理的药方进行治疗,医生作为管理者的决策较少,他们只需要常态化的履行职责。但作为知识工作者,他们要弄明白做一件事如何去做才有效?如果不能做到最优,如何达到满意的效果?达到满意的效果要满足哪些条件,需要挑选哪几个合理的方案来应对危机?这些都是该做的,所以知识工作者应该具备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而不是像体力劳动者只用做好对的事情,完成该完成的每项任务。

管理者要克服一些方面的缺陷性,在时间的运用上,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非自己;管理者常常在体制内忙于“日常运作”,少于体制外环境变化的输入;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之中,管理者要善于与上司、同事、下属之类的旁系人士进行接触,使这些人利用管理者的贡献,并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管理者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长期的思想僵化,群体的压力倾向,因此受到组织的局限。

作为一位管理者,我们必须这么一种建立组织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领域有一技之长,就要让他充分发挥这一特长。

2培养管理者的思维习惯

2.1时间应该用在哪些地方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学历为铜,能力为银,人脉为金,思维为王。一位优秀的管理者需要一个系统的思维习惯来阶段性的诊断自己的时间。

前面说到,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非自己,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善于支配自己的时间,使自己的时间变得有效率,一段时间用来完成一件事,并且达到一定的成果,产生效益。作为一位管理者,要学会如何诊断自己的时间,哪些事是可做可不做的或是去做了也显得毫无意义,这些事我们要尽量避免甚至消除;有一些事必须去做,必须由管理者亲自出席,比如说会议,宴席,行政对话等等,作为一位管理者,要思考的是能否由别人代为参加而不影响效果;还有一些时间不必要浪费,管理者在和同事进行交流时,时间过于冗长,交流没有紧扣主题,语言过于散漫,这也是浪费时间的表现,我们为何不限制一个时间段,来尽我们最大努力去把这件事完成的更好呢?这就是管理者应该思考的:整块时间的利用效率与产出效果之间的关系。

重视对时间的运用就是把握现在,记录时间,诊断时间,列出清单,一一执行。

2.2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管理者是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的沟通桥梁,管理者的眼光不仅仅要放在组织内部结构的建设上,而且要放在组织外部环境的挑战中。

美国某一商业银行设置“部”,其工作非常单调,却是个盈利部门专门各大公司办理股票债券的登记及交易业务。部保存有各发行公司的全部股东名册,要定期填送通知及发放股息,还要做其他各项类似的索然无味的工作。这些工作需要高度的效率,数字绝不能有误。不过,这种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

部一向这样进行他们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一位新经理上任了。这位新经理提出这样设问的问题:“我们部究竟能做出什么贡献?”他终于发现,部经常与各大公司的高级财务主管来往,这些人常持有各公司的存款、贷款、投资和拔存退休金等等的决定权。当然,以部本身来说,其本职工作必须先做好。但新任经理却从这里出发发现了一项最大的潜力:该部门可以成为银行其他部门的“推销员”。从此以后,本来只是一个文件处理性质的部门,一下子变成该银行最成功的推销部门了。

上述例子说明管理者如果不自问“我可以做出什么贡献”,他在工作中就会停滞不前,会没有工作目标,工作设计书变成了一堆废纸。

上述例子中管理者对本部门的价值取向做出了重新的确认,从而推陈出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我能对这个组织贡献什么,我能对外界产生怎样的成果?这是我们每个管理者扪心自问的问题,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是:贡献的直接成果,或是对组织价值取向的重新思考,抑或是对培养组织明天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2.3变“旁系人士”的长处为自己所用

威廉・大内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提出了“Z理论”。

Z理论中是大家所熟知的向我们呈现的是关于终身雇佣制和集体价值观的诸多问题。在日本企业中没有考评制度,要说日本人或是美国、德国人对考评制度的看法,他们会对你说:“你们的考评制度,目的只是发现一个人错误和弱点,然后尽可能的采取行动去避免它。由于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而把他开除或是降级,我们自然对考评制度不感兴趣了。反过来说,我们要看的是一个人他有什么优点,有什么新颖的地方能为组织所用,他能做些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些什么。而考评制度,却根本不重视这一点。”

比起西方,作为一位管理者我们确实有该借鉴的地方,要改善目前人事流动性的特点必须用人之所长,见人之所长。

在职位设计中应该发挥人的长处并且遵循四个原则:

