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数学范文

时间:2023-12-11 22:34:17

高一必修一数学

高一必修一数学篇1

第一章:算法初步;

算法与程序框图 ;

基本算法语句 ;

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随机抽样;

用样本估计总体;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第三章: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高一必修一数学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方法与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阶段,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点,也是基础,只要掌握了必修模块的知识,才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有两方面的原则: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基本数学要求,另一方面是为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提供基础保障。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知识很复杂,也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要使学生全面的掌握必修模块的知识,就必须从教学中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教学策略。

一、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特点

1.强化学生基础知识,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必修模块的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数学技能和方法的掌握,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要求学生了解只是得发生和发展过程,并掌握实际的运用能力。高中数学必修模块切忌在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2.高中数学必修模块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必修做到展现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体现数学知识中的基本方法和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习惯。

3.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突出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中增加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这些内容符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有着重要的应用性。

二、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初步取得了应有的效果,老师通过多次省级、市级的培训,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数学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都得到了优化。但是还有不少老师对新课改的要求还没有完全理解,没有深入思考新课改的理念,没有把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贯彻到教学过程中。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还是以自身为主体,沿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且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利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和交流,没有有效的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缺乏总结和反思,最终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

其次,过于注重学生的数学应试能力。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模式是传统应试教育一直以来的最大诟病,也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狭窄,思维僵化,很难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数学学习与社会实际脱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够,是数学教学缺乏实践和探索。

三、必修模块的教学建议

1.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课堂的向导,所以要优化高中必修模块数学课堂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首先要掌握教学大纲,把握好课堂知识结构;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数学基础是不是扎实牢固,这些都是要老师去了解的。第三,教学内容要合理恰当,知识的深度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且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有效的掌握。第四,知识结构要完整,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系统。

2.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在未来发展中肯能用到的基础知识是高中数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为将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必要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要精心选择,难度要适宜,结合学生已学到的知识,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切实学到知识。

3.课堂信息的及时反馈。高中数学必修模块的教学中,课堂信息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它能真实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情况。因此要利用课堂反馈的信息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只有做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利用声画的生动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是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具象化。同时通过多媒体可以制造情境,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结语:

高中数学必修模块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因此,使学生学好必修模块的数学知识是极其必要的。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育机构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对必修模块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左怀玲,我国中学数学教材的建设与发展[J],数学通报,2009(08)

[2]杨新荣,李忠如,台湾普通高级中学数学科课程纲要解析[J],数学通报,2009(08)

[3]王继延,坚定信念 正视现实 认真实践——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月刊,2009(04)

高一必修一数学篇3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全国不同地区使用的高中数学教材主要有人教A版、人教B版、苏教版、湘教版、北师版等版本,在这里笔者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全国使用较广泛的人教A版必修五册的编写。

 

1.教材结构

 

必修一包括“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Ⅰ)”“函数的应用”三章内容[1],从结构上来说为什么要在高一开始的时候先介绍“集合”和“函数”概念呢?首先,集合语言可以简练、明确地说明数学内容,如果没有集合,数学将很难系统、专业地发展下去,是一种基本语言。其次,数学需要借助各种模型辅助理解,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物体各种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集合和函数的思想方法,几乎贯穿了整个数学课程,比如解不等式、求解定义域、值域,数列问题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三种重要的、基本函数,不仅仅在数学领域,在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所以,必修一先让学生打好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

 

必修二包括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分为空间几何体,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四章,让学生对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有粗略的了解,必修三包括算法初步、统计和概率三章内容[2],必修的前三本书在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中占据着基础地位,而这个基础地位是不可逆的,必修一、二、三的难度层层深化,对于刚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缓冲是必要的,必修一就起到了这个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高中数学和学习初中数学方法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如果颠倒顺序进行教学,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同一年龄段不同时期,个体学习会有差异。必修四包括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与三角恒等变换三章内容[3],很明显是对必修一函数内容的深化,平面向量是联系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纽带,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之一,而必修五包括解三角形、数列与不等式三章内容,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能帮助理解、思考并与实际联系。我们可以感受到必修四、五内容的深度明显高于必修前三本,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为本,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先学习必修四、五的内容,再学习前三册的内容,我认为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甚至加大了数学学习难度。因此,高中数学必修五册顺序不能颠倒,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2.教材内容

 