第一,管理者不能设置常人不能达到的任务,常人不能胜任的职位。我国有关干部任用和政府现行公务员制度中明确指出,提升到某一级别的职位必须在下一级(或半级)职位中任职达到一定年限,逐层向上提升,并将选拔范围放到最小的圈子,最后的结果正如彼得原理所推导:大部分的领导职位是由不能胜任的人所担任。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老师被提升为办公室主任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体育教师,导致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职称跟不上职务的脚步,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组织人员冗杂?。

第二,职位设计要求严格,涵盖范围广泛。

第三,重视人的作用,体现人本原理。

第四,用人之所长,忍人之所短。

2.4集中精力要事第一

人不是一种多功能的处理工具,但只要静下心去处理要事,分清工作任务的主次,一次只做好一件工作,恰恰就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方法。

能同时处理事务的人并不多见,例如莫扎特他能同时作曲数首,而每首都是杰作,又如巴赫、韩德尔、海顿、威尔第等人,都只能专心与一曲。对一般的管理者而言,想像莫扎特一样,同时做好几件事是不大可能的。

许多管理者都知道,所谓“暂行缓办”,实际就是“永远不办”。许多管理者都知道,一个计划如果该办的时候不办,日后再恢复办理,恐怕就不适当了。

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让管理者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是成为它们的奴隶。

2.5有效合理的决策

管理者的决策至关重要,导致决策的偏差,原因有三,其一是资料信息的收集不准确,其二是管理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三不能做出有效的预测,及其这个决策执行后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例如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总裁费尔先生的四个决策,开创了企业目标的新途径。企业是追寻效益原理的,效益为先,经济利益为首要地位,产生的社会利益为次要地位。但费尔先生打破了这一定律,为了发展公司的美好愿景,费尔提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根本目标,预测社会大众服务需求;公众管制的目标;建立贝尔研究所;开创了大众资本市场。

有效的决策的产生依赖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市场机制,但无论如何,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策是必不可少,把决策化为行动并建立完善的决策信息反馈机制,保证决策从静态转换为动态。

做出决策时不能考虑局部的妥协退让,管理者应该时刻记住,决策不是满足部分利益集团,而是臻于整个组织的受众对象做出的决策。

3结论

正如前文所述,成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培养思维习惯的必要性,除此之外还要理解因事设人和因人设事的衔接,因事设人在目前来说用的非常广泛,但这并不能说因人设事是完全不可行的,在公共管理中,没有对与错,只有管理是否有效,是否产生了效果。此外,管理者必须重视公共危机中的风险沟通,做到规避风险,选择最佳决策方案,使管理变得有效,成为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指导教师,尤伟琼 教授)

参考文献

[1]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作者周三多,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0901.

[2] 从菜鸟到职场高手的十条定律?,凤凰网,20090807.

[3] 《Z理论》,作者(美)威廉・大内,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5.

做一个行者篇8

最近几年,我在全国各地、山南海北地跑企业、跑市场,有很大的感触,对企业目前的营销行为有些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国内目前缺少真正的营销人才,别看我们号称有8000万营销人,但真正懂得什么是营销,以及怎么做营销的高端人才,却很少。

从整个国内营销界来看,存在着一个很致命的现象:很多的企业都是用做销售的方式去做营销,把销售行为当成了营销行为,而很少是真正用营销的方式来做市场的。

现在在国内讲营销的老师,除了做广告出身的,就是做销售出身的,要不然就是学者,真正做营销出身的屈指可数。所以讲出来的很多理念都存在问题。

很多人包括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觉得答案可能是这些做销售出身的营销人都不太懂得真正的营销应该怎么做,大多数的人都是在用销售的方式来诠释营销,而不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理解营销,这样的话怎么可能是真正的营销呢?

这就是我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别把事儿都当营销”的由来。我看到国内营销界把什么事儿都当营销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大家都在一个劲地朝着一条死胡同里扎,前面的路可能就越走越窄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许多企业已经被误导,“中毒”太深。“中毒”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那就是只有用销售的方式才能去拼杀市场终端,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业绩提升。但是终端拼杀绝对是销售的结果,而不是营销的结果。销售是当市场上有了相当大的需求的时候,大家都争着去满足这个需求,这样的话就只能拼杀终端了。所以,拼销售和拼终端的前提条件是需求已经存在,大家都不用费时费力地去培育市场和启发需求了;可是,当需求不足,或者说没有需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可是我们现在各行各业真实存在的问题啊!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买方市场”。

当需求需要被启发、市场需要被培育的时候,我们很多企业都不会做营销了,于是他们就去找咨询公司,请专家顾问帮忙,想让这些专业讲师“指点迷津”,可是有些顾问和讲师也是模棱两可,“一瓶不满,半瓶晃悠”。这样大家就都不会做了,企业眼看着市场毁在了自己的手里,却又无能为力,相信这种感觉对企业老板来说是最痛苦不过了。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当一个人饿着的时候,有个人给了他一个包子,那么这个人就会高兴地接受。这就是说在需求已经存在的时候,大家做的都是销售行为。可是当这个人刚刚吃饱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怎么办?强塞给他包子,他肯定不吃;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先引导他到操场上跑两圈,再让他做做其他的体育运动,消耗掉他的能量,接下来他自然就会饿了,也就是说需求在我们的启发和培育下产生了。

我亲眼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企业通过用销售的方式来做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老板和一些企业高管们都非常高兴,觉得挺满足。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指导他们的竞争对手,准能在半年之内把他们打得半死。因为这些企业全部是单条腿地在钢丝上走,就像是在刀尖上舞蹈一样,这太恐怖了!

现在许多企业正好走在了这个坎儿上,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营销推广有毛病,自己的品牌塑造有问题,但就是说不出来一个所以然来,并且还被一些所谓“营销大师”、“品牌专家”鼓噪得一个劲地去拼销售,拼终端。

这就有点儿悲哀了。

其实,如果营销没有做到位,那么我们拼终端、拼价格又有什么用,无异于自掘坟墓,因为我们真正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早晚还是要出事  儿的。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有些人会认为:营销已经到头了,面对那些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已经无能为力了。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许多行为根本就不叫营销。在中国的企业界,营销还远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很多企业自己不懂营销。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如果懂的话,他们就不会去找顾问指导了;其次,一些指导企业的顾问们也不太懂营销,因为,大部分讲营销的顾问、讲师都是做销售出身的,所以在他们的眼里,销售就是营销,两者是一回事儿。

营销怎么能和销售混同在一起呢,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可能也有人会问,为什么做市场的人,也就是真正做营销的人不出来讲课指导企业呢?原因是这样的,做市场的人必须做到特别高的位置才能出来讲课,要不然他就没有影响力,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公信力;而做市场没有做到高端的营销人也有一部分出来讲课的,但是他们对营销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不够深入,不成系统;换句话说,执行和战术层面的事情做做还可以,甚至做得不错,可是涉及策略方面的问题就会感到吃力,更别说战略了。

有很多专家都担心国内市场目前的这种营销状况。

不过,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品牌,鼓励企业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但是那些错误的营销行为将会对品牌产生致命的冲击,毫无疑问最终将会毁掉品牌。如果出现这样的结果,那就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拼价格,拼销售,拼终端,拼渠道等等,这些方式从根本上讲都属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为,而满足需求只是产品的功能利益,不是品牌的情感利益。当我们的企业一个劲地陷入“价格战”中无法脱身,还自欺欺人地说自己是在做品牌,这纯属瞎掰!你满足的是基本需要,怎么可能是在做品牌啊?品牌是需求和欲望阶段的产物。

任何一种营销方式都属于市场营销,而市场营销最终的结果不是简单地把产品销售出去,还要积累起品牌的情感认同来。另外,从营销行为上讲,市场对我们的好感是综合的;同时,我们把营销行为变成理论,使其再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是相当艰难的,而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好就更难。现阶段那些把某一个局部行为变成普遍真理去指导企业实践的营销人,根本就不知道有些胡来的行为导致的可怕后果。

所以,我写了这本书,希望能对国内企业界提供一种可供探讨的思路。我并不想证明什么真理,也不是说我的观点和理论都是正确的,只是想以我20多年的营销实战经验和20多本营销著作的理论梳理来为大家提个醒,营销是有规则的,不是能够随便胡来的,千万别把什么事儿都当成营销;如果漠视营销的基本规律,导致的后果有可能是致命的!    第 1 章 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知识要点:

所有营销都是市场营销

别忽略了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营销就是做消费者的思想工作

营销不是在做自己,而是在做别人

我们要钻到消费者的心里面

不会沟通,就不是在做营销

产品营销和市场营销不是同一个概念

不懂沟通,广告公司将误导企业

市场营销是普遍真理,不分行业定式

先别说营销创新,能搞懂就非常不容易

这是个营销的时代

营销到底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对我这个提问嗤之以鼻,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

可是,我还要继续问一句,真的这么简单吗?