每一章甚至到每一节在介绍一个新概念时,先用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做引导,比如,必修一第一章介绍集合的含义时,先从小学和初中经常用到的自然数说起,其实自然数就是一个集合,配合上生活中的一些常识,给出了8个例子,紧接着,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得出元素的概念和集合的概念。还有些内容教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根据学习的新定义,自己判断、总结出来,作为结论直接使用的,比如,“集合的基本运算”一节介绍完并集AUB={x|x∈A,或x∈B}以后,有两种特殊状态的并集AUA=A、AUФ=A是否依然成立呢,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得出结论。介绍完一块内容之后,立即用先学的知识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比如,用对数函数估计我国未来的人口数,推算马王堆古墓的年代,等等,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力量。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1)心理断乳期,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智力也达到较高水平。一定难度的学习会刺激他们的学习,但是初中数学强调基础知识的理解,高中数学则是对以前学习内容的深化,更抽象、具体、专业,强调数学思维的思考、推理,比如,必修二的立体几何,必修三的统计、概率内容。是一个新的台阶,跨度很大,高一是衔接阶段,至关重要,学好高一的内容,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求知欲增强,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所以教材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引导他们不断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本还适时地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倡数学软件的应用,比如,必修四介绍函数y=Asin(ωx+ψ)的图像,利用计算机分别探索A、ω、ψ对y=Asin(ωx+ψ)的图像的影响,通过电脑做出的标准图形,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3)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的发展存在差异。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到这一差异,将习题分为A组、B组。A组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B组强调能力的提高,每一节的最后还配有“阅读与思考”,介绍所学内容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看似枯燥的理论,其实也是有故事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书本提出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真正学会数学。教材中,利用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启发和引导同学们学习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考的常用逻辑方法,使同学们学会数学思考与推理,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4)思维敏捷,却容易极端,思考问题不够严谨、全面,心理冲突加剧。高中数学的学习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比如通过对必修三统计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抽样时为什么要把总体“搅拌均匀”,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另外,新课标仍然强调基础性和终身学习性,所以对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三角等难度较大的方面,要求有所降低,虽然有少部分学生可以掌握,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过大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高一必修一数学篇4

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毕业,有资格参加高考。

点击进入:2018年信阳会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必修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学科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思想政治: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2.2017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生物:《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和“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高一必修一数学篇5

高中会考就是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毕业,有资格参加高考。

点击进入:2018年三门峡会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必修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学科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思想政治: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2.2017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生物:《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和“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高一必修一数学篇6

编写这样的必修课本是一个新的课题,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编写过程中我们有以下一些考虑。

一、编写的基本思想

编写必修物理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现代社会是充满科学技术的社会,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都要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同时,社会主义民主要求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如果没有足够的科学技术知识,对于当前的许许多多问题就很难发表意见。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各种技术科学的基矗因此,对于21世纪的合格公民,较为全面的物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一门基础科学,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已经深深地渗入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甚至社会科学中,对于我们的社会文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尽管将来学生会在各种不同领域中工作,接受较多的物理学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社会的科技含量在迅速增长,新技术、新设备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在我们身边出现。新时代的公民应该欢迎和期待这些新事物,愿意了解它们,希望利用它们而不是拒绝它们、排斥它们,这是在现代社会中做出创造性工作的一种必需的心理素质。通过物理课的学习,要破除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神秘感、畏惧感,增加一些亲近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必修物理课本希望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总之,对于多数只学必修物理课的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不一定需要他们应用物理学的具体知识进行大量的直接操作,他们学习物理学,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必修课的教材打算从更广阔的角度,把物理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向学生介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编者试图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并努力使课本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试图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这不仅是学好物理课的手段,而且也是物理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有了兴趣才能不断学习,不断上进。对周围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

要让学生有兴趣首先就要让学生学得会,学不会不可能有兴趣。编者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教学要求适度

不可否认,在只学必修物理课的学生中,许多人的理科基础不太好,因此,教学要求必须切实可行,不能随意拔高。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

2.循序渐进,为学生搭好“台阶”

许多学习中的困难是由于学习环节中的过分跳跃引起的。新编必修课本将在研究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好高低合适的“台阶”,力求做到每个新知识点对学生都是“既要付出努力,又是力所能及”。

3.重视物理情景的建立

一些学生物理学习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不能明白定律、公式所代表的物理情景。新编必修课本在提出物理问题时和得出结论后都将通过实验、叙述、插图等,着重描述相关的物理情景。