有的时候,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是最难回答的。

关于市场营销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最为著名的说法大概是科特勒于1984年对市场营销的定义: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的这种职能,“认识目前未满足的需求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大小,选择和决定企业能最好的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劳务和计划(或方案),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于1985年对市场营销下的更完整和全面的定义:市场营销是对思想、产品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

国内关于营销的定义也是多如牛毛,不一一列举,但营销最根本的工作就是和消费者沟通,启发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国内市场上,面对国内广大的消费者,营销要做的工作就是启发和满足本土的消费者。有些理论把营销说成是一种销售的规则,等同于销售,这就大错特错了。销售只是营销活动中的一种过程,而营销的主要任务是要启发消费者购买商品,并且满足他们的全部过程。

1.1 所有营销都是市场营销

营销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里,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它也不是中国发明的。但是,随着产品逐步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以及商业化程度的提升,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将营销分为产品营销、市场营销和品牌营销等几大块。

同时,所有的营销也都逃脱不了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即所有的营销属于市场营销。

市场本身对应的就是人的需求,而一群人的需求就形成了市场。当一群人的需求确立以后,我们针对这些人所进行的营销行为就叫市场营销,因为营销是要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而不是做给我们自己本行业的。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营销想得过于神秘。

当我们了解市场是什么以后,应该很容易理解市场营销的概念。我们对市场进行的营销行为是什么呢?是与人有关系的所有工作。和人打交道就是做人的工作,营销也是做人的工作,只不过它是做不认识的人的工作,做一个群体的工作。这个工作不是针对一个人的推销,而是针对一群人的营销。所以,营销就是通过多种工具的使用和很多人的配合,从而使我们的目标人群感知、了解并喜欢我们的过程。

现在国内市场上流传的所谓“行业营销”的说法其实是个错误。因为行业没有营销。我们知道,了解一个行业,只需要三天的时间,而想要把营销吃透则需要一生的精力。

我们做的营销都是市场营销,而不是自己的营销。

当我们面对市场的时候,我们是把产品利益给消费者,还是把品牌利益给消费者,这都是需要仔细思考的。因为,产品利益是产品的功能利益,而品牌利益是品牌的情感利益。这两个利益都可以造出来,让消费者接受。因为消费者既要情感舒服,又要功能利益。

可是现阶段,中国的企业基本上只会做产品利益给消费者,而不会做情感利益,也就是说不会做品牌。

还有一种现象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有很多营销专家声称自己懂某个行业,是专注于某个行业的,然后就有这个行业的很多企业找他签约,要他去帮助指导企业做营销策划和品牌推广。要知道,我都为这些企业捏了多大一把汗啊?

这些企业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冒了多大的风险!

既然懂行业就能懂营销,那你们怎么不去找行业协会主席去签约啊,他肯定比任何人更懂行业,你们说是不是?

但我再追问你们一句,他懂营销吗?

懂行业的人不一定懂营销!

懂行业很容易,只要你肯干、努力学习就可以了,但懂营销却很难了,因为想懂营销还需要有更大的悟性在里面。

比如,我们做家庭装修,这是很多人都能遇到的例子。家庭装修很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东西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去找个装暖气的。如果单单从装暖气这一件事情来讲,水暖工肯定是最专业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最懂行业”的,但是他也就只懂装暖气,不懂其他的,不懂整体装饰,不懂装修美观。也就是说,并不是你会装暖气,装完暖气就算是懂装修了。

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现在,咨询策划公司的很多误导都已经把企业带进“沟”里了。有些策划人说他们懂行业,是行业专家!行业专家有什么用?懂行业的人太多了,企业为什么不都找他们做营销策划呢?

所谓“懂行业”本身只是国内某些策划人为了做营销、拿项目而打的一个卖点。这个卖点,不知道误导了我们多少家企业。

其实,我举上面那个例子,只是想说,我们做的营销都是市场的营销,与我们做的行业没有多大的关系。换句话说,我们做的是别人的营销,而不是自己的营销。

再比如说谈恋爱,要想追求到心爱的姑娘,我们不能说我们对自己有多了解,而是要看我们对姑娘有多了解。如果我们对她了解很深,知道她的喜怒哀乐,然后“投其所好”,这样获得她芳心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为此,营销从本质上讲也可以说是“与消费者谈恋爱”,而检验营销成败的标准就是看我们能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芳心”。

如果我们只对自己有了解,而对消费者不了解,那我们根本就做不了营销。

我们营销人一定要记住,我们做的是消费者的营销,而不是做我们自己的营销。做自己的营销根本就没有一点儿意义,我们的所有营销行为都是对应消费者而来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如果在我孩子的面前做营销,那就是做一个父亲的营销,让他理解我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值得爱戴和尊敬的父亲;如果我在我母亲面前做营销,那么我做的就是一个儿子的营销,让她明白我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如果我在我爱人面前做营销,那么我做的就是一个丈夫的营销,让她明白我是一个称职的好丈夫。也就是说,我们的营销身份是随着营销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我们永远不能说,我就是我自己,一个固定不变的自己,假如我是个老师,而在我妈面前还表现为一个老师,在我孩子和爱人面前也表现为一个老师,那就要出大乱子了。

所以,在这本书的第一章第一节的最前面,我必须把这些概念的东西帮读者梳理清楚,要不然后面的论述你们看起来将会非常吃力。

请记住,所有的营销都是市场的营销,都是针对市场而来的。

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1.2 别忽略了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

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是多年来在市场上拼杀的前辈的经验总结。其核心内容就是说,我们所做的营销工作都是通过几个概念或者说因素进行考量的,这些考量的方法完全是从消费者的接受习惯和方式上进行总结的。

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是:需要、需求和欲望。从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上来讲,需要、需求和欲望三个词有含义上的巨大区别。

三者是不同层次的东西。

需要,指消费者需要这个产品给他带来的功能利益,比如说冷了需要穿衣服,饿了需要吃东西等等;而需求则是某件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并不一定是现实需要的东西,但是随着环境或者说条件的变化,消费者会逐步对这个产品产生一种需求的可能,比如说,当你衣食无忧的时候,想穿得更漂亮些,吃得更有营养些,等等;欲望则和前两者更加不同了,它是让消费者心理和心灵感到满足的产品或服务,可能是直接可以看到的利益,也可能是只能通过感觉去感知的利益,也可能是一种完全虚无的虚荣情感。

需要的利益是消费者自然产生的,为了满足我们日常生存的需要利益,我们只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再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去就可以了。只是,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和进步,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给他带来的功能利益,还有该产品利益以外的产品品质、造型、服务和品牌等因素带来的其他利益,这些已经超过了需要的利益本身。

还以上面提到的例子来论述,消费者一开始都需要穿衣服,所以,厂家只要生产一种可以遮羞的产品就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服装本身,还需要考虑服装的款式、面料、品牌等等,还要寻找适合自己个性和时代特点的服装,这些都属于消费者需求范畴的东西。

满足和启发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我们的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正确的反应,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包括现在的需求,还包括未来潜在的需求。

现在的需求表现为对已有产品的购买倾向,潜在需求则表现为对尚未问世产品的某种功能的愿望。举一个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IBM公司的总裁曾向一家非常有名的咨询公司打听未来美国所有公司、研究所及政府单位对电子计算机的需求量,得到的回答是不到10台。后来他的儿子做了总裁,不同意这个预测,坚持要生产电子计算机,这才有了IBM公司的今天。这个例子表明,尽管人们有减轻办公室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愿望,但由于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因此,调查时没有表现出对计算机的需要。人们的潜在需求常表现为一种意识或愿望,企业必须通过研发产品并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和引导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

说到欲望,其实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它总是在一个欲望或者需求满足以后再次产生。而且,欲望并不简单地产生在高品质和高价格的产品身上,人们对任何一个产品都可能产生欲望。对一个好的品牌产品可能产生欲望,对一个漂亮的衣服也可能产生欲望,对一位时尚的女孩也可能产生欲望,总之,欲望是具有时代性的,是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心灵满足程度的一种体现方式。

我们一定要记住,需要一般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而产生的,是我们无法创造的,但是需求和欲望都是可以启发出来的,而这正是营销需要做的工作。

上一篇:幼儿园儿童节主持词范文 下一篇:快乐圣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