(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必修课本将继承过去课本联系实际的好传统并有所加强。考虑到大多数只学必修课的学生将来的去向,联系实际除了联系各种产业外,还特别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和身边的事物。这样能使学生感到物理有用,并能增加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亲近感。

(三)强调物理学和社会的联系

在只学物理必修课的学生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将来要从事人文学科方面的工作。这部分人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对“人”的兴趣重于对“物”的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优势。新课本中将渗透从社会角度对物理学以至对一般科学技术的评价,让学生体会科学和技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科技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福利以及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构成的潜在威胁。

必修课本还将注意渗透科学思想史,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熏陶。

(四)恰当安排习题

一些学生常说物理难学,其实他们说的是物理题难做。一般说来,习题的难易表现在物理情景是否熟悉、已知条件是否隐蔽、题目所问是否明确、知识的综合程度是否较高、数学运算是否繁难。编者从这些方面对题目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依照本文所述的编写思想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了习题的难度。

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特点和他们以后工作的需要,必修课本将适当增加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题目、非数学的逻辑推理的题目、口头或文字叙述的题目。

(五)注意数学工具的应用

有一种看法,认为将来不从事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工作的学生,他们所学的物理学应该尽量少用数学工具,以降低课程的难度。这种看法未必全面。物理离不开数学,只有数学才能最明确、最简洁地表达物理思想,这也是必修课本要渗透的思想之一。实际上,高中物理用到的数学知识远少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数学知识在物理课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恰当地运用数学工具会有利于物理课的教学。

新课本注意“抓两头”,即注意用数学方法表达物理问题和分析数学结果的物理意义。这其实是在除了纯粹数学以外的一切领域中应用数学工具时都要注意的两个方面。这也是新教材要渗透的思想之一。

在新课本中,数学公式除了用于计算之外,也尝试着用来对物理过程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新课本为了在数学运用方面降低难度,主要作法是在习题中和课文中都避免繁琐的代数运算,也不要求运用学生所不熟悉的数学技巧。

三、新课本的特点

由于只学必修课的学生将来很少有机会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物理学,所以必修课的知识面应该足够宽。新课本增加了较多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读。阅读材料是按照本文所述的编写思想选取的。在叙述方式和深度控制上力求做到使学生愿意看,看得懂。

全书的表达力求思路清晰、明确,不节外生枝,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编者还力求做到语言流畅、繁简适度、可读性强。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物理图象,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增加课本的趣味性,书中将用较多的插图,包括一些漫画插图。

高一必修一数学篇7

考试时间

2019年河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考试时间安排在2019年12月28日-30日,信息技术学科的考试时间安排在2019年12月24日-26日。

考试科目

2019年河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10个学科。

考试对象

凡具有普通高中学籍的2018级在校学生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获得D等级或因故未参加上次学业水平考试的2017级学生应参加相应学科的补考。

考试内容

各学科考试内容为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具体如下。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必修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命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学科具体考试范围如下:

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思想政治: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2.2019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生物:《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和“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信息技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4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和一个选修模块。考生须从“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和“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考试组织

2019年河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省教育厅负责命题,省招生办公室负责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个学科的考务管理及阅卷工作,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负责信息技术学科的考务工作。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负责并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当地考务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妥善解决考务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

考风考纪

1.各地要高度重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加强领导,周密组织,明确责任,实行考务工作责任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本辖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地要严肃考风考纪,重点防范利用手机和互联网作弊,确保考试质量和信度。对考试管理不力、考风考纪混乱的地方和考点,除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外,要进行通报批评,是示范性高中的,要给予警告或撤销其称号处分。

2.各级考务巡视人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所巡视考区、考点的监督检查,对考试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3.各级学业水平考试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的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各级考试工作人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确保考试平稳顺利。凡发现因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作弊等恶劣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向社会公布。

高一必修一数学篇8

一、 国外选修课程的设置要求

国外高中课程设置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课程设置既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又与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路径相对应。围绕这样一个定位,英、美、法、德、俄、芬、日等国的高中设置了不同要求的选修课程,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一) 通过选修,要求保证学生基础能力的发展

1. 法国限定性地引导选修课程

法国高中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定向课程、非限定性选修课和个性化辅导。高一年级每周32.5~34小时,公共必修9门,每周23小时;定向课程在20门中选择2门,每周5~6小时;非强制性选修8门中选一门,每周2.5~3小时;个性化辅导2小时。随着年级的递增,必修课时间减少,定向课与选修课的时间增加。[2]2010年,法国的“新高中”将实行更自由的选课制度。

2. 俄罗斯加大选修课程比例

200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高年级阶段侧重性专业教学构想》,规定在普通教育的高年级阶段开始侧重专业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保证完全中等教育水平达标的前提下,为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做准备。俄罗斯的高中课程包括普通教育基本课程、侧重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所占比例分别是5∶3∶2,选修课程占三类课程的20%,选修课程是根据教育内容中学习成分的教学计划确定的。同时,各个学校也可以不定具体的侧重专业,而代之以大量的选修课程和侧重课程供学生选择。[3]

3. 德国实行限制性选修课程

根据2000年修订的《波恩协定》,德国的高中课程从12年级起被分为5个学科领域,这些课程又作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决定选择哪些课程作为自己的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德国在课程选择上的限制是:一般选择6门基础课程、2门特长课程,同时在学科领域至少选一门学科。这种限制性规定既防止了过早专业化,又保障了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发展。[4]126~128

4. 芬兰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多样化有机结合

在保证课程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统一,谋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多样化结合方面,芬兰是世界上做得最出色的:把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真正融合起来,“必修”中有选择,“选修”中有规范和质量。芬兰普通高中的课程由三部分构成:必修学程(compulsory courses)、专业选修学程(specialization courses)、应用学程(applied courses)。通过配套的“无年级制”(non-graded system),学生有多次机会学习必修学程,从而使必修学程有了选择。学校规定高中毕业需要的“最低学程数”“必修学程数”和“最低专业选修学程数”,至于在什么时间修习何种学程则由学生自己决定。学校通过限定专业选修学程的最低数量(每所学校必须开设的最低数量,以及学生必选的最低数量),使选修课程有了规范。通过留出21%~27%的自主选择空间,适应了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5]

5. 日本将选修课融入必修课中

日本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规定:学生必修学科的学分为30~39分,而毕业时要求的必修学分为74分以上。因此,日本的高中学生有极大自主选课的机会。日本的高中在必修课中设置了程度不同的选修课。新修订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在大多数必修课目中都设置了难易不同的科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以及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在教师指导下,在这些学科中有计划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和学习的科目。[6]例如,数学包括数学基础、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A、数学B、数学C。

同时,日本选修课程主要设置在高三年级。进行必修与选修教学的学校在高三年级段增加选修课程,加强学生未来出路的教育。

(二) 选修课程的设置与相关证书考试相对应

英国高中选修课的设置对应着不同的证书考试。根据英国“课程2000”,有两种代表性的课程设置模式。一是根据证书考试的科目设置,将课程分为三类:核心学习、普通学习和兴趣学习。这三类课程都是必选的,只是学生在选择时的比例要求不同。第二种模式是按不同学习领域设置课程,在每个领域都有选修课与必修课。学生的课程选择往往集中在少数证书课程上,同时,由于不同证书要求的课程不一样,学生还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志向选择课程。[4]97

我国高中课程的设置已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通过选择性课程来体现,但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知识结构为基础的课程结构设置不能完全涵盖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无法直接应对社会需求。因此,对即将走向社会或跨入高校大门的高中学生来说,课程的多样化仅仅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不够,一定要与学生将来的社会角色紧密联系,否则普通高中课程多样化只是课程表中课程门类的增加,对学生和社会需求都不能产生实质意义。因此,选修课程对应证书考试、专业定位的方法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

(三) 通过选修课程,促进高中与大学的联系

上述国家在设置选修课程时,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选修课的学习与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以及入学后的学习都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 选修课学习情况是高等学校的录取参考

英国高中毕业生想要进入理想的高等学校,必须按照高等学校要求研修课程,参加相应的考试并获得证书。法国大学在接受预注册的时候往往也会考虑学生的学业基础,然后提出选修建议。日本普通高中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科目,这虽然在日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科目之外,但大学录取学生时会参考“学习记录”,“学习记录”里涉及了学生选修课的情况。

美国综合高中的选修课比例较高,约占学分总数的25%~40%。与大学衔接的课程是美国高中选修课程极具特色的部分,主要体现为大学的AP课程和双学分课程。在基础课程之外,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修大学的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双学分课程是高中、社区学院和大学共同合作的结果。[7]其中,AP课程和考试都致力于帮助学生向大学展示独特的自我,如自信、独立、沟通、合作以及决策等技巧与能力。这也是美国和其他国外名牌大学特别看重的能力。

2. 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国家统一考试达成一致

日本考试中心针对必修课程提供了7门程度不同的选修课,在考试中设置了不同程度的相应考试科目。俄罗斯的侧重性学习和国家统一考试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俄罗斯的国家统一考试在考试科目中体现侧重化课程改革的要求,考试标准是侧重性教学的评价依据。因此,11年级的学生要学好普通教育基础课程以应对国家统一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同时,也要学好侧重性专业课程,才能在专业课考试科目中取得优异成绩,如愿考取自己理想的高等院校和专业。

3. 选修课的学分可以转换为大学学分

高中与大学学分共认以美国最具代表。美国AP课程的考试成绩就可以作为申请大学的资格,也可以在进入大学后直接计算学分。美国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双学分课程可以使高中学生同时获得高中和大学的学分,并在进入大学后免修相关的学分。这克服了AP课程以追求卓越为唯一课程取向的弊端,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提高职业课程的比例,优化选修课程的结构,让每个学生都学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在美国,双学分制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 国外高中选修课程的管理措施

在选修课程建设比较成熟的国家,为了保证学生能顺利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都建有相关的选修课管理措施。

(一) 重视学生的自我规划与自我管理

面对科目众多的选修课程,学生需要自定学习计划。例如,芬兰、英国、美国的普通高中都让学生在学期初始,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专业发展为自己制订一个课程表。

(二) 学校建立选课辅导制度

很多高中在提供多样的选修课程时,也建立了学生选课辅导制度。学生在选择课程与专业定向的过程中都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比如,芬兰的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教师担任“学生咨询人员”,负责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有些学校让高年级学生与教师共同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咨询。法国的“班务委员会”和“个性化辅导时间”会给学生在专业选择与课程选择上提供建议。国外的教育实践表明,建立完善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是提高课程实施高效的基本保证。

(三) 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学校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是为了让课程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由此产生了学生课程表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管理上,很多学校打破固定编班,实行按课建班、网络授课、个体辅导等管理制度。

学分制管理是选课制度顺利实施的保证。选修课程建设好的学校普遍实施学分制管理。芬兰、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对高中选修课的总学分或学分比例都作了明确规定。美国的大学先修课程、双学分课程都是以学分制管理为前提的。

(四) 选修课程可以获得财政支持与专业支持

对一些学校和老师来说,开出适合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往往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与更多时间的投入。因此,国家层面以及学校层面对选修课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美国对高中选修课程既提供财政支持又提供专业支持,各州都提高了双学分教师的资格要求,并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8]例如,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CIS(college in the schools)项目为每位CIS项目中的中学教师提供免费教育资源下载账号,开展中学、大学教师团体讨论会,开通网络教师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免费的专业发展服务。在课程开设上,美国也有要求:高中新教师第一年只能开一门课程,通过CIS项目委员会的审核,第二年才可以增加一门。美国各州给予了双学分课程有效的财政资助。例如,弗罗里达州1984年后实施对双学分课程全额资助,立法还规定州教育局可以从对每个学区的拨款中提取5%,用于奖励双学分课程开展成功的学区。

开设好选修课是高中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培养的重要保证,是体现学校特色化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在选修课程的开设、管理、评价等方面,我们的普通高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与困惑。期望上述西方国家在选修课程的开设、管理、支持措施、与大学建立联系等诸多做法,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孔夏萌. 高中选修课的开设现状与策略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09(11).

[2] 刘敏. 法国高中分科定向及会考制度发展解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9(10).

[3] 赵伟. 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区别化教学――俄罗斯普通教育高年级侧重性教学改革评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9(10).

[4] 李其龙,张德伟. 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国际比较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6~128.

[5] 张华. 世界普通高中课程发展报告[J]. 教育发展研究,2003(9).

[6] 李润华. 日本普通高中分科教育教学模式[J]. 比较教育研究,2009(10).

[7] 李婧. 美国高中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J]. 比较教育研究,2009(10).

上一篇:小小的梦想范文 下一篇:培训报道范文